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舰和法国前无畏舰舰有区别么

曾经的辉煌——日不落帝国前无畏舰
前无畏舰和蒸汽机铁甲舰的区别在于:前无畏舰首尾各安装一座双联装线膛主炮,采用钢制装甲,高干舷。
01.君权级:该级舰为威廉·怀特爵士所设计,开创了前无畏舰时代。该级舰随后成为各国战列舰设计的样板。具体介绍百度上很多,这里不重复。
排水量:14150吨(标准),15580吨(满载)
主尺度:长125米(垂线间长115.8米),宽22.9米,吃水8.38米
力:2台蒸汽机,8座锅炉,11000马力,最大航速16.5节,载煤1450吨,续航力7900海里/10节
舰& 员:712人
御:镍钢,主装甲带457-356mm,上部装甲带102-76mm,主炮基座432-279mm,炮塔152mm,甲板76-64mm
备:2座双联装343mm/30炮,10座单装152mm/40炮,16座单装57mm/40炮,12座单装47mm/40炮,7座450mm鱼雷发射管
1902-04年:6舰甲板上的152mm炮均加装127mm的防盾
1912:复仇号拆除343炮,加装2座双联装254mm/40炮
1913:复仇号拆除254炮,加装2座双联装305mm/34炮
1915:复仇号(此时改名可畏号):加装防雷隔舱,拆除4座152炮,全部的57炮、47炮和鱼雷发射管,加装12座单装76mm/40高炮
君权(Royal Sovereign):1892.05竣工,1913.10出售解体
&&& 印度皇帝(Emporer
of India):1893.08竣工,作为靶舰被击沉
&&&&反击(Repulse):1894.04竣工,1911.07出售解体
拉米伊(Ramilies):1893.10竣工,1913.10出售解体
决心(Resolution):1893.11竣工,1914.04出售解体
复仇(Revenge):1894.03竣工,1919.11出售解体
&&& 皇家橡树(Royal
Oak):1894.06竣工,1914.01出售解体
02.巴弗勒尔级:由于主炮的口径,这级舰被定为二级战列舰。设计这级舰的目的是为了对抗俄国太平洋舰队的装甲巡洋舰。相对较潜的吃水的设计使之能在中国的内河中航行。它们是第一种有覆盖式炮塔的战列舰,能够360度进行主炮装填。
排水量:10500吨(标准)
主尺度:垂线间长109.7米,宽21.3米,吃水7.77米
力:2台蒸汽机,8座锅炉,13000马力,最大航速18.5节,载煤1125吨,续航力9700海里/10节
舰& 员:620人
御:哈维镍钢,主装甲带305-229,上部装甲带102mm,炮廓152mm,主炮基座229-127mm,炮塔152mm,甲板64-51mm
备:2座双联装254mm/32炮,10座单装120mm/40炮,8座单装57mm/40炮,12座单装47mm/40炮,7座450mm鱼雷发射管
1901-04年:拆除120炮和鱼雷发射管,移除后桅,加装10座单装152mm/40炮
&&& 巴弗勒尔(Barfleur):1894.06竣工,1910.07退役解体
百人队长(Centurian):10.07退役解体
Centurion 1894
03.声望号(Renown):巴弗勒尔级的扩大型,增强了防护,副炮更为强大,机械装置也进行了改进。她是为在海外服役设计的,除了主炮的口径外,这级舰在当时堪称一流。声望号是第一艘用倾斜装甲甲板的战列舰。声望号所采用的装甲布置形式一直沿用到战列巡洋舰胡德号。
排水量:12350吨(标准)
主尺度:全长124.4米(垂线间长115.8米),宽22米,吃水8.15米
力:2台蒸汽机,8座锅炉,10000马力,最大航速17.5节,载煤1800吨,续航力6000海里/15节
舰& 员:674人
御:哈维镍钢,主装甲带203-152,上部装甲带152mm,炮廓152mm,主炮基座254-127mm,炮塔152-102mm,甲板76-51mm
备:2座双联装254mm/32炮,10座单装152mm/40炮,12座单装76mm/40炮,12座单装47mm/40炮,5座450mm鱼雷发射管
