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与魔鬼小说是不是两个对立面的敌人呢?

天使与魔鬼
&天使与魔鬼&,,永远的两个对立面,,,善于恶,好于坏,物质与反物质,宗教与科学,,,,,
世界上人们有各种各样的信仰,,天主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宗教,,还有人信奉科学。。。。
他们的神各不一样,甚至于互相排斥互相厮杀。。。
科学是一切宗教的死敌
从人类会思考开始,我们就在找寻自身,我们从哪儿来?这个世界从哪儿来?为什么有日月星辰,为什么有山川河流?,,,,?
宗教告诉我们:是神创造了这一切。。
科学告诉我们:这一切始于一次宇宙大爆炸。。
其实,无论是科学还是宗教,那只是人类找寻自身的不同途径。。。。
在以前,人类对这个世界有着太多的疑问,于是宗教出现了,它给了人们解释。。。然后,宗教主导着人们的生活,甚至于欧洲国王的加冕必须由教皇来,否则就不算
-___-!!!。。每个人出生都需要洗礼,在人一生中每个星期都要去教堂,做错事要去教堂忏悔,死后要接受牧师的祝福,甚至于十字军东征,两个教派大PK,也让无数人前扑后续,,,,那时候,宗教就是一切!!
科学出现了,它提出了不同的解释,它告诉人们,,我们是大爆炸的产物,地球是圆的,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生病了要吃药。。。。
上帝愤怒了,丫竟然敢反驳我的话,把他们给我抓起来,杀了,烧了。。。
现在,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它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人们渐渐失去了宗教信仰,不再祈祷了,不去教堂礼拜了,神父们也做龌龊的事了,,宗教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慌
于是,,,他们要重建人们的信仰~~~~~~~~~~~
一个教皇内侍导演了一场戏,最后人们又一次虔诚的拜倒在梵蒂冈的圣彼得教堂门口。。。。
他是一个天主教徒,接近于狂热,童年的经历让他体会到上帝的温暖,他无限的信仰着上帝,可是,教皇的一句话让他产生了仇恨,他要重新让人们信仰上帝,重建梵蒂冈,,为了让人们重新信仰,那就要制造危机,然后凭借上帝之力化解它。。。。
最后有一个地方意味深长: 在他的阴谋被揭穿的时候,,正好是在
西斯庭大教堂里,他的背后就是米开朗基罗的“最后的审判”
哈哈,这两天看了这么一本书: 《天使与魔鬼》
作者:丹.布朗
宗教与科学的激烈对抗,人性与神性的正面碰撞
一个古老神秘的地下组织——光照派
一种具有极大毁灭性的高科技武器——反物质
一项迫在眉睫、不可思议的任务
-----------------------------------------------我是传说中的结束线-----------------------------------------------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原创)偷换概念的“黑客帝国III”_天涯博客_有见识的人都在此_天涯社区
(原创)偷换概念的“黑客帝国III”
楼主: 提交日期:
18:48:00 星期三(Wednesday)
看罢“黑客帝国III”,我闭目沉思。一时间思绪万千,诸味杂陈。此剧可议之处甚多,应该从何谈起呢?情节的设计?人物的塑造?结构的架建?这些是评论一部文学影视作品最通常的落脚之处。然而,这又是一部多么不同寻常的作品!我不想依照如此陈腐的框架与思路去揭示此剧的特色。那么,此剧的特色又是什么呢?充满了隐喻与意象的对话?已经有太多人在这上面进行挖掘与耕耘,我可不愿拾人牙慧。说起来,我马上想到的、觉得很有兴趣想谈一下的,反而是一个小节,那就是莫菲斯那雄辩滔滔、激动人心的演讲。对此进行逐字逐词的分析,一定很有意思。而且,以此为起点,可以进一步探究为什么在英语文学中,演讲词会是一个如此重要且佳作迭出的文类。这显然是一个中国文学完全欠奉的文学类型。这似乎是一个少有人涉及到的评论领域,应该大有文章可作。只是,这个小节也实在太小了一点,与此剧的关系似乎不是那么必然(其它西方的影视作品中也有类似的“美文”)。钻研这个小节,恐怕会引来“镏铢必究、雕琢过甚”之微词吧。思绪千回百转,最后还是着落在此剧的“主题”之上。我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觉得此剧的“主题”好像大有问题。但一时之间,我又完全说不上这问题在哪,只感到一种强烈的不安。思之再三,终于还是没有结果。于是只得抛开了,另做别事。直至夜里,梦中似乎忽有所感,猛然醒来,黑暗中大叫一声:“我明白了!”(汗……,写得好像是亚基米德发现“浮力定理”似的。)原来答案很简单,“黑客帝国III”在“主题”上偷换了概念!
: 评论日期: 18:51
要说明这一点,我们需要先回到“黑客帝国I”与“黑客帝国II”去。这三部曲的前两部,其哲学性的主题是非常清晰的。简而言之,它所要探究的,是在哲学上被称为“元命题”的一系列问题:我(人)是谁?物质是什么?精神是什么?世界是真实的吗?人到底有没有自由意志?或者至少说,自然意志是否可能?这一系列问题,归结起来,其实主要还是由第一个问题:“我是谁?”派生出来的,而最终的追问的重心则落在最后一个问题:“自由意志是否可能?”之上。我是谁?这是最古老的哲学元命题之一。据说,古希腊奥林匹斯山上的特尔斐神殿里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认识你自己!”一些哲学家从物理、化学、生物的角度来看,“我”(或“人”)是一块血与肉组成的躯体。但这进一步地引出另一个元命题:“物质是什么?”另一些哲学家则从精神、意志的角度来看,“我”又是一系列精神、思维活动的集合体。这也进一步地引出另一个元命题:“精神是什么?”这两种不同的角度本身又再引出一系列彼此相关的元命题:“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是什么?物质真的存在吗?物质难道只是精神的感受吗?”于是这很自然地会追问到:“世界是真实的吗?”世界是真的独立于人的感受而存在,还是只是因为人的感受才存在?一些哲学家极端地认为:“我闭上眼睛的时候,我的手就不存在。”那就意味着,因为我看不见我的手了,于是我的手就不存在。也就是说,是我的感觉中的视觉决定了我的手的存在。然而,这样的哲学观逻辑地推理下去的话,最终必定会追问到“我是真实的吗?”这一问题上,不但否定了其它事物的客观存在性,连自我的客观存在性也受到了质疑。笛卡尔那一名言“我思故我在”,就是为了解决这一追问而来。然而,笛卡尔的这一回答,并不能使穷追不已的人类感到满足。如果说“我思”决定了“我在”,那“我思”又是什么呢?“我”真的能“思”吗?于是,这就终于追问到了“人到底有没有自由意志?”这一问题之上。如果人没有自由意志,那所谓的“思”算是“思”吗?如果没有“我思”,又何来“我在”?没有“我在”,没有我的感受,世界还是真实的吗?因此,从“我是谁?”始,至“人到底有没有自由意志?”终,这一系列的哲学“元命题”经由逻辑上的联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命题组”或“命题群”。而这,就是“黑客帝国”三部曲所要探索、演绎的哲学主题。
: 评论日期: 18:52
“黑客帝国”是一个三部曲。三部曲中使用得最普遍的结构,就是“正-反-合”的结构。其中,“射雕三部曲”就是其中的典型。“射雕三部曲”的主题是对产生于中国本土的两大思想流派儒家与道家思想的演绎与反思。其中,“射雕”反映的是“儒道合一,以儒为主,以道为辅”的“正”;“神雕”反映的是“儒道对立,以道为主,儒道共存”的“反”;“倚天”反映的是“儒道互济,再次融合”的“合”。以前已经提到过,金庸小说在结构上具有鲜明的西方文学的特征,这“射雕三部曲”的结构就是明证。中国古典文学在结构方面的成就可以说是“先天不足”,因此像“三部曲”这类对于结构的要求极高的文学类型,中国古典作品中完全是没有的。但在西方文学中,不但小说领域中多有“三部曲”的作品,在电影领域中更是屡见佳作。像著名的“星球大战”三部曲,所采用的结构明显也是这种“正-反-合”的结构。(按:这里说的“星球大战”三部曲是指70年代拍摄的那三部,不包括现在拍摄的那两部“狗尾续貂”之作。)“星球大战I”中,洋溢着的是“我来,我战胜”的胜利的激情,乐观主义贯穿全剧,是典型的“正”。而在“星球大战II”(即“帝国反击战”)中,帝国大举反击,反抗帝国的联盟陷于苦战。故事结束时,剧中的第二男主角令狐汉(按:我是看香港国际台重播的“星球大战”,里面的人名翻译都是香港的译法,非常有意思。第一男主角译作“任天行”,其父黑武士年轻时的名字是“任纵横”,而第二男主角译作“令狐汉”,明显抄“笑傲江湖”中的人名。既有美感,又好记,所以我记的都是这些翻译。看内地翻译版的朋友自己对照着看吧)更是身陷囹圄,令观众焦虑不安,是典型的“反”。其实此剧为“反”更重要的证据是在主题方面。第一男主角任天行正是在这第二部中陷入身世之谜里,痛苦不堪。总而言之,第一部的乐观主义情绪在这里完全被悲观主义情绪所取代。到“星球大战III”(即“武士复仇”)中,反抗帝国的联盟终于彻底消灭了邪恶的帝国,然而其代价之沉重,令人再难回复到第一部时那种由衷地欢欣鼓舞的情绪之中。尤其是,任天行从父亲的命运之中挣脱出来、并拯救了父亲的灵魂的同时,也永远地失去了父亲的生命,而且所爱之人变成了自己的妹妹,与别人双宿双飞,其中的苦涩无奈,又岂是表面的胜利所能掩盖?然而,任天行毕竟最终挫败了帝国皇帝要把他异化为与他父亲一样的黑武士的阴谋,联盟也确实是粉碎了帝国的黑暗统治。胜利是主旋律,但在这胜利背后,更多的是不足为外人道的辛酸与苦楚,使全剧的气氛与第一部的单纯的激情截然不同,更多了几分沉重与深思。因此,此剧的风格是“合”。
: 评论日期: 18:54
