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集体自杀的死亡蓝鲸游戏为什么会有如此魔力

俄罗斯蓝鲸游戏视频完整版百度云 死亡游戏蓝鲸事件真相还原
俄罗斯蓝鲸游戏视频完整版百度云 死亡游戏蓝鲸事件真相还原
扫描到手机 , 资讯随身看!
使用手机 二维码应用 扫描右侧二维码,您可以
1.享受手机专属的阅读体验
2.分享给微信好友和收藏
来源 :神游网
俄罗斯蓝鲸游戏视频完整版百度云,死亡游戏蓝鲸事件真相还原。俄罗斯蓝鲸游戏是什么?没有人能够活下来。俄罗斯接连发生青年自杀事件,这引起当地警方的注意。讲过调查发现,这些自杀都与一款蓝鲸游戏有关。下面下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个事件。
蓝鲸游戏是什么?蓝鲸二字受到俄罗斯当地的一个摇滚组织启发。在一个社交网站上流传,邀请年轻人参与某个特定的组织。组织的管理者要求每一个参与者完成列表中的所有项目,而最后一个项目便是伺机自杀。蓝鲸游戏会摧毁你对生活的希望与向往,产生无尽的绝望。据统计,蓝鲸游戏的参与者在10-14岁之间,完全顺从游戏组织者的摆布与威胁,凡是参与的没有人能够活下来。
这款游戏的发源地是俄罗斯最大的社交网站 VK,当一位想参与的年轻人在社交网站上发布特定的标签或者参与特定的群组后,会有活动的组织者来和你联系,要求参与者完成列表上的所有项目,这些项目简单的有一天不和任何人说话,稍微进阶一些的有自残,最后就是挑选合适的时候自杀。
游戏被命名为&蓝鲸&据说是受到了俄罗斯摇滚乐队 Lumen 的启发,歌词前面几句就是:当没人听见你的时候,为了什么而叫喊,我们在述说什么&
俄罗斯少女 Yulia Konstantinova,15岁的她本来处于最美好的年龄。
但在上周末,她却从一座工业园区的公寓楼顶纵身一跃&&
在离开这个世界前,她在自己的INS上留下了&结束&的字样,并配上了一张蓝鲸的图片。
警方发现,在Yulia自杀前的一段时间,她总会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中发布一些诡异、阴郁的语句。
&你有没有觉得自己&&越来越没用了。&
&我像一只鬼&&&
就在Yulia自杀的同一天,她的朋友&&16岁的Veronika Volkova也选择用&跳楼&这种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Yulia和Volkova,她们长得都很美,也有些像。
是什么让两人选择在最美好的年龄,终结自己年轻的生命?
Yulia在INS上发布的蓝鲸,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无独有偶,Volkova也曾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过类似的图片,却更加血腥。
她在自己是手臂上,用刀刻下了鲸鱼&&
警方发现,两人同属于一个名为&死亡小组&的网络社群,&蓝鲸&是这个群体的图腾,也是这个游戏的代号。
根据俄罗斯记者对Yulia弟弟的采访:
一旦你加入蓝鲸,就必须要完成由组织者给你的50个任务。
组织者给玩家们发布的任务有:
每天凌晨4:20起床
看一整天恐怖电影
在胳膊上用刀刻出鲸鱼图案
这些任务都充满着诡谲。而每一个&蓝鲸&成员所要完成的终极任务就是:
这听起来不可想象,并且十分荒唐对吧。
但&蓝鲸&却能让俄罗斯少男少女们相继赴死&&
《新报》统计了从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俄罗斯境内发生的130起少年自杀事件,发现其中至少有80人的死,和&蓝鲸&有关。
&这些孩子的家庭条件都都不差,但生活空虚,性格较为孤僻。&
&组织者利用了他们阴郁的心理,告诉他们,世界上最好的东西都是&S&开头的,semiya(家庭)、Saturday (星期六), sex (性),以及,suicide(自杀)&
这些组织者的言语充满戾气,说女孩子&肥婆&,说男孩子是&屌丝&。并质问这些青少年:&这种无聊的日子你还打算过多久?&
俄罗斯媒体RFE/RL的记者曾假扮15岁的青少年混进蓝鲸,亲身&体验&了游戏过程,下面是记者与组织者的对话。
&我要玩这个游戏。&
