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抗洪英雄雄罗志华现在在哪

可能您访问的有点快了,IP(49.76.95.204),请...【江西南昌】拜访80后抗洪英雄罗志华
时间:日上午
地点:南昌省军区
-------------------------------------------------------------------------------
[各大媒体相关报道]&
&暴雨如注,浇不灭子弟兵服务人民的如火热情;洪水滔滔,冲不走老百姓寻找英雄母亲的万般牵挂。从6月20日上午11时起,江西省军区某直属特务连副连长罗志华,率领官兵驾驶7艘冲锋舟辗转数十个遭受洪灾的村庄,抢救转移2200多名群众.
--------------------------------------------------------------
由于准备辞职回家休整一段时间,经济收入来源有限,原本不打算在暑假外出。7月初的某天,从朋友猴哥那里得知其江西老家河流决堤,大水淹没农田房舍。“巍巍,你想不想跟我回老家担土培河堤去?”
正是他的这句话促成了我的出行。
7月12日火车一夜的奔袭。翌日黎明时分,我来到了英雄城南昌。
辗转到了省军区某直属特务连。
罗同学(和我一样,都是82年的,这样称呼亲切)一身作训服,帅气地把我们迎进连队。因为猴哥和罗同学是一块长大的发小,我才得有机缘拜见英雄和英雄连队一面。期间,罗同学讲了好多鲜为人知的事情,也让我了解到了在洪水灾难面前,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群众。他提倡自己的兵,在救灾抢险过程中,一要理智,权衡利弊;二要服从命令,不可擅自行动;三要果断勇敢。
罗同学还谈到了自己后来被媒体采访中的尴尬。他说,在洪水面前,抢救转移群众是他的本职和本性,哪里会有时间想到要拍照?这是后来的事情了,有些媒体想补拍其抗洪抢险的画面,让他参与“模拟还原重现”,他拒绝了。他很气愤这件事。
罗同学也有可爱的一面。在谈及很久以前之行大学生军训任务时候,在空隙时间里,和那些思维活跃的大学生“斗嘴”。
话语间,我能明显感觉到军人飒爽、干脆利落的言谈举止。
午休时间,副连长刻意喊来他的英雄团队。我见到了王剑排长、陈阵书记、王丰景排长,还有2个86年的班长。这些英雄中,最大的不过81年,最小的86年。同为80后,我为自己当前的窝囊状况感到羞耻。
于是,我想起了自己的部队梦。
大学期间由于自己思想不成熟,遇到了某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问题,于是惯性使然想找个出口,去逃避。那个时候刚好有校园征兵。在参军和退学之间,我选择参军。很可惜,自己条件不够,应征资格都没有。后来,真是不太清楚自己怎么过的了。
可能是惯性使然的懦弱,每每遇到问题,首当其冲的想法就是逃避。在工作的第一年时间里,自己从生病后性情大变。好像一夜间成熟了好多。日子就是问题叠着问题。在被教研员“穿小鞋”、打击报复的日子里,我坚持下来了,我完好无损,我以德报怨。好了,现在我辞去公职了。误解和谣言可能会像决堤的河水一样汹涌而来。
(与抗洪英雄合影,我很自豪。/摄影,陈勇平)
我的更多文章:
( 16:37:32)( 17:45:20)( 21:19:57)( 01:28:19)( 22:12:30)( 10:35:47)( 00:40:25)( 20:02:59)( 00:45:39)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抗洪英雄跪母亲:儿子不孝 没赶去救您(图) -洪灾|江西-江西新闻网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抗洪英雄跪母亲:儿子不孝 没赶去救您(图)
千名群众自发帮英雄寻找母亲
  来源:
【字体:&&】&&&&&&&&&
新闻热线:5
罗志华在抚州临川区罗针镇陈村转移群众&(徐敬摄)
  大江网讯 程扬渠、徐政武、记者张愉报道:6月24日,江西省永丰县七都乡人武部,江西省军区某直属特务连副连长罗志华跪在母亲面前:“儿子不孝,没有赶去救您。”母亲李三英老泪纵横:“不怪你,要感谢好心人帮我们团圆。”罗志华,江西抗洪抢险一线的军人,在转移受灾群众时,同时接到母亲在洪水中失踪与驰援唱凯堤灾区的消息,他毅然选择后者去救更多的受灾群众,他的行为让千名群众自发帮他寻找母亲。在江西的抗洪抢险中,每天都在发生这样的感人故事。
  群众制锦旗送“英雄解放军”
  南岸村小学即将被洪水倾覆,危机关头,罗志华智救9名学生;王铁村76岁的孤寡老人邬友明还记得,当自己绝望时,罗志华的出现让他激动不已;在转移孕妇蒋维琴的过程中,罗志华冒着水中有漩涡的危险将她带到安全地带……从6月20日上午11时起,罗志华率领6名战士驾驶7艘冲锋舟,辗转江西数十个遭受重灾的村庄,抢救转移2200多名村民,他自己从洪水中抢救转移群众400多人。劫后余生的群众连夜制作锦旗称赞他为“英雄解放军”。
 && 抗洪救灾中途惊闻母亲失踪
  “弟弟,大水把咱妈冲走了,你快回来找找吧。”正在抗洪救灾途中的罗志华接到姐姐罗爱莲打来的电话。在电话里姐姐哭诉,永丰七都乡上游河坝决堤,洪水淹没了邵家村,罗志华年过六旬的母亲李三英音讯杳无,生死不明。
