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割时钢坯上冒小火苗大冒险和火星是火硬还是火软火好

&p&看paper:&/p&&p&1 卧槽这篇paper怎么这么难,读不懂...&/p&&p&2 卧槽这篇paper倒是读懂了,但tm写得屎一样&/p&&p&3 卧槽虽然这篇paper读不懂,但感觉写得屎一样&/p&&p&4 卧槽这篇paper怎么把我想做/正在做/刚做完的东西全做干净了!&/p&&p&5 卧槽这篇paper写得真好,收获很大(小概率事件)&/p&&p&————————————————————————————&/p&&p&推式子1:&/p&&p&1 卧槽为什么推不出来&/p&&p&2 卧槽为什么推不出来&/p&&p&......&/p&&p&n 卧槽为什么推不出来&/p&&p&n+1 卧槽推出来了!哈哈哈哈我他娘真是个天才!(停止在这一步是小概率事件)&/p&&p&n+2 卧槽刚才的证明是错的!&/p&&p&n+3 重来,卧槽为什么推不出来&/p&&p&......&/p&&p&2n 卧槽我举出来个反例!这个猜想根本不对!&/p&&p&————————————————————————&/p&&p&推式子2&/p&&p&1 卧槽为什么推不出来&/p&&p&2 卧槽为什么推不出来&/p&&p&......&/p&&p&n 卧槽为什么推不出来&/p&&p&n+1 卧槽推出来了!哈哈哈哈我他娘真是个天才!(停止在这一步是小概率事件)&/p&&p&n+2 卧槽这个东西有人证过了,tm连名字都起好了&/p&&p&——————————————————————————&/p&&p&写代码&/p&&p&1 卧槽有bug&/p&&p&2 卧槽有bug&/p&&p&......&/p&&p&n 卧槽终于修好了&/p&&p&n+1 卧槽为啥结果还是不对&/p&&p&n+2 卧槽有bug&/p&&p&......&/p&&p&2n 卧槽我的眼睛&/p&&p&......&/p&&p&3n 卧槽这回一定没有bug了(小概率停止在这一步,大概率回到1)&/p&&p&——————————————————————————————&/p&&p&日常:&/p&&p&1 卧槽这篇paper怎么这么难?&/p&&p&2 卧槽中午是吃草还是吃翔?&/p&&p&3 卧槽我怎么走神了?刚才看到哪了?&/p&&p&4 卧槽为啥师兄们都有妹子了就我没有?&/p&&p&5 卧槽我怎么又走神了?刚才看到哪了?&/p&&p&6 卧槽外边的人怎么这么吵?&/p&&p&7 卧槽我怎么又走神了?刚才看到哪了?&/p&&p&8 卧槽我啥时候才能毕业?&/p&&p&9 卧槽我怎么又走神了?算了还是刷会知乎吧&/p&&p&&/p&&p&&/p&
看paper:1 卧槽这篇paper怎么这么难,读不懂...2 卧槽这篇paper倒是读懂了,但tm写得屎一样3 卧槽虽然这篇paper读不懂,但感觉写得屎一样4 卧槽这篇paper怎么把我想做/正在做/刚做完的东西全做干净了!5 卧槽这篇paper写得真好,收获很大(小概率事件)—…
更新一个东西吧~~&br&&br&&img src=&/v2-6a7cfd5167efbb727cffade38a49b88f_b.jpg& data-rawwidth=&2276&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276& data-original=&/v2-6a7cfd5167efbb727cffade38a49b88f_r.jpg&&刚要到的丘成桐的签名~~简直不要太开心!!!&br&&p&*************************************************************************************************************这里先给出中文版的github链接: &a href=&///?target=https%3A///exacity/deeplearningbook-chines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exacity/deeplearningbook-chinese&i class=&icon-external&&&/i&&/a&
&/p&&p&************************************************************************************************************
&/p&&p& 这本书我也在github上找到了中文译版PDF,然后当时因为没有正式出版,我又急于学习使用,就自行打印装订成两册,以供学习查阅之便。&/p&&img src=&/v2-a0eae2dc724a7d684b178a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a0eae2dc724a7d684b178a_r.jpg&&&p&&br&&/p&&p&总的来说,这本书涵盖面非常之广: 首先介绍了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从神经网络的命运变迁到现实世界与日俱增的数据量、模型规模、精度与复杂度的冲击,作者坚信:&b&深度学习是通向人工智能的道路之一。&/b&&/p&&p&随后该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b&应用数学和机器学习基础&/b&,基本上把要用到的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值计算简单陈列,其后对机器学习的一些基础知识例如过拟合欠拟合、正则化、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做了简要的概述。当初步具有上述理论基础后,才算叩开深度学习的大门。第二部分是&b&深层网络的现代实践&/b&,先从最基础的深度前馈网络开始介绍,然后延伸到深度学习中的正则化,再从模型优化算法切入,最后分别介绍了处理图像的卷积网络CNN和基于序列建模的循环递归网络RNN,如果想要快速搭建能应用到自己项目中的深度学习应用,参照第二部分的理论知识就够了。第三部分是&b&深度学习的理论研究&/b&,适用于想要执果索因、深入学习神经网络内在原理的研究人员学习。&/p&&p&
我基本上看完了前两部分。首先翻译大致是OK的,基本没有言语不通或者语义不明的地方。其次如果想借助这本书入门机器学习,那部分内容还是显得过于浅显,只能算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想系统学习机器学习的,我推荐南大周志华的西瓜书:&b&机器学习&/b&。看完这本书后,大概对机器学习的各类方法有一个大体的认识后,可以刷 &b&Machine learning: a propability perspective&/b&.(简称MLAPP). 第二部分从典型的深度前馈网络阐述了神经网络的原理,介绍了训练一个神经网络的过程。其次详细展开了如何在深层网络中实施正则化来避免过拟合。紧接着从优化角度展开描述。这部分写的很好,图文并茂,每一个算法都用伪代码加以描述,没有生涩突兀之感。&/p&&p&&br&&/p&&img src=&/v2-cfaf63631f3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cfaf63631f3_r.jpg&&&p&&br&&/p&&img src=&/v2-d09c38bb0cb68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d09c38bb0cb68_r.jpg&&&p&后面对于CNN和RNN的介绍也很全面,当然仅仅了解这些基础概念想要徒手构建深度学习用用还是很难的,在这里推荐结合斯坦福的CS231n这门课(在油管上有课程视频)食用更佳。&/p&&p&
第三部分因为还没有开始阅读,不作评价。毕竟实践这一块儿,从tensorflow到keras到各种调参什么的很麻烦,正在学习ing。先写到这里吧,有空再更~~&/p&
更新一个东西吧~~ 刚要到的丘成桐的签名~~简直不要太开心!!! *************************************************************************************************************这里先给出中文版的github链接:
&img src=&/v2-1f22dee8fb6ce8ead0bb58ba9e5f2b0a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18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v2-1f22dee8fb6ce8ead0bb58ba9e5f2b0a_r.jpg&&&p&
不知道各位知友是否有思考过:我们观看的&b&在线视频&/b&或在线音乐是怎样&b&通过网线&/b&传输到我们的&b&电脑&/b&上的?估计许多即便是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同学,也没有想得很清楚吧。下面视频可以让你&b&管中窥豹&/b&。&/p&&p& 在观看视频之前,先允许我向你提几个问题:&/p&&p& 1.日常生活中网线中的8根线,在网线传输数据时,都有使用么?都使用了哪几根,什么颜色?各起着什么作用?&/p&&p& 2.视频中示波器显示的图像是什么图像?如果让你把电流想象成水流,那水流将会是什么样子的?&/p&&p&3.网线在OSI参考模型中属于哪一层?我这样提问存在问题么?问题在哪里?&/p&&p&4.网线中是如何传输0和1的,它们的波形是怎么样的?&/p&&p& 5.一条网线可以遵守多少个标准?&/p&&p& 6. 计算机的网卡接收到信号后,是怎样将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的?&/p&&p& 7.好吧,好吧。我不问了,Enjoy!&/p&&p&
如果这几个问题你能准确地回答,那这个视频你就不需要看了。(笑&/p&&p&&a href=&/?target=http%3A///builder/preview/s%3Fid%3D833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我们在网上观看的视频是如何在网线上传输的?各位网友知道么?-百家号&i class=&icon-external&&&/i&&/a&&/p&&p&&br&&/p&&p&&b&最后,欢迎关注我的百家号:)&/b&&/p&&h2&&b&
晴耕雨读&/b&&/h2&
不知道各位知友是否有思考过:我们观看的在线视频或在线音乐是怎样通过网线传输到我们的电脑上的?估计许多即便是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同学,也没有想得很清楚吧。下面视频可以让你管中窥豹。 在观看视频之前,先允许我向你提几个问题: 1.日常生活中网线中的8…