&你确定?参加了就没有回头路。&
&什么叫没有回头路?&
&你确定?参加了就没有回头路。&
&什么叫没有回头路?&
&就是说这个游戏一旦开始,就不能退出。&
&我准备好了。&
&好,从现在开始你每天都要秘密的完成一个任务。当你完成时把照片发给我证明。而在这个游戏的最后,你会死。你准备好了吗?&
&如果我中途退出了呢?&
&我们知道你的所有信息,会有人去找你算账。
随后的日子里,组织者给记者发布的自残任务被记者用PS糊弄过去,期间还被换过一次组织者(这种组织者不只一人),而发布的任务也差不多。
不过这些组织者曾经告诉假扮青少年的记者,如果有任务完成不了,自己会&帮助&她。
期间也曾有小组里的人想退出任务,但他们无一不遭受到了组织者的威胁。
于是,那些本来就抑郁孤僻的少年,在参与&蓝鲸&的活动中愈发无力,世界满是黑暗,唯一的解脱就是自杀。
&这个世界不属于你们,你们可以选择另一个世界。&
少男少女如着魔一般的相继自杀,甚至引起了普京的重视。
由普京直属领导的FSB特勤部门参与了对&蓝鲸&的调查。并在去年逮捕了21岁的Philip Budeikin。
他被指控在过去的三年里,在社交媒体上组织了八个&蓝鲸&组织,并诱导青年们自杀。
被捕前,他居然还面露诡异的笑容&&
然而,Budeikin的被捕并没有减少悲剧的发生,文章开头的Yulia和Volkova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这才是一连串自杀事件背后的可怕之处:明明操纵者已经落网,但游戏好像根本停不下来。
朕在这里奉劝大家,好奇害死猫,没事别想不开。其实朕在看到&蓝鲸&这个游戏的时候,也一度想去试试,看它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
操!(此评论虽然才1个字,但语法严谨,用词工整,结构巧妙,琅琅上口,可谓言简意赅,足见评论人扎实的文字功底,以及信手扭来写作技巧和惨绝人寰的创造能力,实在佩服佩服,再加上以感叹号收尾,实在是点睛之笔)
总需:69人次
16已参与人次
53剩余人次
总需:99人次
11已参与人次
88剩余人次
总需:70人次
7已参与人次
63剩余人次
总需:59人次
5已参与人次
54剩余人次
总需:99人次
5已参与人次
94剩余人次
使用第三方登录:
发送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在俄语里面,关乎美好的词语几乎都是以С字母打头的,比如说性(Секс)、星期六(Суббота)、家庭(Семья)——当然,还少不了自杀(Самоубийство)和蓝鲸(Синий Кит)。”上个星期日,来自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地区的两名初三美少女从14层高的老式苏维埃公寓跳下,双双身亡;事发前一天,一位贝加尔区赤塔的14岁少女卧轨自杀,被火车撞得血肉横飞;紧接着,本周一又爆出西伯利亚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的15岁少女坠楼摔摔成残疾的新闻。俄罗斯的媒体报刊持续三天被青少年自杀的新闻占据头版,包括乌克兰、保加利亚和阿塞拜疆。Veronika Volkova(左),16岁;Yulia Konstantinova(右),15岁。普京亲自操控的联邦安全局在安全报告里告诫政府,网络煽动青少年自杀的泛滥问题已经危在旦夕。据统计,从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前苏联国家至少发生了130起青少年离奇自杀案件。令西伯利亚巨熊更加颤抖的是——这其中的80起自杀现场都有视频记录,并且全部被上传到了东欧最大的交友社区网站Vkontakte上。VK上的自杀视频封面死者遗体的照片、沾满血迹和脑浆的衣物,甚至死前的聊天记录都在VK的一些特殊群组里有着极高的地下交易需求。两年前,17岁女孩莫斯科女孩Rita Palenkova在决定用一种异常惨烈的方式结束掉年轻的生命前,在VK上发布了两张自拍,示意大家不要安慰她,几秒钟后,她毅然决然地躺进了被火车疾驰碾过的铁轨里。Rita献祭自己的“潇洒”姿态在Vkontakte上吸引了一批狂热的崇拜者,她生前的所有照片和遗物都被一群神秘组织炒上了天价。