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陆战争5 装备时为什么一开始装备好后来装备差

398被浏览125051分享邀请回答64714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082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当前位置: &
朝鲜战争中的美军步兵武器:火力配置极为精良
扫描到手机
15:53:02 &《现代兵器》 & &
朝鲜战争中的美军步兵轻武器
手持上刺刀伽兰德M1步枪的美军步兵,正在用身体语言向同伴发出“跟我冲”的指示
伽兰德步枪著名的M1式7.62毫米半自动步枪是由美国人约翰&伽兰德于20世纪30年代设计的,美国斯普林菲尔德武器公司于1937年开始生产,二战中产量达400万支,朝鲜战争期间又生产了50万支,装备美陆军和海军陆战队。该枪在朝鲜战争中继续得到好评,其可靠性是美军所使用轻武器中最好的,即使在尘土飞扬、倾盆大雨和呼啸的暴风雪中,也能可靠地射击。该枪口径7.62毫米,初速865米/秒,有效射程600米,枪口动能3597焦耳,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与枪机回转式闭锁机构,单发射击,8发弹仓供弹方式,全枪长1106毫米,枪管长610毫米,膛线4条(右旋,缠距354毫米),空枪重4.3公斤,瞄准装置由片状准星和规孔式照门组成,瞄准基线长71毫米。该枪所使用的7.62毫米(0.30英寸)口径M1906普通弹(简称&0.03~06&普通弹,又称7.62*63毫米枪弹)M2普通弹、0.30英寸勃朗步枪弹和0.30英寸斯普林菲尔德(或译为&春田&)步枪弹,它对有生目标的杀伤力较高,特种穿甲弹可穿透阵地上的原木杀伤敌人。该枪可在枪管下配装榴弹发射器,发射杀伤榴弹、破甲榴弹、信号弹和照明弹等,执行攻击、防卫的各种任务。各步兵班通常有2名榴弹射手,可有效地对付开阔地或躲在阵地里的部队,以及轻型装甲军辆。其发射的降落伞吊式照明弹和各种颜色烟雾弹,用作炮兵射击的指向及其他支援信号。M1918的三种型号
勃朗宁自动步枪约翰&勃朗宁1917年设计的M1918式毫米自动步枪(BAR),1918年由美国柯尔特、温彻斯特和马林&罗克韦三家公司开始生产并装备部队。该枪有标准型、长枪管型、M2、A1、A2等几种变型枪。它们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与枪机起落式闭锁机构,除A2仅能全自动射击外,其他几种均能半自动和全自动射击,M2和A2装有两脚架作轻机枪使用,因此又称勃朗宁轻机枪。M1918A2式早在1941年被美军列为制式轻武器,后来成为二战和朝鲜战争中美军的主要步兵武器之一。朝鲜战争中还生产了61000支装备侵朝美军。该枪在朝鲜战争中所发挥的作用仅次于伽兰德步枪,特别是在泥沙中和寒冷气候下,弹带或弹链供弹式轻、重机枪常出现抛壳故障或不发火,而该枪仍能可靠地射击。该枪口径7.62毫米,全枪长1210毫米,枪管长610毫米,全枪重7.26公斤,枪管重1.67公斤,初速853米秒,表尺为直立式,表尺射程1372米,有效射程450米,瞄准基线长788毫米。该枪有两种射速,快慢机调到&A&位里为快速射击,理论射速500~600发/分,调到&F&位置为慢速,理论射速300~340发分。实际射速40~60发分,供弹具为20发弹匣,使用7.62毫米M1906式枪弹。侵朝美陆军和海军陆战队通常以两个班为一个作战分队,每班5~6人,各班或其中一个班装备BAR。攻击时该枪射手的任务是火力支援。当一个班进攻时,另一个班进行火力支援。防卫时装上两脚架,由射手在远处以准确而猛烈的火力袭击。当BAR的弹药供应不足时,可用步兵班拥有的伽兰德M1步枪用弹夹代替20发弹匣。在山冈防守的美海军陆战队队员,装备M1917A1水冷式重机枪(左)和配装4倍瞄准镜的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生产的M1903步枪(右)
