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共用游戏办公场地共用说明面积=180+20什么意思

成都市早教中心装饰设计规范
您当前的位置: &
& 成都市早教中心装饰设计规范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成都市早教中心装饰设计规范&
最小起订量:
20 平方米&
供货总量: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1 天内发货
产品导航:
发布时间:
15:31:36&&有效期至:长期有效
更新时间:
&成都早教中心装修&&&&成都培训学校装修 & &
少儿培训中心装修&&&培训机构装修&&&
培训学校装修&&培训中心装修&&&&&&&
成都市早教中心装饰设计规范
#银帝装饰#
成都市早教中心设计规范
成都市早教中心办学规模
包括托、幼合建:
大型:10个班至12个班
中型:6个班至9个班
小型:5个班以下
单独的托儿所的规模以不超过5个班为宜
托儿所、成都市早教中心每班人数
&托儿所:乳儿班及托儿小、中班15~20人,托儿大班21~25人。
成都市早教中心:小班20~25人,中班26~30人,大班31~35人
成都早教中心装修&&&&成都培训学校装修&&&&
少儿培训中心装修&&&培训机构装修&&&
培训学校装修&&培训中心装修&&&&&&&
#银帝装饰#
成都市早教中心的基地选择
&&应远离各种污染源,并满足有关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
&&方便家长接送,避免交通干扰。
&&日照充足,场地干燥,排水通畅,环境优美或接近城市绿化地带。
&&能为建筑功能分区、出入口、室外游戏场地的布置提供必要条件。
平面总设计
&&建筑物、室外游戏场地、绿化用地及杂物院等,做到功能分区合理,方便管理。
&朝向适宜,游戏场地日照充足。
&&创造符合幼儿生理、心理特点的环境空间。
成都早教中心装修&&&&成都培训学校装修&&&&
少儿培训中心装修&&&培训机构装修&&&
培训学校装修&&培训中心装修&&&&&&&
#银帝装饰#
成都早教中心游戏场地
&&必须设置各班专用的室外游戏场地。每班的游戏场地面积不应小于60㎡。各游戏场地之间宜采取分隔措施。
&&应有全园共用的室外游戏场地,其面积不宜小于下式计算值:
室外共用游戏场地面积㎡=180+20(N-1)注:180、20、1为常数,N为班数(乳儿班不计)
室外共用游戏场地应考虑设置游戏器具、30m跑道、沙坑、洗手池和贮水深度不超过0.3m的戏水池等。
&&托儿所、成都市早教中心宜有集中绿化用地面积,并严禁种植有毒、带刺的植物。
托儿所、成都市早教中心宜在供应区内设置杂物院,并单独设置对外出入口。基地边界、游戏场地、绿化等用的围护、遮拦设施,应安全、美观、通透。
公司地址: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南路四段53号嘉云台甲栋11楼D座
客户经理:林经理
24小时咨询热线:&&&&Q&Q:&&&&&
公司热线:0&2&8-6&1&6&9&2&5&7&0
官方网站:/
成都早教中心装修&&&&成都培训学校装修&&&&
少儿培训中心装修&&&培训机构装修&&&
培训学校装修&&培训中心装修&&&&&&&
#银帝装饰#
/shop/LMY234/&&&&&
http://www.yindi258.icoc.cc/&&本产品网址:/b2b/yindi/sell/itemid-.html南宁市教育局欢迎您!
您的位置:&&&&&&&&&
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幼儿园办园基本标准》的通知
桂教基教〔2013〕52号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
  现将《广西壮族自治区幼儿园办园基本标准》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日&
   & & & & & & & & & & & & & & & & & & &广西壮族自治区幼儿园办园基本标准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当前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桂政发〔2011〕20号),适应教育现代化和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促进我区幼儿园办园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区学前教育发展实际,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 幼儿园办园基本标准适用于我区各类幼儿园,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划、设置、评估和管理幼儿园的依据。 &
  第三条& 幼儿园设置应按照“因地制宜、规模适度、就近入园、方便接送”的原则,根据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学前教育发展及幼儿园布局规划的要求,结合人口密度、生源发展趋势、地形地貌、交通、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布局。&
  第二章& 幼儿园园舍&
  第四条& 幼儿园选址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幼儿园必须设置在安全区域内。应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环境适宜、交通方便、场地平整、排水通畅、日照充足、空气流通、公用配套设施较为完善、远离各种污染源的地段。&
  二、幼儿园应独立设置。应有围墙(或安全隔离措施)、大门与传达(警卫)室。&
  三、园址应避开地震危险地段、泥石流易发地段、滑坡体、悬崖边及崖底、风口、河道、洪水沟口、输气管道、交通干道、高层建筑的阴影区及高压输变电线路、加油(气)站等。&
  四、幼儿园不应与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和危及儿童安全的场所毗邻,包括:集贸市场、娱乐场所、医院传染病房、太平间、殡仪馆、垃圾场及污水处理站、公安看守所、生产(经营和贮藏)有毒有害危险品、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通讯发射塔(台)等。&
  第五条& 幼儿园规模和班级人数。&
  一、幼儿园规模:&
  (一)6班(2轨),180人;&
  (二)9班(3轨),270人;&
  (三)12班(4轨),360人。&
  二、班级人数:&
  (一)小班(3-4周岁)21-25人; &
  (二)中班(4-5周岁)26-30人;&
  (三)大班(5-6周岁)31-35人。&
  第六条& 园舍面积定额。&
  幼儿园建设用地包括建设用地面积、户外场地面积、绿化面积(幼儿园建设用地面积测算详见表1)。&
  表1&&&&&&&&&&&&&&&&&&& 幼儿园建设用地面积测算表(单位:㎡)&
&&&&&&规 模&
6班(180人)&
9班(270人)&
12班(360人)&
园舍占地用地&
室外共用游戏场地&
集中绿化用地&
生均用地面积&
  (边远乡村规模低于6个班的幼儿园生均用地面积标准可适当提高)&
  第七条& 幼儿园园舍由活动辅助用房、办公及辅助用房和生活用房三部分构成。有关园舍标准参见表2。&
  一、活动及辅助用房包括:活动室、寝室、卫生间、衣帽及教具储藏室、音体活动室等。&
  二、办公及辅助用房包括:办公室(园长室、财务室、档案室、教师办公室和保育员更衣休息室)、图书资料室、会议室、保健及观察室、配电室、门卫室、教职工卫生间等。&
  三、生活用房包括:厨房(主副食加工间、配餐间、洗消间、主副食库和烧火间、更衣室)、开水间等。&
  表2&&&&&&&&&&&&&&&&&&&&& 幼儿园园舍面积表&
6班(180人)&
9班(270人)&
12班(360人)&
使用面积小计&
使用面积小计&
使用面积小计&
活动及辅助用房&
音体活动室&
使用面积小计&
(㎡/生)&
办公及辅助用房&
图书资料室&
保健及观察室&
教职工卫生间&
使用面积小计&
(㎡/生)&
开水、消毒间&
更衣休息室&
使用面积小计&
生均面积(㎡/生)&
使用面积合计&
每生使用面积(㎡/生)&
  第三章& 幼儿园设施设备&
  第八条& 幼儿园设施设备应适应不同年龄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和个体差异,满足保育、教育和幼儿自主活动的需求。&
  一、&& 室外设施设备&
  幼儿园室外活动场地应设置活动器械以及玩水池、玩沙池等场地所需设施。沙池深为0.3-0.5m,蓄水深度不超过0.3m,面积大小与办园规模相适应,池中沙不得使用工业用沙。活动器械包括具有攀、爬、滑、钻、荡、平衡、投掷等功能的运动器械。禁止使用全封闭的滑梯和通道。运动器械上的装饰物,不能遮挡教师和儿童的视线。室外活动场地应具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二、室内设施设备&
