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高二生,男。沉迷游戏成绩没有一点基础,高度近视。我想上进,但提高自制力力不强,我该怎么做。

这是我们的第921篇分享。如果觉得我们的文章有价值,恳请分享到朋友圈、父母群中,让文章走的更远,让更多家长看到。&过年是大家“走亲戚”的时间,可是不少孩子无论去到哪里、跟谁聚会,都是埋在手机里。许多家长在微信里投诉自己的孩子成了“手机控”,不但不跟亲朋好友面对面聊天,还耽误学习、影响视力,甚至可能看到不良信息。该如何管住孩子老玩手机呢?&阿波老师分析原因&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处于特殊的发展时期,他们有很强的探索求知欲和对游戏有强烈的好奇心。而现在的手机功能多样:聊天、打电话、发短信,还能上网搜索资料和玩游戏,各种好玩的功能都强烈吸引着小学生。对于成年人来讲,手机已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我们在使用手机获取各种信息的同时,也对手机产生了依赖,而我们的这种状态也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孩子。不少家长反对孩子使用手机,多数是担心孩子沉迷短信社交、打电话、玩游戏等,孩子会出现这些问题,本质上是由于没有正确使用手机而导致沉迷,进而影响了学习。这个阶段的孩子自制力有限,要让他们养成正确使用手机的习惯,家长有必要制定一些强制性措施。&阿波老师支招&1.让孩子意识到沉迷手机的危害家长要通过平和的沟通,摆事实讲道理,和孩子达成共识。不要情绪过激,也不要危言耸听,否则很容易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造成反效果。相对于其他成瘾行为,手机成瘾只要能够认识到其中的危害,并能得到身边人的帮助和支持,还是比较容易戒除的。比如家长可以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说,沉迷手机对眼睛不好,把眼睛看坏了会造成很多不便,严重的甚至要做手术,所以玩手机要节制,千万不要时间过长。&2.培养兴趣,转移注意力越是枯燥空虚的时候,对手机的依赖性就越大,只要拥有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并且将时间与注意力投入其中,既能从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又可以对手机的需求大大降低。作为家长,有责任帮助孩子发现和培养各种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尤其要鼓励孩子参加一些可以和同龄人良性互动的团体活动,这是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途径。&3.约法三章,坚决执行孩子毕竟是孩子,自觉性和自控力都无法和成人比。因此,在戒除手机成瘾的过程中,家长的帮助是不可缺少的,家长要和孩子约法三章,什么时候可以用手机、什么时候不行,如果孩子违反规定应该受到什么惩罚、做好了又有什么奖励,赏罚一定要分明,执行要坚定。孩子的自制力实在不行的话,帮孩子换个传说中的“老人手机”也未尝不可。但要注意,“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孩子的改变,需要家长充分的耐心、爱心和鼓励,千万不能着急。&4.利用同伴的力量留意孩子的交友情况,鼓励孩子和朋友面对面交流,少用手机发信息。当面对面的交流能够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时,手机就不是那么重要了。同时,也可以请孩子的同伴充当监督员的角色,在孩子违规的时候进行适当提醒,甚至联合孩子的好友与其家长,共同参与到戒除手机成瘾的“活动”中来,当“戒手机”成为青少年的一种时尚和潮流,“瘾”也就不复存在了。&&内容节选自 阿波老师新书《微信上家长最关心的100个问题》PS:《微信上家长最关心的100个问题》一书已在当当网、亚马逊网和京东网上架了,各位点击文章最下方的【阅读原文】,即可跳转至网上购书页面。----------------------如果喜欢我们,请点击标题下阿波媒介素养 关注我们吧!如果觉得我们的内容对您的朋友有用,就转发到朋友圈吧!阿波媒介素养(abomeijiesuyang)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不六文章网立场
abomeijiesuyang首倡家庭教育的“互联网+”。阿波老师带你还原家庭教育现场,直面家庭教育难题。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培养数字时代的儿童核心竞争力。让家庭教育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趋势,让家长的教育理念跟上互联网思维的潮流。热门文章最新文章abomeijiesuyang首倡家庭教育的“互联网+”。阿波老师带你还原家庭教育现场,直面家庭教育难题。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培养数字时代的儿童核心竞争力。让家庭教育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趋势,让家长的教育理念跟上互联网思维的潮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举报邮箱:Copyright(C)2017 大不六文章网人的身心发展特点 【范文十篇】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
范文一:一、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特点)
1、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循序渐进地做好教育工作。
2、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来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
3、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个体身心发展不是一个匀速前进的过程。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二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对个体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的潜力。教育教学工作要抓住关键期,以求在最短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效果。
4、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树立信心,相信每一个学生,
特别是暂时落后或其他方面的缺陷的学生,通过其他方面的补偿性发展,都会达到与一般正常学生一样的发展水平。其次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发现学生的优势,扬长避短,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信心和自觉性。
5、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是指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各得其所的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二、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学校教育的作用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三个因素 学校教育及其作用:
1、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是什么?第一、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第二、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第三、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的表现:第一、学校教育对人的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第二、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第三、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学校教育的内容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因而对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具有长远的价值。第四、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范文二:3-6岁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3-6岁,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发育的黄金时期,因为,这个年龄段——
·是孩子一生中词汇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语言飞速发展的时期;
·是孩子一生中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
5~6岁时,脑的结构已经较成熟,这意谓着可以开始系统地学习知识了。这一阶段,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都有所增强,但抑制机能还比较差。
大脑兴奋机能的增强表现在觉醒的时间延长,睡眠的时间相对减少,条件反射建立的速度加快。抑制机能的增强表现在已经能较好地用言语控制自己的行动,对事情的分辨也更加准确。
3岁:晚上睡12小时,白天睡2小时;
6岁:晚上睡10~11小时,白天睡1.5小时。
动作的发展
由于大肌肉的发展,他们会不知疲倦地从事各种活动。
如:自如地走、跑、跳;单脚跳跃,甚至跃过低矮的障碍物;跑上跑下楼梯,熟练地攀登;抛掷各种物体;在音乐的伴奏下,节奏明快、动作整齐地跳舞;在跑动中越过各种障碍物,如沙坑等;按照一定的规则参加体育竞赛。
5~6岁,小肌肉开始发展,这时就能从事绘画、写字、塑造等活动了。
语言的发展
词汇量迅速增长,已经能掌握各类词,逐渐明确词义并有一定的概括性,基本上掌握了各种语法结构。
3岁:800~1000个;
可以自由地与人交谈,出现了自我中心言语。
自我中心言语是伴随着动作和游戏而进行的自言自语,它既可以帮助儿童出声地思考,又能暂时满足他们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一些愿望。
言语失常现象
这一阶段常出现三种言语失常现象:口齿不清、发音含糊和口吃。
口齿不清一般发生在换牙期间,在新牙长出后就能纠正。
发音含糊是由于嘴唇、舌和下颚的运动不灵活造成的。运动不灵活可能是因为害羞、胆怯,常在情绪激动时发生。
口吃的原因有多种,一般是由于情绪紧张、神经过敏,有的是模仿别人口吃形成的,还有一部分是因为遗传。
这一时期,儿童说话常有重复或犹豫不决的情况,在与他们交谈时,要鼓励他们大胆地说话,对口吃现象不必太在意,训练孩子轻松愉快地发表议论。
通过听故事、讲故事等活动,培养孩子的言语表达能力,丰富他们的词汇量,同时有计
划地让他们学习一些书面语言。
思维与想象
学会在动作之前就能在头脑里进行思考,思考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有了一定的目的性和预见性。
但是,思维还离不开事物的形象,对事物的概括也总是具体的、形象的。6岁时,可以进行简单的抽象逻辑思维,如口算10以内数字的加减,判断一个故事要说明的道理等。