&p&一个在华尔街厮混了几十年后回国创业的老留洋硕士叔叔送我的一句话:&b&我觉得读研只有两个目的,一个是为了兴趣及修正自己之前犯下的错误,一个是为了职场更进一步。&/b&&/p&&p&&br&&/p&&p&因为这句话在我准备读研的前夜放弃了,计划先工作,再视工作情况去读研学习需要的东西。&/p&&p&现在我无比感谢我的这个决定,当时和我一起准备硕士的朋友去了悉尼大学读金融,后来聊天也给我说:唉,现在我才发现,你决定不读研的决定是多么的正确,&b&没有工作经验读研究生,我感觉学的东西还是很空,很难联系实际也很难去判断它真正的价值。&/b&&/p&&p&&br&&/p&&p&&b&我绝对没有劝大家不读研的意思,但是我知道有几种情况去读研,绝对是百害无一利的:&/b&&/p&&p&1. 别人读,你也跟着读。&/p&&p&2. 觉得成绩好的人才能读研,所以你去读。&/p&&p&3. 刚好有保研的机会,顺其自然就去读。&/p&&p&4. 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工作,就去读。&/p&&p&5. 逃避就业压力,赶鸭子上架去读。&/p&&p&6. 为了研究生听着好听去读。&/p&&p&我觉得因为以上几点原因去读研,都是自己缺乏对自己的认识和逃避思考,人云亦云,缺乏一个明晰的人生规划。&b&这样的情况,去读了大概率会后悔。&/b&&/p&&p&如果你有以上的想法,其实最应该做的事情是好好的想一想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做一个长期的职业规划后,再决定。&/p&&p&&br&&/p&&p&&b&总结就是:&/b&&/p&&p&&b&如果你之前因为不懂事,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选错了专业,但现在知道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去读。&/b&&/p&&p&&b&如果你喜欢的岗位一定要求硕士学历,或者工作之后,职业遇到瓶颈或者认识到了某方面知识的缺失,去读。&/b&&/p&&p&&b&如果你因为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为了逃避就业,为了虚荣,人云亦云,千万别去让自己后悔。&/b&&/p&&p&&br&&/p&&p&&b&---------------以下为更新内容---------------&/b&&/p&&p&&br&&/p&&p&几天没上知乎,发现评论里有很多人在强调现在学历在中国的重要性,我再说说我的看法吧:&/p&&p&&br&&/p&&p&&b&1. 学历很重要,但也分行业和岗位。其实大多数非研究型的岗位,如果你的本科大学过得去,本科的学历就够了;如果你的本科大学不太好,除了考到一个比较好的985、211,否则对你的帮助有限。但如果你有这个信心,我支持你(虽然我也相信如果你能从一个二本大学逆袭985,也许你也有能力拿着二本学历逆袭名企,我身边不乏这样的案例)。&/b&&/p&&p&&b&2. 学历很重要,但读书没有必要一定是连贯的。当你没有想好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没有确定最终的事业方向时,趁着年轻,早点进入真正的商业社会走走、看看,确定方向重进校园,也许这条路会清晰、精彩许多许多。&/b&&/p&&p&&b&3. 如果你有上进心,就算不读研,也会越来越好;如果你没有上进心,就算读研,也真的没办法改变命运。毕竟,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忘了哪儿看到的了)。&/b&&/p&&p&&br&&/p&&p&就这样吧,平时工作忙,也有时差,评论一般不回了,有问题请私信,见谅~&/p&
一个在华尔街厮混了几十年后回国创业的老留洋硕士叔叔送我的一句话:我觉得读研只有两个目的,一个是为了兴趣及修正自己之前犯下的错误,一个是为了职场更进一步。 因为这句话在我准备读研的前夜放弃了,计划先工作,再视工作情况去读研学习需要的东西。现…
&p&压缩转码视频软件中画质和体积达到几乎完美平衡、并且转码压缩成功率几乎100%的软件:小丸工具箱&/p&&p&内置键盘连点器和鼠标连点器的软件(几乎所有游戏可用,OW玩着不要太爽,缺点就是有广告和自动装QQ游戏大厅卸载没用):简单百宝箱&/p&&p&一个解压就可用、中文、体积很小的C++编译器:SmartC++&/p&&p&将任何游戏手柄在PC上模拟键盘的软件:闪优手柄助手3&/p&&p&最好用的批量文件改名:ReNamer&/p&&p&功能很多但是压缩转码视频成功率不太高的软件:MediaCoder x64 Premium&/p&&p&体积不大有中文却相当于3DSMAX+MAYA+PS的软件:Blender&/p&&p&唯一一个解相机RAW并且能自动匹配镜头优化对焦的照片后期软件(搭配5DIV爽出新高度):DXO OpticsPro&/p&&p&批量更改音频信息的软件:Mp3tag&/p&&p&类似软件似乎用过唯一一个可用的,并且算法很好成功率很高:重复音乐查找助手&/p&&p&强力卸载干净WIN系统所装的各种大型软件的工具:msicuu&/p&&p&批量下载B站视频工具:JiJiDown&/p&&p&批量照片重命名:PhotoRenamer&/p&&p&自带截图和录像的游戏优化软件:Razer Cortex&/p&&p&提升PC游戏音效最好的软件:Razer Surround&/p&&p&隐私性比百度网盘更好、更便宜的网盘:微云&/p&&p&清理PC垃圾、注册表最好软件:CCleaner&/p&&p&最好的简易计算器软件:纸书科学计算器&/p&&p&最好的科学计算器软件:Wolfram Mathematica 11&/p&&p&比WIN自带任务管理器有效100倍的任务管理器(提升游戏、挖矿等性能神器):Process Lasso Pro&/p&&p&自动查错和润色英语文章的软件:1Checker&/p&&p&多帧合成HDR照片的软件:好照片&/p&&p&体积小快速的PDF查看器:极速PDF阅读器&/p&&p&压缩照片且画质和体积达到几乎完美平衡的软件:图片转换器_V4.6.1去广告单文件版(1情8念修改版)&/p&&p&小巧快速的视频音频剪切、合并软件:SplitIt&/p&&p&快速搜索盘符内的文件软件:Everything&/p&&p&小巧快速高流畅度的远程控制软件:TeamViewer&/p&&p&封装MKV、快速合并和剪切同轨道视频的软件:MKVtoolnix&/p&&p&让电脑中1000个病毒都不怕的软件还原卡:PowerShadow&/p&&p&制作使用U盘在BIOS安装操作系统的软件:U启动&/p&&p&画质和体积达到很好平衡却占用很少资源的录像软件:Bandicam&/p&&p&破解ADOBE所有软件的注册机:amtemu&/p&&p&破解Autodesk所有软件的注册机:xf-adsk2018&/p&&p&稳定性比较好的显卡超频软件:MSI Afterburner&/p&&p&视频降噪、减少抖动软件:ProDAD ProDrenalin&/p&&p&MP3转换M4A软件:M4A Converter&/p&&p&多平台微信、头条等同时发文章软件:微小宝&/p&&p&画质最好的视频播放软件:PowerDVD&/p&&p&&br&&/p&&p&———————————————————————————————&/p&&p&有各种IT类问题上知乎邀我@Charrine&/p&
压缩转码视频软件中画质和体积达到几乎完美平衡、并且转码压缩成功率几乎100%的软件:小丸工具箱内置键盘连点器和鼠标连点器的软件(几乎所有游戏可用,OW玩着不要太爽,缺点就是有广告和自动装QQ游戏大厅卸载没用):简单百宝箱一个解压就可用、中文、体积…
&img src=&/v2-0cbf9c02e8ae880dd09662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v2-0cbf9c02e8ae880dd09662_r.jpg&&&p&中国网络上,流传着大量崇拜赞扬美国和日本,而贬低中国的文章,在微博,媒体,杂志,微信公众号,甚至知乎上广为流传,按照我个人阅读这些文章的经验,其中99%,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事实错误,基于错误的事实,怎么会得出正确的判断结论呢?&/p&&p&今天我就选取两篇2017年的文章来讨论下,应该说都是知名人物写的,一篇关于美国,一篇关于日本。很巧两个作者都是来自八十年代留学国外, 通过个人奋斗留在了国外的大学生,可以说是当时中国年轻人的佼佼者了。&/p&&p&美国的这篇是来自在微博上有超过一百万粉丝的微博大V,克里斯托夫金,金博士是典型的八十年代中国精英,留学美国后通过奋斗终于在美国硅谷站稳了脚跟。2017年初,一篇金一南将军在香港演讲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内容是讲美国的衰败和中国的崛起,金博士在日发了篇微博,对解放军金一南少将在香港演讲视频进行了评论,我们看下他发的这篇长微博里面究竟有哪些不是事实。文章内容如下: &/p&&p&“金一南教授爱国,我十分尊敬。&br&我也热爱祖国,30年前留美,之前效力于中国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英日翻译。&br&我们都姓金,500年前说不定是一家,我们从不同角度看美国,金教授的演讲视频很长,看了前面一段,忍不住要为美国辩护几句,如果有文字版,我将逐段于之论剑。&/p&&p&金教授从中国角度看美国,日益衰老的破旧帝国,我从美国看美国,持续强大的多元化美国,尽管金教授来美七八次,还是一个老视觉,看的还是表面现象。&br&是的,美国机场破旧,但齐全完备,美国城市老化,但舒适方便,美国没有高铁,但高速上奔驰的大型集装车十列就是一列高速,更有效,人们出行自驾,几乎没有人愿意先驱车到火车站,搭车、下车、再搭车,多不方便。&/p&&p&---------评论:&strong&金博士说驱车到火车站坐高铁,多不方便,“几乎没有人愿意这样做”。事实上全世界欧洲,日本,中国这些先进国家都有高铁,只有美国没有。美国没有高铁的结果,是没有相应的高铁设备制造商,事实上美国人不仅造不出来高铁,连地铁车厢也要从国外进口,2016年3月,美国芝加哥就把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地铁车厢订单13亿美元给了中国中车。&/strong&&/p&&p&&strong&落后就是落后,不要说高铁不方便,在中远途距离上,300公里时速的火车难道没有100公里时速的汽车和时速不到100公里的龟速火车方便?事实上,在美国铁路客运速度平均时速只有七八十公里的落后情况下,美国每年仍然有3000万人次坐铁路出行。至于美国高速上奔驰的大型集装车十列就是一列高铁,这两者完全不能比较,卡车的时速不可能达到300公里,卡车的运力也不可能动辄上千吨,运力和效率是10倍以上的差距。&/strong&&/p&&p&&strong&实际上,美国并不是“几乎没有人愿意这样做”,而是内部一直有力量想搞高铁,不断在推动的加州高铁就是个例子,另外特斯拉的老板马斯克搞的超级高铁,也在做测试,相信金博士不会认为马斯克是在搞一个不方便的东西。&/strong&&/p&&p&&strong&中国人搞高铁,不仅把自己国家所有的大城市全部连接在了一起,而且造就了世界上最强大的轨道交通公司中车集团,不仅对美国出口地铁车厢订单都有20亿美元,而且以2016年为例,中车集团海外订单高达81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40%,遥遥领先全世界。&/strong&&/p&&p&&strong&&a href=&/?target=http%3A//.cn/g/t280698.aspx&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国中车2016十大新闻_首页_中车信息公司&i class=&icon-external&&&/i&&/a&&/strong&&/p&&p&&br&是的,美国城市破旧,因为上世纪上中叶就完成了基础现代化建设,高质量,一百多年了,没听说过多少起豆腐渣工程。