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探险队 攻击时候,遇到事件.怎么控制攻击

探险驴友们在四川黑竹沟遇到过的神秘事件有哪些?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要问国内山地景观探险去哪里?并不是塔里木盆地,也不是昆仑山雪峰,更不是秦岭山川,而是不起眼的四川黑竹沟。黑竹沟位于四川彝族自治县之内,地处令世界探险家闻而声变的北纬30度附近,这里有着太多的未解之谜和传奇故事,无一不令人触目惊心。    我国最早关于黑竹沟的报道出现在1988年的《四川信息报》上面,据说当年有一队三人组成的地质勘测队进入石门关企图穿越黑竹沟,但是从此杳无音讯,后来搜寻部队在河边仅找到三人的装备。同时当年还报道了另外一件事情,70年代两名林业队员进行定点测绘,于是爬上了一座山峰,但是到了晚上大部队集合时却发现这两名测绘员失踪了,后来当地相关部门组织了群众、民兵搜索近一个月,只找到了他们两个包裹食物用的报纸遗留在山间。这两件事经由官方媒体公开报道,是黑竹沟确实存在危险的最具价值的参考信息。    黑竹沟被网友戏称为死亡之谷,也是赫赫有名的中国陆地百慕大,这里是彝族代代相传的禁地,被当地人称之为南林区的魔鬼三角洲,不过林木茂盛,风景优美的黑竹沟依然在源源不断的吸引着前来探险的人们,吸引他们面对美丽的“死亡”。    那么黑竹沟锂到底有什么?据当地人讲,一直以来黑竹沟周边村庄都有人畜失踪的案件得不到解决,于是便产生了一系列臆造出来的东西。比如,有人说里面有数十米长的大蟒蛇,还有沟壑纵横的暗河,笼罩着的瘴气等有毒气体,甚至有人怀疑黑竹沟有野人出没......但真相却不得而知。    民间流传黑竹沟内有脾气暴躁的熊猫,会主动攻击行人和动物,也有军旅蚂蚁,迁徙途中毁天灭地,会把附近的东西吃的荡然无存,也许是真实的,但不乏虚构的成分。网传曾有国民党黄杰兵团的一支精英部队保护一批重要文件进入黑竹沟寻找撤退道路,进了石门关之后这支装备精良的三十人组成的队伍就消失了。听着人心里一阵发毛。    面对谣言四起、人心惶惶的现状,四川某高校教授带着队员走进黑竹沟企图揭开隐藏了千年的秘密,最终经过试验得出黑竹沟周边存在异于其它地方的强烈磁场,可以影响指南针等工具的正常运转,加之当地复杂的地形地貌,使人一旦进入黑竹沟就会迷失方向,被方圆180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吞没。    从此黑竹沟的神秘面纱被逐渐揭开,很多人对此地也都是绕道避行,不管到底是不是强烈的磁场打造了黑竹沟千年的神秘,但人们心中对它的恐惧依然存在。    还是那句话: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永远都是渺小的,别妄想征服自然!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 平台。
阅读下一篇
网易通行证/邮箱用户可以直接登录:影响孩子一生的42个探险故事全文阅读 - 找小说网
=> 《》 => 全文阅读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宽度设置:
第一章 北极探险日记
1930年,一艘挪威捕海豹的船正在北极附近猎捕。他们来到一个叫怀特的冰雪小岛上。忽然有人发现了一顶破败的帐篷,便进去翻看。结果没有发现任何值钱的东西,倒被一本日记吸引住了。日记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
“日,今天我为大气球买来了风帆。说实话,乘气球飞到北极,我很清楚这极不安全。没有人知道北极是什么样子的,风向和风势更是无人测知。如果不是因为我是瑞典专利局首席工程师的话,恐怕我的乘气球飞越北极的计划早在两年前就被驳回了。
“不过,话说回来,我想把瑞典国旗第一个插在北极的念头太强烈了。一想起那黄蓝两色的旗帜在北极的冰雪世界里迎风飘扬,我就激动不已。况且我有过乘气球飞行成功的经验。别担心。
“5月18日,晴。我很满意我选的两名组员——职业摄影师斯川鲍格和气球飞行员法兰克尔,我感觉这两个年轻人是可以生死与共的。今天我们已经来到北极海中的陆地——斯匹次卑尔根,就等老天刮南风了。
“7月21日,此刻我正在气球上,手有点发抖。这可恶的南风让我们等了快两个月!今早南风一来,我们兴奋得又蹦又跳,迫不及待地钻进气球坐舱,做好升空准备。当我下令同时砍断气球绳索时,那种瞬间上升的感觉让我们不约而同地欢呼起来。地面远去了,那感觉真好。就写到这儿吧——我们还没吃早餐呢。
“7月22日,昨天没等吃早餐,气球就遇到了麻烦——我不愿回忆,可我必须得记下来。先是开始缓缓下坠,费了好大劲才又上升到大约400米的高度。正当我们拿起酒杯准备庆贺时,下面三根大绳索的接头松了,我们开始了自由飘坠,气球完全失控。尽管这样,我们仍在四处打转时发出了报平安的信鸽,希望能带来好运。
“7月25日,我们的大气球情况不太妙。它不仅湿淋淋的,甚至还结满了冰。有时候还会在结冰的海面上一路蹦跳,连北极熊看见了都会发呆。但云开雾散时也能上升一点——总之完全凭运气。看来氢气泄漏得比预期快。
“7月26日,天哪!我们已抛光所有可丢弃的物品,气球还是瘪气掉了下来,整个儿成了一张皮。我们的飞行计划彻底完了。值得纪念的是我们曾飞到北纬82度55分,离北极的南端只有780多公里了。但看来目前只有等救援队了。
“7月30日,谢天谢地我记了日记!因为我们确实已走到了绝境,但我不后悔……上天保佑,将来能有人看到日记……”看完日记,所有的人都记住了日记封面的名字——安德烈?斯特林堡。
1983年底,巴黎有位工程师,在携家人横贯撒哈拉大沙漠时,不幸迷路了。
12月23日晚,在艾因萨拉赫用过晚餐后,我们就向塔曼腊塞特进发了。他的儿子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们打算直接赶到塔曼腊塞特,在那里找个向导再向万阿哈加尔高原进发。车开了不一会儿就发现路挺难走。我们找到一条与主路平行的小道,把车拐了上去。当时我们很有把握,认定再往前开一程,这条小路肯定会与主路汇合的。
第二章 得救
此时我们的方位应该是撒哈拉的西部。
第二天清晨,我们才发觉迷路了。到傍晚,我们决定继续向南走。可是汽油不久就用完了,我们只好抛锚。周围是一望无际的沙丘,其他什么也没有。
三天过去了,看不到一个人影。我们的汽车瘫痪在那儿,漆着亮闪闪的橙黄色,几乎接近橘红色,人们很远就能看到它。我们还在沙地上画上了大大的“SOS”字样,从汽车的一侧写开去,一直到六公里左右。
一星期过去了,天天都一样,白天非常燥热,而夜晚又很寒冷。置我们于死地的是缺水,但我们并没有绝望。
我们一直在附近走动,借以锻炼自己的身体,但更多的是躺在睡袋里。这种睡袋,有助于防止脱水。我们在汽车上尽可能高地竖起一面白旗,后来我又系上了自己的红纱巾。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我们的心头像压着沉重的铅块。到了第三个星期,每个人都开始出现了脱水的征兆,个个瘦骨嶙峋;大家都开始痉挛,头昏眼花,痛苦万状;吃东西感到非常困难,难以下咽。但我们挨在一起,这样就感到轻松些,暂时忘记了自己的痛苦。
钻到汽车底下的睡袋里,对未来的憧憬占据着我们的心田。我从未感到过家人如此亲近体贴,没有一次争吵,也没有半点怨言。
一天夜里,记不清是哪一夜了,几声枪响打破了沙漠的寂静。我们无法知道枪声来自何方。但人分明就在附近。我们的嗓门已干得无法叫喊了,爸爸冲到汽车跟前按喇叭,还把收音机开足了音量。很快枪声停止了,随后又听不到一点动静了。我们的情况越来越糟糕。然而,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我从来没有这样深切地感受到父母对我们的爱。每天在用餐之前,他们总是优先保证玛丽和我的一份吃食和饮水。每天傍晚,妈妈总是反复描绘着荒漠落日的壮观景色,爸爸则给我讲述大段大段的故事。
第三个星期即将结束了。我发现只剩下桶底的一点点水了,喝完这最后的一点水,我们只能任凭大沙漠的摆布了。我试着用双手挖井,我把手指甲都折断了,但还是一个劲儿地挖着,最后力气使完了,连一滴水也没有。
后来,营救人员在离廷米绍——塔曼腊塞特小路40公里处找到我们时,妹妹和爸爸已经死去了。爸爸活了57岁,妹妹15岁半。54岁的妈妈于14日凌晨两点死于锡累特。这一切我是在很晚才知道的。
一星期后我才睁开了眼睛。我已失去了40%的水分,血液已失去了凝固性,皮肤上的汗毛都已开始脱落了;我得了中毒症,肾脏已失去了能力,肺部也出现了严重的病变。医生给我施行了气管切开手术,使用了人工呼吸器,就这样我在病床上躺了三个星期都不能说话。现在哥哥让米歇尔守在我身边。我们得一起重建新生活,为了我,为了他,为了已经去世的亲人们!
