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核反应堆发电工业自动散热的核反应堆怎么做

本站《游戏都会》所有小游戏作品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您按照来信告知,本网站将应您的要求3个工作日删除。
游戏都会专业专注于小游戏,为你提供更多更好的在线试玩。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话唠+教程】关于IC2 EXP热输出核电的教程及展望_mc工业2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0,617贴子:
【话唠+教程】关于IC2 EXP热输出核电的教程及展望
遥夜看来疑月照,平明失...
围观台湾新四大黄金剩女。
娱乐圈&帅潮风”。
你遇到过哪些太监的小说...
看标题就能想到我们本期...
观圈吧,知天下,小编带...
脾气再好也白搭~
不知从何时开始,“共享...
盘点规则:票房低于1亿...
KS大视界是【空间素材吧...
写故事我们是认真的!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这...
购房移民希腊不用25万欧,仅12.5万欧,同样全家三代获批省钱50%,名额有限
大家好,新人在工业2吧的第二贴,第一个是关于“流体”BUG的帖子,
在这里感谢大家的回帖先。我那会还是刚接触IC2EXP不久,发现这个BUG后做了几组地热发电机安逸了一段时间,后来随着UU机器的出生,开始发现电已经跟不上了··后来在
的指导下明白了风力动能发电机的使用方法··然后发现这玩意简直太逆天了··做了几十个阵列一起后随随便便就上千发电每T了··之后做一堆模式储存,把常用的东西全部扫描一遍(铱矿,,合金板,高级电路板,波兰顿水晶等··)甚至还有碳扇叶··然后利用BUG,无限刷UU液体导入到复制机里无限复制··电不够就复制碳扇叶然后做多几个风动能发电机··这样无脑下来之后··发现游戏变味了,已经变得失去最初的初衷了··失去了原本该有的乐趣了···回头想了一下,唯独这一块我从没有去接触过,可能也和大部分人一样把,被风动能光芒盖过去了,而IC2的精华部分不是别的,正是许多人不敢碰触的核电!其他的设备,都是固定的合成,固定的使用方式,唯独核电是需要我们不断的尝试和探索的,而这期间自己的领悟和成功就是这个MOD最大的乐趣!
于是我开始去网上查阅一些资料,发现基本上都是旧版的EU直接输出的,而这样的核电和风动比起来,真的感觉不怎样··不过后来看过其他两位吧友的帖子之后,才渐渐明白热交换核电这一块,再这里真的非常感谢这两位吧友的帖子,给了我非常大的帮助,而
“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完全不懂,但想学的”。这句话我觉得说的非常好,我是什么都不懂的,这两个帖子,我反复看了好几天,最后自己实践了一整天才明白,我也希望大家多去研究一下这两个帖子。@夜灌酱油
好吧,废话有点多,接下来我就分享一下,基于在这两个帖子里学习到的东西加上自己研究后的一些体会。
首先要知道,热交换的核电站是不能直接输出EU的,而是利用反应堆发热-然后冷却液冷却-输出热冷却液-热冷却液冷却回冷却液-再回到反应堆这一个过程,而我们要利用的就是热冷却液转换成冷却液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热能来配合各种设备发电。首先做一个5X5的压力容器形成一个热输出的核反应堆,接下来就是关于蒸汽机和流体热交换机的摆放问题了这是
帖子里的摆法,上下一排,中间空一排这是
帖子里的摆法,比较极端,4个热交换机围住一个蒸汽机··然后我们要知道,这一个5X5的反应堆,只有中间3X3的9格范围才是可以控制的,其他边缘的格子是不能使用的。
那我们就是需要最大限度的利用这个3X3的空间,尽量多的来设置安装相关的设备。这是比较标准的一个摆法,上下一排,中间空出来,一台蒸汽机接收200HU/S的热量,输出两个发电机一个100EU/T,一个50EU/T,两组蒸汽机一共接收400HU/S热量,一共输出300EU/T的电量。这是参考@lzh1231512的摆法,比较极端,一台蒸汽机接收4台热交换机··这样有个不方便的地方就是摆好之后蒸汽机被堵死了,无法再访问了,要维护得拆外面的机器,比较麻烦··这是我后来测试的一种摆法,三排一起,把3X3空间全部都用上··但是当全部设备都弄好开机的时候,却发现不能正常工作··后来琢磨过后发现,这里的蒸汽动能发生机不能上下堆叠,上下叠在一起就会互相影响,本身无输出,后面的也带不动··于是就放弃了这个方法
不过后来想想,一组蒸汽机要3格,总数9格,肯定是会有办法的,有能让全部面输出,又能全部可以访问控制到蒸汽机的摆法...经过一番琢磨后,终于研究出一个我自认为完美的摆法就是这样!这样的设计可以使9个格子全部用上输出而且机组装完之后仍然可以访问和操作各个机器!在每个流体访问接口处,都装上“流体弹出升级”之后在对应接口处,全部摆上 流体热交换机 ,按住shift摆放。这里也说明一下,如果想要在一些机器上面或者可以点开的东西上面摆放东西的话,直接按住shift然后摆放就行了,不必在垫方块了。然后用扳手,根据箭头调整好每个热输出面。然后在相应的地方摆上蒸汽机
点开热交换机的GUI,给全部机器都放上10个“热传导器”和一个“流体弹出升级”然后点开蒸汽机,调整参数,左上角的压强调整到221,右下角的液体流量调到1然后拿着装着蒸馏水的“通用流体单元”,在外面,按住shift右键点击蒸汽机,给蒸汽机里面添加蒸馏水,点十下填满,注意必须是通用流体单元,普通的单元无用。这样设置好后,蒸汽机接到两边的热量200的热量,温度到达375之后就会开始输出过热蒸汽,驱动蒸汽动能发生机,再驱动动能发电机发电。而热量和压强的数据,也感谢@lzh1231512的帖子说明,200热量水输出1MB,400热量就输出2MB,压强都不变。
然后我们开始摆“蒸汽动能发生机”,我需要全部机器都往左边一面摆放输出,站在蒸汽机的左边,(按住shift摆放)摆上两台机器,蒸汽动能发生机有两个面,圆圈的一面是输出动能的,另一面涡轮状是不能接东西的,旁边有四个小孔的是传递蒸汽的。然后在蒸汽动能发生机输出动能那一面,摆上动能发电机。这玩意是个神坑,不知道多少人被这个东西的摆放位置给坑惨了。这个东西有两个面,一面是一个黑色的圆圈,什么都没有,这一面是输出电力的一面;而另一面,黑圈中间有一个白色的十字小点,这一面就是接收动能的一面,要用这一面,对着设备输出动能的一面才行。因为这个东西放下的时候会默认把这一面朝向你,所以超级坑,要自己调整一下!拿着扳手,对着有白色小点的一面,按住shift点一下右键,就可以把这一面调到对面了。(不按住shift就直接拆下来了!坑爹!)