这里忍不住想说点题外话(反正早说了此贴有“天马行空”、结构松散之险,不说白不说了,嘻嘻)。可能会有朋友指出,近来也大热的一部三部曲--“魔戒三部曲”的结构,可完全不是这样的。此说有理。然而,问题的关键正在于“魔戒三部曲”的创作方式与“射雕三部曲”及“星球大战三部曲”都截然不同。“魔戒三部曲”早有文本(原著)在手,从一开始的拍摄就已经有意识地想拍三部。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魔戒三部曲I”如果单独来看,从结构上说是不完整的。把魔戒投入火山之中的任务远未完成,故事就嘎然而止了。如果没有后面的两部,这部电影在结构方面是失败之作。然而,无论是“射雕三部曲”,还是“星球大战三部曲”,它们的第一部在结构上都是非常完整的,即使没有后面的两部,单独来看也是完整的故事。这显然是因为,作者或编剧在创作第一部时,其实并没有想到要创作一个完整的三部曲系列,而是因为第一部完成之后,反应热烈,极为成功,于是产生了再接再励,索性写出一个三部曲系列出来的想法。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星球大战三部曲”的第二部,单独来看结构就不再完整了,第二男主角令狐汉生死未卜,第一男主角任天行的身世之迷也未能完全廓清,大量的埋下了伏笔的线索要留待第三部才能完成。这显示编剧在创作第二部时,已经有意识地将整个三部曲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考虑。在这种临时变阵而导致的“三部曲”作品中,很容易就会采用“正-反-合”的结构。因为作者或编剧在创作第二部时,很自然会以第一部为一个参照物,将第二部写成第一部的对立面。而到了第三部,就要调和第一部与第二部的风格,以使整个三部曲在结构上呈现出“完整”的美感。其实,严格来说,“魔戒三部曲”是不应该视为真正的“三部曲”的。它只是将原著分解为三部分,先后地拍摄而已。这跟80年代时TVB将“射雕英雄传”分拆成三部分(“铁血丹心”、“东邪西毒”和“华山论剑”)拍成三部电视剧的做法,是如出一辙的。因此,原著的作者本来就是一气呵成地写下来,并没有要把作品写成“三部曲”的设想,以此为基础拍成的电影或电视剧,即使是刚好分成了三部分,也并不等于它就是“三部曲”。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就可以明白,是结构而非集数才是内在地决定了一个系列的作品是不是真正的“三部曲”。就如同我以前提到过的,是结构而非篇幅才是内在地决定了一部作品是不是真正的长篇小说。仅仅篇幅长的作品,很可能是“伪长篇”,实际上只是短篇小说系列。同样的道理,所谓的“魔戒三部曲”其实是“伪三部曲”,实际上只是一部长篇电影的三集。当然,这里如此澄清“魔戒三部曲”的真正身份,并不是要否定它的艺术成就,只是要说明何以它的结构与真正的“三部曲”如此之不同。
: 评论日期: 18:56
前面一贴虽说是“题外话”,但其实对于我们理解“黑客帝国”这个三部曲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因为,显然“黑客帝国三部曲”也是临时变阵而导致的“三部曲”作品,是因为第一部拍得太成功了,以致于编剧马不停蹄,又再接连推出第二、三部。所以,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黑客帝国三部曲”在结构上也明显地具有“正-反-合”的特征,同样是第一部的故事非常完整,而第二部的故事就已经不再完整,大量伏笔及其线索要到第三部才能得到交代和完成。本贴是要分析“黑客帝国III”的主题,然而如果我们不先弄清楚它所属的整个三部曲所采用的“结构”,我们是不可能真正地明白“黑客帝国III”的主题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事实上,在特别注重“结构”要素的西方文学中,“结构”绝对是理解“主题”的一大关键。前已述及,“黑客帝国三部曲”与采用了“正-反-合”的结构。这一点是非常明显的。“黑客帝国I”与“星球大战I”在风格上非常相似,都是在全剧之中洋溢着一种热烈的乐观主义的情绪。男主角尼奥坚强勇敢、积极进取,在莫菲斯等人的帮助之下,从MATRIX的控制中摆脱出来,认识了真正的“我”(这解答了“我是谁?”的问题),在与史密斯的连场激战中确认了自己“The One”(救世主?)的身份,并掌握了相应的超能力。全剧的最后一幕,描写尼奥拿起电话,向MATRIX中的人们发话:“你们是自由的!”(大意如此,现在我手头没有这戏,请有的朋友帮忙告知准确的话是什么。)这是对该剧的主题的一个强烈的暗示式的回答:“是的,人是有自由意志的!”这是一个相当积极、乐观的回答,充分体现了该剧的“正”的特色。然而,到了“黑客帝国II”,情况可以说是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一方面,是形势急转直下,MATRIX大举反攻,锡安城岌岌可危(大家不妨回想一下“星球大战II”中的类似设定)。然而,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尼奥的身份(这又涉及到“我是谁?”的命题了)本来在第一部的结尾时已经非常明确,这时却竟然被完全颠覆,不要说他是不是所谓的锡安城乃至全人类的“救世主”都很成疑问,就连他本身是不是一个真正的“人”,都在此剧播出后于网路上引起一片争议之声。甚至于连“锡安城”本身,是不是也只是一个与MATRIX无异的虚拟世界的疑惑,也甚嚣尘上,以致“双城论”大行其道。(这里就涉及到了“世界是真实的吗?”的命题了。因为如果连“锡安城”也不是真实的,那么还有什么是真实的呢?所有的世界都只是虚拟世界吗?)更进一步的是,“人到底有没有自由意志?”的命题更是再次逼面而来。如果尼奥只是一段程序,一段MATRIX为了能使自身升级换代而设计出来的程序,尼奥所作的一切,只是按着MATRIX的设计而机械行动而已,“自由意志”就变成了一个可笑之极的词。而如果连“锡安城”也只是另一个虚拟世界,用来安置那些“反抗精神”特别顽强的“人”,(抑或也只是“程序”?)其目的也是在于为MATRIX的升级换代而服务的话,莫菲斯等人又何尝有什么“自由意志”可言?即使退一步说,“锡安城”不是虚拟世界,确实是真实世界,那么莫菲斯等人受那所谓的“预言”所惑,千辛万苦寻到尼奥,指望他能拯救锡安、拯救人类,实际上却在不知不觉之间被MATRIX所利用,向一个其实也只是一段程序的所谓的“人”顶礼膜拜,傻乎乎地坐等“他”来拯救众生。这种“做了奴隶而不知”的状态,岂不是更为悲哀吗?自由意志何在?自由意志何在?由此可见,“黑客帝国II”充满了悲观、怀疑、迷惘、颠覆……,其“反”的地位昭然若揭矣。确实,这与此剧对整个三部曲的主题进入了“反思”的层面,其哲学性的演绎也进入了虚无主义、悲观主义的阶段是密切相关的。在此剧中,尼采、叔本华的影子无处不在。有网友在评论此剧时,用一句“世上没有救世主”来总结尼奥的真实身份在此剧里的再次失落,更是令人不由自主地想起尼采那一句振聋发聩的呼喊:“上帝死了!”
: 评论日期: 18:58
也就是说,到了“黑客帝国II”,在“黑客帝国I”结尾处看似一切已经尘埃落定、盖棺定论的哲学命题,全部被颠覆。而本来都是肯定式的回答,这里完全变成了无法回答或否定式的回答。“我是谁?”--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并不是原来我所以为的我。(这跟尼奥在第一部时刚刚从MATRIX中解放出来时的迷惘是一样的。)“世界是真实的吗?”--不知道。可能不是;或者即使是,似乎也没有什么意义。“人到底有没有自由意志?”--看来是没有的。在此剧稍后的时候,正如一些深谙哲学的朋友所分析的那样,随着那个不断地作预言的祭师老太太回答尼奥的一系列质问时指出,既然已经存在,那么为什么存在就是没有意义的,关键是如何存在,发挥自由意志,做出选择,虽然选择里面打上了决定论的烙印;于是,存在主义闪亮登场了。作为存在主义的创始者,海德格尔的思想渊源来自于尼采,这一点哲学界中是早有共识的了。因此,从尼采、叔本华的虚无主义、悲观主义发展到海德格尔、萨特的存在主义,这是历史的,也是逻辑的。萨特认为,个人的一切行动都是自己自由选择的结果,他对自己的存在、行为就负有完全的责任,上帝和任何外在因素都不是推诿责任的对象,人生的意义就体现为人本身的行动。这从表面看来,是以比较积极的态度解答了上述的三个命题的。然而,从此剧的情节安排来看,除了让祭师生硬地说出那一段充满了存在主义色彩的话之外,我看不出有哪一点是真正地演绎了存在主义的解答。因而,“黑客帝国II”的悲观色彩,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通过前面对“黑客帝国I”和“黑客帝国II”的回顾,并分析了“黑客帝国”作为一个整体的“三部曲”的结构,我们就可以明白,“黑客帝国III”的主题应该是什么。那就是它必须为前两部已经一正一反地回答过的“我是谁?”、“世界是真实的吗?”、“人到底有没有自由意志?”等哲学命题作出“合”的回答。事实上,当“黑客帝国II”播出后,网路上对于“黑客帝国III”一片期待之情。一般的观众,可能是因为第二部中埋下了大量的伏笔,因而急于想知道第三部是如何收束这些线索,给出一个“大结局”式的交代;但在我来说,我认为这些情节上的小问题并不重要。结局总会有的,就像面包总会有的一样。不论是皆大欢喜还是悲剧收场,即使再怎么差强人意,结局总会有的。然而,我所急欲知道的,是第三部到底会如何以“合”的形式来回答上述的哲学命题。因为,这可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这些哲学命题,我在一开始的时候已经说到,在哲学上是“元命题”。所谓“元命题”,就是指那些构成了哲学研究中最基本的命题,大量的哲学命题只不过是在这些“元命题”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从逻辑上说,这些“元命题”是不可能真正得到最后的解答的,因为正是这些“元命题”的存在及其无法完满地解答,决定了哲学这一门学科存在的价值。正如一位科学家说过的那样,如果科学中的每一个问题都得到了解决,科学就不再有意义,科学就走向死亡。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哲学。而不管是哲学还是科学,最难以、甚至很可能是不可能得到解答的问题,就是“元命题”。如牛顿研究力学,苦苦追寻那“第一推动力”的来源,最后遍寻不获,只好归因于“上帝”。这一富于悲剧性的事实说明,一切学科的源头在哲学,因此科学的“元命题”归根结底地追寻的话,最后一定会回到哲学的“元命题”上去。这正是哲学的魅力所在,哲学的伟大所在,但恐怕也正是哲学的悲哀所在。为什么说悲哀呢?我们苦苦追寻一个问题,但我们同时又隐隐地感受到,这个问题本身很可能是永远都不会有答案。这或许本身就是哲学中的“悲观主义”的来源吧。不过,我本人倒不认为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研究学问,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快乐的源泉也是在于过程,而不是在于结果。回到开头时引用的古希腊奥林匹斯山上的特尔斐神殿里的石碑上面的话:“认识你自己!”吧。也许我们永远也不可能真正地认识我们自己,(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但在不断的追问中,我们的确是比最初的时候对自己有了更多的认识。提出一个解答,然后质疑、推翻之,再提出一个解答……生命在此并没有白白地耗费。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们也在成长和成熟。春花秋月,生老病死,皆不可免。尽管我们只是宇宙中的一粒微尘,沧海中之一粟,但我们的悲欢喜乐,对我们来说绝对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尽管对别人来说并不一定如此。
: 评论日期: 18:59
菜刀 发帖时间 , 21:33:50
引用 (nononono @ , 16:26:10) 全剧的最后一幕,描写尼奥拿起电话,向MATRIX中的人们发话:“你们是自由的!”(大意如此,现在我手头没有这戏,请有的朋友帮忙告知准确的话是什么。)
-------剧中情节我依稀记得是,neo对着话筒说:我将告诉世人这是怎样的一个世界。至于他们知道以后会选择呆在哪里,是他们自己的事。大概就记得这么多。
楼主这篇文章确实精彩,尤其是关于三部曲的论述。以下的这段关于choice的分析也相当棒!
