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游三国志赵云传攻略里面除了赵云还有哪个姓赵的比较出名

帖子主题:[原创]赵云在历史中到底是个什么地位
共&13645&个阅读者&
军号:3121521 工分:2932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原创]赵云在历史中到底是个什么地位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三国志》中蜀汉名将,《三国演义》里蜀国五虎大将之一。这个人物不用赘述,大家可以自行用无数的溢美之词加在赵云这两个字的前面或后面。从裴松之注《三国志》引《云别传》开始,赵云就变成了众说纷纭的人物,而基本上都是替赵云表功的,直至《三国演义》把赵云抬到五虎大将第三位。这下麻烦大了,大家回头一看《三国志》,原来满不是这么一回事,赵云从来就不是刘备的四弟,而是泯然众人矣,这一来各种声音纷至沓来,基本都是说刘备不厚道,对不起赵云兄弟。那么赵云在蜀汉政权里到底处于一个什么地位?刘备究竟对不对得起赵云呢? 我就先从争论最大的“五虎大将”VS“四大将军”说起。五虎大将的起源应当是陈寿在《三国志》《蜀书》卷六中将“关张马黄赵”列入一传开始,以赵云虎威当比肩关张马黄四人,影响今人一说起蜀汉都是“五虎大将”。但实际上刘备称汉中王,只封了“前后左右”四将军,赵云仅仅是个杂号的翊军将军,跟糜竺(安汉将军)、简雍(昭德将军)混迹一堂,比关张马黄差了一截子,好像实在是太差劲了,你不封进四将军里也至少该给个什么征东将军,镇东将军之类的,搞个翊军将军算怎么回事啊?这样,我们先看看汉朝的将官列表将军。《后汉书志第二十四》记载“将军,不常置。本注曰:掌征伐背叛。比公者四:第一大将军,次骠骑将军,次车骑将军,次卫将军。又有前、后、左、右将军。”很明显,汉朝的将军是比肩三公的大官(比公者四),但不是每个位置必须有人的(不常置)。汉朝没有军衔制,不打仗没必要设那么多将军(那才叫不干活光吃饭,并且将军是要开府的,皇帝不光养一个将军,还得养府里的掾属,东汉末年皇上家都没有余粮,还能白养你?)。实际的常备部队(中央军),光禄勋所辖南军由五官中郎将监管,下辖左中郎将、右中郎将、虎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奉车都尉、驸马都尉、骑都尉,合称为南衙七属。中尉所辖北军由北军中候监管,下设屯骑校尉、越骑校尉、步兵校尉、长水校尉、射声校尉,合称北军五校。要是打仗了怎么办?好,派个人挂帅吧,这个人要是当过三公就挂个车骑将军或者是左将军;要是只当过九卿,就挂个某某将军衔;要是只干过二千石的官,就只能挂个中郎将。出征的地方在西边就叫征西将军吧;要是去了以后还得兼管民政,安抚地方就叫镇西将军吧;要是以安抚为主,攻歼为辅就叫安西将军吧;打的是山贼草寇就叫荡寇将军吧;打的是造反的愣头青就叫讨逆将军。打着打着打成地方部队,回不来啦,于是就多了个度辽将军,护匈奴中郎将、护羌校尉等常设职务。这下明白了吧,在汉朝除了正式的这八个将军衔,其他的基本都是临时机构,什么四征将军、四镇将军,还累计军功升职,都是光荣公司逗你玩的。 那怎么说四征、四镇的也是正式的将军名,总比个翊军将军名正言顺吧?其实这个翊军有两个意思,一是刘备觉得赵云很重要,是蜀国的护军之翼,其实地位相当高。二是因为刘备当时这事的官位只是个左将军,自封的汉中王,还不能封手下这帮人为候,将军衔就变相成为了一种爵位,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官位了(这点上曹操就有优势了,皇帝在我手上、老子想封谁为侯就封谁)。说到这,大家会觉得难道赵云就不能排到马超前面去吗?为什么非得跟这个翊军较劲呢?这又有的说道了,其实三国时期大家的部队基本上都是部曲制,部队是军官的私人武装,军官跟哪个主子跑,部队就跟哪个主子跑。军官投靠哪个主公,不是一个人去,是拉着一大票人去的,谁拉去的人多,起点官职就高,周瑜为什么年纪轻轻就是中郎将,不光是能力强兼孙策的好基友,孙策起兵时周瑜是带着一千多号人来响应的,几乎和孙策自己的部曲相当,所以孙策说了一句话,“吾得卿,谐也”,不单指周瑜的能力,孙策当时还缺人、缺粮、缺船,这些周瑜都带了给他,后来孙策拿下江东给周瑜的还礼就包括了两千部曲。同样,为什么曹操手底下那帮人都还是个都尉、校尉的时候,朱灵就是偏将军,那是朱灵带了2000多人留在了曹操手下,而且还是骑兵,袁绍还没办法,因为那是朱灵自己的部曲。关于部曲制还要说的一点就是,部曲是继承人制,要是继承人不够强,或者没有继承人,部曲就散了或者被别人兼并了(这一点现在就不详谈了,以后有机会再说部曲制)。 赵云也有部曲,只可惜人数太少,他的常山健卒大概只有百十左右,这百十人几乎都做了刘备的贴身护卫,而赵云实际干的是刘备的亲兵队长,当刘备人马发展壮大以后,赵云的正式官职是中护军(其实还是侍卫队长,不过现在是大队长了),这就严重限制了赵云的发展,赵云的部队就是刘备自己的部曲,这支部队的实际长官是刘备。直到刘备打下南方四郡,南方四郡占领以后,赵云做了桂阳太守,才开始有机会发展自己的部曲,这个时候关张马黄四人早已经独立领兵作战很多年了,而赵云要独立领兵作战还要等到诸葛亮进西川。赵云没有部曲,实际指挥能力如何也就无从谈起。《三国志》和《云别传》中重点讲述赵云功绩的三场战役,“长坂坡之战、汉水之战、街亭撤退”都重点写了赵云之勇。长坂坡“及先主为曹公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 汉水之战“夏侯渊败,曹公争汉中地,运米北山下,数千万囊。