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英雄马永顺的事迹表明英雄的创业事迹

大山的主人——记林业老英雄马永顺--《国土绿化》2000年01期
大山的主人——记林业老英雄马永顺
【摘要】:正 黑龙江森工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国有林区,施业区面积达1100万公顷。这块广袤的神奇土地不仅承担着为国家提供木材的重要任务,而且还是黑龙江省许多重要扛河的发源地。浩翰的林海北御西伯利亚寒流、蒙古高原寒风,南阻太平洋热浪,西防黄沙进犯,成为东北、华北的天然生态屏障。50年来,林区建设者艰苦创业,奋力拚搏,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凯歌。马永顺就是他们中的一位杰出代表。
【关键词】:
【分类号】:K828.1【正文快照】:
黑龙江森工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国有林区,施业区面积达1100万公顷。这块广袤的神奇土地不仅承担着为国家提供木材的重要任务,而且还是黑龙江省许多重要江河的发源地。浩翰的林海北御西伯利亚寒流、蒙古高原寒风,南阻太平洋热浪,西防黄沙进犯,成为东北、华北的天然生态屏障。50年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J];内蒙古林业;2011年07期
何光禹;;[J];中国林业;2011年14期
;[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张蕾;肖忠文;;[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J];科技传播;2011年14期
简大为;李琴;;[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11年09期
;[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刘晓辉;;[J];内蒙古林业;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滕兰花;;[A];“孙中山北伐与梧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A];第三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N];人民日报;2005年
新华社记者
孙英威;[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雒晓春 本报记者  王悦森 万冲;[N];黑龙江日报;2006年
新华社记者
孙英威;[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李景才;[N];中国绿色时报;2006年
张晓华;[N];中国民族报;2003年
本报记者 余明 实习生 李蕾 ;[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熊久坤;[N];中国贸易报;2000年
李顺平;[N];中国信息报;2006年
朱海超;[N];中国特产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在林业英雄马永顺事迹报告会上的讲话-伊春文明网
当前位置: →
→ &&→&创建活动浏览:在林业英雄马永顺事迹报告会上的讲话
在林业英雄马永顺事迹报告会上的讲话
      在林业英雄马永顺事迹报告会上的讲话
各位老师、同学们:
&&&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中央批准,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等11个部门在全国组织开展了评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活动。马永顺是林业战线的一面旗帜,他曾先后获得过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大绿化标兵、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等诸多荣誉,这不仅是铁力林业局的光荣,也是伊春林区的光荣。马永顺是全市人民、全国林业战线乃至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更是青少年学习的榜样。在新的历史时期,举行青少年学习林业老英雄马永顺事迹报告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 马永顺精神是红松精神、是伊春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全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号召全市未成年人学习马永顺精神,用马永顺精神教育未成年人,就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学习马永顺精神,就是要学习马永顺的祖国至上精神、新愚公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要通过学马永顺精神、讲马永顺故事、唱马永顺歌曲、写马永顺心得,做好未成年人德育教育工作,在未成年人中掀起学习马永顺精神热潮。