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能够玩游戏好处吗,玩游戏好处有什么好处

玩游戏对儿童有什么影响_百度拇指医生
&&&网友互助
?玩游戏对儿童有什么影响
拇指医生提醒您:该问题下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任何事都有积极和消极的一面,适当的玩游戏可以缓解身心疲劳,锻炼大脑反应,但过度玩就像吸毒上瘾一样,这样就不好了!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影响视力,着迷了对孩子心智发展不好。
亲,玩游戏有助于孩子的动手能力,有些游戏对智力的开发也是有帮助的。
可以让孩子动脑筋思考,户外活动有利于孩子锻炼身体!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韩晓红心理咨询师工作室二级心理咨询师洛阳市咨询预约:138-
游戏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发布于 19:04浏览:2302分类:
玩是人的天性,游戏更是孩子的至爱。玩游戏可以让成人消除疲劳,可以缓解压力,孩子通过玩游戏锻炼肢体的灵活度,刺激大脑的发育,促进身体各个机能的发展,完善健全的人格,通过游戏还可以让儿童模仿人际沟通等等。可是,在现实的生活中父母却谈“玩”色变,认为孩子的玩是“玩物丧志”,采取种种措施杜绝和制止孩子的玩游戏。——
教育家陶行知就主张,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做”的教育理念,在心理学实验中也有“游戏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促进实验”,该实验是布鲁纳和雪尔华联合做的一个比较性试验,实验结果证明了游戏对儿童的成长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实验目的:探讨在游戏情境中和非游戏情境中,儿童解决认知问题存在的差异。
实验过程:要求3——5岁儿童取一支粉笔,这支粉笔放在儿童手够不到的盒子里,儿童必须把两根短棍接在一起,然后才能伸到盒子里,拿到粉笔。实验分三组进行:第一组儿童看着成人表演如何操作棍子、夹子、最后取到粉笔;第二组儿童只是看到成人解决问题的部分示范;第三组让儿童自己玩弄这些工具,成人不干涉,让他们在游戏中子解决问题。
实验结论:结果发现,看着成人解决问题的一组儿童在自己解决问题时并不比做游戏的那组儿童更好一些,而做游戏解决问题的儿童比看成人部分解决问题的儿童完成的更好些。
实验证明儿童通过游戏进行自由探索和发现,能促进儿童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这种效果并不比直接交给儿童解决问题的方法差,优于给儿童示范部分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父母往往会告诉孩子怎么去做,如何做,并且有的干脆“越俎代庖”为孩子做,担心孩子没有能力做好,一切都替孩子安排好,父母的这些行为不仅不能让孩子做好日常生活中的事情,更阻断了孩子自我的发展能力,这也是造成现在很多孩子不能自理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孩子处于游戏之中时,有的父母往往会进行“好心”干涉,认为这样会帮助到孩子,有的父母会为了自己的方便而打断孩子的游戏,这些做法无形中就束缚了孩子思维和动手的能力,很容易让孩子形成对父母的依赖而懒于思考,懒于动手,以至于最终失去兴趣。
有些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早早的把孩子送到了早教中心,去学习本不该学习的知识,知识虽暂时有所提高,但是却让孩子失去了最佳的身体和大脑的发展机会,现在有很多孩子身体的协调能力和大脑思维能力发展不均衡,以至于到了一定的年龄后,本应该自己做的事情都要依靠父母去完成,这种“本末倒置”的教育方法,最终是害了孩子。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游戏能促进儿童多方面的发展:游戏可以推动儿童认知的发展,游戏中允许儿童自由探索各种问题、解决问题;游戏可以推动儿童社会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在想象性游戏中,儿童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学会换位思考;游戏还可以使儿童解决一些情绪上的问题,在儿童心理治疗中就有专门的“游戏疗法”。
既然游戏对儿童的成长这么重要,父母就要充分利用好游戏,让游戏发挥其作用。但是,父母不要走进游戏的误区,认为所有的游戏都能够对孩子有利而无害。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有些年轻的父母为了孩子不哭不闹,让孩子看电视、玩手机,甚至有的上网玩电子游戏,不要认为这些游戏也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它们对孩子的成长不会有任何的帮助,反而会起到反作用。所以,父母们一定要对这些游戏“严加看管”,不能让孩子“肆意妄为”。
父母首先要有区分力,要知道什么样的游戏对孩子有好处,哪些游戏对孩子有害处,其次,年轻的父母不要只管孩子而不管自己,不让孩子玩电子游戏,自己却抱着电脑不放,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
