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文化专业分大了六十九,文化该打多少分

热门关键词:
热门关键词:
2014艺体生文化多少分能上本科?
学费:咨询 优惠价格:咨询
开课时间:365
学时:1 浏览量:
授课机构:
上课地点:杨家坪步行街新华书店24-1号(重百楼上)
联系方式: 023-
2014艺术生参加高考文化课需要多少分 2014艺考生高考录取有什么规律? ?从重庆市教育考试院获悉,2013年重庆市艺术类招生录取率只有57.14%。美术生专科和本科约60%,但本科只有30%。我们预计2014年录取比例不变,但总人数会小幅度上升。 ?每年重庆考生美术人数连续五年增长,万,我们预计2014届学生学美术约1.4万---1.5万人。增加2500人左右。但录取人数只会小幅度增加,竞争加大。 ?据了解,2013年重庆高考录取新生197857人,录取率高达84.23%,比去年增加近5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我们预计2014年持平,但出国人数会增加。 ?教育部门会对艺考学生的文化成绩设定下限,比如,美术专业学生的文化成绩不能低于同批次普通类学生文化成绩的70%,音乐专业学生不能低于同批次普通类考生文化成绩的65%。 ?如:重庆文科一本556×0.7=389.2 文科二本499× 0.7=350 文科三本457×0.7=320 ?2013美术类本科的录取分数最低分为340分,我们预计2014届艺考生文化课本科分数线会上升30--50分左右。美术本科预计在375左右。 学智堂高三艺考生文化课全日制班 招生简章 学智堂(原重庆英浪教育),可以说我们是重庆本地最早一批专门针对艺考生的文化课实行全日制辅导的学校,对重庆高考的考点、学生的秉性习惯、艺考生的学习方法,各个高校艺考生如何录取,我们很了解! 【针对学生】 2014届重庆、四川、贵州的艺考生(含美术类、表演类、播音类、音乐类、舞蹈类、体育类、军校类、空乘类) 【授课模式】 10人精品班、20人中班
阅读上一篇:阅读下一篇:暂无
本培训机构相关资讯
??????????
培训机构联系方式
本培训机构其他课程
???????????????
如何选择一对一课外辅导班?
  如果您的孩子在学习上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您不妨拨打一个400免费咨询电话,找教育专家聊聊,也许仅仅几分钟的免费电话就将改变您孩子的未来。点击您所在市查询本地名师一对一辅导400免费咨询电话:  
【】【】【】【】【】【】【】【】【】【】【】【】【】【】【】【】【】【】【】【】
三百六十行,欢迎各培训机构加盟2016艺考文化课门槛再提高|分数线|总分_凤凰资讯
image download error : http://www.jinghua.cn/404.shtml" />
2016艺考文化课门槛再提高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随着不少高校报名结束,2016年的艺考大幕又徐徐拉开。2月中旬起,怀揣明星梦的考生们将走上艺考考场。今年,教育部不仅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提高艺术类考生的高考文化课成绩要求,并且在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中规定,录取时应综合考虑考生艺术专业成绩和高考文化课成绩。这也就意味着,采用“专业分+文化分”综合录取模式的院校将增加,而且文化分在录取中所占地位也将有所提高。
原标题:2016艺考文化课门槛再提高上图:报考中国传媒大学的一名女生正在参加考试。右图:报考播音与主持艺术的艺考生正在备考。随着不少高校报名结束,2016年的艺考大幕又徐徐拉开。2月中旬起,怀揣明星梦的考生们将走上艺考考场。今年,教育部不仅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提高艺术类考生的高考文化课成绩要求,并且在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中规定,录取时应综合考虑考生艺术专业成绩和高考文化课成绩。这也就意味着,采用“专业分+文化分”综合录取模式的院校将增加,而且文化分在录取中所占地位也将有所提高。□新政宁缺毋滥提高文化课要求“史上最难艺考年”的呼声还没落下,新一轮的“艺考”紧箍咒已经念起。前不久,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对2016年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进行部署。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变化有两个方面,一是在招生方法上,明确要求高校艺术类专业应综合考虑考生艺术专业成绩和高考文化成绩,择优选拔录取。同一高校同一专业应采取同一种录取办法。另一个是在文化素质要求上,教育部要求录取期间各省(区、市)和高校不得为了完成招生计划而降低初次划定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即所谓的“宁缺毋滥”。记者了解到,目前,包括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29所经教育部批准的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艺术类专业和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13所高校的部分本科艺术类专业在举行单独招生考试时,可自主划定考生高考文化成绩录取控制分数线。教育部要求,单独考试招生的高校,自划线原则上不得低于生源省份艺术类同科类本科专业录取控制分数线,艺术史论、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播音与主持艺术及设计学类等专业应提高要求,舞蹈表演、表演(戏曲方向)专业可适当降低要求。具体而言,艺术类本科专业录取控制分数线不得低于本省(区、市)普通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65%,艺术类高职(专科)专业录取控制分数线不得低于本省(区、市)普通高职(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的70%,并逐步提高要求。同时,今年的艺考考试组织工作也将更严格。比如要求各地各高校加强对考评人员的选拔、培训和管理,凡与考生之间有亲属关系、指导关系及其他利害关系的,考评人员须在考前主动报告并申请回避。要建立违规评委黑名单通报机制,违规评委将终身不得参与特殊类型招生考试工作。严禁开展特殊类型招生的高校、内设学院(系、部等)及教职工组织或参与考前辅导、应试培训。总体计划持平部分学校减招梳理年前各高校公布的艺考招生简章发现,大部分高校的招生计划与往年持平,比如中央戏剧学院今年共有表演、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等6个专业共22个方向面向全国招生,计划招生573人,与去年基本持平。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类招生计划为681人,也与去年持平。不过,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也有的高校削减了在京招生计划,在京考生竞争更加激烈,比如北京电影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从三校招生计划和报名情况来看,北京电影学院2016年共开设10个艺术类本科专业、23个方向计划,共招生437人,比去年减招52人。高职只招收戏剧影视表演一个专业方向,计划招生30名,较2015年涵盖影视表演和影视动画两专业的高职计划缩减30名。该校教学副校长孙立军解释称,招生减少主要是由于北京电影学院的校园,特别是宿舍无法满足电影学院的招生及设备的需求。“随着新校区加快建设,希望再过两三年,让更多有志于考取电影学院的高中生,社会中有志于学习电影的青年,能够有机会走进电影学院的大门。”孙立军说。首师大2016年艺术类招生计划中,美术和设计学这两大类在全国的招生计划为160人,其中音乐学80人,舞蹈学35人,录音艺术15人。音乐学小学教育方向与美术学小学教育方向各招收25人。美术学类和设计学类总计在京招收40人,音乐学、舞蹈和录音艺术的在京计划略有微调。北京工业大学2016年艺术类本科专业招生计划为360人,包含动画专业、设计学类、美术学类。其中北京招收180人,外省招收180人。与去年相比,总招生计划减少了20人,北京和外省各减少10人。分专业来看,动画专业招收60人、设计学类招收260人、美术学类招收40人。北工大招生办副主任兰劲华介绍,招生计划的减少主要出于两方面考虑:一为提高生源质量,以适应北工大由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变需求;二也为积极适应疏解非首都功能的规划需要。值得注意的是,该校在京的设计学类招生计划中有5个文科双培招生计划。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类今年共有6个专业招生,包括音乐学、舞蹈学、电影学、美术学、书法学、数字媒体艺术。其中,美术学、数字媒体艺术两个专业分别减招2人。不过,无论招生计划的增减,艺考的竞争激烈是毫无疑问的。从北京电影学院的报名数据就可见一斑。数据显示,2016年,报考该校的考生人次达30300人,同比增长达23.4%。其中本科报考达29207人,同比增长21.9%;高职报考人次达1193,同比增长77.8%。录取更强调文化课成绩逐步提高艺术类专业学生文化课成绩已经成了大势所趋。近几年,教育部关于艺术类考生招生录取的指导文件中,几乎每年都强调要在录取中更加注重文化课成绩。这一点在各校的录取政策中也有所体现。在艺术类专业的录取过程中,录取方式有三种:一是专业测试和文化课成绩过线后,按照专业排名择优录取;二是专业测试和文化课成绩过线后,按照文化课成绩排队录取;三是专业测试和文化课成绩过线后,把文化课成绩和专业测试成绩按照比例折算出综合成绩,再按照综合成绩排队录取。记者注意到,在普遍重视文化课成绩的大背景下,按照文化课成绩排队录取以及按照综合成绩排队录取的比例有所上升。比如北京电影学院,按照专业成绩排名录取的专业方向所占比例从去年的66.7%降到了60.9%。具体来看,文化课过线,主要依照专业排名择优录取的专业及方向从2015年的18个专业方向下调为14个方向。调整力度最大的为中央戏剧学院。自2016年起,中央戏剧学院取消文化课全国统一划线,明确了各专业对高考文化课成绩的要求,录取时全部以考生文化成绩为准,不含任何高考加分,同时取消“专业成绩前3名的考生,高考总分可以分数线下20分录取”的降分政策。中国传媒大学艺考也变化诸多,包括招生专业、考试内容和录取原则等方面。该校招办主任侯隽介绍,今年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影视导演、表演等11个原本按照专业考试成绩排名的专业方向,在录取时将综合考查考生文化成绩与专业成绩,按照二者的综合成绩从高到低进行录取。北师大今年也面向艺术类全体考生加设了文化课单科和文化课成绩总分(不含政策性加分)的录取控制分数线,取消了对专业课高分生“免划线”政策。