&br&美国人的第一欣赏蓝天白云,不是雾霾污染,美国人向往田园风光,不是蜗居城市高楼,美国人效率不如中国人,因为是民选政治的国家,一个城市区域的改造和重建,欲速则不达,必须从下到上广泛征求民意,必须切实保证高质量和安全性。&/p&&p&美国人民不习惯大跃进速度,不习惯挤在高楼里,更重要的是,一旦出现违规建设而导致豆腐渣和生命安全,责任方无论是谁都要面临法律的严厉惩处。&br&是的,美国极少拆迁盖高楼,因为法律保护,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br&美国人民珍爱历史文化,古城古街古堡,凡是历史的遗迹都要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我就不愿住在城市,将城市私宅租出去,住在远离城市的花园小镇,这才是美国人向往的生活。&br&我所在的硅谷山景城,生活在这里20多年了,几乎没有听见几起枪声和犯罪案件,有一起2009年金融危机时因被雇主解雇而失控枪杀3名公司高管的还是我熟识的一位成都同胞,当然,如果你选择到犯罪率高的地区,那确实是事实,我绝不否认。&/p&&p&------评论:&strong&美国基础设施相当老旧了,老旧到特朗普把重建美国的基础设施当做竞选口号争取选民,可见美国基础设施老旧已经是美国社会的共识,不是金博士一句“没有豆腐渣和质量好”就可以掩盖的。举三个例子:&/strong&&/p&&p&&strong&1:2014年中国中标为美国波士顿提供地铁车厢,结果波士顿政府提出来在波士顿城区地铁其中有一段会横跨河流,而那座桥梁已经有几十年历史,承重能力有限,需要中国中车对地铁车厢进行减重设计和对桥梁结构强度能否承受中车的地铁车厢进行评估,可见其老化程度。&/strong&&/p&&p&&strong&2:2007年,明尼阿波利斯的一I-35W高架桥在交通&/strong&&strong&高峰&/strong&&strong&期突然崩塌,50辆汽车落入水中,致使35人遇难,145人受伤,事故引起的修复费用高达2.34亿美元,崩塌的这座桥就是1967年建造,40年历史,这个算不算豆腐渣?&/strong&&/p&&p&&strong&3:美国Amtrek,国家铁路客运公司,是美国经营长途和城际铁路客运的营利性公司,其全国线路,除了东海岸的少数高速线路外,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运行时速只有七八十公里每小时,这是中国二十年前的水平,跟中国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差不多。Amtrek 2015年费城列车翻车事件,造成7人死亡,200多人受伤,原因就是在限速80公里的线路上“飙车”到了170公里。客运铁路限速80公里,这在中国算不算豆腐渣工程铁路?在中国连绿皮车都跑的比这快,我们老版的绿皮车时速最快可以到120公里,新版的绿皮车最快可以到160公里。&/strong&&strong&说中国铁路领先美国20年,没有任何问题。&/strong&&/p&&p&&strong&美国建筑的质量和对历史遗迹的保护,绝对是超过中国,我国差的很远,也要好好像美国学习。但是建设效率不如中国就是不如中国,不要拿“美国人不习惯大跃进速度”当遮羞布,事实上中国高效率的执行是西方民众羡慕我国的点之一,这也是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被中国赶超的原因。如果说修建筑慢是因为美国人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拆迁困难,那可以理解。那美国的手机信号覆盖也不如中国,美国的电网也不如中国,难道说是因为美国人不习惯手机信号好,不习惯电网质量高?&/strong&&/p&&p&&strong&中国一切的问题根源就是落后,效率对中国来说是第一位的,发展越快问题解决的越快,发展越慢问题解决的越慢。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发达国家基本工业发达,环境优美,蓝天白云,而发展中国家例如墨西哥,中国,印度,雾霾都很严重,&/strong&&strong&巴西2016年开奥运会,举办帆船比赛的水面被各种各样生活垃圾充满,水体污染严重到无法正常进行比赛,耗费大量资金进行清理。非洲埃及开罗,尼日利亚拉各斯这些首都,河流都是垃圾遍地,臭水横行。&/strong&&/p&&p&&strong&事实是,你发展的越慢,你的科技就会越落后,你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就会越粗放,那么对环境的污染就会越大。相反,你发展的越快,你的产业越是升级,生活水平越是提高,那么单位产值的能耗和污染反而会不断下降。&/strong&&/p&&p&&strong&就以雾霾为例,印度工业能力远远不如我国,但是城市的雾霾却比我国还严重,当城市里面都是几万人民币的老式车辆,当工厂用的都是三十年前的老旧设备,污染能不严重吗?因此要想达到环境优美的发达国家,唯一的方式就是高速发展。&/strong&&/p&&p&美国真是衰败的帝国吗?当然不是,为什么?&br&是的,中国GDP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很了不起,但从经济预测分析角度,中国经济增速从%滑到%,可是拦腰截断,显著衰退,而美国经济从同时期负增长上升到2016第三季度3.2%,全年增长1.9%,可是双倍增长,显著复苏,从经济发展趋势比较美国和中国才是正确的方法。&/p&&p&------评论:&strong&如果把中国2016年的增速和2007年对比,那么同样的也应该把2016年的美国增速和2007年的美国对比,这样才有可比性,2007年美国经济增速为1.78%,2016年为1.9%,只相差0.12个百分点,经济增速变化不大,哪来的双倍增长?&/strong&&/p&&p&&strong&而从经济总量对比来看,双方正在迅速接近,2007年美国GDP总量为14.48万亿美元,中国GDP总量为3.55万亿美元,中国GDP为美国的24.5%,而到2016年,中国GDP占美国比例是超过60%。事实上,从2007年至今,中国是全世界经济绝对增量最大的国家,也是全世界唯一在经济总量上和美国的绝对差距在不断缩小的国家,中国和美国的经济总量差距已经从2007年的10.9万亿美元,缩小到2016年的7万亿美元左右。&/strong&&/p&&p&&strong&说一个结论,美国相对全世界其他国家,优势在不断扩大,但是相对中国,其领先优势在不断缩小,相对中国的确在衰败,这是正确的结论。&/strong&&/p&&p&&a href=&/?target=http%3A//data./%3Flocations%3DUS-C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有关数据 美国, 中国 | Data&i class=&icon-external&&&/i&&/a&&/p&&p&&br&很简单,一国经济的预测分析主要还是基于该国的经济结构以及能否持续发展。&br&金一南教授不是经济学家,没有深入研究中国经济结构,事实上,基于国民生产总值(GDP)总量,中国无疑居于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但其中大部分属于在华外资外企外商外国人创造的收益(经济殖民化),比如说,仅日本一国就占到中国GDP至少一成以上,其他国家和地区(港澳台)在中国大陆所占的比例也不小,这就是我提出的《中国经济殖民化》理论。&/p&&p&-------评论:&strong&这个并不是事实,全世界没有哪个经济学家能得出这个结论:“中国经济其中大部分属于在华外企外国人创造的收益,仅日本一国就占到中国GDP至少一成以上”,&/strong&&/p&&p&&strong&中国GDP一年大约11万亿美元,如果绝大多数是外国人创造,绝大多数是多少呢,就算60%好了,那就是6.6万亿美元GDP是外资创造。根据2016年8月中国商务部的数据,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到2016年7月累计吸引外资为1.72万亿美元,我们对比下2016年中国一年对制造业的投资是187836亿元,算成美元为2.76万亿美元。也就是改革开放以来累计吸收外资总额还不如中国一年对制造业投资的钱多。&/strong&&/p&&p&&a href=&/?target=http%3A//.cn/news/gnjj/3014.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国累计使用外资1.72万亿美元 外资依旧“热情”&i class=&icon-external&&&/i&&/a&&/p&&p&&a href=&/p/& class=&internal&&盘点下中国2016年的业绩 - 知乎专栏&/a&&/p&&p&&strong&我们再从另外一个角度看, 世界吸引外资第一大国并不是中国,而是美国,美国吸引外资的能力超过任何一个国家,美国到2015年底吸引外资的金额累计达到了3.1万亿美元&/strong&&/p&&p&&a href=&/?target=http%3A//.cn/roll//doc-ifxxmyuk6123410.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2015年美国吸引外资3550亿美元,欧日是对美投资大户,中国增长速度快&i class=&icon-external&&&/i&&/a&&/p&&p&&strong&如果对中国1.72万亿美元的投资就能创造6.6万亿美元的GDP,那么对美国3,.1万亿美元的投资创造的GDP相应就有11.9万亿美元了,而美国GDP总量为大约18万亿美元。&/strong&&strong&如果中国的GDP大部分是外资创造,那么美国GDP的绝大多数也是外资创造。如果中国经济是殖民地化,那么美国经济也是殖民地化。&/strong&&/p&&p&&strong&事实上,根据中国商务部部长王受文2016年8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数据,外商投资企业创造了中国近一半的对外贸易、四分之一的工业产业、五分之一的财政税收、七分之一的城镇就业,这个数据才是符合逻辑的。&/strong&&/p&&p&&strong&四分之一的工业产业,也就是中国GDP总量的8%左右。实际上,在中国,外资投资企业,很多其实也是中国资本,例如沃尔沃的对华投资大庆工厂,也是算在外资里面,但是沃尔沃已经是中国公司旗下的企业了。另外就是港资,其实很多是中国企业在香港上市企业投资回内地,也被算成外资,2016年中国吸引外资投资,69.2%是港资,这里面就有大量中国资本,我在专栏之前也讲过。另外还有一点,在中国的外资企业,其实很多是根本无法撤走的,因为他们供应的就是中国市场,例如外资规模非常大的汽车产业,如果外资敢于撤走其工厂,那么市场很快就会被中国自主品牌更快枪占,当然即使不撤走,其份额也在不断被中国本土品牌蚕食。&/strong&&/p&&p&&a href=&/p/& class=&internal&&盘点下中国2016年的业绩 - 知乎专栏&/a&&/p&&p&&br&从更实际的人均收入水平,改革开放40年了,中国人均收入接近8000美元,就是说,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而标准发达国家的平均收入水平至少在40000美元以上,中国从8000美元到40000美元,差距是32000美元,路漫漫,非常艰难,也就是说,中国永远无法升格为发达国家,这可是不争的事实。