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是指什么"中"两弹"是指什么

“两弹”究竟指什么
近日,不时的有人问“两弹”到底是指什么?是原子弹、氢弹,还是原子弹、导弹,亦或是核弹、导弹。
“三人成虎”,问的人多了,便有了一探究竟的冲动。
上网搜索,这三种说法都有,同时在华东师大版教材和人教版教材中,也采取了不同的表述。(分别见华东师大版教材八下第5课、第18课和人教版教材八下第17课)
出现上述疑问的原因,是因为在不同的媒体上,有不同的说法。通过这几天查阅资料,发现出现上面问题之争的根源,是我们自己把前提弄混了。原来“两弹元勋”、“两弹一星”中所说的两弹,不是一会事。
“两弹元勋”中的“两弹”是指原子弹和氢弹,“两弹一星”中的“两弹”是指原子弹和导弹。
“两弹元勋”的称谓,缘于时任国防部长的张爱萍将军,当张将军听到邓稼先因病去世的消息后,题词“两弹元勋邓稼先”,并撰写挽联加以哀悼。
邓稼先攻读博士学位时,主要研究的是核物理,从1958年8月开始,邓稼先研究原子弹制造理论。他选定了中子物理、流体力学和高温高压下的物质性质三个方面作为主攻方向。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成功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同时翻遍了手头上所以各种报道和书籍,未见介绍邓稼先在导弹研究方面成就的。可见,张爱萍将军所指的“两弹”,是指原子弹和氢弹。
杨振宁先生也认为“两弹”是指原子弹和氢弹。(其观点见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11课《邓稼先》)。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教材八年级下第5课中有关的“两弹元勋”的条目,采取了上述说法。笔者认为这一说法是正确的。不过在华东师大版教材八年级下第18课中表述“两弹一星”时,仍沿用原子弹和氢弹的说法,就有点牵强了。
“两弹一星”中的“两弹”是指原子弹和导弹。50年代中期,刚刚诞生的新中国百废待举,面对国际上严峻的核讹诈形势和军备竞赛的发展趋势,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毅然作出发展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1956年,研制导弹、原子弹被列入我国的1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可见最早的“两弹”应该是指导弹和原子弹。这从研制原子弹的背景来讲也是有道理的,因为当时我们研制原子弹的目的就是要打破核讹诈和核垄断,而如果不能同时研制出发射核武器的导弹,就不能真正起到打破核讹诈的作用。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决定中说:“他们和参与“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广大干部、工人、解放军指战员一起,在当时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突破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从这份决定的权威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两弹一星”的提法中,“两弹”是指原子弹和导弹。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中就是采取了这种说法,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至于有人说“两弹”是指核弹和导弹,笔者认为是不可信的。可能是某些人为了解释为什么“原子弹、氢弹、导弹”本是“三弹”,如何称为“两弹”呢?如是乎便有聪明人把原子弹和氢弹合成核弹了,这样少了“一弹”,“两弹”便名正言顺了。
关于“两弹”的问题,有不同的说法是正常的,我认为我们应该找到原始的材料,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来加以论证,找到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结论,使广大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能找到一个给学生解释的、合乎情理和逻辑的理由!
以上拙见,敬请方家指正!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微软中国-1、两弹一星各指什么?我国的两弹元勋是谁?.ppt3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 1、“两弹一星”各指什么?我国的两弹元勋是谁? 2、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有何意义? 3、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叫什么? 4、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叫什么? 5、江泽民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给了谁? 6、袁隆平有何突出贡献? 7、列举本课中三项重大科技成果。 自主学习
指核弹 原子弹、氢弹 、导弹和人造卫星。
什么是“两弹一星”?
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弹?
1945年,美国在广岛投下的原子弹,加快了世界大战结束的步伐,也拉开了核竞赛的序幕;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从战争废墟上刚刚站立起来,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麦克阿瑟甚至扬言要在中朝边境建立“核辐射带”……   中国需要和平,但和平需要盾牌。   严峻的现实迫使新中国的领导人不得不考虑研制自己的原子弹。
我们今天要比昨天更强大,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我们要不受别人的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 ――毛泽东
年10月16日下午3时,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年6月,中国第一枚氢弹爆炸成功。
日,我国发射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 项目 军事 科技 航天科技 农业 科技 成就 时间 科学家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
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学科网
1966年 这是我国1986年10月第八次发射的返回式卫星回到地面回收时的情况。
这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型运载火箭系列“长征3号”火箭待命发射
返回式系列遥感卫星、实践系列科学卫星、东方红系列通信卫星、风云系列气象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有问题 @ 爱问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两弹一星”是指什么?“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对今天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有何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②启示: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坚持全国人民协作;只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才能维护民族尊严。
试题““两弹一星”是指什么?“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对今天...”;主要考察你对
等知识点的理解。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材料二 (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 (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一、图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三个部门各自职责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①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之。
——(清)康熙帝
(1)据材料一概括清朝政治体制的特点并指出其弊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毛泽东说:“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怎样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带有革命性、民主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3)据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怎样的原则?其根本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你对我国政治制度发展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全年学习规划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
高考英语全年学习规划讲师:李辉
更多高考学习规划:
客服电话:400-676-2300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两弹一星指的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