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烽燧号铳机诸药者 是什么意思

附录诸石二十七种
  时珍曰︰《别录》有名未用诸石,及诸家所列而不详,难以类附者,通附于此云。石脾《别录》有名未用曰︰味甘,无毒。主胃中寒热,益气,令人有子。一名胃石,一名膏石,一名硝石。生隐蕃山谷石间,黑如大豆,有赤纹,色微黄,而轻薄如棋子,采无时。  弘景曰︰皇甫士安言︰硝石,取石脾与硝石以水煮之,一斛得三斗,正白如雪,以水投中即消,故名消石。按此说,是取硝石合煮成为真硝石,不知石脾是何物?本草有石脾、石肺,人无识者。  藏器曰︰石脾生西戎卤地,碱水结成者。  时珍曰︰石脾乃生成者,陶氏所说是造成者。按《九鼎神丹经》云︰石脾乃阴阳结气,五盐之精,因矾而成,峨嵋山多有之。俗无识者,故古人作成代用。其法用白矾、戎盐各一斤为末,取苦参水二升,铛中煮五沸,下二物煎减半,去滓熬干,色白如雪,此为石脾也。用石脾、朴硝、芒硝各一斤为末,苦参水二斗,铜铛煎十沸,入三物煮减半,去滓煎,著器中,冷水渍一夜,即成硝石。可化诸石为水,此与焰硝之硝石不同,皆非真也。石肺《别录》曰︰味辛,无毒。主疠咳寒久痿,益气明目。生水中,状如覆肺,黑泽有赤纹,出水即干。  弘景曰︰今浮石亦疗咳,似肺而不黑泽,非此也。  石肝《别录》曰︰味酸,无毒。主身痒,令人色美。生常山,色如肝。  石肾《别录》曰︰味咸,无毒。主泄痢,色白如珠。  紫石华《别录》曰︰味甘,平,无毒。主渴,去小肠热。一名茈石华。生中牟山阴,采无时。  白石华《别录》曰︰味辛,无毒。主瘅消渴,膀胱热。生腋北乡北邑山,采无时。  黄石华《别录》曰︰味甘,无毒。主阴痿消渴,膈中热,去百毒。生腋北山,黄色,采无时。  黑石华《别录》曰︰味甘,无毒。主阴痿消渴,去热,疗月水不利。生弗其劳山阴石间,采无时。  陵石《别录》曰︰味甘,无毒。主益气耐寒,轻身长年。生华山,其形薄泽。  时珍曰︰按《圣济录》云︰汗后耳聋。用陵石,有窍如银眼者,为末。每服一钱,冷水下。  终石《别录》曰︰味辛,无毒。主阴痿痹,小便难,益精气。生陵阴,采无时。  封石《别录》曰︰味甘,无毒。主消渴热中,女子疽蚀。生常山及少室,采无时。  时珍曰︰虎尾之山、游戏之山、婴侯之山、丰山、服山,多封石,即此。  遂石《别录》曰︰味甘,无毒。主消渴伤中,益气。生泰山阴,采无时。  五羽石《别录》曰︰主轻身长年。一名金黄,生海水中蓬葭山中,黄如金。  紫佳石《别录》曰︰味酸,无毒。主痹血气。一名赤英,一名石血。生邯郸,石如爵茈,二月采。  弘景曰︰《三十六水方》呼为紫贺石。  火药(《纲目》)  时珍曰︰味辛、酸,有小毒。主疮癣,杀虫,避湿气温疫。乃焰硝、硫黄、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  石《别录》曰︰味甘,无毒。主咳逆气。生石间,色赤如铁脂,四月采。  马肝石(《纲目》)  时珍曰︰按郭宪《洞冥记》云︰郅支国进马肝石百片,青黑如马肝,以金函盛水银养之。用拭白发,应手皆黑。云和九转丹吞一粒,弥年不饥。亦可作砚。  猪牙石(《纲目》)  时珍曰︰明目去翳。出西番,纹理如象牙,枣红色。  碧霞石(《纲目》)  时珍曰︰明目、去翳障。  龙涎石(《纲目》)  时珍曰︰主大风疠疮。出齐州。一名龙仙石。  铅光石(《纲目》)  时珍曰︰主哽骨。  太阳石(《纲目》)  时珍曰︰刘守真《宣明方》︰治远年近日一切目疾方︰用太阳石、太  阴石、碧霞石、猪牙石、河洛石、寒水石、紫石英、代赭石、菩萨石、金精石、银精石、禹余石、矾矿石、云母石、炉甘石、井泉石、阳起石、滑石、乌贼骨、青盐、铜青各一两,砂半两,密陀僧一两,鹏砂三钱,乳香二钱,麝香、脑子一钱,轻粉一钱半,黄丹四两,各为末,熊胆一斤,白砂蜜二斤,井华水九碗,同熬至四碗,点水内不散为度,滤净收点。此方所用太阳石、太阴石等,多无考证,姑附于此。朵梯牙(《纲目》)  时珍曰︰周定王《普济方》︰眼科去翳,用水飞朵梯牙、火大海螺、碗糖霜,为末,日点。又方︰用可铁刺一钱,阿飞勇一钱,李子树胶四钱,白雪粉八钱,为末,鸡子白调作锭,每以乳女儿汁磨点之。  又方︰安咱芦(出回回地面)、黑丁香(即蜡粪)、海螵蛸,各为末,日点。所谓朵梯牙、碗糖霜、安咱芦、可铁刺、阿飞勇,皆不知何物也?附录于此以俟。白狮子石(《拾遗》)  藏器曰︰主白虎病,江东人呼为历节风是也。置此于病者前自愈,亦厌伏之意也。白虎,粪神名,状如猫。扫粪置门下,令人病此。疗法︰以鸡子揩病患痛处,咒愿,送于粪堆之头上,勿反顾。镇宅大石(《拾遗》)  藏器曰︰主灾异不起。《荆楚岁时记》︰十二月暮日,掘宅四角,各埋一大石为镇宅。又《鸿宝万毕术》云︰埋丸石于宅四隅,捶桃核七枚,则鬼无能殃也。  神丹(《拾遗》)  藏器曰︰味辛,温,有小毒。主万病,有寒温。飞金石及诸药合成,服之长生神仙。烟药(《拾遗》)  藏器曰︰味辛,温,有毒。主瘰癧五痔瘿瘤,疮根恶肿。乃石黄、空青、桂心并四两,干姜一两。为末,置铁片上烧之。以猪脂涂碗覆之,待药飞上,如此五度。随疮大小,以鼠屎大纳孔中,面封之,三度根出也。无孔,针破纳之。  石部相关: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厂校++朝阳化学一模试题.docx 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需要金币:100 &&
朝阳化学一模试题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6.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关于KNO3的古代文献,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目的古代文献说明A使用“…凡研消(KNO3)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祸不可测”——《天工开物》KNO3能自燃B鉴别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本草经集注》利用焰色反应C提纯“…(KNO3)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开宝本草》溶解,蒸发结晶D性质“(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本草纲目》利用KNO3的氧化性7.N2(g)与H2(g)在铁催化剂表面经历如下过程生成NH3(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Ⅰ中破坏的均为极性键B.Ⅳ中NH2与H2生成NH3C.Ⅱ、Ⅲ、Ⅳ均为放热过程D.N2(g)+3H2(g)2NH3(g)ΔH>08.下列检验方法不合理的是选项实验检验方法A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制备胶体用可见光束照射B确认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CuSO4将反应后溶液转入盛有水的烧杯中C区分AgNO3溶液和Al2(SO4)3溶液分别取少量溶液,滴加BaCl2溶液D证明氯水中起漂白作用的不是Cl2用CCl4充分萃取,将红纸条分别浸入分层后的溶液中9.