第三章 绝处逢生
经过几天的长途跋涉,英国青年探险家鲍勃来到了肯尼亚山下的纳纽基,准备到肯尼亚山中作一番探险。
当地警署安排黑人青年约翰给他做导游。约翰一边在前引路,一边不停地用眼向四方打量,显得很警惕。
鲍勃则跟在后头,也不住地往四周环视,气氛有点紧张。
从山谷进入原始森林,林内变得湿漉漉起来,大树互相倾轧,挤得密密麻麻,树冠连着树冠把整个天空遮得严严实实,透不出一丝光进来,偶有风吹过,树冠发出“哗哗”响声,冠叶间露出一缕缕阳光,像一束束光柱,光柱中水汽飘曳,让人感到好似进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
进入密林10多个小时后,他们突然发现一株大树边的巨石上,有一只非洲小豹在盯着他们。
豹子的眼睛凶光毕露,约翰和鲍勃也圆睁豹眼与豹子对抗。
究竟过了几分钟呢?不知道。
对手毕竟是一头小豹,一头还缺乏经验和胆量的小豹子。它摸不清敌人的底细,终于忍不住转过身,一纵身从巨石上跳下去,奔向密林深处去了。
他们又继续上路,用了4个半小时穿过密林。这时,肯尼亚山辽阔的山麓展现在他们面前。只见漫山遍野的热带植物都枝繁叶茂,美丽极了。
爬过长满热带高山植物的草原,再向上就到了冰雪覆盖的高海拔地区。
他们停下来,在附近找到一间破烂不堪的小屋过夜。
第二天一早,鲍勃便独自去攀登山顶。
当他回到那间过夜的小屋一看,约翰正躺在里面睡大觉呢。
鲍勃叫醒约翰,建议是否可以走另一条道回去。
约翰点头同意。
两人便一头钻进了另一个原始丛林。
他们的脚下一片滑溜,青苔奇厚,石块奇滑,旱蚂蟥随时会从阴影处跳出弹到你的身上,饱吮鲜血。
突然,密林中一头非洲大象当面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大象野性十足地向他们冲来,他们不得已绕着树兜起圈子来。
不料刚兜了两圈,屁股后面又响起了一片撞击树木的哗啦声。他们吓了一跳,回头一看,又一头大象立在他们的后面!两人吓得灵魂出窍,忙往旁边一闪,躲到另一株大树后。
眼前唯的一出路是逃,是绕,是从树林的小夹缝中求生。
约翰和鲍勃在林中走着“S”形,眼看要逃脱野象巨腿的蹂躏,不料祸不单行,斜刺里一阵冷风骤然袭来,他们斜眼偷看,原来是一只凶猛的豹子从树上跃下,向着两人猛扑过来。
说时迟,那时快,正当豹子从树上纵身跃到地上,几个跳跃,横窜到一块空地前的一瞬间,紧追约翰、鲍勃而来的两头大象也同时冲到这块空地上。由于脚下青苔又湿又滑,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两只豹子被大象压成了肉饼,倒在地上的两头大象也气喘吁吁,不知是一时爬不起来呢,还是一时被撞昏了头,躺在地上不停地“哼哼”。
第四章 太空历险
鲍勃还在愣头愣脑地看得起劲,约翰赶紧拉住他的衣摆,悄声说:“快逃命吧,上帝保佑你呢。”
鲍勃被约翰这一提醒,才如梦初醒,立即拿起冰镐跟着约翰往山下狂奔,直到山下警察署,他们还惊魂未定,想起刚才那一幕历险,还真有些后怕呢。
1970年4月,美国的宇宙飞船“奥德赛”号在执行“阿波罗一13”太空计划时,由于太空舱中的电力不足以及氧气严重泄漏,使得人类第三次登月行动宣告失败。4月13日的夜晚,美国得克萨斯南部的休斯敦航空航天控制中心灯火通明,工作人员正密切注视着监控台上的两个超大屏幕。此时,载有三名宇航员——机长吉姆?洛维尔、宇航员弗雷德。海斯和杰克?斯维格特的宇宙飞船“奥德赛”号,正以3500公里的时速向着月球飞去,企图第二次敲开广阔宇宙的大门。这就是著名的“阿波罗一13”登月行动。
现在是21点07分。突然,驾驶舱内的一只主警报灯亮了起来,远在33万公里外的“奥德赛”号宇宙飞船上发生了严重的机械故障,三名宇航员的生命危在旦夕。
21点30分。此时,“奥德赛”号宇宙飞船依旧如醉汉般摇摇晃晃地在太空中航行。
经过仔细的检测,地面控制中心发现情况简直糟透了:飞船上第一燃料箱的氧气已经漏光,第二燃料箱也开始发生泄漏。
导致泄漏的直接原因是由于氧气的纯度不够,经过低温处理后,一部分气体并没有凝固,而氧气舱的密封盖又因为质量问题无法密封。
“奥德赛”号越飞越远,它已经驶入了原先为登月而准备的下降轨道中,为了安全返航,飞船必须重新加速脱离原先的轨道,并从月球的另一面绕回来,摆脱月球引力,在地球引力作用下,重新进入回归地球的轨道。
尽管还可能出现许多的问题,但采取行动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现在是22点20分。一位工作人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把登月舱当作“救生艇”,把登月舱上配备的电力、燃料和给养全部转移到主驾驶舱来。而且附在“奥德塞”号上的登月舱内还配有火箭助推装置,这样三名宇航员或许还可以重返地球哩!
洛维尔机长觉得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最后一搏,因为再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了,而且氧气的泄漏比人们预计的还要快。形势十分危急,不能再犹豫了!斯维格特已将控制系统的转换开关拨到了登月舱一边,海斯也正打开通向登月舱的门。与此同时,洛维尔正进行着更为重要的工作——将“奥德赛”号的飞行数据和控制命令输入到太空舱的电脑中。其…中许多数值的转换都是洛维尔用手工完成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争取在停电前保留下重要的信息,为以后的登月计划提供一些宝贵的资料。
现在是4月14日零点三十分,三名宇航员身着宇航服正进入登月舱转移给养。真是祸不单行!“奥德赛”号的一组蓄电池能量转换时又发生了故障,使得登月舱又失去了一部分宝贵的能源。
半小时后,休斯敦中心立即组成了临时救援小组。全美最有威望的飞行教练克朗茨率领20多名专业工程师进入位于地下一层的210控制大厅,投入了紧张的救援工作。经过反复计算,他们终于得出了正确的点火时间,并成功地进行了模拟试验。之后,他们立即向“奥德赛”号的机组人员发出了指令。
2点43分太空登月舱主推进器正式点火,5秒钟以后,洛维尔按下了控制仪上的加速按钮,“奥德塞”号再次呼啸着冲破了夜空。25秒钟后,全部加速过程完成,飞船安全地进入指定轨道。37秒后,地面控制中心的导航系统测出了飞船的准确位置,一切正常!——一次几乎不可能的行动终于大功告成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消息经过无线电波很快传到了离地球40万公里的“奥德赛”号上。三名宇航员长长地松了口气,他们终于可以安心地踏上回家的旅途了。
在北极一望无际的冰原上,8条高大强壮的纽芬兰狗拉着装满猎物的雪橇正在飞驰。车上坐着ll岁的小男孩迈尼和他的父亲,他们是北极的居民因纽克人。
天近黄昏,太阳很快消失不见,寒冷的风刮来,海面传来一阵阵冰群互相撞击的声音。
没过多久,小迈尼便被狗的狂叫和爸爸的大声吆喝惊醒,接着,雪橇骤然停了下来。他急忙探出头,眼前是一条深深的冰裂,像只巨兽的大嘴,张开在雪橇面前。刚才,如果爸爸没让雪橇及时停住,那么狗、橇、人都将跌进无底深渊。真是令人不寒而栗!
在狂风巨浪的打击下,眼前的冰裂正“吱吱嘎嘎”地越裂越宽。深黑色的海水在下面翻腾,脚下的“地面”摇摇晃晃,他们这个“半岛”很快将变成一块可以随风漂移的巨大冰块!
狂风不断地呼啸,他们的冰岛在缓缓地顺风漂流。
不久,狂风裹着暴雪铺天盖地袭来。他们将雪橇和狗深藏在雪下,在惊恐中熬过白天,开始了第一个漫长的冬夜。夜里,他俩都没有睡好,迷迷糊糊中一直听到冰层炸裂的声响和狗的叫声。第二天早上,他们一醒来便发现,那块原先一眼望不到边的冰岛,大部分都消失了,剩下的正在向洋面深处漂去。
又过去了一天。到第三天早上,脚下的冰岛只剩下篮球场那么大的一块。更糟糕的是,他们脚下的大冰块和一座冰山相撞,再次被分成两块。这回,他们的栖身之地真的就像半个蛋壳一般,在风浪中漂来晃去,随时都会有倾覆的危险……
第五章 人狮共处半个世纪
就在这天晚上,风向变了,风浪也好像正在减弱。黄昏时,他们还隐隐约约地看到,远处有一条灰白色的线条,但愿那就是他们盼望着的陆地。这天夜晚,父子俩终于安安稳稳地睡了一觉。
天快亮的时候,一阵撕心裂肺的狗叫声把父子俩惊醒了。
一头巨大的白色怪兽,口吐浓浓的白烟,踏着冰面径直闯过来。呀!是北极熊!这个饥饿的家伙一定是冲着雪橇上的海豹来的!
迈尼急忙端起枪,“砰”的一声,北极熊被击中,它愣了愣,随即发出一声惊天动地的怒吼,直朝迈尼扑去。迈尼慌忙将身子往旁边一缩,再扣扳机,枪却没有响。原来子弹用完了,迈尼顿时急出了一身冷汗。就在这一瞬间,北极熊身后响起了一阵枪声,“砰砰砰!”是爸爸开的枪。巨兽像是屁股上挨了重重的一击,往前踉跄了几步,然后又一次朝迈尼扑来!
这时8条狗一齐扑到巨兽身上,狂咬它的耳朵、脖子,但巨兽根本不把狗放在眼里,伸爪一抓,狗便全被它拨拉到一边。巨兽的庞大身躯已朝迈尼压来……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砰砰砰!”爸爸的枪又响了。狂怒的巨兽顿时僵住了,脑袋上尽是红通通的窟窿,鲜血四溅。这头凶狠猖狂的北极熊,终于倒下死去。迈尼这才重重地吸了一口气。
迈尼和爸爸用足力气,将这头有400多千克的庞然大物搬到雪橇上,雪橇被压得吱吱作响。8条纽芬兰狗重新拖起雪橇,在迈尼悦耳的口哨声伴奏下,欢快地向前奔跑……
人狮共处半个世纪
日,生物学家焦耳季?亚当逊在非洲草原上度过了他的80岁生日。为他庆祝生日的有弟弟吉连斯和助手们。夜幕降临,当生日蜡烛点起来的时候。吉连斯一边大嚼着,一边对年轻的助手们说:“你们知道吗?我哥哥已经陪伴野狮生活了50年了!”“50年!”他的话引起了助手们的兴趣,急于了解这位老人传奇的一生,于是他们都喊着要焦耳季讲讲他的故事。
80岁的焦耳季老人微笑着,开始从50年前那次狩猎的经历讲起。
当时,30岁的焦耳季已经学会了辨别野兽等多方面知识,是一名经验丰富的猎人。一天,他跟踪野兽来到一条小溪边,发现溪水变红了,还散发出腥味。原来,偷猎者一次杀害了几十头河马,还残忍地剥去了河马皮,割掉尾巴,敲光牙齿。河马的血染红了整条小溪。焦耳季是热爱自然、热爱动物的,他发誓要用自己的力量保护野生动物生存的权利。
经过考察,焦耳季发现,野狮子不善捕食,繁殖率低,成活率也不高,它们的命运是野生动物中最值得关注的。于是,1970年,世界上第一个放养狮子的自然保护区就在肯尼亚的科拉建起来了。
从此,每天清早,焦耳季就和弟弟一起开着车去那里喂狮子。当浑身上下只穿着一条短裤的焦耳季跳下车时,狮子们便冲向他,咆哮着要吃的,争先恐后地拖吃他扔下的肉块。年复一年,一些当初还幼小的狮子已经长大了,它们都很爱焦耳季。每次喂完食,焦耳季总要和狮子并排躺下,摸摸它们的鬃毛,给它们捉捉跳蚤,狮子们此刻也会温顺得像只家猫。
50年来,狮子带给焦耳季的不仅仅是相互的信赖,也有痛苦和不幸。
在从事保护野狮的工作中,焦耳季失去了得力的助手和亲爱的妻子。
有一天,一只名叫博亚的狮子饿得发疯了,突然一跃而起扑向焦耳季的助手斯坚利,猛地将他掀翻在地,一口咬断了他的喉咙。
