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坦克炮可以像榴弹炮发射器那样曲射吗

坦克世界自行火炮,自行反坦克炮都有什么特点???-坦克世界的自行反坦克炮有什么优点?怎样控制? _星空游戏网
坦克世界自行火炮,自行反坦克炮都有什么特点???
坦克世界自行火炮,自行反坦克炮都有什么特点???
比如弹道和射击距离,经常莫名其妙被炸死,也不知道是自行火炮干的还是自行反坦克炮干的,搞不清他们
D系特点火炮,8级火炮拥有自动装填机在长装填后可4连发射击。反坦克:防御能力强,机动能力非常强,有较好的精度,机动能力较弱。反坦克:防御能力强,火炮精度优秀,顶级反坦克E-100突击炮单发平均伤害高达1050,但单发伤害较低各系战车特点S系特点火炮。T110E4线路 防御能力较强,最大的特点是拥有可旋转的炮塔。 F系火炮:火炮具有射速快,精度高等优点,但车体较大。火炮:有较高的炮线容易对敌人灌顶造成巨额的伤害,拥有较强的输出能力并,机动能力一般:火炮的威力强,精度较好,超大的溅射范围与单发伤害。反坦克:T110E3线路 防御能力非常强悍,且巨炮有着非常凶悍的输出能力但机动性较差。 M系特点,炮线较低。反坦克:单发伤害高,隐蔽性强:中高级火炮单发伤害高精度一般,顶级火炮216工程精度较高,射速快,单发伤害一般
弹道为直线,这个只能靠经验积累。自行榴弹炮俗称自行火炮,找好掩体或者保持高速运动就不怕被打到。如果你是新手不会躲榴弹炮学学其他人的走位,只是画面较小,只能看到地图一部分。榴弹炮瞄准慢(一般5-6秒),也就是半个地图至少要3秒),炮弹飞行时间长(1000米,瞄准界面为俯视图(类似指挥类游戏),弹道为抛物线,大部分可以全地图打击,和坦克炮一样,只是威力射程更猛自行反坦克炮装的是平射炮
很容易分辨出来,莫名其面被炸死的话,伪装系数较高,同样不易被发现。如果你是火炮,俗称反火炮,被命中后通常车身的部件会坏几个,损坏一个部件。大部分情况下不会死多个人或损坏多个部件),当然也有小弧度的抛物线。反坦克炮用的是穿甲弹,被击中后是沉闷的金属撕裂声,可能会死一个乘员。通常被击中会在屏幕下方中间提示被谁命中了,如果看不见敌人,也没有显示,可以根据被命中时的声音和受损情况来判断(火炮用的是榴弹,命中后是非常响亮的爆炸声,从而判断火炮的位置将其摧毁,乘员也有可能会受伤,对运动目标开火需要提前量,可以靠机动来躲避的。通常火炮位于对方出生点附近,伪装系数较高。反坦克炮是加农炮,弹道较为平直,但对方火炮已经通过同伴的视野看见你了,然后就是流星雨。当然你也可能是被隐蔽的反坦克炮打中了,弹道为抛物线,飞行时间较长,在你和对方接触的时候,你虽然看不见火炮。通常状况下,大部分情况下可忽略。飞行速度比火炮快,但是也需要提前量,目前版本,在火炮鹰眼模式能够在对方没出现在视野内的情况下看到任何人的弹道。而且火炮开炮的弹道又粗又黄的,基本是火炮干的。需要通过经验积累判断。反坦克炮通常隐藏在掩体、房子附近活着茂密的树丛中,不易被发现火炮用的是榴弹炮。判断出来后
首先,自行自行火炮跟反坦克歼击车都有个共同点,那就是没有炮台(部分奇葩车除外。。),那就意味着他们是有射界的。射界意味着他们能够较高精度瞄准目标的范围是有限的,如果要打击超出射界的目标就必须转动车体才行,而转动车体也意味着射击的瞄准圈会大大的扩大。然后,自行火炮的定位是辅助的定点打击,通常都在后方进行输出,按shift瞄准模式的时候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坦克是狙击模式,而是类似于卫星地图那样的模式。自行火炮是以抛物线的形势发射炮弹进行攻击的,这也意味他们对于在自己弹道轨迹上有障碍物的敌人攻击很困难,尤其是躲在岩石以及建筑物后面的坦克。由于火炮的炮弹不是瞬间命中而是要让炮弹在预定轨道上飞行一段时间才打击到,所以他们对于快速进行不规则移动的敌人也很难进行打击。反斜面的技巧对于一些并非擅长火炮的人的确有奇效,但对于一个火炮高手来说,对反斜面的敌人进行设计也不会太难。对于大口径火炮(150mm以上的火炮)来说,利用炮弹强大的溅射进行输出是常识,这也是他们唯一有可能对建筑以及各种障碍物后的目标输出的方式。另外,D系火炮弹速最快,也很精准,但弹道最低;S系火炮精准度尚可,弹道高度中等,弹速中等,但除了S-51以及Su-14相对于同级的火炮威力较大以外(但同样精度就下降了),大多炮都威力不足;M系火炮溅射大,威力高,弹道也高,射界也普遍比较大,但弹速低,精度也较差。反坦克歼击车的主要任务是防御基地、伏击敌方部队以及在2线对1线坦克进行火力支援他们能拥有的炮是同级车里最好的,9级车甚至比10级重型坦克的炮还好。还有就是坦克世界里躲在草丛以及未倒下的树后面是可以隐蔽的,这隐蔽的效果在静止不开炮、静止开炮、低速移动、高速移动、移动开炮等情况下都是不同的,而坦克歼击车一般设计都比较低矮(斐迪南跟猎虎等高个子除外),因此有利于隐蔽,因为在坦克世界里的车辆越是低矮,越是不容易在隐蔽的时候被发现。不过由于坦克歼击车普遍装甲不是特别好(某铁乌龟T95除外)而且没有炮塔(M系的M10狼獾跟M16杰克逊除外),所以通常不是一线作战的车辆,通常都是以下几种作战:1.防御战斗,通常都隐蔽在草丛里,以形成一道防线防备敌方的奇袭以及保护后方的火炮。2.支援作战,通常都跟在一线作战的坦克群后方进行高强度输出。3.在高地以及其他有掩护的地形里对敌方行进部队进行打击。部分坦克歼击车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带头推进(典型的例子:猎虎、斐迪南、T95),但一般情况下应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坦克歼击车由于绝大多数都没有炮塔,所以一旦被其他坦克从侧面贴住,就会毫无还击之力。
坦克世界自行火炮和自行反坦克炮的区别是什么……
自行火炮于自行反坦克炮的区别在于 1、前者是是曲射火炮后者是直射火炮 2、对目标打击时,前者的弹道是...坦克世界自行火炮和自行反坦克炮哪个比较好?……
反坦克炮,火炮玩起来比较麻烦,初期还好说,装弹快点,即使玩的不好也不至于太影响,后期一分钟就打几发,...坦克世界自行火炮,自行反坦克炮都有什么特点???……
自行反坦克炮装的是平射炮,弹道为直线,和坦克炮一样,只是威力射程更猛。 自行榴弹炮俗称自行火炮,弹道...坦克世界自行火炮和自行反坦克炮那个好?反坦克炮 给条路线……
这里给出对自行火炮和自行反坦克炮(就是坦克猎手)的评价,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 自行火炮 团队的...坦克和自行火炮有什么区别?……
自行火炮与坦克的区别在于装甲较薄,火炮口径较大,说它是火力型的特种坦克也不错。 坦克及自行火炮在第二...坦克世界有哪几个金币自行火炮、反坦克炮?……
金币自行只有LeFH18B2这么一门, 金币TD有su85i FCM36 猎虎88 大麦克斯这么四个...坦克世界自行反坦克炮哪个好?我是新手……
3个系的各有所长 苏联的704隐蔽力强,机动是3个顶级TD最好里最好的,同时拥有穿深最高的坦克炮BL...坦克世界里重坦,中坦,轻坦,自动火炮,反坦克火炮的简称都是什么?……
坦克世界中TD指坦克歼击车(游戏中图形倒三角形),SPG指自行火炮(游戏中图形正方形),LT指轻坦(...查看: 117360|回复: 152
