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4k火 炸膛改火,谁有详细改火的教程啊

南怀瑾老师:古人为什么要为逝去的父母守孝三年
為承傳中華傳統文化而不懈努力,歡迎關註並轉發!隨喜您功德!!!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
这提到我们中国的古礼,这个制度,现在改变得很厉害了,历史时代到底挽不回的,我们不要去管现代的情形了。孔子当时,是比较保守的,极力主张维持孝道,父母死生之间的大事,应该依照古礼。
宰予,就是白天睡觉的那个学生。现在他提出一个大问题。中国古代,父母死了是三年之丧,要守孝三年,我们在几十年前,至少在播迁来台以前,在大陆上时,许多朋友还是守这个规矩,手臂上都还戴一块白布或黑布。现在是没有了,三年变三天了。在守丧时期称制中,在名片上面,名字旁边都要加印一个较小的“制”字,表示在守丧。
在古代更严重,研究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所谓圣朝以孝治天下,做官的人,不管文官武官,也不管官做多大,碰到父母之丧,如果不马上请假还乡,那是不对的,监察御史马上提出弹劾,可以处分到永不录用的程度,是很严重的。
不过有一点例外,以武将来说,他正在前方作战,假使父母死了,仍然要向朝廷请假还乡,皇帝可以下诏书,着他移孝作忠,予以慰留,这才可以不还乡。在戏剧里可以看到,有的戏里武将穿半边白袍的,就表示他是戴孝上阵,那都是皇帝特殊的慰留,国家非要这个人不可;有些是他还乡守孝以后,丧服未满,皇帝下命特别起用,名为“起复”。而起复有两种情形,一种是退休以后再起用,一种是还乡守制的人起用。古代这种政治制度,实在也有它的好处。一个人从政久了以后,离开民间太久了,对民间的情形都不知道,回乡以后,杜门思过,也不准宴客,对地方官吏都不得接触,可以深入到民间。这是中国古礼,这种社会风气、政治制度的改变,还只是近几十年来的事。
古代连皇帝也要守丧三年。譬如说丧其中是不准结婚的,年轻皇帝登位前若要结婚,除非由皇太后下命令才可以。在唐代、宋代、明代、清代都有,老皇帝一死,新皇帝没有就位以前,丧事没有发布,先办婚事,第二天再发丧,否则就违犯礼制。这种古礼连皇帝都要遵守,这是中国文化的精神。
宰予现在就提出来问,我们的社会制度,父母死了要守丧三年,从上古行到现在,很古老了,现在宰予说三年什么都不能动,结果什么都坏了,像稻谷一样,旧的割掉了,新的又长起来了,钻燧改火,时令也改变了,岁月换了,我看守丧一年就够了。孔子说,父母死了,你认为过了一年就可以去听歌跳舞了,你觉得心里安吗?宰予说,安呀!孔子说,你心安,你就照你的办法去做吧!并没有人勉强你,你就是过了三天就跳舞也可以,只要你心安。丧礼并不靠规定的,要每个人发乎内心的,古代文化是根据内心来,不是法律规定的。一个君子,父母死了居丧,内心思念的悲愁,吃饭都没有味道,听到音乐也不快乐,睡觉都睡不好,所以三年之中,没有礼乐。我现在问你一年能不能心安,你说能心安,那你去做好了,不必要提倡改为一年,别人不愿改,是别人的事。孔子等于给宰予碰了一个橡皮钉子,他出去了。
【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于是孔子告诉其他同学,宰予这个人一点良心都没有。下面孔子说的,就是中国文化三年之丧的道理了。他说,小孩子三岁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尤其古时是没有牛奶的时代,要三年才能单独走路,离开父母怀抱,后来二十年的养育且不去管,这三年最要紧,就算是朋友吧!这两个老朋友,这样照顾了你三年,后来他们死了,这三年的感情,你怎么去还?所以三年之丧,就是对于父母怀抱了我们三年,把我们抚养长大了的一点点还报。这是天下人类都一样的,而宰予反对,主张改为一年,像这样,宰予没有三年怀念父母的心情,一如父母怀抱抚养我们三年的心情。如改为一年,可以说天下没有一个孝子,天下任何一个父母,在自己孩子三岁以内的时候,那种慈爱、辛劳,照顾是无微不至。所以中国文化,定父母之丧为三年,就是还报这个慈爱,这仅是最起码的回报,事实上父母的慈爱,并不止此,在孩子三岁以后长大了,还一直要照顾到二十多岁,所以这就看到金圣叹这个调皮的文人所说的话,有最高的道理。
现在我们拿他的意思,说说他写给儿子的信:我和你是朋友,最初你也没有指定要我作你的父亲,我也没有指定要你作我的儿子,大家是撞来的,因为是撞来的所以彼此之间,没有交情可谈。但是话得说回来,这个老头子(指他自己)和这个老太太(指他的妻子),从替你揩大便小便开始,照顾了你二十年。这二十年,你去社会上找找看,还有没有比这两个老朋友更好的朋友?我们现在不要求你孝不孝,这些都是空话,只要求你把这两个老朋友照顾你二十年的感情,也同样照顾这两个老朋友二十年,就够了。这是金圣叹的游戏文章,也说明了孝道的真正哲学,所以中国讲孝,就是爱的回报。
因此孔子说,现在的人,当父母死了而真有三年怀念父母的心情,像父母当时对自己三岁以内这样爱护的有没有?连这个三年怀念都没有,哪里还谈得上孝字。到了最近几十年,“孝子”的意思,是倒过来解释为孝顺儿子。这一大段是讲孝顺的,下面我们就讲到《孝经》了。
曾子根据孔子所述的中国文化,著了《孝经》,为十三经之一。在《孝经》中孝敬父母还是小孝,大孝者为大孝于天下,看天下的老百姓都如自己的父母一样,这是中国政治哲学的大原则。为政的人,把老百姓视如自己父母一样孝,改一个名字就是忠。所以从事政治的人,要有孝天下人之心。以这个道德的基础,出来从事政治,这是中国政治哲学的基本重点,也即《孝经》的基本重点。
《论语别裁》
免责声明:正文内容仅作传统文化学习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恩原作者辛勤付出,若涉及版权请联系本平台删除!
附:如何使用“国学经典视听机”?来帮助孩子修学国学经典,启发智慧,修德培福!积累福报!!让您的孩子脱颖而出呢?
CCTV新闻:语文教改 增加国学经典文化内容!
详情请看视频~~~~~~著名教育家王财贵先生:倡导读经教育二十年!
我们先来看一段中央台CCTV-3录制的视频,看看从小读经典长大的孩子,有什么实际效果?
国学经典教育专家历经6年苦心研发“国学经典视听机”震撼推出。。。。。。
国学经典视听机实拍
国学经典视听机简介:
1、深度研发智能版,专业国学经典视听机,可连接电视机
2、带跟读(营造国学经典学习氛围), 3、视频讲解(可连您家电视)的经典机, 4、带吟诵(古人读书方式,更容易记忆), 5、胎教全脑音乐(左右脑智慧开发), 6、带读经计划书(六年813周读经计划)可根据自己时间安排,设置全天预约定时开关机 7、蓝牙功能(可以播放您手机里的音乐或佛经) 8、发烧级音响釆用YMH高品质功放(优雅古琴、古筝、名曲) 如何使用“国学经典视听机”帮助孩子学习经典呢?
我们先来欣赏一首古琴曲&&太极&&感受一下“国学经典视听机”的音质效果吧·······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太极古琴曲,您感觉怎么样呢?
这套“国学经典视听机”的诞生,推动了读经教育辅助工具科学系统化研发,在读经界产生强烈反响,全面的进行更新换代!这将是读经教育一大福音!孩子们有福啦!!!
问:老师!我们家也决定要一套,要到哪里去请购这套国学经典视听机呢?
答:通过“传统文化教育网”读经服务电话:177 请购,也可直接联系:李老师(微信同号):177 确定请购请将您的收件地址,姓名,电话?177 发给李老师,公司会及时安排快递发货到您指的地点
问:老师,价格多少呢?
答:凡通过传统文化教育网请购“国学经典视听机”超值结缘价:1800元,赠送价值498元配套教材一套!(若万一有质量问题一年保修,以后也可以维修)
一,配套教材14本(9本国学经典十5本英文经典)二,《读经计划书》一本三,《教孩子的学问》二本四,随喜再送“国学经典随身听”一台 (国学经典随身听:价值298元,随机赠送,赠完为止!注:赠品不包修)
售后及读经服务专线:
感恩您对“传统文化教育网”的支持与信赖!为了能帮助更多孩子有缘学习经典,若您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又是诚心请购!可申请“传统文化教育网”教育补贴金!特别优惠请购!!!
注:大部包邮,边远省市不包邮,国外不包邮,赠品不在保修之内
若您下定决心确认请购!请把您的收货:详细地址?姓名?电话?发过来。以便公司统一快递发货到您指定地点,(也可以加我微信:177 通过微信发给我好吗? )
一般打款后即立即发货!售后专线:支付方式:
1,可以用支付宝: 直接转入:中国农业银行 湖北省分行 荆州支行 洪湖分理处 大沙湖营业厅 户名:李明正 帐号:81 2,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户名:李明正 帐号:6217995200028403829
3, 支付宝账户:4,还可以通过微信:wx177 7161 9508 直接转帐感恩您对末学的支持与信赖!!!还有什么凝问,可以打我电话我们沟通您电话多少呢?收到请回复!