当然,对这只残暴的野狮,焦耳季也没有宽恕,他当场开枪打死了它。焦耳季的妻子琼也是位自然科学家,她是在一次野外考察时被偷猎者打死的,焦耳季因此更加痛恨那些偷猎者了。
尽管野生动物资源越来越稀少,为了赚钱,总有冒险者围着科拉保护区转。焦耳季虽然老了,但反对偷猎者的行为却一天没有停止过。
焦耳季没有孩子,他把几十年朝夕相处的狮子看成自己的孩子。这就是焦耳季?亚当逊——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和野生狮子和平共处的科学家的故事。
挑战库克峰
1882年,一则消息引起了世界登山界的兴趣:新西兰政府提供足够的经费公开招募敢于向库克峰挑战的勇士。
这座库克峰究竟有什么了不起呢?说起来它的海拔并不高,只有3764米,但是,这座位于新西兰南岛的山峰却极难攀登,那里,变幻无常的天气、危机四伏的冰川、来势凶猛的雪崩……令人望而生畏。所以,世界登山界也一直关注着它,自公开招募前,还没有一人征服过它。
终于,勇士出现了,第一位是来自英国的古林牧师。他是一位有名的优秀登山家,他还邀请了两名来自瑞士的向导:考夫曼和艾米尔。登山界议论纷纷,都说他们三人肯定能成为征服库克峰的英雄。
古林牧师等人满怀信心地来到库克峰脚下时,却发现仅仅接近这座山峰就那么难!因为要踏上登山的路,必须穿越~片原始森林,这森林连路都没有!但没办法,只有硬着头皮开辟道路。有好几次,他们都以为找到了路,还没来得及欢呼,却发现前面只是道幽谷。几经反复,他们渐渐失去了耐心。当一团乱七八糟的藤蔓出现在古林牧师面前时,他挥起刀正准备砍,却发现藤蔓中有两点东西在闪光。古林牧师细细一看,竟是两只蟒蛇的眼睛,而且这条蛇足足有碗口那么粗!他不由倒吸了口冷气,刚才要是惊动了它,后果不堪设想。
终于,他们走出了森林。可第二天便遇到了大风雪。三位勇士顶着鹅毛般的大雪继续前进。“小心!”艾米尔忽然喊。古林和考夫曼抬头一看,大块的积雪从空中滚滚而来。雪崩!三人急忙躲避。好在灾难来得并不大。小雪崩断断续续地发生了十几次,都未阻止古林牧师他们向上的脚步。
躲过雪崩,三人来到了一座冰壁下。
“只有60米了!”古林牧师拿出地图对照看,并鼓励着同伴。可他们心里非常清楚,这最后的60米也是最艰难的一段。
眼前的这面冰壁,就像一面大镜子,任凭三人想尽办法,还是一次次滑了下来。正当他们一次次冲击时,忽然刮起了大风,古林牧师他们只有紧扒住冰凹,同时贴住冰壁,才不至于被狂风吹走。慢慢地,三人的手脚都麻木了……狂风暴雪愈刮愈烈。无奈之下,古林牧师只好放弃了继续攀登的念头。
直到几年后,这座库克峰终于被新西兰的三位登山家征服了。
很久以前,地球上还没有飞机、火车这样的先进交通工具,许多大规模的运输工作是依靠海上的航路来完成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旅途都会一帆风顺,好多载着奇珍异宝的商船难逃沉船的厄运。南中国海就埋藏着许多这样的商船。这些宝藏吸引着探险家们来研究和寻找沉船的记录,再去潜水探险,一些有经验和胆识的人还因此发了大财。黑切尔就是其中的一个。1985年3月,他来到了南中国海。有过二十几年打捞经验的黑切尔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到这里了。他已经从这片海洋中打捞出过一艘日本战舰和一艘明代货船,他为此获得了几百万美元的财富。
这天,黑切尔想寻找的是“吉尔德麦尔森”号沉船。经过仔细的分析研究获悉,这艘船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商船,1752年从广州返回荷兰时触礁沉没,船上有50千克黄金,239000件中国瓷器和343吨茶叶。
四艘快艇和一艘打捞驳船悄悄来到当年失事的海区。他们用最先进的仪器进行着全面搜索。然而两个月过去了,已经花了40万美元,依然一无所获。
出人意料的是,就在他们几乎要放弃搜索的这天,一种仪器的显示屏忽然出现了一艘完整的船形图像!黑切尔和著名海洋地球物理学家马克斯喜出望外一同下潜,找到了一件凹凸不平的小东西,他们抹去上面的海洋附着物,眼前出现了美丽的蓝色光芒。
经鉴定,这是一件18世纪的中国青花瓷瓶。潜水员发现了一只只破碎的柳条箱,打开一看,里面竟是:排列整齐完好无损的青花瓷器,包括碗、盆、盂、罐在内的一整套瓷餐具,最大的一套可供144人使用!而且这些瓷器上无一不绘着素雅的中国风景:小桥、流水、人家……正当人们仔细观赏着瓷器时,又一位潜水员在水下传来了欢呼:“黄金!我找到黄金了!”不一会儿,这个潜水员全身鼓鼓囊囊地回来了,他拉开潜水服拉链,一个个金锭相继滚出。就这样,深藏海底20多年的125块黄金锭重见天日,其中18块标有“南京马蹄金”字样,这说明,他们找到的正是“吉尔德麦尔森”号。第二年4月,这些打捞物品进行拍卖,本身就价值不菲的宝物在经过233年后身价又提升了近900倍!当然,黑切尔还是获利最高的——300万美元。
海底金字塔探秘
日,法新社发自墨西哥的一则电讯说,科学家们在百慕大三角区的海底,发现了一座比埃及胡夫金字塔还要大的金字塔。这真是一件奇事珍闻。
人们知道,埃及是以金字塔而著称于世的,而事实上,除了埃及之外,在今天的墨西哥、洪都拉斯、秘鲁等地,即古代玛雅人活动的地区,都先后发现有金字塔式的宏伟建筑。然而,玛雅的金字塔和埃及的金字塔略有不同,埃及的金字塔,是尖顶的,而玛雅的金字塔的顶端却是平的一块,相对而言,玛雅的金字塔大多比埃及的金字塔要小。
据称,百慕大三角区海底有一座巨大的金字塔,是由一位美国海军上校发现的。尽管当时许多人、包括他本人在内,都不太相信这是真的,但是,声纳探测装置上清楚地显示出这座金字塔位于360米的海面之下,高度约为230米,每边长300米。在金字塔的四周是平坦的海底,没有火山喷发过的痕迹,也没有海底山脉从中横过。
于是,有关方面便成立一支探险队,到该地区从事进一步的探测,使用深水潜艇、水下闭路电视摄像机等先进设备,以期能够揭示海底金字塔的真相。
如果百慕大三角区之谜被解开的话,如果证明海底金字塔确实是人工之杰作的话,那么,科学史就将要作修改,甚至人类的历史也要改写。就目前来说,没有人相信,这座金字塔是在海水下面建造起来的。因为以现代科技能力来说,要在360米以下的海底建造如此之大的金字塔,也是不可能的,况且它又何必修建在海底呢?人们宁愿相信这座金字塔原先是建造在地面上的。
而如今金字塔却在海底,想必一定是因为陆地下沉的缘故。科学家们相信其中之理,但不敢贸然接受这样的一个结论,因为仅在短短的数千年中,这块陆地怎么“沉人”得那么深?是因为这块陆地的下面是一块巨大的海底盆地?也就是说,这块原来被用来修建大金字塔的陆地不但沉人海中,而且沉得比原来的海底还要凹深一些。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关键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个位于海水下面360米的金字塔,会对海上的船只、天上的飞机的失踪产生影响,而且每一次失踪事件发生后为什么没有留下痕迹?这真是怪事。
神秘的圣贝尔山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英国官方的记录簿上,有一段这样的记录:在土耳其境内追击土军的诺福连队341名官兵,全部失踪,生死下落不明。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日,英国陆军诺福连队的341名官兵奉命在土耳其圣贝尔山丘追击土耳其军队。为了及时了解战况,英军司令部随后又派出20余名官兵,登上圣贝尔山丘附近的高山上观察。
由于当时乌云密布,天色太暗,这些负责观察战况的官兵什么也看不清。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圣贝尔山丘上空的乌云突然消散了,阳光把周围几十公里范围内的一切照耀得一清二楚,地面、山沟、树木、石块清晰可见。可是,令人奇怪的是,341名官兵却踪影全无。
一个拥有几百名官兵的连队,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悄然消失,使得英军司令部的指挥官们大惑不解。
难道在一个小时之内,这些官兵可以走出人们肉眼看不到的几十公里之外?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是中了埋伏?还是被土军俘虏?如果是这样,无论如何也应留下战斗的痕迹,但现场什么也未发现,甚至连土耳其军队的踪影也未发现,而且战后土耳其也一口咬定从未在圣贝尔附近俘虏过一名英军士兵。有人猜测,这可能和“第四度空间”有关,或许这一连英军在追击中凑巧走向通往第四度(维)空间的入口,因此便在人们眼皮底下消失了。但这种猜测又毫无根据……
英国曾下决心揭开这341名官兵失踪的奥秘。他们派出气象学家在圣贝尔山丘做了非常细致的调查,发现山丘上的大小石块竟然呈现涡旋状,直径约达l公里;后来,还在荆棘上找到几缕破碎的军服布料:附近居民也传说圣贝尔100多公里的…J≮曾发现过一些七零八落的骨骼。于是,他们猜想这连官兵可能是在山丘上遇到了龙卷风的袭击,被极为强大的旋转气流卷走了。
然而,通过对历史上曾发生过的类似失踪事件的分析,这种猜想又有些站不住脚了。
第六章 发现维多利亚瀑布
1711年,4000余名西班牙士兵驻扎在派连民山上过夜。第二天援军到达那里时,军营中营火依然燃烧着,马匹、火炮原封不动,而数千名官兵却全部消逝了。军方搜寻了好几个月,仍然全无踪影:1930年春天的一个夜晚,加拿大北部一个小村庄里的100余名爱斯基摩人突然失踪,而且连村头的坟墓也被掘开,埋在里面的尸骨不翼而飞,只有衣物、食具、饮具等生活用品完好无损。如果说被别人所掳,为什么毫无痕迹?如果说和“第四度空间”有关,那他们又未曾走动;如果说被龙卷风卷走,为什么火仍燃着,物仍留着……于是,也有人只好将之解释为可能被“外星人”掳获走了。
总之,迄今为止,这仍然没有答案。
当赞比西河河水充盈时,每秒7500立方米的水汹涌越过维多利亚瀑布。水量如此之大,且下冲力如此之强,以至引起水花飞溅,远达40公里处均可以看到。维多利亚瀑布的当地名字是“Mosioa—tunya”,可译为“轰轰作响的烟雾”。彩虹经常在飞溅的水花中闪烁,水花能上升到305米的高度。
1855年11月,苏格兰传教士和探险家戴维?利文斯敦成为第一个到达维多利亚瀑布的欧洲人。他初次听到关于瀑布的事是在四年之前,当时他和威廉姆?科顿?奥斯威尔抵达赞比西河岸以西129公里处。然后,在1853年与1856年之间,利文斯敦希望非洲中部能向基督教传教士们开放,从非洲南部向北旅行,经过贝专纲(现在的博茨瓦纳),到达赞比西河。然后,他向西到安哥拉的罗安达沿海。考虑到这条线路进入内陆太困难,他又调头东向,沿着赞比西河前行,1886年5月到达莫桑比克沿海的克利马内。
奇怪的是,探险家们并没有因发现了维多利亚瀑布而兴高采烈,尽管他后来对此事有“如此动人的景色一定会被飞行中的天使所注意”这样的描述。对利文斯敦而言,这瀑布实质上就是一垛长1676米、下冲107米的水墙,也是基督教传教士们试图到达内陆土著村落的实际障碍。对他而言,旅行的重点是发现瀑布以东的巴托卡高原。如果赞比西河被证实是可全线通航的话(它不能通航),在他看来,这一地方可作为潜在居民点。尽管他对发现瀑布失望,但利文斯敦还是承认瀑布是如此壮观,以致只能以英国女皇维多利亚的名字命名。