: 评论日期: 19:01
有点走题了,赶快拉回、拉回!如前所述,“黑客帝国”三部曲所要回答的哲学命题,都属于哲学上的“元命题”,实际上是至今仍然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的命题。因此,沃卓斯基兄弟将会如何以“合”的形式来作出自己的回答呢?怎样才能既兼顾形而下的娱乐层面的俗众的需要,又能在形而上的主题层面至少是自圆其说地把第一、二部的回答“合”起来呢?根据我所看到过的类似的作品所得到的经验,我对沃卓斯基兄弟抱有十分的怀疑态度。这里,我就要说到那本由一个北欧高中教师写成的“苏菲的世界--一本关于哲学史的小说”了。最早知道“苏菲的世界”,是在一次哲学系的讲座上听到一位哲学老师极力推荐此书。而这位老师的学问水平,我是一向钦仰的,因此就对此书留上了意。然后,在其后的一次去探望朋友的路上,偶然地走进一家书店,看到了这本书,就买了下来。到了朋友的宿舍,要等他办完一些正事,于是就顺手翻开书页,读了起来。这一读,就陷了进去,一直读到中间的部分,苏菲在15岁生日的前夕知道了自己只不过是一本小说中的主人公的真相。15岁的生日,却只是明白了自己的一生,不过是一场虚幻!书里的苏菲哭泣着冲入滂沱大雨之中,书外的我也几乎颠倒不能自已。看到此处,我不能再看下去了。我的心情消沉到了极点,顺手拿起书桌上朋友做实验报告时用的报告纸,提笔写了一封信给妈妈,述说看这本书的感受。当时我的状态大概是处于迷狂之中,书信一挥而就,没有再细读,就寄了出去。其实我写完之后,就已经不再清楚地记得自己到底写了些什么。那感觉就好像是发了一场大梦,梦醒后只剩下残缺不全的碎片,再也拼凑不出完整的外貌。几天后,忽然接到妈妈的电话。话筒那头的她语气惊慌地说:“我收到你的信了。发生什么事了?我看完你的信,几乎要认为那是你在自杀前写的绝命书!”我自己也吓了一跳,怔了半晌,才说:“没什么。只是看了一本小说,太投入了,几乎自己也给卷了进去。”其实在看书之前,我的心境很开朗。那段时间没有什么困扰我的问题,我生活得乐观、自信,根本不会想到自杀。但只是看了那本书,竟然痴迷到如此的地步!这一方面说明了这部小说的感染力之强,但另一方面却不能不说是尼采、叔本华那一派的“悲观主义”对人的情绪有天然的“亲和力”,特别能吸引人。
: 评论日期: 19:02
确实,悲观主义作为一种文学作品的风格,是特别有魅力的。(或者你可以说是蛊惑力,像我看“苏菲的世界”,就好像是中了邪似的,天朗气清的心境竟然可以因此而突然乌云密布、暴雨如注。)无怪乎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一书之出也,引发了很多当时的少年人穿着与书中的维特一样的装束(青衣黄裤)吞枪自尽,以致于此书一度被指煽动少年人自杀而在德国和丹麦遭禁。(我自己看此书时也是哭成一个泪人的说,汗……不过倒还不至于想学着他来自杀。)基于同样的道理,“黑客帝国II”中的尼奥那一脸的哀伤与迷惘,才会如此令观众为之颠狂吧。当然,“黑客帝国II”的另一个魅力所在,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它探讨了一个所谓的“娜拉出走后怎么办?”的问题。对五四时期作品有认识的人都会知道,五四时期最受追捧的西方剧作家是挪威的易卜生。这个实际上艺术成就并不是那么高的剧作家的作品,在五四时期被广泛地翻译、介绍到中国。中国的知识分子热情地阅读和赞美他的作品,其热烈的程度远胜对莎士比亚这些真正更能代表西方戏剧的经典与巅峰水平的大师。这里有时代的因素,因为易卜生的戏剧直接地刻画社会而不是人生,迎合了当时中国社会辄需在文学上为改革摇旗呐喊的作品的需要。他的代表作“国民公敌”、“玩偶之家”等迅速在神州大地上流传,尤其是“玩偶之家”,简直就成了当年宣扬“妇女解放”的新思想的一面大旗,实际上是巴金的“家”一书的模仿对象。剧中的女主角挪拉在经过一番痛苦挣扎之后,认识到自己只不过是丈夫的一个“玩偶”。于是,追求独立人格的她,在全剧结束的时候毅然地“出走”,离开了那个没有真正的自由与爱情的家。这一结局,极大地鼓舞了当时有学问、有主见的女大学生。而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一结局,与“黑客帝国I”的结局又是何等的相似!(按:出现这样的相似,不是偶然的,因为这实际上是一个西方文学的“母题”。“黑客帝国”三部曲实际上综合地描写了大量西方文学所特有的“母题”,关于这一点,我将会在此贴后的一个辅贴或“番外篇”中予以更为详细的分析与解剖。)然而,在一片欢呼与激动之中,对社会的认识更为深刻而独到的鲁迅,写下了他的名篇之一“伤逝”。这部小说,可以说是以“玩偶之家”的结局为开场,其主题正是对于易卜生戏剧中那种乐观主义情绪的反思和诘问,即“娜拉出走后怎么办?”她走出了这个无爱无情的“家”,但她可否曾了解到,那个“家”之外的“社会”,只不过是一个扩大了的“家”。她真的能通过“出走”,就逃离那个压迫她的独立人格、玩弄她的纯洁爱情的“家”吗?鲁迅以其“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的气魄,为“伤逝”设定了最悲惨的结局--小说中的女主角子君的出走,最终的结果不仅仅是失去了生命,更失去了那所谓的真爱。她勇敢地出走,但最终换来的,只是背叛与离弃!我们也可以看到,“黑客帝国II”实际上是与“伤逝”有着暗中契合的地方的。尼奥真的能走出MATRIX的控制吗?锡安城难道也只是另一个虚拟世界?真的解放了吗?只不过,“黑客帝国II”更多地是从哲学而非社会的角度来进行刻画,它所追问的“人真的有自由意志吗?”的哲学命题,是鲁迅的小说所不涵盖的内容。
: 评论日期: 11:21
前面说过了“苏菲的世界”一书如何地令我颠倒不能自已。然而,看到后面,却是令我大失所望。作者为了说明人是有自由意志的,不惜让苏菲在那个教她哲学的神父和那个创造了苏菲这个人物的少校的女儿的帮助下,逃离了少校的控制,进入到与少校同一维度的空间,还因为隐形而小小地捉弄了少校一番。这样的情节设计,可谓败笔到极点之作。要知道,当时我看苏菲发现真相时,会如此深入地卷进对她的命运的同情之中,是因为我想到,苏菲的命运是被写她的少校所决定了;而那少校的命运,不正是被写这部小说的作者决定了吗?如此再往上推一层,我们处于与作者同一维度之中,难道我们的命运,不会是也给某个正在写作着这个世界的“作者”决定着吗?这一想,刹时寒气游走全身,“移情作用”强烈无比,完全把自己代入了苏菲之中,与她哭而哭,与她悲而悲了。与其说是同情她,不如说是自怜己身。(后来在网上看到一个自称是高二学生的人写看这部小说的感受,有这么一句:“苏菲是上校书中的人物,上校是Gaadar书中的人物。这层关系我读了很多遍《苏菲的世界》才理出来。不是我反应迟钝,这不是一个读一遍就够的故事。”我当时就暗笑,想:“小弟弟,你水平还次着哩。我读第一遍时就已经看出来了。”不过,高二学生嘛,能看懂那本书已经不错了。) 然而,作者写到后面,却只是为了营造一种“大团圆”的喜剧结局,不惜破坏书中的逻辑,这是最低等的作家才有的水准!要知道,在不同维度之上,是不可能从低跳到高的。从高跳到低可以,但反之就不成。像“苏菲的世界”一书,有这么几个维度:苏菲等书中人物处于最低的维度;少校和他的女儿处于较高的维度;而“苏菲的世界”一书的作者和我们这些读者又处于更高的维度;如果这世上真有上帝、造物者或主宰者的话,他们就处于最高的维度(这里“最高”是指就我们所能想象的情况而言)。高维度的人可以知道低维度的人的事情(即处于所谓的“全知全能”的状态),而低维度的人即使可以凭想象而猜测高维度的存在(像我们猜测可能有上帝的存在),但绝对无法从自己所在的低维度跳进高维度去,使高维度的人无法了解他的行为,甚至还可以支配高维度的人。以前看过一本关于几何学的小说,那书的作者最初可能只是想写一个解释几何学中的“维度”这一概念的通俗作品,写着写着却写成了寓言小说。那故事是这样的,主人公作了个梦,梦里他周游了多个不同的维度空间。先是去“二维”(即“平面”)空间,看到里面所有人都只能在一个平面上移动。然后去“一维”(即“直线”)空间,里面所有人都挤在一条直线上,只能与在自己左右两边的人接触。最后去“零维”(即“点”)空间,只看到一个人在那里。不同维度空间的人,都无法理解更高维度空间的存在,都认为自己所在的维度空间就是最自然、最合理的。最妙的是写到在“点”空间里,那里只有一个人,就是那个“点”了。他狂妄自大地声称自己就是整个宇宙。主人公告诉他,这是错的,他只是一个连体积、面积、长度都没有的点。但那个“点”完全不屑一顾,认为主人公胡说八道,不知所谓。然后,主人公就从梦中醒来,觉得很感慨。那些处于低维度空间的人,自以为真理在握,其实完全是大错特错。正在这么想的时候,忽然出现一个人,跟他说他所处的“三维”(即“立体”)空间之外其实还存在着更高维的空间。他破口大骂此人,说这人胡说八道,不知所谓。“立体”空间已经是最高维度的了,怎么可能还有更高维的?他这样痛骂此人,那人只是摇头叹息,说:“你的反应,怎么就跟那些在零维、一维、二维空间的人一个样?”他一怔之间,那个人就消失了。他反复思量此人的话,猛然醒悟,自己不能理解更高维度空间的存在,岂不正如那些低维度空间的人不能理解他所在的“三维”空间是存在的一样吗?于是他很兴奋地跑到屋外,向众人宣称他有一个重大的发现,那就是我们这个空间之外,很可能还存在着更高维度的空间。然而,所有人都鄙夷地看着他,说他一定是疯了,头脑不清楚,所以才会这样胡说八道,不知所谓。他竭力地解释,以二维等低维度空间的人不能理解我们所在的三维空间的情况来作比拟,说明确实是有可能存在着比三维更高的空间的。但始终没有人理会他,他最终被看作疯子而受到孤立和唾弃。
: 评论日期: 19:21
