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三国志14什么时候出来用什么

查看:9947|回复:10
初级工程师
1.桃园结义:正史并无写到三人有结拜只提到情若兄弟(年龄:关羽>刘备>张飞)
2.温酒斩华雄:实华雄死于江东猛虎孙坚刀下,《三国演义》反把孙坚写成是华雄的手下败将,这对孙坚太不公平了。
3.三英战吕布∶吕布实被孙坚击退(公孙瓒没有参加讨董联盟,所以刘关张三也未曾参加,也就不会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4.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只有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邮,衮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广陵太守张超,长沙太守孙坚和曹操,只有这十三家.孔融当时正忙于对付黄巾贼,不可能分身去讨董,陶谦当时只有贡献一些金钱,并无参加战役,马腾当时尚未接受招安,怎可以参加讨董行列,当时公孙瓒正要对付乌桓,亦不可能参加讨董行列,至于张杨当时和刘备一样,只是义勇军,而刘备当时亦只是跟随出征。
5.关公斩颜良,诛文丑:斩颜良确有其事,诛文丑的却是曹操的部下所为。
6.张飞鞭督邮∶实乃刘备所为
7.徐州诛车胄古城斩蔡阳:此乃刘备所为。
8.土山约三事:那次战役关羽是战败被擒,并非有“土山约三事”如此堂皇之事.
9.曹操献刀杀董卓:曹操认为卓终必败,不领董卓情~逃归乡里..曹操献刀,不见正史虚构的
10.连环计∶载有貂蝉之人吕布与董卓争夺一婢女而起并无指出是有人用计
11.关羽降曹∶无特别记载应为自愿(在三演所编造的关羽投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保护二皇嫂”,但这是与史实不符的。根据史书记载∶刘备到徐州后,屯兵小沛,命关羽守下邳。刘备的夫人应该随刘备住在小沛,而不是住在下邳。曹兵进攻小沛时,刘备战败逃走,夫人在小沛被俘,而不是随关羽在下邳投降的。也就是说,关羽在投降时,身边并没有什么“二皇嫂”。)
12.过五关斩六将∶此五关相距甚远也无联系虚构剧情(关羽离开曹操后,直接从许昌南下往汝南投奔刘备,并未发生过五关斩六将之事。)
13.被斩的六将∶三演说被斩的六将是孔秀孟坦韩福卞喜王植和秦琪,而这几个人都不见史书记载,连名字也是虚构的。他们的出场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挨关老爷一刀。
14.孙坚之死∶孙坚死于砚山...由于单骑轻出,只带几名随从遭黄祖设伏以落死及流矢射死
15.孙策之死∶实乃遭刺客暗算伤重不治(在攻打陈登的途中亦是单骑轻出,不过更夸张…只有自己一个人去打猎...无巧不巧被许贡的三名家客给盯上(许贡死于孙策之手)即使孙策骁勇,但脸上一箭,受创极深虽有黄盖等人后来极力抢救但仍回天乏术)
16.徐庶之智∶徐庶在正史上记载太少。。。无名过客而已
17.徐庶进曹营:曹操南征,刘备和诸葛亮徐庶等南逃,乱军中,徐母被俘,于是徐庶告别刘备,进曹营
18.火烧博望坡:非诸葛实乃刘备手笔。发生在建安七年,而建安十二年,诸葛亮才出山。
19.糜夫人伤重跳井自杀超云推倒土墙盖井∶正史记载..甘夫人和糜夫人在当阳皆安然无恙..故也没有超云推倒土墙盖井的事情啦^^
20.长板坡七进七出∶赵云护送家小撤退十分平淡(赵云只是三义写成实则战功平平五虎将?苦果苦吧^)
21.怒吼长板桥∶曹军夏侯杰因此肝胆俱裂被吓死==||是小说的夸张手法..
23.舌战群儒∶无此事诸葛面见孙权而已..诸如舌战群儒群英会苦肉计连环计等均为虚构。
24.孙夫人投江∶孙夫人与刘备的婚事,本来只是历史上无数次政治性联姻之一。是孙夫人去荆州..并没有刘备跑到东吴去娶亲。这里并没有多少男欢女爱的色彩。
二人成婚之时,刘备已年近半百,而孙夫人不过二十上下,年龄相差约三十多岁..一个是贪图皇位的枭雄,另一个是任性而为的骄女,彼此互不信任,何来欢爱?所以,刘备入益州不久,孙权就「大遣舟船迎妹」,而孙夫人也毫不犹豫地回了娘家,还差点带走了刘备的宝贝儿子阿斗。从此,她一去不返,杳无音信,与刘备恩断情绝。
后孙夫人投江自尽是假,没有此事..刘备呢?占据益州之后便娶了寡居的吴氏(吴懿之妹,刘璋之嫂),也看不出对孙夫人有什么留恋。正因为这样,在《三国志.蜀书.二主妃子传》中竟没有一句话提到孙夫人!史书上没有记载孙夫人的最后结局,但可以肯定,她是绝不会为了刘备而殉情自尽的。
25.此诗(索二乔)出于曹植之手。。。当时还未出现
26.周瑜智算蒋干∶实蒋干赤壁后游说周瑜不成(历史上的蒋干没有说服周瑜,就回来了,称赞周瑜雅量高致,并没有中计,而且这件事发生在赤壁之战几年以前。)
27.庞统连环∶记载连环是曹操之决策,庞统未曾参与过赤壁之战。
28.草&船&借箭∶无此事,此乃孙坚孙权父子所为,分别发生在跨江击刘表和濡须之战。(三国演义之祖【三国志平话】中借箭的是公瑾。)
29.草&船借箭∶在唐代时张巡在安史之乱中.曾在夜间用草人垂下城墙赚了令狐潮几十万只箭←(这是补充..^^)综合(20)(21)就变成草船借箭哩一▽一
30.孔明借东风∶纯属虚构(借东风——冬至时日,多有东南风,此乃曹操之天灾,非人为;)
31、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这是作者为丑化曹操,树立关羽的高大形象而虚构的。在华容道拦截曹操的是刘备,但是他去晚了,所以被曹操跑掉了。
32.战长沙:刘备南征荆南四郡,四郡守望风而降,黄忠便随长沙太守韩玄同降,并未发生战斗。
33.刮骨疗伤:此时华佗已经死了两年,因此并非华佗所为,似乎只是一般的军医所为。
