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唐僧&孙悟空成佛,为什么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实力没有

《西游记》中唐僧、孙悟空都成佛了,为什么猪八戒成了净坛使者,沙和尚成了金身罗汉? -
《西游记》中唐僧、孙悟空都成佛了,为什么猪八戒成了净坛使者,沙和尚成了金身罗汉?
为什么同样跋山涉水,唐僧、孙悟空能成佛,猪八戒、沙和尚成不了佛?这正是吴承恩在《西游》诙谐之中隐藏的正念。即:到底佛是什么? 首先,我们 看下面两处资料:(1)李叔同(弘一法师)在《佛法大意》中写:“佛法以大菩提心为主。菩提心者,即是利益众生之心。”也就是说:佛,是有利益众生之心的人。李叔同在《弘律愿文》中写自己的愿望:“我所修持一切功德,悉以回施法界众生;众生所造无量恶业,愿我一身代受众苦。”通俗来说:我所修的善果,愿意全部赠送给世人;世人种下的恶果,愿意全由我一个人来承担。(2)在 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西藏传统中最慈悲,及其对人类精神最崇高的贡献,就是它对菩萨理想的了解和反覆实践。所谓菩萨,就是承担一切众生苦难的人,他踏上解脱之旅,不只是为了自己,还为了帮助其他众生,他在证得解脱之后,并不就此融入绝对的境界或逃避娑婆世界的痛苦,反而选择一再地回到世间,奉献他的智慧和慈悲,来服务世界。”大家发现了吗?唯有对众生有仁爱之心、并付诸行动的人,才配得上成佛。接着,我们来看看唐僧、悟空、八戒、沙和尚在这一点上区别何在?大家还记得这一回吗?他们师徒路过比丘国,发现国王下令家家户户把小孩子装在门前的鹅笼里,要吃这些小孩的心肝,以求长生不老!其实这事,一般人看来是很残忍,但毕竟跟自己没关系,是吧!西天路这么漫长,已经经过那么多艰险了,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别给自己找事了!可是你看书中是怎么写的:“……单用着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的心肝,煎汤服药,服后有千年不老之功。……”唬得个长老骨软筋麻,止不住腮边泪堕,忽失声叫道:“昏君,昏君!为你贪欢爱美,弄出病来,怎么屈伤这许多小儿性命!苦哉,苦哉!痛杀我也!”八戒近前道:“师父,你是怎的起哩?专把别人棺材抬在自家家里哭!不要烦恼!……他伤的是他的子民,与你何干!且来宽衣服睡觉,莫替古人耽忧。”三藏滴泪道:“徒弟啊,你是一个不慈悯的!我出家人,积功累行,第一要行方便。怎么这昏君一味胡行!从来也不见吃人心肝,可以延寿。这都是无道之事,教我怎不伤悲!”沙僧道:“师父且莫伤悲,等明早倒换关文,觌面与国王讲过。如若不从,看他是怎么模样的一个国丈。或恐那国丈是个妖精,欲吃人的心肝,故设此法,未可知也。”行者道:“悟净说得有理。师父,你且睡觉,明日等老孙同你进朝,看国丈的好歹。如若是人,只恐他走了旁门,不知正道,徒以采药为真,待老孙将先天之要旨,化他皈正;若是妖邪,我把他拿住,与这国王看看,教他宽欲养身,断不教他伤了那些孩童性命。”三藏闻言,急躬身反对行者施礼道:“徒弟啊,此论极妙,极妙!……”大家注意到四人对此事的不同反应吗?唐僧是真心真意的难过,心痛;八戒是特别典型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别人家的事,跟我何干;沙僧是模棱两可,边走边按;悟空则态度鲜明:“断不教他伤了那些孩童性命”!