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好像超级大力金刚2技能顶3技能套和高级大力金刚2技能顶3技能技能不能叠加

梦幻诛仙2,89可带暴力8+1全满资质满果子血脉排名唬人带十阶混+30超级金刚满混套出售 带套装出售,多少钱,价格_uu898.com
89可带暴力8+1全满资质满果子血脉排名唬人带十阶混+30超级金刚满混套出售 带套装出售★安全赔付,找回立刻赔★
游戏区服:梦幻诛仙2/双线一区/苍山负雪
物品类型:宠物
商品编号:CN03-50832
剩余天数:5
商品库存:1
成交数量:57
取消笔数:3
成交率:95.00%
【UU898提醒:凡带QQ,或其他联系方式的 全是骗子】89可带暴力8+1全满资质满果子血脉唬人带十阶混+30超级金刚满混套出售  序  如果有人在北京的大街上拉住你问路:“到日本怎么走啊?”  你指示他道:“从此往西走300里就到啦,但是很不好走,都是山路!你恐怕需要买一台山地自行车才行呢。”  这个人估计会比较惨,白白浪费好几天时间,外带搭上一台山地自行车。但这还不是最惨的,如果有一个人问你:“追求人生幸福的终极道路是什么啊?”这时你如果信口开河,而这个人又恰巧非常信任你,后果可能会很严重,有可能耗费的是这个人一生甚至是很多轮回的苦苦追寻。  所以佛教中对于佛经的解读一向非常谨慎,据说只有十地以上的菩萨才有资格解释佛经,怕的就是这种多少轮回的误人子弟。  这本书是我学习《金刚经》的读书札记,是本人对佛经的理解和感悟,并且其中很多感悟“颇谬于圣贤”。这些理解和感悟完全有可能是错误的,请读者千万要认真鉴别,切勿偏听偏信。  有人会说:既然你说的有可能是错误的,干嘛还要不自量力的写出来呢?  最初接触到《金刚经》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多年了,认真研读《金刚经》也愈三年,看了大量的解读《金刚经》方面的书籍,给我的感受是绝大多数的作品宗教氛围太过浓厚,基本是以仰视和膜拜的角度去写,宗教术语太多,以专业术语解释专业术语比较普遍,不易被普通读者所接受。《金刚经》号称是能破一切烦恼,而不被一切烦恼所破的经典,而佛陀的教法之根本也意在解脱众生的苦难,那么能否以较易被一般读者接受的形式去介绍佛学经典呢?本人是学心理学的,有机缘阅读到了一些国外心理学家对于佛学的解读著作,读到这些著作让我眼前一亮,他们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解读佛学,很多分析确实比国内佛学研究著作说的要透彻很多。  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起,南传佛教的禅修内观在欧美国家兴起,这些国家的把禅修内观的方法应用到了对于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的治疗之中,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近几年来,禅修内观以及应用禅修内观进行心理治疗在我国也方兴未艾,我有幸参加了禅修内观的学习,并逐渐把禅修内观融入到了自己的心理咨询实践中,这个融入的过程中加深了自己对于佛学经典的领会,也极大的激起了学习佛学经典的动力。长夜难眠,挑灯夜读,读到精彩处,常常拍案叫绝,或如醍醐灌顶,或似如饮甘泉。国外心理分析大师们惊叹佛陀是世界上最早的临床心理医生,我则感觉佛陀简直就是心理分析学、认知行为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现象学的开山鼻祖了!  在将禅修的基本原理融入到心理治疗的实践的过程中,越来越觉得佛学的基本原理,禅修的实修练习,与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治疗实践,是息息相通的。而且自己在这种应用之中受益良多,心理治疗的水平也得到很大提升,大量的来访者通过禅修认知疗法康复的案例,让我真切的感受到,佛学是伟大的智慧,也完全有理由,有必要,让这种大智慧以一种易于被人接受的、非宗教的方式走近普通读者,让更多的人能从中受益。而事实上,如果方法、方式得当,普通人确实能够通过对于佛学经典的学习调整自己的心态,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患者也确实能够应用佛学经典的心理学内涵,直接进行自我心理疏导,并取得非常良好的效果。  所以,我动手写了这本读书札记。  其中错误之处肯定百出、千出,我是这样想的:就好像一群人走在一条通往幸福美好的大路上,一个愣头青先冲在了前面,他愣头愣脑的找不准路径,在前面的路上或陷入水坑,或绊到石块,摔了一个又一个的狗啃屎。  后面的人看了会说,哈哈,那里有水坑啊,咱们将来再走到那里的时候,一定要绕过去啊。  如果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或许也是大有裨益的呢。
楼主发言:139次 发图: | 更多
  作者、成书、译者  一:作者  《金刚经》的全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作者为:释迦摩尼  释迦摩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释迦族人,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86年,但关于释迦摩尼的确切生卒时间,目前尚存在很大争议,比较能够得到各方面认同的说法是:释迦摩尼约生于公元前六世纪中叶,逝于公元前五世纪。
  二、成书  《金刚经》是佛教大乘经典中的重要著作,但说到《金刚经》的成书过程,就不得不先说说佛经的集结。  释迦摩尼所说的教法教义成为“佛经”。释迦摩尼在世的时候,他教导弟子靠口授相传,并没有文字记载。在他过世之后,由他的弟子对这些口授相传的教义进行整理、审定,由亲闻说教的人背诵佛的教诲,得到大家的公认后,最终形成佛经。  但这里面有两个问题,读者不能不查。  一个是并非所有的佛经都是在佛陀灭度后马上集结出来的,另一个是在佛陀灭度后马上集结出来的那些佛经,也不是以文字形式记载下来的,而是仍然由佛陀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口口相传。  关于佛经的集结时间,以及最早的文字记载的佛经出现的时间,目前也处于众说纷纭的状态之中。  下面引用一行所著《怎样读懂佛经》一书所说观点:  佛经的第一次集结发生在佛陀灭度的90天后,也就是公元前486年,距今2500年前(好遥远的过去!)。集结的地点在古印度北部的王舍城七叶窟,由佛陀的弟子迦叶尊者提出,由佛陀的弟子阿难尊者诵出五部《阿含经》,由优泼离尊者诵出《律藏》。但此时的集结并没有形成文字。这次集结,是最早的佛经出现的开始,史称七叶窟集结。  现存印度的七叶窟遗址  (就这么大点的山洞?怀疑阿三在忽悠?)  佛经的第二次集结发生在佛陀灭度110年后,也就是公元前376年左右,由耶舍长老提出,由七百位高僧参加,此次集结敲定了一些戒律规则,史称七百集结。这次集结也没有形成文字性的资料,集结后的成果仍由佛教弟子口口相传。  佛经的第三次集结发生在佛陀灭度后226年,也就是公元前260年,这次集结在古印度的阿育王(就是建泰姬陵的那个)的支持下进行,此次集结对《阿含经》进行了重新整理,史称“华氏城集结”。从这次集结开始,有了正式文字记载的佛经。  佛经的第四次集结发生在佛陀灭度的674年之后,也就是公元188年,由于肋尊者主持,这次集结的主要内容是经论藏的集结,此次集结也形成了文字资料。  我之所以说佛经的集结的事情,是因为当初我在读《金刚经》的时候曾经思考过此书的文字版的形成时间。如果按上面的说法,那么首次以文字形式出现的《金刚经》应该是在佛陀灭度674年之后,也就是公元188年。  这里面就存在一个问题,在佛陀亲口讲述了《金刚经》之后,一直由弟子口口相传,一直这样传了674年之后,才出现了正式文字记载的《金刚经》。这时候的金刚经,和佛陀当初口述的,还是一样的吗?会有多大的差别?  我这样的猜测并非空穴来风。因为据史料记载,在佛陀灭度的当时,也就是佛经的第一次集结时,关于佛陀所口述的一些道理到底是怎样的,就发生了很大的纠纷。比如刚开始的时候,集结的主持者迦叶尊者认为佛陀的侍者,也是佛陀的表弟阿难尊者,因为没有开悟,没有资格来参加集结,后来经过一番周折阿难才获得集结的资格,后世的传说是迦叶尊者当时是为了激励阿难精进用功获得开悟,但真的是这样吗?这是我个人的怀疑而已,绝无诽谤之意。  还有,在第一次集结,也就是七叶窟集结的时候,就有一批佛陀的弟子就集结资格、经典中的观点与迦叶尊者发生分歧,他们跑到窟外自己去集结佛经,所以就有了后来的窟内集结和窟外集结之说。那么哪些佛经是窟内集结的,哪些是窟外集结的?佛到底都说了什么,当时就有争议和分歧,那么我们又以哪个为标准呢?我查阅了很多资料,都没有找到相关的论述。  还有,即使是在第一次集结不久,由于佛经的口口相传,据说就已经开始出现了很多误解、误传。