黄忠以为可取,云兵随忠取米。忠过期不还,云将数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值曹公扬兵大出,云为公前锋所击,方战,其大众至,势逼,遂前突其陈,且斗且却。公军败,已复合,云陷敌,还趋围。将张著被创,云复驰马还营迎著。公军追至围,此时沔阳长张翼在云围内,翼欲闭门拒守,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作乐饮宴至暝,军中号云为虎威将军。” 街亭撤退“云身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无缘相失。”这三场战役可以说是赵云最露脸的三仗,有前期,有中期有后期,可是不管什么时候,他几乎都是一个人单挑对方一群人或者带着几十人和上万人打群架,勇则勇矣,英雄也是真英雄。想想那场面就兴奋,连曹操也说,我肏!那小子又来了(当年长坂坡英雄尚在)。但是大家都知道打仗不是一个人的事,一个人再能打也赢不了战役,所以其实这三仗,以蜀国角度来说都是失败的(不要跟我说汉水之战蜀国赢了,就只单一这场战斗,偷粮的任务没完成还损兵折将,赵云只不过把失败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了,并且留下了逆转的可能)。这里固然有多种因素,责任也不在赵云,但也透露出赵云勇力要超过其指挥能力,每到关键时刻他往往相信自己的勇力而超过自己的指挥能力,换句现代话说特种兵再牛逼也当不了军区司令。 刘备封官固然是有平衡各派系关系的缘故,但也是有对各人能力的考量,其实刘备用人还是能用到点子上的,除了高估他自己以外,手下人有什么本事,用在哪里作用比较大,刘备还是看的很准的。其实刘备在得到汉中以后,赵云不光排不进前四的将军行列,甚至第五位也不是他,第五位的是魏延,魏延当时是以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督汉中的,这一个“督”表明了魏延的地位,前敌总指挥。现在我们来看看刘备到底对赵云怎么样,有没有亏待他。刘备取成都以后封了一堆杂号将军,赏赐了一大批人,赵云就夹在这批人中间,所以有人说赵云的功绩怎么能等同于这些人呢,这些人明显跟赵云不在一个档次上吗。说对了,是不在一个档次上,第一档次的是糜竺、简雍、孙乾,也就是大家最看不上那仨人,关张赵诸葛亮法正还在第二档。别小看了这哥仨,要是没有这哥仨,刘备这一系早就不存在了。第一档第一名糜竺,糜竺不是最早跟着刘备的,但是糜竺在刘备到徐州以后几乎把自己的全部身家都献给了刘备,给钱、给粮,把自己的家丁、仆从编成部队送给刘备,把弟弟、妹妹都交给刘备了,还外带着劝说陶谦把徐州让给了刘备,可以说没有诸葛亮之前,糜竺就是刘备的后勤部长,用的还不是刘备的钱,全是自掏腰包。刘备点儿背,自己没在徐州站稳脚,不能说人家糜竺没做到仁至义尽,所以刘备进成都,第一功臣就封了糜竺。第二第三是简雍、孙乾,这哥俩都长着一张巧嘴,一个从刘备幽州起兵就跟着他,一个在平原入得伙,刘备落难到哪儿都得靠这俩人游说,一路从吕布、曹操、袁绍、刘表,一直说的刘璋和平让出成都,如果没有这俩人,刘备的大旗能打多久真的很难说,可以说这两个人抵得10万雄兵。赵云跟这几个人同列将军,并没有受到委屈。 回过头我们再看看曹操和孙权那边的两个侍卫队长这个时候在干吗。 许褚,许褚是有部曲的,并且有不少,许褚投曹操的时候在葛陂建坞壁,带着宗族几千人抵抗黄巾。“曹操占领淮、汝,许褚遣众归顺曹操,即日拜都尉,引入宿卫。”从那个时候他就带着一家壮丁500多人当了曹操的侍卫副队长(当时队长是典韦),到了公元211年因为在潼关护卫作战有功(就是夺船避箭于渭水那次,至于单挑马超就是演义了)升为武卫中郎将(都督中军宿卫禁兵),而这个时候赵云已经是牙门将军(不同于牙门将,是刘备设立的一个杂号将军,作用等同于禁卫军统领)了。这俩人作用一样,不过好歹赵云也是将军,比许褚的官要大一级,许褚的优势是还有一个关内侯的头衔(有皇帝就是好),许褚要升为将军要等到公元220年曹操死前,因为不让曹仁擅闯曹操寝殿,才提拔为中坚将军。 周泰,周泰是孙策的部下,投孙策时也是有自己部曲的,孙策领会稽太守时,任命周泰为别部司马(别领营属者称为别部司马),把部曲还给了周泰。孙权非常喜欢周泰的为人,于是向孙策请求,让周泰跟随自己,于是周泰又就成了孙权的侍卫队长(正式的官衔是春谷长)。公元213年,孙权升周泰为平虏将军督濡须,朱然、徐盛等诸将介不服,莫名其妙搞个侍卫队长来督一帮大将,搁谁也不服,孙权有主意,亲自前往濡须坞,宴请诸将,行酒到周泰座位,命周泰解衣,孙权手自指其伤疤,问起受伤缘由,周泰一一回忆作答;孙权遣使者授周泰御盖,于是诸将心服。孙权的做法是表其功,受其盖,诸将不服也得服,但这是在孙权那儿,这帮人都是江东的老臣子,没办法只能认怂。刘备在西川就没法用这招儿,他要平衡荆州派、东川派、西川派三派的平衡,要是也直接把赵云摆上高位,估计底下历时有很多人就得造反,所以就算要拔高赵云,也得一步一步慢慢来。 比较起来,在刘备取得成都前后三个侍卫队长在各自集团的位置是差不多的,并且三个人都有很光辉的战史记录。就赵云而言,当将军的时间最早,受到的赏赐最多(境界比较高,没要),因而这时实在没必要再替他讨什么公道。 刘备取汉中以后,蜀汉进入全盛时期,不过这个全盛期就像流星一闪而逝,刘备还没来得及做什么,荆州就丢了关羽也死了。然后老刘就急着报仇去了,带着一大票人找孙权打群架,这时候黄忠已经死了,马超在家郁闷的生病(这个才是高官厚利[骠骑将军,斄乡侯、凉州牧],不得重用的代表),张飞还没上战场先被自己人谋杀了,魏延在汉中防守曹丕,按理说这先锋非赵云莫属,这回是赵云自己不想打。