如果说,唐僧是有佛心却无力,悟空就是有佛心且坚定有力,你看他马上做出了下面的举动:这大圣出得门外,打个唿哨,起在半空,捻了诀,念动真言,叫声“络净法界”,拘得那城隍、土地、社令、真官,并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六丁六甲与护教伽蓝等众,都到空中,对他施礼道:“大圣,夜唤吾等,有何急事?”行者道:“今因路过比丘国,那国王无道,听信妖邪,要取小儿心肝做药引子,指望长生。我师父十分不忍,欲要救生灭怪,故老孙特请列位,各使神通,与我把这城中各街坊人家鹅笼里的小儿,连笼都摄出城外山凹中,或树林深处,收藏一二日,与他些果子食用,不得饿损;再暗的护持,不得使他惊恐啼哭。待我除了邪,治了国,劝正君王,临行时送来还我。”众神听令,即便各使神通,按下云头,满城中阴风滚滚,惨雾漫漫……当夜有三更时分,众神祗把鹅笼摄去各处安藏。你看悟空的吩咐,多么细致,”与他些果子食用,不得饿损;再暗地护持,不得使他惊恐啼哭”,若非真心实意地关心,怎么会吩咐得这么周到!再看他回来之后:三藏道:“救儿之事,却怎么说?”行者道:“已一一救他出去,待我们起身时送还。”长老谢了又谢,方才就寝。(第七十八回)西天步步遭灾,唐僧不知被悟空解救过多少回,何尝见他为了自己脱难而对悟空“谢了又谢”?这“谢了又谢”背后,是唐僧深知自己能力的有限,更是感念悟空用当机立断的实际行动实践着自己信仰的佛教理想——利益众生。大家还记得那一回吗?第九十三回,天竺国公主被月兔精狸猫换太子,唐僧他们是在城外寄宿的寺庙中听一位老僧说起:老僧道:“旧年今日,弟子正明性月之时,忽闻一阵风响,就有悲怨之声。弟子下榻,到祗园基上看处,乃是一个美貌端正之女。我问他:‘你是谁家女子?为甚到于此地?’那女子道:‘我是天竺国国王的公主。因为月下观花,被风刮来的。’我将他锁在一间敝空房里,将那房砌作个监房模样,门上止留一小孔,仅递得碗过。当日与众僧传道,是个妖邪,被我捆了,但我僧家乃慈悲之人,不肯伤他性命。每日与他两顿粗茶粗饭,吃着度命。那女子也聪明,即解吾意,恐为众僧点污,就装风作怪,尿里眠,屎里卧。白日家说胡话,呆呆邓邓的;到夜静处,却思量父母啼哭。我几番家进城乞化打探公主之事,全然无损。故此坚收紧锁,更不放出。今幸老师来国,万望到了国中,广施法力,辨明辨明,一则救拔良善,二则昭显神通也。”三藏与行者听罢,切切在心。(第九十三回)这件事,不过是一个来历不明的陌生女子的事,说白了也跟他们师徒无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但你看,作者这一笔:“三藏与行者听罢,切切在心”。什么叫“切切在心”?那就是跟自己遇上事一样要紧啊。然后就有了下面悟空在天竺国降服月兔精,迎公主回朝的善举。整本书中,悟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之事,又岂止这两件?不胜枚举。其实一开始,悟空并没有非常明确的善念佛心,或者说,他一念未明,是唐僧对善近乎迂腐的坚持,启迪了他,我们看下面这段对白很有意思:(第八十回,老鼠精把自己变成一个女子捆在树上向唐僧呼救)好妖精,不动绳索,把几声善言善语,用一阵顺风,嘤嘤的吹在唐僧耳内。你道叫的什么?他叫道:“师父啊,你放着活人的性命还不救,昧心拜佛取何经?”……唐僧道:“他叫得有理。说道:‘活人性命还不救,昧心拜佛取何经?’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快去救他下来,强似取经拜佛。” 