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会步vr视频能用3d电视放吗的后尘吗

您好,分享的企鹅
VR最大挑战: 要引起人们的共鸣 不能步3D电视的后尘
VR产业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还在等待爆发的时刻。而业内人士们正在为此努力。日前,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临海城市派洛斯福德牧场(Rancho Palos Verdes)举办的GamesBeat 2016大会上,包括Survios的联合创始人及首席创意官詹姆斯·易立夫(James Iliff)、Limitless的创始人汤姆·萨诺奇(Tom Sanocki)和Three One Zero 首席执行官兼创意总监亚当·奥思(Adam Orth)在内的几位VR初创公司老板一致认为:VR不会步3D电视的后尘。VR必须发展为主流媒体,而不只是一时的流行。分析师们预计:到2020年,VR将创收400亿美元。但是,对于正在奋斗的VR初创公司来说,这一美好未来显得过于遥远。目前的VR设备呈“三足鼎立”之势:Oculus的Rift和HTC的Vive已经上市,而PlayStation VR将于今年10月13日首发。亚当·奥思认为:PS VR将靠游戏建立优势。但他并不看好VR游戏。“我觉得Oculus将最终胜出。因为AR/VR游戏成不了气候。”他说,“类似Instagram这样的社交媒体才能带动VR发展。”而脸书公司旗下的Oculus已经占尽先机。他注意到,Instagram这类媒体具备娱乐性、社交性和艺术性。这是能够吸引所有人的体验。而VR还在等待能够带动爆发性增长,向大众推广这一技术的软件。VR需要像《精灵宝可梦:GO》那样一夜成名,让主流人群兴奋,赢得世界的关注。萨诺奇回忆第一次拿起iPhone的那一刻时说道,“VR需要让用户感受到同样的神奇。” “VR这一空间媒体具备很高的亲和力。”易立夫说,“它能满足玩家的天然欲望,带他们进入传统游戏无法涉及的领域。”VR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并不局限于游戏。“VR可以向多领域发展。”萨诺奇表示,“VR不一定要互动,可以借鉴电影、游戏甚至演唱会的经验。问题在于如何引起观众的共鸣。”奥斯坚信:“VR不会失败。”他的公司正辗转于多个IP,一定要找到能一鸣惊人的原创项目。而其他公司还在等待全世界都为VR激动的那一刻。本文由腾讯游戏频道独家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更多创业资讯,请关注大楚创业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搜索dachucy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cathyli]
热门搜索:
热门排行焦点今日热评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VR会步3D电视的后尘吗? _滚动新闻_新闻_赛迪网
VR会步3D电视的后尘吗?
然而,与3D电视相比,它拥有着一张王牌——VR提供的观影感受是目前最好的IMAX电影都无法比拟的。
发布时间: 13:38&&&&&&&&来源:赛迪网-中国电子报&&&&&&&&作者:高阳
&39个涨停板&、&股价最高峰到达327元&、&总市价高达400亿元&,拥有这一系列注脚的暴风科技在一年多来凭借着&VR生态圈&赚足了眼球。VR的火热让业界迫不及待地为2016年贴上了&VR元年&的标签,这不禁要人遥想起7年前的&3D电视元年&&&同样的热门关注、同样的各大企业纷纷涉足。然而时过境迁,3D电视却悄然淡出了公众的视野,历数其边缘化的过程,不知能否为VR提供前车之鉴?
