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日本侵占台湾的历史什么开始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读音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意思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读音
Dìèr Cì Shìjiè Dàzhàn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解释
1939-1945年法西斯国家德国、意大利、日本发动的世界规模的战争。这次战争从1931年日本侵占我国东北起开始酝酿,到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而正式爆发。由于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和中、苏、美、英、法等国结成反法西斯联盟,最后取得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展阅读
第二次世界大战 -
日期:日或日 - 日 地点:欧非战场、亚洲战场
结果:同盟国胜利。美国与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出现,造成了冷战。
1939年10月份的欧洲,波兰遭受两面夹击,遭到了覆亡的命运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日凌晨,波德战争爆发,德国军队利用夜幕的掩护,在2300多架飞机的支援下,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波德战争和在远东的中国抗日战争的打响,意味着一场世界性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当航空兵和装甲部队结合起来时,全世界第一次领教了「闪电战」是怎么回事。9月3日,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宣战,虽然英国和法国之前已经保证会确保波兰的安全,但是波兰的抗战并没有得到英法两国任何有效的军事支持,而是实行所谓的「静坐战」,企图祸水东引(「东」指的是苏联)。波兰军队奋力抵抗,但最终波兰的军队还是被装备精良的德军击溃。9月6日,波兰政府逃离华沙。9月17日,华沙保卫战开始,几乎在同一天,根据之前苏德关于波兰瓜分协议,苏联红军占领波兰东部。9月27日,德军占领华沙,波兰在复国20年后,又一次消失了。
虽然东线战事形势千变万化,可是西线的法德边界却毫无动静,英法等国违背了自己许下的如果德国胆敢入侵波兰,英法联军将直捣鲁尔谷地的诺言,虽然屯重兵於国门,却躲在钢筋水泥的工事后面,眼睁睁地看着一个唐·吉诃德式的小国抵抗着强大邻国的侵略,取而代之的只是在外交上予以形式上的谴责而已。从日战争爆发开始,直到日,德国才和英法爆发正式冲突,这段和平的时期被德国人叫作静坐战(Sitzkrieg),西方则称为假战(Phoney War)。希特勒在占领波兰后,对西方的绥靖一语道破:对於这种结局,波兰人应该感谢他们的英法朋友。&
第二次世界大战 -
战争初期的苏联和东方战线:欧洲大战开始后,斯大林认为德国迟早要进攻苏联,就开始着手建立防范德国的「东方战线」,这条战线从波罗的海一直延伸到黑海,并企图通过扩大苏联西部疆域加强防御德国侵略。
日,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秘密条款,苏联和德国一起合谋瓜分了波兰;9月28日,苏军开进了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1940年8月初将这三国强行并入苏联。日苏联进攻芬兰,爆发了苏芬战争;日,苏联出兵进驻罗马尼亚管辖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地区。
至此,苏联已将其国界向西推移300~400公里,获取了邻国大约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2300万人口。这些领土在苏联战后以合法的名义占领,直到冷战结束后,一些国家才获得独立。