34.诸葛三气周瑜∶周瑜当时并未注意过诸葛亮。。。极少碰面…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正在零陵一带搞后勤工作,根本没有和周瑜见过面。至于周瑜病逝后,蜀国吊唁的代表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
35.征汉中:征汉中时的前线总指挥是刘备,诸葛亮留守成都搞后勤工作。
36.赔了夫人又折兵∶单纯的政治婚姻。。。。。无他
37.周瑜之死∶周瑜死于巴丘操劳过度
38.计借荆州∶实乃鲁肃之计以刘抵曹
39.马腾讨董卓∶马腾和董卓等是一路人马,不但没有参加讨董联盟,而且还帮助董卓镇守长安。
40.马超兴兵∶实乃背父叛乱(至于马腾之死,并非马腾谋诛曹操被杀,马超起兵报仇,而是马超起兵反曹,所以马腾被杀。)
41.取蜀攻略∶由法正庞统完成
42.张松献地图∶刘备入蜀后,拉拢法正与张松,并询问蜀中的兵马粮钱等情况,于是张松绘制了《西蜀地形图》。
43.乔国老应是&桥国老&,还有和乔玄并不是同一人
44.貂蝉∶存在置疑…但王允的确有个导致董卓与吕布反目的侍女
45.刘岱∶正史有两个刘岱,反董卓联盟的刘岱和曹操手下的刘岱并不是同一人。
46.韩遂几岁∶演义中,曹操问韩遂几岁,韩逐答四十,此处错误,此时韩遂已经七十多岁了
47.关羽单刀会∶按照《三国志?鲁肃传》和韦曜《吴书》的记载,并不是关羽到鲁肃那里去赴会,而是鲁肃到关羽那里去赴会,“单刀赴会”的孤胆英雄不是关羽,而是鲁肃。而三演本末倒置,“单刀”乃军士之兵器佩刀,而非大刀。
48.关羽与同僚∶关羽与同僚的关系很不和谐
(1)马超∶听说马超归附,对其不服,写信给诸葛亮,问“马超的才能可与什么人相比?”(《三国志·马超传》)
(2)黄忠∶听说黄忠为后将军,愤怒地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三国志·费诗传》)
(3)糜芳∶“为南郡太守,与关羽共事,而私好携贰(私人关系不和),叛迎孙权。”(《三国志·麋竺传》)
(4)傅士仁∶“与羽有隙,叛迎孙权。”(《三国志·杨戏传》)
(5)刘封孟达∶二人镇守上庸,关羽在襄樊之战中请二人发兵相救,二人坐视不救。
(6)廖立∶在丞相掾李邵蒋琬面前评论关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直以意突耳(凭恃英勇的名声,带兵没有章法,简直是主观蛮干。”)(《三国志·廖立传》)
(7)潘∶“亦与关羽不穆(不和)。”(《三国志·杨戏传》)
49.关公好女色:曹公与刘备围吕布与于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公。公疑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如此看来,关圣大帝也有七情六欲;关于貂蝉,正史上没有记载。
《三国演义》在吕布死了以后,也未对貂蝉作交代。关公月下斩貂蝉,大多史学家认为是虚构。如果是真事,关羽也太不配做男人了。
50.关羽麦城凛然拒降:孙权使人劝降,关羽诈降,在城头虚插旌旗,从别门撤退,被吕蒙算到,半路截杀之。
51.关羽亡命:《三国志-关羽传》说关羽“亡命奔涿郡(郡治涿县,今河北涿州市)”那么,他作为山西人,为什么亡命到了河北呢?史书并没有交待。三演中,关羽自述说∶“因本处势豪仗势凌人,被吾杀了。”
52.五虎将:刘备并没封什么【五虎大将】,只不过上面五人的军职是最高的,关羽(前将军),张飞(车骑),马超(骠骑),黄忠(后将军),赵云(翊军将军,最低),而且自从关羽伐魏,建安二十四年到章武二年短短四年间,关张马黄都死了...
53.《后出师表》:乃后人伪托,并非诸葛亮所作;
54.追命吕蒙,玉泉显圣:不用说也知道是子虚乌有,不多说。
55.八阵图石伏陆逊∶置疑
56.七擒孟获∶虚构并无此事(历史上确有诸葛亮南征之事,也确有孟获其人。但七擒孟获《三国志》上没有记载,只是在裴松之引注《汉晋春秋》时说了一句“七擒七纵”,但具体过程没有记载。孟获后在蜀国任御史中丞,是文官。
57.孔明伐魏∶并无七次实伍次输的没演义那么漂亮
58.火烧上方谷∶即是孔明差点烧死司马懿和魏延那回,纯熟虚构
59.六出祁山:诸葛亮伐魏五次,只有第一次和第四次到了祁山。
60.木牛流马:其实,木牛就是独轮车,流马就是今天很常见的四轮小拉车。一说木牛是四轮车,流马是一种头部比较尖的船。
61.诸葛亮用兵如神:诸葛亮擅长内政治理,用兵并不是强项。
62.死诸葛吓跑活仲达:确有此事,但并非诸葛亮遗计,而是司马懿心虚。“死诸葛走生仲达”的依据是《汉晋春秋》,但是作者又加了工。《汉晋春秋》的记载是:诸葛亮死后,蜀军秘不发丧悄然撤退,司马懿有所发觉,驱军追赶。两车相近时,蜀军长史杨仪命蜀军“反旗鸣鼓,欲向魏军”,司马懿“不敢逼”,只好退兵。
当时在魏军中就传开了“死诸葛走生仲达”的笑话。蜀军“入谷然后发丧”。但是在《三国演义》中却成了蜀军推出一辆四轮车,车上端坐着诸葛亮木偶像,司马懿疑诸葛亮未死,故而退兵。
63.曹军潼关战马超事∶战斗确实很激烈,但是《三国演义》写曹操割须弃袍乃得脱则完全是为丑化他。实际上,潼关大战,曹操是赢家
64.曹真∶病死于洛阳,并非被诸葛亮写信骂死。
65.诸葛亮骂死王朗∶王朗病死于228年,并未随军出战..王朗被骂死,完全虚构。
66.马超战张飞∶正史上,是马超私自写信给刘备~~请求投降,并无二人大战~李恢劝降。
67.空城计∶虚构灵感应该来自赵云的空营计(诸葛亮只是在最后一次北伐时才与司马懿相持于渭水。但作者写空城计又是有所本的,这个“本”就是《三国志》中的裴松之注所引“郭冲三事”,但它是假的。因为诸葛亮屯兵汉中阳平时,司马懿还是荆州都督,无缘与诸葛亮抗衡。当时诸葛亮驻今陕西安康县,司马懿屯今河南南阳,如此之遥远,何谈空城计?)