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这集中表现在游戏以及泥工、绘画、讲故事等活动中。
可以事先想好游戏活动的主题,计划游戏活动的内容,并预期游戏活动的结果;还能事先分配好角色,确定活动规则,在游戏中按规则、角色身份行事。
喜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如流汗时要画出大颗的汗珠;大萝卜比人还大,要大人、孩子、小狗、小猫等一齐拔。
四种儿童游戏
(以智力发展水平分)
1.新奇的、愉快的刺激所引起的游戏:如手舞足蹈、反复撕纸、逗引时的嬉笑、扔掉拾起的东西、敲打手中的玩具等。
2.简单的动作模仿:如拿筷、匙自己吃饭,模仿演员的表演动作等。
3.象征性游戏:如办家家等。
4.创造性游戏:如搭积木、主题游戏或角色游戏等。
对图像的辨认和记忆能力很强,认记图、字都有较好的效果。可以完整地记住一个短小的故事或大人委托的一件小事。一记牢,就能保持较长的时间。
把一个字作为一个完整的图形辨认和记忆,较少分析偏旁部首、字形结构。所以认字不够准确,常常容易把近似的字混淆。
4~5岁时,还不会利用语词作为记忆的中介;6~7岁时,虽不会主动利用语词作为记忆的中介,但一经提醒,记忆的效果就会迅速提高。
孩子的记忆容易受成人的暗示,也很容易发生现实与臆想混淆的现象,如他们十分相信童话或传说中的人物和情节,自己也会编织一些向往的却又根本不存在的事情,家长不要误以为他们在撒谎。
可以正确辨别红、橙、黄等七种颜色,并能分辨每种颜色的几种不同色度。
能辨别上下、前后和以自己为中心的左右。能说明什么是白天,什么是晚上。不仅知道“今天”、“明天”和“昨天”,而且知道“前天”和“后天”,并能正确使用它们。初步学习看钟表,会看整点和半点。知道一年有四季,共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天或31天。
看简单的图画,可以把握整体,照顾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能看出所画各事物之间的联系。
可以识别各种最基本的几何图形。
情绪和情感
一般成年人体验到的情绪,他们大部分已体验到了。
他们的情绪是外显的、缺少控制的,常常极度高涨。有时会出现极度的恐惧,有时会莫明其妙地发脾气。
他们的害怕随年龄的变化也在变化,对声音、陌生人或东西、痛或身体失去平衡等的害怕逐渐减弱,而对想像中的事物,如黑暗、动物、鬼怪等的害怕加剧了。对讥笑、斥责、伤害等的焦虑也在增加。
在集体生活中,道德感得到进一步发展,能把别人或自己的行为与行为准则相比较,从而产生积极或消极的道德体验。
理智感产生,突出的表现是好奇和好问,他们的提问相当一部分只是为了引起大人对他们的注意。
他们还特别喜欢收集“破烂”、拆装玩具,这是探究性的强烈表现。
儿童第一次从家庭踏入同伴的集体行列,往往会产生许多不适应,如果片面地把大人的愿望强加在他们身上,会使他们情绪压抑,影响身心的发展。
提供丰富、适宜的智力玩具,启迪和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耐心热情地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并经常结合生活实际向他们提一些问题,培养他们爱思考、爱观察的习惯。
社会技能的发展
他们大部分都不甘寂寞,喜欢与同伴一起玩,玩伴的数量随着年龄增加。游戏转向联合性和合作性的游戏,玩伴关系由比较松散的撮合到比较协调的、有规则约束的结合。玩伴不稳定,经常在变化。
游戏中争吵是常有的事,一般是为了争夺玩具或争演某个角色,也有的是为了使别的孩子服从自己。不过争吵的时间不长,也不会因此耿耿于怀。专家提示
在没有玩伴的情况下,有的孩子会假想一个同伴跟自己玩,这种情况在3~6岁儿童中占一定比例。独生子女、智力较高的更可能有假想的伙伴。这种情况一般到入学时会自行消失。
3岁儿童已知道自己的性别,但对性别会不会变化还不太清楚。6岁儿童已知道一个人的性别不会因为服饰的改变、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由于教育的影响,已意识到不同性别行为上的差异。
4岁前,与同性或异性玩伴都玩得十分融洽;4岁后,男孩女孩的游戏内容开始分化,5岁后更加明显。
他们虽然知道一些适合性别角色的行为,但不一定都肯接受适合自己性别的行为,尤其是女孩,而男孩因怕被嘲笑而较少模仿或学习女孩的行为。
在与成人和同伴的交往中,自我意识有所发展,已经对自我形成某种看法,如知道自己是聪敏的还是愚笨的,是勤快的还是懒惰的,是漂亮的还是丑陋的,是讨人喜欢的还是惹人讨厌的等等。
6岁时,幼儿已养成自己的一套行为习惯。
个性心理特征已初步形成,智力超群或有特别才能的“神童”崭露头角。专家提示
·孩子的自我意识基本上是家长、同伴、教师平常对他们的评价的翻版。一直受到周围人肯定的、积极评价的幼儿往往对自己产生一种满意感、自信感;而经常受到周围人否定的、消极评价的幼儿会对自己产生一种自卑感、孤独感。
·孩子的行为习惯全是成人强化的结果,他们一般认为被成人接纳的行为都是好的行为,反之则是不好的行为。
·这一时期是儿童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形成的个性特征和倾向性是一个人个性的核心,虽然以后也能对其中一些不良个性特征加以改造,但往往只能是量的变化,除非客观环境、儿童的亲身经历一次次出现极严重的转折,否则是很难改变的。正因为如此,要特别重视这一时期的教育。
·要特别关心那些动作笨拙、胆怯、不合群的孩子,通过指导尽快使他们受到同伴的欢迎。
开展丰富多样的游戏和形象化的教育,培养他们与同伴友好合作、谦让,为别人着想,讲礼貌等优良品德,并通过这些活动使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欲望,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品质。
范文三:胎儿期指胎儿在母体内生存的280天这段时期。此期间由受精卵发育成胚胎,再继续发育为成熟胎儿。其主要特征为细胞不断分裂、增殖,使各器官在形态上逐渐形成。尤其神经系统的发育超过其它系统最早形成,以致于出生后神经元的数目几乎不再增加。  经b超系统观察胎儿各月龄的发展情况得知:  当母亲发觉自己怀孕时,胎儿已经有脊髓,并开始原始的蠕动。  孕2个月起胎儿在羊水中进行游泳样运动,并已经有皮肤感觉。  孕3个月时会吸吮自己的手指及碰到嘴的手臂或脐带。  孕4个月时胎儿可以听到子宫外的声音。遇突然的巨响还会吃惊。  孕5个月起记忆功能发展,能记住母亲的声音并对这熟悉的声音产生安全感。这时能熟练认真地吸吮手指。  孕6个月时嗅觉开始发育,能在羊水中嗅到母亲的气味并记在脑中。这时还能用脚使劲踢宫壁。这剧烈的运动使羊水摇晃,从而刺激胎儿的皮肤及脑的发育。  孕7个月时胎儿能用舌头舔自己的手,并开始发育视觉。对宫外的声音会有喜欢或讨厌的行为反应。开始具有发声功能。可以通过母亲的活动感觉昼夜的周期。  孕8个月时胎儿能辨出音调的高低强弱并对此有敏感反应。此时味觉感受发达,能辨别苦与甜。通过早产儿试验,可知胎儿喜欢甜味。如遇子宫收缩或外界压迫时会踢子宫壁进行抵抗。能感知母亲的高兴、激动、不安和悲伤,并作出不同的反应。  这些直观的研究验证了神经生理及心理学关于脑和神经系统发育的阶段性及感觉能发育顺序的认识,为胎儿期心理卫生工作的实施和胎教具体内容、方法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范文四:高中生身心发展特点
高中生是身心发展的又一重要时期,高中生也是青年的初期阶段,在生理发育上已成熟,智力发育也接近成年人,在个性和其他心理品质上也保持着相对稳定性。高中阶段是人生的一个黄金时期,这一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增长知识和才干的重要时期。
一、高中生的心理特征:
1、独立性。高中生不论是在个人生活的安排上,还是在对人生与社会的看法上,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有了自己活动的空间。如做事情不愿意让家长参与,不愿意让家长进入自己的房间。这一阶段高中生智力发展已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正从“经验型”向“理论型”急剧转化,情感日益深厚、稳定、带有闭锁性。如不愿意与家长、老师表白自己的想法,而是将其隐藏在内心世界或记载到特殊的笔记本中。
2、平衡性。在这一时期,高中生的生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发展却相对滞后于生理发展,他们的生理与心理、心理与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不同步的,具有较大的不平衡性。他们缺乏理智、易冲动,在情感方面,他们很脆弱。有的具有害怕挫折的脆弱心理,意志薄弱,感情用事,在挫折面前,承受不了打击,一回失败,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就不能正确面对,造成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从而一发而不可收拾。
3、逆反心理。逆反心理与盲目崇拜并存,青少年时代是学生个性形成的时期,也是身体发育趋向成熟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学生的心态发展有一个很明显的倾向就是逆反心理。他们对小时候所形成的权威观念予以强烈否定而走向另一个极端,对现存的一切,对已成定论的事实都要投以疑问的目光。另一方面他们又显示出盲目崇拜的心态。他们崇拜港台歌星、影星,在校园里形成一群为数众多的追星族。逆反心理和盲目崇拜并存说明青少年学生心理还处在成长期,心理状态起伏大。
4、攀比心理。不挣钱却乱花钱,有的学生有个奇怪的嗜好他每天都要花上十几块钱才舒服,特别在男、女学生之间花钱,来显示自己。没赚钱时就已经养成了花钱的习惯,这是独生子女教养方式造成的消费特征。如:手机、名牌鞋、衣服,互相攀比追潮流,同学之间过生日下饭店,讲排场,互送贵重礼物,小到几元大到几十元,出手不凡,认为不算啥,只要需用钱就伸手与家长要。学生不了解家长的钱挣的不容易、家庭的真实经济状况。
5、、高中生自我意识的增强
高中生自我意识的特点体现在许多方面:
(1)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高中生已能完全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需要独立的愿望日趋强烈,但是,这种独立性要求是建立在与成人和睦相处 的基础上的,与初中时期的反抗性特点有所区别。多数高中生基本上能与其父母或其他成人保持一种肯定的尊重的关系,反抗性成份逐渐减少。
(2)自我意识成份的分化,高中生在心理上把自我分成了“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两个部分。正是由于这种分化,才形成了他们思维或行为上的主体性,产生了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判断和控制自己言行的要求和体验,同时也出现了自我矛盾。
(3)强烈地关心着自己的个性成长。高中生十分关心自己个性特点方面的优缺点,在对人对己的评价时,也将个性是否完善放在首位。
(4)自我评价的成熟。高中生能独立地评价自己的内心品质、评价行为的动机及效果的一致性情况等,其自我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主客观的辩证统一。
(5)有较强的自尊心。高中生在言行受到肯定和赞赏时,会产生强烈的满足感;反之,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
(6)道德意识的高度发展
总之,高中生在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自我意识的诸成分上都获得了高度的发展,并趋于成熟。
6、高中生价值观的变化