要让马永顺精神入耳、入脑、入心,使未成年人成为马永顺式的有道德的人,让他们学会做人,做事,学会对待人,对待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他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靠的接班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成为建设生态的主力军,成为绿色森林的捍卫者。同时,要学习马永顺生命不息、造林不止的精神,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发展家乡,热爱生态、建设生态、发展生态,把一个开发初期的小兴安岭还给中国,还给世界,还给人类。也把伊春精神、红松精神和马永顺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更好更快发展。&&& 我市林业老英雄马永顺是林业战线的一面旗帜,他先伐木后种树、为大山“还帐”的事迹在广大林区广为流传,生前曾16次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朱F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十大绿化标兵等荣誉称号,并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全球500佳生态环境奖。他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马永顺精神。他的精神鼓舞了几代林区人。马永顺应该成为我们广大未成年人学习的榜样,他的事迹应该为我们所熟知,他的精神应该为我们所学习,他的追求应该为我们所为之奋斗。大力学习弘扬马永顺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是学习弘扬马永顺精神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迫切需要。去年,我市召开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启动了创建文明城的步伐,今年迎来了创建活动关键之年。在这重要的时间段,在全社会掀起学习弘扬马永顺精神热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将进一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大力提升干部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激发广大群众投身林区建设的热情,把学英雄、学模范、学先进转化为支持家乡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步步打牢创建全国文明城的基础,为林区改革发展贡献力量。
二是学习弘扬马永顺精神是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迫切需要。一个城市的进步与发展,体现于市民的文明素质和城市的文明程度。学习弘扬马永顺精神,会让人们再一次缅怀英雄事迹,感受人格魅力,感悟崇高情怀,进一步理解热爱祖国、建设家乡的丰富内涵,激发爱国精神,振奋民族精神,弘扬社会正气,引导人们见贤思齐,比学赶帮,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升境界,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三是学习弘扬马永顺精神是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四自五爱”工作不断深入的迫切需要。新时期新阶段,面对复杂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环境,广大未成年人需要正面有力的引导力量和高尚品质的吸引熏陶,学习弘扬马永顺精神,可以为广大未成年人树立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榜样。我们要将这项工作作为深化“四自五爱”工程的有效载体,使学习弘扬马永顺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班会,以开展更切实际的主题活动,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学习老英雄扎根林区奉献绿色、刻苦钻研爱岗敬业的崇高品格,为将来正确的人生道路打下坚实基础。
&&& 为更加有效地开展学习弘扬马永顺精神活动,广大未成年人要切实做到“学、讲、写、做”。“学”,就是要认真学习老英雄的先进事迹,深刻理解马永顺精神内涵;“讲”,就是以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主题班会、实践活动等形式,讲马永顺的故事;“写”,就是把学习弘扬马永顺精神的感受、感动和感悟,付之笔端,写作文、写心得、写体会;“做”,就是把学习马永顺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努力做像老英雄一样的人,为家乡、为社会、为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