  (一)活动室有适合幼儿身高的桌子、椅子、黑板、电子琴或手风琴等;有足够供幼儿开展各类游戏活动的操作材料及玩具,玩具应当安全、卫生、无毒;有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图书数量不少于生均3册,种类丰富。&
  (二)寝室宜分班使用,配有符合幼儿身高要求的床,每生一床,若需使用双层床,应配备固定式双层床,总高度不应高于120cm,四周设不低于30cm的护栏。应安装窗帘,有防暑保暖设备。紫外线杀菌灯管按照每立方米1.5瓦计算需要量安装。&
  (三)卫生间包括盥洗室和厕所。盥洗室应设水龙头6个以上,有流动水洗手;有毛巾架,做到毛巾专用。厕所设立蹲位6个以上,厕位之间设隔板及幼儿扶手,提倡男女分厕。严禁在盥洗室安装煤气、燃气热水器。&
  (四)幼儿园办公室应具备与教师数量相当的办公桌椅、文件资料柜及办公用品。配备各类保教理论书籍和教师用书、教学图片、教学卡片、光碟、录音带等,订阅专业期刊不少于6种。有条件的幼儿园可配置办公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
  (五)保健室应配备相应的卫生保健设备,卫生保健设备包括必要的体检、简易外伤处理器械、常见外用药品和卫生消毒设备等。&
  (六)厨房应配备必要的设备及防蝇、防鼠、防尘、防腐、消毒设施等。&
  第九条& 室内设备设施配备参见《广西壮族自治区幼儿园设备设施基本配备目录》。&
  第四章& 教职工人员配备&
  第十条& 幼儿园应按国家颁发的编制标准配备工作人员,实行准入制度,做到持证上岗。幼儿园工作人员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身体健康。慢性传染病、精神病患者严禁上岗。&
  一、幼儿园园长应当具有教师资格、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有三年以上幼儿园工作经历,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获得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幼儿园园长岗位任职资格培训证书。&
  二、幼儿园教师应当具有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或中等师范教育毕业及以上学历,取得幼儿园及以上教师资格证书。&
  三、幼儿园保育员应当具备高中毕业及以上学历,并受过幼儿保育职业培训。&
  四、卫生保健人员包括医师、护士和保健员。医师应当具有医学院校毕业程度,并取得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医师执业资格》,护士具有中等卫生学校毕业程度,并取得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护士执业资格》,保健员应当具有高中毕业及以上学历,经过卫生保健专业知识培训,并取得卫生行政部门的资格认可。&
  五、财会人员、炊事人员和安保人员应当符合相关岗位资质。&
  第五章& 幼儿园办园经费&
  第十一条& 幼儿园的经费由举办者负责筹措。举办者必须具有合法、稳定的经费来源,用于幼儿保育教育、教师工资福利、维修扩建校舍、添置设备设施等,保证幼儿园的正常运转。 &
  第十二条& 幼儿园实行收费公示制度,收费项目和标准向家长公示。不得以开办实验班、特色班、兴趣班等特色教育为名另行收取费用,不得以任何名义收取与新生入园挂钩的赞助费。&
  幼儿园应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收支分开,账目清楚,收取的费用必须专款专用。经费预算和决算,应提交园务委员会或教职工大会审议,并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
  第六章& 幼儿园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 幼儿园要认真执行《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端正办园思想,规范办园行为,自觉接受当地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管理。&
  第十四条& 幼儿园实行园长负责制,园长或负责人在教育行政部门和举办者领导下,全面负责幼儿园的管理工作。幼儿园举办者应为幼儿的发展提供安定的环境,保障教职工工资待遇和各项合法权益,保证教职工队伍的相对稳定。&
  第十五条& 幼儿园应逐步建立健全合理的作息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卫生保健、财务管理、安全管理、档案管理等必要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第十六条& 应按照《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的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织教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安全事故,保障幼儿及教职工安全。&
  第十七条& 幼儿园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卫生保健、卫生防疫、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会同卫生保健部门做好幼儿定期体检、预防接种证查验、传染病预防和健康教育工作。有严格的伙食管理制度,食品采购渠道符合安全卫生要求,为幼儿提供营养均衡、安全卫生的食品和充足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
  第十八条& 入园幼儿应当由监护人或者其委托的成年人接送。对确因特殊情况不能由监护人或者其委托的成年人接送,需要使用车辆集中接送的,应当使用按照专用校车国家标准设计和制造的幼儿专用校车,遵守《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
  用于接送幼儿的专用校车不能满足需求的,在自治区人民政府规定的过渡期限内可以使用取得校车标牌的其他载客汽车。&
  第七章& 幼儿园保育教育&
  第十九条& 幼儿园要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为幼儿提供适宜、健康的成长环境,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面向全体,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和谐发展。&
  第二十条& 幼儿园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幼儿活动一日常规,制定教育教学计划,根据幼儿年龄特征和季节特点安排和组织各种活动。严禁使用小学教材和不规范用书,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
  第二十一条& 幼儿园应采取多种方式,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农村小学附设幼儿园(班)、边远地区的各类流动幼儿园(班),参照本标准执行。&
  第二十三条&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负责解释,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Nanning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南宁市教育局&&桂ICP备号
南宁市金洲路22号 &邮编:530028&E-mail:jiaoyuinfo@ 电话: &&
公安机关备案的国际联网备案号:15
建议使用Chrome、IE9.0浏览器 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站&&本网站浏览量统计:×100%.(2)小青看一本260页的故事书,前3天每天看20页,如果剩下的每天看25页,几天可以看完这本书?列式:(260-20×3)÷25.(3)笑笑家要有地砖铺客厅,如果有面积是16平方分米的方砖铺要150块,如果有面积25平方分米的方砖铺.需要多少块?(用比例知识解答)解:设需要X块.方程:25x=16×150.(4)甲、乙两个美术兴趣小组,甲组4人每人作画20张,乙组6人共作画90张.甲、乙两组平均每人作画多少张?列式:)(4×80+6×90)÷(4+6).