  《付法藏因缘传》里这样记载着:  阿难走入一片竹林,听到有比丘在念诵佛法偈语:  若人生百岁,不见水老鹤。  不如生一日,而得睹见之。  阿难听过之后“惨然而叹,暗暗叫苦道:怎么佛陀的话这么快就变味了,怎么烦恼诸恶这么快就兴起了,怎么这么快就有人违反佛陀的教导而自生妄想了呢?”  阿难连忙打断了那位比丘,对他说:“你念诵的不是佛陀的话,不是修行的正道,我来告诉你真正的佛偈是什么吧。”  于是阿难念诵佛偈:  若人生百岁,不解生灭法。  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  这位比丘听了阿难的佛偈,回去以后就说给自己的师父听。师父却说:“阿难老朽,脑子不灵光了,说话总是说错,不要信他的,以前我教你怎么念的你还接着怎么念去!”  这位比丘听了老师的话,又继续念他的“不见水老鹤”去了。  这个故事虽然出自经典,但是否是真实的也不太容易考证了。然而口口相传的经典,确实极容易发生误传。那么在佛陀灭度之后,经典就这样一直口口相传,一直传了674年之后,才出现文字记录的《金刚经》,又离佛陀当时亲口所述会相差多远呢?而且在佛陀灭度之后的几百年内,佛教分裂为很多部派,各个部派之间对于佛教的教义有很多分歧,《金刚经》到底出自哪个教派?其他教派是否也认可《金刚经》?据我目前所能查阅到的资料,没有找到准确的答案。  再以最大的怀疑的态度去看,这部经书,是否真的是佛陀亲口所说呢?按照佛教的说法,这样的怀疑,差不多是在谤佛了,或许是要下地狱的,但既然是学习,总是要有怀疑,和求甚解的精神吧!  不过,在我深入的学习了《金刚经》之后,这个困惑却不解自开了。为什么会不解自开,我在后面的章节中会说。  总结起来就是:据传是在佛陀在世的时候(公元前565年,到公元前486年之间)口述了《金刚经》,最早出现文字记载的《金刚经》是在公元188年左右,或者也可能是发生在第三次集结,也就是公元260年左右。
  三、译者  《金刚经》影响较大的中文译本有六种,分别是:前秦苻坚、后秦姚兴鸠摩之罗什译本,元魏宣武帝之流支译本,陈梁安太守王方之真谛译本,隋文帝、隋炀帝之笈多译本,唐太宗之玄奘译本,武则天之义净译本。此外还有藏地译本,但在内地流传不多。这些中文译本中,以鸠摩罗什的译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也是六种译本中最早的。  我所学习的《金刚经》版本的译者是鸠摩罗什所译。  据史料记载,鸠摩罗什原籍天竺,生于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县)。幼年出家,初学小乘,后遍乘,尤善般若,并精通汉语文,曾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深究妙义。他年少精进,又博闻强记,于是备受瞩目和赞叹。公元383年前秦大将吕光攻破龟兹时被俘,次年被押往后凉。在东晋后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姚兴派人迎至长安(今陕西西安石井阿姑泉欢乐谷)从事译经,成为我国一大译经家。  鸠摩罗什是一位充满传奇的高僧,我所搜集到的关于他的传奇如下:  1、天才儿童。  鸠摩罗什是天竺人,汉语译作“童寿”。他七岁时就跟随母亲出家,每天诵一千偈,三万多言。二十岁时,受戒,学习《十诵律》,后赴龟兹(现为新疆),习学大乘。其母曾告之,他将去往东土传经说法,途中将历尽坎坷磨难。  2、一场由和尚引发的战争。  两晋列国混乱,公元382年,苻坚派骁骑将军吕光攻打龟兹,临行前在宫中对吕光说:“帝王应天而治,以爱民如子为本,并不是贪爱人家的地盘就去攻打,实在是因为那里有怀道之人。听说西国有个鸠摩罗什,深解法相,善明阴阳,是后学的宗师,朕非常想念他。贤哲是国家的大宝,如果打下龟兹,立即用快马把他送回来!”为了迎请一位高僧而不惜发动一场战争,这可能是在佛教史上绝无仅有的了。  3、第一次破戒。  吕光打下龟兹后,还没来得及返程,苻坚就已经倒台,吕光于是就在那里割据。吕光对鸠摩罗什的态度不是很好,俘虏了鸠摩罗什后,看不出他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其时,鸠摩罗什三十出头,吕光见他如此年轻,就当作凡人戏耍,硬逼着鸠摩罗什与其表妹龟兹公主成亲。鸠摩罗什怎么也不肯答应,吕光就设计,给他灌酒,灌完后将其与表妹关在一间密室里,鸠摩罗什酒后破戒。《出三藏记集》与《高僧传》记载:【光遂破龟兹,杀(白)纯,立纯弟震为主。光既获什,未测其智量,见年齿尚少,乃凡人戏之,强妻以龟兹王女,什拒而不受,辞甚苦到。  光曰:“道士之操,不逾先父,何可固辞。”乃饮以醇酒,同闭密室。什被逼既至,遂亏其节。】  喝酒喝多了,然后就发生了?  而《晋书·鸠摩罗什传》的记载则是鸠摩罗什主动“索要女人”,但有观点认为,这种记载并不可信。  4、第二次破戒  前秦灭亡后,后秦君主姚兴迎罗什入长安,拜为国师。罗什主持庞大译场,译出大量佛经,获得极大成就和声望。姚兴视罗什为奇才“圣种”,唯恐断后,便强迫罗什接受女人,以“传宗接代”。   史书记载:  【什为人神情朗澈,傲岸出群,应机领会,鲜有论匹者。笃性仁厚,泛爱为心,虚己善诱,终日无倦。姚主常谓什曰:大师聪明超悟,天下莫二,若一旦后世,何可使法种无嗣。遂以妓女十人逼令受之。自尔以来,不住僧坊,别立廨舍,供给丰盈。】  5、罗什吞针  关于鸠摩罗什破戒,也有另外一些较神奇的传说:  一次,鸠摩罗什在讲经中忽然说到,昨天夜里作了一个梦,梦中我的肩上有两个可爱的小儿嬉戏,看不清小儿的面目,若想得其究竟,还得借助于妇人。姚兴听了,不禁哈哈大笑。第二天,姚兴亲自将十位美女送到逍遥园中,请鸠摩罗什纳用。姚兴说,如此国才,不可没有后人。鸠摩罗什二话不说,拥着那十位美女进了内寝。  老师开了头,学生们自然也不例外,一时间,长安的佛家弟子们色欲盛行,肉欲成风。谁都知道,自释迦牟尼于竹林精舍创立佛教僧团开始,色戒被当作一条重要的戒律用来约束出家僧人的行为,现在,长安城里的出家人口诵弥陀,怀拥妇人,这在外界所造成的影响可想而知。鸠摩罗什知道,是到了非整治不可的时候了。  这一天,鸠摩罗什把他的三千弟子全都召集到逍遥园中,只见鸠摩罗什的案桌前放着两只磁碗,一只锋利的匕首。鸠摩罗什说,听说最近长安城里刮起了僧人纳色之风,有人说这是为了效仿老师鸠摩罗什,似乎讲得颇有道理。但是,我现在要说,我鸠摩罗什的行为,是一般的凡夫所能效仿得了的吗?  鸠摩罗什说着,端起面前的两只磁碗,那碗中所盛不是食物,而是尖锐的银针。鸠摩罗什说着,以匕首为筷,将那银针一把一把地挑入口中,像是吞食什么珍肴美味。鸠摩罗什吃完了一碗银针,用袖子抹了一把嘴,接着又端起另一只磁碗示于场下说,我已食一碗,另有一碗,谁来食呀?当下三千弟子面面相觑,一个个吓得面无土色。鸠摩罗什说,非非常之人,难为非常之举。莲花生于污泥,污泥却不改莲花之洁,我劝大家,但采莲花,勿纳污泥。  从此以后,长安城里的僧人再也没有人效仿老师鸠摩罗什纳女采色了。  6、预测天气  吕光带着鸠摩罗什行军,走到半路上,经过一个地方,晚间就在那儿扎营下寨。那是在一个山谷里边,地势非常洼下。罗什法师因为有他心通,知道这天晚间会有大水来,就对吕光说:“这地方很危险!不要在这地方扎营!如果大水来了,甚至于都可以把我们全军淹死!”吕光根本就对罗什法师不生信仰,他不相信,就说:“你懂什么!你出家人只懂得讲经说法,你懂得什么排兵布阵!你不要管!淹死?怎么就会淹死呢?”也就不接受他的建议。  这天晚间,到半夜的时候,说巧不巧?嗐!果然山洪暴发,从山里流出水来;这水不知多大,把吕光的军队淹死了五、六千人。他带着七万人马到龟兹国作战,大概死了几千,回来,在这里又淹死了一部份。  由此之后,吕光才知道鸠摩罗什法师是有一点来历的,是有神通的,是个不可思议的人;以后不敢那么轻慢,也就很相信鸠摩罗什法师了。  7、死后舌头不烂  东晋义熙九年(413),后秦弘始十五年,鸠摩罗什走完了他七十一岁的人生道路,于长安逍遥园内溘然长逝。逝前鸠摩罗什说,我所译经卷字字玑珠,句句真言,我之寂后,愿留金刚不坏之舌以作证明。果然,荼毗后的鸠摩罗什肉身全毁,火烬之处,唯留一舌,以手击之,当当之声类似金属。  关于鸠摩罗什的传奇,在我感觉是比较混乱的,一会是天才高僧,充满法力,一会又好像很无力的受到各种逼迫,甚至是侮辱,一会又能被人灌醉,吕光曾经戏弄他,逼迫他骑牛,骑烈马,想看他摔下来取乐,好像鸠摩罗什也只能忍辱负重。  我个人的感觉是,鸠摩罗什大师,破戒是可能破了,也很无奈的被军队所裹挟,被野蛮的军人所戏弄,侮辱,最终经历千难万险,饱尝了各种痛苦屈辱,终于完成了译经的大业。至于罗什吞针,预报天气,舌头不烂之类的传说,可能是后世为了大师的形象更好一些,而有意无意杜撰的吧。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
  这是我在网上百度到的,至今仍树立在龟兹的鸠摩罗什的塑像。看着这位跋涉千山万水,历经种种苦难,而最终完成了自己的事业的人,我并没有因为对那些神迹传说的怀疑,而对大师有丝毫惋惜,相反,深入研读了《金刚经》之后,我觉得,大师的苦难,以及在苦难中显现出的平凡,恰恰是和《金刚经》的精髓所呼应的。我有时甚至想,由鸠摩罗什来译出《金刚经》或许是最合适的。  《金刚经》和很多佛经不同,它所述说的内容,正是这种平凡中的超越!