68.魏延反叛∶其实魏延才是受害者
69.落凤坡落凤∶庞统进攻雒城时中箭死去,并非死于落凤坡。
70.黄忠战关羽∶纯虚构..并无关羽义释黄忠的故事..正史中~关羽嫌弃黄忠老…又怎会有「义释」。
71.关于年龄:几个主要人物的年龄,从大到小的排列是,曹操→吕布→赵云→关羽→刘备→张飞→鲁肃→周瑜→诸葛亮→孙权→陆逊。一些资料表明,赵云至少比刘备大二岁,赤壁之战那一年,赵云已经五十上下了;张昭比孙坚小一岁;关羽比刘备还要大一岁。
72.七星灯续命∶无需解释了。。。。。
73.周仓∶历史上没周仓之人…似乎是个虚构的人物。
74.刘琮:献出荆州后,被曹操任命为青州刺史,封列侯,并未被杀。后曹操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迁为谏议大夫
75.彝陵之战:刘备仅带了四万多人,而孙权给了陆逊五万人。之所以能够取胜,不仅仅靠的是优良的战术。
76.青龙.蛇矛∶关羽不是用刀的…历史上关羽的兵刃是长矛…其实吕布的兵刃也是长矛,张飞的兵刃并非丈八蛇矛,而是一般的矛(青龙偃月刀和丈八蛇矛方天画戟这样有个性的兵器对于塑造人物来说是很有好处的)
77.赤兔马∶:赤兔马确为吕布所骑,但吕布战败后,不知去向…(关羽跨下无赤兔,为表达勇武形象);更虚构赤兔马为了关羽的死..绝食亡(要是要绝食..吕布死时就该绝食哩;而且吕布死时和关羽死时相差很多年马不绝食也老死了)
78.刘皇叔刘备∶实为无稽之谈..虚构刘备被献帝称「刘皇叔」..来表达刘备是「捍卫汉室」…和曹操是「国贼」的假象==要是刘傋是刘皇叔..那刘表刘璋哩?
79.孙尚香∶历史上并未提到名只知姓孙
80.张翼德∶真名张益德
81.粗人张飞∶其实张飞一手好书法精通美工画文武全才高硕书生形象吧(所以火凰燎原修改他为桃园画家也不为过)
82.关兴∶一介文官…年轻的时候就死了。。。
83.关兴复仇∶据《演义》所写,关羽死后,在刘备伐吴的夷陵之战中,关羽之子关兴和张飞之子张苞,都为其父复了仇,与史实并不相符。在《三国志》以及裴注所引诸书中,都没有关兴参加夷陵之战和擒获,处死仇人的记载。(另据《三国志?潘璋传》∶潘璋在夷陵之战中为孙权立了战功,拜官平北将军襄阳太守,死于吴嘉禾三年(公元234年),在夷陵之战后还活了十多年。马忠是小人物,他的下落史书绝载。
至于士仁麋芳二人,以后也不见史书记载。他们本是一些平庸之辈,投吴后没有什么建树,默默无闻,史书也就没有记载他们的必要了。另据《蜀记》∶魏将庞德之子庞会,随钟会邓艾伐蜀(在公元263年),因为庞德被关羽杀害,庞会为了复仇,诛灭了关氏全家,所以关羽没有留下后人。)
84.张苞∶早夭
85.关索∶只出现下民间传说野史中。。。。乃虚构人物
86.关平,关羽的亲生儿子,在里名字只出现两次的人~~ps:关羽还有一女,相传叫银屏,嫁与李恢之子。到了演义里,成了义子,还那么厉害?
87.刘备用牛血破张宝妖法:封建迷信
88.陈宫捉曹操:陈宫本来就一直在曹操手下,捉放曹的事发生于中平六年(189年)…陈宫开始跟随曹操在初平二年(公元191年)..故陈宫捉放曹是虚构滴
89.陶谦的为人和让位与史实不附。
90.文丑中曹操之计被杀
91.无左慈戏曹操
92.无赵颜延寿
93.托孤∶刘备临终是扥孤与孔明和李严二人
94.张合∶张合先后败于赵云马超等人之手,这在高手动辄大战数十回合平手的演义中实在是少见的。只能说,罗贯中好像颇不喜欢张合….(猜想跟三国志里那句蜀军自孔明以下都惧怕他(张合)脱不了关系)而正史中~张合也不是中伏,而是追击孔明时膝盖被流箭射中,跟庞统一样死的满衰的。
95.史实无老黄忠计夺天荡山
96.水淹七军:此事件虽有所本,但与史实相差很远。此乃天灾人祸,非人谋。虚构庞德抬榇死战,大战关羽,对于禁纯属污蔑《三国志》中的《关羽传》和《于禁传》都写得很清楚:时值秋天,大雨连绵,汉水暴涨,平地水高五六丈,关羽所带的荆州水军适应这种天气,而于禁庞德带的是北方军,不适应水战,被洪水冲没,于禁投降,庞德被杀。
97.七十二疑冢:曹操葬在高陵,没有七十二疑冢这一说。
98.关于身材∶刘备172CM,张飞184CM,关羽203CM,曹操161CM,张松110CM,诸葛亮184CM;
99.气量狭小的周瑜∶刘备评价周瑜“器量广大”,程普评价周瑜说:“与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陈寿评价周瑜“性度恢郭”,另外洪迈苏东坡等古人,在周瑜的人品方面,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优秀技术经理
俺是潜水员
好长啊,没看完~
俺的目标是潜水艇~~
中级工程师
三国演义是小说,如果完全写实,还会有那么吸引人么?
那样跟润色版的三国志有什么区别?
不必太过苛求
一部小说而已
广告正在策划中......