好了,装完动能发电机之后点开“蒸汽动能发生机”发现里面会有一些蒸馏水,是蒸汽机输出过来的,因为现在还没有加热,所以会输出蒸馏水,而之后它真正开始运行起来的时候也自然会积累一些蒸馏水,所以我们要把这些蒸馏水给它弹回去。手上拿着“流体弹出升级”物品。站在这些机器旁边,然后对照右上角的小地图,人物箭头指向E东方,也就是说这一排机器是朝向东方的,要把蒸馏水的弹回方向指向东方。(S =south 南 N =north 北 E =east 东 W =west 西)180°转半圈,对着东方相对的西方,对着你面前的任何物体,按住shift,然后点击右键,这样就设置好了向东方的指向性弹出组件。同理,如果想要输出北方,就需要面对南方设置;要输出上方就对着自己脚底点击,输出下面就对着自己头顶的物体点击即可。黄色的普通物品“弹出升级”也是一样可以设置方向的。然后把设置好方向的流体弹出升级装到蒸汽动能发生机里面,两台都装上,然后再装上蒸汽涡轮。
最后在最尾端装上一个冷凝机。因为蒸汽机无论给的热量多少,输出的过热蒸汽都只能驱动两台蒸汽动能发生机,只是不同热量,输出的动能大小不同,而两台并在一起的话第一台输出100%,第二台会减半,然后会有剩余的蒸汽散发在空气中,就会有类似爆炸时的白色烟雾效果,这样的话蒸汽机里面的蒸馏水会流失的非常快最后导致水不够温度太高而爆炸··冷凝机的效果,就是接收这一部分多出来的蒸汽,把它冷凝成蒸馏水,然后在送回给蒸汽机。在冷凝机上面也装一个朝向东方蒸汽机的流体弹出,由于是200热量的蒸汽机输出的过热蒸汽,冷凝机是不需要额外添加散热片和供电的,他自身就可以进行冷却,如果是400热量的蒸汽机输出的话就需要额外增加散热片和供电了。这样一样,冷凝机的蒸馏水会弹给第二台蒸汽动能机,第二台蒸汽动能机接到的蒸馏水,和自身工作产生的蒸馏水都会继续弹给第一台,而第一台就直接把它们都送回给了蒸汽机形成一个循环,蒸馏水几乎就不会流失。引用
帖子里的话可以得知,蒸馏水是会损失一点的,但是量非常小,蒸汽机加满10个通用单元1万MB的水,到反应堆反应完好几轮都用不完。“新发现,蒸汽机-》蒸汽动能发生机-》蒸汽动能发生机-》冷凝机,这样的组合,其实还是会损失水分,只是损失的很慢就是了目测,大概是损失流量的1%左右1mb/t的速度,则每小时损失,*0.01=720mb,既0.7个蒸馏水单元”然后把剩下两台蒸汽机后面,都装上这些小尾巴,注意好方向即可。最后在6台动能发电机后面都接好电线,把他们输出的电都接到一起。(同样,按住shift就能直接在机器上面接电线了一个面完成后,来到另一面,也是按照之前同样的操作,放好一排的机器,记住反应堆流体接口要装流体弹出,热交换机也要装,都要检查一遍,不然到时候容易出事··这一面的弹出方向,要设置成对应的南方方向把机器都朝向这一边,比较方便接线。把输出的线都接一起,然后接上存电器
自从有了这匹汗血宝马,就称霸全服了!