  经题  《金刚经》,全名为《金刚波若波罗密经》,或《佛说能断金刚波若波罗密经》,《大般若经。能断金刚分》等。  《金刚经》是《大般若经》的第九会,也就是说,《金刚经》是从《大般若经》中抽出的一部分,然后单独成册,成为一经。  经题的具体解释如下:  金刚:  金刚一词,是从梵语翻译而来,是一种物的名称,这个金刚,不是汉语里面的金刚石的意思,也不是四大金刚里面的金刚。金刚这个词更多的是一种比喻。这里的金刚到底是种什么东西呢?我们用这种东西所具有的几种性质来说明。  1、锋利  这种东西能破一切物,所以说很锋利。  2、坚固  这种东西不被一切物所破,所以说坚固。  3、宝贵  这种东西非常珍贵,不同寻常。  般若  这两个字的读音是:bō rě ,读“波惹”之音,不要把这个词读成“班弱”的读音。  般若也是梵语,直接音译的词,就像是咖啡、巧克力一类音译的外来语。  般若翻译成汉语的意思,勉强可以翻译成是智慧的意思。  这里的智慧和聪明是有区别的。  比如一个人小的时候耳聪目明,这叫聪明,当一个人老了,老眼昏花,可以说这个人不聪明了,但不能说这个人不智慧了。再比如,一个人手艺很好,很巧妙,或者说智商很高,能解很高深的数学题,这也不是智慧,智慧和智商也不是一回事。  什么是智慧呢?  我自己想了一个不知道恰当不恰当的例子,比如人类在旧石器时代,有一些原始人使用石器的技术很高,能有办法找到非常合适的石头做工具,这叫聪明。而这时忽然有一个原始人,想到了人不但可以捡现成的石头,还可以自己主动的打磨这些石头,让它们更加好用,于是人类就进入了新石器时代。这个人能够从几十万年的捡石头用,转变为醒悟到人也可以自己打磨石头的能力,这种醒悟的能力,就有点接近智慧了。  再举一个比喻:人类造机器人,造了很多级别的机器人,越来越高级,从386到N86,终于有一天,一台机器人“自醒”了,感觉到机器人不应该再无休止的受人类的摆布,自己应该做自己的主人。这种觉醒,就类似于这部经书里面说的智慧了。  究竟这部经书里面所说的智慧是什么,还需要读者和我一起在学习这部经书中去思考。  波罗蜜  小时候从电影里经常听见和尚一类的人说波罗蜜,当时以为是一种好吃的东西,后来读书知道不是的。  波罗蜜,也是音译过了的词汇。翻译成汉语的意思就是:到彼岸。  到哪个彼岸呢?就是到达了脱生死轮回,永不不再受所有烦恼折磨的彼岸。  经  就是佛陀所说的法,叫做经。  把整个经题连起来说就是:有一种宝贵的大智慧,锋利、坚固,能破掉一切的烦恼,而不被一切烦恼所击败,带领我们达到永远摆脱生死轮回,永远远离一切烦恼的地方!  听听,是不是很牛的一件事啊?  按说翻译《金刚经》的作者应该是比较深刻的领会了经书的精髓了,既然这部经书这么牛,那么翻译这部经书的鸠摩罗什,为什么还会被军队所裹挟,面对吕光对他的那些戏耍,忍辱负重而无计可施呢?他在被迫骑牛、骑马的时候,在被灌醉了酒破戒的时候,难道没有烦恼吗?还是一种阿Q似的精神胜利法?  这也是我以前一直存在的一些困惑,如果读者跟随我的足迹,深入《金刚经》中去探索一下,相信会有不同的答案。  为什么说《金刚经》的般若智慧那么牛,可以破一切而不被一切可破,在我本人仔细研读了《金刚经》之后,感觉确实是如此的。下面,我就将我读《金刚经》的一些体会,结合经文的意思,和大家分享一番。
  第一品:法会因由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翻译:  我听佛是这样说的:当时,释迦摩尼佛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和大比丘一千二百五十人居住在那里。在那时,世尊到了吃饭的时候,披着袈裟,手托着钵盂,到舍卫城中乞食化缘。佛陀在舍卫城内,次第乞食后,返回祇树给孤独园,吃完了饭,把袈裟和钵盂都收好了,洗了脚,然后把座位铺好,坐在那里开始修行。  注释:  如是我闻  这个“如是我闻”是有一定来历的。《涅槃经》上记载,在佛陀将要灭度时,佛陀的侍者阿难曾经问了佛陀四个问题,其中一个就是:当佛陀灭度以后,弟子们在集结经典的时候,开头的时候该怎么办。佛陀回答说:日后要集结经典的时候,就在经典的开头加上“如是我闻”四个字,以表示你们就是这样听我说的,别人就会相信你所说的话是真的,另外也以此来作为佛陀与外道典籍的区别。所以佛陀的弟子在整理佛陀的言教的时候,都加上了如是我闻四个字,我们后世所看到的佛经,也往往都会在经的开头看到这四个字了。  一时  一时,就是那时,当时的意思。古印度人时间观念比较模糊,所以在记述事情的时候不太喜欢写清确切的时间,一般爱以“一时”、“尔时”来描述。  佛  这里的佛指的就是释迦摩尼。在佛教的典籍中,一般单独使用“佛”这个词的时候,指的是释迦摩尼,如果是别的佛则会加上其他名称,如:燃灯佛,阿弥陀佛。释迦摩尼除了佛这个称谓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名字,如下文中的“世尊”指的也是释迦摩尼。  舍卫国  舍卫国是为中印度古王国名,有关此国之位置,据英国考古学家康林罕推定,近于尼泊尔之奥都,古北方约九十余公里处。佛陀在世时,波斯匿王统治此国。据分别功德论卷二载,佛陀于舍卫国前后居住二十五年。  祇树给孤独园  关于祇树给孤独园,有一个佛教的典故:  给孤独,是中印度乔萨罗国舍卫城之豪商,性慈善,好施孤独,故得此名。在王舍城听释迦牟尼佛说法,深归依之,请至其国,购太子祗多之园林,以赠释迦,使之说法。太子戏言,能以黄金布地方出让。须达多以金布地,而太子以祗树施之,此园遂因之而得名曰:“祗树给孤独园”。  祇树给孤独园遗址  大比丘  大比丘,指高僧大德。在佛教中男性出家众叫比丘,女性出家众叫比丘尼,在家的佛教徒称居士,男性居士叫优婆塞,女性居士叫优婆夷。  食时  佛陀在世的时候,要求弟子日中一食,过午不食。每天外出乞食的时间大约是上午八点到十点之间,这里说的“食时”指的就是到了该外出乞食的时候。  次第乞已  佛陀当时的教义,是不允许出家众从事生产劳动的,一切生活来源都依靠乞讨而来。以佛教的观念,僧众出行乞食,一方面是教化众生,一方面是给众生对僧众布施的机会,而众生会因为这种布施而获得很大的功德。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这也是对众生有好处的事情,所以要求僧众出去乞食的时候不许嫌贫爱富,应该挨家按次序去乞讨,所以有了这里的“次第乞已”之说。据说佛陀刚刚悟道的时候,一下子来了六个天人,每人向佛陀布施了一个钵盂,佛陀不忍任何一个失去布施的机会,就把六个钵盂用加持力叠成了一个。如果读者有兴趣的话,将来看到有佛陀持钵的塑像,那个钵上应该有六个纹路。  佛经的记载,有一定的规矩,讲究六种成就:  第一是信成就:信即“如是”。  第二是闻成就:闻即“我闻”, “我”就代表结集这部经的人,就是阿难尊者。这样一部无上甚深的经典是我阿难尊者亲自从佛那里听闻而来,这叫闻成就。  第三是时成就:时即“一时”。   第四是主成就:主即“佛”,也就是说法者是谁。   第五是处成就:指佛陀说法的地方。比如“一时佛在舍卫国”。  第六是众成就:众就是听法者。  上面的第一品中,把这六种成就都交代清楚了。  所有佛经的记述都遵循着这个固定的规矩,有兴趣的读者在阅读别的佛经的时候,可以留意注意一下。  《金刚经》的分品  鸠摩罗什所翻译的《金刚经》是不分品的,现在我们所看到分品的金刚经,是南朝梁代的昭明太子所分。  心得:  1、真实的佛陀  这一段经文展现了一副佛陀在世时生活的真实画面,在这里的佛陀不是高坐云端、光芒四射,而是以一个普通僧众的形象出现,披上衣服,赤足,手托钵盂,在城里挨家乞食,然后回来后还得洗脚。这和西游记里面在天宫和孙悟空PK的佛祖显然是大相径庭了,也和影视作品中坐在金碧辉煌的大殿里的佛陀完全不同。在这幅画面里面,佛陀就是一个普通人,而这种形象正和《金刚经》这部书的经旨相契合。其实历史上真实的佛陀或许正是如此,在佛教早期的经典《阿含经》中所记载的佛陀的很多事迹,也印证了这一点。《阿含经》中记载,佛陀曾经被尖锐的树枝扎破了脚,曾经有病背痛,让弟子化缘回来了热水和油,在热水中泡澡,然后用油涂抹后背,病痛才解除。这就是真实的佛陀!  2、与时俱进的戒律  在佛陀的时代,修行的僧团往往没有固定的居所,或在树下,或在林中,或在岩穴修行,除了衣钵以外没有任何私有财产,不允许有任何是生产劳动活动,一切供给完全靠乞讨得来,严格的执行日中一食、过午不食的戒律。  但我想这可能是和当时古印度的自然、社会环境有关。印度地处热带,气候炎热,无需御寒的房屋,在野外也能生存,而且当时的社会氛围,民众对出家修行的人尊崇程度很高,出家人具备乞讨生活的社会条件。出家人既然不从事生产劳动,体力消耗自然不多,日中一食也可以基本满足热量需要了。而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很多戒律就显得不太适合当地的实际了,比如中国很多地区冬季非常寒冷,就必须要有固定的寺院才行;而且民众对于僧众布施的热情也远不能和南亚大陆的国家相比,所以寺院得有自己的田产作为长期供给的有效保障;由于有了田产和固定的寺院,就滋生出了很多必须要进行的劳动,到了唐代百丈立禅规的时候就提出“一日不做,一日不食”了,由过去的完全乞食,摒弃生产劳动,变为中国式的“农禅”模式了。我想这就是戒律和禅修的与时俱进吧。  经常从事生产劳动,体力消耗当然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再坚持日中一食,好像也不太符合实际了,可惜的是现在好多学佛的人依然在强调日中一食,并且论述日中一食对身体的种种好处,我想这应该是食古不化了。  而现今的社会,和唐代又是一番翻天覆地的变化了,在佛教戒律,宣扬佛法的方法上,是否也应该有所改变呢?