该校录取时将在文化课考试和专业考试成绩合格的基础上,按考生文化课成绩和专业考试成绩之和形成的综合成绩,分专业由高到低排队,择优录取。对于文化课的重视,放眼全国,情况也基本类似。多所艺术类专业高校表示自己在近几年的招生中已经越来越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文化课成绩。比如北京电影学院教学副校长孙立军透露,这些年来,该校的文化课成绩总体上在逐渐提高,一些专业的文化课分数远超国家一本线。该校教务处副处长、招办主任刘滨表示,去年该校管理学院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在一本线以上,最受关注的热门表演专业,录取分数线为一本线的46.5%。记者注意到,2016年,这一要求再次提升,共16个专业方向明确了对文化课成绩的最低要求,从一本线的70%到90%不等。另外,根据上海戏剧学院官方公布的数据,近三年来,该校录取的学生中成绩达一本线上人数占比已由1.08%升至7.06%。部分高校调整招生专业从专业设置上看,今年多所艺术类高校也对专业做了适应性调整。比如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类本科招生专业中,部分专业合并专业方向招生,由23个调整为18个。比如原戏剧影视文学(影视编剧)、戏剧影视文学(动画编剧)两个专业方向统一按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招生,考试内容基本不变,入学后再分方向培养。同时,该校与美国纽约理工学院合作的艺术类本科专业仍继续招生,3个专业共招75人,每专业25人。招生专业上,原动画(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调整为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原戏剧影视导演(剪辑方向)调整为戏剧影视导演(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教育方向首次升级为戏剧教育系,计划招收40人。据中国戏曲学院教务处处长、招办主任张尧介绍,今年,该校仍保持12个专业、25个专业,但录音专业停招一年,并增设京剧舞台监督专业。至于原因,张尧透露,是“根据院团的需求”而设置的。学校有表演专业并下设9个专业方向,但侧重戏剧表演人才的培养,其中包括昆曲表演、多剧种表演、戏曲形体教育等专业方向。美院方面,中央美术学院今年计划招821人,也与去年持平,但各专业招生计划有调整,2015年美术史论专业招80人,今年减招30人,匀出的计划用于新增专业艺术学理论的招生。该校对北京有独立的招生计划,比如建筑学院专业北京计划招15人,文科10人,理科5人,美术学院在京招8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今年的招生计划还是17个专业全国招240人,与往年持平。专业方面,交通工艺造型设计、纤维艺术、玻璃艺术、版画四个专业是隔年招生,2016年继续招生。中国美术学院共计划招1540人(含“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计划82名),不做分省计划,所有计划都是面向全国招生。在专业设置上,该校成立了“五学科十学院”的新布局,新成立了手工艺术学院和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还把中国画和书法结合起来成立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把绘画按油画、版画、壁画、综合绘画合并在一起,成立绘画艺术学院。此外,今年北京舞蹈学院计划增加20个招生计划,拟招生人数共计325人。增加招生计划用于新增专业方向舞蹈学(舞蹈教育)的招生。考试内容多样注重综合素质记者梳理发现,在专业测试方面,今年艺考形式和内容都更为多样。比如中央美院新增的艺术学理论专业,专业考试采取的是“综合素质评价”和“美术鉴赏”的形式。中国传媒大学的播音与主持艺术、表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等9个专业方向,在原专业考试内容的基础之上,增加综合素质考查笔试项目。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面试中原表述观点调整为命题演讲,笔试中电视节目分析调整为视频作品分析,题目取材范围更加宽泛。动画、动画(三维动画与特效方向)初试面试中增加速写写生项目。音乐学和音乐学(电子音乐制作方向)考试内容调整较多,其中音乐学增加音乐综合素质展示,重点考查音乐活动策划能力或音乐编辑技术能力等。备受关注的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的考试内容也发生了变化。与2015年只有初试和复试相比,今年表演学院又恢复了三试。初试时考查朗诵(自选诗歌一篇,限定3分钟以内)、复试时考查朗诵(体裁:散文、故事、小说,限定3分钟以内)和才艺展示(形式:声乐、舞蹈、戏曲、武术、曲艺、杂技);三试则考查声乐、形体综合会试以及台词、表演综合会试。去年才艺展示安排在初试中,三试中还增加了口试,主要考查艺术、历史和社会常识。此外,记者还注意到,今年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更名为声音学院首次招生,计划招38名本科生,其中电影录音方向计划招生16人,音乐制作方向计划招生10人,游戏声音方向计划招生12人。从考试安排上看,声音学院三个方向的专业考试也比较复杂,包括初试、复试和三试三个环节,其中初试和复试都是笔试,三试为面试,除了考查声音听辨、基础乐理外,还要考查演奏和综合素质等。提高文化成绩符合艺术人才培养目标以往,参加艺考的考生给人的印象一般都是文化课成绩较差。然而,从2015年起,教育部明确要求,艺术类考生招生时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不低于生源省份二本线的65%,并且逐年提高,使得艺考的竞争更加白热化。“文化课”和“专业”两条腿走路,成为更多艺考考生的普遍选择。对此,多所高校招办负责人表示,这一新规说明未来的艺考中文化课将成为艺考生能否被录取的重要因素。比如首都师范大学招办主任孙彤表示,在近年来的艺术类考试录取中,多个学校已逐步开始加大文化课的要求与比重。北京电影学院教务处处长穆德远介绍,这几年学校对于文化课成绩的要求确实在逐年提升,他们提倡的是文化课每年增加5%,总体提升不超过15%。三年前至今,已经提升了接近10%。但5%并不是死命令,各院系会根据考试情况、本专业发展情况适当调整。该校教学副校长孙立军也坦言,招生考试的各个环节都是为了优中选优,把优秀的多才多艺的学生,通过不同环节、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考核发掘出来。为了应对这一新规,中戏也做出了调整。该校教务处处长张娜介绍,以表演专业为例,去年全国录取线是280分,今年按照《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基本要求》提出的“艺术类本科专业录取控制分数线不得低于本省(区、市)普通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65%”,以北京市2015年二本线做参照,录取分数线将提高60分左右。中戏院长助理郝戎表示,演员拼到最后是文化,提高文化课要求虽然短期看可能损失一两个能歌善舞的学生,但从长期看,与我们培养既有艺术才能又有文化修养的一流艺术人才的目标是一致的。□备考建议考表演最好一点妆都不带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院长张辉教授表示,电影表演更趋于内心的技巧,它体现的最大特点就是“你存在的就是意味着表现”,就像生活中一样存在,我们特别期待看到一个考生在考试的过程中他能够很自然很真实地还原自己。这符合我们在人才选拔上的一个审美。张辉特别提醒广大考生,在复试环节中,不鼓励考生进行器乐展示,建议选择唱歌,有一些声音方面的展示,或者形体的展示。包括武术,对男生来讲有的时候武术也能够体现他的协调性、精气神等。对于许多考生关心的是否能化妆的问题,张辉建议,最好一点妆都不带,包括打粉底或隔离霜等。考场上要还原一个真实的你面对考官,你越真实越自然地展现你,其实对你来说更容易让考官深入地来了解你,这样的话也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北京电影学院在考试的三试要求穿紧身衣和平底鞋,考生不要担心用自认为好的方式来遮掩所谓的缺陷,“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你认为的缺陷也可能是你的特点”。□考生备考最后冲刺文化课也不放松记者注意到,大年初八,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艺术类高校就将开始测试专业课。不过,由于文化成绩在艺考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尽管已经临近年关,仍然有不少考生在备考专业课之余挤出时间冲刺文化课。记者从某艺术培训学校了解到,有不少考生已经在年前就来到了北京,准备冲刺艺考名校,尽管已经临近专业课考试,但大部分考生都对文化课比较上心。来自河南郑州的考生马晶(化名),已经报考了多所艺术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她告诉记者,往年大家基本都是专业课考试完了,拿到了艺考合格证后才会突击文化课,但是今年不同,除了找专业课辅导班,她还特意报考了专门为艺考生开设的文化课补习班,担心即便专业测试合格了,文化课不行,“也没戏”。马晶说,虽然是播音主持,但是对于文化课和综合素质的要求都很高,比如中传今年播音主持的专业考试中还增加了综合素质考查笔试项目。她透露,周围前来补习的有来自各地的考生,大家都觉得今年文化课的难度会大很多,比如中戏往年不少专业是统一划文化课的线,今年则按照教育部要求必须要达到二本线的65%,比往年提高了不少。马晶告诉记者,自己从高一就开始准备艺考,几乎每个寒暑假都要密集参加专业培训班,上课时间安排得也非常紧凑。这个寒假的辅导班也已经从上周开始,从早九点到晚九点不敢放松。除了完成寒假班老师布置的任务,由于不同学校考试内容不同,还要准备一些社会常识、朗诵篇目、锻炼即兴评论、为综合面试准备自我介绍等。“当然,每天练功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两年多以来,每天都雷打不动要开嗓练声。”马晶说。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288556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129395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欢迎光临中国图书网&请|
关注中图网
关注中图网
微信公众号
进入中图网
手机触屏版
当前位置: >>
>> “中华武术传统名拳纵览”全10册,从北到南选择齐鲁、燕赵、八闽等十个地域进行介绍,每册分别从各地的历史、武术文化、主要武术拳种等进行叙述,对典型套路进行图文说明。原价276元,现团购价79元,全国包快递!