大炮分类详解
TA的每日心情郁闷 14:13签到天数: 275 天[LV.8]以坛为家I
& && & 加农炮是指发射仰角较小,弹道低平,可直瞄射击,炮弹膛口速度高的火炮。常用于前敌部队的攻坚战中。严格上说,坦克炮也属于加农炮。榴弹炮则是发射仰角大,弹道较高而弯曲,不能直瞄射击而炮弹能飞越障碍物攻击目标的火炮,一般射程教加农炮远,常用于第二线的阵地上对最前线的火力支援和对敌阵的火力压制。军事上没有“普通”炮的概念,加农炮和榴弹炮都属于很“普通”的火炮的两大不同种类。 补充一下,现代军事装备上还有将加农炮和榴弹炮的功能合而为一的火炮——加农榴弹炮,简称加榴炮。
介绍  加农炮是弹道低伸的火炮,属地面炮兵的主要炮种之一。主要用于射击装甲目标、垂直目标和远距离目标。对装甲目标和垂直目标,多用直接瞄淮射击;对远距离目标,则用间接瞄准射击。主要由炮身、炮架、瞄准装置等部件组成。主要特点是身管长(一般为口径的40—80倍)、初速大(通常在700米/秒以上)、射程远(如152—155毫米加农炮的最大射程可达22—35公里)。按其口径可分为小口径加农炮(75毫米以内)、中口径加农炮(76—130毫米)和大口径加农炮(130毫米以上);按运动方式和结构分为牵引式、自运式、自行式和运载式(安装在坦克、飞机、舰艇上)四种。反坦克炮、坦克炮、高射炮、航空炮、舰炮和海岸炮也属加农炮类型。使用弹种有杀伤榴弹、爆破榴弹、杀伤爆破榴弹、穿甲弹、脱壳超速穿甲弹、碎甲弹、燃烧弹等。它是进行地面火力突击的主要火炮。加农炮是一种身管较长、弹道平直低伸的野战炮,它最早起源于14世纪,到16世纪时,欧洲人便开始把这种身管较长的炮称之为加农炮,当时身管长为16~22倍口径。18世纪,身管长一般为22~26倍口径。二次大战前后,口径在105~108毫米之间的加农炮得以迅速发展,炮身长一般为30—52倍口径,初速达880米/秒,最大射程30公里。世纪 60年代,炮身长为40~70倍口径,初速达950米/秒,最大射程达35公里。60年代以后,加农炮基本没研制新型号,性能仍保持在60年代水平,身管长、弹道低伸的火炮。
  海岸炮、坦克炮、反坦克炮和航空机关炮都具有加农炮弹道低伸的特性。20世纪70年代,有些国家新研制的榴弹炮也具有弹道低伸的特性,
  射程增大到能遂行同口径加农炮的射击任务。这些国家没有再研制新型加农炮。有的还用新研制的榴弹炮更换已装备的加农炮。 加农炮原文由拉丁文Canna的音译而来,原文即管子的意思,英文叫Cannon(也是音译),也是“空心圆筒”的意思。在火药的发明之后,加农炮的发展引起了攻城战的重大变革。加农炮是由一位德国僧侣于公元第14世纪发明的,早期的加农炮利用火药发射石块或铁球。加农炮迫使大部分的防御工事要重新设计,因为围绕大部分城市的直立高墙很容易被直接射击的方式破坏。这就是君士坦丁堡城墙的命运,一千多年以来它们已对抗过无数次的攻城战。加农炮很快地在战场上扮演重要的角色。拿破仑时代,法国士兵对加农炮的保养最好,因此常常能在战斗中占得先机。加农炮是一种身管较长、弹道平直低伸的野战炮,它最早起源于14世纪,到16世纪时,欧洲人便开始把这种身管较长的炮称之为加农炮,当时身管长为16~22倍口径。18世纪,身管长一般为22~26倍口径。
  二次大战前后,口径在105~108毫米之间的加农炮得以迅速发展,炮身长一般为30—52倍口径,初速达880米/秒,最大射程30公里。世纪60年代,炮身长为40~70倍口径,初速达950米/秒,最大射程达35公里。60年代以后,加农炮基本没研制新型号,性能仍保持在60年代水平。加农炮按口径可分为:小口径加农炮,75毫米以下;中口径加农炮,76~130毫米;大口径加农炮,130毫米以上。按运动方式可分为:牵引式、自运式、自行式和装载到坦克、飞机、舰艇上载运式4种。反坦克炮、坦克炮、高射炮、航空炮、舰炮、海岸炮均属加农炮之类。加农炮炮管长度一般为40~70倍口径,所以射程较其它类型的火炮都远,例如,美国175 毫米自行加农炮,最大射程32.7公里;而口径比它大的203毫米榴弹炮,最大射程却只有29公里。因此,加农炮特别适合于远距离攻击敌纵深目标,也可作岸炮对海上目标轰击。加农炮是一种更先进的火炮部队,能够炮轰邻近方格上的敌人部队,削弱它的实力。加农炮没有任何的近距离攻击或防御力,所以一定要派兵守护。此外,加农炮所使用的车轮也使其无法进入高山或丛林中,除非这些地形上具有道路。城市的战略资源贮存区中,必须要有铁以及硝才能生产加农炮。榴弹炮:身管较短、弹道较弯曲的火炮。榴弹炮的初速较小;射角较大,弹丸的落角也大,杀伤和爆破效果好采用多级变装药,能获得不同的初速,便于在较大纵深内实施火力机动。它适于对水平目标射击,主要用于歼灭、压制暴露的和隐蔽的(遮蔽物后面的)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破坏工程设施、桥梁、交通枢纽等,是地面炮兵的主要炮种之一。20世纪60年代以来,榴弹炮已发展到炮身长为口径的30~44倍,初速达827米/秒,最大射角达75°,发射制式榴弹,最大射程达24500米,发射火箭增程弹最大射程达3万米。由于榴弹炮的性能有了显著提高,能遂行同口径加农炮的任务,因而有些国家已用榴弹炮代替加农炮。
& && & 榴弹炮是一种身管较短,弹道比较弯曲,适合于打击隐蔽目标和面目标的中程火炮。榴弹炮口径较大,杀伤威力大,并可打击山背后的目标。最早的榴弹炮时起源于15世纪意大利、德国的一种炮管较短、射角较大、弹道弯曲、发射石霰弹的滑膛炮。16世纪下半叶出现了爆炸弹。17世纪,在欧洲正式出现了榴弹炮的名称,它是指发射爆炸弹、射角较大的火炮,最先装备榴弹炮的是由荷兰裔士兵组成的英国部队。榴弹炮按机动方式可分为牵引式和自行式两种,其中,自行式榴弹炮主要有前苏联的74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美国M109A2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英国As90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法国F1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日本75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美国Mli0A2式203毫米自行榴弹炮等。
  榴弹炮弹道较弯曲,弹丸的落角很大,接近沿铅垂方向下落,因而弹片可均匀地射向四面八方。榴弹炮可以配用燃烧弹、榴弹、特种弹、杀伤子母弹、反坦克布雷弹、反坦克子母弹、末制导炮弹、化学炮弹、核炮弹、碎甲弹、制导弹、增程弹、照明弹、发烟弹、宣传弹等多种弹药,采用变装药变弹道可在较大纵深内实施火力机动。
  榴弹炮是地面炮兵的主要炮种之一,早在17世纪欧洲就把这种射角很大的炮称为榴弹炮,19世纪开始采用变装药,一次大战时炮身长为15~22倍口径,最大射程达14;2公里。二次大战中,炮身长为20~30倍口径,最大射程达18.、公里,初速为635米/秒,最大射角65”。目前,炮身长为45倍口径,英国的As90式155毫米自行炮正在研制52倍口径,最大射程为24公里,采用火箭增程弹可达30公里,初速为827米每秒,最大射角75”。我们又称这种长身管的榴弹炮为加榴炮。
