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争霸梦三国地图3三国类的地图,里面有吴蜀魏三个国家互相对战,还带三个boss

三国志大战介绍,希望对玩家有帮助&-佳佳卡店
三国志大战
  《三国志大战》系列(Sangokushi Taisen)是与Sammy公布的一款街机即时卡片动作游戏。
  《三国志大战》,本作采用与《WCCF》相同的街机筐体,屏幕下方有一个设计成古代卷轴一样的很大的平板,其上分布有几张卡片。
  这款游戏的规则非常简单,将对方的城池攻陷就算胜利。
  平板上的画有武将画像的卡片是可以移动的,玩家一边看屏幕上的战局,一边以移动卡片指挥军队的移动。
  画面右方有一个微缩地图画面表示当前的整体战局。
  本游戏的卡片也都是邀请众多著名插画家与漫画家绘制的,比如讲谈社《》的作者、以及《》的作者、《》的作画、《》的作者、、等等。
  语音方面采用全卡片角色人物配音,每张角色卡片拥有在攻城、使用特技以及阵亡等时候的不同台词。但是声优方面由于卡片数量众多而没有一一公布。
系列历代版本
  三国志大战1.0   三国志大战1.1   三国志大战2.0(2.0版本为Chihiro,2.1版本使用Lindbergh基板)
  三国志大战2.1   三国志大战3.0   三国志大战3.1   三国志大战3.5
三国志大战游戏截图(21张)
  三国志大战3.59 (World Begining-全球联网对战启动)   从现在开始全球开始联网对战,日本、、香港、台湾、新加坡、韩国,全球的三国志大战玩家可以一起进行游戏!
  (移植到,以2.0版本为基础)
  三国志大战.天(移植到任天堂DS,以3.0版本为基础)   2009年,和、华立科技合作,分支出一个叫做的中文版以进军大陆市场。目前全国各大游艺机房都有铺设。(霸.三国志大战使用的是
RingWide 基板)
各类卡片介绍
  每完成一局游戏,机器就会吐出一个卡包,卡包内会随即得到游戏用的卡片一张。按照卡片的稀有程度,依次分为SR/R/UC/C,还有比较特殊的LE/EX。C卡的卡身为白色,通称白卡,出现频率最高。UC卡为黑色,比C卡出现频率低。基本上玩家大部分抽到的卡都为C卡和UC卡。R卡俗称银卡,整张卡片闪闪发光,大约1/10至1/20的抽中概率。三国内脍炙人口的优秀人物都有R卡,也是重要的中坚战斗成员。SR卡即为金卡,稀有度非常高,1/30至1/50的概率,多为、曹操、等历史名人,能力都非常高,战斗
  部队的核心。LE比SR卡更加珍贵,本宫宏治、、龙狼传笔下的三国人物都以LE卡的形式来表现,LE卡也是卡包里出的但是数量却比较稀少。EX卡则略带搞笑性质,比如丑如猪头智力为1的,女性化的吕布,都是参加SEGA的某些活动或是购买SEGA发售的三国志大战相关周边中附赠的,不会在实际游戏中获得,换句话说需要用钱才能买到。顺便说一下,在2.1版本里人数最多的魏三大势力每个势力都有一张群雄英杰卡又称为ST卡,ST卡只有购买专门的开卡包才能获得,机器是不会出的。还有3.0推出的DS专用卡与军师卡等等……在这就不做过多的介绍了。
卡片稀有度详解
  SR卡   全称SuperRare(意为超级稀有的)因为是金色卡身又被玩家称为金卡   R卡   全称(意味稀有的珍贵的)因为是银色卡身又被玩家称为银卡   UC卡
  全称Uncommon(意为不寻常的罕见的)因为是黑色卡身又被玩家称为黑卡   C卡   全称(意为普通的常见的)因为是白色卡身又被玩家称为白卡或普卡
  下面是比较特殊的两种↓   LE/BLE卡   全称(意为传说的传奇的)LE比SR更稀少!通常为纪念以前的三国类游戏和动漫作品而发行的卡片。但还有一种黑色的LE被玩家称为BLE,这类就比较多了
  EX卡   全称(意为额外的特别的)因为是日本的周边才送的,所以EX卡有很多都是有价无市
  以上就是所有卡片缩写字母的含义,当然除了卡片本来的稀有度外,在各类卡片中也有个别特别稀有的卡(出卡概率极底,价格不菲)
实战经验战略
[游戏中↓]
  在实际对战中,不时会碰到一些喜欢拉风的玩家,派出的部队全部都是金光闪闪的金卡,甚是刺眼。对这种部队最好的回应就是用渣卡(黑白卡)胜之,羞辱对方。事实上,《三国志大战》并不是说有好卡就一定能赢的,金卡和金卡放在一起未必就会有相乘的效果。《三国志大战》提出COST这个概念。每一位人物根据他相应的能力,有一个对应的COST。COST最高为3,比如吕布,最低为1,比如庞统、。而每次玩家所能派出的部队的COST最大总和为8。一般来说,5支部队最为平衡,2+2+2+1+1这样的COST搭配也最为常见。这样的限制,导致于同出征的情况是完全不可能的。玩
[实体街机↓]
  家所要考虑的不是谁强就派谁,而是派出在相对COST下的强者。比如乐进武力只有4,但是因为他COST只有1,却因此被称为最强的骑兵。在一代的时候,其使用率一直高居榜首。进入二代,因为失去了勇这个特性,武力为3但是带勇的成为其最大的竞争对手。另外一大批智将也依靠其独特的计策,以COST1的身份在战场中活跃。毫不夸张地说,《三国志大战》的每一张人物卡片都有其使用价值,关键就在于玩家如何去搭配与使用。
  在最初的两代版本,共有六个势力:   :由曹操领导下所建立的曹魏皇朝。
  蜀军:图谋复兴汉室刘备所建立的蜀汉皇朝。   :由孙家三代所创立的势力。
  西凉军:西凉出道的人物,包括了、马腾及其部下的人物。
  军:包括了的君主袁绍和。
  他势力:其他在三国时代出现势力,例如是黄巾贼、孟获等。   在第三代版本中,开发者对势力分布作大调整,移除了凉军、和他势力,并加入群雄势力以取代该三个势力。而在3.1代中,并加入了汉军,故最新版本的五个势力包括:
  魏军   蜀军   吴军   群雄(势力其中群雄包含凉、袁、他的人物)   汉军(3.1版登场)
  游戏中每一位武将各自有不同的兵种。种类有6 种,最常见的有骑兵、枪兵和弓兵,此外还有步兵、攻城兵和象兵等兵种。
  游戏中移动速度最快的兵种。行进一段距离后会进入突击状态,当在突击状态中与敌方部队接触时,可以造成较大伤害。对弓兵较强,但被枪兵克制,因为枪兵可以对骑兵的突击进行迎击。
  部队前方会出现一排枪头,在敌我未接触前,拥有可在枪头距离内进行先制攻击的能力:“枪击”。此外,可以对敌方骑兵的突击范围进行迎击,使其造成巨大的伤害,甚至可以一下子将敌骑兵纤灭而无视武力值的差距,比如未经强化而武力值为3的关银屏可以一下子歼灭经过超绝强化后武力值超过10的。对骑兵较强。由于移动速度慢,会被在远距离射击的弓兵克制。
  静止状态下,可在射程范围内对敌军作远距离射击。由3.0
版本开始追加了走射能力:在某位置停留一段时间后移动,如果射击范围内仍有可射击对象,在短时间内可同时对该对象进行射击及移动。对枪兵威力较强,但对骑兵较弱。
  速度及攻击力平均的部队,没有什么特殊能力。相对枪兵及弓兵等的步兵型兵种而言更适合进行攻城活动。攻城车:攻城能力最高的兵种。相对其他兵种而言,攻城车对城池可造成最高的伤害值,但战斗力(野战)以及移动力均为全作游戏中最低。
版本登场的兵种,一般为异民族角色卡片的兵种。近战能力高,行进一段距离也可进入突击状态,撞向敌人可将敌方部队强制退后一步。此兵种在3.0版本的变动中暂时移除,并在3.1版本中重新登场。
  游戏中,每一位武将皆拥有一项计略,可使用来改变敌我方的战略情势,使用时需耗费己方的士气。各项计略耗费的士气量与效果内容各有不同,并相当多样复杂,可加强武力、知力、移动速度或是射程距离等等各种武将相关的能力,也有可造成敌方瞬间伤害或是回复己方兵力的计略,且依照效果范围不同也有所差异,种类可说是非常多。
  以下概略列举种类:   单体强化型:增强自身之能力。包含威力较低但消耗少的强化(例如的‘长枪战法’:3点士气值),以及威力高但有种种限制的超绝强化(例如的‘恶鬼之大逆剑’:武力大辐上升后,自城之城防会有反扣之现象作为代价)。
  号令型:效果范围内的我方部队皆能产生效力(例如:的‘桃园之誓’可以大辐提升范围内自部队的武力,但只要有一曾被加辐武力的部队死亡,其他同样曾被加辐的部队(包括刘备)均会同时死亡)。妨害:效果范围内给予敌方部队负面效果(例如:的‘妨害-弱体化之小计’可减低目标范围里敌部队之武力)。
  伤害型:对指定范围内的敌方部队造成瞬间伤害,伤害程度以双方的知力差距决定。于3.5代时加入了“伤害程度以双方的武力差距决定”的计略。回复型:回复自身或范围内我方部队的兵力。(例如:伊藉的‘的确之援护’可使范围内友军部队武力最高者回复兵力。)
  舞蹈型:发动后效果会一直持续,直到发动者撤退为止。跳舞时,该武将不能移动(例如:的‘落日之舞’,可用于加快攻城速度)。
  以上皆只就大致种类做区分,其细部计略内容非常多样,另外也有反计等等其他种类计略。
  由于种类复杂多元且各计略耗费之士气量各有不同,如何设计、排列所要使用的计略组合,或如何在耗费的士气、效果、武将的能力值之中取舍选择,成为一项游玩三国志大战时的重要主题。也是此游戏的其中一项大乐趣。
  有些卡牌会附加特殊能力,以增加战力及本身实用价值,是很多玩家选卡组合卡组时考虑的其中一个因素。   下表列出所有特殊能力的数据:
开始引入版本
一骑讨时出现无双(金色条)机率增加。并有机会出现全无双(即五条无双条),只要拍中即能打出“无双”。
开战时,该部队的正前方会出现一道防栅。开战前可随意在我方阵地内部署,交战时防栅能抵挡对方约7次撞击。
战斗开始时增加0.5 士气。效果可叠加,牌组内愈多武将拥有此能力,开战时拥有的士气愈多。
战斗开始时为隐形状态,接触敌方部队时便现形,并根据双方知力差给予对方巨大伤害。移动速度极低,如果在伏兵状态时发动自己的计略、接触敌方部队、伤害性地形、防栅、受到敌方的伤害型计略影响和进入攻城状态即解除伏兵状态。
缩短该部队撤退后的所需复活时间8秒。
需要配合拥有计略中有连计的武将使用。武将发动计略之连计时,场上若有其他武将的特技有连计时,计略范围为“发动计略武将与拥有连计武将之间的距离”,否则范围为“自身极小圆形”。距离愈长宽度愈短,反之亦然。此能力在3.0版的武将卡不再出现,而原有的武将卡会维持该特殊能力。
只要在战场上静止不动即可慢慢回复兵力,回复速度与自城中兵力回复速度相同。攻城、或受弓兵射击时会停止回复,但是中毒期间可以回复。
拥有此技之武将在经过特定时间后,武力及知力皆会上升1点。觉醒不会受任何事件或动作(如入城或撤退等)所影响。在2.1版时,每过33c(游戏中1c约=2.4秒)时,即66c及33c会有武知值上升,此特技于3.0版时全面暂停,在3.1版改成在50c时才能发动。
走射时可以消除枪兵的枪头(对其他兵种无特殊效果)。
拥有此技之武将的最大兵力值为130%,此外回复速度也为1.3倍。
发动暴乱种类计略时,战场上持有暴乱特技的武将也能分享。
  自3.0版本开始采用军师系统。军师的作用为施展“奥义”,等同于2代之前的“兵法”。
  奥义分为“兵略”、“阵略”及“攻略”。兵略为瞬间发动,效果直接作用,具有瞬间改变战局的可能;阵略则是在战场中划定范围,一定时间内提供强化自军或弱化敌军的功能;3.5引入的攻略则是在战场中划定范围,发动后一段时间才产生效果,且范围内的效果比范围外更显著。
  游戏开始时,在画面右下方会标示奥义的集气计量条,此计量会随游戏进行而逐渐补满,在计量越多的状态下发动奥义的威力越大。满格时发动奥义会使之发挥最强大的威力或最长的效果时间。
  军师所持有的奥义可配合 3.0
版本之后的“天”、“地”、“人”三属性,当武将卡片上的“天”、“地”、“人”属性与玩家所选择的奥义属性相同时,便可增加游戏开始时奥义的起始计量,使得蓄满所需时间缩短。
  军师本身具有等级,利用兵粮进行训练可提升军师的等级。随着等级提升可增加军师的统率(影响奥义集气速度)、兵略与阵略的威力。
  等级 20 时之标示为“MASTER”。
历代新增画师列表
三国志大戦~
  CLAMP   CURREN   F.S   masaki   Daisuke Izuka(okome)   RARE
ENGINE   TOHRU   Wolfina   YOOTH   青木梨恵   饭田岳士   宗隆   サトシ         絵楽ナオキ      小川悦司   小川雅史
  音楽ナスカ   风间雷太   金田荣路   河崎淳      神田志津代
  きくち   骑崎サブゼロ   清宫敦嗣
  一树   黒薮裕也   小室和生   榊原瑞纪
  沙村広明      狮子猿   杉浦善夫   田口博之
  チャン?キンタイ   戸桥ことみ   那知上阳子      原友和   ハロルド作石
  平本アキラ   広瀬総士   ファントム   藤谷   牧野卓   真岛ヒロ   的场健   三好载克   八神ひろき
  山田芳裕   山本章史   幸村诚   梦路キリコ   ちひろ
Ver.1.1 乱世の群狼~
  安野モヨコ   饭田牧子   池田恵   ゆうき   一徳   川瀬圭一
     せがわまさき   曽田正人
     トニーたけざき      准   藤田香   真船一雄   宫泽由佳
