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家族谁最重要谁最终能谁世界上最长的恐龙

您当前的位置:&>&&>&&>&&
盘点风格迥异的恐龙家族:霸王龙最凶残(图)
时间: 14:53 来源: 光明网
  同类动物相互之间也会有很大的差异。例如,老鼠和北极熊同属于哺乳动物,但在外表上却有很大的差异。同样,恐龙之间的差别也是非常大的――巨大的雷龙靠四肢缓慢地行走,从鼻部到尾端足有10节车厢那么长;而秀颌龙用两条腿奔跑,身体却只有一只小鸡那么大。
  由于恐龙的种类非常繁多,因此在这里仅例举出几只有代表性的恐龙:
  最凶残的恐龙――霸王龙
  提到霸王龙,可谓是妇孺皆知,在7000万年前,霸王龙是所有恐龙中最凶狠的猛兽,它的名字的意思是“残暴的爬行动物中的霸王”。虽然到目前为止,人类只发现了7具霸王龙的遗骸,但它的赫赫威名,却早已震慑了整个孔龙界。(据说霸王龙的牙齿是人类牙齿长度的20倍,头部有人的身体那么长,不愧是恐龙王者)
  最长的恐龙――梁龙
  到目前为止,人类所发现的最长、保存最完整的恐龙骨架是梁龙的骨架,它长约27米,比一个网球场还要长。梁龙长着长长的,可以摇动的脖子,用一条由80块骨头组成的长而渐细的尾巴保持身体的平衡。(如果没有这样一条长尾巴,梁龙就会一头栽到地上去)
  最重的恐龙――雷龙
  当雷龙经过时,大地也会发生震颤。这种蜥脚亚目恐龙大约重80吨,有16头成年大象那么重。跟所有蜥脚亚目恐龙一样,雷龙走路时,伸展着脖子和尾巴。虽然雷龙一抬头也能够到树的顶部,但是它更喜欢啃食蕨类、针叶树和其他一些靠近地面的多汁植物。(也许你很难相信,巨型的雷龙竟然可以用那双后退站立)
  披着盔甲的恐龙家族――甲龙亚目恐龙
  在白垩纪的末期,一类新的披着盔甲的恐龙出现了,它被称为甲龙亚目恐龙或“长着成串骨瘤的爬行动物”。这一家族有些成员长有骨刺,有些长有尾部鼓锤,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骨质的骨板像一件盔甲似的,覆盖着身体的大部分。(岷米龙是甲龙亚目恐龙中的极品,不但有背部骨刺盔甲,并且腹部还有一层又小又园的疙疙瘩瘩的骨质,根本无法被刺穿)
  日前,在美国华盛顿特区举行的由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发起的会议上,科学家就复活24种已灭绝动物的可能性展开讨论。这24种已灭绝动物包括渡渡鸟、卡罗莱纳长尾鹦鹉和斑驴。由于DNA在很久前就已降解,恐龙并不在名单之列。
  渡渡鸟,一直在没有任何天敌的情况下进化,但由于人类为了获取食物展开的疯狂捕杀,这种鸟类最终走向灭绝。
  最后一次发现卡罗莱纳长尾鹦鹉是在1904年的佛罗里达州。斑驴是一种草原斑马,一度生活在南非,最后一只野生斑驴在1870年被射杀,最后一只圈养斑驴在1883年死亡。科学家根据大量标准选择了这些已灭绝动物,同时考虑伦理因素。
  会上,科学家就复活这些已灭绝动物是否为一种值得的做法,是否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以及是否能够受到公众的喜欢进行了讨论。此外,他们还讨论了复活这些动物是否为一个实际的选择,是否能够找到拥有高质量DNA或者生殖细胞的组织样本以完成复活,是否能够将复活的动物引入野外以及这些动物的灭绝原因。
  已灭绝的草原斑马――斑驴。
  杨孝文
  据3月期《国家地理杂志》报道,复活已灭绝动物的第一步是提取DNA样本,而后将其重组成完整的基因组。随后,基因组注入自身DNA被移除的胚细胞,而后寻找合适的代孕妈妈。《华盛顿邮报》报道称,10年前一支由法国和西班牙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成功复活了一种已灭绝的野山羊,但这只山羊仅存活了10分钟。科学家曾利用克隆技术尝试复活一种已灭绝的青蛙。当时,他们将已经“死亡”的细胞核植入来自另一种青蛙种群的卵子。不幸的是,最后培育出的胚胎仅存活了几天。
