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打响人才争夺战战,二线城市靠什么赢

我是销售代理机构
吉屋网月覆盖3000万购房人群,中文房产网站排名第4。
吉屋网月覆盖3000万购房人群,当前合作新盘超过2000个。
吉屋网月覆盖3000万购房人群,更快更准推广合作业务。
您的位置:
二线城市打响人才争夺战 给钱给房给户 口还不够
来源:吉屋网综合整理 &&发布时间:
日前,河南省会郑州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外来务工人员在该市参加城镇社会保险满两年,本人和直系亲属即可**郑州市中心城区,以及全面放开对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和迁入城镇的农村籍退伍转业军人的**限制。
无独有偶,除了郑州,此前已有包括成都、武汉、西安、长沙等在内的二线**城市出台了优厚的人才政策,这些二线城市就像约定好似的,集中发起了“人才争夺战”。
二线城市打响人才争夺战
5月8日,西安出台23条力度**的人才新政,提出“未来五年,预计投入38亿元,引才育材100万名”。
武汉的“**新政”则在5月22日起实施,留在武汉创业就业的大学生,毕业3年内无须买房即可申请**,博士、硕士可直接**;一个月后又提出了“支持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
长沙则在6月29日发布“人才新政22条”,未来五年将投入百亿以上资金,吸引储备100万名人才;给**并工作的博士、硕士、本科等,两年内每年分别发放数额不等的租房和生活补贴等。
成都在7月2日提出“蓉漂计划”,推行“先**后就业”,实行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凭毕业证**制度;对各类急需紧缺人才发放“蓉城人才绿卡”等。
短短几个月内,还有包括济南、南京、杭州、郑州、青岛、厦门、天津、重庆等二线城市,也都加入了这场“人才争夺战”。
此间的一大背景是,伴随着一线城市**政策逐渐收紧、房价高企,人才“溢出效应”开始显现,原本处于第2梯队的众多“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迎来了争抢人才的历史性契机。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和智联招聘日前联合推出的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CIER)显示,在今年第2季度,一线、新一线、二线和三线城市用工需求量同比增长分别为16%、51%、50%及56%。新一线、二线城市明显跑赢一线城市。
在一线城市疏解控制人口规模、疏解非**功能的同时,二线城市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尤其是高铁网络、城际轨道、市域地铁、临空经济区的建设,二线城市在集聚资源要素的能力进一步增强。通过吸引人才**,对当地做大城市人口规模、增加城市的竞争力和辐射能力、加快当地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在于产业定位
不过,要真正吸引人才**,关键还是要有**的产业竞争力。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名列前茅财经分析,北上广深之所以是一线城市,有其相对应的要素资源,它们在产业结构、枢纽功能等方面的领先优势,是二线城市难以企及的。比如目前收入水平较高的互联网信息经济、金融等行业,主要集中在北上深,同时,北上广作为门户型枢纽城市的功能也很难被取代。
因此,二线城市一定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将当地的比较优势发挥出来,做大做强产业链。如武汉、西安、南京、成都、沈阳等大区中心城市,高校云集,科研经费投入大,如何充分发挥科教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十分关键。
例如武汉、成都等城市,目前它们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已逐渐发挥出自身科教实力雄厚的优势。以武汉为例,该市东湖高新区,目前已有数十家上市公司,成为了中国上市公司最密集的区域之一。武大、华科毕业生近几年留在武汉的比例越来越高,并超过了北上广。
杭州也是二线城市逆袭的典型。这几年,杭州新经济表现亮眼。在信息经济的带动下,杭州这座“1.5线”城市正在迈向一线城市行列。在此背景下,杭州对人才的吸引力持续上升。据今年年初猎聘网发布的一组全国人才流动大数据,2016年,杭州市人才净流入量在全国****。
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除了乐业外,安居也很重要,而安居包括良好的教育、医疗、营商环境及城市环境等,让人才能够在二线城市扎根。
以住房为例,相比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如何将房价稳定在合理的范围,为产业发展、人才扎根创造相对较低的外部成本环境至为关键。
丁长发说,二线城市一定要分清短期利益与长期发展的问题。房价和土地价格过高,短期内对地方土地财政有利,但长期来看会导致企业营商成本过高、人才流失等问题。“尤其是一些二线城市的高房价,对它们争夺人才、发展新兴产业相当不利。”
有鉴于此,加快租赁房市场的发展广受重视。目前,住建部已会同有关部门选取了广州、深圳、南京、杭州、厦门、武汉、成都、沈阳、合肥、郑州、佛山、肇庆等12个城市作为首批开展住房租赁试点的单位。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胡刚对名列前茅财经分析,租赁房市场的发展,将加速人口向大城市的集聚。
7×24小时热文榜