“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也。”先主不听遂东征留云督江州。”看起来赵云是被贬了,其实不然,刘备是留了后手的。刘备进西川,赵云是留营司马,相当于把家留给了赵云;打孙权,赵云督江州,还是把后背留给了赵云,这是什么?信任!你说的话我虽然不爱听,但是我对你还是无条件信任的。接下来大家也就知道了,打架不带赵云的后果就是被人扁得像猪头一样回来了,这下没办法了,赵云啊,永安交给你了,替我防住陆逊吧。刘备对赵云既看重又重用,前期实力弱,用赵云做护卫(中护军、牙门将军);局面安定了给赵云发展空间(桂阳太守);知道赵云谨慎,出去打仗家留给赵云管辖(留营司马);有房子有地了,封官赏物(翊军将军,二等恩赏);就算出现了矛盾,我背后站着的还是你(督江州)。可惜刘备就要死了,君臣一场,到此别过,中护军,征南将军。 赵云在蜀汉的历史地位。刘备死后,赵云迁镇东将军,封永昌亭侯,从将军号上我们看出两个问题。其一,赵云所督江州这时在蜀国的最东面,赵云镇守在此可以称镇东将军。其二,诸葛亮要北伐了,如果成功,镇守雍凉的必定是赵云(此时诸葛亮北伐的既定目标是长安,长安在汉中的东面,赵云这时挂镇东将军衔,一旦成功,镇守者是谁不言自明)。也许赵云以后有机会当大将军,不过这在我看来都不可能,诸葛亮自己是丞相录尚书事,再搞出个与自己比肩齐的来算怎么回事?更何况上面还有个刘备托孤的名义上军事总指挥中都护(大都督)李严,不过正常晋升到“前后左右”四将军衔还是没问题的。可惜天不假年,街亭兵败,诸葛亮自己自贬三级当了右将军,赵云还没来得及官复原职就死在了镇军将军位上。这一时期,蜀汉第一代的老臣渐渐逝去,军中的中流砥柱仅剩赵云、魏延(前军师,征西大将军,魏延的这个官职还是在赵云死后一年受封的),陈到(永安都,征西将军)。赵云去汉中准备北伐,陈到接替他镇守吴蜀前线(这位才冤呢,身为刘备的"白毦兵"总指挥,仅次于赵云的勇将在《三国志》中的传只能附在别人后面,《三国演义》里更是连名都没有),虽然上面还有个托孤重臣中都护李严,实际上这三个人才是这一时期蜀国军队中最有实权的人,而赵云更可以说是此时蜀军第一人。有人说,刘备托孤干嘛不托给赵云,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里说到托孤的时候说,赵云因为反对刘备当皇帝,反对刘备伐吴已经不受信任,在我看来不是这么个原因。原因一,前面说过了,刘备自伐吴到去世,都是赵云督江州,不受信任就让赵云当后盾、守前敌,刘备还能放心打仗,放心养病?原因二,刘备托孤体现的是平衡,一个荆州派的诸葛亮、一个东川、西川派都占上的李严,这样不至于一家独大,内部不团结,可惜诸葛亮太过于强大,直接就把李严挤到一边去了。原因三,制衡作用,赵云和诸葛亮在对于入川、赏赐、土地兼并、北伐东征的意见上空前的一致,刘备看得很清楚,这要是托孤给这一文一武,这俩人好的跟一个人似的,根本起不到制衡作用,我儿子怎么办?基于以上三点,既然刘备选了诸葛亮,他就绝不会再选择赵云作为托孤的人选。 说了这么多,最能体现赵云历史地位的其实就是追谥顺平侯。追谥是古人对死后的人,为了追念其生前给人的种种影响而给其的称号,不论褒贬,其历史意义都非常深远。更何况蜀汉被追谥的功臣非常少,刘备时期只追谥过法正(牛人,真正的军师,没有法正刘备打了一辈子败仗)。刘禅时期,文官追谥了诸葛亮、费祎、蒋琬(治国的能臣),宠臣陈袛(反面代表),降臣夏侯霸也得到了追谥,追谥的武将就是关张马黄赵(所以《三国志》中这五个人并传)五人,这是很高的荣耀,在当时就充分说明了赵云在蜀汉重臣中的地位。 我们没有必要拘泥于赵云在蜀国名将中排名第几,大家在心目中都有一个赵云的英勇形象,在玩三国类游戏的时候都希望第一时间得到赵云,在做着穿越回三国梦的时候都希望自己身边站着赵云,其实这就够了。历史中能让人记得的人物不算多,能让人敬仰、崇拜的人更少,赵云这个名字能在近两千年以后还让人不断追思、记忆,这种历史地位本身早已超过他在蜀汉所做的一切、所得到的一切。一句评语作为结束语:“云,劳绩既著,遵奉法度,忠以卫上,猛将之烈”。 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转载请注明出自铁血tiexue.net, 本贴地址: http://bbs.tiexue.net/post_.html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原创]赵云在历史中到底是个什么地位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34316 工分:35996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看刘备对怎么用赵云的:弃新野,赵云护家小,虽有长坂之败然家小无恙;进四川,留赵云看家,才有截江夺斗,未让孙尚香带刘禅赴江东;伐孙权,赵云守江州督粮保后方安全,虽有夷陵惨败但有赵云接应;退白帝城,命赵云守永安挡吴军;托孤之时,赵云也有份。说刘备不重视赵云?我不信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20591 工分:9836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楼主的分析还是很不错的。只是有两点:一,中护军不能简单的定义为“侍卫队长”,不能将赵云简单的和许、典、周等人划成一类。