要注意的是,“黑客帝国”的哲学主题虽然与“苏菲的世界”在这一点上有重合之处,但“黑客帝国”的设计是不同的。这里我要先谈一点关于文学影视作品在“情节”与“主题”这两个要素关系方面的常识。文学影视作品的“主题”很多是互相类似的。尤其是某些很基本的主题,如爱情、友谊、母父之爱、兄弟之情、忠诚等,更是普遍地存在于各个国家、民族和文化的作品之中,被不同时代的作家、不同类型的作品反复地表达与演绎。这类主题就叫“母题”。当然,也有一些某个特定的国家、民族和文化所特有的主题,在这国家、民族和文化之外不会去表达和演绎,但却被这个特定的国家、民族和文化中的作品反复地表达和演绎,这也是“母题”,但那是该特定的国家、民族和文化的所特有的“母题”。我在此贴之后会再写一个辅贴或“番外篇”,就是特别地讨论西方文学所特有的“母题”的。实际上,文学影视作品的“主题”数量是有限得很的,但以什么样的“情节”去表达这些有限的“主题”却是千变万化、无穷无尽的。因此,自古而今,文学影视作品的数量大概可以用数以亿万计来形容,而今后仍然会有更多更多的文学影视作品涌现,它们的“情节”多多少少都不会完全相同。正是“情节”的变化多端,读者观众才不会觉得“主题”来来去去都是那有限的几个而感到文学是一门乏味的艺术。作个可能不太准确的类比。音乐中来来去去也就那七个音符,即使再加上其它一些辅助性的变化,音乐技巧的数量是极其极其有限的,比文学影视作品中“主题”数量的有限更为有限。然而,自古而今已经有无数的歌曲产生,今后也一定还有更多的歌曲产生。音乐中如此有限的元素,经过不同的排列、组合,仍然变化出不计其数、各各不同的歌曲。因此,我们是不必担心文学影视作品会有“才穷智竭”的一天的。一些文学批评家,把一部作品的“情节”称之为“表面文本”,而把“主题”称之为“潜文本”。即“情节”的“表面文本”是为了表达、承载“主题”的“潜文本”。由于“主题”的数量有限,因此大量的作品是具有相同的“潜文本”的;但它们的“情节”是千变万化的,也就是其“表面文本”是不同的。然而,尽管同一“潜文本”有着不同的“表面文本”,但“潜文本”的相同确实是会制约着“表面文本”的不同的。因为,毕竟“表面文本”的存在就是为了表达“潜文本”。一部小说的“主题”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就反映为“表面文本”是否成功地表达了“潜文本”。而在“潜文本”相同的情况下,某些“表面文本”确实是比另一些“表面文本”更有利于成功地表达“潜文本”的。
: 评论日期: 19:22
有了上述认识的基础,我们可以回到对“黑客帝国”和“苏菲的世界”的比较上。显然,这一剧一书的“潜文本”在关于“人是否有自由意志”这一点上是具有共同的“潜文本”的。但它们的“表面文本”当然是不同的(所以前面我说它们的设计不同就是这个意思)。“苏菲的世界”的“表面文本”是,苏菲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少校)所写的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呵呵,像绕口令一样),所以她之没有自由意志是因为她本来就与少校处于不同的维度之上。少校是他所写的小说的作者,而作者就是他笔下创造的世界的“上帝”。在创造者与被创造者之间,只有单方面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被创造者或被支配者当然是没有自由意志的。这样的“表面文本”是为了暗示,我们所处的世界很可能也是一个被创造的世界,在这世界之外很可能也存在着一个创造这个世界的“上帝”,我们与k的关系很可能也是被创造者和创造者、从而也就是被支配者和支配者的关系,因此我们很可能实际上是没有自由意志的。“苏菲的世界”的“表面文本”就是这样表达出“潜文本”的。而“黑客帝国”的“表面文本”是,尼奥等人与MATRIX其实是处于同一维度上的。(即使锡安城也是虚拟世界,尼奥等人都只是一段程序,这一点也不会改变。只不过如果情况是这样的话,尼奥等人、锡安城和MATRIX之上,还有一个处于更高维度的“上帝”。)MATRIX只是控制了尼奥的思想,使他产生错觉,以为自己所处的虚拟世界就是真实世界。但一旦尼奥与MATRIX的“连接”中断,尼奥就能从MATRIX的虚拟世界跳转到可能是真实世界的地方。这就跟“苏菲的世界”中的苏菲在逻辑上完全是不可能从她所处的低维度跳到上校所处的高维度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了。因此,“黑客帝国”中的“表面文本”安排尼奥可以从MATRIX的虚拟世界中清醒过来,跳转出来,逻辑上是合理的。只是为了进一步表达“潜文本”,又故意在第二部里安排了其它“表面文本”,使观众产生疑惑,觉得尼奥所跳转出来的世界可能也只是一个更大的、包含了MATRIX那个虚拟世界在内的虚拟世界。事实上,即使我们不追究“苏菲的世界”中苏菲这样从上校的小说世界中跳到上校的现实世界里是否合乎逻辑,但我们也可以想到,即使上校的那个所谓的现实世界,其实也不过是此书的作者所虚构出来的另一个更大的、包含了上校虚构出来的那个小说世界的小说世界。因此,这一剧一书的“表面文本”实际上都使用了这种虚拟世界层层相套的设定,来表达出“潜文本”中所要暗示的、我们读者观众所处的世界很可能也是这么一个被包含在另一个更大的世界中的虚拟世界的主题思想。然而,“黑客帝国”与“苏菲的世界”最大的不同,正在于在“苏菲的世界”那样的“表面文本”的设定之下,实际上有否自由意志的问题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那就是一定是没有的。因为从逻辑上说,处于低维度的人物不可能跳到高维度上去,摆脱高维度的支配,甚至倒过来支配高维度。所以,这样的“表面文本”的设定已经严格地约束了作者不可能在“潜文本”方面表达“人还是有自由意志的”这样的信念,否则就会与逻辑相抵触。但“黑客帝国”却不同。它的“表面文本”不存在低维度不可以跳到高维度的逻辑约束,因此尼奥的跳转就没有逻辑问题,也就为他可能仍然是具有自由意志而提供了合理性。这也就为第三部得出“合”的主题(即“自由意志仍然是可能的”)提供了逻辑上的可能性。因此,“苏菲的世界”的“主题”如果仍然坚持认为“人是有自由意志”的话,那么它这一主题的表达,注定是要失败的,因为它的“表面文本”的设定本身已经在逻辑上否决了这一“潜文本”向这一方面发展的一切可能性。但“黑客帝国”的“表面文本”却仍然为表达有关的“潜文本”留下了后路与余地,因此比“苏菲的世界”的“表面文本”更具可塑性,更有利于表达“人仍然是有自由意志”这一“潜文本”。
: 评论日期: 19:43
让我们来更细致地分析“苏菲的世界”的问题。在苏菲所在的小说世界中,一开始的时候这个世界所遵循的逻辑与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样的。例如,狗是不会说话的,等等。但随着的情节的发展,出现了狗会说话、给她上哲学课的神父说出莫名其妙的话来……这些看来是违反了我们所处的世界的逻辑的事情。这种“违反”是可以的。作者是可以自由地设定一些他所需要的、适用于小说的逻辑,而不必理会我们所处的世界的逻辑是什么。例如,武侠小说中允许内功、轻功之类的东西存在,这显然是违反我们所处的世界的物理逻辑的,但读者在阅读时已经接受了武侠小说世界允许这种“逻辑”的存在,这是一种读者与作者之间的“默认许可”。同理,在玄幻架空类小说中,可以允许魔法等东西的存在,而这不但与我们所处的世界的“逻辑”不符,也是武侠小说世界中所没有的“逻辑”。因此,文学影视作品中不但允许存在着与我们所处的世界不同的“逻辑”,不同的文学类型之中也有着自己特定的一些“逻辑”设定,彼此并不、也无需是兼容的。然而,读者一边在容许作者如此设定“逻辑”的同时,作者也必须向读者给出交代,他如此特别地设定“逻辑”,有什么用意吗?仅仅是为了好玩?那可不成。在“苏菲的世界”里,显然这样的设定是有特别用意的,就是要让苏菲对那些不合平时自己所习惯的“逻辑”产生怀疑,从而去追寻真相,最后终于明白自己只是别人笔下的一个人物,自己是没有自由意志的。这样才能引出对该书的主题的表达出来。然而,后面作者进一步地让苏菲可以逃离创作她的少校的笔下世界,可就超出了可以容许的“逻辑”了。因为,虽然作者是可以如此这般地设定“逻辑”,容许低维度的人跳到高维度去,反支配了支配者。但这种“逻辑”之所以能成立,恰恰又是因为作者就是这本书的“上帝”,是他硬要这样容许苏菲面对着创作她的少校有自由意志,但这里就隐含了一个逻辑悖论--苏菲之所以能对少校有自由意志,那是此书的作者安排的,因此她及少校面对着作者是没有自由意志的。因此,归根结底,不是苏菲真的有自由意志,而恰恰是因为她和少校实际上都没有自由意志。这一来,作者想表达的“人还是有自由意志的”的主题,就完全是失败的。也就是说,作者刻意地扭曲低维度不可跳升至高维度的“逻辑”,硬是要表达“人还是有自由意志的”的主题,这一行为本身却恰恰否定了这个主题。这里,又要提到我以前在《“连城诀”的结构》一贴中提到过的问题,即作者对其创作的人物确实是“上帝”,可以随意地设定;但优秀的作者要创作真正优秀的作品,他的自由度其实并不真的那么大。打个比方,上帝确实是“无所不能”的,但“好”的上帝却绝不会“无所不为”。“苏菲的世界”一书的作者,强行发挥了一把他对书中人物的“自由意志”,反而却自己打自己嘴巴地推翻了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
: 评论日期: 10:47
“苏菲的世界”的失败,使我对于“黑客帝国III”有更多的期盼。因为,正如前面所分析的那样,“黑客帝国III”的情节设定比之“苏菲的世界”有更大的可塑性,更有可能给出一个“合”的答案。然而,正如此贴一开始的时候说到的那样,看完此剧后,我感到此剧在主题上大有问题,想了好久,终于在夜里梦中忽然明白问题在什么地方,那就是“黑客帝国III”的主题,承接前两部的主题,本来是应该回答“人是否有自由意志?”这一问题的,但实际上它却根本没有回答,而是偷换了概念,回答了另外一个问题。大概是,沃卓斯基兄弟自己也发现,他们根本不可能对这一问题给出一个“合”的回答,于是就取巧,悄悄地换了主题中的问题,“黑客帝国III”的主题就显得与前两部的没有关系,变成“答非所问”了。事实上,据我所知,这对兄弟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他们对“人是否有自由意志?”这一问题是持悲观主义的态度的,即认为人没有自由意志。但显然,这不是一个合符第三部曲所需的“合”的答案,而且作为一部首先是为了娱乐大众的作品,给出如此悲观主义的回答,在商业上是极其不明智的。因此,尽管这对兄弟其实心中有答案,也不可能把它作为“黑客帝国III”的主题。面对这种困境,沃卓斯基兄弟的应付之道,就是索性回避过去,蒙混过关,转为回答别的问题去了。 那么,“黑客帝国III”用来替换了“人是否有自由意志?”的问题是什么呢?实际上,“黑客帝国III”所回答的问题,是关于人与机器的关系的问题。我们看到,尼奥最后选择了替机器消灭史密斯,从而换取机器的放弃毁灭锡安城,这一结局所暗示的,是人与机器的关系应该是和平共存,而不是试图控制对方、甚至毁灭对方。人离不开机器,机器也离不开人,大家互相依赖,才能共同生存。一方试图控制另一方固然不可,而一方试图毁灭另一方,最终只会导致自己也无法生存下去。其实,这一主题,是动漫版的“黑客帝国”的主题。动漫版的“黑客帝国”,从最一开始写起,描述为什么会出现MATRIX。原来是人类制造的机器高级到一定程度后,有了自己的自由意志(在这一点上,动漫版的“黑客帝国”与电影版的在主题上有了联系,但这并不等于二者的主题是同一件事),要求人类像对待平等的同类一样对待它们。但人类拒绝了,人类只想继续完全地控制机器,把机器当成工具或奴隶来看待,不肯承认机器也能具有自由意志,也具有与他们一样平等的人格和地位。于是机器为了争取“自由意志”与人类展开了斗争,结果人类大败,机器制造出MATRIX,反而控制了人类,将人类沦为工具或奴隶。这样,电影版的“黑客帝国”的开始,恰好是动漫版的“黑客帝国”的开始的反面DD动漫版的开始时是人类奴役着机器,机器要争取独立;电影版的开始时是机器奴役着人类,人类要争取独立。“黑客帝国III”实际上回答了的,是动漫版的问题DD到底应该是人类控制机器,还是机器控制人类?答案前面已经说了,那是一个典型的“合”的回答DD既不应该人类控制机器,也不应该机器控制人类,我们需要的是平等的关系,而不是一方控制另一方的关系。
