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核,四带,六区”格局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选房网—齐鲁晚报大众网联合主办
《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年)》)正式获批。
城镇空间布局规划图
  大众网济南4月6日讯&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年)》)正式获批。未来,山东将打造&双核、四带、六区&城镇空间布局:双核,即济南、青岛两个核心城市;四带,即济青聊、沿海、京沪通道、鲁南四条城镇发展带;六区,即济南-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青岛-潍坊、烟台-威海、济宁-枣庄-菏泽、东营-滨州、临沂-日照等六个城镇密集区。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李力在发布会上介绍,《规划》提出,到2030年,全省城镇人口约800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75%左右,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有机融合,区域差别化、特色化发展格局全面形成,城乡人居环境更为和谐宜居。
中心城市体系规划图
  根据城镇发展规律和我省实际,《规划》提出了&双核、四带、六区&城镇空间布局。双核:即济南、青岛两个核心城市。充分发挥济南的省会城市优势,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服务经济、高端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努力建设成为区域性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成为环渤海地区南翼的中心城市;依托青岛开放优势,紧抓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大力发展金融财富、总部商务、商贸物流、旅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及海洋新兴产业,建成我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
  四带:即济青聊、沿海、京沪通道、鲁南四条城镇发展带。济青聊城镇发展带以胶济、济聊铁路和济青、济聊高速公路形成的复合快速交通走廊为支撑,串联济南、青岛、淄博、潍坊、聊城等城市,是全省发展的中脊;沿海城镇发展带由青岛、烟台、威海、日照等沿海城镇组成,是联系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两大经济板块的重要通道;京沪通道城镇发展带以京沪高铁、京沪铁路和京福高速公路为依托,联系长三角和京津冀两大世界级城市群,是国家京沪发展轴的重要组成部分;鲁南城镇发展带由日照、临沂、枣庄、济宁、菏泽等城市组成,依托日菏通道,向西对接中原经济区,是国家陇海-兰新城镇发展轴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组成部分。
  六区:即济南-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青岛-潍坊、烟台-威海、济宁-枣庄-菏泽、东营-滨州、临沂-日照等六个城镇密集区,通过加快人口产业集聚,促进一体化发展,形成全省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载体。
城镇规模等级规划图
  《规划》完善了科学合理的城乡居民点体系。即中心城市、建制镇和乡村居民点体系。其中,中心城市分为四级,一级为区域中心城市,包括济南、青岛;二级为地区中心城市,包括淄博、烟台、潍坊、济宁、临沂;三级为市域中心城市,包括枣庄、东营、泰安、威海、日照、莱芜、德州、聊城、滨州、菏泽;四级为县级市和县城。建制镇实行差异化发展,积极推动扩权强镇事权改革,因地制宜建设特色小镇。培育壮大国家重点镇和省级示范镇,发展成为县域次中心,推动具备条件的有序设市。乡村居民点按照&发展新社区,建设新农村,保护老村落&的总体思路,进行统筹安排和合理布局,到2030年形成7000个农村新型社区、5000个中心村、4000个特色村。
  《规划》确定了梯次分明的城镇规模结构。《规划》从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出发,充分考虑生育政策调整的影响,合理调控城镇规模结构。到2030年,城区人口500-1000万的特大城市有济南、青岛;300-500万的I型大城市有淄博、烟台、临沂;100-300万的II型大城市有枣庄、东营、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德州、聊城、滨州、菏泽;50-100万人的中等城市26个,50万人以下的小城市58个;10万人以上的建制镇20个左右,5-10万人的建制镇60个。
  《规划》健全了统筹协调的规划支撑体系。在与各类专项规划充分衔接的基础上,《规划》从综合交通体系、区域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空间开发管制等方面构筑了城镇发展的支撑体系。综合交通体系方面,明确了&四纵四横&铁路运输主骨架、&两横四纵&高速铁路网和&八纵四横一环八连&高速公路网,并对机场和港口布局进行了协调,完善了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区域基础设施方面,按照&节约共享、安全可靠、因地制宜、适度超前&原则,提出区域供电、供水、供气、污水处理、环卫、信息等设施建设目标和要求,明确综合防灾体系建设重点。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以鲁中山区和胶东半岛丘陵区为中心,以山脉、水系、海岸带为骨干,以重要生态功能区为节点,在省域范围内构建&两心三廊一带&生态安全格局,并对土地、水、海岸线、历史文化、旅游等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进行了统筹安排。空间开发管制方面,根据层级政府事权特点,从资源环境保护要求和空间开发适宜性出发,将省域空间划分为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三类管制区进行管控。
  (大众网-山东24小时记者 王宗阳)
本文相关新闻
编辑:闫晓辉
|||||||||||||
||||||||||||山东确立双核四带六区城镇布局(图) - 独家报道 - 中国网 o 山东
山东确立双核四带六区城镇布局(图)
【摘要】“双核”即济南、青岛两个核心城市,“四带”指济青聊、沿海、京沪通道、鲁南四条城镇发展带,“六区”即济南-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青岛-潍坊、烟台-威海、济宁-枣庄-菏泽、东营-滨州、临沂-日照等六个城镇密集区。
& & 中国网山东鲁中4月7日讯(冯晓晴 周艳)本网从山东省人民政府网站获悉,山东省政府新闻办4月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经国务院同意住建部批复实施,我省第一个到2030年的法定空间规划。