带眼镜的3D电视来去匆匆
在&靠概念驱动&的电视业界,新技术、新噱头都能成为彩电企业市场的营销点。2009年好莱坞科幻大片《阿凡达》的热映让3D视觉技术成为爆点,国内外彩电厂商纷纷跟进,使2010年成为&3D电视元年&。
在市场方面,随着各大彩电品牌对于3D技术的大幅宣传,消费者对3D电视的认知度迅速提高,在当年就超过了80%。同时3D技术在彩电上的应用也迅速成熟。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的3D电视出货量约480万台,渗透率约12%,2012年出货量则增至978万台,渗透率达23%。
厂家方面,彩电上下游企业纷纷开始用&3D概念&抢占市场:如三星、LG在2010年初迅速发布了3D新品,而索尼更是借&3D世界杯&的概念试图在内容制作上占据主动;同时,三星、LG两大品牌各自确立自己的技术流派&&快门式技术和偏光式技术,并纷纷拉拢国内彩电企业成立联盟。一时间,&门派之争&狼烟四起,成为热门话题,包括海信、创维在内的很多电视厂商负责人都认为,3D功能将成为未来电视的标准配置。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各彩电企业纷纷准备为3D技术流派&鹿死谁手&而摩拳擦掌之时,3D电视的销售量却突然来了一个高开低走&&据中怡康数据显示,从2013年3D电视销售量达到2000万台的顶峰后,便出现了&腰斩式&的大幅下降:2014年3D电视销售量直降至1100万台,而2015年全年的3D电视销售量仅为500万台。到今年初,据DTG官网报道,三星和LG均计划逐步淘汰3D电视技术。三星将不再在新产品中安装3D功能,而LG也计划将其产品线中3D电视的数量减半。同时,飞利浦也将和LG一样,将重心投向OLED电视,其产品战略及规划的负责人Danny Tack甚至宣称:&带眼镜的3D电视已经死了。&
裸眼3D电视叫好不叫座
&3D这项技术本身并没问题。&中怡康黑电研究中心总经理彭显东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说道,但是在和电视结合之后,成品却略显粗糙。&3D电视产业发展不及预期,与3D显示方式收看舒适度不佳有极大的关系,不论是快门式还是偏光式3D电视,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总会借助3D眼镜。除了额外的设备带来的不便之外,长时间的观看还会带来头晕、目眩等不适,极大束缚了3D的应用领域。
&其次,可供消费者选择的3D电视内容也很少。&彭显东进一步解释道,由于目前3D片源严重匮乏,收看3D电视频道,还需要高清机顶盒、3D蓝光DVD播放器等设备,加之3D收视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使得消费者在购买之初便望而却步。对此,负责飞利浦产品战略及规划的高管Danny Tack表示,不仅3D资源比较匮乏,而且没有人真正在意3D效果,更重要的是3D功能还会让电视本身变得更加复杂,而用户想要的只是简简单单的观看体验。
市场研究机构IHS的最新报告指出,由于内容、价格和技术问题,3D电视是一个失败的产品。人们必须佩带眼镜才能观看3D电视,而消费者对此并不买账。
针对3D眼镜的短板,部分厂家开始尝试升级&裸眼3D&电视技术&&通过在液晶面板上加上特殊的精密柱面透镜屏,将经过编码处理的3D视频影像独立送入人的左右眼来产生立体效果,可以使用户无需借助立体眼镜即可体验立体感觉,同时能兼容2D画面。
&但是,它却碰上了VR。&彭显东表示,电视技术的发展需要充分考虑到市场需求,&当3D技术在电影领域受到热捧时,生硬地将其强加在电视上很容易遇到&水土不服&的情况。&一方面,由于当下大尺寸电视成本居高不下,一般的家用彩电又很难达到院线屏幕的效果,使得裸眼3D电视出现&叫好不叫座&的情况;而另一方面,由于时下VR应用设备与一般3D电视相比更能为用户提供&身临其境&的体验,使得裸眼3D电视好容易摆脱备受诟病的额外设备后,不禁感慨生不逢时。随着市面上能看到的3D电视越来越少,3D功能似乎即将在未来的电视阵容中消失。
VR会步3D电视的后尘吗?
而就像当年许多电视厂商纷纷押宝3D电视一样,VR再次成为企业押宝的风口。日前,国外VR媒体RoadtoVR发布了关于中国虚拟现实头盔市场的调查报道,报道称,VR手机盒子每天的零售销量达到1000台,而每天分销到渠道的数量更是达到10000台。目前,电视厂商、手机厂商以及上游面板厂商均在国内掀起了一场VR投资热,不到两年间,上百家VR公司相继成立,中国已经成为VR的一片热土。
尽管有着和3D电视类似的短板&&片源少、额外设备、佩戴不适以及成本高昂等。在设备方面,移动VR设备还很不成熟,PC端VR头盔体验较好,但目前全球不足1%的PC能够支持它的顺畅运行。而且现在绝大多数VR头盔仍不能彻底解决&长时间观看会出现不适&的问题;在内容方面,技术标准尚未统一。亦如同当年3D电视的流派之争,在整个VR产业链中,各种技术手段风起云涌,厂商各自为政;在受众方面,VR需要比3D电视花费更多功夫去培育观众。当3D电视面世时,人们已经接触3D电影好多年。但是,对于VR的概念,很难让消费者一时理解并接受。
然而,与3D电视相比,它拥有着一张王牌&&VR提供的观影感受是目前最好的IMAX电影都无法比拟的。如果各VR技术公司和内容供应商能够持续为观众提供这种核心体验,那么观众也许能够逐渐接受并忽略其缺点。因此,VR的未来究竟发展如何,还需我们拭目以待。
关键词阅读:
1(共条评论)
2(共条评论)
3(共条评论)
4(共条评论)
5(共条评论)
数字化已成为未来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企业...