某厂用Na除掉苯中的水分。某次生产误将甲苯当做苯投进反应釜中,由于甲苯中含水量少,最后反应釜还残留大量的Na。下列处理方法更合理、更安全的是A.打开反应釜,将Na暴露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B.向反应釜通入Cl2,Na在Cl2中燃烧生成NaClC.向反应釜加大量H2O,通过化学反应“除掉”金属钠D.向反应釜滴加C2H5OH,并设置放气管,排出氢气和热量10.《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规定:“遇火、遇热、遇潮能引起燃烧、爆炸或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危险品不得在露天或在潮湿、积水的建筑物中贮存”。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A.贮存液氮的钢瓶防止阳光直射:B.硝酸铵遇热爆炸:2NH4NO32N2↑+O2↑+4H2O↑C.干燥的AlCl3遇水产生气体:AlCl3+3H2OAl(OH)3+3HCl↑D.火灾现场存有电石,禁用水灭火:CaC2+2H2OCa(OH)2+C2H2↑11.下列“试剂”和“试管中的物质”不能完成“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试剂试管中的物质A羟基对苯环的活性有影响饱和溴水①苯②苯酚溶液B甲基对苯环的活性有影响酸性KMnO4溶液①苯②甲苯C苯分子中没有碳碳双键Br2的CCl4溶液①苯②己烯D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强石蕊溶液①苯酚溶液②碳酸溶液12.某同学做如下实验:装置现象电流计指针未发生偏转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计指针未发生偏转”,说明铁片Ⅰ、铁片Ⅱ均未被腐蚀B.用K3[Fe(CN)6]溶液检验铁片Ⅲ、Ⅳ附近溶液,可判断电池的正、负极C.铁片Ⅰ、Ⅲ所处的电解质溶液浓度相同,二者的腐蚀速率相等D.铁片Ⅳ的电极反应式为Fe﹣3e-=Fe3+25.(17分)有机物A为缓释阿司匹林的主要成分。用于内燃机润滑油的有机物Y和用于制备水凝胶的聚合物P的合成路线如下。已知:(1)D的分子式为C7H6O3,D中所含的官能团是。(2)D→Y的化学方程式是。(3)反应Ⅰ的另一种产物M,其相对分子质量是60,B、M均能与NaHCO3反应产生CO2。①M是。②B→D的化学方程式是。(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中均含有酯基b.乙二醇可通过“”的路线合成c.C能与饱和溴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5)红外光谱测定结果显示,E中不含羟基。①X→E的反应类型是。②E的结构简式是。(6)若X的聚合度n=1,有机物A只存在一种官能团。则A的结构简式是。(7)聚合物P的结构简式是。26.(12分)氢能是理想的清洁能源,资源丰富。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Fe3O4,经由热化学铁氧化合物循环分解水制H2的过程如下:(1)过程Ⅰ:2Fe3O4(s)6FeO(s)+O2(g)ΔH=+313.18kJ/mol①将O2分离出去,目的是提高Fe3O4的________。②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是。③在压强p1下,Fe3O4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α(Fe3O4)~T曲线如图1所示。若将压强由p1增大到p2,在图1中画出p2的α(Fe3O4)~T曲线示意图。(2)过程Ⅱ的化学方程式是。(3)过程Ⅱ,其他条件不变时,在不同温度下,H2O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α(H2O)~t曲线如图2所示。比较温度T1、T2、T3的大小关系是,判断依据是。(4)科研人员研制出透氧膜(OTM),它允许电子、O2-同时透过,可实现水连续分解制H2。工作时,CO、H2O分别在透氧膜的两侧反应。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H2O在______侧反应(填“a”或“b”),在该侧H2O释放出H2的反应式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百度文库-信息提示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对不起,该文档已被删除,无法查看
15秒后,自动返回首页2016高中化学奥赛
篇一:2016年化学竞赛题 2016年辽宁省学生化学竞赛试题 (时间 90分钟,共100分) H 1.008 ?à
á? OBCNF 10.16.0019.00AlSiPSCl26.32.0735.45 GeAsSeGaBr 69.78.9679.90InSnSb I Te 114.27.6126.9 PoAtTl PbBi 204.[210][210] LiBe6..9924.31KCaScTiV39.47.8850.94 SrRbYZr Nb 91.88.9192.91Hf TaCsBa 132.9137.3La-Lu178.5180.9Ra [223][226]Ac-Lr Cr52.00Mo95.94W 183.9Mn54.94 Tc98.91Re 186.2 Fe55.85 Ru101.1 Co58.93Rh102.9IrOs 192.2190.2Ni 58.69Pd106.4Pt 195.1Cu63.55Ag107.9Au197.0Zn65.39Cd112.4Hg200.6 He4.003Ne20.18Ar39.95KrXe131.3[222]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环境、材料、信息、能源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漂粉精和洁厕灵的混合液清洗马桶效果更佳 B.推广使用煤液化技术,可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C.高纯硅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计算机芯片 - D.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2.5×106m的颗粒物,分散在空气中形成胶体 2.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在古代,我国人民就已经广泛应用了化学知识,古代文 献中大量记载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下列关于古代化学的应用和记载,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 ...A.《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这是利用了KNO3的氧化性 B.我国古代文献《天工开物》记载“凡研硝(KNO3)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祸不可测”是因为KNO3能自燃