  《规划》提出了&双核、四带、六区&城镇空间布局。&双核&即济南、青岛两个核心城市,&四带&指济青聊、沿海、京沪通道、鲁南四条城镇发展带,&六区&即济南-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青岛-潍坊、烟台-威海、济宁-枣庄-菏泽、东营-滨州、临沂-日照等六个城镇密集区。
  济南将发挥省会城市优势,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服务经济、高端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努力建设成为区域性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成为环渤海地区南翼的中心城市。青岛将依托开放优势,紧抓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大力发展金融财富、总部商务、商贸物流、旅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及海洋新兴产业,建成我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
  据了解,完善科学合理的城乡居民点体系,确定梯次分明的城镇规模结构是《规划》的一大亮点。据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李力介绍,《规划》从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出发,充分考虑生育政策调整的影响,合理调控了城镇规模结构。《规划》确定,到2030年,城区人口500-1000万的特大城市有济南、青岛;300万-500万的I型大城市有淄博、烟台、临沂;100万-300万的II型大城市有枣庄、东营、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德州、聊城、滨州、菏泽;50万-100万人的中等城市26个,50万人以下的小城市58个;10万人以上的建制镇20个左右,5万-10万人的建制镇60个。
  《规划》在与各类专项规划充分衔接的基础上,从综合交通体系、区域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空间开发管制等方面构筑了城镇发展的支撑体系。综合交通体系方面,明确了&四纵四横&铁路运输主骨架、&两横四纵&高速铁路网和&八纵四横一环八连&高速公路网。区域基础设施方面,提出区域供电、供水、供气、污水处理、环卫、信息等设施建设目标和要求,明确综合防灾体系建设重点。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以鲁中山区和胶东半岛丘陵区为中心,以山脉、水系、海岸带为骨干,以重要生态功能区为节点,在省域范围内构建&两心三廊一带&生态安全格局,并对土地、水、海岸线、历史文化、旅游等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进行了统筹安排。空间开发管制方面,将省域空间划分为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三类管制区进行管控。
  《规划》还从具体操作层面,提出开展&五大行动&:一是城市群培育行动,推进城镇密集区规划编制、跨区域协调机制建设;二是宜居城乡建设行动,加快推进住有所居,改善人居环境,加强社会管理,完善公共服务;三是快速交通网络完善行动,以&两网两通&建设为重点,完善全省综合交通网络;四是生态文明建设行动,搞好生态网络规划,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五是市政安全供给行动,开展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和综合防灾体系建设。
  据介绍,到2030年,全省城镇人口将达到约800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75%左右,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有机融合,区域差别化、特色化发展格局全面形成,城乡人居环境更为和谐宜居。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号 京网文[5号当前位置:&>&&>&
  □记者 周 艳 报道  本报济南4月6日讯 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经国务院同意住建部批复实施,我省第一个到2030年的法定空间规划。  《规划》提出了“双核、四带、六区”城镇空间布局。“双核”即济南、青岛两个核心城市,“四带”指济青聊、沿海、京沪通道、鲁南四条城镇发展带,“六区”即济南-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青岛-潍坊、烟台-威海、济宁-枣庄-菏泽、东营-滨州、临沂-日照等六个城镇密集区。  济南将发挥省会城市优势,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服务经济、高端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努力建设成为区域性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成为环渤海地区南翼的中心城市。青岛将依托开放优势,紧抓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大力发展金融财富、总部商务、商贸物流、旅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及海洋新兴产业,建成我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  据了解,完善科学合理的城乡居民点体系,确定梯次分明的城镇规模结构是《规划》的一大亮点。据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李力介绍,《规划》从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出发,充分考虑生育政策调整的影响,合理调控了城镇规模结构。《规划》确定,到2030年,城区人口500-1000万的特大城市有济南、青岛;300万-500万的I型大城市有淄博、烟台、临沂;100万-300万的II型大城市有枣庄、东营、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德州、聊城、滨州、菏泽;50万-100万人的中等城市26个,50万人以下的小城市58个;10万人以上的建制镇20个左右,5万-10万人的建制镇60个。  《规划》在与各类专项规划充分衔接的基础上,从综合交通体系、区域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空间开发管制等方面构筑了城镇发展的支撑体系。综合交通体系方面,明确了“四纵四横”铁路运输主骨架、“两横四纵”高速铁路网和“八纵四横一环八连”高速公路网。区域基础设施方面,提出区域供电、供水、供气、污水处理、环卫、信息等设施建设目标和要求,明确综合防灾体系建设重点。