请购国学经典视听机即有机会获赠国学经典随身听!机会难得!莫错失!!!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常山赌徒火拼牵出贩枪大案
马卡洛夫MP654K气枪资料图缴获的部分枪支  砰!砰!两声枪响  缴获5支改装枪 原型曾装备俄军  通讯员 舟 龚诚良 记者 杨丽  一个20多岁的小伙躺在地上,身上、手上、腿上都是血,距他十多米远的地上,有2个弹壳,2把匕首和一颗7.62mm口径的子弹。  清明小长假后的4月6日上午,连续两声枪响击破了常山县城素日的平静。  枪案发生在县城国际大酒店附近的竹园小区里。当时临近中午,等人们反应过来时,凶手已经跳上车走了。  当天,都市快报与省公安厅联合推出的《快找人》(微信号:kuaizhaoren)发布常山警方悬赏通告,悬赏寻找一个姓傅的22岁小伙,他与这起枪案有关。  昨天,常山警方说,枪案已经告破,不仅如此,他们还摧毁了涉及江西、、、、、等18省市的3个贩枪团伙,缴获火药动力枪支8支、气体动力枪支120支、子弹(含铅弹)1500发、定时爆破装置1枚、枪支零配件53套,刑拘犯罪嫌疑人63人。  此案的侦破,也得到了公安部的肯定,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签发记功命令,授予常山县公安局“4?06”特大网络贩枪案专案组集体一等功荣誉。  “火拼”  当天枪案中,警方根据留在现场的子弹和弹壳推断,这是自制火药动力手枪。  目击者说,当时有两辆车在小区南门小路对面停下,车上冲下来8个人,“车上下来那群人很凶的,手里都拿着家伙,有砍刀、斧头、匕首,有个人还拿着一把好像是手枪的东西,下车后一直指着那个男的。”  被枪指的小伙愣了下,等反应过来时刀已砍下,小伙转身要跑,但只跑了十几米就被追上,受伤倒地,拿枪的人对着他大腿就是两枪。“砰!砰!”  很快警方查清了情况。  这是两伙开赌场的人“火拼”。  受伤的小伙姓周,绰号“阿彪”,20多岁,金华兰溪人,是马仔。他的BOSS(老板)姓吴,常山人,绰号“大饼”,在常山白石开有一处隐秘的地下赌场,平时由“阿彪”看场子。  警方通缉的傅某,就是当天的开枪者,也是马仔。他的老板姓谢,也是开赌场的。  由益冲突,双方恩怨不断,傅某此前还带人冲过“大饼”的场子。  4月6日当天早上8点多,谢某带着傅某等人去对手“大饼”的地下赌场玩。  “大饼”不想让他们在那,就通知“阿彪”把牌拿走。谢某很生气,但他并没当场发作,而是先行一步离开地下赌场,还假意让傅某等人不要闹事。  领会意思的傅某等人随后离开地下赌场,立即召集十多人携带砍刀、枪支乘车在常山县城四处寻找“大饼”。而“大饼”也有备而来,他哥哥和阿彪用面包车载了一车砍刀、铁棍、鱼叉等工具到谢某办公楼下,同时还联系外地人马过来准备开战。  当天上午10点40分左右,“阿彪”正好把车停好准备去吃饭,结果恰巧被追他们的傅某等看到,顿时,剑拔弩张……  改装的枪  因为通缉令铺天盖地,本来想跑路的傅某看看逃不掉,只好自首,上缴了1支涉案枪支和4发子弹。  但这支枪,让办案民警们眉头一皱。  这是一支马卡洛夫MP654K气枪改装后的手枪。  马卡洛夫MP654K气枪,跟六四式制式手枪蛮像,是由热斯克机械厂利用真枪的流水线、采用全钢材质制造的一种气枪,具有一定的威力,其仿制的原型手枪曾是俄军制式装备。而这支改装枪,可以发射7.62mm口径子弹。  枪到底怎么来的?傅某不肯说。  最后,警方走访调查,发现枪是从江西一个绰号叫“耗子”的人那订购的。这把枪是案发前一天,耗子亲自送到衢州的。但耗子只是中间转了下手,他还有上家“小五”。他们并不认识,交易也只是通过网络。  “小五”是谁?  “因为线索比较缺乏,犯罪网络又很专业,我们马不停蹄到处跑,去了很多省市查找线索,出去都是穿着防弹衣带着枪”,常山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王国芳说。  在江西警方的配合以及网络平台等支持下,专案组最终找到了“小五”的窝点。小五姓李,江西上饶人,在他的地下枪支组装工厂里,警方缴获了多支火药动力枪支和气体动力枪支。随后,另一个贩枪团伙成员袁某也在湖南浮出水面,而与袁某联系的“气改火”贩枪团伙则在山西。  “整支枪涉及很多环节,环节相互交叉,比如气枪零部件我是跟你买的,瞄准器可能是跟另一人买的,如果买家反映不好,他们就会换”,王国芳说。  这些枪由俄走私到中东,再到香港,再由深圳进入山西等地,在山西等地进行“气改火”改装。  从这次缴获的枪看,8支火药动力枪,其中5支是马卡洛夫MP654K气枪改装。改装后的枪卖到2.5万元一支,中间卖零件的人各有所得。  目前,警方把贩枪网络中这些枪的下落都找到了,它们的“主人”也都找到了。根据规定,非法持有军用枪支一支或者非法持有以火药为动力发射枪弹的非军用枪支一支或者以压缩气体等为动力的其他非军用枪支二支以上的,以非法持有枪支定罪处罚。
(责任编辑:宋埃米 HT004)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常山赌徒火拼牵出贩枪大案》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日招聘求职、房屋租售、二手物品、汽车交易……
你的信息也可出现在这里
▼ 【招聘】室内设计师兼导购一名工作职责:负责跟单出图,以及接待引导顾客、销售商品、核对订单等工作1、言谈文雅,性格开朗,勤奋上进,有销售经验者优先。2、年龄须在24周岁以上。3、公司免费提供培训专业和业务知识4、底薪加提成,正常情况下月收入3000元以上5、可直接到店面应聘 黄经理6、没有培养不出来的人才,公司提供专业知识培训,老员工辅助订单成功(联系电话:)
▼ 【招聘】船长秘制纸包鱼景家庄店诚聘服务员若干名,管吃住,工作轻松,待遇丰厚,薪资1600以上,可面议(联系电话:)
▼ 【招聘】招聘收银员~热情微笑积极有责任心。(联系电话:)
▼ 【招聘】室内设计师兼导购一名工作职责:负责跟单出图,以及接待引导顾客、销售商品、核对订单等工作1、言谈文雅,性格开朗,勤奋上进,有销售经验者优先。2、年龄须在24周岁以上。3、公司免费提供培训专业和业务知识4、底薪加提成,正常情况下月收入3000元以上5、可直接到店面应聘 黄经理(联系电话:)
▼ 【招聘】招聘收银员~热情微笑积极有责任心。(联系电话:)
▼ 【招聘】招聘前台1名。(联系电话:)
▼ 【招聘】招聘:银行客户经理,年龄:25-35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工作时间:朝九晚五,工作地点:银行,薪资待遇:无责底薪+绩效+五险一金+福利+补助!一经录用签订劳动合同!招聘行业:金融保险(联系电话:)
▼ 【求职】男26岁,大专学历,找个有双休日的工作,累点无所谓。开车熟练,7年驾龄。保险销售勿扰!(联系电话:)
▼ 【招聘】本公司招聘房产销售数名,男女不限,有无经验均可(可接收应届毕业生),待遇无责任底薪2000+高额提成,有经验者待遇从优。(联系电话:)
▼ 【招聘】招聘快递员,有责任心肯吃苦,工作地点,华北机电附近,每天70到100件,工资月结,自带三轮摩托车,每天可挣100元左右,有兴趣的欢迎联系(联系电话:)
▼ 【招聘】诚聘!八一广场附近银行保洁1名,年龄30——50岁,工资面议,有工作经验者优先。(联系电话:)
▼ 【招聘】招聘银行餐饮管理1名,提供食宿,上岗后缴纳工伤保险,要求:1. 女,年龄18-30岁,2. 高中及以上学历。3. 具备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工作认真有责任感。4. 普通话标准,有工作经验者优先。地址:太行东街167号,(和济医院往西200米)(联系电话:)