行者笑道:“师父要善将起来,就没药医。你想你离了东土,一路西来,却也过了几重山场,遇着许多妖怪,常把你拿将进洞,老孙来救你,使铁棒,常打死千千万万。今日一个妖精的性命,舍不得,要去救他?”唐僧道:“徒弟呀,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还去救他救罢。”行者道:“师父既然如此,只是这个担儿,老孙却担不起。你要救他,我也不敢苦劝你,劝一会,你又恼了。任你去救。”这都第八十回了啊!西天都快走到了啊!正如悟空所说”一路西来,遇着许多妖怪,常把你拿将进洞”,现在,“一个妖怪的性命,舍不得,要去救他”?而唐僧在知道这很可能又是个妖精的情况下,依然秉持着这个信念:“活人性命还不救,昧心拜佛取何经”。你可以说他傻、说他迂腐,但是这不就是杀身饲虎的佛心吗?即使被欺骗千千万万次,依然珍惜、关爱所有的人,依然以“利益众生”为念,甚至觉得救了这个人(哪怕是妖怪)比取经还重要!这样的人不成佛,什么样的人成佛?(我们啊——都太聪明了——)再看悟空,“任你去救”四个字,何等豪迈!这四个字中,有对自己能力的自信(管你什么妖怪老孙不怕),更有对师傅佛心的认可、尊敬与护持。我们想,假如这西天一路,只是被动地被妖怪抓、除妖怪,对众生苦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固然少许多麻烦,然而真到西天,果然能成佛吗?假如说,唐僧最珍贵的是心怀无比坚定的佛心善念,那么,悟空最珍贵的,就是他渐渐发自内心地认同了这种佛心,并且以强有力的执行去将之付诸实践。而八戒和沙僧,都还未能到这个境界。所以我们看最后西天对四人功果的评价:如来道:“圣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唤金蝉子。因为汝不听说法,轻慢我之大教,故贬汝之真灵,转生东土。今喜皈依,秉我迦持,又乘吾教,取去真经,甚有功果,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汝因大闹天宫,吾以甚深法力,压在五行山下,幸天灾满足,归于释教,且喜汝隐恶扬善,在途中炼魔降怪有功,全终全始,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斗战胜佛。猪悟能,汝本天河水神,天蓬元帅,为汝蟠桃会上酗酒戏了仙娥,贬汝下界投胎,身如畜类,幸汝记爱人身,在福陵山云栈洞造孽,喜归大教,入吾沙门,保圣僧在路,却又有顽心,色情未泯,因汝挑担有功,加升汝职正果,做净坛使者。……沙悟净,汝本是卷帘大将,先因蟠桃会上打碎玻璃盏,贬汝下界,汝落于流沙河,伤生吃人造孽,幸皈吾教,诚敬迦持、保护圣僧,登山牵马有功,加升大职正果,为金身罗汉。”你看孙悟空的判词里写的:“喜汝隐恶扬善,在途中炼魔降怪有功,全终全始,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斗战胜佛”!这哪里是如来的评判,这分明是作者吴承恩对寄托了他人格理想的美猴王最大的赞美!比较之下,八戒只是”挑担有功“,沙僧”保护圣僧、登山牵马有功”,实在是精神境界未能至佛的境界,无法强行封佛,不是吗???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如果人生就像一条漫长的取经路,很多时候,我们把取经当成了唯一的目的,然后我们开始聪明地选择捷径、聪明地忽略掉一些我们觉得与目的无关的事,我们开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求明哲保身,可是最后,当我们走到旅程的终点时,才发现:真正能够成就我们的,恰恰是那些被我们忽略了的人和事。