  现代榴弹炮的助力
  使用增程炮弹是增大火炮射程重要手段之一,现代榴弹炮使用的增程炮弹主要有火箭增程弹、底部排气弹等。火箭增程弹能增程25%—50%。底部排气增程弹能增城15%-30%。
& && & 加农榴弹炮简称加榴炮,是兼有加农炮和榴弹炮特性的火炮。其特点是:既可平射又可曲射;它比加农炮身管短,射角大;比榴弹炮身管长,射程远。
  1756年,俄国人马尔梯诺夫发明了一种身管长度介于榴弹炮和加农炮之间、既可平射又可曲射的“独角兽”炮。这种因炮身刻有独角兽樗而得名的滑膛炮可看作是最早的加榴炮的雏形,它的身管长度为口径的10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由于构有堑壕体系的筑垒阵地防御战的发展,交战各国都需要增加平射火炮和曲射火炮。为了适应战术上的这种要求,又便于生产和部队装备使用,1915年德国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门现代加榴炮。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各国广泛装备使用了加榴炮。
  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新型榴弹炮大多兼有加农炮性能,但没有使用加榴炮的名称。
  加榴炮,是指兼有加农炮和榴弹炮弹道特性的火炮。其特点是∶炮管长度/口径比在39到45之间,使用大号发射装药和小射角时,弹道特性接近于加农炮;使用小号装药和大射角时,弹道特性接近于榴弹炮。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国发展装备的新型榴弹炮多是加榴炮,但都以榴弹炮命名。
  203毫米加榴炮
  主要战术性能:
  口径:203.3毫米
  炮管长度:9235毫米
  全重:16396公斤
  初速:933米/秒(底凹榴弹)
  936米/秒(底排榴弹)
  弹丸重:95.5公斤(底凹榴弹)
  100.1公斤(底排榴弹)
  最大射程:40公里(底凹榴弹)
  50公里(底排榴弹)
  高低射角:-5°~+55°
  方向射角:25°
  牵引速度:90公里/小时(公路)
  50公里/小时(越野)
  战斗状态:6100公斤
  行军战斗转换时间:3分钟
& & 火箭炮是炮兵装备的火箭发射装置,发射管赋于火箭弹射向,由于通常为多发联装,又称为多管火箭炮。火箭弹靠自身的火箭发动机动力飞抵目标区。其特点是重量轻,射速大,火力猛,富有突然性,适宜对远距离大面积目标实施密集射击。
  火箭炮的主要作用是引燃火箭弹的点火具和赋予火箭弹初始飞行方向。由于火箭靠本身发动机的推力飞行,火箭炮不需要有能够承受巨大膛压的笨重炮身和炮闩,也没有后坐装置。火箭炮能多发联射和发射弹径较大的火箭弹,它的发射速度快,火力猛,突袭性好,但射弹散布大,因而多用于对目标实施面积射打击。
  火箭是中国一大发明,最早的多枚火箭连发装置和齐射装置 也是中国发明的。在中国明朝人茅元仪于1621年完成了《武备志》一书中记载的火箭及其发射装置有几十种之多,其中有一次可发射32支和40支火箭的 “一窝峰”和 “群豹横奔箭”,有一发百夭的 “百虎齐奔箭”和可连续两次齐射的 “群鹰逐兔箭”,这些都可看作是现代火箭的原始雏形。
  世界上第一门现代火箭炮是1933年苏联研制成功的BM13型火箭炮。这种自行式火箭炮安装在载重汽车的底盘上,装有轨式定向器,可联装16枚132毫米尾翼火箭弹,最大射程约8500米,1939年正式装备苏军,1941年8月在斯摩棱斯克的奥尔沙地区首次实战应用。当时苏军的一个火箭炮连以一次齐射,摧毁了纳粹德国军队的铁路枢纽和大量军用列车。火箭炮齐射时,像火山喷发炽热岩浆,铺天盖地般倾泻在敌目标上,声似雷鸣虎啸,热若排山倒海之势。不仅消灭敌人大量有生力量和军事装备,而且给敌人精神上以巨大的震撼。以致德军士兵后来一听到这种炮声,就心胆俱裂。为了保密,当时苏军未给火箭炮定名,但在发射架上标有表示沃罗涅日 “共产国际”兵工厂的 “K”字。可能由于这个缘故,苏军战士便把这咱威力巨大的新式武器亲切地称之为 “卡秋莎”。严格地说, “卡秋莎”是导轨火箭炮,而不是多管火箭炮。最早的具有炮管式发射装置的多管火箭炮,是德国于1941年正式装备部队的158.5毫米6管牵引式火箭炮和280/320毫米6牵引式火箭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和战后,各国都非常重视火箭炮的发展与应用。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火箭炮又有了新的进步,其性能和威力日益提高,已成为现代炮兵的重要组成部分。
  火箭炮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当今的火箭炮基本采用多联装自行式,口径大多在200毫米以上,配用多种战斗部,并已开始配用以计算机为主体的火控系统,射程在20-70公里之间,用于弥补战术地地导弹与身管火炮之间的火力空白。
高射炮& && &英文称为anti-aircraft gun
  从地面对空中目标射击的火炮。它炮身长,初速大,射界大,射速快,射击精度高,多数配有火控系统,能自动跟踪和瞄准目标。高射炮也可用于对地面或水上目标射击。
  图为95式25毫米自行高射炮
  高射炮按运动方式分为牵引式和自行式高射炮。按口径分为小口径、中口径和大口径高射炮。口径小于60毫米的为小口径高射炮,60~100毫米的为中口径高射炮,超过100毫米的为大口径高射炮。小口径高射炮有的弹丸配用触发引信,靠直接命中毁伤目标;有的配用近炸引信,靠弹丸破片毁伤目标。大、中口径高射炮的弹丸配用时间引信和近炸引信,靠弹丸破片毁伤目标。20世纪60年代以后,有些国家用地空导弹逐步取代了大、中口径高射炮。但由于地空导弹在低空存在射击死区,小口径高射炮仍获得发展。
高射炮的历史  19世纪下半叶,西欧战争此起彼伏。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9 月,普鲁士派重兵包围了法国首都巴黎,切断了它同外界的一切联系。
  法国政府为了突破重围,决定派人乘气球飞出城区,同城外联系。10月初,内政部长甘必达乘坐载人气球,飞越普军防线,在都尔市进行宣传和鼓动,很快组织了新的作战部队,并通过气球不断与巴黎政府保持联系。普军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研究对策,决定首先击毁这些人的气球。普军总参谋长毛奇下令,研制专打气球的火炮,以切断巴黎与都尔之间的联系。
  不久,这种打气球的炮就制造出来了。它是由加农炮改装的,口径为37毫米,装在可以移动的四轮车上。为了追踪射击飘行的气球,由几个普军士兵操作火炮,改变炮位和射击方向,打下了不少气球,并由此得名“气球炮”。它就是高射炮的雏形。
  1906年,德国爱哈尔特军火公司(莱茵军火公司的前身)根据飞机和飞艇的特点,改进了原来的气球炮装置,制成专门用来射击飞机和飞艇的火炮。这标志着世界上第一门高射炮正式问世。设计师将火炮装在汽车上,并采用了与现代舰炮相似的防护装甲。这门火炮口径为50毫米,炮管长约1 .5 米,发射榴弹的初速可达每秒572 米,最大射高为4200米。