东方战线并未得到苏联预期防御德国进攻的作用,却因为其大国沙文主义的充分暴露而遭受到各国的谴责,苏联也被英法控制的国际联盟除名,并将利益受到损害的芬兰、罗马尼亚等国家更快地推向了轴心国阵营。苏联的这种作为,加上苏联当时的国内肃反运动,都严重损害了苏联的声誉和共产党在国际社会中的声望。&&
斯堪的纳维亚战役:日,芬兰遭到苏联的袭击,苏芬战争(也叫冬季战争)爆发。芬兰的抗苏战争赢得了当时国际社会的广泛的同情,瑞典、美国等国家的志愿者纷纷组织志愿军奔赴芬兰对苏作战,英法也计划组织远征军,准备借道挪威、瑞典开赴芬兰。但当时芬兰也是相当孤立的,瑞典政府保持中立,德国甚至由于策略原因而只得站在苏联一边,英法的动作迟缓,远征军则更是遥遥无期。1940年3月,芬军在损失了20%的部队后终於放弃了曼尼海姆防线。最后,它的独立才是第一位的。经过3个月的苦战与惨重损失,苏联在芬兰同意割让10%的领土后放弃了侵略目标。芬兰人丧失了比在战场上所失去的更多领土,且其独立仍然受到苏联的严重威胁,这最终导致了持续战争的爆发。苏军在这次战争中表现出的极低的战术素质,这坚定了德国进攻苏联的想法。
日德国展开威塞尔演习(Weserubung)计划,进攻丹麦和挪威。德国人声称这是为了防止英法首先占领挪威这个原本中立的国家,从而切断德国从瑞典进口矿产的道路。英国海军成功地封锁了挪威港口,并且在挪威登陆。但是德军撤退到挪威腹部山地并据此坚守。英国军队无法肃清德军,於是在破坏了挪威港口设施后撤退,挪威政府随后向德国投降,令瑞典和芬兰与西方国家的联系被切断。由此,德国向中立的瑞典施压,要求允许德国的军用物资与士兵过道瑞典。
第二次世界大战 -
日,德军决定采用改良过的希里芬计划( 亦称为曼斯坦计画 )分为A、B、C三个集团军绕过马奇诺防线侵略了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和法国,静坐战 (Sitzkrieg) 结束。
第一阶段作战:当法国统帅部迷恋在马其诺防线不可攻陷的神话里时,5月13日德国A集团军通过法国防守力量薄弱的阿登森林(Ardennes)进入法国,盟军在阿登山地因为德军的奇袭完全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德国人的两个坦克师在高射炮的掩护下强渡缪斯河,5月13日攻陷了法国南部战略要地色当,而同一时期德国B集团军也使用闪击战的方式入侵荷兰、比利时,来吸引跟牵制位於比利时平原一带的英法盟军主力部队,使A集团军得以更加顺利的从法国北部附近通过英法盟军主力部队之侧翼,来构成曼斯坦计画中的大包围网。到5月19日7个德军装甲师已经抵达离英吉利海峡只有50英里处。5月24日,德国装甲部队已经望见法国的北部港口敦刻尔克,但却在这时接到停止前进的命令。这个命令被证明是德军的致命失误,被包围的盟军立即开始执行「发电机计划」,即敦刻尔克大撤退。850艘各种类型、动力引擎、大小的船只舰队大量跨海集中到敦克尔刻,5月27日开始撤走了第一批士兵,到6月4日时已经有超过33万人成功逃脱,其中23万是英国远征军。这次的撤退虽为英国保留了元气,避免了全军覆没的悲剧,但也丧失了大量的物资和武器装备,士气亦一度跌落至低荡。
第二阶段作战:日,德军开始正式全面入侵法国本土,由於先前在低地国地区丧失了大部分的军事力量, 所以德国的装甲部队纷纷进行一场竞速比赛,很快的就深入了法国中央,6月17日,首都巴黎被攻占,6月25日,为了羞辱法国人,希特勒选择在贡比涅地区一个当年一次大战德国投降签订降约时的同一节火车车厢内签署与法国的停战条约。根据此项条款 ,法国中部和北部三分之二的领土疆域由德国武装部队来进行实质占领, 而南部地区则成立由贝当执政的附庸政权 : 维希政府。
德军势如破竹,在六月下旬打败了法国,令英国孤军作战从德国展开西线进攻到法国败降只经历了6个星期,闪电战的威力让法国体会到了亡国的耻辱。法国的战败令英国必须独自面对德国。
占领法国后德国空军就在法国北部集中,准备可能的登陆战(海狮计划,Unternehmen Seel?we)。德国决定首先进行空战消灭英国皇家空军,这即不列颠战役。但事实上很多人认为登陆战根本就不切实际,因为即使德国空军能够将皇家空军赶出南英格兰,剩余的英国空中力量仍有可能在英格兰中北部对德国登陆造成威胁,德国的登陆部队很有可能被英国海空力量切断,然后逐个消灭。