比如,真心地关爱他人、真心地为他人付出。另外附作者另外一篇回答:怎么评价《西游记》中的猪八戒?通俗小说在明清发展到顶峰,而《西游记》中的猪八戒,是明清小说中少有的极具幽默感的可爱角色。如果说孙悟空寄托了吴承恩的人格理想,那么猪八戒就是他绝世幽默的展现。如果忽略了这一点,真不算是懂吴承恩的《西游》。下面就让我来证明这一点!(撸袖子……)八戒形象的幽默感,是靠无数妙不可言的反差来呈现。首先是浅层次的反差,比如:“错投猪胎”的超低颜值与一颗少女心的反差——第二十二回,八戒在流沙河与沙和尚打斗,沙和尚是这样骂他的:“……你敢行凶到我门,今日肚皮有所望。莫言粗糙不堪尝,拿住消停剁鲊酱!”八戒闻言大怒,骂道:“你这泼物,全没一些儿眼色!我老猪还掐出水沫儿来哩,你怎敢说我粗糙,要剁鲊酱!看起来,你把我认做个老走硝哩。休得无礼!吃你祖宗这一钯!”沙和尚说要杀了八戒把他的一身糙肉剁成肉酱吃,八戒大怒我们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他大怒的点竟然是——“我老猪(皮肤)还(嫩得)掐出水沫儿来哩,你怎敢说我粗糙,要剁鲊酱!”~~关键是这么少女心的回答后面跟一句——“吃你祖宗这一耙”……画风变化太快我跟不上啊!(难道八戒做天蓬元帅时是个高颜值的糙爷们儿?)比如,耍威风的形象与一个吃货嘴脸的反差——第六十一回,师徒过了火焰山后,铁扇公主想要回扇子:罗刹跪道:“万望大圣垂慈,将扇子还了我罢。”八戒喝道:“泼贱人,不知高低!饶了你的性命就彀够了,还要讨什么扇子!……"很威风吧!很凛然正气吧!可你知道八戒不还给人家的理由是什么吗?是怕拿回去铁扇公主再为非作歹吗?错错错~你太不了解八戒了~~~他的理由是:……我们拿过山去,不会卖钱买点心吃?……”八戒!读者都看不下去了!你知道这把扇子是把能把你大师兄都扇出十万八千里的扇子!是人家牛魔王和铁扇公主的身家性命!你—要拿它——卖钱买点心——(铁扇公主崩溃的内心你们自己体会)比如,天蓬元帅的高大威猛形象与一颗胆怯小心脏的反差——第六十七回,在驼罗庄,悟空答应帮忙降妖:正讲处,只听得呼呼风响,慌得那八九个老者,战战兢兢道:“说妖精,妖精就来了!”那老李开了腰门,把几个亲戚连唐僧都叫:“进来,进来!妖怪来了!”唬得那八戒也要进去,沙僧也要进去。行者两只手扯住两个道:“……站住!不要走!跟我去天井里,看看是个什么妖精。”八戒道:“哥啊……我们又不与妖精有亲,又不相识,又不是交契故人,看他做甚?”原来行者力量大,不容说,一把拉在天井里站下。八戒啊!妖精来了,无知百姓要躲起来,你也要躲起来!最逗的是他还不承认自己是“躲”起来,他的意思是,我不是怕妖精,我跟妖精无亲无故,我是”不见“他……好,下面妖精真来了,看八戒的反应:慌得那八戒战战兢兢,伏之于地,把嘴拱开土,埋在地下,却如钉了钉一般。沙僧蒙着头脸,眼也难睁。行者闻风认怪,一霎时风头过处,只见那半空中隐隐的两盏灯来,……沙僧道:“你错看了,那不是一对灯笼,是妖精的两只眼亮。”这呆子就唬矮了三寸,道:“爷爷呀!眼有这般大啊,不知口有多少大哩!”行者道:“贤弟莫怕。你两个护持着师父,待老孙上去讨他个口气,看他是甚妖精。”八戒道:“……”各位看官,行者说要去会会这个妖精,八戒忙着叮嘱了他一句话,你知道是什么话?是叫他师兄小心?错错错~~你又不了解八戒了~他说:“哥哥,不要供出我们来。”