  科学家实施的“拉撒路计划”进行了具有突破性的研究,让复活猛犸象等已灭绝的动物成为科学界的一个热点。在5年时间里,“拉撒路”项目的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实验。在复活青蛙的研究中,他们采用的技术与《侏罗纪公园》中呈现的复活技术类似。具体地说,他们从这种已灭绝青蛙的远亲大条纹蛙身上提取卵子,而后移除卵子的细胞核并用已灭绝青蛙的基因替代。一些卵子自发分裂并发育成早期胚胎。虽然没有一个胚胎存活下来,但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其细胞中所含的遗传物质与已经灭绝的青蛙相同。
  复活已灭绝物种,面临着一系列技术难题和道德考量。不过,美国《连线》杂志在线版近日还是公布了一份科学家们给出的“最有望复活的物种名单”。那些早已消亡的动物们现在要面临遴选,而它们可供考察的标准,首当其冲就是复活它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即是否保存有完好的DNA样本或细胞样本),以及现存的活化石物种是否与目标物种的关系足够近。因此,最负盛名的恐龙并没有出现在该名单中,科学家们考虑到DNA样品的退化问题,“复活名单”只能囊括近几十万年内灭绝的动物,而恐龙这种,未免太过古老了。
  1.恐狼(Dire Wolf)
  体长约为1.5米,主要生活在一万年前的北美大陆。一起发现的恐狼化石数量非常多,推测恐狼可能像现今的狼或狗般是群体猎食的,并能对付比自己体型大很多的对手。约于一万年前,恐狼与大部份其它的北美洲大型动物一同灭绝。
  2.大懒兽(Giant Ground Sloth)
  生活在约1万年前的北美和南美。大懒兽手可以抓到东西,脚可以直立走路,体型巨大如大象一般,从头到脚的高度能超过6米,这让它们几乎没有真正的天敌,但目前认为大懒兽基本还是爱好和平的。在更新世中,大懒兽和其它原始哺乳动物受到影响,原始哺乳动物灭绝,同时大懒兽也灭绝了。
  3.恐鸟(Dinornithidae)
  恐鸟是一种巨型的、不能飞行的鸟,曾经作为新西兰森林生态系统中颇具优势的草食性动物,但在毛利人到来后遭到大量捕杀。恐鸟和哈斯特鹰总是一并被提起,因为恐鸟的主要猎食者就是哈斯特鹰DD有史以来已知的最大猛禽。在公元1400年左右,恐鸟灭绝,失去了食物的哈斯特鹰也逐渐绝迹。
  4.双门齿兽(Diprotodon)
  谁也不知道真正的双门齿兽到底长什么样(图为绘制想象图),不过可以肯定,它们的样子一定足够怪异。双门齿兽是地球上出现过的最大的有袋类动物,高度超过3米,体重超过3吨。在现存动物中,你找不到与双门齿兽类似的动物。它于160万年前出现,并于4万年前的更新世消失,推测原因可能是气候转变、猎杀及栖息地消失。
  5.渡渡鸟(Dodo)
  再没有任何一种动物会像渡渡鸟这样,灭绝得如此具有代表性,让人扼腕不已。这些胖乎乎、不会飞的鸟儿,当时在岛国毛里求斯和平安逸地生活着,直到探险者们的到来。自此渡渡鸟不只是遭到人类捕杀,还要面临入侵的天敌和竞争者。据记载,人们最后一次在野外看到渡渡鸟是在1662年。
  6.巨犀(Paraceratherium)
  这种巨型动物于渐新世中期至中新世早期到达了演化的颠峰,包括巨犀属及副巨犀属。它们是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高度超过5米,体长超过8米,体重达18吨,大象、猛犸象以及后面提到的其它哺乳动物都与之相形见绌。它们只生活在亚洲中部,当时那里是大片的低地,与印度次大陆的撞击及喜玛拉雅山的隆升引起了全球寒冷化、沙漠化及森林的消失,令这种巨型动物灭绝。
  7.剑齿虎(Smilodon)
  曾经生活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平原上(而不是丛林里),又名美洲剑齿虎,体型超过现存最大的狮和虎,能用锋利的吠齿插入猎物的咽喉或静脉,让猎物大量失血而亡,但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它们的吠齿会如此的长。所有剑齿虎都是生存于3370万年前至9000年前。
  8.巨角犀(Megacerops)
  曾经生活在北美洲的大草原上,是食草动物。雄性的巨角犀在鼻端上有两个钝角,科学家相信它们是群居的动物,并以角互抵来吸引异性。在求偶的季节,巨大的撞击声振聋发聩。
  9.袋狮(Marsupial Lion)