团购:中华武术传统名拳纵览全10册
★ 32开平装,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 从北到南选择齐鲁、燕赵、八闽等十个地域进行介绍★ 所选拳种风格鲜明、特点突出、技法完整、功法全面★ 史料翔实,图文并茂★ 融可读性、知识性、普及性和专业性于一体
市场价:276.0元
编辑推荐作者简介本单详情
海淀公安分局备案编号:当前位置: >>
太极拳家陈发科和太极拳的高层次功夫
太极拳家陈发科和太极拳的高层次功夫陈发科的背景:陈发科的家庭是真正的太极拳世家。他的曾祖父陈长兴(一七七 一~一八五三), 是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一七九九片十八七三)的老师。杨露 禅在陈长兴那里学了许多年, 才学到太极拳的真功夫。陈长兴的父亲陈秉旺也是 非常出名的太极拳家。陈长兴以保镖(护送货物的保镖)为业,经常来往河南、山 东一带,山东的强盗对他非常害怕。晚年的时候,陈长兴在村里办武馆教学生。 陈发科的祖父陈耕耘(享寿七十九岁)自幼跟陈长兴学拳,也以保镖为业,曾参加 战斗立战功。有一次他保镖至山东莱州府,降服了当地的大盗田尔旺,莱州的百 姓出钱立碑纪念他。 一九00年左右,当时在山东省任官的袁世凯(后来任中国第一任总统)看到 这碑,请了陈耕耘的儿子陈延熙(享年八十一岁)去教他的儿子们练拳,共教了六 年。陈延熙就是陈发科的父亲,陈延熙的太极拳功夫也非常好。陈发科曾讲给他 的学生洪均生老师(一九 O 七~一九九六)听, 当陈延熙去教袁世凯的儿子几年后 回家,看到陈发科的太极拳功夫大有进步,非常高兴,走到院子中间,身穿皮袍 马褂两手插在袖子里, 叫他的子侄数人围攻他。 众人一接触他的身, 他略一转动, 众人都纷纷跌地。当时陈发科感叹说,我比不上父亲,打人还要用手。但是洪老 师说陈发科晚年也达到了这种水平了。 陈延熙同时还是一位非常出名的中国外科 医师。 陈发科跟洪老师讲他练拳的故事:陈发科是陈延熙晚年生的儿子,前面有二 个哥哥得瘟疫死了,所以家里人对他很溺爱。他吃东西不节制,肚子生了痞块, 经常犯病,痛得在床上打滚。虽然知道练拳对身体有好处,能治病,但因为身体 虚弱,就懒于去练,到十四岁时还没有练出一点功夫。 那时因为陈延熙去袁世凯处教拳不在家。 请了陈发科的一位堂兄来伴他看家、 种地。这位堂兄不仅身体壮实,拳也练得很好,在当时陈家沟的年轻人中是最好 之一。有一天晚上,一些陈氏的长辈来陈发科家中闲谈,当谈到家传的拳时,有 人惋惜说:「延熙这一支,辈辈出高手,可惜到发科这一辈就完了,他都十四岁 了,还这么虚弱,不能下功夫,这不眼看完了吗?」陈发科听后,觉得很羞耻, 暗自想: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家传的技艺断在我手里,至少也要赶上堂兄。可是 又想,我们兄弟同吃、同睡、同干活,也一同练功,我勤练能长进,但他也长进, 怎样才能赶上他呢? 为着这件事,陈发科好几天睡不好觉,吃不好饭。有一天早上,他们俩一起 下田干活,走到半路,堂兄忽然想起忘带了一件农具。他对陈发科说:「你去拿 吧,你快跑回去,我慢慢走着等你。」于是,陈发科跑回去取了农具来,赶上堂 兄。午饭时,陈发科想着堂兄刚才的话「你快跑,我慢慢走等你」结果跑个来回 还赶得上,联系到练拳,我如果加倍练,不就能渐渐赶上堂兄了吗? 从此,陈发科下定决心苦练,除了跟堂兄一同练,中午堂兄午睡他也练,晚 上一同睡下,陈发科只睡二个多钟头,又起来练。因为怕吵醒堂兄,陈发科不敢 开门到外面练, 只能在二张床中间练, 并把震脚等会出响声的动作都改为放松练。 就这样,从十四岁到十七岁,苦练了三年,堂兄始终没发现。陈发科平时自己苦 练,有时也请教其它的叔伯们练推手。但是他不敢与堂兄练,因他功夫好,一推 手就来真的。 堂兄说:练武要认真练,不能跟自己人练就随便,以后习惯了,遇上敌人就 会吃亏。他和自己的堂兄弟、侄儿们推手,总是一丝不让,常常把人摔得头破血 流。陈发科经过三年苦练,肚上的痞块消了,个头长高了,身体发育也正常了, 功夫也不知不觉间长进了。 有一天, 为了试试自己的进步有多大, 也向堂兄提出, 请他教推手。堂兄笑笑说:「好哇,我们家的年轻人都差不多尝过我的手段,以 前你太瘦弱,不敢和你推。现在你壮实了,经得起摔打了,可以尝尝和我推手的 滋味了。」说完他们就推起来。堂兄连续三次发劲摔陈发科,结果都被陈发科反 摔出去。直到第三次摔倒后,他才醒悟,陈发科的功夫已超过他了。他心里不服 气,气愤地走了,口里还嘟嚷着:『怪不得你们这一支辈辈出高手,大概有秘诀 吧,连远不如我的,都超过我了。看来我们别支的不能练这个拳了。』 陈发科说,其实这三年父亲都没回家,没有教他秘诀,这是三年苦练的结果。 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到苦练的重要,经过苦练,身体变强壮,技艺也大有长 进,但是这件事并不能说明太极拳没有秘诀,或者秘诀不重要。这三年虽然父亲 没有教陈发科什么秘诀,但是以前父亲在家时他可能听过练拳的方法、要求,只 是没有好好练。而这三年他和其它叔伯练,他们也会教他太极拳的真正技艺的。 说没有秘诀, 只是说陈发科并没有掌握这堂兄所不知的秘诀,大家都是练习陈氏 家传的拳,由于陈发科发愤苦练,一方面是练得多,一方面也是更用心体会,所 以进步快。 相反堂兄练到一定功夫后, 以为自己功夫已不错, 练得没有陈发科多, 也没有很用心去钻研,才会被陈发科超过。对于我们一般练太极拳的人,一定不 可以光用苦练,必须先学习到正确的太极拳技艺,然后加上苦练,才能成功。我 的陈式太极拳老师洪均生常常说,练太极拳要巧练,要动脑筋练,练得对才下苦 功练。 ※陈发科的武功事迹 关于陈发科的武功故事流传有许多,也很精彩,若以之为素材,可以创作出 很吸引人的武打电影或电视连续剧。不过在这里我们所要谈的,是一个真实的陈 发科。 因为如果我们讲一些不真实、 太过玄虚的, 精彩是精彩, 但我们不能效法, 不能练习,对我们完全没有好处,而且会使我们丧失信心,以为自己不是学太极 拳的材料而放弃学习。 如果我们知道的是一些真实的事迹,对我们的学习就会有 启发,我们可以朝这方面努力,对我们才有帮助。因此,我会选择一些不只是传 说,而是可以称之为真实事迹的来介绍。 我主要根据三方面的条件来考虑是否是真实的。第一,是陈发科的学生或亲 人所亲眼见到或是亲耳听陈发科自述的,而且说的人是可以信赖的。第二,这些 事迹里所表现出来的武功,是合乎太极拳的道理的,可以解释的,我们也可以学 习的。第三,这些武功是陈发科这个具体人所能掌握的,多人可见证的。在后面 所谓的每件事我都会作一些说明,让大家考虑这件事是否可信。下面我先举一个 许多报刊、书籍介绍过的,但可能是不真确的传说,分析给大家看。 有人写文章介绍陈发科,讲了一件打败「李氏三雄」的故事:一九二八年, 陈发科的堂侄儿陈照丕到北京教拳,有许多人找他比试,其中「李氏三雄」叫阵 最热,陈照丕没把握,怕输了败坏陈式太极拳的名声。于是,便写信请陈发科赶 快来北京。陈发科到北京后,第一件事就是让他侄儿带去会「李氏三雄」。当时 是夏天的傍晚,弟兄三个都在,老大坐在屋里的太师椅上喝茶,陈发科在院中等 候,陈照丕进屋搭话,一看对方块大腰肥,拳头似升,不禁登时出了一身冷汗, 暗想: 赢了还好说, 若把三叔打坏了, 回去怎交代?犹豫之际, 对方发话了: 「是 送上门来的吗?」「你不是要看看陈家拳吗?」「好!」对方那个升似的拳头, 一拍桌子,壶碗都跳起来,站起身来,简直像座铁塔。这时陈发科一个箭步,早 已抢到屋里。 陈照丕刚闪到一旁, 还没来得及看清楚怎么回事, 只听他三叔 「哈! 」 的一声吼,运用陈氏拳特有的抖发劲,早把「铁塔」扔到了门旁的窗台上。窗台 砸塌了,人也没再起来。老二、老三正在发楞,陈发科问道:「还上吗?」俩人 立即猫似地向后退。这时陈发科才对侄儿说:「走!」二人扬长而去。 这故事说得很精彩,使人觉得陈发科很厉害。但是有一次我和洪均生老师聊 天时,他提到这件事,认为可能不是真的。当然不是说陈发科没这本事,而有别 的理由:第一,陈照丕请陈发科去北京另有原因(后面我们会谈到)。第二,洪老 师和其它师兄弟都没听说过这件事。第三,在北京没听过「李氏三雄」这些人, 也没说是什么门派的。第四,按陈发科的品性。他是不会找上门去打人的。不是 什么敌人,不会这么鲁莽。洪均生老师是很讲实际的人,最不喜欢人家乱吹不真 实的东西,他觉得真实的陈发科已够我们学习了,不必添枝插叶。下面我开始讲 一些比较实际可靠的事迹。 一、保卫温县县城: 陈发科曾跟洪均生老师讲过温县县政府请他保卫县城的事。