毕竟“中护军”和“中宿卫”还是有些区别的,曹魏干过“中护军”的是韩浩、夏侯玄、司马望、司马炎、司马师、贾充这票人,他们的职权可不仅仅是侍卫队长这么简单哦。封官的时候,给的翊军将军,这是个亲军、禁军司令,手里的人马可不仅仅是一支护卫部队,关键时候这可是一支让人望而生畏的精锐,一支机动打击力量。二,正史中永安托孤,赵云没啥笔墨,这一点不同于后来的演义中“刘备最后在弥留之际见赵云,谆谆嘱托看护刘禅”的描述。但是,这并不代表赵云就不重要了,相反,此时赵云聚拢的是刘备原从派系的最后的血脉和人望,始终是一支重要的力量。而赵云在刘备死后的政治格局中,所扮演的也是不可小视的关键角色。如果说,刘备托孤诸葛亮和李严,有制衡的意思的话,那赵云的角色就是关键少数的角色。无论对刘备托孤的用意作何种猜测,赵云都是不可忽略的重要人物。陈寿将赵云比作灌婴,夏侯婴,很有些深意。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790460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这种亲兵队长一般都是官职不高地位高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365770
左箭头-小图标
我只想问楼主,你知道陈到吗?赵云一直只是陈到的副将而已,亲卫副统领。陈到当了永安都督去镇守一方的时候,赵云才有了伐魏的表现机会。 我只想问一下、三国志里有陈到传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134352 工分:2170
左箭头-小图标
我只想问楼主,你知道陈到吗?赵云一直只是陈到的副将而已,亲卫副统领。陈到当了永安都督去镇守一方的时候,赵云才有了伐魏的表现机会。19楼&我想问你,你知道赵云吗??谁是谁的副将都不知道还有人顶你,呵呵了21楼&陈到对刘备来说就是替身警卫员总司令,特种兵中的特种兵,赵云是摆在明面上的,真实地位还没魏延高.也没有五虎将一说,如果真要排的话,陈到能进3,替补也是魏延轮不到赵云.25楼&地位没陈到高你在逗我,是没有五虎将之说,但是关张马黄赵并列一传是事实,而且仅排在诸葛亮传之后,列于蜀汉各文臣武将之首,而五虎将并不是说他们有什么虎威将军的称号,而是形容他们五个像老虎一样勇猛,自赵云在汉水一战后,军中号曰‘虎威将军’这都不知道,以前还不是也很流行称某某为一员虎将,而且在刘备伐吴之前没有几个人敢劝刘备,赵云就去劝了刘备,结果也只是被刘备斥退了事,而且事后派赵云进驻江州,刘备东征前,还是决定让赵云督江州,可见,刘备对赵云的信任,江州可以说是连接成都和白帝巫县的必经之路,当刘备兵败之时也是赵云率军阻挡了东吴军队,前面刘备在蜀中战败也是赵云和诸葛亮统军增援,后来又出师北伐。三国志也记载陈到,叔至名到,名位常亚赵云,俱以忠勇称。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欤。赵云最次也是和黄忠并列,还比不过魏延和陈到了。说赵云地位没陈到高还真是逗笑我了,赵云从刘备一无所有的时候就开始跟随刘备创业,一直没有动摇之心,参加过博望坡之战,直至当阳战败也依旧没有向北而去,更是救得阿斗,后来领兵占领桂阳,截江救阿斗,率军增援刘备,占据蜀中,又有汉水之战,后跟随诸葛亮出师北伐赵云之所以官职不高,一是赵云自己没有争权夺利,结党营私的想法,二是赵云和魏延,黄忠,马超比起来没有自己的部曲,马超尺功未建也居然封左将军,还不是因为马超有军队,黄忠魏延也有军队,就是赵云没有自己的靠山和本钱,若是有中将军,不难保刘备不会封赵云为中将军26楼&有的将领在明有的在暗但关键时刻才能出手,你玩过PSP战场女武神3知道422部队就懂了。赵云好多功劳都是陈到的。华雄也不是关羽杀的,打高邮也不是张飞就是刘备别信三国演义。刘备这人很牛比,他看人很准。他说马谡不行就不行。赵云如果真的在夷陵(猇亭)之战是掩护的后备军主将,那么永安都督就铁定是赵云,赵云也刘备贴身信任之人连托孤都做了。当个都督还不是随便球球。就是因为白毦军团系陈到所督,故能以一当百,击退追兵,掩护刘备的撤退的过程中,陈到及其白毦军团立下了汗马功劳。故 夷陵(猇亭)之战刘备得以苟活,皆陈到之功也。 [两个举措]
一、为永安都督,守卫蜀汉东部重镇。 二、督练白毦军按一、此军多次救刘备于危难之时,是蜀汉的主力部队。按二、此军守卫蜀汉东部大门,是魏、吴不敢犯蜀汉东部边境的一个重要原因当时意义:此军是先帝帐下的精锐,蜀国的上等部队,是蜀汉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夷陵(猇亭)之战说是刘备蜀军并非七十万人,而是约五万。也是元气大伤,能镇守得住也很关键的。如果赵云的是领军主将或能力都比陈到强,这个位置还会是陈到的吗?你不会想说陈到是贿赂诸葛亮或刘备的都督这个位置。说实话罗贯中三国演义是写的不错,把赵云和诸葛亮写的非常牛比。但不能用他来肯定。要参考其它正史也史。说的不好。其实我也喜欢赵云白袍小将,但史书上一看比刘备年纪还大,好坑啊。 不用要游戏和三国演义来说事好吗,参考三国主要是三国志和三国志注,连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都不能作为历史书籍来参考,因为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的主要目的是写给皇帝看得,省略了大多史实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621915 工分:719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我只想问楼主,你知道陈到吗?