C.《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区分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这是利用了焰色反应 D.在古代我国人民常用明矾水除去铜器上的铜锈[Cu2(OH)2CO3],是因为Al3+能水解 3.东晋《肘后备急方》中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3 之,可截疟”。 2015年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从中得到 启发,获得对多种疟原虫抑制率达到100%疗效的青蒿素。右图是青H3C 蒿素的结构,则有关青蒿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青蒿素分子式为C15H20O5 CH3 B.青蒿素分子中含有过氧链、酯基和醚键 C.青蒿素热稳定性好,可用水煎的方法提取 D.青蒿素在碱性条件下易发生水解反应,1 mol青蒿素在反应中消耗2 mol NaOH 4.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Z、W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强酸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比Z弱 C.Z的单质与氢气反应较Y剧烈 D.X、Y形成的化合物都易溶于水 5 6.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9 g超重水(3H216O)含中子数为6NA B.3.0 g乙酸与甲酸甲酯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数目为0.2NA C.常温常压下,质量均为32 g的N2H4和CH3OH含的原子数都是6NA - D.1 mol?L-1的氯化铁溶液中,若Fe3+的数目为NA,则Cl的数目为3NA8.用0.1 mol?L-1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00 mL、浓度均为 0.1 mol?L-1的盐酸和HX溶液,两溶液的pH随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HX为弱酸,且电离平衡常数Ka≈1×10-10 B.P点时c(Cl)=0.05 mol?L-1 C.水的电离程度:M点大于N点 -- D.M点时,c(HX)>c(Na+)>c(X)>c(OH)>c(H+) 9.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正六价的铬有很强的毒性,人体需要的是三价铬。用肼(N2H4) --氧气燃料电池做电源,以铁做阳极,利用电解法除去污水中的Cr2O72-离子。若污水中含0.2 mol的Cr2O72-离子,则标准状况下需消耗N2H4的体积为 -A.3.36 L
C.13.44 L
D.22.4 L 二、必考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3分。) 10.(14分) 化学是一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化学物质对人类有利有弊。仔细阅读下列氮及其化合物的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NO2可做火箭燃料的氧化剂,但也是一种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已知通常条件下: N2O4(g)
2NO2(g)ΔH&0 ,某温度下,将0.60mol N2O4气体充入2L真空密闭容器中,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测得如下数据: ①计算20~30秒之间,用N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L?s) ②可提高N2O4的转化率的措施之一为 ③图一是T℃时,容器中N2O4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在图中画出T1℃(T1&T)时,N2O4物质的 量的变化曲线。
图一图二 (2)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其性质和制备受到人们的关注。现以H2、O2、熔融盐Na2CO3组 成的燃料电池,采用电解法制备N2O5,装置如图二所示: ①写出石墨Ⅰ上的电极反应式 ②写出Pt1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3)肼(N2H4)常做火箭燃料和抗氧化剂。 ①12.8g液态肼与足量H2O2反应生成N2和气态H2O,放出256.65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 方程式为
。 ②盐酸肼(N2H6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属于离子化合物,易溶于水,水解原理与NH4Cl 类似,溶液呈 性。写出盐酸肼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11.(14分)“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酒后驾车容易引发严重交通事故,害人害己。在治理 酒后驾车中,酒精检测仪发挥了重要作用。 最早的酒精检测仪出现在1927年,用足球胆收集呼出气体,通过硫酸和重铬酸钾的混合溶液,溶液的颜色会发生黄→蓝→绿的变化,同已知酒精浓度的标准试剂色管比较,就得到相应的数据,如图: (1)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上述过程可能生成的氧化产物提出如下假设:假设一:氧化产物可能为乙醛
