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觉醒的半月风铃草幼苗苗任务怎么完成不了

AppStore经典热门游戏《地下城堡: 炼金术师的魔幻之旅》官方续作。 《地下城堡2: 黑暗觉醒》是一款模拟经营与地牢探险游戏。 这一次,您的冒险队将深入绝地,在古老而诡秘的大陆展开前所未有的奇幻冒险。 ? 世界故事: - 成为末世孤堡「庇护所」的统治者,率领民众和勇者,对抗满目疮痍的死亡国度
地下城堡2去活草获得方式 去活草任务解析
地下城堡2:黑暗觉醒
游戏类型:冒险解谜
游戏语言:简体中文
特征:冒险
关注右侧公众号,回复“弹幕”看全文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2869|回复: 5
新人欢迎积分1 阅读权限30积分158精华0UID帖子金钱2172 威望0
Lv.3, 积分 1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92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0 草
觉醒完成卷也用不了!
じ☆ve魂魅℡.
新人欢迎积分1 阅读权限60积分4765精华0UID帖子金钱23586 威望-1
Lv.6, 积分 47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5 积分
UID帖子威望-1 多玩草0 草
直升70转职没有哦
新人欢迎积分1 阅读权限30积分158精华0UID帖子金钱2172 威望0
Lv.3, 积分 1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92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0 草
我第一次觉醒还没过呢
新人欢迎积分1 阅读权限70积分5097精华0UID帖子金钱23639 威望0
Lv.7, 积分 5097,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03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80 草
因为你还没有转职 你需要接抉择这个任务之后才会出现转职任务&&转职之后你才会有1觉任务 到时候就可以直接一觉券了
新人欢迎积分0 阅读权限80积分15585精华0UID帖子金钱94400 威望4
Lv.8, 积分 1558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15 积分
UID帖子威望4 多玩草2119 草
因为你还没转职。。。要去找塔娜
·巛幻夢丿灬
新人欢迎积分1 阅读权限50积分1959精华0UID帖子金钱6910 威望1
Lv.5, 积分 1959, 距离下一级还需 541 积分
UID帖子威望1 多玩草39 草
.....& &&&任务栏&&有个 未完成任务&&里面有个 抉择& & 点开&&跟任务走& & 快谢谢我& && &偶叫 红领巾!!&&
&&Mai肾才能霸一方,Mai肾才能老马罩,Mai肾才能上15
365天!天天有你
连续签到1年即可获得
手机论坛勋章
APP发帖双倍积分,登陆即送勋章!
需要金钱:1100
手机盒子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Powered by黑复完成觉醒任务没有买时装的卷吗?-龙之谷职业交流区-龙之谷-多玩游戏论坛 -
手机版 - Powered by Discuz!林格著《教育是没有用的》读书摘抄笔记
转载地址:
摘抄内容:   卢梭说:教育就是生长,这意味着教育本身的目标就是生长,而并非其它。
   从另一个角度说,学习是人的高级本能,是不需要教的,教育是没有用的。
   真正的教育是一种潜教育,造成目前教育障碍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孩子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而孩子的本性是不愿意感受到有人在教育他的,当孩子意识到他在接受教育的时候,教育的意义就失去了。
   最好的教育方式是无为而无所不为,不教而教。
   我从来认为,教育是道,而不是技术。
   我认为中国教育的希望,就在于依靠一种静静的精神力量,自下而上进行一种改变与推动,就像水一样,浸润万物而无言,静静流淌而涤尽污秽烦扰,以一种低调的旋律,把自己放到“无用”的人生位置上,最终实现“无用为大用”
   很早就听到过“无为而无不为”这句话,曾不能理解,后来通过查相关资料才懂得,那是浑若天成的最佳状态,正如百度搜索中所解释的,
&&&&&“无为”就是不做任何违反自然规律、有损道德规范、违反社会法则,有害众生的事。但这里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老子说过“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这里,“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老子还曾谈道,“为无为,则无不治,”意思是说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人生,一切事情没有做不到、办不好的。因此,老子所讲的“无为”并不是消极等待,毫无作为的,而是“为无为”、“为而不恃”、“为而不争”,即以“无为“的态度去“为”,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教育最本质的内蕴真的是要传授给孩子什么吗?
&&&&&其实,最好的教育应该是自我的教育,若顺应孩子的本性的求知欲去成长,学习,会给孩子带来多少快乐呀?好奇、求知,是一种本性,但我们却发现,在教育的过程中,这种来自本性的快乐却被折杀了,孩子所受的教育已变成父母或师长要孩子怎么去学习的过程了,过多的要求之下,孩子会渐渐忘了自己本能的需要到底是什么?
&&&&&教育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步呢?
&&&&&让我们继续追随智者的思考前行吧!
第一章:教育之困
摘抄概要:
&&&&我们的教育承担了不应由它来承担的过多的社会压力:升学、就业、致富、当官、成名成家;这些压力通过考试、升学的途径,全部加到中小学生和教师、家长、校长身上。
1、摁着牛头吃草
&&&&&我认为,解放老师和家长的出路在于转变观念,从教育内涵方面寻找突破口,才是正道。
&&&&&过去十几年,教育者长期执著于为孩子设计的教育方式,实质上是对动发展的一种人为控制。变“被动教”为孩子的“主动学”,是当前教育走出困境的唯一通途。
&&&&现代教育有两个伟大的使命:一是发现孩子,二是解放孩子。发现孩子和解放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
&&&&仅是尊重人的基本权利是不够的,还要高度尊重人的生命发展规律,这是一切教育的逻辑起点。
&&&&人的生命发展规律在影响教育价值的因素中,有个规律是居于核心与灵魂地位的,那就是人的主动性。
&&&&主动性规律,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主动要求发展的高级本能,即一种人性,包括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
&&&&每个孩子都具有主动性,协助拓展孩子的主动发展可能,应当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激发孩子的主动性呈现也这样的教育过程:当孩子隐约感到发展的可能,还没来得及产生具体动机时,会产生一种独特的心理体验,这种体验叫美感,一们教育者,就是能不断提供孩子这些美感,也就是不断展示给孩子发展的各种可能性,这时,孩子的内心就会油然产生实现那些可能性的冲动与激情,就开始自主学习的旅程,教育因此实现。
&&&&&谁都知道“摁着牛头”吃草是行不通的,但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却有许多家长为孩子制定着种种计划并逼着孩子按其行程去做,其实,正如作者所说,正牛吃草是种本能一样,孩子的学习欲望也是种本能,父母也好,老师也好,所要做的是顺应孩子这种本能的需要恰当地引导孩子去学习,也唯有这样,才能真正保护好孩子的求学意识,但现实上,却并非如此。
&&&&&我们都知道孩子学习时,若主动性被调动起来,学习将会成为不让父母操心的事了,既然是主动性是天性,为什么孩子还会泯失天性呢?
&&&&&作者在文章开始,就要求我们懂得教育的真正使命:发现孩子,解放孩子。
&&&&&发现孩子,遍地都是需要被关注或被关注过多的孩子;解放孩子,要求要懂得孩子,懂孩子的前提则是尊重孩子。为什么教育总走向背离本性的方向,我个人认为,就出在教育者没有真正尊重孩子上。
&&&&&环视周围芸芸众生,有几个家长是真正本着尊重孩子的角度去为孩子规划人生的求学阶段呢?又有几个学校是本着孩子个性化的成长来制定课程进度呢?当幼小的孩子怀着一份憧憬走进校园后,是什么让孩子渐渐背离教育的兴趣呢?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窗边的小豆豆》,那巴学园成为孩子的乐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校长小林先生懂得尊重孩子并信任孩子,让孩子自己学会选择课程,并将自然、历史与生物的知识融入与孩子实践性的学习中,这种教学模式,是常规教育中感到不可思议的,但却是这种教育模式,让千万读者为之痴迷并向往---这才是我们所向往的学校呀。
2、孩子不爱学的根本原因
&&&&&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家长与老师着急,可是,我们也许忽略了,最痛苦的是孩子本人,他能体会到周围人对他的不满,能感知周围所有人对他的失望,这种痛苦即使成年人也很难承担。
&&&&&厌学可是说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癌症”,通过大量研究得出,导致中国学生厌学有三个非体制原因:
&&&&1、教育者按照自己一厢情愿的教育设计,迫使孩子们“就范”,忽视甚至控制了人的主动性,而进行被动教育,造成孩子对学习产生消极抵抗的心理。
&&&&2、是教育者过于执著用大脑教育孩子,而忽略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应另一个心灵,这就导致很多老师与父母,说的话都是好话,但都是说不到孩子心里去。
&&&&3、是教育者过于迷信教育模式与技术,或者盲目把舶来的心理教育方法奉为圭臬,而不是从生命发展规律出发,顺其自然地激发生命本来的潜能。
&&&&我们都知道,对学习内容或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叫学习兴趣,兴趣是人生普通但神奇的“方向盘”,对人的知识的增长、智能的提高、情感的调动、品格的形成、潜能的发挥等,都起着巨大的作用。从社会角度来说,兴趣是爱学、会学的重要基础,是终身学习的人必不可少的重要素质。
&&&&怎样将学习变成孩子内心真正的渴望?
&&&&必须从人的内心深处下工夫,那就是----利用人的生命发展中的主动性规律。
&&&&激发孩子的兴趣,无非有三种思路:一是感觉引导,二是降低难度,三是协助孩子挖掘学习的快感。
&&&&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反复成功培养天才,反复失败培养庸才。
&&&&&追求快感,是人的一种常态,人的快感是分两个层次的,第一个层次是满足以后的快感,第二层次是深层次的快感,即思维、学习的快感。对教育而言,一切快感都是自我更新后的思维快感。
&&&&&学习充满快感的,只是这种快感是隐藏的、深层次的,需要慢慢挖掘,细细品味,才能享受到的:一,充满发现的学习有快感;二、不断克服困难的学习有快感;激发求知欲、释放潜能的学习有快感;为自己学习才有快感。
&&&&&&学习的本质是快乐的,这种快乐区别于将学习娱乐化所获得表面的,短暂的快乐,是真正的、持久的、深层次的快乐,一旦发现了它,孩子就一定会乐学不疲,不能自已
&&&&&&学习是种本能,我一直这样认为的,而这种本能的学习应该有种天生的愉悦感的,但现在,能体会这种学习愉悦感的孩子却越来越少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楼主在书中给出我们答案,都指向同一方向,是否背离孩子的本性需求,是否符合主动性规律。其实,要让孩子去主动学习,每个教育者都懂得,但怎样做,才能让孩子主动去学习呢?就是顺应孩子的感觉,降低学习难度,协助孩子挖掘学习的快感。
  学习有天生愉悦性的,但重复不断的学习却是件苦差事了,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深入的学习常让人感觉肉体的疲惫,但对心灵而言,却又意味着满足与快乐。这种满足与快乐,就是自我成长充实度的认可,也是自信心增长的基石,人在成长中,基本需要中尊重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由此而延伸的,延伸的自我价值的体现,验证个体的存在价值,会有愉悦感与满足感的。
&&&&&&学习,其实是种宽领域范畴的东西,而许多时候,家长或学校会将这种学习变成单纯的学科性的学习,当学习成为一种目的桎梏时,学习的愉悦感觉就会消失了。
3、谁在破坏孩子的想像力?