很长,没看完:(pdd_20):
不知道楼主的这些资料到底来自何处,是否可信,但三国演义纯一小说,其中的好多内容是绝不可信的。
三国就是一小说啊!他是一部文学作品,品位不同!
这位仁兄你写的是仅仅有条啊 你连木牛流马都知道是啥玩意了 前2年我记得央视还在播木牛流马是个谜大学声还在仿造 这你都给解释出来了 你从那看的野史啊??还有身高 名人的身高历史都有记载啊? 那怎么历史书没记载 皇帝那个皇帝有多高啊?&&貌似你说的有一半是你自己推窍的 灌你!!!!!!!!!!!!!!!!!!:L
太计较了吧
不太了解这些东西!
初级工程师
万事只吸取精华及可 万不能照本学之 我看中的是其中的策略:victory:
中级工程师
新版的三国简直就是个垃圾年度热门 · 一般不要看《三国》,看了也别把它当指南
到底要不要读《三国演义》?
最近收到几封邮件,都提到了《三国演义》。对于这本书,我的态度可能比较极端。我们先来听听林俊杰的这首歌《曹操》:
不是英雄(林俊杰发音不清,我每次都把&是&听成&日&。)不读三国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独自走下长坂坡&月光太温柔曹操不啰嗦&一心要那荆州用阴谋 阳谋&明说 暗夺的摸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儿女情长 被乱世左右谁来煮酒尔虞我诈是三国说不清对与错纷纷扰扰 千百年以后一切又从头
我觉得这个词写得是相当好。道出了&三国演义&的关键词:阴谋阳明、尔虞我诈、乱世、寂寞。
但实际上,三国与很多故事,却没有《三国演义》中的三国那么有故事。今天,我们知道的三国已经是被《三国演义》重新形塑过的三国了。在人手一本三国演义的今天,《三国演义》中充满的权术、阴谋、阳谋、欺诈等等,都已经深入贯彻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了,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我有个师兄,曾经强烈向我推荐《三国演义》。他很神秘地说,这是一本奇书,读懂了,什么都好办了。那个时候我不是很理解,总感觉,也不过是讲述一些战略谋略的事情,想来我又不打仗,应该与我无关。
这两年来,却越发感觉到了问题的所在。现在忽然觉得,那位师兄当年肯定是读到了什么,而我现在在开始有点感觉。我曾经简单的以为三国演义谈的是战争中事情,与我等平头百姓差距太远,而现在,才发现,在中国社会中,没有啥不是&战争&,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像是在打仗,只不过我们换了一个词&&&竞争&。
《三国演义》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教我们如何谋略,一方面,是战争战略问题,如何在战争中保存自己,发展自己,然后消灭对手;另一方面又是政治利益问题,怎么去合纵连横,怎么去分化瓦解,怎么去&掺沙子&&摔石头&最后达到自己占优势的地位&&这方面,伟大领袖是领悟最深的。
聪明的中国人,把这些都运用到了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前几年,有《水煮三国》,后来越来越读的人将三国谋术引入到管理学中去,后来更多的人将三国引入到日常生活。
这样问题就大了。
《三国演义》的核心,就是&术&。权术/谋术,如是而已。需要强调,我说的是这本书的核心,而不是三国的核心。学者曾说,有三个人的地方就是群体,有群体的地方就有政治。而读了《三国》,最大的好处就是,在生活政治中,能够利用别人为自己服务。读得入魔的人,更是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全都是利益关系,而对付这种关系的最有效方案,就是学习三国演义中那些个谋略家的&术&。其中最牛逼的学习对象,就是诸葛亮。诸葛亮最牛逼闪闪的地方,不是他会呼风唤雨懂神仙之道&&这些都不好学,也不太真实;而是他能懂人心。所谓人心,其实就是利益关系的博弈中人们的心理状态。诸葛亮精通这个,比如空城计,算是他的经典之作。这方面,是诸葛亮最优秀的地方,也是可以学习的地方。
但是这却产生了最大的问题。
不能学习的东西,最后都被人们认为是神话故事,或者仅仅是历史,佩服之后,一笑而过。而能够学习的地方,就有问题了,人们觉得可以通过自己的钻研体会来领悟,然后应用到生活中去。我觉得这就产生了一个大问题。比如,咱们弄个team,搞点项目啥的,最后你的team中总有玩政治的人,他想的不是去提高专业技能,而是如何合纵、连横、设局、做套,最后能够占据优势地位,得到最多利益,而付出最小的努力。
这就是&术&的危害。玩&术&的人不只有诸葛亮,《三国》里面人都在玩,玩的好的,成了一代帝王或谋臣,玩的不好的,死无葬身之地。很恐怖!最后,&术&不再是一种战略选择方法,也不是政治博弈的策略,而成为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成为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经过时间的沉淀,还成立&中国人的优秀文化遗产&,一代传一代。
看《三国》看多了的人,最后都明白,别人玩&术&,你得玩,不玩会死的很惨;别人不玩,你更要玩,那样才能赚得大。所谓在战场上和政治斗争中使用的谋略,最后都被咱们中国人学习并拿到生活中实践,最后的结果是,人人好政治,人人懂策略。这样的结果是,来个&阴谋论&,人们就会用术的方式无限的上纲上线,论证出阴谋论的正确性。来个&博弈论&,人们再度使用&术&的思维,结果博弈论的最优结果是&双赢&,被中国人玩儿成&强者通吃&的结局。不管来啥,只要是你&术&的思维,最后都是一个&你死我活&的结果。
&术&,是一种毒素,是《三国演义》留给我们的,我觉得这是我们这个民族文明中的糟粕。越是精研《三国演义》中&术&的学问,最后就越能走入狭隘的政治中去,然后还将政治泛化,让一切问题成为政治问题,然后以&术&的方式来应对。没有道理,没有战略,没有理想,只有现实利益和生存之道。过去常讲&天不变,道亦不变&,通过三国演义的演绎后,就变成了&天不变,道不变,术亦不变&。
这也是为什么今天我们中国人的生活都全面政治化的重要原因。一个引车卖浆、敲键写码的人都关心国家政治的社会,是一个极端危险的社会,这样的社会是极容易走向革命的。
西方的生活方式中,理念先行,就是&道&在前面;咱们的生活中,&术&先行,就是策略在前面。你什么&道&,咱不懂也不想知道,咱懂的是策略,咱面对的是现实,最后咱玩儿的是人,是政治,扯什么捍卫理念和价值,那是虎皮而已。比如,《勇敢的心》中人家喊&Freedom!&,咱们的《英雄》中,喊的是&天下&。差别就是,人家想的是,政治和战争最后是为了保证个人的生活自由,咱的问题是,如何通过个人的牺牲来达到国家政治的稳定,确立政治秩序。这是相反的。
&术&在中国人的,就有了深厚的土壤。比如某人会跟你说,咱干点啥吧,咱为的是国家和民族以及社会的公正和利益,实际上,你只要进去了,基本上这些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怎么玩别人,怎么整别人,最后怎么能达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要说这些都归《三国演义》的问题,也不客观,比如,还有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的问题。但是《三国演义》却将这种&术&的文化和思维方式深刻地贯彻到了每个中国人的脑子里面,它产生的负面作用是巨大的。把《三国演义》当历史读,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咱们中国人无论何时读三国,都是把他当政治斗争的教材在读。也难怪人家说,中国人,一个是条龙,一群就成虫了。大部分学会&窝里斗&,&耍权术&,&玩阴招&,都是跟《三国演义》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也许少读点《三国演义》,我们的生活会更好。
政治化的社会&&术&&阴谋论&&革命,他们是兄弟,相生相随。大家都读《三国演义》的社会,是一个危险的社会。
因此,我主张,一般不要看,看了也不要把它当做为人处世干事业的指南。最要紧的是,不要把它介绍给小孩儿当启蒙读物。
&&&&&&&&&&&&&&&
发自知乎专栏「」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前一段时间机子里全是三国游戏
三国群英传7,幻想三国志4,轩辕剑5外传:汉之云,无双大蛇
这些差不多只有一半是三国游戏,借题材而已
真正的三国游戏还是三国...