▼ 【招聘】招聘岗位:销售经理岗位职责:1.保险销售,对于公司下发的客户,进行维护再开发。2、电话邀请客户参加新产品的销售。 任职要求:1、年龄20-40周岁,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优秀者可放宽条件;2、热爱销售工作,在销售方面有实际操作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强,富于亲和力;3、吃苦耐劳,有上进心、有强烈的责任感及敬业精神,能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4、有良好价值观,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联系电话:)
▼ 【招聘】长治立讯电子厂招聘大量普工,包食宿,有五险,工资元/月。(联系电话:)
▼ 【招聘】长治交通事故维权中心是长治首家专业处理(非诉讼)交通事故机构现招聘:业务精英只限2名(市区),只要你吃苦耐劳,有上进心,沟通能力强,无责底薪2000元,年薪5万起+提成!每月公休4天,节假日正常休。电话:(联系电话:)
▼ 本人承接各种室内水暖设计、安装、改造 有意者电联(联系电话:)
▼ 本人承接各种大小型厨房排烟工程,定做不锈钢铁皮烟罩,维修压面机和面机,蒸车,等各种厨房设备,改火,套火,换炉头,安装净化器,风柜,出售耐火土耐火砖。(联系电话:)
▼ Miss.C(崔小姐)私家烘焙:主营生日蛋糕(可DIY),婚礼摆台,生日宴会摆台,巧克力礼盒(可DIY),以及各式慕斯甜点,更有别样韩式豆沙裱花供你选择,样式多价格优惠,有需要的可联系我喔(联系电话:)
▼ 【专业保洁】山西双安泰保洁服务有限公司服务项目:? 家庭类:擦玻璃、打扫家、地板打蜡、家具护理? 工程类:工程开荒、高空外墙清洗、大型烟道清洗、厂房工房清洗、大面积石材养护、大型水晶灯清洗? 物业类:写字楼、厂区、住宅区、医院、学校、车站等各种单位保洁托管等。(联系电话:)
▼ ?兆盛地产,史家庄三期项目强势来袭。五证齐全准现房。超大社区学区房。两居、三居,南北通透,全明户型任你选。即将开始排号,可提前到售楼部详细了解??价格?全长治在建项目唯一一个现房销售的项目。五证齐全本地老百姓最认可的房地产开发商。?位置?本公司共设五期工程,常住人口可达10万人。长治目前最大的生活社区。周边配套齐全,金威超市、如意坊等知名品牌已强势入驻。?户型?全明户型(联系电话:)
▼ 东方文华,三室,全明户型,超大飘窗+观景台,146平,95万(联系电话:)
▼ ?交通小区2期 朗润园 温暖来袭! 11月25日 相约长治县职工俱乐部 ,特邀本项目建筑、景观设计师亲临现场?,荣耀发布....已经参与预约活动客户、还有没参与但是想要了解的客户,快来领取邀请函[勾引][勾引][勾引] 当天是凭邀请函入场哦!这里,不止有好房子... 有吃有喝有奖拿,还等什么,快快拿起电话,联系我哦!领取时间:即日起截止到11月22日前,早上8:30一下午6:00花园...(联系电话:)
▼ 长治一中西100米星悦国际后光荣家园小区内,现有一套三室一厅120㎡的房屋欲对外出售,价格面议。(联系电话:)
▼ 多种精品户型供您选择,现房随时入住,公交315路直达,一站式教学,步行5分钟可达。(联系电话:)
▼ 长治市西大街商务广场三楼(昌盛电脑城对面)有面积550多平米房屋出租,环境优雅,交通便利,室内精装修,设施齐备,适合办公,培训等(联系电话:)
▼ 【旺铺招租】本店位于广场桥北小吃街后,健乐幼儿园斜对面,店址500米周围有幼儿园、小学、初中三所学校,地理位置本地人都懂。现店面全新升级中,诚招美甲美睫半永久、理疗、鞋包代购、内衣等等加项合作!诚意邀请,非诚勿扰!!(联系电话:)
▼ 【求租】城区九龙国际十字街附近求租一室一厅或两厅,简单装修。(联系电话:)
▼ 东关韵达快递转让,商业区+住宅区,日均来货量500-600,不需要自己送货,店里有5名快递员,6年老店客源稳定,接手可盈利。房租每月500元季交。(联系电话:)
▼ 8成新,盼盼防盗门就剩一樘400元出售!(联系电话:)
▼ 出售10个月母阿拉斯加,品相好,疫苗齐全。有喜欢的密我。秒杀价500。(联系电话:)
▼ 山西明朗眼镜有限公司是一家平价眼镜超市,款式多样,价格低,配眼镜套餐价 99元 169元 269元,防蓝光镜片套餐只要269元!欢迎学生家长,上班族到店配镜,检测视力!联系地址,长治市西大街南洋大药房明朗眼镜(联系电话:)
免责声明:
以上信息是由本地掌圈平台用户自行发布,所有内容均由发布者对信息的真实性负责,掌圈平台及本公众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发布、展示,不对用户信息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想看更多?你的信息也想展示在这?
快点阅读原文吧!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李冠云:从朱子《家礼》到台湾的《国民礼仪范例》】
按:本文据原作者讲稿所整理,原标题为:从朱子《家礼》到台湾的《国民礼仪范例》——浅谈“丧礼”之时代演变
我们知道,在儒学十三经之中,有《仪礼》、《周礼》和《礼经》这三部著作,并称“三礼”,而以这三部著作为主要基础的学术研究,称为“礼学”或“三礼之学”。三礼之中,《周礼》乃礼之纲领,《仪礼》乃礼之本经,《礼记》则为礼之义说。《仪礼》又称为《礼经》,她虽然记载的是先秦礼制,但是后世历代礼制的源头。是为礼之本经,更是中国最早的礼学文献,她蕴含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伦理思想、生活方式、社会风尚于其间,是研究华夏上古信息不可或缺的典籍。
在中国经学和礼学的历史上,除了周公、孔子、子夏、荀子等先秦人物之外,后世最具典范意义者,无疑就是郑玄和朱子。实际上,元明两代至清前期,礼学即以朱子为宗。朱子,是中世纪最伟大的儒学复兴者和集大成者,其礼学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仪礼经传通解》和其门人整理的《朱子语类》中。而朱子《家礼》的伟大贡献则一是打破了古代“礼不下庶人”的成说,《礼记·曲礼上》中的这句话,是古代庶民没有实行礼的资格的写照,庶民没有行礼的资格也就无从谈起有可供实施的礼仪可言了,而《家礼》的出现,则为“士庶”——士阶层和庶民阶层——也就是为任何人提供了都可实行的礼仪内容;《家礼》的第二个贡献是为继礼之本经《仪礼》之后,为后世提供了具有时代意义和更具实践性和操作性的“新古典”礼学文献;第三是其影响之大,单就地域而论,《家礼》对整个东亚地区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一、《家礼》是礼经的宋代简略版
根据宋本《朱子家礼·第四》的记载,朱子改进的丧礼仪节细目共计:初终,沐浴、袭、奠、为位、饭含,置灵座、设魂帛、作铭旌,小敛(袒、括发、免、髽(zhua)、奠、代哭),大殓,成服,朝夕奠哭、上食,吊、奠、赙,闻丧、奔丧,治葬(刻志石、造明器、下帐),迁柩、朝祖、奠赙、陈器、祖奠,遣奠,发引(柩行、路奠),及墓(下棺、祠后土、题木主、成坟),反哭,虞祭,卒哭,祔,大祥,小祥,禫,居丧杂仪等。
这些仪节细目,除了在“灵座、魂帛、铭旌”栏目下有“不作佛事”外,无一不是源于礼之本经——《仪礼》之中而更简化之。《礼记·礼器》说“礼,时为大”,礼之义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因循守旧的,而是可以调整的。较之礼经原文所载先秦时期的丧礼仪节相比,《家礼》中的仪节在宋代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和简便性。换言之,《家礼》正是一部符合当时时代的《仪礼》简略版本。朱子《家礼》作为一部“简化版”的冠婚丧祭礼仪“实施手册”,从元代之初就开始对后世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并广被整个东亚地区,而以至于今。《家礼》的问世,可谓是中世纪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其影响力之大,并不亚于朱子的《四书章句集注》。《家礼》何以成为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本、以及朱子对于礼学之发扬,并非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下面简单谈一下《家礼·第四》中的“丧礼”部分。