赵云一直只是陈到的副将而已,亲卫副统领。陈到当了永安都督去镇守一方的时候,赵云才有了伐魏的表现机会。19楼&我想问你,你知道赵云吗??谁是谁的副将都不知道还有人顶你,呵呵了21楼&陈到对刘备来说就是替身警卫员总司令,特种兵中的特种兵,赵云是摆在明面上的,真实地位还没魏延高.也没有五虎将一说,如果真要排的话,陈到能进3,替补也是魏延轮不到赵云.25楼&地位没陈到高你在逗我,是没有五虎将之说,但是关张马黄赵并列一传是事实,而且仅排在诸葛亮传之后,列于蜀汉各文臣武将之首,而五虎将并不是说他们有什么虎威将军的称号,而是形容他们五个像老虎一样勇猛,自赵云在汉水一战后,军中号曰‘虎威将军’这都不知道,以前还不是也很流行称某某为一员虎将,而且在刘备伐吴之前没有几个人敢劝刘备,赵云就去劝了刘备,结果也只是被刘备斥退了事,而且事后派赵云进驻江州,刘备东征前,还是决定让赵云督江州,可见,刘备对赵云的信任,江州可以说是连接成都和白帝巫县的必经之路,当刘备兵败之时也是赵云率军阻挡了东吴军队,前面刘备在蜀中战败也是赵云和诸葛亮统军增援,后来又出师北伐。三国志也记载陈到,叔至名到,名位常亚赵云,俱以忠勇称。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欤。赵云最次也是和黄忠并列,还比不过魏延和陈到了。说赵云地位没陈到高还真是逗笑我了,赵云从刘备一无所有的时候就开始跟随刘备创业,一直没有动摇之心,参加过博望坡之战,直至当阳战败也依旧没有向北而去,更是救得阿斗,后来领兵占领桂阳,截江救阿斗,率军增援刘备,占据蜀中,又有汉水之战,后跟随诸葛亮出师北伐赵云之所以官职不高,一是赵云自己没有争权夺利,结党营私的想法,二是赵云和魏延,黄忠,马超比起来没有自己的部曲,马超尺功未建也居然封左将军,还不是因为马超有军队,黄忠魏延也有军队,就是赵云没有自己的靠山和本钱,若是有中将军,不难保刘备不会封赵云为中将军26楼&有的将领在明有的在暗但关键时刻才能出手,你玩过PSP战场女武神3知道422部队就懂了。赵云好多功劳都是陈到的。华雄也不是关羽杀的,打高邮也不是张飞就是刘备别信三国演义。刘备这人很牛比,他看人很准。他说马谡不行就不行。赵云如果真的在夷陵(猇亭)之战是掩护的后备军主将,那么永安都督就铁定是赵云,赵云也刘备贴身信任之人连托孤都做了。当个都督还不是随便球球。就是因为白毦军团系陈到所督,故能以一当百,击退追兵,掩护刘备的撤退的过程中,陈到及其白毦军团立下了汗马功劳。故 夷陵(猇亭)之战刘备得以苟活,皆陈到之功也。 [两个举措]
一、为永安都督,守卫蜀汉东部重镇。 二、督练白毦军按一、此军多次救刘备于危难之时,是蜀汉的主力部队。按二、此军守卫蜀汉东部大门,是魏、吴不敢犯蜀汉东部边境的一个重要原因当时意义:此军是先帝帐下的精锐,蜀国的上等部队,是蜀汉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夷陵(猇亭)之战说是刘备蜀军并非七十万人,而是约五万。也是元气大伤,能镇守得住也很关键的。如果赵云的是领军主将或能力都比陈到强,这个位置还会是陈到的吗?你不会想说陈到是贿赂诸葛亮或刘备的都督这个位置。说实话罗贯中三国演义是写的不错,把赵云和诸葛亮写的非常牛比。但不能用他来肯定。要参考其它正史也史。说的不好。其实我也喜欢赵云白袍小将,但史书上一看比刘备年纪还大,好坑啊。 西蜀大臣杨戏有一篇《季汉辅臣赞》,几乎把蜀国大臣列举了一遍,其中把赵云和陈到并列到了一起,赵云不必说,大家都很熟悉。而这个陈到虽然不知名,但也很了不起,他与赵云十分相像。陈到字叔至,从豫州就开始追随刘备。从刘备转战四方。参加了当阳之战、夺益之战、夷陵之战。后来代替李严在永安防守吴国。诸葛亮在写给哥哥诸葛瑾的信中说:“陈到所督,是蜀汉的上等精锐部队。”他勇敢善战,他统帅的“白耳兵”更是精锐无比。夷陵之战就是这支部队保护刘备未被东吴捉去,可见陈到在当时也不是无名之辈,他是刘备的保镖。杨戏之所以把陈到和赵云并列在一起,则他们必有相似之处,今天来向大家列举一下:1、陈到和赵云都是刘备的老部下陈到是在刘备当豫州牧时期追随刘备的,而赵云则是在建安五年投奔刘备的。他们都是刘备的早期追随者。2、二人都是在当阳之战中保护刘备以及刘备家属安全的。赵云是保护刘备家属安全的,陈到则是直接保护刘备安全的。这点两人又有相似之处。3、他们俩官职名称和爵位相像。陈到的官职是征西将军,赵云的官职是征南将军。陈到的爵位是封亭侯,赵云的爵位是永昌亭侯。有以上几个原因,所以赵云和陈到并列在一起,他们不同的是:赵云是我们家喻户晓的人物,而陈到却很不知名。杨戏对他们二人的评价是:“征南(赵云)厚重,征西(陈到)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烈。”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621915 工分:719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我只想问楼主,你知道陈到吗?赵云一直只是陈到的副将而已,亲卫副统领。陈到当了永安都督去镇守一方的时候,赵云才有了伐魏的表现机会。19楼&我想问你,你知道赵云吗??谁是谁的副将都不知道还有人顶你,呵呵了21楼&陈到对刘备来说就是替身警卫员总司令,特种兵中的特种兵,赵云是摆在明面上的,真实地位还没魏延高.