瀑布只是一条壮观的河道的起点,因为水雾缭绕的河流在通过这一狭窄的峡谷途中立刻变得波涛汹涌。峡谷来回曲折72公里,这些急转弯是由岩石的断层引起,几千年来,岩石一直受到水力的侵蚀。赞比西河逶迤穿过由一层层的砂岩和玄武岩构成的高原,而断层形成的地方正是这些不同岩石的交汇点。
说“野人”,得先讲讲“物种进化”。现在地球上的物种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经过了漫长的进化过程。这些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快慢不一。这儿说的“野人”,就是一种介于人与猿之间的动物。发现和研究它,会探索出人类语言、文字、意识发展的奥秘。据说,在中国湖北的神农架地区就有这样的“野人”出没,吸引了一位考察者六次前往。
这位考察者就是中国野人考察研究会执行主席刘民壮先生。
第一次考察神农架,是1977年3月。当时的神农架冰山林立,寒气逼人。岩石上布满表苔,又滑又腻,特别难走。刘先生和他的队员们连续几天在山沟里穿行,凭着几壶烧酒维持体温。突然,在高崖寨附近的山坡上,有人发现了几个30多厘米长的大脚印——“野人”足迹!大家马上来了精神。但接下来的几天都没有收获。直到4月28日,他们在风雪中翻越了2700米的巴东垭峰后,那令人振奋的大脚印才又出现了,刘先生一声令下,大家顾不得倾泻而来的暴雨和冰雹,将大脚印灌制成了4个石膏模型。1979年6月,刘民壮先生第二次来到神农架。因为就在1978年,当地又有5起关于“野人”的传闻。为了核实消息,他们走了数不清的山路,过了2500多条河。食物中途都吃光了,只好摘些野果,喝点凉水充饥。他们同时还得带着10公斤重不能沾上水的生石膏,以及照相、测量工具,这些东西加起来就够沉的了。更何况还要背着它们翻山越岭。但刘先生和他的考察队一点也不因此退缩,终于又灌制了几个石膏印模。谁想到回去的路上又遭遇了一场大雨,考察队员们把石膏印模紧紧抱在怀里,趟着齐膝的雨水在山路上行进。、、1980年5月的那次考察给队员们的印象最深。那一次,队员们干脆自己搭棚子住到了无人区。连续的大雨让人心烦意乱,而且断菜断盐整整14天,大家几乎都处于虚脱状态。但为能捕获“野人”,刘先生又率队在海拔更高的丛林里居住。又下了10天雨,大家席地而睡,身上咬满了疙瘩。一天晚上,一位队员将放糖的炒麦粉放在包里当枕头睡,半夜里麦粉的香气引来了野猪,那位队员被长鼻子拱醒了,但他不忍心打扰别人休息,竟然与野猪共枕了一夜。
石膏印模对研究“野人”帮助极大。日本有关部门为得到灌制权利,愿付13万美金。但我们科考队员不是为了钱而工作的。虽然最终他们没能找到野人,但他们的发现一样有着珍贵价值。
探险吃人部落
“到了!”看到葱茏林木内的几幢小棚房,宾斯基忍不住轻轻说。这位美国人类学家,经过3个多月的艰难跋涉与艰苦调查,终于来到南美洲的土巴厘部落境内——传说中的吃人部落。
“那个最大的草棚,据说是这儿部落首领的住处!”随行的土著向导轻轻说,说完便转头就跑,边跑边说:“我的任务完成了,再往前走就会被吃掉,你们自己去吧!”连行李都丢下不要了。
目送着向导远去,宾斯基和他的助手们交换了一下眼神,表示谁都不会退却,屏住呼吸趴在草丛里静静观察着。他们距离草棚只有不到20米。草棚附近,赤身**的土巴厘人走来走去;红棕色的皮肤上画着黑色条纹。
过了紧张的半小时,宾斯基和同伴们终于走出灌木丛,把武器丢在地上,用刚学会的土语反复说:“我们是你们的朋友。”
土巴厘人被突然出现的4个白种人吓了一跳,年轻男子都不约而同地发出类似野兽的低吼声,拉开弓,搭上毒箭,虎视眈眈地瞄准了他们。
宾斯基知道,如果此刻转身就跑,只会是死路一条。于是他果断地走前几步,紧贴住一位弓箭手的胸膛,笑着重复道:“我们是你们的朋友。”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个小镜子塞到弓箭手的手里,作为礼物以示友好。他的助手也忙效仿,把准备好的小礼物送到土巴厘人手中。弓箭手看着从未见过的新奇的小玩意,放下了弓箭,有的还笑着拍拍宾斯基的肩膀。眼看危险就要消失了。突然一位身披豹皮、头插鹰毛的中年男子出现了,弓箭手们又搭上箭,包围住了4位白人。
宾斯基想,来人一定是首领,看来得献上份“厚礼”。当那男子走近他时,宾斯基忙解下腰中漂亮的佩刀双手呈上。
首领端详了一会儿刀,露出满意的样子说:“托阿拜!”
宾斯基和助手莫名其妙地跟着首领走着,心中充满了恐惧。首领来到一条小河边,示意下河共同洗澡,宾斯基心想:一定是洗干净好吃我们。这下完了!
过了几天,宾斯基才慢慢知道,“托阿拜”是“去洗澡”的意思,只是此地的一种欢迎仪式而已,这位美国人类学家曾在一天内被邀请洗了20次澡。
后来的日子,宾斯基和助手们与土巴厘人相处得越来越融洽,并没有被吃掉。原来,这个部落以前的确是吃人肉的,但5年前一位聪明人当上首领后,发现这样做只会增加仇恨减少人口,便禁止了这种做法,现在他们的食物是兽肉、野菜、昆虫和玉米。
鲸鱼肚子里的一天一夜
杰姆?巴特瑞是英国捕鲸船“东方之星号”上的一名年轻水手,1891年的一天,他跟随自己的船队在南福克兰群岛附近洋面上捕鲸。
2个小时过去了,他们一条鲸也没有发现,“今天不会又空手而归吧?”船长自言自语。就在这时,主桅杆上的了望员喊道:“前方有鲸!很可能是条抹香鲸!”抹香鲸!听到这个消息,全体船员都来了精神,要知道,那可是鲸中最珍贵的种类!
杰姆也兴奋地跟着大伙儿跑着,“东方之星”在全速前进,向目标靠拢。船长命令12名水手分别乘两艘小艇从左右两侧朝巨鲸逼近。杰姆被分在右侧小艇上。“嗖嗖”两艘艇上的水手几乎同时投出标枪。一枪扎中了!巨鲸痛苦地翻转身躯,猛冲向小艇,3米多宽的尾鳍狠狠地打在右侧小艇上。
甚至连害怕也没来得及,杰姆就随着其他5名水手翻入了海。四周海浪翻滚,有一种可怕的轰鸣声。杰姆还寻思,这可能是鲸尾拍打水面的声音,他努力在海水中挣扎。忽然他眼前一黑,就像被卷进了一个大口袋里。还没等他多想,杰姆又被冲进一道粘滑的管道,不由自主向前滑行。
这样滑行了一会儿,周围忽然变得宽敞起来,海水不见了,这儿是个有“墙壁”的地方。杰姆伸手摸着“墙壁”,又滑又软,却十分坚韧。这到底是在哪儿?没多久,杰姆就意识到,这儿是鲸鱼的肚子!“死定了”!他想。呼吸还不困难,只是特别热。这种热和大太阳底下的炎热不一样,而是闷热、潮热,好像要把人蒸干。时间不知过去多久了……杰姆虚弱地想,周围是无休止的黑暗和死一样的寂静。很快,他昏迷了。
杰姆第二次睁开眼睛的时候,他看到自己船上的伙伴们。“我是做梦,还是已经到了天堂?”杰姆小声问。大伙笑了。这时船长走过来说:“杰姆,好样的,你在鲸腹中呆了一天一夜!”这时杰姆才意识到他还活着,而且竟在平时连门都不敢进的船长室里。
后来,伙伴们告诉杰姆,他们用了1个小时才杀死那条鲸,第二天一早解剖鲸时发现胃里有东西在动,这才发现了杰姆,而杰姆在船长室里躺了2星期才清醒过来。
应该说,杰姆是幸运的,抹香鲸是有牙齿的,却喜欢囫囵吞食;而且,当时那条鲸还饿着,胃里才会有空气,杰姆才能活了下来。另外,这件事发生在100多年前,今天人们已不再捕杀鲸鱼了;尤其对珍奇的动物,人们更懂得去爱惜和共处。
罕见的熔岩湖
塔杰夫是位勇敢的热爱科学的意大利地质学家,1948年,他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去一座活火山口进行了一番考察。
塔杰夫考察的这座火山在非洲中部,名叫尼腊贡戈火山。它已有一万岁了,却依然“年轻气盛”,
“爱发脾气”,常动不动就喷出火红的熔岩。
塔杰夫趁火山平息之机,爬上了山顶,并从火山口向下望去。只见在下方600米深的地方,静静地躺着一弯新月形的熔岩湖,熔岩湖中是火红的熔岩。
这个熔岩湖不大,它长为400米,宽为100米,塔杰夫认为,从熔岩湖的活动规律可以探知地球内部的一些奥秘。
熔岩湖喷发起来,分外壮观。它先是喷出几股熔岩,接着冒出烟雾。当湖中炽热的熔岩沸腾起来后,伴随着巨大的吼声,一股熔岩柱冲天而起,将周围照得通红。
熔岩湖时而喷发,时而静止,这是十分罕见的。科学家们对熔岩湖十分感兴趣,他们认为,熔岩湖是观察地球内部的一扇窗口。真想不到,熔岩湖还有这种特长呢!
在印度东部有个名叫贾廷加的偏僻村落,起先它并不为人所知,然而,由于群鸟自杀事件一再发生,于是贾廷加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一天,一名英国科学家吉恩来到了贾廷加,他想亲身体验、观察一下群鸟自杀的场面。此时,正是夏天,南风轻轻地刮着。到了夜晚,天空一片漆黑。吉恩让人点起火把,很快数百支火把点亮了,接着成群结队的小鸟铺天盖地般向火把扑来,它们奋不顾身扑向火把。鸟儿一只压一只,一群连一群地扑来,很快许多鸟儿不是被烧死,便是被压死啦!
群鸟为什么要扑火自杀呢?有的林业学家说:“由于夜晚突然出现光亮,群鸟受到惊吓,自然会向光亮处飞来的。”他们甚至做了个实验:夜晚来临后,他们在林中点起灯火。然而,结果并没有几只鸟儿飞来。实验失败了。
于是,有的科学家又提出.,贾廷加村周围有磁铁矿,因此产生了特异的磁场,它干扰了鸟类的神经。于是,一看见亮光,群鸟便从栖息之地飞出来,扑向火光自杀。
可是,为什么地磁场异常等条件变化后,会影响鸟类呢?要防止群鸟自杀的悲剧,就必须解决这类根本性的问题。
在南美洲西部赤道附近的太平洋海域中,有一个名叫加拉帕戈斯的群岛。在西班牙语中,加拉帕戈斯是龟的意思,因此群岛又有龟岛之称。有趣的是,岛上的确有千百万只大大小小的龟。有的龟有1米多高,200千克重,人可以骑在龟上,让龟驮着走。看来龟岛真是名副其实呀!
龟岛上的主要植物是仙人掌,仙人掌高达10米,可称为仙人掌树,龟就以仙人掌为主要食物。龟极喜欢喝水,并且一次可以喝很多。
在龟岛上还有一种动物多得不计其数,那就是蜥蜴。蜥蜴是一种爬行动物,它们从来不喝水,而喜欢吃仙人掌。仙人掌多浆、多汁,蜥蜴常常为争夺一块仙人掌而相互打斗。
令人诧异的是,龟岛上还生活着一种动物——企鹅。企鹅是一种生存于寒冷南极的动物,它怎么能在赤道附近生存呢?
科学家们对此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们经过研究发现,每年都有一股寒流经过龟岛,使它干旱(适合仙人掌生长)、凉爽(适合企鹅安家);同时,每年又有一股暖流经过龟岛,使它湿润而温暖。正是由于这些原因,龟岛才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魅力,并吸引了上万名游客来此观光,成千名科学家来此考察。
龟岛真是个令人惊异的小岛啊!
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的山峰,被誉为非洲屋脊。它海拔5895米,高高矗立在广阔的平原上,看上去非常壮观、雄伟。乞力马扎罗山位于烈日炎炎的赤道,它的峰顶终年积雪,这的确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观。
乞力马扎罗山的雪是如何来的?关于这,还有一段古老的神话传说呢!