由于《家礼》的丧礼情况正是建立在《仪礼》的基础之上,在这里,我们不得不先回头了解一下礼之本经——《仪礼》中的丧礼情况。
《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丧礼哀死亡。”在中国文化里,“礼莫重于丧”,如何对待故去的亡灵,更是人类社会殊为重要的共同文化现象之一。囿于文献的缺乏,夏商以前的丧礼制度难徵其详,而周代的丧礼制度经战国学者们的整理,详细的保存在儒家经典之中。《仪礼》中的《士丧礼》、《既夕礼》、《士虞礼》、《丧服》四篇,就是专讲丧礼丧服的,此外在《周礼》和《礼记》中也有若干记载。中国至少在周代就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丧礼制度,这是后世一切丧礼的基础,两千多年来一直对中国的宗法制度和后世历代王朝的丧礼典制起着指导和基础作用。由隋唐讫宋元而明清,历代国家礼典以及对士大夫阶层影响较大的司马光《书仪》和朱子《家礼》等所记载的丧礼制度,均莫不以之为范本。在整个中国礼学之中,丧礼与及其相关的丧服制度是最为浩繁复杂的内容。这是中国文化最精密、最重要之目,自古以来尤为学者所重视。讫三礼之后,历代礼学著述,也皆以丧礼、丧服卷帙最多。根据礼经的记载,丧礼的过程,举其要者约有:始死、复、沐浴饭含、小敛、大敛、殡、成服、朝夕哭、朔月奠、荐新奠、卜日、卜葬、启殡、迁柩朝祖、柩车启行、葬、虞、卒哭、祔、小祥、大祥、禫等诸多礼仪细目。严格来说,一个完整的丧礼应该包括丧、葬、祭三大部分内容。通俗而言,“丧”是规定活人及死者亲属在丧期内的行为规范,“葬”是规定死者的应享之礼遇,“祭”是规定丧期内活人与死者之间联系的中介仪式。而三者之中,“丧”又是其核心内容。《仪礼·士丧礼》篇乃先秦士阶层“丧礼”之上篇、即初丧,它与记述葬礼部分的下篇《既夕礼》相连成文而不可分割。记载葬后诸祭的《士虞礼》则言及三虞、卒哭、小祥、大祥、禫等情况,《丧服》篇则专述居丧服制规定。这四篇相合,方谓之先秦时期完整的士阶层三年之丧礼。
因礼经中的丧礼内容过于庞杂,在此我们就不在过多涉及,在此仅以朱子《家礼·第四》之文略作名词的简说。其丧礼情况主要有如下几个阶段:
初终死者在临终之前,家属要打扫屋宇,内外保持安静,把病人移居于正寝,撤去床,为病人脱下脏衣,换上新衣,头朝东躺在室内北墙下,家属陪侍在侧。握着病危之人的四肢,俟其绝气。人之初死,生者出于感情而希望奇迹发生,对死者作最后之挽留,此谓之“复”,即《楚辞》中所谓的“魂兮归来”之意。唐代孔颖达说: “始死招魂复魄者,尽此孝子爱亲之道也。”《家礼》中“复”的环节和《仪礼·士丧礼》中所描述基本一致:由一人手持死者上衣和下衣,由正屋之东角登至房顶,面向幽冥世界之北方,一手执上衣领,一手执下衣腰,用力招扬,高呼死者姓名,呼叫其魂兮归来。如是反复者三,意味死者魂魄已归附此衣。然后卷起衣服投掷房下,另一人迅速覆盖到死者身上,翼其复活。虽然人死不能复生,但是这个仪节却充分体现了亲属间无法接受现实的至爱亲情。死者已矣,生者要准备进行丧事,是为首要立“丧主”,所谓丧主即主丧之人。以死者长子为之,若长子早于死者去世则以长孙承重,此曰“承重孙”。再以亲属之中知礼能干者作为“护丧”,来料理具体的丧事。《礼记·曲礼下》云:“颜色称其情,戚容称其服。”这个时候死者亲属要“易服”,就是换掉平时穿的衣服,去掉锦绢红紫金玉珠翠之类。同时,“护丧”开始请工匠为死者治棺,并讣告于戚友。
沐浴、袭、奠、为位、饭含亲属易服着素开始居丧后,先要设帷和袭床,死者头朝南脚朝北,以衾覆盖之;陈袭衣,就是把准备好的尸衣放在堂前东壁桌子上,以备成殓之用;为死者整理仪容,沐是洗头,浴是洗身。沐浴后为死者修剪头发、胡须、指甲、趾甲等,沐浴后的余水要埋到事先挖掘好的“坎”坑之中;袭,即为死者穿戴;为死者穿戴好之后,移尸于堂中间,乃设奠,丧主以下,为位而哭。丧主的哭位在尸床的东侧,主妇(丧主之妻)及其它女性坐在尸床的西边,我们知道,儒学之义有一个以血缘关系界定亲疏、内外的重要原则,丧礼的哭位设置正是基于此一理念。在丧主夫妻之后的哭位,依次是丧主之弟和期功之亲;除此之外,如果死者是女性,那么同姓的男性按尊卑次序坐在帷幕外的东边,脸朝北,以西为上,异性的男性坐在帷幕外的西边,脸朝北,以东为上。三年丧期之内,晚间在死者旁睡草席,枕土块。身体虚弱者,可以睡好一点的草席。期功以下的亲属,可以睡在离死者稍远一些的地方,男女分开,外姓亲戚则可以回家。而出于孝亲不忍离别之意,生者不忍亲人空着嘴巴和肚子离去,故又有“饭含”之设,饭,是往死者口中放入米贝等物;含,是往死者口中放入珠玉等物。古代自天子以至于士人,此礼皆然。后世随着时代的不一,饭含也各有所异。《朱子家礼》的说法是用匙舀一把米,填进死者的口内右边的位置,接着放一枚铜钱进去,左、中同样方法操作一次。等到为死者穿衣完毕后,死者尸体之上还要覆盖以衾。
灵座、魂帛、铭旌“椸”,就是床前几案之意。灵座,于尸床南面设置一个类似衣架的物品,用一块方布覆盖,放到桌椅面前。摆放好香炉、酒果等物品,再结白绢为魂帛,放在椅子上。《家礼附录》云:“古人遗衣裳,必置于灵座,既而藏于庙中。”这是灵座的本意所在。同时,《仪礼》中还有设“重”的环节,根据丧礼的规定,必须要等到棺柩下葬之后才能死者做木主,而在死者下葬之前的这一段时间内,作为一个过渡期,要在庭院之中设一根称为“重”的木柱或竹杠,用以死者魂灵的依附。“士重木长三尺,置于宇西阶上。”重以长为贵,《礼记·檀弓下》云:“重主道也。”郑玄注:“始死,未作主,以重主其神也。重既虞而埋之,乃后作主。”到了宋代,司马光《书仪》云:“古者凿木为重以主其神,今令式亦有之。然士民之家未尝识也,皆用魂帛,魂帛亦主道也。”后世“重”基本已经消失,遂以魂帛代之。根据《家礼附录》所说,这个魂帛是放置在灵座之上的。《仪礼·士丧礼》云:“为铭,各以其物。……书铭于末:‘某氏某之柩。’”用死者生前所用之旗旌、或据其身份制作,此谓“为铭”。《家礼》中以绛帛为铭旌,三品以上官员,长九尺,五品以下,八尺,六品以下,七尺。上面书写“某官某公之柩”。没当官的,直接书写生前所称。置于灵座之右。等到这些准备完毕后,戚友吊丧者,“至是入哭可也”。
小殓(袒、括发、免、髽、奠、代哭)这一仪节在死者去世的第二天。根据礼经的记述,用衣衾将尸体包裹,再用绞带束缚起来,此谓“小敛绞”。小敛要在新设的床笫上完成,还需要“彻帏”,就是将帏帐展开,以分别男女设位。小敛是在室内进行,完毕后需奉尸于堂,并在堂上设小敛奠。小敛时要陈衣设馔,凡死者穿过的衣服,只要合适,均可陈列,但不宜全部陈设。被子可以多用几床,叠加起来,横着放三床,竖着放一床。先用布绞横着尸体捆三道,以备全身的束缚,再竖着束缚一次,以便自头至脚都能够掩盖。衣服或竖或倒,一般不要紧,但是一定要做到方正,同时上衣是不能颠倒的,接着重新布置祭奠的灵座助手将尸体搬到灵位的西南位置,等设立了新的灵位后,就将原灵位撤除。以下的祭奠仪式都在这里举行。为死者穿好后,还要用衾被裹尸。由于此时还没有成服,而丧事已经开始,故不得不采取一些权宜之计,如丧主用麻挽发,坦露左臂,丧主的兄弟则用布挽发,妇人以麻与头发合结。死者亲属“擗踊哭泣,哀以送之。”踊,丧礼中哀恸之表示。一踊三跳,三踊九跳,称成踊。即捶胸顿足痛哭,表示与亲人永别时极度之哀痛。接着,丧家众男女在两旁捧持尸体,撤掉袭床换做尸床,安放于堂中,等待大殓。代哭,简单来说就是服丧者依次轮流更替号哭,以免丧主过哀而伤身。“代”,就是“更”的意思。《仪礼·士丧礼》:“宾出,主人拜送于门外,乃代哭,不以官。”郑玄注:“代,更也。孝子始有亲丧,悲哀憔悴,礼防其以死伤生,使之更哭不绝声而已。”