&br&是的,美国看上去的确很乱,因为美国本质上是一个批判性社会,美国人民自241年前(1776)建国第一天起就已经习惯了无情批判任何当权者的腐败和堕落,表面上乱,实际上稳,乱而不乱,反而使得多元移民文化的美利坚民族总是在暴风雨来临之前获得充分洗礼和冲刷,这就是美国政治的本质,也是美国日益强大的根本原因。&/p&&p&-------评论:&strong&金博士已经自行把发达国家的收入水平提高到4万美元了,超越了任何国际组织的定义,我们就以2015年世界人均GDP来看,法国是3.77万美元,日本是3.25万美元,都达不到金博士说的发达国家标准。&/strong&&/p&&p&&strong& “中国永远无法升格到发达国家,这可是不争的事实”,不知道他如何得出这个结论,事实上中国每一天离成为发达国家的时间都在越来越近。中国现在发展水平是不折不扣的发展中国家第一名,发展中国家第一名不就是刚好紧挨发达国家最后一名了吗?一个发展水平已经处于发展中国家一流水平,而且还在以世界最快速度发展的国家成不了发达国家,那什么样的国家才能成为发达国家?&/strong&&/p&&p&&strong&发达国家并非高不可攀,事实上我国已经有很多方面超越了发达国家,比如我们的电网,通信网络,物流体系,电子商务,航天技术,军事工业,高速铁路等等。例如作者经常在微博里面称赞的日本,其手机处理器设计技术,芯片制造能力,航空工业技术水平就不如我国。&/strong&&/p&&p&&strong&我在之前有关中国国运的文章里面写过,2015年中国人均工业产值已经是日本的40%左右,只要保持6%的增速,中国人均工业产值2025年就能达到西方的平均水平,之后会超越。&/strong&&/p&&p&&br&金一南教授,请不要小觑特朗普总统,他的能力不亚于奥巴马,他是商业治国战略,粗中有细,事无巨细,能够轻松击败强劲对手希拉里而入主白宫,不是美国人民糊涂到选择一名“疯子”,而是在美国发展到今天,美国需要更上一层楼,美国人民永远不会满足任何执政者,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干的不好换人干,美国人民选择了特朗普,我认为,特朗普的能力非同小可。&br&里根69岁任总统,连任两届,成为最棒的总统,特朗普70岁任总统,刚开始起步,不可小觑。&br&如果美国不咋地,真的是衰败帝国,那么为什么包括中国人在内的全世界的优秀人才都汹涌澎湃地流向美国?为什么美国是世上最伟大的国家?来自130多个国家的不同种族、信仰、宗教的移民组成了多元化美国,不乏无数爱因斯坦最聪明大脑,美国的伟大首先在于充分包容和鼓励一切敢于说真话的人,不断纠错,凝聚民心,美国人民越不满总统和政府,越能体现最深刻的危机意识,&br&希望有机会与金一南教授面对面博弈,华山论剑。&/p&&p&------评论:&strong&作者在开头说“我也热爱祖国”,但是通篇在称赞美国,在结尾终于说出“美国是世上最伟大的国家”。美国是伟大国家不假,但是“最伟大国家”这种充满了感情色彩的话语,一般是用来称赞自己的祖国的,可见金博士说的热爱祖国,不一定是指热爱中国。&/strong&&/p&&p&&strong&另外多说一句,作者说美国的伟大首先在于充分包容和鼓励一切敢于说真话的人,但是这次美国选举已经充分的体现出了,整个美国社会,支持特朗普的人不敢发声,凡是敢于公开支持特朗普的人,轻则被孤立,重则被人身攻击,美国的政治正确大棒下,很多人并不敢说真话,以至于全世界,甚至包括美国人自己都认为希拉里会赢,结果却出乎所有人意料,这说明了啥,沉默的大多数不敢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也说明美国的伟大在褪色。&/strong&&/p&&p&第二篇是关于日本的,作者邢予青是日本国立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经济学教授,这篇文章他日发表在中国《财经》杂志上,名字叫《失去二十年的另一面》,全文如下:&/p&&p&“失去二十年”似乎是日本的一个特有标签。谈论日本社会和经济的学者,往往喜欢用“失去二十年”来佐证日本的衰退与没落,并把它作为一个典型案例来描述房地产和股市泡沫破裂后的灾难性后果。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许多经济学家都曾担心美国是否会陷入日本式的衰退,是否会重现日本“失去二十年”的经济停滞。&/p&&p&来到日本出差或者是旅游的外国人,在日本走马观花之后,无论如何也无法把亲眼见到的富裕、整洁、充满现代化气息的日本,与一个经历了20年停滞的国家联系在一起。&/p&&p&------&strong&评论:日本仍然是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发达国家,与日本经历了20年停滞,这两者并不矛盾,说日本失去了二十年,是指日本在过去的20年里面发展陷入停滞,例如年20年间,日本人均GDP从世界第3位降到了世界第24位,没有人否认日本仍然是一个发达国家。&/strong&&/p&&p&经历了“失去二十年”之后的日本,依然是平均寿命最长的国家,是使用iPhone手机比率最高的国家,甚至把iPhone的发明国——美国远远甩在后面;日本的网速不是世界上最快的,也是最快的之一,远远超过许多发达国家;日本电视台早已经进入到数字时代,不再播放模拟信号的电视节目了;以高速公路、铁路、新干线和航空运输构成的交通网络,几乎覆盖了日本的每一个角落,不同交通工具之间的无缝连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相比。&/p&&p&代表日本高效率和现代化的基础设施, 毫无“失去二十年”后破败的痕迹。一位访问日本的英国政府官员曾经说:如果这就是“失去二十年”,我愿意英国也“失去二十年”。&/p&&p&-------评论:&strong&iPhone手机在日本市场占有率确实高,一度达到60%,不过不知道这有什么好自豪的,本土品牌被外来品牌打的丢盔弃甲,这明明是日本衰败的证据,不知道为何反而成了骄傲?如果中国的华为,小米,OPPO,VIVO等品牌也让iPhone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超过了60%,是赤裸裸的耻辱。&/strong&&/p&&p&&strong&日本电视台进入数字时代,不再播放模拟信号电视节目并不值得夸赞,因为世界主要国家都进入了数字电视时代,以中国为例,数字电视普及已经是五六年前的事情了,市面上早就没有任何模拟电视机销售了,模拟信号本来也在2015年停播,只是因为照顾贫困地区,决定延期到2020年。连马来西亚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也在2016年4月停止了模拟电视信号的传输。事实上,2015年,全球数字电视普及率已经有74.6%&/strong&&/p&&p&&a href=&/?target=http%3A///article/121027.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至2021年全球数字电视普及度将达98.3% - 土巴兔新闻中心&i class=&icon-external&&&/i&&/a&&/p&&p&&strong&至于日本的交通网络“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相比”,这是非常主观的看法,日本的铁路基础设施确实非常好,在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的基础设施排名里面,日本铁路是排在世界第一位,速度快,清洁,准点率高。日本动画片和影视作品里面,必然会出现日本的地铁,铁路和新干线的画面,这也反映出日本人对自己铁路的信心。&/strong&&/p&&p&&strong&但是日本在其他方面就很一般,比如港口基础设施,只是世界20多名;&/strong&&strong&再比如日本的高速公路,我在之前的文章里面也写过,日本高速公路长度大约1.15万公里,而中国超过13万公里,日本人均高速公路长度已经不如我国。&/strong&&/p&&p&&strong&另外就是中国的高速公路路面宽阔,单向两车道是中国高速公路的最低要求,而日本的高速公路,很多是单向只有一个车道,不仅不能超车,而且稍不留神就开出路面。这种级别的公路在中国只能算快速路或者好一点儿的国道,中国的公路比日本宽阔多了。&/strong&&/p&&p&&strong&再比如日本的航空运输设施也很一般,世界排名也是二十多名,而且分布不平衡,十条全国最繁忙的航线有九条在东京,国家小,发展航空的地理条件受限制。论航空网络发达,美国在这方面遥遥领先全世界,根据U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Bureau of Transportation Statistics
的数据,美国在2014年统计的飞机数量为21.1万架,2014年统计的总机场数量为1.93万个,飞行员数量2015年统计数据为59万人。全世界其他国家飞行员数量加起来,都不一定有美国一个国家多。&/strong&&/p&&p&最近,为了支持美国总统特朗普“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宏伟计划,日本首相安倍在访美期间,向特朗普提出了今后十年内日本政府和私人企业,对美国投资17万亿日元的一揽子计划,帮助美国修建高速铁路,更新陈旧的地铁系统等基础设施,让美国的基础设施进入21世纪。据估计,这个投资计划可以为美国创造70万个就业机会。安倍向特朗普提出的投资计划,就好像日本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丝毫不像一个“失去二十年”国家可以从容做到的大手笔。&/p&&p&-----评论:&strong&10年17万亿日元,换成美元大约1400亿美元左右,平均一年才140亿美元,这叫什么大手笔?不知道为什么邢教授还加上了从容这样的形容词汇,相比之下,中国2016年一年投资在国内基础设施上建设上的金额为1.75万亿美元,是日本公布的计划的100倍,而中国这是实际完成额,而不像日本那样是纸面上的东西,不知道算是什么手笔。若看对外投资,中国2016年对外非金融投资金额为1701亿美元,增长超过44%,一年就超过日本计划的10年投资额。&/strong&&/p&&p&&strong&&a href=&/?target=http%3A///xinwen//content_5160377.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2016年我国对外投资增长超四成_滚动新闻_中国政府网&i class=&icon-external&&&/i&&/a&&/strong&&/p&&p&学者们所说的日本“失去二十年”是指1991年-2010年这个阶段。在上世纪80年代后半期房地产和股市泡沫破裂后,日本经济增长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1990年日本GDP是464万亿日元 (按照1995年价格计算),十年之后的2000年日本的GDP仅仅达到534万亿日元的水平。这十年期间GDP的平均实际年增长率是1.4%,低于所有发达国家。这是泡沫经济崩盘后第一个“失去十年”。此后,在2001年到2010年之间,日本GDP平均实际年增长率进一步下滑到1%以下。在此期间,日本出现了长期的通货紧缩。 这是第二个“失去十年”。&/p&&p&简单来讲,日本“失去二十年”的现象是以GDP增长率来定义的。而要理解“失去二十年”的经济停滞与日本现在依然展示的富裕和发达之间的不一致,需要跳出以GDP增长为唯一标准的单线思维。国际清算银行的经济学家指出,仅仅用GDP来衡量日本经济的表现, 而不考虑日本人口结构变化是片面的。