也没有五虎将一说,如果真要排的话,陈到能进3,替补也是魏延轮不到赵云.25楼&地位没陈到高你在逗我,是没有五虎将之说,但是关张马黄赵并列一传是事实,而且仅排在诸葛亮传之后,列于蜀汉各文臣武将之首,而五虎将并不是说他们有什么虎威将军的称号,而是形容他们五个像老虎一样勇猛,自赵云在汉水一战后,军中号曰‘虎威将军’这都不知道,以前还不是也很流行称某某为一员虎将,而且在刘备伐吴之前没有几个人敢劝刘备,赵云就去劝了刘备,结果也只是被刘备斥退了事,而且事后派赵云进驻江州,刘备东征前,还是决定让赵云督江州,可见,刘备对赵云的信任,江州可以说是连接成都和白帝巫县的必经之路,当刘备兵败之时也是赵云率军阻挡了东吴军队,前面刘备在蜀中战败也是赵云和诸葛亮统军增援,后来又出师北伐。三国志也记载陈到,叔至名到,名位常亚赵云,俱以忠勇称。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欤。赵云最次也是和黄忠并列,还比不过魏延和陈到了。说赵云地位没陈到高还真是逗笑我了,赵云从刘备一无所有的时候就开始跟随刘备创业,一直没有动摇之心,参加过博望坡之战,直至当阳战败也依旧没有向北而去,更是救得阿斗,后来领兵占领桂阳,截江救阿斗,率军增援刘备,占据蜀中,又有汉水之战,后跟随诸葛亮出师北伐赵云之所以官职不高,一是赵云自己没有争权夺利,结党营私的想法,二是赵云和魏延,黄忠,马超比起来没有自己的部曲,马超尺功未建也居然封左将军,还不是因为马超有军队,黄忠魏延也有军队,就是赵云没有自己的靠山和本钱,若是有中将军,不难保刘备不会封赵云为中将军 有的将领在明有的在暗但关键时刻才能出手,你玩过PSP战场女武神3知道422部队就懂了。赵云好多功劳都是陈到的。华雄也不是关羽杀的,打高邮也不是张飞就是刘备别信三国演义。刘备这人很牛比,他看人很准。他说马谡不行就不行。赵云如果真的在夷陵(猇亭)之战是掩护的后备军主将,那么永安都督就铁定是赵云,赵云也刘备贴身信任之人连托孤都做了。当个都督还不是随便球球。就是因为白毦军团系陈到所督,故能以一当百,击退追兵,掩护刘备的撤退的过程中,陈到及其白毦军团立下了汗马功劳。故 夷陵(猇亭)之战刘备得以苟活,皆陈到之功也。 [两个举措]
一、为永安都督,守卫蜀汉东部重镇。 二、督练白毦军按一、此军多次救刘备于危难之时,是蜀汉的主力部队。按二、此军守卫蜀汉东部大门,是魏、吴不敢犯蜀汉东部边境的一个重要原因当时意义:此军是先帝帐下的精锐,蜀国的上等部队,是蜀汉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夷陵(猇亭)之战说是刘备蜀军并非七十万人,而是约五万。也是元气大伤,能镇守得住也很关键的。如果赵云的是领军主将或能力都比陈到强,这个位置还会是陈到的吗?你不会想说陈到是贿赂诸葛亮或刘备的都督这个位置。说实话罗贯中三国演义是写的不错,把赵云和诸葛亮写的非常牛比。但不能用他来肯定。要参考其它正史也史。说的不好。其实我也喜欢赵云白袍小将,但史书上一看比刘备年纪还大,好坑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134352 工分:217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我只想问楼主,你知道陈到吗?赵云一直只是陈到的副将而已,亲卫副统领。陈到当了永安都督去镇守一方的时候,赵云才有了伐魏的表现机会。19楼&我想问你,你知道赵云吗??谁是谁的副将都不知道还有人顶你,呵呵了21楼&陈到对刘备来说就是替身警卫员总司令,特种兵中的特种兵,赵云是摆在明面上的,真实地位还没魏延高.也没有五虎将一说,如果真要排的话,陈到能进3,替补也是魏延轮不到赵云.地位没陈到高你在逗我,是没有五虎将之说,但是关张马黄赵并列一传是事实,而且仅排在诸葛亮传之后,列于蜀汉各文臣武将之首,而五虎将并不是说他们有什么虎威将军的称号,而是形容他们五个像老虎一样勇猛,自赵云在汉水一战后,军中号曰‘虎威将军’这都不知道,以前还不是也很流行称某某为一员虎将,而且在刘备伐吴之前没有几个人敢劝刘备,赵云就去劝了刘备,结果也只是被刘备斥退了事,而且事后派赵云进驻江州,刘备东征前,还是决定让赵云督江州,可见,刘备对赵云的信任,江州可以说是连接成都和白帝巫县的必经之路,当刘备兵败之时也是赵云率军阻挡了东吴军队,前面刘备在蜀中战败也是赵云和诸葛亮统军增援,后来又出师北伐。三国志也记载陈到,叔至名到,名位常亚赵云,俱以忠勇称。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欤。赵云最次也是和黄忠并列,还比不过魏延和陈到了。说赵云地位没陈到高还真是逗笑我了,赵云从刘备一无所有的时候就开始跟随刘备创业,一直没有动摇之心,参加过博望坡之战,直至当阳战败也依旧没有向北而去,更是救得阿斗,后来领兵占领桂阳,截江救阿斗,率军增援刘备,占据蜀中,又有汉水之战,后跟随诸葛亮出师北伐赵云之所以官职不高,一是赵云自己没有争权夺利,结党营私的想法,二是赵云和魏延,黄忠,马超比起来没有自己的部曲,马超尺功未建也居然封左将军,还不是因为马超有军队,黄忠魏延也有军队,就是赵云没有自己的靠山和本钱,若是有中将军,不难保刘备不会封赵云为中将军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14680 头衔:前所未闻的狼族至尊 工分:59076
左箭头-小图标
反正三国时期就喜欢郭嘉、曹操、赵云、关羽、典韦。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546841 工分:45
