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霜帝国的建立者首都有哪些是哪个

世界版图最大的三十个大帝国排名,我国占据多半!
世界版图最大的三十个大帝国排名,我国占据多半!
一般帝国用来形容国力强大的君主制政体国家。帝国的国家首脑一般为皇帝,帝国君主通常为世袭,但也有通过选举和指定产生的,如罗马帝国的皇帝。这些国家常称为帝国,或把帝国一词写入正式的国号(如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等)。限于帝国对领土规模、政体和国际影响力的要求,几乎所有狭义的帝国都出现在亚欧大陆。世界历史上的帝国主要有:公元前6至4世纪的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统一印度大部分地区的孔雀帝国、笈多帝国、贵霜帝国、莫卧儿帝国等王朝,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20世纪初的中国历代“正统”朝代(秦至清),公元前后至4世纪的罗马帝国(大秦国),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神圣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大食国,包括倭马亚王朝和阿巴斯王朝),蒙古帝国,奥斯曼帝国(土耳其帝国),萨法维帝国(波斯人),莫卧儿帝国,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法兰西帝国,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等。1871年到1945年(明治维新到二战结束)存在过的大日本帝国以及年存在过的大德意志帝国,在历史定义上也算是一个帝国。世界版图最大的三十大帝国如下:第三十名、东吴(面积:145万平方公里)吴国,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之为孙吴。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居于三国之东,故亦称东吴。孙吴是三国之中历时最久的国家,历四帝,共52年(自公元222年算起则为59年)。魏黄初年间,孙权名义上依附于曹魏,并受封吴王。黄龙元年(229年)5月23日,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孙吴正式建国,随后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孙吴领有汉末扬州与荆州大部地区及交州全境,后分交州东北部为广州。孙吴大力发展经济,对江南地区的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天纪四年(280年)5月1日,孙吴亡于西晋,标志着中国汉末三国以来割据局面的彻底结束。第二十九名、萨珊大帝国(面积:150万平方公里)萨珊王朝或萨桑王朝,也称波斯第二帝国,是最后一个前伊斯兰时期的波斯帝国,国祚始自公元224年,651年亡。萨珊王朝的居民称萨珊王朝为埃兰沙赫尔或埃兰。萨珊王朝取代了被视为西亚及欧洲两大势力之一的安息帝国,与罗马帝国共存了超过400年。在安息帝国衰败及其末代君王阿尔达班五世阵亡后,阿尔达希尔一世建立了萨珊王朝。萨珊王朝一直统治到阿拉伯帝国入侵,伊嗣俟三世被迫逃亡为止。萨珊王朝统治时期的领土包括当今伊朗、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高加索地区、中亚西南部、土耳其部分地区、阿拉伯半岛海岸部分地区、波斯湾地区、巴基斯坦西南部,控制范围甚至延伸到印度。620年前后,萨珊王朝控制的土地面积达到约56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达1970万。萨珊王朝在当地被称为埃兰沙赫尔,在中古波斯语里意指雅利安帝国。古典时代晚期的萨珊王朝被认为是伊朗或波斯最具重要性和影响力的历史时期之一,它是在伊斯兰对波斯的征服及伊斯兰教流行之前最后一个伊朗大帝国。从很多方面来说,萨珊王朝统治时期见证了古波斯文化发展至巅峰状态,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罗马文化。萨珊王朝的文化影响力远远超出了它的边界,影响力遍及西欧、非洲、中国及印度,对欧洲及亚洲中世纪艺术的成形起著显著的作用。第二十八名、查理曼法兰克大帝国(面积179万平方公里)查理曼帝国是中世纪西欧早期的封建帝国。因建立者查理大帝(即查理曼)而得名。查理原是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国王,故又称加洛林帝国。查理大帝统治时期(768-814),版图西南至厄布罗河,北临北海,东至易北河和多瑙河,南面包括意大利北半部。定都亚琛。查理死后,帝国陷于内战。843年,根据《凡尔登和约》,帝国分裂为三部分:莱茵河以东地区称东法兰克王国;斯海尔德河、默兹河以西地区称西法兰克王国;中法兰克王国北起北海,循莱茵河而南,包括罗讷河,直到中部意大利,仍承袭罗马皇帝称号。大体奠定了德意志第一帝国、法兰西王国、意大利王国三国的雏形。第二十七名、南宋(面积:182万平方公里)南宋是北宋靖康之耻后宋室在江南建立的政权,与北宋合称宋朝,共传五世九帝,享国一百五十三年。