&&&&通过在未成年人中开展学习弘扬马永顺精神活动,着力解决未成年人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通过学习弘扬马永顺精神,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广大未成年人要学习马永顺那种刻苦钻研、努力实践、锐意进取的精神,认真刻苦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提高自身修养,不断提高建设我们美好家园的能力和本领。二是要通过学习弘扬马永顺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我们要学习老英雄以国家需要和民族大业为己任的祖国至上精神和不计报酬、不为名利、埋头苦干的无私奉献精神,净化我们的心灵,坚定我们的信念,健康成长、快乐成长。三是要通过学习弘扬马永顺精神,树立正确的生态观。我们要学习老英雄扎根林区,奉献绿色,“还帐”大山的环境保护意识,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保护我们的绿色家园,为家乡、为祖国乃至世界的生态环境作出我们的贡献。
●&上一篇创建活动:&
●&下一篇创建活动:&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创建活动
&&&&创建活动评论
发表评论请先
创建活动专题
热点创建活动
推荐创建活动
咨询电话: 咨询QQ: E-mail:
联系地址:黑龙江省伊春市伊春区
Copyright & 由伊春市委宣传部、伊春市文明办主办 技术支持: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为英雄守墓
  东北网伊春6月27日电
  林城晚报提供 记者王树国王乐/文
  “浩瀚林海出英雄,他的业绩人称颂。八十老翁心不老,群山绿荫夕阳红……”在老英雄马永顺的墓旁,一位花甲老人哼唱着自己创作的歌曲《林业英雄马永顺》,清理着墓旁新生出的杂草。从2003年至今,老人就一直这样默默地守卫着英雄的坟墓,被人们称为“马永顺的守墓人”。
  这位已经61岁的老人叫张道廷,是铁力林业局退休干部。原籍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的他从15岁来到铁力林业局扎根,深深地融进了这片黑土地,带着对老英雄马永顺的深深敬仰,老人在退休后把家重新搬回了马永顺林场,日夜守候着英雄,把英雄的事迹四处传唱。
  初识英雄
  童年时,张道廷就跟随家人闯关东。1961年,刚刚来到铁力林业局建设营林所的他只有15岁,在饲养场当饲养员,喂过猪,放过牛羊。当时,马永顺因为发明了先进的安全作业法、四季锉锯法、流水作业法,屡次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等一系列荣誉,已经是铁力林业局响当当的人物。年幼的张道廷虽然还不是很了解这些,但是,马永顺的名字已经和书本里学到的黄继光、董存瑞一样,作为英雄的代名词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中。在4年光辉的军旅岁月中,每逢和战友们聊起家乡,他都会骄傲地说,大庆有个王铁人,我们铁力有个马永顺!转业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重新回到了铁力林业局,希望能像心目中的英雄马永顺那样,成为一名大森林的儿子。
  退伍之后,张道廷被分配到马永顺曾经工作过的红旗林场,成为一名伐木工人。当时,马永顺经常到各个林场介绍经验,并亲自指导工人们如何运用先进的作业法。在马永顺到红旗林场“传帮带”时,张道廷终于亲眼见到了心目中的英雄。当时大家都集中在一个工棚子里,一名同事告诉张道廷,那个瘦瘦的人就是马永顺!张道廷瞪大了眼睛,仔仔细细地看着马永顺,认认真真地记下了马永顺的话语。从此,每当在山上干活时,张道廷都默念着马永顺传授的作业法,不敢有一丝马虎。
  感受英雄
  当时各地的采伐任务都很重,红旗林场每年的采伐量都在七八十万立方米,马永顺经常与大家一起上山作业,现场研究先进的作业方法。每当马永顺来到工人中,张道廷都感觉浑身有用不完的劲。1970年,马永顺做忆苦思甜报告,给张道廷又一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马永顺手里挥舞的那面绿色军毯、讲述的在日本侵略者“绿色地狱”中的苦难,深深地打动了张道廷,让他更加坚定了扎根林区、报效林区的念头。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工作中表现出色的张道廷被调任二股经营所(即现在的马永顺林场)副主任,主抓生产。当时,年过花甲的马永顺已经退休,但是,在春季造林、秋季育苗的忙碌时节,老人天天和上班的人们一样,早早地就赶到山上或者苗圃,有什么脏活累活都抢着干,并且提出了“还债”,率领家人自费造林。张道廷再一次被深深感动了,老英雄的情怀令他看到了大森林的纯朴、黑土地的执著,每一次老人来场里参加劳动,他都亲自陪在身边,感受着英雄的精神。在一次造林中,老人望着满眼的新绿深情地说:这里的山山水水哪都好,我要是死了,就把我埋在这儿的树林里,我活着是大山的主人,死了也要守候这片大森林!
  1987年,张道廷调任西北河林场场长,仍然惦记着老英雄。他带领林场的孩子们做了许多鸟笼子,请来马永顺,给孩子们讲爱鸟的故事,带着孩子们一起到大森林安放鸟笼子。晚上,就和老人睡在一个铺上,和老人一同回忆伐木时的往事。老英雄和张道廷的父亲同岁,但是老人高兴地把张道廷称作“小老弟”,并说:肩膀头齐论兄弟,再说,我们都是伐木工出身,没那么多讲究!马永顺80大寿时,张道廷被老人邀请坐在他的身边,张道廷满怀敬意地向老人敬酒,希望老人能够健康长寿,和他亲手栽下的树木一样长青!