  两年之后,德国又制成一门性能更优越的高射炮。这门炮的口径为65毫米,炮管长约2 .3 米,为口径的35倍。发射榴弹时初速提高到每秒620 米,最大射程可达5200米,而且高低射界和方向射界也都相应扩大了。这门炮已开始使用门式炮架并利用控制手轮调整高低射界。采用这些改进措施后,火炮的机动性能有了较大提高。
  继上述两种高射炮问世之后,1914年德国还制成了77毫米高射炮。1915年,俄国研制成76毫米高射炮,它是一种防空加农炮,也可用来射击地面或水面上的目标。
  在这一时期,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工业发达国家也制成了高射炮。
  在早期制成的高射炮中,性能最好的是德国1914年制造的77毫米高射炮。其突出特点是在四轮炮架上装有简单炮盘。这种炮盘在行军时可以折叠起来,用马或车辆牵引;作战时,打开炮盘,支起炮身即可对空射击。炮盘的使用既便于火炮转移阵地,又缩短了由行军转到作战状态的时间。由于它采用控制手轮调整身管进行瞄准,而且首次采用炮盘,因而射击命中率较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初期,法国在两架双翼飞机上装上了炮弹,用它代替炸弹轰炸德国军队的飞机库。接着,英国的飞机于1914年11月又轰炸了德国飞艇库,德国损失惨重。
  由于飞机特殊的优势,一些地面使用的武器弹药如炮弹、手榴弹、机枪、步枪,甚至手枪等,都相继成了“航空武器”,被装备在飞机上,用来攻击地面上的目标。
  随后不久,飞机上便装备了专用火炮和炸弹。
  面对空中威胁,各国开始积极研制新的高射炮。着重改进了高射炮的瞄准装置,使其射击精度有了很大提高。一战前期,用高射炮射落一架飞机平均耗弹量为11585发,到一战后期,耗弹量已降为5000发。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30年代初期,高射炮和飞机在结构和作战性能上都没有出现大的变化,发展比较缓慢。
  从30年代开始,日本、德国为了对外扩张侵略,加紧扩军备战,进而加速了飞机制造业和军火工业的发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这一时期,飞机无论是结构还是性能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原来采用的木、布等软质结构材料已被高强度的合金材料所代替;飞行速度比原来提高了一倍,达到每小时500 千米左右;飞机的飞行高度普遍达到8 ~10千米。
  与此同时,高射炮也毫不示弱,其作战性能得到了很大提高。在这一时期,高射炮在结构和性能方面有这样几个突出的变化:首先,高射炮采用了长炮管,借以提高初速和射高。有的小口径高射炮的炮管长度已达到口径的70倍,初速达到每秒1000米左右,比原来提高近 50 %。中口径高射炮的射高达到10千米以上,是原来的3 ~4 倍。其次,高射炮配备了先进的射击瞄准装置,提高了高射炮的命中率。再次,在小口径高射炮上配备了装填和复进等装置,大、中口径高射炮则采用了机械输弹设备,提高了高射炮的射速。另外,大部分高射炮都采用了自动化程度非常高的火控系统,全面提高了高射炮的作战能力。
  到了50年代初期,由于防空导弹投入战场,高射炮曾一度受到冷落。然而实战表明,防空导弹并不是万能的,它不能完全代替高射炮。从60年代中期开始,小口径高射炮又重新受到“青睐”。它反应快、命中率高、多管集中发射,可以迅速击
  毁低空进犯的敌机。目前各国正在研究提高高射炮对空作战效能的各种新方法,高射炮正向着小口径化、自行化、炮弹制导化的方向发展。导弹和高射炮合一的防空武器系统在未来的战争中将发挥巨大威力。
& && & 迫击炮自问世以来就一直是支援和伴随步兵作战的一种有效的压制兵器,是步兵极为重要的常规兵器。如今,走过百年的迫击炮更像一个顽固的“老人”,冷眼看待各种高新技术兵器争奇斗艳,而自己却静静地占据着陆军装备的一席之地。
  迫击炮是对遮蔽目标实施曲射的一种火炮,多作为步兵营以下分队的压制武器。其最大本领是杀伤近距离或在山丘等障碍物后面的敌人,用来摧毁轻型工事或桥梁等,也可用于施放烟幕弹和照明弹。
  迫击炮的名称源于两方面:一是操作简便,弹道弯曲,可迫近目标射击,几乎不存在射击死角;二是炮弹从炮口装填后,依靠自身质量下滑而强迫击发,使炮弹发射出去。
迫击炮 - 历史发展  纵观迫击炮的发展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公元1342年。当时西班牙军队围攻阿拉伯人所盘踞的阿里赫基拉斯城,阿拉伯人在城垛上支起一根根短角筒,筒口高高翘起朝向城外。从筒口放入一包黑火药,再放进一个铁球,点燃药捻后射向城外的西班牙士兵。这种被称为 “摩得发”的原始火炮可以说是现代迫击炮的雏形。
  世界第一门真正的迫击炮则诞生在1904年的日俄战争期间,发明者是俄国炮兵大尉尼古拉耶维奇。当时沙皇俄国与日本为争夺中国的旅顺口而展开激战。
  俄军占据着旅顺口要塞,日本挖筑堑壕逼近到距俄军阵地只有几十米的地方,俄军难以用一般火炮和机枪杀伤日军。于是尼古拉耶维奇便试着将一种老式的 47mm海军臼炮改装在带有轮子的炮架上,以大仰角发射一种长尾形炮弹,结果竟然有效杀伤了堑壕内的日军,打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这门炮使用长型超口径迫击炮弹,全弹质量11.5kg,射程为50~400m,射角为45 °~65°。这种在战场上应急诞生的火炮,当时被叫作 “雷击炮”,它是世界上最早的迫击炮。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由于堑壕阵地战的展开,各国开始重视迫击炮的作用,在 “雷击炮”的基础上,研制出多种专用迫击炮。1927年,法国研制的斯托克斯─勃朗特 81mm迫击炮采用了缓冲器,克服了炮身与炮架刚性连接的缺点,结构更加完善,已基本具备现代迫击炮的特点。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迫击炮已是步兵的基本装备,如当时美国101空降师506团E连的编制共140人,分为3个排和1个连指挥部。每排有 3个12人的步兵班和1个6人的迫击炮班,每个步兵班配备1挺机枪,每个迫击炮班配备1门60mm迫击炮。此时,迫击炮的结构已相当成熟,完全具备了现代迫击炮的种种优点,如射速高、威力大、质量轻、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等,特别是无需准备即可投入战斗这一特点使其在二战中大放异彩。据统计,二战期间地面部队50%以上的伤亡都是由迫击炮造成的。
  世界上最大的迫击炮“利特尔·戴维”就诞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现存放于美国马里兰州军械博物馆。该炮的口径为 914mm,炮筒质量为65 304kg,炮座质量为72 560kg,发射的炮弹质量约为1 700kg。它是为当时盟军正面攻破德军“齐格菲”防线而秘密设计制造的。然而,这门独一无二的迫击炮刚刚造好,战争就结束了。因此该炮还没有来得及放一炮,就宣布退役了。