科目:小学数学
题型:解答题
简便计算 355+260+140+24598×10148×125645-180-24538×99+38175×56+25×5650×25×20×40.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2017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 作图题其实主要是考规范
  【精华】2017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 作图题其实主要是考规范  作图题其实主要是考规范,熟悉相关规范很重要。在别的网站看到的,觉得比较有用,考试前看看,可能会有帮助。  通路出口距城市干道交叉路口红线转弯起点处不应小于70m。 第5.4.4条  风管不宜穿过防火墙和变形缝。如必须穿过时,应在穿过防火墙处设防火阀;穿过变形缝处,应在两侧设防火阀。    远离污染源  一、功能分区明确,合理组织人流和车辆交通路线,对喧闹与安静的用房应有合理的分区与适当的分隔;  二、基地按使用需要,至少应设两个出入口。当主要出入口紧临主要交通干道时,应按规划部门要求留出缓冲距离;  当文化馆基地距医院、住宅及托幼等建筑较近时,馆内噪声较大的观演厅、排练室、游艺室等,应布置在离开上述建筑一定距离的适当位  置,并采取必要的防止干扰措施  三、舞厅应具有单独开放的条件及直接对外的出入口。 第3.3.1条  学习辅导部分由综合排练室、普通教室、大教室及美术书法教室等组成。其位置除综合排练室外,均应布置在馆内安静区。  七、综合排练室的主要出入口宜设隔声门。  一、美术书法教室宜为北向侧窗或天窗采光  第3.1.3条  文化馆设置儿童、老年人专用的活动房间时,应布置在当地最佳朝向和出入安全、方便的地方,并分别设有适于儿童和老年  人使用的卫生间。  第4.0.7条 展览厅、舞厅、大游艺室的主要出入口宽度不应小于1.50m。  第4.0.8条 文化馆屋顶作为屋顶花园或室外活动场所时,其护栏高度不应低于1.20m。    第2.1.3条  大中型商店建筑应有不少于两个面的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邻接;或基地应有不小于1/4的周边总长度和建筑物不少于两个出入  口与一边城市道路相邻接。  第2.1.4条  大中型商店基地内,在建筑物背面或侧面,应设置净宽度不小于4m的运输道路。基地内消防车道也可与运输道路结合设置。  商店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  三、供轮椅使用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2,两侧应设高度为0.65m的扶手,当其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    第2.0.1条 电影院基地选择应根据当地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合  理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基地的主要入口应临接城镇道路、广场或空地;  二、主要入口前道路通行宽度除不应小于安全出口宽度总和外,且中、小型电影院不应小于8m,大型不应小于12m,更多精华资料,请访问小店:爱美丽的秘密花园 http://baby-特大型不应小于  15m;  三、主要入口前的集散空地,中、小型电影院应按每座0.2计,大型、特大型电影院除应满足此要求外,且深度不应小于10m;  第2.0.2条  总平面布置应功能分区明确,人行交通与车行交通、观众流线与内部路线(工艺及管理)明确便捷,互不干扰,并应符合下  列规定:  二、一面临街的电影院,中、小型至少应有另一侧临内院空地或通路,大型、特大型至少应有另两侧临内院空地或通路,其宽度均不应  小于3.5m;  第3.1.1条  设计视点应取画面下缘中点。池座第一排观众地面至设计视点的高差不应小于1.50m及不大于2.50m。  第3.1.3条 最大视距尚宜控制在36m以内,最大值不应大于40m。    四、运动场地的长轴宜南北向布置,场地应为弹性地面。 第2.3.3条风雨操场应离开教学区、靠近室外运动场地布置。 第2.3.4条音乐教室、琴房、舞蹈教室应设在不干扰其它教学用房的位置。  三、两排教室的长边相对时,其间距不应小于25m。教室的长边与运动场地的间距不应小于25m。  第3.1.2条教学用房的平面,宜布置成外廊或单内廊的形式。 第4.1.2条广播室的窗宜面向操场布置。  第4.1.3条保健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保健室的窗宜为南向或东南向布置。  三、保健室应设洗手盆、水池和电源插座  第6.2.1条教学楼走道的净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教学用房:内廊不应小于2100外廊不应小于1800mm。  二、行政及教师办公用房不应小于1500mm。  第6.2.3条外廊栏杆(或栏板)的高度,不应低于1100mm。 第3.3.7条 化学实验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实验室宜设在一层;其窗不宜为西向或西南向布置。  第3.3.8条 物理实验室宜设仪器室、准备室、实验员室等附属用房。  第3.3.10条 生物实验室宜设准备室、标本室、仪器室、模型室、实验员室等附属用房。  第3.3.11条 生物实验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实验室的窗宜为南向或东南向布置。  二、实验室的向阳面宜设置室外阳台和宽度不小于350mm的室内窗台。  七、生物标本室宜为北向布置,  第3.4.2条 自然教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四、教室的向阳面宜设置宽度不小于350mm的室内窗台。  六、教具仪器室应设门与教室相通。  第3.4.6条 美术教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美术教室宜设北向采光,或设顶部采光。  三、教具贮存室宜与美术教室相通。  四、教室四角应各设一组电源插座,室内应设窗帘盒、银幕挂钩、挂镜线和水池。  第3.8.2条 微型电子计算机教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教室的平面宜布置为独立的教学单元。  二、微机操作台宜采用平行于教室前墙或沿墙周边布置。  三、微机操作台前后排之间净距离和纵向走道的净距离均不应小于700mm。  第3.9.3条 合班教室的地面,容纳两个班的可做平地面;超过两个班的应做坡地面或阶梯形地面。  第3.9.4条 合班教室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教室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500教室最后一排课桌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8000mm。  第3.9.5条  在计算坡地面或阶梯地面的视线升高值时,更多精华资料,请访问小店:爱美丽的秘密花园 http://baby-设计视点应定在黑板底边;隔排视线升高低宜为120前后排座位宜错位布  置 第3.9.6条  当教室设置普通电影放映室时,放映孔底面的标高与最后排座位的地面标高的高差不宜小于1800最后排地面与顶棚  或结构突出物的距离不应小于2200mm。  第3.9.7条 放映白昼电影的合班教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放映室的净宽度宜为教室长度的1/4~1/2。  