大殓《礼记·问丧》曰:“‘死三日而后敛者,何也?’曰:‘孝子亲死,悲哀志懑,故匍匐而哭之,若将复生然,安可得夺而敛之也?故曰:三日而后敛者,以俟其生也。三日而不生,亦不生矣。孝子之心,亦益衰矣。家室之计,衣服之具,亦可以成矣。亲戚之远者,亦可以至矣。是故圣人为之断决,以三日为之礼制也。’”这就是《礼经》上所说三日而敛的原因,所以三日举行大敛之礼。现在贫穷的人家,或者因为没有准备好丧事的用具,或者由于棺材油漆未干,难以超过三天,这也是无所谓的。小殓的第二天就是大殓,堂东壁之下同样陈列所备的殓衣和供奉死者的各种馔食。陈设祭奠所需物品与小敛一样,抬棺材的人将之放在堂屋中间偏西的位置助手先将灵座及小敛所用物品搬到一边,抬棺者先将之抬进堂屋,放在灵床的西边,用凳子垫着。如果死者年龄不大,或者死者没有什么地位,则不能放在堂屋,而是放在别的房间。放好后,抬棺者离开,助手先将被子放进棺材,四边垂在棺材外面。俟棺内铺席置衾完毕,奉尸入棺。死者生前所落下的头发、牙齿及剪下来的手、脚指甲也要放入棺材,又看看里面哪个地方有空的,可以卷些衣服放进去,务必要充实,不能摇动,被子先将足盖好,第二下盖头,第三下盖左边,第四下盖右边,要让棺材内平实而又充满。盖棺之后,阴阳两隔,亲属擗踊如初。《家礼》并特别交待,大殓之时“谨勿以金玉珍玩置棺中,(以)启盗贼心。”此时还要在灵柩的东边设灵床床帐、垫席、屏风、枕头、衣服、被褥等物品,全部和死者在生时一样,接着设立祭奠的需用之物和小敛时的一样。设大殓奠,孝主以下各归丧次,大殓的仪节程式基本同小敛。
成服大殓的次日,即死者去世的第四日,成服。死者亲属所有应服丧之人各依血缘关系亲疏之远近,各服其服。在这里需要简单说一下和丧礼密不可分的“服制”问题。
凡人类行丧礼,古今中外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是“变服”,也就是作异于平时的装扮,此乃人类文明的共通之义。而中国古代的丧礼及丧服制度,在这方面更是发挥到极致。变服的程度,直接反映出居丧者的悲痛之情以及与死者的亲疏关系。《礼记·丧服四制》云:“凡礼之大体,体天地,法四时,则阴阳,顺人情,故谓之礼。訾之者,是不知礼之所由生也。”“仁者可以观其爱焉,知者可以观其理焉,强者可以观其志焉。礼以治之,义以正之,孝子弟弟贞妇,皆可得而察焉。”在中国文化里,丧服制度和丧礼密不可分,“颜色称其情,戚容称其服”(《礼记·曲礼下》)。古人制定丧服的原则是“仁、义、礼、知”,“凡丧必有服,所以为至痛饰也”。清人雷鐏所撰《古经服纬》上说“礼别尊卑,严内外、别亲疏,莫详于服”。丧服是为了体现内心的悲伤而制定的,其目的除了“至痛饰”之外,就是“尊尊、亲亲”。同时还可以借机观察一个人是否有仁爱之心、通理之智。所以《三年问》曰:“三年之丧,人道之至文也。夫是之谓至隆,是百王之所同,古今之所壹也。”换句简单的话来说,古代的丧服制度到今天我们还是都耳熟能详的,即所谓的“五服”。
(家礼图)
在这里,需要简单说下《仪礼·丧服》篇。《仪礼·丧服》篇,是古代丧服制度的元典文献,更是现存最完整的服制制度规划,其中的“记”相传为孔子的弟子子夏所作。以五服为准的丧服制度实则是宗法制度的再次界定,而宗法制度则正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与基础。换言之,宗法制度是建立家族的广大轮廓,而丧服制度则是亲属关系的精密区分。正是凭借这两项制度为基准,中国文化方得以臻于大成。服制,是构建传统社会亲缘和等级关系、乃至亲属间法律量刑的最重要的依据,而被后世誉为“世之要用”的《丧服》篇,则更是一篇极为特殊的文献:由汉魏讫明清、乃至民国,礼制介入法制,中国传统的法典皆是以儒家学说为指导、为立法基础的。从对后世造成的影响上看,从没有任何一篇儒家文献像《丧服》篇这样对后世有着如此干预生活的直接、深刻、广泛与持久。
孔子说“颜色称其情,戚容称其服”,服制之中对亲属服丧的轻重有六个原则:(一)亲亲,以血缘亲疏作为服丧轻重的标准;(二)尊尊,以身份高下作为服丧轻重的标准;(三)名分,虽非血亲,但有名分而为之服丧,如为伯叔母、伯叔祖母之服;(四)出入,依宗族归属而服,如女子出嫁、又如过继别宗者之服;(五)长幼,未成年者之丧,以年龄大小为服丧标准;(六)从服,是指随从某关系人而服丧,如子从母而为母服丧。这六个原则即儒家为人伦所定的范畴。在人伦范畴中的亲疏尊卑秩序,表现在丧礼中的服丧轻重上就是愈重的丧,丧服质料愈粗,剪裁愈简陋,因而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等丧服之别;愈重的丧,丧期愈长,五服之内又有细分,故又有三年、一年、九月、七月、五月、三月不等。
《仪礼·丧服》上所说的服制主要有十二等,即:斩衰(cui)三年、齐(zi)衰三年、齐衰杖期、齐衰不杖期、大功九月、殇大功九月、殇大功七月、繐衰七月、小功五月、殇小功五月、齐衰三月、缌麻三月。除此之外,五服之余还有一个坦免(wen)。而五服之内的丧服,如大功之服中再细分之。这其中除了“繐衰”是先秦时期一种特殊的丧服之外,其余的在后世、在民间都有遗存和实际应用。
礼之要,在辩隆杀之别。所以《丧服小记》云:“亲亲,以三为五,以五为九。上杀(shai),下杀,旁杀,而亲毕矣”。古人将服丧的范围设置为九族之内,但是九族之内的亲疏关系又有很大差别。父、己、子这三代无疑是最亲密的,而无论是向上、向下、还是向旁系,血缘关系只会是越来越疏远。自己与祖父和孙子在血缘上逐步隔了一层,而曾祖父和曾孙更是又隔了一层,这种逐步递衰的现象古人谓之以“减杀”,“杀”就是减少的意思。五等丧服的范围,包括了高、曾、祖、父四代以内的所有亲属,最轻的丧服是缌麻,所以《礼记·大传》说:“四世而缌,服之穷也。”这种丧服中的“五服”伦理观实际源于儒家“五伦”中的父子之伦,孟子说“生死事大”,在丧礼中,正是通过“五服”制度这种不同的服制来把彼此的亲疏伦理关系再做一次明确的界定。通过丧服制度这种不同等级的划分,使人们能认识到彼此间应有的距离分寸,同时也体会到血缘的紧密关系。
居丧与丧服制度涉及内容过于复杂宏阔,先儒著述极丰、解说极详,兹不赘引。大体而言,丧服有五等:衰、期、大功、小功、缌麻。后世虽经过时代的不同变迁,但丧服之规定未见有很大的偏差,明清两代的丧服制度,皆从明洪武七年所颁定的《孝慈录》定制,其后服制未见有大体之变。
朝夕哭奠、上食大殓之后,盛放死者遗体的棺木谓之柩,停柩待葬的这一段时间谓之殡。至下葬前,在此停厝期间,家人每天早晚各有一次奠祭,此乃对生前晨昏定省之延续,此谓“朝夕奠”,家人在朝夕奠中之哭,曰“朝夕哭”,其他时间则不许再哭。丧礼中之所以有如此设计,正是儒学圣贤之意。如果在丧亲之际哀戚过度,或自残形体,或因而羸病,甚且伤生,则有失人性。儒学圣贤之意认为礼缘人情而作,不可违反人性,所以必须有节制。因此先王制礼,使“贤者不得过,不肖者不得不及,此丧之中庸也,王者之所常行也。”(《丧服四制》)。故虽然居丧之制对丧主有着严格的要求,但是古人同样也给出了“毁不灭性”的规定。《丧服四制》所云“三日而食,三月而沐,期而练,毁不灭性,不以死伤生也”即是此意。《曲礼上》云:“不胜丧,乃比于不慈不孝。”意即因过度悲哀而无法承担丧礼之事,则对死者是为不孝、对后辈是为不慈;上食,即献食,即所谓事死如事生之意。遇朔日“则于朝奠设馔,有新物则荐之。”而此时的吊丧者,应服素服,凡奠,则“用香、茶、烛、酒、果,赙用钱帛。”吊唁者一般有所赠送,对于此时所赠送,《谷梁传》解释说“乘马曰賵,衣衾曰禭。贝玉曰含,钱财曰赙”。
闻丧、奔丧此一节是说孝子在外,听闻亲丧后,返家奔丧的具体仪节。
(家礼图)
治葬这里面又有根据古礼卜日而演进的择日和开茔域、刻志石(即后世所谓墓志铭,礼经之中并无此设)、造明器(刻木为车马仆从侍女各执奉养之物)、下帐(床帐茵席桌椅之类,象平生而小)、筲(盛饭竹器)、甖(ying,瓷器,以盛放酒脯)、大轝(yu,指棺木和柩车的装饰)、翣(sha,棺饰)以及作主等仪节。对于“主”之式,《家礼》引程子和司马光之说:
程子曰:“作主用栗,趺方四寸,厚寸二分,凿之洞底,以受主身。身高尺二寸,博三寸,厚寸二分,剡上五分为圆首,寸之下,勒前为颔而判之,四分居前,八分居后。颔下陷中,长六寸,广一寸,深四分。合之植于趺,下齐。窍其旁以通中,圆径四分,居三寸六分之下,下距趺面七寸二分。以粉涂其前面。”司马公曰:“府君、夫人,共为一椟”。愚按,古者虞主用桑,将练而后易之以栗,今于此便作栗主以从简便,或无栗,止用木之坚者。椟用黑漆,且容一主,夫妇俱入祠堂,乃如司马氏之制。
