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失手打碎30万手镯镯,怎样的最新相关信息

摔碎“30万手镯”的大妈,到底要赔多少钱?
昨天,不小心摔碎30万翡翠手镯的大妈
不仅刷爆了朋友圈,
而且还登上了新闻头条
点击标题跳转
大妈试戴30万元玉镯,结果摔碎了!大妈吓得当场晕厥……
随着该事件热度的上升
很多事情水落石出
而大家所关注的
摔碎手镯后急晕了的大妈
到底要赔多少钱?
摔碎了的手镯,到底是不是地摊货?
昨天很多网友在评论中
很多网友认为“地摊”上售卖的手镯
不值这个钱
根据相关媒体的报道
事发玉石店位于云南瑞丽市姐告玉城
(科普:瑞丽市的姐告玉城在全国赫赫有名。
姐告玉城号称四大珠宝集散地之一,
也是全国最大最早的翡翠交易市场之一,
从事玉器买卖的商家超过数百户。)
摊上事的大妈是来自江西的游客,
试戴时戴好后,问多少钱。
服务员说30万,她就想把手镯取下来,
取手镯时左边夹着包,右边夹着雨伞,
取下来时,没想到手一滑,
手镯摔在瓷砖地面上断成两截。
后来越来越紧张,嘴唇都发白了,
浑身冒冷汗,然后就晕了过去。
后来经检查,身体并无大碍。
而该玉器店,在这里开店10多年了。
在采访中,知情人透露,
标价30万的玉镯在当地并不算贵,
“黄金有价玉无价,在当地只能算是中档,
几百万、上千万的玉器都有,
只是几百万的都在贵宾室,不会这样摆出来。”
“玉器本身就是协商的价格,开价30万,进价的话......就跟你明说也没什么好隐瞒的,据我们知道都有10多万。”
在采访中,知情人透露,一般这样的玉器都有官方鉴定证书,但不会在证书上标定价格,“像是成色、颜色等都会影响到玉器价格。”
知情人说:家属只愿赔7万
标价30万的手镯,到底值多少钱?
大妈又需要赔多少钱?
这是事情发生后,所有人都关心的事情。
瑞丽市宝石协会
对该条翡翠手镯的价值进行了评估,
称该手镯市场价值18万,
建议损坏的手镯使用镶嵌包金方式修复。
据媒体报道,昨天下午,协商中,经瑞丽珠宝玉石鉴定部门估价,店方同意大妈赔偿17万元了事,但大妈身上仅能拿出1万元,双方协商无果,下午18:50许,双方同意到姐告公安分局接受警方调解。
据知情人介绍,“晕倒的家属愿意赔偿7万,但因为商家本钱都没有赚回来,所以还在沟通。”
截止6月27日20时30分,双方最终无法在警方调解下协商达成赔偿协议,将在调解笔录上签字后通过法律程序解决。
相似案例:一个要赔钱,一个不用赔钱
如果诉诸于法律
女游客到底需不需要赔钱?
又该承担多大的责任?
