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个人在做一个乖乖猫仔菌仔的时候久了 就想找点坏事情 比如小的时候游

姐妹们,翻倍成功!传好孕经验给大家(全干货)
基本情况:楼楼3年前查出多囊,周期超级无规律,有时35天,有时50天,有时40多天,睾酮不高,但是促黄体生成素高,两侧卵泡都12个以上。
备孕同城妈妈兴趣宝宝兴趣特别关注非常有用
hi~欢迎来到妈妈帮
“扫码下载APP”
免费领取妈妈礼包!
“扫码关注服务号”
领取粉丝专享福利!
疫苗和体检
微信服务号
礼包领取指南NO.1
关注妈妈帮服务号
即送育儿百宝箱
还有海量免费试用不要白不要!
礼包领取指南NO.2
第1步:扫码成功下载后,首页即可领取新人专属礼包。
第2步:填写收货信息,轻松领取帮宝适新生礼盒,更有机会获得?198帮Box大礼盒!
|||||
上海丫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找一个小时候玩的电脑游戏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找一个小时候玩的电脑游戏
记得是 2d q版,每个人都坐热气球,然后你可以去碰对面的热气球,碰一下炸一个,完了对面就死了
我有更好的答案
擒拿、摔投技更是花样繁多,既实用又漂亮..,虽说有很多人说她是改编自《攻壳机动队》的女主角奥妮这部游戏出自与2000年由著名的游戏工作室Bungie制作
相信所有的80后都对这款游戏情有独钟的,想当年这部游戏可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般的经典..,武器种类繁多且各个特性不同。如能够自动跟踪敌人的流弹枪、杀伤力极大且能造成火焰伤害的光子枪等等,但如果你玩过这款游戏就知道,原来她要比《攻壳》里得草剃大姐重情重义的多的多,其双连击和键盘Shift使用的必杀技,以及超酷的锁喉功,让每一位玩家就算通关达二十遍的玩家仍旧流连忘返,再加上其中荡气回肠的剧情,悲欢离合的结局,Konoko的形象个性近乎完美的体现在玩家面前,并且深入人心,但是如果你能品尝下这款近乎于整个人类游戏历史上完美无瑕的游戏,你会觉得原来经典的东西是完全经得住时间的流逝的,我相信就算再过100年,如果我们还活着,我相信还会有人对此游戏乐此不疲!
《奥妮》女主角是反犯罪科技特谴部队(TCTF)的女特工,可谓《奥妮》的一大特色,无论是空手擒拿格斗还是光子枪、火箭炮大对决,其中空手格斗的技巧就有数十种,翻滚;游戏中更可使用武器,其效果都令人惊叹不已,这显然是受到了《街霸》的影响,在此游戏之前的PC动作游戏史上绝对没有一款可以超越《奥尼》这款完美游戏的经典,在《奥尼》之后到现在在PC游戏史上也很少能做到动作程度如此之高的完美作品,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提到打斗场面,可说是开创了里程碑式的PC动作游戏。游戏的打斗场面操作真实灵活。 ,流畅的连招和华丽的侧踢.