假设二:氧化产物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 假设三:氧化产物可能为CO2 假设四:氧化产物可能为上述物质的混合物。 若假设一正确,试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验证上述假设,设计实验如下图(夹持、加热装置已略去): 已知:乙醛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褪色。 ①仪器A中导管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 仪器B的名称为__________; ②仪器C冷凝水的进水口为___________(填“a” 或“b”),E中装入的试剂为______; ③若取D中少量液体加入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中,发现紫红色褪去,能否证明假设一正确,原因是_________; ④若要证明假设二正确,还需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5分)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具有强氧化性,主要用于水的消毒 以及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菌,亚氯酸钠受热易分解。以氯酸钠(NaClO3)等为原料制备亚氯酸钠晶体NaClO2?3H2O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纯ClO2气体易分解爆炸,一般稀释到10%以下安全。易溶于水,在酸性溶液中较稳定。 (1)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 ,为提高反应Ⅰ的安全性应采取的措施之一为 。 (2)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为
,该反应温度不能太高的原因 __________。 (3)该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 (4)某学习小组用碘量法测定粗产品中亚氯酸钠晶体的含量,实验如下: a.准确称取所得亚氯酸钠晶体样品mg于小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碘化钾晶体,再滴入适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将所得混合液配成200mL待测溶液。 b.移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用c mol?L -1
Na2S2O3 标准液滴定至终点,重复2 --- 次,测得平均值为V mL 。(已知:I2 +2S2O32 =2I +S4O62 ) ①滴定过程中使用的指示剂为,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
②该样品中亚氯酸钠晶体的质量分数为(用含m、c、V的代数式表示)。 三、选做题(本题含《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三个模块,每个模块15分。考生只能从三个模块中任选二个模块作答,否则只能以所答的前二个模块计分,共30分。)
《化学与技术》模块 13.(15分)工业制备硝酸的尾气经过处理得NOx气体(含NO、NO2),该气体可用来制备NaNO2、 NaNO3,工艺流程如下: (1)NaNO2在碱吸收中生成,
其化学方程式为(2)中和液进行蒸发Ⅰ操作时,应控制水的蒸发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母液Ⅰ中所含溶质除NaNO2及少量Na2CO3外,还有________(填化学式),用化学方程式说明产生该物质的原因
。母液Ⅰ进行转化时加入稀HNO3和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 (4)母液Ⅱ可循环利用,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 (5)生产1.38 t NaNO2时,Na2CO3的理论用量为1.59t(假设Na2CO3恰好完全反应)。此时生成NaNO3为9×103mol,则NaNO3的产率为。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 14.(15分)已知X、Y、Z均为短周期元素,X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且与Y同周期,(1)X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图为 (2)Y和氯元素形成的简单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3)Z和氯元素所形成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为267,写出该分子的结构式 (若存在配位键,用“→”表示),该分子中Z原子的轨道杂化方式为 (4)X与硅形成化合物的结构与金刚石类似,其硬度仅次于金刚石,具有较强的耐磨性能,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为X原子,○为硅原子)。每个X原子周围与其距离最近的硅原子有
个 ,该晶体熔点与金刚石的熔点比较 高,原因是
。 (5)Z单质为面心立方晶体,已知Z原子半径为Rcm,晶胞中Z原子的配 -3 位数为
。列式表示Z单质的密度g?cm(Z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有机化学基础》模块 15.(15分)香草醛K(C8H8O3)又称为香兰素,白色针状晶体,是香草豆的香味成分。存在于甜 菜、香草豆、安息香胶等中,是一种重要的香料,其合成路线如下:篇二:自主招生:2016全国奥林匹克(化学)竞赛要求及考纲说明 每年九月,中国化学会会主办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在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中共分为三个阶段:市级预赛;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简称初赛;和“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简称决赛。2016年化学初赛竞赛要求及考纲说明已经出来,华夏高考网为您整理报道如下: 一、2016全国高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要求 1.本基本要求旨在明确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及决赛试题的知识水平,作为试题命题的依据。本基本要求不包括国家代表队选手选拔赛的要求。 2.现行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及高考说明规定的内容均属初赛要求。高中数学、物理、生物、地理与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基本内容(包括与化学相关的我国基本国情、宇宙、地球的基本知识等)也是本化学竞赛的内容。初赛基本要求对某些化学原理的定量关系、物质结构、立体化学和有机化学作适当补充,一般说来,补充的内容是中学化学内容的自然生长点。 3.决赛基本要求在初赛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作适当补充和提高。 4.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课外活动。针对竞赛的课外活动的总时数是制定竞赛基本要求的重要制约因素。本基本要求估计初赛基本要求需40单元(每单元3小时)的课外活动(注:40单元是按、两年约40周,每周一单元计算的);决赛基本要求需追加30单元课外活动(其中实验至少10单元)(注:30单元是按10、11和12月共三个月约14周,每周2~3个单元计算的)。 5.最近三年同一级别竞赛试题所涉及的符合本基本要求的知识自动成为下届竞赛的要求。 6.本基本要求若有必要做出调整,在竞赛前4个月发出通知。新基本要求启用后,原基本要求自动失效。