日本过去几十年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劳动人口的大幅减少。1995年-2015年,日本劳动人口减少了1000万。劳动力是生产活动最重要的投入要素之一。劳动人口的大幅下降,自然会抑制GDP的增加。&/p&&p&但日本的劳动生产率在“失去二十年”间却出现了大幅提高。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估算,日本劳动力人均GDP在 2000年-2015年间累计增长了20%,远远超过美国的11%;即使剔除2008年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2000年-2007年间,日本劳动力人均GDP依然增加了11%,超过美国同期8%的水平。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弥补了劳动力下降对经济的副作用。根据索洛的增长理论,劳动生产率的进步是收入增长的永动机。&/p&&p&------评论:&strong&邢教授认为日本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人口减少,抑制了日本GDP的增长,这是正确的,但是后面说“需要跳出以GDP增长为唯一标准的单线思维”,提出的证据是“日本劳动力人均GDP在 2000年-2015年间累计增长了20%,远远超过美国的11%”。&/strong&&/p&&p&&strong&15年时间才增长20%叫多吗?邢教授在玩文字游戏,平均每年增长1%多点,不要说比不上世界平均2%-3%的增长速度,连发达国家1%-1.5%的平均增速都达不到,这不只是发展停滞,而是相对世界其他地方在衰退,对比下,中国的劳动生产率3年就可以增长20%。&/strong&&/p&&p&在“失去二十年”间,日本人平均工作时间也出现了大幅下降。1990年日本人平均每月工作171小时。随着法定节日的增加和带薪假期的普及,日本人均工作时间不断减少。2013年平均每个月的工作时间是149小时,比1990年减少了13%。工作时间的减少意味着闲暇时间增多,生活品质量提高,以及劳动生产力的提高。&/p&&p&-----评论:&strong&全世界从1990年到现在平均工作时间都是不断减少的,这是随着科技发展人类的大趋势,以中国为例,1990年的中国还没有双休日,每个星期天都要上班,实行双休后,全年假期一下子多出了52天。&/strong&&/p&&p&日本还是拥有海外净资产最多的国家。海外资产创造的收入并没有包括在日本的GDP中。因此,我们无法从GDP里看到“海外日本”的实力。在“失去二十年”间,日本企业不断通过海外投资和并购打造了一个“海外日本”。例如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商丰田每年生产的1000万辆车中, 大约三分之二是在海外生产的。日元可自由兑换的国际货币地位,也给日本企业创造了在日元升值时,进行海外并购的有利条件。 2001年日本持有的海外净资产是179万亿日元,2015年日本海外资产达到339万亿日元,比2001年增长了90%。海外资产为日本带来了巨大的收益。2001年日本海外净资产的收益是8.2万亿日元,相当于日本GDP的1.6%;2015年日本海外资产的收益达到了20.7万亿日元,大约为日本GDP的4%。海外资产的收益也改变了日本经常账户收入的结构。日本过去十几年经常账户盈余的来源,已经不是传统的货物和服务贸易盈余,而是海外资产的收入。日本的海外资产是这个国家埋藏在全世界各地的财富,是日本国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p&&p&-----评论:&strong&基本上所有说日本好的经济类文章,都会提日本的海外净资产,海外净资产其实和国力没有必然关系,例如美国,英国,法国的海外净资产都是负的。原因有几点:&/strong&&/p&&p&&strong&1:海外净资产是正是负,与一个国家获取的收益没有必然联系。比方说日本买了美国1万亿美元国债,日本有了1万亿美元净资产,美国有了负1万亿美元净资产,但是美国用这1万亿美元发展IT产业,军事工业,实现了1000亿美元的产值,然后支付给日本3%的利息300亿美元。美国获取的收益反而更高。&/strong&&/p&&p&&strong&2:一个国家每年来自海外资产的收益,占本国GDP的比重非常小,以日本为例,每年来自海外资产的收益只占GDP的4%,不会影响大局。&/strong&&/p&&p&&strong&3:一个国家的海外资产总额,远远小于本土资产总额,一个国家海外资产总额,一般不会超过其全部资产总额的3%。 以中国为例, 2016年光是500强企业的资产总额就有223万亿人民币,是中国GDP总量的3倍,而中国国企海外资产也就是5万亿人民币左右。对比下日本2015年的海外资产总量为948.73万亿日元,按照0.062的汇率,相当于58.8万亿人民币,资产减去负债就是净资产,净资产为339.26万亿日元,相当于21万亿人民币,日本的海外净资产,只有中国500强企业资产总额的10%。&/strong&&/p&&p&&strong&很多人拿资产总额和GDP比较,其实是犯了比较对象的错误,任何一个国家拿资产总额和GDP比较,比例都高的惊人。&/strong&&/p&&p&&a href=&/?target=http%3A//.cn/roll//doc-ifxvixsh6783611.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国企业500强资产总额达223.27万亿元&i class=&icon-external&&&/i&&/a&&/p&&p&&a href=&/?target=http%3A///15/0618/13/ASD7JKOL00253B0H.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国资委:央企境外资产总额已近5万亿_网易财经&i class=&icon-external&&&/i&&/a&&/p&&p&&strong&海外净资产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如果日本的海外净资产是在日本本土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同步提高,这才是健康的;也就是说,资产在本土创造效益的同时,也在海外创造效益。&/strong&&/p&&p&&strong&然而不幸的是,日本是在本土经济总量下滑的情况下,海外净资产却增加了一倍,这反应了日本产业空心化,日本资本在本土无法找到好的投资项目。就跟美国的制造业外流造成本土产业空心化一样,安慰自己说我在墨西哥有大量美国净资产毫无意义,把产业留在本土,在优先本土经济发展的同时寻求海外净资产的扩大才有意义。&/strong&&/p&&p&&strong&2016年,台湾台积电就抢在民进党蔡英文上台前投资30亿美元在南京设厂,对台湾来说,也是在中国大陆多了30亿美元的海外净资产。然而这却是台湾的重大利空,中国大陆的重大利好。&/strong&&/p&&p&从日本家庭的微观层面来看,日本依然是一个富裕和藏富于民的社会。日本的家庭依然拥有非常健康的资产负债表。上世纪80年代股市泡沫的破裂,让日本许多家庭失去了一大笔纸上财富。目前日经指数依然不到泡沫期间的一半。但是,日本家庭不包括房产在内金融资产的积累并没有停滞,而是出现了显著的增长。1990年日本家庭平均金融资产是1350万日元,2015年是1810万日元,比1990年增加了34%。&/p&&p&---------评论:&strong&25年才增长34%,平均一年1%都不到,这而且还不是实际增长,而是名义值增长,应该叫做增长停滞,如果考虑通货膨胀,恐怕还是负增长,不知道为什么在邢教授眼中成了显著增长。举个例子,一个中国家庭2010年的资产是100万人民币,经过了25年到2035年资产才增长到134万人民币,能叫显著增长吗?&/strong&&/p&&p&平均值也许会掩盖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不过,即使从中间值来看,日本家庭也依然拥有非常健康的资产负债表。日本家庭2015年金融资产的中值是1050万日元,这一数据意味着日本一半以上的家庭拥有1050万日元的金融财产。更为重要的是,日本家庭60%的金融资产是以银行存款的形式存在,说明日本家庭有充足的流动性,可以抵御任何突发的经济危机。经济的长期停滞并没有导致日本家庭的负债增加。日本家庭目前平均负债为500万日元,其中90%是房地产贷款。日本仅有38%的家庭拥有债务,这一比例比2008年下降了3个百分点。&/p&&p&-----评论:&strong&作为一个发达国家,全国只有50%的家庭拥有630万日元以上的银行存款,就按照2017年3月的汇率好了,630万日元算成人民币才43.5万元,这还是中值,意味着其他50%日本家庭存款还没有那么多,不知道为何在这个教授眼中“说明日本家庭有充足的流动性,可以抵御任何突发的经济危机”。可能邢教授认为日本人用钱比较节省,一个家庭44万人民币存款就可以抵御任何突发的经济危机。&/strong&&/p&&p&忘掉GDP增长率,聚焦于劳动生产率、生活品质的改变、海外资产的积累和家庭财富增长这些变量,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失去二十年”的日本依然是一个富裕的社会。&/p&&p&-----评论:&strong&综合看本文数据,劳动生产率15年提高20%,平均一年1%;本土经济低迷而资本和产业大量外流;家庭财富25年增长34%,平均1年1%;仅有50%的日本家庭银行存款超过43.5万人民币,在作者眼中就可以证明日本是一个没有失去20年的富裕社会,这个论证相当不严密。&/strong&&/p&
中国网络上,流传着大量崇拜赞扬美国和日本,而贬低中国的文章,在微博,媒体,杂志,微信公众号,甚至知乎上广为流传,按照我个人阅读这些文章的经验,其中99%,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事实错误,基于错误的事实,怎么会得出正确的判断结论呢?今天我就选取两…