好了,这样一来我们就设置好了2个面的热转换和电输出。一个面6台热流体交换机每台转换冷却液发出100热量,每两台给一个蒸汽机加热,一台蒸汽机接收200,所以一个面接收总热量是600HU/S,蒸汽机驱动蒸汽动能发生机,第一台400KU,转给动能发电机发电100EU/T,第二台减半200KU,转换动能发电机发电50EU/T。一组发电150EU/T,三组一个面就是450EU/T;两个面加起来就有900EU/T。比原版的核电输出高太多了,和风动差不多了··
那么做完上面那些想必已经不容易了,而难题现在才刚开始··反应堆要如何摆放!?我们需要的是热输出,首先看中的是反应堆的热输出量,而且对输出的数值也是有需求的,最好就是要大于或者等于200的整倍数,比如说1200HU/S发热量的反应堆,,刚好就够我们两个面的热输出,但是这样发热量的反应堆,要如何去设计,如何去摆放,如何才能够达到发热量和发电量,如何又能够把效率控制到最高,如何能够把元件的成本降到最低等等··这就是一个千变万化的东西,需要打开脑洞去思考,去作死尝试的东西,也是IC2最精华最有乐趣的一个地方!当你厌倦了那些机械千篇一律的操作时··挂机挖矿··打粉··洗矿··烧矿··合成··穿着用一大片风动发电和分子重组仪做出来的量子套装天下无敌不知做什么的时候,会不会想,这个MOD已经到头了,已经没什么可玩性了··而这样的自己,恰恰就是陷入了机器的死循环里面,俗话说机器是死的,人是活的,我们要跳出这个坑,去开阔研究这个核心的部分!关于反应堆的摆放,我们可以用模拟器来玩,但是新版的热输出核电暂时没有模拟器,我们用普通输出的模拟器也是可以用的。汉化版下载
有了模拟器,我们可以去参考一些其他比较优秀的反应堆设计
可以先照着别人的摆法尝试一下,然后再借鉴别人的模板,去修改到适合自己的,最后在去开发自己的摆法。
我们回到游戏,通过访问接口访问反应堆,先在左上角放上一些冷却液,把那个槽都灌满,灌满后就可以把多余的冷却液拿走了。然后按照模拟器的摆法,把相关的元件和燃料棒都摆放好,注意多核对几次,不要出差错所有机器确认无误后,打开反应堆开关。
反应堆开始反应工作并输出热量这个时候还不会发电,因为蒸汽机温度还没达到375°我们先点一根烟,等一会到烟差不多抽完的时候,你会看见蒸汽动能发生机的背后开始发光了,这就说明机器已经开始成功运作了!点开蒸汽机,可以看到系统热量到达375°之后就会开始稳定输出过热蒸汽动能发电机开始工作后,后面会显示一个闪电的图标,证明已经在发电了第一个动能机,输出400KU,转换到发电机100EU/T第二台输出一半,200KU转换50EU/T一面总输出 450EU/T
两面一起一共输出 900EU/反应堆稳定后温度会一直保持在在1200HU/S不会浮动然后我们就可以慢慢等他们输出电了,这一个堆的反应时间模拟器时间是2小时46分,而热输出的时间会加长,最少都有4个多小时··具体时间我不记得了··因为挂机期间我睡着了··
然后我们来看看发电量好了··这里一排有9个MFSU,上面亮着红石灯的就是表示已经充满电的,我们看到有8个已经充满了,另外一个里面有3千6百万的电,也近乎要满了。一个MFSU可以存四千万的电,八个就是3亿2千万,再加3千6百万就有3亿5千6百万 (356,000,000)的总电量!这个数值还是非常惊人的!最后我们看看反应完一轮之后各个机器的情况如何蒸汽机的蒸馏水差不多只损失了十分之三,所以就算多反应2轮都不会出问题,而且系统热量不工作的时候也依旧会保持在375的温度,只需重新开启反应堆就可以马上继续输出。然后看一下蒸汽涡轮的耐久这是第一台蒸汽动能发生机的涡轮耐久,可以看到耐久只掉了十分之二,在继续工作好几轮都没问题。而第二台蒸汽动能发生机的涡轮耐久就不一样了,这一台的损耗比第一台多了一倍··效率比第一台少一半··但是涡轮耐久却要加倍··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好了,这样我们就顺利完成了一轮反应发热转发电,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因为这个反应堆设计好的温度,刚刚好,但是如果有一些反应堆,温度不是200整倍数的呢?如果有一些出入我们要怎么去设计呢?我们看看这个反应堆是不是有点眼熟?没错,因为是从之前那个600发热量的基础上改过来的,把右边二连的燃料棒换成了四联,并增加一些散热,而这样产生的热量就有672了,672X2=1344,这个数值到热输出反应堆里就有会1344HU/S的热输出,我们之前设计的反应堆只用了2个面,总计1200的热量接收,这样就会多出来144的热量,我们需要在找一个面进行扩展,而且要分2个部分。我们找到空的一面,只设置一台热流体交换机给蒸汽机,1台就是100的热量,100的热量是不够输出过热蒸汽的,只能输出普通的蒸汽,所以我们的配置也要改变。在蒸汽机后面接一台蒸汽动能发生机,然后再后面接上冷凝机,因为普通蒸汽无法驱动两台蒸汽动能发生机,所以只能接一台,这样转换过来也有50EU/T的输出。而蒸汽机的数据设置也不同,压强保持0不增加,然后水流量为1MB即可,这样等温度到达100°的时候就会稳定输出蒸汽了。
后来想想100热量只够输出50EU/T的话,我们其实可以不用接蒸汽机和后面那些长长的小尾巴了,直接在热流体交换机后面接一个斯特林发电机就够了,输出也一样是50EU/T,不过也只是仅限有这种单独的100热量接斯特林可以,200以上就接蒸汽机组,200热量2个斯特林只能够发100EU/T,蒸汽机组可以出150EU/T。那么解决了这100的热量,还有44的热量如何处理呢?如果直接用这些1300的热量去运行的话,会多出44HU/S的热量,反应堆里的热冷却液循环就会多出44MB导致不平衡,慢慢就会积满水槽最后使反应堆温度升高然后···有人说可以在接一台热流体交换来散热,但是这样是不行的,因为我们这里已经是算热冷却液的流量,不是单纯的热量了(但是热量和流量却是1:1的),反应堆的热冷却也会均衡的输出给热流体交换机,如果热交换机接太多,反应堆产生的热冷却液不够的话就会导致分配不均匀导致其他蒸汽机温度不稳定。所以我们需要安装一个“流体流量调节机”来控制流量到一个具体的数值。