第3.10.3条 体育器材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体育器材室宜靠近运动场,并宜与体育教师办公室和体育教师更衣室相邻布置。  二、体育器材室应设借物窗口和易于搬运运动器械的出入口。 第3.11.2条 阅览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阅览室应设于环境安静并与教学用房联系方便的位置。  二、教师阅览室与学生阅览室应分开设置。  第4.2.3条 教职工厕所应与学生厕所分设。  当学校运动场中心,距教学楼内最近厕所超过90m时,可设室外厕所,其面积宜按学生总人数的15%计算。  二、教室、实验室靠外廊、单内廊一侧应设窗  6.3.5 室内楼梯栏杆(或栏板)的高度不应小于900mm。室外楼梯及水平栏杆(或栏板)的高度不应小于1100mm。    第2.2.3条 托儿所、幼儿园室外游戏场地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必须设置各班专用的室外游戏场地。每班的游戏场地面积不应小于60m2。各游戏场地之间宜采取分隔措施。  二、应有全园共用的室外游戏场地,其面积不宜小于下式计算值: 室外共用游戏场地面积(m2)=180+20(N-1)  第2.2.4条 托儿所、幼儿园宜有集中绿化用地面积,并严禁种植有毒、带刺的植物。  第3.2.2条 寄宿制幼儿园的活动室、寝室、卫生间、衣帽贮藏室应设计成每班独立使用的生活单元。  第3.2.3条  单侧采光的活动室,其进深不宜超过6.60m。楼层活动室宜设置室外活动的露台或阳台,但不应遮挡底层生活用房的日照。  第3.2.4条 幼儿卫生间应满足下列规定:  一、卫生间应临近活动室和寝室,厕所和盥洗应分间或分隔,并应有直接的自然通风。  二、盥洗池的高度为0.50~0.55m,宽度为0.40~0.45m,水龙头的间距为0.35~0.4m。  三、无论采用沟槽式或坐蹲式大便器均应有1.2m高的架空隔板,并加设幼儿扶手。每个厕位的平面尺寸为0.80m×.070m,沟槽式的  槽宽为0.16~0.18m,坐式便器高度为0.25~0.30m。 第3.2.7条  音体活动室的位置宜临近生活用房,不应和服务、供应用房混设在一起。单独设置时,宜用连廊与主体建筑连通。  第3.6.4条 在幼儿安全疏散和经常出入的通道上,不应设有台阶。必要时可设防滑坡道,其坡度不应大于1∶12。  第3.6.5条 楼梯、扶手、栏杆和踏步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楼梯除设成人扶手外,并应在靠墙一侧设幼儿扶手,其高度不应大于0.60m。  二、楼梯栏杆垂直线饰间的净距不应大于0.11m。  三、楼梯踏步的高度不应大于0.15m,宽度不应小于0.26m。 第3.7.4条  阳台、屋顶平台的护栏净高不应小于1.20m,内侧不应设有支撑。护栏宜采用垂直线饰,其净空距离不应大于0.11m。    汽车库、修车库的耐火等级应分为三级, 地下汽车库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车库之间以及车库与除甲类物品库房外的其他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  汽车库,修车库(一、二级)-所有建筑物(一、二级)=10 汽车库,修车库(一、二级)-所有建筑物(三级)=12  停车场-所有建筑物(一、二级)=6  停车场-所有建筑物(三级)=8  *高层汽车库与其他建筑物之间,汽车库,修车库与高层工业、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规定值增加3m  汽车库不应与甲、乙类生产厂房、库房以及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组合建造;  当病房楼与汽车库有完全的防火分隔时,病房楼的地下 可设置汽车库。  为车库服务的下列附属建筑,可与汽车库、修车库贴邻建造,但应采用防火墙隔开,并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6.0.9 汽车疏散坡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不宜小于7m。 6.0.10 两汽车疏散出口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10m;两个汽车坡道毗邻设置时应采用防火隔墙隔开。  6.0.11 停车场的汽车疏散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停车数量不超过50辆的停车场可设一个疏散出口。    基地应与道路红线相连接,否则应设通路与道路红线相连接。 基地如有滑坡、洪水淹没或海潮侵袭可能时,应有安全防护措施 建筑物与相邻基地边界线之间应按建筑防火和消防等要求留出空地或通路。  建筑物高度不应影响邻地建筑物的最低日照要求。  第2.1.5条 基地通路出口位置  车流量较多的基地(包括出租汽车站、车场等)、其通路连接城市道路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距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点量起不应小于70m;  二、距非道路交叉口的过街人行道(包括引道、引桥和地铁出入口)最边缘线不应小于5m;  三、距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应小于10m;  四、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等建筑的出入口不应小于20m;  五、当基地通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连接; 第2.1.6条 人员密集建筑的基地  电影院、剧场、文化娱乐中心、会堂、博览建筑、商业中心等人员密集建筑的基地,  一、基地应至少一面直接临接城市道路,该城市道路应有足够的宽度,以保证人员疏散时不影响城市正常交通;  二、基地沿城市道路的长度应按建筑规模或疏散人数确定,并至少不小于基地周长的1/6;  三、基地应至少有两个以上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的(包括以通路连接的)出口;  四、基地或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应避免直对城市主要干道的交叉口;  五、建筑物主要出入口前应有供人员集散用的空地,  四、根据噪声源的位置、方向和强度,应在建筑功能分区、道路布置、建筑朝向、距离及地形、绿化和建筑物的屏障作用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以防止或减  少环境噪声  第3.2.1条 基地内通路  一、基地内应设通路与城市道路相连接。通路应能通达建筑物的各个安全出口及建筑物周围应留的空地。  二、通路的间距不宜大于160m。  三、长度超过35m的尽端式车行路应设回车场。供消防车使用的回车场不应小于12m×12m,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应小于15m×15m。  第3.2.2条通路宽度  一、考虑机动车与自行车共用的通路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不应小于7m。  二、消防车用的通路宽度不应小于3.50m。  三、人行通路的宽度不应小于1.50m。  第3.2.3条 通路与建筑物间距  基地内车行路边缘至相邻有出入口的建筑物的外墙间的距离不应小于3m。  第3.3.1条 地面和道路坡度  一、基地地面坡度不应小于0.3%;地面坡度大于8%时应分成台地,台地连接处应设挡墙或护坡。  