  守卫英雄
  在张道廷的心中,英雄从来没有离去。张道廷永远记着老英雄的那句话:“我活着是大山的主人,死了也要守候这片大森林!”他也要守候大森林,守候永远的英雄。尽管工作调动了许多地方,但是他的户口始终留在马永顺林场,他想,有朝一日一定要回到那里陪伴心中的英雄。
  2003年1月,张道廷退居二线,第一件事就是向局党委提出申请:要求调到马永顺林场任调研员。至此,他又回到了阔别16年的马永顺林场。回到林场后,张道廷立即去了马永顺墓,在英雄墓前,他轻声说:老哥哥,我回来了,我要和你一样,生命不息,工作不止,竭尽所能建设我们的家乡!
  张道廷经过思索,决定发挥自己的爱好,为建设家乡发挥余热。他爱好文学,喜欢创作歌词,是伊春市文联作家协会、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他决定创作一些歌唱家乡、歌唱英雄马永顺的歌曲,让更多的人了解铁力、了解林区人的情怀。于是,每天除了要到马永顺墓前清理一下杂草,余下的时间张道廷就开始伏案创作。他创作了一首《林业英雄马永顺》歌词,由铁力林业局的吴长顺谱曲,发表在2004年第四期中国文联主办的《生态文化》杂志上。
  “浩瀚林海出英雄/他的业绩人称颂。保护生态绿山川/祖国建设立大功。人生难得了不起/植树赢得人人敬。京城数登观礼台/伟人接见获殊荣。一生写下春常在/大山万木郁葱葱。兴安披绿添锦绣/年年青山景不同。八十老翁心不老/群山绿荫夕阳红。汗水浇灌千秋业/造福人类建奇功。”
  这首讴歌了老英雄一生的歌曲迅速在林场传唱,并成为马永顺小学孩子们最常唱的一首歌。不久,张道廷又创作了一首《英雄精神在发扬》,“英雄的故乡、新型的林场/英雄的精神在发扬。职工队伍过得硬/大山披绿换新装。还是采育双包好/祖国建设献栋梁。封山育林/再铸辉煌。伟人教导/牢记心上。再造秀美山川/是我们林区人的愿望。高高的兴安、绿色的海洋/景色迷人北国风光。依水漂流千舟过/南山滑雪圆梦想。生态旅游谱新曲/迎来游客四面八方。透龙山景/奇观名扬。英雄长眠/千古流芳。为林区美好的未来/努力奋进斗志昂扬。美丽的群山、美好的地方/依吉密河水欢快流淌。街道整齐树成行/勤劳致富奔小康。旅游开发结硕果/道路越走越宽广。管护经营/经济增长。再绘蓝图/前程无量。为建设和谐的家园/铺锦绣欢歌永唱。”歌曲将英雄的事迹和林区的变化、林区职工昂扬的精神面貌、林场开发旅游业的前景融在一起,经伊春著名作曲家王光兴谱曲后,被确定为马永顺林场的场歌,并被收进《林都放歌》,在伊春市首届“山红杯”新歌评选中获得三等奖,现已制出光盘,在马永顺林场的学校、机关和广大职工中传唱。
张道廷不仅仅创作歌曲,还把更多的热情投入了发展英雄故乡的旅游产业中。每一次带领游人观光,张道廷都要把他们带到马永顺墓前,给他们讲老英雄马永顺的光荣事迹,并且高歌自己创作的歌曲《林业英雄马永顺》。旅游旺季的时候,张道廷每天要带领客人往返马永顺墓和林场内各景点四五次,游客爬山,他也得跟着爬山。作为一名60多岁的老人,这可是个不小的劳动量,回到家,他经常累的连话都说不出来,可是,只要想到心中的英雄,只要想起当年马永顺对他说过的话,他就忘记了苦累。他说,只要自己还能动,就要一直为英雄守墓,为英雄、为英雄的故乡歌唱!