很久很久以前,天神恩赅和恶魔在乞力马扎罗山上交战。恶魔点起熊熊大火,想把恩赅赶走。恩赅勃然大怒,他驾着闪电,带着大雨、冰雹和白雪,将它们降落在山顶上。大火熄灭了,乞力马扎罗山上也积了厚厚的一层冰雪。
乞力马扎罗山的风光十分秀丽。山下,是一大片茂盛的热带森林;山坡上,则种满了咖啡和茶树;而山顶上,则是白雪皑皑的银色世界。圆锥形的白色山顶,在赤道骄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看上去分外壮观。乞力马扎罗山奇异的景观,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光者旅游、参观。
乞力马扎罗山为何会形成如此独特的奇景呢?原来,赤道地区虽然炎热,但是随着地势的升高,气温不断下降。每升高1000米,气温降低6度。乞力马扎罗山很高,它顶峰上的气温常年在零摄氏度以下,这就是那里终年积雪的秘密。
喷冰的火山
在冰岛西部,有一个火山名叫格里斯特维。1982年的一天,一阵轰隆隆的巨响传来,人们奔走相告:“格里斯特维火山喷发了!”
消息传出,许多人向火山上空望去,希望看见烈焰,火红的熔岩喷向高空的奇景。然而,令人们诧异的是:没有烈焰、浓烟。这是怎么回事?只听得见轰隆隆的爆炸声,却闻不着火山灰的刺鼻气味!真奇怪啊!
一些胆大的人们决定去看个究竟。当他们向着火山喷发点前进了一段距离后,他们看见了一个罕见的场面:火山虽然在喷发,却没有通红的火柱,也没有炽热的岩浆;从火山中喷出来的竟是大大小小的冰块。
格里斯特维火山喷出冰块的消息,像长了翅膀般飞遍了世界,许多人慕名前来观光、考察。火山喷发时间持续了两个星期,全世界有上万人有幸饱览了这一千载难逢的奇景。
火山怎么会喷冰呢?专家们认为,由于格里斯特维火山地处北极圈附近,非常寒冷,因此火山在未喷发前,已覆盖了大量的冰雪。火山喷发后,地下气体突然冲破地壳,喷薄而出。此时,火山上的冰块被冲上高空后,来不及融化,又降回了地面,形成了火山喷发的千古奇观。
1849年,一支寻找金矿的勘探队伍来到了美国内华达州与加利福尼亚州交界处的一条山谷。这条山谷长225千米,宽6—26千米。这支勘探队伍在谷中迷失了方向,全体队员几乎全部死亡。于是,人们就将这条恐怖的山谷称为死谷。
死谷是美洲大陆的最低点,它的最低处低于海平面85米。死谷是一条封闭的山谷,四周的水都向谷地中汇流。
死谷十分干旱,在炎热的夏季,死谷的气温一般在40℃以上,最高时可达56.6℃。死谷极少下雨,年降雨量只有43毫米,有时一年也不降一滴雨。
死谷中心有一片干盐湖,远远望去,像一个巨大的银盘。湖面上,雪白的盐高低不平、错落有致,看起来十分壮观。
死谷自从被人们发现以后,就吸引了许多探险者和旅游爱好者。然而,独自深入这个山谷很危险,它很容易将人导向死亡。为了充分利用死谷的自然条件,保证人们安全、愉快地旅游,美国政府特地在死谷建了个死谷公园,并修建了从大城市通往死谷的高速公路。如今,人们可以尽情饱览死谷的奇观,却再也无需担心有什么危险了。
15世纪,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绕过非洲的好望角,开辟了大西洋到印度洋之间的航线。这条新航线的开辟,大大加强了欧洲与印度洋沿岸国家的贸易往来。
然而,好望角却是世界上风暴最为强烈、凶猛的海域之一,许多船队都在经过此处时船翻人亡。好望角是历史上有名的风暴之角。
想要绕过好望角,以此作为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道,实在是太漫长和遥远了.。那么,有没有一条捷径呢?
后来,人们发现在埃及境内,尼罗河三角洲与西奈半岛之间,有一段狭长的苏伊士地峡。人们设想:如果把这儿挖通,那么不是可以大大缩短航程吗?
’日,苏伊士运河开凿工作破土动工。经过近11年的辛苦工作,运河终于挖成了。为了开凿苏伊士运河,有12万埃及人牺牲了生命。难怪有人说:“苏伊士运河是埃及人用生命、鲜血、汗水换来的。”
苏伊士运河长195千米,宽365米,深16.16米。现在,每年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两万艘船舶通过苏伊士运河,运河的货运量占世界海运贸易量的14%。
苏伊士运河成为亚、非、欧三大洲的交通要道,也成了沟通东西半球的捷径。
爱斯基摩人
北极地区是世界上最寒冷、风雪最大的地区之一,人类在这里生存是相当困难的。历史上,有一些欧洲居民前往北极地区居住,然而,他们很快发现,他们没法适应这里恶劣的环境,于是,都纷纷返回。
可是,在北极地区,却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爱斯基摩人。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冰雪大地上,在这里繁衍、生息。
爱斯基摩人,又叫因纽特人,他们个头矮小、鼻宽、皮肤黄、头发又直又黑。他们是最不怕冷、最能吃苦耐劳的民族。他们在冰雪大地上自由自在地活动,靠捕鱼、打猎为生。
’海豹是北极地区的一种动物,爱斯基摩人最擅长捉海豹。他们手握鱼叉,站在冰层上,耐心地等候海豹浮上来换气。海豹刚一露头,便遭到迎头一击,顿时就毙了命。
爱斯基摩人将海豹肉冻起来储存着,用它的皮和骨头做成独木舟。勇敢的爱斯基摩人,就驾驶着这种小舟,在海上穿梭往来。
爱斯基摩人的房屋低矮、结实,这样可以抗击大的暴风雪,房屋多用石块和泥土垒成。爱斯基摩人生性淳朴、热情,假如你去做客,他们一定会拿出最好的食物来招待你呢!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块一米高的石头躺在一片平原上。石头附近是一个美丽的小村子,村里有7个可爱的小姑娘,她们经常结伴在石头旁玩。
一天,小姑娘们正在玩耍,忽然一只大黑熊钻了出来,向小姑娘们扑去。7个小姑娘大惊失色,她们想跑回家,可根本来不及了。情急之中,7个小姑娘一起站在了那块石头上。一米高的石头怎么能阻挡住黑熊的进攻呢?危急中,小姑娘们不由凄惨地同声叫道:“石头啊,请长高些,别让黑熊抓住我们。”
说也奇怪,石头真的慢慢长高、长大了。黑熊看见到嘴的食物要飞了,不由大怒,它拼命用爪子抓石头,结果石头被抓出一道一道的长沟,可是尽管如此,石头依然在长呀长!
最后,石头长到265米高时,停了下来。此时,它已变成了一块直插云天的石柱,它的底部直径有300米,平平的峰顶直径为80米。黑熊抓出的长沟也清晰地显露在山峰侧面,看起来仿佛山峰就是由一条一条的长石柱捆在一起组成的。
小姑娘们顺着峰顶登上天空,化成了七颗美丽的小星星,’而黑熊也只好饿着肚子走了。后来,人们就把这突然耸起的险峰叫魔鬼塔。今天,魔鬼塔已成为美国怀俄明州的自然奇观,有许多游人还慕名去参观呢!
第七章 魔鬼海域好望角
魔鬼海域好望角
1487年8月,一位名叫迪亚士的航海家从葡萄牙出发,去寻找通向印度的航线。在当时人们的想像中,印度是一个遍地黄金、香料的天堂之国,因此许多欧洲人都想找到通向它的航线。
迪亚士率领三条船出征了。走了好些天,他们还没看见一片陆地。这天,海面突然掀起滔天大浪,直向小船打来。随即,暴雨如注。此时的大海像发了疯的怪兽,一会儿将小船抛到浪尖,一会儿将它推人浪谷。一条船翻了,剩下的两只船挺了过来。暴风雨之后,天空碧蓝,海员们突然大叫:“陆地。”果然,一个陡峭的大山崖耸立在前方。
为了纪念这次风暴中的逃生经历,迪亚士给山崖起名风暴角。迪亚士他们回国后,国王听说了这件事说:“风暴角这个名字不吉利,我看不如叫好望角更好,因为看到了它,就看到了希望。”于是,‘好望角的名字就传开了。
然而,好望角真的能给人带来希望吗?绝非如此,它一年当中有一百多天刮狂风,掀巨浪,每年都会有许多艘船只在此遇难。“世界荣誉号”油轮曾是世界上最棒的油轮,当它驶进好望角这片海域时,风暴突起,风暴过后,“世界荣誉号”消失了,海面上只浮着厚厚的一层油。好望角——风暴之角,迪亚士本人也在此遇难。
日,一艘轮船正在意大利西西里岛附近的海面上行驶。船长站在船头,仔细地察看着周围的海域,突然,他发现左前方一片水域有些异样。他定睛一看,只见海面不断涌动,紧接着一股20米高的水柱冲天而起,水柱很粗,周长在700米左右。接下来有一股浓烟冲上了500米的高空。.
船长不知出了什么事。7月18日,他又驾船到了那片海域,他发现那儿出现了一个从未见过的海岛,岛约有3米高。
船长终于明白了,原来,这是由于海底火山喷发,喷出的碎石块和石屑堆积成的岛屿。
船长赶紧向政府报告了这一意外发现。海中小岛依然在不断增长,半个月后,它已成了周长5千米,高60米的岛屿。
此时,小岛附近的各国政府正闹得不可开交。他们都想把这个新生的小岛划入自己的领土范围之内,他们互相之间毫不相让,以至于彼此之间竟然大吵起来。
就在人们争执不休时,小岛又神秘地消失了。原来,构成小岛的碎石块之间结合得很不稳固,在海水的侵蚀下,小岛就塌入了海中。
此后,小岛有时露出水面,有时又消失。因此,人们就叫这捉摸不定的小岛为幽灵岛。
一个新火山的诞生
火山是如何诞生的?这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还是个难题,而某些人却非常幸运,竟亲眼目睹过一座火山的诞生。
事情发生在日,地点是墨西哥境内,离首都墨西哥城不远的帕里库廷村。这天早晨,一个叫普里多的农民正在自己的玉米地里锄草。忽然,他看见地里有个小洞,洞里一边嘶嘶作响,一边冒出烟来。他正纳闷时,只听轰隆一声,小洞裂成一条大裂缝,从裂缝中冒出滚滚浓烟。裂缝越来越大,除烟喷出外,还有许多灰砂、石块喷射出来。
许多人闻讯赶来看这一罕见的奇观。科学家们说:“这是一座火山正在诞生。”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石块、灰砂伴随着浓烟和火红的岩浆不断地喷发出来:并在附近越堆越大,越堆越高。
许多人目睹了这一千古难见的火山形成过程。他们亲眼看见,火山从一座2米高的小丘在3天内就变成一座60米高的小山;一个月后它长成150米,今天,火山暂停活动,它已成为一座海拔2774米的高山了。
由于这座新火山是在帕里库廷村开始诞生的,于是,人们就管它叫帕里库廷火山。
吃人的沙地
人走在沙地上,正常情况下,只会留下一行比较深的足迹,而不会陷进去。可是,人们却发现,原来还有一种吃人的沙地。当人走在它上面的时候,就会立刻向下沉,此时,人想拔脚逃,却根本使不上劲,不久,人就消失在沙地里了。
有个美国大学生斯塔尔就曾亲眼目睹过沙地吃人的惨剧。那是一天早上,斯塔尔与同学匹凯特去野外考察。他们来到一片干涸的小溪上。斯塔尔在观察眼前的一株植物时,突然他听见了匹凯特的惊呼声:“天啊!我陷下去了。快来帮我一把。”
斯塔尔抬头一看,见匹凯特正站在不远处的一片沙地上,令人惊异的是,沙子埋没了匹凯特的双膝,匹凯特用力拔脚,却越来越快地陷下去。“救命啊!”匹凯特大喊。
斯塔尔立刻向生命危险的匹凯特跑,突然他站住了。他知道自己过去,不但救不了匹凯特,很可能也陷入沙地。于是,他找来一根树枝,将它伸到匹凯特跟前。可匹凯特下沉的速度太快,一眨眼,他就被流沙掩埋了。
沙地怎么会吃人?原来,这种沙地的表层下,有一股上冲的地下水流,使沙地像沼泽一样粘而稀,人踩上去,很快就会沉下去。
赫库兰尼姆城探秘
1709年的一天,一群人在一片海滩旁挖土建井。当挖到20米时,地面突然陷进一块,人们很奇怪,便接着挖掘。逐渐地,人们面前呈现出石街、剧场、民宅等。经鉴定,人们推断出这个地下古城是消失的赫库兰尼姆城。
赫库兰尼姆城是如何消失的呢?原来,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公元79年,赫库兰尼姆城附近的威苏威火山喷发,火山带来的岩浆、火山灰、石块将位于火山脚下的赫库兰尼姆城淹没、掩埋了。
于是,人们走进这座古城四处考察起来。在面包店里,人们发现炉膛里正烤着80只面包;一户人家的餐桌上放着摆好的食物。很少有房屋被损坏,屋内陈设的家具、用品也都完好无损……可是令人惊奇的是,城里没有一只动物和人的骨骼。它们去哪里啦?