在空余的地方,并排(上下或者左右都行)安装两个流体访问接口,然后给其中一个流体接口安装一个“流体弹出升级”,记住,只要装一个就行了。然后在安装了流体弹出的那一口上面接一台“流体流量调节机”,这个机器5个面都可以接收液体,只有有一个点的那一面是输出的。我们要用扳手调整一下出口的位置,让它对着上面的那个口。然后在上面安装一台“流体热交换机”发热口朝外面就行,再在里面放满热传导器和一个流体弹出升级。由于设置好之后一秒钟才发热一次,接其他设备没什么用,不接就浪费热能,于是我们就接一个斯特林发电机给他好了。接上斯特林发电机,然后按住shift用扳手把黄色的口调到对面去就行。然后给流体流量调节机和斯特林发电机都接上电线,注意流体调节机也是需要供电的,而斯特林发电机里面的缓冲电满了的话他是会停止工作的,然后会影响到热流体机,所以我们就把线接到主干线上一起输出,虽然只有50EU/S(是每秒不是每T哦)不过也总比没有强。然后流体流量调节机的数值,我们设置成44MB/秒(不是每Tick哦)然后我们照着模拟器,摆好反应堆
然后都确认无误之后打开开关。反应堆开始工作,温度在不断变化,这里还是需要先等一会,要等流体流量调节机里面的热冷却液先灌满。等到流体调节机里面的热冷却液满了之后就开始稳定了,它弹出的流量比接收的流量小,所以这里就成了一个缓冲区,变成每秒从反应堆接收44MB热冷却液,然后每秒弹出44MB热冷却液给热交换机,热交换机冷却成冷却液后,在流回给反应堆,期间产生的热量就驱动斯特林发电机来发一点电,这样就完美解决了这多出来的44的热量了。由于这里多存了1万MB的热冷却液,所以反应堆里的冷却液可能需要手动增加一点,不然可能会不够,当然也可以在反应堆开始运行之前,手动给流体调节机灌满热冷却液,拿着装着热冷却液的通用单元按住shift右击就行了。反应堆稳定输出1344HU/S的热量这个堆的输出电量最多有1000EU/T,平均应该是950EU/T的稳定输出,因为有一个1秒才输出50EU的斯特林发电机。
到最后我们来讨论一下,关于核电和风力动能的问题,按照之前1000EU/T输出的核电,风动大概需要8、9个吧,还要看高度,天气和转子的类型。风动理论上是可以无限扩大输出,但是比起核电来说最大的劣势就是占地面积的问题了,风动的摆放只能是上下左右距离12格,前后是不能放的,越往下风力就小,往上的话其实超出一定距离后,风力也是会变成逐渐变小的,所以只能在一定高度上,无限往左右两边延伸,这样一来耗费电线很多,还有就是没有喷气背包或者量子装备时高空作业比较危险和麻烦,平时维护起来不是很方便。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游戏里面的区块载入问题。这是我自己在用的一个风动组,一共有12台,发电量就不说了··然后我们看一下区块这里大概占了6-7个区块左右,一个区块的面积是16*16*256,按照风动间隔来算几乎就是一台就得占用一个区块,而游戏里的区块并不是一直都在加载的,游戏里我们的出生点区块范围16*16*256是默认一直加载的,如果单人模式里你远离了出生点,那么这个区块之外的区块是不加载的,在这里面的机器或者发电机就不会工作了··比如说采矿机··我们把它丢在外面挖矿,一段时间回来之后发现什么都没有··因为你离开之后这个区块不加载所以就没有工作了。而风动如果做太多占用的区块太多的话,有些根本就不工作了··如果在服务器里你可以叫人看家什么的··但是单人模式就没办法了,我们可能就需要借助其他的东西来让这些区块强制载入了··比如说ChickenChunks,可以让特定范围内的区块保持强制载入,可以在风动周围放,最重要的还是放在外面的挖矿机旁边。这个东西,单人用还可以,服务器一般都是禁止的,哪个腐竹会没事让那么多区块载入啊,一人来一个分分钟崩服···而单人开着这个玩久了是会爆内存的··所以··比起大规模的风动来说,核电在占地面积方面还是有优势的··
好吧,占地面积是核电完胜,但是有人要说1000EU/T的发电量算啥,多几个风动也是秒杀嘛··那么这里我们就要讨论一下··关于热输出核电的一个极限问题了按照我上面的那些摆法,一个面,可以输出600的热量也就是450EU/T的电量,一个反应堆有6个面,上下两面也是可以这样输出操作的。然后我们先算5个面,5X600=3000的热量,电量就是2250EU/T。我们还要留一面两个位置来安装访问接口和红石接口,那就去掉一组蒸汽机,剩下2组,多余的一个接口摆上一组热交换和斯特林组合组的热量是400,电量300EU/T,一组斯特林是100热量和50EU/T。一共就是3500的热量和2600EU/T的电量。这个是比较极端的数值,要弄到特定数值的热量不容易,然后我们可以改一下。改成这种可调节式的摆法一组蒸汽机组,2组斯特林和一组流量调节。那么这一面的热输出是200+200=400加上可变动的1-99就是401-499之间,电量就是150+100=250EU/T+50EU/SPS:如果你是土豪的话,可以这样把全部面都摆满,然后根据不同反应堆的热量来调节要用的机组,不需要用的热交换机,就把他手动灌满热冷却液,然后拿走流体弹出升级和全部热传导器就行。最后可以得出,使用蒸汽机组的话,最高是3500HU/S的热量,和2600EU/T的电量。还有一种就是,HU/S的热量,和2500EU/T+50EU/S的电量。但是如果光算热量的话··有一种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一个面的9格全部摆满热交换机和斯特林发电机··这样一个面能出900的热量,5个面就是4500,剩下一面除去2个接口剩下7个700热量,一起就是5200的热量··当然了··我觉得这种发热量的反应堆可能是不存在的,就算有··这全部一起的发电量也只有52*50=2600EU/T。和蒸汽机组是一样的,但是热能比就差太多了。这个电量如果换成风动的话,那占地面积我就不去算了··