联系我们:
广告发布:
方案、案例展示:
京ICP000080号 网站-3
&&&&&&&&京公网安备45号您的位置:
 而就像当年许多电视厂商纷纷押宝3D电视一样,VR再次成为企业押宝的风口。日前,国外VR媒体RoadtoVR发布了关于中国虚拟现实头盔市场的调查报道,报道称,VR手机盒子每天的零售销量达到1000台,而每天分销到渠道的数量更是达到10000台。目前,电视厂商、手机厂商以及上游面板厂商均在国内掀起了一场VR投资热,不到两年间,上百家VR公司相继成立,中国已经成为VR的一片热土。
“39个涨停板”、“股价最高峰到达327元”、“总市价高达400亿元”,拥有这一系列注脚的暴风科技在一年多来凭借着“VR生态圈”赚足了眼球。VR的火热让业界迫不及待地为2016年贴上了“VR元年”的标签。  这不禁让人遥想起7年前的“3D电视元年”——同样的热门关注、同样的各大企业纷纷涉足。然而时过境迁,3D电视却悄然淡出了公众的视野,历数其被边缘化的过程,不知能否为VR提供前车之鉴?  带眼镜的3D电视来去匆匆  在“靠概念驱动”的电视业界,新技术、新噱头都能成为彩电企业市场的营销点。2009年好莱坞科幻大片《阿凡达》的热映让3D视觉技术成为爆点,国内外彩电厂商纷纷跟进,使2010年成为“3D电视元年”。  在市场方面,随着各大彩电品牌对于3D技术的大幅宣传,消费者对3D电视的认知度迅速提高,在当年就超过了80%。同时3D技术在彩电上的应用也迅速成熟。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的3D电视出货量约480万台,渗透率约12%,2012年出货量则增至978万台,渗透率达23%。  厂家方面,彩电上下游企业纷纷开始用“3D概念”抢占市场:如三星、LG在2010年初迅速发布了3D新品,而索尼更是借“3D世界杯”的概念试图在内容制作上占据主动;同时,三星、LG两大品牌各自确立自己的技术流派——快门式技术和偏光式技术,并纷纷拉拢国内彩电企业成立联盟。一时间,“门派之争”狼烟四起,成为热门话题,包括海信、创维在内的很多电视厂商负责人都认为,3D功能将成为未来电视的标准配置。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各彩电企业纷纷准备为3D技术流派“鹿死谁手”而摩拳擦掌之时,3D电视的销售量却突然来了一个高开低走——据中怡康数据显示,从2013年3D电视销售量达到2000万台的顶峰后,便出现了“腰斩式”的大幅下降:2014年3D电视销售量直降至1100万台,而2015年全年的3D电视销售量仅为500万台。到今年初,据DTG官网报道,三星和LG均计划逐步淘汰3D电视技术。三星将不再在新产品中安装3D功能,而LG也计划将其产品线中3D电视的数量减半。同时,飞利浦也将和LG一样,将重心投向OLED电视,其产品战略及规划的负责人Danny Tack甚至宣称:“带眼镜的3D电视已经死了。”  裸眼3D电视叫好不叫座  “3D这项技术本身并没问题。”中怡康黑电研究中心总经理彭显东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说道,但是在和电视结合之后,成品却略显粗糙。”3D电视产业发展不及预期,与3D显示方式收看舒适度不佳有极大的关系,不论是快门式还是偏光式3D电视,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总会借助3D眼镜。除了额外的设备带来的不便之外,长时间的观看还会带来头晕、目眩等不适,极大束缚了3D的应用领域。  “其次,可供消费者选择的3D电视内容也很少。”彭显东进一步解释道,由于目前3D片源严重匮乏,收看3D电视频道,还需要高清机顶盒、3D蓝光DVD播放器等设备,加之3D收视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使得消费者在购买之初便望而却步。