二、全国高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初赛基本要求 1.有效数字 在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中正确使用有效数字。定量仪器(天平、量筒、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等等)测量数据的有效数字。数字运算的约化规则和运算结果的有效数字。实验方法对有效数字的制约。 2.气体 理想气体标准状况(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常量R。体系标准压力。分压定律。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原理。气体溶解度(亨利定律)。 3.溶液 溶液浓度。溶解度。浓度和溶解度的单位与换算。溶液配制(仪器的选择)。重结晶方法以及溶质/溶剂相对量的估算。过滤与洗涤(洗涤液选择、洗涤方式选择)。重结晶和洗涤溶剂(包括混合溶剂)的选择。胶体。分散相和连续相。胶体的形成和破坏。胶体的分类。胶粒的基本结构。 4.容量分析 被测物、基准物质、标准溶液、指示剂、滴定反应等基本概念。酸碱滴定曲线(酸碱强度、浓度、溶剂极性对滴定突跃影响的定性关系)。酸碱滴定指示剂的选择。以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硫代硫酸钠、EDTA为标准溶液的基本滴定反应。分析结果的计算。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5.原子结构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用s、p、d等表示基态构型(包括中性原子、正离子和负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电离能、电子亲合能、电负性。 6.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系 周期。1~18族。主族与副族。过渡元素。主、副族同族元素从上到下性质变化一般规律;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性质变化一般规律。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s、p、d、ds、f区元素的基本化学性质和原子的电子构型。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核外电子结构(电子层数、价电子层与价电子数)的关系。最高氧化态与族序数的关系。对角线规则。金属与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半金属(类金属)。主、副族的重要而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常见氧化态及其主要形体。铂系元素的概念。 7.分子结构 路易斯结构式。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杂化轨道理论对简单分子(包括离子)几何构型的解释。共价键。键长、键角、键能。σ键和π键。离域π键。共轭(离域)体系的一般性质。等电子体的一般概念。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相似相溶规律。对称性基础(限旋转和旋转轴、反映和镜面、反演和对称中心)。 8.配合物 路易斯酸碱。配位键。重要而常见的配合物的中心离子(原子)和重要而常见的配体(水、羟离子、卤离子、拟卤离子、氨、酸根离子、不饱和烃等)。螯合物及螯合效应。重要而常见的配合反应。配合反应与酸碱反应、沉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定性说明)。配合物几何构型和异构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事实。配合物的杂化轨道理论。用杂化轨道理论说明配合物的磁性和稳定性。用八面体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说明Ti(H2O)63+的颜色。软硬酸碱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的软酸软碱和硬酸硬碱。 9.分子间作用力 范德华力、氢键以及其他分子间作用力的能量及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10.晶体结构 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晶胞(定义、晶胞参数和原子坐标)及以晶胞为基础的计算。点阵(晶格)能。配位数。晶体的堆积与填隙模型。常见的晶体结构类型:NaCl、CsCl、闪锌矿(ZnS)、萤石(CaF2)、金刚石、石墨、硒、冰、干冰、金红石、二氧化硅、钙钛矿、钾、镁、铜等。 11.化学平衡 平衡常数与转化率。弱酸、弱碱的电离常数。溶度积。利用平衡常数的计算。熵(混乱度)的初步概念及与自发反应方向的关系。 12.离子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13.电化学 氧化态。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和反应式的书写与配平。原电池。电极符号、电极反应、原电池符号、原电池反应。标准电极电势。用标准电极电势判断反应的方向及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强弱。电解池的电极符号与电极反应。电解与电镀。电化学腐蚀。常见化学电源。pH、络合剂、沉淀剂对氧化还原反应影响的说明。 14.元素化学 卤素、氧、硫、氮、磷、碳、硅、锡、铅、硼、铝。碱金属、碱土金属、稀有气体。钛、钒、铬、锰、铁、钴、镍、铜、银、金、锌、汞、钼、钨。过渡元素氧化态。