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王者荣耀撤销健康系统防沉迷系统7月15日撤销?

小学生爆料王者荣耀防沉迷做样子 6岁小孩照样可以玩|王者荣耀|防沉迷|小学生_新浪育儿_新浪网
小学生爆料王者荣耀防沉迷做样子 6岁小孩照样可以玩
  连日来,广州有五年级小学生通过家长向记者爆料称,《王者荣耀》并未限时,同学们还在玩。7月4日,腾讯推出“健康系统”,包括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录时长、升级成长守护平台、强化实名认证体系等。不过,就在规定执行的第一天,就有游戏论坛发布了破解方法,还有部分网站公开销售认证过的“成年人”账号。记者实测发现,用微信号以及6龄童身份证号玩《王者荣耀》2小时未被限。
  我国现今并未有完善的手游防沉迷系统。专家呼吁,为防止低龄玩家过度沉迷,手游监管应与时俱进。
  记者调查
  腾讯公布了“《王者荣耀》健康系统”上线试运行的首日情况。数据显示,截至7月5日凌晨5:00,健康系统生效的最高峰时段出现在用户游戏时间最集中的晚间。在同一个小时内,共有34万个账号受到健康系统的保护,在登录游戏达到限时时段后下线。同日,与健康系统配套运行的腾讯“成长守护平台”新增绑定账号增长45万。
  不过,系统上线的第一天有游戏论坛发布了破解的方法。据相关人士介绍,解除防沉迷的方法就是将未成年人的身份证信息替换为姓名相同、但身份证号不同的成年人身份证信息。如果之后身份证持有者进行实名认证从而顶掉了被破解账号的实名认证,店家还会提供“免费绑定另一个身份证”的服务。
  情况一
  网售成年人账号仅需10元
  另据网友爆料,还有部分网站公开销售认证过的成年人账号。昨日,记者在淘宝和闲鱼进行搜索发现,《王者荣耀》的账号不仅供货量很大,价格也都相对“亲民”。卖家均表示,有已实名认证过的游戏账号在售,价格为10元至150元不等。一名卖家介绍,“10元的账号是仅完成了实名认证的‘白号’,而150元的账号则是内含金币和有一定段位的账号”。
  情况二
  微信号身份证号皆不受限
  多位家长向广州日报记者反映,孩子们还在玩《王者荣耀》。记者随后分别使用两个未经认证的微信账号登录游戏体验发现,连续玩了2小时后,游戏界面都只有一个“连续玩游戏的时长已达2小时,请合理控制游戏时间”的提示,除此之外没有任何限制游戏的提醒。随后,记者用家长提供的一名6岁未成年人身份信息对“健康系统”进行身份认证。在连续游戏2小时后,该账号未被强制下线。
  质疑:
  人脸识别认证真的难吗?
  腾讯准确率高达99.8%
  有网友建议通过摄像头确认身份证和用户是同一个人。对此,《王者荣耀》制作人李昊表示,这一点从技术上来说存在很大难度,而且它还涉及用户个人隐私问题。然而业内多位专家分析,技术上应该不存在难度,腾讯优图实验室在国际权威海量人脸识别数据库MegaFace中刷新世界(11.610, 0.00, 0.00%)纪录,准确率高达99.8%。
  专家呼吁:
  线上监管应跟上时代步伐
  减少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日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国家有明令规定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
  有网友提出疑问:为何对线上线下监管不同?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法律系副主任郑宁接受广州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传统网络游戏监管政策主要是针对PC端网络游戏与网页游戏,对近年兴起的移动游戏(手游)一直未有明确界定,形成了一定的监管盲区。
  2016年年底,文化部发布了《关于规范网络游戏运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这是移动游戏第一次被纳入政策监管范围。郑宁认为,手游端监管政策需要进一步落地,除了网络游戏登录实名制外,应尽快启动建立网络游戏的暴力性评估和分级制度。
  广东法制盛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亮律师也认为,对手游的监管立法应当与时俱进,应更加细致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其次,从社会层面来看,任何市场主体包括网游企业作为理性经济人,通过市场行为获得商业利益无可厚非,但最基本的经营底线必须是不利用未成年人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天然弱势地位。否则,相关经营行为即使不触犯法律红线,也必将遭受道德拷问。
  腾讯回应
  已对数个游戏
  交易平台发起诉讼