  迫击炮一般由炮身、炮架、座钣及瞄准具四大部分组成。炮身可根据射程的远近做不同的选择,炮身长一般在1~1.5m之间;炮架多为两脚架,可根据目标位置调节高低和方向,携行时可折叠;座钣为承受后坐力的主要部件,同时与两脚架一起共同起到支承迫击炮体的作用;瞄准具多为光学瞄准镜,刻有方向分划和高低分划。
  与其他常规火炮相比,迫击炮的主要特点是:
  (1)弹道弯曲,适合于对隐蔽物(如山丘)背后的目标进行超越射击,也可对近距离目标进行直接射击;
  (2)装弹容易,射速高(20~30发/分),火力猛,杀伤效果好;
  (3)质量轻,体积小,机动性强,中、小口径迫击炮可以人背马驮,打了就跑,能快速转移阵地;
  (4)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大规模生产,造价低。
  迫击炮的操作使用亦十分简单,在发现并瞄准目标后,将迫击炮弹从炮口滑进炮管,依靠其自身质量使炮弹底火撞击炮管底部的撞针;或者依靠其自身质量滑至炮身底部,待射手操作释放撞针后,撞击炮弹底部底火。底火被击发后点燃炮弹尾部的基本药管,随后捆绑在弹体外面附加药包内的火药亦被点燃。虽然炮弹与炮管之间有一定的间隙以保证炮弹滑落,但是弹体外部的闭气环仍能形成极大的膛内压力,推动炮弹出炮 口并飞向目标。迫击炮的这种发射原理决定了迫击炮弹不能与炮管紧密贴合,因此不能依靠膛线使炮弹产生旋转以稳定其飞行方向,转而使用尾翼稳定装置来保证其飞行姿态。因此,所有的迫击炮弹均带有尾翼。典型的迫击炮弹在结构上除尾翼外,还包括引信、传爆管、炸药、弹体、闭气环、基本药管、附加药包、底火等零部件。
[ 本帖最后由 weilekaba 于
09:18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
TA的每日心情郁闷 14:13签到天数: 275 天[LV.8]以坛为家I
无后坐力炮
& && &&&无后坐力炮是发射时炮身不后坐的火炮,主要用于直瞄打击装甲目标,压制,歼击有生力量和火器,在反坦克战只上曾立下了汗马功劳。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人戴维斯利用配重物平衡发射原理,发明了无坐力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50年代,无坐力炮蓬勃发展,充满生机,各国军队装备数量很大,是当时主要的反坦克武器之一。进入70年代以后,由于装甲技术的发展和反坦克导弹的装备,无坐力炮的地位和作用日渐衷落。
  目前,发达国家军队已不再装备无坐力炮,但第三世界国家仍在使用。
& && &&&1879年,法国的德维尔将军等人发明了火炮的反后坐复进装置,但它并没有消除开炮时的后坐现象,只是使后坐炮身能够自动回复到原来的位置。并且它还会使炮架结构复杂,重量增加,机动性降低。
  世界上第一门能够消除后坐现象的火炮是由美国海军少校戴维斯研制的。戴维斯的设计思想非常独特,他把两颗弹尾相对的弹丸放在一根两端开口的炮管内发射。射击时,向前射出的是真弹头,另一颗向后抛的是假弹丸──铅油质的配重体,使其作用力相互抵消,从而使炮射不发生后坐。抛射出的配重体散落在炮尾后不远的地方,射手避开了这个危险区就不会受伤害。戴 维斯于1914年发明的世界上第一门无坐力炮人称 “戴维斯炮”。
  “戴维斯炮”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人们对它进行了改进和发展。1917年,俄国人梁布欣斯基取消了配重体,直接用向后喷出的火药气体来进行平衡。这样,抛射固体配重体的后半截炮管也就没有用了,使无坐力炮的炮管缩短了一半,此后,英国的库克和苏联的特罗菲莫夫、别尔卡洛夫、库尔契夫斯基等人对无坐力炮作了新的发展,在炮管的尾部安上喷管,使流过喷管的气体速度增大,从而减少喷出的气体量。1936年,梁布欣斯基研制出一种75.2毫米无坐力炮,这是世界上正式装备部队的第一种无坐力炮。无坐力炮的第一次实战应用是1941年的苏联─芬兰战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年代,无坐力炮在各国军队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不断改进。无坐力炮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于伴随步兵作战。但后喷火焰大,易暴露。它主要用于近距离射击坦克等装甲目标。
  20世纪70年代以后,反坦克导弹和单兵火箭的发展,已大部分取代了无坐力炮的地位。
  目前,发达国家军队已不再装备无坐力炮,但第三世界国家仍在使用。
  坦克炮是现代坦克的主要武器。坦克主要在近距离作战,坦克炮在米距离上的射效高,使用可靠,用来歼灭和压制敌人的坦克装甲车,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和摧毁敌人的火器与防御工事。
  坦克炮是由小口径地面炮演变而来的。现代坦克炮是一种高初速长身管的加农炮。它的主要诸元有口径、穿甲弹的初速、全装药杀伤爆破榴弹和减装药杀伤爆破榴弹的初速、破甲弹的初速、发射速度、高低射界、方向射界、炮弹重量和弹药基数等。
  坦克炮一般是由炮身、炮闩、摇架、反后坐装置、高低机、方向机、发射装置、防危板和平衡机组成的。炮身在火药气体的作用下,赋予弹丸初速和方向。炮口或靠近炮口部位(加粗部分)的抽气装置是坦克炮所特有的。当弹丸飞离炮口时,膛内压力迅速下降,抽气装置利用火药气体本身的引射作用把自身原有的火药气体从喷嘴排出,使喷嘴后的膛内形成低压区,从而可将炮膛内残存的火药气体排到膛外,以免废气进入战斗室,影响乘员战斗力。
  坦克炮的身管管壁受太阳辐射、雨淋、风吹会产生温度梯度,致使身管弯曲,弹着点偏移。根据试验,某坦克105毫米火炮受阳光暴晒、身管的上下温度差达3.6℃时,炮口偏移2密位。为此,现代主战坦克炮一般都装有隔热套。有的隔热套是用两层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中间填以泡沫塑料制成的。有的隔热套是用绝缘材料或导热金属铝制成的单层同心套,以身管和同心套间的空气作为隔热层。也有的用金属与绝缘材料相间排列套在身管外面。其中,以后者为好。隔热套能使火炮发射时产生的热量在身管四周均匀分布,减少身管变形,从而提高火炮的命中率。
  火炮身管借助螺纹联结器与炮尾相连,以便于拆卸。炮闩用来闭锁炮膛、击发炮弹、抽出药筒,开闩和关闩可自动进行。摇架用其两个耳轴把火炮装在火炮支架上。炮尾上装有由驻退机和复进机组成的反后坐装置,用以消耗火炮后坐动能,使后坐部分回到原位,并在任何仰角上都能使火炮处于最前方位置,保证火炮正常工作。发射装置用来使击发装置击发。防危板用于击发时保护乘员安全。位于火炮右侧的平衡机用来平衡火炮摇动部份的重量,使火炮操纵轻便,仰俯平衡。
  现代坦克炮的威力是很大的,它能远距离穿甲。前苏联T-72坦克125毫米火炮发射初速1650米/秒的长式动能弹时,在2000米距离上可击穿140毫米/60°的靶板,也就是穿透将近一尺厚的钢板。前西德豹Ⅱ坦克120毫米火炮发射初速度为1650米/秒的长杆式动能弹时,在2200米距离上可击穿厚度为350毫米的垂直装甲,即可击穿现今各种坦克。为什么坦克炮会有如此强大的威力呢?