在游戏过程中还将会适时学会更多技巧,另外格斗还可使用连续技,追加技,其效果决不亚于一般的3D格斗游戏,更像是一个跟你久战沙场的朋友。
虽然已经整整过去了十年
采纳率:65%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电脑游戏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开始较真——一个独立游评人的回归
开始较真——一个独立游评人的回归
或许这么一篇东西,我欠自己快九年之久了吧。那时候,我的笔名还叫做牧牧云霜,一个非常矫情且带着浓重蠢味的真的很青涩的笔名。那时候,这个笔名除了自己明白的意境之外什么都不包含,干净得一尘不染。那时候,我还能,也敢于坚持。没有被自己击倒过。之后发生了不少事情,自己似乎变成了另一个人。之前那个还算纯粹,虽然愚蠢但是刚直的人就这样悄悄的腐烂,溶解,重塑,变成了现在的模样。庆幸的是,似乎在心底最深处,还是有些糟粕残留了下来。两个不太靠谱的习惯也留了下来,一个是,写作,另一个,是玩游戏——你看,我特么连烟都戒了,这两件事硬是戒不掉。所以笔名改成了洛炎,一个在自己笔下带有悲剧英雄色彩的人物,一个既是参照自己的性格与经历塑造的,又是理想中的自己的这么一个虚拟角色。我讲了很多他的故事,今天,我想他讲讲我的故事。……或许通篇说下来,无非就一句疑问句和一句陈述句而已。你有将任何事情做到尽么?一个做什么都不较真的小子幻想着能够打破桎梏自己的枷锁却一次次因为自己而折断手脚的无聊故事罢了。----------------01----------------08年毕业的时候,实际上他好像有着挺不错的机会。那时候的完美时空给过他offer,盛大和游戏蜗牛的朋友也提出有岗位给他。这得益于大学四年他一直在给CBI(游戏天地)供稿,而且主要做的是测评版块,虽然有时候也做文化专题,但是测评和游戏内容设计、策划方面已经有很不错的功力了。算是一个懂行的新人,如果稍加锤炼,应该会是个很好用的人。而如果进入大平台,更容易有好的发展。这道理傻逼都明白。可架不住他比傻逼还傻。现在自己自然明白,最深层的原因是自己的软弱和自大,他害怕改变,并且他以为自己是个牛逼的青年,还有时间和空间,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成为自己希望的那个样子,呵呵。那时他给自己最大的理由有两个,一个叫做“父母在,不远游”,另一个叫做“我可以”,呵呵你妈逼,对不起,说到这儿没忍住。确实,自06年老大移民出去之后,家里只剩他一个在父母身边,要说真的长时间和他们分离,虽然他一直嚷嚷着恨不得周游世界看看永远有多远,但心里对两老是放不下的。而比他大6岁的老大,早他好多年自己创业,和一帮兄弟,用现在的话来表述就是“在细分领域做了一次小而美的创业,成功实现自主造血并且在短期内实现了不错的增长,借助增长首次尝试了本地自媒体并取得成功”,他还记得应该是2001年左右老大暂时离开公司去上海之前在他们的电台节目里鬼哭狼嚎地唱着“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也因为那时候他们所在的领域就是计算机,若不然也不会有他后来靠玩游戏和写稿子供养了他大学接近四年。虽然他至今还认为其实自己不比老大差,但是心里他是崇拜老大的,毕竟他没做到任何老大做到过的事情,包括创业成功和成功移民。他给自己的第一个理由用了很久。虽然他早就知道那句话完整的说法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自《论语·里仁》。但就算“有方”,也因为自己的原因,也就是软弱,让自己继续在泥潭里挣扎着。----------------02----------------混乱而搞笑的09-12年,在各种行业里摸爬滚(被)打里度过了。