&&&&&如果我们的教育控制了孩子的想象力,所有的知识的传授都是徒劳无功的。
&&&&&什么是想象?首先,想象是一种心理过程(通常把人们在外界现实刺激的影响下,在头脑中对记忆的表象进行加工和改造、形成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叫做想像),其次,想像是一种形象思维,是构成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想象力并不是只有发明家、科学家和艺术家才有的特殊能力,事实上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种职业,哪怕是最普通与最基础的小理,要做得好,做得美,都需要想象力。&
&&&&&郑渊洁有一段话很精彩:“这是个禁忌相继崩溃的时代,没人拦着你,只有你自己拦着自己,你的禁忌越多,你的成就感就越少,人只应有一种禁忌----法律,除此之外,越肆无忌惮越好。”
&&&&&任何一个极具想象力的天才,还未经文明熏染和污染的孩子,其思维模式还没有被纳入社会公认的体系中,他们天马行空、稀奇古怪的想法其实正是可贵的想象力。
&&&&&教育是一把好刀,会用的人进行优质教育,不会用的人,会把刀变成控制人的“凶器”。事实上,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一味强调教育的无所不能,把知识当成教育的目的,而忽略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其直接后果就是控制甚至毁坏了孩子的想像力。&&&&&
&&&&&&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任何一搞教育的都知道,但是如何保护好孩子的相象力,却不是每个教育者懂得并身体力行的事了。
&&&&&唯一的要孩子们去记住的标准答案,还有那堆积如山的标准答卷,统一规范的思维训练,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最终到高中,若问孩子们的想象力哪儿去了,倒要问一问,是什么折杀了孩子们想象的翅膀?
&&&&&还给孩子想象的空间,行吗?可以,但孩子在学校需要统一考试吗?能有五花八门的答案吗?
&&&&似乎行不通,小学似乎还能凑合而过,到了初中,竞争日趋激烈,面对选拔性的升学考试,哪个家长哪个老师哪所学校敢再鼓励孩子用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去答卷?
&&&&规范,一定要规范,否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今年的中考,多少成绩优异的孩子,难道不就是栽倒在这“规范”两字上吗?要求五步的答,你只写了三步,哪怕答案是对的,一样扣你个没商量,让你那位置值高高飘起,离心目中的省重点学校交错而过,在这种情境下,父母还敢让孩子在答卷上飞驰那想角力的翅膀吗?
4、究竟要不要分数
&&&&&&&教育者很容易为了分数,为了眼前的教育利益舍本逐末。许多家长老师,都会将阶段性的分数作为评价孩子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
&&&&&其实,终点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孩子的成长是个漫长的过程,起跑快一点或慢一点,其实不重要。
&&&&&客观地说,分数的评价方法与人的发展规律是相违背的,因为人的发展是呈模糊状态的,而分数评价的逻辑是强行分析的逻辑。
&&&&万事万物的发展均有其不可言喻的自身规律,人究竟是怎样发展的,是无法真正做到准确分析的,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神经细胞主要遍布在大脑皮质上,大脑皮质上的神经细胞约有150亿之多,它们之间相互沟通与影响,每个细胞与其它细胞之间可产生2000多种联系。神经细胞的不稳定性,正是大脑皮层细胞传递的根本特点。这是“模糊论”的生理基础。
&&&&模糊的评价,实质上是上升到教育文化意义上的评价,是人性的回归。
&&&&&郭思乐教授认为,我们要长期在中高考的体制下工作,因些,对基础教育有意义的研究,都不能离开中高考存在的前提,生本教育十年实践证明:“素质好,何愁考(中高考),为了好,偏不考(过程中的统考)”郭教授认为,当前教育的改革的瓶劲在于区域性或者是学校的统考,这样的考试是有区别于中高考等社会选拔性评价的教育过程中的评价,在教育还缺少根本性改革的情况下,管理者往往借助这种评价方式来防止教育质量下滑,其目的是在实现教育活动主体之外的人对学习者情况的把握和监控,它广泛地影响了教育教学的模式,使所有的教育中的人疲于被动地应付,失去了激扬生命主动性的教育改革的探索热情。
&&&&有人将当前面对现实的教育改革方向概括为两句话----光明正大搞应试,旗帜鲜明抓素质。
&&&&个性化的教育操作为大家提供一个思路,变以“知识”为中心的评价体系为以“学习状态”为中心的学习质量阶梯体系,从根本上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经反复实验中,参加实验的孩子不以学习成绩为目标,却取得了最好的成绩。可以说,在新时期养成教育理论实践体系指引下,成绩和分数应当是人学习成功之后顺带的结果而已。
&&&&但凡读过点书的人都对“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老师的法宝”耳熟目详,从小学到大学,从学生到老师,大大小小的考试哪个不是身经百战呢?为什么学校那么热衷于考试?就是想验证一下,老师教得怎么样,学生学得怎么样。
&&&&&其实,自己的学生,如果用心去教了,学生学得怎么样了,老师心里明镜儿似的,还需要用考试来验证吗?需要,因为你授课老师心理有数,但家长心里没数,学校领导心里没数,为了让他们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对不起了,那就考吧。
&&&&&考,就考,还不限于本班考、本校同年级考,还广而推之几所学校进行联考,考的目的为什么?这时并不仅是从考察孩子掌握知识角度出发了,其中更多的还有同类学校的教学质量的评比估测算的标尺了。
&&&&&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懂得以生为本,但有些做法却与学生的需要背道而驰,我特别欣赏外校的考试模式,他们不像二中、三中那样周练、月考搞得孩子总处于紧张的焦虑状态,但经过三年学习,出来后的孩子并不比哪所学校差。
&&&&&不考,是为了考(终点处的选拔考试);学,不要只沦为考试的机器,才会让孩子体会到过程的愉悦感,体会学习过程中的那种美丽,若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渗入分数排名等挤压内心感受的东西,孩子还能感受到多少学习的快乐呢?
&&&&&&想必,是很难的。
第二章:回归教育的纯真
&&&从本质上说,教育就是“以心灵感应心灵”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如果我们过于依赖大脑,依赖心理学技术,依赖知识的传递,就会使我们的心灵失去了感知、感觉、感应的能力。
1、教育的本质是心灵感应
&&&&&心是一切经验的基础,从本质上说,教育就是“以心灵感应心灵”的过程。这是从东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角度进行阐发的,相对于西方文化的分析、逻辑、抽象,东方文化则侧重模糊、概括、觉悟,不论东西方文化的区别,仅对“人本身的发展”这个根本性的问题进行思考的时候,似乎又都是统一的。
&&&&&心是一切经验的基础,它创造了快乐,也创造了痛苦,创造了生,也创造了死。心的第一个层面是“凡夫心”,这是会思考、谋划、欲求、操纵的心,会暴怒的心,犹豫不定、反复无心,但此外,我们还有心的本质,这是永恒的,不被死永亡以及任何外界事物触及,说到底,心性就是万事万物的本质。
&&&&在教育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过于依赖大脑,依赖心理学技术,依赖知识的传递,就会使我们的心灵失去感知、感觉、感应的能力。
&&&教育,应该回归到心灵深处。欲望使我们存在,而心灵决定我们存在的品质。幸福的本身不由你获得多少决定,而是决定于你感受到多少。
&&&&回归心灵深处,其实代表一种生活态度的彻底改变,从向外看转化为向内看,从关注向外的索取追求到凝神触摸自己的内心生命,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全新体验。
&&&&教育之道,道在心灵,而不是被动的知识传递和技能训练。
&&&&过去几十年的教育从未把孩子看作教育的主体,以知识为中心人为设计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只是把孩子当成知识的接收器,而不是知识的主宰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孩子始终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毫不客气地说,如果他们的心灵没有被教育者感应到,一切教育都是没有用的,教育本真将离我们越来越远。
&&&&刚读到这段内容时,我还有点疑惑在内心流走,要知道心与心的距离,是最近也是最远的,现行的教育,本是种群体活动,如何将这种心灵的感应操作起来,似乎对于在学校的教育者而言,很有些困难。
&&&&教育过程中,最令教育者困惑的是什么呢?就是学生将心灵封闭起来了。内心抗拒教育的孩子,是很难将知识融入他的内心的,所以常听到有些老师说:“孩子呀,调心是最重要的,心调正了,教起来就舒服多了。”
&&&&什么是调心?就是走近孩子内心深处,让孩子愿意感知知识,接纳知识,思考知识,体悟知识,运用知识,革新知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的本质是心灵感应。这话,像记重锤敲打着我。
&&&&怎么去感应孩子的心灵,做为一个教育者,是应该去思考的问题。
&&&&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话,听上去,很有道理,但放眼纵观,在我们身边,更多的却是只会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而不是真正能打开孩子心门,帮孩子重新构建知识及认知体系,给孩子带来学习愉悦感的教育者。
&&&&但孩子那一方呢?是不是只要懂得教育,懂得孩子就能教好他们呢?
&&&&孩子本身的主动性在哪儿?