  坦克炮的口径大。由于坦克的装甲车体坚固,稳定性好,所以可装载大口径的火炮。在相同条件下,火炮的口径大,炮弹粗,药筒装的发射药多,初速大,因而威力就大,也就是说火力强。那么,是不是口径越大越好呢?不是的。因为火炮口径太大,则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整个火炮、炮塔座圈、炮塔都要加大,因而会使坦克加宽加重,不便于机动和铁路运输。并且,大口径的炮弹很重很长,不容易实现自动装填,人工装弹又特别费劲,坦克运动中装弹几乎成为不可能,炮弹发射后空金属药筒不易处理,因而直接影响发射速度。此外,口径大往往会导致弹药基数的减少。所以,现代坦克炮的口径一般为85~125毫米。主战坦克的火炮口径为120~125毫米,已被认为达到了极限。美国高机动、灵活性试验车上采用了75毫米的自动机关炮,这是减小口径的趋向。采用电渣精练钢、利用自紧工艺提高身管强度,以加大膛压。初速可达2000米/秒以上,口径可能减小,但穿甲效能不降低,射速可通过装填自动化提高。另外,电磁炮在美国正处于实验室阶段,一旦可行,初速可提高到6000米/秒。
  坦克炮的身管长。现代坦克炮的炮身长为一般口径的50倍以上。大于40倍口径的长身管火炮,叫加农炮。长身管炮与短身管炮相比,射出的弹丸初速大,动能大,射角小,不超过45°,弹道低伸,即弹丸在空中飞行时的轨迹比较平直,便于直接瞄准,射击精度高,能远距离穿甲,适于平射打坦克装甲车等活动目标和突出地面的单个垂直目标。
  火炮身管的内腔一般叫炮膛。身管内壁有膛线(或称来复线)的火炮叫线膛炮;身管内壁没有膛线的火炮叫滑膛炮。现代主战坦克大多采用滑膛炮。如前苏联T-72坦克、前西德豹Ⅱ坦克和美国后期的M-1坦克等。大多采用滑膛炮的主要原因有四点:一是滑膛炮采用长径比较大的动能弹,因而穿甲能力强。二是管壁较厚,且无膛线,不存在膛线烧蚀问题,膛内阻力小,使用寿命较长。特别是它的发射药装得多,膛内压力大,因而发射初速能大大超过1800米/秒,可以提高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穿甲能力。滑膛炮发射破甲弹时,由于弹丸不靠膛线稳定,因而无离心力对聚能射流的有害影响,破甲能力可以提高。三是炮弹无滑动弹带,减轻了弹重。四是适于发射多种弹,如小型导弹、火箭增程弹等。但是滑膛炮只能发射尾翼稳定弹,而且射击距离远时,由于弹丸尾翼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射击精度较低。
  坦克炮一般安装在可以旋转的炮塔内。炮塔的旋转是通过操纵台或人手借助动力传动装置或电动液压传动装置来实现的,可使坦克炮有360°的方向射界,即可进行圆周射击和迅速射击,因而火力机动性好。坦克在原地、短时间和行进间,坦克炮都可以射击。坦克炮的威力与坦克的快速运动相结合,可使坦克具有“铁甲骑兵”之称。
坦克炮配用炮弹
  坦克炮主要的攻击目标是对方的坦克,它是通过发射反坦克炮弹来完成这一任务的。当前坦克炮配用的反坦克弹种以尾翼稳定的长杆式次口径脱壳穿甲弹为主,同时还配有空心装药破甲弹及碎甲弹。尾翼稳定的长杆式次口径脱壳穿甲弹,靠火炮赋予它的机械动能将坦克的装甲击穿。随着坦克装甲防护能力的不断提高,穿甲弹也从普通穿甲弹、超速穿甲弹、旋转稳定的次口径脱壳穿甲弹、发展到现在的细长如箭的尾翼稳定的脱壳穿甲弹了。穿甲弹穿透装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射时的初速,当前苏制125毫米滑膛坦克炮发射的穿甲弹初速已达1800米/秒,这种反坦克炮弹作用可靠,毁伤威力大,一旦穿透装甲,必将车毁人亡。空心装药破甲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反坦克弹药。由于最古老的反坦克穿甲弹当时面对加厚的坦克装甲已无技可施,于是出现了这种弹。它对装甲的破坏作用不是象穿甲弹那样是靠机械动能,而是靠弹丸本身装填的炸药释放的化学能,巧妙地利用了聚能作用(尤如经过凸透镜会聚的阳光,可以把纸烧穿)大大提高了穿透装甲的能力,推动了反坦克武器的大发展。由于它不要求发射武器的高初速,武器的作用只是把弹准确送到目标上,穿透目标全靠弹丸所带的炸药,于是除了火炮能发射破甲弹,小至手持反坦克火箭、反坦克手榴弹、枪榴弹,大到各种反坦克火箭、反坦克导弹、反坦克地雷、反坦克子母弹等其破甲的原理都一样。碎甲弹也是靠弹丸所携带炸药在目标处爆炸时所释放的化学能,所不同的是它是通过把塑性炸药紧贴在装甲的外表面上起爆,利用爆炸波在装甲介质中的作用将装甲内表面撕裂而对车体内的人员、设施进行毁伤的,其实装甲并未被穿透,只是内表面产生了崩落效应。
  反坦克炮是主要用于打击坦克和其它装甲目标的火炮。它的炮身长、初速大、直射距离远,发射速度快。穿甲效力强,大多属加农炮或无坐力炮类型。反坦克炮的弹道弧度很小,一般对目标进行直接瞄准和射击。
  反坦克炮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人们就开始设计制造专用反坦克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50年代,反坦克炮有了长足的发展,火炮口径急剧增长,种类,型号繁多,装备数量庞大,并且出现自行反坦克炮,一度成为各国尤其是苏军反坦克作战的中坚力量。
  1916年,第一批坦克投入战场之后,在各国军队中引起极大的震动,它们纷纷研究自己的坦克和各种反坦克武器。在此后不久,法国就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种反坦克炮,起名为 “乐天号”。 “乐天号”反坦克炮可视为加农炮的同族兄弟,它的特点是炮管较送长,炮膛压力较大,因而其实心的穿甲弹出炮口之后,动量很大,具有足够穿透坦克装甲的能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坦克的普遍使用,各国专用反坦克炮相继问世。最早的坦克装甲厚度仅有6─18毫米。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某些中型和重型坦克的装甲厚度已达70─100毫米。同时,反坦克炮的口径也从20毫米加大至57─100毫米,而次口径钨芯超速穿甲弹,钝头穿甲弹和空心装药破甲弹等甲、破甲策力更强的弹种的诞生,也使反坦克炮的性能得到提高。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粉碎纳焓德国的集群坦克曾装备使用了上万门反坦克炮。同时,由于在战争中后期苏联的新式坦克在火力、防护能力等方面超过了德国坦克,而德国一时难以研制和生产出在性能与数量上策与苏军相抗衡的坦克,于是将一些大口径反坦克炮安装在坦克底盘上,变牵引式反坦克炮为自行反坦克炮,并加以较厚的防护装甲,它当时被称为 “强击炮”,可以打击坦克等装甲目标,也可以象坦克一样以直射火力打击步兵、掩蔽部等地面目标。
  进入60年代以后,由于反坦克导弹的走俏。反坦克炮的发展势头日趋缓和,在西方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原有装备逐渐被淘汰。7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复合装甲技术的飞快发展,反坦克炮又东山再起,其地位和作用呈上升趋势,轮式自行反坦克炮尤其引为瞩目。