想起来,那时候都做了什么?09年在一家本地高端水初创企业里做所谓的销售经理,还是因为老爷子人情换来的。资方确实很有背景,毕竟那年头做矿的哪个不是有钱有势的?于是能进这么一个首期投资2000万的企业也算是不错的开头了。做了一年平平淡淡。由于人家用的是关系营销,喝个茶就整个财政厅和发改委全部用这个水,要你个销售经理有屁用?说话半点份量没有,喝酒喝不了,而且人家也不喝,除了因为年轻可以在大佬们侃侃而谈的时候蹲一旁办吉祥物满脸崇拜和满眼小星星之外能做个什么?还特么是个男的!So,you know,年轻人嘛,有没有傲骨不知道,但那时候谁还没点傲气,于是蹦跶了一年发现半点销售没有,渠道管理轮不到自己,只能做做文案之后,毅然决然辞职了。估计那时候别人也是弹冠相庆的——这么一个白吃白喝屁用没有,碍于情面还不好直接开掉的废柴终于自己走了!10年开了个小店卖新奇玩意儿,同时开了个淘宝店。欠了家里首批5万块钱。天天守店同时摆弄小淘宝店,不亏不赚。平淡过度。脑子一抽还特么买了一辆比亚迪,呵呵呵呵。后来一发小的老爹看着觉着这样不行啊,一个大好青年就这么颓废过日是不行的,于是把他推荐给一个高端医疗器械大区老总。人家一看,哎哟,老教授推荐的,而且人还挺机灵的样子,要了吧。而他也被别人说的五迷三道的,觉得走上人生巅峰的大道就在眼前,只要好好跟着老总干,年薪百万不是梦。实际上别人年薪百万是可能的,而他呢,正如前面所说的,有将事情做到尽过么?没有。所以在11年位的时候,带着微薄的成绩,又和医疗行业say goodbye了。那时候虽然也已经很衰,他自己都时常感叹还不如大学的时候收入高,但好歹有收入,家里面也只是善意提醒:“赚了多少啦?”日子还不算难过。12年或许是最惨烈的一年。实际上他也意识到自己的懒惰和软弱,所以这一年似乎有些好转,可惜那时候并没有什么事情治好他的愚蠢。在年初的时候一个很要好的朋友拉着一个老板来和他谈,创业。产品是本地确实很不错的食材,黑猪肉。多次会谈并且尝试过产品之后,他信心十足的参与到了这次零“创业、陌生人合作、行业经验、实操经验”基础的事业中去。这一次,欠了家里10万。结果是显而易见的,产业链条那么长,自己没有终端客户,想招代理又没有足够的包装和地面支持,出货批量小看不到利润,出货量大供给跟不上。最终只能惨淡收场。还由于那个老板实际存着骗我们两小年轻的钱来做自己事情的心思,最终离场的时候10万变成了4万,而这期间才短短四个月而已。这期间不能说完全没收获,多次出差上海北京积攒了一些客户,那时候还有一个非常要好的大学同学也在做食材的生意,于是两人一合计,妈的自己继续干!那就干吧。离开家到了临近货源的城市蹲了大半年。隔三差五跑乡下找货源,哪里是山沟沟就往哪里钻。完了还要凌晨三四点蹲屠宰场,挑猪,宰猪,讨价还价买猪水(猪带内脏一起过秤时的叫法),然后看人切割好装箱冷藏,发货到市里,接到货之后自己真空包装,然后再往北京上海发。苦不堪言,凭着一股气在撑着,还特么不赚钱。整个人都差不多残了,跟着一起残的还有那辆比亚迪。现在想来,这不就是真的蠢么,之前还开过淘宝店,这时候居然什么都不知道做了,就知道一味线下硬拼,呵呵。期间家里因为这个乖乖仔首次离家那么久,所以基本没有给什么压力。也还算舒服。当最后两万当作周转资金借给那兄弟之后,他灰溜溜地去了一趟西藏,算是给自己这些奇奇怪怪的过往一个奇奇怪怪的句号。你们以为这个过程里面这小子没有其它机会?错了,完美世界(2011年改的名字)的朋友还是希望他过去,北京啊北京,而且过去可以直接做主策划啊主策划。这傻逼告诉别人算了,父母在不远游,而且自己会起飞的,就在不久之后——他一直这么坚信着。呵呵,就问你怕不怕。----------------03----------------回来之后,老大给他推荐了一个项目,WIFI热点广告。这才算是将他拉回了他较为熟悉的领域,互联网接入口。从而拉开了更为惨烈却能够给他带去足够成长的13-17年。