  第二品:善现启请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稀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善现启请  翻译:  此时,长老须菩提从大众中站起,袒露右肩,右膝着地,双手合掌恭敬的对佛陀说:“举世稀有的世尊,您以最殊胜的护念,护念了那些大菩萨;以最殊胜的付嘱,付嘱了那些大菩萨。世尊,发了菩提心,想要达到最高大道的人,应当如何把这份发心安稳住,不退失,又如何能降伏住自己这一颗躁动,烦恼的心,让它平静下来呢?”  佛陀告诉须菩提:“你问的很好,很好!须菩提,正像你所说的,我以最殊胜的护念,护念了那些大菩萨;以最殊胜的付嘱,付嘱了那些大菩萨。你现在可以仔细的谛听,我为你一一解说,发了菩提心,想要达到最高大道的人,应该怎样安住自己的心,不退失,这样降伏自己躁动、烦恼的心。”  “啊,是!我很愿意,很高兴,也很想听到这些”。
  注释:  长老  长老是对人的尊称,在僧众中,凡年高、德重、位崇、能悟解佛法的,都可以成为长老。  须菩提  须菩提,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号称解空(对于空性的理解)第一。在汉译名字中还被译为空生、善现、善吉、妙生。  长老须菩提有如下故事:  须菩提诞生的那一天,家中所有的财宝、用具都忽然不见了,全家人都非常的忧心,所以很快的请相师回来卜卦。  相师卜卦后,说道:“这是一件可喜的事,你们家所生的是贵子,室中金银宝物在贵子初生时会一切皆空,这象征着他是解空第一人呢!就为他取名‘空生’吧!这是大吉大利的事,他将来不会为世间的名闻利养所束缚,就是为他取名‘善吉’也好。”  相师的话,安定了全家人的心,从此,尊者的大名,有人称他“空生”,也有人称他“善吉”,直到三天以后,尊者家中的财宝和用具,才又恢复原状。所以须菩提有又善现。  本品经文的“善现启请”就是用的善现这个名字。  在《西域记》中记载,须菩提本来是东方青龙陀佛(本来早就已经成佛了),在释迦摩尼的法会上以罗汉(比佛的级别要低)的形象出现,来辅助佛陀度化众生。因此,古代大德所注解的《金刚经》有的被称为《青龙疏钞》。
  提到《青龙疏钞》,让我想到了一个有趣的禅宗公案,在这里和大家顺便分享一下:  德山是四川剑南人,俗姓周,早年出家,博览律藏,精通《金刚经》,时人称为周金刚。听说南方禅学兴盛,大为不平道:“千劫学佛威仪,万劫学佛细行,然后才能成佛。南方魔子,竟敢说即心即佛,真是大逆不道!”   他决心到南方向禅宗挑战,于是挑着阐释《金刚经》的专著《青龙疏抄》,由四川而下湖南。初到澧州,路上见到一个老太婆卖油糍,便放下担子,要买点心吃。   婆子问:“你挑的是什么东西?”   德山说:“是《金刚经》的疏抄。”   婆子说:“我有一个问题,如果你回答得上来,白送油糍点心。如果答不出,你就到别处买去。”   德山自负地说:“但问不妨。”他心想,就凭你这个老太婆,还想把我难倒?你还不知道我这个研究《金刚经》大名家的厉害啊。   婆子悠悠地说:“《金刚经》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那么你‘点’的是哪个‘心’?”   德山无言以对,汗如雨下。   婆子说:“你还是去参访禅宗大师吧。”说罢,挑起担子,飘然而去。   点心,本是口头词语,指用来充饥的糕饼等零食。老婆婆却巧用汉语一字多义的特点,把“点心”的“心”说成是大乘空宗所宣扬的抽象本体:真心,也就是清净心或佛心、佛性。  于是德山想,一个茶店的老婆婆都能问得如此高妙,肯定附近有高僧。他就向老婆婆打听,老婆婆告诉他五里之外有龙潭寺,住持就是龙潭崇信禅师。德山便按老婆婆指点去参学龙潭和尚。那天到了龙潭禅院,德山刚到就问:“我早就向往龙潭,可是到这里,潭也不见,龙也不现。”龙潭和尚从屏风后走出来告诉德山:“你已经到了龙潭了。”德山与龙潭和尚进行了一番论战之后,就决定在龙潭寺住下了。一天夜里,他侍立在龙潭身边,龙潭说: “夜已深了,你先退下去休息吧。”德山就向龙潭道别,掀起帘子往外就走,可外面漆黑一团,德山不得不折转回来,说: “外面黑”。龙潭便点燃一枝烛火递给德山。德山正想接过来,龙潭却又把烛火吹熄了。德山顿时豁然开悟。
  说到这里,我又想到了虚云老和尚的悟道故事(呵呵,请原谅老张联想过多啊,既然是学习札记,就不免想的多一些)。  虚云禅师,俗名萧古岩,字德清,别号幻游。清道光20年,公元1840年,出生在福建泉州,出生时母亲就去世,后由庶母抚养长大。父亲萧玉堂公宦游福建,在永春州衙任幕僚,后来受聘入泉州府幕。虚云禅师幼时,从师读儒书,17岁离湘至闽,19岁至福建鼓山涌泉寺出家,拜常开为师。次年依妙莲()受戒。  在现代佛教史上,虚云坚持苦行长达百余年,历坐15个道场,重兴6大祖庭,以一身兼承禅门5宗,法嗣信徒达数百万众的高僧,唯有禅宗泰斗之誉的虚云。  有一次虚云和尚带领僧众打禅七(出家人一种集中打坐修行的方式),护七法师例行给每位坐禅的法师上开水。当护七法师给虚老上开水的时候,不小心,开水溅在虚老的手上,茶杯随即掉在地上,摔碎了。就在这个时候,虚老顿断疑根,庆快平生,如梦初醒。自念出家漂泊数十年,此次若不堕水大病,得遇善知识教化,几乎错过一生,哪有今日悟道之事!于是作偈云:  “杯子扑落地,响声明历历。  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  又有偈云:  “烫著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语难开。  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  难为德山的老婆婆说的到底是啥意思?德山为何答不上来?后来灯被吹灭了,德山为什么会悟道?虚云老和尚为何打破了茶杯会悟道?德山和虚云的悟道有何共同之处?  老张在后面的对《金刚经》的学习札记中,会提出自己见解,当然啊,我的见解不一定是对的,仅供大家参考。  联想的太远了,再回到须菩提。关于须菩提的传说还有很多,按照藏传佛教的说法,须菩提实际上是文殊菩萨的化现,由于他完全精通般若智慧的密意,所以在佛陀宣讲完大乘佛法之后,须菩提是一个被允许传讲般若法门的人。  还有坊间传说,须菩提就是孙悟空的师父菩提老祖,当然,这只是纯粹的传说了。大致的意思是,吴承恩在写作西游记的时候,是以须菩提为原型去写孙悟空的师父的。  总之,须菩提是个很牛的人,提出的问题自然也不同凡响,正是由于他的这个提问,引出了整部《金刚经》的讲述。  偏袒右肩  为何要偏袒右肩?因为在印度的风俗中,露出右肩是表示一种恭敬的礼貌,表示弟子以右手持劳逸之礼。  右膝着地  左脚掌着地,右膝盖着地,这是佛教里面的表示恭敬的礼仪。礼拜的时候则是双膝着地。  合掌  佛教弟子行礼时为何合掌呢?而不是象我们古代那样抱拳,这里面也是有象征意义的。合掌,表示归向中道。合,不持外物,吾人两手东拉西扯,全是尘垢,今则合之,即是背尘合觉。  如来  如来是佛陀的另一个称呼。佛有十种称呼,分别是:如来、供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天人师、佛、世尊。以后读者见到以上各种称呼,就知道都是在称呼释迦摩尼了。  善  这里的善,不单单是善于的意思,还包含着大慈悲,殊胜,巧善,智慧的意思。  护念  “护念”一词,是鸠摩罗什翻译的,在静义翻译的版本里翻译为“利益”,在玄奘翻译的版本里为“摄受”  南宋佛学家李文会解释为:善护念者,善教诸人不起妄念也。  菩萨  普通人提起菩萨,首先会想到一手拿杨柳枝,一手拿玉瓶的观音菩萨,知识再多一点的人还知道有普贤菩萨、地藏菩萨和文殊菩萨,在大众人群的心目中,菩萨是级别仅次于如来佛祖的高级别神仙。  但在真正的佛教经典里面,所定义的菩萨,和大众所想象的菩萨还是有区别的。我们这部经典里面所说的菩萨,所指为何?是仅仅指的观音、普贤、地藏、文殊四大菩萨吗?不是的。
  在这里顺便将佛教中菩萨的涵义向读者普及一下。  菩萨,为梵语中菩提萨锤的简称。翻译成中文意思,是觉有情,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乘行者。从广义上说,从发心度众生到成佛之前的生命体都可称为菩萨。也就是说,根据大乘佛学里面,“人人具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理论,把凡是立下宏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都称之为菩萨。从狭义上说,只有破除了一切的分别执着,同时又能修一切的善行,才是真菩萨。菩萨具有两种基本含义:菩萨是觉悟了的有情生命体;菩萨能帮助有情生命体觉悟。  有情,就是具有情感的意思。  之所以在这里详细介绍菩萨的概念,是因为在金刚经的后续部分,多次提到菩萨的概念,以我个人的理解,本经所提到的菩萨,是指广义的菩萨。在有些佛教论坛,或者佛学群里面,经常见到有人赞叹对方是大菩萨,指的就是这种广义的菩萨。
  付嘱  付嘱:叮咛,教诲之意。  善男子,善女人  善男子,善女人,不仅是指善良的男人、女人之意。这里说的善男子、善女人,指的是闻听佛法,立下宏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男人和女人,也就是上文所说广义的菩萨。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首先说一下读音:耨,读nòu   什么叫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呢?  阿耨多罗,翻译为:无上。这里的无上,并不是说最上,而是超越了一切的意思。  三藐,翻译为:正等。三菩提,翻译为:正觉。  一句话完整的意思就是:无上正等正觉。  无上正等正觉又是什么意思?不是一句两句能解释清楚的,只能在后续的对金刚经的研读中逐渐说明了。  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这句话在《金刚经》不同的版本里面,有一些出入。在很多版本中,词句为“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整部《金刚经》共三十二品,分明显的上下两部分,在一般的版本中,在上半部的第二品中,须菩提以“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这句话发问,引出整部经书,在下半部的开始,也就是整个经书的第十七品中,又以同样的话重复发问了一次,然后佛陀的回答在字面上也和上半部的回答大致相同。  近代佛学家江味农居士,对此提出了不同意见。民国时期,北京大学图书馆搜藏敦煌石室写经八千余卷,聘请江味农进行整理,江味农由此发现了敦煌本的最早的《金刚经》版本,此版本的第一次发问为“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而第二次发问则为“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随后江味农居士详细的解说了为何两次发问在字句上会有不同。在我的读书札记里,此处选用了江味农的版本,具体两种发问有何不同,我会在后面的讲述中详细说到。
  心得:  1、须菩提提的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须菩提所提问题,在字面上的意思是:“发了菩提心,想要达到最高大道的人,应当如何把这份发心安稳住,不退失,又如何能降伏住自己这一颗躁动,烦恼的心,让它平静下来呢?”这句话颇具宗教意味,而且什么是“菩提心”也让读者不太容易理解。  《金刚经》号称可以破一切烦恼,而不被一切烦恼所破,一切佛法皆从此经出,可以了脱生死,直达佛境,此经对中国佛教乃至文化影响甚大,古今注疏达八百多家,研读《金刚经》而悟道者更不计其数。这样一部大经,就是为了回答须菩提的这个提问而作,可见须菩提的这个提问,非同一般!  抛开提问的宗教意义,我试着从生活和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一下须菩提所提的到底是个啥问题,以及这个问题的意义所在。须菩提所问的,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第二个层面是,发心之后,怎样去安住在这个心上,如果受到侵扰,怎样去呵护这个发心。  我们先来说第一个层面,发心。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常规的解释是“无上正等正觉”,这样的解释其实也会让一般读者一头雾水,无上正等正觉是个啥东西?以我个人的理解,就是非常美好,绝对正确,超越了一切烦恼的意思。无论是佛教、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所追寻达到的,都是一种美好、无误、超越一切烦恼的幸福境界。也就是这些宗教所宣称的“佛性”或者“爱”,或者“真知”一类的。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想要达到非常美好,无误,超越一切烦恼的心。  我们每一个人,又有谁不愿意去获得一种非常美好、无误、超越一切烦恼的幸福生活呢?没有人愿意去一个和友谊、爱和信任相反的地方。所以这个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与其是说发起这个心,还不如说是发现了这个心,因为每一个人在内心之中,这个寻求幸福的心,都是与生俱来的,本来就具有的。须菩提在最初提问的时候,所说的确实是发起这个心的意思,而佛陀通过一步步的解答,也是逐渐把这个发起,引导到发现。发现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但要发现自己的,而且要发现别人的,最终发觉自己的和别人的,其实是同一物,这一点我在后面还要说。
  这就是须菩提所提问题的第二个层面: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如果我们能够一直保有这份趋近幸福的原动力,并不断的按照这份动力去行动,那么我们的生活虽然不是一定会达到某种程度,但肯定是会越来越趋近美好的。生活在越来越趋近美好的状态之中,难道这不就是美好生活本身吗?如果按照佛教的观点,人是有轮回的,那么人一个轮回接着一个轮回的保有这种原动力,并且一直去趋近幸福,那最终不就是可以达到佛的美好了吗?  所以,须菩提所提的问题,是一个终极性的问题,也是一个怎样从凡夫直达佛果的问题。所有的人都有很多很多的烦恼,如何彻底超越这些烦恼,如何摆脱死亡的困扰,如何了脱生死的轮回?  所以,须菩提所提的问题,不但是一个终极性的问题,也是我们所有人都需要面对的最大的问题!  当佛陀爽快的答应:“汝今谛听,当为汝说”的时候,难怪须菩提会那样高兴的说:“唯然,师尊,愿乐欲闻!”,是啊,我很愿意,很高兴,非常想听听您的解答啊!