1127年靖康之耻时,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幸免于难,在南京应天府继承大宋皇位,为了延续宋朝皇统和法统,定国号仍为宋,史称南宋,后定都临安。金国几度南征都未能消灭南宋,而南宋也有过数次北伐皆无功而返,南宋和金国形成对峙局面。后宋、金达成绍兴和议,双方以秦岭淮河为界。到南宋中后期奸相频出,朝政糜烂腐败,而处于漠北草原的蒙古人开始崛起,1206年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征服金国后开始大举入侵南宋,南宋军民拼死抵抗,直到1276年南宋都城临安被攻占,1279年崖山海战宋军战败,宋末帝赵昺随陆秀夫背着跳海而死,南宋灭亡。南宋的疆域由于北方蛮族南侵,北界大大南移到了秦岭淮河一线,而南部和西南边界并没有什么变化。南宋由于是宋朝的继续,在政治和军事等诸多领域都沿袭北宋。南宋虽偏安于秦岭淮河以南,却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繁荣、科技进步、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王朝。南宋与金国、西辽、大理、西夏、吐蕃及13世纪初兴起的大蒙古国为并存政权。游牧民族对宋朝先进生产关系的毁灭性打击,使一直处于上升阶段的东方先进文明,从此逐渐趋向衰落。第二十六名、北魏(面积:228万平方公里)北魏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北方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同年四月,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398年,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称帝。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北齐建立。西魏恭帝三年(557年)禅位于宇文觉,北周建立,北魏历史宣告结束。从386年道武帝拓跋珪重建代国至534年分裂为止,共历20帝,享国148年。第二十五名、东晋(面积:238万平方公里)东晋,是由西晋宗室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政权,建都洛阳的西晋覆亡,史称东晋,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东晋是门阀士族政治,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并存,这一历史时期又称东晋十六国。东晋时代,也曾经内部四分五裂。420年,宋公刘裕废除晋安帝,建立刘宋,进入南北朝时期。东晋与之前的孙吴以及其后的宋、齐、梁、陈,合称为六朝。东晋也曾多次试图北伐,但由于内部不团结,除了最后篡晋的刘裕取得一定成果外,其余都无建树。祖逖本有希望恢复旧土,但他被司马睿挟制,郁郁而终。桓温的北伐则被慕容垂击败。383年,前秦苻坚率兵南侵,东晋宰相谢安力主抗击,派谢石谢玄率军,在淝水之战大获全胜,苻坚只身逃回北方,南北分立之势从此而成。后有桓玄叛乱,废安帝,自立为天子,后为大将刘裕所平,拥恭帝,然大权落裕。420年,刘裕篡夺帝位,取代东晋。公元439年,拓跋焘统一北方。至此,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中国正式进入南北朝时期。第二十四名、印加帝国(面积:257万平方公里)印加帝国是11世纪至16世纪时位于美洲的古老帝国,帝国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位于今日秘鲁的库斯科。印加帝国的中心区域分布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上,其版图大约是今日南美洲的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一带。 其主体民族印加人也是美洲三大文明之一——印加文明的缔造者。印加人的祖先生活在秘鲁的高原地区,后来他们迁徙到库斯科,建立了库斯科王国,这个国家在1438年发展为印加帝国。印加帝国在1438年到1533年间,运用了从武力征服到和平同化等各种方法,使得印加帝国的版图几乎涵盖了整个南美洲西部。帝国的国力在君主瓦伊纳·卡帕克统治期间达到顶峰。第二十三名、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面积:257万平方公里)法兰西第一帝国是拿破仑建立的一个君主制度国家,又被称拿破仑帝国,在19世纪的欧洲影响甚大。日,《共和十二年宪法》颁布,宣布法国为法兰西帝国,拿破仑为法国皇帝,法兰西第一帝国正式取代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拿破仑称帝,结束法国执政府的统治。对外多次打败了反法同盟军队,传播民族独立和自由民主的思想。因法国大革命让欧洲各王室感受到威胁,故欧洲诸国组建反法联盟妄图扑灭法国共和政权。第一帝国在对第三次反法同盟中取得胜利,击败奥地利、普鲁士、俄罗斯、葡萄牙等国,其中包括奥斯特里茨战役(1805年)及弗里德兰战役(1807年)等。欧洲战争于1807年7月,《蒂尔西特条约》的签订下结束。