  这种顶级掠食者生存于上新世末至更新世末的澳洲,灭绝于4.6万年前,并不算很久远。它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肉食动物,体型与雌性的狮子或老虎相当,但从亲缘上来讲跟狮子关系可不大,作为有袋类,它与考拉和袋鼠的关系倒是更近些,尽管它那些锋利的裂齿及强壮的颚肌,可以从猎物身上撕开一大片的肉。
  10.袋狼(Tasmanian Tiger)
  因其身上斑纹似虎,又名塔斯马尼亚虎。作为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复活候选物种,袋狼的灭绝年代不长,而且外形既像狼,又像老虎,还很像袋食蚁兽。袋狼曾广泛生活于澳洲和新几内亚,直到5000年前,澳洲野犬随人类进入澳大利亚,与食性相同的袋狼发生恶斗,袋狼渐渐从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草原消失,最后一只袋狼死于1936年。
  11.披毛犀(Woolly Rhinoceros)
  披毛犀是当时洞穴壁画的一个流行“模特”,因此应该成天在草原上跑来跑去。它们生存于更新世,并在冰河时期存活了下来。披毛犀生活在欧亚大陆北部,拥有一只扁平的角,可以推开雪来吃草,亦有一层厚厚的毛皮及脂肪,用来在寒冷的环境保持温暖。推测灭绝原因是遭到早期人类的猎杀。
  12.猛犸象(Woolly Mammoth)
  非常有魅力的一种动物,也经常出现在早期洞穴的壁画上。它们大约在4000年前至6000年前才消亡,而现今人类保留了它们冷冻的软组织。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南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南海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南海网 版权所有 
电话:(86)5  传真: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  |  |  |查看: 3958|回复: 32
我们是恐龙家族
在线时间 小时
今天是日,
也是淘宝嘉年华的狂欢节
亲们,你们的购物车都满爆了吗?
喜喜,反正我的购物车也达到了80件
都是平时想买,或者特喜欢
就一直留下来的成果
今天就会一一筛选
不会盲目跟风,买一些不必要的东西啦!
如今的电商真是超多滴
但做得比较成功的就算是美丽说啦
还有蘑菇街啦
不是有这样一句台词吗?
蘑菇街,我们的买手街!
上个月也在淘宝上买了几件亲子恐龙睡衣
还带尾巴哩!
喜喜。。。这就是咱们家的style
因为咱们家的布置都是以可爱卡通为主调的搭配
所以买了恐龙睡衣
也顺便拍了组亲子照
欢迎亲们来围观哟!
(107.24 KB, 下载次数: 235)
09:21 上传
三个恐龙疯狂地摆pose
(88.19 KB, 下载次数: 190)
09:21 上传
最喜欢这张啦,好有感觉!
(125.63 KB, 下载次数: 122)
09:22 上传
我们三母子的疯狂时刻
(103.74 KB, 下载次数: 233)
09:22 上传
萱宝居然坐在妈妈的尾巴上,喜喜...
贡献值 +15
首页幻灯推送
在线时间 小时
感觉自己笑得像野人一样,太疯狂啦!
在线时间 小时
哪里像两个孩子的妈了……
在线时间 小时
好年轻的妈妈[s:23]
在线时间 小时
好年轻的妈妈
谢谢第一时间支持咱家的帖子哟![s:34]
在线时间 小时
哪里像两个孩子的妈了……
喜喜。。。[s:38]
在线时间 小时
在线时间 小时
去年圣诞节前就给仔仔买了这件绿色恐龙衣,前些日子万圣节晚上天气转凉拿出来穿了一次。
在线时间 小时
去年圣诞节前就给仔仔买了这件绿色恐龙衣,前些日子万圣节晚上天气转凉拿出来穿了一次。 ...
这衣服蛮有造型感,石头哥哥也穿过,大人小孩都爱,又暖和,家居必备服啦!仔仔买了那个鞋爪没有呢?
没有呃,仔仔脚长得快,那鞋不适用&
在线时间 小时
这衣服蛮有造型感,石头哥哥也穿过,大人小孩都爱,又暖和,家居必备服啦!仔仔买了那个鞋爪没有呢? ...
没有呃,仔仔脚长得快,那鞋不适用
在线时间 小时
丫引丫啊,萌萌的
在线时间 小时
没有呃,仔仔脚长得快,那鞋不适用
有点,我们也没买。
在线时间 小时
丫引丫啊,萌萌的
谢谢支持!