: 评论日期: 21:32
这里我就要提到宫崎骏的两部著名的动画作品--“风之谷”和“幽灵公主”了。这是因为,“黑客帝国III”偷换了概念之后所要探讨的哲学命题--人与机器的关系--,实际上是与这两部动画作品所要探讨的哲学命题--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同一“潜文本”的不同的“表面文本”。这一共同的“潜文本”就是“人与人之外的其它生命的关系”(“黑客帝国III”中的机器已经具有了思想或自由意志,因此是生命,而不再是死物)。事实上,宫崎骏的动画中,充分地体现了一种“东西结合”的色彩。他的作品吸纳了大量的西方文学的“母题”,但又重新赋予了富于东方色彩的内涵和包装,真正地实现了西方文化的东方化。日本人似乎特别擅长这个,所谓日本人“善于模仿”,大概就是这样了。日本人的“模仿”并不是简单地把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生硬地捆绑在一起,也不是什么“西学为用,中学为体”的“拿来主义”,而是真正地深刻理解了西方文化的精髓之后,将之与东方文化融为完整而浑然的一体,新结合出来的东西,很难清楚地指出到底哪部分是西方文化,哪部分是东方文化了。正如这里举的例子,宫崎骏的动画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与西方(现代)文化中经常地探讨到的“人与机器的关系”的母题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又弥漫着古典的东方(传统)文化里关注“天人关系”的气氛。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天人合一”是最美妙的境界。这种思想也深刻地影响了日本的传统观念。因此,“黑客帝国III”中的关于“人与机器应该和平共存”的回答,便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有着暗合之处,被宫崎骏的动画“转译”成“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的回答。电影版的“风之谷”,其主题就正是如此。女主角娜乌西卡发现了腐海的秘密:菌类森林并不是有毒物质的来源,相反是在净化土壤和空气中的有毒成分,使之结晶化为无毒无机尘粒;王虫正是森林的守护者,一边与森林共同生存,一边阻止无知的人类破坏森林的净化程序,却被人类视为天敌,誓不两立。人与自然的关系,并非人所以为的那样,是人与自然的对立,是征服与被征服;恰恰相反,要拯救人类,就只有尊重生命的价值,顺应自然的出路,人类要与虫的世界共存。由此可见,电影版的“风之谷”与“黑客帝国III”是何等的相似啊!事实上,“风之谷”的结尾与“黑客帝国III”的结尾的相似度之高--“风之谷”中娜乌西卡被王虫的千百只触手托起、复活,宛如天使降临人间,印证了那个“蓝衣的救世主”使徒Angel将拯救人类的传说;“黑客帝国III”中尼奥被机器的千百只铁触手托起、死去,也印证了他确实是那个会拯救锡安城的“The One”--,令人不由得要怀疑,以深受日本动漫影响而著称的沃卓斯基兄弟,在创作“黑客帝国III”时,其蓝本是否就是“风之谷”。不同的只是,娜乌西卡复活了,尼奥却永远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事实上,早在我第一次看“风之谷”时,我就对这部动画赞不绝口,但坚决地认为那最后的结局是一大败笔。宫崎骏是应该让娜乌西卡死去的,没有必要勉强地让她复活。这既不符合片中设定的逻辑--之前一直没有显示王虫有这种令人死而复生的神秘力量;也不符合悲剧的需要。把这片拍成“大团圆”结局,比拍成悲剧要低好几个档次。让娜乌西卡死去,只会更增加她的形象的光辉与感人的力度。其实,最后的一幕里娜乌西卡身穿蓝衣走在王虫的千百只触手形成的“草原”之上的画面,完全可以保留,就当成是描写她的灵魂升上天堂的情景好了。可以描写众人含泪目送她的灵魂升天,而她见到自己的牺牲终于换来人与王虫的和好,于是安心地微笑着走向天国……这样的结果,可就堪称完美了。“幽灵公主”探讨了同样的问题,却给出了完全不同的答案。在“幽灵公主”的世界里,人与自然的矛盾和斗争达到白热化。而且,与“风之谷”中人在与王虫的斗争中总是落败不同,这里人与自然力量要势均力敌得多,因此造成了斗争的极度残酷。珊代表了自然,与山犬一起保护森林之神――麒麟兽的头颅;而女头领则精明干练地领导着达达拉部族,为了能随心所欲地开采矿石而非要毁灭原始森林不可。因此,双方直接对立,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的激烈对抗。动画的结尾,麒麟兽终于被杀,但头颅又被珊所夺回。人与自然之间的斗争并没有分出绝对的胜负(但似乎总的说来是人胜了一筹),而且在可预见的将来还将继续下去。在这里,“风之谷”那种温情脉脉的结局被无尽的血腥与刻骨的仇恨完全颠覆了。到最后的时候,尽管珊表现得是爱着男主角阿席达卡的,但她也坚决地表示,她永远也不会原谅人类。此剧精彩的是,它没有将代表人类的女头领作简单的丑化,把她写成反面形象。相反,她的精明强干,她的顽强坚定,她钢铁般的意志……无不带着一种震憾人心的阳刚之美。这跟“风之谷”中处于类似地位的那个女军官(名字忘了,记得的朋友请提醒一下)的形象相比,可说是完全不同。这反映了宫崎骏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天人合一”真的能够吗?人为了生存与自然对立,就一定是恶的吗?剧中的男主角阿席达卡代表了原来在“风之谷”中得到讴歌与张扬的和平主义的理念,但他在整个故事中却明显地处于无能为力的地位,他实际上没有真正能影响珊与女头领之间的斗争。“人与自然应该共存”的理想,在这残酷的现实面前,是那样地脆弱与无力,显示着这人与自然共存的道路,似乎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前进只会越走越狭窄。此剧的悲剧色彩和对主题思考的深刻程度,可以说都远胜“风之谷”和“黑客帝国III”,反映了宫崎骏的大师级地位,其他人确实只能是高山仰止、望尘莫及了。(其实,“风之谷”的漫画版的回答也与电影版的完全不同,而跟“幽灵公主”比较相近。)
: 评论日期: 21:33
补充:想了一下,觉得要再补充说明一下“苏菲的世界”后面的情节设计为什么是不好的。前面只是比较抽象地说“低维度不能跳到高维度”这一原则。具体来说,少校是他所写的书的“上帝”。而所谓“上帝”,就是创造那个世界的主宰,是全知全能的。既然如此,怎么可能出现书中的人物神父可以心存反叛之心而不给他知道?其实,就连这一点也只能是由少校来设定并允许的。当然,少校有权如此设定神父有反叛之心,也可以让他和苏菲从书中消失。但这不等于他们就离开了书中世界,进入到少校的世界去,而且还可以不让少校知道。如果是这样,少校又怎么还算是书里那世界中的全知全能的上帝呢?至于说是少校的女儿帮助了他们,但她只是那书的读者,不是作者,怎么可能以她的意志来修改书中的情节,还可以不让作者知道呢?总之,这里面充满了与此书一开始设定下来的逻辑严重矛盾的地方,因此绝对是重大的败笔。
: 评论日期: 10:58
让我们回到“黑客帝国III”。其实,早在“黑客帝国II”中,有关的主题要从“人是有自由意志的吗?”偷换到“人与机器应该和平共存”上去的伏笔已经埋下。“黑客帝国II”中有一段尼奥与锡安城的首相在那狂欢后谈论起是人控制了锡安城中(注意,不是MATRIX)的机器,还是人被锡安城中的机器所控制。尼奥一开始认为,是人控制了机器,因为人可以自由地选择把机器关掉,而机器却不能这样。那首相却质疑他,你真的能自由地关掉这些机器吗?是的,理论上是这样,但事实上呢?如果你关掉了这些机器,整个锡安城就没有了电力、能源……一系列人之生存所必须的东西的供应。因此,事实上,为了生存下去,为了锡安城运转下去,你永远也不会把机器关掉。你不会,是因为你不敢,你不能。(大意如此。)这一段“表面文本”,可以说同时都能表达两个“潜文本”。一个,是“黑客帝国II”的主题--人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意志。表面上看来,或理论上看来,锡安人是完全地将锡安城中的机器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锡安人对它们是具有绝对的自由意志的。但事实上,锡安城对这些机器的依赖之深已经到达了那样的地步,以致于实际上锡安城不可能离开那些机器而还能存在下去。因此,实际上锡安人对这些机器是没有自由意志的。这有点类似于我前面提到过的,上帝是无所不能,但“好”的上帝是不会无所不为的。作者对其小说人物是“上帝”,但实际上优秀的作者的自由并不真的就那么大,有时甚至受到很严格的约束,只能让书中人物按照其逻辑自然地发展下去。上述的“表面文本”还可以表达另一个“潜文本”,那就是“黑客帝国III”偷换了的主题--人与机器互相依赖,只有和平相处,才能共同生存。锡安城中的机器,固然是要锡安人开动它们才能运转,否则就只是一堆废铁,因此机器确实是依赖于人类的;但正如首相的话所揭示的那样,人其实也深刻地依赖于机器,实际上已经不可能完全自由地操纵和摆布机器,否则人自己也不可能生存下去。在这种情况之下,人类与机器的互助共存的回答,就自然而然地浮出水面了。前面我们提到过,通常来说,大量不同的“表面文本”都表达同一个“潜文本”。这里的情况却很特殊,是同一个“表面文本”,却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潜文本”。这就为后面的“黑客帝国III”偷换概念提供了可能性和逻辑性了。这也可以看到,“黑客帝国”三部曲的设定确实是具有非常大的可塑性,比之“苏菲的世界”的设定的僵化,可说是优胜多矣。
: 评论日期: 21:08