陈发科没说具体 是哪一年, 不过可以肯定是一九二八年去北京前的事。我见有的资料说是一九二 六年左右。那个年代的中国是军阀割据,盗贼四起,治安很差。那时有红枪会(一 种邪教组织)攻陷附近几个县城,威胁温县县城。县政府请陈发科带学生参加保 卫县城。陈发科所在的陈家沟村隶属温县,到县城后,陈发科曾捉拿二个土匪, 但他没向洪老师讲具体的情况(有的书曾详细讲过这件事,细节是否正确不得而 知)。另有二件事则讲得比较详细。当时县政府已先请有一武师,他听说陈发科 已到,便来较艺。陈发科正坐在堂屋八仙桌的左侧椅上,左手托着水烟袋,右手 拿着纸媒。这武师从屋外来,进步便发右拳,并喊一声:「这一着你怎么接?」 陈发科见他从屋外来,刚欲起身迎接,站起一半,拳已抵胸,遂以右手接其右腕 向前略送。这武师即仰跌门外。这武师二话没说,即回屋卷起铺盖不辞而别。当 时洪老师听这事后,当然相信陈老师有这功夫,但不明白怎么能一触即发。后来 自已功夫进步了。 也能使人一触而飞出,明白这不过是全身的缠丝劲传到手上时 圈子转小,速度转快而已。 红枪会是一种邪教组织,出战前画符念咒,就以为会刀枪不入,赤着膊来打 仗。 当他们围攻温县县城时, 县城城门都关闭, 护城河的桥吊起, 只辟一个城门, 陈发科站在桥上, 手握没有套上铁枪头的白蜡杆应战。一个红枪会首领带着众人 冲来, 拿着红缨枪向陈发科扎来。 陈发科用白蜡杆向他的枪一抖, 枪就脱手飞出。 陈发科再趁势向前一扎, 杆头扎穿他的身子, 其它的道徒见首领被杀, 慌忙逃走, 县城保住了。 一九五六年洪均生老师自济南返北京再向陈发科学拳时,温县新政府派二个 人找陈发科了解这件人命案的事。 陈发科送走二人后对洪老师说, 本是为民除害, 变成麻烦事。 但红枪会是属被新政府取缔的反动组织, 新政府也没有麻烦陈发科。 二、离开家乡前的表演: 陈发科向洪老师请他到北京教拳的起因: 他的堂侄陈照丕(一八九二~一九七 二)从家乡押送中药材去北京(当时称北平)。那时候北京盛行杨式太极拳,并且知 道杨式是从陈家沟来的。 有些河南会馆的人知道陈照丕是陈家沟的人,也会陈式 太极拳,就很高兴,认为是河南人的光荣,请他在北京教,许多人跟他学。后来 南京市(当时的首都)市长魏道明知道后,以高薪请陈照丕去南京教拳。这使陈照 丕很为难,因为南京请的薪金很高不去很可惜,但北京的学生学不久,舍不得让 他走。后来地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对北京学生说,我的太极拳是我三叔教 的,他的功夫好我百倍,现在他在家乡无事,我请他来教你们。于是邀请陈发科 至北京教拳。 我的陈式小架太极拳老师陈立清(一九一九生,陈氏十九代)曾跟我讲过一件 陈发科的事。陈立清老师是家中独女,小名赛男,小时候爬树、翻墙、上屋顶, 比男孩子胆更大。她父亲陈鸿烈是陈式小架代表人物之一,比陈发科小一辈份, 但大二、三岁,跟陈发科同月、日、时出生。 陈立清老师九岁那年,有一天跟父亲在路上见到陈发科,陈发科谈到应邀往 北京的事,并说晚上召集他的学生和一些亲人在陈家祠堂内作临别聚集、打拳。 陈立清老师怕大人不让她进去, 晚上提早从后墙爬树翻墙藏于供桌下,等到大人 表演拳术了她才走出来看。陈发科的徒弟约一、二十人,众人打完拳后,陈发科 表演,陈发科一震脚,屋顶的沙土被震落作响,一发劲,附近灯烛的人即恍动有 声。最后,陈发科与徒弟推手,一发劲徒弟即掷上墙后掉下来。陈立清老师仅看 过陈发科这一次的表演(平时各人在自家的院子练拳),印象非常深刻。陈发科和太极拳的高层次功夫 陈立清老师讲过她父亲的功夫给我听,他练的是小架,功夫也很好,但没陈 发科这么好。陈发科练的是大架,不同派别的,陈立清老师不会无端端替陈发科 吹嘘的。 陈老师说陈发科是当时陈家沟村功夫最好的人。 并说从陈长兴到陈发科, 他们这一支代代都功夫非常好,人品非常好! 三、刘慕三带学生学习陈式太极拳: 洪均生老师年轻时身体不好,一九二0年经邻居介绍,跟刘慕三先生学习吴 式太极拳。刘先生是吴式太极拳宗师吴鉴泉(一八七0~一九四二)的高足,学习 吴式已有三十多年,在北京很有名气。刘当时约五十岁,在北京电报局任报务主 任,每天早上二、三十个学生到他家里来练拳。刘先生留学过法国,有文化,重 视理论,善于讲解,要求学生很严格。刘先生的功夫,在洪老师他们看来是非常 高深的。 他的身躯虽然较胖大,但练起拳、剑却非常轻灵、稳健、潇洒。他的推手功 夫更使人佩服,和学生推手,或用轻灵劲,或用沉重劲,无不随意,使对方站立 不稳。 他讲粘劲时, 常让学生们站稳, 他伸掌做按的发劲, 当手掌还未接到胸前, 就立刻略收,学生像被吸引住似的身向前倾,站立不稳,这是他巧妙利用学生的 反应的功夫。 刘先生主张练拳越慢越好,功夫越深,才能练得越慢而不停顿。一九八二年 洪老师与马岳梁 (一九0一~一九九八) 在上海见面, 谈到刘先生, 马老说认识, 是师兄弟。洪老师开玩笑说我应称你为师叔,马老哈哈大笑。 洪老师练吴式约半年后,他们在北京的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京剧名武生杨 小楼跟陈家沟来的陈发科学陈氏太极拳。他们非常感兴趣,想看看陈式太极拳是 怎么样的,因为知道杨式是从陈式来的,大家商议后,刘先生出面,托人请陈发 科来刘家,面谈教拳事宜。 陈发科当时四十二岁,来到后寒喧数语,就脱去外衣到院中表演。洪老师他 们想,太极拳功夫越好练得越慢,准备用一、二个小时来看这名家表演。那知道 两趟拳才练了十几分钟,不仅动作迅速,还不断震脚、跳跃、拳带风声的发劲, 使洪老师他们瞠目结舌。陈发科表演后略坐即走,他一走,学生们就大发议论: 太极拳要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这么快,不是把丝抽断了,震脚震得屋顶掉 沙,那有这样的猫行?等等。但是刘先生功夫好,见识高一筹,他说:「动作虽 快,却是圆的旋转,虽然发劲多,却是松的,从手臂看,肌肉也不是鼓成块的, 应属内功。既然已托人请来,那就先跟他学学,等学完套路,我先和他推推手。 如果比我高,就学下去,否则,就不必多花钱。」于是,每人每月交大洋二元, 三十人凑足六十元,每星期陈发科来教三次。 刘先生经常教导学生,练太极拳要立身中正,不许前俯后仰,折了腰劲。步 法要虚实变化,灵活稳当。刘先生和陈发科试验推手,是在学完一路之后,洪 老师他们觉得刘先生水平很高,应该和陈发科差不多的。谁知一接触,差距立 分,而且距离太悬殊了,简直难以相信。刘先生像个三岁的孩子,完全不能自 主,略被前引即俯倾,略被挤按即后仰,腰劲不但全折了,步法也全乱了。而 且陈发科一次捋时,误将刘先生肘关节扭伤,贴上膏药,还疼了近一个月。因 此,后来学生们几乎不敢学推手,陈发科笑说:「他有小顶劲,我没注意,才 误伤。你们松着随,我注意点,就没事。若教推手就伤人,那还行。」刘先生 带着学生就继续学下去。 四、许禹生学陈式太极拳: 许万生(一八七九~一九四五)出身清朝贵族,家中重视练武,从小就跟许多 名家练武,曾跟董海川的学生刘凤春学八卦掌,跟杨澄甫(一八八三~一九二六) 的父亲杨健侯(一八三九~一九一七)学杨式太极拳,功夫很好,是当时北京武术 界的领袖。一九一二年创办北京体育研究社,任副社长(社长由当时的北京市长 挂名)。曾聘请吴鉴泉(一八七 O~一九四二)、杨澄甫、孙禄堂(一八六一~一九 二二)、纪子修、程有龙(?~一九二八,董海州的学生程廷华之子)等名家在该社 任教。后来经人介绍向陈发科学拳。会面后,陈发科因他年纪较长,又是有名人 物,主动提出作为半师半友,交流武术。学了几年后,许禹生对人说:「当时 陈师照颐我的声誉,以友自居。今天我才感觉到我们功夫差距太大了。便是让 我邀请北京武术界,当着大家的面,磕头拜师,我也甘心情愿。」能让许禹生 这么说是非常不容易的。许自己功夫很好,也知道杨健侯、杨澄甫、吴鉴泉、 孙禄堂等太极拳名家的功夫,陈发科若没有特别的功夫,是不会让许口服心服 说出这样的话来的。 洪老师曾见许禹生和陈发科练推手,许一用劲就被陈发科打起离地数尺而跌 出。有一次许禹生谈破解左手拿之法为:以右拳用力猛砸对方左臂弯,左手就 可以撤出,随即以右拳上击对方下颊。陈发科开玩笑说让他试试。当许欲砸下 时,陈发科即将手指加强缠劲,许竟声跪地。 陈发科曾对洪老师说过:「禹生的功夫不错,发劲虽未掌握缠丝,却也发得 干脆。」这句话也是对我们一个提醒:发劲不但要干脆,好的发劲也须具备缠 丝(螺旋)。 因为有一些人或书刊谈到太极拳的发劲时总强调要干脆, 「向前直射」 , 以为化劲才须螺旋,不知发动同样也须螺旋。当然这个螺旋须掌握得好才不会 破坏干脆。 九二六年杨澄甫的学生陈微明出的太极拳书,就有杨澄甫和许禹生推手的照 片四张。