只要派一个武将出城进入城里,那城就是你的了,但是这样很危险,如果在前线的城很快就电脑就死命的进攻,打仗只要武将带兵攻别人的城就可以打仗了
这个光荣公司对历史的重视度有关
赵云在历史上的地位远远达不到所谓五虎将的程度,刘备进位汉中王只册封了4大将,关张马黄,演义中是把赵作为吕和关只后的第3位武神来...
大家还关注您现在的位置: >
读三国演义有感
来源:www. 作者:
时间: 19:37
读了《三国演义》有感600字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第三次翻开了古典文学名着《三国演义》。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以智和勇来依次展开的,但是我认为智永远是胜过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此种例子举不胜数。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有勇却无谋&的。有勇无谋,大敌当前,只能拼死征战。吕布,颜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吕布在白门楼听从谋士的计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门上呢?如果颜良把刘备在河北的事情和关羽说清楚,哪儿至于被义气的关羽所砍呢?古人云:大勇无谋,祸福占其,祸居上,福临下,入阵必中计,死无不目。再谈谈国家,魏,曾经煊赫一时;蜀,曾经功成不居;吴,曾经名震江东。这么来看,从国家就可以反映出国君的性格。曹操,欺压百姓;刘备,爱民如子;孙权,称霸江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要踏踏实实,仔仔细细地走好追求成功过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会不远的。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第三次翻开了古典文学名着《三国演义》。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以智和勇来依次展开的,但是我认为智永远是胜过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此种例子举不胜数。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有勇却无谋&的。有勇无谋,大敌当前,只能拼死征战。吕布,颜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吕布在白门楼听从谋士的计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门上呢?如果颜良把刘备在河北的事情和关羽说清楚,哪儿至于被义气的关羽所砍呢?古人云:大勇无谋,祸福占其,祸居上,福临下,入阵必中计,死无不目。再谈谈国家,魏,曾经煊赫一时;蜀,曾经功成不居;吴,曾经名震江东。这么来看,从国家就可以反映出国君的性格。曹操,欺压百姓;刘备,爱民如子;孙权,称霸江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要踏踏实实,仔仔细细地走好追求成功过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会不远的。 走进三国读了《三国演义》有感600字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流传千古的诗乃是北宋大文豪苏轼的《水调歌头》。回想中国华夏古韵的历史,大多&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似乎感觉到承载着一个朝代的凝重历史车轮滚滚驶来。终于,在元朝明初,一个人&&罗贯中用笔演绎了那段历史,也因此成就了自己。  《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它将历史事实与艺术虚构的手法融为一体,开创了长篇小说一派的先河,在我国小说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品读三国,掩卷凝思,一个个英杰才俊在我脑海中翻腾:一方霸主如曹操、孙权、刘备、袁绍;博学多才的诸葛亮、庞统、徐庶、张昭;骁勇善战的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吕布等等。这些人或奸诈,或忠厚,或暴躁,或机智,形态各异,不胜枚举,他们身上的英雄气概渲染着一代又一代雄健的国民,久久难以消逝。  展开三国风云历史,最值得一提的要数闻名遐迩的&赤壁之战&。精彩的草船借箭突显诸葛军师&上至天文,下至历史&的神才谋略;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赤胆忠心的大将黄盖为保全大局,不惜上演苦肉计,假降曹操,为火烧赤壁告捷打下头阵;还有风流倜傥的大都督周瑜,虽足智多谋、英姿勃发,只可惜心胸狭窄,最后大业未成身先去,活活气死在江东。  《三国演义》能够成为中国四大名着之一,被列入华夏历史文化的瑰宝,除了其在文学上不菲的价值之外,它通篇所诠释的一个&义&字才是令其流芳百世的灵魂所在。&桃园三结义&的兄弟情义,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君臣忠义,义薄云天的关云长&温酒斩华雄&&华容道义释曹操&,各路英雄、各种英才都在&义&中尽抒情怀。&义&作为中国儒家所称颂的古人做人的基本美德之一,在当今越来越注重现实的社会更是难能可贵了。  最后让我们在吟诵这首词的过程中再去回味一下遥远的三国吧。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亦谈三国中的“三绝”读了《三国演义》有感650字