1902年:拆除主甲板上的6座152炮
1904-05:拆除剩余的4座152炮
&&& 声望(Renown):1897.01竣工,1914.04退役解体
Renown 1897
04.威严级:由威廉.怀特爵士设计,是当时最好的战列舰。也是1860年以来建造数量最多的一级战列舰。该级是君权级的发展和延续,装甲采用全哈维镍设计,使得用较少的重量获得足够的防护,由装甲覆盖的船体在装甲带下方弯曲,与列板的下缘相接,提高了内部防护。采用新型305毫米主炮,能用无烟火药发射穿甲弹,穿透能力比以前的13.5英寸炮有较大提高,而重量大幅减轻。9艘姊妹舰均参加了一战,其中威严号被德国潜艇U-21号发射的2枚鱼雷击中,在达达尼尔海峡沉没,其他8艘在一战后相继退役解体。
排水量:14890吨(标准),16060吨(满载)
主尺度:全长128.3米(垂线间长118.9米),宽22.9米,吃水8.23米
力:2台蒸汽机,8座锅炉,12000马力,最大航速17节,载煤2200吨,续航力7500海里/10节
舰& 员:672人
御:哈维镍钢,主装甲带229mm,炮廓254mm,主炮基座356mm,炮塔152mm,甲板102-64mm
备:2座双联装305mm/35炮,12座单装152mm/40炮,16座单装76mm/40炮,12座单装47mm/40炮,5座450mm鱼雷发射管
&&&&1915年:乔治王子号加装两座76mm/45炮
高尚(Magnificent):1895.12完工,1921.05退役解体
威严(Majestic):1895.12完工,在达达尼尔海峡被德国“U-21”潜艇发射鱼雷击沉
&&& 乔治王子(Prince
George):1896.11完工,1921.09退役解体
胜利(Victorious):1896.11完工,1922.12退役解体
木星(Jupiter):1897.05完工,1920.01退役解体
火星(Mars):1897.06完工,1921.05退役解体
汉尼拔(Hannibal):1898.04完工,1920.01退役解体
凯撒(Caesar):1898.01完工,1921.11退役解体
光辉(Illustrious):1898.04完工,1920.06退役解体
05.老人星级:老人星级的武备和威严级一样,但更轻更快。老人星级是第一种使用水管锅炉的战列舰,这种锅炉可以提供更高的功率和更大的经济性,老人星号战列舰在全速时每小时耗煤仅十吨,这一点对长期驻守海外、缺乏补给点的舰只更为必要。老人星级使用了新型的152毫米克虏伯装甲钢板,防护性能出色。完工后,老人星级都被派往远东和太平洋地区。所有的老人星级都参加了一战,老人星号参加了围剿斯佩分舰队的战斗,巨人号在赫利斯角被土耳其驱逐舰击沉,而海洋号在达达尼尔海峡触雷沉没。
排水量:13150吨(标准),14300吨(满载)
主尺度:全长128.5米(垂线间长118.9米),宽22.6米,吃水7.98米
力:2台蒸汽机,20座锅炉,13500马力,最大航速18节,载煤2300吨,续航力8000海里/10节
舰& 员:682人
御:克虏伯刚,主装甲带152mm,炮廓203mm,主炮基座305mm,炮塔152mm,甲板76mm
备:2座双联装305mm/35炮,12座单装152mm/40炮,16座单装76mm/40炮,6座单装47mm/40炮,4座450mm鱼雷发射管
老人星(Canopus):1899.12完工,1920.02退役解体
&&&&巨人(Goliath):1900.03完工,在赫利斯角被土耳其驱逐舰击沉
&&&&英格兰(Albion):1901.05完工,1919.12退役解体
&&&&海洋(Ocean):1900.02完工,在达达尼尔海峡触雷沉没
光荣(Glory):1900.10完工,1922.12退役解体
&&&&复仇(Vengeance):1902.04完工,1921.12退役解体