你可以按区域查找嘉兴新房、二手房,也可以按区域查询嘉兴房价。同时,你买房 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在这里得到解答。
区域二手房
Copyright&(C)&2017& 深圳市吉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人才争夺战,二线城市靠什么赢|人才|二线城市|争夺战_新浪新闻
人才争夺战,二线城市靠什么赢
  原标题:人才争夺战,二线城市靠什么赢
  落户、住房等方面的优惠,增加了二线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过,单有这个还不够,还必须努力发展高新产业,让人才有足够理由留在二线城市。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是历代兴衰更替的重要原因;城市发展道理亦然:要想兴旺发达、繁荣昌盛,在城市竞争的赛道上“一马当先”,就必须聚集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让天下英才为己所用。
  近期,武汉、西安等二线城市,纷纷出台了“人才新政”,不但用近乎“零门槛”的落户条件,吸引大学毕业生工作、定居,甚至还拿出一定数量的公租房,解决年轻人安居乐业的“后顾之忧”。“抢人才”,成了二线城市发展越来越重要的支撑力量。
  虽然尚不清楚,这些直奔年轻人而去的“人才新政”,最终效果如何,这种重视人才、服务人才的做法,无疑是值得提倡、值得鼓励的。
  经济新常态下,以出口、投资、消费为“三驾马车”的传统拉动模式,日益呈现出疲软之势。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激发新活力、打造新动能,让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从而形成新的增长点。显然,具有高学历且无所畏惧、不被拘束的大学毕业生,就是承载城市梦想的最佳载体,被各个城市不约而同地瞄准选中,寄予希望。
  以杭州为例,不管是第一代企业家鲁冠球,还是第二代企业家宗庆后,如今在影响力、城市贡献度上,都难以和马云相匹敌。所以,马云曾短暂待过的上海,才会有“为什么留不住马云”的反思;武汉、南京、西安、郑州等铆足了劲儿向前冲的二线城市,如饥似渴地争夺人才,希望也能培育出自己的马云及阿里巴巴。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二线城市“人才争夺战”中诸如落户、租房、买房等“政策大礼包”,仅仅只能把人吸引来,至于能不能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则需要综合考量城市环境、行政效能、教育卫生水平、产业结构等等复杂因素。
  毕竟,谁都无法想象,一个空气污染严重、市容环境糟糕透顶的城市可以留住人才,一个关系横行、效率低下的城市可以留住人才,一个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创新机遇严重不足的城市可以留住人才,一个医疗水平难以保障、孩子上学困难无比的城市可以留住人才,一个封闭保守、开拓不足的城市可以留住人才……
  换句话说,对人才的优厚待遇,其实不能局限于人才。只有以吸引人才为契机,下大力气全面改善城市的方方面面,让生态环境、产业布局、文明意识、行政效能,都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那些剑指人才的政策,才有价值,才有未来。
  特别是在高新产业上,一线城市仍然具有绝对的优势。很多人才因为工作选择,只能到一线城市。所以,对于二线城市来说,如何在高新技术产业更好地发展,对吸引、留下人才至关重要。
  所以,拼人才,仅仅只是一个表象,更关键的是拼城市综合实力。要想让人才扎堆涌现,托起城市的明天,就必须给他们提供足够广阔的人生舞台。没有一展所长的舞台,没有开明开放、兼容并包的城市精神,没有浓郁的创新创业氛围,即便落户政策再宽松,人才最后依然会“孔雀东南飞”。
  落户、住房等方面的优惠,增加了二线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过,单有这个还不够,还必须努力发展高新产业,让人才有足够理由留在二线城市。(新京报社论)
责任编辑:张颖倩 SN191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教育思考:人才争夺战,二线城市靠什么赢
落户、住房等方面的优惠,增加了二线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过,单有这个还不够,还必须努力发展高新产业,让人才有足够理由留在二线城市。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是历代兴衰更替的重要原因;城市发展道理亦然:要想兴旺发达、繁荣昌盛,在城市竞争的赛道上“一马当先”,就必须聚集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让天下英才为己所用。
近期,武汉、西安等二线城市,纷纷出台了“人才新政”,不但用近乎“零门槛”的落户条件,吸引大学毕业生工作、定居,甚至还拿出一定数量的公租房,解决年轻人安居乐业的“后顾之忧”。“抢人才”,成了二线城市发展越来越重要的支撑力量。
虽然尚不清楚,这些直奔年轻人而去的“人才新政”,最终效果如何,这种重视人才、服务人才的做法,无疑是值得提倡、值得鼓励的。
经济新常态下,以出口、投资、消费为“三驾马车”的传统拉动模式,日益呈现出疲软之势。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激发新活力、打造新动能,让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从而形成新的增长点。显然,具有高学历且无所畏惧、不被拘束的大学毕业生,就是承载城市梦想的最佳载体,被各个城市不约而同地瞄准选中,寄予希望。