     玲衣
三国志大戦2~
  荒井悟   岩男信人   小城   仙田聡
  俊行   竹本泉   中田爱澄   本宫ひろ志
  山原义人   (既存の版権イラストを使用)
Ver.2.1 若き狮子の鼓动~
  hippo   伊藤一磨   片山まさゆき   小林尽   米谷尚展   山宗   タカヤマトシアキ   田中政志   冢本阳子
  冬目景   所十三   成庵   慎之助      结川カズノ   吉永佑介
三国志大戦DS~
  あきまん      金子一马   コタニ:トモユキ
三国志大戦3~
  西野幸治(24no)   MAr   yocky   青木邦夫      末弥纯   长野刚   野中英次
  ハマサカキミオ   二见敬之   山田章博
Ver.3.1 苍天の龙脉~
  関崎俊三   森恒二   柴田ヨクサル      山崎纱也夏   萩尾ノブト
  若杉公徳   三国恵美子   森川ジョージ   堀彩乃   魔夜峰央   滝野晴夫   Ver.3.5 猛きの天翔~   ちばてつや   川崎のぼる
  留美子   さとうふみや   吉田聡
  田中宏      ヨヲコ   后藤弘树      Ver.3.59 WAR
BEGINS~   斉藤裕子   国友やすゆき   寺泽隆徳   のりつけ雅春   高桥のぼる   吉田戦车   高桥しん
  花咲アキラ   尾崎省之   松下圭都   せきやてつじ   伊藤悠   真锅   ゆうきまさみ   启太   松冈昭雄   小岛邦彦   星树
  太田友岳   正章   本太   和田昌子   高仓あつこ
     东风孝広   近藤洋   雨宫太郎
  円香   石井宣绪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img src=&/v2-20a579d9e5db406ac0fd0_b.jpg& data-rawwidth=&1440& data-rawheight=&9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40& data-original=&/v2-20a579d9e5db406ac0fd0_r.jpg&&&p&&strong&关于三国,有些内容虽然没有讲故事精彩,也没有开脑洞有趣,但很有介绍的价值。&/strong&&/p&&br&&p&&strong&这便是汉末三国的背景知识。&/strong&&/p&&br&&p&&strong&单独看这些知识,也许不觉得有什么价值。但您可以将他们保存起来,在读三国故事,研究三国问题时作为参考。&/strong&&br&&/p&&br&&p&&strong&本期为您勾勒——汉末三国历史年表!&/strong&&/p&&p&&strong&184年&/strong&&/p&&p&黄巾之乱爆发。&/p&&p&凉州之乱爆发。&/p&&p&何进出任大将军。&/p&&p&张角病死。&/p&&p&董卓参与讨伐凉州叛军。&/p&&p&董卓、曹操、孙坚、刘备参与镇压黄巾军。&/p&&br&&p&&b&186年&/b&&/p&&p&&b&孙坚参与讨伐凉州叛军&br&&/b&&br&&strong&187年&/strong&&/p&&p&曹操拒绝出任东郡太守。&/p&&p&孙坚任长沙太守。&/p&&p&&strong&188年&/strong&&/p&&p&汉灵帝设立西园八校尉。八校尉之首宦官蹇硕,位在大将军何进之上。西园八校尉中,袁绍排名第二,曹操排名第四。&/p&&p&黄巾余党在各地骚乱,刘焉提议恢复州牧。&/p&&p&朝廷任命刘焉为益州牧。&/p&&p&&br&&strong&189年 &/strong&&/p&&p&汉灵帝驾崩。&/p&&p&何进杀宦官蹇硕。&/p&&p&十常侍杀何进。&/p&&p&袁绍、袁术杀十常侍。&/p&&p&董卓入京,废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帝。&/p&&p&经徐荣推荐,董卓任命公孙度为辽东太守,后公孙度自封为辽东侯。&br&&/p&&p&袁绍、袁术、曹操逃出洛阳。&/p&&p&&br&&strong&190年&/strong&&/p&&p&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等各路诸侯拥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起兵讨伐董卓。&/p&&p&曹操被袁绍表奏为代理奋武将军。&br&董卓焚洛阳,向长安转移。&/p&&p&董卓部将徐荣击败曹操。&/p&&p&袁术表奏孙坚拜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孙坚依附于袁术。&br&&/p&&p&&br&&strong&191年&/strong&&/p&&p&董卓部将徐荣击败孙坚。&/p&&p&孙坚重整旗鼓击败董卓军胡轸、吕布,斩杀华雄,攻入洛阳,得传国玉玺。&/p&&p&董卓进入长安。&/p&&p&袁绍夺得冀州。&/p&&p&曹操破黑山贼。&br&&/p&&p&曹操经袁绍推荐出任东郡太守。&/p&&p&刘备经公孙瓒提拔为平原国相。&/p&&p&孙坚在攻打刘表时中箭身亡,享年36岁。&/p&&p&&br&&strong&192年&/strong&&/p&&p&袁绍在界桥之战大败公孙瓒。&/p&&p&王允指使吕布刺杀董卓。&br&李傕、郭汜犯长安,杀王允,败吕布。&/p&&p&兖州刺史刘岱战死。&/p&&p&经鲍信、张邈推举,曹操出任兖州牧。&/p&&p&曹操击败青州黄巾军,收编为“青州兵”,实力壮大。&/p&&p&曹操助袁绍击败公孙瓒、陶谦。&/p&&p&&br&&strong&193年&/strong&&/p&&p&曹操大破袁术、南匈奴及黑山贼。陶谦进犯兖州,遭曹操报复,连下徐州十余城。&/p&&p&袁术退出北方,转而经营淮南。&/p&&p&公孙瓒杀害大司马、幽州牧刘虞。&/p&&p&&br&&strong&194年 &/strong&&/p&&p&刘备援助北海相孔融。&/p&&p&曹操之父曹嵩被陶谦部将所杀。曹操再攻徐州。刘备援助陶谦。&/p&&p&张邈、陈宫迎接吕布为兖州牧,曹操回师兖州。&/p&&p&刘焉病亡,刘璋继任益州牧。&/p&&p&陶谦病亡,刘备领徐州牧。&/p&&p&&br&&strong&195年&/strong&&/p&&p&曹操三败吕布,夺回兖州。&/p&&p&吕布投奔刘备。&/p&&p&袁术部将孙策攻江东,大败扬州牧刘繇。&/p&&p&李傕、郭汜内讧,汉天子刘协东逃。&/p&&p&&br&&strong&196年 &/strong&&/p&&p&曹操迎汉帝至许昌,“奉天子以令不臣”。&/p&&p&袁术攻刘备。&/p&&p&吕布背叛刘备占领徐州。&/p&&p&刘备向吕布投降。&/p&&p&&br&&strong&197年 &/strong&&/p&&p&袁术在寿春称帝。&/p&&p&孙策脱离袁术势力。&/p&&p&张绣降而复叛变,曹操遭遇“宛城惊变”, 典韦、曹昂、曹安民战死。&/p&&p&郭汜被部下所杀。&/p&&p&&br&&strong&198年&/strong&&/p&&p&曹操派兵剿灭李傕。&/p&&p&刘备遭吕布猜忌,战败后投奔曹操,被曹操表奏为左将军,领豫州牧。&/p&&p&曹操擒杀吕布,任命孙策为讨逆将军。&/p&&p&&br&&strong&199年&/strong&&/p&&p&公孙瓒败亡。袁绍占领冀、幽、青、并四州。&/p&&p&张绣投降曹操。&/p&&p&孙策、周瑜纳江东二乔。&/p&&p&曹操派刘备截杀袁术,袁术败亡。&/p&&p&刘备脱离曹操,再占徐州。&/p&&p&&br&&strong&200年&/strong&&/p&&p&董承暗杀曹操的“衣带诏”计划被破获。&/p&&p&刘备为曹操所败,投奔袁绍。关羽投降曹操。&/p&&p&孙策平定江东,曹孙两家结为姻亲。&/p&&p&孙策遇刺身亡,享年25岁。孙权继位。&/p&&p&陈琳撰写讨曹檄文,官渡大战爆发。&/p&&p&曹操以少胜多,袁绍实力大损。&/p&&p&关羽斩颜良后挂印封金,寻找刘备下落。&/p&&p&张鲁占领汉中。&/p&&p&&br&&strong&201年 &/strong&&/p&&p&曹操在仓亭之战中大败袁绍,袁家就此一蹶不振。&/p&&p&刘备投奔刘表。&br&&br&&/p&&p&&strong&202年&/strong&&/p&&p&袁绍病亡。&/p&&p&刘表军客将刘备火烧博望坡,击败夏侯惇。&/p&&p&&br&&strong&203年 &/strong&&/p&&p&孙权讨伐荆州牧刘表部下——江夏太守黄祖。&/p&&p&&br&&strong&204年&/strong&&/p&&p&曹操平定冀州。辽东公孙度死,子公孙康继位。&br&&br&&/p&&p&&strong&205年 &/strong&&/p&&p&曹操平定青州。&/p&&p&&br&&strong&206年&/strong&&/p&&p&曹操平定并州。&/p&&p&&br&&strong&207年&/strong&&/p&&p&曹操北征乌桓,斩杀蹋顿单于,赎回蔡文姬。&/p&&p&郭嘉病亡,享年37岁。&/p&&p&公孙康杀袁绍二子。&/p&&p&刘禅出生。&/p&&p&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出山。&/p&&p&&strong&208年&/strong&&br&6月 曹操任丞相。孙权击杀黄祖。&br&7月 曹操南征刘表。&br&8月 刘表病死,刘琮继位。曹操杀孔融。&br&9月 刘琮投降曹操。刘备南逃(长坂坡之战)。&br&10月 赤壁之战爆发。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刘备表奏孙权代理车骑将军,领徐州牧。&/p&&p&12月,孙权率军进击合肥。&/p&&p&&br&&strong&209年&/strong&&/p&&p&孙权久攻合肥不下,撤军。&/p&&p&刘备占荆州的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p&&p&庞统出仕于刘备,经鲁肃、诸葛亮推荐,获刘备重用。&/p&&p&刘备与孙权之妹结亲。&/p&&p&刘表长子刘琦病亡。刘备任荆州牧。&/p&&p&周瑜在关羽隔绝北道,张飞冲锋陷阵的配合下击退曹仁,夺得南郡大部(不含襄阳)。&/p&&p&公孙康自卫反击高句丽王国,攻破其都城,威震东北亚。&/p&&p&高句丽王国迁都丸都山城(今吉林省集安市)。&/p&&p&&br&&strong&210年&/strong&&/p&&p&曹操发布招贤纳士宣言。铜雀台落成于邺。&/p&&p&刘备前往京口会见孙权,求借荆州。&/p&&p&周瑜提议扣押刘备,遭到孙权拒绝。。&/p&&p&周瑜去世,享年35岁。鲁肃继任后,劝孙权将南郡江陵城借与刘备作为刘备北伐的出口。双方第一次瓜分荆州。&/p&&p&公孙康设置带方郡(今属朝鲜黄海北道)。&/p&&p&孙权谋取交州。&/p&&p&&br&&strong&211年 &/strong&&/p&&p&交州无冕之王,交趾太守士燮归附孙权。&/p&&p&曹操在潼关之战中击败马超、韩遂。&/p&&p&刘备入川。刘璋表奏刘备为大司马兼领司隶校尉。&/p&&p&&br&&strong&212年&/strong&&/p&&p&汉帝赐曹操“参拜不名、剑履上殿”。&/p&&p&荀彧死亡,享年49岁。&/p&&p&孙权迁都于秣陵并改名为建业(今南京)。&/p&&p&曹操在濡须口与孙权会战。&/p&&p&刘备对刘璋采取军事行动。&/p&&p&&br&&strong&213年&/strong&&/p&&p&曹操进爵为魏公,加九锡。&/p&&p&马超攻占凉州治所冀城,后被王异等人驱逐。&/p&&p&&br&&strong&214年&/strong&&/p&&p&孙权攻破皖城。&/p&&p&庞统战死,享年35岁。&/p&&p&马超先投张鲁后投刘备,刘璋投降,刘备自领益州牧。&/p&&p&曹操杀伏皇后及其所生皇子。&/p&&p&&br&&strong&215年&/strong&&/p&&p&曹操次女曹节被立为大汉皇后。&/p&&p&孙权讨要荆州,孙刘两军对峙。&/p&&p&曹操西征张鲁。&/p&&p&刘备迫于曹操威势,与孙权谈判,双方沿湘水划界——江夏郡、桂阳郡、长沙郡归孙权,南郡、武陵郡、零陵郡归刘备。&/p&&p&孙权二攻合肥,被兵力处于绝对劣势的张辽、乐进、李典击败。&/p&&p&张鲁投降。&/p&&p&张飞在巴郡击破曹军。&br&&br&&strong&216年 &/strong&&/p&&p&汉帝封曹操为魏王。&/p&&p&曹操扣留南匈奴单于,将匈奴分为五部。&/p&&p&&strong&217年&/strong&&br&曹操南征孙权。&/p&&p&孙刘联盟的维系者——鲁肃病逝,享年45岁。