勃朗宁重机枪BAR虽然优良,但射程、射击持续力和枪弹的侵彻力均不足,于是美军使用了二战中广泛使用的三种勃朗宁重机枪,即,7.62毫米口径的M1917A1和M1919A4式重机枪以及12.7毫米口径的M2HB式大口径机枪。M1919A4是美军的制式武器,也是朝鲜战争中美军主要重机枪之一。该枪是水冷式M1919A1去掉水筒改为气冷的变型枪,枪管外部有散热筒,筒前有助退器,使用非常方便。M2HB用于需要更强火力的场合,可以将姆指大的42.9克重弹丸发射到1650米远处有效杀伤目标。该枪是世界著名的机枪,几十年来被美军士兵视为&精髓&。在朝鲜战争中,该枪可配装在坦克、轻型吉普、步兵战车和飞机上使用,配M3式枪架为平射,配M63高射架为高射,还可以配用M33式双联电动转塔、M45式四联装电动转塔等等。1950年8月,韩国洛东川战线,待命中的第24师侦察部队,装备M24“查飞“轻型坦克,炮塔上装备12.7毫米M2HB重机枪,乘员装备7.62毫米M1卡宾枪,地上士兵装备的是M3“注油枪”
手榴弹与&注油枪&手榴弹与枪榴弹是白刃战,尤其是堑壕战和防御战的理想兵器。手榴弹有进攻型和防御型两类,美军在朝鲜战场上大量使用MK2式手榴弹,该弹系防御型手榴弹。MK2最早于一战中装备美军,二战中的大量库存剩余品被用于朝鲜战场。该弹的弹体用铸铁制成,外侧有宽而深的纵横沟槽,内装约57克的TNT炸药,全弹长114毫米,全弹质量596克,弹体直径57毫米,配用M204A1或M204A2火药延期引信,延期时间4~5秒飞破片有效杀伤半径9米,平均手投距离30米,枪掷距离约140米。该弹的引信摘除后,装上M9反坦克枪榴弹的尾管,可作枪榴弹使用。朝鲜战争中美军装备的冲锋枪,主要有汤姆逊冲锋枪和M3冲锋枪。当著名的汤姆逊冲锋枪还在一些部队使用时,许多美军更换了更便宜而简单的M3、M3A1式冲锋枪。由于M3、M3A1的外形象机械设备中广泛使用的注油枪,所以美军士兵称之为&注油枪&。M3、M3A1采用自由枪机原理,全自动射击方式,伸缩式钢丝枪托,30发直弹匣,理论射速450发/分,初速280米/秒,全枪长579毫米/757毫米(托缩/托伸),枪管长203毫米,膛线4条(右旋、缠距406毫米,带30发弹匣的全枪重4.7公斤/4.52公斤(M3/M3A1),瞄准基线长276毫米,有效射程200米,使用11.43毫米柯尔特自动手枪弹。由于该枪较小,主要装备坦克兵和夜间巡逻兵。朝鲜战争时期说明美国海军陆战队冬季作战服装的照片,左边是怀俄明州出身的理查德.格里宾下士,右边是田纳西州出身的詹姆斯.阿普雷顿一等兵,照片是朝鲜战争中负担搜索和狙击任务的士兵专用的旧式和新式外套的对比。格里宾手持的是伽兰德M1C狙击步枪,阿普雷顿手持的是装有光学瞄准镜的M1903狙击步枪
狙击手瞄准镜与便携式反坦克武器狙击手瞄准镜是一种电子红外光学瞄准镜,能使射手在全黑条件下瞄准目标。该瞄准镜是二战末期美国陆军开发的,后来被忽视,直到朝鲜战争时才推出。美军在可单发、连发转换射击的手提式M2卡宾枪基础上,将机械瞄准具改装为狙击手瞄准镜,并在枪口增设消焰器,成为M3卡宾枪。该枪虽然有效射程仅300米,但由于配装红外瞄准镜,很适宜前沿监视哨的士兵在夜战中使用。美军在朝鲜战争中使用的反坦克武器有60毫米&巴祖卡&火箭发射器和88.9毫米&超级巴祖卡&。&巴祖卡&火箭发射器是美国在二战期间开发的,1942年装备美军,因外形象管形乐器中的巴祖管号,故称&巴祖卡&火箭发射器。由于60毫米火箭弹不能穿透T-34坦克的前装甲,而且直到1950年夏远东地区尚未配备88.9毫米&超级巴祖卡&和75毫米无坐力炮,导致开战后的几个月,美、韩军队惨败,朝鲜人民军利用前苏联的T-34坦克及其他重型装甲车辆作战,取得引人注目的胜利。
(责任编辑:苏鹏宇 CM019)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最近国外有一位男子闲的蛋疼,突发奇想竟然扮演传说中的霸王龙来吓唬水里的鳄鱼。
只见这位男子穿着霸王龙的&...
