什么2016十大最受欢迎桌游最好玩

有哪些好玩的桌游? - 知乎2684被浏览641278分享邀请回答1884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ap6jnmqf3ulqb3ccab (二维码自动识别)8213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更多4 个回答被折叠()现在有什么好玩的桌游吗?除了三国杀(有规矩)
49回复/1亮 3103浏览
好久不玩桌游了,刚才上淘宝三国杀旗舰店看了看,太乱了,好多版本,感觉还是最开始的版本好。
那么请大家推荐一下别的好玩的桌游,4-10个人玩的,天黑请闭眼就算了,有一副了,想玩玩牌多的游戏,现在女友在考研,所以只能玩桌游了。
这些回帖亮了
lz都不说下是要咱推荐什么类型的桌游。合作类的还是对抗类的,休闲型的还是烧脑型的,嘴炮友尽类的还是默不作声类的。个人比较喜欢烧脑对抗类的:波多黎各,穿越历史,银河竞逐,innovation;嘴炮类的可以试试冰与火之歌、强权外交;多人猜身份类可以试试抵抗组织和阿瓦隆。根据我带妹子去桌游吧玩的经验,妹子比较偏好玩抵抗组织和yuno,但她们还是更喜欢在桌游吧打牌。
大富翁怎么样
引用2楼 @ 发表的:大富翁怎么样
这个好像正版很贵啊发自手机虎扑
抵抗组织——阿瓦隆
引用1楼 @ 发表的:已举报,等被操吧
我是觉得大家老看美少女太腻了,所以来一个健康胖胖又可爱的发自手机虎扑
引用1楼 @ 发表的:
已举报,等被操吧
这种风格的在AV里叫肉感小恶魔
有对象还玩什么桌游
狼人,角色多。发自手机虎扑
引用6楼 @ 发表的:
这种风格的在AV里叫肉感小恶魔
自己慢撸····
引用3楼 @ 发表的:
这个好像正版很贵啊
我看那种山寨版有特惠,45块就行
引用9楼 @ 发表的:
自己慢撸····
我原来好奇看过封面,太恶心了,所以下次寻找的时候就跳过这种
引用8楼 @ 发表的:
狼人,角色多。
玩了,现在想玩玩那种牌多的桌游,狼人,天黑那种策略类的不想玩了,狼人其实不用买都行啊,扑克抽几张就行发自手机虎扑
UNO人多了偶尔玩一玩不错的发自手机虎扑
战锤,能玩能收集,就是不太大众
引用13楼 @ 发表的:
UNO人多了偶尔玩一玩不错的
我看了看,是不是和红心大战差不多
lz都不说下是要咱推荐什么类型的桌游。合作类的还是对抗类的,休闲型的还是烧脑型的,嘴炮友尽类的还是默不作声类的。个人比较喜欢烧脑对抗类的:波多黎各,穿越历史,银河竞逐,innovation;嘴炮类的可以试试冰与火之歌、强权外交;多人猜身份类可以试试抵抗组织和阿瓦隆。根据我带妹子去桌游吧玩的经验,妹子比较偏好玩抵抗组织和yuno,但她们还是更喜欢在桌游吧打牌。
引用16楼 @ 发表的:
lz都不说下是要咱推荐什么类型的桌游。合作类的还是对抗类的,休闲型的还是烧脑型的,嘴炮友尽类的还是默不作声类的。个人比较喜欢烧脑对抗类的:波多黎各,穿越历史,银河竞逐,innovation;嘴炮类的可以试试冰与火之歌、强权外交;多人猜身份类可以试试抵抗组织和阿瓦隆。根据我带妹子去桌游吧玩的经验,妹子比较偏好玩抵抗组织和yuno,但她们还是更喜欢在桌游吧打牌。
擦,你太专业了,我也不知道怎么描述了
引用14楼 @ 发表的:
战锤,能玩能收集,就是不太大众
我去百度了解一下
引用10楼 @ 发表的:
我看那种山寨版有特惠,45块就行
以前玩单机觉得不错
引用14楼 @ 发表的:
战锤,能玩能收集,就是不太大众
我去百度一下
引用15楼 @ 发表的:
我看了看,是不是和红心大战差不多
在国外挺火的,也简单发自手机虎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
& 允许多选
485人参加识货团购249.00元48人参加识货团购509.00元262人参加识货团购259.00元185人参加识货团购578.00元477人参加识货团购108.00元295人参加识货团购199.00元566人参加识货团购369.00元170人参加识货团购649.00元27人参加识货团购299.00元130人参加识货团购619.00元118人参加识货团购505.00元897人参加识货团购469.00元分享本文到:
在微信上关注24楼影院
movie24luo
《饭局的诱惑》玩狼人杀(资料图)
现代桌游的一种主流玩法是掷筛子、走步数,再附加各种游戏规则,比如飞行棋和&大富翁&。类似飞行棋的古代游戏有三国时期的双陆,是从印度进口的。
为了消遣万古长夜、悠哉年光,古人发明的桌游还是挺炫酷的。
&知道&(nz_zhidao)告诉你,古代的桌游到底好不好玩?