迁柩、朝祖、奠赙、陈器、祖奠迁柩是在下葬的前一天,用灵车载着灵柩,迁入祠堂停放。灵柩迁入祠堂后,于日晡之时,要再次进行奠祭,此谓“朝祖”。朝祖这一仪节的设计,正是儒家“出必告”在人生中最后一次的体现和解释。所以《礼记·檀弓下》亦云:“丧之朝也,顺死者之孝心也。其哀离其室也,故至于祖考之庙而后行。”宾客奠赙,如初丧之仪;陈器,就是把所准备的明器、苞、筲、甖,以及铭旌、魂帛、大轝、翣等,依次陈放,以备出殡发引之用。古人出行,有祭祀路神的习惯。此时进行的道路之神祭祀,谓之祖奠。
遣奠 “厥明,迁柩就轝。乃设遣奠。祝奉魂帛升车,焚香。”启殡在天色微明时候举行,这是丧礼的最高潮。启殡之前,要对着灵柩,诵读随葬物品的清单。然后开吊,就是再次举行奠仪。遣奠是为安葬所设,所以也叫葬奠。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历代文献的记载,葬前之祭谓之奠;葬毕“虞”之后,方谓之祭。故曰:“定时而祭为祭,非时而祭称奠”。朱子《仪礼经传集解》亦云:“自葬以前,皆谓之奠。其礼甚简,盖哀不能文……自虞以后,方谓之祭”。
发引奠仪完毕,方相氏前导,柩行,主人以下男女哭从之,此谓发引。引,本字作“紖”,为系于柩车上的绳索。《既夕礼》:“属引。”郑注:“属,犹着也。引,所以引柩车。”此乃丧礼重要仪节。柩车前往墓地,送丧者执引挽车走在前面,谓之“发引”。《曲礼上》:“助葬必执绋。”《檀弓下》:“吊于葬者必执引,若从柩及圹皆执绋。”郑注:“示助之以力,车曰引,棺曰绋。从柩,赢者。”孔疏:“引,引柩车之索也。绋,引棺索也。”“吊葬本为助执事,故必相助引柩车。凡执引用人,贵贱有数。若其数足,则余人不得遥行,皆散而从柩也。至圹下棺窆时,则不限人数,皆悉孰绋,是助力也。”又有所谓“白衣执绋”者,白衣即所有参加出殡之人均着白色素衣;绋,乃系于棺柩上便于移动棺柩之绳索。执绋而助葬,乃自古一贯通行的礼仪,也是亲友对丧事助之以力之举动。“亲宾设幄于郭外道旁,驻柩而奠。”此谓路奠,是亲友在送葬途中候灵设奠,即后世所谓路祭。
及墓 下棺 祠后土 题木主 成坟在柩车未到达墓地之前,执事者先设灵幄于墓道之西,以待灵柩到达之后进行窆奠。下棺谓之“窆”,窆奠,即下葬之奠。故以此名。宾客奠毕而归,“乃窆”。此时分别进行祭后土之神、藏明器、下墓志石、题主,“祝奉神主升车,执事者彻灵座,遂行。坟高四尺,立小石碑于其前,亦高四尺,趺高尺许。”“主”,用以依神,此时死者已经埋葬,主人奉主以归,暂厝于家中,以待祔祭之时奉安于祠堂。
关于木主的式样标准,朱子在《家礼》中引用的是程伊川先生之说。后世木主的普及,实际正是程子的功劳。在此之前,以唐代为例来说,至少三品官员才能在其家庙中设“木主”。可以说木主的设立,是中国礼制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大事,因为这为后世家庙的普及做好了“准备工作”。
反哭《家礼》云:“主人以下,奉灵车,在涂徐行哭。至家,哭。祝奉神主入,置于灵座。主人以下,哭于厅事,遂诣灵座前,哭。”窆柩藏器,葬事完毕,丧家奉神主返回而哭之的礼节谓之“反哭”。《礼记·问丧》篇:“其往送也,望望然、汲汲然如有追而弗及也;其反哭也,皇皇然若有求而弗得也。故其往送也如慕,其反也如疑。求而无所得之也,入门而弗得见也,上堂又弗见也,入室又弗见也。亡矣丧矣!不可复见矣!”《论语·乡党》亦云:“子于是日哭,则不歌。”《檀弓》曰:‘反哭升堂,反诸其所作也。’反哭之吊也,哀之至也;反而亡焉,失之矣,于是为甚。”但到了清代,梁章巨《退庵随笔·家礼二》则云:“古今既葬,有反哭之礼,今人不讲久矣。”则此礼盖于清代已经亡佚。
虞祭朝葬,日中行虞祭,《家礼》所定的原则是虞祭不出当日。古礼士三月而葬,葬后四日内于殡宫(所)举行三次虞祭,故曰三虞。初虞曰袷事,再虞曰虞事,三虞曰成事。《仪礼·既夕礼》:“三虞。”郑注:“虞,丧祭名。虞,安也。骨肉归于土,精气无所不之,孝子为其彷徨,三祭而安之。朝葬,日中而虞,不忍一日离。”在中国人看来,生命是由魂、魄而构成:魄,为肉体,是有形的;魂,乃意识神魂,是无形的。死者之“魄”长眠于地下,无法复归,但其“魂”却是永存的。丧礼主要说的就是“送行而往”和“迎魄而返”:把死者的肉体送往墓地安葬,再把其灵魂迎回家中致祭,以与家人而常在。虞祭,就是安定死者神灵的精气,以免其彷徨的祭祀。虞祭的时间与次数也有等差,一般是在下葬当天的中午。周代在此时还要立“尸”,就是代死者受祭之人。《士虞礼》郑注云:“尸,主也。孝子之祭,不见亲之形象,心无所系,立尸而主意焉”。丧主不能漫无目标地祭祀,因此要找一个人来代表死者,使生者的心意有所归属。秦汉以后,“尸”制已亡,是以此时以“主”为之。虞祭之时,丧家皆穿送葬丧服,吊者亦着送葬吊服。此时罢朝夕奠,但朝夕哭亦如之。
卒哭“三虞后遇刚日,卒哭。”三虞而卒哭,三虞之祭的次日天明,是卒哭之祭。从第三次虞祭到三月之后的卒哭,死者已经逝去百日,丧家哀痛之情有所减杀,故而有“卒哭”之仪。“卒”,即停止无休止哭之意。卒无时哭而已,但朝夕哭仍行之。卒哭之祭后,则惟朝夕哭,不无时哭,故名其祭曰卒哭。“百日卒哭者,谓改无时之哭而朝夕之哭也。俟卒哭后,孝主始可薙发、易素服,于邻里则亲至其家,稍远者修书致谢,庶于情礼兼备焉。”《既夕礼》:“三虞,卒哭。”郑注:“卒哭,三虞之后祭名。始朝夕之间哀至则哭,至此祭止也,朝夕哭而已。”卒哭,是整个丧礼中的一个重要分界点,卒哭之前的祭祀属于丧祭,卒哭之后则属于吉祭。《檀弓下》:“卒哭曰成事,是日也,以吉祭易丧祭,明日,祔于祖父。”郑注:“祭以吉为成。”孔疏:“以虞祭之时,以其尚凶祭,礼未成。今既卒无时之哭,惟有朝夕二哭,渐就于吉,故云成事,祭以吉为成故也。”
祔 “卒哭明日而祔”。 “祔祭者,告以祖考也。卒哭之明日,奉新神于祠庙。父则祔于父之祖考,母则祔于父之祖妣。祔祭三献礼、题主,仪同家祭。”在《仪礼·士虞礼》的记载上是:“死三日而殡,三月而葬,遂卒哭。将旦而祔,则荐……明日,以班其祔。”郑注:“班,次也。祔,卒哭之明日,祭名。祔犹属也。祭昭穆之次而属之。”卒哭次日的天明举行祔祭,当日夕时则要举行荐祭。此即《檀弓下》所云卒哭之明日,祔于祖父之意。新死者尚无自己的庙可居,只能暂时附于自己昭穆之班相同的祖庙受祭,故称为祔祭或祔庙之祭。
小祥祥,吉也。又叫练祭,不计闰月,在第十三个月举行。小祥之后可以戴练冠,中衣也可以穿练衣,领口可以着镶红色的边,但是男子腰间的葛绖依然还不能去除。小祥后,未除服者均以轻服易重服,此服之变,谓之“受”,承受轻服之意。《礼记·曾子问》:“孔子曰:闻之小祥者,主人练祭而不旅,奠酬于宾,宾弗举,礼也。昔者鲁昭公练而举酬行旅,非礼也。孝公大祥,奠酬弗举,亦非礼也。”孔疏:“练,小祥祭也。旅,谓旅酬。故奠无尸,虞不致爵,至小祥弥吉,但得致爵于宾,而不得行旅酬之事,大祥乃得行旅酬,而不得行无算爵之事。”此言小祥奠后可致酒于宾,而不行众宾旅酬之礼。
大祥大祥是两周年之祭,其行事皆如小祥之仪。《礼记·杂记下》云:“祥,主人之除也,于夕为期,朝服。祥,因其故服”。由初丧计,第二十五月谓之大祥。大祥除衰杖。此日必祭。大祥之后,丧家服饰逐步恢复正常。
禫禫,郑玄的解释是“言澹澹然平安之意。”禫祭是除服之祭,从此正式脱丧,衣饰不再有任何禁忌,丧家的哀痛之情至此也逐步平复。《仪礼·士虞礼》:“中月而禫。是月也,吉祭犹未配。”郑注:“中,犹间也。禫,祭名也。与大祥间一月。自丧至此凡二十七月。”《礼记·檀弓上》:“祥而缟。是月禫,徙月乐。”郑注:“缟冠素纰也。言禫明月,可以用乐。”郑玄之孙郑小同所撰《郑志》亦云:“祥谓大祥,二十五月。禫谓二十七月。既禫,徙月而乐作,礼之正也。”按,《荀子·礼论》、《公羊传·闵公二年》和《礼记·三年问》则明言三年丧为二十五个月。王肃亦与郑玄意见相左,以二十五月而禫。
居丧杂仪及各种书式《家礼》引《礼记》诸篇之说,是古礼中的居丧之制。并交待“凡此皆古礼,今之贤君子必有能尽之者。自余相时量力而行之可也”。除此之外,还有古代丧礼中的各种书式样,尤其这种书帖式样,至今民间依然有大量存在和使用,此处不再罗列。
古今中外,以至于今,无论任何民族、任何国家,人们为什么都要对故去的亲人举行丧礼?举凡人类历史上所有的答案中,尤以《论语》所载孔子之说为最。《论语·阳货》篇记载孔子与弟子宰我的一番问答说: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儒家对于丧礼的基本观念,其出发点乃在于“仁爱”两个字。依照孔子的说法,我们每个人在生下三年以后,才能免除父母的怀抱,若无父母之爱,终无以成人。一旦父母故去,子女则为之服三年之丧,正是还报父母之爱的表现。可是宰我不原这般去做,所以孔子便说他“不仁”,而有“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的慨叹。