顺便谈一下,沉家桢(一八九一~一九七二)也是幼年爱武,后跟杨健候 学太极拳, 杨健侯死后继续跟杨澄甫学拳多年,一九二八年开始跟陈发科学陈式 太极拳,有十年之久,是北平国术馆名誉董事长,也是武术界名人。一九六三年 与顾留馨合着有《陈式太极拳》一书,影响很大。 五、李剑华试艺: 李剑华也是刘凤春的学生,八卦掌的功夫很好,身材高大,体重在二百斤以 上,是当时东北大学(学校在北京)的武术教师。某年(洪老师不记得是具体哪一 年),北京举行武术擂台赛,由许禹生主持。有一天在许家里商量比赛的方法, 大家拟请陈发科担任裁判,但陈发科说自已只懂陈式太极,不懂其它武术,裁判 错了反而不好,推辞不做,许禹生就请陈发科任大会的顾问。当时的比赛是没有 分体重级别的,抽签抽到谁,谁就是对手。谈到比赛的时间时,大家同意每对打 十五分钟,陈发科提出:「这样太长了,每小时才能赛出四对八人,那么多人 要赛多少天才能完?再说打笨架的十五分钟也分出胜负来了。这还是武术比赛 吗?」 大家见他说得有理, 便问他认为须多少分钟。 陈发科说: 「三分钟如何?」 李剑华说:「三分钟够吗?」陈发科说:「这是迁就一般人的水平,若依我说, 则口里说一、二、三,甚至只说出一字,便胜负立判,那才叫武艺呢。」李剑 华笑说:「能那么快吗?」陈发科亦笑说:「不信,咱们就试试看。」于是让李 进着,李的手到陈发科胸前,陈发科以横放在胸前的右手接着,向左稍一转身, 用右肘发劲,把二百斤重的李剑华打起尺许,发出数尺远,撞在墙上,将许禹 生室内墙上挂的照片镜框碰下来好几个。大家哄堂大笑,李剑华也边笑还说: 「信了,信了,可是把我的灵魂都吓飞了。」陈发科笑问:「你怕什么?」李说: 「你要伤着我呢?」陈问:「你哪里疼了?」李摸摸身上,哪里也不疼,回想 被打时,仅仅感到擦着衣服,便腾然飞起。事后,李见所穿礼服呢马褂上有一 片墙上的白灰,拍打不掉,要用刷子刷才去掉。大家无不叹服,赞为绝技,这 是洪老师目睹的事,他曾跟我讲述陈发科当时的动作,说是用拗拦肘的方法打 的。这件事不单说明陈发科的功夫很好,也说明陈发科对自己的功夫很有信心。 因为陈发科说这话并不是对自己的学生说的,自己学生平时有推过手,知道他 们的水平,知道一招就可把他们打出。但当时在座的是北京武术界的名流,每 人都各有专长,要让这些名家一招而分胜负,那必须是功夫高得不得了。当然, 陈发科并不是狂妄无知的人,而是在讨论到武术的真谛时不经意的流露。陈发 科认为真正的武艺应当是这么高的,不但跟不懂武术的人打笨架不同,也跟一 般练武术的人水平大不相同,才是真正的「武的艺术」。李剑华后来也跟陈发 科学习陈式太极拳。 六、与沈三较艺: 沈三是当时中国最有名的摔跤专家,就在上面提到的北京武术比赛大会上, 有人介绍沉三和陈发科相识。二人互道仰慕后,沉三直爽地说:「我们学摔跤的 人对太极拳没有认识,总以为这个套路只是活动身体,而不是武术,如果在比赛 会上,练太极的抽签恰好和摔跤的成对,该怎么办?」陈发科笑笑说:「那也不 能抽了不算,当然也该有办法,比如过去打仗,岂可挑选对手?不过,我却不一 定准能应付。」沉三说:「咱们研究研究。」陈发科说:「我虽不会摔跤,但也 喜欢看摔跤比赛。」说着把两臂伸过去给沉三抓住,并说:「我见过摔跤是这样 先抓。」洪老师和同学们都暗想:今天二位名家比试,有眼福欣赏了。沉三刚握 住陈发科手臂,刚好有人呼唤他们去商量什么事。沉三撒开了手,二人相视哈哈 一笑,一同走去,洪老师他们为看不到比试而感到遗憾。 过了两天,洪老师正在陈发科处闲坐,沉三提着四包礼物进来,陈发科赶快 起立欢迎。坐定,寒喧几句之后,沉三说:「那天多亏陈老师让我。」陈发科笑 说:「哪里,哪里,彼此,彼此。」洪老师和同学们听后都不明白,因为没见到 二位老师比试。沉三看他们的神气,就问:「你们老师回来后没和你们说么?」 他们回答:「没说,什么事呀?」沉老激动地一拍大腿说:「咳!你们的老师真 好,可要好好地跟他学呀,他不但功夫好,德行更好!你们认为那天我们俩没比 试吗?『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陈老师让我握着他的两个胳膊,我想借劲 借不上,腿也抬不起来,我就知道他的功夫比我高得多,所以我愿意交这么一个 好朋友。」 七、震脚碎砖: 有一次有朋友介绍陈发科去民国大学教拳,陈发科听说该大学在半年前请了 一位原来做小贩的人去教武术, 就提出自己的意见,说不要辞去原来这位教师他 才去教。学校方面提出让陈发科去学校谈谈,见面谈后,陈发科表演,表演至双 摆莲接跌岔的震脚,只听一声巨响,竟将地上铺的一块大方砖震碎,碎块喷到洪 老师他们围观的人脸上都觉得痛。 这大学是办在一所旧王府内,地上铺的是二、三寸厚很坚固的大砖,竟被震 碎了。在回家路上,陈发科对洪老师说:「今天不小心,给人家毁了块砖。」洪 老师问怎么能震碎,陈发科说:「震脚不是使劲跺,而是将全身三、五百斤力一 并沉下去的。」后来,因这所大学是私立大学,不愿支付二位武术教师费用,陈 发科便用不习惯集体教学为由推辞不去。后来洪老师才明白,陈发科震碎砖并不 是无意的,是不使他们认为他是没功夫不敢去教的。 八、踢飞疯狗: 当年北京有一条新开的马路,是南北走向的大街,路面宽十余米。一日,陈 发科与洪均生老师及另一学生自北向南走在东边的人行道上,忽听后面多人惊 叫,原来是一条三、四十斤的大疯狗在路东边咬伤一妇女后,又窜到西边咬了 一位正坐在车斗上的人力车夫。当他们回头时,那狗又向路东边窜来,直扑陈 发科。陈发科不慌不忙向上扬起右手,同时飞起右脚,踢到狗的下颊,把这大 疯狗踢飞过马路,惨叫一声,满口流血,跌死在路西边地上。陈发科说:「凡 是恶狗都是跳起来咬人颈部,但被咬的人多数是伤及腿部,这是由于人一闪, 狗扑空落下,正好咬到腿部,我见狗跳来,一扬右手,它必然眼向上看,露出 下颊,一踢就准。」这说明陈发科有很丰富的生活知识。能一脚就踢中扑来的 狗,我想许多练武术的人或许可以做到,但一脚把三、四十斤的狗踢飞十几米 远,则需要很好的功夫加劲力。八十四年我在洪老师家听到他提到这件事,当 时他说十几斤的大狗,我是养过狗的。十几斤就不算大狗,我向洪老师问清楚 这狗究竟有多大,比外面马路上普通的狗大吗?洪老师比划了一下,说比外面 的普通狗(当时中国尚甚少养洋狗)要大。我跟洪老师说,这样大的狗最少有三、 四十斤重。后来洪老师写书时,不再用十几斤,增加到二、三十斤重,但还是 不用我说的三、四十斤。其实我说三、四十斤是最少的估计,这说明洪老师写 陈发科的事迹时是很谨慎的,宁可说少,不愿说多。 九、和擅腿者比试: 我听陈发科的学生雷慕尼老师(一九一一~一九八六)讲过一件事。有一次陈 发科正在教拳,有一位擅长用腿的人来找陈发科比试功夫。陈发科谦让一下, 来人坚持要试,二人便交手。来人踏近飞起一脚踢陈发科,陈发科闪身一避, 一手接住他的脚,另一手插在其档下,一发劲,来人便飞出围墙外,在围墙外 再进来跟陈发科谈话。雷老师说陈发科没说他用的是什么招式,但他看到的动 作是像野马分鬃。因当时没考虑到写文章,我没仔细问清围墙有多高,那个人 被发劲时离围墙有多远。但不管多高多远,本事不够的人肯定无法把人打飞出 而不使他受伤,还能走进来谈话。雷慕尼老师是一位很谦和的老人,我是相信 他所讲的。 十、跟摔跤运动员的比试: 顾留馨老师(一九0八~一九九0)曾讲过一件事:某年在北京有摔跤比赛, 一名运动员把对方摔到观众席那里去,只见一位老人接住这名运动员,一下把 他发回场内,全场哗然,后来大家才知这位老人就是陈发科。一天,几个摔跤 运动员找到陈发科家里,希望见识一下陈发科的功夫,陈发科同意,让其中一 人两手抓住他的手臂,只见他向右一转身,便把这人打到右边的衣橱上。另一 位再试,同样抓陈发科的手臂,他看到前面那人被打向右边,便向陈发科左边 用力,只见陈发科向左一转,把这个人打起,从窗口飞出屋外。我没有问顾老 师,但我估计不是他亲眼看到的。不过顾老师见多识广,他一定是相信陈发科 有这本事,才会讲这样的故事给别人听。顾老师曾跟洪老师讲过,一次他和陈 发科练推手时,把陈发科双手封住,想加劲按出时,突然觉得陈发科小臂上似 有电流,一下子被陈发科打出老远,叹为神技。 十一、其 它: 一九八七年二月,我专程到深圳市去拜会在那里教外国人太极拳的冯志强老 师(一九二七年生)。一天晚上在他住的宾馆房间里聊天,他谈到陈发科推手发劲 时,听到啪啪二声,原来把人发上屋顶,然后掉下地来。当时在场有一个人听 了不相信,说那有这么厉害的人,冯老师笑说:这是我亲眼看到的,有什么不 相信?宇宙飞船飞上月亮你相信吗?那还不是亲眼看到的。洪均生老师讲过, 陈发科有时高兴,在地上划二条短线一条长线后,与学生推手,一发劲让学生 向后跳三步,前二跳踏在短线上,最后落在长线上,每次都准确不误。洪老师 又说,有时陈发科把学生一捋,使学生在空中翻个筋斗才跌下。