第3.3.3条 室内外地面  建筑物底层地面应高出室外地面至少0.15m。  地下室、贮藏室、局部夹层、走道及房间的最低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  五、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净高不应小于2.20m。  七、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超过0.50m长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m。  四、每个梯段的踏步一般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 第4.2.4条栏杆  凡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栏杆高度不应小于1.05m,高层建筑的栏杆高度应再适当提高,但不宜超过1.20m;  三、栏杆离地面或屋面0.10m高度内不应留空;  卫生设备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第一具洗脸盆或盥洗槽水嘴中心与侧墙面净距不应小于0.55m;  二、并列洗脸盆或盥洗槽水嘴中心距不应小于0.70m;  三、单侧并列洗脸盆或盥洗槽外沿至对面墙的净距不应小于  1.25m;  四、双侧并列洗脸盆或盥洗槽外沿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80m;  五、浴盆长边至对面墙面的净距不应小于0.65m;  六、并列小便器的中心距离不应小于0.65m;  七、单侧隔间至对面墙面的净距及双侧隔间之间的净距:当采用内开门时不应小于1.10m,当采用外开门时不应小于1.30m;  八、单侧厕所隔间至对面小便器或小便槽的外沿之净距:当采用  内开门时不应小于1.10m,当采用外开门时不应小于1.30m。    4.0.2用地自然坡度水于5%时,宜规划为平坡式;用地自然坡度大于8%时,宜规划为台阶式。  5.0.3挡土墙、护坡与建筑的最小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居住区内的挡土墙与住宅建筑的间距应满足住宅日照和通风的要求;  2 高度大于2m的挡土墙和护坡的上缘与建筑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m,其下缘与建筑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m。  2挡土墙和护坡上、下缘距建筑2m,已可满足布设建筑物散水、排水沟及边缘种植槽的宽度要求。更多精华资料,请访问小店:爱美丽的秘密花园  http://baby-但上缘与建筑物距离还应包括挡土墙顶厚度,种植槽应可种植乔木,至少应有1.2m以上宽度,故应保证3m。  1各专业规范都明确规定最小地面排水坡度为0.3%,  2 为了便于组织用地高程至少比周边道路的最低路段高程高出0.2m,防止用地成为“洼地    4.1.7  高层建筑的底边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小于一个长边长度,不应布置高度大于5.00m、进深大于4.00m的裙房,且在此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  高层建筑之间及高层建筑与其它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m) 高-高=13  高-裙,1,2级=9  裙-裙,1,2级=6  4.3.1  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当设环形车道有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当高层建筑的沿街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应在适中位置设置穿过高层建筑的消防车道。  高层建筑应设有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通道之间的距离不宜超过80m。  4.3.2 高层建筑的内院或天井,当其短边长度超过24m时,宜设有进入内院或天井的消防车道。  4.3.4  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00m。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00m,消防车道上空4.00m以下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4.3.5  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有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不宜小于15m×15m。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18m×18m。  4.3.6 穿过高层建筑的消防车道,其净宽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00m  4.3.7 消防车道与高层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登高消防车操作的树木、架空管线等。  8.3.1 下列部位应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  8.3.1.1 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8.3.1.2 采用自然排烟措施的防烟楼梯间,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  8.3.4 剪刀楼梯间可合用一个风道,其风量应按二个楼梯间风量计算,送风口应分别设置。\  8.5.3 下列情况之一的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道应设防火阀:  8.5.3.1* 管道穿越防火分区处。  8.5.3.2 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及重要的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8.5.3.3 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  8.5.3.4 穿越变形缝处的两侧。  9.2.1 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置应急照明:  9.2.1.1 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和避难层(间)。  9.2.1.3 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和商业营业厅等人员密集的场所。  9.2.4  疏散应急照明灯宜设在墙面上或顶棚上。安全出口标志宜设在出口的顶部;疏散走道的指示标志宜设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1.00m以下的墙面上。走道疏散标志灯的间距不应大于20m。    ⑤托儿所、幼儿园及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应独立建造。当必须设置在其他建筑内时,宜设置独立的出入口。  