儒学圣贤之义认为丧礼源于人子的爱亲、思亲、孝亲之情,此乃人之本性。正如《礼记·三年问》所说:“凡生天地之间者,有血气之属必有知,有知之属莫不爱其类……有血气之属者莫知于人,故人于其亲也,至死不穷”。人在丧亲之际悲哀痛伤,这是人情之常,而“礼”的部分功能正是为了抒发人情之设。因此哀痛之情是丧礼中最重要的部分,所谓“丧贵致哀”“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檀弓上》)。然而孝子在丧亲之际若哀戚过度,或自残形体,或因而羸病,甚且伤生,则有失人性。儒学圣贤认为礼缘人情而作,不可违反人性,所以必须有节制。因此先王制礼,使“贤者不得过,不肖者不得不及,此丧之中庸也,王者之所常行也。”(《丧服四制》)。故虽然居丧之制对丧主有着严格的要求,但是古人同样也给出了“毁不灭性”的规定。《丧服四制》所云“三日而食,三月而沐,期而练,毁不灭性,不以死伤生也”即是此意。《曲礼上》云:“不胜丧,乃比于不慈不孝。”意即因过度悲哀而无法承担丧礼之事,则对死者是为不孝、对后辈是为不慈。《檀弓下》:“丧不虑居,毁不危身。丧不虑居,为无庙也;毁不危身,为无后也。”郑注:“谓憔悴将灭性。”《三年问》“三年之丧何也?曰:称情而立文。”父母亡故,子女悲痛欲绝,但不能任由子女伤痛颓废终身,故规划一定时限逐步收敛情感,恢复正常。如亲始丧,可以擗踊无数,大殓之后则只能朝夕哭,既葬则卒哭,此皆为顺应人情之故。诸如这种从哭踊无数直到不许再哭之规定,无不体现了制礼者的良苦用心所在。故《孝经·丧亲章》亦云:“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唐玄宗注云:“不食三日,哀毁过情;灭性而死,皆亏孝道。故圣人制礼施教,不令至于殒灭。”孝子居丧,哀毁不可无度、乃至伤生,否则更是有亏于孝道。唐玄宗此说甚是。
传统儒学丧礼理论中有四大原则:恩、理、节、权。“恩”,是指与自己愈亲近的人,私恩愈厚,因此要服最重的丧,为父“斩衰三年”此“以恩制者也”;“理”,即公义,是被社会人世间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在这里,儒家特别指的是公私之别:居家时以孝为重,在朝则以忠为重,《丧服四制》云“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贵贵尊尊义之大者也”,所以为国君也服“斩衰三年”,此“以义制者也”;“节”,即节制,一切丧礼行为皆以礼来节制之,服丧到第三日可以吃东西,不能饿坏。三个月后可以洗洗头脸,不能脏出病来。最重的丧也不能服过三年,不可以死伤生,此“以节制者也”;所谓“权”,即丧礼可以权宜而行。在服丧期间本不该饮酒食肉,但若丧主有病在身,吃点有营养的食物亦无妨,此亦不以死伤生之义。如“跛者不踊,老病不止酒肉”等,此皆“以权制者也”。凡此种种,从这些原则中皆可看出儒家由伦理秩序及于政治秩序的架构。
与丧礼密不可分的是居丧和丧服制度。中国传统社会的组织结构和基础,由宗法、丧服与庙制三者而奠基和构成。儒家的宗族理论以尊尊统亲亲为核心,又兼及贤贤之意。宗族活动则以丧祭为核心,意重在人伦。《祭统》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是故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在宗法、丧服、庙制三者之间,并非完全对应,而是各有侧重,充分展现出了儒家宗族理论的细腻、丰富与周全。在很大程度上,则又尤以丧服最为基本。传统丧礼的居丧与丧服制度涉及内容过于复杂宏阔,先儒著述极丰、解说极详,囿于篇幅,本文不再涉及。当代著名礼家周何先生云:
经由这三种制度的推广实行,无论是从纵的维系或横的关联,强化了家族组织,凝固了家族观念,使之成为中华文化特有的异彩,影响我国的历史社会以迄于清末民初两千余年。即使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夸耀,谈到亲属关系以及人际的对应分寸,全世界只有中国人和犹太人认识最为清楚。而且也只有这两大民族所表现的凝聚力、向心力最为强大。这些特性反映在政治、教育、社会生活、乃至文学等不同的层面,都具有丰富的历史验证。追根溯源,当归功于浓厚的家族观念和严密的家族组织,而这些却又源出于宗法、封建和丧服制度的设计和推广。如此重要的中国文化传承的大事,现下了解的人实在不多,更遑论讨论这类事应有的关切和责任了。(《古礼今谈》“丧服制度”)
孔子强调要防止“礼”流于形式,要在其应有精神的前提下进行礼仪的实践,这个应有的精神,就是礼之“义”。“礼,时为大,但必协诸义。”通过历史来看,丧服之制自先秦以降,历代屡有调整。服叙之制由周讫明而渐趋完备,这其间又尤以汉文帝、唐太宗、武则天、李隆基、赵匡胤、朱元璋值得肯定。在此之前,父在子为母仅服齐衰杖期一年,父卒方为母服齐衰三年。为外祖父母、从母(姨母)小功,而舅父则缌麻。西汉文帝首倡简丧之制,唐太宗、武则天、李隆基则接替进行了丧服制度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改革。玄宗时定《开元礼》,把对母亲(包括嫡母、生母、继母、嗣母)的服制改为不管父在与否,一律齐衰三年。调整了先秦丧服之疏,定为舅甥皆服小功。明洪武七年朱元璋颁定《孝慈录》(又名《御制孝慈录》),援引朱子《家礼》的规定对丧服制度在服叙、守丧、服饰三个方面均作了全面调整。朱元璋对父母丧服不一极为不满,《明史·卷六十》载朱元璋之说:“父母恩一也,而低昂若是,不情甚矣!”乃敕翰林院学士宋濂等曰:“养生送死,圣王大政。讳亡忌疾,衰世陋俗。三代丧礼散失于衰周,厄于暴秦。汉、唐以降,莫能议此。夫人情无穷,而礼为适宜。人心所安,即天理所在。尔等其考定丧礼。”明太祖认为:“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今观愿服三年丧比服期年者加倍,则三年之丧岂非天理人情之所安乎?乃立为定制。”洪武《孝慈录》服制,非但是丧服制度史上的第二次重大改革,更由此底定后世丧服之基础,对后世影响巨大。我们今天的丧服制度就是由此而来。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曰:“丧服之大纲四:曰‘亲亲’,曰‘尊尊’,曰‘长长’,曰‘男女有别’。无嫡庶,则有亲而无尊,有恩而无义,而丧服之统紊矣。”“由是制度,乃生典礼。”自周代以来,以五服为核心的丧服礼制一直相沿不替,只不过服制形式和对象随着时代的演进而稍有变化而已。秦汉以降,尤其经过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宋太祖、明太祖等人的不断改革,丧服制度的平民化大原则至今日民间依然存在。然礼有明权制变,而义实归于一。因革损益之际,其意古今则一。