其实很多相似的案例都曾经上演过
不同情况,赔得钱也不一样
摔碎93万手镯,赔偿店方19.6万元
市民彭女士在溧阳某珠宝店试戴一只标价93万元的翡翠手镯。没想到,试戴时,翡翠手镯不慎滑落在地,当场摔成4截。双方协商未果后,店家把这位女士告上了法庭。
店方在诉状中提出的赔偿要求是41.85万元,依据是手镯的进货发票及鉴定证书。但彭女士对此赔偿数额仍有异议。最终,双方共同委托了北京一家宝石鉴定中心对这只手镯进行估价。经估价,这只手镯的市场参考价为28万元。
这位女士认为,作为玉器经营者本身就存在经营风险,不应该把风险转嫁到顾客身上,而且在试戴时,营业员发现她佩戴方法有错误并没有及时制止,以致手镯滑落在地。而作为顾客,自己并不知道如何佩带,营业员有义务指导或帮助其佩带。因此,彭女士认为自己最多承担10%的责任。
但珠宝商行的负责人认为,营业员在为彭女士试戴时垫了一块软布,正说明他们是十分小心的。由于当时我国对于珠宝首饰行业经营服务行为并无任何规范,而经营者是否要帮助试戴,完全取决于顾客的意愿。最终,法院认定彭女士应承担70%的责任,彭女士赔偿店方19.6万元。
摔裂60万的手镯,法院说不用赔钱
沈阳一女护士到商场买手镯。但由于尺寸不适合,导致在取手镯的时候不慎将手镯摔出了裂痕,后来才知道这只手镯的标价是60万元。
事发后,柜台的服务员给负责人打了电话。负责人来到商场后,说摔破的手镯进价是15万元,提出对半责任,让小王承担7.5万元。后来闹上了法庭,最后的判决是这位女士并不用赔偿。
法院给出的解释是:被告是在征得原告的同意后试戴手镯的,而将手镯交给被告试戴,是原告为实现销售目的而自愿做出的,至于手镯可能毁损的风险是否随实际控制人而转移,则双方没有约定。因此在被告没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情况下,原则上原告应自担该行为风险。
摔坏38.8万翡翠手镯,被判赔3.7万元
日,镇江市民徐芳在镇江百盛商城有限公司购物广场“金伯利钻石”柜台,看到一只标价38.8万元的翡翠手镯,让营业员拿出给自己看看,就在看的过程中,失手将手镯摔到地上,局部出现明显裂纹。镇江金缘珠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宝公司”)和徐芳多次协商无果后,将徐芳告上法庭。
镇江京口法院对此案做出一审判决。法院认为,珠宝公司未对经营场所尽到足够的安全保障义务,对手镯坠地受损后果承担主要责任,徐芳疏于注意和防范,承担次要责任。法院一审判决徐芳赔偿3.735万元。
同样都是摔碎了手镯,有的要赔钱,有的不用赔。
那位大妈到底要不要赔钱?要赔多少钱?
从以上案例上讲,玉石店是否也需要承担一定的看护责任?
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不管怎样,大妈还是要放宽心,毕竟身体最重要……
说到最后,盘玩妹还是那句话:
贵重东西先问价再试戴,避免商家漫天要价。
试戴时一定要小心,必要时可以让工作人员帮忙试戴。
爱盘玩,中国最专业的文玩原创平台。每天创作最“有趣、有料”的收藏类文章!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关注爱盘玩,了解更多:
〡星月〡金刚〡打结〡砗磲〡琥珀〡蜜蜡〡
〡崖柏〡凤眼〡黄花梨〡小叶紫檀〡青金〡
〡菩提根〡绿松〡老山檀〡椰壳〡葫芦〡
〡沉香〡珊瑚〡金丝楠〡橄榄〡打结编串〡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摔碎30万的手镯该赔多少?曾有类似案例只赔3万多
[摘要]最近,一游客在玉石城摔坏了一枚30万的翡翠手镯,惊惧之下晕倒在地。有人觉得集市上的翡翠根本不值那么多钱,商家在碰瓷宰客;有人觉得,顾客摔坏东西,跟商家没有一毛钱关系,理应照价赔偿。实际上,如果商家没有做好防范,顾客赔多少不仅和他有关,关系还很大。要点速读顾客摔坏了手镯,如果商家没有做好防范,可能会承担7成的责任。 真玉石不一定有价值,“和田玉也有垃圾货,被拿来腌咸菜的多了去了”商家既想让买家买得爽,又不想承受损失,可以为自己的美玉买保险。顾客摔坏手镯,商家也可能担责,且负主要责任损坏东西要赔偿,天经地义。然而,按什么比例赔偿,赔多少,却大有讨论空间。在店里摔坏玉镯,少见,但不是没有,如何赔偿还有司法判例。2013年,市民柳某在镇江某珠宝柜台,看到一只标价38.8万的翡翠手镯,就让营业员拿出来给自己看,结果失手将手镯摔到了地上。调解无果后,双方诉诸公堂。