  上图为张道廷老人在擦墓碑。
    作者:
    编辑:
版权所有 & 黑龙江省东北网络台 中共伊春市委宣传部 伊春日报社主页 & 中&国 & 要&闻
参天青松———记林业英雄马永顺(下篇)
  本报记者 唐维红  在共和国的英模谱中,马永顺获得的称号也许是最多的。他既是老英雄,又是新模范,不论是在岗上还是退休后,始终以满腔的热情、辛勤的劳动投身到他所热爱的事业中。  他就像小兴安岭上的一棵青松,挺拔向上,百折不挠。  马永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动力缘于他对党、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对祖国秀美河山的无限热爱。  “荣誉对我来说是鼓劲、是加油!”  翻开马永顺的简历,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组数字———1949年,绥化森林工业管理局劳动模范;1951年、1953年,黑龙江省劳动模范;1954年,东北森林工业管理局劳动模范;1956年,哈尔滨森林工业管理局劳动模范;1956年,全国先进生产者;1959年,出席全国群英会……1995年,全国劳动模范特邀代表;1998年,获联合国环保奖、黑龙江特别绿化奖章;1999年,获全国老有所为奉献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大绿化标兵称号。  半个世纪以来,“英模”两个字一直陪伴着马永顺。他曾两次当选全国党代会代表、人代会代表,先后16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江泽民总书记称赞他“很了不起”,朱镕基总理评价他:“你这一辈子干了两件好事:当国家建设需要木材的时候,你是砍树劳模;当国家需要保护生态环境的时候,你是栽树英雄,我们都要向你学习。”  面对荣誉,马永顺有着清醒的认识:“我很珍惜组织上给我的这些荣誉。因为它不属于我个人,是工人阶级的光荣。我从不敢把这些荣誉当作我个人的资本,更不能利用党给的荣誉为我个人牟取什么私利。荣誉对我来说是鼓劲,是加油。”  建国初期,林区作业条件十分艰苦。马永顺带领的工组哪里最苦、最艰险就奋战在哪里,哪个工组有困难他就主动去支援。他常说:“吃苦耐劳是工人的本色。”  50年代采伐作业,伐木工都是站着伐木,伐根有七八十厘米,造成木材大量浪费。马永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降低伐根,多出木材,马永顺就用手把树根周围的积雪扒开,一条腿跪在地上,把锯紧挨着树根采伐,伐根一下降到了10厘米以下。东北林区推广了他的做法后,一年就为国家增加了1400多万元的财富。  马永顺的左腿在旧社会受过伤,跪着采伐,伤口很容易裂开,钻心地疼。但他总是一声不吭,咬牙坚持。还是林场领导知道后,给他做了个厚厚的皮垫子,伐木时,跪在垫子上,才减轻了疼痛。  马永顺不仅是个扎实苦干的人,还是个善于琢磨会巧干的人。随着林业建设的发展,传统作业方式已不能适应生产的需要,马永顺就常琢磨如何改进。不论是到外地开会,还是组织安排他去疗养,他都把学习取经当做大事。马永顺工组多次率先试用新工具,推广新技术。这些改革和创新传遍了东北林区,对于节省成本、提高劳动效率起到了很大作用。  有人对马永顺退休后坚持义务造林不理解,说什么“现在都市场经济了,哪还有义务劳动这么傻的人”。马永顺听了很生气,反驳说:“山是国家的,林子是国家的。咱林业工人是国家的主人,多栽树是应该的。这账我算得过来,我不傻!”  在采访中,马老不止一次动情地说:“我都这么大岁数了,要搁旧社会,哪儿都把你往外推。可现在,林业局、市里、省里,哪儿都把我当个宝,当眼珠子看,还到处请我去作报告。我没啥说的,就是还要继续领着全家植树造林,绿化大山。”  “自家的困难是小,企业、国家的困难是大”  马永顺是林业战线的老职工。与他同龄的,比他年轻的,甚至他培养的徒弟,有许多被提拔到领导岗位,而他始终默默地工作在最平凡的岗位上,毫无怨言。在职位和待遇面前,他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只讲奉献,不求索取。  马永顺所在的铁力林业局是开发较早的林区之一。由于可采资源消耗过量,进入80年代,铁力局便成为黑龙江省森工最危困企业之一。