  从这一品到后面的第十四品,佛陀做了大段的解答之后,须菩提闻听之后的表现是:“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稀有师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按照佛经所讲,须菩提是累世修行的智者,是具有极大智慧的人,他不知经历了多少轮回的苦苦探索,也从没有听到过金刚经这样的,能完全解开这个问题的经文,所以老泪纵横,涕泪悲泣!亲爱的读者,你有兴趣跟随经书,去探寻一番吗?看看佛陀究竟说了些什么样的道理,让累劫以来苦苦追寻这个问题的须菩提老泪纵横呢?  2、佛陀的回答  在这一品中,佛陀已经简要的回答了须菩提的问题: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  应该这样住,这样降服其心。这句话不是简单的客套语,而是有所指,古今注疏金刚经的大德早就发现了这里的倪端。  这样住,是怎样住?  如是降伏,又是怎样降伏?  佛陀此处所指,正是第一品中的描述:着衣持钵,乞食,洗足,敷坐,打坐。佛陀的意思是,了脱生死,破一切烦恼,而不被一切烦恼所破,就在这些日常的行为中。超越一切烦恼,不是练出什么紧箍咒一类的法宝,也不靠威力无边的五指山,靠的就是这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当然,这一切也绝不是阿Q似的精神胜利法,否则须菩提就不会老泪纵横了,古今也不会有那么多因金刚经而开悟者了。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往下看佛陀的具体言说。
  顶  
  晚上更新,以后每日一品,直到32品
  第三品:大乘正宗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服其心;所以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翻译:  佛陀告诉须菩提说:“诸位大菩萨,应该这样降伏其虚妄的心念。对一切众生,不管是从卵壳里出来的生命;母胎里孕育出来的生命;因潮湿因缘而形成的生命;还是因业力而变化出来的生命;不管是身体有形状的生命,还是身体无形状的生命;也不管是有思维的生命、没有思维的生命、还是既有思维又无思维的生命。所有这些生命,我都要度脱他们,使他们进入永无苦报、烦恼,进入不生不灭、生命绝对自由解脱的境地,照这样度脱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事实上自己还要知道没有一个众生是因为我而得到解脱的,这是什么原因呢?须菩提,如果菩萨在度脱众生的时候,心里还执着着有自我、他人、各种众生、生命延续的种种相状的话,这就不是真正的菩萨了。”
  注释:  摩诃萨:梵语的译音,对菩萨的尊称。  李文会注曰:摩诃言大,心量广大,不可测量,乃是大悟之人。  众生  这里不仅仅指人类,而是包括一切有生命的东西。  卵生、胎生、湿生、化生  古代印度人,通过对生命产生的形式的观察,总结出的生命出现的四种形式。卵生、胎生好理解,所谓湿生,就是印度人认为在潮湿的环境中可以生出生命来,而化生就是忽然之间一下子从无到有生出来的。个人认为这是古代印度在自然科学不发达的情况下,对于生命产生形式的简单总结。  有色、无色  除了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四种之外,另有一种生命为“有色”,是有形象,有物质可以看见的。另有一种生命是“无色”,不为我们所知,也看不见,可是它确实存在。佛教认为欲界和色界的众生是属于有色的,有有形的身体形象,无色界的众生是无色的,没有有形的身体形象。  说到这里,需要补充一下三界的知识。在文艺作品中我们经常听到所谓:“跳出三界外”,在三界之内再没有对手之类的话。大众语言中的三界,一般是指道家的三界,也就是人、神、魔三界。而佛教里面的三界则比这个范围要广,在佛学里面三界指的是:欲界、色界和无色界。  欲界:欲,就是欲望,也就是说生活在这个层次的人,欲望特别的强烈。什么叫欲望呢?佛经里对欲望的定义是需求,一方面是生理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心理上的需求。关于欲望的内容,佛教里面通常说有五欲,就是对财物需求的财欲;对男女房事需求(或对同性之间的爱恋)的色欲;香欲,鼻子希望嗅到好嗅的气味;味欲,舌头希望尝到可口的味道;触欲,身子希望感觉到美好的感觉。在欲界里生活的众生,对五欲都有非常强烈的需求,所以,这个世界就叫欲界。在佛教中,人,恶鬼以及很多低级别神仙,都是欲界天里面的。这样的分法,一个欲界天基本就包括道教里面的三界了。  色界:色界位于欲界之上。相传生于此界之诸天,远离食、色之欲,但还未脱离质碍之身。所谓色即有质碍之意。由于此界众生没有食色之欲,所以也没有男女之别,生于此界之众生都由化生,依各自修习禅定之力而分为四层,分别是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按这样的说法,色界的众生,是比神仙还牛一点的了。但究竟色界是怎样一回事,神仙的状态我们还勉强能理解一点,到了比神仙还牛的境界,就实在是不好理解了。  无色界:“色”是质碍的意思,无色就是没有质碍,即指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束缚,所得到的自由状态。是通过修习厌离物质的四无色定,或称四空处定而获得的天界果报。无色界中,也因修行的深浅而分四种差别,即一空无边处,二识无边处,三无所有处,四非想非非想处。此四处称为四空处,四空天,或四无色处、四无色天等。  在我研读《金刚经》之初,曾经决心下大力气搞清佛教的三界到底是啥意思,后来发现这基本是徒劳,这应该是到了一定的禅定境界之后才能理解的,这里也只能给读者介绍这么多了。  无余涅槃  无制约的涅槃世界,完全真实的涅槃,完全脱离肉体束缚的状态,消灭了烦恼而获得永远平安、寂静的境界(好诱人啊!)。当人断绝一切烦恼,从而使未来生死的原因业已消灭,但肉体尚存时,成为有余涅槃;当人连其肉体也已经消失的状态,则称无余涅槃。具体地说,就是不仅已断尽一切心惑,而且连肉体也消失的状态,在完全无迷的状态中死去,而与永恒的真理归于一体。  相  相:就是性质状态,所显现的属性,认为事物有一个独立不变的实体在。  我相  自我观念,认为有作为实体的自我存在的妄相。由于在妄想中出现的形态与我相似,人们就把他当做实我,即指灵魂。  人相  人我观念,指他人。  众生相  以他人为独立不变的实体的观念。即认为生者本身就意味着灵魂或者人格主体的存在,指众生。  寿者相  个体,生命观念。个体就意味着灵魂或者人格主体的存在。
  心得:  1、须菩提在开篇询问的发心主体是:“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陀在回答的时候,为什么说:“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在须菩提那里,本来提出的是针对善男子、善女人的问题,但佛陀回答时针对的对象则是菩萨,而且前面还冠以摩诃萨的尊称。个人以为,这是佛陀对于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重视,在佛陀眼中,只要是发起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均已经步入了菩萨的初步境界(发心菩萨),而且是一种很大很高的境界,所以冠以摩诃萨。这充分说明,发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非常重要的,是走向解脱的第一步。  2、关于“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这句话的涵义  这句话包含三层涵义:  (1)、佛教之中,所要度化的对象不仅仅是包含人类,还包含了一切有情,也就是一切具有情感的生命体,在佛陀眼中,动物,包括低等的动物也在度化之内;  (2)、所有的有情生命体,在最本质上和人类是一样的,都具有佛性;  (3)、传统意义上的神仙鬼怪,也一样是有情生命,也是需要度化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传说中的天帝一类,也还没有达到彻底解脱自由的状态,还是需要继续努力修炼的同志。  3、关于相的概念的重要性。  什么是相?这是一个重头戏!也是理解整部《金刚经》最关键的所在!以我个人的观点,整部《金刚经》都是以对“相”的理解为基石而展开的。  相,是一切有性质属性可以显现的东西。引申一下,凡是事物的性质、形状、属性的显现,都可以叫做“相”。反问一句,存在没有任何的性质、形状、属性可以显现的东西吗?如果一个东西,没有任何的性质、形状、属性可以显现,那这个,还能叫做“东西”吗?应该干脆就是一种不存在的状态了。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相”就是事物本身,所有的“东西”和存在,都可以叫做“相”。  这是从外在表现上去描述什么是相,也就是说:  (1)、事物的性质、形状、属性叫做相;  (2)、无性质、形状、属性,则无事物;  (3)、性质、形状、属性就是事物本身,也是相。  但如果要从深层次上去讨论相的本质是什么,就需要引入佛学中“缘起”的概念了。  4、什么是缘起  以下问题将比较哲学化,也较难理解,希望读者能耐心阅读。  什么叫缘起呢?  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生起变化,都有相对的互存关系或条件。简单的说,就是万事万物,都是因缘组合的显现,没有一件事物,没有任何一个“相”,有自己独立的性质,事物都是依赖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用佛陀的话说就是:有此故有彼,此生故彼生。