【环球网综合报道】印度国防部长西塔拉曼5日访问印度非法占领的中国藏南地区(印度称“阿鲁纳恰尔邦”),视察印军边防哨所的战备情&...
11月4日上午10点左右,安溪龙涓乡黎山村泥洋角落村民王先生在修路挖掘路面时,突然挖到了一个古墓葬。本来王先生打算挖开了墓葬,&...
  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网站11月2日报道称,中俄两军关系今年以来持续高位运行,年内还将&...
核武器诞生之初,目标仅局限于帝国的大城市和大型军事基地。但随着技术的进步,洲际导弹,巡航&...
2017年下半年,在中东地区肆虐数年的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终于在叙利亚和伊拉克战场陷入了颓势&...
  《亚洲军事评论》杂志报道:日本和中国、美国一样,拥有亚太地区最有能力的空军之一。日本&...
  国家富强昌盛,人民安居乐业。新时代,新生活,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方式渐退,走出家门&...
在11号结束的贵州黔南州首届山地户外运动大会上发生有趣一幕。年轻小伙赵亚在终点前,手捧玫瑰&...
我国军事崛起之后,你希望...
等我国军事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时,你希望我们做什么?
取代美军充当世界警察的角色
对日本进行复仇式军事行动
强势收回从清末至今割让的领土
对“八国联军”进行清算索赔
收复朝鲜半岛、蒙古、越南等古中国领土
世界驻军,常对他国用兵
什么也不做,维持和平和现有的疆域就好
  来到中国直升机大本营之一的航空工业昌飞公司采访,有两点印象颇深。一入昌飞,就感受到国&...
图为中国最新型外贸隐形护卫舰模型,近年来中国国产054A型护卫舰大批服役,目前已经有25艘列装&...
免责声明:本站消息系转载自合作媒体及互联网,文章信息均以注名出处。登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涉及政治观点,不涉及反动及泄密文章,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有侵权行为,请指正,必当即刻改正,谢谢合作!兵器爱好者交流QQ群:
| 友链联系QQ:抗战胜利后中共军队在东北接收了多少武器装备,一直是大家非常关心并热烈争论的话题,但迄今无定论。前苏联公布的数据有夸大之嫌,而作为受惠者,国内对此“讳莫如深”,公布的相关资料很少,因此很难得到客观准确的数据。
近日,有网友提出希望编辑就此问题“筛选一下这方面的资料” ,想了解一些历史细节。本期专题将尽量从客观的角度出发,把关于此问题现有的可靠资料呈现给大家。
解放战争中苏联给了中共多少军事援助
迄今为止,关于中共在东北从苏联红军手中接收的武器数量,较为准确数据都出自苏联,但这些数据都被质疑严重夸大。相对而言,国内的材料更可靠一些,由于身为受援者以及后来与苏联反目成仇等原因,国内资料对于苏方的武器援助,很少会夸大。因此,根据国内现有的相关资料可以总结出苏联在东北最少援助了解放军多少武器装备。
1、前苏联公布的数据不可靠,只能依据中方现有资料做最保守统计
关于中共在东北接收的武器数量,前苏联有两种说法:
一是当时的远东苏军总司令华西列夫斯基元帅说:“中国人民解放军得到了巨额缴获来的武器装备。仅我们两个方面军转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就有:3700门大炮、迫击炮和掷弹筒,600辆坦克,861架飞机,约12000挺机枪,将近680个各种军用仓库,以及松花江分舰队的一些舰艇。苏军司令部还使全部武器保持完好以适于作战使用。”(薛衔天《民国时期中苏关系史()下》P72)