狼人杀还火着。
这款桌游已经被开发成手游、综艺节目,改编成网剧、电影,还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国际比赛。狼人杀诞生于十几年前,却直到2016年才忽然走红网络,成为中国网民们用来填补空虚的新宠。
也难怪狼人杀能火。追溯中国人几千年的桌游史,竟然一直没有出现过这类RPG(角色扮演游戏)推理游戏。不过也用不着鄙视祖先们的娱乐生活。为了消遣万古长夜、悠哉年光,他们发明的桌游还是挺炫酷的。
射覆:汉唐的&只言片语&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途径车迟国,与三位&国师&展开了精彩的斗法。其中第二轮,是唐僧与鹿力大仙隔空猜物。轿子里依次放入宫衣、仙桃和小道童,鹿力大仙使用透视法术率先报出答案,轮到唐僧猜时,孙悟空使用分身术潜入轿中,把物件依次调包成了破钟、桃核和小和尚。唐僧每次说出这些答案,鹿力大仙都觉得荒诞不经,揭开轿帘他却目瞪口呆。
其实,&隔空猜物&的游戏早在中国汉代就出现了,出题人把某个物件用瓯、盂等器皿盖起来(称之为&覆&),由玩家们来猜(称之为&射&)。
最初的玩法跟《西游记》里一样,出题人不给任何提示,玩家全靠硬猜&&然而玩这个游戏的人都是肉眼凡胎,既不会透视术也不会分身术,唯一的参考信息只有覆盖器皿的大小,因此每轮游戏都能猜半天。汉武帝时,出现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位金牌玩家东方朔,他射覆,靠的是算卦&&
当时汉武帝出的题久久无人猜中,这时东方朔有模有样地算了一卦(&别蓍布卦&),一举猜出盂中覆盖的是蜥蜴,还获得了十匹帛的奖品。射覆从此披上了浓厚的玄学色彩。
玩了几百年,唐朝人终于发明了射覆的改良版,所猜的物件不用再放置实物,但是出题人必须给出只言片语的间接提示(称为&覆&)。这就大大降低了猜测难度。由于同时有许多人一起猜,如果一个人说对了答案,其他人容易&跟票&,游戏就不好玩了。于是当时人们补充了游戏规则:猜的人不许直接说出答案,而是说一个关联词(称为&射&),让出题者领会。
全部玩家猜毕,出题者可以质疑某些玩家猜的不对,要求给出解释。这时,玩家必须引用经史子集里的某句典故,既包含所猜物件,又包含他说的关联词。如果质疑失败,出题者接受惩罚(通常是罚酒一杯),如果质疑成功,则猜题者受罚。
《红楼梦》玩射覆(资料图)
《红楼梦》里的射覆,也是这么玩的。宝钗出题,谜底是&玉&,以&宝&字为覆。宝玉猜到是&玉&,于是射了个&钗&字。其他姊妹起哄质疑,宝玉引用&敲断玉钗红烛冷&作为证据。
当代的一些游戏的玩法也与&射覆&相似,比如&只言片语&、&你说我猜&,以及被某综艺节目加入RPG玩法的&谁是卧底&。只不过今人不再熟读经史子集,每人的知识背景又各不相同,给出的关联词要么过于直白,要么让其他人摸不着头脑,难以再现宝玉和宝钗的心领神会了。
投壶:古代御宅族的室内运动
古代还有些宴会游戏,具有竞技体育的特征,能够疏松筋骨,算是广义的&桌游&。
投壶,是由射箭演变而来的游戏。先秦时期宴客原本会安排射箭活动,然而射箭需要较大的场地,而容易伤人,于是渐渐被投壶取代。玩家手持一支箭,投进两三米外的壶中,以投中的数量决胜负。胜者得筹,负者饮酒。
周朝时,玩游戏的主要是士大夫,仪式感极强,服务游戏的后勤人员包括礼生、司射、司人、司正、赞者、酌者等若干人,还必须奏乐,由负责唱诗、击磬、打鼓的伺候左右。
到了魏晋,投壶的繁文缛节被大大简化,游戏本身的设计则丰富起来。壶口两侧增加了两只壶耳,相应规定:箭矢横在壶耳上称作&横耳&,箭竿斜倚在壶耳上称作&耳倚竿&,箭矢倒入壶中斜倚在壶耳上称作&侧耳&,类似于射击射箭中的1环到10环。
投壶游戏(资料图)
到了明代,投壶有140多种玩法,当时有个叫苏乐壶的人,是投壶游戏的全国顶级玩家。他不仅能背身投壶,还能用3支箭同时向3个壶中投射,而且从来没有失手过。
晚清以后,投壶逐渐消亡,今天的路边,偶尔能看到扔竹圈套娃娃的有奖游戏,令人似曾相识。
诗钟、流觞:濒临灭绝的读秒作诗