企业为了摆脱困境,在经营机制、管理机制、产业产品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和调整。几年来,林业局先后分流8000多职工。“减人增效”是铁力林业局在全省率先创造的经验。  马永顺6个子女先后有4个下了岗。他十分体谅企业的困难,不用“著名劳模”的特殊身份要求组织给予照顾。他的小儿子马春生是林业局招待所食堂的厨师。1987年,春生和一位叫孙秀琴的姑娘订了婚,孙秀琴当时正待业在家。  春生对马永顺说:“您去找一下局领导,给秀琴安排个工作吧。”马永顺没答应。老伴王继荣试探着说:“你是老模范,找局长、书记好好说说,准能给你面子。”  马永顺不耐烦了,和老伴一瞪眼:“不行!局里这么多困难,咱不能搞特殊。不是号召发展多种经营,自我解困吗,咱自己也想想办法。现在少给企业添麻烦也是贡献。”  过了几天,马永顺把春生叫到跟前,对他说:“你是厨师,有手艺,我看你和小孙到街上租个门市房,开个小饭店怎么样?反正我也退休了,还能帮你们一把。这样你和小孙不都就业了吗。”春生觉得爸爸的主意可行,便同意了。  谁知,小饭店开张3个月就因为欠账收不回来开不下去了,饭店转给了别人。新老板对春生说:“你手艺不错,小孙当服务员也是把好手。你们要愿意,都留下,我给开高薪。”  马永顺的一位朋友来安慰他:“马哥,饭店办不下去,你千万别上火。”马永顺笑呵呵地说:“我才不上火呢。当初办饭店的目的就是让两个小青年自谋职业。现在饭店没办好,可目的达到了。我看企业号召职工自找出路、自我解困还是行得通的!”  现在,马老的两个女儿都在经营餐饮,小女儿马春艳的餐馆还颇红火。大女儿马春华的餐馆刚开张不久,总是感到时间不够用。她告诉记者:“爸爸从小要求我们就很严格,不能打他的旗号办私事,我们早就习惯了。”  1983年,铁力局盖起了第一栋老干部住宅楼。局领导考虑马永顺岁数大了,应该有个舒适的环境,决定让他一家从平房迁入楼房,是三室一厅。可马永顺连看也没看就推辞了。他说:“谢谢领导的好意!如今还有不少职工没房住,楼房分给别人吧。”  直到今天,马永顺住的依旧是那一间半平房,屋子里最值钱的就是一台电视机。常有人对马永顺说,你资格这么老,名气这么大,有啥难事就说说呗,领导肯定能帮助你解决。马永顺却说:“哪家没有难事儿。个人的困难是小,企业、国家的困难是大,咱得分清这个理儿!”  “咱们国家林子少,再不多栽树,靠什么发展?”  马永顺文化水平不高,是在扫盲班学会的百家姓和汉语拼音。他觉得挺管事,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他告诉我们,他有6本字典,随手就可以拿到。  除了常出去开会,报纸、电视是他了解外面世界的重要渠道。过去栽树,一是为了完成周总理的嘱托,二是为了偿还欠大山的债。现在,马永顺已经把栽树与环保、与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了。  一部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史。中国数千年来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也付出了环境恶化、资源紧缺的沉重代价。在当今的中国,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已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81年,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全民义务植树运动。1991年,江泽民同志发出了“全党动员,全民动手,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党的十五大也把“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列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998年特大水灾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灾后重建、水患综合治理措施中,把“封山植树、退耕还林”放在了首位。  