(孙悟空崩溃的内心你们继续自己体会……)又比如七十六回,弟兄三个碰上三个魔王,孙悟空撺掇八戒出去会会妖怪:行者道:“老怪已被我降了,不敢出头,闻着个孙字儿,也害头疼。这定是二妖魔不伏气送我们,故此叫战。我道兄弟,这妖精有弟兄三个,这般义气;我弟兄也是三个,就没些义气?我已降了大魔,二魔出来,你就与他战战,未为不可。”八戒道:“怕他怎的!等我去打他一仗来!”很威风有没有!~很硬气有没有!~你再往下看——行者道:“要去便去罢。”八戒笑道:“哥啊,去便去,你把那绳儿借与我使使。”行者道:“你要怎的?你又没本事钻在肚里,你又没本事拴在他心上,要他何用?”八戒道:“我要扣在这腰间,做个救命索。你与沙僧扯住后手,放我出去,与他交战。估着赢了他,你便放松,我把他拿住;若是输与他,你把我扯回来,莫教他拉了去。”我就不说什么了……————这里是了解一个更可爱的八戒的分割线————八戒形象更深一层的幽默感,是他虽然颜值低、胆小怕事、蠢蠢呆呆、有时耍点一眼就能被看破的小心眼……但是待人很真,而且是一种孩童般的“真”,跟这些特点结合起来,就让觉得他特别可爱。比如第八十六回,妖怪掳走唐僧,弄出一个死人头给孙悟空他们,骗他们说这是唐僧的头:孙行者认得是个真人头,没奈何就哭。八戒、沙僧也一齐放声大哭。八戒噙着泪道:“哥哥,且莫哭。天气不是好天气,恐一时弄臭了。等我拿将去,乘生气埋下再哭。”行者道:“也说得是。”那呆子不嫌秽污,把个头抱在怀里,跑上山崖。向阳处,寻了个藏风聚气的所在,取钉钯筑了一个坑,把头埋了,又筑起一个坟冢。才叫沙僧:“你与哥哥哭着,等我去寻些什么供养供养。”他就走向涧边,攀几根大柳枝,拾几块鹅卵石,回至坟前,把柳枝儿插在左右,鹅卵石堆在面前。行者问道:“这是怎么说?”八戒道:“这柳枝权为松柏,与师父遮遮坟顶;这石子权当点心,与师父供养供养。”行者喝道:“夯货!人已死了,还将石子儿供他!”八戒道:“表表生人意,权为孝道心。”(第八十六回)这一段里八戒多么可爱,对师傅的真感情多么动人!尤其是那句”不嫌污秽,把个头抱在怀里,跑上山崖”,是不是特别感人?而且埋下这颗人头,他还去攀柳枝,拾卵石,“与师傅供养供养”,悟空骂他是”夯货“,他特别认真地说:”表表生人意,权为孝道心。”接下来悟空和八戒去找妖怪算账,失利回来:二人复至本处,见沙僧还哭哩。八戒越发伤悲,丢了钯,伏在坟上,手扑着土哭道:“苦命的师父啊!远乡的师父啊!那里再得见你耶!”行者道:“兄弟,且莫悲切。这妖精把前门堵了,一定有个后门出入。你两个只在此间,等我再去寻看。”八戒滴泪道:“哥啊!仔细着!莫连你也捞去了,我们不好哭得,哭一声师父,哭一声师兄,就要哭得乱了。”虽然我们老听八戒说要分行李回家,但你看真的事到临头,在以为师傅死了的时候,他非但没有那种没良心的解脱感,反而充满悲伤,“伏在坟上,手扑着土”是怎样的哭法?分明是小孩子哭父母的哭法~最逗的是,当孙悟空说要再去找妖精,八戒的那句嘱咐:“哥啊!仔细着!莫连你也捞去了,我们不好哭得,哭一声师父,哭一声师兄,就要哭得乱了。”……(八戒!只有你这种智商才会担心”哭乱“吧~~~)吴承恩怎么能写出这么绝的话呢!只有八戒说得出,让人觉得好笑,又觉得分外可爱。我觉得很多人不读原著,只听戏说,曲解了八戒的形象,这是很可惜的事情。其实八戒形象的幽默可爱,远不止我上面说的这些,若你能因为看了我这个回答,打开尘封的《西游记》,细心再读一遍,陪他们走完这段取经路,你定会感受到,八戒真真是太可爱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真实、真挚,也寄托着吴承恩的人格理想啊!我爱八戒!