左箭头-小图标
现代戊戍38军军长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17886 工分:61291
左箭头-小图标
丞相在汉朝初是皇帝下面第一人,诸葛亮又是权臣,任谁当大将军都分不了他的权。总体楼主说得还是有道理的。
该帖子发自铁血军事Android手机客户端[]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621915 工分:7198
左箭头-小图标
我只想问楼主,你知道陈到吗?赵云一直只是陈到的副将而已,亲卫副统领。陈到当了永安都督去镇守一方的时候,赵云才有了伐魏的表现机会。19楼&我想问你,你知道赵云吗??谁是谁的副将都不知道还有人顶你,呵呵了 陈到对刘备来说就是替身警卫员总司令,特种兵中的特种兵,赵云是摆在明面上的,真实地位还没魏延高.也没有五虎将一说,如果真要排的话,陈到能进3,替补也是魏延轮不到赵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997752 工分:28330
左箭头-小图标
"打架不带赵云的后果就是被人扁得像猪头一样回来了"楼主这句话精辟。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134352 工分:2170
左箭头-小图标
我只想问楼主,你知道陈到吗?赵云一直只是陈到的副将而已,亲卫副统领。陈到当了永安都督去镇守一方的时候,赵云才有了伐魏的表现机会。 我想问你,你知道赵云吗??谁是谁的副将都不知道还有人顶你,呵呵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617861 工分:1837
左箭头-小图标
我只想问楼主,你知道陈到吗?赵云一直只是陈到的副将而已,亲卫副统领。陈到当了永安都督去镇守一方的时候,赵云才有了伐魏的表现机会。 谁是主将谁是副将,也来评论,呵呵真是好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740746 工分:24
左箭头-小图标
3楼& 我最烦那些把小说当历史讲的人。12楼&《三国志》是小说?就是,楼主这么费心的求实你来一句小说,好好再读一遍吧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0125 工分:322396
/ 排名:3166
左箭头-小图标
我只想问楼主,你知道陈到吗?赵云一直只是陈到的副将而已,亲卫副统领。陈到当了永安都督去镇守一方的时候,赵云才有了伐魏的表现机会。 CH,说反了,陈到是赵云的副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704337 工分:43
左箭头-小图标
我只想问楼主,你知道陈到吗?赵云一直只是陈到的副将而已,亲卫副统领。陈到当了永安都督去镇守一方的时候,赵云才有了伐魏的表现机会。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643697 工分:28120
左箭头-小图标
我很少看完铁血的帖子,没让我失望
该帖子发自铁血军事Android手机客户端[]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924708 工分:1707
左箭头-小图标
他是现代版的中南海保镖..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35835 工分:131904
左箭头-小图标
3楼& 我最烦那些把小说当历史讲的人。《三国志》是小说?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35835 工分:131904
左箭头-小图标
我用了40分钟,看完了,分析得还是很不错,也不枉子龙从公孙瓒那里跑来跟刘备一场,和其他几个前后左右比起来,我认为子龙相对而言最全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94494 工分:3197
左箭头-小图标
3楼& 我最烦那些把小说当历史讲的人。 你确定你看了楼主文章?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790460
左箭头-小图标
这种亲兵队长一般都是官职不高地位高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34316 工分:35996
左箭头-小图标
看刘备对怎么用赵云的:弃新野,赵云护家小,虽有长坂之败然家小无恙;进四川,留赵云看家,才有截江夺斗,未让孙尚香带刘禅赴江东;伐孙权,赵云守江州督粮保后方安全,虽有夷陵惨败但有赵云接应;退白帝城,命赵云守永安挡吴军;托孤之时,赵云也有份。说刘备不重视赵云?我不信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121521 工分:2932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5楼& 1、《后汉书志第二十四》记载“将军,不常置。本注曰:掌征伐背叛。比公者四:第一大将军,次骠骑将军,次车骑将军,次卫将军。又有前、后、左、右将军。”很明显,汉朝的将军是比肩三公的大官(比公者四),楼主,你确定你看懂了后汉书的这句话了吗?2、"翊军有两个意思,一是刘备觉得赵云很重要,是蜀国的护军之翼,其实地位相当高。"