对此,负责飞利浦产品战略及规划的高管Danny Tack表示,不仅3D资源比较匮乏,而且没有人真正在意3D效果,更重要的是3D功能还会让电视本身变得更加复杂,而用户想要的只是简简单单的观看体验。  市场研究机构IHS的最新报告指出,由于内容、价格和技术问题,3D电视是一个失败的产品。人们必须佩带眼镜才能观看3D电视,而消费者对此并不买账。  针对3D眼镜的短板,部分厂家开始尝试升级“裸眼3D”电视技术——通过在液晶面板上加上特殊的精密柱面透镜屏,将经过编码处理的3D视频影像独立送入人的左右眼来产生立体效果,可以使用户无需借助立体眼镜即可体验立体感觉,同时能兼容2D画面。  “但是,它却碰上了VR。”彭显东表示,电视技术的发展需要充分考虑到市场需求,“当3D技术在电影领域受到热捧时,生硬地将其强加在电视上很容易遇到‘水土不服’的情况。”一方面,由于当下大尺寸电视成本居高不下,一般的家用彩电又很难达到院线屏幕的效果,使得裸眼3D电视出现“叫好不叫座”的情况;而另一方面,由于时下VR应用设备与一般3D电视相比更能为用户提供“身临其境”的体验,使得裸眼3D电视好容易摆脱备受诟病的额外设备后,不禁感慨生不逢时。随着市面上能看到的3D电视越来越少,3D功能似乎即将在未来的电视阵容中消失。  VR会步3D电视的后尘吗?  而就像当年许多电视厂商纷纷押宝3D电视一样,VR再次成为企业押宝的风口。日前,国外VR媒体RoadtoVR发布了关于中国虚拟现实头盔市场的调查报道,报道称,VR手机盒子每天的零售销量达到1000台,而每天分销到渠道的数量更是达到10000台。目前,电视厂商、手机厂商以及上游面板厂商均在国内掀起了一场VR投资热,不到两年间,上百家VR公司相继成立,中国已经成为VR的一片热土。  尽管有着和3D电视类似的短板——片源少、额外设备、佩戴不适以及成本高昂等。在设备方面,移动VR设备还很不成熟,PC端VR头盔体验较好,但目前全球不足1%的PC能够支持它的顺畅运行。而且现在绝大多数VR头盔仍不能彻底解决“长时间观看会出现不适”的问题;在内容方面,技术标准尚未统一。亦如同当年3D电视的流派之争,在整个VR产业链中,各种技术手段风起云涌,厂商各自为政;在受众方面,VR需要比3D电视花费更多功夫去培育观众。当3D电视面世时,人们已经接触3D电影好多年。但是,对于VR的概念,很难让消费者一时理解并接受。  然而,与3D电视相比,它拥有着一张王牌——VR提供的观影感受是目前最好的IMAX电影都无法比拟的。如果各VR技术公司和内容供应商能够持续为观众提供这种核心体验,那么观众也许能够逐渐接受并忽略其缺点。因此,VR的未来究竟发展如何,还需我们拭目以待。
扫描关注沙发管家微信
“扫一扫”微信登录您现在的位置:&&>&&>&
3D电视/频道已夭折 4K/VR成为“接力棒”
作者:常星阁 &&&来源:常话短说&&&发布时间: 14:03:42
&  【流媒体网】摘要:今年CES2017上,主流品牌厂商已经决定不推出带有3D功能的电视机。这意味着3D技术在电视机行业昙花一现后,新技术的涌现直接宣布了它的死刑。
  最近消息称,三星公开宣布旗下电视新品将不再支持3D功能。LG和索尼也宣布,自今年起,不会再生产支持播放3D影视内容的电视机新品。Vizio、夏普和TCL等都已将3D技术从各自产品中剔除出去。
  今年CES2017上,主流品牌厂商已经决定不推出带有3D功能的电视机。这意味着3D技术在电视机行业昙花一现后,新技术的涌现直接宣布了它的死刑。
  虽然电影院3D电影还有点小热闹,不够跟IMAX相提并论呢,那。。。
  1|3D就这样夭折
  2009年《阿凡达》上映创下全球票房纪录,带动3D观影席卷全球。电视机厂商纷纷将工程技术资源和营销资源向3D技术倾斜,希望透过这项技术规格,刺激疲软的电视销售。
  然而事与愿违,几年发展下来,3D电视不仅没能冲出一片天,还遭到各大厂牌遗弃。3D内容、3D电视、3D频道、3D点播、3D眼镜、3D芯片、3D公司等整个产业链发了疯样,迅速吹泡泡。