那么现在真正摆在我们眼前的就是如何去设计反应堆摆法的问题了。如果我们用蒸汽机组5个面都要用上,那就需要3000的热量,而反应堆要输出这么高的热量还要完美散热,我觉得几乎不太可能··比如我们摆一个)热量的一个燃料组,可以看到需要6个四联燃料棒摆在一起才足够,而他们产生的热量实在太多了对于这些散热器来说,根本不够散发出去,虽然使用青金石冷凝器几个就够对付了,但是这样违背了初衷,根本就没有热量输出了。比如说这个堆是吧··这热量和电量秒天秒地秒空气··但是丢进反应堆里也是没有热输出的,因为冷却单元,青金石和红石冷凝器都是直接把热量吸到异次元了··
那么至此,虽然我们知道热输出核电的相关数据,但是却暂时无法发挥到它最大的性能。要论发电量大批的风动还是可以超越,论维护,高级太阳能和黑科技量子发电机也是秒杀··而相关的模拟器方面也暂时没有对应的工具,但是这个MOD还是在发展,还是在更新的,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完美。也希望更多的人去尝试这个东西,当你在探索和研究中领悟并成功的那一瞬间,那么恭喜你感受到了这个游戏的乐趣。
补上13楼的数据这里我就用一个我自己修改整理好的一个反应堆摆法,性价比和效率已经几乎到了极致。这个反应堆是make1,全周期安全运行的,也就是说开始稳定工作后就完全不用再去操作了,等到反应周期完了挂着都不会出事。如果直接拿一个反应堆这样摆着,接上电线,一共可以输出7千6百万的电量,差不多可以充满两个MFSU,而每T的输出有380,比起风动来说算不上非常优秀。但是如果放到热输出转换的核电里来呢,效果会怎样?可以看到右下角,产生热量那里,我特地算好是600,转换过热输出需要X2,也就是说这个堆放到热输出核电里每秒的发热量是1200HU/S,刚好是200的整倍数,两个面刚好输出!
最后发一点我收集的一些反应堆的摆法,大家可以参考一下,不过最希望的还是大家发表一些自己的摆法
我去,好多字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教程】核电工艺NuclearCraft——详解聚变堆、更正补充之前教程_mc工业2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0,617贴子:
【教程】核电工艺NuclearCraft——详解聚变堆、更正补充之前教程
大家好,我是JJN。上周吧友
做了NuclearCraft(以下简称NC.也可以简称NR,这是它最初的名字NuclearRelativistics的缩写)的基础部分和核裂变的教程,但其中有些小错误,也遗漏了些重要的东西没讲。于是这里我就新开一贴,把他教程中遗漏的地方补上、错误的地方更正一下,并把目前版本已经可以使用的聚变反应堆比较详细地讲解一下。使用版本:MC 1.7.10,NuclearCraft 0.0.1.5
我学室内设计的时候就是...
大家以后就不要再为了汉...
上次见到很多人不会改ic...
这个框要打什么?是一楼...
\(&▔□▔)/ 楼主更新的比...
大家好,我是JJN。农业...
大年三十和老婆一人买了...
购房移民希腊不用25万欧,仅12.5万欧,同样全家三代获批省钱50%,名额有限
前言由于之前吧友
已经做了许多NC基础部分和核裂变的介绍,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对于这些,本教程以补充、更正他们讲过的内容为主,详细内容可以去看他们的教程贴(我将会把链接贴于楼中楼内)。NC虽然是release版本,但仍然WIP,故具体数据很可能会在以后的版本变动。我只负责保证本教程的数据对0.0.1.5版本准确,以后版本的数据不负责更新。本教程分为以下4部分:1.
世界生成(补充数据)2.
工具与机器(补充说明)3.
核裂变(更正与补充)4.
核聚变(详细讲解)
世界生成(补充数据)(1)矿物NC在世界生成时会生成9种矿,其中主世界8种,地狱一种(钚矿),他们的样子见下图。主世界的八种矿自带精准采集,地狱的钚矿挖下来后只能得到“一小块钚-239”(时运无效),用精准采集附魔挖下原矿后进行矿物处理可以增加产量(请自行NEI查阅矿物处理过程)NC的矿是矿物词典通用的。 下面给出他们的矿脉数量、密度和最高生成高度等数据,并贴出原版的矿物分布数据加以比较。注意,和其他一些mod不同(比如说AE),NC的矿物在最高生成高度以下每层是均匀分布的。
(2)生物NC一共加入了两种生物:核怪兽(40HP)和Paul(80HP)核怪兽长相有些类似末影人,会和其他怪物一样在主世界生成杀死它后可以有几率得到低浓缩铀-235,稀有掉落钚-239,抢夺附魔可以提升掉落几率。Paul的贴图是个中年大叔,默认是不生成的,在配置文件可以开启Paul的生成(生成方法和怪物一样,但几率比较低)Paul是作者一位朋友的爸爸,作者把他加入到了NC里Paul类似铁傀儡,不会攻击玩家,会主动攻击附近的原版怪物和核怪兽杀死Paul后会掉落南瓜派和Domino的特色菜(回复五点饱食度,可以把玩家头颅放入NC的/电力粉碎机中制作),稀有掉落蛋糕玩家手里拿着Domino的特色菜时会吸引Paul跟随,这样可以把它拐回家Paul不仅会在主世界刷出,还会在末地刷出:如下图,刷出的大量Paul在殴打末影人 以上两种生物可以由EIO等mod的刷怪装置刷出。EIO电动刷怪笼加入8位电容后消耗1500RF/t,因此可以通过刷核怪兽的方法建造几乎永动的裂变堆。(Unlimited Uranium Works 吃我无限铀制啦)
(3)地牢宝箱在开启地牢宝箱时,有几率获得NC的钚-239和Domino的特色菜,下图是个地牢宝箱
工具与机器(补充说明)(1)工具NC加入了四种材料制作的工具和装备:、硼、高强度合金和枯竭铀(实际用到的是铀-238),这里主要提一下后两种材料制作的工具和装备(因为太好用了)首先,他们可以制作镐、铲、斧、锄、剑等原版工具/武器,用这五种工具可以合成镐尖斧(五合一工具),除了多功能外,两种材料合成的镐尖斧都可以+16攻击,用枯竭铀(depleted uranium)制作的镐尖斧更是有25000的逆天耐久其次,高强度合金可以制作高强度合金弓,有着4000的耐久。更逆天的是,在无附魔时,一箭就可以打出大约20的伤害。然后,一套由它们制作的装备可以提供满格的护甲值最关键的是,他们的合成还挺便宜的(详情自行NEI)