~~~~鞠躬离场~~~~~:)知乎,sixue:净坛使者这个职位和金身罗汉这个职位很难说哪个更高金身罗汉虽然只是罗汉,但是罗汉这个职位属于“佛-菩萨-罗汉”这个正统序列中的正统职位,工作清闲,但是前途广大;净坛使者则是为了某一项特定工作(净坛)而设立的临时办公室的临时性工作,可能有些油水,但是工作也繁重,上升空间很低。其次也不能说净坛使者是什么肥差。啥叫净坛,就是解决剩菜剩饭的。狮驼国剧情中,如来招揽大鹏是许诺,天下的供奉他可以吃头一悠,然后才是诸佛、菩萨享用,最后才是八戒来历打扫剩菜剩饭。这算是肥差吗?这是苦力,最多也就是解决一下八戒“食肠大”的问题。作者:sixue链接:/question//answer/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转西游记》最后的结果是唐僧成佛了,孙悟空也成佛了,为什么猪八戒只弄了一个净坛使者,沙和尚成了一个金身罗汉呢?)
首先要说明一点,净坛使者这个职位和金身罗汉这个职位很难说哪个更高
金身罗汉虽然只是罗汉,但是罗汉这个职位属于&佛-菩萨-罗汉&这个正统序列中的正统职位,工作清闲,但是前途广大;净坛使者则是为了某一项特定工作(净坛)而设立的临时办公室的临时性工作,可能有些油水,但是工作也繁重,上升空间很低。
其次也不能说净坛使者是什么肥差。啥叫净坛,就是解决剩菜剩饭的。狮驼国剧情中,如来招揽大鹏是许诺,天下的供奉他可以吃头一悠,然后才是诸佛、菩萨享用,最后才是八戒来历打扫剩菜剩饭。这算是肥差吗?这是苦力,最多也就是解决一下八戒&食肠大&的问题。
好啦,先说清楚了这个问题,后面才能说得下去
1.唐僧的成佛没什么可说的,取经项目本身就是为金蝉子量身打造的镀金工程,其实他成佛就是内定的,没什么问题。
2.但是给唐僧镀金还不能算是取经项目的全部目的,还有一个比较大的目的就是招揽悟空。毫无疑问,悟空是一个人才,西天是希望吸收他的,而取经项目就是一个契机。但是与唐僧不同,观音起初招揽悟空时的许诺是很虚的,只是一个给他自由的最低限度许诺。这也符合上位者之道,因为此时悟空还是戴罪之身,让他戴罪立功就足以保证他的积极性了,而给他太高的许诺反而会打消积极性。
而在取经路上,一方面悟空不断的表现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不断的表现自己积极的态度,更关键的是不断地试图接近西天的权力中心。起初,悟空三天两头往观音那里跑;后来,和如来搭上线以后有三天两头去求如来。终于在真假美猴王事件时得到了如来的认可,给了他坐莲台的承诺(起码是个菩萨)。而在此之后他又表现出八面玲珑的一面,越是临近西天,反而不去找如来了,反而开始求天庭帮忙,又开始卖天庭的面子。
看到这里不禁感叹,500年的监狱没白蹲啊。
3.再说八戒,八戒最大的问题是他的积极性不够。
在观音招揽他们师兄弟的时候,其他几个人都是翻身拜倒,被观音的王霸之气慑服。只有八戒不仅当时别别扭扭,招揽的很费劲,而且观音刚走,他转身就搞出了入赘高老庄这种幺蛾子。
所以说,八戒从最一开始,对取经就最缺乏积极性。
你要说性格原因,这等于没说,为什么产生这种性格问题你能说出来吗?其实关键还不是性格问题,而是当时他的处境不够惨。仔细想想,观音到来的时候,沙僧和悟空的处境可比八戒惨多了。悟空被压在五行山底下,天天被灌&铜丸铁汁&;沙僧被丢在鸟不拉屎的流沙河吃人卫生,每隔一段时间还被一帮天兵天将拿刀子捅一顿;八戒呢,此时应该还和前妻卯二姐生活在一起,人家老婆孩子热炕头(好吧,还没孩子),生活的滋润着呢。
搁你你也这么选。
那么,为什么?