法国对外的一连串战争被称为拿破仑战争,把法国的影响力扩至整个西欧及波兰。在侵俄战役惨败后,第六次反法联军于日攻入巴黎,4月6日拿破仑被迫退位,被流放到厄尔巴岛,波旁王朝复辟。日,拿破仑从厄尔巴岛返回巴黎复位,史称百日王朝。6月18日,拿破仑一世在滑铁卢战役战败。6月22日再次退位,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第一帝国正式告终。第二十二名、北宋(面积:279万平方公里)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作赵宋,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赵匡胤改国号为宋,定都汴梁(河南开封) 。后通过杯酒释兵权,将兵权与财政权集中于中央,避免了中晚唐藩镇割据的乱象。但也导致宋朝与辽国及西夏的战争中失利。靖康元年(1126年)发生靖康之难,金国兵临汴梁,次年灭亡。北宋疆域东北以今海河、河北霸州、山西雁门关为界;西北以陕西横山、甘肃东部、青海湟水为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为界。宋神宗时通过熙河开边收复河湟,宋徽宗时期于青海北部置陇右都护府,并重金赎回幽云七州。有人认为北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代。此期间儒学得到复兴,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政治也较开明,经济文化繁荣。咸平三年(1000年)的GDP为265.5亿美元,占据世界比重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北宋时期,因推广占城稻人口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3710万迅速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万。北宋时期对外关系在唐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在东亚同朝鲜和日本关系交流密切,在东南亚同越南和印尼也加强了联系,同时还影响到了西亚和非洲。第二十一名、贵霜帝国(大月氏)(面积:286万平方公里)贵霜帝国大月氏是五翕侯贵霜翕侯部落建立。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2世纪初,月氏人游牧于河西走廊西部张掖至敦煌一带,势力强大,为匈奴劲敌。约在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汉使张骞至其国,以后往来渐密。国内分为休密、双靡、贵霜、肸顿、都密五部歙侯。公元前177年前不久,月氏击破敦煌附近另一个小游牧部落乌孙,杀其王难兜靡,夺其地,难兜靡子猎骄靡初生,其部落逃奔匈奴。公元前170年左右被匈奴击败,西迁中亚阿姆河流域。公元前125年征服巴克特利亚(由古希腊人在中亚建立的国家),统治整个阿姆河、锡尔河流域,大月氏部族一分为五,迁往东部山区,设五部翕侯统治,贵霜是其中一部。公元1世纪中叶贵霜部翕侯丘就却统一五部,建立贵霜帝国。丘就却又南下攻击喀布尔河流域和今喀什米尔地区,后定都为高附(今阿富汗的喀布尔),初步奠定了帝国的基础。公元1世纪60年代,贵霜已统治索格狄亚那、巴克特里亚、喀布尔、坦叉始罗、犍陀罗、罽宾,可能还有西旁遮普。其后,无名王索特·麦格斯时期,贵霜向西扩展至赫拉特,控制了整个河间地区,并羁縻了康居和大宛。公元90年,贵霜王因求汉公主,被班超拒绝,遣副王谢率军七万攻超,为超所败,纳礼求和。班超一直不知贵霜王名,仅以“月氏王”呼之。233年,萨珊王阿尔达希尔一世率军攻克锡斯坦后,经呼罗珊入花剌子模,接着攻入索格狄亚那、巴克特里亚、喀布尔、坦叉始罗,给贵霜以致命打击。波调死后,贵霜仍保持着印度河以东地区的统治。第二十名、曹魏(面积:292万平方公里,全盛时期达到400万)魏国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后魏”,故曹魏也称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曹操受封魏公时,治所在东汉时期魏郡所在地的邺,因此汉献帝封他为“魏公”、“魏王”,因此国号为“魏”。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至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由于曹魏在三国中占据中原地区,国力远胜于蜀汉和东吴。曹魏一朝,最重要的改革有陈群的九品中正制,对两晋南北朝的政治产生深远影响。在疆域上继承了东汉在西域的统治,设立西域长史府进行管理,在毌丘俭征伐高句丽后将朝鲜半岛北部并入了版图,南部诸州大致以秦岭淮河与蜀、吴为界。 公元263年,攻灭蜀汉将益州和南中纳入版图,曹魏国土约达四百万平方公里。第十九名、大秦帝国(面积:354万平方公里)秦朝,是由战国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传三世,共两帝一王,国祚共十四年。因秦朝王室嬴姓,故史书上别称嬴秦,以区分其他国号为秦的政权。