高中生在确立和调整自己的价值观的过程中,表现出许多的点。诸如:第一,对理论问题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喜欢把各种具体实施综合成若干系统的总原则, 热衷于哲学探讨;第二,高中生价值观的核心是人生意义问题,他们逐渐学会将个人的生活目标与社会发展的总体方向相联系,及不仅仅要说明自己对社会的意义, 而且还要找到社会对自身的意义;第三在高中生的价值观中,反映其个性色彩。具有不同价值观的高中生对于事物的兴趣点、意志品质及归因方式均不一样;第四, 高中生的价值观尚缺乏稳定性,还容易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对社会及人生的看法,改变自己的价值取向。因此,高中阶段个体的价值观仍有向不同方向发展的 可能。
7、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高中生强烈要求自治的特点体现在他们对现实社会所具有的一种不满情绪中。高中生对现实社会产生不满情绪可归因于两个方面。其一是由于高中阶段仍处于理想 主义的阶段,他们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期望都带有强烈的理想主义的色彩,因此,对现实中存在的弊端极为敏锐和反感,有时甚至产生强烈愤怒或绝望的情绪,从而影 响其对社会及人生的看法和态
度;另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对问题的观察和分析还带有片面性及表面性,所以其思想认识上易出现偏颇,导致对现实社会的看法只顾一 点而不及其余。
二、从生理上:
从生理上讲,个体的身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包括感知能力、心肺功能、体力和速度、免疫力和性机能等都达到最佳状态,疾病的发生率最低,进入身体健康的顶峰时期。
参考文献:
杨西利,掌握高中生身心发展规律,提高班主任工作有效性.现代教学.2010,7 罗佳宁,浅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研究及有效引导.科教新报(教育科
研).2011,11
易琦,初探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预警机制的建立.法制与经济(中旬
刊).2010,7
范文五:青少年期身心发展特点
根据发展心理学,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初中阶段相当于少年期,十四五岁至十七八岁的高中阶段相当于青年初期。两者合在一起,即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阶段,就成为青少年期。那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有何特点呢?国际心理学的文献往往是从青少年的生理发展、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三个方面讨论这个问题的。我国发展心理学对青少年特点的研究,也是围绕这三个方面的特点而展开的。本文的目的是,分析和讨论青少年生理、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变化特点,为未成年人,尤其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提供心理学依据。
一、青少年期的生理发展变化
青少年期的生理变化,是由于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发育期。青春发育期这个阶段,既不同于儿童,又不同于成人。它的最大特点是生理上蓬勃的成长,急骤的变化。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其生理发育时快时慢。有两个阶段处于增长速度的高峰期,一个是出生后的第一年,另一个就是青春发育期。在科学上称“人生的两次高峰”。
青春发育期生理上的发展变化是多种多样而又十分显著的,但归结起来,不外是身体外形、内脏机能和性的成熟等三类变化,总称为“三大变化”。这“三大变化”都具有可塑性。如果以20世纪90年代和60年代研究指标相比,我国青少年的身高不仅提高了2.1cm,男、女青少年性成熟的平均年龄提前了近两岁,而且脑电波α波的发展也明显超过60年代的水平。就平均频率而言,90年代6岁被试α波的平均频率就达到了60年代10岁被试的发展水平;9—10岁的被试则达到了12—13岁被试的发展水平。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青少年的各项生理指标都表现出超前趋势。
(一)身体外形剧变(略)
(二)生理机能,特别是脑和神经的变化(略)
(三)性器官与性功能的成熟(略)
二、青少年认知的发展
青少年认知发展到底有哪些特 点?按我们自己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整个青少年阶段,抽象逻辑思维处于优势的地位
什么叫抽象逻辑思维?一般认为,它是一种通过假设的、形式的、反省的思维,这种思维具有五方面的特征:一是通过假设进行思维。二是思维具有预计性。三是思维形式化。四是思维活动中自我意识和监控能力的明显化。五是思维能跳出旧框框。任何思维方式都可以导致新的假设、理解和结论,其中都可以包含新的因素。从青少年开始,由于上述五个变化,思维必然更有新意,即跳出旧框框。于是从这个阶段起,创造性思维获得迅速发展,并成为青少年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青少年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有一个过程。在少年期的思维中,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开始占优势,可是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而青年初期的抽象逻辑思维,则属于理论型,他们已经能够用理论作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在青年初期的思维过程中,它既包括从特
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也包括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过程,也就是从具体提升到理论,又用理论指导去获得知识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青少年思维的过渡型,即处于由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转化,于是,抽象与具体获得了高度的统一,抽象逻辑思维也获得高度的发展。
这种转化的关键期在初中二年级,约十三四岁。从初二开始,青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即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到了高中二年级,约十六七岁,这种转化初步完成。这意味着青少年的思维或认知趋向成熟。所谓思维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各种思维成分或认知成分基本上趋于稳定状态,基本上达到理论型抽象逻辑思维的水平;(2)个体差异水平,包括认知风格、思维方式等,都趋于定型;(3)成熟前,思维或认知发展变化的可塑性大,成熟后则可塑性小,与其成年期的思维或认知水平基本上保持一致,尽管也有一些进步。
青少年阶段处于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特点,构成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初中二年级是青少年认知或思维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它既可能成为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认知基础,又可能成为引起学生思想道德变化的认知机制,重视初中二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是非常关键的;高中一年级的认知或智力表现和学习成绩变化的可塑性还是较大的,道德认识和思想变化也是起伏不定的,而高二、高三的学生则比较稳定,因为其基础高中二年级是认知发展的成熟期,所以,抓住成熟前的各种认知、思维能力的提高是相当重要的。
(二)青少年辩证思维的发展
青少年的辩证思维是怎样发展的?我们的研究发现:初一学生在小学的基础上,已经开始掌握辩证思维的概念、判断、推理等各种形式,但水平较为低下,仅仅是个良好的开端;初三学生正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是个重要的转折时期;高二学生得分中的正确率已超过半数,这表明他们的辩证思维已趋于优势地位,但谈不上成熟(离成熟指标——统计上的第三四分点,即75%还有一定的距离)。青少年在掌握辩证思维的概念、判断和推理的三种形式中,其发展趋势既有一致性,又有区别性:辩证概念和辩证判断的发展,似乎是同步的,在每个年级中,两者几乎都处于同一发展水平。而辩证推理的发展,则远远落后于前两者,即使到了高二阶段,其正确率的百分数也远远地不足一半(仅37.10%)。这既表现了这三种辩证思维形式的发展概况,又说明辩证思维发展中诸成分之间明显地存在着不平衡性。
青少年辩证思维发展,固然是由中学阶段知识学习所奠定的基础,然而,由于它是认识或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发展的滞后性也是必然的。青少年辩证思维发展的不足,不仅影响其看问题的方法,即影响思想方法的全面性,易带盲目性,而且也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在他们的心目中,什么是正确的幸福观、友谊观、英雄观、自由观和价值观,都还是个谜。所以,加强对他们辩证思维技能的训练,对于他们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青少年思维品质的矛盾表现
思维品质的成分及其表现形式有很多,诸如独立性、广阔性、灵活性、深刻性、创造性、批判性、敏捷性等等。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思维品质的各成分及表现形式体现着不同的发展水平,这就构成了思维的年龄特征。在青少年期其思维品质的最突出特点是矛盾表现。
由于社会对青少年有独立思考的要求,青少年思维品质的发展表现出新的特点,最为突出的是,其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但他们对问题的看法还常常是只顾部分,忽视整体;只顾现象,忽视本质,即容易片面化和表面化。这里,我们常常会发现和提出两个问题,一是青少年为什么有时要“顶撞”成人?二是青少年看问题为何容易带片面性和表面性?这是思维品质矛盾交错发展呈现出的问题。
青少年看问题容易片面化和表面化,这是其年龄阶段的一个特点,是正常的现象。我们一方面要大力发展他们的独立思考的能力,随时加以引导、启发;另一方面,还要对他们在独立思考
中出现的缺点给予耐心的、积极的说服教育。对他们的缺点,采取嘲笑的或者斥责的态度是不对的,同样的,采取放任不管或者认为年龄大一点自然会好起来的想法也是不正确的。
三、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
(一)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主要表现
1.追求独立自主。由于成人感的产生而谋求获得独立,即从他们的父母及其他成人那里获得独立。
2.形成自我意识。确定自我(ego),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
3.适应性成熟。即适应那些由于性成熟带来的身心的,特别是社会化的一系列变化。
4.认同性别角色。获得真正的性别角色,即根据社会文化对男性、女性的期望而形成相应的动机、态度、价值观和行为,并发展为性格方面的男女特征,即所谓男子气(或男性气质)和女子气(或女性特征),这对幼儿期的性别认同说来是个质的变化。
5.社会化的成熟。学习成人,适应成人社会,形成社会适应能力。价值观、道德观的成熟是社会化成熟的重要标志。