为什么悟空沙僧那么惨,八戒就那么滋润呢?
其实三个人都是戴罪之身,但是仔细考察就会发现八戒的&生前&地位可比其他两人高多了。悟空的齐天大圣相当于政协副主席,但是没人拿他当盘菜,蟠桃盛会都不请他;沙僧的卷帘大将我就不说他了;八戒呢?天蓬元帅,掌管天河水军。虽然,这个天河水军可能战斗力不强,可能属于生产建设兵团这种屯田兵,可是人家毕竟是正经官职,有职有权。而从他可以代表玉帝和如来打交道来看,他在玉帝面前还是很受信任的。
所以,八戒获罪,纯粹是因为烦的事比较&严重&,而且大家都知道了不好捂盖子。但是因为他人缘好,所以贬到下界也就是了,不会有人为难他,说不定还有些老同事卖他面子帮帮忙。而他自己未尝没有避过了风头以后,官复原职的指望(不得不说的一句,八戒烦的事为什么很&严重&,为什么是加引号的严重。因为他的罪名是调戏嫦娥,嫦娥是什么人,人家是人民表演艺术家,你懂的)
在这种情况下,观音想把它强拉到西天阵营,他当然不愿意(他还打着,过了风头,玉帝再把他弄回去的注意)。
可是,西天却死了心的一定要把八戒拉进来,为什么?
因为八戒确实是一个人才,尤其具备经济方面的才华。八戒很难干,在高家入赘时,埋头苦干数年,把高家搞成了一个暴发户,因此可以想象八戒在天庭掌管水军很可能也是负责生产的建设性职位。
既然天庭和这个人才产生了裂痕,那么西天就要打入进去,要把八戒拉过来。
所以,虽然取经路上,八戒一直腻腻娃娃,西天方面也偶有惩戒,但一般也就是小小敲打一下,从不会撕破脸。
当然,取经路上的种种表现,也让西天逐渐明白了一点,八戒这个人才干是有的,心性就差了一点,可以用,但不能独当一面,只能作为技术性人才做专门工作。
因此才产生了净坛使者这种诡异的职位。
4.最后说沙僧
其实这个问题水最深。
沙僧获罪是因为&失手打碎了琉璃盏&,这是多么莫名其妙的罪名。不仅如此,他受到的惩罚不仅仅包括贬落凡间,还包括每月一次利刃穿身,一副玉帝对他恨之入骨的表现。对此,单纯用玉帝性格严苛来解释是不够的。
沙僧的职位其实是很敏感的,卷帘大将,应该在宫廷之中工作的,接触到宫廷秘闻的机会很大。因此,我想&失手打碎了琉璃盏&只是一个为了掩盖事实的官方说法,其真实的罪名是发现了/泄露了玉帝的某些隐秘,导致玉帝恼羞成怒。
更进一步,我猜想沙僧可能是其他势力潜入天庭的间谍,尤其可能是西天派遣过来的。后来,他在&失手打碎了琉璃盏&事件中暴露了身份,但是因为玉帝不想和西天闹翻,所以没有公开这一事件,只是以&琉璃盏&的名义狠狠的惩罚沙僧,一方面警告西天,另一方面震慑第三方势力。
在这个过程中,西天是准备抛弃沙僧的,因此坐视沙僧受刑。直到取经项目启动,西天才有了一个掩人耳目的机会,让沙僧归队,洗白。而这个过程中,西天和天庭可能还有其他的利益交换,那就不为外人道也了。
在这种背景下,沙僧也就明白了,自己的前途是有保障的,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低调,只要走完全程,自己的前途不会坏。
而最后的安排也恰恰如此,沙僧的最终职位不算太高,但是确实是正统职位,这也说明了他实际上是自己人。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也喜欢