  三国中有着名的&三绝&&&&智绝&&义绝&&奸绝&!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这三位三国人物。  &智绝&非诸葛亮莫属。他可谓才智绝伦,总能神机妙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一不通。一代良相可谓流芳百世。&草船借箭&一文中,虽在之前失了很多箭,但诸葛亮却妙计一施,轻松夺回十余万支箭。在&赤壁之战&之前,刮得一直是西北风,曹操以为自己即将得逞,但诸葛亮得知后不慌不忙,早已算出不久将刮东南风,果不其然,交战当天刮起了东南风。诸葛亮正是凭着他的智慧与遇事的沉着冷静使众人不得不甘拜下风,因而一举夺得&智绝&这一美称。  关羽,可谓武功盖世,而在他身上体现的更为突出的是他的义胆忠心。在《三国演义》里,当关羽得知刘备的去向后,关羽不忘当年誓言,舍去曹操所赐金银,如数返还,并且把金印挂在墙上,随后低调的离开。关羽为了当年与兄弟许下的誓言,能放弃财宝与种种利益,其精神不得不让人由衷赞叹。然而,也正是他的&义&制造出不少麻烦。赤壁之战后,曹操逃命经过华容道,恰是关羽自告奋勇守在这儿,并向诸葛亮答应不会因旧情而放行,可是仅仅是曹操三言两语,就使关羽忆起当年之事,尤是感动,竟一抬手放了曹操。其结果可想而知,若不是刘备求情,恐怕关羽也性命难保了。  &奸绝&必然是曹操了,他胸怀大志,却狡猾多疑,可谓盖世之才,却不护忠义。《三国演义》有一回里,曹操同汉献帝打猎,其实早有预谋。在汉献帝三射鹿而不中时,曹操竟擅自拿来皇帝的金箭,一箭射中,众人看是皇帝的箭,以为皇帝所射,连喊&万岁&,此时,曹操的不忠之心已经一览无余,竟然挡在皇帝面前受众人之拜。如此小人,&奸绝&当之无愧!  三国人物,个性鲜明,人性中的精华值得我们学习,而那些糟粕,我们则应敬而远之,以之来做警钟。我看“忠义”读了《三国演义》有感650字
  今年暑假,我读了中国古代四大名着之一&&《三国演义》,这本书令我如痴如醉,让我百读不厌。  这本书介绍了许多有血有肉的英雄,如: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心胸狭窄的周瑜;谨慎多疑的曹操;求贤若渴的刘备;义薄云天的关羽;武功盖世的吕布&&但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关羽。  关羽一生,只求&忠义&二字。如:华容道义释曹操;为曹操杀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危;过五关斩六将&&可这样的英雄,却这么早死于非命,这都是他心太软造成的。他对刘封存有偏见,才落得被孙权杀害的下场。三国是一个&大鱼吃小鱼&的时代,正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你能帮助他就帮助,两人总比一人好。在华容道放了曹操就是报他的恩,你若不忠义,到你需要帮助时,就无人助你,还是用忠义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吧。关羽的忠义是把双刃剑,帮助他人是他,不过帮多了,就会对不起主公,心里压力会很大,所以心不能太软。关羽有着高强的武艺,天生就是块当将军的料,试问三国纷争的乱世中,将军能心慈手软吗?关羽本是一匹狼,却又有着一副羊的心肠,而那时的天下,是狼的天下,一匹&羊心狼&&独狼&,能在乱世中站稳脚吗?乱世中,人们早已被利欲蒙蔽眼睛,对他太好只是徒劳,在他人急需你时,伸出援助之手,他才会感到温暖。我只想对关羽说:&大丈夫该断则断,心软只能引祸上身。要想和主公打天下,断了情义少心软。关羽,太忠义只会要你命。&关羽忠义的精神值得子子孙孙学习。  而做为一名炎黄子孙,我们应该选择忠义,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像排除万难,为国家效力的钱学森,用年轻生命谱写忠于祖国热爱人民壮歌的黄继光,身为中国人骄傲用自豪的吉鸿昌&&他们用&忠义&充分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与真诚,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心成为大海读了《三国演义》之《诸葛亮三气周瑜》有感1400字
  在《三国演义》中,很多人都喜欢那个上知天文,下通地理,足智多谋而又忠心耿耿的诸葛亮,我也不例外。但是除了诸葛亮之外还有一个人也同样让我记忆深刻,他就是东吴大都督&&周瑜。他和诸葛亮一样,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惜他英年早逝,但他不是死在战场,而是被诸葛亮活活气死了。那样一位英气勃发的英雄人物,留给后人的却是&诸葛亮三气周瑜&这样一个茶余饭后的笑话,而他临死前的那句泣血的责问:&既生瑜,何生亮?&更是让我陷入了沉思&&  在东汉末年,汉灵帝昏庸无能,于是无数的英雄好汉,揭竿而起举行了起义。各路英雄经过厮杀,到了后来,就出现了有名的三国争霸。魏国首领曹操,东吴首领孙权和蜀国首领刘备为了各自称霸天下的梦想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的血战。在史上最有名的&赤壁之战&之后,周瑜因嫉妒诸葛亮的聪明才智想谋害于他,可诸葛亮以自己的智慧不但躲过了周瑜的谋害还气了他三次。周瑜因不能容忍诸葛亮的胜利,最后气急攻心,吐血而亡。  我认为周瑜败给诸葛亮并不是败在才智上,而是败在心胸上,诸葛亮有一颗宽容大度的心,而周瑜却有着一颗自私狭隘的心。我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一颗宽容的心能容下整个大海&,这句话正好与周瑜的脾气相反。假如三国再度重演,周瑜是否能逃过死神的掌控呢?我认为,他不能。因为他的心里不能容忍下一个比他更聪明的人,他的心胸似乎只有短短的一厘米那么宽。在&赤壁战&之后,周瑜首先破坏了孙刘抗曹联盟,诸葛亮为了保住联盟,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设计谋气周瑜。周瑜他不但没有从诸葛亮的忍让中学会反思,反而因接受不了惨不忍睹的败局一心想除诸葛亮而后快。心胸如此狭隘的人永远不能成大业,是周瑜自己害了自己。虽然我不知道其他人是怎么样的看法,但在我看来,周瑜的死纯属是他自己亲手造成的。  当然在这个世上如诸葛亮般心里能容下整个大海的人不多,甚至屈指可数。而像周瑜一样自私的人却几乎占据了半个星球。在我们的生活里,有时稍微一注意,就可以看见那些心胸狭隘的人的自私。在我8岁时,我就清晰地看清楚了一个与我同龄人的自私与贪婪。那天,外婆带着我去一位朋友家喝喜酒。那个朋友的家很大很漂亮,但住在里面的一个小女孩却有着一颗自私贪婪的心。我来到她的房间,看见了满地的玩具,便拉着她一起玩。谁知道她用力地甩开了我的手,将玩具收拾起来,放进了一个大盒子里,上了锁。我被她赶出了房间,郁闷地来到了客厅。我惊喜地发现,在茶几上摆着一个漂亮的布娃娃,我二话不说就玩了起来。正当我玩得高兴时,突然,我不知被谁扇了一巴掌,脸上感到热乎乎的。我抬起头,看见的是她生气的脸,我哭着跑开了。外婆见了,急忙给了我一个小火车,我不再哭了,高兴地拿着火车摆弄。她又走到了我的身边,我胆怯地望着她,可她却一把抢走了我的玩具,在一旁玩了起来,我向她要也不还我。我生气极了,因为那是我的东西,她既然不给我她的玩具,凭什么她能轻而易举地拿走属于别人的东西。我终于忍耐不住了,还了她刚才那一巴掌,在她愣在那里时,我的视线穿进了她的心,她的心很窄很窄,窄得连一只小小的蚂蚁也难以通过。她满脸惊讶,身体颤抖着,嘴唇中似乎有说不尽的话语。我转过身,离开了。客厅里只留下她一个人,她的哭泣声回荡在大大的客厅里,而我脑中盘旋的却是她那颗自私贪婪的心的样子。  古人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海能让柔弱的水流变得强大形成巨浪吞噬船只,侵蚀岩壁,就在于它的&容&。