&&&&问题的关键,教育者,还是没能将自己与孩子放在同一水平线上。正如某教育家所言,若你告诉孩子13+14=27,你这是在给孩子答案,若你问孩子13+14=?,这是在启发孩子;若你带着疑惑的目光,对孩子说:“13+14=26吧?”那时,孩子会狐疑地望着你后,再与你进宪争辩,这样的人,才是懂得走近孩子心灵的智者。
&&&&&怎么走近孩子,睿智的专家,会给我带来什么样的思考,我且行且思……
2、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
&&&&孩子的反叛,往往是因为教育者说话太多。
&&&&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状态,一个教育者达到了一种较好的状态后,随意说说,就是最好的教育。(一句话中,语言只占15%,表情占30%,人的状态占55%)
&&&“唠叨”可能是当前中国家庭教育的第一难题,解决家长“唠叨”的问题,是解决家庭教育困境的一个突破口。
&&&&语言在教育过程中,又是一把双刃剑,善用者可以入心入骨,不善用者可能引起反感甚至直接消解了教育的内容与意义。
&&&&嘴巴的品质是耳朵培养出来的。
&&&&&让自己少说一点,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孩子,也是教育行为转变中的一个关键。老师说得多少,学生记多少的学习是机械的,孩子充分思考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是需要时间和空间的。好问、好说,是孩子的天性,可有些老师无情地剥夺了孩子说话的权力,学校需要教的是“学问”而不是“学答”,上课更多的应该是引发孩子“问”“说”的兴趣,教给孩子“问”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的灌输,只关注结论,忽视学习的体验过程。
&&&&&&修炼自己的教育状态,实现“闭着嘴说话”,才能赢得孩子的尊敬。
&&&&&&要让孩子敞开心灵,教育者自己必须变得柔弱起来。
&&&&&&只有教育者将自己内心变得柔弱了,才能缩小孩子的心来与你心灵间的距离,才能将话说到孩子心里去。
&&&&&柔弱有两层意思:一是柔软。即放下自己,使自己的内心变得柔软,让孩子的心灵愿意靠近;二是示弱,内心强硬者,必然使孩子敬而远之,哪怕你是事业上的强者,在孩子面前不能立刻变得柔软,也要未弱。所有教育者,应当具有像水一样以柔弱的品德,柔弱,“莫之能胜也”,柔弱比强硬更让人愿意依靠,更让孩子愿意倾听,愿意对你提供帮助。
&&&&&内心柔弱者,流露出来的是高贵柔和的气息,这种柔和的气息,才能把精神的能量渗透到孩子心灵深处。
&&&&&许多家长和教师,唯恐在孩子面前不能立威,习惯于高高在上,习惯于无所不知,面对孩子犯下的错误往往疾言厉色,仿佛全天下的真理都掌握在手。这样的教育者,是让孩子害怕的,而绝不是让孩子亲近;让孩子厌烦,而绝不让孩子信任;让孩子关闭内心,而不是感知你的爱和鼓励,这样的教育者,无论多么辛苦,有着多么朴素或者伟大的动机,都在从事失败和错误的教育。
&&&&&&柔弱甚至示弱是一种根本性的教育素养,堪称教育的第一素质。
&&&&&学会示弱,在当母亲的过程中,是我常用到的御子法宝。儿子小学至初中,对我给他布置学科作业是极为抵触的,为了不引起母子冲突,我常挑出一两题喊他,“宝儿,这题妈妈解不出来,你来帮帮妈妈。”嘿,臭小子就屁颠屁颠地跑来帮我解决问题。
&&&&&这招用多了,被他看出来了,不肯再来了。当我再想让他做某些较典型的题时,会故意当他的面叹气:“唉,这题,我的学生没有一个做出来,我们办公室的数学老师也说好难哟。”嘿,鱼儿钩钩,儿子又跑来了。
&&&&&对学生,我也常用这招,有时,故意让学生看到我也有不足及愚笨的地方,以此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常告诉学生说:“课上,我是知识的载体,是你们的老师,但课下,我是你们的朋友。就算我是知识的载体时,也不见得完全是正确的,你们要学会辩析与思考,只有这样,你们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
&&&&其实,对孩子而言,父母是不需要事事都叮嘱个没完没了的,作者说孩子的反叛,往往是因为教育者说话太多。我认为这是真理。
&&&&许多父母喜欢反复地叮咛孩子,但他们忘记语言传递的本意是什么了,话说出去是要人听的,若父母的话说出去时,引起孩子的反感甚至厌恶的时候,父母应该学会适时地闭嘴,换其它方式与孩子交流了。
&&&&&父母总以为孩子小,似乎不多叮嘱他们就无法做到位,其实不是这样的,父母应该多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哪怕看着孩子犯一些错,因为错误会让孩子成长得更快更健康。&
3、传递精神能量
&&&&&孩子最需要什么?有不少父母与教师是不知道的。他们与孩子分明日日相处,身体距离最近,心灵之间的距离却很远,根本不知道孩子真正需要什么。这样,即使花再多的钱将孩子送到最好的学校,花更多的精力去给孩子开小灶,那都是无济于事的。
&&&&只有让孩子感应到你真的在乎他,他就不会让你太失望的。
&&&&教育家吕型伟先生说:“猿猴变成人需要几千年的时间,人变成动物只是一夜之间。”
&&&&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的情感受到重视,我们可以做的最伟大的事情,莫过于让别人知道他们能够爱并且被爱着。在交流中,无声的行动有时能与话语一样重要,起到交流的作用,更能体现出对孩子的爱与赏识。
&&&&教育者需要先打开心门,不可抱着一颗焦灼的心来面对孩子,&我们需要从身上流露出一种温暖平和,需要让孩子感受到“阳光”。
&&&&真正的教育,绝不仅仅是讲道理、传授知识,更不仅仅是开发孩子的智力,而是把自已精神能量传递给孩子,维护孩子的心力,让他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能承担后果、应对变故、能改善自身环境的人。
&&&&&有许多所谓有“网瘾”的孩子,他们身上有个共性,就是他们的心灵是冰凉的,没有在家庭或学校得到温暖。因为他们的心灵实际上每天都在街头流浪,自然就到虚拟的空间寻找慰藉了。
&&&&&把我们心中的能量通过一种管道输送到孩子心里去,每个孩子的心中一定是春意盎然。
&&&&&精彩的教育,是传递精神能量。
&&&&教育是一种大爱,它的使命就是把精神能量传递给孩子们。任何一个家长或老师,只要希望向孩子传递正面和强大的精神力量,都一定能做到,它甚至比学习那些复杂的教育技巧更简单。
&&&&&让孩子感受到精神能量,不仅是让孩子知道你在关心他,而是你真正理解他,知道他的难处,了解他的希望与梦想,鼓励他,让孩子从教育者身上知道,人有尊严,有力量,可以突破面前的一切困境。而且,人们互相的善意与爱,能让人焕发出特别的光彩。
&&&&&精神力量不是安慰剂,更无需欺骗,只要教育者将自己的善意、沉着和关怀传递给孩子,孩子就能够吸收并发挥这些伟大的力量,他就会变得强大,有案全感,充满自信,这些,比任何知识的传递更为重要。
&&&&&&&&精神能量,的确是教育的核心,如何传递这种精神力量,却是教育者必须去用心思考的问题。
&&&&&&&&心灵的世界,最为丰富亦不可触摸,如何让孩子体会到来自父母或师长的那份温暖,就需要为人师者能够蹲下来去感受孩子的需要,发自内心去挖掘孩子的优点并扩大化,让孩子从教育者的身上感受一份安全感、认同感乃至化为激励孩子前行的力量。
&&&&&&在这里,作者提到了有网瘾的孩子,他认为网瘾并不是心理疾病,而是缺乏精神力量的支撑罢了,我很认同这个观点,网瘾的孩子,心灵在现实中流浪,在虚拟的世界中寻找成就感与认同感,如果在现实中生活中,父母与师长,不要将网络看成洪水猛兽,而平淡地将它当成孩子放松心情的娱乐方式,给时间与空间让孩子去玩,让他玩个够,他们就自然会产生厌烦心理的,这就像每天都去吃同样的菜,再好吃的菜,也会有腻的时候的。相反,越是害怕孩子沉迷,越是围追堵截,越是害怕因此耽误孩子时间,就越会令孩子在网络虚拟世界越走越远的。
&&&&&作者还说,厌学其实与成绩无关,好学生也厌学,只不过他们掌握了学习的技巧,他们那种厌学情绪更隐蔽一些罢了,这个观点我赞成,有许多好学生成绩一落千丈,为什么?是因为他们在成绩下落之前,就有深深的厌学情绪,他们需要不断地得到外界的力量才以前行,而他们的内心,对学习已产生冰冷的态度,如果教育者能早点感知孩子内心的需要并给予,才能真正给孩子精神上的力量。&
4.&&收敛为一股平静之气
&&&&教育就是一种灵动的气韵
&&&&&教育的过程恰恰也是运气,然后收敛为一股平静之气的过程。气顺则人顺,气和则人和,人都是在一种生动的气韵中生活、成长的,因此,为孩子提供一种气韵生动的“场”,是孩子的心灵得以滋养的唯一途径。
  回归教育的纯真,就是以自己的平静心情,培养孩子的平和心态。
  对于教育者来说,更需要静心、收心、需要控制情绪,否则,再好的教育内容在坏的情绪的作用下,都会变得令人生厌。教育者之美,不在于外貌,而在于“平夷”的美好心情。
  控制好情绪是教育者的基本功。
  孩子的心灵是柔软的,如果一开始的成长就是一面布满了漏洞的墙,他也许需要用一生的力量去修复那些伤害了。
  事实上,人的情绪是可以控制的,控制不良情绪的主要方法有:转移、分散、弱化、宽容、解脱、升华和表达几种:
  转移--就是将注意力从引起不快、焦虑、痛苦等不良情绪感受的事情上移开,可以转向自己喜欢做的事上。
  分散--是在同时面临多种不良情绪时,把引起烦恼的源头分散开来,各个击破。
  弱化--就是不作为的方式,不记忆、不思考、不想烦恼。
  宽容--是指生气的时候,学会体谅别人。生气,其实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原谅了别人也就是饶恕了自己。
  解脱--是抽象一个角度来看待令人烦恼的问题。
  升华--就是利用强烈的冲动,把情绪往积极的方向引导。
  表达--就是找别人谈心或写到纸上,把自己的委屈、烦闷、气愤和早辩都说出来或写下来,使自己的不良情绪得到宣泄。
  在一流教育者的眼睛里,每个孩子都是顺眼的,如果看到某个孩子某个方面不尽如人意,应该想到这样一句话:看孩子不顺眼,是因为自己修养不够。
  注重心情的教育,才是美好的教育,才是回归心灵深处的教育。
  一位教育家说:“我想要你将每一样东西都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如果爱与逻辑之间有任何冲突,那么应该由爱来决定,不应该由逻辑来决定,如果头脑和心之间有任何冲突,必须先听心的。”