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酸碱性和两性。常见难溶物。氢化物的基本分类和主要性质。常见无机酸碱的基本性质。水溶液中的常见离子的颜色、化学性质、定性检出(不包括特殊试剂)和一般分离方法。制备单质的一般方法。 15.有机化学 有机化合物基本类型――烷、烯、炔、环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酸、酯、胺、酰胺、硝基化合物以及磺酸的命名、基本性质及相互转化。异构现象。加成反应。马可尼科夫规则。取代反应。芳环取代反应及定位规则。芳香烃侧链的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碳链增长与缩短的基本反应。分子的手性及不对称碳原子的R、S构型判断。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概念、通式和典型物质、基本性质、结构特征及结构表达式。 16. 天然高分子与合成高分子化学的初步知识(单体、主要合成反应、主要类别、基本性质、主要应用)。
三、全国高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考纲特别说明 在初赛要求基础上增加下列内容,数学工具不涉及微积分。 1.原子结构 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及取值。氢原子和类氢离子的原子轨道能量的计算。s、p、d原子轨道轮廓图及应用。 2.分子结构 分子轨道基本概念。定域键键级。分子轨道理论对氧分子、氮分子、一氧化碳分子、一氧化氮分子的结构和性质的理解及应用。一维箱中粒子模型对共轭体系电子吸收光谱的解释。超分子的基本概念。 3.晶体结构 点阵的基本概念。晶系。根据宏观对称元素确定晶系。晶系与晶胞形状的关系。十四种空间点阵类型。点阵的带心(体心、面心、底心)结构的判别。正当晶胞。布拉格方程。 4.化学热力学基础 热力学能(内能)、焓、热容、自由能和熵。生成焓、生成自由能、标准熵及有关计算。反应的自由能变化与反应的方向性。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及其应用。范特霍夫等温方程及其应用。标准自由能与标准平衡常数。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热化学循环。相、相律和单组分相图。克拉贝龙方程及其应用。 5.稀溶液的通性(不要求化学势)。 6.化学动力学基础 反应速率基本概念。速率方程。反应级数。用实验数据推求反应级数。一级反应积分式及有关计算(速率常数、半衰期、碳-14法断代等)。阿累尼乌斯方程及计算(活化能的概念与计算;速率常数的计算;温度对速率常数影响的计算等)。反应进程图。活化能与反应热的关系。反应机理一般概念及推求速率方程(速控步骤、平衡假设和稳态假设)。离子反应机理和自由基反应机理基本概念及典型实例。催化剂及对反应的影响(反应进程图)。多相反应的反应分子数和转化数。 7.酸碱质子理论 缓冲溶液的基本概念、典型缓冲体系的配制和pH计算。利用酸碱平衡常数的计算。溶度积原理及有关计算。 8.Nernst方程及有关计算。原电池电动势的计算。pH对原电池的电动势、电极电势、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影响。沉淀剂、络合剂对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影响。用自由能计算电极电势和平衡常数或反之。 9.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 化学光谱序列。配合物的磁性。分裂能、电子成对能、稳定化能。利用配合物平衡常数的计算。络合滴定。软硬酸碱。配位场理论对八面体配合物的解释。 10.元素化学描述性知识达到国际竞赛大纲二级水平。 11.自然界氮、氧、碳的循环。环境污染及治理、生态平衡、绿色化学的一般概念。 12.有机化学描述性知识达到国际竞赛大纲二级水平(不要求不对称合成,不要求外消旋体拆分)。 13.氨基酸、多肽与蛋白质的基本概念。DNA与RNA。 14.糖的基本概念。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半乳糖。糖苷。纤维素与淀粉。 15.有机立体化学基本概念。构型与构象。顺反异构(trans-、cis-和Z-、E-构型)。对映异构与非对映异构。endo-和exo-。D,L构型。 16.利用有机物的基本反应对简单化合物的鉴定和结构推断。 17.制备与合成的基本操作 用电子天平称量。配制溶液、加热、冷却、沉淀、结晶、重结晶、过滤(含抽滤)、洗涤、浓缩蒸发、常压蒸馏与回流、倾析、分液、搅拌、干燥。通过中间过程检测(如pH、温度、颜色等)对实验条件进行控制。产率和转化率的计算。实验室安全与事故紧急处置的知识与操作。废弃物处置。仪器洗涤与干燥。实验工作台面的安排和整理。原始数据的记录与处理。 18.常见容量分析的基本操作、基本反应及分析结果的计算。容量分析的误差分析。 19.分光光度法。比色分析。篇三:2016年温州市高一化学竞赛试卷(含答案) 2016年温州市第六届“小科学家摇篮杯”高一化学竞赛试卷 (考试时间:2小时;满分:150分)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共有五大题,28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min。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考后只交答题卷。必须在答...............题卷上写清楚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第Ⅰ卷(选择题,共7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发生氯气泄漏,附近人员应迅速远离液氯泄漏地点,并顺风往低洼区域疏散 B.水泥、玻璃、青花瓷、水晶、玛瑙、分子筛都属于硅酸盐工业产品 C.纳米技术、分子设计技术的发展,将使分子晶体管、分子芯片、分子导线、分子计算机等 化学器件得到广泛的应用 D.从号开始浙江省汽油标准由“国Ⅳ”提高到“国V”,这意味着汽车不再 排放氮氧化物 2.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A.Cl的结构示意图: - B.NaClO的电子式: C.CO2的结构式:O=C=OD.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18 8O 3. 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对疟疾的治疗作用而成为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之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是以萃取原理为基础,萃取 是一种物理变化 B. 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它属于有机物 C. 