  央视开办了3D试验频道,现在仍然正常播放着,但是从收视情况来看,不那么奏效;再来看看3D点播专区,IPTV/OTT/VOD都开办了3D专区,但从内容源来看更新非常慢。
  总之一句话,内容源不够啊。
  消费者热情消减,而电视机厂商也是苦不堪言,领头羊三星、LG、索尼、夏普同样也押宝失败。毕竟现在选择电视,3D功能不是选择的关键。
  有数据显示,3D电视的销售量从2012年起直线下降,2012年市占率还有23%,2015年剩16%,2016年更只剩下8%。连同支持3D功能的蓝光播放器也跟着走衰,占蓝光播放器总销售量从40%到2015年跌落25%,2016年只剩11%。
  裸眼3D技术曾被寄予厚望,少数厂商曾推出裸眼3D电视,也未能引起回响。由于裸眼3D技术存在着与现有的LCD液晶工艺不兼容的问题,并且一直都没有得到解决,同时由于用户体验并不好也导致3D电视口碑和销量日渐走低。Sky
Media曾外销裸眼3D电视,但2016年宣告破产。
  2|4K/VR成为新推动力
  当前4K、HDR、量子/OLED,甚至是智能技术已经和屏幕尺寸一起,成了用户最看重的因素,也许是这些新技术的进步和推动,以及各自的忽悠导致了3D的夭折,也有人说是核心是不人性化,且并未带来那么兴奋的新体验。
  制片方们选择将重心放到超高画质(UHD)、高动态范围(HDR)内容,也让市场趋势快速转变。这让3D相关节目和内容更加缺乏,毕竟制片方选择这个4K来钱快,也相对成熟,效果也更容易接受。事实也证明,这种做法现在看来是正确的,4K电视已基本获得市场和用户的广泛认可。
  还有人说,VR取代3D电视,会步3D电视的后尘吗?看看很多VR平台有大量的3D内容+VR眼镜,看起来解放双手。
  VR与3D有共同之处,二者存在着很多的相识点,都需要佩戴&眼镜&,都是标榜着沉浸式体验,同时VR目前也面临着容易头晕、资源缺乏、体验不佳等早期问题。
  不同之处:相比3D电视的局限性,VR技术则要广泛得多,同时效果也是更加的震撼,更别提现在一些十分简易的VR头戴已经能拥有不错的视觉体验了。如今进军VR领域的厂商也是五花八门,大大小小、各行各业的厂商均有涉足,有国际巨头,也有创业公司,做硬件、玩软件的也都有,,搞VR内容的,VR平台的,VR终端、VR摄像、VR技术、VR芯片等,这点更是3D电视技术比不了的。
  看到VR忽然想起多年前电视厂商纷纷押宝3D电视一样,VR再次成为企业押宝的风口。各链条均在国内掀起了一场VR投资热,成百上千家VR公司相继成立,中国已经成为VR的一片热土。
  第一批及第二批成立的公司倒闭的倒闭,关门的关门,裁员的裁员,VR进入冷静期,一些优质的VR内容、技术公司进入资本的视野。
  尽管有着和3D电视类似的短板&&片源少、额外设备、佩戴不适以及成本高昂等。但小编认为:移动VR一定会趋势化,广电把4K/VR作为产品抢占制高点,它也会成为标准的三端:TV端、APP端、VR端。
  当前需要一批秉承专业主义的人们,努力提升VR产品的有效使用时长,解决好重量、体验、眩晕的问题,且要有耐力支撑到VR,还是有前途的,希望它不要步了3D的后尘。
责任编辑:刘雅
版权声明:凡来源标注有“流媒体网”字样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站,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流媒体网”。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本站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
上一篇互动电视:
关注流媒体微信iptvott
运 营 商:
合作媒体:
合作伙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田凉介疑步龟梨后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