&/p&&p&经吕蒙建议,孙权向曹操请降,孙曹两家再次结为姻亲。&/p&&p&曹丕被立为魏王世子。&/p&&p&司马朗病亡,享年46岁。&/p&&p&&br&&strong&218年&/strong&&/p&&p&曹彰大破乌桓。鲜卑轲比能投降。&/p&&p&&br&&strong&219年 &/strong&&/p&&p&曹仁平定侯音之乱。&/p&&p&刘备军在定军山之战中斩杀夏侯渊,又击退曹操亲自率领的援军。&/p&&p&刘封、孟达攻占上庸。&/p&&p&刘备进位汉中王。关羽为前将军,马超为左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黄忠为后将军。&/p&&p&关羽降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威震华夏。&/p&&p&魏讽谋袭邺城失败。&/p&&p&孙权背叛孙刘联盟,吕蒙白衣渡江。&/p&&p&关羽走麦城。刘备失去荆州所有领土,《隆中对》战略破产。&/p&&p&吕蒙死亡,享年41岁。&br&&br&&strong&220年 &/strong&&/p&&p&曹操病逝。曹丕继位为魏王和大汉丞相。夏侯惇病亡。&/p&&p&曹丕派夏侯尚、徐晃攻上庸,孟达投降,刘封退走。&/p&&p&曹丕篡汉称帝,封刘协为山阳公。&/p&&p&法正病逝,享年44岁。&/p&&p&黄忠病逝。&/p&&p&&strong&221年&/strong&&/p&&p&刘备称帝。孙权迁都于武昌(古武昌,今湖北省鄂州市)。&/p&&p&张飞为部下所杀。&/p&&p&刘备誓师伐吴。&/p&&p&孙权向曹丕称臣,受封为吴王、加九锡、大将军、领荆州牧。&/p&&p&曹丕封孔子嫡系子孙为宗圣侯。&/p&&p&甄夫人被曹丕赐死。&/p&&p&曹真大破诸胡联军。&/p&&br&&p&&br&222年 &/p&&p&张辽病故,享年53岁。&br&&/p&&p&西域诸国向曹魏朝贡。&/p&&p&彝陵之战,陆逊火烧连营,刘备元气大伤。&/p&&p&孙权拒绝派长子孙登为质,曹丕发兵攻吴。&/p&&p&蜀吴恢复外交关系。&/p&&p&马超病故,享年46岁。(一说223年1月)&/p&&p&&br&&strong&223年&/strong&&/p&&p&曹仁病逝,享年55岁。&/p&&p&曹彰暴亡。&/p&&p&贾诩病逝,享年76岁。&/p&&p&吴军击退来犯魏军。&br&&/p&&p&刘备驾崩于白帝城,刘禅继位。&/p&&p&蜀吴重新结盟。&/p&&p&雍闿、孟获反叛蜀汉。&/p&&p&&strong&224年&/strong&&/p&&p&曹丕亲征孙权,进军广陵遭挫。&/p&&p&鲜卑轲比能入侵河北。&/p&&p&&br&&strong&225年 &/strong&&/p&&p&魏军击败轲比能。&/p&&p&诸葛亮南征。雍闿死,孟获投降。&/p&&p&曹丕再次御驾亲征,进兵广陵,受挫。&/p&&p&&br&&strong&226年 &/strong&&/p&&p&曹丕驾崩,曹睿继位。曹休、曹真、陈群、司马懿辅政。&/p&&p&孙权向江夏、襄阳出兵失败。&/p&&p&士燮病逝,享年89岁,孙吴开始直接统治交州。&/p&&p&&br&&strong&227年 &/strong&&/p&&p&诸葛亮上《出师表》。&/p&&p&孟达叛魏。&/p&&p&&br&&strong&228年&/strong&&/p&&p&司马懿斩孟达。&/p&&p&诸葛亮第一次北伐。&/p&&p&姜维降蜀。&/p&&p&马谡失街亭。&/p&&p&周鲂诈降诱魏攻吴,陆逊在石亭之战中大破曹休。&/p&&p&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受挫于与陈仓守将郝昭之手。&/p&&p&公孙康之子公孙渊推翻叔父公孙恭上位。&/p&&p&&br&&strong&229年 &/strong&&/p&&p&诸葛亮第三次北伐,攻下武都、阴平二郡。&/p&&p&孙权称帝,迁都建业。拜陆逊为上大将军,诸葛瑾为大将军。&/p&&p&大月氏王波调被封为亲魏月氏王。&/p&&p&&br&&strong&230年&/strong&&/p&&p&孙权派卫温、诸葛直航海到夷洲。&/p&&p&曹真伐蜀,失败。&/p&&p&曹魏修筑合肥新城。&br&&br&&/p&&p&&strong&231年&/strong&&/p&&p&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对战司马懿,粮饷耗尽而退。&/p&&p&&strong&232年&/strong&&/p&&p&孙权与公孙渊互派使者。&/p&&p&曹植病逝,享年40岁。&/p&&p&&strong&233年&/strong&&/p&&p&孙权遣使封公孙渊为燕王。&/p&&p&公孙渊斩杀吴国使者,魏国拜公孙渊为大司马,封乐浪公。&/p&&p&孙权三征合肥,失败。&/p&&p&&br&&strong&234年&/strong&&/p&&p&汉献帝刘协去世,享年53岁。&br&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与司马懿相持不下。&/p&&p&孙权率大军四攻合肥,失败。&/p&&p&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享年53岁。&/p&&p&魏延、杨仪决裂,魏延被杀。&/p&&p&蒋琬任尚书令,杨仪赋闲。&/p&&p&&br&&strong&235年&/strong&&/p&&p&杨仪被费祎告发后死于狱中。蒋琬任大将军,费祎为尚书令。&/p&&p&魏国派刺客暗杀鲜卑轲比能。&/p&&p&&strong&236年&/strong&&/p&&p&张昭病逝,享年80。&/p&&p&高句丽王斩杀吴国使者,送首级于魏。&/p&&p&&br&&strong&237年 &/strong&&/p&&p&魏国派毌丘俭讨伐叛魏独立的公孙渊失败,公孙渊自立为燕王。&/p&&p&魏明帝下令打造海船。&/p&&p&&br&&strong&238年&/strong&&/p&&p&魏明帝派刘昕、鲜于嗣从海路,司马懿从陆路讨伐公孙渊。高句丽派兵增援魏国。&/p&&p&司马懿平定辽东,杀公孙渊。&/p&&p&高句丽王国终止了与曹魏的合作并发兵袭击辽东西部。&/p&&p&日本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派使者到魏,魏封卑弥呼“亲魏倭王”。&/p&&p&蒋琬升任大司马,开府治事。&/p&&p&姜维第一次北伐(配合蒋琬),在南安与魏军相持不下。&/p&&p&&br&&strong&239年&/strong&&/p&&p&曹睿驾崩,曹芳继位。曹爽、司马懿辅政。&/p&&p&&br&&strong&240年&/strong&&/p&&p&蜀将张嶷平定蛮族之乱。&/p&&p&魏国带方太守遣使赴倭。&/p&&p&&br&&strong&241年&/strong&&/p&&p&孙权兵分四路伐魏失败。&/p&&p&孙权第一任太子孙登病故,享年32岁。&/p&&p&诸葛瑾病故,享年67岁。&/p&&p&&br&&strong&242年 &/strong&&/p&&p&孙权出兵海南岛。&/p&&p&孙权立孙和为太子,立孙霸为鲁王,引发“二宫之争”。&/p&&p&&strong&243年&/strong&&/p&&p&费祎任大将军,录尚书事。&/p&&p&吴国丞相顾雍病逝,享年75岁。&/p&&p&&br&&strong&244年&/strong&&/p&&p&陆逊出任吴国丞相。&/p&&p&魏国大将军曹爽伐蜀,姜维第二次北伐(配合费祎)。魏军伤亡惨重。&br&魏国幽州刺史毌丘俭等将领向高句丽发动反击。魏军以少胜多,摧毁高句丽首都——丸都山城。高句丽东川王千里逃亡。&br&&br&&strong&245年 &/strong&&/p&&p&陆逊因陷入“二宫之争”,屡遭斥责,忧愤而死。享年62岁。&br&魏军再征高句丽,悉数告捷,毌丘俭刻石纪功并凯旋。(该石碑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p&&p&&br&&strong&246年&/strong&&/p&&p&蒋琬去世,姜维升任卫将军,录尚书事。&/p&&p&&br&&strong&247年 &/strong&&/p&&p&姜维第三次北伐,接应附蜀的羌、胡部落。&/p&&p&新任带方太守遣使赴倭。&/p&&p&倭国内乱,卑弥呼向带方郡求助。&/p&&p&&br&&strong&248年&/strong&&/p&&p&高句丽东川王死。&/p&&p&&br&&strong&249年&/strong&&/p&&p&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p&&p&夏侯霸降蜀。姜维第四次北伐,双方互有胜败。&/p&&p&倭国新任女王遣使向魏国入贡。&/p&&p&&br&&strong&250年&/strong&&/p&&p&孙权废太子孙和为庶人,赐死鲁王孙霸,立孙亮为太子。&/p&&p&姜维第五次北伐,与郭淮战平。&/p&&p&&br&&strong&251年&/strong&&/p&&p&4月 魏国太尉王凌密谋另立中央(淮南一叛),被司马懿平定。&br&7月 司马懿病亡,享年72岁。司马师继承司马懿权力。&/p&&p&&br&&strong&252年&/strong&&/p&&p&4月 孙权驾崩,太子孙亮继位。&/p&&p&10月 吴国太傅诸葛恪修筑东兴堤.&/p&&p&12月 吴将丁奉雪中奋短兵,诸葛恪在东兴之战中击败来犯魏军。&/p&&p&&br&&strong&253年 &/strong&&/p&&p&费祎遇刺身亡。&/p&&p&诸葛恪兴兵二十万伐魏,受挫于合肥新城。&/p&&p&姜维第六次北伐,包围南安,粮尽退兵。&/p&&p&孙峻杀诸葛恪,权倾朝野。&/p&&p&&br&&strong&254年&/strong&&/p&&p&司马师破获中书令李丰、国丈张缉、太常夏侯玄的政变计划,废曹芳,立曹髦为帝。&/p&&p&姜维第七次北伐,斩魏将徐质。&br&吴国宗室孙英(故太子孙登次子)谋杀孙峻未果。&/p&&p&&br&&strong&255年 &/strong&&/p&&p&毌丘俭、文钦讨伐司马师(淮南二叛)。&/p&&p&文钦之子文鸯夜袭,司马师受惊,眼伤加重。&/p&&p&毌丘俭死,文钦父子奔吴。&/p&&p&司马师疼痛致死,享年47岁。司马昭继承司马师权力。&/p&&p&孙峻攻寿春,被魏将诸葛诞击退。&/p&&p&姜维第八次北伐,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p&&p&&br&&strong&256年 &/strong&&/p&&p&姜维第九次北伐,被邓艾击退。&/p&&p&吴国孙峻死亡,享年37岁。孙峻从弟孙綝专权。&/p&&p&&br&&strong&257年 &/strong&&/p&&p&诸葛诞起兵,联合吴国讨伐司马昭。(淮南三叛)&/p&&p&姜维第十次北伐,魏军坚守不战。&/p&&p&&br&&strong&258年&/strong&&/p&&p&寿春城中发生内讧,诸葛诞杀文钦。&/p&&p&文鸯及其弟文虎投降司马昭。&/p&&p&司马昭攻破寿春,诸葛诞死。&/p&&p&姜维退兵。&/p&&p&孙綝废吴帝孙亮,立孙休为帝。&/p&&p&&strong&孙休与丁奉设计,孙綝被杀,享年27岁。&/strong&&/p&&p&&br&&strong&260年 &/strong&&/p&&p&5月 魏帝曹髦亲率老弱仆人和少量禁军讨伐司马昭。司马昭心腹贾充指使太子舍人成济当众弑君。&br&6月 司马昭立曹奂为帝。&/p&&p&&strong&261年&/strong&&/p&&p&朝鲜半岛南部诸国向魏进贡。&/p&&p&拓跋鲜卑向魏进贡。&/p&&p&&br&&strong&262年&/strong&&/p&&p&姜维第十一次北伐攻魏,被邓艾击败,损失惨重。&/p&&p&姜维退往沓中避祸。&/p&&p&由于钟会的谗言,39岁的嵇康被司马昭处死。(嵇康之死一说为263年)&/p&&p&&br&&strong&263年&/strong&&/p&&p&司马昭派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伐蜀。&/p&&p&诸葛瞻于绵竹迎战邓艾,兵败身死,享年36岁。&/p&&p&刘禅投降,蜀汉灭亡。&/p&&p&蜀国巴东守将罗宪愤慨吴国背信弃义,落井下石,向魏国投降。&/p&&p&&br&&b&264年&/b&&/p&&p&邓艾因遭钟会和监军卫瓘诬陷而被捕。&/p&&p&钟会、姜维密谋失败,钟会、姜维、蜀国末代太子刘璿等人都死于乱军之中。&/p&&p&监军卫瓘派人追杀邓艾灭口。&/p&&p&司马昭受封为晋王。刘禅受封为安乐公。&/p&&p&蜀中大乱,百余座城池没有归属,吴国两次进犯均被罗宪阻挡。&/p&&p&孙休驾崩,享年29岁。