06.可畏级:该级舰是威严级的改进型,但外形更近似于扩大的老人星级,只是采用了228毫米厚的舷侧装甲。得益于改进的船体外形以及丢弃了船尾的冗余龙骨邦木,这级舰比威严级舰船有更好的操纵性,但航海性能一般。所有的本级都参加了一战,可畏号在日在波特兰角被德国潜艇U-24号击沉,不拒号于日在达达尼尔海峡触雷沉没,壁垒在日在希尔内斯锚地发生爆炸后沉没。其他各舰在1920-21年退役解体。
排水量:14500吨(标准),15800吨(满载)
主尺度:全长131.6米(垂线间长121.9米),宽22.9米,吃水7.9米
力:2台蒸汽机,20座锅炉,13500马力,最大航速18节,载煤2200吨,续航力8000海里/10节
舰& 员:780人
御:主装甲带229mm,炮房305-229mm,主炮基座305mm,炮塔152mm,甲板76-25mm
备:2座双联装305mm/40炮,12座单装152mm/45炮,16座单装76mm/40炮,6座单装47mm/40炮,4座450mm鱼雷发射管
可畏(Formidable):1901.09完工,在波特兰角被德国“U-24”号击沉
反抗(Irresistible):1902.02完工,在达达尼尔海峡触雷沉没
不和(Implacable):1901.09完工,1921退役解体
07.伦敦级:该级前三艘舰在1898——1899年建造,后两艘在1900——1901年建造。设计同于可畏级,但采用了性能和防护更好的新型炮塔。后两艘则针对前三艘通风不好的情况进行了改进。
排水量:14500吨/14150吨(标准),15700吨/15400吨(满载)
主尺度:全长131.6米(垂线间长121.9米),宽22.9米,吃水7.92米
力:2台蒸汽机,20座锅炉,15000马力,最大航速18节,载煤2200吨,续航力8000海里/10节
舰& 员:714人
御:主装甲带229mm,炮房254-203mm,主炮基座305mm,炮塔152mm,甲板64-25mm
备:2座双联装305mm/40炮,12座单装152mm/45炮,16座单装76mm/40炮,6座单装47mm/40炮,4座450mm鱼雷发射管
&&&&伦敦(London):1902.06完工,1920.06退役解体
壁垒(Bulwark):1902.03完工,在希尔内斯锚地发生爆炸后沉没
&&&&庄严(Venerable):1902.11完工,——1920.06退役解体
&&&&女王(Queen):1904.03完工,1920.09退役解体
&&&&威尔士王子(Prince
of Wales):1904.03完工,1920.04退役解体
08.邓肯级:该级在可畏级的基础上设计,为了追上已知的快速法、俄国军舰,邓肯级的航速要比前面建造的战列舰快1节,排水量也减少1000吨左右,这是以牺牲装甲为代价换取高速度的基础上实现的,用178毫米的舷侧装甲取代了可畏级的228毫米装甲。蒙塔古号于因大雾在伦迪(Lunday)岛搁浅失事,其他所有的本级都参加了一战,拉塞尔号在马耳他触雷沉没,康华利号在马耳他被德国潜艇U-32发射的鱼雷击沉。其他各舰在1919-20年退役解体。
排水量:吨(标准),14900吨/15200吨(满载)
主尺度:全长131.7米(垂线间长123.4米),宽23米,吃水7.85米
力:2台蒸汽机,24座锅炉,18000马力,最大航速19节,载煤2000吨,续航力7200海里/10节
舰& 员:720人
御:主装甲带178mm,炮房254-203mm,主炮基座279-102mm,炮塔152mm,甲板51-25mm
备:2座双联装305mm/40炮,12座单装152mm/45炮,10座单装76mm/40炮,6座单装47mm/40炮,4座450mm鱼雷发射管
&&&&拉塞尔(Russell):1903.02完工,在马耳他触雷沉没
阿尔伯马尔(Albermarle):1903.11完工,1919.11退役解体
&&&&蒙塔古(Montagu):1903.10完工,在Lundy岛搁浅
&&&&邓肯(Duncan):1903.10完工,1920.o2退役解体
&&&&康沃利什(Cornwallis):1904.02完工,在马耳他被U-32发射鱼雷击沉
&&&&埃克斯茅斯(Exmouth):1903.05完工,1920退役解体