  教育者,首先应该打开自己的心门,然后用自己的心灵去沟通,打开孩子的心灵,才是教育的真谛。
  教育者,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以自己的平和之心,让孩子沉静下来,能够理制地思考问题。
  道理很懂,但大多数的教育者毕竟是情感非常丰富的普通人,需要做的,是时时提醒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如果不能以平和的心去对待,那是因为自己修养不够。&
第三章:全面依靠孩子
  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是保护甚至捍卫孩子的主动性。在孩子的成长面前,最好不要刻意去做什么,才是教育的大智慧。
1、我们唯一要做的事情
  一旦建立了保护孩子主动性的信念后,教育者表现出来的素养就是“无为”,因为只有真正做到无为,才能切实保护孩子的主动性,在孩子的成长面前,最好不要刻意去做什么,才是教育的大智慧。
  郭思乐教授所提出的“生本教育”理论的核心就是“全面依靠孩子”。与新时期养成教育的观念不谋而合,全面依靠孩子,就是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育者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孩子的“学”,教育者要退后。教育者的作用与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孩子内在积极性,组织孩子自主学习。这不仅是教学方式的转变,更是教育观念的彻底颠覆。
  在教育过程中,很多的教师与家长根本不敢“放”,也就是即使知道了“依靠孩子”的重要性,但由于被惯性思维的力量所控制,“放”而不下,结果导致虚伪的“依靠”。我认为,教育观念的变革需要彻底,不彻底不如不变革。
  读了这段内容,我感受最深的是,教育,说到底,教育就是“放”或“怎么去放”的尺度掌控。
&&&&&&常在论坛中闻听“放养”与“圈养”之说,“放养”就是给孩子一个框框,任孩子自己怎么去折腾,只要不犯原则性的错误就行,孩子的事孩子自己去做主,需要家长支撑时,家长再出面帮助参考参考,或者,有的家长,是完全放任孩子自己去选择了,若孩子在小的时候,父母帮孩子确定好大致的前行方向,等孩子上了轨道,任孩子自由发展,这真是教育中的大智慧了。
&&&&&&“圈养”就是父母时时关注孩子的成长动态,帮孩子规划好人生蓝图,让孩子一步步顺着计划前行,在这种教育模式中,孩子的自主意识是极淡薄的,对父母师长有很强的依赖心,如果父母放手,他们就会变得无所施从,从小到大,他们的成长都得在父母的视线关注之内,这种孩子心智成长是很缓慢的,也有的人,终其一生都难成长起来。
&&&&&&在许多父母都知道自己有养育孩子的责任,但如何去养育孩子,大多凭借的就是自己成长的体验,没有哪个父母是经过培训上岗的,为什么有的孩子能够培养得像雄鹰一样,飞得很高很远,而有的孩子却如小鸡,只知道低头扒拉着自己眼前的那点小米呢?这就与父母的眼光有关,父母的目光有多远,孩子就能飞多远。
&&&&&&父母的教育方式,是“圈”还是“放”,尺度之间,如何把握,是个技巧活,也是个人教育理念能抵达哪一步有莫大关系,这点,是个大话题,每个家庭的模式各有不同。
2、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
&&&&&&作家冰心说:“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这应当是现代教育变革的总纲领。
&&&&&孩子的内心世界,就是各种影响孩子行为的心理要素的总和,研究和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正确地把握教育的真谛。
&&&&&人的内心世界由人的个性、需要、价值观、态度和动机等几个要素组成,前三个要素影响和决定了人的态度,态度是它们的综合与代表,所以态度是内心世界各因素的核心。
&&&&&人的主动发展,其内心世界的关键是态度,而态度的核心是“自主选择”,这是最能体现人的主动性的部分。且称之为“魂儿”
&&&&&现代教育中,必须先承认这个“魂儿”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孩子自主发展的线索,才能从教育的困局中解脱出来。
&&&&&按照人的内心世界规律,孩子的成长,也需要我们赋予其“自主选择”的机会和可能,使其按照自我期待来要求自己。
&&&&&是的,真正会学习、乐于学习的孩子,都真切体会到了学习带给自己的那份愉悦感与成就感,他们体会到在学习中成长的快乐。
&&&&&教育是应该顺应孩子的本性的,在了解孩子个性特点的基础之上,慢慢诱导孩子体悟到学习的快乐之后,再将如何去学习的选择权交给孩子,让他们自主选择需要如何去学,这种学习,会令孩子知识深度与广度达到家长所不可预测的地步的。
&&&&&孩子懂得什么?他们哪会有自我期待呢,有许多家长会自以为是断言。
&&&&&其实,正如作者所说,孩子能体会自主选择的乐趣在于,教育指向了孩子的内心世界,而内心世界是由人的个性、需要、价值观、态度及动机等因素组成的,当教育者的引导,符合了孩子的本性需要,帮孩子建立起适合他成长的价值观体系,那么,孩子的学习态度及动机都能够引上期望的轨道上来的。
&&&&&心若正了,找到了方向,教育还有什么不能抵达的呢?
&&&&&给孩子一颗明亮的眼睛,教孩子真实地了解自己的需要,然后,将选择权交给孩子,让孩子随着自己的本性,像野花般灿烂地开放吧。
3、孩子能不能惩罚?
&&&&人只要是实现了自觉管理,就会为自己而努力。也就是说,当我们的孩子建立起了责任心,就很有可能迁移到学习上来,就会逐渐明确,我为自己上学。
&&&&我们教育者梦寐以求的,引导孩子为自己而学的秘诀,就在于培养和巩固孩子的责任心。
&&&&首先,责任心萌芽于“拥有自己的秘密。”,其次,责任心稳固于“在错误中受到惩罚因而内疚。”因此,教育也需要惩罚的(并非体罚)。允许孩子有秘密,是帮助孩子走向独立的踏脚石。从教育学角度来说,走向独立是现代人基本特征之一,而拥有个人秘密并能恰当处理正是走向独立的要素。秘密是与责任相连的,并且要独自承担责任的。
&&&&孩子需要有自己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摸索、碰撞,在这个过程中知道问题的边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任何粗糙的插手,都会主自己找寻坐标的过程中感到被监视,甚至感到羞辱。
&&&惩罚是必要的,就是要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孩子由于年幼,缺乏知识和经验,经常会有一些过失,这并不奇怪。重要的是,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过失,并且要承担责任。
&&&孩子有过失的时候,恰好是教育的良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使他急于求助,而此时给予自觉的机会,可能会吃一堑长一智,由此走向成熟,有可能使孩子刻骨铭心,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近年来,“赏识教育”盛行,不过清醒的人都知道,单纯的赏识是不可能教育好孩子的。
&&&&在教育的十八般武艺中,惩罚也是很必要的,因为人的发展是艰苦的,是“先痛然后快乐”式的不断自我更新。但这里所说的惩罚不是教条,更不是单纯的打骂,而是以民主为内核精神的自我惩罚。
&&&&惩罚的目的不是惩罚本身,而是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并且克制“以自我为中心”意识的膨胀。
&&&&&&在教书的时候,常听校长千叮咛万嘱咐,千万别“体罚”孩子,搞不好会惹出麻烦来的,闻听此言,我心底暗道:是呀,现行教育中,体罚孩子的情况越来越少,但“心罚”孩子的却越来越多呀。
&&&&&&相对于“体罚”而言,“心罚”--行为上冷漠、语言中伤害,是不是给孩子造成的创伤更大呢?
&&&&&&教育是份良心活,有些惩罚出发点是好的,但达到的效果却事半功倍,甚至反其道然,为什么?
&&&&&正如作者所说,其实,在孩子犯错的时候,是最好的教育契机,如果教育者能够充分利用好这教育机会,给孩子内心的冲击是教育者本人实施于“体罚”“心罚”更大呀。但有几个教育者意识到这点呢?
&&&&&“读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是我读到这段内容最深的感受。
&&&&&&是呀,自古有句话“棍棒底下出孝子”,其实,严厉的惩罚之后,若对孩子心灵渴求没有温暖关怀到位,那孩子心灵就会扭曲变形,他们懂得从伦理道德中去做什么,但他们内心缺失爱与被爱的能力,他们人生会是苍白而贫乏的。
&&&&&&&要不要惩罚孩子,如何惩罚孩子?需要教育者去用心解读孩子的需要,并加以引导。“春风化雨润无声”,睿智的教育者,会抓好每一个机会,引导孩子正确认知自己的错误,并将之转化为一份责任心。
4、教育者最好少一只手
&&&&我们可以假想自己只有一只手,于是在孩子面前,我们成了需要他帮助的人。结果,孩子不仅能很好地完成他自己的事情,而且还能在帮助你的过程中独立起来。
&&&&可惜,在独生子女这个人类史的奇迹面前,我们的教育者恨不能长出三只手、四只手来,结果是大幅延迟了孩子的自主与独立,人是在自主活动中获得觉悟的,因此,教育者的一个善行就是:最好少一只手。
&&&&中国,多少教育者千方百计地尝试使孩子成才,多少家长殚精竭虑、不辞辛苦,甚至牺牲自己的事业和爱好,用自以为正确的方式管教、指导孩子,但往往不但没有效果,甚至还不乏悲剧性的例证。过度教育导致事与愿违,一部分原因就是教育者不仅用双手护佑孩子,甚至恨不能多生出几只手来,多长出几只眼来,死死盯住孩子,让孩子能够顺利走向教育者所设想的末来。
&&&&“少生一只手”并不是对孩子放任自流,而是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给予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也许你会发现,孩子收获的,比你期望得要多得多。
&&&&&作者这段话,其实就在提醒教育者,要学会示弱,多给孩子机会,使他们能尽快拥有走向独立的空间而已。
&&&&&放手,让孩子自己成长,这道理几乎每个家长都懂,但是,在实际的育子操作中,却无法做到,包括我自己,为什么?