孙皓继位。&/p&&p&魏国染指交州。&/p&&p&&br&&strong&265年&/strong&&/p&&p&8月 司马昭猝死,享年54岁。司马昭长子司马炎继任晋王。&br&12月 司马炎篡位,曹魏灭亡。孙皓迁都武昌。&/p&&p&&strong&266年&/strong&&/p&&p&11月 倭国使者向晋入贡。&/p&&p&12月 孙皓复迁都建业。&/p&&p&&b&267年&/b&&/p&&p&司马炎封孔子嫡系子孙为奉圣亭侯。&/p&&p&&strong&268年&/strong&&/p&&p&10月 吴军攻晋江夏、襄阳、芍坡,全数失败。&/p&&p&11月 林邑国、扶南国向晋朝贡。&/p&&p&&strong&269年&/strong&&/p&&p&11月 吴国出兵被晋占领的交州领土。&/p&&p&&strong&270年&/strong&&/p&&p&9月 西域诸国向晋朝贡。&/p&&p&12月 吴国宗室孙秀叛逃归晋。&/p&&p&&br&&strong&271年&/strong&&/p&&p&1月 孙皓出兵攻晋,因士兵怨恨而止。&/p&&p&7月 吴国收复交州。&/p&&p&丁奉去世。&/p&&p&刘禅去世,享年64岁。&/p&&p&&br&&strong&272年 &/strong&&/p&&p&1月,司马炎任命王濬为益州刺史,大量打造战船。&/p&&p&10月 陆逊之子陆抗击退晋国援军,诛杀叛将步阐。&/p&&p&&strong&273年&/strong&&/p&&p&4月 孙皓杀史学家韦昭。&/p&&p&&strong&274年&/strong&&/p&&p&7月 吴国大司马陆抗病亡,享年48岁。&/p&&p&&br&&strong&275年&/strong&&/p&&p&6月 拓跋鲜卑向晋入贡。&/p&&p&&strong&276年&/strong&&/p&&p&10月 羊祜进谏讨吴。&/p&&p&&strong&&br&277年&/strong&&/p&&p&晋将文鸯大破秃发鲜卑,二十万胡人归降。&/p&&p&&br&&strong&278年 &/strong&&/p&&p&羊祜死、享年67岁。杜预接替羊祜驻扎襄阳。&br&&br&&strong&279年 &/strong&&/p&&p&1月 南匈奴左部帅刘豹去世,其子刘渊(西晋王朝的掘墓人)继位。&/p&&p&11月 晋兵分六路,发动灭吴之战。&/p&&p&&strong&280年 &/strong&&/p&&p&孙皓投降,受封为归命侯,吴亡。三国时代结束。&/p&&br&&p&&strong&尾声:&/strong&&/p&&br&&p&遥想毌丘俭当年,既打不过公孙渊,也斗不过司马师,唯独能将高句丽人打得狼奔豕突、几近灭国、望断天涯路……&/p&&br&&p&待到两晋南北朝,高句丽占据了辽东半岛和大半个朝鲜半岛,并且和当年差点毁灭他们的敌人一样立下了记述功劳的石碑(今天还立在吉林省集安市,由专人负责禁止拍照的高句丽好太王碑)……&/p&&br&&p&及至隋唐,这个小小的政权竟然扛住了隋文帝、隋炀帝和唐太宗的七次大规模征讨,直到武则天以皇后身份临朝时才在唐与新罗国的夹击下以705岁高龄轰然倒地。&/p&&br&&p&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句丽王国似乎是汉唐气象的唯一见证者。但笔者更想说的是,高句丽是一个绝佳的参照,他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明白了自己为什么如、此、热、爱、三、国。&/p&&p&(下一篇为您介绍汉末三国地理和官员制度)&/p&
关于三国,有些内容虽然没有讲故事精彩,也没有开脑洞有趣,但很有介绍的价值。 这便是汉末三国的背景知识。 单独看这些知识,也许不觉得有什么价值。但您可以将他们保存起来,在读三国故事,研究三国问题时作为参考。 本期为您勾勒——汉末三国历史年表!1…
&img src=&/v2-f69c2ef2dcea_b.jpg& data-rawwidth=&520& data-rawheight=&4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0& data-original=&/v2-f69c2ef2dcea_r.jpg&&&h1&引言&br&&/h1&&br&&br&&p&我读历史时最头疼的问题有两个:&/p&&p&这是哪儿啊?&/p&&p&这又是哪儿啊?&/p&&p&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上,行政区划经过了一系列变革,连带着地名一变再变,同一个地名涵盖的范围也是一改再改。每次看历史地图,我都忍不住一边撞墙一边怨念:像成都这样以不变应万变的地方为什么就不能多一点啊!?&/p&&p&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在学习历史地理的过程中有了两点体会。第一,历史其实就是祖先们拆东墙补西墙,按下葫芦起来瓢,不断地解决问题,不断地出现新问题的过程。虽然给子孙们留下一大堆作业,但他们的不得已和良苦用心还是应该体谅的。第二、地名这个东西能不改就不要改,过去为了避讳皇帝名讳,看风水图吉利而改地名的情况且不说,有时只是因为某位领导一时兴起就改个地名,这就太不给后人面子了……&/p&&br&&h2&从三级到三级&/h2&&br&&br&&p&汉末三国,我国第一次出现了包含基层政区、统县政区、高层政区的三级行政区划,似乎与今天的省市县三级制很相似,但这种早期的三级行政区划纯粹是中央集权衰落,地方势力离心以及战争频繁的产物。两晋南北朝时的执政者采用了不断分化,设立新的高层政区的办法,以至于隋朝统一天下时全国竟有三百多个州。(你能想象现在的中国有三百多个省这日子该咋过吗?)&/p&&p&隋代及唐代前期恢复了二级行政制度,但很快又因为无法形成有效管理不得不设立高层政区将秦汉的历时重演一遍。&/p&&p&宋代矫枉过正,做了强干弱枝的实验,结果是内部稳定,对外花钱买平安,权衡这种做法的利弊或许不好下定论,但后世显然是不愿学习宋朝的。 &/p&&p&元代虽然短暂,但因为来自外部的压力空前减少反倒在行政区划上交出了相当不错的答卷,通过与自然地理脱节的行省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不设高层政区管不过来,设置高层政区又容易闹独立的问题”。
(最典型的就是汉中这个地方明明在秦岭以南,从地理单元和风俗习惯上与巴蜀之地相近但从元代之后就一直隶属于陕西。汉中人成了北方省份的南方人,巴蜀之地也再不能关起门来当皇帝。)&/p&&p&行省制度确立之后,又经过之后七八百年的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才有了今天的行政区划。作为文明古国中幅员最辽阔,领土广袤国家中历史最悠久的长者,中国在大国行政区划上所做的探索当真是全人类的宝贵经验和智慧结晶啊。&/p&&br&&br&&h2&县、郡、州的由来&/h2&&br&&h3&县&/h3&&p&县的含义分为三个阶段。&/p&&p&县鄙之县:西周时的“县”指的是国都之外的郊区,与“鄙”同义。&/p&&p&县邑之县:春秋中后期,楚国最早出现了作为行政单位但长官世袭的县,与邑(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同义。&/p&&p&郡县之县:由于《史记》的记载,人们通常认为公元前688年,秦武公设置的邽县(今甘肃天水市)、冀县(今甘肃天水市甘谷县东)是最早的建制县。但我国历史政治地理学的发起人——复旦大学周振鹤教授指出,郡县之县与县邑之县至少应该有四个差别。一是国君直属,二是长官不世袭,三是幅员或范围一般经过人为的划定而不纯是天然地形成,四是县以下还有乡里等更为基层的组织。按照周振鹤教授划分的标准,在战国时期才出现我们所熟知的千古流传的县制。&/p&&br&&br&&h3&郡&/h3&&p&“郡”究竟出现于春秋还是战国时期,历史地理学界有争议。可以确定的是,郡的出现晚于县,初期设置在边远荒僻之地,具有军事防守性质,经济开发程度低于县,两者不相统属。&/p&&p&很多资料都说在秦代以前,郡比县小。从断代史的宏观视角来看,这样说也没错。但如果细致的划分,便可以发现战国后期随着边地日益繁荣,已经在郡下分设若干个县,郡在建制上的地位便高于县,这便是郡县制的雏形。当然,在秦朝之前,郡县二级制属于特例而非主流行政区划。&/p&&br&&br&&h3&州&/h3&&p&春秋战国时代,我们的祖先借用大禹治水的传说,把他们所知的天下地域范围划分成九个区域,即人们常说的“九州”。关于九州的名称,雍、冀、豫、荆、扬、兖这六个州是没有争议的。至于另外的三个州……&/p&&p&《尚书·禹贡》认为是梁州、徐州、青州。&/p&&p&《周礼·职方》认为是青州、幽州、并州。&/p&&p&《尔雅·释地》认为是徐州、幽州、营州。&/p&&p&《吕氏春秋·有始览》认为是青州、徐州、幽州。&/p&&p&青州、徐州、幽州各得三“票”、并州、梁州、营州各得一“票”。&/p&&p&汉武帝之前,“州”只是个传说,到后来州逐渐由虚变实,这些“票数”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显现出了价值。&/p&&br&&br&&h3&秦汉的郡县二级制&/h3&&p&公元前221年,在李斯的强烈建议下,秦始皇于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都城咸阳周围未设郡,地区和行政长官都称为“内史”,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设立与县平级的“道”。)&/p&&p&在这里笔者要小小地抱怨一下司马迁,虽然他在《史记》中所展现出的不畏强权和文采斐然远远不是后来的史书所能媲美的,但他的史学偏向文学而偏离地理,《史记》在历史地理上留下的空白即使是把《汉书·地理志》和《续汉书·郡国志》结合起来也还是填补不上。对于废分封,行县制这样的大事,司马迁先生在《秦本纪》和《秦始皇本纪》中只是轻描淡写地提到秦朝初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至于这三十六郡在哪儿,叫什么名字一概没提。最要命的是,秦朝后来新设立了多少个郡他老人家连个总数都没统计。&/p&&p&时间、地点、人物是历史的三大要素,其中人物最好写,也最好看,考验的是写作水平。写时间轴只要有资料慢慢整理也还好,勤快的就话考验一下初等数学水平,想偷懒的话就给一个大概的时间范围也能交差。对地点的考证简直让人绝望,整理难度随行政单位的细化呈几何倍数增加,写错一处就连带出一片错误,而每一个变量的出现都会引发一连串变量。想想纷繁复杂的行政区划变更,我们确实不能要求一个生活在两千年前的人去做微积分……&/p&&p&秦末楚汉相争时期,项羽以梁楚九郡自立西楚国,并将其余秦郡分封给灭秦有功将领,旧六国贵族以及秦朝降将18人为诸侯王。&/p&&p&公元前202年西汉初立,刘邦将东部22郡分封给异姓诸侯7人,即燕(臧荼)、韩(韩王信)、赵(张耳)、楚(韩信)、淮南(英布)、梁(彭越)、长沙(吴芮),刘邦自领24郡之地。&/p&&p&之后刘邦翦除了6个异姓诸侯王(唯有长沙王吴芮幸存),同时大建同姓诸侯作为中央的屏藩。&/p&&p&公元前195年,十大诸侯——楚王刘交、吴王刘濞、齐王刘肥、赵王刘如意、代王刘恒、梁王刘恢、淮阳王刘友、淮南王刘长、燕王刘建、长沙王吴芮共占有40郡之地,中央直属领土仅剩15郡。&/p&&p&刘邦驾崩,吕后打击刘氏诸王,增封外戚,诸侯王国增至14。后来经过文帝、景帝尤其是汉武帝时期,中央通过分化瓦解、武力打击和轻罪重罚的方法不断打击诸侯王,虽然名义上依然是分封制与郡县制并行,但王国、侯国的辖地小于郡、县;王国国相、侯国国相的地位低于郡太守和县令、县长,在事实上恢复了郡县制。&/p&&p&备注:两汉的郡县制包含与郡平级的王国、部都尉、属国都尉,与县平级的侯国、邑、道。三国有与郡平级的典农校尉,与县平级的典农都尉。为了行文方便,非必要时均以郡县概述之。&/p&&br&&br&&h3&西汉十三刺史部与司隶校尉&/h3&&p&西汉初年中央直辖范围尚小,因而吏治由丞相派“特派员”视察。汉武帝时代郡国增加至109个,丞相无法监管,于是在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将长安京畿附近七郡以外的郡国分为十三个部,每部派一刺史,巡视吏治和地方豪强,这便是十三刺史部。为了给每个刺史部取个名称,便大量借用了“九州”的传说。&/p&&p&北方有凉州刺史部、冀州刺史部、兖州刺史部、豫州刺史部、青州刺史部、徐州刺史部、幽州刺史部、并州刺史部、朔方刺史部,南方有荆州刺史部、扬州刺史部、益州刺史部、交趾刺史部。&/p&&p&刺史位卑权重,级别俸禄与县令相同但有权监察郡太守。