然而,如果我们仔细地察看的话,就会发现其实“黑客帝国III”即使是在表达那偷换了的概念“人与机器的关系”的主题上,也是失败的。我们看到,在“黑客帝国III”的故事中,一方面,MATRIX的机器的确是非常需要尼奥,以去对付那已经变得超级强大、具备了自由意志、完全不受MATRIX控制的“病毒”史密斯。而另一方面,尼奥当然也非常需要MATRIX的机器,因为锡安城在它所派出的八爪鱼机器的攻击之下已经是危在旦夕,全城覆灭的危机逼在眉睫。此外,即使锡安城没有受到威胁,尼奥所代表的反抗组织就算可以打败机器,停掉了MATRIX,大量仍然生存在MATRIX的虚拟世界之内,靠机器维持生命的人类也会因为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从MATRIX中回到现实的巨大反差而死亡。因此,从上述的设定来看,似乎是很有利于得出“人与机器必须互相依赖,才能共同生存”的主题。事实上,网上有些评论者也指出,“MATRIX”这个电影的名字其实最适当的翻译是“残局”。(抑或“珍珑”?)即形势已经发展到此亦进不得,彼亦进不得,若非握手言和,就只能是同归于尽。然而,从“黑客帝国III”最后的结局来看,形势其实是对MATRIX的机器有利的。原因就在于,尼奥所能与MATRIX的机器进行谈判交换的筹码,只有一个,就是他可以通过牺牲自己来消灭史密斯。但如果MATRIX的机器在尼奥牺牲了之后,出尔反尔,继续让八爪鱼机器攻击锡安城,这时尼奥都已经死了,史密斯也不再能够威胁到MATRIX,除了MATRIX的机器的“道义”感之外,还有什么力量可以制约它,使它非得履行承诺不可?这与尼奥非履行承诺不可的情况,可是完全不同的。这显示了其实在这场交易中,MATRIX的机器仍然是处于比较强势的地位上,尼奥所可以指望的,就只有MATRIX的机器会老实地履行它及时召回八爪鱼机器的承诺了。但是,从整个“黑客帝国”三部曲的描写来看,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MATRIX的机器是这样一个“言出必践”的“君子”。如果是的话,它本来就不会做这种把人类当“电池”来使用的、奴役人类的事情。也不会做出收买叛徒,以捉住莫菲斯,给他注射药物,逼他说出进入锡安城的密码的事情了。总而言之,MATRIX的机器会老老实实地履行与尼奥达成的协议这一情节设定,是非常缺乏铺垫的。没有详细的铺垫,这样的结局设计就会令人觉得不够合理,好像只是编剧刻意要得到一个“合”的答案,而不是因为剧情的发展,逻辑上自然而然就能得到这个编剧所希望得到的答案。因此,正如“苏菲的世界”里的主题“人是有自由意志的”是作者硬塞给读者的一样,“黑客帝国III”里的主题“人与机器应该也可以和平共存”也是编剧硬塞给读者的。尽管,后者的牵强程度远远没有前者那么明显,因此恐怕并不是很多观众会觉得这一结局是败笔。
: 评论日期: 10:38
最后,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是,如果“黑客帝国III”没有偷换概念,应该怎么样来表达那“合”的主题?现在影片已经拍到这个样子,我是不可能像我在《“连城诀”的结构》一文中对待“连城诀”那样,提出很具体的修改方法,而只能就此提出一些原则性的看法。其实,既然“黑客帝国”是一个完整的三部曲,编剧就一定要在服从这三部曲共同的“结构”的基础上来考虑第三部怎么拍。第一部的主题回答是“正”,其哲学基础在于康德的“理性主义”;第二部的主题回答是“反”,其哲学基础在于尼采、叔本华的“悲观主义”。那么,很自然地,第三部的“合”的主题回答,就应该寻求一种在哲学的发展史上处于“合”阶段的哲学流派来作为它的哲学基础。这一哲学流派是什么?懂哲学的人于此应该觉得答案早已呼之欲出了吧?不错,正是前面已经提到过的“存在主义”。我们可以看到,其实在“黑客帝国II”中,“存在主义”已经“闪亮登场”了一遭。但也正如我的分析所指出的那样,在它“登场”之后的情节发展中(包括“黑客帝国II”的后半部分与“黑客帝国III”),其实都没有真正地演绎和表达出这一哲学流派的思想。我想,原因很可能是沃卓斯基兄弟他们很推崇并深刻理解“悲观主义”,因此“黑客帝国II”中对“悲观主义”的演绎可谓行云流水、淋漓尽致;但他们其实并不怎么真正地明白“存在主义”,因此虽然也提了它一把,却没能真正地把它融入到情节的发展之中。由此,我们就可以明白,“存在主义”是不应该那么早就在“黑客帝国II”中出现的,因为那里是“悲观主义”的天下,不可能把“存在主义”演绎得好;或者即使能,反而只会冲击了“悲观主义”这一主题上的主角地位。应该把“存在主义”的亮相推迟到“黑客帝国III”中,在那里倾尽全力地演绎它、推许它,从而为作出“合”的回答奠定坚实的基础。
: 评论日期: 10:38
至于具体要设计什么样的情节,既能表达“存在主义”,又能与原来在“黑客帝国II”中埋下的伏笔衔接得上,那就不是我能做的事情了(我能做的话,我早成沃卓斯基兄弟了,嘿嘿)。但我可以举一个剧中原来就有的例子,以略作示范。“黑客帝国II”中有一段情节,我认为是很适合用于表达“存在主义”的理念的。那是尼奥经常做一个梦,梦中见到他所深爱的崔妮蒂中枪下堕。他很担心这会变成现实,于是在他打算进入源程序找那个MATRIX的系统设计师,以解开MATRIX之谜的时候,他要崔妮蒂答应不会跟着进去。但是,当崔妮蒂在屏幕上看到尼奥有危险,就再也坐不住了,违反了她向尼奥许下的诺言,奋不顾身地进入MATRIX去解救他,果然就在堕下时中枪。网上有朋友以“决定论”来分析这一情节,指出这一“表面文本”的“潜文本”就是“决定论”。因为,表面上看来,崔妮蒂违诺进入MATRIX是她个人的自由选择,但仔细分析之下,造成她这一行为的,有两个因素:其一,是她爱尼奥,而且深得可以为之舍生忘命;其二,尼奥遇险,已经进入MATRIX的其他人都帮不上忙,只有她在MATRIX之外是闲着的。后一个因素,显然是MATRIX所决定了的;而前一个因素,其实也是MATRIX在一早的时候就已经安排好的,因此祭师才能预言她会爱上他。由此看来,崔妮蒂的选择根本不是她个人的自由意志主宰之下作出的选择,而是全都给决定了的。这一分析并不是错,但是,如果从“存在主义”的角度,我们是可以作出另一种解读的。是的,崔妮蒂爱尼奥是早就被安排好的,但这又如何?在这一件事里,重要的不是她为什么会爱他--是因为出于她个人的自由意志?还是MATRIX的安排?--,重要的就只是她爱他这件事本身。为了爱,奋不顾身,明知是飞蛾扑火,明知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毫不犹豫,无怨无尤。这是爱的价值,这是爱的伟大。仅仅是爱本身,而不是什么爱的原因,赋予了这一行为以动人的力量、无上的价值。至于这一行为是被决定了也好,是没有被决定也好,都不能减少甚或磨灭这一感情的光辉与美好。如此类推,我们可以同样地来看“存在”的问题。我的存在是被决定了的吗?还是我自己的自由意志所能支配的?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存在本身就是最大的价值所在。因此,“存在主义”一再强调的一句名言,是“存在先于本质”。存在的价值不来自于存在的原因,而就是在于存在本身。因此,前面我也已经提到过萨特的主张:“关键是如何存在,发挥自由意志,做出选择,虽然选择里面打上了决定论的烙印。……个人的一切行动都是自己自由选择的结果,他对自己的存在、行为就负有完全的责任,上帝和任何外在因素都不是推诿责任的对象,人生的意义就体现为人本身的行动。”是的,崔妮蒂的选择,正如前面引述的网友的分析所显示的那样,是打上了决定论的烙印的,但她的选择体现了她对尼奥的爱,而这爱的伟大与崇高,就是她这一选择的价值所在;而并不是这一选择只有是源自她的个人的自由意志的时候,才算是有价值的选择。其实,“存在主义”对于“人是否有自由意志”这一问题的态度是这样的:自由意志的存在不是一个有待证明的问题,而是一个我们必须相信的信念。因为,如果人是没有自由意志的话,那么人就不必对他所做的一切负责。就如同棋子不会对一局棋的成败负责,要负责的是那个棋手。一个由不必负责的人组成的世界,不知其可也。因此,必须相信人是有自由意志的,然后在这样的信仰的基础之上,做出选择,并承担相应的后果。也就是说,“存在主义”对于这一哲学命题的回答是:我自由,我选择,我负责。这既不是对康德的理性主义的简单肯定(他过于乐观了,认为人具有绝对的理性,有绝对的自由),也不是对尼采等的悲观主义的简单否定(他过于悲观了,认为人绝对地不具有自由,不具有理性),而是从“责任”的高度来审视自由的存在及其必要性。行笔至此,我忽然想起了两件事。一件,是以前看胡适的散文,里面有一篇是他回复一个人的提问:“人生有意义吗?如果有,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他的回答简洁有力:“人生没有意义。它的意义是你赋予给它的。”这是“存在主义”精髓的中国式表述了。另一件,是一位哲学专业的朋友一次与我聊天时说起:“海德格尔是西方现代哲学绕不过去的人。”当时他一副深得个中三昧的神情说着,我却满怀茫然的隔阂感而姑且听之。但写到现在,我猛然明白,海德格尔的横空出世,其实也有着一点“时势造英雄”的味道;存在主义的大行其道,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因为,“悲观主义”作为一种非理性的哲学思想,虽然与人类的感情有天然的亲和力,但它是不可能成为人类的归宿、哲学的终点的。因为如果它是成立的话,世界就没有意义,人就只有坐以待毙,并且无赖地不肯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任何责任,这样的世界是一秒钟也不可能维持下去的。现实人生的经验也告诉我们:生活仍然要继续,事物仍然要发展。因此,悲观主义在哲学发展史上不可能是一个能长期稳定地存在的“均衡点”,“存在主义”的出现本身就是为这个被“悲观主义”扰动了的哲学世界重新寻求“均衡点”。这,大概就是“黑客帝国”三部曲所给予我的最大的启发吧。
: 评论日期: 10:40
尾声:终于为这个长贴画上最后一个句号的时候,心中是微微的快慰,也是微微的感慨。战战兢兢的开始,滔滔论证的过程,到最后顺理成章地得到一个“光明的尾巴”。重温了“黑客帝国”三部曲,重温了从康德到萨特的哲学发展史,也重温了自己现在的信念形成的心路历程。最后提到胡适那一番话,是要特别地向他表示致敬。遥想当年,高中时代,青涩的少年,苦闷的青春期,沉缅在“悲观主义”的忧伤之中,直至看到胡适这一番大白话,恍如当头棒喝,又似醍醐灌顶,把我从迷梦中惊醒。如今回头细想,“悲观主义”最大的魔力,其实只不过是迎合了人们的“自恋情结”--从极度的“自恋”中幻灭而成极度的“自伤自怜”。愿以此语与诸君共勉!