这里说明一下,何为成长?无非就是从一个很傻逼的境地变得不那么傻逼而已,虽然没有改变本质,但是改变了程度。12年底试水,发现似乎是可行的,从设备销售到精准广告,都测试通了。那时候还靠自己一个人,搞定了两个酒店的设备铺设和一条学生为主消费群的商业街的几个重点客户并且尝试了广告推送,赚了几千块,乐得像傻逼一样。13年初,老大回来,让他做了一个计划书,然后老大通过自己的圈子找到了一些合作的人和两个投资者。看看,这就是差距,如果这事儿让他自己去摆弄,连特么五万的投资都拉不进来——实际上他确实也试过了,不管是圈子还是朋友,一毛钱都拉不到。而最终这项目能够意向投资五十万,实际到资金三十万,尽管是亲朋好友的关系,但是这是在“创业荒漠”的祖国大西南!2013年!当然,由于自己的无能,欠了老大3万。两个投资人是参与到项目中的,一个不参与执行,只简单监管,另一个出任公司法人和总经理,管理人员、薪资,控制成本,参与大方向的把控,而他作为副总,管好产品、技术支持、市场和参与销售,整个项目的大方向实际上基本也由他把控。整个项目历时一年,败了。这里面发生的事情也不少,但是这估计是他最问心无愧也是最拼尽全力的一个项目了,甚至可以让他平静地说失败真的不是他的问题的唯一一个项目。可能,那次是唯一一次他差点把事情做到尽?那时候,商业点位最多扩展到130个点位,最后经过筛选和调整,留下80多个,这些点位都是优质的商业点位,咖啡厅、餐厅、休闲会所居多,日IP 3000+,客户有过漫展、车展,有过BMW,有过地产商。发展了两个城市代理。和电信谈过深入合作,最终在即将开展合作前被电信关系户撬了墙角,然后电信屁颠屁颠全区铺了2万个点位,跟我们一起死去。这意味着(全部资金投入/点位)里,一个点平均2300元的成本,这里面包括了设备硬件,平台管理和为期一年的软硬件维护人员成本。也意味着每个点每天只要能够提供6元的收益,那么第一年就收支平衡,第二年盈利。要知道,对于这么一个欠发达地区,WIFI都属于高科技范畴的地区,人员对设备的维护成本是非常非常高的,而那时候5个人(包括他)居然就把这些点位维护好了,真的是能够把自己累成狗的工作。可惜,最终这些都没有做好,销售非常非常乏力,维护非常非常吃力,自己管理的部分,管理上也非常非常低效。而且越来越明显的,商用WIFI在这儿是个伪需求。由于是灰溜溜地回到家里,老人们时常挂在嘴边的“我都是为你好”的一些诅咒般的话,比如“你这样肯定不行的”,“做不了的,赚不了钱的”,“看看你赔了多少钱了,这不是钱的问题,是担心你以后啊”,“自己开个公司还背米上班(拿自己的钱发自己工资的意思)噢?”之类的,大部分兑现了,比如各种败,事业的,金钱的。所以面对老人家带着心痛和“怒其不争”的神态与语气,天天的念叨,心理压力在这个阶段是急剧增加的,有时候会有崩溃。当然,也跟年轻有关,承受能力太差——这点算个噗咦屁!日子长着呢,还有得他慢慢消受。----------------04----------------这个项目给他最大的好处就是碰到了现在的团队成员们。14年到15年同样是激情澎湃的一年。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凑在一起,设计了产品,做好了开发,做了落地的运营,然后败得心甘情愿。最开始的时候WIFI广告项目已经进入了死胡同,他的愧疚和失落,以及不成熟,让他并没有很好的和合伙人、投资人好好谈一次(也可能是因为亲戚和亲戚朋友的身份?他一直很不懂处理亲戚关系),只是简单说做不来了,我要退出,然后就只在对以前的业务收尾时出现了。那时候的团队确实挺好的,产品经理我们有(现在年薪35W,在上海),技术总监有(还在这个见鬼的地方,15K/月,但算是比较顶尖的价格了),技术小伙子有(三个,后台、IOS、Android,IOS后来做了另一家公司的CTO,Android目前基本失联,后台还跟着总监),UI和推广有(同一个人,我最佩服的人,现在好像8K/月,不是很确定,但是领导着一家公司),运营有(自己),所以这样一看,没有缺角,队伍完整,而且能力够,脾气对,怎么可能做不起来?