  腾讯发现已经有一些试图“钻空子”的外挂商品以及账号交易、代练等服务同步出现,甚至在一些电商平台上公开售卖。腾讯法务部门已于当日向某电商平台发起投诉并要求下架。此前,针对通过账号租赁、交易来引诱未成年人规避防沉迷健康系统和实名制的现象,腾讯已对数个游戏交易平台发起了诉讼。
  对于游戏内个别玩家进行的“破解”防沉迷系统尝试,腾讯有关负责人表示了明确否认。“账号的身份信息与游戏内其他数据一样,都储存在系统后台,外部想通过技术手段强行修改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围绕个人信息安全,外部确实存在灰色产业链通过诈骗、违规、私下交易等方式试图从中牟利。”
  他山之石
  专业机构打击暴力网游
  在英国,游戏内容被细致地分为暴力、不雅用语、恐怖、赌博、歧视等八个级别,相关标识会出现在产品包装的正反面上。英国也成立了专业机构对暴力网络游戏加以管理与限制。
  澳大利亚
  年龄分级非常清楚
  澳大利亚网络游戏的分级由澳大利亚分级委员会制定。分级非常清楚,如果违反规定将重罚。比如在悉尼所在的新南威尔士州,如果向未成年人销售成年人游戏或者网游,他将被罚款11000澳元,而同样的情况如果发生在澳大利亚的北领地的话,罚款数额更是高达14100澳元。
  特别规定保护青少年
  日本对网络游戏的监管主要是由网络游戏协会自主实行监管,对保护青少年还做了特别的规定。比如未成年人在登录或购买时向其发送需征得监护人同意的信息提醒。此外,还对网络游戏进行分级,分为全年龄对象,12岁以上对象,15岁以上对象以及18岁以上对象的4个级别。日本还有网络审查监视机构,手机终端也有专门的第三方监督机构,对不良信息进行监视。
  部分网站须设置年龄证明要求
  美国1998年通过了一系列未成年人网络限制的法案,大概内容都是关于禁止在网络上传播有害未成年人内容的商业行为,并强制要求相关网站的设计者设置进入者提供年龄证明的关卡,规定未满18岁者不能进入该网站。同时大部分未成年人主要是在学校和图书馆上网,所以对学校和图书馆的网络进行管制,依法按规定未成年人上网时电脑不得链接淫秽内容,中小学的公众图书馆,必须在其网络服务器上提供过滤器,以确保未成年人接触不到含有色情内容的网站。
  小学生爆料《王者荣耀》并未限时 记者实测发现——
  防沉迷做样子 六龄童未被限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倪明《王者荣耀》推最严防沉迷系统,然而未成年人防沉迷只靠系统不够_凤凰资讯
《王者荣耀》推最严防沉迷系统,然而未成年人防沉迷只靠系统不够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王者荣耀》推最严防沉迷系统,然而未成年人防沉迷只靠系统不够
7月2日,腾讯宣布将针对《王者荣耀》推出“最严”防沉迷系统,一共采取三大措施避免未成年人沉迷,包括限制12岁以下玩家每天只能玩一小时,成长守护平台引入硬件绑定功能避免未成年人通过多账号登陆绕过限制,还有就是强化实名认证体系确保对玩家身份的鉴别。
今年春节过后不久,腾讯就推出了“腾讯游戏成长守护平台”系列服务,协助家长对未成年人子女的游戏账号进行健康行为的监护,这是国内互联网游戏行业首个面向未成年人健康上网的系统解决方案。不过,这一系列服务并非单独针对《王者荣耀》而推出,而是面向腾讯旗下所有游戏。同时在措施上不够严厉,比如对未成年人的时长限制不止一个小时,再比如可以通过多账户登录破解。因此,这一系列服务必须同步升级才能有效管控未成年人沉迷游戏这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不过,未成年人沉迷手机问题还需要多管齐下才能解决。
未成年人沉迷是手机游戏的行业问题
《王者荣耀》是最近一年最火爆的手机游戏,已拥有2亿注册用户,每日活跃用户超过5000万,许多时候都能跃居综合App排行榜之上。不论是参加饭局,还是排队,都能看到身边的人拿着手机在玩《王者荣耀》。如果单纯评价游戏本身来看,它是极为成功的,远远超过了同时期的《阴阳师》、《梦幻西游》等游戏,流行度不亚于去年现象级游戏《Pokemon Go》,但盈利能力却更甚,坊间传言皮肤一天卖出一个亿,今年一季报为腾讯贡献收入120亿。
正是因为好玩易玩,《王者荣耀》成了部分未成年人尤其是小学生的娱乐方式之一,有媒体春节期间报道,有些小孩宁肯不要压岁钱也要拿着手机玩游戏——很可能是《王者荣耀》。控诉《王者荣耀》对未成年人“身心伤害”的案例还有很多,情节类似,最近一段时间媒体、大V们密集关注更是让腾讯遭遇《王者荣耀》风波,甚至还有人说腾讯开启了《王者荣耀》这个潘多拉魔盒。&
然而事实恐怕并非如此。
未成年人沉迷游戏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问题,在PC时代就有人给游戏给了个“电子海洛因”的称号,手机游戏风靡之后,孩子更容易接触互联网,他们再也不用再翻院墙跑网吧了。不过,在《王者荣耀》出现之前,就已有许多手游让孩子们痴迷,而一些孩子就算不玩游戏也很爱玩手机,比如看动画、听儿歌甚至聊天。因此尽管《王者荣耀》是最流行的手机游戏,但孩子沉迷手机却不是《王者荣耀》所导致的,将未成年人沉迷手机归咎到一款游戏或者说一家公司也不公平。