秦国原为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到秦始皇继位后,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先后攻灭关东六国,完成华夏大一统,后北击匈奴、南并百越,建立中国空前辽阔的王朝。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与赵高合谋篡改秦法导致秦末农民起义。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秦朝创立帝制及以三公九卿为代表的中央官制,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彻底打破自西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制度,强力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又推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统一文化风俗,加强了大一统的凝聚力,奠定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故称“百代都行秦政法” 。秦朝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第十八名、阿提拉大单于的匈奴帝国(面积:360万平方公里)由448年至450年,匈族帝国的版图到了盛极的地步:东起自咸海,西至大西洋海岸;南起自多瑙河,北至波罗的海。这广大区域的一带附属国,都有自己的国王和部落酋长,平日向阿提拉称臣纳贡,战时出兵参战。在阿提拉在政的时期,他甚至派出使节团到其他国家进行外交考察、强化贸易活动。第十七名、金(面积:362万平方公里)金朝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一百二十年。女真原为辽朝臣属,天庆四年(1114年),金太祖完颜旻统一女真诸部后起兵反辽。于翌年在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哈尔滨)建都立国,国号大金,建元“收国”。并于1125年灭辽朝,两年后再灭北宋。贞元元年(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迁都中都大兴府(今北京)。金世宗、金章宗统治时期,金国政治文化达到巅峰,金章宗在位后期由盛转衰。金宣宗继位后,内部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外受大蒙古国南侵,被迫迁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女真贵族大肆占领华北田地,奴役汉族,使得双方的冲突加剧。当金朝国势衰退时,汉族纷纷揭竿而起。1234年,金国在南宋和蒙古南北夹击下覆亡。金朝鼎盛时期统治疆域包括今天的中国大陆淮河北部、秦岭东北大部分地区和俄罗斯联邦的远东地区,疆域辽阔。第十六名、印度莫卧儿帝国(面积:384万平方公里)莫卧儿帝国,是突厥化的蒙古人 帖木儿的后裔巴布尔在印度建立的封建专制王朝。在帝国的全盛时期,领土几乎囊括整个南亚次大陆以及阿富汗等地。莫卧儿帝国上层建筑是穆斯林,而基础则是印度教,波斯语是宫廷、公众事务、外交、文学和上流社会的语言。帖木儿帝国崩溃后,其皇室后裔巴布尔率军入侵南亚次大陆建立莫卧儿帝国,帝国在其子胡马雍时期曾一度衰落,后在第三代皇帝阿克巴时期进入全盛时期,这一时期莫卧儿帝国内部实行文化融合和宗教宽容政策,但这一政策在第四代皇帝贾汗吉尔时期因叛乱而被抛弃。到了第五代皇帝沙贾汗时,莫卧儿帝国空前强大,但由于沙贾汗大兴土木和赋税繁重而发生内部纠纷,1657年沙贾汗被其子奥朗则布推翻。奥朗则布时期的莫卧儿帝国领土达到最庞大的时候,但沙贾汗时期遗留下来的一系列问题导致莫卧儿帝国衰落。第十五名、辽(面积:448万平方公里)辽朝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传九帝,享国二百一十年。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正式建国称帝,成为辽政权的创始人,国号“契丹”,定都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罗城) 。947年,辽太宗率军南下中原,攻占汴京(今河南开封)灭后晋,耶律德光登基改汗称帝,并改国号为辽。983年曾复更名“大契丹”,1066年辽道宗耶律洪基恢复国号“辽”。1125年为金国所灭。辽末,辽贵族耶律淳建立北辽,与西夏共同抗金,后被金灭。辽朝宗室后代耶律留哥与其弟耶律厮不分别建立了东辽与后辽,最后东辽灭后辽,东辽被蒙古所灭。辽亡后,耶律大石西迁到中亚楚河流域建立西辽,定都虎思斡耳朵,1218年被蒙古所灭。1222年西辽贵族在今伊朗建立了小政权后西辽,后又被蒙古所灭。辽朝全盛时期疆域东到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到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一带,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沟河 。