镇江京口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到原告营业场所选购手镯,双方是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关系。原告作为手镯经营场所的经营者,应当对消费者尽到安全保障义务。注意,这个安全保障义务,不仅包括保障消费者自身的人身、财产安全,还包括尽量避免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因过失行为产生民事责任而导致的财产损失。法院认为,本案中的翡翠手镯标价38.8万元,属易损易碎的贵重商品,而珠宝商经营场所和交易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措施明显缺失:1、其未能针对翡翠手镯与硬物撞击时易碎的特点,对交易场所的硬物实施软包装;2、未在硬质地面上铺设地毯,或者进行其他改造,尽量减少手镯与硬物撞击的可能性;3、未能提供安全舒适的交易环境,尽量避免消费者在查验手镯过程中受到可能导致意外的干扰……据此,法院认定珠宝商在经营中没有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应当对手镯坠地受损后果承担主要责任(70%)。顾客由于疏于注意和防范,对损失承担次要责任(30%)。按照这个责任比例,顾客赔偿玉镯价值损失的30%。在其他情节类似的案例中——顾客大意损坏玉镯,商家没有尽到安全防范的义务。有的判决倾向于保护商家,顾客担责比例更大;有的判决倾向于保护顾客,商家承担的比例更大。尽管责任认定的比例不同,但如果没尽到防范义务,商家都必须承担损失,顾客不用负全责。商家担责,也不违背行业传统再来看女游客摔断30万手镯一事,从现场的视频和图片中,不少网友发现,这个当地著名的玉石城环境简陋,缺乏保护措施,认为如此高档的翡翠随意摆放,有宰客碰瓷之嫌。6月30日,事发玉石市场对碰瓷宰客的质疑进行了回应事发市场还表示,“每个柜台几百万、上千万价值的珠宝很普遍,到玉城市场观光购物,随便挑、随便选,让您感觉不到购物压力,如同上街买菜般的自由随意,这正是我们市场的特色与亮点……”,这相当于承认了当地卖玉柜台缺乏足够的保护措施,而这意味着卖家可能要承担责任。根据现有报道,店家的手镯并未明码标价,游客戴好后问多少钱,服务员说30万,游客一听,连忙摘下,摔坏了玉镯。王小军律师认为,店家对商品无明码标价,违反《价格法》。商家的这一违法行为与玉器摔坏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顾客听到30万报价,急忙想把手镯取下来时,不慎摔坏。合理推测,30万的报价远超该游客预期,故其急于取下,致摔坏。如果商家有明码标价,该顾客很有可能根本不会去试戴该手镯。6月27日,费女士当场晕倒,从图片中可以看出,摊位简陋,玉器也未明码标价别抱怨现在生意不好做,“货不过手”是古玩玉器行业最重要的行规之一。以玉器为例,“货不过手”是指在玉器交易过程中,双方不会用手直接传递,卖家在告诉买家正确的试戴方法后,会把玉器放在软布上让你看或拿,避免双方没接稳摔坏玉器,纠缠不清。既然玉石城想给买家“买菜”的感觉,那么也应预见到玉器损坏的风险,更注重安全防范。当地宝石协会估价18万,不应作为赔偿依据前面说了责任划分,现在谈谈该赔多少。卖方拿出了云南省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出具的《天然翡翠饰品合格证书》,随后瑞丽市宝玉石协会给出了对这块翡翠的评估意见——被损坏的手镯市场价值为18万。不少人觉得,“黄金有价玉无价”,货是真货,鉴定机构也给玉镯“降了价”,游客就应该见好就收,照价赔偿。6月27日,瑞丽市宝玉石协会评估专业委员会对受损手镯评估先普及一个常识。对专业人士来说,鉴定玉石真假并不难,过程也不复杂,一般只要用常规宝石检测仪器分析其宝石学特征即可,成本几块钱。然而,鉴定完毕,有了证书,能且仅能证明玉石为真,并不能证明其价值高。翡翠分为ABCD四级,但即使拿到A级证书只能证明它是天然的石头。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实际上,从几万上百万的中高档翡翠,到几十块钱的翡翠旅游工艺品,都可以是A货。新疆金丝玉文化协会会长李常宝在接受《人民日报》(2014年)采访时更是表示,玉石种类很多,价值相差巨大,“和田玉也有垃圾货,被拿来腌咸菜的多了去了,但你拿这种去鉴定,也能给你出A货鉴定证书”。