&/p&&p&公元前89年,京畿附近七郡置司隶校尉部。至此西汉有了14个监察区,俗称西汉十四州。&/p&&p&公元前8年,汉成帝废除各部刺史,改设州牧。州牧的俸禄级别在郡太守之上。西汉末期对于设置高级别的州牧还是低级别的刺史几经反复。&/p&&p&公元8年,王莽称帝,设置州牧并授予爵位。&/p&&p&公元36年,东汉光武帝刘秀克定天下。&/p&&p&由于匈奴南侵,朔方刺史部并入并州刺史部。交趾刺史部改称交州刺史部。司隶校尉部从以长安为中心改为以洛阳为中心,简称司州。这便是东汉十三州。&/p&&p&公元42年,光武帝废州牧,恢复刺史。五十年来州牧与刺史轮番出现的局面终于告一段落。&/p&&p&公元42年到公元184年,刺史的权力逐渐扩大,他们在年终不必亲自进京汇报工作,有时会领导郡县担负作战任务,甚至还有了对郡县官员降职和免职的权力,但毕竟治官不治民,不干预地方行政,仍然是监察区,算不得地方一级行政机构。&/p&&br&&br&&h2&汉末三国对东汉十三州的瓜分&/h2&&p&公元184年,黄巾之乱和凉州之乱爆发。汉灵帝下旨允许地方招募士兵。&/p&&p&公元188年,在刘焉居心叵测的建议之下,汉灵帝恢复州牧,但并未撤销刺史,州牧与刺史职权大致相同,都在事实上成为一方诸侯。&/p&&p&公元189年,东汉名存实亡,汉末群雄对行政区划做了诸多调整,笔者的思路是以汉灵帝驾崩时的州郡为底色,再追加汉末群雄如何填上他们自己的色彩。&/p&&p&在阅读接下来的大量表格前有三点需要注意:&/p&&p&第一.限于篇幅,本文只是一份粗略介绍州郡情况的简介,今后笔者将为推出一份精确到县的《汉末三国地理详解》而进行不懈的努力。&/p&&p&第二.很多郡国时而作为王国时而作为郡,这种翻来覆去又无关大局的变更情况恕不整理。&/p&&p&第三.陈寿在书写《三国志》时由于政治原因没有完全遵循历史人物生平所属的行政区划来记录其籍贯(比如五子良将之一的乐进,陈寿说他是阳平郡卫国县人,但阳平郡是在乐进死后三年才设置,卫国县更是在乐进死后44年才划入阳平郡,显然乐进的籍贯应该是东郡)。本文尽力将历史人物的籍贯还原,因为很多人在史书上看似乎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但在他们的大部分甚至全部生命历程中其实都是同一个老家,同一个梦想。&/p&&br&&br&&p&&b&凉州(&/b&历董卓、李傕、马腾、韩遂,被曹操、刘备瓜分)&/p&&p&当今位置:甘肃、宁夏、青海湟水流域、陕西西部。&/p&&p&州治所:陇县,今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p&&p&&b&下辖郡国、郡治所在县,郡治所当今位置及本地名人:&/b&&/p&&p&武都郡:下辩,甘肃省陇南市徽县江洛镇。&/p&&p&陇西郡:狄道,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董卓)&/p&&p&汉阳郡(天水郡):冀县,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姜维 杨阜)&/p&&p&安定郡:临泾,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皇甫嵩)&/p&&p&北地郡:富平,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李傕 傅燮 傅嘏)&/p&&p&武威郡:姑臧,甘肃省武威市。(贾诩 段煨 张绣)&/p&&p&金城郡:允吾,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韩遂 樊稠)&/p&&p&张掖郡:觻得,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郭汜)&/p&&p&张掖属国:情况不详。&/p&&p&张掖居延属国:居延,内蒙自治区古额济纳旗东南约17公里处。&/p&&p&酒泉郡:禄福,甘肃省酒泉市。&/p&&p&敦煌郡:敦煌,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县级市。(盖勋)&/p&&p&汉末三国变更概要:&/p&&p&汉末由于羌乱,发生了著名的“富平三迁”,最终北地郡治所富平县从宁夏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迁到了今天的陕西渭南市富平县。&br&&/p&&p&汉末,从金城郡中拆分出西平郡,改张掖属国为西海郡。从汉阳郡拆分出南安郡。&/p&&p&194年,李傕控制朝廷将凉州西部的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西海郡分离出凉州组成李傕版的雍州。&/p&&p&213年,曹操撤销凉州,将原凉州东部郡县及司隶校尉部的三辅地区(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一起并入雍州。从这一年到曹操去世,只有曹操版的雍州而无凉州。&/p&&p&219年,由于刘备攻下汉中,切断了武都郡与雍州的联系,曹操放弃武都郡。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后蜀汉失去武都郡,229年第三次北伐时收复。&br&&/p&&p&220年,曹丕分河西八郡复置凉州,治所在姑臧。&/p&&p&曹魏建国初,陇西郡治所迁移至襄武县,今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p&&br&&br&&p&&b&关于雍州的小结:&/b&&/p&&p&李傕版雍州(194年-213年):东汉凉州黄河以西部分,治所在姑臧。&/p&&p&曹操版雍州(213-220年):东汉凉州加三辅助,治所在长安。:&/p&&p&曹丕版雍州(220-):东汉凉州黄河以东部分加三辅,治所在长安。&/p&&br&&br&&br&&p&&b&司州&/b&(历董卓、袁术、张杨、韩暹,归于曹操)&/p&&p&当今位置: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西南部及陕西关中平原。&/p&&p&州治所:河南尹雒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汉魏故城。&/p&&p&&b&下辖郡国、郡治所在县、郡治所当今位置及本地名人:&/b&&/p&&p&京兆尹:长安,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杜畿)&/p&&p&左冯翊:高陵,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张既张缉父子)&/p&&p&右扶风:槐里,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县级市。(马腾马超父子 法正 孟达 苏则)&/p&&p&河南尹:雒阳,河南省洛阳市。(任峻 郤正)&/p&&p&河内郡:怀县,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司马懿家族、张春华、杨俊)&/p&&p&河东郡:安邑,山西省运城市。(关羽 徐晃 毋丘俭 贾逵贾充父子)&/p&&p&弘农郡:弘农,河南省灵宝市。(杨彪杨修父子)&/p&&p&汉末三国变更概要:&/p&&p&汉末,左冯翊分出北地郡与抚夷护军,右扶风与安定郡分出新平郡。&/p&&p&189年,曾分右扶风五县置汉安郡。&/p&&p&213年汉安郡改称汉兴郡,220年废除汉兴郡,复归右扶风。&/p&&p&公元212年河内郡之汤阴、朝歌、林虑三县划归冀州魏郡。公元213年,三县划归魏郡西部都尉。&/p&&p&公元213年,三辅地区划入雍州。豫州颍川郡的阳城县和阳翟县、弘农郡的陆浑县划归河南尹,属司州。&/p&&p&公元221年,以魏郡西部都尉为广平郡,后来大致在曹芳年间复归河内郡。&/p&&p&曹魏改京兆尹为京兆郡,左冯翊为冯翊郡,右扶为扶风郡。&/p&&p&公元247年分河东郡置平阳郡,治所在平阳县,今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p&&br&&br&&p&&b&冀州&/b&(历韩馥、袁绍、袁尚归于曹操)&/p&&p&当今位置:河北中部和南部、山东西部、河南北部以及天津、廊坊的一小部分地。
&/p&&p&州治所:常山国高邑县(光武帝刘秀登基之地),今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p&&p&&b&下辖郡国、郡治所在县、郡治所当今位置及本地名人:&/b&&/p&&p&中山国:卢奴,河北省定州市。(甄姬)&/p&&p&常山国:元氏,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赵云 张燕)&/p&&p&魏郡:邺,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邺镇。&/p&&p&赵国:邯郸,河北省邯郸市。&/p&&p&巨鹿郡:廮陶,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p&&p&清河国:甘陵,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县级市。(崔琰 朱灵)&/p&&p&信都郡:信都,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牵招)&/p&&p&河间国:乐成,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县千户屯附近(张颌)&/p&&p&渤海郡:南皮,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常庄。&/p&&p&汉末三国变更概要:&/p&&p&袁绍、袁尚父子坐镇于魏郡邺城。&/p&&p&曹操封魏公后,魏国都城设在邺城。&/p&&p&公元221年,邺城作为曹魏五都(长安、洛阳、谯县、许昌、邺城)之一。冀州移治信都郡信都县。&/p&&br&&br&&p&&b&徐州&/b&(历陶谦、刘备、吕布、曹操、刘备,归于曹操)&/p&&p&当今位置:江苏长江以北及山东南部地区。&/p&&p&州治所:东海国郯县,今山东临沂市郯城北。&/p&&p&&b&下辖郡国、郡治所在县、郡治所当今位置及本地名人:&/b&&/p&&p&琅琊国:开阳,山东省临沂市。(诸葛亮家族 卞夫人 徐盛)&/p&&p&彭城国:彭城,江苏省徐州市。(张昭)&/p&&p&东海国:郯县,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王朗 糜竺 糜芳)&/p&&p&下邳国(临淮郡):下邳,江苏省徐州市雎宁县古邳镇之下邳故城&/p&&p&(鲁肃 步练师 步骘)&/p&&p&