第十四名、隋(面积:480万平方公里)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王朝,因唐朝与隋朝的文化、制度、社会特点一脉相承,故史学家常将两朝合称为隋唐。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北周覆亡。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随后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令宇文恺营建东都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并于次年(606年)迁都洛阳。隋文帝在位年间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安定,开创了开皇之治的繁荣局面。隋炀帝过度消耗国力,最后引发了隋末民变和贵族叛变。大业十四年(618年)隋朝灭亡,享国38年。第十三名、德意志第三帝国(面积:490万平方公里)鼎盛时期疆域是(1941年-1942年)600万平方公里。(本土69万平方公里)第十二名、印度孔雀帝国(面积:520万平方公里)孔雀王朝是古印度摩揭陀国著名的奴隶制王朝 ,因其创建者旃陀罗笈多出身于一个饲养孔雀的家族而得名。月护王赶走了希腊人在旁遮普的残余力量,逐渐征服北印度的大部分地区。月护王在位后期击退了塞琉古帝国的入侵,并获得对阿富汗的统治权。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统治时期疆域广阔,政权强大,佛教兴盛并开始向外传播 。阿育王死后,他的儿子据地独立,原来在帝国内处于半独立状态的安度罗也在南部宣布独立。孔雀王朝在恒河流域继续维持统治约50年。约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末王被大臣普沙密多罗·巽伽所杀,孔雀帝国正式结束,该王朝是第一个基本统一印度的政权。第十一名、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晋朝(面积:550万平方公里,晋朝543万平方公里)奥斯曼帝国,为突厥人建立的帝国,创立者为奥斯曼一世。奥斯曼人初居中亚,后迁至小亚细亚,日渐兴盛。极盛时势力达亚欧非三大洲,领有南欧、巴尔干半岛、中东及北非之大部分领土,西达直布罗陀海峡,东抵里海及波斯湾,北及今之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南及今之苏丹与也门。奥斯曼帝国自消灭东罗马帝国后,定都于君士坦丁堡,且以东罗马帝国的继承人自居。故奥斯曼帝国的君主苏丹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的文化及伊斯兰文化,因而东西文明在其得以统合。奥斯曼帝国位处东西文明交汇处,并掌握东西文明的陆上交通线达六个世纪之久。在其存在期间,不止一次实行伊斯兰化与现代化改革,使得东西文明的界限日趋模糊。奥斯曼帝国对西方文明影响举足轻重,其建筑师希南名留至今。16世纪,苏莱曼大帝在位之时,日趋鼎盛,其领土在17世纪更达最高峰。在巴巴罗萨的带领下,其海军更掌控地中海。第十名、罗马帝国(面积:590万平方公里)罗马帝国,正式名称为元老院与罗马人民,中国史书称为大秦、拂菻,是古罗马文明的一个阶段。罗马共和国的扩张使罗马超出了一个城邦的概念,成为一个环地中海的多民族、多宗教、多语言、多文化大国。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盖乌斯·屋大维“奥古斯都”称号,罗马共和国由此进入帝国时代。安敦尼王朝皇帝图拉真在位时(公元98年—公元117年),罗马帝国达到极盛,经济空前繁荣,疆域也达到最大:西起西班牙、高卢与不列颠,东到幼发拉底河上游,南至非洲北部,北达莱茵河与多瑙河一带,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海,全盛时期控制了大约5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君主制国家之一。公元395年,狄奥多西一世将帝国分给两个儿子,从此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实行永久分治。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在内忧外患下灭亡;公元1453年,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军攻破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灭亡。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进入了近一千年的中世纪(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第九名、亚历山大帝国(面积:687万平方公里)亚历山大帝国,又称马其顿帝国,由著名的征服者亚历山大大帝开创,其版图东起葱岭与印度河平原,南至波斯湾并包括埃及,西到色雷斯和希腊,北抵黑海及阿姆河,是历史上继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之后第二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帝国。