后来,人们在一具石板下发现了9个人的骨骼。怎么只有这几个人?人们想啊想,终于明白了事情的经过。火山喷发前,城里的动物预知危险来临,立刻逃出了城。大多数人在火山喷发前,逃到了城外的海滩上;这几个不肯逃的人,躲在这块大石板下,结果被掩埋了。
根据这一推断,人们在城附近的海滩上挖掘,果然挖出许多逃出城后仍被掩埋的人的骨骼。
失踪的楼兰
1900年,一个瑞典探险家带着一支考察队进入我国新疆的沙漠地区考察。一天,他们发现了一座被流沙掩盖的城市。
“这一定就是那个神秘失踪的楼兰古城!”人们惊喜地说。
楼兰是个古老的部族,他们非常强悍、善战。后来,他们建立了一个楼兰国,首都就是这座楼兰古城。公元前108年,当时的汉朝降服了楼兰国,于是楼兰国年年都要向汉朝进贡。而汉朝也给楼兰国运去丝绸、瓷器等产品。汉朝通西域时,楼兰古城是必经的重要城市。
楼兰古城那时异常繁华,它的城墙又高又厚,街道整齐,城里的住宅一座连着一座。那些来来往往的商队在这里休息或做生意。楼兰古城的人民安居乐业,过着和平、美好的生活。
罗布泊湖是楼兰古城赖以生存的源泉,可是,由于气候恶化,罗布泊湖开始萎缩、干涸,最后,罗布泊湖终于成了一片沙漠。此时,楼兰古城也失去了它生命的本源——水,很快,这个繁华的城市就成了一座空城。
日月流逝,风沙一层层地将这个昔日的繁华之都掩埋了。显赫一时的楼兰古城彻底地消失了。
面对楼兰遗迹,人们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荒岛十二年
百余年前的一天,一艘日本货船在海上遇到飓风,船体被毁,大部分船员被海浪吞没,只有水手长长平和3名水手抱着破船板被海浪冲上了一个无名的小岛。
这是一个石头岛,没有泥土、没有植物,全岛只有一个可以栖身的洞穴,洞口横着一具死人残骸,令人心惊。
4个人在石洞住下,他们迫不及待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海边竖起一根挂着白色短裤的木棍,希望过往船只看见了能来搭救。不过,这个希望一直没有变成现实。
为了活命,他们捕捉海鸟充饥。没有火种,只能吃生鸟肉。起初真是吃下去就要吐,但是不吃又不行,只得强忍着恶心咽下去。天长日久,渐渐也习惯了。
天气渐渐冷了,海鸟没有了踪迹,怎么办?长平灵机一动,从破船板上设法取下铁钉,弯成鱼钩,4个人轮流在海边钓鱼,吃生鱼充饥。
为了御寒,他们四处搜集海鸟散落的羽毛,编织成衣服。
冬天降临了,寒风呼号,如刀刺骨。两个水手终于坚持不住,相继死去;还有一个水手对生还已经不再抱希望,他跑上断崖,朝茫茫大海绝望地呼号了几声便跳了下去,葬身于海中。
岛上只剩下长平一个人了,他咬咬牙,孤独地、顽强地在洞里度过了寒冬。
当他走出岩洞迎接春天时,已经是长发齐腰、胡须垂胸、形同鸟兽了。
一天,长平突然发现海滩上有人的脚印!他顿时激动得跌跌撞撞、哆哆嗦嗦、边跑边喊。很快,长平看到岩壁前有几个人!原来又有一艘遇难船上的7名水手被冲到这里。
这7个人之中有一位是船长,他把唯的一一个饭团塞给长平。长平吃下去却立刻呕吐起来——他的肠胃已经不适应米饭了。
岛上有了8个人,长平又看到了希望。他们做了些刻着求救话语及小岛位置说明的小木牌,拴到一些海鸟身上,在众人企盼的目光中,让它们飞向远方……
太阳一天天升起又落下,海面上没有任何动静,只有一些海鸟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空飞来飞去。
又一个漫长的冬天过去了,有3名水手在极度绝望中死去。
这样下去依然是等死呀!船长建议:“我们要设法出海求生,哪怕只有一线希望。”5个人一合计,便立刻行动起来。他们把岛上的木头一点不剩地搜集来,然后,把石头磨成锯子、斧头,花了数不清的时间造好了一只小船,用破烂不堪的衣服缀成一张帆。
小船撑着帆下海了!说也奇怪,这只不堪一击的小船居然能平安地随风漂流了一天又一天,直到遇上一只货船!发现货船的那一刻,五个人激动得都站不住、说不出话了。
长平终于回到了故乡。这时候,他问明日期,才知道自己在荒岛上已经度过了12年!
环球航行第一人
你知道世界上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海的人是谁吗?是葡萄牙人费尔南多?麦哲伦,他用自己的行动证实了一个伟大的真理:地球是圆的。
日,麦哲伦率5艘大船出海。他想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绝不是地球的尽头,那么,再往前去是哪里呢?
两个月以后,船队横渡大西洋来到南美洲巴西海岸。麦哲伦率船队努力寻找通往美洲西海岸的海峡,直到南半球的冬天降临了,依然是一无所获。
天降大雪,寒风呼啸,气候变得不适于航行了,船队只好驶进圣胡利安港湾过冬。
为了度过寒冷的冬天,麦哲伦下令船队限制用水、缩减口粮,并用武力镇压了少数船员的叛乱。
5个月的冬季过后,船队重整旗鼓,向南航行。走了近两个月,在南纬52度海岸,发现一个海口。麦哲伦率船队开了进去,摸索前进。咦,水一直是咸的,而且水流很急。
“海峡!这就是海峡!”
麦哲伦兴奋地叫起来。他判断得不错,这就是被后人命名的“麦哲伦海峡”。
这海峡,东边通南大西洋,西边通南太平洋。28天后,船队驶出563公里长的海峡,在人们面前突然出现了一片浩瀚的洋面!
船队在大洋上航行了3个多月,居然没遇到一次大风浪,海面上平静极了。船员们都说:“这真是一个太平的海洋。”从此,“太平洋”就成了这个大洋的名字。
麦哲伦的船队在太平洋上航行时间久了,船上饮水缺乏,水质变臭;因为缺少蔬菜,许多船员全身浮肿,得了坏血病,甚至因病死去。几乎绝望时,他们到达了关岛,补充了水、肉食、蔬菜。
一星期以后,船队来到菲律宾群岛。麦哲伦的仆人亨利用马来语去问土人此地叫什么名字,对方一开口大吃一惊,原来他们的语言竟能相通!这证明,麦哲伦的船队已经来到真正的东方1
1521年4月初,麦哲伦在宿务岛正式登陆,和岛上总督签订了协约,规定了西班牙人在该地区享有贸易专利权。
有趣的是,这里的铁比黄金贵,14斤铁可以换15斤黄金。船员们纷纷找铁换黄金,只恨自己带的铁太少。
不久,宿务岛总督请求麦哲伦帮助他平息他所管辖的马克坦岛土人的叛乱。麦哲伦听说马克坦岛土人拒不交纳给西班牙的礼品,大为生气,立刻答应总督出兵。
日,麦哲伦率60人组成的武装登陆队冲上马克坦岛。岛上的土人在首领西拉布率领下,打败了手持枪支的西班牙人,当场杀死了麦哲伦。
麦哲伦死后不久,船队驶离宿务岛,返回西班牙。
麦哲伦的死是不光彩的,但是他在地理学和探险史上的贡献远远超过同时代的人。他的探险队发现:从西班牙出发一直西行,居然能从东方又回到西班牙!
从此,人们不再怀疑地球是圆的了。
南极洲,被人们看做是一块神秘的大陆,因为那里有着太多的不解之谜。
在南极附近航行的船员们,时常发现南极洲的一些冰山呈绿色,煞是好看,至于什么原因造成,一直未被人知晓。
美国一位地理学教授称,这是露出水面的淡黄色生物体,与蔚蓝的大海交融,在太阳的照射下显示的绿色。
相信谁也不愿意错过观赏这独一无二的奇异景观。
探险家们发现,在南极洲的对岸、接近印度洋之处有许多巨型冰雕,像海豚、海狮等多种动物造型。
这些动物造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即使睫毛、爪子也是清晰可辨;高大的有50多米,矮小的也有20多米,在海面上四处漂浮。
南极动物冰雕,究竟是天然形成,还是人工斧斫,目前依然是一个谜,游人尽可大胆想象。
80年代末期,科学家们发现,在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出现了一个大洞,这就是“臭氧空洞”。
臭氧是地球的“天然屏障”,虽然宛如一层轻纱,却保护人类免受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损伤,同时还会避免引起“温室效应”,避免因此而导致海平面上升。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臭氧层的减少,是工业污染和人类不注意环境保护的结果。
然而,在南极洲,500万平方公里的大陆,人迹罕至,何来污染?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所以,前苏联的一位科学院通讯院士奥杰科?奥杰科夫指出: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的出现,是外星人从地球外对地球进行科学考察的结果。他还说,世界大洋平面近100年来.卜升了32—35厘米,也是受地外文明的影响。
现在,“臭氧空洞”出现在荒无人烟的南极洲,在那里集中了地球上93%的纯净的雪和水,因此,只能是外星人“污染”的结果。
关于南极洲的秘密,有一个更加奇异的传闻。
比利时不明飞行物研究中心(BUFOC)的研究员埃德加?西蒙斯、本?冯?普雷恩和亨克?埃尔斯豪物等公开声称,南极洲有一些德国纳粹的基地。
比利时学者说,当时德国人有三项计划:制造原子弹;开发南极洲;研制圆盘状飞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国的潜艇很可能把德国的科学家、工程师和器材运到了南极洲。
在此之前的1939年,希特勒曾经把他的亲信阿尔佛雷德?里切尔派往南极实地考察。
所以,纳粹余孽把南极洲当作基地进行了飞碟研究并不是什么胡言乱语。
西班牙的一位研究专家安东尼奥?里维拉认为:“如果我们认为,纳粹德国的科学家和军人确实来了南极洲,那么人们就完全有理由认为,除了货真价实的外星的UFO外,南极洲很可能存在着地球人的另一种。”
美国两位玛雅文化研究专家埃里?乌姆兰德和克雷格?乌姆兰德在《古昔追踪——玛雅文明消失之谜》一书中指出,南极洲在过去并非全部被冰层覆盖,曾经是“适于人类生存”的地方,因此成为神秘的玛雅人在地球上生活的第一个基地。
在南极洲的冰层下,“可能还遗留着他们所用的器材”,“甚至还会找到玛雅人的遗体”。
这也许可以解释,即使在50年代冷战时期,美国和前苏联依然携手对南极洲进行科学考察。
’而且,玛雅人或其他“史前文明人”似乎在今天仍然生活在南极洲厚厚的冰层下面。
1929年,美国海军上将、著名的飞行家、探险家理查?拜德有过一次难忘的南极飞行,并在飞机上作过一次令人难以置信的飞行广播。
拜德将军说,他穿过朦胧的光雾后,进入一个布满不冻湖的绿色地带上空;在“草原”上,有一种像美国野牛似的巨兽,一些别的动物和类似“人”的生物。
当听众们津津有味地想进一步了解情况时,广播突然中断,有关方面声称,拜德将军的广播报告是在精神暂时过度疲劳和有幻觉的情况下进行的。
事后,有关此次南极探险的经历和报道的“内幕”均没有公开,当事人也没有作任何解释。
前不久,美国和俄罗斯的人造卫星发现,在南极洲的冰原下,竟然有一个隐藏着的城市。
专家们介绍说:这个城市位于南极冰原下约1.6公里,直径有16公里长,市内有高楼大厦,而且有移动交通。
据悉,“冰城”建筑在一个圆拱形空间内,城市使用某种类似核能的能源,足以容纳2000人居住。
太空专家们称:这些生命代表的文化,已有5万年至10万年的历史,那时,人类尚处于穴居和茹毛饮血的洪荒时期。
而美国航空及宇宙航行局的科学家们进一步推测:“冰城”内的生命,可能是宇宙中一个已经消失的文化人群的后代。
南极洲,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一块谜团四伏的大陆。
探访巨人族
相传,古希腊勇士奥德修斯在远征途中曾被独眼巨人所俘获,奥德修斯凭借自己的勇敢和机智才得以生还。这个巨人民族在哪里呢?