6.定型性格的形成。发展心理学家常把性格形成的复杂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龄前儿童所特有的、性格受情境制约的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小学儿童和初中的少年所特有的、稳定的内外行动形成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内心制约行为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稳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已经定型,因而性格的改变就较困难了。
(二)青少年友伴关系的发展
对于青少年来说,家庭关系、师生关系和友谊关系是最重要的三大社会关系。较之家庭关系和师生关系,友谊关系更具平等性。友谊关系的建立是以选择和承诺为基础的。友谊关系不如家庭关系那样稳定。青少年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友谊关系的特征,以及保持友谊关系的决定因素。青少年争吵的时候,愤怒的成分减少了,他们能够更加公正地解决与朋友、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这也许是由于他们能够意识到,太多的冲突会使他们失去友谊。青少年们通常会选择与他们相似的同学为友,朋友间的相互影响又使其间更为相似。同一个朋友圈的青少年,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较为相似,在同辈群体中也处于相似的地位。
在个体的毕生发展中,无论是就友谊的强度和重要性程度而言,还是就与朋友共聚的时光而论,均莫过于青少年时期。友谊更具交互性。对亲密、忠诚和共享的重视,标志着青少年向成人式友谊的过渡。青少年朋友之间亲密程度的加强,不仅反映了其认知的发展,而且也反映了其情绪的发展。这个时候,青少年更善于表达其思想与情感。他们也更善于顾及他人的观点,因而也更善于理解朋友的思想与情感。青少年向朋友倾诉秘密的过程,是探索其自身情感的过程,是定位其人生坐标的过程,是确认其自我价值的过程。
发展亲密关系的能力同心理适应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关系。一般地说,友谊关系稳定、亲密和支持性的青少年,自我概念积极,学习成绩优秀,人际关系良好,往往不会与他人敌对,往往不会有焦虑感和压抑感。实际上,友谊与适应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良好的友谊促进适应能力的发展,良好的适应能力又反过来推动着良好的友谊关系。
(三)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发展
在整个中学阶段,青少年的品德,即道德品质,迅速发展,他们处于伦理观形成的时期。在少年
期品德形成的过程中,伦理道德观已开始形成,但在很大程度上却表现出两极分化的特点。而青年初期的伦理道德观则带有很大程度的成熟性。他们可以比较自觉地运用一定的道德观念、原则、信念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伴之而来的是世界观的初步形成。
1.青少年个体的伦理道德行为是一种以自律为形式、以遵守道德准则并运用原则、信念来调节行为的道德品质。这种品德具有六方面的特征:
(1)青少年能独立、自觉地按照道德准则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伦理”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伦理是道德关系的概括,伦理道德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从中学阶段开始,青少年个体逐渐掌握这种伦理道德,而且还能独立、自觉地遵守道德准则。我们所说的独立性就是自律,即服从自己的人生观、价值标准和道德原则;我们所讲的自觉性,也就是目的性,即按照自觉的道德动机去行动,以便符合某种伦理道德的要求。
(2)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在青少年的道德动机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学阶段是道德信念和理想形成,并开始用道德信念和理想指导自己行动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道德信念和理想在青少年个体的道德动机中占有重要地位。青少年的道德行为更有原则性、自觉性,更符合伦理道德的要求。这是人的人格或个性发展的新阶段。
(3)青少年品德心理中自我意识的明显化。这一特点从青少年开始就越来越明显,它既是道德行为自我强化的基础,又是提高道德修养的手段。所以,自我调节品德心理的全过程是自觉道德行为的前提。
(4)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在中学阶段的青少年品德发展中,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是道德行为训练的重要手段。因此,与道德伦理相适应的道德习惯的形成,又是道德伦理培养的重要目的。
(5)青少年品德发展和世界观的形成是一致的。青少年世界观的形成与道德品质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一个人世界观的形成是其人格、个性、品德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当他们的世界观萌芽和形成的时候,它不仅受主体道德伦理价值观的制约,而且又赋予其道德伦理以哲学基础,因此,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是一致的。
(6)青少年品德结构的组织形式完善化。其表现为:其一,青少年的道德行为不仅按照自己的准则规范定向,而且通过逐渐稳定的个性,产生道德的和不道德的行为方式。其二,青少年在具体的道德环境中,可以用原有的品德结构定向系统对这个环境作出不同程度的同化,随着年龄的增加,同化程度也在增加;还能作出道德策略,决定出比较完整的道德策略是与他们独立性的心理发展相关的;同时能把道德计划转化为外观的行为特征,并通过行为所产生的效果达到自己的道德目的。最后,随着青少年反馈信息的扩大,他们能够根据反馈信息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以满足道德的需要。
2.青少年品德处于动荡性向成熟型过渡的阶段。
(1)少年期品德发展的特点是动荡的。从总体上看,少年期的品德虽然具备了伦理道德的特征,但仍旧是不成熟,不稳定的,具有较大的动荡性。少年期品德动荡性特点的具体表现是:道德动机逐渐理想化、信念化,但又有敏感性、易变性;他们道德观念的原则性、概括性不断增强,但还带有一定程度具体经验的特点;他们的道德情感表现得丰富、强烈,但又好冲动而不拘小节;他们的道德意志虽已形成,但又很脆弱;他们的道德行为有了一定的目的性,渴望独立自主地行动,但是愿望与行动又有一定距离。所以,这个时期,既是人生观开始形成的时期,又是容易发生两极分化的时期。品德不良、走歧路、违法犯罪行为多发生在这个时期。究其原因,是前文曾经论述的三个因素:第一,生理发生剧变,特别是外形、机能的变化和性发育成熟了,然而心理发育却跟不上生理发育,这种状况往往使少年期容易产生笨拙感和冲动性;第二,从思维品质发展方面分析,少年期的思维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因此,他们好怀疑、反抗、固执己见、走极端;第三,从情感发展上分析,少年期的情感时而振奋、奔放、激动,时而又动怒、怄气、争吵、打架;有时甚至会泄气、绝望。总之,他们的自制力还很薄弱,
易产生动摇。我们应从各个方面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点,特别是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以便他们作出正确的抉择。
(2)青年初期是品德逐步趋向成熟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品德发展进入了以自律为形式、遵守道德准则、运用信念来调节行为的品德成熟阶段。所以,青年初期是走向独立生活的时期。成熟的指标有两个:一是能较自觉地运用一定的道德观点、原则、信念来调节行为;二是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这个阶段的任务是形成道德行为的观念体系和规则,并促使其发展进取和开拓精神。
然而,这个时期不是突然到来的。初中二年级是中学阶段品德发展的关键期,继而初中升高中,开始向成熟转化。其实在初二之后,一些少年在许多品德特征上已经逐步趋向成熟。而在高中初期,却仍然明显地保持许多少年期动荡性的年龄特征。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特别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应该重视的问题。
摘自:《新华文摘》2005年11期 作者:林崇德 李庆安
范文六: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3—4岁这一时期,此时儿童表现出以下的特点。
3岁以前儿童也模仿别人,但是由于受能力和水平的限制,模仿的对象较少,水平较低,处于初级阶段。进入3岁以后,幼儿更加愿意模仿别人,他们模仿父母、家人、老师,也模仿同伴。幼儿进行活动时特别愿意模仿别的小朋友,看见别人玩什么就跟着玩什么。因此,幼儿园老师在组织活动和设置环境时一定要考虑到幼儿的这些特点。一样的玩具物品多准备一些,以供幼儿选择。动画片里的各种形象更是幼儿争相模仿的对象。一些陌生人的有趣行为也可以引起幼儿的模仿。幼儿对一切都感到好奇,对各种事物都有探求的欲望。他们把这些模仿行为当作乐趣,通过模仿幼儿获得了丰富的知识经验,在客观上也促进了其心理的发展。
但这一时期幼儿的辨别能力较低,缺乏分析选择的能力。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物就不加鉴别的统统模仿,往往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如:有的幼儿觉得说话结巴的人很有趣,就有意的加以模仿,结果自己也结巴了。所以,家长和老师对幼儿的模仿要加以适当的引导。
2.情绪易变
俗话说:六月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幼儿早期的情绪和兴趣爱好都处于一种无序、易变的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不确定性和随意性,受外界影响较大,并且认识活动主要受外界支配,无意识性占据优势。但是有时又对某一现象或事物表现的比较执着。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可以不厌其烦的演10遍妈妈或者白马王子,而很少有幼儿愿意或主动去当小偷或者罪犯。这是因为幼儿喜欢前面的那些角色,对小偷等角色比较反感。可是如果老师对某个愿意扮演小偷角色的幼儿加以鼓励赞扬时,许多幼儿就会对小偷这一角色产生兴趣。这种情况也同样适用于其他场合。
幼儿的情绪处于初级萌芽阶段就决定他们具有上述这些特点。幼儿的情绪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感知决定的,当幼儿看到、听到或触摸到自己喜欢的事物时,则表现出积极快乐的情绪,反之则烦躁、苦恼、感到不愉快。幼儿易于被色彩鲜明、形象生动、且富有变化的物体所吸引。在引导幼儿做事和学习时一定要考虑幼儿的这些特点,运用幼儿感兴趣内容和方式去进行。
3.思维依赖于活动
活动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在幼儿早期,儿童认识世界是依靠形象思维来进行的,也就是说由于心理发展水平所限,幼儿不能像成人一样运用抽象的思维来思考问题,认识世界。幼儿只能通过一些具体活动来认识、理解身边熟悉的事物。
幼儿这时的活动缺乏计划性,往往在活动之前没有明确的目的。当幼儿折纸时有人问他:“你在折什么呢?”幼儿说:“在折飞机。”可是过一会再问他折什么时,就又说在折小鸟。活动是幼儿认识事物的手段,也是幼儿表达自己想法和见解的方式。当幼儿要进行讲述或倾听别人讲述时,需要借助具体活动或动作来完成。
