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幼儿园游戏案例自主性自主性游戏活动

生日:01月01日
来自:江苏
自主性游戏的概念和指导要点
自主性游戏的概念和指导要点
发布时间:
如今,随着游戏在幼儿园地位的提高,游戏已经成为幼儿园孩子的基本活动形式之一,每一个学龄前儿童都离不开游戏。游戏融兴趣性、社会性、虚构性、创造性于一体。在游戏中,孩子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愿望去构思、去创造。它有利于促进幼儿感知觉、动作、知识和智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幼儿的集体主义观念和集体主义情感,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并且,游戏也是幼儿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
其实,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于儿童游戏就越来越受到广大幼教工作者的重视,纷纷开展研究,探讨游戏的有关问题。随后,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地在研究的基础上,先后提出了“自选游戏”、“本体性游戏”、“自主性”游戏的概念,虽然提法不同,但其宗旨都是一样的,就是强调了孩子是游戏的主人,幼儿对游戏活动能自主地选择、支配,在游戏中,充分享受游戏的趣味性、娱乐性、自主性。
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邱学青在《学前儿童游戏》一书中说:“自主性游戏,是教师在了解儿童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共同参与游戏环境的创设,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游戏环境及均等的游戏机会;让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游戏,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游戏;在与材料和伙伴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分享游戏带来的快乐和学习彼此的经验,促进儿童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同时她也指出:“自主性游戏并不是从游戏分类的角度提出的,它是从游戏的性质这个角度提出的。自主性游戏包括了所有的游戏,它是相对于幼儿园游戏不自主的现状提出的。”曾有人认为,自主性游戏只是在例如角色游戏中才使用,其实对于幼儿来说,并无分类,我们不可能让他们感觉到玩角色游戏就可以随心所欲,而其他游戏则是教师教的游戏。这样势必会影响教育作用的发挥。
在自主性游戏中,孩子有了支配和控制的权利,却让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放手让幼儿自主游戏的同时,却不知道该如何有效地指导。有人认为,在自主性游戏中,教师是不能指导的,当孩子有了问题时,教师不敢去介入,担心被说成是又在“导演”,无法把握好指导的“度”,这样肯定会对游戏的教育作用有所影响。
有研究表明:有教师指导的游戏更能促进儿童游戏水平的提高和儿童能力的发展。孩子由于身心发展的特点,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游戏中,就会常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们需要教师的帮助。教师在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尝试的前提下,给儿童以适当的帮助是必要的,这样不仅能促进游戏继续延伸下去,而且能让孩子在尝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快乐。
在自主性游戏活动中,教师究竟该如何实施有效地指导呢?
一、&渗透在环境中的隐性指导。
教师要将教育意图有机的渗透到环境中,通过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来达到有效指导的目的。
(一)充分发挥标志的暗示作用
标志一般有实物标志、图形标志等,它在游戏中起着规范行为、提示规则、示意步骤、丰富情节等作用。幼儿在游戏中可以根据标志的暗示而行动。
实物标志一般用来规划游戏场地,营造游戏氛围。如利用桌、椅、玩具橱、泡沫垫等,按需要将活动室划分成几个相对独立而又开放的区域,有助于幼儿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游戏场地。
图示标志一般用来标示游戏中玩具材料的摆放顺序、区域内容、区域进出的规则、区域人数等。利用一些幼儿常见的、具体形象的图示标志,可以减少幼儿之间来自环境的矛盾和冲突,有利于幼儿形成自觉自律的行为。
另外还有一些角色标志,如一些典型的服饰、头饰、工具等,可以用来帮助幼儿增强角色意识,更好地进行角色分工,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
(二)材料提供与儿童需要满足的关系
邱学青教授在《学前儿童游戏》一书中写道:“自主性游戏的材料的提供并非越多越好,材料太多会使幼儿兴奋并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儿童更倾向于玩独自的或平行的游戏,使同伴交往的机会减少。”孩子的需要是在不断增长的,我们不能盲目地去满足孩子的一切需要,当孩子出现了寻找新材料的动机时,适时地提供材料可以帮助孩子继续游戏;当孩子有了新的游戏主题时,给孩子提供材料可以激发他们再次游戏的愿望;当我们希望孩子能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尝试解决矛盾时,适当的减少材料,促使儿童去面对挫折和失败,学会社交技能及控制自我冲动。“因此,可以将教师的教育意图渗透在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提供上,让儿童在与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发挥不同场地的互补作用
1.开放的场地与封闭的场地
在幼儿园游戏环境的布局上,不仅要考虑为幼儿设计一个开放的、互动的游戏场地,同事也要适当提供隐蔽的空间,满足幼儿独处的需要。在开放的场地中有适当的封闭空间,有助于明确区域之间的界限。
2.静态的区域与动态的区域
静态区域一般相对稳定,它固定在活动室的某个地方,不常变动,但如果活动室里的场地安排都固定不变,就会对幼儿在游戏中的社会性交往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3.既定的场地与待定的场地
幼儿的游戏经验丰富多彩,游戏中的情节千变万化,教师虽然提供了满足幼儿兴趣和需要的环境,但有时难免出现幼儿对既有区域不感兴趣的现象。因此,在游戏中可以辟出一两块地方作为自由区,那里备有各种废旧物品或半成品,供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
二、教师在自主性游戏活动中的指导。
1.“自由式”观察
教师的观察并无任何重点,可以不受线路的限制,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想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不一定面面俱到,这种观察流程可能顾此失彼,却能发现一些不寻常的事情,更好的了解幼儿的发展趋势。
2.游戏介入法
(1)平行式介入――教师在幼儿的旁边,和幼儿玩相同的材料或游戏情节,给幼儿提供榜样,起示范作用,从而达到指导的目的。
(2)交叉式介入――教师主动参与或接受邀请参与游戏,通过与幼儿的互动,来达到指导游戏的目的。
3.通过讨论的建构指导
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讨论解决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来帮助幼儿自己建构新的经验体系的方法。
教师在每次游戏结束后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引导幼儿抒发游戏中的情绪体验,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幼儿在对话、讨论中,使自己获得零经验系统化,在相互学习中建构新的经验和知识。每次游戏结束后,孩子们都有许多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如果教师不注意引导幼儿整理和提升这些可贵的经验,幼儿就无法在游戏中有所收获。
其实,幼儿在游戏中都以自己的经验反映着对人对事的理解,每个幼儿反应的角度不同,每个幼儿对待同一件事情的态度和方法也不同,正因如此,他们在游戏中才会出现矛盾和冲突,但他们意识不到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幼儿的经验是需要成人帮助提升的,教师把幼儿关注的问题、矛盾冲突的焦点拿出来讨论,可以帮助幼儿学会发现别人与自己的不同,学习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态度。游戏结束后的讨论就是一个让幼儿相互学习的机会。教师关注每个幼儿都可能遇到的问题,不仅发挥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使全体幼儿在同一情景中学习彼此的经验,而且节省了重复指导的时间和精力,达到了游戏与教学活动相融合的效果。
自主性游戏的出现,虽然还不能作为一种游戏分类的形式,但它却是一种发展的趋势。将来游戏在幼儿园真正实现自主了,自主性这个概念可能会自行消失。但是,将各类游戏融合到一起,把一个完整的游戏世界还给儿童,必将成为一个发展趋势。
阅读:(11612) 评论:(0)
大家来评论
(评论请不要超过1000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园游戏案例自主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