一位名叫奥兰多?维托里奥的巴西科学家,原本不相信世界上存在巨人民族,可是10年前的那次险遇,却使他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天,奥兰多到巴西北部罗赖马山附近的原始丛林中探险。当时他正在一个深谷中穿行,走累了想坐下休息。突然,他看远处森林中出现了一群平均身高2.5米以上的巨人。巨人们一个个浑身**,长满长毛。奥兰多想拍下巨人的尊容,于是摆弄起自己的照相机来。这时,.从森林里又跑出来5群巨人。6群巨人汇合在一起,朝森林深处走去。这一下可急坏了奥兰多,他再也顾不上拍照,将相机一扔,撒腿便朝巨人们追去。眼看离巨人越来越近,猛然间,巨人们不约而同地吼叫着,向奥兰多扔起大石头来。顷刻之间,石头满天飞,吼叫声震天动地,吓得奥兰多再也不敢前进。
失魂落魄的奥兰好不容易逃出密林,回到家里。他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整理成一份书面材料,并将它公布于众。
奥兰多的文章引起了轰动,它对于有没有巨人族的争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6世纪时,法国作家拉伯雷曾写过一部叫《巨人传》的小说,书中的主人公——巨人高康大食量惊人,他每天要喝17000多头母牛挤的奶,身上穿的衬衣用布1700多米,做一双鞋,鞋底用去1100多张牛皮,身躯高大,令人难以置信!
同意有巨人族的人还振振有词地说,既然世界上没有巨人,哪来的那么多有关巨人的传说。
对于巨人的大小,有人则持折中意见。他们认为,古代的巨人或许没有像小说中描写的那么大,但明显大于常人的巨人肯定存在。
19世纪末期,有一位去马来半岛探险的科学家,在深入半岛探险的过程中,他调查了许许多多当地居民,居民们异口同声地说,在马来半岛的腹地至今还有巨人族出没。于是,科学家便兴冲冲地连夜赶往那儿。
可是,他踏遍那儿所有的山头,却连巨人的影子也没看到。最后,他总算在一片原始森林中,找到了几根奇怪的大棒子。他感到很失望,只得将棒子带了回来。
这些巨大的棒子在当地也着实引起了轰动。有些人类学家居然根据这几根大棒子,判断马来半岛的原始森林中确实有巨人生活过。因为普通人既没有必要,也拿不动那么重的棒子。但是,推断归推断,仅根据一根棒子,是难以下定论的。
前苏联人类学家雅基莫夫博士则比前面提到的这位科学家更进了一步,因为他声称自己找到r巨人的遗骨。
20世纪初,雅基莫夫在爪哇、非洲的东部和南部,以及蒙古、中国和印度等地,相继发现了直立猿和大型猿人的遗骨。根据这些遗骨,雅基莫夫断言,这是古代巨人族的遗骨,他们的体重应当在500千克以上。
然而,雅基莫夫的理论很快就受到了反驳,一些权威的科学家经过仔细勘测,认定这些骨骼是一种类人猿留下的。这种类人猿始终没能进化成人类,所以,说它是巨人的骨骼,是不妥当的。
第八章 海底求生记
1966年,几位印度的生物学家,在印度发现了一具酷似人骨的大型骨骼化石。化石长4米,仅一根肋骨就有1米长,科学家对它进行了反复的研究,然后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他们认为,这骨骼化石确实是巨人族所留下的,时间是距今数千年到100万年以前。当时,巨人民族确实在地球上生存过。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巨人族灭绝了,只留下骨骼化石。
印度科学家的惊人之语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认为,“世界上存在巨人族”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因为巨人民族很有可能目前仍生活在某个与世隔绝、不为人知的地方,而这些地方目前尚未受到人类文明的影响。比如说,在那些茂密的原始森林、荒凉的高原和广袤的荒漠,或许那些人正在默默注视着我们生活的文明世界。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世界上有没有巨人民族这个谜终将会被解开。
海底求生记
1984年9月的一天,秘鲁的海军基地正举行一场庆功会。“彼泽瑞!我正式任命你为‘费米’号潜艇艇长!”莫可瑞安中将冷峻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彼泽瑞走上领奖台,庄重地行了个军礼。“讲讲你的‘活人鱼雷’的故事吧!”莫可瑞安鼓励他说。于是,彼泽瑞讲起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一周前,“费米”号在执行任务时忽生故障,急速下沉到离海底39米处。这里海水的压力特别大,即使能从艇中出去,人也会被压成肉饼;但如果就呆在艇中,用不了多久,人也会缺氧而死。
“一定要想办法出去!”艇长凯伊洛基说。他试着启动通气盖,巨大的铁盖猛地击中了他的头,艇长死了!艇上20多名船员乱作一团。这时,炮手彼泽瑞挺身而出:“别慌!一切听我指挥!”他发动大家一起静下心来想办法。彼泽瑞不由自主地走向自己的工作台,他的眼光突然留在一箱鱼雷上:“有了!既然鱼雷能出去,人也能!”听了彼泽瑞的办法,其他人惊呆了,但他们也认识到:这是唯一的出路!
把活人当作鱼雷来发射,并非易事。必须要求排光肺里的所有空气,然后再屏息半分钟。要不然,炮膛内的人就会因肺部扩张而死。
第一个进入炮膛的是潜水员格维,他咬牙屏住呼吸,脸惨白惨白的。
通过观察孔,彼泽瑞看到炮管强大的气流排开了一小片海水,紧接着,一个黑影从发射管口冲出,眨眼间就出了他的视线。
“祝你好运!”彼泽瑞在心底默默祈祷。接着又有10个船员发射出去了。第11个船员胆子小,连连深呼吸了三次都没排空肺里的气。只好让其他人先上。
终于艇中只剩下了彼泽瑞一个人。对彼泽瑞来说,要出去就更难了。因为他只能自己按电钮,这就意味着,他得比别人多屏息10到20秒。
第一次,彼泽瑞失败了。但第二次,他终于启动了开关。彼泽瑞闭着眼睛,只觉得身子在向上飞着,“哗啦”一声巨响,他睁开眼睛。是海面!是天空!成功了!几个小时后,彼泽瑞回到了海军基地,更让他高兴地是“费米”的其余20人也都平安地回来了。听完这个故事,庆功会上的人们都高呼着彼泽瑞的名字。莫可瑞安激动地说:“我很久没哭过了,‘费米’号的故事让我流下了泪。让我们为机智英勇的人们干杯吧!”
活火山口逃生记
日,夏威夷的基拉韦厄火山口上,一架直升机在不停地盘旋着。这座世界上最活跃的火山,近10年来喷发出的熔岩吞没过许多村庄,火山口底部比3个足球场还要大,火山口总是热气腾腾的,好像时刻都会喷发出滚滚熔岩。是谁在这样的火山口上冒险呢?
原来,这些人是为拍电影而来的,直升机上有摄影师迈克尔?本森、摄影助理达迪和驾驶员霍思金。
本森和达迪被火山口底部龟裂凹凸但异常壮观的景象吸引住了,连续拍摄了几个小时。忽然,他们听见霍思金惊叫一声:“发动机熄火了,我们在往下掉!”
此时,飞机距离火山口的高度只有100米,而飞机下坠的速度却已经达到了每小时20000米。霍思金赶紧在火山口左侧寻找到一块平地迫降,迫降虽然成功了,但无线电系统被震坏了,他们怎么取得援助呢?
“爬出火山口!”本森说,此时他们都被火山口浓烈的硫磺味熏得直咳嗽,岩石也灼热难当。但是,爬出火山口谈何容易。虽然离火山口顶部只有100米,但到处是怪石林立,这得爬到什么时候。
这时,霍思金不顾本森的阻拦执意要回去修无线电,因为缺氧,他在修理过程中不得不一次次爬上20米的高处呼吸空气。艰难地度过一个小时后,电路终于接通了。
于是,下午2点半,一位有抢险经验的直升机驾驶员唐?希勒赶到了出事地点。霍思金被告知用无线电指路,希勒在浓雾中穿行,终于发现了失事的飞机。他通过电台对霍思金说:“我不能靠得太近,你朝飞机发动机的声音方向跑。”
就这样,霍思金得救了,但本森和达迪仍在火山口中,浓雾重重,在空中根本无法看见他们俩。
更多的人接到消息后,参与了救援工作。火山公园管理员乔德和纪尔爬向火山口边缘,发现本森和达迪的声音就在他们正下方。但是地层太疏松,而且毒气太重了,登山绳上的不锈钢卡子都被腐蚀,乔德和纪尔戴着防毒面具寻找遇难的二人,但都失败了。
天黑下来了,人们只好搬回营地。而本森和达迪则度过了又冷又饿的一夜。第二天一早,达迪受不了了,他奋力向上爬去,即将到达山顶时,碎石比较疏松,手插进去直到肘部,他一用力,没想到成功了!他终于活着走出了火山口。
第三天早晨,绝望的本森才得以获救。全靠了卫星导航系统和另一名驾驶员汤姆高超的技术,他才抓住了第三次投下的吊篮。后来,本森得知自己虽没能保留住珍贵的胶片,却创造了在活火山口中停留48小时的世界纪录。
一百多年前,非洲在世界上还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有个年轻的英国人大卫?利文斯通在取得医学硕士学位以后,开始了对非洲的横贯探险。
在炎热的非洲,长途跋涉是非常艰苦的。在沙漠地带,风像刚从炼铁炉里冲出的热浪,吹得人口干舌燥;在热带森林,犹如闷在蒸笼里,看不到太阳却浑身大汗,还要不停地用砍刀开路。
在非洲的探险路上,人迹稀少,由于白人曾经把黑人大批地运到美洲当奴隶,因此,遭到黑人的仇视。利文斯通和同伴几次遇到土著部落的袭击,黑人手执利器要杀这些“白猪”,他们一次次死里逃生。
后来,利文斯通沿途为生病的黑人看病、治疗,渐渐取得了当地人的信任和帮助。.