广陵郡:广陵,江苏省扬州市,(张纮 陈登 陈琳 陈矫 臧洪 吕岱)&/p&&p&汉末三国变更概要:&/p&&p&汉末,分琅琊国北部东莞县置东莞郡,206年改下邳国为临淮郡。&/p&&p&徐州移治下邳郡下邳县。&/p&&p&三国曹魏时徐州治所迁移到彭城国彭城县。&/p&&br&&br&&p&&b&青州&/b&(历公孙瓒、袁绍、袁谭归于曹操)&/p&&p&今日位置:山东省东北部。&/p&&p&州治所:齐郡临淄县,今山东淄博市临淄故城。&/p&&p&&b&下辖郡国、郡治所在县、郡治所当今位置及本地名人:&/b&&/p&&p&济南国:东平陵,山东省济南市区章丘区。&/p&&p&平原国:平原,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华歆 管恪)&/p&&p&乐安郡:临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高城镇。&/p&&p&北海国&b&:&/b&剧县,今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尧沟镇。(管宁 徐干 孙乾)&/p&&p&&b&东莱郡:黄县,&/b&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县级市黄城集村(刘繇 太史慈)&/p&&p&&b&齐国:&/b&临菑,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p&&p&汉末三国变更概要:汉末曹操恢复西汉时曾一度设立,东汉初年撤销的城阳郡。&/p&&br&&br&&p&&b&兖州&/b&(历刘岱、曹操、吕布,归于曹操)&/p&&p&当今位置:山东西南部及河南东部。&/p&&p&州治所:山阳郡昌邑县,今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p&&p&&b&下辖郡国、郡治所在县、郡治所当今位置及本地名人:&/b&&/p&&p&陈留国:陈留,河南省开封市开封县陈留镇。(典韦 阮籍 毛玠)&/p&&p&济阴郡:定陶,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董昭 吴质)&/p&&p&山阳郡:昌邑,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刘表 王粲 满宠)&/p&&p&任城郡:任城,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p&&p&东平国:无盐,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p&&p&东郡:濮阳,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庆祖镇。(陈宫 乐进 程昱 潘璋)&/p&&p&泰山郡:奉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范镇(鲍信鲍勋父子 于禁 臧霸)&/p&&p&济北国:卢县,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p&&p&汉末三国变更概要:&/p&&p&三国魏时移治济阴郡廪丘县,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p&&p&司马氏篡魏,撤销东郡,其地分属濮阳国、济北国、东平国、平原国并设置阳平郡。&/p&&br&&br&&p&&b&豫州&/b&(历孔伷、袁术、郭贡,归于曹操。刘备只曾担任过名义上的豫州牧。)&/p&&p&当今位置:淮河以北伏牛山以东的河南东部,安徽北部,江苏西北角及山东西南角。&/p&&p&州治所: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p&&p&&b&下辖郡国、郡治所在县、郡治所当今位置及本地名人:&/b&&/p&&p&汝南郡:平舆, 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射桥镇。&/p&&p&(袁绍家族 许靖 陈祗 吕范吕据父子 吕蒙)&/p&&p&颍川郡:阳翟,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县级市。&/p&&p&(韩馥 司马徽 淳于琼 徐庶 荀彧 荀攸 郭嘉 钟繇钟会父子 陈群陈泰父子
辛毗)&/p&&p&
梁国:睢阳,河南省商丘市。&/p&&p&沛国:相县,安徽淮北市濉溪县。&/p&&p&
(曹操家族 夏侯惇家族
张鲁 刘馥 许褚 丁仪 嵇康 华佗 朱建平)&/p&&p&陈国:陈县,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刘宠)&/p&&p&鲁国:鲁县,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县级市。(孔融)&/p&&p&汉末三国变更概要:&/p&&p&213年,曹操将汝南郡城父县及沛郡数县分出设置谯郡,又从汝南郡和荆州江夏郡分出土地设置弋阳郡。&/p&&p&三国魏时由于谯县成为五大都城之一,豫州治所移至汝南郡安城。&/p&&br&&br&&p&&b&幽州&/b&(经刘虞、公孙瓒、袁绍、袁熙,归于曹操,但公孙家族在辽东长期处于半独立)&/p&&p&当今位置:北京市、河北北部、辽宁南部及朝鲜中北部。&/p&&p&州治所:蓟县,今北京市西南。&/p&&p&&b&下辖郡国、郡治所在县、郡治所当今位置及本地名人:&/b&&/p&&p&代郡:高柳,山西省大同阳高县。&/p&&p&上谷郡:沮阳,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p&&p&涿郡:涿县,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县级市。(刘备 张飞
卢植 简雍 刘放)&/p&&p&广阳郡:蓟县,北京市西南。&/p&&p&渔阳郡:渔阳,北京市密云县。(田豫)&/p&&p&右北平郡:土垠,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田畴 程普)&/p&&p&辽西郡:阳乐,辽宁省朝阳市北票县级市。(公孙瓒
韩当)&/p&&p&辽东郡:襄平,辽宁省辽阳市。(公孙度家族)&/p&&p&辽东属国,昌黎,辽宁省锦州市义县。&/p&&p&玄菟郡:高句丽,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徐荣,一说为辽东郡人)&/p&&p&乐浪郡:朝鲜,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平壤市南市区。&/p&&p&汉末三国变更概要:&/p&&p&汉末辽东太守公孙康从乐浪郡拆分出带方郡。&/p&&p&三国魏时改辽东属国为昌黎郡,改广阳郡为燕郡,改涿郡为范阳郡。&/p&&p&魏明帝时废除渔阳郡。&/p&&br&&br&&p&&b&并州&/b&(历丁原、张燕、袁绍、高干,归于曹操)&/p&&p&今日位置:山西、内蒙古自治区、河北、陕西的部分地区。&/p&&p&治所:太原郡晋阳县,今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p&&p&&b&下辖郡国、郡治所在县、郡治所当今位置及本地名人:&/b&&/p&&p&太原郡:晋阳,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孙资 郭淮 王允 王凌)&/p&&p&上郡:肤施,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鱼河镇。&/p&&p&上党郡:长子,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p&&p&朔方郡:临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坝楞村。&/p&&p&五原郡:九原,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原区。(吕布)&/p&&p&云中郡:云中,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张杨)&/p&&p&雁门郡:阴馆,山西省朔州汴子疃村。(张辽)&/p&&p&西河郡:离石,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p&&p&定襄郡:善无,山西省朔州右玉县。&/p&&p&汉末三国变更概要:&/p&&p&汉末,匈奴南侵,西河百姓南逃,西河郡一度废除。&/p&&p&215年,因羌胡侵扰,曹操并省云中郡、五原郡、朔方郡、定襄郡,割太远郡北部置新兴郡。&/p&&p&219年,曹操从冀州常山国西南部割出两县设乐平郡。&/p&&p&221年,曹丕以魏郡西部都尉区置广平郡,划入并州。&/p&&p&222年,曹丕割太原郡西部四县置西河郡。&/p&&br&&br&&p&&b&荆州&/b&(历王睿、刘表、刘琮、曹操、刘备、孙权,最终被曹操和孙权瓜分。)&/p&&p&今日位置:湖北、湖南大部分以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的一小部分。&/p&&p&治所:武陵郡汉寿县,今湖南省常德市。&/p&&p&&b&下辖郡国、郡治所在县、郡治所当今位置及本地名人:&/b&&/p&&p&武陵郡:临沅,湖南省常德市。(潘浚)&/p&&p&零陵郡:泉陵,湖南省永州市。(蒋琬 黄盖 刘巴)&/p&&p&长沙郡:临湘,湖南省长沙市。(桓阶)&/p&&p&桂阳郡:郴县,湖南省郴州市。&/p&&p&江夏郡:西陵,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刘焉刘璋父子 费祎)&/p&&p&南郡:江陵,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马谡 杨仪 向宠
庞统)&/p&&p&南阳郡:宛县,河南省南阳市。(许攸 黄忠 李严邓艾 文聘 何晏 来敏 魏延)&/p&&p&汉末三国变更概要:&/p&&p&190年,荆州牧刘表移治南郡襄阳县,今湖北省襄阳市。&/p&&p&208年初,孙权军击杀江夏太守黄祖,夺得半个江夏郡。&/p&&p&208年,刘表病死,刘琮投降。曹操从南阳郡中拆分出南乡郡,从南郡中拆分出襄阳郡。这便是著名的荆襄九郡,曹操短暂地拥有了荆襄九郡中的八个半。&/p&&p&209年,赤壁之战后的刘备攻取武陵、零陵、长沙、桂阳四郡,孙权派周瑜攻下南郡。此时荆州九郡,曹孙刘三家的占有比例是3.5比1.5比4。&/p&&p&210年刘备从孙权手中借来南郡(主要是为了以南郡江陵城作为北伐的出口)。曹孙刘占有比例变为3.5比0.5比5.&/p&&p&215年,曹操征张鲁,孙权向刘备提出领土要求。刘备迫于两线作战压力与孙权谈判,双方沿湘水划界,南郡、零陵郡、武陵郡归刘备,长沙郡、桂阳郡、江夏郡(半个)归孙权。曹孙刘占有比例为3.5比2.5比3。&/p&&p&219年,孙权背信弃义,撕毁盟约,派吕蒙偷袭关羽得手,刘备失去荆州。曹孙刘占有比例为3.5比5.5比0。&/p&&p&三国时代的荆州分为魏属荆州和吴属荆州。&/p&&p&魏属荆州治所定在襄阳郡襄阳县,今湖北省襄阳市。吴属荆州治所在南郡江陵县,今湖北省荆州市。&/p&&p&魏属荆州并不仅限于汉末荆州的三个半郡,215年,曹操得到益州汉中郡后便从汉中郡分离出上庸郡、西城郡、房陵郡划入荆州。219年刘备军将领刘封、孟达一度占领房陵郡和上庸郡,但刘封、孟达由于未曾救援关羽且二人不和的缘故而分道扬镳。&/p&&p&220年孟达投降曹丕。曹丕将上庸、西城、房陵三郡合并为新城郡,任命孟达为新城太守。不肯与孟达一起叛逃的刘封被诸葛亮力劝刘备处死。此后,这片从益州汉中郡拆分出来的土地虽然有一些名义和区划上的变更甚至有过孟达复叛的插曲但一直留在魏属荆州的版图里。&/p&&p&237年,魏明帝从襄阳郡中划出四县设立襄阳南部都尉。&/p&&p&备注:荆州的行政区划实际上极为复杂,为了方便读者理解,笔者大而化之,删繁就简,以下是较真儿的介绍。&/p&&p&章陵郡:短暂地出现于刘表时期,208年被曹操废除,并入南阳郡。&/p&&p&汉昌郡:210年孙权从刘备控制下的长沙郡攻下几个县城,设立汉昌郡。215年湘水划界,汉昌郡湘水以西的部分还给了刘备,划入了刘备名下的南郡。219年,孙权又得到汉昌郡在湘水以西的部分。229年,孙权称帝,撤销汉昌郡。&/p&&p&宜都郡:208年,曹操从南郡分出的除了襄阳郡实际上还有临江郡。210年刘备改临江郡为宜都郡。219年,孙权占领宜都郡,从中拆分出宜都、秭归二县设置固陵郡。222年,孙权将宜都郡更名为西陵郡。临江郡(宜都郡)虽然早在208年就被曹操拆分而出,但可能是因为地域狭小且其归属长期与其母体南郡捆绑在一起,所以通常人们谈论荆州时只谈论荆襄七郡和荆襄九郡并未将其当一回事。&/p&&p&义阳郡:曹丕一度从南阳郡拆分出义阳郡,不久撤销。司马氏篡魏后设义阳国。魏延,来敏糊里糊涂地就在史书上被写成了义阳郡人,实际上他们的籍贯应该是南阳郡。&/p&&p&衡阳郡:220年,孙权从长沙西南部拆分出衡阳郡。&/p&&p&临贺郡:226年,孙权设临贺郡,治所在临贺县,今广西省贺州市贺街镇。&/p&&p&孙权死后,他的子孙又在荆州这一亩三分地上拆分出湘东郡(257年)、建平郡(260年)、始兴郡(263年)、天门郡(263年)、始安郡(265年)、营阳郡(266年)。&/p&&br&&br&&p&&b&扬州&/b&(历陈祎、陈温、刘繇、袁术、孙策,被孙权和曹操瓜分)&/p&&p&今日位置:安徽淮河和江苏长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东部、河南东南部。&/p&&p&治所:九江郡历阳县,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p&&p&&b&下辖郡国、郡治所在县、郡治所当今位置及本地名人:&/b&&/p&&p&九江郡(淮南郡):阴陵,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刘晔 蒋钦 周泰)&/p&&p&丹阳郡:宛陵,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陶谦 朱治 朱然)&/p&&p&庐江郡:舒县,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周瑜 陈武 丁奉)&/p&&p&会稽郡:山阴,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和柯桥区。