其统治基本沿袭了波斯帝国的旧规,继承并改进了波斯的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在原有的基础上并行马其顿军事体系,按照马其顿方式组建陆海军。亚历山大死后,由部将发起的继承者战争连续不断,帝国终于四分五裂并陷入分崩离析中。一个空前强大的帝国终于瓦解。第八名、明和汉,约为1000万平方公里,疆域比较难界定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共历二十九帝,享国四百零五年。汉朝因尚火德故称为炎汉 ,又因皇室姓刘而被称为刘汉。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在推翻秦朝后被封为汉王,楚汉之争获胜后称帝建立西汉,汉初在消灭异姓王和诸吕之乱后政局趋于稳定。汉文帝、汉景帝采取养生息开创文景之治,汉武帝即位后攘夷拓土,被今人称为汉武盛世,至汉宣帝时期国力达到极盛 ,史称孝宣中兴 。8年,王莽篡汉,西汉灭亡,不久爆发绿林赤眉起义。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8] ,统一天下后息兵养民,史称光武中兴 。汉明帝、汉章帝沿袭轻徭薄赋开创明章之治,汉和帝继位后开创永元之隆 ,东汉国力达到极盛。中期发生戚宦之争和党锢之祸,于184年爆发黄巾起义,虽剿灭民乱却导致地方拥兵自重,董卓之乱后东汉名存实亡。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后,刘备建立蜀汉延续汉室,中国进入三国时期。汉朝和约略同时期欧洲的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两汉时期奠定汉地范围,极盛时东并朝鲜、南包越南、西逾葱岭、北达阴山。2年,西汉全国人口达六千余万 ,占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第七名、唐,全盛时期面积:1307万平方公里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发动晋阳兵变,次年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之后武则天一度以周代唐,神龙革命后恢复大唐国号。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开创了经济繁荣、四夷宾服、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上下。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中后期又经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大中之治国势复振。878年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唐朝是版图最大,亦是唯一未修建长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唐朝与当时阿拉伯帝国并列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声誉远扬海外,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 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第六名、阿拉伯帝国(面积:1347万平方公里)阿拉伯帝国,唐代以来的中国史书均称之为大食,而西欧则习惯将其称作萨拉森帝国。阿拉伯极盛疆域东起印度河及葱岭,西抵大西洋沿岸,北达高加索山脉、里海以及法国南部,南至阿拉伯海与撒哈拉沙漠,国土面积达134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古代历史上东西方跨度最长的帝国之一,亦是继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之后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阿拉伯帝国历经626年,主要有四大哈里发时期(632年—661年)和倭马亚王朝(661年—750年)、阿拔斯王朝(750年—1258年)两个世袭王朝。1258年,阿拔斯首都巴格达被大蒙古国的西征统帅旭烈兀攻陷,阿拉伯帝国灭亡。第五名、清(面积:1502万平方公里)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大顺攻占明朝国都,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一片石之战后,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趁势入关,同年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第四名、西班牙帝国(极盛疆域,2200万平方公里)16世纪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是欧洲环球探险和扩张的先驱,并在各大海洋开拓贸易路线,使得贸易繁荣,路线从西班牙横跨大西洋到美洲,从墨西哥横跨太平洋,经菲律宾到东亚。