&&&&&对孩子的担忧与不信任。我认为这就是原因所在。
&&&&&不相信孩子能处理好事情,不相信孩子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不相信孩子能够承担起成长的苦痛……
&&&&&担心孩子会走弯路,担心孩子缺乏准确的判断,担心孩子会将事情办得一踏糊涂,担心……
&&&&&&一长串的不信任与担忧之后,父母就会不由自主多伸出手来帮助孩子,帮孩子做些父母应该做的,帮孩子做了孩子应该做的,正如冰海留言所说的,父母用自己的经验与兴趣剥夺了孩子的经验与兴趣,孩子本能的成长经验就会缺失,这对孩子成长而言,是件多么残忍的事呀。
&&&&&给予孩子太多,比不给更可怕。
5、放下自我,敢于“装傻”
&&&&教育者要保护孩子的主动性,关键是放下自我。
&&&&佛经里说:“放下执著,就成为阿罗汉;放下分别,成为菩萨;放下妄念,成为佛。”这对教育有重要启迪作用的,教育者的美德是由放弃自我而成的,比如放下我们固守很多年的师道尊严。
&&&所谓放下,主要是两点:一是放下面子,向孩子学习。一旦有勇气向孩子学习,你将收获到的是孩子自已主动学习,何乐而不为呢?二是放下虚荣,有困难问孩子。一旦有困难找孩子,哪怕是教育孩子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当你请教孩子的时候,他或许会给你一个奇迹般的答案--比任何高明的教育家告诉你的答案要精彩、绝妙。
&&&&向孩子学习,不仅仅是对教育者的要求,也有其时代的必然原因。
&&&“并喻文化”,也就是指两代人互相学习才能生存和发展的文化,越来越广泛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教育者是孩子的学生”这不是一句夸张的口号,而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孩子对教育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涉及事物的好坏、对错判断的价值观方面;二是孩子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对消费的看法以及审美和生活情趣方面;三是对数字化电子产品的使用和对文化新潮流的了解上。
&&&&在家庭和课堂上,常有这样的教育者,他们知识渊博,知晓深刻的人生,为了显示自己的高大,在孩子面前俨然是权威,孩子在权威面前,除了敬佩以外,只有听命的资格,根本看不到自我。
&&&&坦率地说,就教育而言,我宁愿我们的教育者在孩子面前是无知的,只是虔诚地向孩子学习,那样也能激发孩子主动发展。但这也似乎很不理想,因为教育者没有足够的知识修养,很难做到从容有度,违背了教育“双基”要求。
&&&&&针对这点,娴熟的、经验丰富的教育者就学会装傻,放下自我的第一步,这也是关键的一步。
&&&&&勇于做“后知后觉者”,在孩子学习时,务必缓“说破”给孩子自由思考的空间,甚至敢于装傻,虽然暂时会觉得丢了面子,而实际上,孩子将因此而获得智慧,教育者获得最终的成功,这才是真正的双赢。
&&&&&教育者的目的是让孩子成长,而不是显示自己的聪明与才华,这样,即使获得了尊重,也是带着负面的尊重,总有一天会被孩子抛诸脑后,真正的“权威性”是等孩子长大后回想起来的“权威”
&&&&&&能勇于做“后知后觉者”的教育者,真是微乎其微。要求教育者装傻,事实上就是让教育者能够蹲下来与孩子对话,以独特的方式引导孩子思考,并以此来激发孩子主动去探究的兴趣。
&&&&&&若做到这点,必须要求教育者敢于放下自已,放下尊严让自己虚心向孩子学习,倾听孩子内心真实的感受,对人生,对社会,对文化新潮流的理解与了解,其实,知识的更新与传递并不仅是由上而下的,有时候,孩子对新的讯息接受与理解能力是远远快于成年人的,在与孩子交流过程中,为人父母者会发现,孩子在体悟新事物中,也在思考与成长,而孩子的成长会带动父母自身的成长。
&&&&&&很赞成“并喻文化”,实质上就是父母与孩子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中共同成长。
&&&&&&道理很好,但做到,真有些难,难就难在理念真正的渗透到行动中去。
6、理想教育永不过时
&&&理想的三个层次
&&&理想教育永不会过时,不管孩子是做事还是学习,其兴趣和热爱乃至激情通常来自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和社会理想。
&&&&理想是一枚深藏的火种,可以抵御黑暗,度过艰难。在见不到光的日子,人的心灵也有来自理想火光的照耀,更能在坦途中提供能量。
&&&&人的动力分三个层次,呈阶梯状态有机存在。
&&&第一层次:生活理想。首先是物质上的要求,当一个人饥寒交迫的时候,会感觉到对物质最强烈也是最真实的渴望,这种动力经常转化为对金钱的向往。这种动力最基本,但力量最为强大。
&&&第二层次:职业理想。
&&&职业,就是将来要做怎样的事情。当一个人的职业理想确定皮后,再大的困难他也会试图克服,并且不容易放弃,也不容易被其它因素所诱惑。
&&&第三层次:社会理想。这是一个人的抱负。
&&&&不同层面的理想不分高低,都很好,但都有缺陷和不足。不过,一个人如果没有大理想,就没有气势;没有中理想,就会缺乏计划性;没有小理想,就不会勤奋。因此,理想牵引越早越好,教育者要尽早在孩子的内心装一个发动机。
&&&&没有目标的努力是没有实际价值的,而没有目标的指引,孩子的潜能是无法释放的,所以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应当从目标的确定开始。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既有远大美好的的想望,又有适当高于自身水平的目标进行激励,求得目标的实现。
&&&&怎样的目标才是有效的呢?一个有效的目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具体的,可以量化的、能够实现的、注重效果的、有时间期限的。
&&&&目标的设立,有以下三种常见的方法:
&&&1、阶梯法。将目标细化为若干个阶梯,并且使用明确的语言对不同阶梯的内容进行描述,这样每个人都能在不同的时间与空间里明确自己的现实位置,定位下一个目标,一个一个逐级向上迈进,最终达到总的目标。
&&&2、枝杈法。树干代表大目标,每一个小树枝代表小目标,叶子代表即时目标,或者是现在马上要做的事情。
&&&3、剥笋法。实际目标的过程由现在到将来,从低级到高级,由小目标到大目标,一步一步前进的。
&&&&理想教育第二个要求是:为孩子的心灵树立远言的灯塔。
&&&&理想是一个人对自己生命意义的准确把握,只有有了志向目标,才能有动力,才会造就成功。所谓“从小立志”实际上就是从小培养孩子的胸襟、气度和魄力。
&&&&所谓“志”就是一个人胸襟、气度和魄力的总和,是度量一个人伟大或是平庸的尺码,它是一个人综合素质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人人都是可以成功的,也都可以创造奇迹,之所以很多人没有成功,是因为他们想都不敢想,即便想了也不去做,或是想了,做了,也没能坚持到底,不管怎么样,“想”是条件,更是开始,如果没有“想”,没有了志愿,理想就无从谈起。
&&&&&理想是什么?理想与梦想的区别是什么?这是需要用心去思考的问题。
  理想的种子,什么时候根埴到孩子的心中呢?这要看孩子的顿悟了,孩子在小的时候,很难明确自己未来的路的,这并不代表他们的思想都是混沌不清的,他们会从旁人的眼光或谈论中寻找自己的位置,特别是父母有意无意的谈论规划,会对孩子产生莫大的影响。
  每个孩子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父母的影子,若一个家庭的亲子关系和谐温馨,孩子大多会依照父母所期盼的方向而行;若孩子在家庭中体会不到温暖与阳光,他们就很难依从于父母的期盼了。
  孩子竖立起理想,再付之以行动,排除万难,坚持下去,终会收获得比预想的多得多了。
第四章:教育目标就是焕发人性光辉
   与其空喊什么道德教育,不如以人为本,以人性为本,将人性中的光亮发扬光大,同时尽量抑制人性中的黑暗与弱点的恣意滋长。
1、教育目标中的长、宽、高
  教育的目标究竟是什么?
  教育目标在于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而“人”与“才”两个概念,培养“人”和培养“才”的关系可以比喻成杯子和水,“水”是各种知识、才华和技术,而杯子是盛水的,杯子的大小,决定它最终能容纳多少水。
  长期以来,我们教育过于强调如何培养一个“才”,而将培养一个真正的“人”的核心任务,寄希望于“假大空”且不具有现实可行性的“信仰教育”,必定无根。
  人的短视是看不远的,若站在高处,把目光投向远处,想象三十年后,你希望他们是什么样子的,再回头看当下的教育,心态可能就会中正平和了。
  杯子是一个器物,我经常把人比做一个精美绝伦的杯子,所谓“大器天成”。
  长:即具备学习的能力。这是一切教育的根本任务。学习的内容很容易忘掉,知识是不值钱的,但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决定了走向社会以后,能否适应新的学习、工作任务和形势。
  宽:即学会共处与合作。学会合作是人作为社会人的基本素养。
  高:即人的品。具体而言就是自信心和责任感的打造。
  在这个比喻中,长、宽、高是杯子的物性,也是人的人性,既然教育是人类文明的延续和传递,当前教育更加重要的任务正是还愿人性之美,彰显人性光辉。
  与其空喊什么道德教育,不如以人为本,以人性为本,将人性中的光辉发扬光大,同时尽量抑制人性中的黑暗与弱点的肆意滋长。
  读到这段内容,感触很深,特别是看到作者谈到,教育者在实施教育目标时,对孩子的未来要远望,要展望三十年后希望被教育者成什么模样,才能回归教育的本质--回归并发扬人的本性中的真善美。
  教育是什么?按作者所说,教育的崇高使命就是以人为本,还原人性之美,从而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走出精神上的困境。
  现在许多家长或老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过多将视角关注到孩子的学业知识的掌握上,却忽视了孩子的心智健康的发展。
  其实,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正如作者所说,知识是容易忘记的,而学会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对他们终身有影响的教育,而这过程中,顺应孩子天性中的善与智,巧加引导,让孩子能心智健康地成长,才是真正的教育之本。
2、善良让孩子自主转化
  没有爱就没有一切,教育的核心是真爱。
  善良归根到底是一种至爱,是一切人性之美中最为光彩照人的,其意义已超出了教育的范畴。
  每个孩子都是内心向善的,这是教育的主要依据之一,让每具孩子内心深处的善良本愿得到弦扬,那么,每个孩子心中的巨人都将被唤醒。
  善良,这样一种重要的教育内容,长期被教育者忽视,我们可能认为“性本善”,所以不需要引导和教育,也可能认为这是家教的部分,不需要在学校完成。其实,让善良成为孩子最认同的品质,我恰恰认为这是教育者重要的责任。
  我们所处的时代,让人慌张和浮躁,而教育者常带给孩子的,是一种不加掩饰的势利,教师有考试合格和升学的压力,家长有孩子成长的强烈期望,教师喜欢成绩好的学生,家长希望孩子更多受到老师的关照,孩子很小就因为成绩,因为父母的权位区别被分为三六九等,耳濡目染,成人怎么才能在他的心里种下善良的种子?