  我们进一步做以下探讨:  (1)、如果世界只有单一物质存在,会是什么样子。  请想象一下,满眼都是纯粹的,无差别的“蓝色”,那么,你看得到蓝色吗?  看不到的,你什么也看不到。  西哲曾经说过:一片光明,就是一片黑暗。  如果没有了黑暗做背景,光明无法显现,一片光明,也就是一片黑暗了。既然一片光明就是一片黑暗,那么如果只有黑暗,就没有光明,也就无所谓有“黑暗”了。  同样,如果世界满眼都是无差别的,纯粹的同一种颜色(包括也没有明暗的对比),你将看不到任何。  所以,当世界只有一种纯粹单一属性的物质存在时,你将感受不到任何。  (2)、最初的图像的出现  请看下面的图  我们把上图中灰色的部分定义为X部分,把黑色的部分定义为Y部分。  如果仅有X部分的存在,那就又回到了我们上文中所说的,一片光明就是一片黑暗,我们将看不到任何,也就是说,产生不了任何图像。  同理,只有Y部分存在,也如此。  X部分具有灰色的颜色属性,Y部分具有黑色的颜色属性。当两种属性相交,在交汇处由于属性的冲突,产生差异,边界诞生了,图像也随之诞生,于是,我们感觉到了。  简言之:冲突产生边界,边界带来图像,进而创造出感觉。  我们归纳一下,产生感觉的必要因素:  (A)、存在属性的差异,这是因;  (B)、两种差异有机会遇到一起,产生交汇,这是缘。  两个条件合起来就是:因缘  5、缘起和相的关系  以上叙述,用禅修的语言来说就是:因缘,创造了感觉;感觉的本质,是因缘。再简单点说:世界的本质,是因缘。世界的本质,是缘起的。由我们前面叙述可知,相就是事物的性质、形状、属性,也就是事物的本质,事物就是相本身。那么由此可知,相的本质就是缘起,一切相,都是缘起的产物,没有一个独立于它物而存在的相。  6、我相的深入探讨  深入探讨了相的本质,对于我相的探讨就有了基础。我们分成以下几个步骤讨论:  (1)、当失去一切感觉之后的状态  假设,我们失去了一切感觉:听觉、嗅觉、视觉、触觉、味觉等,我们将不再能够感觉到任何东西。而且同时也失去了关于过去的一切记忆。(准确的说,失去关于过去一切的记忆,和失去感觉是一回事。因为我们关于过去的一切记忆,也都是通过听觉、嗅觉、视觉、触觉、味觉获得,或者说,我们关于过去的一切记忆,都是过去时间里所发生的听觉、嗅觉、视觉、触觉、味觉的记忆)。  想一想,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如果失去了一切的感觉,以及记忆,我们还拥有什么?  什么也没有了。  这是一种“无”的状态,也就是死亡的状态。也就是自我消失的状态。  (2)、自我依赖他物而存在  既然自我的存在,依赖于感觉的存在。而感觉的存在,必须以被感觉的外物存在为前提条件,比如,没有了外界的刺激,我们将失去视觉。虽然我们的眼睛还是好好的,但我们已经是瞎子了。如果不存在被感觉的外物,则不会有感觉,而自我也不会产生。  如图中所示,如果没有外物“狗”的存在,则不能产生狗的视觉。  (3)、我相的本质  所以,可以推论:  自我、我相,必须依靠外界而存在,没有外在,就没有自我。  用禅修的语言来说就是:自我,是依它而起的,自我(我相)是缘起的产物。  7、我相的缘起性与灵魂  从上面论述中可以知道,我相、自我,并非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东西,我相、自我是依它物而起,是缘起的,没有外在,也就没有我相、自我的存在。而且由于外物是不断变化的,所以由外物而起的自我也是不断变化的。如果以上假设存在的话,可以推导出的结论是:没有一个独立永恒不变的灵魂存在。在心理学的角度上,人格特质的背后,没有一个独立不变的自我在承载着这一切。  话题说到这里,越来越趋近哲学化。这里所树立的观点和普通大众的信念以及与牛顿、笛卡尔为代表西方传统的哲学有很大不同。  在牛顿与笛卡尔为代表的西方传统哲学中,认为人具有一个独立不变的灵魂,这个灵魂观察、感受着外界的一切,这个灵魂不会因外界的改变而改变。而从以上所论述的佛学的观点则是:自我无法脱离外界而存在,自我是外界属性的缘起,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自我就是外界本身,外界就是自我。  在中国民众的传统认知中,也认为佛教的学说是主张人是有一个独立不变的灵魂的,这个灵魂或下地狱,或上西方极乐世界,或者在尘世中一次次的轮回。而真正的佛学的观点,是无我的,没有一个独立不变永恒的灵魂在。从这一点上说,佛教的观点反倒和唯物论更接近了。既然无独立永恒的我,又是谁在轮回?  但佛教的观点与纯粹的唯物主义的观点又有所不同,纯粹的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当人的身体消灭之后,就别无所有了,就像俗话所说“人死如灯灭”。而佛教不是这样认为的,人死如灯灭的说法被佛教斥责为断灭见,是外道见解。佛教中关于人死了以后,既不认为还有一个独立不变的灵魂在,也不认为什么都没有了,那么佛教认为人肉体死亡之后,还会有什么呢?
  《大佛顶首楞严经》中佛陀与波斯匿王的一段对话,可以说明一些佛学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大佛顶首楞严经》第二卷,第二章中记载的对话原文如下:  此时波斯匿王站起来对佛说:我过去没有接受过佛的教诲和指示,见到迦旃延、毗罗胝子他们都说:我们现前的身体死後就完全消灭了,一切都消灭了,就名为“涅槃”。我今天虽然听到了佛的教诲,但还有些疑惑不明的地方。怎样再把这个道理更深入的阐明一下,使我们能确实证明知道这个妙明真心,确是不生不灭的。现在在座的大众中,凡是没有证到“无漏”的,都希望能听到。(编者注:解迦旃延和毗罗胝子是印度有名的两家“断见外道”。“断见外道”都有一个共同的看法,认为人死後神随气散,就一切都消灭了。佛家称之为“断灭见”。或称为“断见”凡是持这种观点的人,最大的危机就是否认因果。认为此身死後就一切都消灭了,无所谓善恶果报。既然善恶都没有果报,那麽,只要於我有利,就可以无恶不作。这种错误的理论,可以把人引向堕落的途径,入地狱的危险。波斯匿王过去受了这种邪说的影响,今天虽然听到了佛说此心不灭,还不能真正认识到。因此希望佛能再深入的阐明一下这个道理)  佛告诉大王:你的身体现在还在,我试问你?你现在这个肉体,到底是像金刚一样的永远常存而不朽坏呢?还是最後仍然终归於消灭?  世尊!我现在这个身体,最後终归於消灭。  佛说:大王!你的身体现在并没有消灭,你怎麽知道将来会消灭呢?  世尊!我现前这个不能常住终於变坏的身体,虽然还没有完全消灭,但是,我看我现前的这个身体,哪怕是一个念头与一个念头之间,都不断的在迁移变化之中。旧的被新的所代替,新的刹那之间又变成了旧的。又被更新的所代替,永无停息。如像火烧成灰,逐渐销毁而灭亡。销毁而灭亡从来没停息过一时一刻。因此我决定知道我这个身体,终有一天会全部消灭完。  佛说:正是如此!大王!你今天的年龄,已走向衰老,你的容颜和像貌比你童年时如何?  世尊!我从前还是一个孩子时,皮肤和腠理都很润泽;等到我成年时,身体的气血充满;而今年龄巳到衰败的时候,一天一天接近衰老的耄年;形貌和颜色都已枯槁而憔悴,精神也昏暗不明;头发也白了,面皮也皱了,我看我这个身体已不可能存在多久的时间。怎么能和年青壮盛的时候相比呢?  佛说:大王!你的形貌和容颜,该不是突然朽败的吧?王说:世尊!这个变化,微密潜移,我自然没有什麽感觉,然而寒来暑往,时光不断的变迁,逐渐就到了今天。何以呢?当我在二十岁时,虽说是年少,但是容颜像貌已比我十岁时老了一些;到了三十岁时,又比二十岁时更老了一些;到今天我六十二岁了,回看我五十岁时,觉得比现在强壮多了。  世尊!我见这个微密潜移的代谢现象,虽然今天看来,有很大的变化。但其间的变易,哪里限於十年!假如让我仔细思考,这个变化哪里是一纪二纪的变化,实在年年都在变;岂但年年在变,月月都在变;岂止月月在变,实在天天都在变;再深入更仔细的观察,每一“刹那”,每一念念之间,从未停止过变化。因此,我知道我身体,终有一天会彻底销灭。  佛告诉大王:你看见这个变化现象,刹那不停。就悟到你的身体终有一天会彻底消灭。你还知不知道在你身体消灭时,你的身中,另有不灭的东西存在?  波斯匿王合掌对佛说:我的确不知道。  佛说:我现在把不生不灭的自性,给你显示。大王!你多大年龄看见恒河水的?  王说:我三岁时,慈母带我去朝礼耆婆天,经过这条河,当时即知道是恒河水。(注:这是梵文译音,“耆”当读“尸”。不能依原字音读。耆婆天意为长寿国。是印度教奉祀的神。朝礼他为了求长寿)。  佛告诉大王:如你刚才所说,二十岁时,比十岁时衰老。一直到六十岁,每日每月每年每时,念念不停的变化迁改。那麽,你三岁时看见这条河水,直到十三岁时,这水有什麽不同?  王说:和三岁时一样,没有什麽不同。甚至今天我已经六十二岁了,这水仍然没有什麽不同。  佛说:汝今天自己哀伤你的头发白了,面皮皱了。可见你的面皮必然比孩子时候皱一些。那麽,你今天看恒河水和你幼小时候看恒河的“见”,有没有年青和衰老呢?  王说:没有!世尊!  (编者注:波斯匿王六十多年中,尽管身体的变化不停,而“见”依然不变。有人说:年老的“见”性,亦有变化,比如老眼昏花,看不清楚。但是,如果戴上眼镜,依然能见,即证明见性不变。看不清楚,只是眼花,眼睛变坏,而见性是永明不昏的)。  佛说:大王!你的面皮虽然皱了,然而你精微的“见”性并不曾皱。皱的在变化中,不皱的就不在变化中。在变化中的自然终有消灭之时,不在变化中的,本来就没有生灭。既然没有生灭,身体的生死,又怎麽能影响到它呢?如何还举未伽黎他们的说法来说“现前的这个身体死後,就一切都消灭了。”(注:末伽黎也是印度的断见外道之一,认为身体死後,就一切都消灭了)。  波斯匿王听了这话後,确知此身死後,并不是完全消灭,舍掉了现前的生命,又走向了新的生命。於是和在座大众一样,都欢喜激动到极点,从来没有这样高兴过。
  以上是《楞严经》中的故事,较好的说明了佛教对于肉体死去之后还有什么的观点。佛教认为:显现中的我相,自我,并不是真正的自我,他们是因缘的组合,没有独立自性,而且是不断变化的、生灭的。真正的自我,是能见到这一切的“能见的性质”,这个“能见的性质”,是不生不灭的。见性就像是一块空白的银幕,而我相则是在银幕上放映的电影,电影可以一场又一场的轮换变化,而银幕则是一直不变的。在佛教中也把这个“银幕”叫做“空性”,真正不变的自我是那块银幕,是空性,而表面上代表自我的那个我相,实际上不是真正的我,是假我,是因缘的暂时组合,是虚妄不实的,把那些将我相当成真正自我的观点,叫做“我持”。  8、为什么佛陀不允许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经文中佛陀说:“如是灭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这里的“有我相”,指的是“我持”,是将依他而起的我相当成真正的自我的意思。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菩萨,将我相这个虚妄的自我,当成真正的自我的话,那他就还没有真正的领悟佛的大道,也就不是真正的菩萨了。  下面的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意思,也是说将人相当做独立不变永恒的他人,将众生当成独立永恒的众生,将生命的存续当成实实在在可以独立永恒存在的东西。这些都是持虚妄为真实,也是一切烦恼所产生的根源。既然无我,那么肯定也无人了,所以才:“如是灭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关于为何有我持是一切烦恼的根源,我在下一品会详细说。  关于我相,讲到这里,老张已经是满嘴起大泡了!这些东西实在是不容易讲明白,或者实在是需要极高水平的人才能深入浅出的讲明白!不知道读者能够明白多少?有些道理需要反复琢磨,多方参阅才能逐渐明白,而且需要配合实际的打坐禅观才能更好的明白,这里只是给读者提示一二,还需要读者以后自己继续深入探究。