与服制相类的是,丧礼也是历代皆有损益,这其中则尤以朱子为最。任何礼仪制度随时变迁是其必然规律,更是礼之“义”所在,后世之人不可能、也无法一成不变地完全遵循古人所定之制。朱子在继承司马温公和程子之说的基础上,对丧礼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使其简便易行。《家礼》在元代十分盛行,元世祖至元八年即颁布敕令,明确规定婚礼须以朱子《家礼》为准,后来在《元典章》里又刊载了若干有关丧礼的家礼图。到了明代,则在官方与民间的双重推动下,其传播与实施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明太祖洪武元年即下令,民间婚娶依《朱子家礼》进行,洪武三年诏令编撰的《大明集礼》更是在其祭礼和丧礼部分分别引述《家礼》及其附图,并在其冠礼部分明言“今以《文公家礼》为准。”明成祖永乐年间又颁《文公家礼》于天下,是以朱子《家礼》影响巨大的推动原因之一。而整个明代,学者们对于家礼的研究更是盛极一时。各种家礼版本层出不穷,据统计,有明一代研究《家礼》的文献高达163种。明初17种,明中期64种,明后期55种,时期不明者27种。其作者共156人,佚名4人,籍贯不明者13人。——这并不包括当时朝鲜和日本的研究著作。这些家礼著作,也基本都是遵从朱子《家礼》的范式,以“通礼、冠礼、婚礼、丧礼、祭礼”而进行的分篇。但任何礼制皆有其时代特征,礼制是随时代变化而发生着变化的,任何时代的礼制更都有着其时代需求。如果认为一种礼仪可行之万世而不变,这无疑是违背礼义、痴人说梦。《家礼》所记为宋代仪文,其所载服饰、器物及建筑规制等多属于宋代,因此,时代变迁,礼制自然要适应时代变化而作出一些变革,否则就会与时代相脱节而无法实行,这也是礼的“因革”之义所在。在历史上,儒家正是通过礼制的“因革损益”,而对“礼”做出新的解释,以实现和适应社会之变革的。正如朱子所说:“古礼难行。后世苟有作者,必须酌古今之宜。”“古礼繁缛,后人于礼日益疏略。然居今而欲行古礼,亦恐情文不相称,不若只就今人所行礼中删修,令有节文、制数、等威足矣。”“礼,时为大。使圣贤有作,必不一切从古之礼。疑只是以古礼减杀,从今世俗之礼。令稍有防范节文,不至太简而已。”(《朱子语类·卷八十四》)在坚守礼“义”这一根本原则的前提下,根据具体情况加以损益,正是朱子的礼学思想。和朱子《家礼》删去先秦缛节繁文、尊重并纳入其时代的俗礼一样,明代的各种家礼版本,也较之《家礼》更加趋于简化。那么,时代到了今天,我们面对的环境已经与宋人、明人完全不一,又该作如何损益,则是有识之士需要积极面对的。
二、台湾的“《家礼》现代版本”
上世纪七十年代,台湾制定并颁布了一部《国民礼仪范例》,遵循了朱子《家礼》的纲目篇次,涉及一般礼仪和冠、婚、丧、祭,可谓是新时代下的礼仪简化手册。在其第五章《丧礼》部分,对丧礼的程式和丧服均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对于今天有很强的借鉴和参考意义。下面我们全文摘录之:
第五章 丧礼
第一节 治丧
第四十五条 丧事应讣告至亲好友,并得设治丧委员会治丧。附讣告参考式样如左:
一、由家属具名之讣告
二、由治丧委员会具名之讣告
第四十六条 亡故者入殓,家属依本章第五节之所定分别成服,并在柩前设置灵案、遗像或灵位。
第四十七条 大殓盖棺前,家属及亲友得瞻视遗容。
第二节 奠吊
第四十八条 家奠在出殡前行之,其仪式如左:
一、奠礼开始。
二、与奠者就位。
三、奏哀乐(不用乐者略)。
四、上香。
五、献奠品(献花、献爵、献馔)。
六、读奠文(不用奠文者略)。
七、向遗像或灵位行礼(本款之行礼指鞠躬或跪拜、直系卑亲属家奠时行跪拜礼)。
八、奏哀乐(不用乐者略)。
九、礼成。
第四十九条 亲友奠吊应向遗像或灵位行礼,并向其家属致唁,团体奠祭得参照前条所定之仪式办理。亲友行礼时,家属于案侧答礼。
第五十条 亲友之丧,应临吊展奠,道远者得函电致唁;奠吊时,应肃穆静默,不得制造噪音及妨害邻里安宁。
第五十一条灵堂宜设在适当处所,应避免妨害交通及观瞻。灵堂布置暨参加奠吊位置如下:
第三节 出殡
第五十二条 出殡时,亲属向遗像或灵位行启灵礼后,撤帏、舁柩启行,其次序如左:
一、前导(标明○○○○○之丧)。
二、仪仗(不用仪仗者略)。
三、乐队(应用国民礼仪乐曲;不用乐队者略)。
四、遗像。
五、灵柩。
六、灵位(孝子或孝女恭奉)。
七、重服亲属。
八、亲属。
九、送殡者。
第五十三条 送殡亲友,宜着素色或深色服装,并佩带黑纱或素花。除至亲好友外,家属可于启灵后恳辞。
第四节 安葬
第五十四条 灵柩至葬所,举行安葬礼,其仪式如左:
一、安葬礼开始。
二、全体肃立。
三、主奠者就位。
四、奏哀乐(不用乐者略)。
五、上香。
六、献奠品(献花、献爵、献馔)。
七、读安葬文(不用安葬文者略)。
八、向灵柩行礼(本款之行礼指鞠躬,但直系卑亲属行跪拜礼)。
九、扶灵柩入圹。
十、掩土封圹(火葬者略)。
十一、奏哀乐(不用乐者略)。
十二、礼成。
灵柩安葬毕,亲属奉遗像或灵位归。
火葬者遗骨宜奉置灵(纳)骨堂(塔)。
第五节 丧期及丧服
第五十五条 为亡故亲人服丧日期,自其逝世日起算,丧期分左列五等:
对于妻族或未规定服丧期之亲属,得比照前项相当亲等亲属之所定服丧。
第五十六条 丧服依左列之所定,在入检、祭奠及出殡时服之:
一、三年之丧,服粗麻布衣,冠履如之。
二、一年之丧,服苎麻布衣冠,素履。
三、九月之丧,服蓝布衣冠,素履。
四、五月之丧,服黄布衣冠。
五、三月之丧,服素服。
第五十七条 亡故者家属于服丧期内依左列方式,在手臂或发际(位置视亡故者性别而定,男左女右)佩带服丧标志。
一、服三年之丧者,初丧用粗麻布,三月后改用黑、白布(纱、毛线)。
二、服一年之丧者.初丧用苎麻布,三月后改用黑、白布(纱、毛线)。
三、服九月、五月、三月之丧者,用黑或白布(纱、毛线)。
第五十八条 亡故者亲属在服丧期间,依左列所定守丧:
一、服三年或一年之丧者,在服丧初三个月内,停止宴会与娱乐;在服丧初六个月内,宜停止嫁娶。服丧期满于家祭之日除服,在除服前,盖私章用蓝色,函札自称加[制]字。
二、服九月以下之丧者,在服丧初一个月内,停止宴会与娱乐。于期满除服之日.宜对亡故者举行家祭。
第五十九条 本章各条所定之事项,在有特殊习俗之地区,得从其习俗;亡故者立有遗嘱者,得从其遗嘱。
——上面所引用的《礼仪范例》丧礼这部分文字比较浅白,我们不在一一进行解读。
《孟子·离娄上》云:“礼之实,节文斯二者(仁和义)是也。”这里所说的“节文”是就节目程式而加以文饰之意,任何礼仪究其本意来说,皆有避免野蛮而表现文明的因素在内。《礼记?曲礼上》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把“礼”作为区别人与动物、文明与野蛮的标准,是整个人类文明最主要的特点之一。根据礼义来说,所谓“礼”,本来就是区分野蛮和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明儒丘濬在《文公家礼仪节·序》中也说:
礼之在天下,不可一日无也。中国所以异于夷狄,人类所以异于禽兽,以其有礼也。礼其可一日无乎?成周以仪持世,上自王朝以至于士庶人之家,莫不有其礼。
这一思想,其实非但是中国古代儒学的圣贤之意,而且也是整个东亚地区的共识。这一点,我们从韩国首都南大门的“崇礼门”和琉球王宫首里城正门的“守礼之邦”可以得到充分印证。居丧之制,历代相沿。宋程子云:“礼乐只在进反之间,便得性情之正。”(《二程遗书》)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如何对待亲人的去世,这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的共同文化现象之一。中国文化里传统的丧礼、居丧以及丧服制度,是中国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殊为深远的影响,并深深的融入了华人的血脉之中。令人唏嘘不已的是,时至今日,在东亚、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这个制度还依然完整的保存着。根据当年媒体的报道,1998年,韩国庆尚北道一老人去世,其家人严格按照中国宋代《朱子家礼》中记载的的丧葬礼仪和丧服标准为其治丧,一时引得海外观礼者数百人之众。仔细想来,实在叫人心生嗟叹。
(韩国首尔崇礼门)
(琉球首里城正门“守礼之邦”)
《礼记·三年问》说:“凡生于天地之间者,有血气之属必有知,有知之属莫不爱其类。”“有血气之属者莫知于人,故人于其亲也,至死而不穷。”由于历史的原因,今天我们对礼的缺失、尤其近年来出现的个别丧礼之荒谬恶俗乱象,已经叫人无法用语言来形容!那么,面对当前的现状,如何去躬行和恢复中国高雅的礼乐文明而兴化起教,则是现在我们每个人亟需思考和面对的。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p654k改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