  进入70年代以后,一些国家用反坦克导弹取代了反坦克炮,还有一些国家则用自行反坦克炮机动性和防护性较差的牵引式反坦克炮。后者是坦克发展的新趋势,近年来,由于安装在轮工装甲车辆底盘上的自行反坦克炮的成本只有坦克的1/3左右。其机动性又远胜过其他反坦克兵器,所以它又有东山再起之势。自行反坦克炮外形与坦克很相似,但不象坦克那样注重对步兵进行火力支持的能力,而强调反坦克策力,因而在某些国家里它又被称作 “歼击坦克”。它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强击炮又有区别: “歼击坦克”火炮口径与坦克相近,装甲厚度和总重量一般比坦克大,炮塔多为固定式,比较笨重。
  反坦克炮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广泛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被坦克火炮取代
  反坦克炮过去叫战防炮,是一种直接瞄准对坦克和装甲目标进行攻击的火炮。主要用于对付2000米以内的装甲目标。
  自行反坦克炮是一种车炮结合,能够自行机动和发射的反坦克炮。可分为履带式、半履带式、轮式和轮履合一式等;按防护程序,又可分为全装甲式和斗装甲式自行反坦克炮。
  1916年英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首次使用坦克,德军用来对付坦克的主要武器是77毫米野战炮。一次大战以后,瑞典、德等很快研制出了反坦克炮。当时坦克装甲厚度只有6~18毫米,37毫米反坦克炮发射钨芯穿甲弹足以穿透坦克装甲。
  1941年,德军将一辆苏军KB?/FONT&1型重型坦克围困了3天,德军用6门38式50毫米反坦克炮向苏军坦克射击,却无法击穿装甲;夜晚德军又派12名工兵用炸药炸,仍未奏效;最后用6辆坦克进行轰击,发射了上百发炮弹,只有2发88毫米炮弹击穿了装甲。此后,各国的重型坦克装甲厚度增至70~100毫米,反坦克炮的口径也随之增大到57~100毫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坦克成为地面战争的主体武器,反坦克炮迅速发展,仅苏联1943年就生产了23200门。当时反坦克炮穿甲厚度在1000米距离上可达70~150毫米,并已经开始使用钝头穿甲弹和空心装药穿甲弹等,有的配装了自行反坦克炮。战后,由于坦克炮的作战性能大大提高,反坦克炮作用降低,没有得到更大的发展。只有苏、德、奥地利等国家继续发展反坦克炮。目前,世界现有的反坦克炮多为60年代研制的,代表型号有苏联的T?/FONT&12型100毫米滑膛反坦克炮,配用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直射距离为1500米,穿甲厚度400毫米,但该炮为牵引式,机动性差。SK105毫米自行反坦克炮为线膛炮,配有激光测距机和红外瞄准镜,反应速度快,炮手从捕获目标到发射第1发炮弹仅需15秒。可发射破甲弹或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有效直射距离为2700米,破甲厚度360毫米。
59式130毫米加农炮
  1959年,兵器工业部127厂按照原苏联M-46加农炮仿制成功59式130毫米加农炮。火炮采用单筒身管,装多孔式制退器;手动横楔式炮闩;变后坐制退机,液体气压式复进机,两机分别布置在炮身上、下部,均为杆后坐形式;炮架由摇架、上架、下架、大架和防盾组成,大架装有炮身推拉器,行军时,解脱反后坐装置,将炮身后拉,以缩短火炮行军长度;瞄准部分分为方向机、高低机、平衡机、瞄准装置组成,高低机为单齿弧外啮合式,平衡机为气压式,瞄准装置由瞄准具、周视瞄准镜、直接瞄准镜与照明具组成。全重8.5吨,炮班8人,六轮卡车牵引,射速6-8发/分。最大射程27千米。此后结合了122毫米加农炮和152毫米加榴炮的炮架和结构设计,使得59式的全重减轻了2.1吨,射速提高到8-10发/分。命名为59-1式。该炮在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时表现出来的性能非常优越,火力猛、射程远、命中精度高、使用可靠,受到参战官兵的赞誉。进入80年代,我军又为130毫米加农炮研制了底排弹、底凹弹、子母弹等多种新弹种,最大射程增加到38千米。
  口径:130毫米
  行军状态全重:8450千克
  战斗状态全重:7700千克
  行军状态长:11730毫米
  行军状态宽:2450毫米
  行军状态高:2550毫米
  火线高:1380毫米
  身管长:6850毫米
  初速:930米/秒
  最大射程:27150米
  最大射速:7-8发/分
  高低射界:-2.5度-45度
  方向射界:左右各25度
  炮班人数:9人
喀秋莎火箭炮  
& && &&&苏联火箭武器的研制可以追溯到沙俄时代。一战爆发后,苦于飞机装备的武器威力不足,俄国人便想在飞机上安装大威力的航空武器。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在航天火箭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1921年,专门研制火箭的第2中央特别设计局成立。经过不懈努力,苏联设计师先后研制出了可以稳定飞行400米的固体火箭,射程1300米的火箭弹,以及РС-82毫米和РС-132毫米航空火箭弹。
  1938年10月,火箭炮车载实验正式开始。1939年3月,沃罗涅日的“共产国际”工厂8导轨的БМ-13-16试制成功,它的发射架是工字型的,在上下可分别挂1枚火箭弹。这样БМ-13总共可以携带16枚М-13 (РС-132的改进型)132毫米火箭弹,发射架拥有左90度-右90度的方向射界。苏联军方随即对其进行了各项严格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БМ-13特别适合打击暴露的密集敌有生力量集结地、野战工事及集群坦克火炮。由于БМ-13是自行的,因此也适合打击突然出现的敌军以及与对方进行炮战。不过由于火箭炮发射时,烟尘火光特别明显,且完全没有防护,因此它不适合在敌炮火威胁比较大的地域里作战。1940年,БМ-13已经试生产了6门,1941年军方又订购了40门,到了6月份,又增加了17门的定货。日,БМ-13向国防人民委员铁木辛哥元帅、总参谋长朱可夫大将以及军械人民委员乌斯季诺夫进行了成功地发射表演。6月21日,苏德战争爆发的前夜,在БМ-13的定性测试尚未全部完成时,苏联政府作出决定,全力生产БМ-13火箭炮及М-13 火箭弹。
  日,苏军决定组建一个БМ-13特别独立火箭炮连。30日夜,头2门火箭炮开到了驻地。第2天,炮兵连正式成立。当时只有7辆试生产型的БМ-13,3000发火箭弹,连长是36岁的伊万o安德烈耶维奇o费列洛夫大尉。经过1个多星期的应急训练后,全连已经熟练的掌握了火箭炮的操作方法。由于极端保密,连炮兵连的人员都不知道火箭炮的正式名称。但是炮架上有一个К字(共产国际工厂的第一个字母),便爱称其为喀秋莎(Катюша)。这个名字后来不胫而走,几乎成为红军战士对火箭炮的标准称呼。7月上旬,独立炮兵连被编入西方方面军,来到了危如累卵的斯摩棱斯克前线。7月14日,7门喀秋莎隔着奥尔沙河,发射了112枚火箭弹,打击了对岸的德军,而对于德国人来说,这还只是个开始。在此之后,费列洛夫连躲过了德军的空中侦察和炮兵观测队,在斯摩棱斯克,在叶尔尼亚,用自己愤怒的齐射,毫不留情地教训了法西斯侵略者。
  1941年10月初,德军发起了进攻莫斯科的“台风”战役。10月7日夜,正在行军的费列洛夫连在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布嘎特伊村不幸与德军渗透的先头部队遭遇。炮兵连沉着应战,炮手们迅速架起火箭炮,其他人员则拼死挡住德军的冲锋,为火箭炮的发射争取时间。在打光了全部火箭弹后,为了不让秘密落到敌人手里,苏联炮手彻底销毁了7门火箭炮。由于发射火箭弹和销毁火箭炮耽误了时间,炮兵连被包围。在突围过程中,包括连长费列洛夫大尉在内的绝大部分苏军官兵壮烈牺牲。苏军的第一个火箭炮单位就这样悲壮的结束了战斗历程。后来费列洛夫被追授一级卫国战争勋章,家乡里配斯特和奥尔沙的几条大街被命名为费列洛夫街。日,根据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签署的第619号总统令,费列洛夫被追授俄罗斯联邦英雄称号。