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以鲁中山区和胶东半岛丘陵区为中心,以山脉、水系、海岸带为骨干,以重要生态功能区为节点,在省域范围内构建“两心三廊一带”生态安全格局,并对土地、水、海岸线、历史文化、旅游等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进行了统筹安排。空间开发管制方面,将省域空间划分为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三类管制区进行管控。  《规划》还从具体操作层面,提出开展“五大行动”:一是城市群培育行动,推进城镇密集区规划编制、跨区域协调机制建设;二是宜居城乡建设行动,加快推进住有所居,改善人居环境,加强社会管理,完善公共服务;三是快速交通网络完善行动,以“两网两通”建设为重点,完善全省综合交通网络;四是生态文明建设行动,搞好生态网络规划,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五是市政安全供给行动,开展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和综合防灾体系建设。  据介绍,到2030年,全省城镇人口将达到约800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75%左右,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有机融合,区域差别化、特色化发展格局全面形成,城乡人居环境更为和谐宜居。
本文相关新闻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城镇空间布局确立 未来山东:双核、四带、六区
  经济导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6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年)》(下称《规划》)正式获批。未来,山东将打造“双核、四带、六区”城镇空间布局。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李力在发布会上介绍,《规划》提出,到2030年,全省城镇人口约800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75%左右,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有机融合,区域差别化、特色化发展格局全面形成,城乡人居环境更为和谐宜居。
  “双核、四带、六区”涉及哪些城市?
  根据城镇发展规律和山东省的实际情况,《规划》提出了“双核、四带、六区”城镇空间布局。
  “双核”即济南、青岛两个核心城市。充分发挥济南的省会城市优势,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服务经济、高端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努力建设成为区域性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成为环渤海地区南翼的中心城市;依托青岛开放优势,紧抓国家“”建设机遇,大力发展金融财富、总部商务、商贸物流、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及海洋,建成我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
  “四带”即济青聊、沿海、京沪通道、鲁南四条城镇发展带。济青聊城镇发展带以胶济、济聊铁路和济青、济聊高速公路形成的复合快速交通走廊为支撑,串联济南、青岛、淄博、潍坊、聊城等城市,向西与中原经济区的“济(南)郑(州)渝()”发展轴对接,是全省发展的中脊;沿海城镇发展带由青岛、烟台、威海、日照等沿海城镇组成,是联系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两大经济板块的重要通道,承载更多国家层面功能;京沪通道城镇发展带以京沪高铁、京沪铁路和京福高速公路为依托,联系长三角和京津冀两大世界级城市群,是国家京沪发展轴的重要组成部分;鲁南城镇发展带由日照、临沂、枣庄、济宁、菏泽等城市组成,依托日菏通道,向西对接中原经济区,是国家陇海-兰新城镇发展轴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组成部分。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深入实施,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带、产业带,成为省域发展新的增长空间。
  “六区”即济南-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青岛-潍坊、烟台-威海、济宁-枣庄-菏泽、东营-滨州、临沂-日照等六个城镇密集区,通过加快人口产业集聚,促进一体化发展,形成全省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载体。
  “六区”重点发展啥?
  据经济导报记者了解,济南-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城镇密集区,范围除上述城市外还有滨州的县。打造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山岳、泉水旅游胜地,山东半岛港口群向中西部腹地延伸的枢纽区域。青岛-潍坊城镇密集区范围包括青岛和潍两市行政区。打造为东北亚地区国际合作枢纽之一,中国海洋产业创新基地,沿海地区重要的举行城市区域,全省发展核心引擎。烟台-威海城镇密集区范围包括烟台和威海两市行政区。建设成为东北亚地区合作的重要前沿,具有国际影响的生态宜居型编号城镇密集区,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海洋高端陈烨制作基地。东营-滨州城镇密集区包括东营市和滨州市(不含邹平县),建设成为环渤海地区南部增长极,黄河下游城镇发展的龙头,以石油装备制造业、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高效经济区。济宁-枣庄-菏泽城镇密集区包括上述三市。建设成为国家级能源原材料基地、淮海经济区经济发展高地,国际旅游目的地,西部占率崛起的核心发展区域。临沂-日照城镇密集区包括上述两市,建设成为国际化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丝绸之路经济带桥头堡,鲁南苏北地区经济发展高地,鲁南临港产业和现金制造业基地,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和滨海旅游目的地。
  同时将利用好京津地区的智力和资金资源,承接来自京津地区的知识溢出;主动融入京津冀一体化进程。
(责任编辑:柳苏源 HN091)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城镇空间布局确立 未来山东:双核、四带、六区》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热门新闻排行榜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的格局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