以杭州为例,不管是第一代企业家鲁冠球,还是第二代企业家宗庆后,如今在影响力、城市贡献度上,都难以和马云相匹敌。所以,马云曾短暂待过的上海,才会有“为什么留不住马云”的反思;武汉、南京、西安、郑州等铆足了劲儿向前冲的二线城市,如饥似渴地争夺人才,希望也能培育出自己的马云及阿里巴巴。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二线城市“人才争夺战”中诸如落户、租房、买房等“政策大礼包”,仅仅只能把人吸引来,至于能不能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则需要综合考量城市环境、行政效能、教育卫生水平、产业结构等等复杂因素。
毕竟,谁都无法想象,一个空气污染严重、市容环境糟糕透顶的城市可以留住人才,一个关系横行、效率低下的城市可以留住人才,一个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创新机遇严重不足的城市可以留住人才,一个医疗水平难以保障、孩子上学困难无比的城市可以留住人才,一个封闭保守、开拓不足的城市可以留住人才……
换句话说,对人才的优厚待遇,其实不能局限于人才。只有以吸引人才为契机,下大力气全面改善城市的方方面面,让生态环境、产业布局、文明意识、行政效能,都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那些剑指人才的政策,才有价值,才有未来。
特别是在高新产业上,一线城市仍然具有绝对的优势。很多人才因为工作选择,只能到一线城市。所以,对于二线城市来说,如何在高新技术产业更好地发展,对吸引、留下人才至关重要。
所以,拼人才,仅仅只是一个表象,更关键的是拼城市综合实力。要想让人才扎堆涌现,托起城市的明天,就必须给他们提供足够广阔的人生舞台。没有一展所长的舞台,没有开明开放、兼容并包的城市精神,没有浓郁的创新创业氛围,即便落户政策再宽松,人才最后依然会“孔雀东南飞”。
落户、住房等方面的优惠,增加了二线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过,单有这个还不够,还必须努力发展高新产业,让人才有足够理由留在二线城市。(新京报)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国内院校查询
海外院校查询
下面哪项不属于国学?
课程提供:
恭喜您,答对了!看一下您是不是和老师们的思路一样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
很遗憾,答案错误。赶快看看正确答案和思路是怎么样的吧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
答对啦,看看老师的思路吧!
有问有答&&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节目人才争夺战:二线城市靠什么疯狂抢人?所属专辑: 主播: 中国之声播放: 9063次最近更新: 20小时前时长: 09:53播放分享下载评论还没有评论哦该专辑其他节目蜻蜓FM网络收音机,囊括了国内外数千家网络广播,并与全国各大地方电台合作,将传统电台整合到网络电台中,为用户呈现前沿丰富的广播节目和电台内容,涵盖了有声小说、相声小品、新闻、音乐、脱口秀、历史、情感、财经、儿童、评书、健康、教育、文化、科技、电台等三十余个大分类。蜻蜓FM是多年来用户喜爱的音频应用,手机必装的应用!你想听的我们都有,听音频用蜻蜓就够了!沪ICP备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 0911603 食品经营许可证: JY46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203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沪批字第U6911号 公安备案号: 856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手机端下载微信公众号本站隶属于 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C)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回到顶部我是销售代理机构
吉屋网月覆盖3000万购房人群,中文房产网站排名第4。
吉屋网月覆盖3000万购房人群,当前合作新盘超过2000个。
吉屋网月覆盖3000万购房人群,更快更准推广合作业务。
您的位置:
二线城市打响人才争夺战,给钱给房给够了吗
来源:吉屋网 &&发布时间:
日前,河南省会郑州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外来务工人员在该市参加城镇社会保险满两年,本人和直系亲属即可落户郑州市中心城区,以及全面放开对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和迁入城镇的农村籍退伍转业军人的落户限制。
无独有偶,除了郑州的以落户吸引人才政策,此前已有包括成都、武汉、西安、长沙等在内的二线核心城市出台了优厚的人才政策,这些二线城市就像约定好似的,集中发起了“人才争夺战”。
二线城市打响人才争夺战
5月8日,西安出台23条力度空前的人才新政,提出“未来五年,预计投入38亿元,引才育材100万名”。
武汉的“落户新政”则在5月22日起实施,包括18项迁移政策调整;留在武汉创业就业的大学生,毕业3年内无须买房即可申请落户,博士、硕士可直接落户;一个月后又提出了“支持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