人工合成青蒿素经过了长期的实验研究,实验是化学研 究的重要手段 D. 现代化学分析测试中,可以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测定青蒿素中的C、H、O元素 4.通过复习总结,下列归纳正确的是 A.Na2O、NaOH、NaCl、Na2CO3、Na2SO4、Na2O2都属于钠的含氧化合物 B.简单非金属阴离子只有还原性,而金属阳离子不一定只有氧化性 C.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但同种化合价的元素只对应有一种氧化物 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有化学键断裂与生成,但不一定伴有能量变化 5.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有关。下列各组物质:①Cu与HNO3溶液、②Cu与FeCl3溶液、③Zn与H2SO4溶液、④Fe与HCl溶液由于浓度不同而能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①③
D.①③④7.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A.MgCOB.AlO 23C. 盐酸 MgCl2溶液 电解 Mg HO Al(OH)3 盐酸 AlCl3
D.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电池的两个电极材料的活动性一定不同 B.分子内共价键越强,分子越稳定,其熔沸点也越高 C.HF分子间存在着氢键,所以HF比HCl稳定 D.由原子构成的晶体可能是原子晶体,也可能是分子晶体 9. 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平衡常数K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K值不变,平衡可能移动 B.K值变化,平衡一定移动 C.平衡移动,K值可能不变D.平衡移动,K值一定变化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结晶法提纯含少量NaCl的KNO3晶体 B.硅酸钠溶液的保存和碱溶液一样,不能存放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C.做钠与水反应实验时,用摄子将钠取出后用滤纸吸干表面煤油,切取钠放在烧杯中,再加水D.取5 mL 0.1 mol?L KI溶液,滴加0.1 mol?L-1 FeCl3溶液5~6滴,再加入2 mL CCl4,充分振荡后静置,取上层溶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血红色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二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有二个选项符合题意,只选一个正确选项,得2分,多选或选错该小题得0分。) 11.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压密闭容器中,下列物理量中,当它不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反应 C(s)+2N2O(g) 2N2(g)+CO2(g) 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C的物质的量浓度 B. 混合气体的密度 C.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12.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足量的CO2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CO2+CO32+H2O=2HCO3 - - -1
D. 单位时间内断裂2molN≡N的同时形成1molC=O B.200mL 1mol?L - -1 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4.48L Cl2(标准状况下): - 2Fe2++2Br+2Cl2=2Fe3++Br2+4Cl C.Ca(ClO)2溶液中通入SO2:Ca2++2ClO-+SO2+H2O=CaSO3↓+2HClO D.NaAlO2溶液和过量NaHSO4溶液混合:AlO2+4H+=Al3++2H2O - 13. 已知:分解1 mol H2O2 放出热量98KJ,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的分解机理为: H2O2+ I →H2O +IO
慢、H2O2+ IO→H2O +O2+ I
快 下列有关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的速率与I的浓度有关B.中间产物IO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过程中,H2O2只做氧化剂 D.1molH2O2的能量比H2O多98kJ 14. 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和NH3?H2O 的K值相等,现向10mL浓度为0.1mol?L-1CH3COOH 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下列与滴加过程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的电离程度先减少,后增大
B.c(NH4+)/c(NH3?H2O)先增大再减小 C.c(CH3COOH)与c(CH3COO ̄)之和会发生变化 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mL时,c(NH4+)=c(CH3COO ̄) 15. 在一定条件下,RO3与R发生如下反应:RO3+5R+6H=3R2+3H2O。下列关于R元素 的叙述正确的是 A.R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ⅤA族 16.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若2H2(g)+O2(g) =2H2O(g)
△H=-483.6 kJ?mol1,则H2的标准燃烧热为-241.8 kJ?mol1 - - - - - - + - - - - - - - B.R2在常温常压下一定是气体 - C.R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属于强酸