在线时间 小时
老向的拍摄技术蛮好。。。。为什么老没有我们向总的戏份?????
在线时间 小时
老公:逗你开心 &&&&&&&&聘礼:1111你若不离,我便不弃.
幸福 快乐&&不错
在线时间 小时
好有爱滴一家人
在线时间 小时
好有爱滴一家人
谢谢依依妈咪一路上的支持哟!
在线时间 小时
老向的拍摄技术蛮好。。。。为什么老没有我们向总的戏份?????
他不喜欢拍照,所以大部分只有我们三母子。谢谢你的关注哟!
在线时间 小时
幸福 快乐&&不错
Thank you!
在线时间 小时
支持一下咯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
广告热线:恐龙家族添新丁 兰州发现亚洲最大恐龙
您的位置:
恐龙家族添新丁 兰州发现亚洲最大恐龙
日 16:11:42
 新华网湖北频道
&&&&继“兰州龙”发现的同时,恐龙家族再添新成员。19日,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地质矿产勘察院古生物中心李大庆教授告诉记者,除“兰州龙”之外,又发现了鹦鹉嘴恐龙、兽脚类恐龙、大型蜥脚类恐龙、鸟脚类恐龙等4类恐龙。据专家初步鉴定,大型蜥脚类恐龙是亚洲最大的恐龙或世界最大的恐龙之一。
&&&&据李大庆教授介绍,兰州盆地东南缘古生物化石非常丰富,恐龙只是动物群中的一个成员,在这一地带至少有5种恐龙,它们分别是:“兰州龙”、鹦鹉嘴恐龙、兽脚类恐龙、大型蜥脚类恐龙、鸟脚类恐龙。目前,正在对除“兰州龙”之外的4种恐龙做化石修理、复原工作,而且发掘工作还没有停止,正在继续寻找和挖掘。
&&&&李大庆教授对记者说,经国内外专家初步鉴定,大型蜥脚类恐龙是亚洲最大的恐龙或世界最大的恐龙之一,目前正在对恐龙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他还说,以后众多的恐龙将组成兰州恐龙动物群,兰州盆地将成为恐龙爱好者的参观访问地。(完)(首席记者 路远 记者 苏丽华)
(编辑:陈辉)
来源:兰州晚报
推荐给朋友:
::【 相关文章】:::::::::::::::::::::::::::::::::::::::::::::::::::::::::::::::::::::::::::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实际上,到了距今1亿年至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恐龙王国已经进入了它的黄昏期。可是就在这临近结尾的时候,恐龙大家族中又演化出了许许多多奇特的类群,这些新出场的“演员”们把恐龙世界的最后一幕上演得分外地辉煌。
  肿头龙类就是这些新出场的“演员”中非常独特的一群。它们区别于其它恐龙类群的最主要特点就是头顶上的骨骼异常的肿胀曾厚,因此科学家们推测它们很可能像山羊一样,雄性之间靠经常性的以头相撞,胜利者就可以在群体中保持较高的社会地位。
  发现于蒙古高原的胀头龙就是肿头龙类最早的代表之一。
  胀头龙的标本只有一块残破的头骨,但是这块仅仅只有不到13厘米高的头骨其顶部的厚度却达到了10厘米!这么奇特的头骨只可能属于肿头龙类的,它的功能大概只能是为了抗拒彼此猛烈对撞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以使脑子和头部的其它器官不至于受到损伤。
  科学家推测,胀头龙身长2米,体重不到50公斤,在肿头龙家族中属于小型种类。
  胀头龙生活在8千万年前的蒙古高原上。它们的栖息地是一种干燥,甚至在某些时候还有些沙漠化的环境。发现于同一时期的植物化石证明了这一点,因为它们都是一些耐旱的类型。不过,今天蒙古高原上的戈壁滩比恐龙生活的那个时代更加干旱。这是因为当时的海平面比现在高,有更多来自海洋的水蒸气能够到达那里形成降雨,因此那时戈壁的气候比现在更为湿润,在雨季时节可以形成许多浅浅的池塘或湖泊。
欢迎行业评论、发现、小道消息、官方爆料、采访约稿
订阅我们的资讯
关注我们新浪微博
中国的市场的确存在很大的隐患,干细胞行业是个专业性要求较高的行业
个体化医疗是未来医学研究与应用的趋势,而个体化治疗的关键在基于生物分子标志物的诊疗策略
中国疫苗市场的巨大潜力,吸引了世界排名最领先的跨国疫苗制造巨头前来淘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长的恐龙是什么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