长沙则在6月29日发布“人才新政22条”,未来五年将投入百亿以上资金,吸引储备100万名人才;落户并工作的博士、硕士、本科等全日制高校毕业生,两年内分别发放每年1.5万元、1万元、0.6万元租房和生活补贴;博士、硕士在长沙工作并头次购房,分别给予6万元、3万元购房补贴。
成都在7月2日提出“蓉漂计划”,推行“先落户后就业”,实行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凭毕业证落户制度;对各类急需紧缺人才发放“蓉城人才绿卡”;设立青年人才驿站,外地本科及以上应届毕业生来蓉应聘可免费入住7天等举措。
短短几个月内,还有包括济南、南京、杭州、郑州、青岛、厦门、天津、重庆等二线城市,也都加入了这场“人才争夺战”。
此间的一大背景是,伴随着一线城市落户政策逐渐收紧、房价高企,人才“溢出效应”开始显现,原本处于第2梯队的众多“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迎来了争抢人才的历史性契机。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和智联招聘日前联合推出的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CIER)显示,在今年第2季度,一线、新一线、二线和三线城市用工需求量同比增长分别为16%、51%、50%及56%。新一线、二线城市明显跑赢一线城市。
在一线城市疏解控制人口规模、疏解非核心功能的同时,二线城市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尤其是高铁网络、城际轨道、市域地铁、临空经济区的建设,二线城市在集聚资源要素的能力进一步增强。通过吸引人才落户,对当地做大城市人口规模、增加城市的竞争力和辐射能力、加快当地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在于产业定位
不过,要真正吸引人才落户,关键还是要有核心的产业竞争力。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名列前茅财经分析,北上广深之所以是一线城市,有其相对应的要素资源,它们在产业结构、枢纽功能等方面的领先优势,是二线城市难以企及的。比如目前收入水平较高的互联网信息经济、金融等行业,主要集中在北上深,同时,北上广作为门户型枢纽城市的功能也很难被取代。
因此,二线城市一定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将当地的比较优势发挥出来,做大做强产业链。如武汉、西安、南京、成都、沈阳等大区中心城市,高校云集,科研经费投入大,如何充分发挥科教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十分关键。
例如武汉、成都等城市,目前它们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已逐渐发挥出自身的科教实力雄厚的优势。以武汉为例,该市东湖高新区,目前已有数十家上市公司,成为了中国上市公司最密集的区域之一。武大、华科毕业生近几年留在武汉的比例越来越高,并超过了北上广。
杭州也是二线城市逆袭的典型。这几年,杭州新经济表现亮眼,尤其是以阿里巴巴、蚂蚁金服等为代表的新实体经济、战略新兴产业对浙江省经济转型升级带动效应十分明显。目前杭州集聚全国超过三分之一的电子商务网站,同时,在电子支付、云计算、快递、网络营销、信息技术、运营服务等领域涌现众多专业的电子商务服务商。在信息经济的带动下,杭州这座“1.5线”城市正在迈向一线城市行列。在多个代表一线城市竞争力的指标领域,杭州甚至已经超过了广州。
在经济高速发展之下,杭州对人才的吸引力持续上升。据今年年初猎聘网发布的一组全国人才流动大数据,2016年,杭州市人才净流入量在全国排名名列前茅;领英网去年底发布的《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趋势调查报告》也显示,近5年来我国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就业的人数正在逐年增加,杭州是对海归人才吸引力上升最快的城市之一。
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除了乐业外,安居也很重要,而安居包括良好的教育、医疗、营商环境及城市环境等,让人才能够在二线城市扎根。
以住房为例,相比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如何将房价稳定在合理的范围,为产业发展、人才扎根创造相对较低的外部成本环境至为关键。
丁长发说,二线城市一定要分清短期利益与长期发展的问题。房价和土地价格过高,短期内对地方土地财政有利,但长期来说会导致企业营商成本过高,人才流失等问题。“尤其是一些二线城市的房价,已经直追一线城市,这对它们争夺人才、发展新兴产业相当不利,可谓是‘未富先老’。”
有鉴于此,加快租赁房市场的发展广受重视。目前,住建部已会同有关部门选取了广州、深圳、南京、杭州、厦门、武汉、成都、沈阳、合肥、郑州、佛山、肇庆等12个城市作为首批开展住房租赁试点的单位。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胡刚对名列前茅财经分析,租赁房市场的发展,将加速人口向大城市的集聚。“房价高阻碍了年轻人特别是刚走出校门的学生在大城市落户,租房新政使年轻人有了新路,降低了城市的门槛。”
7×24小时热文榜
你可以按区域查找宜昌新房、二手房,也可以按区域查询宜昌房价。同时,你买房 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在这里得到解答。
区域二手房
Copyright&(C)&2017& 深圳市吉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城市人才争夺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