幼儿的这些特点在学习时表现得犹为明显。在读数字或者专心看图书时,幼儿通常会用手去指点正在阅读的内容。所以在要求幼儿专心做事时要考虑到这一思维特点,不要强行阻止幼儿用手点指书本,而应加以引导,逐步提高。在幼儿中期(4—5岁),身体进一步发育和独立行
走为儿童的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手的精细活动能力的不断加强,使幼儿能够进行更加复杂的活动。此时幼儿特别活泼好动,这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1)幼儿进入幼儿园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由于对环境比较熟悉,对集体生活也适应了,同时掌握了与同伴交往的基本经验和技能,有了更多的勇气和兴趣与小朋友一起活动,这种变化为幼儿的活动创造了条件。
(2)神经系统进一步成熟,兴奋过程不断加强,使得幼儿的精力充沛,不易疲劳,并且耐力和意志力得到提高,这些条件使得幼儿长时间的活动成为可能。另外,由于抑制过程的增强,幼儿控制自己的能力也进一步提高,这样幼儿的动作变得相对灵活、准确,而且有条理。
2.喜欢游戏
4岁左右是幼儿游戏蓬勃发展的时期。这时游戏成为幼儿日常最为重要的活动,幼儿大部分时间是在游戏中度过的。通过游戏幼儿学会了分配角色,更重要的是还学会了分工和利益协调。在游戏中幼儿间达到一种和谐状态,因为只有这样游戏才能进行下去。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一扇窗,通过游戏幼儿发现了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天地,幼儿的心理也产生了许多变化。幼儿抱着一个洋娃娃给它喂饭,并且一边喂一边说:“不好好吃饭就打屁股。”这表明幼儿的心理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幼儿开始用成人世界的规则来进行游戏了。不过幼儿还是不能完全自己解决游戏中所有的问题,发生冲突时,仍需成人加以帮助。
3.思维具体形象
在幼儿中期,儿童的思维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其主要标志就是思维基本上可以摆脱行动来进行了。当然幼儿还无法完全抛弃事物形象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这个时期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幼儿在买东西时可以准确的计算出商品和钱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幼儿可以通过钱进行准确的计算,当然只是简单的运算,但是如果没有钱做媒介幼儿则无法进行计算。比如1块巧克力6角钱,拿2元钱可以买3块巧克力,还剩2角钱。如果让幼儿直接去进行抽象计算“20—(3×6)=?”没有经过训练的幼儿是无法完成的。
幼儿后期(5—6岁)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充满兴趣,总爱问东问西,并且希望获得满意的答案。成人不要对幼儿的问题显得不屑一顾,或者干脆假装没听到。这样做不但会使幼儿放弃追问,而且还会抑制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挫伤幼儿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家长和教师要对幼儿的问题尽可能的加以答复或与幼儿一起探寻答案,使其获得满足。同时对于幼儿的探究活动,如:把鞋子放到水盆里,看看鞋子能不能沉底等,不要直接阻止或大声呵斥,而应当正确地加以引导和帮助。
5岁以后,幼儿抽象思维开始萌芽。虽然这一时期的思维方式仍要受具体形象影响,但是已经能够根据概念对熟悉的事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如:白菜、西红柿、茄子都是蔬菜,苹果、梨、葡萄都是水果。也能初步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如:针是铁做的,所以沉到水底下了,火柴棒是木头做的,所以能浮上来。还逐步掌握认识世界的方法和途径,不再漫无目的的进行观察。开始按照顺序、条理和计划进行游戏和其它活动,如:在画画时会在头脑中事先勾勒出轮廓然后再下笔,而不是像婴儿那样无预定计划地涂鸦。
在这个阶段,幼儿已经能够不借助具体实物而分清左右了,并能借助图片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够理解简单漫画的含义,对动画的迷恋程度达到极限。由于此时幼儿已有了抽象概括能力的萌芽,因此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教育,引导他们去发现事物间的各种内在联系,促进智力发展。
幼儿的个性在5—6岁时已经初步定型,有了较为明显的兴趣和爱好。虽然这时幼儿的价值判断仍受外界的影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幼儿毫无主见,其评价标准已经基本形成。幼儿情绪的外显性、易变性、冲动性逐渐转为内隐性、稳定性和缓和性。无论是游戏还是学习,都能保持较长的时间,而不像早期那样易被外界所干扰。这一时期,幼儿的心理活动不再是孤立的、零碎的、不稳定的,已经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系统。
幼儿期是儿童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和家长应把握好时机,对幼儿加以正确引导和教育,以促进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教师和家长要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能力、性格等方面的因素,对不同的幼儿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不要只把目光仅仅局限在那些“学习好”或“听话”的幼儿身上,要主动发现每一个幼儿的闪光点,以保证每一名幼儿都能够具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
4.不断发展的社会性
5—6岁的幼儿,学会相互之间选择朋友和玩伴,同时也初步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渐渐形成自我意识。在这一阶段,幼儿开始有了性别意识,初步懂得男孩和女孩的区别。当然这种认识主要停留在对性别分工上,如男孩应当扮演爸爸,而女孩则应当扮演妈妈,或者男孩扮演警察,女孩扮演护士等等,还有上厕所时男孩和女孩要分开。有些家长喜欢把男孩打扮成女孩,使幼儿对自身的性别认同产生困惑,对未来的发展非常不利。这一时期是性别形成的关键期,家长和教师应当注意正确地加以引导。
根据以上概述的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幼儿期的教育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教学形式游戏化。
第二,启迪和满足幼儿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其探索精神。
第三,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第四,拓展幼儿的生活范围,开阔幼儿的视野并培养其广泛的兴趣爱好。
一)孩子的心理
7-8岁儿童的心理特点
时期儿童注意范围狭窄,不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如果要求他们同时注意几件事情,往往做不到。他们的注意还不稳定、不集中,容易受不相干的事物吸引而分散注意。集中注意的时间可达15-20分钟。
如何防止学校恐惧症
1、注意对孩子的性格培养。家长和老师对胆小、细心、忧郁的孩子,不宜要求过于严格。相反,宜劝导这些孩子处事不要过分认真,要让他们了解生活必然有成功,也有失败的道理。 有些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还可以,就忽略了孩子的学习能力上的问题:如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拖拉或不爱写作业、粗心大意,以及性格上的问题:如胆小、爱哭、吃手、发脾气等等,而这些问题在8、9岁时就会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如学习成绩突然下降,情绪不稳定等等。所以,家长和老师在孩子6岁左右就要注意孩子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的问题,比如上课能否坐得住,上体育课成绩怎么样,会不会跳绳,
协调性方面是否显得笨拙等等。9岁的孩子从本身找出来的长处不再能满足自己了,而是需要用别人的长处来自我装饰,具有荣誉感和竞争心理。这个时期的孩子要多使用引导、平等交流的方法与之交流,还可以适当的使用激将法。
9-11岁孩子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个性差别大
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相反,有的孩子由于成绩不良或某个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级同学的歧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失去信心。
2、情绪不稳定
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他们在陌生、严肃、冲突、恐怖、约束、遭受指责等情况下,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难以释放心理的压力,这样就容易使他们的心情变坏。他们喜欢与伙伴共同游戏、学习,但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冲动,常为一点小事面红耳赤,而且情绪变化极大,并且表露在外,心情的好坏大多数从脸上一望便知。
3、自控力不强
孩子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得到发展,情绪表现的方式和强度与低年级孩子相比,其适宜性更高,一般较少出现忽哭忽笑的现象。但此时会出现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他们的性格特征中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外部控制的依赖性逐渐减少,但是内部的自控能力又尚未发展起来,还不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
12-16岁孩子进入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希望摆脱父母的束缚,对问题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希望别人能像成人一样对待他,尊重他,希望老师不是父母的角色而是朋友的角色。
范文七:“00后”小学生心理特征:聪明 自我中心
核心提示: “吓一吓、哄一哄、诈一诈”的老三字经已经不管用了,而啰嗦不停的老师则会被学生评价为“唐僧”,所以面对“新新人类”
我们要重新思考教育对策。
(一)生理上
1.很难不近视(世界第二);2.体质下降。
(二)认知上
1.聪明;2.有一技之长;3.有强烈的反叛意识;4.繁重的课业负担使他们对学习兴趣不浓甚至厌学。
(三)情感上
1.自我中心(“非常6+1”的独生子女);2.嫉妒心强;3.物质富足,快乐匮乏。
(四)意志上
1.忍耐力差,吃不了苦(与出生方式相关,剖腹产出生的孩子不是瓜熟蒂落,皆为强行“抱出来”,容易出现感觉统合失调,缺乏未来规划,脾气较为暴躁,注意力较难集中等问题);2.“我就这样了,你看着办吧!”