这恐怕才是一些卖家强调“黄金有价玉无价”的原因——把水搅浑,高价出售玉石。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才能公正地评估玉器价值。最近,云南省宝玉石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赵旭刚坦承,因为玉不同于钻石和黄金,没有一定的标准和国际报价,也没有业界都接受的品级评定机制,只能通过行业约束出来的共识来估计手镯的价格。现在当地宝玉石协会给出了18万的估价,然而,瑞丽市宝玉石协会作为行业组织,与当地玉石城这类玉石商,存在着天然联系和共同利益——如果估价低于30万太多,无疑坐实了宰客碰瓷的指控,而这是当地玉石行业的灾难。当然,有利益关联不意味着协会一定会偏袒商家,但要想平息质疑,玉镯的价值鉴定应找更为中立的第三方——如外地或更高层级的宝玉石协会,或者买卖双方都认可的、有资格的鉴定机构。瑞丽宝协表示,以上评估仅供参考,这不是自谦,而是有自知之明前文提到的镇江京口人民法院判决的摔坏玉镯案中,玉镯的价值就不是行业协会认定的,而是由镇江市价格认证中心鉴证——结果,标价为388000元的玉镯,在受损当日的市场价格被认定为147500元。鉴于双方对此鉴证结论未提出异议,法院对此结论予以确认。此外,参照专业人员意见,法院酌情认定该手镯的残值为23000元(买卖双方尚未完成交易行为,受损手镯仍然归卖方所有,且卖方更有修复优势),手镯受损的损失金额为市价减去残值,等于124500元。最终,按照买卖双方3:7的责任划分原则,法院判决买家赔偿珠宝商37350元。在瑞丽发生的摔碎手镯事件中,此前游客愿意赔付的金额在3万元左右,但双方就赔偿金额未达成一致,准备司法解决。而最新的情况是,店家表示游客不知所踪,电话失联,这可能是游客觉得谈不拢,那只能诉讼解决了。实际上,参照镇江的案例,再加上瑞丽的珠宝商未尽明码标价之责,游客走民事诉讼途径,赔偿可能都到不了3万。不少人觉得顾客认赔的数额少既想让买家爽,又不想承受损失,不如买保险在这起事件中,很多玉石行业从业者都站出来诉苦——虽然玉石行业利润高,但压货太严重,变现周期太长,总体利润不大,承受不起不索赔的损失。卖家既想让买家有好的购物体验,又不想倒霉,有解决办法么?有,那就是保险,毕竟保险的作用就是将个体的不幸让众人分担。这次,就有业内人士建议,销售翡翠玉石等贵重物品的商家可借鉴国外经验,为贵重商品购买保险,发生商品损坏时,一定额度的保险补偿可以减轻当事双方的压力和损失。很多国家的艺术品保险市场非常成熟,但我国的艺术品保险业务很落后——九成处在没有保险的裸奔状态。原因也不复杂:发展艺术品保险的前提是,有权威机构对艺术品的真伪与价值进行评估。这个条件不满足,没有哪家保险公司敢大力发展艺术品或玉器保险业务。因此,要想让玉石被保险行业认可,念叨“黄金有价玉无价”没用,制定统一的品级评定标准,建立权威的玉石价值评估机构才行。而这不仅可以消弭消费者对玉石价格虚高的质疑,也有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本文版权归属于腾讯今日话题独家版权所有,受法律保护。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connerliu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B站唯一赌石小哥。
视频地址复制
Flash地址复制
Html地址复制
离线看更方便
用或其他应用扫描二维码
昨天发生的事也是吓到宝宝了,所以今天就出一期小讲解针对一下如果出现类似情况怎么处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1248号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6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10417 | 互联网ICP备案:沪ICP备号-3 沪ICP证:沪B2- |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转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游客失手打碎30万手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