现在,植树造林、恢复植被,已经成为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根本大计,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全局。  看着这一切,马永顺特别高兴。他逢人就说:“林业有救了!”  1995年,马永顺在伊春市和铁力林业局的支持下,建立了固定的马永顺育林基地。1998年9月,经中共伊春市委批准,马永顺曾经工作过的二股营林所被命名为“马永顺林场”。马永顺栽树的劲头更足了,他打破每年春季造林的常规,率领“马家军”搞起了秋季造林试验,栽植云杉500棵获得成功。去年春秋两季,马永顺4次率“马家军”18口人上山造林,栽植树苗4500多棵。  在马永顺一家的带动下,铁力掀起了群众性造林热潮,一片又一片的劳模林、青年林、少年林为荒山秃岭披上了绿装。几年来,铁力局共完成人工更新造林250万亩,人工林保存面积140万亩,企业经济开始复苏。  黑龙江省省委书记徐有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森工总局已做出了在全省森工系统学习马永顺先进事迹的决定。”他向记者介绍说,黑龙江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从1998年启动以来,在减少木材产量、保护森林资源、制止生态环境恶化方面已经取得了成效。尤其重要的是天然林保护工程在全社会已经形成了共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马永顺的生命不息、栽树不止的事迹已深入人心。  近两年,各地邀请马永顺去参加会议、作报告的越来越多。他走到哪里,就把树栽到哪里。  去年春天,金山屯林业局请马永顺去作报告。马永顺说:“我干的那点事大家都知道,实在没啥好讲的,我还是去你们那儿植树造林吧。”就这样,几天后,马永顺扛着他那把用了多年的造林镐,来到金山屯,和当地的林业工人一起上了山。他告诫大伙儿:“咱们国家林子少,再不多栽树,靠什么发展啊!”  成天跟深山老林打交道,林业工人大都能喝点酒。身高1米83的马永顺不仅饭量大,喝酒更是海量。年轻时,他一人一次竟喝了13斤白酒。退休后,为了养好身体多栽树,马老一狠心,就把酒戒了。去年“五一”在北京检查身体,没什么毛病,这酒就又喝上了,他还风趣地称之为“二次创业”。  可马老的钱大多用在了植树造林上,喝酒只喝林区自己生产的“小烧”,也就一块多钱一斤。下酒菜更是简单,一个苹果、一个柿子,就能喝顿酒。  马老告诉记者,这里每年的植树季节也就半个多月,一晃就过去了。每到造林季节,他们一家人用电饭锅焖锅米饭用大棉袄包严实了,再带点干豆腐皮卷大葱啥的就上山了。  马永顺一家上山造林,头几年都是林业局派车接送和运苗木。后来,马永顺不愿给局里增加负担,坚持自己花钱雇车。由于企业危困,马永顺每月的退休金只有359元,雇一天车的费用就得150—200元。  小儿子马春生告诉记者:“爸爸最爱吃梨,但是一个月也舍不得买一次。别的钱更舍不得花,就是造林上的开销一点也不心疼。”  1998年6月,85岁高龄的马永顺赴莫斯科参加联合国召开的全球环保500佳颁奖典礼。莫斯科之行让老英雄大开眼界。他感慨地说:“俄罗斯人环保意识真强。我这一趟学到不少保护森林资源的先进经验。”他现在最关心的话题就是如何实现科学造林。  已年近九旬的马老背不驼、眼不花,爽朗的笑声极富感染力。他说:“上山造林,既锻炼身体,又做贡献,我是越活越有滋味!”  后记:2月10日,马永顺因患心肌梗塞而突然离去。我最早是从电话中了解这一消息的,真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自己的耳朵———马老的笑声、号子声还在耳边回响,老人怎么这么快就走了呢?!悲痛之余又感到一丝欣慰,我想老人一定走得安详、走得放心。因为,他的事业后继有人,越来越多的人正投入到植树造林的行列中,老人盼望的山川秀美、绿荫中华的美景一定会到来!&&&&《人民日报》 (日第1版)&
主页 & 中&国 & 要&闻
镜像:    
      
人 民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
电话:(010)
广告:(01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业事迹材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