(五)行为上
1.喝可乐,吃洋快餐;2.极力表现与众不同(一部分学生在学业上无法做到出类拔萃时,会选择其他各种方式获得心理满足。比如上课调皮捣蛋,衣着模仿日韩明星,耳上打洞,头发染黄等);3.崇拜明星(以歌星、影星、体育明星、网络明星等为主);4.对网络十分依赖;
5.喜欢使用火星文+各种符号(火星文就是由符号、日文、韩文、冷僻字等非正规化文字符组合而成);6.爱看动漫不爱读书;7.行为过激甚至出格。
根据其心理特征,我们需要与之相对的教育对策:“吓一吓、哄一哄、诈一诈”的老三字经已经不管用了,而啰嗦不停的老师则会被学生评价为“唐僧”,所以面对“新新人类”我们要重新思考教育对策。
(一)变革师生教学关系。
现在的学生学习途径多种多样,教师要从以前的“高高在上的授课为主”
变革为跟在学生后面“促进他、帮助他、鼓励他”。
(二)做麻辣(魅力)教师——重塑教师形象。
教师需幽默、和蔼、知识丰富、多才多艺、兴趣广泛、妆扮时尚、热爱生
活、懂得网语、用QQ感动学生。
(三)“拍学生的马屁”——利用好感效应。
古语曰“亲其师,信其道”,今言有“如果你是一个管理者,博得他们的好感。”所以,新时期的教师尽力博得学生好感是必需的。如果教师让学生讨厌,势必会影响到学生“信其道”,教师要及时反思并寻求改变。
(四)“与学生打成一片”——利用自己人效应。
所谓“自己人”,是指对方把你与他归于同一类型的人。“自己人效应”是指对“自己人”所说的话更信赖、更容易接受。
教师可采用心灵沟通策略“知心、关心、热心、信心、耐心、交心”去积极寻找与学生的共同语言,让自己成为学生的“自己人”。如:为矫正中学生早恋倾向,有位教师在一次讲座的开场白是这样的:“记得自己年轻时,班上有一位异性,不知怎么搞的,我老是会想到她,在上课时也会禁不住看她一眼。”然后,这位教师指出这是青春期性萌动的正常反应,再接着谈自己对早恋的看法。这样的效果就比较好,中学生们会觉得亲切可信,从而对这位教师的建议愿意听取采纳。
(五)“投其所好”——利用名片效应。
名片效应:两个人在交往时,如果首先表明自己与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相同,就会使对方感觉到你与他有更多的相似性,从而很快地缩小与你的心理距离,更愿同你接近,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这里,有意识、有目的地向对方所表明的态度和观点如同名片一样把你介绍给对方。
(六)“得寸进尺”——利用登门坎效应。
心理学家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不愿接受较高较难的要求,因为它费时费力又难以成功,相反,人们却乐于接受较小的、较易完成的要求,在实现了较小的要求后,人们才慢慢地接受较大的要求,这就是“登门坎效应”对人的影响。简单地来说,就是目标分解,经过努力能够达到。
(七)润物细无声——利用南风效应。
“南风”效应也称“温暖”效应,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故事中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这种因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实行温情教育,多点“人情味”式的表扬,培养孩子自觉向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实南风和北风的故事广大教师都很熟悉,南风效应对青春期孩子更管用。
(八)点到为止——避免超限效应。
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超限效应在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学生不用心而没考好时,教师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学生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这群“00后”宝贝,不管是骄横自我,还是机灵活泼,他们同样是有着任何时代儿童天真烂漫的共性。等再过10年、20年,这群小皇帝、小公主也会成为社的顶梁柱。将来的他们,将创造一个怎样的时代,则让我们拭目以待!
大班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5—6岁是幼儿园大班的年龄,也是即将进入小学的年龄。其身心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儿童的观察力、理解力增强,求知欲和好奇心盛,爱说、好动,而且,逐渐变得有情感,有一只要求和独立个性,自我意识有一定的发展,喜欢自由活动,渴望参加成人活动,盼望自己快点长大。具体表现为:
一、身体发展迅速,动作协调
身体比较结实,活动量大,手的动作精细、准确和熟练,更能独自活动。基本活动习惯已经初步形成,并能够自理,但是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大班幼儿初期,男孩的平均身高是109.6厘米,女孩是108.7厘米。男孩平均体重是18.5千克,女孩是18.1千克。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班幼儿的动作开始出现协调性和稳定性,基本掌握了主要的全身运动。会把几个运动要素统一为一个运动,并能做一些复杂运动。如:会跳绳、翻单杠、会爬树等。手指的灵活性也在增强,能做复杂的手工,会灵活使用筷子等。
二、好问、好学
儿童都很好奇,但是5岁以后儿童的好奇心和以前不同了。他不再满足于了解表面现象,而要追根问底。5岁儿童的活跃主要不是停留在身体的活动上,而是表现在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上。他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
这个年龄的儿童经常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不象过去那样只问
“是什么”?他提出没完没了的“为什么”,如果年幼的孩子提问:“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成人回答了谁好谁坏,他就不再提问。大班幼儿则不然,他要接着问:“他为什么坏?他做了什么坏事?”在日常生活中,大班幼儿什么都问,使许多成人感到难以应付。他们的问题涉及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方面。这个年龄的儿童几乎都要问“孩子是从哪里来的?”回答他们的问题,既需要足够的知识,又需要有一定的技巧。
5—6岁的孩子喜欢学习,他们愿意上课,学到一些新的知识或技巧后,他们感到满足,而且喜欢对别人讲。他们已经能够坚持稍长一些时间的智力活动。在课堂上,他们喜欢各种新课,喜欢一些动脑筋的活动,如做计算活动,编故事或做其它的创造性的活动。在课外,不少幼儿热衷于下棋、猜谜,或做各种智力游戏。
大班幼儿的淘气,有时是求知欲的表现。许多孩子都想知道为什么收音机能说话,电视机里那些小人躲在哪里?为此,他们会拆开一些玩具或其它物品,由于知识经验的局限性,他们常常闯祸后还自以为有理。比如,两个大班幼儿在自来水管下面的少水槽上横架着一块搓衣板,让水通过搓衣板的小沟流下来,玩得很起劲,老师批评他们浪费水,他们感到非常委屈,认为“一个水管变出了那么多小水管,可以节约水。”
三、抽象能力明显萌发
大班幼儿的思维仍然是具体的,但是明显地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例如,5—6岁儿童能够根据概念分类。如果给幼儿一些画有
车、船、桌、椅、苹果、梨等物体的图片,要求他们将物体进行分类,4岁幼儿往往不会独立分类,5岁以后能够按交通工具、家具、水果等概念分类。4岁幼儿往往还弄不清楚“车子”和“卡车”这两个概念的关系。5岁以后,幼儿知道“车子”包含着“卡车”。5岁半以后,幼儿对于象“这里车子多呢,还是卡车多?”一类的问题,能够作出正确回答。他们懂得了“合起来多,分开来少。”个别大班幼儿甚至能说出:“因为合起来是总数,分开来是一部分,卡车是一部分,比总的少。”可见,这个年龄的儿童已经掌握了部分与整体的包涵关系,即逻辑思维的基本成分。
5—6岁儿童能够掌握如“左、右”等比较抽象的概念。不再需要以具体事物作为左右的标志,不用说“拿匙子的手”了。5岁儿童对因果关系也有所理解。比如,他们能够懂得物体浮沉的原因,比如说:“针是铁的,所以会沉,火柴是木头棒棒的,就会漂。”而4岁儿童只能从物体的外表去找原因,如,回答“乒乓球为什么会浮”时说:“因为乒乓球是滑的,是红的”等等。5—6岁儿童在讲述中能够运用一些“因为````所以`````”这一类的连接词,能够连贯地,条理清楚地独立进行讲述。
5岁以后,幼儿在记忆一些具体事物时,也会自动地把它们进行分类,按类别记忆。比如,让幼儿记忆一些任意排列的物体:车子、桌子、桔子、椅子、船、梨等,大班幼儿在记忆时会说成:车子、船、桌子、椅子、桔子、梨等。有的孩子还会自言自语地追忆:“还有什么水果呢?”
5—6岁幼儿在观察图片时也会进行一些逻辑推理。比如,几个大班幼儿在观察一幅图画时,对图画描绘的季节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一些孩子说是夏天,因为图中男孩子穿着短裤,另一些孩子说是秋天,因为女孩子穿着绒衣,说明他们既注意到图画的细节,还根据这些细节进行分析推断。
当然,6岁前儿童的逻辑推理能力还是初步的,对于一些需要经过多层次分析推理的事情,他们还是力不能及。同时,由于知识经验的限制,他们推断的结论也常常发生错误。比如,一个5岁幼儿羡慕邻居的家具,问妈妈:“为什么叔叔和阿姨家里的东西都那么漂亮?”妈妈回答说:“因为叔叔和阿姨新结婚,他们的东西都是新的。”孩子接着问:“妈妈,那你和爸爸为什么不结婚呢?”