  改变教育,其实是从改变教育者自己开始的。
  “改变教育,其实是从改变教育者自己开始的”这句话,真正是拨到点子上了。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发现,其实,改变孩子的观点很容易,但想改变一个成人的教育理念,相当艰巨。
  善良,是种本性,每个人的内心都会有向善的一面。并且,在人本性中也有自私的一面,当个人的利益与善良本性发生冲突的时候,就看个人的价值取舍了。
  其实,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并非没有善,只是将善掩藏起来而已,只要有份怜悯之心,那份善就会存在。
  给孩子种下一颗善良的种子,缘于成人自己如何表述那份善,改变教育,如果从善的角度来说,的确是从改变教育者自己开始,不怕没有善,只怕这份善,演变成一份漠然。&
3、包容之美
  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孔子曾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推已及人,将心比心,以自己的感受去体会别人的感受,以自己的处境去推想别人的处境。
  对于我们教育而言,包容与谅解是一朵芳香的“玫瑰”,教育者有责任把这朵“玫瑰”传递给我们的孩子。
  包容的内容是和谐,是一种鼓励、启迪、指引,他能催人弃恶从善,使走入歧途的人步入正道,潜力得到发展。其实,包容还是一种修养,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如果我们孩子心中装着大海,那么就一定能感受到大海的宽阔。
4、正直,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人性中的另外一个需要彰显的美是正直之美。
   树不直,难以长大成材。人的成长也一样,不正直则不能顺利接受成长本身所带来的风险。一棵树要健康正直地成长,主要依靠的是:树根的扎实深刻(才能充分吸收养分);树干的力度(才能保持正直生长的方向);树枝的正直向上(才能潇洒自主)。
   求知也如此,“树根的扎实深刻”就是稳健踏实的作风,这样才能不断深入,从而具备钻研的底气和实力;“树干的力度”就是战胜怠情克服干扰因素的力量,这样才能形成稳定的求知欲;“树干的力度”就是战胜怠惰克服干扰因素的力量,这样才能形成稳定的求知欲;“树技的正直向上”就是健康丰富的情感世界,只有爱憎分明,勇于选择,才能树立远大的目标。
   所谓正直,就是通过正当的手段,遵循公平的原则,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同时,也要捍卫和尊重他人正当的收益,帮助弱小,保障他们的权益,而不仅仅是我们经常说的口号--坦荡无私,作风正派。
   对于孩子来说,主要的就是学会遵循所有的游戏规则,只有遵守规则,才能学会竞争,学会合作,学会充分使用正当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当人不愿意从内心承认规则,就极容易选择投机取巧的方式,而选择投机取巧并且达到目的之后,人的精神气质以及深层心理结构就会发生改变,或是阴暗,划是低靡,或是消极。这样,不仅会陷进学习的困境之中,人格最终也会受到挑战。
   在传统教育中的谦让,在新时代背景中,应当进一步抽象其性质,上升到从公平的角度来强调规则意识,来建立新的道德观,一味要求孩子无条件谦逊,实质由缺乏说服力,让孩子放弃真实的欲望而获得奖励,既违背真实的人性,也给孩子暗示了“言不由衷”的合理性,这往往是病态人格发育的先兆。
&&&&&对孩子的成长而言,人品是最高的学历。而这最高的学历的人品中,核心内容,我认为就是正直的本性,正如作者所说,当孩子学会遵循所有的游戏规则时,才能学会有效的竞争,学会团结合作,学会使用正当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者的示范作用力量是巨大的,让我们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让孩子正直、健康地成长起来。
5、自信者自强
&&&&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培养孩子的健康的人格,离不开自信作基础,自信是人格的核心。在相信自己的同时,必须建立“互信心”和“公信心”,才是真正的自信,所谓“信则无易,无易则成”,一是立信于事,把自信心落实到做事情上去;二是立信一人,不仅自信,而且使人能信自己,使天下人皆信自己;三是建立更大的社会理想(大爱),之超越自己的个人欲望,立即可以缓解负压。
&&&&自信来源于积极的评价与鼓励,也来源于自我接纳与信任,更在于不断累积的成就感。
&&&&培养自信的根本在于其自信的来源,如果孩子在你的指导下,完成了一些他之前不认为自己能完成的事,或者实现了一个向往已久的目标,那么自信的疏导和建立就会水到渠成。
&&&&父母看孩子自然是容易夸大孩子的优点和能力,在培养孩子自信的过程中,尤其需要真正客观地评估,准确地评价,充满爱地欣赏,让孩子知道,你赞赏他的举动,认同他的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你爱他,信任他,你会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要培养自信,首先应该乐观自强,让孩子相信自己的潜能,凡事做出积极的选择。
&&&&&一个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如果孩子不够自信,面对某一件事时,就会自乱阵脚,而自信却能让人从容自如,让内心生出必胜的信念。
&&&&&建立自信,还需要坚定一个信念,只看自己有的,不看自己没有的。一个人如果有某些缺陷或者不足,应当接纳自己,相信事情都是分两面的,并从自怨自艾中走出来,乐观地面对生活。
&&&&&让自信成为习惯。
&&&&形成自信的信念以后,更需要学会在挫折中锤炼、巩固自己的自信心,否则自信将被扼杀。任何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一定会有很多的困难和阴挠,能不能克服这些成功路上的阻碍,就看有没有自信,来引发内心顽强的毅力。
&&&&家长和老师要像呵护最的珠宝一样呵护着孩子的自信,帮助他建立巩固来自心灵的强大力量。自信不是一种姿态,也不是对自己喊的口号,而是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认可,一种无需考虑勇气的承担。
&&&&我曾设计一个建立自信心的步骤,供读者参考:
&&&第一步:体验。协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滋味,不断实现成功以后,人的自信心就被激发出来了。需要强调的是,主要是实现“小成功”,而不是所谓的“大成功”,越小的成功越容易实现,越不容易受挫折。
&&&第二步,发掘。不断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挖掘自己,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以及个人的优势区。
&&&第三步:思维。在不断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稳定的思维模式,真正的自信心是一稳定的思维体系。思维方法体系好就好比一个生命的坐标,是一切行为的指挥系统。事实上,具备相应方法论体系的人极少,大多数仅仅是在本能的推动下,使用经验主议式的或者本本主义式的思维技术。这构成我们社会整体状态的躁动与倾斜。我认为,建议科学思维的各具特色的方法论体系是重要的一环。没有稳定的思维模式,自信则是主观的、唯心的,不能稳定的。
&&&&第四步:习惯。就是行为程序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自信心最终是一种习惯,是内化的道德与智慧。
&&&&&自信心是孩子成功之本。缺乏自信的人是很难获得成功愉悦感的。
&&&&&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都需要自信心的支撑,我很赞同作者文中的观点,自信要立信于事,立信于人。并且,孩子的自信,不仅缘于教育者不断的鼓励与首肯,也出自孩子自我不断的认可与肯定。接纳自己,包容自己,不断地提升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自信心会逐渐增强。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这需要不断用小成功的体验来激励孩子,让孩子们看到自己所独有的品质与特长,并且不断地挖掘自己的潜力。
&&&&&&自信是在不断成功的基础上堆砌起来的。
&&&&&&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如果每个教育者,教会孩子能够接纳自己,并包容自己,激励自己,坚信自己的独到之处,那么,这孩子最终会将自信化为一种习惯,变成自己内化的道德与智慧的。
6、爱心是无限珍贵的瑰宝
&&&&爱心是无限珍贵的人性瑰宝,特别是对于“以自我为中心”特点显著的新一代独生子女来说,尤其显得重要。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具有爱心的人的心理形成特征:
&&&&首先,当爱心油然而生的时候,人就会有一种极端敏感的神经冲动。这种神经冲动将把自己的所有的感觉器官打开,这时,接受新的事物和新的知识,就会变得容易得多。
&&&其实,当一个人经常无私地帮助别人时,他的整个心态是平和的、从容的、积极的,内心深处自然会形成一种稳定的,高尚的动机,这种动机与学习的动机是相互连接的,所谓举一反三,便会将学习的热情激发起来。
&&&&第三,具有爱心的人,通常者是真正自信的人。自信是人格的核心,而爱心是自信的伴生物。
&&&&我认为,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方法尽管很多,但其中一个捷径就是从培养孩子的爱心开始,在鼓励孩子爱人、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从更高的角度引导孩子形成“我能行”的意识。另外,可以确定的是,没有爱心支撑,自信就不是真正的自信,即便已经克服了自卑,形成了自我的信心,也很容易演变为狂妄或者自负。
&&&&&&爱是一切品性的基础。在人的一生中,情感需求的满足带来的愉悦感会影响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而富有爱心,学会爱与被爱,却是情感需求得以满足的基石。
&&&&&教育,本是是种灵性的互动过程。孩子越小,在教育过程中,情感投入的越多,孩子越容易接受教育者所给予的东西,这也是中小学的学生都有共性特点:喜欢某个老师,就会喜欢这老师所传授的课程内容,越喜欢,该老师上课的课堂效率就越高。
&&&&&同样,在家庭教育中,孩子与父母感情越好,就越容易接受父母的意见,而孩子更容易接受父母有关品行方面的教育,会对父母及所有关爱他的人们,心怀一份感恩的心。也会设身处地为其它人考虑,这样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体会更多的成就感与愉悦感,因为他们的行为常会是被人认同的。不断地认同中,他们的自信心就会越来越强。
&&&&&自信者自强,有爱心者更自信,概略能如此理解吧。
7、重新解读阳刚之气
&&&&&勇敢,是人性中阳刚之美的集中体现,是在不可预测的末知面前所表现的自主意志。
&&&&&勇敢,实际上领导了人的其它价值,比如正义、良知、理智、悲悯。
&&&&&勇敢,从人性角度理解,就是勇于探索。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探寻者”。而对于教育而言,人生下来就是一个学习者,但会逐步形成不同的学习需要,认知需要是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内在学习动力,而认知需要就是探索的需要。从小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是极为关键的教育法则。