D.RO3中的R只能被还原 B.若C(石墨,s) =C(金刚石,s)△H&0,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C.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H=-57.4 kJ?mol1,则20.0g NaOH固 - 体与盐酸完全中和,放出热量大于28.7 kJ D.已知:2C(s)+2O2(g) =2CO2(g) △H1,2C(s)+O2(g) =2CO(g) △H2,则△H1&△H21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3.36L氯气与5.6g铁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小于0.3NA
B.0.1L 3mol?L -1 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4数目等于0.3NA + C.32g SO2与足量的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D.6g石英晶体中含有的Si-O键数为0.4NA 18.右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为短周期元素,Z元素的质子数等于X元 素最外层电子数的4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W、T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递增 B.X、Z、W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 C.ZY2、WY2可以形成同种类型的晶体 - -
D.T的单质可以做半导体材料,化合物T2Y3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19.25oC时,用2a mol?L1NaOH溶液滴定1.0L 2a mol?L1氢氟酸溶液,得到混合液中HF、F的 - 物质的量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3时,溶液中:c(Na+)&c(F) - B.c(F)>c(HF)时,溶液一定呈碱性 C.pH=3.45时,NaOH溶液恰好与HF完全反应
D.pH=4时,溶液中: c(HF)+c(Na+)+c(H+)-c(OH)<2amol?L1 - - 一 20. 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由H2、O2、NH3、N2、CO2、HCl和He中的两种或多种组成。常温下取此气体200mL进行实验,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如下(上述气体的体积都是折算成相同条件下的体积)。下列说法错误是 A.原混合气体中有5ml O2 B.原混合气体中肯定存在的气体是NH3,肯定不存在的气体是HCl
C.原混合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为40% D.可能存在N2或He,它们在原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不可能超过5% 21. 已知H2O2有极弱的酸性,在强碱溶液中主要以HO2- 形式存在。现以Al―H2O2燃料电池电 解NO制备NH4NO3,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阴 极、阳极均为惰性电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为: 2Al+3HO2 = 2AlO2- +OH +H2O - - B.燃料电池中a为负极 C.(来自: 唯 才 教育 网:2016高中化学奥赛)为使电解产物全部转化为NH4NO3,需补充物 质A可以是NH3 D.若Al消耗2.7g,则理论上消耗1.8g NO
22.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Mg、Fe、Fe、I、Cl、NO3、CO32、SO42中的几种(不 - 考虑水的电离和离子的水解因素),各离子浓度均0.1mol?L1。往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稀 盐酸,溶液颜色变深且阴离子种类不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 - - +2+2+3+ A.溶液颜色变深是Fe2+或I被氧化 ---- B.原溶液中肯定含有Fe2+、Cl、NO3,肯定不含有Fe3+、I、CO32
C.该溶液中是否存在Na+,需通过焰色反应确定 D.取少量原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原溶液中含有Mg2+
-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2分) 三、简答题(包括3小题,共54分) 23.(16分)有X、Y、Z、R四种短周期元素,Y、Z、R同周期。相关信息如下:(1)Y、Z、R简单离子的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用离子符号表示)。 (2)X的氢化物及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形成的化合物:其晶体类型为▲, 水溶液显▲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3)由X、Z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甲,其分子构型为三角锥形,且分子里X、Z两种原子 最外层均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甲遇水蒸气发生复分解反应形成一种常见的漂白性物质。则甲的结构式为▲,其中Z元素的化合价为▲。 2- (4)用电解的方法将化合物Y2R转化为含Rx离子的化合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如图是电解Y2R溶液的实验装置:
--- ①已知阳极的反应为:(x+1)R2=RxR2+2xe,则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当电 + 解过程中转移1 mol Na时,阴极收集到的气体体积约为▲(标准状况下)。 ②Y2R溶液在空气中长期放置,与氧气反应会生成与过氧化钠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相似的 物质Y2R2,其溶液显黄色。则Y2R2的电子式为▲,写出Y2R溶液在空气中 变质过程的离子方程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敦煌多坝沟烽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