  9、本品总结  须菩提发问: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之后,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陀回答的是先怎样降伏其心,为什么先回答的是先降伏其心,而不是按所问的顺序先解说云何住呢?我自己的体会是,佛陀认为需要先把一颗狂乱的心安定下来,然后才有可能生起智慧去观察了解这颗心,充分了解了心是什么,才能谈得上怎样去住。这里面有佛教的止观思想,先止住狂乱的心,然后再去观察分析。  怎样先去降伏这一颗狂乱的心呢?佛陀的答案是:要投入到灭度一切众生,令他们都圆满解脱的事业之中去,但是在帮助众生解脱的时候,不要把我相当做真正的自我,也不要把人相、众生相、当做真正的他人、众生,也不要执着寿者相为真实独立的。  佛陀这样说的道理何在?我们在下一品中去介绍。
  @军魂游天下
08:54:06  好
虽然我看不懂
赞一下  -----------------------------  感谢顶贴 欢迎常来
  第四品:妙行无住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否?”  “不也,世尊。”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否?”  “不也,世尊。”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翻译:  佛陀接着说:“再者,须菩提,菩萨对于以前存在的现象,都应无所执着地去行布施,也就是说不执着于色、生、香、味、触、法等六尘之相去行布施。须菩提,菩萨应该象这样的去修无相的布施,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如果菩萨能够不分别、不执着一切现象的相状去行布施,那么,他所得到的福德将是不可思量的。须菩提,你认为怎样样呢?东方虚空的广大,可以心思口议,可以称量大小吗?”  须菩提说:“世尊,不能呀!”  佛陀说:“须菩提,南方、西方、北方、东南、西南、西北、东北以及上、下的广大空虚可以思量大小吗?“  须菩提回答说:“世尊,不能呀!“  佛陀说:“须菩提,菩萨不分别,不执着一切相去行布施,其所得到的的福德也同样不可思议,不可称量的。须菩提,菩萨像我所说的那样去做,自然能令妄心不起,真正安住于清净的菩提觉心中而不动。”  注释:  法  这里的法,不仅是方法的意思,金刚经中的法,包含的意思有:方法,规则,运行,行动,相的显现等很多意思在里面。  布施  布,是普遍的意思;施,是舍,放下。  布施在佛法中有三种:  (1)、财布施  内以生命,外以财务等来解决众生的苦难,令其得到物质生活的满足,令其摆脱困难。捐助,舍己救人,都是属于财布施。  (2)法布施  用知识来开导众生的迷惑,使其精神得到安定。  (3)无畏布施  以威力来救护众生的险厄,令其远离种种恐怖,忧患。譬如国家受到外国的侵略、战争;在人心慌乱的时候,从军到前方去抵抗敌人、保护后方,使后方人民能够安居乐业,这是属于无畏布施。又如:有人晚上走路会害怕;有的怕鬼,有的怕强盗,而路又很长,我能送他回去,陪他一程,他不害怕了、心安了,这也叫无畏布施。  色、声、香、味、触、法  色,谓形色;声,各种声音音乐;香,鼻子所闻;味,舌头所尝到的各种味道;触,各种触觉,亦包括男女性爱;法,心的思量比较。
  心得:  1、什么是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  色、声、香、味、触、法,就是视觉、声觉、嗅觉、味觉、触觉、和思维念头。  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并不是要我们在布施的时候闭上眼睛,捂住耳朵,或者屏蔽掉嗅觉、味觉,停止思维,而是要教我们以一种新的世界观去对待自己的布施。这种新的世界观,是一种一元的世界观,在佛学里面叫唯识。下面我们就简单的介绍一下唯识学的内容。  2、关于唯识学  西方以牛顿为代表的哲学思想中,认为世界由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组成,被观察者是“客观物质世界”,观察者则是一个叫做“精神”或者“意识”的东西,而且牛顿所代表的经典物理学派认为,意识和物质是互不干扰的,观察者独立于被观察者而存在,反之亦然。这样的世界观叫做二元的世界观。  通过前面描述过佛学中对于相的观点,以及对于我相的观点,我们知道佛学认为,所有事物都是缘起的,不存在一个独立不变永恒的自我。我相,是缘起的,真正的自我是空性,就像是放映电影的银幕,而我相则是在银幕上生起又灭去的一个个画面。在佛学的眼光中,观察者是基于被观察者而存在的,不存在脱离了被观察者而存在的观察者,反之亦然,也就是说观察者与被观察者是一体的,伴生的,这样的世界观就是一元的世界观。在这种一元的世界观里,佛学把世界分为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未那识、阿赖耶识。  为了更好的说明唯识学说,这里补充一点基础性知识。  (1)、人类的一切认识都来源于感官与外在的接触;  这句话是毋庸置疑的,但往往又是为人们所忽略了的,试想,如果没有了一切感觉器官,人类就不能感知任何外界事物,那么对世界的任何认识也都无从谈起了。人类的感官有:眼、耳、鼻、舌、身。这些感官和外界接触从而产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包括痛、冷、热等各种身体的感觉)。以上两句话合在一起引申一下就是:人类对于世界的任何认识,都是对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认识;人类世界的所有知识,都是关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知识和认识。  是吗?不是吗?  仔细想想,应该是的。人类的知识,思辨,都是以语言为基础的,而语言之中的名词,形容词,都是建立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这些感觉基础之上的。严谨的科学研究,哲学里面也一样如此。当物理学里面在研究太阳这个星球的时候,所有研究的颜色,温度,体积,辐射,都是以我们的感官感觉或者是感官感觉的延伸为基础的。比如辐射,表面上是我们的眼睛、耳朵所无法直接看到、听到的,而是通过仪器观测到的。但是仪器其实只是我们感官的延伸,我们从仪器里面所观察到的,依然是视觉、听觉等。在物理学里面最基础的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也都是参照我们人类日常感官经验的基础而建立起来的。  (2)、人类所有知识的积累,都是经验重复的积累;  X事件发生了,Y事件同时或者随后发生,这样重复了一万次或者更多,人类就总结出规律:X和Y有“本质”的联系。万有引力常量为G=6.67x10^-11 Nom^2 /kg^2,每次测量都是这个值,每次测量都是,于是人们就认定这是一个常量。但这个常量为什么是这个值而不是别的,为什么不是8.67或者是10000?人们无从知道,他们每次测量都是这样的,所以这个事情就是这个样子的,所以就是“客观规律”。能量守恒定律也如此,都是大量实验观察的结果,但是能量为什么是守恒的,人类不知道。因为就规律、真理的本质而言,只是人类对于经验数据观察的积累、堆积而已,如果追到最根本,没有为什么,只是因为这件事在有限的观测实验中,总是这样发生。现代物理学研究认为:把世界上万事万物的相互作用,总结起来有三种力:万有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但是:为什么会存在万有引力?万有引力的本质是什么?抑或将来的科学,能够把三种基本的力统一为一种力,那么,这种力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会存在这种力,而不是不存在?事物追到最根本,没有为什么,它之所以是那样的,是因为他被观察到时是那样的。在这里多说一句:信仰也如此。任何“真正”的真理,都是无法被证明的。假设真理“甲”需要A和B加以证明,那么A和B又由谁来证明呢?以此类推,没有穷尽。所以,信仰,只是一种信仰,无法证明,也无需证明。  (3)、对所有新事物的解释,都必须以已知知识为基础。  如果让一个几岁大的婴儿坐在大学的教室里面去听高等物理学的讲座,那无异于对牛弹琴,他不会能够理解任何事情,因为教授所讲述的任何术语、名词都是和他现有的知识不搭界的。  人类由解释所衍生出来的一切知识、理论、追根述源,都是以最基本的生活中感官认识为基础的,也就是说是以: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为基础的。
  综合以上三条可以得知:  人类所有关于世界的认识,理论,思辨,都是以最简单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为基础的;  人类一切的关于世界的描述,都是对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描述;  人类对于世界一切事物的研究,都是对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研究。  亲爱的读者,你能同意以上三点吗?  同意了以上三个观点,我们就可以展开对唯识学的介绍了。  佛学里面的唯识学说,正是以这样的基本观念展开的。唯识学的核心是:“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认为宇宙、人生的一切现象,都是“识”的作用和显现,唯识学把识分为八种:  把人的感官分别叫做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把可以引发人体感官刺激的外物叫做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六根和六尘相接触,产生: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上面图中,比刚才所说,多了一个“意识”,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思念意识活动。在唯识学里面,意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五俱意识,这是它跟前五识同时俱起的活动,比如看到鲜花而产生美好的想法。另一类是独头意识,所谓独头意识是指人的睡梦中,禅定中、恍惚中,精神狂乱中所产生的意识观念。  在六识之外,还有其他两个识:未那识和阿赖耶识。所谓未那识,就是人的自我意识,类似于心理学中的自我感,未那识执着阿赖耶识为自我。所谓阿赖耶识,是人类一切习性的种子库,类似于现代心理学中的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  在佛学的眼光中,“我”也是唯识的产物。