防范未成年人沉迷手机需要多管齐下
由于还处于心智成长阶段,沉迷是缺乏自制力的孩子很容易遇到的问题。这种沉迷不是互联网所带来的,70、80后童年时代可能还只是沉迷于电视、动漫、小说,互联网则让孩子们有更多选择,进而可以沉迷于游戏等更多事物,过度沉迷到任何事情中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不是什么好事,智能手机可以被装进书包、带入校园、放在寝室,就给孩子带来了更大的沉迷风险。&
因此,防范孩子沉迷于手机就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且已经迫在眉睫——这不是《王者荣耀》一款游戏的问题。如果关掉《王者荣耀》也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更应该被系统看待。
第一、互联网公司勇于承担责任。
科技公司在防孩子沉迷中正在做得越来越多,既有技术手段也有管理手段。比如谷歌今年发布了“Family Link”让家长可以对孩子使用智能手机、平板进行控制。作为中国游戏大户,腾讯也在积极作为,春节后推出“腾讯游戏成长守护平台”、日前又针对《王者荣耀》升级防沉迷系统,马化腾在今年两会上的提案之一是《关于加强未成年人健康上网保护体系建设的建议》,由此也能看到对于未成年人健康上网的关注。
第二、教育部门需要出台规定。
未成年人的手机能不能带到学校?能不能带进教室?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这些都是教育部门要思考的问题。随着在线教育技术尤其是K12教育的发展,眼下手机在孩子的学习教育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一些学校课后作业布置、学校通知公告等等都是通过手机下发,小学生用百度查资料问问题也很普遍。因此也不能直接禁止,如何处理不同学校眼下还没有统一做法,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出台更加明确的规范。&
第三,家长要积极科学管理孩子。
社会上一些家长带孩子、哄孩子的方法已经变成“给TA一个手机或者平板”,一些家长自己在孩子面前玩手机不亦乐乎,对孩子却很冷淡、缺乏沟通。还有家长将“允许你今天玩儿一个小时《王者荣耀》”当成一种奖励,这些做法都值得商榷。是不是禁止孩子碰手机就对了?当然不是。如何科学地管理孩子合理地使用手机,是家长们需要重视的问题。&
面向孩子的科技产品不可或缺&
手机以及手机游戏跟所有科技产品一样,本身是中立的,不能一棒子打死。80后小时候没有智能手机,但也有《俄罗斯方块》这样的游戏,曾经也会让孩子们沉迷。
手机以及手机游戏不过是与时俱进的产物,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让孩子适度接触最新科技非常有必要。众所周知,童年时代的点滴会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很难说巴菲特11岁买入第一只股票与其之后成为投资大亨没有关系,乔布斯在12岁时第一次接触计算机为他改变世界埋下了种子……相似的故事都表明,让孩子接触先进事物的重要性。&
事实上,互联网给孩子提供的科技产品不是太多,而是太少。面向孩子提供更适合他们身心成长的互联网服务以及科技硬件产品,长期来看也很重要。如果有更多的视频、动漫等内容服务,那么孩子可能就不会花那么多时间去玩游戏。如果有针对孩子定制的智能手机就可以更好地避免孩子沉迷手机游戏。
手机游戏是新生事物,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身心健康,它可以增加创造力、想象力,今天“电竞”已成高校专业、游戏是朝阳产业,既然足球可以从未成年人抓起,为什么不能让孩子接触游戏呢?正如马化腾在两会提案中所言:“游戏确实也有它的好处,但是不能过度、沉迷,时间要管理好。”
十年前部分家长对于互联网很忌惮,甚至认为网瘾是一种“精神疾病”进而禁止未成年人上网。然而现在我们会发现互联网已经无处不在,成为我们生活、工作、学习的一部分,哪怕是孩子也要利用互联网去获取知识、信息和教育服务。因此我们不能将孩子沉迷于游戏这个问题归结到游戏本身,也不能通过简单的禁止孩子接触游戏或者手机来解决这个问题,而是应该理性看待,多管齐下来防治这个问题,给孩子更好的健康上网环境。
微博@互联网阿超
微信:罗超频道(luochaotmt)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702743
播放数:402250
播放数:1319813
播放数:580892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者荣耀破防沉迷系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