(2)便携末影箱右击可以远程打开你的末影箱。是TT(神秘工匠)的法杖核心-末影裂痕的科技版本。比起末影存储mod那种op的末影背包,这种便携式的保险箱更平衡些。
(3)机器机器部分在之前吧友做的的教程中已经有过讲解,这里只提一下NC铁炉的一个特性:当装了BigReactors后,由外部任何一个面导入的/煤炭不会进入烧制槽只会进入燃料槽,这样便不会出现木炭被烧成BR石墨棒的结果了。(树场可能会用到)和IC铁炉做个对比:一个在两种铁炉中都可以烧制10个物品,但NC铁炉的烧制速度明显比IC铁炉要快好多(数据就不贴了)
3. 核裂变(更正与补充)(1)更正之前所有教程中关于裂变堆的摆法都讲错了。裂变堆完全不需要横向/纵向加强管道(这些纯粹只是装饰),当然8个顶点上的反应堆外壳也是不需要的。去掉这些后,反应堆控制器便有4个面可以接管道/红石(当然也可以强充能控制器上方的方块来进行控制)。因此,和作者在NEI或者反应堆GUI中说明的一样,反应堆分为1*1*1,3*3*3……17*17*17这几种,这里的数字指的是反应堆内部空间的边长。去掉这些后的裂变堆如下图:
自从有了这匹汗血宝马,就称霸全服了!
2)补充(i).首先要补充的一点是:不同反应堆之间可以共用反应堆外壳,就和格雷科技的青铜高炉一样。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当需要建造多个反应堆时可以节省材料。比如下面两幅图就是两种比较划算的方法:2个堆共用1个面,或者4个堆共用4个面。(ii).其次,裂变堆的冷却剂不止“”(1个这个方块可以减少32H/t热量),水也是可以充当冷却剂的。一格水方块(流动水或静止水)可以减少反应堆8H/t热量,因此在摆反应堆时可以采取如下图所示的以水冷却的方法(以3*3*3反应堆为例,当然此时混用这些冷却剂效率更高):此时在用任何低浓缩燃料、氧化低浓缩铀-235和氧化低浓缩铀-233都是安全的(iii).最重要的需要补充的一点是:裂变堆除了基础的各种燃料发电外,反应堆内部空间中的石墨块和岩浆方块(包括流动的和静止的)都会给反应堆提供额外的发电量(RF/t)一个石墨块/岩浆方块提供的额外发电量(RF/t)详见下面的表格,只与反应堆使用的燃料有关,和反应堆大小无关。(数据见下表)但是这种额外的发电量也是有代价的,每个石墨块/岩浆方块会额外给反应堆增加热量(H/t)。每个方块增加的额外热量不仅取决于方块种类和反应堆燃料,还取决于反应堆大小。反应堆越大,单个方块产热越多。(数据见下表)总而言之,为了进一步提升燃料发电的效率,要把反应堆内部尽量多填上石墨块和岩浆方块(当然也要填上足够的冷却方块)。相同情况下,石墨块额外增加的发电量更多,增加的热量更少,因此材料足够的话应该优先考虑它。具体地,它们各自额外增加的发电量和热量见下表(普通燃料和他们的氧化版本数据一样,我就不重复写了):
给两个具体例子吧例一:7*7*7反应堆中放入HEU-235(高浓缩铀-235)发电为(7+1)/2*680RF/t=2720RF/t(计算公式见@lightrift2的教程)。现在给7*7*7(=343)反应堆中放入100个石墨块,其余位置空出1个后都填上方块(242个),这是安全时的最大发电量,此时发电3520RF/t.增加了800RF/t=8RF/t*100,提升了29.4%的发电量。 例二:7*7*7反应堆中放入HEU-235(Oxide)(氧化高浓缩铀-235) 发电为(7+1)/2*1010RF/t=4040RF/t。现在给7*7*7反应堆中填入98个石墨块,其余位置都填满(245个),这是安全时的最大发电量,此时发电4824RF/t,增加了784RF/t=8RF/t*98,提升了19.4%的发电量 这里用的是两种比较基础的核燃料和比较基础的反应堆,仅供参考。
教练 这辣鸡游戏没法玩了
4.核聚变(详细讲解)(1)基础部分目前版本的核聚变主体部分已经做得差不多了,可以正常使用(虽然名字后面仍然有“WIP”)。聚变堆的搭建比较简单,使用的只有一个方块:“核聚变反应堆(WIP)”,这是个3*3*2的方块。放下这一个“方块”后反应堆大小为1,在他上面继续的放聚变反应堆可以增大反应堆的规模(大小)。反应堆最大的规模(大小)是128(即从基岩搭到mc可以放置方块的最顶层)下图是三个不同规模的反应堆,从左到右规模(大小)依次是1、2、3右击反应堆任何一个面都可以打开GUI,如下图所示每个槽的作用都在图上表明了,需要注意的是,产物槽1是中子槽,进度条满了后,空胶囊槽里一定有空胶囊(Empty Capsule)才能得到产物“中子胶囊”(Neutron Capsule),不然什么也得不到。对于其余五个槽,当它下面的进度条满了后会直接得到对应的单元。反应堆底面的中心可以接收红石信号,收到红石信号后反应堆会关闭。除此之外的反应堆各个面可以作为物流输入/输出面和能量输入/输出面
(2)使用不同于其他mod的单一燃料组合的氘(D)-氚(T)核聚变,NC允许使用多种聚变燃料组合(有些组合现实中并不存在)聚变反应堆可以使用的燃料有以下7种:氢单元(H)、氘单元(D)、氚单元(T)、单元(He3)、硼-11单元(Be11)、锂-6单元(Li6)和锂-7单元(Li7),任意两种都可以搭配使用,组合和放入燃料槽的顺序无关。现以氢单元-氢单元(H-H)为例,讲解聚变堆的使用首先要给聚变堆提供能量,聚变堆会先以最大消耗20000RF/t的速度接受RF(40M RF)的能量(与聚变堆大小无关,只要给满40M RF的能量就行),这40M RF能量将用于反应堆升温至8MK(单位为Mega Kelvin,即百万)此时如果反应堆内有燃料则反应堆便会开始反应。如果之前没加燃料也不用担心,这8MK的温度不会下降,现在再放入燃料也可以开始聚变反应。
反应开始后,在初期可以看到反应堆温度会以较快的速度增加,与此同时反应堆的效率也会不断上升,发电量也逐步提高。但后期温度较高时,效率反而降低了,发电量也变低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是:1.