儿童正处在意识、随意注意、随意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各种高级心理机能以及个性的形成与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些高级心理现象是人所特有的,是儿童今后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与学会做人的心理基础。而这些高级心理现象在学前期恰恰是通过游戏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所以,游戏是儿童产生高级心理现象的重要源泉,是儿童社会化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因此,对于儿童来说,游戏应该成为他们生活与学习的主导活动。
既然游戏对儿童的成长如此重要,父母如何有效的利用游戏,帮助儿童成长呢?1、在游戏中教会孩子生活技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孩子在动手游戏的过程中,开发大脑思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父母要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而不是告诉孩子怎么游戏,更不要害怕孩子在游戏中弄脏了衣服,在保证孩子安全的情况下,尽情的让孩子融入到游戏中去。2、父母要更新教育观念,多给孩子提供游戏的机会,而非限制孩子游戏。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学习,杜绝孩子玩任何游戏,这种错误的做法,并不能让孩子“一心只读圣贤书”。实验研究充分证明,游戏和学习并不矛盾,游戏反而能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在游戏的情境中,儿童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兴趣和好奇,这种兴趣与好奇是理解环境、影响环境需要的表现。在游戏中儿童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索、操作活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想象来模仿和表现周围的人与事物。
要使儿童身心全面、健康而协调地发展,必须保障儿童游戏的权力,使游戏真正成为学前儿童的基础活动。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站内容除非来源注明525心理网,否则均为网友转载,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对用户或第三方的以下损失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文最近访客数据加载中...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浏览167次浏览587次浏览109次浏览128次浏览416次
大家在看什么专栏文章热门城市:玩游戏对孩子的好处_心理健康_养生之道网
///文章正文
玩游戏对孩子的好处
之道网导读:玩游戏对孩子的好处有哪些?玩游戏是孩子比较喜欢的一种生活方式。那么玩游戏对孩子的好处到底有哪些呢?小编这就来告诉大家:玩游戏对孩子的好处到底有哪些?请家长们好好看一下。
一、玩游戏对孩子的好处
1、玩游戏对孩子的好处
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做游戏,是做父母非常开心的事。可现在30岁以下年轻的父母们,大多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他们儿童时代的游戏,恐怕很难被今天的孩子们所接受。有不少年轻的父母非常想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可是他们不知道都要做些什么。父母和孩子一起做游戏,不仅仅是哄孩子开心,而且还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与孩子交流,打开他们幼小的心扉,从而真实地了解自己的孩子。
这种游戏的方式叫做&游戏式倾听&,让孩子在游戏中担任强有力的角色,让他们通过表现来表达自己的最真实的感情、想法和感受。作为家长,你可以从中观察孩子原原本本的内心世界,并且在亲密沟通中加深亲子感情,并有的放矢地帮助孩子成长。
家长要扮演弱小无能的角色,孩子才会感到有足够的自信向你表露他在重要问题上的想法和感受。你作为观察者和倾听者,你要抓住时机,在玩耍中帮助孩子通过大笑来松弛某种特定情况引起的紧张情绪。
比如,一个孩子想给父亲打针(孩子最近刚挨过痛苦的一针),他已经向父亲要求过了。假如父亲一反平日里威风凛凛的常态,滑稽幽默地扭转身子佯装逃跑,或者假装惊恐地叫喊,戏剧性地对孩子说:&不!我不打针!求求你了!&孩子就会笑起来,坚持要求父亲接受他自己曾被迫接受的打针。如果在游戏中,成年人能放松自如地扮演弱小的角色,让孩子扮演强者,孩子就可能一边起劲地玩,一边在笑声中抚平自己消极的记忆。
持续这种有趣的角色颠倒,让孩子在游戏中主导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使孩子对某个问题的紧张和不安在笑声中化解,就能让孩子袒露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感受和理解。如果做父母的能坚持玩下去,让孩子笑上半个小时或更久,效果会更为明显。很多做父母的遇到孩子紧张不安时,第一反应是训斥,或者教条地指导,其结果是孩子会更为不安,他的想法也会因此封闭得更紧。