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常去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沙僧为什么没有成佛西游记中沙僧成佛后被封为什么 _明星娱乐_乐园
沙僧为什么没有成佛西游记中沙僧成佛后被封为什么
沙僧为什么没有成佛西游记中沙僧成佛后被封为什么
作者:小巴布
本文针对用户提问:“西游记中沙僧成佛后被封为什么 ?” 所作出解答,网民回复:那为什么佛祖让孙悟空成佛呢?佛祖不公正?沙僧没成佛的原因。详细描述如下:
唐僧封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封为斗战胜佛,猪八戒封为净坛使者,沙和尚封为金身罗汉,白马封为八部天龙沙僧为什么没有成佛
罗汉沙僧为什么没成佛
金身罗汉沙僧为什么不能成佛
法名悟净。曾是玉皇大帝的卷帘大将,因蟠桃会上打碎玻璃盏,被贬出天界,在人间流沙河兴风作浪,吃人造孽。后经南海观世音菩萨点化,拜唐僧为师,与孙悟空、猪八戒一起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后被封为“金身罗汉”。沙僧没有成佛的原因那只是小说,孙悟空好勇都狠,这是修罗的行为,佛是不会这样的猪八戒和沙僧都没开悟呢,更谈不上成佛了沙僧没成佛那为什么佛祖让孙悟空成佛呢?佛祖不公正?沙僧没成佛的原因小说家言,主角配角的地位要分清楚,呵呵。在我看来,他们一个也没这个觉悟成佛,甚至连罗汉都够不上,当然,历史上的玄奘法师另当别论。 沙僧没有成佛小说上大概是按功劳订的,要有主次。孙悟空是斗战胜佛 沙僧不能成佛的原因孙悟空帅一点。 西游记沙僧公元627年秋,唐贞观元年,28岁的唐玄奘悄悄地离开长安,开始了去印度取佛经的西行旅程。他亲笔写下了此次旅行的记录和见闻――《大唐西域记》――他经过了110个国家,听闻了28国,对印度社会和历史做了详尽的记载,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佛教理论及学术价值。该书在印度受到极大的重视,在玄奘取经1300年后,印度的考古学家根据他的记载,发掘了那烂陀寺的遗址,印度的历史学家根据该书重建了印度的历史。(参考《中国宗教》2006第4期第32~33页)
明代吴承恩由唐玄奘取经这一事件胡编和虚构出《西游记》,其历史价值和佛教理论及学术价值远远低于玄奘写的《大唐西域记》。玄奘是中外闻名的硕果累累的佛教高僧学者。但奇怪的是,在中国受到重视并广为流行的书是《西游记》,而不是《大唐西域记》。这说明我们这个民族崇尚虚构的东西,不崇尚真实的东西。 西游记沙僧情节主角与配角的差别 那只是小说,孙悟空好勇都狠,这是修罗的行为,佛是不会这样的猪八戒和沙僧都没开悟呢,更谈不上成佛了 因为猪八戒是孙悟空的打架帮手,沙僧是个看行李的和保行李的,大部分是孙悟空保唐僧打败妖怪立的功比猪八戒和沙僧相差太远了,还有猪八戒的贪心还没完全解掉,沙僧就是太傻了所以 金角拿一个葫芦,吸一下就一条命了。比较老的一款DOS游戏,有的大哥发个给我,谢谢!街机游戏 西游记释厄传
还可以选龙马和龙女
除了这个 还有可能是MD世嘉游戏 西游记
你搜搜吧标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孙悟空成佛的秘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