视频图片中的所有案发现场都相距甚远,死者家庭幸福完整,找不到任何自杀动机,但警方深入用户网络行为的调查发现了其中的玄机。不论用户生前用过的VK账号还是Instagram和Facebook,一切线索都指向了把这个群体共同关联起来的一个符号图腾——蓝鲸。初三学生Yulia在今年2月11号通过facebook发布过一张神秘的蓝鲸贴图并留下遗言:“结束了”。“蓝鲸”的群组标志早在2015年就已经出现在VKontakte上,事故接连发生后,西方记者从小组内部挖掘出来的故事让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群年轻人的聚会跟邪教相比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陷入了一个煽动摧残自我的邪恶组织。鲸群有跃出海面,在滩涂上搁浅自杀的集体行为,如果看过蓝鲸alice的故事,你应该能够明白是怎么回事。6天前,自由欧洲电台(RadioFreeEurope/RadioLiberty)的记者假扮成试图殉道的15岁懵懂少女,披露出了混进“蓝鲸”组织的接头对话:“我想玩这游戏。”“你确定?一旦参与你就没有回头路了。”“没有回头路是什么意思?”“游戏一开始你就必须玩下去了。”“我确定自己已经准备好面对挑战了。”“你需要认真执行每一个步骤,你不能给任何人透露我们的对话,完成任务之后拍个照证明自己,最后你的终极目标是自杀,如果你不能完成,我们会帮助你,你想好了吗?”“那如果到时候我想反悔了怎么办?”“我们会掌握你所有的个人信息,一旦接受了就永远别想全身而退。”参与游戏的模式是先申请进入一个“小分队”,每个小组都有一个自称监护人的群主,由这位幕后的黑手向所有自杀小组成员发出指令。玩家每天都会分配到一个新任务,一旦你入了坑,监护人便会要求你填写所有个人信息资料包括父母的信息和家庭住址。参与者需要历经50天的试炼,所有成员都需要按照指示完成各项任务,从给私处拍照到割腕放血,每天的难度都会越来越虐心,而到了第50天就堪称是“生命的终结章”了。未遂的“殉道者”Youtube和VK上的视频明显能看见有教徒在观摩,成员自杀的时候会有其他未满50天的成员“学习”,自杀行为是集体式的,没有人会阻止你。无论如何,你不能把情况透露给任何人,完成一步任务就需要上传一张照片给监护人,如果做到最后一步想反悔,不是你死就是你的家人。比起 “You are a dead man(你死定了)” 更恐怖的威胁是 “You are a naked man.(你是裸体的)”,在“蓝鲸”组织里,暗网世界的游戏规则被搬到了“明网”来。大部分人第一天接到的任务都是用小刀在手臂上纳投名状,这是“监护人”教唆你摧残自我意志,让你自我催眠成彻底废人的第一步。这应该是个积极分子,急需得到“组织”的认可。他们掌握着青少年熟悉的语言文化,不断地鼓励毒品滥用和否定社会包容性,见女孩就说你肥,男人都是piece of shit,一步步催生参与者产生轻生的念头。“在俄语里面,关乎美好的词语几乎都是以С字母打头的,比如说性(Секс)、星期六(Суббота)、家庭(Семья)——当然,还少不了自杀(Самоубийство)和蓝鲸(Синий Кит)。”最让人想不通的是,如果你想要成为监护人,只需要花60欧元就能行使“生杀大计”在握的权力。自由欧洲电台记者对“监护人”的暗访,让他们觉得自己智商有问题。他们同时利用了当代年轻人痛苦当下,无法融合认同和归属感的认知脆弱以及被社会固化头脑的人类,想要操控他人的权力欲望。“蓝鲸组织”的原教旨创始人控制着十多个讨论群,他们用过的小组标签包括#深海鲸群、#F58、#静谧的房间以及#4点20分叫醒我等等。游戏在社交网络上掩人耳目的对接暗号无数,但“蓝鲸”是被年轻的忠实信徒最广为流传的标签图腾,图为幕后帮主麾下的“自杀小分队”清单。“我一个在哈萨克斯坦的朋友他们学校就有人玩这个游戏,好像七八个人吧,还好发现得及时,没有自杀,听我朋友说阿拉木图已经有个八年级的女生跳楼自杀了。”光是#4点20分叫醒我一个小组,在被封禁前就拥有25万个订阅者。从圣彼得堡到基辅乃至广袤的西伯利亚平原,这项恐怖网络社交游戏的观看者已经遍及了整个俄罗斯和中亚地区。俄罗斯公共网络技术中心的追踪显示,仅仅今年1月20号一天内,就有4000名用户在Vkontakte上继续使用“蓝鲸”组织相关的其他标签建立组群。