而我们想从柔弱的&水。流&变成强大的&大海&,我们就必须学会大海的宽容,心胸如海&&这就是成为胜者的武器。  虹桥路小学五生活中的三国读了《三国演义》有感600字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婉转着悠扬的旋律,视线又移到了战火纷飞的当年,三足鼎立,刀光剑影。烽火连天。在这明争暗斗,分分合合之中,总有一段意味深长的故事,值得我们深思、留恋。其实,这难以忘怀的历史,融会贯通进生活,你会发现它格外发人深省,格外耀眼。  《三国演义》讲述的是汉朝末年,曹操以权谋私,&挟天子以令诸侯&,野心勃勃、手握重兵的袁绍&独占鳌头&,于是天下雄才辈出,百花争艳,成群雄割据的形势。后天下英豪平定四分五裂的中原,三国先主脱颖而出,三分天下,势均力敌。分久必合,魏国一统江山,一枝独秀,三国归晋。  再回首&煮酒论英雄&,江山代有才人出,不可否认,三国英豪不论是逐鹿中原、大气磅礴;还是神机妙算、料事如神;或是空有一身武艺与才干,没有遇到意气相投的&伯乐&而悔恨终生,他们都值得我们怀念与尊敬。融入生活,最令我念念不忘、昼思夜想的还是粗中有细、大智若愚的张飞。记得一次行军,大哥刘备决定让张飞带兵出征。出发前,大哥、二哥再三嘱咐张飞切记不能饮酒。他也就信誓旦旦地做了保证。在与敌人剑拔弩张之时,张飞整天忧心忡忡。怎样才能既歼灭敌人又减少自己的损失呢?坐立不安之时,他想起自己保证过不再饮酒。顿时灵光一闪,便要手下准备一壶水,装在酒罐里,将计就计,假戏真做。营内的密探立即将张飞&醉里挑灯看剑&的假消息汇报给敌人。敌军统领仰天大笑,对张飞掉以轻心,做好了活捉张飞的准备。谁知他们已被张飞&请君入瓮&,张飞从而大获全胜。  其实生活中每一件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当你走入了死胡同,想想张飞,不去与一触即发的危险硬碰硬,处变不惊,学会从容不迫地变通,试着走另一条路,或许那里就通往胜利,通往荣耀。  生活就像这名垂青史的三国,点点滴滴都值得我们去品味。让我们用心琢磨,去学、去看、去感受,读懂生活中的三国。  江苏省赣榆县实验小学六读了《三国演义》有感1400字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第三次翻开了古典文学名着《三国演义》。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以智和勇来依次展开的,但是我认为智永远是胜过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此种例子举不胜数。  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划谋,勇不当敌,文不拿笔,武不动枪&的。像汉室刘蝉,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心甘情愿的把蜀国献出,最后竟然上演了让天下人(笑逐言开)耻笑的事情,乐不思蜀。谁会想到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能做出这样的时移俗易的事情来呢?  有勇无谋,大敌当前,只能拼死征战。吕布,颜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吕布在白门楼听从谋士的计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门上呢?如果颜良把刘备在河北的事情和关羽说清楚,哪儿至于被义气的关羽所砍呢?古人云:大勇无谋,祸福占其,祸居上,福临下,入阵必中计,死无不目。  再谈谈国家,魏,曾经煊赫一时;蜀,曾经功成不居;吴,曾经名震江东。这么来看,从国家就可以反映出国君的性格。曹操,欺压百姓;刘备,爱民如子;孙权,称霸江东。  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经过一番刻苦的努力,终于当上了水军大都督,总统水兵。不过他太过于嫉妒,死时年尽二十六岁。  从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要踏踏实实,仔仔细细(的)地走好追求成功过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会不远的。当我们羡慕地看着别人成功时,往往忽略了他在成功的道路上付出的艰辛。六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在烽火连天的世界里,却引发一个又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那正是在罗贯中笔下的着作D《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内容丰富,成语众多,虽然看起来比较麻烦,但是能让我们真正领会作者的艺术才华。  在这本书里面我最喜欢的是被评为&治世之能人,乱世之奸雄&的曹操以及才华横溢的诸葛亮。  曹操是一位纵横捭阖的政治家。曹操参与的大小战役有许多。如破黄巾,斩刘辟、黄邵,攻下邳,绞吕布。特别是官渡之战,曹操以&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的情况战胜&众十余万&的袁绍。他的胜利是侥幸吗?不,绝不是!这说明了曹操过人的军事才能。有人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卑鄙。但我不这样认为。曹操处在一个群雄角逐的年代,英雄们四处割据,四处扩张,在这样一个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年代,&挟天子以令诸侯&正说明了曹操有高超的政治手段。  我想,若无诸葛亮,刘备根本就不可能建立起蜀国,诸葛亮的才华可谓是深不可测。他考虑周到,而且不讲私情。他最喜欢用火攻。想当初,诸葛亮的隆中对,巧借东风,写出师表,六出祁山,七擒孟获,智退司马懿无不体现了诸葛亮的机智才华。就连他死了的时候也机关算尽。正是因为如此,我深深的敬佩这一位先生。《三国演义》600字