&&&&在学习品格中,勇敢的品质具体迁移为:一、挑战未知,对于未知的东西勇于探索,对于挑战充满斗志,相信自己同时也表现为无所畏惧;二、勇于牺牲,具备了牺牲精神才能抓住重点,而勇于放弃一些干扰因素以及外物的诱惑;三、善于自省,人最大的困难是将自己的弱点袒露出来给自己看,这需要非凡的勇气,只有敢于自省,才能不断进步。
&&&&勇敢,不是肤浅和莽撞的,恰恰是深沉、内敛的,我们常说狭路相逢勇者胜,这个勇者,恐怕未必是对垒中怒形于色、张牙舞爪的一方,而是沉着智慧、绝不放弃的一方。
&&&&真正的勇敢有着对美和善的忠诚。很多教育者,概念上很清楚勇敢和探险精神的价值,但是在实际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却总是忍不住干预,这种过度保护和“替代本能”是孩子培养真正勇敢最大的阻碍。
&&&&&&是呀,勇敢是拥有探索精神的基础,但若让孩子具备勇敢的品质,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这并不在于孩子做不到,而是父母敢不敢于放手。人对末知的世界,本能会有种恐惧感,孩子尤甚。
&&&&&&孩子的本性,对未知的世界又拥有一份好奇心,这份好奇会引导孩子去探究未知,常言:“初生牛犊不怕虎”也是这种无畏的精神展现。但现在的父母,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生怕孩子受到伤害,会在有意无意之间,阻止孩子做超出常规的事,也正是作者所说的,很多教育者,概念上很清楚勇敢和探险精神的价值,但是在实际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却总是忍不住干预,这种过度保护和“替代本能”是孩子培养真正勇敢最大的阻碍。
&&&&&&孩子是否能具备勇敢的品质,不在于孩子自身是否去选择,而在于父母敢不敢于放手。
第五章:&&教是为了不教
&&&&&教育者的状态达到“不教而教”时,传统教育所要求的模式设计、技巧是没有用的,也是不必要的,因为每个孩子都能主动地学习、独立成长、积极创造,而这时,教育本身却发挥了其最大作用,无言而教化万方。
1、关系大于教育
&&&&&礼之用,和为贵。
&&&&&构建现代教育文化,建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新型关系,履行教育的使命,要还原人性之美,这就要求我们将教育主体之间的关系落角为“和为贵。”
&&&&&《道德经》中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此处,“一”指道,“二”指阴气、阳气,“三”是指阴阳调和所形成的和谐状态。万物就是由这两种对立因素的配合而生。&
&&&&“和”文化对于教育和积极贡献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或者亲子关系。好的关系大于一切教育。“礼之用,和为贵,不学礼,无以立”。“守礼”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所要求的人和人相处的秩序及处世原则,建立良好的关系,有人用“比”“从”“北”“化”四个字所蕴藏的“守礼”的内涵,来概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礼”的演变过程。这四个字都有“人”字,从汉字起源文化中来理解教育之道,是一个很好的角度。
&&&&&“比”字形容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意思是平等、亲近、相互尊重与信赖,但从另一个角度,教育者又是理想方向的引领者,比的过程就是找差距的过程。
&&&&“从”意思是服从、听从的意思,前面是教育者,后面是孩子,“前行者”的行为方式要成为后者的榜样与骄傲,这种力量对孩子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北”,古汉语中“背”,本意是背离、违背的意思,当孩子到初中,具备了独立的思想与行为,这时候,大人需要有一种理性与反思的精神,顺着孩子的天性来,给予孩子更大的空间。
&&&&“化”,像形为两个人字一正一反,表现“因时而化”的变化之道,教育者的所要倡导的教化叫“化声”,对孩子的教化有成绩叫“化行”,因善于施教,犹如春风雨露叫“化雨”,因感动而转变叫“感化”。
“化”的行为便是将教育者的能量、期待融进孩子的生命。所谓“文化”,正是以文化道,所谓“文”是社会文化中以德以礼对孩子施加有效影响的过程,“化”的结果是为了把握规律。
&&&&&培养好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是教育者的重要课题。
&&&&&好的关系影响教育的成果,关系好,教育就会如春风化雨般润物无声,就容易成功;反之,教育就会像暴风骤雨,让人难以接受;教育者与孩子之间保持亲密的关系,胜过花许多时间与精力去教育。
&&&&&好的关系不是溺爱而是尊重,不是依赖而是信赖,不是包办一切而是独立合作;培养好的亲子关系,需要父母拥有现代的教育观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生活方式。培养孩子应尊重其天性,不能急功近利。父母越是尊重孩子,孩子成长得就越快。亲子关系好,不代表没有代沟与冲突,明智的家长总能勇敢地选择向孩子学习,与孩子共同成长。
&&&&一切成功的教育就都是和谐的教育,好的关系的本质特殊就是和谐。
&&&&有许多孩子,反叛、性格暴戾、攻击性强,对主动施于的关怀与帮助冷若冰霜,这种孩子与父母关系一般都很紧张,其根源在于家长,当孩子从没有在一个自由、放松、信任的环境中成长,他们往往会不自觉把自己周围变成一种他习惯的矛盾尖锐的环境,在这种状态下进行的任何形势的教育都将是事倍功半的。
&&&&什么是好的教育环境或氛围?教育者与孩子都能保持一种愉悦平和的心情则是。这种宽松和悦的氛围,是教育者所能给予的,也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解读的四个字“比”“从”“北”“化”等教育内涵,在孩子面前,教育者需要做的是放下自我,以自己的人格魄力来感化孩子,影响孩子,化万物于无声之中,给孩子创建一个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
&&&&“教学互长”,指的不仅是学校的老师与学生之间,我感受最深的还是为人父母,养育孩子的过程。相对学校短期而集中的教育而言,家庭教育是漫长而零碎的,而孩子的品性习惯,受父母教育影响之大,是无从估量的。
&&&&&每个父母不是天生的教育者,养育孩子也不可能有先行的经验引导,而且每个孩子的成长体验也是独特的,这就要求家长肯放下身份,为孩子创设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2、教育者角色的根本转变
&&&&实现不教而教,需要教育者转变角色,重建与受教育者之间科学的关系。只要能选择好的角色,就可以实现能量转换,把能量以下不教而教的方式传达出去。实际上,这也是转变教育观念的实质所在。
做“火柴”,不做“蜡烛”
&&&&长期以来,我们教育者以“蜡烛”自喻,认为自己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是情操与美德。实际上,这个自喻表明了教育者的内心的虚弱与执拗。根本原因,教育是一种互动,教育的目标是对象的完善,当教育者满怀深情地歌咏自己的时候,他已经把教育的目标遗忘了。
&&&&我们的孩子内心里都有永不熄灭的“蜡烛”,教育者的任务就是点亮孩子心目中的光明。
&&&&如何做一根火柴?
&&&&学习是动物自身发展的需要,人的学习超越生物的本能活动,当学习者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感触,体验到学习与自身生命变化和发展相关联的时候,特别是当他们积极主动探索、发现和发展的时候,学习就会变得快乐、美好。学习对于人来说,是一个永不枯竭的源泉,人会在学习中产生新的学习需求,人的思维也在不断学习过程中产生更多的快感,这就是学习的动力。
&&&&“火柴”的作用就在于激发并强化孩子的学习动机。当一个人充满乐趣地学习时,不论环境多么艰苦,他都会感到无比的快乐的。
做“律师”,不做“法官”
&&&做孩子的“律师”,意味着站在孩子的一边,竭力维护、捍卫孩子,而不是做一个裁判是非的“法官”,站在孩子的对立面,与孩子形成一种对抗关系。比捍卫孩子权益更重要的,是捍卫孩子的天性。
&&&什么是天性?天性就是孩子身上凸现的先天禀赋。天性既有从父母身上遗传的品质,也有蕴藏在孩子身上的特殊天分,和潜伏在孩子灵魂深处的特有品质。
&&&&在人的诸多天性中,有三个基本天性,那就是“求知”“想好”和“爱美”,教育的真谛就在于顺应这三个基本天性,即“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参地之化育。”
做“农夫”,不做“园丁”
&&&&&农夫疏松土壤,兴修水利、让植物自行生长,而园丁则按照要求修剪植物的枝叶,甚至使用化肥、农药、生物技术,控制和改变植物的生长。
&&&&&教育者应当选择做一个让孩子自由发展的“农夫”。
&&&&&对待孩子就像对待自己的身体一样,关心它、帮助它、引导它、锻炼它,不要漠视它、压抑它、强制它、仇视它。如果孩子犯了错误,我们更要倾听他的诉说,而不要一棒子打死,或者交给警察、送进监狱,放任自流。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过程,很多时候,不听话,叛逆、顶撞,其实都像我们身体偶尔的小恙,要善待孩子。
做“拉拉队”,不做“陪跑者”
&&&&教育者永远是无法和一起跑到他的人生终点,因此,最好的选择是站在看台上,为孩子呐喊助威,起到拉拉队的作用。
&&&&现实中,不少父母在做陪跑的工作,他们良苦用心能理解,但他们的所作所为,无意中会使孩子失去一个自主独立成长的机会。
&&&&其实,孩子的成长需要适量的孤独,无时无刻陪伴干预了孩子的成长,有了孤独感,人才能在踽踽独行中变得坚强和独立,孤独是人的生命中一种重要的体验。
&&&&&哲学家说:“人在孤独的时候,才能与自己的灵魂相遇。”孤独是精神创造的必要条件,从心理学的观点看来,人的孤独与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
&&&&&不做陪跑者,意味着为孩子的心灵留白,使之有了孤独的机会,使他的心灵品质得以提升。也许有人会认为,现代社会中,孩子孤独了,心理会变得脆弱,不能承受生命之轻,我想,这和心理问题是两码事,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接纳自己,而孤独是一个人灵魂成长的自觉要求。孤独并非孤僻,而是在没有“陪跑者”过度保护下的一种生命自求,孩子的路需要自己走,必须经受孤独,当然,在孩子前进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在孩子失落和无助的时候,为之加油、呐感,成为看台上的“拉拉队。”
&&&&&一直以来,都知道教育者是“蜡烛”,是“园丁”,而且,也常听到一些教育专家,要求父母最好是陪伴孩子一同成长,而作者却提出不做“蜡烛”“园丁”,而要做“火柴”“农夫”,并且不要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成为“陪跑者。”
&&&&&&边往电脑中敲打作者的观点的时候,我边在思考,不错,从对孩子养成教育的角度而言,做好火柴,点亮孩子心中的光明,让孩子不断自我完善起来,人的成长中,自我教育远比其它教育更重要。
&&&&&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同样也是旁人不可替代的,再弱小的幼苗,他们潜藏的成长力量也是巨大的,如果过多的保护,反而会影响他们正常的成长速度的。
&&&&&&以前,曾听说教育可以复制优秀,但今天走在路上,我想到媒体中所报道的所有优秀孩子们,几乎每个孩子都是学业优异的成功典范,不是清华就是北大,或是哈佛,难怪,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把成绩是否优异当成评价自己是否教育成功的标尺呢。
&&&&&&但是,有多少孩子能够攀上那知识的顶尖呢?大多数的孩子不就是芸芸众生普通一分子吗?如果孩子无法卓越,无法优秀时,能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领域中,愉悦、快乐地体悟着生命的过程,难道不是父母所期望的吗?