(虞翻 朱儁 董袭 贺齐)&/p&&p&豫章郡:南昌,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p&&p&吴郡:吴县,江苏省苏州市。(孙坚家族 顾陆朱张四大家族 凌统 全琮)&/p&&p&汉末三国变更概要:&/p&&p&汉末,庐江郡治所迁移至皖城(今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此后皖城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p&&p&200年,孙策攻下九江郡之外的扬州五郡,又从豫章郡中拆分出庐陵郡,治所在西昌县,今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这便是注明的江东六郡。&/p&&p&孙策遇刺身亡后,庐江太守李术反叛孙氏。孙权血洗皖城之后由于当时有多方势力盘踞选择了撤离。&/p&&p&208年,孙权派贺齐征服黝、歙二县山越(名义上属丹阳郡),歙县一分为五,加上黝县共六县设立新都郡。&/p&&p&214年,孙权拔皖城,庐江郡至此一分为二:&/p&&p&曹魏庐江郡治所在阳泉县,今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p&&p&孙吴庐江郡治所仍在舒县,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p&&p&221年,孙权分吴属荆州江夏郡、吴属荆州庐陵郡以及豫章郡置武昌郡(治所在武昌县,今湖北省鄂州市)&/p&&p&236年,孙权从庐陵郡拆分出庐陵南部都尉(治所在雩都县,今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p&&p&260年,孙休从会稽郡分出建安郡(治所在今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县级市)。&/p&&p&汉末扬州一度移治淮南郡寿春县,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p&&p&曹操移治淮南郡合肥县,今安徽省合肥市西北。&/p&&p&曹丕篡汉后后,魏属扬州治所又迁回淮南郡寿春县。魏属扬州只有九江(淮南)、庐江二郡。&/p&&p&吴属扬州,治所最初定于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后移至吴郡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而后又移至丹阳郡秣陵县(建业县),今江苏省南京市。&/p&&br&&br&&p&&b&益州&/b&(历刘焉、刘璋,归于刘备。汉中郡特殊,历苏固、张鲁、曹操、刘备,被刘备和曹操瓜分)&/p&&p&当今位置: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大部及陕西、甘肃、湖北的一小部分。&/p&&p&州治所:雒县,今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县级市。&/p&&p&&b&下辖郡国、郡治所在县、郡治所当今位置及本地名人:&/b&&/p&&p&汉中郡:南征,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p&&p&巴郡:江州,重庆市渝中区。(甘宁 黄权 王平张嶷 谯周)&/p&&p&广汉郡:雒县,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县级市(秦宓)&/p&&p&广汉属国:阴平道,甘肃省陇南市文县。&/p&&p&蜀郡:成都,四川省成都市。(张松)&/p&&p&蜀郡属国:汉嘉,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p&&p&犍为郡:武阳,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杨戏 费诗 张翼)&/p&&p&犍为属国:朱提,云南省昭通市。&/p&&p&牂牁郡:且兰,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定县。&/p&&p&越巂郡:邛都,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县级市。&/p&&p&益州郡:滇池,云南省昆明市澄江县。(孟获)&/p&&p&永昌郡:不韦,云南省保山市。&/p&&p&汉末三国变更概要:&/p&&p&191年,益州治所迁移至绵竹,今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县级市。刘焉派张鲁攻取汉中,假意背叛刘焉,切断益州与朝廷的联系。实际为刘焉不向朝廷上贡提供借口。&/p&&p&194年,益州治所迁移到成都。刘焉死,张鲁拒绝服从刘璋,割据汉中。&/p&&p&194年,刘璋将巴郡一分为三:巴郡、永宁郡、固陵郡(注意不要与孙权在荆州设置的固陵郡混淆)。&/p&&p&201年,刘璋分巴郡为巴东郡和巴西郡,永宁郡复称巴郡。(233年出生的陈寿即巴西郡人)。&/p&&p&214年,刘璋向刘备投降,犍为属国改为朱提郡。&/p&&p&215年,张鲁投降,曹操从汉中郡划出部分土地并入荆州。&/p&&p&217年,刘备从广汉郡拆分出梓潼郡。&/p&&p&225年,益州郡改为建宁郡。&/p&&br&&br&&p&&b&交州&/b&(历朱符、张津、吴巨、士燮,归于孙权)&/p&&p&辖境相当于今广东、广西的大部分及越南中北部。&/p&&p&州治所:龙编,今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河内市。&/p&&p&&b&下辖郡国、郡治所在县、郡治所当今位置及本地名人:&/b&&/p&&p&南海郡:番禹,广东省广州市。&/p&&p&苍梧郡:广信,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士燮)&/p&&p&合浦郡:合浦,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p&&p&郁林郡:布山,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桂平县级市。&/p&&p&交趾郡:龙编,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河内市。&/p&&p&九真郡:胥浦,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清化省清化市。&/p&&p&日南郡:西卷,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平治省广治市。&/p&&p&汉末三国变更情况&b&:&/b&&/p&&p&210年,孙权派步骘为交州刺史,交州南部的无冕之王士燮向孙权表示恭顺。&/p&&p&217年,步骘将交州移治南海郡番禹县,今广东省广州市。&/p&&p&226年,士燮去世,孙权将交州拆分为交州和广州,平定士燮之子叛乱后,交州广州重新合并。&/p&&p&264年东吴又把相当于今两广大部分地区从交州划出,另设广州,州治番禺。&/p&&br&&br&&h3&总结&/h3&&p&曹魏占有青州、幽州、并州、冀州、豫州、兖州、幽州、绝大部分的凉州、少部分的荆州、扬州以及极少部分的益州,得到汉灵帝留下的150郡中的121郡)。精华地区是华北平原和关中平原(东北平原长期把控在公孙家族的手里)。另外,曹丕时代在曹真大破胡人联军之后还恢复了汉帝国丧失了一百多年的西域都护府。&/p&&p&刘蜀占有绝大部分益州以及凉州武都郡,得到汉灵帝留下的150郡中的12.5个郡。精华地区是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p&&p&孙吴占有大部分的荆州、扬州以及整个交州,合计16.5个郡。精华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当时珠江三角洲和红河三角洲尚待开发)。&/p&&p&由于当时南北人口密度相差悬殊,北方的州只有今天半个省到一个省的面积,南方的州却抵得上今天两三个省。如果看领土面积,三国似乎势均力敌,然而州郡数量背后的人口数目更能反映三国之间实力上的对比。&/p&&p&孙刘两家世世代代同心同德,见便宜就让,见困难就上,曹魏每一步都走错,吴蜀两国先中分天下再一决雌雄的蓝图只能存在于想象。然而无论是以攻为守还是真的相信那份渺茫的希望,几代人还是选择了咬紧牙关、偏要勉强的悲壮。&/p&&p&怪不得我们最爱给三国点赞呢。&/p&&br&&p&参考文献:&/p&&p&《汉书·地理志》班固编撰&/p&&p&《续汉书·郡国志》司马彪著&/p&&p&《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主编&/p&&p&《中国历史地理概述》邹逸麟编著&/p&&p&《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周振鹤著&/p&
引言 我读历史时最头疼的问题有两个:这是哪儿啊?这又是哪儿啊?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上,行政区划经过了一系列变革,连带着地名一变再变,同一个地名涵盖的范围也是一改再改。每次看历史地图,我都忍不住一边撞墙一边怨念:像成都这样以不变应万变的地方为什…
谢题主邀。&br&&br&鶡【he】冠(又称武冠,楼下的朋友也提了,鹖冠也称虎贲冠的。) &br&&br&为古代武官武将所戴,冠顶插饰鶡毛以示英勇。鶡是属鸱鸟类,性勇好斗,至死不却,为秦汉及秦以前各代武官所戴。 &br&&br&〖《汉宫仪》记有“虎贲冠(鶡冠)插两鶡尾”《禽经》记有“鶡冠武士服之,象其勇”。〗 &br&&img src=&/d93f56fa52d19ceb68bbd502f0535cc0_b.pn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d93f56fa52d19ceb68bbd502f0535cc0_r.png&&&b&上图第一排最右为&/b&&b&鶡冠&/b&&br&&br&&b&下图最右是梁冠,加了&/b&&b&巾帻就是文官的进贤冠。&/b&&br&&b&进贤冠=梁冠+&/b&&b&巾帻&/b&&br&&b&鶡冠=进贤冠(梁冠+&/b&&b&巾帻)&/b&&b&+&/b&&b&鶡毛&/b&&br&&img src=&/16983fdac40adbe0880ea2d_b.pn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2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16983fdac40adbe0880ea2d_r.png&&&br&&br&&b&下图是央视版三国演义左文官(进贤冠),右武官(鶡冠&/b&&b&),非常清楚。左边的文官打扮在央视三国演义里诸葛亮也有……&/b&&br&&img src=&/f7e54c2f4ce1da8fe039_b.pn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br&&br&&b&&img src=&/6dc164b4e79af81cadcfd_b.png& data-rawwidth=&352& data-rawheight=&26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2&&这么一看,武侯也是很配黑色的。但是这个头冠的品级略低&/b&&br&严格意义上来说,梁冠上的梁条是官衔级别的象征,不同品级是不一样的。梁冠一品七梁,二品六梁,三品五梁,四品四梁,五品三梁,六品,七品二梁,八品,九品一梁。&br&我武侯怎么可能只有五品……刘备都登基了。&br&&br&&br&鶡是一种鸟状似雉,其羽色黑黄而褐,有毛角,有冠,性爱侪党。&br&&br&非常不好惹的一种鸟(鸡?)。&br&央视版三国演义当时条件有限剧组找不到鶡,只能先用温顺的鸽毛代替了,因为鸽子毛太白看上去就没有杀气什么的……不要在意细节;而且当时的巾帻也没挡住耳朵。&br&&br&&img src=&/af70e8ca36b3c503ade208541dce44fd_b.png& data-rawwidth=&240& data-rawheight=&26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0&&上图这个巨基,在《曹操》里饰演的孔融的进贤冠就是梁冠再衬巾帻,上加羽毛就差不多了……文武之别就在这两根羽毛上了……&br&&br&最主要是用巾帻要把头发耳朵全部遮住了才文雅啊。&br&真所谓:&br&一身的穿戴不必名牌,自然的潇洒才是真的帅。&br&&br&&br&所以&br&&br&问题描述里的“心有灵犀”……&br&到底几个意思?&br&&img src=&/52a351da0fdcb7da384ffec_b.jpg& data-rawwidth=&141& data-rawheight=&15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41&&