到今天这个问题可以很肯定地回答了:做不起来。在那时候哪里会想到这种结局,满脑子是逆袭二字。第一个产品是众包式的积分墙产品,嫁接了公益慈善,呵呵,如果现在再拿出这样一个方案,估计会被打。那时候却视如珍宝。运营怎么做的?微博、QQ都上了,每天定量联系慈善人,到处艾特人,QQ群发也用上了,各种群各种群发。为了给产品上公益捐款项目,打电话跟其它平台的求助者沟通,让他们上产品来发布(实际最终是团队帮他们发布的)信息,这期间被不少人认为是骗子,不少难听的话也听过,但是还是硬着头皮做了。谁来做积分任务?和当地的各种公益机构联系,推产品,让他们成为第一批用户,然后发动身边的朋友,一点点积累。虽然最后的用户情况非常非常难看,但是却可以让团队踏踏实实的接受。这么大半年的时间,经常大家一起加班到半夜,甚至住在公司里,看数据,做分析,做策略,做执行计划,开脑洞,学习,似乎有做不尽的事情。最常玩的梗是“你见过凌晨四点的南宁么?我见过。每一天!”那一段时间对他来说,是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吧。可以说前一次他得到了合格线以上的管理能力,这一次,得到的是称得上优秀的全面运营思维和能力——讽刺的是,至今他和他团队所有的产品运营都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案例。到了项目后期,理念间的冲突,现实的失望,他再一次放慢了自己的步调,似乎是希望从精神和思想上找到出路。最后被UI大神说了不要总是在公司玩游戏,而UI大神基本是一个不会说别人的好人。那时候他特别迷DarkSiders II(暗黑血统2)。看,回到最开始的问题了吧?这一年应该是最煎熬的一年,精神上的,他的后天长效debuff“失眠”是在这个时段被挂上去的,一直净化不掉。但就像长跑的生理临界点,在过界之前非常想死,过了之后也就那么回事。所以面对老人家每一天“爱の问候”,越来越坦然,越来越麻木。有赚钱么?接了一些有点规模的app开发,赚了基本生活费,还剩余了一点,投到公司了。----------------05----------------15年后,整个团队其实也开始有些离散了。先是技术小伙们顶不住现实压力要离开了,到现在他都还是支持他们那时候的决定的,毕竟给不起别人满意的薪水,人家要吃饭的,梦想吃不饱肚子。然后核心的四个人也开始焦虑起来。这期间是有再接到一些开发的外包单子,但是同样吃了没有经验的亏,做的单子后期手尾特别长,实际算起来成本打下来一点利润没有。只能说多少补贴了一下团队成员干涸的钱包。团队互相之间也渐渐的有了意见和看法,包括他自己也逐渐对其他人有了不满。归纳起来,无非就是产品是个没计划的二愣子,想到什么是什么,从来没有“控制”和“节奏”可言,包括成本(头一个项目的资金是他拉来的,至于怎么使用至今是个迷,实际上他确实也欠团队一个交代,包括我投入的钱和后面的一些项目)。技术是个过于现实的闷骚,看得出有想法和不满但是总是避免正面冲突,却又会用一些惩罚性的手段报复别人,这也是最直接最后导致他和产品几乎决裂的原因,而且他有让产品和UI看起来是“不守诺”的恶习,但在他这儿没有过,所以至今他还很信任技术。UI是个烂好人,但没什么大缺点,好人是他唯一的缺点,所以至今大家都还愿意和他合作。而他自己,很简单,两个字,傻逼。这一年有三件对于他来说比较重要的事。第一件是之前做商用WIFI广告时认识的电信的朋友跳出来自己创业了。然后他打算整合两边的资源,大家拼成一个队伍。但是实际却是造成了最终团队的分裂。旧的团队是由产品拉起来的,产品认为他这样是一种对大家的背叛。这是理念上的冲突,属于根本价值观上的差异,所以谁都说服不了谁,于是在那时候隔阂越来越明显了。