二是日莫斯科话语广播谈话《苏军粉碎日本侵略军是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的保障》中提供的数据:“步枪约为70万枝,机枪约为挺,各种炮约4000门,坦克约600辆,汽车约2000多辆,另有弹药库679座,800余架飞机和炮艇若干。”(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版,P250)
但这两种说法都受到了广泛的质疑,一来认为他们夸大了缴获关东军武器的数量;二来因为这些数据都是在1960年代中苏论战之后公布的,因此有夸大对中共援助的嫌疑;三是此数据与国内现有的党史军史中所载东北解放军持有的武器数量差距较大,特别是飞机和坦克的数量。因此,苏联的数据很难让人信服。
要搞清楚中共接收了多少武器,以中方提供的资料为基础进行估算相对更可靠些。一是因为作为受援助方,具体接收了多少武器,当时的记载相对比较可靠;二是受援助方一般不会夸大自己接收援助的武器数量;三是从60年代开始中苏进入论战甚至兵戎相见,因此,中方之后的材料以及当事人的回忆对苏联援助数量及发挥作用基本不会夸大。
但是由于相关的材料尚未完全公开,我们只能从零星的资料中找出中方在东北接收武器数量的最小值。
2、年中共最少得到了枪支30万,轻重机枪2万挺,各种炮1500门,弹药无数
1945年苏军占领东北时,抗联也随苏军直接进驻东北,几乎在同一时刻,毛泽东命令关内的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冀热辽军区中共部队迅速奔赴东北进行接收。各个部队接收到武器的情况,有据可查的如下:
(1)据周保中介绍,跟随苏军回国的东北抗联在长春占接收了日本的一个军火库,并在各地收缴搜罗各种武器,“截止日,抗联人员在各地收缴和搜查日伪武器计有:步枪近6万支,轻机枪9千余挺,重机枪8百余挺,掷弹筒5百多个,迫击炮20余门,山炮和野炮5门,弹药1200余万发。”(周保中《抗战胜利时的东北抗日联军》,《解放战争时期过度阶段军事斗争回忆》P106)
(2)冀热辽军区周家美部500余人进驻锦州,在苏军协助下解除了锦州伪满军队一个旅5000余人的武装,并从日伪军火库中获取武器,共得火炮近80门,轻重机枪690余挺,步枪13200余支,手枪350余支,炮弹100余箱,子弹1000多万发。(周家美:《关于我军进兵东北接管辽西的回忆》,《锦州党史资料》第1辑,第44页)
(3)1945年9月中旬冀热辽部队曾克林部随苏军接管沈阳,据其回忆:“苏军曾一度把日本关东军最大的苏家屯仓库交给我军看守(后来又收回)。针对当时东北人民热烈参军的情况,我组织直属队的干部战士拉炮拉武器,战士们看到有这么多武器,各个兴奋不已。在繁忙的公务中,我也抽出时间加入拉武器的行列,干部战士不顾疲劳,先后拉了三天三夜,拉出步枪20000余支,轻重机关枪1000挺,20多万发子弹,还有155门各种口径的迫击炮、野炮和山炮,这些武器不仅装备了出关部队,还为当时的扩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还将一部分武器支援了后续部队和原抗日联军以及关内其他解放区部队。”(《曾克林将军自述》,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版P101)
(4)1945年9月下旬前后,苏军为避免因公开支持中共进入东北被国民政府和美国指责为违反中苏条约,因此将已经交予中共的多数工厂、武器库和部分政权重新收回,并劝说中共武装退出城外。在此背景下,9月21日,彭真电告中央:“现在我看守下较可靠的军械库只有七五山炮11门、迫击炮70门、六五子弹500万发。”9月30日,彭真就又电告中共中央称:“用各种方法得枪万余支。”31日他再度电告中央说:发现新的武器库,“搜得山炮80门,迫击炮100余门,子弹稍多”。(杨奎松《关于解放战争中的苏联军事援助问题――兼谈治学态度并答刘统先生》)