利文斯通从青年到老年,一直从事非洲探险。东走到印度洋西岸,西走到大西洋岸边,对沿途的地理、动物、植物、气候,还有大自然的奇物现象都详尽地记录下来。
举世闻名的莫西奥图必亚大瀑布,是非洲的骄傲。利文斯通是第一个把它介绍世界的探险家。他远离妻子和孩子,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
1873年,60岁的利文斯通病倒在探险途中,死在一个极偏僻的小村庄。
无数黑人痛哭流涕,按自己的习俗把他的心脏埋在当地,然后把他的遗体抹上香油,裹上白布,抬着他走了1500英里,护送到印度洋海岸某城市的英国领事馆,由那里把利文斯通送回了英国——他的故乡。
欧亚汽车探险大赛
日,哈萨克斯坦西部的大荒原一改往日的荒凉,百辆疾驰的汽车狂驶而过,荒原一片烟法……突然一辆卡车翻了……两辆赛车相继起火……
这就是欧亚汽车探险大赛的一幕。从9月1日起开始的这次汽车越野赛,要从巴黎驶至莫斯科,最后到达北京。参加这次越野赛的大大小小各种功用的车有255辆,其中赛车94辆。这次的越野赛要经过中亚几个大沙漠和戈壁滩,被认为是本世纪最伟大的体育比赛之一。
在开往大荒原之前,车手们已行进了7天,已有9辆车因故不能前进,一名法国后勤人员翻车身亡。接下来的两天里,.许多车手都走错了路,每天约有10辆赛车因为车祸未按时赶到营地而失去了比赛资格。
1日,困难接踵而来。在开赛以来最长的一段赛程一里海东岸,一?名意大利车手翻车死去了。许多车手为抢时间不吃午饭,但那段时而起伏时而转弯的道路却让不少车手疲惫不堪。当天,有39辆赛车超过关门时间才到达营地,17辆因没能按规定时间向组委会申报而被迫退出赛事。
中国有两辆赛车参加了比赛,其中一辆1l号被淘汰了。另一辆在接下来的穿越卡拉库姆大沙漠中迷了路,燃油也耗尽了,两名车手只好在茫茫沙丘中走了整整14个小时才获救。
18日,仅剩的62辆车驶人中国境内。途中要穿过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戈壁滩,以及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连接的边缘。
各国车手开足马力,你追我赶,但路途依然艰难。从喀什到阿克苏的赛段上,前一天晚上下了场暴雨,原本就干涸的河道又被雨水泡成一片泥泞。结果除了6辆车驶到当天的终点,其余汽车都被困在泥潭里,发生了三起车祸。这一赛段被取消了。
19—20日,又有两人在车祸中丧生。以后的几天几乎一直风雨大作,赛车手们只好顶风冒雨前进,尽量谨慎驾驶,但翻车事故依然不断发生。在甘肃酒泉宿地休息时,甚至刮起了8级大风,接着又是瓢泼大雨,连帐篷都没法支起,许多人只好在狭窄的赛车内呆了一夜。
漫漫赛程终于接近了尾声。26日上午,50辆赛车、卡车和7辆摩托车在最后规定的时间里抵达终点八达岭长城。获得这次越野赛冠军的是104号赛车、法国雪铁龙队的车手拉蒂格和他的领航员。无论成败与否,赛车手都会铭记出发时巴黎赛纳河畔体育馆的大银幕上的一行大字:
“探险精神永存!”
阿蒙森在探险史上获得了两个“第一”:第一个航行于西北航道;第一个到达南极。
1903年6月,阿蒙森的探险队开始远航寻找西北航道。整队人马在深入北极圈的威廉王岛上安营扎寨,度过了两个冬季,并在马更些岛上又度过了一个冬季。他们于1906年9月完成了到达太平洋的航行。
1910年11月,阿蒙森乘坐另一位探险家弗里乔夫?南森的“弗拉姆号”船离开挪威,前往南极。日,他赶在他的英国竞争对手斯科特船长前,从罗斯冰架东端的基地出发,于抵达南极。
国际在线报道:自1984年5月成为中国徒步走完万里长城第一人之后,刘雨田的双脚就没有停止过。他四次穿越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的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乌干大沙漠,一次穿越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考察过有“死亡之谷’’之称的新疆罗布泊无人区;他还十次进西藏,走过藏北无人区,第一个全程走完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并试图登上珠穆朗玛峰……
麦哲伦的故事
哲伦(Magellan,Ferdinand),葡萄牙著名航海家和探险家,先后为葡萄牙()和西班牙()作航海探险。从西班牙出发,绕过南美洲,发现麦哲伦海峡,然后横渡太平洋。虽在菲律宾被杀,他的船只继续西航回到西班牙,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被认为是第一个环球航行的人。
麦哲伦出身于贵族家庭,1505年参加葡萄牙海军去印度作战。虽然葡萄牙在非洲东海岸及印度西海岸作战胜利,从而打破了印度洋上的穆斯林势力,也从阿拉伯人手中夺取了海上贸易控制点,但没能控制马六甲,其成就还欠完美。为此,1511年参加攻占马六甲之役。东方的财富经过马六甲流入西方世界的港埠,葡萄牙因控制了马六甲海峡,掌握了通往马来西亚海域与港口的钥匙。但还需要向香料群岛、产生财富的摩鹿加群岛探险。因此于1511年12月作一次侦察航行,到达班达岛后,带了一批香料于1512年回里斯本,次年随军攻打摩洛哥要塞阿萨莫尔,因受伤成终身跛脚。1514年回国后两次上奏国王要求晋级和增加年金,均被拒绝。
1517年麦哲伦偕同宇宙学者法菜罗去西班牙,放弃葡萄牙国籍,转为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服务。1518年出任远征船队队长,前往为西班牙开辟新的通往摩鹿加的路线。麦哲伦自信能发现一条从大西洋通往南面的海的海峡。日船队起航,270名水手来自9个国家。9月26日到达特内里费岛,10月3日继续向巴西远航;曾在几内亚岸外停泊。11月29日航行到圣奥古斯丁角西南方27里格处(1里格约为5千米)。绕过卡布弗里乌之后,12月13日,船队到达里约热内卢湾。次年3月到达圣朱利安港。
在镇压了西班牙船长们发起的叛乱后,日离开圣利安港,船队继续南下,10月21日绕过维尔京角时,在南纬52度50分处进入他们要找的海峡(后以麦哲伦的名字命名)。到达淘峡西端,船队只剩下3条船。10月28日进入“南面的海”。回海域风平浪静,被称为“太平洋”。船员们忍受着饥饿的折磨,借助于秘鲁洋流的推动,在麦哲伦无情的决定下,进行横渡太平洋的伟大航行。
‘12月18日船队从智利海岸向西北航行,日才看见陆地,可能是土阿莫图群岛的普卡普卡。2月13日在西经158度处穿过赤道,3月6日在马里亚纳群岛中的关岛首次登陆,获得99天以来第一次弄到的新鲜食品。3月9日起航,向西南方向进发。后在今菲律宾群岛的马萨瓦登陆,为西班牙在太平洋找到第一个同盟者。在宿务岛,使地方统治者及其官员们皈依天主教。不到两个月之后,4月27日麦哲伦在麦克坦岛上与当地人作战时被杀。麦哲伦死后,只有两条船到达摩鹿加,而只有“维多利亚”号于1522年9月由埃尔卡诺指挥回到西班牙。生还者还有另外17名欧洲人和4名印第安人。埃尔卡诺从太平洋绕好望角回到大西洋,证明地球是圆的。
麦哲伦的突出贡献不在于环球航行本身,而在其大胆的信念和对这一事业的出色指挥。他是第一个从东向西跨太平洋航行的人。他以3个多月的航行,改变了当时流行的观念:从新大陆乘船向西只消几天便可到达东印度。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用实践证明了地球是一个圆体,不管是从西往东,还是从东往西,毫无疑问,都可以环绕我们这个星球一周回到原地。这在人类历史上,永远是不可磨灭的伟大功勋。
刘雨田的故事
自1984年5月成为中国徒步走完万里长城第一人之后,刘雨田的双脚就没有停止过。他四次穿越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的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一次穿越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考察过有“死亡之谷”之称的新疆罗布泊无人区;他还十次进西藏,走过藏北无人区,第一个全程走完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并试图登上珠穆朗玛峰……
这些艰难的探险活动,都是刘雨田一个人完成的。他不仅多次挑战生命极限,而且创造了无数个中国探险中的“第一”。这些年,刘雨田一直不停顿地行走在旷野、大漠、雪山、丛林中。日前,刘雨田接受了本台记者李光明的采访,他谈起了自己的探险、追求和人生感悟。
刘雨田已是63岁的人了,花白的头发长长地披在肩上。虽然脸上布满了沧桑的皱纹,、但皮肤却黝黑光亮。他告诉记者:
“最初(徒步)是因为较劲,感**彩浓。美国人、法国人要走长城,咱们祖先修了长城,让外国人走,觉得脸面下不来,这属于为国争光吧。后来争来弄去,工作也没有了,这就让探险成为我的一项工作。最后,探险改变了我的观念,也改变了我的整个的人生。”
21年前,42岁的刘雨田打着“振兴中华,从我做起”的标语,走完了万里长城。当时,他的行为在中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成了许多人崇拜的偶像。此后,他一发不可收拾,立志在外国人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之前,自己一个人走一趟。于是,不顾天气热、条件不成熟,他出发了。在沙漠徒步的20多天里,他经历了迷失方向、断粮断水、饥饿晕厥等危险。他吃苍蝇、蚊子、沙漠里的蜥蜴……历经千辛万苦,最后被牧羊人救回时,原来体重74公斤的他只剩下45公斤了。
虽然第一次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失败了,但他没有放弃。当年冬天,在热心人的支持下,刘雨田带着6头骆驼,终于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单人徒步穿过“死亡之海”的探险家。
此后,他又单人穿越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在这次穿越中,他几乎丢掉了自己的性命。在沙漠中,他生了病,浑身肿胀,高烧不退,双脚溃烂,靴子冻在脚上脱不下来。
他硬撑着在沙漠边缘找到一所医院,医生诊断他患上了“败血症”,建议截去他的双腿。刘雨田说什么也不同意,学过中医的他认为,在沙漠里得的疾病,只有在沙漠中才能治好。他备足了粮和水,叫来两位维吾尔族村民,让他们用红柳树条做成一副担架,把他抬到荒野沙漠里去。
当时的气温已是摄氏零下40度,医生说那样做等于送死,但刘雨田坚持要去。结果,他用自己独特的医疗方法和必备的药物,奇迹般地治好了自己的病。医生看着满腿疤痕归来的刘雨田,一个劲儿地说:这怎么可能?
刘雨田的行为是常人难以理解的,有人说他是“傻子”、“神经病”。他的妻子也因受不了他在零下30度时还要开窗睡觉等“怪异”的毛病,和他离婚了。
但刘雨田仍我行我素。在穿越罗布泊时,他没有钱买骆驼,就买了7头小毛驴驮东西,并且带上了18岁的儿子,结果毛驴跑了,儿子也差点丢了。
“当时我说孩子,我身上都是伤,而且我太累了,你去把毛驴找回来。结果,沙漠里还有黄羊,(儿子没有沙漠经验,)分不清沙漠里的黄羊和毛驴蹄印子,在沙漠里走迷路了。从早晨出发到晚上天黑,也没有回来。幸亏儿子没走太远,‘夜里在返回来的途中看到了我点的篝火,找到了我。当然,这也符合我的理念,把你扔进大沙漠,如果能爬出来,别人说你是英雄,爬不出来是狗熊。”
刘雨田就是这样一个奇人、一个怪人。他说,探险让他回归了大自然。
“20年的旅行让我远离城市,关心的事也越来越远。你关心的我不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欧陆风云4探险家事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