只要反应堆还有足够的燃料,反应堆温度就会不断上升。不过上升的速度和此时反应堆的温度有关(后面我会贴出一张温度和升温速度的图像)。但请注意,升温速度和反应堆大小无关,增大反应堆规模并不能缩短反应堆加热到99%效率的时间,这样只会增加燃料消耗的速度(最大堆温20000MK,但实测超过20000MK后温度还会继续上升,看来这是个bug,不过此时反应堆并不会爆炸)2.
效率由反应堆温度和燃料种类决定。每种燃料组合有个最优温度,当堆温小于这个最优温度时,温度越高,效率越高;当堆温大于这个最优温度时,温度越高,效率越低。(后面我会贴出一张温度和效率的图像)。效率理论上最大是100%,但反应堆GUI中显示的最大值是99%3.
每tick的发电量由效率和燃料种类决定。每种燃料组合有个基础发电因子(通过修改配置文件可以调节它的比例),固定时刻反应堆的每tick发电量=基础发电因子*反应堆大小*效率也就是说,在燃料组合固定时,每tick发电量=常数*效率--------------------------------------------------------------------------------------------------------此外,聚变反应堆还有几条规律4.
燃料消耗速度=常数*该种燃料基础消耗速度*效率的平方根*反应堆大小也就是说,反应堆效率越高、反应堆大小越大,燃料消耗速度也越快5.
产物产出速度=常数*该种燃料基础产出速度*效率的平方根*反应堆大小6.
反应堆会因为以下两种原因降温:(1)
某种燃料耗尽且反应堆内部有能量缓存(2)
反应堆收到红石信号从而关闭时(前面有讲过,红石信号输入面为聚变堆底面的中心)
反应堆温度越高,其温度下降越快,但不会低于8MK--------------------------------------------------------------------------------------------------------由以上几条规律不难看出,要想反应堆以最大瞬时发电量工作,效率要维持在99%,即温度要维持在某个固定区间中。这需要用红石控制来实现。现阶段可能有点困难,不过作者在以后的版本可能会和OC(开放式电脑)联动,这样就可以用OC的电脑来控制聚变堆温度了。和CC(电脑mod)的联动作者也有考虑,不过作者貌似还没找到CC的API。如果以后出了这些联动,我会考虑出一下教程(仍然在此贴更新)。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燃料消耗速度也是最快的,如果燃料跟不上的话,还是减小反应堆规模或是降低效率运行吧。不同燃料的产物和其他数据见下一楼的表格,其中比较好的几个组合是1.H-H得到D(产量较多),最大瞬时发电也有单堆4000RF/t,并且氢单元比较容易获取2.D-D得到He3、T、H、n(中子),虽然产出产物的速度较慢,但产物较多,且有单堆最大7000RF/t的发电量3.D-T得到He4,此堆有最大的瞬时发电量,12000RF/t
最后把数据和图像贴一下。全部的公式我就不贴了,就把作者自己给出的几个公式的链接放在楼中楼吧。需要的数据我已经基本算好了,可以直接用(以后版本不一定准确)其中产物的n代表中子,需要在聚变反应堆GUI里放入空胶囊获得表中许多数据都是单反应堆情况下的(即反应堆大小为1),反应堆大小不是1时,用数据中的时间除以反应堆大小基本上就是你要的数据了
感谢楼主辛苦教程原来没有wiki的时候很多讲的都不对(ー_ー)!!强烈推荐加精
如果lz同意,我愿意把我那个教程贴自删,整合到这里来,方便吧友查阅。毕竟这帖实在太精准了。
对了,核燃料是合成的?
我还是觉得格雷的聚变贵得科学
再次声明:使用版本:MC 1.7.10,NuclearCraft 0.0.1.5联动教程:由于表格可能在图片中看不清,我已经把它上传了:最后再放一张成品图(反应堆大小为3时的最高发电36000RF/t)
于是聚变的最终产物氦4和中子有什么用呢?_(:з」∠)_为什么我感觉这两个和氦收集机只是在浪费我的材料?