为了抑制“蓝鲸狂潮”席卷的社会恐慌,吉尔吉斯斯坦的白鲸墙绘成为了无辜牺牲的陪葬品,这面足足占据了100平方米的巨幅宣传画本来在几个月前深受当地人的喜爱,一夜之间已经被警方刷成了空白。“这出鲜明的案例证明了公众的注意力是多么容易受到网络恐惧的支配。”俄罗斯视频媒体《真实亚洲》(Living Asia)的主编Dimitry Motinov对墙绘艺术为自杀组织的背锅感到痛心和失望。俄罗斯的议员开始提案立法解决问题,哈萨克斯坦的警察检查了每一个青少年的网络行为,甚至有人开始呼吁禁止青少年使用智能手机。直到2016年10月,俄罗斯政府宣称“邪教头目”落网,幕后组织者居然是位年仅21岁的大学生。菲利普·布德金,绰号狐狸。面对15条逝去生命的犯罪指控,狐狸的反应十分得意,甚至还主动承担了政府没有调查出来的另外三名受害者的死亡责任。“是18个。”“他们死得很快乐。”“我赋予了他们生活中得不到的东西:幸福感,认同和生命的连接。”更加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即使菲利普落网,这个荒谬的游戏仍旧在悄无声息地继续着,他像瘟疫一样甚至把触手伸进了纯洁的大中华!用QQ搜群“4点20叫醒我”,连Logo都和VK上的一样,目前有30多个成员,标签都是00后,真心祝福他们都是观众,或者闹着玩的。人类以窥视别人悲惨为食的兽性,滋长了这种病态社群的蔓延。互联网让你获得认可的机会,同时也降低了你获得认同的门槛,费斯廷格的去个体化,在群体中个体责任感会降低,一个人不敢抬的杠,在群体中仿佛就变轻了一样。所谓集体无意识,一旦成为社群中的一体,每个人都很乐于沉浸在宽慰中的迷失,包括作恶本身。文章来源自公路商店俄罗斯蓝鲸死亡游戏怎么蛊惑人自杀的?蓝鲸死亡游戏的50指令是啥(2)
时间: 13:56:38来源:未知
近日,一种源于俄罗斯的神秘自杀式死亡游戏蓝鲸死亡游戏已经悄然传入中国,而据不少外媒的报道,这种神秘而又诡异的游戏最终会蛊惑加入者走向死亡的不归路,而蓝鲸死亡的50道神秘指令又是什么有怎样的魔力呢?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俄罗斯蓝鲸死亡游戏怎么蛊惑人自杀的以及蓝鲸死亡游戏的50指令是啥?
从 30 到 49 你每天都要在 04:20 起床,看恐怖视频,听他们发的音乐,每天都要在手上划伤口,并且和鲸鱼讲话,50 是最后的死亡。他们使用的这个方法其实没有很高明,这是一种类似&得寸进尺&的技巧,让这些青少年一步步接受之后更过分的要求。
斯坦福大学的强纳森&费里德曼(Jonathan Freedman)和史考特&弗雷泽(Scott Fraser)做过一个如今称得上是经典的研究。研究人员假扮成义工,挨家挨户地拜访民众,说明该区的交通事故频繁,询问住家愿不愿意在院子里竖立&小心驾驶&的告示。
这其实是很过分的要求,因为告示很大,立在院子里会破坏住家和花园的外观。结果不出所料,很少居民答应这么做。在下一阶段的实验中,研究人员找上另一群住家,询问他们愿不愿意在院子里竖立&请安全驾驶&的告示。
这次的告示大小只有不到 20 平方厘米,几乎每一家都答应了。两周后,研究人员再次来访,请第二组住家换上原本那个较大的告示牌。惊人的是,75% 以上的居民都答应换成那个丑陋的大告示牌。这就是&得寸进尺&的技巧,先让人答应比较微不足道的要求,再逐渐扩大要求。
在寻求死亡的这个过程中,最核心的要求是每天凌晨 04:20 就要苏醒,这是一种简单的睡眠剥夺,虽然长期完全不睡觉对人类来说是不可能的,但被长期剥夺睡眠的实验室动物却无一例外只会迎来死亡。
梅纳赫姆&贝京,1977-83 年的以色列总统,曾经描述了他被 NKVD(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关押时睡眠剥夺的经历:在被审讯的人头脑里,一团迷雾开始形成。他的精神疲惫至极,双脚不稳,只有一个热切的渴望:睡一会&&任何有过此经历的人都会知道,即使是饥饿或口渴都没这么不好受。
睡眠不足可能引起各类生理及心理疾病,它可以使抑郁症恶化,有志愿者做了睡眠剥夺的测试,缺乏睡眠证实会影响注意力。
除了睡眠剥夺之外他们还要求青少年观看恐怖电影和听恐怖音乐,在接近抑郁的情况下连续两周一直看这种东西,也难怪这个叫做&蓝鲸&的死亡游戏的致死率有这么高了。