&img src=&/v2-6dec7571ebdc24eb5ffdc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8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6dec7571ebdc24eb5ffdc_r.jpg&&&p&&strong&SDN都已经发展了快十年了,现在讨论这个问题有什么意义?&/strong&&/p&&p&SDN是什么?这个问题看似不再重要,大家对SDN都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可能很多同仁会觉得:这个问题我早就明白了,或者新技术已经发展这么多年了,还能讨论出什么新内容。&/p&&p&其实不然,我个人以为:恰恰是现在,SDN技术概念和架构本身已经逐步“成熟”,才是讨论这个问题的最佳时机。如下是SDN相关技术概念的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可以看到,SDN和OpenFlow已经逐步进入“生产成熟期&,在数据中心网络和WAN中的SDN化已经相对成熟,有大量的商业方案可以选择,学术圈的SDN热已经逐步缓和,对SDN本身的质疑越来越少,这才是系统学习SDN的最佳时机。&/p&&img src=&/v2-e9d13d84bd3ecb0ece309f4_b.jpg& data-rawwidth=&1371& data-rawheight=&5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71& data-original=&/v2-e9d13d84bd3ecb0ece309f4_r.jpg&&&p&关于这个问题,我个人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p&&p&第一阶段大约是2011年左右,当时我是SDN和OpenFlow的纯粹支持者,比较偏颇的认为“只有OpenFlow才是SDN”;&/p&&p&第二阶段大约是2014年,SDN在国内网络技术圈获得广泛认可,对SDN的认识也发生变化:SDN应该有更宽泛的定义,比如只要满足数控分离,或者具备一定的网络可编程能力,或者软件定义xx网络,也许都可以看作是SDN;&/p&&p&第三阶段就是2015年之后,SDN虽然是从斯坦福的OpenFlow开始,而后被网络厂商进行概念延伸,同时云服务厂商做了进一步解读,不同的初创公司对SDN概念进行补充,但是我们自己应该清醒:既不抛弃SDN最初的定义,也不排斥设备厂商和初创公司的再次解读;既不单纯从学术上看SDN,也不单纯从网络产业趋势看SDN。SDN相比传统网络一定有一个清晰的边界,但是SDN一定是从传统网络逐步演进部署的。&/p&&p&&strong&那么到底SDN是什么?&/strong&&/p&&p&SDN是一种新的网络体系结构,给传统网络带来最大的改变是网络可编程和开放性。网络用户追逐SDN的关键是想获得更多的网络可编程能力,获得更多的网络定制开发能力和自主权。SDN的开放分层架构加速了网络产业的创新,越来越多的云服务商、初创公司和软件公司都加入到网络产业中来,这种开放竞争将进一步加速整个产业的创新。&/p&&p&在SDN的推动下,整个网络产业是下图这个样子。整个网络产业格局被分成很多开放的层次,每个层次都可以容纳更多的厂商一起参与,不同层次厂商之间更多的是合作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p&&img src=&/v2-6c0cea007ef46942d75afaab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8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v2-6c0cea007ef46942d75afaab_r.jpg&&&p&整个网络产业格局分为可编程网络芯片层、芯片驱动和编译层、设备操作系统层、SDN控制器层和应用层五个部分。如此一来,初创公司和中小厂商也能参与进来,在某个层次的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没有任何一家网络厂商可以在每个领域都独占鳌头。以传统网络厂商思科为例,也许它可以在某些网络方案领域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但是在SDN控制器领域就不一定能打败众多开源控制器,在SDN设备操作系统领域不一定能战胜专注于操作系统的第三方厂商。&/p&&p&&strong&相比传统网络体系结构&/strong&,SDN有三个主要不同:&/p&&p&一是,从网络设备到整个网络的开放可编程:SDN为网络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可编程API,用户可以通过南向接口编程网络设备,用户在控制器上面编写自己的网络应用程序。&/p&&p&二是,将网络控制平面从数据平面中解耦合:传统的网络设备控制部分与数据处理部分是绑定在一起的,SDN实现了数控分离,网络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之间通过南向接口分离开来,不再相互依赖。这样做的好处是:用户不再受限于设备厂商,对网络设备有更多的自主权。另外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可以独立完成体系结构的演进,类似于计算机工业的Wintel模式,处理器和操作系统的技术演进不用互相依赖。&/p&&p&三是,逻辑上的集中控制:传统的网络设备管理、控制和编程是分布式思路,SDN提倡集中式的管理和控制,通过控制器完成网络设备和整个网络的抽象,用户可以通过编写软件的方式在控制器上实现自己的网络业务和方案。&/p&&p&总体来看,数控分离一方面为网络可编程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另一方面为逻辑上集中控制创造了条件。逻辑上集中控制为更高级的开放可编程提供了架构基础。网络开放可编程才是SDN的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从网络可编程发展历史的角度来看,整个网络体系结构的演进如下所示。&/p&&p&&strong&SDN的分类&/strong&&/p&&p&我们知道,网络可编程和开放性是SDN体系结构的两大特征。根据网络架构的开放程度,我们可以将SDN分为两种类型:&/p&&p&第一类:&strong&开放的SDN&/strong&,主导者是Nick教授推动的ONF开源组织,以及ON.Lab等,提倡完全开源和开放的SDN架构实现,充分拥抱OpenFlow作为主流的南向接口协议。背后一大帮网络用户倾力往这个方向推动,比如Google,Facebook,微软等。当然,还有大量的SDN领域初创公司。&/p&&p&第二类:&strong&厂商SDN&/strong&,主导者是思科和VMware,一个倡导硬件为主的方案,另一个倡导软件为主的方案。总之,都是希望在既往优势的基础上能更进一步,在SDN领域市场上有所作为。&/p&&p&根据网络架构的可编程能力,我们可以将SDN分为三个阶段:&/p&&p&第一阶段:&strong&网络设备可配置&/strong&,这就是SDN出现之前的网络行业的现状。传统的交换机、路由器和防火墙等网络设备给用户预留了简单的命令行接口或图形用户界面,方便用户进行简单的配置和操作,比如配置端口IP地址和划分VLAN。&/p&&p&第二阶段:&strong&网络数据平面可编程&/strong&,这是SDN过去几年的发展现状,以OpenFlow为首,在数控分离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的南向接口。但是如果不对开放南向接口进行抽象,就相当于采用汇编语言进行计算机程序开发,是一种非常低层次的编程,与网络用户的可编程需求还有很大差距。&/p&&p&第三阶段:&strong&网络完全可编程&/strong&,这是SDN目前的发展阶段,随着SDN控制器和P4语言框架的出现,实现了对网络编程能力的高度抽象,带来了更加高级的网络可编程能力,网络可编程发展进入了中后期。&/p&&p&泽卫:有三个SDN定义值得参考。开放网络基金会ONF的描述,开放网络研究中心ONRC(三位学术界大牛创立)的描述,维基百科的描述。&/p&&p&&strong&关于”SDN是什么“的问题依然值得深究。&/strong&这是系统学习SDN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记得在14年的知乎答案中写过:检验第一步学习成果的标志,心中是否对SDN存有一份敬畏,是否对SDN领域的从业者有一份敬畏。&/p&&p&&strong&更多有关SDN的内容,关注我的公众号:SDN学习与研究。&/strong&&/p&&p&&strong&购买SDN新书《重构网络:SDN架构与实现》:&/strong&&b&&a href=&/?target=https%3A///.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重构网络:SDN架构与实现》(杨泽卫 李呈)&i class=&icon-external&&&/i&&/a&&/b&&/p&&br&&p&aHR0cDovL3dlaXhpbi5xcS5jb20vci9RME9wc2RYRXVZakdyWkhTOXhaUg== (二维码自动识别)&/p&
SDN都已经发展了快十年了,现在讨论这个问题有什么意义?SDN是什么?这个问题看似不再重要,大家对SDN都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可能很多同仁会觉得:这个问题我早就明白了,或者新技术已经发展这么多年了,还能讨论出什么新内容。其实不然,我个人以为:恰恰…
开头注明:非业内人士&br&&br&为什么小米和华为为什么会做笔记本电脑?&br&这个问题实际上应该是“为什么那些曾经做手机的厂商要来涉足笔记本电脑市场?”&br&做硬件的业内人士看到这个问题之后第一反应很有可能是手机厂商为了扩大生产线,增加配件使用率;创业公司的人看到这个问题之后第一反应可能是为了让公司讲出更大的故事,从而得到更好的融资;同样在做手机的厂商的反应可能是全身一颤,感受到了智能手机行业的寒流。&br&要说话,把这个问题给做笔记本的人来看,没有意外的话第一反应应该是这两家公司CEO的脑子坏了。做笔记本的人知道,笔记本市场这几年实际上是呈现一种萎缩状态。&br&自从苹果发布了iPad,平板电脑这种电子产品正在从各种各样的角度侵蚀着笔记本电脑的市场。无数的用过iPad的人都感受到自己可以抛弃掉那个“待机时间有限、要翻盖才能使用、鼠标操控很不方便”的笔记本电脑,用iPad来完成曾经笔记本电脑才能完成的事情。比如说我们原来抱着笔记本电脑坐在床上看电影,现在变成了抱着平板在床上看电影;曾经出差的时候可能包里要背上重重的笔记本电脑,现在很多人出远门包里的电子产品也是平板电脑而不是笔记本电脑了。&br&&img data-rawheight=&399& data-rawwidth=&449& src=&/6b66e8c2b9d9d974a9dd3afb95448e0d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9& data-original=&/6b66e8c2b9d9d974a9dd3afb95448e0d_r.png&&&i&IDC的数据在某种程度上也支持笔记本市场正在萎缩的这种说法&/i&[1]&br&根据IDC对销售数据分析的结果,他们预测在未来的几年中,平板电脑(Tablet)会以一种压倒的姿态继续压缩笔记本电脑原本就不多的市场空间。&br&所以,在一个做笔记本电脑的人看来,小米和华为这种进入一个正在萎缩的市场的行为简直就是脑子烧坏了的结果。&br&但实际上真是如此么?&br&&br&讲到这里就要先讲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小米和华为要选择这个时间做笔记本电脑?&br&制造业业内人士可能都还记得当年笔记本电脑,PC做辉煌的年代,那个由微软和英特尔联合在一起创造的年代。&br&曾几何时,Wintel联盟通过系统软件和CPU硬件的双头配合,垄断似的控制了下到主板、内存、硬盘、外置设备(光驱、软驱)、第三方模块(网卡),上到驱动、应用软件、通讯协议。&br&具体的话各位可以去了解一下 IEEE 1394 [2]和 USB [3] 的争夺之战。USB可是当年Intel和微软从1.1就开始力推的标准,至于说最后结果如何,大家看着两个名字觉得认识哪个就能得出结论了。&br&总之,在那个年代,可以说市面上能造PC、笔记本电脑硬件的厂商,都是微软和Intel钦定的,当然苹果除外。阴谋论的说法是:虽然各大OEM厂商打的不可开交,但私底下都是跪着求微软和Intel安排份额。毕竟所谓Windows系统授权和CPU供货这两个东西可称之为OEM厂商生命线的东西可是被微软和Intel死死地握在手上。&br&也许微软和Intel的那辈人直到现在都不相信,当年牢不可破的Wintel联盟,被一家英国的小公司用市场杠杆给破坏了。