四、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5—6岁幼儿出现了有意地自学控制和调节自己心理活动的方法,在认知活动方面,无论是观察、注意、记忆过程,或是思维和想象过程,都有了方法。比如,在观察图画时,5岁后儿童已不再是胡乱地看,而是能够按照一定方向或路线(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扫视。由于不掌握方法,年幼的学前儿童的观察带有很大的偶然性,遗漏较多。4岁前儿童往往不会比较两个或几个图形的异同,而5岁以后儿童,则能较好地完成任务。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对比的方法,把图形或图形的相应部分一一对应地进行比较。
在注意的活动中,5—6岁幼儿能采取各种方法使自己不分散注意,比如自觉地把眼睛盯着需注意之物,把双手放在身旁,或用两手
掩着耳朵防止杂音干扰等等。
大班幼儿进行有意记忆时,也运用各种方法,用思维解决问题时,他们会事先计划自己的思维过程和行动过程。在绘画活动中,小班幼儿毫不思索就动手去画,大班幼儿则要求“想一想。”他们在头脑中先作构思以确定有意想象的目标,作出行动的计划,然后基本上按预定计划去行动。
5—6岁幼儿不仅在认知活动中能够采取行动计划和行动方法,在意志行动中也往往用各种方法控制自己。比如在一个“延迟满足”的实验里,实验者要求不去碰诱惑物,而等待实验者回来给予诱人的奖品时,5—6岁幼儿运用了多种方法抗拒诱惑,有的孩子把背朝着诱惑物,有的趴在桌子上打瞌睡,有的唱起歌来,都是使自己不被诱惑物所吸引的方法。
五、个性初具雏形
5—6岁儿童对事物已经开始有了自己比较稳定的态度。比如在自由活动中,5—6岁幼儿表现出相对稳定的兴趣,有的幼儿总是去玩球,有的总是去玩“娃娃家”,还有几个总是凑在一起看图书,讲故事。
大班幼儿的情绪也不象以前那么容易变化。不愉快情绪有时持续较长时间。比如,有的孩子早上来园时受到批评,整个半天闷闷不乐。
大班幼儿的思想情感已经不那么外露。有个5岁半幼儿很喜欢画画,可是从某一天起突然不画了,家长和老师都不了解其原因,只听
她说:“不画了。”经过奶奶耐心谈话,才发现由于老师没有把她新作的画贴出来,她误以为老师嫌她画的不好。大班幼儿对自己的行为会产生顾虑。
以上这些表现,说明5-6岁幼儿的心理活动已经开始形成系统。也就是说,个性的形成过程已经开始。儿童的各种心理活动互相紧密地联系起来了,先前的心理活动,先前形成的态度,影响着后来的心理活动和对事物的态度。心理活动系统的方向开始逐渐稳定。
个性开始形成,是和幼儿认识活动抽象概括性的发展,以及各种心理活动有意性的发展相联系的。从此,幼儿的心理活动,不再是孤立的零碎的面而总是在心理系统背景下的活动,各人有自己的特色。不过,应该着重指出,幼儿期所形成的,只是个性最初的雏形,其可塑性还相当大。
范文九: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本文由lnvpbsd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3-6 岁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3-6 岁,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发育的黄金时期,因为,这个年龄段—— 是孩子一生中词汇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语言飞速发展的时期; 是孩子一生中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 脑的发育 5~6 岁时,脑的结构已经较成熟,这意谓着可以开始系统地学习知识了。这一阶段,大 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都有所增强,但抑制机能还比较差。 大脑兴奋机能的增强表现在觉醒的时间延长, 睡眠的时间相对减少, 条件反射建立的速 度加快。抑制机能的增强表现在已经能较好地用言语控制自己的行动,对事情的分辨也更加 准确。 睡眠时间 3 岁:晚上睡 12 小时,白天睡 2 小时; 6 岁:晚上睡 10~11 小时,白天睡 1.5 小时。 动作的发展 由于大肌肉的发展,他们会不知疲倦地从事各种活动。 如:自如地走、跑、跳;单脚跳跃,甚至跃过低矮的障碍物;跑上跑下楼梯,熟练地攀 登;抛掷各种物体;在音乐的伴奏下,节奏明快、动作整齐地跳舞;在跑动中越过各种障碍 物,如沙坑等;按照一定的规则参加体育竞赛。 5~6 岁,小肌肉开始发展,这时就能从事绘画、写字、塑造等活动了。 语言的发展 词汇 词汇量迅速增长,已经能掌握各类词,逐渐明确词义并有一定的概括性,基本上掌握了 各种语法结构。 词汇量 3 岁:800~1000 个; 4 岁: 个; 5 岁: 个; 6 岁: 个。 言语表达 可以自由地与人交谈,出现了自我中心言语。 自我中心言语是伴随着动作和游戏而进行的自言自语,它既可以帮助儿童出声地思考, 又能暂时满足他们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一些愿望。 言语失常现象 这一阶段常出现三种言语失常现象:口齿不清、发音含糊和口吃。 口齿不清一般发生在换牙期间,在新牙长出后就能纠正。 发音含糊是由于嘴唇、舌和下颚的运动不灵活造成的。运动不灵活可能是因为害羞、胆 怯,常在情绪激动时发生。 口吃的原因有多种,一般是由于情绪紧张、神经过敏,有的是模仿别人口吃形成的,还 有一部分是因为遗传。 专家提示
这一时期,儿童说话常有重复或犹豫不决的情况,在与他们交谈时,要鼓励他们大胆地 说话,对口吃现象不必太在意,训练孩子轻松愉快地发表议论。 教育重点 通过听故事、讲故事等活动,培养孩子的言语表
达能力,丰富他们的词汇量,同时有计 划地让他们学习一些书面语言。 思维与想象 学会在动作之前就能在头脑里进行思考, 思考超越了时空的限制, 有了一定的目的性和 预见性。 但是,思维还离不开事物的形象,对事物的概括也总是具体的、形象的。6 岁时,可以 进行简单的抽象逻辑思维,如口算 10 以内数字的加减,判断一个故事要说明的道理等。 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这集中表现在游戏以及泥工、绘画、讲故事等活动中。 可以事先想好游戏活动的主题,计划游戏活动的内容,并预期游戏活动的结果;还能事 先分配好角色,确定活动规则,在游戏中按规则、角色身份行事。 喜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如流汗时要画出大颗的汗珠;大萝卜比人还大,要大人、孩 子、小狗、小猫等一齐拔。 四种儿童游戏 (以智力发展水平分) 1.新奇的、愉快的刺激所引起的游戏:如手舞足蹈、反复撕纸、逗引时的嬉笑、扔掉拾 起的东西、敲打手中的玩具等。 2.简单的动作模仿:如拿筷、匙自己吃饭,模仿演员的表演动作等。 3.象征性游戏:如办家家等。 4.创造性游戏:如搭积木、主题游戏或角色游戏等。 记忆 对图像的辨认和记忆能力很强,认记图、字都有较好的效果。可以完整地记住一个短小 的故事或大人委托的一件小事。一记牢,就能保持较长的时间。 把一个字作为一个完整的图形辨认和记忆,较少分析偏旁部首、字形结构。所以认字不 够准确,常常容易把近似的字混淆。 4~5 岁时,还不会利用语词作为记忆的中介;6~7 岁时,虽不会主动利用语词作为记忆 的中介,但一经提醒,记忆的效果就会迅速提高。 专家提示 孩子的记忆容易受成人的暗示, 也很容易发生现实与臆想混淆的现象, 如他们十分相信 童话或传说中的人物和情节, 自己也会编织一些向往的却又根本不存在的事情, 家长不要误 以为他们在撒谎。 辨别力 可以正确辨别红、橙、黄等七种颜色,并能分辨每种颜色的几种不同色度。 能辨别上下、前后和以自己为中心的左右。能说明什么是白天,什么是晚上。不仅知道 “今天”、“明天”和“昨天”,而且知道“前天”和“后天”,并能正确使用它们。初步学习看钟表, 会看整点和半点。知道一年有四季,共有 12 个月,一个月有 30 天或 31 天。 看简单的图画,可以把握整体,照顾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能看出所画各事物之间的联 系。 可以识别各种最基本的几何图形。 情绪和情感 一般成年人体验到的情绪,他们大部分已体验到了。 他们的情绪是外显的、缺少控制的,常常极度高涨。有时会出现极度的恐惧,有时会莫
地发脾气。 他们的害怕随年龄的变化也在变化,对声音、陌生人或东西、痛或身体失去平衡等的害 怕逐渐减弱,而对想像中的事物,如黑暗、动物、鬼怪等的害怕加剧了。对讥笑、斥责、伤 害等的焦虑也在增加。 在集体生活中,道德感得到进一步发展,能把别人或自己的行为与行为准则相比较,从 而产生积极或消极的道德体验。 理智感产生, 突出的表现是好奇和好问, 他们的提问相当一部分只是为了引起大人对他 们的注意。 他们还特别喜欢收集“破烂”、拆装玩具,这是探究性的强烈表现。 专家提示 儿童第一次从家庭踏入同伴的集体行列, 往往会产生许多不适应, 如果片面地把大人的 愿望强加在他们身上,会使他们情绪压抑,影响身心的发展。 教育重点 提供丰富、适宜的智力玩具,启迪和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耐心热情地回答他们提出的各 种问题,并经常结合生活实际向他们提一些问题,培养他们爱思考、爱观察的习惯。 社会技能的发展 他们大部分都不甘寂寞,喜欢与同伴一起玩,玩伴的数量随着年龄增加。游戏转向联合 性和合作性的游戏,玩伴关系由比较松散的撮合到比较协调的、有规则约束的结合。玩伴不 稳定,经常在变化。 游戏中争吵是常有的事, 一般是为了争夺玩具或争演某个角色, 也有的是为了使别的孩 子服从自己。不过争吵的时间不长,也不会因此耿耿于怀。专家提示 在没有玩伴的情况下, 有的孩子会假想一个同伴跟自己玩, 这种情况在 3~6 岁儿童中占 一定比例。 独生子女、 智力较高的更可能有假想的伙伴。 这种情况一般到入学时会自行消失。 性别 3 岁儿童已知道自己的性别,但对性别会不会变化还不太清楚。6 岁儿童已知道一个人 的性别不会因为服饰的改变、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由于教育的影响,已意识到不同性别行为上的差异。 4 岁前,与同性或异性玩伴都玩得十分融洽;4 岁后,男孩女孩的游戏内容开始分化,5 岁后更加明显。 专家提示 他们虽然知道一些适合性别角色的行为, 但不一定都肯接受适合自己性别的行为, 尤其 是女孩,而男孩因怕被嘲笑而较少模仿或学习女孩的行为。 个性 在与成人和同伴的交往中,自我意识有所发展,已经对自我形成某种看法,如知道自己 是聪敏的还是愚笨的,是勤快的还是懒惰的,是漂亮的还是丑陋的,是讨人喜欢的还是惹人 讨厌的等等。 6 岁时,幼儿已养成自己的一套行为习惯。 个性心理特征已初步形成,智力超群或有特别才能的“神童”崭露头角。专家提示 孩子的自我意识基本上是家长、同伴、教师平常对他们的评价的翻版。一直受到周围 人
肯定的、 积极评价的幼儿往往对自己产生一种满意感、 自信感; 而经常受到周围人否定的、 消极评价的幼儿会对自己产生一种自卑感、孤独感。 孩子的行为习惯全是成人强化的结果, 他们一般认为被成人接纳的行为都是好的行为, 反之则是不好的行为。 这一时期是儿童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形成的个性特征和倾向性是一个人个
性的核心,虽然以后也能对其中一些不良个性特征加以改造,但往往只能是量的变化,除非 客观环境、儿童的亲身经历一次次出现极严重的转折,否则是很难改变的。正因为如此,要 特别重视这一时期的教育。 要特别关心那些动作笨拙、胆怯、不合群的孩子,通过指导尽快使他们受到同伴的欢 迎。 教育重点 开展丰富多样的游戏和形象化的教育,培养他们与同伴友好合作、谦让,为别人着想, 讲礼貌等优良品德, 并通过这些活动使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欲望, 培养他们良好的个 性品质。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范文十: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西南大学体育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干扰和制约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中学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提升社会知名度,以拼命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与重点学科竞赛成绩为代价,致使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学习时间过长、学习压力过大。而明显缺少体育锻炼,造成中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持续下降,身心健康透支,严重影响与干扰了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应树立科学发展观,注重中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努力追求和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把中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关键词: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中学生往往具有“成人感”,主观上他们觉得自己是成人,有能力、有知识、有气魄,但在客观上他们的思想和行动还不脱稚气。如果教师不了解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这个特点,不尊重他们的意见和行动,容易使他们产生自卑情绪或敌对心理。因此,教师对学生要细心观察,尊重学生人格,遇事和他们商量,不包办代替,让他们的“成人感”与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体行动结合起来。
中学生正是青春发育期,身体迅速成长,思想上有“成熟感”。但是,中学生还处在长身体阶段,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没有成熟。教师要关心他们的健康,使其加强体育锻炼,注意劳逸结合,使他们沿着正确道路成长。中学生能对自己的行动过失进行检查,并能找出产生过失的思想根源。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实中的“热点”、“焦点”问题,他们不仅从理论上进行讨论、争辩,而且力求在实践中加以探索和论证。我们应该抓住学生的这种“成就感”,既要正面引导,又要防微杜渐,避免“一刀切”。
中学生担负着国家兴旺、民族繁荣的重任。中学生是否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不仅关系到我国全体人民的综合素质能否提高,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全社会都应高度重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历程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期。这时期的他们,由于生理上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开始对自己的身体变化变得很敏感。他们有着矛盾的思想,细腻的情感和多变的性格。总而言之,这一时期的中学生最主要的心理特征就是角色混乱和自我