  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中国四大名着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着。《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本篇小说主要从黄巾起义,终于到了西晋统一,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三国时期尖锐复杂的统治军事斗争。书中用大量篇幅描写了几次大战役,如袁,曹官渡之战,魏,蜀,吴赤壁之战。每次战役各有特色。作者成功的塑造了一些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生动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国演义》里有好多好多的英雄:刘备,关羽,张飞,曹操,诸葛亮。其中,我最喜欢里面的诸葛亮。他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他神机妙算、足智多谋,《三国演义》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智慧的化身,也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人称&卧龙先生&。他治国治军的才能与兼虚谨慎、济汇爱民的品格为后世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辅佐,他向刘备提出了&联吴抗曹,据有荆益,三分天下&的隆中对策。他为报答刘备三顾茅庐之思,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后病逝于五义原。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  其次是我最佩服的人,他就是关羽,字云长,全称关云长,他是刘备的结拜兄弟,英勇善战,他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是军中猛虎,他手持青龙偃月刀,可谓是血性男儿,铁血精英,义字当头啊!关羽对刘备忠心无二。即使曹操给了他很多的好处,但他只认兄弟情义,坚决要回去。  从这本名着的时候我还收集了许多歇后语: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关公赴会--单刀直入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董卓进京&&来者不善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阿斗的江山--白送&。  我要学习诸葛亮的忠心耿耿,关羽的英勇忠义,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鲁肃的思度宏远,孙权的名事理、辨忠奸&&做一个正直的人。  《三国演义》真是一本好书。读了《三国演义》有感800字
  欢迎来到我思想中的三国世界。《三国演义》这本名书不用我说,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吧!这本书中的人物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如:张飞,他虽然武艺高强,但是有勇无谋。但能让许多能人贤士辅佐的人却只有他们:曹操、刘备、孙权。  他们三人有一个相同的特点:看重人才。  关羽为保护刘备的夫人而假装向曹操投降,曹操为留关羽为己所用而用金钱美女诱惑他。曹操知道关羽这人有情有义、这对他没有用,但他也要试一试。在关羽离开曹操而要返回刘备身边时,曹操并没有下令让人追杀关羽。曹操知道即使留不下他,也不能去杀他。其一,关羽是人才,曹操很欣赏他,也希望有像关羽这样的人为自己办事;其二,曹操想借&留关羽&这事来告诉能人之士&他的求贤若渴,和他怎样对待能人之士。  刘备的求贤之事,最着名的就是我们常听到的&三顾茅庐&。诸葛亮为看看刘备是否诚心请他出山才多次为难刘备,刘备下定决心要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出山不仅是因为刘备的诚心,而且是因为刘备仁德、礼贤下士、为人谦和。  孙权善于任用贤人,如:吕蒙,孙权知道吕蒙在沙场上屡建奇功、有用武之地,孙权知道吕蒙的才能不仅如此,倘若让他读书,他一定能充分发挥他的才能。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好好读书&,果然,吕蒙的知识、见解有所提升,在沙场上善于用兵。  如果要我来评价他们三人谁最好谁最坏?就我个人而言,曹操、刘备、孙权他们三人中&&没有最好、也没有最坏。倘若他们不在战争时代,他们可能会保卫国家。但他们偏偏在战争时代,曹操为了实现他的抱负而发动了战争;刘备为了维护汉朝的统治而建立了军队;孙权为了保护父兄留下来的祖业而训练军队、不受侵略。  之后,他们三人先后建立属于自己的帝国。但是,他们建立的帝国最后成司马家族的江山。曹操、刘备、孙权他们三人都意识到&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但他们的后代子孙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魏国的最后一代君主魏元帝曹奂手中无实权,由司马炎控制;蜀国的最后一代君主孝怀皇帝后主刘禅,刘备死后,刘禅依靠诸葛亮帮他处理朝政,诸葛亮等贤臣死后,他昏庸无道、贪图享乐、不理朝政,宦官黄皓乘机取宠弄权、结党营私、朝政日非,魏国分三路进攻,最终蜀国灭亡;吴国的最后一代君主吴末帝孙皓,孙皓初立时,下令抚恤人民、开仓振贫、一时被誉为令主,但是,孙皓很快变得粗暴骄盈、暴虐治国、又好酒色,从而导致民心丧尽,西晋伐吴,吴国无力抵挡、最终吴国灭亡。六《三国演义》新编400字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有三大国度分别为&狼国&&猩国&和&狮虎国&(因为在那个时代狮子和老虎都很少所以它们两国联合在一起叫。狮虎国。)一天我正在家里看电视,突然,一只狼出现在我身边让我去协助它们完成三国统一。我迫不及待的和那只狼来到了它们的世界里。在它们的世界里狼可以变成狼人,猩猩可以变成猿人,狮子和老虎可以变成狮。虎人。那只狼带我见了他们的大王。WOW那只狼青面獠牙坐在椅子上头上带着一个金灿灿的皇冠。对我说:&你可算来了我们马上就要K。O。了。&那只狼王被把我封为丞相,我高兴的不得了。就在这时,猩国来挑战来了,狼国急忙聚齐50万大军来迎敌。猩国万箭齐发狼国只好都趴在地上。我便献计,连夜画了投石车图样让他们连夜赶至。第二天,他们又来挑战我让狼王在城门口有投石车攻击他们,狼王便让手下按照我的吩咐去做。一会的功夫猩国200万大军已经寥寥无几了。我又领着100万狼人灭掉了猩国。我又做了500诸葛连弩带着500精英狼骑,100万炮灰和30万辆投石车来攻打狮虎国。我让投石车在城外投石,我便悄悄领着那500狼骑偷渡到城里面我与那500狼骑大开杀戒,苦战了一天一夜,终于杀光了狮虎国的军队,帮助狼王统一了三国。我也被送回了现代。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www.,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
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志13文化有什么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