曹植的七步诗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即兴诗词创作。曹植能够在读秒状态下作出这篇名诗,固然得益于他的八斗之才。同样应该看到的是,即兴诗词早已开发成文人士大夫的聚会游戏,在曹植生活的时代,能够读秒作诗的文人并不是凤毛麟角的。
早在汉代,每年春季的上巳节,人们在春游踏青之余,会在水边举行会餐活动。人们沿着溪流两岸相对而坐,把酒杯放在托盘里,让它漂浮水上,缓缓地顺流而下。酒杯漂到自己面前时,参加聚会的人便取出酒杯小酌,并即兴赋诗。这种习俗被称为曲水流觞。
曲水流觞(资料图)
有时候人们找不到适合举行曲水流觞的小溪流,专门建造了人工溪流,甚至加盖亭台,称为流杯亭。后世人们又放宽条件,开发出适合室内宴饮的曲水流觞,酒桌上没有溪水和流觞,人们让酒杯按照酒席上的顺序传递,传到自己面前时仍然要饮酒赋诗。
明清时期,曲水流觞渐渐衰微,出现了一种新的诗词桌游&&诗钟。诗钟游戏同样是即兴赋诗,并设置计时,通常用香,一炷香燃尽即为时间终止,鸣钟&交卷&。诗钟游戏里,有时会采取多人合作的方式,每个人限时创作一联,最后把四联合成一首完整诗作,作为这次宴饮的纪念。
&打马&&升官&:陆地版飞行棋、纸牌屋版大富翁
现代桌游的一种主流玩法是掷筛子、走步数,再附加各种游戏规则,比如飞行棋和&大富翁&。类似飞行棋的古代游戏有三国时期的双陆,是从印度进口的。游戏双方各有棋子15枚,每轮投掷两枚骰子决定前进的步数。当一方的15枚棋子全部走过棋盘上的终点线,即为获胜。
在双陆之前,中国人早在春秋时期开始玩一种叫做&六博&的游戏,具体玩法缺乏足够的史料记载,大抵与双陆相似。据多部正史记载,六博在商周时期就风靡宫廷和上层社会。到了汉代,汉景帝刘启当太子时也是六博爱好者。他有一次跟吴王刘濞的儿子玩六博,发生争执,刘启一怒之下拿起棋盘武斗。这位日后开创了文景之治的明君,竟然为了一盘桌游,把对手吴太子活活砸死。
汉末魏初,出现了六博的升级版樗蒲,玩法愈发像飞行棋。
棋子被画上马的形象,行进道路上设置了一些障碍(称为&关&和&坑&),必须掷出指定的点数才能跨越(称为&越关&和&出坑&)。当两匹马在同一格相遇,如果都是自己的马,可以叠在一起前进,如果踩到对方的马,需要再掷一次骰子来判定,如果掷得相应点数,可以把对方的马打回老家。
宋代,&打马&游戏更是成为文人间的经典游戏,女词人李清照就是死忠玩家,她不仅赞美打马为&博弈之上流,闺房之雅戏&,还慷慨写下了一篇《打马图序》。其中一个子品牌被称为&依径马&,路线中有九个关隘,既包括&函谷关&&玉门关&等地名,也包括&太仆寺&、&飞龙院&等古代管马的行政机构。关隘之间还设有八个站,都以古代名马来命名。率先驾自己所有的马通过九大关隘,即为胜利。
升官图(资料图)
唐朝时,一款新颖的掷骰行进游戏出现了,叫做升官图(这名字仿佛勃动着大唐人民强烈的功名进取心)。游戏从投骰子开始,称为&科举&,根据点数高低,棋子撞大运一样的获得&出身&,幸运的成为&状元&,赢在升官的起跑线上,等而下之的还有十三种出身。接下来的升官行动,由投旋转陀螺决定,陀螺停在以下四种结果之一:&德、才、功、赃&,玩家从相应结果中抽取判词,决定棋子的行进。通常&德&的判词最好,可以越级升迁,&才&也能获得升迁,&功&则原地不动,&赃&则会被贬黜。升官图长路漫漫,共六十多个官职。伴随着陀螺的停停转转,这些棋子进进退退,饱经宦海沉浮。最先成为一品大员的玩家,即为胜者。升官图问世以来,受到历朝历代人民的喜爱,游戏中的具体官制也不断更新,民国初期的版本,是从小学生出身,一路升为大总统。
上一页1下一页
实际上,古代已经有很多避孕手段了,避孕也并非难事。
今人取名,喜欢用“小”字修饰,王小明、张小芳等名字很大众。
一直到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些进步知识分子笔下的男主角仍然还是病弱无能的形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好玩的桌游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