现在作为这个游戏开始的地方,俄罗斯最大的社交网站 VK 已经屏蔽了某些话题和小组,但即使是这样,现在也已经有 130 名俄罗斯青少年自杀了,而且这个游戏还在向世界扩张。
在 10-14 岁这个阶段,本来就是青少年中二病的高发年龄段,青春期的他们根本不耪飧鍪澜纾飧&蓝鲸&的自杀游戏简直是正中下怀,他迎合了青少年在那个时间段要标新立异的态度,但生命只有一次,在这个游戏中,只要认真的遵守每一步走下去,没有人可以活着走出来。
近日,秦岭鳌太穿越探险的这条“死亡之路”,又因为驴友的失联和遇难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里。而究竟为什么这
近日,秦岭鳌太驴友失联事件牵动着很多人的心,因为5月2日的暴风雪,至今失联人数上升至20人遇难2人,而救
近日,因为不断有女子站出来自称是2年前加拿大被分尸的富豪苑刚的妻子,新一轮的遗产纷争又开始出现,而苑
近日,哈尔滨平房区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彤彤在体育课后忽然死亡的消息令很多人十分诧异,而事发后学校的监控
相信四川泸县男学生赵金蹊跷坠楼死亡的事件很多人都在期盼一个真相的大白,而随着警方调查的深入,似乎发现  多家国内媒体报道,一种名为「蓝鲸」(或称「蓝鲸挑战」BlueWhaleChallenge)的死亡游戏正由国外传进中国,有国内网友已经在社交媒体上组织相关代号为名的游戏群组,而参与者大多是青少年,游戏的主要内容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种自虐任务,最终以自杀结束,而一旦选择开始这个游戏,就不能退出。
  另有消息称,腾讯已经对含有「蓝鲸游戏」、「四点二十叫醒我」跟关键词相关的QQ群。虎嗅下午百度搜索「蓝鲸游戏」,还发现「蓝鲸游戏」吧依然存在,不过吧内大多数帖子都在呼吁大家不要玩这款游戏,只有少数几个网友在求加入。
  但在虎嗅发稿前不久,就发现该贴吧已被关闭:
  听起来像是另一个黑暗的平行世界里发生的事情。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所有有关该游戏正在国内传播的迹象都存在于网络层面,这些社群的存在不能实证真的有人在参与这款自杀游戏,不少人以该游戏的模式恶搞,将自残任务改为背单词、写代码等。
  真实的「蓝鲸游戏」起源于俄罗斯,兴起的时间大约在2015年,起名「蓝鲸」或许与蓝鲸的搁浅自杀的行为有关。21岁的游戏发明者菲利普(PhilipBudeikin)已于2016年底在俄罗斯被捕,他被指控在过去的三年里,在社交媒体上组织了八个「蓝鲸」组织,并诱导青年们自杀。不过他表示,「这款游戏给予孩子现实生活中缺乏的东西:理解、沟通、温暖。」。
  「温暖」?来看看怎么玩:
  游戏参与者加入一个群组后,将有一名对应的「负责人」,参与者需要提交个人的真实信息,包括自己和家人的真实姓名和家庭住址,甚至裸照,如果有人抵触任务或者泄密,这些隐私信息就会被公开,任务完成不了,负责人还会表示「有人会帮你完成」。
  随后参与者被要求在50天内每天完成一个自残任务,包括在胳膊上用刀片刻上「F57」字样、凌晨4:20起床看一部恐怖片、在腿上划出刀口、不与任何人交谈等等,最终在第50天时,结束自己的生命。
  以下是Reddit网友提供的任务列表(可能引起不适,不逐一翻译):
  1Carvewitharazor"f57"onyourhand,sendaphototothecurator.
  2Wakeupat4.20a.m.andwatchpsychodelicandscaryvideosthatcuratorsendsyou.
  3Cutyourarmwitharazoralongyourveins,butnottoodeep,only3cuts,sendaphototothecurator.
  4Drawawhaleonasheetofpaper,sendaphototocurator.
  5Ifyouarereadyto"becomeawhale",carve"YES"onyourleg.Ifnot--cutyourselfmanytimes(punishyourself)
  6Taskwithacipher.