2、孩子玩游戏需要正确引导
(1)玩游戏的约定
第一,每次玩游戏多长时间。根据孩子的年龄可以制定玩游戏的时间,周末可以适当放宽些,当然中间要有适当的休息。第二,什么时候可以。比如说规定结束今天的学习任务之后可以玩游戏,可以根据孩子日常的一些安排规定时间,不能因为玩游戏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第三,按照约定执行。约定好后,一定要按照约定执行,切不可随意更改。例如,孩子说我今天玩两个小时明天不玩了,这种要求是绝对不可以的,但是今天不玩了明天玩两个小时,如果确实不影响明天的其他安排就可以考虑。就是说可以办理借记卡,但是不能办理信誉卡。
(2)家长要多和孩子进行沟通
家长和孩子沟通是的关键,对于玩游戏这件事也是如此,不能家长按照自己的想法就制定了玩游戏的约定,要和孩子多沟通,互相讨论来完成。家长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一定要心平气和,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通过沟通制定出的约定会使孩子心服口服,当然接下来就是要贯彻执行了。执行也是关键,一定要按照事先约定好的去执行,执行要坚定,往往家长在和孩子的博弈中都会处在下风。
(3)陪孩子一起进行游戏
做为家长,不妨和孩子一起进行游戏,这样更有利于选择一些积极向上的游戏来玩,还能增加孩子的兴趣,使游戏对孩子积极的一方面更能显现出来。另一方面,在的同时也能增进亲子关系,对游戏的约定也会执行得更到位,其实坚持执行约定也是对孩子自制力的一个培养。
二、提高孩子注意力的趣味游戏
做法:去三张不同的牌(去掉花牌),随意排列于桌上,如从左到右依次是梅花2、黑桃3、方块 5.选取一张要孩子记住的牌,如梅花2,让孩子盯住这张牌,然后把三张牌倒扣在桌子上,有家长随意更换三张牌的位置。最后让孩子报出梅花2在哪里,如果他 猜对了,就算胜出。家长和孩子可依次轮换做游戏。
提示:随着能力的提高,家长可以增加难度,如增加牌的数量,变换牌的位置的次数和提高变换牌位置的速度,可有效锻炼孩子的注意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2、抢背电话号码
做法:一本电话号码本,就可以成为游戏工具。家长让孩子看一两秒钟电话号码本,让他记住某人的号码,然后移开号码本,让他背出来。家长和孩子还可以轮换着背,比比谁厉害。
提示:随着孩子记忆号码的水平不断提高,可适当增加难度,如让孩子记两个或三个人的号码等。
做法:三人围坐一圈,每人报上一个站名,通过几句对话来开动&火车&。如,爸爸当作北京站,妈 妈当作上海站,孩子当作广州站。爸爸拍手喊:&北京的火车就要开。&大家一齐拍手喊:&往哪开?&父拍手喊:&广州开。&于是,当广州站的儿子要马上接 口:&广州的火车就要开。&大家又齐拍手喊:&往哪开?&儿子拍手喊:&上海开。&这样火车开到谁那儿,谁就得马上接得上口。&火车&开得越快越好,中间 不要有间歇。
提示:这种游戏要三人以上,一家三口就可以完成。当然如果有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朋参加,那就更好了。这种游戏由于要做到口、耳、心并用,因此能让孩子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时也了他快速反应能力,而且游戏气氛活跃,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孩子玩起来,就会乐此不疲。
做法:让孩子把球放在球拍上,绕桌子行走一圈,要求乒乓球不能掉下来。你在旁边进行捣乱,但不能碰到她的身体。一会儿拍手跺脚,一会大喊大叫,还一边说:&掉了!掉了!&孩子为了不输给你,就不得不保持镇定和注意力集中。
提示:本来一个人要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就不容易,如果旁边再有人进行干扰,就会觉得更难以集中注意,比如孩子在做作业时,旁边正上演吸引人的电视节目,他就会分散注意力。然而正因为有干扰,有难度,才能在人为设置的更困难更复杂的情境中,训练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总之,玩游戏对孩子的好处有很多,但家长们一定要正确引导,不然适得其反。
06/0506/0506/0506/0506/0506/0505/1805/1805/1805/18
06/0906/0906/0906/0906/0906/0906/0906/0906/0906/09
06/0906/0906/0906/0906/0906/0906/0906/0906/0906/09
06/0906/0906/0906/0906/0906/0906/0906/0906/0906/09
06/0906/0906/0906/0906/0906/0906/0906/0906/0906/09
养生之道网端午节养生专题,为您详细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端午节吃什么、端午节饮食禁忌等相关知识,更多端午节饮食、端午节不能吃什么等端午节养生知识,请关注养生之道网端午节养生专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玩游戏的好处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