Duncan 1914
09.快速级:本级舰由爱德华爵士在1901年为智利设计,但为防止智利出手给俄国,日被英国政府所购买。她们仅相当于二等战列舰,用于对付智利的对手阿根廷海军中的装甲巡洋舰。与英国战舰比较,她们的装甲防护比较轻,但她们有强劲的副炮和高的航速。
排水量:11800吨(快速)(标准),11985吨(敏捷)(快速)
主尺度:全长146.2米(垂线间长132.9米),宽21.6米,吃水7.72米
力:2台蒸汽机,24座锅炉,12500马力,最大航速19节,载煤2050吨,续航力6200海里/10节
舰& 员:7800人
御:主装甲带178-76mm,炮房254-203mm,主炮基座254-51mm,炮塔178mm,甲板76-25mm
备:2座双联装254mm/45炮,14座单装190mm/50炮,14座单装76mm/40炮,6座单装57mm/50炮,2座450mm鱼雷发射管
快速(Swiftsure):1904.06完工,1920.06退役解体
&&&&凯旋(Triumph):1904.06完工,在达达尼尔海峡被U-21发射鱼雷击沉
10.爱德华七世级:本级舰在设计时重点考虑在主炮火力与对手相等时如何压倒对手,同时考虑战列舰在对抗巡洋舰和装甲巡洋舰时主炮射速偏低、副炮火力不足等情况,因此决定采用二级主炮。该级战列舰同时配备305mm主炮4门和234mm主炮4门,加上152mm副炮,足以压倒任何对手。二级主炮的出现,标志着前无畏舰的发展进入了辉煌时期。爱德华七世级战列舰在当时可谓开一代之先河,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亲自出席了以自己名字命名军舰的下水仪式。从理论上讲,爱德华七世级战列舰可以压倒任何竞争对手(尽管优势不是很大),使得对手们群起效仿,其设计思想在英国纳尔逊级、法国丹东级和日本的萨摩级上被发挥到了极致,直接刺激了无畏舰的出现,也使自己迅速变得过时。平心而论,爱德华七世级战列舰并不那么出色。该级舰的可操纵性较差,但很难长时间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前进,因此获得了“颤抖的八大”的绰号。二级主炮占据了太多的重量,直接导致爱德华七世级战列舰的续航力较短。而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爱德华七世级战列舰引以为傲的二级主炮在使用中也存在问题,即:一二级主炮很难共同使用,因为弹着点不同,火控系统很难协调指挥,只能轮流操作,这在客观上变相否定了爱德华七世级战列舰采用二级主炮的初衷,迫使后继舰要么回到传统设计,要么采用统一口径的主炮。后一点直接导致了全装重火力军舰的出世,尽管在惯性的推动下依然发展了纳尔逊级,但无畏舰的出现已无可阻挡。
排水量:吨(标准),17009吨/17290吨(满载)
主尺度:全长138.3米(垂线间长129.5米),宽23.8米,吃水7.72米
力:2台蒸汽机,15-16座锅炉,18000马力,最大航速18.5节,载煤2150吨/载油400吨,续航力7000海里/10节
舰& 员:777人
御:主装甲带229-203mm,炮房305-203mm,主炮基座305mm,炮塔229-127mm,副炮塔178mm,甲板64-25mm
备:2座双联装305mm/40炮,4座单装234/47炮,10座单装152mm/45炮,10座单装76mm/45炮,14座单装47mm/50炮,4座450mm鱼雷发射管
&&&&共和国(Commonwealth):1905.03完工,1921.11退役解体
&&&&爱德华七世(King
Edward VII):1905.02完工,在瑞斯角触雷受伤,在被拖往港口途中发生倾覆,后沉没
&&&&主权(Dominion):1905.07完工,1921.05退役解体
&&&&印度人(Hindustan):1905.07完工,1921.05退役解体
&&&&新西兰(New
Zealand):1905.06完工,1921.05退役解体