这是难度极高 的动作,平时我们看人捋时,都是把人捋向前扑跌,能使人被捋而两脚离地飞 起就很少了,而像陈发科这样能使人翻筋斗的更是绝无仅有。洪均生老师能够 教出这样使人飞起的捋法,但若是无陈发科那样,足够的劲力,使人飞起足够 的高度,那是很危险的,使人头栽向地那可是大麻烦。 冯志强老师曾对洪老师说:跟陈发科老师推手,有时被他一震,感到恶心呕 吐。一九五六年洪老师回北京再跟陈发科学习时,曾听陈发科的太太说。一九 五三年陈发科到天津参加全国民族形式体育大会的表演,期间有二、三十个练 各种武术的人来找陈发科比试功夫,一人只用一招就解决了。 洪老师说,陈发科遇到有人要来比试,从不推辞,但总是预先声明:你有什 么绝技尽管使出来,我如不胜,甚至受伤,不但不怪你,还要拜你为师。但是 我保证只是点到为止,绝不伤你一根毫毛。陈发科这样说,既表示他愿意向别 人学习的态度,也说明他对自己的功夫有很大的信心。洪老师说陈发科很谦虚、 谨慎,他跟随陈发科十几年,只听到陈发科说过一次:人来进攻,要让他仰跌 或前扑,必能达到预期效果。如果遇到真正敌人,不但要他折胳膊断腿不难, 甚至要他死也不会差一步。可见陈发科技术的全面,而且功夫已很纯熟,才能 有这种把握。 听了这么多陈发科的武功事迹后,或者我们会觉得和陈发科推手是很可怕的 事。洪老师曾对我说。其实陈发科平时推手并不是这样,并没有随便发劲将人 打飞起来,平时只是轻轻使你感觉到失势而已。顾留馨老师也说陈发科平时推 手没发劲把人打出。我曾听陈立清老师讲过一件事,我没向当事人求证过,我 们当成故事便可,但也说明同样的事实。说是有一位青年人,练过其它武术, 一次看到陈发科的学生某先生练陈式太极拳,就问陈式拳可以用吗?某先生说 当然可以,两人就试起功夫来,这青年人被打翻在地上,后来就跟某先生练陈 式拳。 一天,某先生带这青年一起去见陈发科,大家轮流和陈发科推手,这青年推 过手后,见不到陈发科有什么过人的功夫,等大家都推过了,便问陈发科还可 以再推吗?陈发科明白他的意思,便问他:「你是否会抱头?」青年问是什么 意思,陈发科说我一发劲你就抱头,然后和他再推。陈发科一发劲,这青年往 后面退,越退越往后仰跌,连忙抱头,连续几次跌在地上,甚为佩服,也跟陈 发科练拳了。别人发劲,被打者往后越退速度越慢,几步后便站稳了,陈发科 因劲力大,打的角度高,使人越退越站不住变成仰跌。通过这些陈发科的武功 事迹,不知大家对陈发科的功夫有什么样的评价,对太极拳的高境界功夫有怎 样的认识? 我为什么选择介绍陈发科来让大家思考太极拳的高境界功夫呢? 有几个原因:一是陈发科是现代的人,虽然我们现在见不到他,但可以接触 到许多见过他的人,听他们谈亲身的体会,这样才不会以讹传讹。平时我们可 以听到许多以前的太极拳家的故事,但你不能肯定那是真的还是假的,或者是 有一定的事实,但已被人夸张了许多。不真实的故事,谈谈虽然高兴,但对我 们实际的学习没有帮助,甚至有害。例如洪老师讲过一件事,有一次一位同学 很高兴地问陈发科,说听人家讲陈长兴(陈发科的曾祖父)的粘劲可大呢,他能手 按在大理石面的紫檀木大桌上,把桌子粘起来。陈发科听了淡淡一笑:「我没 有听说过我的老祖宗有这么大的本事。」如果我们听信这样的传说而去练习这 样的粘劲岂不是白费功夫。或者以为太极拳高手必须有这样的功夫,我们练不 到这样的粘劲,因而失去信心不敢再练太极拳了,那就很冤枉了。二是关于陈 发科的武功事迹比较多,比较详细具体,也比较全面,能使我们对太极拳高功 夫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有的名家虽然有一些事迹,表现出某方面的功夫很好, 但是较单调,不够全面。例如某位名家能向前发人,使人腾飞出一丈多远,这 是很有功夫的了,但是打人的方式不够丰富,看他做捋式的动作,就看不出具 有陈发科那样能使人飞起翻个筋斗的劲,最多只是使人向前扑倒而已,不够陈 发科这么典型。三是陈发科事迹里所表现出来的功夫,可以从拳理拳法分析出 来,这样对我们的学习才有实际意义。例如把人捋飞起来,洪老师可以教出这 样的方法,我们若功夫下得好,以后也有可能达到不过必须说明二点。第一, 我这样写陈发科,当然是推崇这个历史人物,但并不是独尊陈式太极拳,我是 练过多年的杨式、吴式、武式,也教过这些式多年,我也见过许多教陈式太极 拳的人。关键是在具体人,他认识太极拳有多少,怎么去教,什么式都有真功 夫的名家,什么式都有教不出东西的名家。第二,陈发科是达到太极拳很高的 层次,技术也很全面,但并不是说所有太极拳高层次的东西他都有,其它名家 也有一些高层次的技术值得我们去学习。比如武式太极拳里面的向下打而使人 飞起来的功夫,我就从未听到陈发科有这样做过,同时在陈式太极拳的式子里 也没有专门训练这种功夫的动作(向下打使人稍微跳起的这许多人可能能做到, 但不是飞起)。反观武式太极拳的动作,却有许多是为训练这功夫的。 我听我的武式太极拳老师刘积顺讲,郝少如先生向他讲过一件他祖父郝为贞 的故事。郝为贞(一八四九~一九二0,是孙禄堂的太极拳老师)很有名,功夫也 很好。有一次一位山西姓王的著名拳师来找郝为贞比武,郝为贞说不必,你打 一套拳,我打一套拳看看就可以了。各打后,郝对王说:你的拳打得很好,只 是下面太重,不灵活。王不信,要比试,遂一拳打去。郝为贞向下一打,王向 上蹦起,头撞到梁上的榫头流血。郝请医生给王治,王在郝家住了一个月不回 去。半年后,一位二十岁左右的青年披麻戴孝来见郝为贞,说是王的儿子,他 爸爸回去死了,郝以为他是来报仇的。王的儿子拿出王的遗书,说一生从未被 这样打败过了要他的儿子一定要向郝学这家拳。王的儿子原来功夫已不错,学 了三年已很好,遂回山西。郝少如先生说后来没再听到这人消息,因当年兵荒 马乱,或者死了,如果活着,凭他的功夫一定会出名的。 我希望更多的人将自己知道的太极拳高层次的功夫(不管是哪一式的)都介绍 出来,使我们大家对太极拳的高功夫有更多的认识,开阔我们的眼界,丰富我 们的学习内容,提高我们的兴趣。 ※陈发科的功夫为什么能这么高 谈了上面陈发科的武功事迹后,如果你相信这是真的,那么就不应该只是知 道了,聊聊而已,而是应该想一下,陈发科为什么能练得这么好?有哪几方面 的因素?再对照一下我们自己,我们缺少了什么?应当从哪方面再努力充实? 按我的看法,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艺得真传: 从陈发科的背景情况,我们可以知道从他的家庭和周围环境(陈家沟),他可 以见到、学到真正的太极拳高功夫。特别是他的父亲陈延熙功夫确实很高,在 他真正下功夫的时候,能够在他身边指导,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现实生活 中可以看到,一些人很刻苦练习太极拳,可惜他的老师功夫不是很高,不很全 面,虽然他们很聪明,但终其一生,连不到很高层次。相信他们若是有好的老 师指导,一定也能达到更高的境界,练出更全面的功夫。 二、刻苦练习: 陈发科的刻苦练习是远远超过一般人的。很少有人达到他的刻苦程度。据他 对洪老师讲,当年他为了赶上堂哥,每天练拳套少则六十遍,多则一百遍。有 人说陈发科到北京教拳后,仍坚持日练二十遍。洪老师说没听陈发科说过多少 遍,但当时陈发科住在河南会馆里,曾移居数屋,屋内砖地原都是好好的整块, 但居住不久,必有二行砖成了碎的,可能就是他在屋里坚持练习而跺碎的。洪 老师说陈发科平常少说话,单坐时常常两只手交叉练习,并嘱咐洪老师也这样 做,可见他脑里时时都想着练习太极拳。有一天陈发科对洪老师说:「昨天晚 上做了一个梦,梦见与一怪物对打,我胜不了它,它也胜不了我,打了几百回 合,最后各以一只手握拳单推手,虽然很紧张,但是很痛快。」洪老师说这应 该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是有道理的。平时陈发科独坐时一定是在想象别人 怎样进攻,自己怎样应付,对方又怎样变化,自己又再怎样对付。这样想多了, 就变成梦。另外,我也想到陈发科平时和别人交手,一招就解决了,中国人说 「无敌最寂寞」,所以碰到这怪物可伴他练习了几百回合,当然是很痛快的事。 三、终生追求: 许多有其功夫的太极拳名家都有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锻炼,才能达到一定水 平,成为名家。但是为什么他们达不到陈发科的高度呢?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 苦练一段时间后,功夫达到一定程度就不再追求了,不再下苦工了。