三、应设置防烟、排烟设施。对于地下房间、无窗房间或有固定窗扇的地上房间,以及超过20m且无自然排烟的疏散走道或有直接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40m的疏散内走道,应设机械排烟设施。  第5.2.1条 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  一二级/一、二级=6  一二级/三级=7  一二级/四级=9  三级/三级=8  三级/四级=10  四级/四级=12  两座建筑相邻较高的一面的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室外疏散小巷,其宽度不应小于3.00m。 第9.3.10条 下列情况之一的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送、回风管,应设防火阀;  一、送、回风总管穿过机房的隔墙和楼板处;  二、通过贵重设备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的送、回风管道;  三、多层建筑和高层工业建筑的每层送、回风水平风管与垂直总管的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    居住区内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古树名木必须依法予以保护  (5)组团绿地的设置应满足有不少于1/3的绿地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的要求,并便于设置儿童游戏设施和适于成人游憩活动。  8.0.5.1 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人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  8.0.5.5 当居住区内用地坡度大于8%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并宜在梯步旁附设推行自行车的坡道    4.0.3 混凝土垫层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0;混凝土垫层兼面层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一般民用建筑中的混凝土垫层最小厚度可采用50mm  6.0.24 建筑物四周应设置散水、排水明沟或散水带明沟。散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散水的宽度,宜为600~1000当采用无组织排水时,散水的宽度可按檐口线放出200~300mm  6.0.24.2 散水的坡度可为3%~5%。    二、厕所应设前室,前室内宜设置洗手盆    5.2.2 进站广厅人口处应至少设一处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坡道。  3.2.3.1 旅客、车辆、行包和邮件的流线避免交叉。  3.2.3.2 进、出站旅客流线在平面或立体上分开。  5.5.2.1 行包库的位置宜靠近旅客列车的行李车处。  5.8.2 服务员室应设在候车室或旅客站台附近  检票员室应设在进、出站检票口附近  在站房出口处应设补票室  6.1.4 当综合型站房中设有锅炉房、库房、食堂时,应设置运送燃料、货物、垃圾的单独出入口    馆址应远离易燃、易爆场所,不应设在有污染腐蚀性气体源的下风向;  2.馆址应选择地势较高、场地干燥、排水通畅、空气流通和环境安静的地段;  馆区内建筑及道路应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  馆区建筑主要用房应具有良好的朝向。  库区或库房入口处应设缓冲间  每个档案库应设两个独立的出入口,且不宜采用串通或套间布置方式。  当档案库与其他用房同层布置且楼地面有高差时,应采用坡道连通。  第4.3.2条 缩微阅览室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朝向以北向为宜,避免朝西;  3.宜采用间接照明,阅览桌上应设局部照明  第4.4.3条 缩微用房宜设于首层, 应远离振源  1.静电复印室不应设于缩微用房和计算机房区域内  第4.4.6条 中心控制室宜设在首层主要入口附近  第5.3.2条 室内地面应高出室外地面,不小于0.50m,   第2.1.2条 基地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交通方便,宜面临两条城市道路;  三、环境安静,远离污染源;  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  六、不应邻近少年儿童活动密集场所  第2.2.1条 总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功能分区合理,洁污路线清楚,避免或减少交叉感染  三、应保证住院部、手术部、功能检查室、内窥镜室、献血室、教学科研用房等处的环境安静;  四、病房楼应获得最佳朝向;  第2.2.2条 医院出入口不应少于二处,人员出入口不应兼作尸体和废弃物出口。  第2.2.3条 在门诊部、急诊部入口附近应设车辆停放场地。 第2.2.4条  太平间、病理解剖室、焚毁炉应设于医院隐蔽处,并应与主体建筑有适当隔离。尸体运送路线应避免出入院路线交叉。  第2.2.7条 职工住宅不得建在医院基地内;如用地毗连时,必须分隔,另设出入口。  第2.2.6条 病房的前后间距应满足日照要求,且不宜小于12m  一、门诊、急诊,住院应分别设置出入口。  二、在门诊、急诊和住院主要入口处,必须有机动车停靠的平台及雨棚。如设坡道时,坡度不得大于1/10。  三、电梯井道不得与主要用房贴邻  二、主楼梯宽度不得小于1.65m,踏步宽度不得小于0.28m,高度不应大于0.16m.  三、主楼梯和疏散楼梯的平台深度,不宜小于2m.  第3.1.7条 通行推床的室内走道,净宽不应小于2.10m;有高差者必须用坡道相接,其坡度不宜大于1/10。  一、病人使用的厕所隔间的平面尺寸,不应小于1.10m×1.40m,门朝外开,门闩应能里外开启。  大便器旁应装置“助立拉手”。  3.1.14 厕所三、厕所应设前室,并应设非手动开关的洗手盆。  四、如采用室外厕所,宜用连廊与门诊、病房楼相接。  二、利用走道单侧候诊者,走道净宽不应小于2.10m,两侧候诊者,净宽不应小于2.70m。  第3.2.4条 妇、产科和计划生育  一、应自成一区,设单独出入口。  二、妇科和产科的检查室和厕所,应分别设置  第3.2.5条 儿科  一、应自成一区,宜设在首层出入方便之处,并应设单独出入口。  二、入口应设预检处、并宜设挂号处和配药处。  四、应设置仅供一病儿使用的隔离诊查室,并宜有单独对外出口。  五、应分设一般厕所和隔离厕所。  第3.2.6条  肠道科应自成一区,应设单独出入口、观察室、小化验室和厕所。宜设专用挂号、收费、取药处和医护人员更衣换鞋处。  第3.2.7条 处科换药室宜分无菌室和一般换药室。  第3.2.8条 门诊手术用房由手术室、准备室和更衣室组成; 第3.3.1条 急诊应部应设在门诊部之近旁,并应有直通医院内部的联系通路。  第3.3.4条 抢救室宜直通门厅,  第3.4.4条 住院用病房  一、病床的排列应平行于采光窗墙面。  二、平行二床的净距不应小于0.80m,靠墙病床床沿同墙面的净距不应小于0.60m。  三、单排病床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10m双排病床(床端)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40m。  四、病房门应直接开向走道,不应通过其它用房进入病房。 