(5)1945年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期间,基于反对美国势力进入东北的战略考虑,苏军开始受命积极支持中共占据东北。10月4日,苏方通知中共东北局……决心从军事上援助中共。之后已知中共方面所得到的武器就有三批,“其中步枪约10万支,轻重机枪约3400挺,掷弹筒约500个,大炮100余门,各种弹药将近2000万发。”不久,苏方又“把南满的大批兵工厂、武器弹药仓库,甚至一些重型武器和飞机统统交给中共。”(路文娟《对苏联给予中共东北解放战争军事援助情况的考察》)10月25日,东北局还进一步致电中共中央:“除已交中共的飞机和有一个日本航空大队全部人员可用外,仅抚顺一处便有300万发炮弹可交我使用。苏方建议中共赶快接收,同时抓紧编练炮兵和生产大炮。而兵工厂及武器库也最好保留一部分,分散一部分,以免遭到轰炸。”(《东北局关于苏军交涉情况致中央电》,日)
(6)日、6日,东北局向中共中央报告称:“已将从苏军处得到的一批武器,大约1.2万支步枪和300挺机枪运往急需武器的热河地区,以装备那里新到的徒手部队。而在沈阳一线,连同此前已得之武器在内,共取得步枪11万支,机枪约4000挺,各种口径炮一批。阜新一带还有武器,但数目不详,沈阳苏军已同意代为接洽。另取得通信器材一大批,小型运输机6架,火车两列。在哈尔滨,则得到2.4万支步枪,数百机枪及部分炮。”(《东北局关于苏军交涉情况致中央电》,日、6日;《陈云关于哈尔滨情况致林、彭电》,日)
(7)日,彭真在致各兵团电文中又提到:“我确曾控制大批物资(机器、被服、弹药)”“根据现存不完整材料,运赴锦州方面的各种子弹一项即达八百万发,手榴弹约十五万个,皮帽、鞋子各三万,大衣两万,棉裹腿近十万,另有北面运去一万两千支步枪,机枪六百挺,十月初尚抢运去很大一批物资。”(田酉如《彭真年谱》上卷[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P285、P292)
(8)据东北局给中共中央的电报称:1946年3月中旬苏军又从朝鲜“给枪三万(余)支”。(《东北局转报周保中处消息致中央电》,日。)(杨奎松《关于解放战争中的苏联军事援助问题――兼谈治学态度并答刘统先生》)
(9)苏联撤军时,苏联为了帮助民主联军巩固其在东北的地位,向中共移交了大量武器弹药。高岗日从哈尔滨电告东北局和中共中央:苏军已确定25日撤完,今送两辆装甲车及一部武器。“交涉送十万步枪、一万轻重机枪、一千门炮。”(《高岗关于与苏军交涉情况致东北局并中央电》,日)
(10)1947年10月,当时在东北担任军工部长的何长工得知苏军在中苏边境的满洲里仓库里存放着一大批日本武器,准备运回苏联去炼钢,便去与管仓库的苏军上校卡瓦洛夫谈判,后苏军同意移交这批武器。这批武器有多少呢?据林彪日给斯大林的信中说:“我们用你们给我们的那批武器装备了30个步兵团、2个山炮营。”(徐焰《解放战争中苏联给了中共多少武器援助》)
(11)据当年在朝鲜办事处工作的丁雪松等回忆,苏军占领的朝鲜向中共运动的军用物资有:“年,朝鲜方面支援了我们两千多车皮日本侵略军留下的作战物资,有的是无代价支援我们的,有的是通过物资交换取得的。在请求朝鲜政府支援的作战物资中,第一批是朱理治……要的十二个车皮物资,第二批是刘亚楼要的二十四个车皮物资,第三批是朱瑞要的一百一十个车皮物资,第四批要多达六百到八百车皮物资。这些物资都是……无偿赠与和无代价帮助我们装运的。在采购和交换的物资中,一九四六年山东指派倪振通过办事处买到三百吨炸药、三百万只雷管、一百二十万米导火线。一九四七年春,山东又指派黄友年等通过办事处买到一百二十吨炸药、二百吨硝酸、一百吨丙酮、十五万双胶鞋。这些物资在战争中都是非常宝贵的,从南浦装船经大连转运山东,对支援山东以至华东解放战争发挥了很大作用。”(丁雪松等《回忆东北解放战争期间东北局驻北朝鲜办事处》,《中共党史资料》第17辑P204)
以上是我们从已有资料中察知的中共部队在苏军直接或间接帮助下接收的较大数额的武器状况,从上述最保守的情况我们可知,扣除有可能重复统计的情况,东北解放军最少获得了枪支30万,轻重机枪2万挺,掷弹筒1000个,各种口径的迫击炮、山炮、野炮最少1500门。
3、1945年中共最少获得了140架飞机,完好的100架左右
除了枪支弹药和火炮之外,进入东北的中共部队还获得了多架日军留下的飞机,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东北老航校。那么,东北解放军获得了多少架飞机呢?