矛盾,这一特征表现为如下几方面:
(一)生理发育与心理发育的矛盾
随着青春期的来临,中学生的身体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开始有了性意识,和性心理,同时性成熟使中学生感到困惑和不安。
(二)独立意识与能力不足的矛盾
由于生理上的成熟,中学生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他们讨厌老师处处限制自己。但又不能在内心上完全摆脱对老师的依赖,特别是在遇到难题的时候。
(三)意识强烈和阅历缺乏的矛盾
中学生的身体发育到接近成人的体型,他们有了强烈的自主意识,希望摆脱成人的束缚。另一方面,心理发展却滞后于生理发展,与成人有较大差距,看问题容易极端片面,社会阅历十分空乏。
二、中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一)学习方面
由于家庭、学校、社会都过分看重中学生的分数,学校对中学生实施题海战术,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二)交往方面
中学生处于个性初步定型的时期,性格特征不成熟、不完善,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和父母的关系。一些中学生人际交往的范围比较狭窄,在陌生的交往情境中容易感到焦虑甚至恐惧等。人际关系不畅常常使他们心烦意乱,影响学习和生活。
1.师生关系紧张。教师的一些不恰当的做法会使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或者教师的主观歧视会使中学生感到心理压抑,从而导致师生关系紧张。
2.同学关系不融洽。中学阶段正是中学生寻求同学的理解与信任的阶段。如果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就会使中学生产生强烈的孤独感。
3.家长教育方式不当。现在的中学生多是独生子女,许多家长对中学生采取单一的保护式教育,使得中学生的自理能力很差,一旦遇到困难,就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三)情感方面
1.与同龄人的感情纠葛,多是同学间的密切交往所至。
2.与成年人的畸恋问题,如非婚同居,介入同性恋等,这在中学生中虽不普遍,但也不罕见,多表现在一些早熟的女生身上。
3.早恋问题的压力。中学生的恋爱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使得中学生无法以正常的心态去学习。
三、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主客观因素的交互作用导致中学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一)自身因素
中学时期是中学生走向成人的过渡期,是心理“断乳”的关键阶段。在这个时期,他们内心充满矛盾冲突,处于一种非常不稳定的状态中。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远不成熟,社会阅历严重缺乏,看问题不够全面,对自我认识不足,情绪易波动。
(二)家庭因素
家庭是中学生人格形成的摇篮,父母是中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环境等对中学生的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父母狭隘的心胸、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过于溺爱的教育方法等会使中学生形成狭窄的心理等。
(三)学校因素
学校是中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
1.应试教育的影响。应试教育容易产生重智轻德、分数至上的消极现象, 忽视中学生心理健康和其他方面的健康发展,使中学生产生消极情绪、挫折感和人格障碍等。
2.教师心理惩罚的影响。一些教师或责任心不强,或缺乏理智,或不懂得中学生心理特点和思想教育方法,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给中学生造成心理伤害。
3.心理教育的落后。一些学校和教师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视,方法不得当。
(四)社会因素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上存在的各种不良的思想和行为等,会对中学生的心理造成恶劣影响。若缺乏及时有效的引导,会造成中学生心理迷惘,极易损害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四、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探讨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中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要使中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必须使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及情绪,同时自我激励、自我反省自己的行为,通过自我暗示克服自卑感、虚荣心等。具体可通过如下措施来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第一,减轻心理压力。第二,避免过度情绪。第三,学会控制消极情绪。
(二)加强家庭教育,积极配合学校教育
家庭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主动配合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营造良好家庭文化氛围。一要转变重智轻德的思想观念。二要以身作则,率先示范。三要尊重中学生,与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四要经常和学校联系,取得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五要对中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分析、引导、解决,以免积少成多,酿成大祸。
(三)学校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创造良好的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学生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期,精力旺盛、活泼好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使中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减少甚至消除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等。
2.设立心理咨询机构,建立心理档案。通过心理咨询,可以使中学生避免和消除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帮助解决中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环境,发展自我,增进心理健康。心理档案可以让中学生自己了解自己,调动中学生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自觉协调自己的学习行为,及时化解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的心理障碍。
3.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只有教师整体素质提高,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更具可行性和广泛性。教师心理素质的提高,除需要教师自身努力外,还需要教育行政和教育科研部门的专业培训。通过培训,更新教师的育人观念,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学科教学中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健康教育课重在让中学生了解基本的心理学知识,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从而运用所学知识自觉地对自己的心理
状态进行自我调控。任课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来调动中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真正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减少其心理疾病等的发生。
5.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中学生的成长发育正处于高峰期,只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来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要以课堂为主渠道,以学科教育为主载体,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通过各个学科的密切配合,全面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各科教师要认真备课,注重自己所教学科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提取,采取心理健康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使中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心理健康的水平。
6.重视体育锻炼的作用。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期,学习压力很大,更需要加强体育锻炼。必要的的体育锻炼可以给中学生带来良好的身体素质、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协调的人际关系等。因此,学校应重视中学生的体育锻炼,充分发挥其在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7.营造良好的的社会环境。除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外,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不良的社会环境会给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不良影响。社会各界应营造一个能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的良好的社会氛围。政府也要采取相关措施,尽量减少甚至消除不健康的思想和文化对中学生的腐蚀和渗透。只有为中学生的成长建立一个全社会的“保护网”,过滤社会有害物质,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环境,才能将中学生培养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
8. 重视并加强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领导和规范管理,把发展与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整体水平早日纳入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的议事日程。通过宣传,普遍提高全社会,特别是教师与家长对心理学、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视,提高对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正确认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科学对待心理问题,使中学生远离迷信,使存在心理问题的中学生得以及时的科学治疗,使心理学的安全与健康知识,真正早日走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9. 学习和借鉴国外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先进经验和理念,制定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结合我国的国情与实际,为我所用。例如新加坡政府与教育部门针对本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所采取的三个措施就很有科学性和实效性。第
一,加强与青少年的交流对话。因为在现代社会,人们缺少了彼此之间的语言交流和沟通,就等于失去了表现自我发泄情绪的畅通管道,心灵会被冷漠吞噬。所以,为了防止学生出现心理障碍、交际能力退化,专家建议家长应多与子女聊天,鼓励他们说出心里话,学校与社会应多组织学生参与对话、交流和研讨会等。通过这些活动,让青少年从社会吸取营养,获取抗御不健康思想的免疫力; 第二,严格管理与控制网络,新加坡网络管理局对网络服务提供商实行许可证制度,要求服务提供商遵守互联网操作法典,不将色情、暴力和煽动种族和宗教仇恨的内容提供给公众。社会学者发起“孩子上网遨游,父母做什么?”的讨论,提出“陪孩子上网、父母义不容辞”的主张; 第三,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与体育活动,用社会慈善、公益、献爱心等性质的活动吸引青少年参与。因为,这些社会性的综合性活动对增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晟,黄若华,马志华.我国中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下降的原因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
伍金泉.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来做好德育工作[J]湖南教育
丽.浅议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法治与社会2011.12(中)230-23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6岁近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