第3.4.7条 护理单元的盥洗室和浴厕  一、设置集中使16床设1个大便器和1个小便器;女厕每12床设1个大便器。  二、医护人员厕所应单独设置。  第3.4.8条 污洗室应近污物出口处,  第3.4.12条 妇、产科病房  一、妇、产二科合为一个单元时,妇科的病房、治疗室、浴厕应与产科的产休室、产前检查室、浴厕分别设置。  二、产房应自成一区,入口处应设卫生通过室和浴厕。  三、待产室应邻近产房,宜设专用厕所  六、洗手池的位置必须使医护人员在洗手时能观察临产产妇的动态。  第3.4.13条 产科的婴儿室  一、应近产房区和产休室。  二、婴儿室宜朝南,应设观察窗,  三、洗婴池应贴邻婴儿室  五、配乳室与奶具消毒室不得同护士室合用  第3.4.15条 康复病房  一、可设于相关护理单元的尽端,或单独建立护理单元  三、走道两侧墙面宜装扶墙拉手  第3.4.16条 肿瘤病房宜设于相关护理单元的尽端,或单独建立护理单元  第五节 传染病用房  第3.5.1条  20床以下的一般传染病房,宜设在病房楼的首层,并设专用出入口,但其上一层不得设置产科和儿科护理单元;20床以上,或兼收烈性传染病者,必须  单独建造病房,并与周围的建筑保持一定距离。  第3.5.2条 门诊  一、宜设在单独建造传染病房的首层;设于门诊部者应自成一区,并设单独出入口。  二、几个病种不得同时使用一间诊室。  三、平面应严格按照使用流程和洁污分区布置,病人与医护人员的通行路线以及诊查室的门宜分别设置。  四、应设隔离观察室;宜设专用化验室和发药处  第3.5.3条 传染病病房  一、平面应严格按照清洁区、半清洁区和污染区布置。  二、应设单独出入口和入院处理处。  三、需分别隔离的病种,应设单独通往室外的专用通道。  五、完全隔离房应设缓冲前室;盥洗、浴厕应附设于病房之内;并应有单独对外出口。  六、每一病区都应设医护人员的更衣室和浴厕,并应设家属探视处。  第六节 手术部  第3.6.2条 设置位置及平面布置  一、手术室应邻近外科护理单元,并应自成一区。  二、不宜设于首层;设于顶层者,  三、平面布置应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区要求  附录一: 手术部洁污分区手术部洁污分区表  污染区: (入口处以外)家属等候处, (供应与准备)石膏室、会议会诊室  半清洁区: (供应与准备)换鞋处、衣帽领发处更衣室、浴厕,敷料制作室洗涤室、杂物贮藏室  清洁区: (供应与准备)护士室、医生休息室,值班室,麻醉室、麻醉器械室消毒室、消毒品贮藏室,准备室,  (术后监护)苏醒室,术后监护室, (一般手术)一般手术室清创抢救室洗手室  无菌区: (无菌手术)无菌手术洗手室 (洁净手术)洁净手术室洗手室  污染区: 污物室  第十节 病理科  一、病理解剖室宜和太平间合建,与停尸室宜有内门相通;并应设工作人员更衣及淋浴设施。  第3.14.1条 血库  一、宜临近手术部,并不得与产生放射线的用房贴邻。  二、由贮血、配血、清洗、消毒等室组成;规模较大者贮血与配血室宜分室,与走道之间应设前室。  第3.15.1条 药房设置  一、医院规模较大者,门急诊药房与中心药房宜分别设置;医院规模较小者,可集中设一药房。  二、药库和中药煎药处均应单独设置。  第3.15.2条 门诊、急诊药房  一、中、西药房宜分开设置。  二儿科和各传染病科门诊宜设单独发药处。  三、服务窗口中距不应小于1.20m。  四、中药贮药室应通中药配方室。  五、西药调剂室可与西药配方室合用,普通制剂室、分装室应贴邻调剂室。  六、无急诊药房应设急诊专用发药处。  三、中药加工整理处和晒药场应近中药库  第十六节 中心(消毒)供应室  三、消毒室应贴邻贮存、分发室,并宜有传递窗相通。  四、清洗室应分别设置通用和专用洗涤池。  第3.17.1条 营养厨房  一、应在入口处设置营养办公室、配餐室和餐车停放室(处),并应有冲洗和消毒餐车的设施。  二、严禁设在有传染病科的病房楼内。  三、独立建造的营养厨房应有便捷的联系廊;设在病房楼中的营养厨房应避免蒸气、噪声和气味对病区的窜扰。  第3.17.2条 洗衣房  一、平面布置应符合收受、分类、浸泡消毒(传染科应单独设置)、洗衣、烘干、整补、熨烫、折叠、贮存、分发的工艺流程。  二、污衣入口和洁衣出口处应分别设置。  三、宜单独设置更休息和浴厕。  第4.0.5条 安全出口  一、在一般情况下,每个护理单元应有二个不同方向的安全出口。 第4.0.7条 供氧房宜布置在主体建筑的墙外;并应远离热源、火源和易燃、易爆源。    三、在城镇的基地应至少一面临接城镇道路,其长度应满足基地内组织各功能区的出入口、客货运输、防火疏散及环境卫生等要求。  二、主要出入口必须明显,并能引导旅客直接到达门厅。主要出入口应根据使用要求设置单车道或多车道,入口车道上方宜设雨棚。  三、应合理划分旅馆建筑的功能分区,组织各种出入口,使人流、货流、车流互不交叉。  四、在综合性建筑中,旅馆部分应有单独分区,并有独立的出入口;对外营业的商店、餐厅等不应影响旅馆本身的使用功能。  五、总平面布置应处理好主体建筑与辅助建筑的关系。对各种设备所产生的噪声和废气应采取措施,避免干扰客房区和邻近建筑  第3.1.6条 锅炉房、冷却塔等不宜设在客房楼内,如必须设在客房楼内时,应自成一区  三、主要乘客电梯位置应在门厅易于看到且较为便捷的地方  四、相邻客房之间的阳台不应连通。  第3.3.1条 门厅。  一、门厅内交通流线及服务分区应明确,对团体客人及其行李等,  可根据需要采取分流措施;总服务台位置应明显。  第3.3.3条 会议室。  二、会议室的位置、出入口应避免外部使用时的人流路线与旅馆内部客流路线相互干扰。  三、会议室附近应设盥洗室。  二、旅馆商店的位置、出入口应考虑旅客的方便,并避免噪声对客房造成干扰。  二、厨房的位置应与餐厅联系方便,并避免厨房的噪声、油烟、气味及食品储运对公共区和客房区造成干扰。  二、洗衣房的平面布置应分设工作人员出入口、污衣入口及洁衣出口,并避开主要客流路线。  二、职工用房的位置及出入口应避免职工人流路线与旅客人流路线互相交叉。  二、走道、门厅、餐厅、宴会厅、电梯厅等公共场所应设供清扫设备使用的插座。    第2.0.1条 宿舍用地宜选择有日照条件,通风良好,场地干燥,便于排水的地段;应避免噪声和各种污染源的影响  第2.0.5条 宿舍区内应避免过境汽车穿行。  第3.3.6条 宿舍内宜在主要出入口设置管理室、  第4.0.3条 每居室内设电气插座不应少于两处。公共活动室、盥洗室应设单相三孔插座。    3.1.2 馆址应选择位置适中、交通方便、环境安静、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较有利的地段。  3.1.3 馆址与易燃易爆、噪声和散发有害气体、强电磁波干扰等污染源的距离  3.1.4 图书馆当与其它建筑合建时,必须自成一区,单独设置出人口。  3.2.2  交通组织应做到人、车分流,道路布置应便于人员进出、图书运送、装卸和消防疏散。馆的主出人口应为残疾人和老年人等行动不便者设置坡道、扶手等设施。  3.2.3 设有少年儿童阅览区的图书馆,该区应有单独的出人口,室外应有设施较完善的儿童活动场地。  4.1.2  图书馆的建筑布局应与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相适应,合理安排采编、收藏、外借、阅览之间的运行路线,使读者、管理人员和书刊运送路线便捷畅通,互不干扰。  4.1.8 设备机房,不宜与阅览室毗邻  4.1.9 进行无障碍设计  4.2.7设工作人员更衣室、清洁室和专用厕所,但不得设在书库内。  4.2.9 书库内工作人员专用楼梯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0.80m,坡度不应大于45 °  4.3 阅览室防止阳光直晒。东西向开窗时,应采取有效的遮阳措施。  4.3.4 据工作需要在人口附近设管理(出纳)台和工作问,  4.3.5 被过往人流穿行,独立使用的阅览空间不得设于套间内。  4.3.6 开放时间长的阅览室宜邻近门厅布置。  