据曾克林回忆:“当时在沈阳附近的辽阳奉集堡机场,驻扎着日本航空军第二航空军团第四训练飞行大队,装备有重型轰炸机、九九高级教练机。大队长是林弥一郎……我军共缴获林弥一郎飞行大队各式飞机46架,飞行员17人,机械师24人,机械员72人各类地面保证人员一百八十多人及各种器件和配件。”(《曾克林将军自述》,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版P130)这46架飞机是不是像后来说的那样是报废的旧货呢?根本不是!据黄乃一回忆:“一九四五年十一月下旬,我们开始从宫源向通化转移。先遣部分人员去通化准备机场和驻地,随即将能飞的飞机分批转场通化。当时,航空器材十分紧张,暂不能飞的二十多架飞机,也必须转去通化。但既没有火车,也没有汽车,我们只好把飞机的机翼卸下米,装在大板车上,机身装上轮子,把机尾绑在大板车后边,用牛、马、毛驴等牲口拉着大板车向通化转移。”(黄乃一《老航校诞生前后》)由此可见,当时至少有20多架是完好的,剩下的20多架不能飞的也不一定是飞机本身有问题,因为一来当时只有“飞行员17人”,二来当时燃油也奇缺;三来如果真是废品,何必如此大费周章转移到通化呢?
中共获得的飞机数量远不止这些,据日彭真发给中共中央的电报称:“沈阳南机场确有27架双引擎日本烂飞机,及十余个大零件库,但修理不可能。沈阳西机场有单引擎完整的战斗机70架,但无点滴汽油,目前对我全无作用。”(《军委一局电报汇编》,月)
综上可知,中共进入东北初期仅在沈阳附近就获得了140架飞机,其中完好的有100架左右,只是由于燃油和飞行员缺乏的问题,很少使用。
4、运往关内的武器:2万支枪,2000万发子弹,4.5万发炮弹,22万斤炸药
除了直接用于东北战场的武器外,还有很多的苏援武器被运往关内直接支援华东和中原战场,这批武器有多少呢?