但是德国人似乎没有意识到这点,他们在8月5日发动了鹰计划,即对英国的大规模空中打击,从而为陆军登陆扫除障碍。在战役的高峰,8月24日到9月6日德军每天平均出动1000多架飞机,凭藉着数量上的优势与已经十分疲劳的皇家空军飞行员作战,虽然英国拥有先进的雷达技术,他们还是损失了四分之一的空军飞行员。 德国却在关键时刻决定改变战略。他们开始对英国的主要城市狂轰烂炸,希望能够摧毁敌人的信心,令敌人迅速投降。这为英国的飞行员提供了喘息的机会。但轰炸也对英国造成了严重影响,几乎所有的英国工业重镇遭到袭击,伦敦更是从9月7日到11月3日连续57个夜晚遭受轰炸,其他受袭击的城市还包括工业城市考文垂和伯明翰,以及一些港口和海军基地等。当时在欧洲大陆没有大的地面冲突,因此空战成了主要的战事。英国空军也不时在夜间轰炸欧洲大陆。8月25日晚上皇家空军第一次对柏林进行了轰炸。不列颠战役的最终结果是,希特勒在9月17日下令「无限期推延」海狮计划,德国登陆英国的企图宣告失败。另一个令希特勒取消海狮计划的主要原因,他已将战略目标由西欧转向了曾经是盟友的苏联。
巴尔干半岛:日,欧洲战争全面爆发之前,欧洲的另一个法西斯国家意大利就开始了对阿尔巴尼亚侵略,随后又在日进攻希腊,可是意大利不但未能占领希腊,希腊人反而在日进入了阿尔巴尼亚。但这时德国开始介入战事。日德军开始与希腊人作战,同时还攻击了南斯拉夫。英国人虽然支援希腊,最后还是无法取胜,纳粹德国的军队在4月27日进入雅典。之后德国又开始发动对克里特岛的攻击,6月1日克里特战役结束,德国伞兵成功从英国人手中夺取了该岛。但是这次行动对德国来说也不太顺利,之后德国再也没有使用伞兵攻击。英国和希腊的最后几支武装力量在6月1日撤退到埃及。在巴尔干落入纳粹手中之后,希特勒终於可以无顾虑地发动对苏联的袭击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 -
德军巴巴罗萨计划进攻图日,德国集结前所未有的巨大兵力,包括其仆从国在内的190个师,3712辆坦克,7184门火炮,60万辆运输车和4950架飞机,共计五百五十万人,发动对苏联的突然袭击,该军事行动代号为巴巴罗萨,苏德战争开始了。苏联将这场战争称为伟大的卫国战争也叫苏联卫国战争。
而除了德国以外,意大利、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的部队在希特勒的要求下也对苏联发动袭击。另一个参与进攻苏联的国家是芬兰,由於苏联在建立所谓东方战线的时候侵略芬兰,并割占了芬兰的部分土地,所以芬兰在日宣布将攻击苏联,以取回其在两年前的冬季战争中所丧失的土地。芬兰在战争初期夺回被苏联割占的土地后就停止了进攻。另外芬军亦参与了对列宁格勒的包围。这场被称为继续战争的冲突持续到1944年。在战事的最初几个星期对苏联红军而言无疑是一场灾难。由於斯大林对德国发动战争的时间和进攻方向估计的严重错误,加上许多红军将领在斯大林发动的肃反行动中丧生或者被流放而严重削弱了苏军的作战和指挥能力,苏联对德国发动的闪电战猝不及防,导致战争初期苏军损失惨重,战争前苏联着手建立的「东方战线」被德军坦克一碾而过,进而丧失了大片国土,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和乌克兰首府基辅等大城市相继被德国占领,苏联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今天的圣彼得堡)也被包围,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值得一提的是1941年的基辅保卫战,苏军西南方面军在基辅被大规模围歼,苏军仅被俘人数就达60万人之巨,这一战役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包围歼灭战,此战导致苏联西南防线的溃退。
虽然一开始德国人打得极其顺利,但巴巴罗萨计划本身就存在着重大的漏洞,其中最严重的缺陷是其后勤补给。苏联广袤的土地意味着如果德军行动过快,后勤补给将无法及时跟上。所以尽管1941年11月初,克里姆林宫已遥遥在望,苏联政府和外国使馆已迁往莫斯科以东800公里的古比雪夫(今萨马拉),但11月7日斯大林依然如往年一样在红场进行十月革命节阅兵,受阅部队(包括由远东及西伯利亚军区调来的部队)刚刚接受完检阅即被投入战场,到日德国人的攻势被遏止时,他们的后勤补给线已经达到极限,再加上战线后方苏联游击队的不断破坏,前线部队的进攻已经难以维继,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就此粉碎。巴巴罗萨计划最初制订时认为苏联红军会在冬天来临之前就崩溃,但真实情况是苏联部队始终能够组织有效抵抗。这一错误的估计严重影响了德国人的计划。另外,苏联人在撤退时采取了焦土政策,他们坚壁清野,令德国人的后勤问题更为突出。当冬天来临时,大量德国士兵因苏联严寒的冬天和苏联的反攻而死亡。 虽然德军最后不得不因供应短缺与寒冷的冬天而停止进攻计划,但他们还是占领了大片苏联西部领土,而苏联直到1944年末才完全收复失地。苏德战场是二战时期最主要的陆上战场,也是二战中决定胜负的主战场之一,德军80%的陆军力量在苏德战场上被歼灭。苏联为抵抗德国的侵略付出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当然苏联并非是在孤军奋战,同盟国为了支援苏联的反法西斯战争,冒着极大的风险向苏联提供包括飞机,战车,步枪,军服到各种原料等大量战略物资;但更主要的是苏联军民的艰苦战斗。此外,苏联几乎未参与重大海战,直到战争末期才正式对日本宣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