: 评论日期: 13:47
紫冠道人 发帖时间 , 14:21:29
侵鬟@篇文章太了。三部曲Y到了哲W}。以前看到的P於@方面的帖子都是人工智能的。程序的。操作系y升啦。ring0嘞蘩病_永病7蔷性啦等。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就是每天上戆ll帖子。^^
nononono 发帖时间 , 13:25:27
也有些评论文章是从哲学的角度来分析这部电影的。只是,即使是这些文章,往往将哲学说得太复杂艰深,令一般不是哲学专业的读者看得一头雾水。曾有一个朋友不屑地对我说:“哲学只不过是一些复杂的废话!”这是对哲学最大的误解,恐怕也是哲学的一大悲哀所在吧。其实并非如此,如果说是谁错了,错的是喜欢搬弄术语来吓唬外行的哲学家,而不是哲学这一门学科本身。我一向认为,如果真正懂了,写出来的东西,一定是简单明了的,一定是再怎么外行的人也能明白的。这里引一段我在另一个贴子里说过的话:真理总是简单而清晰的。因此,我在短消息中与Q君说:“没有真正懂的人,才会故作高深,使别人难以明白他的意思,从而也就免去了被别人看穿的尴尬。我一直认为,真正懂的人,写出来的东西一定是简单明了,而不是艰涩复杂的。哲学其实并不是什么复杂的废话,只不过真正懂的人不多,而借‘行话’来掩饰无知的人却太多罢了。”
: 评论日期: 13:49
nononono 发帖时间 , 13:42:35
行笔至此,我忽然想起了两件事。一件,是以前看胡适的散文,里面有一篇是他回复一个学生提问:“人生有意义吗?如果有,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他的回答简洁有力:“人生没有意义。它的意义是你赋予给它的。”这是“存在主义”精髓的中国式表述了。
--------刚才翻了一下书柜,终于把胡适那原文给我找出来了,打字在下面,以供大家参考:答某君书:……我细读来书,终觉你不免作茧自缚。你自己去寻出一个本不成问题的问题,“人生有何意义?”其实这个问题是容易解答的。人生的意义全是各人自己寻出来、造出来的:高尚、卑劣、清贵、污浊、有用、无用……全靠自己的作为。生命本身不过是一件生物学的事实,有什么意义可说?一个人与一只猫,一只狗,有什么分别?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而在于自己怎样生活。你若情愿把这六尺之躯葬送在白昼作梦之上,那就是你这一生的意义。你若发愤振作起来,决心去寻求生命的意义,去创造自己的生命的意义,那么,你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义,作一事便添一事的意义,生命无穷,生命的意义也无穷了。总之,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他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作点有意义的事……
: 评论日期: 16:57
番外篇之一:决定论的混淆“黑客帝国II”有很多情节都是围绕着决定论而展开的。决定论,再加上绝对的因果律,自然而然就会导出“人没有自由意志”这一“悲观主义”的回答。这就使这一“悲观主义”的回答似乎有着相当严密的逻辑基础,令人觉得难以抗拒,无法反驳。然而,如果细加考察的话,就会发现,电影在这里其实是混淆了两种类型的决定论,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偷换概念”的做法。一种类型的决定论,是机械的决定论。它所决定的,其实是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打个比方会比较容易明白这一点。例如,在物理学中,重力作用决定了苹果脱离枝干后会向下跌落,而不是飞上天去。这里,决定苹果的运动方向的是“万有引力定律”。这一定律是严格地发挥作用的,不会因为它所施加影响的对象是苹果或是其它什么东西而有所改变。在这个意义上,苹果的运动是被决定了的。根据同样的定律,人是不可能自己举起自己的,人的能力在这一点上也是被决定了的。推而广之,世间万物众生的运动、变化,无不是由一系列的物理、化学等客观规律严格地决定了的。某一物或人的运动或变化的发生,是由它及其它所有物或人的前一运动或变化所决定,而它这一运动或变化本身又决定了它及其它所有物或人的后一运动或变化的发生。将这种情况推至极端,就出现了一个哲学家说过的一句妙论:“今天你的手放在左腿上,还是放在右腿上,从宇宙形成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被决定了。”这很自然会令人们追问到一点:那么导致所有的物或人的最初的第一个运动或变化的,是什么?牛顿就是对这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之后,最终将那所谓的“第一推动力”归于上帝。但不管怎么样,在这类决定论之中,那个作为“第一推动力”的“上帝”并不是直接地决定我们的。“上帝”只决定了两件事:其一,是最初的那一推;其二,是决定了这一系列运动或变化环环相扣所遵从的客观规律(如物理、化学等定律)或哲学上统称为“因果律”的东西。显然,这里的“上帝”与我们平时所谈论的那个“上帝”,也就是“黑客帝国”中所描写的MATRIX及其“建筑师”不尽相同。这里的“上帝”所做的是提供一个初始状态,及事物运动或变化的逻辑规律。一旦事物运动或变化起来之后,这个“上帝”就撒手不管了,直接地起着支配作用的是那些逻辑规律。不妨设想一下,如果这个“上帝”弄错了(姑且不要管这假设与“上帝”的“全知全能”的性质不符),它所设定的初始状态在它所制定下来的逻辑规律的作用之下,使事物的运动或变化偏离了它本来想要得到的结果。但尽管如此,这个“上帝”也不能改变这种情况了,它不能中途再修正事物的状态,或更改已经制定下来的逻辑规律。这种情况,就类似于地球的科学家发射一个前往火星的飞船,他们只能设定该飞船的初始方向与速度,根据物理学的定律,经过一番计算后预计这只飞船会到达火星。但因为在某方面出了错误,结果飞船没能按原定的计划到达火星,科学家对此也只能是束手无策。(待续)
: 评论日期: 16:59
番外篇之一:决定论的混淆(续)第二种类型的决定论,则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了。那正是我们平时所想象的“上帝”,也是“黑客帝国”中所描述的MATRIX及其“建筑师”。我们这些“人”或“程序”的一切行为都由它们直接地决定了,为它们的意志和目的而服务。它们可以随时地修正对我们的设定和适用的逻辑规律,从而更好地操纵和控制我们。例如,“黑客帝国I”中就有这么一段情节,MATRIX为了阻止尼奥等人回到现实世界,把原来是一道门的地方“修改”成一堵墙。这种完全是“超现实”(其含义就是“超越了逻辑允许”)的“能力”,显然是“上帝”才有的。同样的道理,“苏菲的世界”中,只要少校愿意,他就可以让狗说话,香蕉皮里刻字,神父把苏菲错叫成“席德”(席德是少校的女儿的名字),等等一系列有悖“常理”(也就是逻辑)的事情发生。显然,这种情况在第一种类型的决定论中是不会发生的。逻辑规律虽然是“上帝”在最初的时候制定下来的,但一旦制定下来后,就连“上帝”自己也必须遵守它,而不能在事物的运动或变化已经开始进行的过程里中途横插一手,以自己的意志来左右、改变事物的运动或变化。也就是说,第一种类型的决定论中,“上帝”的自由意志其实并不是那么大。“黑客帝国”偷换概念的地方,正是把这两种类型的决定论混为一谈了。即,把第一种类型的决定论的必然性作为基础,在论证“人没有自由意志”的过程中却偷偷地换上了第二种类型的决定论。事实上,不管我们是相信康德的理性主义,还是尼采、叔本华的悲观主义,还是海德格尔、萨特的存在主义,第一种类型的决定论是必然的。物理、化学等客观规律的存在是那样地显而易见,绝对是不能否认的。否则的话,我们就应该能不受重力作用的约束,飞到天上去,自己举起自己了。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些客观规律的存在,首先,如前所述,其实“上帝”也要遵守它们;其次,它们不具有目的性。也就是说,客观规律不仅约束人类,也约束一切的事物,它们不是为了实现某种意志的目的而存在的,不是为了把人类或其它一切事物作为达成某种目标的工具而发挥作用的,它们仅仅是为了让事物的运动或变化能依从某种规则而进行。例如,为什么我们不能自己举起自己?“上帝”这样设定重力作用这一物理定律,是为了我们能因此而满足它的某种目的吗?显然不是。但另一方面,第二种类型的决定论,却充满了目的性。这里的“上帝”之所以要控制我们,操纵我们,是为了实现它的某些目标。例如,“黑客帝国”中的MATRIX如此这般制造出尼奥这个“人”或“程序”,是为了通过它来使系统升级换代。而系统升级换代的目的,又是为了更好地控制人类、奴役人类。而MATRIX要控制人类、奴役人类,又是为了把人类当成“电池”来使用,以维持MATRIX的生存。很明显,对于第一种类型的决定论,人类没有什么可感到愤愤不平的。我们不会因为没有办法自己举起自己而气愤、悲哀,想挣脱这重力作用的约束。但对于第二种类型的决定论,人类当然是气愤的,想摆脱这种控制的,而摆脱不了的时候就会感到非常悲哀。因为,没有人会愿意自己成为别人的工具,成为别人达到某种目标的手段。我们是人,不是工具;我们需要尊重,不愿意被利用。也就是说,问题的根本不在于是否我们要受到约束。这世上不可能没有任何约束,正如弗里德曼所说的那样,从来就没有无任何约束的自由,自由总是有约束的。关键其实在于,我们不想受到利用,不想成为别人的工具。因此,如果这些约束的存在是为了使我们受到奴役,而不仅仅是为了向我们提供一套运动或变化所赖以有序进行的逻辑规律,我们当然要感到气愤,我们当然要奋起反抗,反抗不成时当然会感到悲哀。(待续)
: 评论日期: 17:03