西班牙征服者摧毁了阿兹特克、印加帝国和玛雅文明,并对美洲大片领土宣称主权。一时之间,凭著其经验充足的海军,西班牙帝国称霸海洋。法国著名历史学家皮埃尔·维拉尔称之为“演绎出人类历史最非凡的史诗”,西班牙在16世纪至17世纪间经历其黄金年代。第三名、俄罗斯帝国(极盛疆域:2300万平方公里)俄罗斯帝国,一般称为沙俄或沙皇俄国,是1721年彼得一世加冕为皇帝后,至1917年尼古拉二世退位为止的俄罗斯国家。同时也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制国家,由罗曼诺夫王朝统治。俄罗斯帝国共有1亿2560万人,至1914年达到1亿6570万人。在罗曼诺夫王朝之前的留里克王朝的伊凡四世在1547年便已经开始使用“沙皇”的称号,因此一些历史学家认为“俄罗斯帝国”真正诞生是沙皇伊凡三世征服诺夫哥罗德或伊凡四世征服喀山,根据另一个角度来看,长期沙皇制度 ,这是在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后已经帝国的当代俄语单词。也许罗曼诺夫王朝的彼得一世称帝是为了让欧洲承认俄罗斯作为一个欧洲的君主制国家。17世纪俄罗斯的扩张,最终导致在17世纪中叶,俄罗斯完全征服西伯利亚之后,俄罗斯的领土到太平洋和波俄战争(1654年—1667年)之后的左岸乌克兰。俄罗斯帝国的国力在19世纪达到空前鼎盛,是当时的世界列强之一,自称第三罗马,但在19世纪后期的欧洲相继进行工业革命时没有紧随时代的步伐,导致经济实力在20世纪初期的尼古拉二世时代远不及其他欧洲几大国。1914年8月,政局动荡不定的俄罗斯参加一战,不堪的战局直接导致了在1917年爆发二月革命,尼古拉二世签署退位声明,俄罗斯帝国灭亡,俄罗斯共和国和俄国临时政府成立,但同年就被布尔什维克通过十月革命暴力推翻,被苏俄与苏联取代。第二名、蒙古帝国(极盛疆域:3300万平方公里)蒙古帝国是在13世纪由蒙古人建立的元朝与四大汗国联合组成的大帝国 ,是西方史学家对蒙古政权的统称,与内部统一的大蒙古国定义不同。1206年,孛儿只斤·铁木真在斡难河上游的大忽里勒台被推举为大可汗,标志着大蒙古国的诞生 。铁木真及其子孙在对外征战中,开拓了东起日本海、西抵地中海、北跨西伯利亚、南至波斯湾的辽阔疆域 ,国土横跨亚欧大陆,极盛国土面积达三千几百多万平方公里(含西伯利亚北部),是连续面积最大的帝国。蒙古西征后,在被征服地区建立了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儿汗国。四大汗国的统治者在血统上出自“黄金家族”,同奉大蒙古国为宗主 。1259年孛儿只斤·蒙哥去世之后,四大汗国实质上都获得了独立。蒙古人建立了横跨亚欧大陆的帝国,但境内地形复杂,交通落后,民族众多,社会发展水平不一,语言、文化传统各异,根本不可能实现完全统一。蒙古帝国从它诞生的时候,就无法避免瓦解崩溃的命运。14世纪中叶以后,四大汗国逐渐衰落。蒙古帝国的建立加速了东西方的文化、技术交流,促进了多民族的文化及商业的交流。第一名、大英帝国(极盛疆域:3578万平方公里)大英帝国,由其领土、自治领、殖民地、托管国及其他由英国管理统治的地区组成,被国际社会及历史学界视为世界历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其统治面积达到约3400万平方公里。一般认为,1688年光荣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并在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中以法律形式对王权进行明确制约,确立了资产阶级执政的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英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使其经济、军力、科技、文化迅猛发展,标志着英国的崛起。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后从法国手里夺取整个加拿大,标志着英国成为无可争议的海洋霸主,1815年击败拿破仑领导的法兰西第一帝国后,英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强权,主导国际事务达一个世纪之久,这一时期,被称为“不列颠治世”。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与新兴的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矛盾无法调和,1914年英国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一战结束后的1922年,根据巴黎和会夺取德国殖民地而达到领土面积最大时期,覆盖了地球上四分之一的土地和四分之一的人口,成为了世界历史上跨度最广的国家。由于帝国的领土、属土遍及包括南极洲在内的七大洲、四大洋,有“英国的太阳永远不会落下”的说法,所以被形容为继西班牙帝国之后的第二个“日不落帝国”。其他实力强悍的帝国有:神圣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是962年至1806年地跨西欧和中欧的封建君主制帝国,版图以日耳曼尼亚为核心,包括一些周边地区,在巅峰时期包括了意大利北部(原属中法兰克王国)和勃艮第还有弗里西亚(今低地国家)。