当然其中 也有路子走得对不对的问题,路子不很对,一开始可能进步很快,到一定程度 后就停滞不前了。因长时间不能进步,也就失去了刻苦训练的吸引力了。陈发 科一直到晚年都坚持练功,我在洪老师家中见到洪老师早期的学生何淑淦先生, 他一九五五年到北京大学读书,去找师爷陈发科。陈发科看他打完一路拳后, 很高兴,自己表演一、二路学给何看。何说六十九岁的老人打起来非常漂亮, 虽然苍颜白发,练起拳来龙腾虎跃,地动山摇。如果陈发科晚年没有练习很多 拳,就不曾轻易对着徒孙表演一、二路二趟拳。因为平时练得多,才会轻易就 表演一、二路二趟拳。现在的名家,年纪不大,要想看他练一趟拳都不容易, 更不要说二趟拳一起练。我听陈小旺师兄讲过这样一件事:他父亲陈照旭(陈发 科的儿子)当年练拳练得很不错后,就放松了,喜欢中国书法和中国音乐,每天 花许多时间练习。 陈发科很不满意,有一次和几位陈家沟的亲人在家中坐谈,陈发科批评陈照 旭,不应该分心练别的东西,要继续练好拳。亲人们忙打圆场,说照旭的功夫已 经很好了。陈发科听后站起来,叫照旭和他推手,一搭手就把他打起几尺高。照 旭知道父亲的苦心,也知道自己的境界仍差很还,把乐器、纸笔等东西烧了,专 心练拳,功夫又长进了许多。通过这件事,我们可看到陈发科的追求不同于一般 人, 在一般人眼里已经是很好的功夫了,但陈发科看到的是太极拳里面更高的境 界。他终生追求,从不放松,才能达到超过常人很多的高度。 四、过人劲力: 陈发科能把人打得那么高那么巧妙, 除了技术精湛之外,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 就是他有过人的劲力。中国有句俗语说「熟能生巧」,技术练得纯熟,就能用 得很巧妙。在武术方面,我想还能加上一句:「强能生巧」,虽然技术熟了能 把人打飞起来,若是劲力不够,巧的范围就小许多了。若是劲力足,打人打得 够高,才能控制从围墙、窗口飞出,才能使人翻筋斗仍有足够的高度可转至足 落他,如同大人玩小孩就容易得多了。 所以我们的追求,不单在技术方面,也要有劲力方面。洪老师讲过一件事: 李剑华身高近二米,体重二百斤以上,有一次和同学们练推手,说单凭我的体 重,别人就难把我推出。陈发科一时高兴,说「真动不了你?」说着一手贴住 李剑华的脖子,一手握李脚腕,将他平举起来。把二百斤重的人这样平举起来, 要比举二百斤的杠铃难许多。 我也听陈小旺师兄讲过, 陈家沟太极拳名家陈(一 八四一~一九二六,陈鑫的哥哥)有一对铁剪,每条十六斤,一对三十二斤,陈 死后别人不能使用,仅陈发科一人能够使用。一只手持十六斤的铁棒作兵器 使用,确实需要大力气。 洪均生老师说,和陈发科推手时,肢体接触之处,一点不觉其有力。但在试 验动作中,又好似他的后备力力大无穷,如同将被大风吹得站立不住一般。洪 老师又说,陈发科在坚实的土地上练扫膛腿时,地面被左右足划出二个半圆, 沟深寸许。另外他跺地碎砖,震脚屋顶落沙,都足见他腿劲之利害。 五、品格高尚: 谈了上面四点,本不想再谈这一点,一方面怕文章太长,一方面好象这和太 极拳技艺的高低不大有关系。 但考虑到使大家对陈发科有一个更完整的认识,而 且中国人自古以来评价艺术总是说「艺如其人」,有什么样的品质,会产生什么 样的艺术。其实这是对的,平时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品质并不是很好的(但同时也 不是很坏的)人,其太极拳造诣也不错。但这些人仅仅是不错,却是不可能达到 陈发科这样的高度的。例如骄傲自以为是的人,到了一定程度就不会进步,因为 他不善于吸收别人的长处。一个人必须常常觉得不足,才会不断地进取,使自己 更上一层楼。一个心狠手辣的人,心里老是想把别人打倒打伤,当然不会花时间 精力去学习让人飞出而不受伤的艺术了。 陈发科是非常谦虚的人,从不吹嘘贬低别人。洪老师说,凡练太极拳的人, 差不多都喜欢说太极拳是内家学,内家拳比外家拳高级。但陈发科从不把自己 练的拳看成至高无上的内家,他说:「什么事物都有内外,才学必须从外形入 手,经过多年钻研,才能逐渐深入,得到内里的精华,学太极拳是这样,学别 的拳也是这样,都有内外,也都由外才能入内」。所以有人问陈发科哪种拳最 好,陈发科回答说:哪种拳都好,如果不好早被淘汰了。拳的好坏,全在于怎 样教和怎样学。陈发科对外面练拳的人也从不随便说人家不好,学生问到某某 的拳练得怎样,陈发科的回答常常有三种:练得好或者不错,练得有功夫,另 一种是我看不懂。后来久了,洪老师他们明白他的意思,练得好或不错是赞许 的;练得有功夫的,是指拳练得不怎么样,但肯苦练;说不懂的,是拳练得不 好功夫也一无可取的。对于别人的贬低,陈发科却毫不介意。有一位姓刘的医 生,原跟北京一位某学派的宗师某老师学,后来也跟陈发科学。一天,刘医生 生气地对陈发科说:某老师老说陈式太极拳不好,陈发科功夫也不行。陈发科 听后反而笑说:他说咱们不好,咱们也没说自己多好,他说他的,咱练咱的, 不要理他。前面已提到为了保全另一位老师的职位,陈发科宁愿不去民国大学 教拳。前面提到与沉三较艺的事,洪老师还谈到有关的另一件事,说沉三走后, 有个同学冒然说:「既然如此,老师怎么不摔他一下?」陈发科听后立刻沉下 脸来问他: 「摔他一下?为什么要摔他?」 这同学见老师生气, 吓得不敢回答(陈 发科平时与学生说话都是和颜悦色的)。陈发科又厉声问他:「你说,你说,你 说在大庭广众之中,愿不愿意让人摔一下?」这同学人担骸覆辉敢狻埂3 发科说: 「啊,你也不愿!自己不愿意的事,怎么对人来施。连想都不应该想。」 又和颜悦色教导说:「一个人成名不易,应当处处保护人家的名誉。」 听过陈发科的武功事迹后,许多人都会产生一个印象(我也如此),他一定是 一位威武严肃,感情冷漠的人。其实恰恰相反,洪老师跟我讲过二件小事,这 样的小事或者别人不会写进文章里,但我觉得很有意思,会使你改变对陈发科 的印象的。 三十年代, 当时陈发科的小儿子陈照奎(一九二八~一九八一)几岁大, 有一个女孩子(我已忘了洪老师说的名字)十六岁,因身体不好跟陈发科练拳,结 果身体好了,对陈发科很有感情,称他为爸爸。她哥哥是在军队任职,后来军 队调动要离开,但她不愿意,就留在北京。一天,洪老师到陈发科家,一进门 就看到陈发科坐在椅子上流眼泪,陈照奎背靠在墙哭,女孩站在他旁边也在哭, 忙问是什么事。原来这女孩教陈照奎读书,陈照奎不认真,学不会,她打了陈 照奎一手掌,陈照奎哭了,女孩也哭,陈发科见了也哭了。想不到陈发科这么 容易动感情吧? 一九五六年洪老师再回北京跟陈发科练拳, 有一次提到这女孩(当时是二十几 年后,已不是女孩了)的情况,陈发科说她每天早上在某公园教陈式太极拳。一 天早上,陈发科、洪老师及另一位同学三人去公园看这女士教拳,她看到他们 来了,怕羞不敢教,使跑过去推陈发科说:你们走吧。陈发科他们笑着走了, 这时的陈发科不是一个严师,倒像一个慈父。陈发科对母亲非常孝顺,其母晚 年瘫痪在床数年,饮食便溺都需人扶持。她的身体很重,每当便溺或换褥子, 总由陈发科抱起,晚上不得安睡,故此两眼布满红丝。每当有宴会时,陈发科 总以一小杯白酒相陪,大家劝他多喝点,他笑答:「我在二十岁以前爱喝酒, 喝三、五斤烧酒没问题,有一次我和小舅舅开了一坛酒对饮,一下子喝光了, 都醉得不省人事。我过了三天才醒过来,小舅舅却醉死了。从此,我母亲嘱咐 只许喝一小杯酒。」难得陈发科这样听母亲的话,也有坚强的意志,一决定就 能终生戒了,这意志力也是他能终生努力练拳的保证。 ※现在还能出陈发科吗? 我们知道了陈发科有多高的功夫,也知道了为什么他能练得这么好,那么我 们再想想,现在还能出陈发科吗?换句话说,现在的人能够练到陈发科这样的 高度吗?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呢?因为这是关系到太极拳以后的发展,关系到 太极拳的命运。以后我会另写文章来讨论这个问题,现在简单谈一下。如果现 在世界上有十个陈发科这样的太极高手,那么推手比赛将会非常精彩,一定会 吸引到比拳击更多的观众。因为太极高手的发劲非常干脆,多种多样,把人打 出很远而不使人受伤。相反拳击仅是击人,使人受伤,不如太极拳既文明又精 彩。比如一个捋式,使对手在空中翻个筋斗跌下而不受伤,会不会比一个勾拳 把对手下巴打烂更好呢?一个发劲把对手打得腾空飞起,跌到台下,会不会比 一个重拳把对手打昏迷倒地爬不起来更文明更吸引人呢?如果能吸引到许多的 观众观看推手比赛,那么世界上将会有更多的人来学习太极拳,而且学习的人 会更认真努力,太极拳的水平就会大大提高。如果现在世界上有十个陈发科, 那么爱好太极拳的人就会比较容易知道应该怎样去学习,就不会学了一点低水 平的太极拳就沾沾自喜,也不会因为学不到高水平的太极拳而苦恼,而丧失对 太极拳的兴趣。