谢题主邀。 鶡【he】冠(又称武冠,楼下的朋友也提了,鹖冠也称虎贲冠的。) 为古代武官武将所戴,冠顶插饰鶡毛以示英勇。鶡是属鸱鸟类,性勇好斗,至死不却,为秦汉及秦以前各代武官所戴。 〖《汉宫仪》记有“虎贲冠(鶡冠)插两鶡尾”《禽经》记有“鶡冠…
&p&&img src=&/d1bcd8e6b_b.jpg& data-rawwidth=&902&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2& data-original=&/d1bcd8e6b_r.jpg&&这是一个正史中名将产量最高的家族。&br&&/p&&p&这是一群演义里被黑成了狗的璀璨将星。&/p&&p&这是一面最直观地反映曹魏兴衰的镜子。&/p&&p&这是汉末三国人数最多的理想主义社团。&/p&&p&&b&本期为您讲述曹操世家外传——曹家将!&/b&&/p&&br&&br&&b&一、老一代庶族地主革命家曹仁、曹洪、曹纯的兄弟连&/b&&br&&br&&p&东汉时代的平民家庭要想出人头地共有四种办法:&/p&&br&&p&1.拼学历:做学问做到经学大师,被举荐出来做官后如果得到人们交口称赞,其家族便可由学阀转变为门阀。经典案例如袁绍家族,荀彧家族、陈群家族。&/p&&br&&p&2.潜规则:送一个胸大腿长、心黑手狠的妹子进宫。如果被皇帝看中,并在后宫中力挫群雌。其家族便成为炙手可热的外戚。经典案例如大将军何进。&/p&&br&&p&3.抱大腿:从军之后有战功不一定能出头。没有战功只要能抱住掌权的外戚或宦官的大腿也一样步步高升。经典案例如司马懿的高祖父司马均。&/p&&br&&p&4.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下决心,一定要下决心,下狠手,一次性解决根本问题——把孩子送到宫里做宦官,从端茶倒水捶背揉肩倒夜壶的最基层做起。万一起步过程中没有被主人和前辈折磨死,万一成长后每一次站队都能站对,当上宦官领袖,其家族便可鸡犬升天成为阉二代阉三代。经典案例便是曹家子弟。&/p&&br&&br&&b&出身(以出生时间顺序排列)&/b&&br&&br&&p&曹仁,字子孝。颍川太守曹褒之孙,太中大夫曹炽之子。曹操从弟(同一个曾祖父不同祖父的弟弟称之为从弟)。年轻时是一个厌恶条条框框,对当局不满的愤青,也是一个整天骑马射箭的不安定分子。也许是年轻时放荡够了,后来的曹仁成了一个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楷模。&/p&&br&&p&曹纯,字子和。曹操从弟,曹仁亲弟。十四岁自立门户,家境殷实但没有富家子弟的习气,少年时代便以严格的纪律约束一百多名仆人和门客,尊敬并资助有学问的人,因而声名远扬,17岁尚未弱冠便出仕,担任黄门侍郎。读者朋友请注意,像曹纯这样年轻时太过压抑自己的人长大后会有很大几率变成……你懂的。&/p&&br&&p&曹洪,字子廉。曹操从弟。生父不详,其伯父曹鼎曾出任尚书令。早年经历不详,从他成年后瞧得上谁就毫无保留,瞧不上谁就一毛不拔的表现来看,少年时代的曹洪估计比曹操还要真性情。&/p&&br&&p&看起来,曹家这几位少爷的日子都过得挺滋润,但曹家由于是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出身,虽然有钱有势,也只是庶族地主,为拼学历起家的士族地主所不齿。正所谓“有钱有势都不如有范儿”。再加上东汉中后期能够进入权力核心,当上大股东的基本上都是外戚和宦官,其他人(包括已故宦官的子孙)不过是打工的。&/p&&br&&p&&b&在官员里最没地位,在打工仔里还属于受歧视的那一类。上天无路入地无门里外不是人,这便是曹家的窘境。&/b&&/p&&br&&p&当外戚宦官同归于尽,董卓横行霸道于京师,各路诸侯都各自打着小算盘,谁也不管皇帝死活的时候,出身最囧的曹操反倒打起了兴复汉室的大旗第一个起兵讨伐董卓。曹仁、曹洪、曹纯在第一时间加入队伍,踏上了庶族地主的革命之路。&/p&&br&&b&功勋(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b&&br&&br&&p&曹纯是曹家军特种部队虎豹骑的总指挥。虎豹骑的主要工作是在皇宫值班以及负责曹操同志的安全,再加上这支部队需要最好的战马,又需要百里挑一的兵源,过高的养护成本使虎豹骑只有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才会被派上战场,因而事迹并不多:&br&&/p&&br&&p&在讨灭袁绍长子袁谭的战役中,曹军伤亡很大。虽然官渡大战后,曹操权势熏天俨然是北方霸主,但袁家只是因为少爷们内讧,不再被士人看好,可百足大虫毕竟还有很强的实力。曹操考虑暂缓进攻,曹纯提出用最精锐的虎豹骑强攻,成功将袁谭斩杀。&/p&&br&&p&曹操北征乌桓的战役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先锋官张辽临阵斩杀蹋顿单于,还有一种便是曹纯率领的虎豹骑将蹋顿单于生擒活捉。&/p&&br&&p&长坂坡上,曹纯率领虎豹骑强袭刘备军,缴获大量军事物资、收降了刘备军离散士兵。而且,曹纯还捕获了刘备的两个女儿。&/p&&br&&p&单凭刘备的两个女儿,曹纯就注定要被罗贯中先生封杀。在演义中,曹纯仅仅是跟着曹仁打过一次酱油,嗯,罗贯中先生在进行拥刘贬曹的系统工程时也不都是下大力气,手懒时也有手懒的写法。&/p&&br&&br&&br&&p&&b&曹洪&/b&在曹操讨伐董卓兵败时把自己的战马献给曹操并且自然而然地说出了那句感人至深的名言:“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之后曹洪步行护卫曹操到了汴水,让曹操休息由他一个人沿着河道搜寻,终于找到一只小船,让曹操逃出生天。&/p&&br&&p&刚刚创业时就遭受挫败,真性情的曹操想必要痛哭一场,曹洪是此时陪在他身边的唯一的人。心灵鸡汤就不多撒了,说点儿实在的。当时曹操的五千人马或死或亡,所剩无多。曹洪找到好朋友扬州刺史陈温,招募并挑选了两千精兵,然后马上带着这支队伍与曹操胜利会师,为曹操的东山再起添上了重要的一笔。&/p&&br&&p&这里值得注意的有两点:&/p&&br&&p&1.招募士兵是要花钱的,鉴于曹操刚刚落难以及后来曹操对曹洪开出的最高工资并且闲着没事儿就给曹洪发奖金,招兵的这笔钱很可能是曹洪自己出的。&/p&&br&&p&2.两千士兵在当时也是一支不小的队伍,曹洪如果有个人野心完全可以单干了。就算跟曹操会师这支部队也可以当做他的私兵,但曹洪对曹操就是忠诚到毫无保留的程度。&/p&&br&&p&张邈背叛曹操迎接吕布占据兖州。曹洪率先开路占据了两个县并征集粮食。当时正闹饥荒,曹操后来能够三战三胜将吕布赶出兖州,曹洪搞来的根据地和粮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p&&br&&p&曹操迎汉献帝于许昌,执行这一命令的正是曹洪。福将之名或许是源于此处吧。不过福兮祸所伏,曹洪被献帝任命为管纪律的谏议大夫,当时能够被献帝亲自任命还是很荣耀的,曹洪从此淡出于军界。&/p&&br&&p&后来曹洪又参与了一些战斗和战役,但要么是敌人档次太低,要么是他自己表现平平。最后一次出战,他统帅的队伍击败刘备军将领吴兰。但这次曹洪只是名义上的统帅,实际总指挥是曹操培养的第二代曹家将,曹洪的侄子曹休。看起来曹洪很窝囊,但笔者认为这才是曹洪最了不起的地方。有几个长辈能忍住对晚辈唠唠叨叨的冲动?又有几个老干部能不对年轻干部指手画脚?年轻时能够两肋插刀倾其所有的人很多,混成了老资格还能克制中老年人的本能,不忘初心,明白谁没有年轻过的道理的人却是太少太少。&/p&&br&&p&&b&曹洪,有一颗不老的心。也许这便是他在第一代曹家将中活得最久的原因。&/b&&/p&&br&&br&&p&受《三国演义》影响,&b&曹仁&/b&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就是一个精通金钟罩铁布衫,整天挨揍的沙包。在三国类游戏中,曹仁也总是以一副变形金刚式的铠甲机器人形象出现。好像曹仁就只会守啊守,你打我我也不还手。我只能说,罗贯中先生真可谓古往今来把英雄豪杰写成窝囊废的天字第一号高手。&/p&&br&&p&曹操攻陶谦、吕布、马超时,曹仁都是别领一路,击败陶谦大将吕由,扫平徐州诸县;活捉吕布军将领刘何;击败响应马超的苏伯、田银。这三次战役中曹仁的对手都不是什么狠角色,但需要注意的是,曹操帐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曹仁队伍中的猛人却长期只有他自己。即便是在后来的官渡大战和南郡之战中,曹操给曹仁的配置也顶多是史焕、牛金这种级别的助手。这一点与夏侯兄弟的五子良将配置形成了鲜明对比,看来太让领导放心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啊。&/p&&br&&p&曹操攻张绣,曹仁负责战略预备队。张绣追杀回师途中的曹操,被亲自断后的曹孟德迎头痛击。贾诩献计说曹操取胜后必然大意,不会再亲自断后,这时偷袭一定能够成功。贾诩一生算无遗策,曹军果然被逆袭。幸亏曹仁及时出现,重振士气才没有崩盘。许多年以后,第二代、第三代曹家将在出现突发状况一片混乱时,再也不能整合队伍、重振士气,不能说他们无能,只能说曹仁太能干了。他就像是《三体》里的大史,给人一种有他在就不会死的安全感。&/p&&br&&p&官渡大战前夕,袁绍军客将刘备在曹军后方埋下一颗钉子。曹仁无惧袁绍大兵压境果断出击,痛扁刘备,确保大后方和粮道的安全并焚烧了袁绍军的运粮车。&/p&&br&&p&赤壁之战后,曹军转为战略防守。曹仁驻守南郡主持东、南两大战线的工作,&b&同时面对关羽和周瑜的威胁&/b&,真不知道当时有没有比这更难的工作了。鼎盛时期的曹操率领二十多万大军都搞不定的孙刘联军,此时已经今非昔比,实力大增。这让曹仁怎么守?如果不是看了马伯庸先生根据军事地理做出的考证我简直怀疑曹操是把曹仁当神(pao)仙(hui)了。&/p&&br&&p&马伯庸先生根据曹军几路将领守路不守城的布防得出了曹仁的任务只是尽可能拖延时间以方便曹操重新整合力量,一旦扛不住随时跑路的结论,在下深为信服。&/p&&br&&p&没有硬性指标,能守多久守多久,换了一般人只要感受到危险也就撤了。可曹仁愣是打出了奇迹。&/p&&br&&p&先说周瑜,他率领数万大军(比赤壁之战时东吴出动的人马还多)攻打南郡,而且为了显示孙刘联军的团结还用两千士兵换了张飞和刘备军的一千士兵听从他的调遣。最绝的是他派甘宁领一千人马去偷袭益州牧刘璋的地盘夷陵,充分暴露了周瑜对蜀地的垂涎三尺。&/p&&br&&p&大家都知道,蜀地对于孙刘两家来说是梦寐以求。对曹家来说一时半会儿根本顾不上。曹仁恰恰利用周瑜的思维定势,率骑兵直奔夷陵突袭甘宁。周瑜非常被动,只好亲自去救援。看起来曹仁是损失了一些人马,但他的部队是骑兵,一来一回耽误不了多少功夫儿,等于拿周瑜溜腿儿争取最宝贵的时间。等到周瑜折返回来,曹仁又派牛金只带三百敢死队出击。牛金所部迅速被包围,曹仁不顾劝阻亲自领兵救援,带回牛金后曹仁再次杀入重围将其他敢死队员全部救回。&/p&&br&&p&这是曹仁一生中最具英雄气概的一场战斗,也是偶尔有人赞扬曹仁时的首要论据。但曹仁冒这么大风险显然不是为了耍帅。&/p&&br&&p&先派人去冒险,再亲自冒险去救援,曹仁的目的在于渲染一种不抛弃不放弃大家都是好兄弟的气氛,把自己的威望提升至顶点以鼓舞士气,使部下愿效死力。虽然是耍心眼,但却令人敬佩。因为第一,他完全可以不冒这个风险,寡不敌众,敌军指挥官又是周瑜,跑了一点也不丢人。第二,亲自上阵全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少年三国志吴蜀将混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