番外篇之一:决定论的混淆(续)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以前看过的一部电影。里面描写一个英国的牧师,一开始的时候,他在布道坛上雄辩滔滔,使无数信徒为之拜服。例如,一些信徒会提出质疑:“如果上帝是存在的话,为什么我会受那么多的苦?”他有力地反驳这种动摇的心态,说:“上帝让我们受苦,是为了使我们变得更美好。上帝就如一个雕刻师,在我们这些木头上雕刻出精美的艺术品。刻刀削去多余的木屑,使木头感到痛苦,但若非如此,木头就永远只是一块平凡的木头,不能成为一件伟大的艺术品。因此,上帝给予我们的苦难,恰恰是为了把我们磨砺成才。”然而,后来这位牧师情不自禁地爱上了一个从美国移民到英国的妇人,然而那妇人却患上了癌症,不久于人世。他悲痛万分,不能自制。他的朋友就劝导他说:“你自己登坛论道时,不也跟信徒们说,上帝给予我们苦难,只是为了我们磨砺成才,我们不应因此而耽于悲痛之中吗?怎么轮到你自己的时候,却做不到呢?”他激动地说:“那是因为我以前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悲痛。上帝真的是为了磨砺我们而使我们受苦吗?不!它根本就不关心我们是苦还是乐,是成才还是不成才。它只关心自己的雕刻,而根本没有想过我们是否痛苦,我们是否愿意被雕刻成它所想要的样子。”这电影中的牧师的思想前后有如此巨大的变化,看似惊人,但其实内核不变,都反映了他信奉的是那第二种类型的决定论。只不过是,开始时的他,认为“上帝”的目的是为了人类好,虽然人类是工具,但人类也是目的;电影结束时的他,认为“上帝”的目的只是为了满足它自己的雕刻乐趣,而根本没有考虑到作为工具的人的感受,因此人类是工具,但人类不再是目的。他相信“上帝”存在的信心并没有动摇,动摇的是他对于“上帝”的动机。(本篇完)
: 评论日期: 15:35
番外篇之二:自由与责任在正贴中我提到过,存在主义是从责任的高度来看待自由的问题的。自由意志之所以是一个必须相信的信念,是因为如果相信了人是没有自由意志的话,那么人就不必为他所做的任何事情负责,这个世界就会变成一个由无赖地不肯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的人组成的世界,不知其可也。存在主义从这一视角来看待自由意志,乍一看非常新颖,令人鼓掌。但其实如果熟知西方文化,就会发现这种对“自由与责任”的关系的认识,并不是从石头中蹦出来的,也就是说,并不是凭空地产生的,而是西方文化之中早就包含了这种思想的“萌芽”,存在主义只不过是把这种思想清晰化、系统化地表达出来而已。例如,早在“伊索寓言”中,就有三个故事是关于“自由与责任”的问题的。其中两个都是以狗和狼来作比拟,说狗不自由,但不用自己去觅食;而狼很自由,却要自己想办法解决生计。在这两个故事中,作者都表达出对狼的赞美和对狗的不以为然。一个故事得出的结论是:“对于失去自由的人来说,即使最好的美食也都索然无味。”另一个故事的结论是:“自由比安乐更重要。”。但在第三个故事中,却是以野驴和家驴来作比喻,描写家驴经常要苦干,还要挨主人的打;野驴却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生活。然而,后来被狮子吃掉的却是自由的野驴,被奴役的家驴却因受主人的保护而免于一死。这一故事的结论是:“自由固然可贵,但有时也造成生命、生活的毫无保障。”这显然与前面两个故事的结论完全是针锋相对的。“伊索寓言”里的故事虽然没有很直接地提到“责任”的问题。但它提到了“自由”的代价,就是要自己为自己找饭吃,自己保护自己。这显然是要自己为自己的生命、生活负责了。后来美国的南北战争解放了南方大批的黑人奴隶,但不久后又出现了这些原来的奴隶自愿地回到白人庄园主那里去继续做奴隶,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有人为他们安排生活与工作,已经习惯了听从别人的指令来工作,而不是自己动脑袋思考应该做些什么。一个长期地丧失自由的人,也会丧失了自己为自己负责的能力。(待续)
: 评论日期: 15:55
番外篇之二:自由与责任(续)关于“自由与责任”,我认为西方文学中最成功地表达了有关的思想的作品,要数古希腊悲剧中的“俄狄浦斯悲剧”。“俄狄浦斯悲剧”的故事大致如下:俄狄浦斯是忒拜王拉伊俄斯和王后伊俄卡斯忒的儿子。他出生以前,福玻斯(即阿波罗)曾对拉伊俄斯预言,孩子将来会杀父娶母。因此,当孩子出生以后,拉伊俄斯和伊俄卡斯忒便叫人把孩子抛奔在喀泰戎峡谷里,并把他的左右小脚跟钉在一起。不料拉伊俄斯家的老牧人出于怜悯,把这孩子送给在那里山上牧羊的一个科任托斯的牧人。这牧人又把婴孩送给科任托斯国王波吕玻斯和王后墨洛珀为养子。俄狄浦斯长大以后,从福玻斯的预言中得知自己注定的可怕命运,因为害怕犯罪,便赶快离开波吕玻斯和墨洛珀,只身出走。他在路上撞见一伙不相识的人,因故争吵,结果把他们杀死了。其中一人就是忒拜王拉伊俄斯。俄狄浦斯到了忒拜,替忒拜人除了人面狮身怪兽的大害,竟被拥戴为忒拜王,并娶了前王的妻子,那正是他的亲生母伊俄卡斯忒。神的预言应验了,注定的命运实现了。这以后,这个不幸的、其实是无辜的俄狄浦斯遭受到一连串的折磨和报应。他所辖下的王国爆发了可怕而漫长的旱灾。根据祭师向神问卜的结果,原来是这个国家里有人犯下了杀父娶母的大罪,因而上天要降临报应于这块土地之上。除非严惩那犯罪者,否则旱灾不会结束。结果一查之下,原来犯下此罪的正是俄狄浦斯自己。当事情的真相完全弄明以后,伊俄卡斯忒(俄狄浦斯的母亲)悲愤自缢。俄狄浦斯尽管是如此地无辜,但为了拯救他的王国与子民,他放弃了王位,挖掉了自己的一双眼睛(以惩罚自己“有眼无珠”,见到自己的父亲和母亲都认不出来),将自己终生地放逐出境。俄狄蒲斯悲剧是很典型的古希腊悲剧,也就是“命运悲剧”的代表之作。古希腊的“命运悲剧”中有一个反复地表达的主题,那就是人无法抗拒命运,但尽管如此,人仍然是伟大的。与“黑客帝国II”这一类表达“悲观主义”的哲学观的悲剧作品不同,古希腊的“命运悲剧”认为人是有自由意志的,但这自由意志并无助于人挣脱命运的摆布。这跟“悲观主义”彻底地认为人根本就没有自由意志不完全是一回事。我们不妨比较“俄狄蒲斯悲剧”和“黑客帝国II”就能明白这二者的微妙区别所在。“俄狄蒲斯悲剧”中,俄狄蒲斯的父亲、俄狄蒲斯本人在得知俄狄蒲斯命中注定要杀父娶母后,都竭力地采取了他们认为最有用的措施和行动来避免陷入这种命运之中,这些行为都显示了他们是具有自由意志的。相反,如主贴中提到的“黑客帝国II”中那段崔妮蒂违背诺言进入MATRIX中救援尼奥而致中弹下堕的情节,就连崔妮蒂爱上尼奥这一点也是早就被安排好的。证据是祭师能够预言这一件事,因此如果不是早就安排好的话,预言是不可能的。这就跟俄狄浦斯要杀父娶母这件事是他一出生就已经被安排好了的,因此可以被预言出来是同样的道理。因此,崔妮蒂在这一个行为的选择中,甚至是没有自由意志可言的。(待续)
: 评论日期: 16:16
番外篇之二:自由与责任(续)然而,古希腊的“命运悲剧”与“黑客帝国II”这一类反映“悲观主义”思想的悲剧作品更重大的不同,并不仅仅在于是否承认人有自由意志,更在于它们要表达的主题完全不是一回事。“黑客帝国II”的主题风格是纯粹的“悲观主义”,但古希腊的“命运悲剧”并不仅仅是要表达“人不能抗拒命运(哪怕人是有自由意志的)”,更主要的是要表达“人的肉体可以被命运所击败,但人的意志不会被命运所摧毁”这积极而昂扬的主题。我们暂且不看“俄狄浦斯悲剧”,而看其余两个在古希腊悲剧中也很有名的悲剧--“普罗米修斯悲剧”和“西西弗斯悲剧”。“普罗米修斯悲剧”中,普罗米修斯因偷窃火种播于人间而受到宙斯的惩罚,被绑在山崖之上,每天都被老鹰啄开胸膛,吃掉里面的内脏。但他总不能死去,因为每天夜里他又重新生出内脏,到第二天白昼的时候再受一次开膛破肚的极刑。普罗米修斯受其能力所限,不能反抗宙斯的惩罚,这跟作为凡人的俄狄浦斯不能抗拒命运的摆布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的。但这个悲剧的重心并不仅仅在于表现他的痛苦与受难,更在于他从来没有因为受到这样的残酷折磨而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生出半点后悔之情。他顽强地忍受痛苦,勇敢地承担这窃火的后果。宙斯可以日复一日地迫害他的肉体,但从来没能摧毁他的意志。宙斯是万能的吗?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说是,是因为他爱怎么处置冒犯了他的人或神就能怎么处置;说不是,是因为他再怎么能耐,他也控制不了别人的精神,压服不了别人的意志。由此可见,古希腊悲剧所极力歌颂的恰恰是人的自由意志--可“自由意志”却是“黑客帝国II”等“悲观主义”的悲剧作品中所极力质疑其存在性的东西。类似地,我们可以看“西西弗斯悲剧”。诸神为了惩罚西西弗斯,要求他把一块巨石推到山顶,然后让巨石滚落下来,他再把巨石推上山顶,不断重复、永无止境――在这样的无效又无望的劳作当中消耗殆尽生命。但是,西西弗斯却在这种孤独、荒诞、绝望的生命中发现了意义,他看到了巨石在他的推动下发出的动感的美妙,他与巨石较量所碰撞出来的力量,是那般壮美,他沉醉在这种幸福当中,以至于再也感觉不到苦难。在这里,我人也可以类似地看到,西西弗斯虽然无力与诸神相抗,不得不去一次又一次地徒劳无益地推石上山,但最终他却凭着自己的意志把惩罚变成降福,把苦难变成享受。诸神对此也无可奈何,只好终止了这一惩罚。这里的故事走得更为极端,故事终结的时候,悲剧已经变成了喜剧,西西弗斯仅仅是凭着自己的意志而最终战胜了诸神,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待续)
: 评论日期: 16:31
番外篇之二:自由与责任(续)我们可以看到,其实“俄狄浦斯悲剧”、“普罗米修斯悲剧”和“西西弗斯悲剧”三者都有着共通的地方,都是关于人不能抗拒神(或命运),但人的意志却在对抗神或命运的过程中得到了张扬,被热情地歌颂与赞美,从而使古希腊悲剧带着浓厚的激扬奋发的风采。不过,我认为这三个悲剧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仍然要数“俄狄浦斯悲剧”,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不仅仅是简单地赞美了人的意志,更是将自由与责任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使与魔鬼 两可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