似乎这样一来,最大17X17X17规模的反应堆,产能最高是25646RF/t一共需要461个石墨块,其他地方需要塞满然后我们来算一下材料……1个石墨块需要5个煤4个煤粉,共计4149个,也就是64组53个煤1个冷却剂需要8个通用反应粉8个中子反射板,塞满一共需要4434个冷却剂,两种材料各需要35472个,相当于红石青金石糖各需要8868个,反射板需要53208个铅和煤或者……我们还是用BR吧
更新啦更新啦,楼主快看看更了啥
NuclearCraft更新到0.0.1.6版本啦!从这个版本起,往后所有的版本号最开始的“0.0.”全部被被移除了。所以这个版本准确来说应该是1.6。这次NC的变化也是挺大的。首先,最大的变化是NC终于开源啦!在Github上可以看到它的源码,反馈bug和提交汉化文本也方便了许多。然后,NC的Wiki的维护也被提上了日程。目前的Wiki虽然内容仍然不多,但比起几个月前我开始做NC聚变教程时好上太多了。此外,作者做了预告:粒子加速器有望在下一个版本1.7中正式加入!此次更新的1.6版本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个过渡版本,对反应堆及许多合成表做了修改,并为粒子加速器做了铺垫。最后,让我们来看看这次到底更新了什么。以下内容的第一句话来自作者贴出的changelog,后面是我自己的一些测试结果和注释。更新的汉化文本也已经提交了,以下译名就用我的翻译好了,如果有更好的翻译欢迎指出,下次更新汉化文本时再修改。(1) + 添加中子辐射器(Neutron Irradiator)。使用它可以将锂-6或锂-7或硼-10与一个中子胶囊反应得到氚与一些氦-4(2) + 添加部件加工工厂(Manufactory)。使用它可以用来将一些锭加工成合成NC一些机器的部件。正如前面所说,之前的许多合成表在这个版本中已经被改掉了。(3) + 添加过冷却器(Supercooler)。使用它可以将氦-4冷却为液态氦-4(4) + 添加离子发生器(Ioniser)。放入空胶囊和8个氢单元可以得到一个质子胶囊和8个空流体单元(5) * 许多合成表发生了改变。此版本中,许多之前版本合成时很少用到的矿物的使用频率增加了(6) * 重型装配台现在有5*5的合成栏。之前版本它只有4*4的合成栏。此外,它对于MT的支持也正在进行中。(7) * 许多使用重型装配台的合成表发生了变化。(8) + 重型装配台现在支持NEI的Shift+左键功能。实测只点击NEI“?”的功能也是支持的。(9) + 重型装配台现在支持矿物词典了(10) * 裂变反应堆会现在会对它产生的多余热量发出警告。这个改动我没怎么理解,也许是在说现在的裂变反 应堆停机时也会显示其产热?记得之前版本好像停机后多余的热量不会显示出来。(11) * 裂变反应堆型号越大,单位时间产生的能量也越多。产能的增加挺显著的,具体数据也许以后有空时会再仔细研究一下。不过事实上,这时燃料消耗的速度也更快了。这是之前版本所没有的特性。(12) + 添加反应堆加速方块(Fission Reactor Speed Blocks)。它和反应堆冷却剂或石墨块的用法差不多,()放在反应堆内部即可。放置它可以加快裂变反应堆的反应速度,缩短反应时间,这样获得枯竭燃料棒的时间就可以大大减少了。放的却多,效果越明显。(13) + 添加防爆方块(Blast Resistant Blocks)。其防爆性能是黑曜石的3倍。实测一层就可以完全防住NC的核手 雷和核弹的爆炸。但它还是会被凋零破坏掉的,所以不能用作凋零笼子的材料。此外,裂变反应堆的爆炸用一层防爆方块也是防不住的。(14) + 添加手枪(Pistol)和贫铀子弹(DU Bullets)。十分炫酷的贴图,子弹威力也很大,用 MmmMmmMmmMmm(TestDummy)这个mod测得是一发子弹45或46点伤害。(15) + 添加弱放射性同位素温差发电机(Weak Radioisotope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和NC本来就有的 100RF/t永久发电的RTG不同,弱RTG只能发电1RF/t。不过合成它主要只需一些铀-238。(但还是划不来啊喂!)(16) + 添加方块:Spin 1/2 Block。目前暂时不可合成,也暂未翻译。作用未知,也许和粒子加速器有关。(17) + 可以合成更多物品和方块。我想这是在说添加了许多合成的部件吧。(18) + 新的配置文件。主要变化是新加入了矿物生成的相关配置文件。可以调整各个矿物生成的开启/关闭,矿脉密度,矿脉大小等数据。(19) * 建议把之前的config文件夹删除后再让它重置(之后再把之前所做的修改复原)。(20) * 聚变反应堆的效率现在可以被红石比较器检测到。红石比较器贴于聚变反应堆任何一个侧面后,它将根据聚变反应堆的效率发出不同强度的红石信号,只测试了几个特殊值:效率0红石信号强度0;效率50%红石信号强度10,效率100%红石信号强度15。在和CC/OC的联动还没做好的这个版本,虽然不精确,但用比较器就 可以做到聚变堆的自动控制了。(21) * 削弱反应发电机。其发电从500 RF/t 降到了 200 RF/t。(22) * 修复聚变反应堆的一些小毛病。(23) + 给水单元添加合成信息提示。装了NEI后按对着水单元按U可以看到提示信息,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写了“拿着空流体单元右击水源方块”。信息提示的按键还没做好,以后会改成使用R键的。(24) + 更多地牢/村庄/…的宝箱战利品。除了原来就有的钚-239及domino的特色菜以外,现在还能在各种宝箱中找 到:氧化铀-233,MOX-239,各种硼装甲,各种高强度合金装甲,高强度合金弓,重型装配台,弱放射性同 位素温差发电机,反应堆升级组件,中子胶囊,手枪,贫铀子弹,防爆方块。(25) * 少量材质发生了变化。(26) * 其他作者可能忘记的改动。(这是作者原话)此外很重要的一点是,现在的裂变反应堆和以前刚好相反,在没有红石信号的时候是关闭状态,收到红石信号才会开启。
刚刚看到邮件说nuclearcraft更新了,结果去github一看lz已经更新好了。这速度,我好方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的世界核反应堆爆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