&br&要说垄断被破坏的这个锅,还是得Intel来背。&br&当年Intel虽然觉得移动设备很重要,但是总放不下自家x86和CPU高功率的身段,死活不愿意给低能耗做优化(当年业界传言Intel的芯片设计师的奇淫技巧在失传之后已经没法做优化了)。所以在那个时候,移动设备领域的CPU芯片选择相对于PC、服务器的清一色Intel(少量AMD)就显得多种多样了些。&br&高通、德仪、意法半导体、三星等等厂商,在ARM提供的芯片方案下,也是做出了各种各样不同的Soc作品。&br&可惜的是当年Windows Mobile和Linux实在是不给力,移动智能设备并没有能方便到适合普通人使用。&br&但自从苹果发布了iPhone,定制了自家的ARM芯片,Google开始推广Android,从ARM开始支持(早期的Android并不提供x86和MIPS编译版本),当年在芯片市场上被Intel压着喘不过气的芯片厂商突然也能靠着ARM站出来说点话了。时至今日,在移动电子设备市场举足轻重的当下,我们看到类似高通、三星这种熬到最后的芯片厂商,突然在CPU芯片领域可以和Intel平起平坐了,要知道那可是AMD在PC和服务器市场奋斗了多少年都没获得的地位。&br&当苹果的iPad发布,带着iOS上阵开始抢占Windows的市场时,微软终于坐不住了,放弃Windows Mobile就算了(现在后悔的不行拼命做Windows Phone),这平板市场眼看着就要吃笔记本电脑市场的东西,再丢了Windows也就直接作古罢了,于是曾经坚固的Wintel联盟经过一段时间的时有时无之后,在微软发布Windows RT时彻底破裂了。&br&Wintel联盟的破裂,算是微软迈出的那最后一步,作为被留在后面的Intel,可以说是慌的不行,老大做习惯了,突然之间之间要到移动市场发力,也是会有些不习惯的。于是就有Intel和深圳的山寨小厂签订合约供应芯片,借着微软的关系配合芯片做免费授权的故事。&br&在一段时间的不顺和挣扎之后,焦头烂额的Intel突然通过某个小岛上的公司的动作发现出来了一条不错的道路。&br&曾经的山寨机时代,MTK这家来自宝岛的IDH+芯片商,讲着闽南语和深圳的小作坊勾搭上了之后,通过定制好的模板创造了山寨机的黄金时代和让给MTK提供芯片方案的高通都眼红不止的传奇市场占有量。&br&而在山寨机浪潮过后,MTK跟随Google的脚步,看到了新的大陆——平板市场。一样的方案,一样的味道,原汁原味。要不是Android领头羊Google实在是不给力,国人手上恐怕早不是拿着iPad,而是人手一台MTK Android平板的节奏了吧。&br&Intel看到了MTK这条路,就像是在爬山时发现了一台向上的电梯一样,于是就有了山寨厂商几百块一台的Intel M处理器方案的平板电脑。&br&Intel M,看到这个词,是不是有点熟悉了?[4]&br&所以,解答我们上面的问题,华为和小米在这个时间点做笔记本电脑,是因为Intel的模块化方案将笔记本电脑制作成本降低到了一个山寨厂商就能承担的程度。按照我有幸听闻到的Intel方案,做一台Intel M笔记本电脑,可能比做一部高通方案的Android智能手机手机更加便宜。&br&做一台Intel M方案的笔记本,已经不是当年HP、Dell、Lenovo那样需要辛辛苦苦的自己画板子做PCB设计、拼命协调供货商凑芯片的年代了。Intel领头、打通上下游芯片和PCB厂商的官方IDH方案取代了OEM公司的研发部门,笔记本厂商只用在一张列表上选择好硬件和供货商,找个外壳厂商按照PCB版样图和屏幕等硬件设计好外壳,再把各种零件拼在一起就好了。&br&当然,像苹果那种非要把Intel M给放在自家那块小板上的公司也会有,但那样Intel M的便宜方案就没有价值了。&br&&br&做起来便宜就一定要做么?&br&一般来说这个说法当然是不成立的。&br&所以说在做笔记本电脑这个事情上,除了便宜这个可以做的先决条件之外,肯定还存在一个“要去做”的理由。&br&在讲这个理由之前,我们要先定义一下所谓的“笔记本电脑”。&br&前面讲的,那个被Tablet(平板电脑)取代的Laptop(笔记本电脑),是一台翻盖、包含键盘、屏幕不能触控的设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Laptop是一种将PC强行便携化之后产生的设备。而Tablet,是一种屏幕可以触控、屏幕比智能手机要大、在需要时通过外接的方法连接键盘的设备,就像我们认知中最早的iPad在刚出来的时候被定义成大号的iPhone那样,Tablet更像是一种Smart Phone(智能手机)的大号版本。&br&&i&[这里使用英文是为了防止电脑词根影响理解]&/i&&br&一个是从PC配合上便携化需求之后产生的设备,一个是从智能手机配上舒适阅读体验需求之后产生的设备,在苹果的产品线上这两种设备之间的区分还是很明显,iPad和iPhone使用的是iOS,而Macbook系列和iMac系列使用的是Mac OSX。&br&&img data-rawheight=&580& data-rawwidth=&870& src=&/af92eb2afd0619e32bdbde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70& data-original=&/af92eb2afd0619e32bdbde_r.png&&&i&图片来自苹果发布会Keynote&/i&&br&但是微软突然之间蹦出来发布了Surface,这个水一瞬间就被搅浑了。&br&&img data-rawheight=&188& data-rawwidth=&386& src=&/ddec55ebc1c3fceecb02_b.pn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6&&&i&Surface Pro 4 图片来自微软官网&/i&&br&Surface设备身为平板电脑(官方定义),配备了可触控的屏幕,同时官方提供了触控笔和键盘的外接设备选项,而在使用的系统上,微软给Surface配备了和笔记本电脑一样的Windows系统(Surface RT除外)。虽然微软无时无刻都在说Surface是一个平板品牌,但是当大家看到Surface系列设备时,第一时间对他们的定义大多都是笔记本电脑,而在微软推出Surface Book之后,这个所谓平板电脑品牌也许真要改成笔记本电脑品牌了。&br&Surface这个由微软推出的品牌,彻底的模糊了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互相之间的定位,之前联想做的那些有触控的笔记本电脑还是笔记本电脑,现在面对微软的Surface这套可配键盘、可触控的笔记本电脑,再来说什么是笔记本电脑什么是平板电脑,就真难说清楚了,更何况他们还运行着一样的Windows系统。&br&微软模糊了这个产品定位,从某种意义上救了OEM厂商一把,毕竟混淆之后的设备样式,算是给OEM厂商给出了一条前进的明路。当然了,这么光明的大道,Intel怎么会看不到。&br&于是,在新的Intel M方案中,外设键盘成了一个默认选项。&br&在去年的定制方案中,要使用外接键盘的话,Intel可以提供的方案还是使用蓝牙连接的方式外接键盘,而在最新的方案中,类似于微软键盘的接口已经出现在了华为的MetaBook之上。(一个信号转换增强的破事做了一年,如果不是因为绕微软的专利,那只能说Intel太懒了)&br&就此,Intel的Intel M处理器定制方案,华丽的从Tablet进化成了微软模糊定位之后的Tablet,而这种类Surface的设备,到了国内媒体的口中,就成了笔记本电脑。&br&题主所问的,华为和小米做的,并不是笔记本电脑,而是类Surface的平板电脑。&br&&br&那么,小米和华为为什么要做类Surface平板电脑呢?&br&这件事情简单来说就是:Android不给力。&br&小米和华为,作为国内数一数二的Android设备厂商,都做过Android平板,至于说那些平板取得的结果嘛,基本上都不太好。&br&Android应用制作方对于Android平板的忽视,导致Android平板上大部分作品都是Android手机应用扩大拉升之后的版本,同时Google对于Android在平板上的演变,颇有将Android平板完全的做成大号的Android手机的想法,这和苹果的思路是一致的,但这个思路在国内成堆的山寨Windows平板中,是很难站得住脚的,就像iPad在北美市场受Surface影响一样。&br&而对于Intel而言,由于速度慢了导致在移动市场的失利之后,Intel一直在想办法和小米、华为之类的新型移动智能设备厂商建立合作关系,一股誓要从ARM手上抢回自己的蛋糕的感觉。而这次的Windows平板,在Intel看来正是一个移动设备市场的突破口,也许通过Windows平板和合作之后,能让小米和华为在智能手机上考虑使用自己的芯片。华为有自家的海思可能很难搞定,但之前都适配过Windows Phone的小米,也许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br&&br&也许是一拍即合,也许是经过了漫长的谈判,但最后的结果是,小米和华为都跳进了Intel M方案下Windows平板这个大坑,接下来就看他们加上Intel能不能把这个坑给躺平了。&br&&br&(帮Intel挖了一半坑的微软拿着铲子傻傻的看着坑里面,苹果躲在不远的草丛后面围观,三星还躺在Android的坑里没出来……)&br&&br&[1]&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sites/louiscolumbus//idc-87-of-connected-devices-by-2017-will-be-tablets-and-smartphones/%231bf20a9e2472&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Forbes Welcome&i class=&icon-external&&&/i&&/a&&br&[2]&a href=&///?target=https%3A//en.wikipedia.org/wiki/IEEE_1394%3Foldformat%3Dtru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EEE 1394&i class=&icon-external&&&/i&&/a&&br&[3]&a href=&///?target=https%3A//en.wikipedia.org/wiki/USB%3Foldformat%3Dtru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USB&i class=&icon-external&&&/i&&/a&&br&[4]&a class=&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cn/569/5692429.htm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cn/569/56924&/span&&span class=&invisible&&29.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体内酒精含量:0.4%======&br&大晚上看到周老大的关注突然想来写点什么,写完了发现4点了……明儿还要上班怎么破……&br&话说回忆那些业内的故事感觉也真是愉快呢~&br&&br&======体内酒精含量&0.4%======&br&本来想匿名的,后来想想算了,反正我这文风放到认识的人那里变成韩文也能被认出来……&br&&br&一家之言,有啥问题的话欢迎评论,要是特么错了太多的话请给我删答案的机会!