谈了很多次,没有效果。甚至变成了一种隐隐的对立,他和产品。这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他并没有尽力去化解这种不同,只是交给了时间。或许好,或许不好,虽然现在看来并没有什么区别。第二件事是北京的一个兄弟,在发改委下属的顾问公司供职,看到他混得比个乞丐都不如,心一软,给他推荐了一家上市企业。那企业是行业龙头,那几年互联网+的风刚吹出来,而且大环境确实到处都在讨论互联网,于是那企业有些想法要在互联网上做一些加法,但是缺人。于是他很快就入了别人的法眼,还屁颠屁颠跑去谈了一趟,宾主尽欢。临走了这傻逼做了一些别人意料之外的事情,而且事先没有沟通。一个是简历他用的旧的简历,里面的薪资期望没有更改,只改了一些经历,另一个是没有事先告诉别人他有团队。结果见面一谈,大家都蒙逼,之前的友好气氛瞬间凝结。金主不care,说你小子回去出个方案,如果真值这个价你就来,带人来都行,我们是上市公司,缺人,不缺钱,40万年薪真特么不是事儿。然后他做了一个还挺详尽的一年运营方案,包括成本预计、团队建设、资金使用、目标设置、执行规划、风险规避等,给了别人,这事儿基本OK了。最后他稍微挣扎了一下,看了看团队伙伴们,想了想自己给自己的理由一,心一横,告诉别人,算了,老子不去了,父母在不远游,而且我们在这儿就要起飞了。呵呵,就问你怕不怕!第三件事是团队剩余的资源里面,转了方向,技术板块转到了外包开发。这估计是唯一对的事情。可惜,一样由于自己,事情没有做到尽的这种懒散性格,直至今日,没有什么大起色。第一件事造成了旧有团队最终在来年初分崩离析,还好没有闹得非常难看,大家算是和平分手。第二件事和之前N多次大平台的邀请一样,浪费掉了,而且没有第二次机会了——北京那兄弟虽然还保持着礼节性的来往,但是别人不会再冒着风险为他推荐了,即便觉得他有能力,但是不能成事儿,还能保持友情已经很不错了。第三件事给他带去了微薄的收入,还不够花的,所以并没有对他的精神压力起到任何缓解作用,“爱の问候”依旧无时不刻围绕着他,让他的生命充满了爱,甚至发展到逼他去他老大那儿,因为他不能给家里任何希望。这吊儿郎当的一年,新旧两个团队一起参加了当地政府举办的创业大赛,很荣幸地成为了为数不多的陪太子读书的获奖项目,二等奖和三等奖。一个是针对东盟出境旅游的实景导航+在线语音翻译工具类的方案,另一个是最近新闻联播提到的农业互联网+方式,帮农户解决销路为前提下的农业生产指导类型的电商方案。其实这两个东西挺好玩的,可执行性也不错,但是人穷志短,越穷越保守,哪里还有勇气“舍得一身剐”。于是也就让它们随风去了。一年年的失败和毫无起色,确实非常折磨人的心志,在他看来,能坚持下来不妥协的人当得起“坚强”二字。同时,这也是一种愚蠢——在获得任何物质意义上的成功之前,所有的这种不妥协都是愚蠢的。但这有什么可以埋怨的?自己一步步走到了泥潭深处,还没有力气脱离,只能在泥泞中挣扎不至于窒息而死,除了自己还能怪谁?老天还是社会?----------------06----------------15年年底到16年年初的时候,在UI大神的带领下,团队除了产品之外的人都参与了一个有地产老板投资的车后市场项目。然后他做了没几个月,又跳出来了。期间卖掉了那辆破车,换了小电动,时常跟别人开玩笑说,自从创业之后,四个轮儿都少了俩儿。16年算是沉静下来的一年。这一年只有两件事情比较重要。一件是用4000块不到的成本,尝试了一次小实体+互联网的操作,自己做了一款营养果汁。技术总监搭建了平台,开了公众号;电信出来的兄弟帮切配打汁,自己穿上外卖小哥的衣服,扎着小辫子梳着大背头,亲自去送果汁,亲自写公众号的推送;每天一大早去买果,从4月份到6月份。两个月的试水,针对写字楼里面的白领们。在最初的上量之后迅速的衰落下来,到六月份的时候已经基本没有订单了。