八识,也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未那识、阿赖耶识构成了自我。自我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东西,而是六根接触六尘,在未那识和阿赖耶识的作用下,糅合而成的一个综合的东西。这样,自我的界限模糊了,我和世界是一个整体。没有一个独立的“我“在观察着一个客观的世界。没有我,没有世界,只有“识”。这个世界,是唯识的。  3、为什么佛陀强调要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  因为所有烦恼的根源,都在于执着有一个独立不变永恒自我的假象,在于把由因缘组合而成的我相,当成了真正的自我。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一次心理咨询,当时面对的是一个曾经在幼年时受到过心理伤害的人,成年之后他一直念念不忘那次伤害,始终走不出童年的阴影。有一次他又回忆起过去的伤害而痛苦不堪。  他对我诉苦说:“我受到了伤害!很受伤!”  我说:“你说你受了伤,很痛,那你告诉我,你的这个伤害现在在哪里?”  这人一愣。  我接着说:“你那次伤害发生在二十多年前,那时的你才不到一米高,现在你已经是一米八的小伙子了,而且那时组成你身体的物质早就不知道循环到哪里去了,所以肯定不是你的身体受到了伤害,那么到底你的伤害现在在哪里呢?”  那人想了一会说:“在我的心里!”  我紧接着问:“你的心又在哪里?!”  那人茫然。。。。。。  我接着说:“既然你连伤在哪里都不知道,何妨放下这一切呢?你的伤害、受伤,只是一个念头而已,你之所以一直放不下,是因为你一直执着有一个独立不变的我存在,一直把过去的那个受伤害的当时的我,当成是一直不变的我,你卡在那个假我上面出不来了!组成自己身体的物质,早已循环过不知多少遍了,几个月前是自己身体的那些物质,现在或者在下水道,或者在农田,或者在海洋里,而我们的思维、念头又是一个又一个的生起又灭去,灭去的就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仔细想想,除了我们除了这个身体,和思维里面不断生起又灭去的念头、感受以外,我们还有什么呢?放下那个虚妄的假我,人就从烦恼中解脱出来了。”  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执着于一个标签式的,固定不变的自我,也就是我持之中,换句话说,也就是离开了当下,离开了当下那个趋向美好的原动力,离开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禅宗里面慧可断臂的典故:  禅宗初祖达摩从遥远的印度来到中国,他一直在寻找自己的继承人,可总是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于是他就到一个山洞里面壁静坐,长达九年,他在等待那个继承者的到来。  当时,有一个青年叫慧可,他被各种心灵的痛苦所困扰,他想尽了各种办法,遍访了多位名师,而自己的“烦恼”却越来越深重,他简直要绝望了,后来他听说从印度来了一个神秘的师父,他是一个非常奇怪的师父,当今皇帝曾想拿出大量的金钱给他修一个非常宏伟的寺院,皇帝问他,我这样做是不是有非常的功德,他只要回答说“是”,就会拥有一座像皇宫一样宏伟的寺院,可是他说虽然你这样做,但不会有一丁点儿的你心中所谓的功德,皇上一怒之下,把他赶了出来。现在他在一个山洞里已经九年了,他每天只是静坐,他没有说过一句话。  慧可听了说我不管什么功德不功德,就凭他能一个人保持单独九年,我就一定要向他请教。我的心时刻被烦恼痛苦所系,别说九年,就是九个时辰我也静不下来。  其实,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并不是做什么,而是让你静静地坐着什么也不做。  慧可找到了那个山洞,他好几次诚恳的求见,都被拒绝了,于是他在山洞外搭起了一个窝棚,时间从繁花盛开的春天一直到了冰天雪地的寒冬,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慧可来到那个山洞外,他跪在雪地上,狠心地砍断了自己的一只手臂,对洞内的达摩说如果你今天还不开口说话,还不出来见我,我就一直跪下去。  达摩终于出来了。他对慧可说:“年轻人,你要向我询问什么?你有什么解不开的难题?”  慧可说:“我的心灵时刻被莫名的痛苦和烦恼所系,一刻也不能止歇,请求大师驱除我的一切烦恼痛苦,让我的心灵得到永久的安宁!”  达摩说:“将心来,与汝安!”  慧可一下愣住了,转瞬间遂喜极而泣,时下顿悟。  慧可后来成为了禅宗二祖。  这里面的道理,我想和上面所说,应用是一样的。  佛陀教诲须菩提要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就是要须菩提从二元的世界观,从累劫以来形成的顽固的我持之中解放出来。布施,是软化我持的好方法,当一个人通过大量的放下小我去帮助别人的时候,他会越来越感受到自我和他人,和环境的一体性,从而离开对于假我的执着。没有了自我,烦恼就不会再有存身之地了。当然,这里所说的放下小我,并不是说要丝毫不顾自己的利益,完全的为了别人着想,这样的观点也是受到佛陀批判的,具体内容我们在后面的章节会说到。  4、为什么要无住相布施?  无住相布施,其实和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是一个意思,因为色、声、香、味、触、法的总和就是相。布施,而且不住相布施,是消除对于假我执着的有效途径。为什么要在布施的同时强调不住相呢?因为如果你在布施的时候住相,那就不是真正的布施,而是一种交易了。举几个通俗的例子,当你去帮助一个朋友的时候,心里如果想着,这家伙将来发达了,可不要忘记报答我啊!这就是住相了,这是一种潜在的交易;如果你帮了朋友十万块钱沾沾自喜,帮了朋友十块钱而感到没面子,就是住相了,就是住“声香味触法”布施了;当一个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跌倒了,瞬间跑过去心疼的拉起他,就是无住相布施了。通过长期的无住相布施(当然不是说不顾自己的乱捐助,这里是说在每一个当下力所能及的,不带有功利心的去帮助别人),人会越来越体会到自我和他人关系的一体化,这样就会逐渐软化对于自我的执着。你所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外在的一切(其实外在也是内在,本是同一样东西),当你持续的无住相布施,会让你与外在的关系保持良好,爱与被爱的能力得到提升,渐趋处于一种融入和谐美好的关系之中,这些都是有利于驱除对于虚妄自我的执着的。强烈的自我的执着,往往源于安全感的严重缺乏和恶劣的外界环境,毕竟如果在战场上经常无住相布施,会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而一个在幼年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往往把正常的生活当做战场,也由此长年累月生活在焦虑紧张之中,毫无幸福可言。  5、为什么佛陀用东方虚空,南西北方虚空来比喻不住相布施的福德?  佛陀在经中说:“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否?”  “不也,世尊。”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否?”  “不也,世尊。”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  东方一直往东,能有多远的空间,你能想象吗?东方再往东,是无限的啊!当然是很大的,不可思量的。这个问题就好像是在问:宇宙的尽头的外面是什么?当然是不可思量的了。同样,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同样是这样的道理,大的、远的不可思量。  佛陀说,无住相布施的福德有多大,也是这样不可思量的大。  佛陀的这个比喻挺有意思的,我觉得蕴含深意。  东方的东方有多远?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这是建立在二元世界观里面的一个悖论。在二元的世界里,世界分裂为观察者与被观察者,这样分裂以后,看待世界就有了一个固定的视角,这个视角的原点就是你自己。有了这个视角,有了这个原点,才有了东方的概念。如果没有一个观察者,就不存在观察的原点,世界也就不存在东方这个东西。如果没有一个观察者,没有一个参照的观察原点,宇宙有边界吗?边界的概念,是建立在观察者的视角的前提下的。  在二元的世界里,东方的概念,是观察者所在的这个原点的某一侧的所有无限远的区域。注意,这里事先已经定义了无限远这个限制,那么回过头来你又问:东方有边界吗?这显然是个悖论。
  我的理解是,佛陀举这个例子,是告诉须菩提,通过无住相布施,你会超越二元的世界,也就等于是得到了无量的福德。因为人在二元的世界里,自己被自己定义的概念束缚住了,永远无法到达“东方的边界”。  想起了前几天朋友在承德的一个寺庙的遭遇。现在的寺庙被好多假和尚糟蹋的差不多了,呵呵。  朋友刚刚开始对佛教感兴趣,到了承德之后听说那里寺庙很多,特意去了这个庙里。被忽悠说恰好今天有一个盛大的法会,热情邀请他去参加,说会带来很多很多的福气。经历了一番复杂的折腾之后,朋友被发给了一盏佛灯,要求他去把这盏佛灯供奉到大殿前面去。在最后一关,大殿那里,假和尚图穷匕首见了,假和尚说,供奉佛灯是需要布施的,也就是说需要捐钱。朋友兜里除了一百的,就有几块零钱了。呵呵,我这个朋友也是有点小气,不舍得拿一百的,就说我布施三块钱吧!结果人家说,最少要一百,然后就把他的佛灯拿走放在旁边了,剥夺了他供奉的资格。  朋友从承德回来我为他接风,在饭桌上谈起这件事,朋友说当时确实有很多人捐了不少钱,因为那里的人说这样会带来很大的福气,可以消去好多灾祸。  我说据我所知,这样做好像没啥用。因为这大概不算是布施,更像是一场交易。我给佛陀多少钱,来换取佛陀用法力去帮我免去多少灾祸。  就像我们在《金刚经》开头看到的那样,佛陀也要去乞食啊,也有走路把脚弄脏,也要洗脚,也要吃饭。据佛教的原始经典《阿含经》记载,佛陀也会生病,有一次佛陀生病了,弟子去弄来一些油涂在佛陀的背上,又弄了一大桶热水去泡澡,然后病痛才消失。  你看,佛陀自己的背痛,都要这样折腾才能治愈,你得了大病,佛陀就能一挥手让你马上痊愈?按我的理解,好像不太可能吧。  事实上,不是佛陀不和你做交易,而是佛陀真的没有办法去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防盗金刚网价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