4.3.8 书库应毗邻布置。阅览和库房之间应设缓冲区,并设分区门  4.3.11 集体和个人使用的音像资料视听室宜自成区域,便于单独使用和管理,与其他阅览室之间互不干扰。  4.3.15 少年儿童阅览室应与成人阅览区分隔,单独设出人口,并应设儿童活动场地。  4.3.16 盲人读书室应设于图书馆底层交通方便的位置,并和盲文书库相连通。  4.3.17 各阅览区老年人及残疾读者的专用阅览座席应邻近管理(出纳)台布置  4.4.2 目录检索空间应靠近读者出人口,并与出纳空间相毗邻。当与出纳共处同一空间时,应有明确的功能分区。  如利用过厅、交通厅或走廊设置目录柜时,查目区应避开人流主要路线。  4.4.7  中心(总)出纳台应毗邻基本书库设置。出纳台与基本书库之间的通道不应设置踏步;当高差不可避免时,应采用坡度不大于1:8的坡道。  4.5.3 寄存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位置应在读者出入口附近;  3寄存处的出入口宜与读者主出入口分开。  2门厅、休息处、走廊兼作陈列空间时,不应影响交通组织和安全疏散;  3陈列室应采光均匀,防止阳光直射和眩光。  4.5.5 报告厅应符合下列规定:  1300座位以上规模的报告厅应与阅览区隔离,独立设置 2报告厅,宜设专用的休息处、接待处及厕所;  3与阅览区毗邻独立设置时,应单独设出人口,避免人流对阅览区的干扰;  7公用厕所中应设供残疾人使用的专门设施。  4.6.3 采编用房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位置应与读者活动区分开,与典藏室、书库、书刊人口有 便捷联系;  2平面布置应符合采购、交换、拆包、验收、登记、分类、编目和加工等工艺流程的要求;  3拆包间应邻近工作人员入口或专设的书刊人口。进书量大者,人口处应设卸货平台;  4.6.4 典藏用房应符合下列规定:  l当单独设置时,应位于基本书库的人口附近;  4.6.8 美工用房最好北向布置,工作间内应设置给排水设施,或设小洗手间与之毗邻  6.2.3珍善本书库、特藏库,应单独设置防火分区  6.4.1图书馆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并应分散设置。  6.4.4超过300座位的报告厅,应独立设置安全出口,并不得少于两个。    居住区内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古树名木必须予以保护 5.0.2.3宅侧面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条式住宅,多层之间不宜小于6m;高层与各种层数住宅之间不宜小于13m;  5.0.3.2面街布置的住宅,其出入口应避免直接开向城市道路和居住区级道路  5.0.5.2 无电梯住宅不应超过六层  8.0.5.1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人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人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50m时,应设不小于  4m×4m的消防车通道。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  8.0.5.4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2.5m,纵坡不应大于2.5%;  8.0.5.5当居住区内用地坡度大于8%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并宜在梯步旁附设推行自行车的坡道;  9.0.3当自然地形坡度大于8%,居住区地面连接形式宜选用台地式,台地之间应用挡土墙或护坡连接。    3.2.4 大中型汽车库的库址,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特大型汽车库库址,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3个,并应设置人流专用出入口。各汽车出入口之间的净距应大于15m。出入口的宽度,双向行驶时不应小于7m,单向行驶时不应小于5m。  3.2.7 特大、大、中型汽车库的库址出入口应设于城市次干道,不应直接与主干道连接。  3.2.8 汽车库库址的车辆出入口,距离城市道路的规划红线不应小于7.5m,并在距出入口边线内2m处作视点的120°范围内至边线外7.5m以上不应有遮挡视线障碍物  3.2.9 库址车辆出入口与城市人行过街天桥、地道、桥梁或隧道等引道口的距离应大于50m;距离道路交叉口应大于80m。  4.1.6 汽车库内坡道严禁将宽的单车道兼作双车道  3.2.11 地下汽车库的排风口应设于下风向,排风口不应朝向邻近建筑物和公共活动场所,  汽车库内通车道的最大坡度:微小型车15%; 中型车12%; 大型车10%; 铰接车8%  4.1.8 汽车库内当通车道纵向坡度大于10%时,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缓坡。其直线缓坡段的水平长度不应小于3.6m,缓坡坡度应为坡道坡度的1/2。曲线  缓坡段的水平长度不应小于2.4m,  《饮食建筑设计规范》  2.0.2 饮食建筑严禁建于产生有害、有毒物质的工业企业防护地段内;与有碍公共卫生的污染源应保持一定距离  2.0.4 在总平面布置上,应防止厨房(或饮食制作间)的油烟、气味、噪声及废弃物等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  一、副食粗加工宜分设肉禽、水产的工作台和清洗池,粗加工后的原料送人细加工间避免反流  二、冷荤成品应在单间内进行拼配,在其入口处应设有洗手设施的前室;  三、冷食制作间的入口处应设有通过式消毒设施    1一、二级汽车站进站口、出站口应分别独立设置,出站口宽度均不应小于4m  2汽车进站口、出站口与旅客主要出入口应设不小于5m的安全距离,并应有隔离措施  3汽车进站口、出站口距公园、学校、托幼建筑及人员密集场所的主要出人口距离不应小于20m  4汽车进站口、出站口应保证驾驶员行车安全视距    3.1.5 疗养院主要建筑物的坡道。出人口、走道应满足使用轮椅者的要求  3.2.1 疗养院疗养员活动室必须光线充足,朝向和通风良好。   3.7.2 阳台栏杆设计应防止儿童攀登,栏杆的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0.11m;放置花盆处必须采取防坠落措施。  3.7.3 低层、多层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05m,中高层、高层住 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  10m。  4。1.3 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扶手  高度不应小于0.90m。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时,其扶手高度  不应小于1.05m。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0.11m。
&&&&&&&&&&&&&&&&&&&&&&&&&&&&&&&&&&&&&&&&&&&&&&&&&&&&&&&&&&&&&&&&&&&&&&&&&&&&&&&&&&&&&&&&&&&&&&&&&&&&&&&&&&&&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场地共用协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