  7Carve"f40"onyourhand,sendaphototocurator.
  8Type"#i_am_whale(rus.#я_кит)inyourVKontaktestatus.
  9Youhavetoovercomeyourfear.
  10Wakeupat4:20a.m.andgotoaroof(thehigherthebetter)
  11Carveawhaleonyourhandwitharazor,sendaphototocurator.
  12Watchpsychodelicandhorrorvideosallday.
  13Listentomusicthat"they"(curators)sendyou.
  14Cutyourlip
  15Pokeyourhandwithaneedlemanytimes
  16Dosomethingpainfultoyourself,makeyourselfsick
  17Gotothehighestroofyoucanfind,standontheedgeforsometime.
  18Gotoabridge,standontheedge
  19Climbupacraneoratleasttrytodoit
  20Thecuratorchecksifyouaretrustworthy
  21Haveatalk"withawhale"(withanotherplayerlikeyouorwithacurator)inSkype
  22Gotoaroofandsitontheedgewithyourlegsdangling
  23Anothertaskwithacipher.
  24Secrettask
  25Haveameetingwitha"whale"
  26Thecuratortellsyouthedateofyourdeathandyouhavetoacceptit
  27Wakeupat4:20a.m.andgotorails(visitanyrailroadthatyoucanfind)
  28Don'ttalktoanyoneallday
  29Makeavowthat"you'reawhale"
  30-49.Everydayyouwakeupat4:20a.m.,watchhorrorvideos,listentomusicthat"they"sendyou,make1cutonyourbodyperday,talk"toawhale".
  50Jumpoffahighbuilding.Takeyourlife."
  有俄罗斯媒体将该游戏的风靡和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期间俄罗斯130名年轻人的自杀联系起来,其中包含从公寓跳楼自杀、卧轨自杀等,这些年轻自杀者的共同点是,生前曾在俄罗斯社交网站VK上发布过与「蓝鲸」相关的图示。
  今年2月,俄罗斯有两名分别15及16岁少女,双双从公寓跳下死亡,其中15岁的YuliaKonstantinova在离世前在Instagram上发布了一张鲸鱼的图片。
  而16岁的VeronikaVolkova曾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手臂上用刀刻出的鲸鱼的照片;
  17岁的RinaPalenkova在铁轨边发布了两张自拍后卧轨自杀,随后迅速成了「蓝鲸」玩家心目中的偶像。
  随后在英国、阿根廷等地都传出与「蓝鲸游戏」相关的青少年自杀事件。
  有网友表示,这款撒旦游戏的玩法像极了电影《玩命直播》的情节。
  不过都市传说、假新闻考据网站Scopes近期对「蓝鲸游戏是否与俄罗斯发生的多起自杀事件有关」的问题进行了考证,给出的结果是:未经证实(unproven)。这些案例暂时只能证明有自杀倾向的人们都加入了同一群组,而没有证据能直接证明是「蓝鲸游戏」直接导致了他们的自杀行为。
  但Scopes的这篇文章同时也指出指导和参与「蓝鲸游戏」的群体并非子虚乌有,他们的确在传播与死亡崇拜和诱导自杀的相关信息。可怕的是,一个名叫「SeaofWhales」社区的组建者表示,他们其实对鼓励人们结束自己的生命并不感兴趣,他们创建这个游戏、渲染与之相关的传说只是想提高自己网站的浏览量。
  无可否认的是,「蓝鲸游戏」的确是一款非常危险的游戏,据新华网报道,今年1月起,俄网络监管部门已收到7000多起针对“死亡组织”的投诉,其中涉及的网站九成被关闭,但无法控制该游戏向国外蔓延。
  虽然在成年人或者心理健康人士看来,这款游戏简直匪夷所思,但对于价值观尚未建立完整又心理脆弱的青少年来说,「蓝鲸游戏」宣传和包装上的神秘感、内容的黑暗性很容易对他们起到煽动作用,加上游戏任务的设置实际上是不断在生理折磨的同时进行心理诱导和恐吓,更容易使青少年走上不归路。
  回想「葬爱家族」非主流文化流行的那些年,自残、自杀的元素也是很多青少年觉得酷的东西。
  珍爱生命,远离黑暗游戏,建议各位老师还是把作业布置够吧。
声明:本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并署作者名字。
&&我要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谩骂、诬蔑、诽谤!
&&相关新闻
&&?&&?&&?&&?&&?&&?
│││││││
Copyright , LUCKCOM Co.,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10- 传真: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少年集体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