&&&&&&参天大树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路边的小草也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生命本身就值得敬畏与感恩,教育孩子顺应孩子的天性,
3、无言而教化万方
&&&&不教而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教育事业如心灵芬芳,一朵玫瑰是不需要布道的,她只是散发着芬芳,芳香就是她的布道。教育是一种状态,一个教育者达到了一种好的状态后,坐在那里,随意说说,就是最好的教育。
&&&&我坚定地认为,当教育者的状态达到了“不教而教”时,传统教育所要求的模式设计、技巧是没有用的,也是不必要的,因为每个孩子都能主动地学习、独立成长、积极创造,而这时,教育本身却发挥了其最大作用,无言而教化万方。
&&&&&实现不教而教的关键的关键,是我们能否给孩子机会。因为人都是按照自我概念做事、做人、每个孩子都是“想好”的。
&&&&孩子正处于自我意识的觉醒时期,这时候如果能顺应每个孩子“想好”的天性,那么,教育就能出现神奇的效果。
&&&&实现不教而教,关键就在于“自我概念”这四个字,孩子建立了自我概念,就可以自已教育自己。
&&&&&按“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有七个层次需求如下:
&&&&生理需要(呼吸、饮食、衣着、居住、休息、医疗、性生活等)、安全需要(保证、稳定、依赖、保护、秩序、法律等安全感)、社交需要(归属需要:团体、交往、友谊等;爱的需要:爱情、关怀、被接受等)、尊重的需要(自尊:自尊心、自豪感、自主性;他尊:权力、威望、荣誉、地位等)、求知的需要(好奇心、了解、探索)、完美的需要(匀称、整齐、美丽)、自我实现的需要(追求自我实现的潜力)。
&&&&&在教育实践中,尊重并满足孩子的层次需求,是建立孩子良好自概念的基本线索。为了便于教育者理解,我把青少年时期的需求转化为如下需求:
&&&&第一层次是食品(象征物质上的需求),第二层次是赞美(象征精神意义上的初步满足),第三层次是重要感(包括自尊、自信两方面),第四层次是学习上的成就感(指经过自已努力实现目标后的满足感,需要教育者的及时反馈与评价),第五个层次是成为一个优秀的好人(指自我概念的建立标准)。
&&&&&每个孩子都是想要上进的,想要获得深层满足的,但需要教育者一步步给予不同层次需求的满足,孩子的自我概念就能因此建立起来。
&&&&&&读了这段内容,我最深的感受是,做为教育者,应该给予孩子所需要的,不是给予教育者自认为孩子应该拥有的。每个孩子成长都是自身内在的规律与需要,作为教育者,应该深入了解孩子的需要并尽力给予。
&&&&&&教育的过程是漫长的内化过程,除却满足动物本能的需要外,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还需要精神上的滋润,归属与安全感是最基本的,在此基础上,孩子渴望被尊重与信任。细想来,我们为人父母者,有多少真正信任过孩子的能力呢?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断地担忧的背后本质,其实就是不信任,不信任孩子能够处理好他们手中的事。
&&&&&&假如,孩子没有完成好作业,父母一定会认为孩子没有用心听讲,不会深入追究事件背后的原因;若孩子晚归,一定是贪玩去了,也很少相信,会有其它原因造成的……孩子在犯错时,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父母的指责还是客观分析?有多少父母在孩子犯错时,能够冷静帮孩子分析原因呢?
&&&&&&给孩子所需要的,满足孩子的精神需要,就能无言而教化万方,这样的教育是最有效的,但有几人能做到呢?
4、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教育我们自己的过程
&&&&&一位母亲对我说:“我感谢我的孩子,在伴随她成长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的映照下,我看到了自己的问题,孩子身上放大了我的问题,也提示了我们很多种正面问题和改善自己的方式,我在教育她,更在教育我自己。”
&&&&&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教育我们自己的过程。
&&&&人的智慧来自两个途径,一是感悟,二是反思,而后者孕育大智慧。孔子说,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不迁怒,不贰过”,“不贰过”就是指能在过错中反思自己,避免犯同样的过错,坚持如斯,就能积淀一个人智慧的分量。通过自我反思来提高自己的境界,这其实也是一种自我教育,是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控制自己的一条捷径。教育者对自己过错的反思态度会极大影响被教育者。
&&&&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关键在于“选择中接纳自己”这个环节。
&&&&没有缺陷和不足的人是不存在。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要求,其实也是现代人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之一,美国学者把情商标准归结于五点:提高自觉意识;控制情绪低潮;保持乐观心态;不断自我激励;增强同情心和移情心。
&&&&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是实现身教的前提,如果教育者自己能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控制自己,对于孩子来说,就是潜在的一种深刻影响。
&&&&&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这种体验,是许多父母都会有的。
&&&&&个人的成长,总是带有一些独特的体验,而养育孩子时,父母常是凭借自己成长的经验而行,这样未必锲合孩子成长的需要,毕竟时代不同了,体验与感悟也有所不同。
&&&&教育不需要太多的言语的,真正对孩子有影响的却是身教力行,孩子会在观察中思考,在交流中探新,在模仿中成长,父母的言传身教,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果教育者敢于直面自己的缺点并改正,孩子学到的也将会是直面从容地接纳自己的缺点。教育孩子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陪孩子一起成长,成长的不仅是孩子,更是为人父母自己的灵性更为丰蕴,能重新审视自己的世界,哪些是最值得珍惜的。
&&&&&孩子,从我们身上寻求一种安全感与尊重感,其实,父母何尝不是从孩子身上也寻找一份精神的寄托与安慰呢?
5、借口“忙”,其实就是“心死”了
&&&&“忙”是对教育责任的逃避。
&&&&“忙”字折开就是“心亡”,心死也。“忙”也是“盲”和“茫”。当你在忙碌的时候,你的礼觉观察、思维反应力也是处于功能最弱势必的状态。因而,离你最近的事物你却视而不见、见而不明。人在忙碌时候常会做出错误的选择,错失良机,忽略或伤害一些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事实上,“忙碌”、“盲目”和“茫然”已经构成一副中国现代人生活现状的图画,大多数人生活在浮躁功利的现实社会中,困于辛苦矛盾困惑的局面,内心充满了挣扎的抉择和追索的压力。
&&&&&因为忙,我们疏远了朋友,冷落了亲人,忘了健康,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可仔细回想一下,一天有效的工作时间非常之少,如果因为忙,有天孩子迷失了人生的方向,再来深深地自责和承受巨大的痛苦,那时,你会对孩子的教育无计可施,会病疾乱投医。
&&&&拿“忙”这个字来搪塞自己,其实是对教育责任的一种回避。“忙”的反义词应该是“静”,我们做教师和家长的首先真正从忙中解脱出来,回归到平静和宁静状态中,用内心真实的情感和温度去呵护自己的孩子。
&&&&静----非宁静而无以至远;静---大丈夫喜怒哀乐不形于色;静---心静自然凉;静---心静自觉书中味;静---室静时闻翰墨香;静---静谷幽兰现;静---心静理自明。
&&&&是呀,“忙”其实是种托词,一种逃避,一种对孩子教育的不负责。
&&&&教育孩子需要花许多时间吗?其实,真正的教育是举重若轻的,孩子年龄越小,需要父母陪伴的时间就越多,父母陪孩子游戏玩耍中,将一些为人准则,思考模式,生活习惯慢慢渗透给孩子,同样,也会在与孩子交流中,感受孩子的需要,并不断地调整自己。
&&&&当孩子渐渐长大时,父母就要学会逐步来放手,放手并非放任不管,而只是将近距离的陪伴变成默默关注,退出生活、学习等指导者的位置,变成同行者,这时候,父母就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与孩子在一起,也许每天只需要半小时,或是一小时,或是短短的真诚的交流就够了,哪怕有时,仅仅是肢体语言的轻轻一个爱抚,都能让孩子感受那份家的温暖与安全,他们也会沉静下来。
&&&&父母若在生活中,目标明确,做事有条有理,孩子潜移默化也会受到影响,父母能有效地利用时间,注重生活质量,孩子从父母身上也能承传这种品味,其实,孩子有时真的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身上所昭显的优点或缺点,在父母身上,都能找到源头。
&&&&&为了孩子,我们为人父母者,沉静自己的心,多花心思陪伴孩子成长,静候花开。&
6、学而不用,方为大用。
&&A&&一线教师,把自己放在低处,才能海纳百川。
&&&&&一位教师问:我们究竟教给孩子什么?
&&&&教师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要做一个怎样的教师,是优秀的教书匠,还是一名教书育人的教育家?
&&&&前者决定了教师必须在教育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前提下,掌握优秀的教学法,使孩子会学、爱学、学有所成。后者决定教育是一种状态,不取决于你教什么,而是你自己的境界到了一种程度后,自然就形成的一种精神力量,得“意”忘“形”,一种人格力量的流露和渗透,足以使孩子自觉地觉悟和提升。我们把教师的专业发展设计为四个阶段:普通教师,教学能手,学科教育专家,教育家。
&&&&教师也分两种人,一种是上进的、刻苦努力、生机勃勃的人,一种是随遇而安、享乐的人。
&&&&第一种力求上进的人中,又分仓储型与加工型的。仓储型的人,只是将知识保存得极好,用时拿出来,没有丢失,没有变型;而加工型的人,总用他极强的悟力,悟出独到之处,将知识组合成一种更新、更好、更切实用的东西。
B&&&父母的自我更新---学习是必须,悟道是目标。
&&&&许多父母学习之后,总想把学到的东西立即用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其实,真正的学习是学而不用、悟而不用,学的目的是悟,而不是用。悟了,就会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素养,悟得多了,就能积累一种境界和高度,有了高度之后,自然流露出来的心态,就是最好的教育。
&&&&&一学就用,或者螳的目的就是直接使用,属于浅层次的学习,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性,任何一种教育经验都未必适合他,只有活化的,个性化的流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做到的就是文化。这里文化就是一种状态,一种情怀,一种意识,一种耕耘,一种生命与生命的对话与交流,最后融会贯通之后,就是一种力量,对心灵产生影响与感召的力量。
&&&&&教育之所以是大智慧,就是因为它无形而胜有形;无用,但大器天成,教育之道,就是指导人们提高生活质量之道。
&&&&&改变中国的教育,要从改变家庭教育开始,改变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改革的起点。现实生活中,即便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也未必能培养出优秀的子女。童话大王郑渊洁说过:“教育孩子就像开飞机,如果没有专门学过开飞机,十有八九会掉下来。”
&&&&&我认为每个家长都应该学习家庭教育理论。作为家长,必须以教育子女为天职。家长这个职务是不能退休的,是终身制的。
&&&&&为什么家长按照老一辈人的方式教育孩子,有时不仅是无效的,甚至会遭到孩子的反感。这是因为时代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一,人类面对没有玩伴的独生子女的教育方面,没任何经验。二、孩子身体发育大幅度提前,许多新问题以新的面貌层出不穷。三、社会转型,财富与竞争概念的灌输,让许多孩子提早进入成人世界的竞争圈,失去他们应有的真正的童年。四、电视及网络时代长大的孩子,具有特殊的心灵生长特征,这是上辈人无法理解和解释的教育现实。
&&&&家长的学习,重点在研究两个命题:一是母亲文化,二是父亲文化。
&&&&母亲文化。就是母亲在对孩子施以德行、礼仪、品格、气质的养育过程中,以慈母之心和德淑高雅的行为对子女人格的浸润。母亲文化的伟大在于“德、容、言、功”所表达出的社会责任感,厚德在于母亲在操持家务和待人处事的过程中所表达出来的通情达理、温厚容让。优秀的母亲对于孩子是一片海洋,宏大广博,是安全感和幸福感的来源,是一种激励的力量。母亲所展示的人性,所表达出的修为和牺牲精神,是孩子永恒的精神教练。
&&&&父亲文化。一是思想和智慧的给予,一是方向与力量的给予。父亲是家庭中定规矩、以理念统领行为、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草莓幼苗图片刚长出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