楼主,你确定你搞清楚翊军将军的级别了吗?那安汉将军和辅汉将军算怎么回事呢?3、“既然刘备选了诸葛亮,他就绝不会再选择赵云作为托孤的人选。”楼主,你确定你搞清楚诸葛亮和赵云的岁数了吗?你确定你搞清楚刘备托孤的意义了吗?4、“赵云不光排不进前四的将军行列,甚至第五位也不是他,第五位的是魏延,魏延当时是以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督汉中的”楼主,你确定你搞清楚刘备的建国总目标了吗?拿赵云和魏延比,就相当于拿粟裕和梁光烈比一样。粟裕是个大将,却不是元帅,国防部长更轮不到他,梁光烈虽然才是个上将,竟然是个国防部长。关于您的四个问题第一点,我在文中解释的很清楚,如果您觉得有什么不对,可以再解释一下。关于比公者四是指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这四个官衔是可以类比“三公”的官衔。这里的“比”是指俸禄和开府治事的权利。第二点,关于翊军将军,这不光是一个将军级别,更主要的是刘备对赵云的认定,翊军将军、安汉将军的重点在于刘备通过这样的官职名称告诉其他人,赵云、糜竺为蜀汉、为刘备做了什么事。第三点,关于托孤,我确实没有考虑过赵云的年纪,这个可以延伸探讨一下。第四点,关于排名,人的地位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当时的实际情况如此。要写赵云总要有同时代的人来举例,魏延也罢、许褚也罢都是对比的对象。到是您拿粟裕和梁光烈来对比就没什么道理了,一个打了23年的仗,一个仅打过15天的仗,但不是每个军人都能碰上连续打23年仗的机会的,战争年代的军队领导固然战功卓著,但不能说和平年代没有战功就不能升职了,如果给梁光烈三年的实战指挥机会,谁能否定他一定会输给粟裕?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20591 工分:9836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的分析还是很不错的。只是有两点:一,中护军不能简单的定义为“侍卫队长”,不能将赵云简单的和许、典、周等人划成一类。毕竟“中护军”和“中宿卫”还是有些区别的,曹魏干过“中护军”的是韩浩、夏侯玄、司马望、司马炎、司马师、贾充这票人,他们的职权可不仅仅是侍卫队长这么简单哦。封官的时候,给的翊军将军,这是个亲军、禁军司令,手里的人马可不仅仅是一支护卫部队,关键时候这可是一支让人望而生畏的精锐,一支机动打击力量。二,正史中永安托孤,赵云没啥笔墨,这一点不同于后来的演义中“刘备最后在弥留之际见赵云,谆谆嘱托看护刘禅”的描述。但是,这并不代表赵云就不重要了,相反,此时赵云聚拢的是刘备原从派系的最后的血脉和人望,始终是一支重要的力量。而赵云在刘备死后的政治格局中,所扮演的也是不可小视的关键角色。如果说,刘备托孤诸葛亮和李严,有制衡的意思的话,那赵云的角色就是关键少数的角色。无论对刘备托孤的用意作何种猜测,赵云都是不可忽略的重要人物。陈寿将赵云比作灌婴,夏侯婴,很有些深意。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0125 工分:322396
/ 排名:316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1、《后汉书志第二十四》记载“将军,不常置。本注曰:掌征伐背叛。比公者四:第一大将军,次骠骑将军,次车骑将军,次卫将军。又有前、后、左、右将军。”很明显,汉朝的将军是比肩三公的大官(比公者四),楼主,你确定你看懂了后汉书的这句话了吗?2、"翊军有两个意思,一是刘备觉得赵云很重要,是蜀国的护军之翼,其实地位相当高。"楼主,你确定你搞清楚翊军将军的级别了吗?那安汉将军和辅汉将军算怎么回事呢?3、“既然刘备选了诸葛亮,他就绝不会再选择赵云作为托孤的人选。”楼主,你确定你搞清楚诸葛亮和赵云的岁数了吗?你确定你搞清楚刘备托孤的意义了吗?4、“赵云不光排不进前四的将军行列,甚至第五位也不是他,第五位的是魏延,魏延当时是以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督汉中的”楼主,你确定你搞清楚刘备的建国总目标了吗?拿赵云和魏延比,就相当于拿粟裕和梁光烈比一样。粟裕是个大将,却不是元帅,国防部长更轮不到他,梁光烈虽然才是个上将,竟然是个国防部长。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461210 工分:5724
左箭头-小图标
分析的很不错。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632349 工分:28
左箭头-小图标
我最烦那些把小说当历史讲的人。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642986 工分:6799
左箭头-小图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29条记录]&分页:
&对[原创]赵云在历史中到底是个什么地位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志赵云传1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