  日,沃罗涅日的“共产国际”工厂开始批量生产БМ-13火箭炮。7月23日,首批批量生产的火箭炮顺利地通过了测试。从此,喀秋莎开始大规模生产并迅速装备部队。
  在实战中发现,БМ-13在泥泞路况下的越野机动性不够,便想开发一种履带式的火箭炮。但是,能够搭载132毫米火箭发射架的履带底盘只有Т-34和КВ。显而易见,在当时急需坦克的战况下,炮兵是不可能获得这些底盘的。无奈,他们只好选择了过时的Т-40水陆坦克底盘,安装了БМ-8-24 24联火箭炮发射器。БМ-8火箭弹则是由РС-82 82毫米航空火箭弹改进得来。不过Т-40在1941年秋已经停产,车况和数量都远不能满足要求。所以定型生产的БМ-8-24是以新的Т-60轻型坦克为底盘的。БМ-8-16的威力比БМ-13小,射程也近些,不过它的机动性更好,火力密集度更高,适合打击近距离的敌有生力量和轻型野战工事。
  到了1942年,美国正式参战,大批美援物资源源不断运抵苏联。其中最珍贵的当属各种运输车辆了。美国的通用GMC 6X6 卡车的性能比苏联自己的ЗИС-6卡车好的多。因此,1943年以后生产的火箭炮几乎都是以通用GMC 卡车为底盘,这种型号的火箭炮改称БМ-13Н。不过由于绝大部分的БМ-13都是以通用GMC 为底盘,所以后来БМ-13Н就统称为БМ-13。
  1943年2月。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会战的伟大胜利。1531门喀秋莎在战斗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为了对付德军的坚固火力点,苏军投入了刚刚研制成功的М-31-4火箭炮。这是一种架在地上发射的火箭炮。发射М-30 300毫米火箭弹。为了减少研制难度,М-30是一种超口径火箭弹,战斗部的口径是300毫米,后部发动机的直径只有152毫米。这样就相当于减少了火箭弹发射药的药量,导致М-30的射程只有2800米。不过М-30火箭弹战斗部装药达28.9千克,比203毫米榴弹的威力还大,可以摧毁战争后期德军的坚固火力点。1944年,出现了采用М-31-4发射架的БМ-30-12 12联装自行火箭炮。БМ-30 火箭炮在布达配斯、布拉格、科尼斯堡和柏林等城市攻坚战中发挥了巨大的威力。
  苏联总共生产了2400门БМ-8系列,6800门БМ-13系列和1800门БМ-30系列火箭炮。其中有3374门是装在卡车上的。到战争结束时,苏军已拥有7个火箭炮师,11个火箭炮旅以及38个独立火箭炮营,一大半的火箭炮都是БМ-13。苏联红军的火箭炮部队已经成为整个炮兵中最具威力的部分。
  现在有一款游戏名为《突袭》,里面俄罗斯的战役中就有喀秋莎火箭炮这一种重要炮种,它在二战与《突袭》中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战后的喀秋莎  
& && &&&随着科技发展,“喀秋莎”性能不断改进。苏联继续发展了多种先进的火箭炮,其型号之多、数量之大遥遥领先于其他各国,堪称“喀秋莎”王国的 “巨无霸”。仅20世纪50~60年代苏军就装备了БМ-14、БМ-21、БМ-24、БМA- 20等多种火箭炮。尤其是БМ-21因性能先进而名扬天下,先后生产2000多门,畅销50多个国家。近年来传媒报道的“喀秋莎”大多是这种武器或它的变型。
  BM-21型火箭炮原装备苏军摩步师和坦克师的炮兵团,主要用来消灭敌集结地域有生力量,压制或摧毁炮兵发射阵地,破坏多种野战工事和支撑点。早期的 BM-21采用乌拉尔-375型载重车改装而成,最大行驶速度70千米/小时,以后改用轮式4轮越野车,最大速度达到85千米/小时。在车体后部的大型旋转架上有4 0个发射管,可在18秒内发射40发子母弹,摧毁20千米远的各种目标。无数子炮弹铺天盖地袭来,就像晴朗的夏天突然袭来的冰雹一般。俄军士兵常称它“冰雹” 炮。近年来俄罗斯和法国合作,制成多种性能更先进的火箭弹,有的射程增大到 36千米,并提高了命中精度和杀伤威力。
  在车臣战场上,俄军使用的“龙卷风”火箭炮,发射的火箭弹重达800千克,最大射程达到70千米。它采用了先进的制导技术,在发射管上装有一个“黑匣子 ”,可为每发弹自动编制程序。弹上的燃气发生器可根据指令产生高压气流,不断修正火箭弹的飞行方向,使它的命中精度提高了3倍,因而被誉为目前正式列装的武器中射程最远、威力最大、精度最高的火箭炮。据最近报道,俄罗斯还在研制一种专用于战场侦察的火箭弹。它的中部和尾部装有折叠式弹翼,飞到空中张开弹翼便成为一架无人驾驶侦察机,可从9千米高的空中摄下目标图像后传到指挥中心。威力巨大的“龙卷风”火箭炮配上先进的无人侦察机,将在21世纪战场上再放异彩。
[ 本帖最后由 weilekaba 于
10:37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
TA的每日心情郁闷 20:49签到天数: 992 天[LV.10]以坛为家III
图文并茂 楼主辛苦了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4:48签到天数: 53 天[LV.5]常住居民I
分类较全了
TA的每日心情郁闷 20:49签到天数: 992 天[LV.10]以坛为家III
大炮很多啊
TA的每日心情郁闷 14:13签到天数: 275 天[LV.8]以坛为家I
原帖由 niugang 于
10:04 发表
大炮很多啊
昨天的帖子“大炮”介绍得不够详细,今天补充介绍。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是专门搞大炮的吧?这么详细
TA的每日心情郁闷 14:13签到天数: 275 天[LV.8]以坛为家I
原帖由 haen 于
10:49 发表
楼主是专门搞大炮的吧?这么详细
呵呵,业余爱好罢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大炮——军中之神!!!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8:35签到天数: 371 天[LV.9]以坛为家II
谢谢了。真不错的帖子啊。
TA的每日心情郁闷 14:13签到天数: 275 天[LV.8]以坛为家I
原帖由 yezhongyi 于
12:19 发表
谢谢了。真不错的帖子啊。
喜欢吗?喜欢就好
TA的每日心情奋斗昨天&18:41签到天数: 976 天[LV.10]以坛为家III
图文并茂,介绍详细。
TA的每日心情郁闷 14:13签到天数: 275 天[LV.8]以坛为家I
原帖由 dingcjin 于
12:07 发表
应该是贩卖军火的
你要就免费了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8:35签到天数: 371 天[LV.9]以坛为家II
原帖由 weilekaba 于
16:06 发表
你要就免费了 很好的帖子。了解一下。
TA的每日心情开心前天&15:06签到天数: 693 天[LV.9]以坛为家II
真是军事武器迷呀介绍的很详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777榴弹炮直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