不过用这么点成本最终获取了400+的粉丝和有过60杯/天(持续快两周)的量,算下来单用户的获取成本还是做得不错的。可能这就是他自信的来源吧,尽管数量上面看着很寒碜,但是成本和收获比,挺好看的。如果有一个真的懂得调配果汁的合伙人来改善口味,未必不能以小搏大,但是参与的三条男人都是不喝果汁的穷逼,哪里能真正的从味蕾层面理解这个项目的精髓。败了才正常。并且,他再一次没有坚持。没有将这件事情做到尽。第二件事持续了一年多,到来年才算启动。纯粹的开发方向的事情,海外单。经过一年的学习、测试、磨合,17年才正式开始做。一度他把这个事情当作翻身的资本,直到17年年初发生的一些事情让他一下子流失了最终的坚持的精气神,才明白哪里有什么翻身不翻身,这种长链条的合作根本就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东西,这点都看不清楚,只能说在那时候他已经渐渐有了赌徒心理了。压力确实会让人做出不理智的事,但是同时也说明着他的抗压能力确实太差了,起码在他家人看来是这样,“这么点压力,算个噗咦屁,还不是因为你自己?看看你老大,他现在如何如何,早就叫你出去了,结果你看你现在吧啦吧啦吧啦吧啦……”。期间尝试捡起15年策划的一些内容运营,做了一个多月,没起色,他的精气神也不在这方面,于是又“顺理成章”地停了。看看,有过将什么事情做到尽么?也跑了杭州上海等地跟一些朋友洽谈了一些所谓的“项目”,自然是没成的,但好歹给其它团队成员找到了他们17年的新出路。一年下来看了不少书,做了不少思考,形而上的那种。家人越发着急,因为他的状态还不如那时候的“穷忙”,现在是又穷又不忙,还不得把老人家吓死。于是言语上的“爱”更浓了,更为他好了,精神压力也更大了。还好他学会了默默承受和忍耐,没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17年,眼看着大家都寄予厚望的海外渠道启动,结果最终一环的人因为一纸召令,项目整体后延预计一到两个月,甚至更长。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已经站在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十字路口,是必须做出决断的时候了。他发呆了一天——这速度比以前快了真不知道多少倍。有了决断。干!做一次!把一件事情做到尽一次,不论是什么!……好吧,以前看别人用模糊的语言和不详实的描写述说他们悲惨的过往,往往在文末会看到什么“揭开伤疤的血肉模糊”之类的感慨。那时候看完还会暗暗点头,真是年轻得可爱。现在就只会在心里暗暗嘲讽How you dare!毕竟自己像露出狂魔碰到第一个目标小姑娘一样一秒钟把皮肉骨拆个七零八落展现出来的故事都透着一种连自己看着也觉得尴尬的虚假不实感,何况其它。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太写实反而失去了艺术加工的“血肉模糊”感。但不管怎样,算是给出了一份交代,给“较真游戏”和作者的前世今生的一个简略的交代。一个曾经那么不懂较真的自己,软弱又飘忽不定的自己,敢不敢较真一回?做到尽一回?就在自己怎样都戒不掉的两件事情上,写作和游戏上,较真、做到尽一回?自己能不能真的成为自己心中的那个“洛炎”?我希望自己能给自己一个答案。要么被自己干掉,要么干掉自己。老子从今儿起,连玩儿都要较真。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从今儿起,连玩儿,都要较真。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人生仔前做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