1946年5月,苏军劝中共在关内另辟战场以减轻东北压力,为此苏军开始向山东解放区提供武器。据5月28日辽东军区司令员肖华电告,驻朝苏军已开始经过南满辽东军区向山东的中共军队发送武器弹药。第一批运送去东北的,有重机枪83挺,轻机枪32挺,子弹43万发,炸药1万箱,还包括一批电气材料、广播电台、印刷材料和摄影机等。这批物资秘密经由安东通过海路运去山东烟台,送交陈毅部队。6月,驻朝苏军又进一步接连经过山东向华北中共部队发送了两批武器弹药,其中第三批就有步枪5000支,子弹300万发,高射机枪20挺,重机枪30挺,并有其他资材一批。7月15日到8月7日,又运送了12145支步枪,182挺重机枪,506挺轻机枪,167个掷弹筒,7门炮,11164把刺刀,1000余万发子弹,43588发炮弹,6700发掷弹筒弹,22万斤炸药,以及500箱填装炮弹的火药等武器弹药到山东。8月下旬还进一步运送了2000发山炮炮弹和50万发七九子弹,包括100多车皮的各种弹药。到9月,朝鲜北部所存日军各种子弹、炮弹、炸药和枪炮,2000多车皮(一车皮载重约40-50吨)的物资已全部运抵安东,数量之大,已非过去海船运量所能解决。故根据辽东军区要求,中共中央明令山东胶东军区全力组织机轮船前往安东“运输物资,愈快愈好”。(《肖华致陈、黎、舒并报东北局、中央电》,日、6月15日、6月23日、8月9日)
1946年夏季,通过海路运向山东的武器共有2万支枪和2000万发子弹。毛泽东专电规定一半给山东区,35%给晋冀鲁豫区,其余转交晋绥区。全面内战爆发后,刘伯承、邓小平在向中央报告战况的电文中也说明,歼敌一个旅大约需消耗子弹20万发,主要是靠东北转运而来。(徐焰《解放战争中苏联给了中共多少武器援助》)
5、苏军控制下的大连成了解放军部队的后方基地
解放军进入东北后,东北军区后勤部专门成立了军事工业部,主要负责从苏军手里接收沈阳地区大东区兵工总厂、文官屯坦克修理厂和孤家子火药厂等多家重要的兵工厂。后苏军又将这些工厂要了回去,但允许军工部拉走了30多部机器和200多吨物资。中共也先后将抚顺、本溪、延边等地的兵工厂、化学工厂数百台机器和上千吨各种原料运走。中共1946年6月向北满撤退时,仅各种军工机器和原料就运了300多车皮。(东北军工部:《三年来主要工作》,1950年10月,《东北解放区财政经济史资料选编》第2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33页。)正是有了这些工业基础,中共后来才能在北满的军工生产基地生产战争所需的大量弹药。据统计,军工部后来在珲春建立起子弹厂、手榴弹厂等6个兵工厂,1946年9月一个月就生产子弹13万发,手榴弹35000个。与此同时,军工部在牡丹江、哈尔滨、佳木斯、齐齐哈尔等地也建立了不同规模的军工厂。到1947年,东北军工的年生产能力达到手榴弹300万个、子弹2000万发、各种炮弹150万发。(刘统《解放战争中东北野战军武器来源探讨DD兼与杨奎松先生商榷》,《党的文献》2000年第4期)
同时,处于苏军控制下的大连简直就成了解放军部队的后方基地,国民党部队不敢越雷池一步,中共部队倒是进出自由。据统计,“在解放战争3年中,中共旅大党组织在苏军的暗中帮助下,往前线输送兵员3万余人,做军鞋236万余双,做军服300万套,还提供了大批药品和医疗设备,连续分批组织医疗队上前线。仅一‘建新公司’就生产炮弹50余万发、引信80余万枚、弹体中碳钢300吨、无烟火药450吨、迫击炮1430门,以及其它军工产品。当时,旅大地区名义上是苏联海军基地,实际已成为解放战争的物资供应基地、军工生产基地、兵员基地、军事转运站和可靠的后方根据地。”(夏振铎《苏联红军进驻旅大十年》,《中共党史资料》第43辑P133)
难怪当年任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的粟裕在总结淮海战役胜利的原因时曾评价建新公司的军工生产说:“华东地区的解放,特别是淮海战役的胜利,离不开山东的小推车和大连的大炮弹。”(陆毅主编:《韩光党史工作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抗战胜利后,东北野战军之所以能迅猛发展和迅速强大,并在短时间内迅速打败国军,诚如杨奎松所说:“苏联的帮助是绝对不应忽视的。”
国民党也有敌后游击战
一对被历史遗忘了的母子
中条山会战八百国军跳黄河
这其实只是个谣言
河南老百姓没帮日军打国军
国共两党相继放弃对日索赔原因何在
你咋看苏联军事援助对战局的影响?
将您的投票发到微博
版权声明:腾讯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本期责编:
联系方式:邮箱:(来信时#改为@) ,电话: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指环王北方战争装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