  罗志华的父亲去世很早,母亲含辛茹苦将3兄妹拉扯大,罗志华投身军营,哥哥成家在厦门,姐姐嫁到隔壁镇,母亲独自一人在邵家村生活。听到姐姐说母亲不见了,连日奋战的罗志华瘫坐在地,泪水夺眶而出。
  唱凯决堤 义无反顾奔赴前线
  在获悉母亲失踪的同时,抚河唱凯堤决口的消息传来。100米的决口导致下游10万群众受灾,江西省军区万名官兵紧急出动。一边是母亲,一边是受灾的群众,作为军人的罗志华将天平的砝码拨到群众一边,在焦虑和悲痛中,他随队转战唱凯堤。就在他从洪水中救起一个又一个群众时,却不知晓自己的母亲身在何方、是否安全。
  千名群众自发帮英雄寻母亲
  司令部直属队领导知晓罗志华的情况后,当即协调永丰县人武部发动100多名民兵打探罗志华母亲的消息。与此同时,被罗志华救助过的罗爱民、周抚卫等数十名村民听到情况后,自发赶赴罗志华的家乡帮助寻找他母亲的下落。在永丰当地,群众听说英雄的遭遇后,也通过告示、网络、电话等方式共同寻找,上演了“千人寻找英雄母亲”的感人一幕。
  英雄母亲:给大家添麻烦了
  6月23日23时,永丰县人武部传来好消息,罗志华的母亲被人从洪水中救起后,转移安置到了隔壁恩江镇的灾民临时居住点。朴实的老人表示,由于身边没有亲人,又没有任何通讯工具,不想给政府添麻烦,等洪水退了准备独自返回邵家村。没想到大家会来找她,真是麻烦了。
  6月24日,经过特批,罗志华赶回永丰县七都乡,母子抱在一起的画面让旁人无不动容。
&&&&相关新闻:
[347084]大江网友:&<font color="#10-07-06 10:06 发表评论:
  我们可爱的人啊!谢谢!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大江网立场 ]
*** 大江网推荐内容 ***
大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或“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大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XXX报]”或“大江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大江网新闻中心 电话:5
江南都市报
今日家庭报【江西永丰】舍下:800年小村的无奈
舍下村下辖舍下、乌石江、王家岭三个自然村。坐落于恩江河北岸。舍下村由一世祖荣周公于南宋德祐元年(公园1275年)从岭南白蛇坑迁此定村。王氏系山西太原郡王羲之后裔。乌石江村始于北宋大观庚贡年(公元1110年)由陈彦忠于吉水莲溪迁此定村。王家岭于清末由东门口迁此定村。
&来舍下村,完全是偶然。今年7月里,原单位同组的好友,也是我的前辈们,我的指导师傅们,给我离职壮行。期间,猴哥一句玩笑“愿不愿意给我回老家担土培河堤?发大水决口了。”卧听一夜低沉轰鸣,火车带我到了南昌。慕名见到了今年夏季江西抗洪英雄罗志华及其英雄团队之后,长途汽车慢悠悠把我送到了江西吉安市永丰县恩江镇七都乡的舍下村。7月14日,距离恩江溃坝(6月22日)已经是第22天。
&有一组数字,我客观地反映:1袋米+2包康师傅方便面。这就是江西永丰县乌石江村6月21日暴雨致恩江溃堤至今的全部赈灾物资。截止到7月14日。
(梦一样)
(宽广的市道,车很少,植被覆盖率很高)
(路两侧的低缓丘陵上多是人工油松林,树干下部多是刺眼的割痕,系上塑料袋,收集松脂)
(舍下村,进村的一处荷塘)
(大水泡倒墙和房子。我想起了原单位书记在年初大会上的一句话“大水泡倒墙”,意为鼓励教师们跟学生们耗时间,每天16小时的学习,总是能让学生考出好成绩的。呵呵,现在我已经离开了。我是个懦弱的逃兵,当我不能改变什么,在良心上又不忍心眼睁睁目睹学生被大水泡倒。我是个懦弱的逃兵。)
(“做大自然的主人,不做大自然的奴隶”。你还注意到墙体被大水浸泡的痕迹嘛?这是大水退去第22天的照片。)
(有大水冲进屋子的童年)
(幸运的家庭,至少还有一席粮食可晒)
(清水井,变污泥井)
(一颗至少有2米高的橘子树,满身的污泥)
(满身淤泥的稻田。背景中是青青的河堤,你注意到决口了嘛?)
(溃堤现场,恩江现在平静了)
(极细的河沙灌满了稻田。猪熊的猪脚)
(一侧的决口。谁的愤怒最可怕?不是高官,是大自然。)
(生活还得继续吧)
(午饭后,外公,一直陪着我转悠小村子。这是在一处破败的书院前门。偷偷告诉你,外公的一个儿子是福建省某师副师长。)
(拼版照片:宁公书院。古老的砖雕,还氤氲着往日的辉煌。)
(书院残垣中,快乐的童年)
(长满青苔的青砖墙,有多少学童从这里去往书院?这似乎是希望之路)
(房子倒了,田地颗粒无收,不可怕。看,新的砖瓦房已经在建了)
(不管这花是否为点地梅,至少它的坚韧带给了乡野活生生的气息和无尽的希望)
我的更多文章:
( 16:37:32)( 19:43:25)( 17:26:39)( 18:40:27)( 18:18:37)( 15:36:02)( 20:02:59)( 00:45:39)( 13:02:05)( 16:39:53)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998年抗洪英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