962年德意志(前身是东法兰克王国)国王奥托一世在罗马被教皇加冕为罗马皇帝。后腓特烈一世改国名为神圣罗马帝国。在帝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其由数百个更小的附属单位组成,其中有侯国、公国、郡县、帝国自由城市。早期是皇帝拥有实际权力的封建帝国,14世纪时演变成承认皇帝为最高权威的联邦。1356年查理四世皇帝确立了帝国的七个选帝侯:美茵茨大主教、科隆大主教、特里尔大主教、萨克森选侯国、勃兰登堡公国(它是勃兰登堡-普鲁士王国的前身,后统一除奥地利以外的所有德意志邦国,建立德意志第二帝国)、普法尔茨选侯国以及波希米亚国王(后期由奥地利大公兼任)。13世纪开始,帝国皇位长期被帝国的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占据。1806年拿破仑勒令弗朗茨二世于8月6日放弃神圣罗马皇帝尊号,仅保留奥地利皇帝称号,神圣罗马帝国瓦解为奥地利帝国、莱茵邦联等。德国人在论述其国历史时,将其定义为“德意志第一帝国”;和后来的德意志第二帝国(1871年成立)与德意志第三帝国(1933年成立的纳粹德国)加以连论。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廷帝国,核心地区位于欧洲东南部的巴尔干半岛,领土也曾包括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极盛时领土还包括意大利、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高加索、西班牙南部沿海和北非的地中海沿岸。是欧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其中的东罗马帝国延续了近千年之久,在此期间它一般被人简单地称为“罗马帝国”。到了17世纪,西欧的历史学家为了区分古代罗马帝国和中世纪神圣罗马帝国,便引入了&拜占庭帝国&这一称呼。东罗马帝国的文化和宗教对于今日的东欧各国有很大的影响,其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史料、著作和理性的哲学思想也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最直接的动力,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并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历史。拜占庭帝国共历经12个朝代,93位皇帝。帝国的首都为新罗马。1204年,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曾被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攻陷,直到1261年收复。日,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军攻入君士坦丁堡(今为伊斯坦布尔),东罗马帝国正式灭亡。波斯帝国波斯帝国是位于西亚伊朗高原地区以古波斯人为中心形成的君主制帝国,始于公元前550年居鲁士大帝开创阿契美尼德王朝,终于1935年巴列维王朝礼萨·汗改国名为伊朗。历史上波斯人曾建立过多个帝国,如阿契美尼德王朝、帕提亚帝国、萨珊王朝、萨曼王朝、萨非王朝等。全盛时期领土东起印度河平原、帕米尔高原,南抵埃及、利比亚,西至小亚细亚、巴尔干半岛,北达高加索山脉、咸海。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的西南部。自从公元前600年开始,希腊人把这一地区叫做“波斯”。直到1935年,欧洲人一直使用波斯来称呼这个地区和位于这一地区的古代君主制国家,而波斯人则从依兰沙赫尔时期起开始称呼自己的古代君主制国家为埃兰沙赫尔,意为“中古雅利安人的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奥斯曼帝国,为突厥人建立的帝国,创立者为奥斯曼一世。奥斯曼人初居中亚,后迁至小亚细亚,日渐兴盛。极盛时势力达亚欧非三大洲,领有南欧、巴尔干半岛、中东及北非之大部分领土,西达直布罗陀海峡,东抵里海及波斯湾,北及今之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南及今之苏丹与也门。奥斯曼帝国自消灭东罗马帝国后,定都于君士坦丁堡,且以东罗马帝国的继承人自居。故奥斯曼帝国的君主苏丹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的文化及伊斯兰文化,因而东西文明在其得以统合。在其存在期间,使得东西文明的界限日趋模糊。奥斯曼帝国对西方文明影响举足轻重,其建筑师希南名留至今。16世纪,苏莱曼大帝在位之时,日趋鼎盛,其领土在17世纪更达最高峰。在巴巴罗萨的带领下,其海军更掌控地中海。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交流学习,知识文化,传承经典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贵霜帝国的首都白沙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