开头注明:非业内人士 为什么小米和华为为什么会做笔记本电脑? 这个问题实际上应该是“为什么那些曾经做手机的厂商要来涉足笔记本电脑市场?” 做硬件的业内人士看到这个问题之后第一反应很有可能是手机厂商为了扩大生产线,增加配件使用率;创业公司的人…
14:33私信再也不回了。。&br&&br&&br&大哥大姐们,楼主是善良友好的大学生,真的不会开车!!&br&&br&楼主睡觉了。全部私信都回了,我要累死了!!&br&&br&&br&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br&&br&&br&&br&最后更新一个福利软件&br&&br&淘宝联盟&br&以前看有条知乎是一个人提供便宜的淘宝购买链接,然后一群人发答主好人,其实这就淘宝联盟,淘宝联盟里的东西和淘宝一模一样,但是更便宜,关键是如果你用那个链接买,提供链接的还会得到一大笔佣金,其实可以自己给自己提供链接,然后买,可以省下更大一笔钱。&br&&br&不要不信,自己试试在来评论。&br&&br&&br&【插件名称】后台挂尔雅浏览器免费版网址:&a href=&///?target=https%3A//weigirl.gq/&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weigirl.gq/&/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大学生刷课后台,自己用的,非常良心,挂一晚上,一切解决,自动考试,分数在98-100之间&br&&br&后台挂尔雅浏览器 (尔雅、超星和智慧树等平台版本)功能摘要:1、自动播放下一集;2、打开其他网页或者缩小后不暂停;3、可自动跳过验证码;4、可多开页面挂机,同时看多个视频;5、支持快进(慎用)、拖拉进度(慎用),1.5倍速度播放(慎用);7、多开账号请使用隐身窗口;8、作业考试一键答题。&br&&br&&br&我是学软件工程,平时可能会用服务器,系统可能会涉及别的,如linux,由于初学什么用的都很不熟练。&br&直到找到了这个&br&云计算管理平台行云管家
&a href=&///?target=https%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br&&br&用的真得很方便,查看文件,下载,删除什么的。以前用的xshell什么,都没这个用的舒服。&br&&br&&br&再写一个软件工程需要的好宝贝&br&&a href=&///?target=https%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作为开源代码库以及版本控制系统,Github拥有超过900万开发者用户。随着越来越多的应用程序转移到了云上,Github已经成为了管理软件开发以及发现已有代码的首选方法。&br&&br&&a href=&///?target=https%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是一个程序设计领域的问答网站,隶属Stack Exchange Network。网站允许注册用户提出或回答问题,还可对已有问题或答案加分、扣分或进行修改,条件是用户达到一定的“声望值”。“声望值”就是用户进行网站交互时能获取的分数,例如,用户A回答了一个问题,用户B对用户A的解答给予了“加分”,用户A就会因而获得10点声望值。当声望值达到某个程度,用户的权限就会增加,如声望值超过50点就可以评论答案,另外网站也会根据用户的贡献颁发徽章。用户创建的内容都使用知识共享协议授权。
14:33私信再也不回了。。 大哥大姐们,楼主是善良友好的大学生,真的不会开车!! 楼主睡觉了。全部私信都回了,我要累死了!!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最后更新一个福利软件 淘宝联盟 以前看有条知乎是…
&img src=&/338b33ce3c978e601c802e0b63c34893_b.jpg& data-rawwidth=&624& data-rawheight=&3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4& data-original=&/338b33ce3c978e601c802e0b63c34893_r.jpg&&愚人节刚过,发篇轻松点的文章。&p&在著名英文问答类网站Quora上有一个问题,问老外见过最奇葩的中文名是什么,外国友人纷纷谈起了各种在让他印象深刻的中国友人。&/p&&img src=&/af88edbc4174c8_b.jpg& data-rawwidth=&444& data-rawheight=&2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4& data-original=&/af88edbc4174c8_r.jpg&&&img src=&/93e5ba0b3ebacdc87f5f0a_b.jpg& data-rawwidth=&438& data-rawheight=&2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8& data-original=&/93e5ba0b3ebacdc87f5f0a_r.jpg&&&img src=&/f0a8deb4b18d21b5e93a487_b.jpg& data-rawwidth=&444& data-rawheight=&2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4& data-original=&/f0a8deb4b18d21b5e93a487_r.jpg&&&br&&p&作为一个英语系出身,毕业后又在外企工作的人,我的个人感觉是:&/p&&blockquote&&p&在学生时代,因为老外记不住我们的名字,不得不取英文名时,我们会别出心裁异想天开的给自己去一个奇怪的英文名,当时我的同学们叫 Ice-cream, Apple, Volcano的一大堆,觉得自己特别酷,拉风碉堡,每次外教喊他们时候脸上都会带着一丝丝蛋疼的表情。&/p&&/blockquote&&br&&blockquote&而毕业了之后,因为商务环境必须得取英文名时,还是这帮人,往往换成了淫荡又烂俗的名字,你没看错,英文名取不好的确会带有非常淫荡寓意,尤其对女孩来说,比如我们常见的Cherry, Candy, Sugar...&/blockquote&&br&&p&一般国外都是这种女孩这么称呼自己的,而且往往是&strong&德艺双馨的艺名,不是本名&/strong&。&br&&img src=&/3d17f07aab_b.jpg& data-rawwidth=&679& data-rawheight=&4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9& data-original=&/3d17f07aab_r.jpg&&&/p&&br&&p&而在国内叫自己Cherry的姑娘,可能就是你隔壁桌严肃端庄的同事。&br&&img src=&/2effbcfd79c_b.jpg& data-rawwidth=&258&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8&&&br&&/p&&br&&p&所以取好英文名,不可谓不重要,我这里总结了几条雷区,一定要绕过去的:&/p&&p&&strong&第一,绝对绝对不要用水果蔬菜等物品名称来称呼自己&/strong&&br&&br&比如给自己叫Cherry&br&比如给自己叫Lemon&br&比如给自己叫Apple&br&比如给自己叫Tomato&br&比如给自己叫Plant&br&比如给自己叫Banana&br&&/p&&p&英文这玩意儿跟中文一样,很多词语背后都有别的意思的。&br&&br&最最最最最最最令人发指的名字就是Cherry了,我不能知道为毛那么多女生会取名叫Cherry。&br&&br&就连百度里面Cherry的意思都是:处女膜;处女身份。&br&&br&其实不仅仅是处女膜,处男也可以说自己是Cherry哟。&br&&br&比如Boston Legal里面那个Jerry律师,大早上满面红光的羞涩去上班,遇到Alan就是激动的大喊,I lost my cherry! (我破处了!)&br&&img src=&/338b33ce3c978e601c802e0b63c34893_b.jpg& data-rawwidth=&624& data-rawheight=&3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4& data-original=&/338b33ce3c978e601c802e0b63c34893_r.jpg&&我以前曾经跟我一外国朋友讨论过这个问题,他也无法理解为什么这么多中国女生喜欢取名叫Cherry,他直接说:&br&&/p&&blockquote&&p&Dude, tha's a whore's name.&/p&&/blockquote&&p&再比如说有人会给自己取名叫Banana.&/p&&p&难道你们不知道Banana这个词也有神经病的意思么?&/p&&p&举例,好汉两个半中,Charlie跟自个儿的小侄儿聊天,说他当年对侄儿的性感女老师始乱终弃没出什么乱子吧,那个老师没受多大伤害吧。&br&&br&侄儿Jake说道:&/p&&blockquote&&p&You kidding me? After you dumped her, she went bananas!&br&&/p&&/blockquote&&p&&br&有人会给自己取名叫什么张神经,李神经么?不会有吧。&br&&br&另外用水果名作名字怎么都很奇怪,用中文想都很奇怪,你会叫自己刘香蕉,王苹果,李番茄么?你爹妈舍得这么祸害你给你取这么不靠谱的名?&/p&&p&&strong&第二,作为一个男孩子,你完全有权利给自己取名叫Dick,但是你也要明白,它还有JJ的意思&/strong&&br&&br&Justin Bieber是我最喜欢的吐槽对象,每次有人大呼I love JB的时候,我都得加一句,You know, in Chinese, JB is short for penis.&br&&br&同样的Dick也是个充满歧义的名字,我知道,兄弟连里面那个勇敢的连长也叫Dick,老外能取为毛我不能这么取?&br&&br&可是每次听到这个名,我都想到 A lot like love电影里面,那个妹妹对哥哥说的&br&You are such a dick!&br&&br&&strong&第三,对女孩子来说,绝对不要取稀奇古怪的名字,尤其是在你不知道这个英文词的意思的情况下&/strong&&br&&br&之前外教给我们讲过一个笑话,有个女生给自己取名叫Easy,异想天开,觉得也很好记。&br&&br&那么自我介绍的时候怎么介绍呢?&br&&br&Hello everybody, I'm easy...&br&&br&Easy的意思呢,其实就是说,我可以跟任何人上床,我很容易就被勾引上床。&br&在她做完自我介绍后,我老师委婉的表达了这层意思,然后她再也不来上英语课了。。。&br&&br&女孩子更是一定要避免诸如Candy(糖果),Lolly(棒棒糖)或者Sugar(糖)这类常被认为是“弱智女生”的名字或者“脱衣舞女”的名字。&/p&&p&还有很多这种的例子,有人叫自己Blue,有人叫自己Balloon,有人叫自己Power,甚至有个哥们冲上来叫自己Volcano.&br&&/p&&p&还有取日式英文名的,什么Yoko啊,Makio啊,除非本身就是日本人,中国人取这种名字基本上就是装逼,属于肤浅和没内涵的代表。&br&&/p&&p&真心话,要表达自己特立独行的机会有很多,没必要在名号上做文章,如果本来中文名就被爹妈取了个“殷静”这类奇葩的名字,就更要好好的取一个好听简单正常的名字。&br&&br&&strong&第四,对中国人来说,谨防“前台命”的名字&/strong&&br&&br&就是有些名字,一听就知道,你这人天生的前台货,或者一辈子做代表,升不上去。&br&&br&首先最烂大街的Cherry,&br&我这辈子就没见过任何一个混的好的叫Cherry的姑娘。&br&&br&其次,Cici基本就是白痴款,听起来毫无气势,标准一辈子打杂的命。&br&&br&然后是Amy,一听就是个代表,升不到经理,当然也有例外的。。。&br&&br&Vivian这种名字也少取,太多泛滥,一个公司里能有几十个Vivian.&br&&br&&strong&第五,难于记忆不好发音的英文名不要取,这意味你永远很难被人记住,换言之,升职加薪老板表扬永远没你的份儿&/strong&&br&&br&最好不要取四个音节以上的名字,当然Christina,Elizabeth之类的名字应该很常见也很好记,所以没事儿,但是你给自己取个Skotvnicotawaskitch,Hurumitach这种,都不是好名字,难于发音难于记忆,就没法给人留下印象。&br&&br&&/p&&p&&strong&第六,取名字一定要跟自己的姓氏要配,起码读音上面要配&/strong&&br&&br&取名字很重要的一条,随便找到一本字典,附录里都有大量的常见英文男女英文名,你可以从中取出一大堆名字,然后跟自己的姓氏连一块读读,看看顺不顺口。&br&&br&比如说,你可以叫自己Sam Liu,但是绝对绝对不能叫自己Sean Liu,你自己读读看,天天人家叫你下流你会爽么?&br&&br&&strong&第七,最重要的一条:如何取名呢?&/strong&&br&&br&1,可以从美剧中找男女角色的名字,跟自己的姓氏连一起读读看,合不合,合就放一起。&br&&br&2,每本字典附录都有大量的男女常见名字,自己耐心挑选几个,然后跟姓搭配起来看,是否顺口,挑出若干个,如果无法决定,就抓阄决定。&br&&br&&strong&第八,我个人比较推荐的一些英文名&/strong&&br&&br&所谓成功人士的名字基本上也是有规律的,通常英文名听起来都会非常有气势,这点美剧Gilmore Girls里面的奶奶有详细的论述:&br&&br&叫自己Victor, Charles,Richard,Alexander多么有气势啊!但是叫自己什么Bob,Tom,这一听就知道是修理工的名字。。。&br&&br&事实上我遇到的什么总监总经理,也是以这种历史上的伟人的名字居多,甚至有人直接叫自己Caesar的。&br&&br&当然最奇葩的名字,还是叫 里奇·米林斯的(Richard Millions)。&br&&br&这厮年纪轻轻29岁,无妻无子来到中国做大中华区的VP,年薪不多,差不多也就相当一年一年中个1.5次的彩票吧,从名字上都源源不断的散发出高帅富的气息。&br&&br&我第一次打电话叫这厮Richard,结果他说,大家都简称我为Rich Millions.&br&&br&我打完电话后就立刻决定改名,把姓都改了,改叫Rich Billions.&br&&br&女生的话,最好是取个好听好记的名字,我个人推荐是以读音A结尾的&br&&br&比如说Amanda,Tina,Stella,Christina,Hannah,Alina,Angelina,Gloria,Bella等等&br&&br&不过一样,看美剧里面喜欢点的,直接去找个喜欢的角色名就可以,什么Chloe,Sarah,都很不错&br&&br&在中国的企业里,叫Sylvia的一般都是颜值极高的美女,Lisa则属于那种略带婊气能把你折磨的半死不活的,叫Sarah的一般都是性格温柔耐心的大美女,叫Cathy或者Catherine的一般是气质比较成熟的美女,而叫Cecillia的就很悲催,一般都是脑子不太好,特别年轻漂亮的姑娘,在公司常年担任受气包的角色,谁都能欺负。&br&&br&我遇到的女性高管,名字最多的就是叫Nicole了,几乎每家公司都有个Nicole在做总监,这个名字一听很气势磅礴,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冒险岛火星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