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手跺脚问声大家好好,我是网7第一锐雯.有什么要问的问题

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_网易新闻
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面试的时候,听到考官问“你还有什么问题么”时,是不是会松一口气,以为面试即将结束了。殊不知,这句看似轻描淡写的话中暗藏玄机。一方面,面试官是在给应聘者一个化被动为主动的机会,但另一方面,也是面试官在考查应聘者的思辨能力和反应能力,特别是其对公司、职位的理解。
这一关,你过得了么?
最后的问题
可能让你全盘皆输
于佳琪是杭州人,今年刚刚毕业于长春理工大学市场管理专业,一直以来她都想在杭州找个专业对口的岗位。在网投了半个月的简历之后,她终于收到了杭州一家大型化妆品代理销售公司市场部的面试通知。面试当天,于佳琪带着记录着这几天她在网上搜到的用人单位的相关情况的本子,早早地就出了家门。
本来以为一切顺利,不料在回答最后一个问题时,她与心仪的工作失之交臂。
于佳琪说,从自我介绍到专业技术知识介绍,自我感觉回答得头头是道,面试官也不断地点头表示满意。
“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的么?”经过10多分钟的面试后,面试官终于问出了这个意味深长的话。
“我没有别的问题了。”看着面试官面带微笑地问出了这个问题,于佳琪本能地放松了警惕,对于自己当时的表现非常满意的她生怕自己一多嘴,将面试搞砸了,赶紧一摇头,结束了谈话。
在回答完这个最后的问题后,正准备收拾东西回去的于佳琪却明显感觉到面试官皱了一下眉头,一抹失望的眼神一闪而过。
“难道这个问题我答错了么?”于佳琪心里咯噔一下,临出门前,她特意留意了一下面试官的动作,发现对方在犹豫了一下之后,终于在她的简历上草草地写了几笔,然后就把她的简历放到了一边。
几天后,当于佳琪再次打电话咨询的时候,对方却告诉她,她已经被淘汰了。
最能看出应聘者对工作的兴趣
于佳琪到底倒在了哪里呢?有着10年HR经历的浙江康峰集团人力资源部经理顾金杰分析说,很有可能就是倒在了面试官的最后一个问题上。
顾金杰说,其实很多时候,HR问你还有没有问题想问的时候,往往他还并不想那么快地结束这场谈话,这个问题背后隐藏的意思其实是:“你对我们公司还有多少的了解?”“你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你对这份工作有什么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法?”
如果这时候你一摇头,说“没有了”,那么等于是告诉了对方,你并不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你对于专业并没有多少深入地了解,也没有仔细地去思考过有关这份工作的相关情况,同时也表明你对这份工作并不是很在意。
“你想想,如果一个HR一旦对你有了这样的感觉,那他们还会再要你么?”顾金杰说。
顾金杰的说法得到了浙江鼎盛科技HR黄莺的认同。她说,如果一场原定20分钟的面试让她主持的话,她一般都会在第10分钟-15分钟的时候抛出这个“最后的问题”来考验面试者,对于她来说,这才是整个面试中,分量最重的一个问题。
黄莺说,其实面试的时候,大家的神经都会绷得比较紧,对于许多问题都有很大的警觉心,有时候光凭前面的问题,无法对一个人作出判断,特别是面试者是否真心想要这份工作,这个尤其难以在对方警觉心较高时测试出来。而一旦问到“你还有什么问题”时,往往都意味着面试快要结束了,应聘者的警觉心也会降低很多,这时候再来通过对方问出的问题来作出判断,相对会更加准确一点。
黄莺表示,如果一个人,在最后一个问题中,连了解一下公司的兴趣都没有,什么问题都不问就走人,那么就表示他对这份工作根本不看重,只是抱着可有可无的心态来参加面试;如果这个人询问的是有关薪酬待遇方面的问题,那么就说明他对于薪酬待遇方面比较敏感;如果他问的是升职或者发展空间方面的问题,则代表他来面试的目的是想谋求一个更好的发展前景;而如果一个人问出的都是一些非常专业的业内问题,那就表明他在技术上绝对没有任何问题,而他将来也能够担当起公司业务骨干的重任。
“其实问什么问题,也能表现出一个人的心理和他的能力,这是一个坑,也是一个表现的机会,就看应聘者如何选择。”黄莺说。
事先搜集知识提问题
面对千篇一律的“最后一个问题”,我们是否也可以提前做准备?顾金杰给出的答案是,可以。
他表示,如果你对这份工作很在意,那不妨事先网上搜一下公司的相关情况和这个岗位的相关情况,事先有针对性地整理出几个你比较在意、比较想了解的问题出来,提前备着,等面试官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再把这些问题甩出来就可以做到有备无患了。
这些问题可以是公司的概况,可以是一些专业领域的尖端问题,也可以是行业约定俗成的一些工作流程、考核方式等,甚至可以问薪金问题。
“问这些问题时,你要把握的一点就是,必须要通过问题充分展示出你对这个岗位的了解程度,同时也要考虑好面试官进一步问你问题时该如何回答,特别是薪金问题,提出来后,一定要想好自己理想的薪金范围。”黄莺说。
问好面试“最后一问”,会为你的面试成功加大砝码!
“最后一问”不该问什么?
1. 薪金待遇
企业的薪水待遇和福利措施等,毫无疑问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但却不适合在“最后一问”中提出。若岗位工资固定,有时面试官会在面试过程中有所透露;若工资随个人表现而变化,那在初次面试中早早提出薪金要求,应聘者就失去先机了。所以,如果面试官没有主动提及,此类问题不适合提出。
2. 过于高深的问题
不要把自己想象成记者!如果你不是应聘高管,就不要提出那些连面试官都难以招架的问题。所谓“在其位,谋其职”,毕竟面试官考量的是应聘者的关注点和兴趣是否适合应聘岗位。太过高深的问题,不仅不能让你从中获益,甚至会让面试官认为你好高骛远,引起反感。
3. 超出应聘岗位的问题
刚毕业或尚未毕业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或由于职业方向不确定,或抱着对新鲜事物踊跃尝试的心态,对不同岗位都跃跃欲试。这本没有错,但在面试中过多地表现出对非应聘岗位的兴趣,就不太合适了。这会让面试官以为你对所聘岗位本身并没有兴趣,反而顾此失彼。
“最后一问”该问什么
一般来说,围绕公司、职位提问会让面试官觉得你确实是关心这份工作的。虽然常规的公司介绍、职位描述会在面试里完成,但你不妨就此问题深入下去。以下几个问题,供你参考:
1.公司对这个岗位的期望是什么样的?其中,哪些部分是我需要特别努力的?
2.公司是否有正式或非正式培训?
3.公司的升迁渠道如何?
4.公司是否有外派或轮调的机会?
5.是否有资深的人员能够带领新进者,并让新进者有发挥的机会?
6.公司强调团队合作。那在这个工作团队中,哪些人是公司所希望的?
7.公司是否鼓励在职进修?对于在职进修是否有补助?
8.能否为我介绍一下工作环境,或者我是否有机会能参观一下贵公司?
以上信息来自于“前程无忧” 时报记者 张晶 整理
本文来源:青年时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家好我是vae原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