&&&&不列颠尼亚(Britannia):1906.09完工,在特拉法尔加被U-50发射鱼雷击沉
&&&&非洲(Africa):1906.11完工,1920.06退役解体
&&&&爱尔兰(Hibernia):1907.01完工,1921.11退役解体
11、纳尔逊勋爵级:该级是英国最后一级前无畏舰,也是英国使用往复式发动机的最后一级战列舰。尽管1903年意大利设计师库尼贝蒂在《皇家海军理想型战列舰方案》中首次阐述了全装重型战列舰的概念,提出取消二级主炮、统一主炮口径、增加主炮数量,通过集中控制火炮齐射对目标区域的火力“覆盖”以提高命中率的设想,但保守的约翰牛们仍决定在爱德华七世级的基础上发展新一级战列舰,这就是纳尔逊勋爵级。直到1905年费舍尔出任英国第一海务大臣,牵头组成了一个委员会,提出一个新型战列舰的设计方案:统一型号的10门12英寸口径主炮,可以长时间内保持21节航速运行的蒸汽轮机组。这个设计方案就是大名鼎鼎无畏号战列舰。但是,纳尔逊爵士级两艘舰初期建造的进度很快,更改设计已经来不及了。纳尔逊爵士级战列舰是爱德华七世级的合理发展,采用2座双联305mm/45倍径主炮和10门234mm(4座双联,2座单装/50倍径)二级主炮,其凶猛的火力对主要竞争对手的现役军舰具有绝对优势。但是,无畏舰的横空出世使本级舰还没有服役就变得过时了。本级舰是威廉&怀特爵士主持设计的,尽管还没有服役就变得过时了,但纳尔逊爵士级所采用的技术被延续了下去。主装甲板占整个舰长,并延伸到Y炮塔底部,防护由于加强了隔舱而显得更加坚固。这种措施在英国属于首次采用,并延续到了无畏舰时代。纳尔逊爵士号战列舰服役后曾担任过舰队旗舰。两艘舰在一战爆发后转移到地中海舰队,均参加了对达达尼尔海峡的攻击并受伤,后归东地中海舰队。两艘纳尔逊爵士级均于战后退役。纳尔逊爵士号于1920年出售解体。阿伽门农号于1923年出售解体。
排水量:16090吨(纳尔逊勋爵)/115925吨(阿伽门农)(标准),17820吨(纳尔逊勋爵)/17683吨(阿伽门农)(满载)
主尺度:全长135.2米(垂线间长125米),宽24.2米,吃水7.92米
力:2台蒸汽机,15座锅炉,16750马力,最大航速18节,载煤2000吨/载油400吨,续航力9180海里/10节
舰& 员:800人
御:主装甲带305-203mm,上部装甲带203-102mm,舰桥203mm,主炮基座305mm,主炮塔305mm,副炮塔203-178mm,甲板10-25mm
备:2座双联装305mm/45炮,4座双联装、2座单装234/50炮,24座单装76mm/50炮,2座单装47mm/40炮,5座450mm鱼雷发射管
&&&&纳尔逊勋爵(Lord
Nelson):1908.10——1920.06退役解体
阿伽门农(Agamemnon):27.01退役解体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前无畏舰_百度百科
前无畏舰是在1890年代中期至1905年期间建造的的统称。它取代,成为各国海军的主力,直至二十世纪初被所取代。前无畏舰装有作为主炮的重型火炮和一种或以上的轻型武器,外覆强化钢制装甲,配有燃煤。
在1890年代,各国海军开始以英国庄严级战舰作为蓝本建造新型战舰。德国、日本和美国等新兴海军强国以前无畏舰为骨干,大力扩充舰队。面对新兴力量的威胁,英国、法国和俄罗斯亦以扩充舰队作为回应。因此,在1890年代,新建战舰数量大增,新战舰的外表亦十分相似。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前无畏舰有:德国海军:,,布伦瑞克级战列舰,;[1]
英国皇家海军:,巴勒佛尔级战列舰,,声望级/号战列舰,威严级战列舰,可畏级战列舰等。[2]
.北洋水师吧 百度贴吧.[引用日期]
.新浪博客. [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前无畏舰列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