所以现在能出太极拳的真正高手,是非常重要的。 要出陈发科式的人物, 先决条件是艺得真传。 世界上刻苦练习武功的人很多, 因为学习的东西不同,刻苦练出来的东西就不一样。那么现在世界上有陈发科 这样的高手来传授高层次的太极技艺吗?答案肯定是没有的,事实上不单是没 有,而且差得太远。那么退一步来看,现在世界上还有人懂得太极拳的高层次 的技巧吗?这是一个未知数,我想比较接近陈发科的全面掌握应该是没有,但 是在某一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掌握应该是有少数的人存在。现在我们先来弄清 楚什么是太极拳的高层次技巧。是不是像一些人所做的,把人打在地上,或把 人的手弄断,或者让人推得摇来晃去而不移动两足就是太极拳的高功夫呢?肯 定不是的。能够把人打伤、打倒甚至打死,这是全世界的武术所具有的一般技 巧。被人推不动、打不伤,这也是中国武术里许多门派所具有的东西。所以在 太极拳里,那些把人推出、推倒,用擒拿手法制服人,把对手的肢体打断或打 伤人,或者用柔软的手法使人推不动,都是太极拳里一般的功夫。太极拳里比 较高级的功夫,大概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是能够发劲把人干脆的打出去,这是一般武术所没有的,也是一般练 太极拳的人所达不到的。当然,怎样发劲和怎样把人打得干脆有许多不同的方 法,这里暂不讨论,能够在比较多种的情况下发劲把人干脆打出,就可算是真 正的太极拳家了。因为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被称为太极拳家的人并不能把人干脆 打出。再高一层,就是发劲把人干脆打出时,能够使人双足离地腾空而出。当 然这里面要分辨清楚是怎样使对方腾空而出的,因为平时推手中,我们可以看 到一种情况,当一方蹲得比另一方低时,从下面斜向上推出,对方可能会双足 离地跳出。这样的推法许多人都能做到,并不需高水平。高水平的是自己的身 并不一定比对方低,甚至手是从上向下打的,都能使对方飞起。关键是在懂得 用劲。这样的功夫在极少数中国武术里面也有。第三层是同样能够发劲把人打 得腾空飞起,但主要是利用对方的力量,并且能很好控制对手,这是需要更高 的太极拳技术的,须能够巧妙使用自己的劲和对方的劲,这是其它中国武术所 没有的。陈发科所以能够把人打得那么高,就是利用对方的力量,再加上自己 的劲。如果仅仅使用自己的力量,就不可能把一个一百几十斤的成年人掷到那 么高。事实上在第一层次中有一些人就能主要利用对方的力量把人打出的,只 是由于他们自己的劲不能做到立体螺旋,无法使对方腾空飞起,这是很可惜的, 陈发科的高足洪均生老师就能很好做到,以前我曾写文章介绍过他,现在再举 一个例子。据目前居住在加拿大的师兄弟陈中华先生讲,一九八0年他到济南 的山东大学读书,喜欢武术,练查拳。后来听人介绍,一天早上到黑虎泉看洪 老师教拳,刚好有一团***人跟洪老师学拳,是最后一天。合影留念后,忽然一 个中年***人通过翻译问洪老师是否可交手一试, 洪老师答应。 听到他们要比试, 陈中华很兴奋,挤到前面离洪老师一米多远的地方观看。洪老师站着不动,左 手仍握着烟斗,***人冲上去一拳打向洪老师右胸,洪老师不推不架,仅以右胸 一抖,***人「蓬」的一声,两足离地半米多高,蹦回二、三米远。***人一脸 茫然,要求再试,又是一拳打在洪老师胸上,还是蹦回二、三米。第三次不问 冲上又是一拳,仍是腾空蹦回,相信这***人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陈中华也不 明白,但第二天就开始跟洪老师学拳了。 根据这样的标准来看,现今的太极拳名家能有几人功夫能够达到高的层次 呢?相信是少之又少。退一步来看,功夫未达到高层次,但明白高层次的技巧, 或者掌握某方面的方法,就该是稍为多一些,因此可以说,太极拳高层次的技 巧尚不致完全失传,不过也不是许多人明白。除了艺得真传之外,另一个出陈 发科式太极拳家的重要条件是刻苦训练。现代人有可能像陈发科那样刻苦训练 吗?我曾就这一问题与陈发科的学生们及一些尊崇陈发科的人探讨过,大家都 觉得很难很难。其原因一方面是太极拳社会功能不同以前的时代,另一方面是 现代人生活内容太多,不像以前那么简单,无可能像陈发科一样用十几个钟头 练拳。不过现在我倒有不同的看法。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从二方面来解决,一 是使太极拳成为现代竞技体育,使一些练习者成为专业运动员,那就有可能有 充足的时间来训练。另一方面是改善训练的方法,使较少的时间能训练出同样 的效果来。我想这一点不太难,大家通过实践,一定可以掌握、创造许多更有 效的方法来,倒是第一点难度大,要花长时间努力才能实现。 ※结束语: 写这篇长文的目的,是想让大家开开眼界,看一下真正的太极拳高手是什么 样的功夫, 和大家交流一下学习的方法和心得,希望我们都能学习到真正的太极 拳,都能练出真正的功夫来。这样,才会使我们喜爱的太极拳不致日趋没落,仅 仅成为一种健身的手段,而是能够发展得更繁荣,使世界上更多的人喜爱它。而 且我们也在其中得到更大的乐趣,使太极拳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造福全人类。 现在我们自己要怎么做呢?前面是从整个太极拳界来讨论还能不能培养出陈 发科式的太极拳大师来, 这对太极拳以后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依赖 太极拳以后怎样发展, 才能使之实现。但这对我们自己目前的练习并不会有很大 的关系。 我们认识了陈发科所表现出来的高层次功夫,如果我们对太极拳是真正 有兴趣的话,我们就会考虑自己应该怎么做?能够学习到这种太极拳的高技艺 吗?能够练得成吗?我们来讨论。 首先还是艺得真传的问题,当我们明白什么是太极拳的高层次功夫后,并且 知道目前太极拳水平的情况后,我们就要打破门派观念,多方面学习,才能掌握 较全面的高技艺。 本来太极拳甚至中国武术都无所谓门派的,只是在发展中出现 一些名家,形成一定的风格特点,人们才把它分门别派来。正确对待门派,可使 我们更明白这一派的风格特点,更明确地去掌握它,但不能反过来被它束缚了。 以前真正有功夫的人是不会死抱门派的。比如杨露禅自己功夫很好,但他二 儿子杨班侯还跟武禹襄学,结果风格跟他不一样,功夫也很好。他的三儿子杨健 侯跟他学的,风格也有改变。而杨健侯二个儿子杨少侯、杨澄甫,跟父亲不尽一 样, 兄弟之间差别更大, 他们究竟是同一风格特点的同门派还是同样姓杨的同门 派?其实他们完全不受门派观念来束缚自己的发展,怎么适合自己就怎样练, 怎样发展。我们处在这个时代,如果还死抱门派观念,不单会被现代人笑话, 如果古人有知,也会笑话我们。现在每一派的名家,功夫都还不及陈发科或本 派以前的代表人物,我们只跟一位老师学,肯定不能较全面地掌握太极拳的高 层次功夫。我们要尊重原来的老师,尽量把他的功夫学好,然后看看还缺少什 么高层次的技艺,再找合适的老师继续学习,综合多位老师的功夫,才能较全 面的掌握。在现在的信息时代,要找老师比以前容易得多了,几十年前你不知 道哪里有什么名家,这些名家功夫怎样。现在名家到处走、录像带到处卖,和 拳友交流也很容易,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有用的信息。 学了真功夫,又是来到刻苦练习的问题。现在我们一般的太极拳爱好者都是 业余的,很难抽出许多时间练习,这是会限制我们水平的提高的。事实上我们 每一个人并不是真的需要成为陈发科,但是我们都希望能掌握太极拳高层次的 东西。只要我们坚持练习,尽可能抽多一点时间练,忙时少练,闲时多练,就 一定会不断提高的。事实上有一个原因使我们减少了许多的练习,就是当我们 练习到一个阶段后,我们对以后的学习不明白,练习了许多并不会进步,使我 们怀疑,因而提不起兴趣,把本来就不多的时间也用来做其它事了。如果我们 能明确所学的东西,在练习中常常觉得会进步,那么我们就会乐于练习,把一 些不重要的事放下,练习的时间就多起来了。我们若能坚持不懈追求,多学习、 多练习,成不了陈发科,但成为一位真正的太极拳家并不是不可能的,而且我 们可以用自己的经验来教导后来的人,或者他们中间能出几位陈发科,那也是 非常值得高兴的了。
更多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术文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