蒙哥马利元帅在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役开始於1940年,当时小股英国军队击溃了来自利比亚的意大利军队的袭击。
随着由沙漠之孤埃尔温·隆美尔(Erwin Rommel)率领的德国部队的到来,战事在1941年的阿莱曼达到高潮。日至7月27日,第一次阿莱曼战役爆发。德国人成功占领了阿莱曼,这是在亚历山大港和苏伊士运河之前最后一个战略地点。然而,就像在苏联一样,德国人的后勤供应跟不上,让英军有机会阻挡他们进攻。
10月23日到11月3日是第二次阿莱曼战役,这次是英国人采取了主动。因为德意联军占领了阿拉曼就可能直接侵占整个埃及,继而威胁苏伊士运河和中东,切断英国与印度等海外殖民地的联系。英军必须设法阻止德意军队的进攻。10月23日夜,英军1000多门大炮齐发,向德意军队发动强攻。一个多星期后,十万多德意军队损失过半,防线崩溃,被迫西逃。隆美尔一路撤退到了突尼斯。
日,英美军队在「火炬行动」中登陆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当地维希法国的部队几乎没有任何抵抗。最终德意部队遭到来自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部队的夹击。从东西两个方向同时进攻的盟军部队在日将德意部队完全赶出非洲。在北非战场上,25万轴心国士兵被俘虏。&&
盟军进攻意大利:盟军占领北非后,利用其优势进入欧洲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日,盟军最先攻击了意大利的西西里岛。这令墨索里尼丧失了党内同仁的支持。日,一向是墨索里尼的橡皮图章的法西斯党最高委员会通过决议要求恢复君主立宪制,并把军队的指挥权交给国王。当天晚上墨索里尼被国王召见,到达皇宫后立即被逮捕并撤除所有职务,随后软禁在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别墅。他的继任人彼得罗·巴多格利奥元帅(General Pietro Badglio)在日与盟军达成停火协议。 与此同时,由乔治·巴顿将军率领的美国第七集团军以及由伯纳德·劳·蒙哥马利将军率领的英国第八集团军成功会师,完成了对西西里的占领。德国人在得知墨索里尼垮台后立即出兵意大利并在北部地区建立了强有力的防线。日,盟军部队登陆意大利本土,美军从萨勒诺(Salerno)登陆,英军则在塔兰托(Taranto)登陆。
由奥托·斯科尔兹内率领的一个德国特种部队救出了墨索里尼,并安插他为意大利社会共和国的领袖。意大利社会共和国是一个位於北意大利纳粹占领区的伪政府。墨索里尼在日盟军会师米兰期间被捕,并被逮捕他的游击队处死。尽管德国控制了意大利北部地区,盟军还是在日 (诺曼第登陆两天前) 进入罗马。日,英军开始对德国的防线发起攻击,直到日,即德国投降以及墨索里尼被捕两天后。
夏尔·戴高乐将军盟军的大陆反攻:与罗马沦陷同时发生的是对法国的进攻。日盟军在诺曼第登陆,盟军与德军进行了两个多月的激烈交战,然后美军、英军与加拿大军队逐渐取得优势,德军则渐渐衰弱。最后致命的一击是十分冒险的行动,由巴顿领导的美军突破了德军的防线,而原本在诺曼第作战的德军则被困在包围圈中。德军再无力阻挡盟军的进攻,盟军顺势直达德法边界,
盟军也开始对德国城市进行猛烈的轰炸,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与物质破坏。而在国内,希特勒逃过了多次暗杀行动,包括发生在日最严重的一次政变企图。这场由克劳斯·冯·施道芬堡(Claus von Stauffenberg)策划、阿尔弗雷德·台尔普(Alfred Delp)等人参与的计划原本准备用炸弹谋杀希特勒,但是过程中一些未预料到的因素导致预谋失败。希特勒只受了轻伤。
日盟军又发动「龙骑兵行动」(Operation Dragoon),从法国南部发起攻击。到9月,三组盟军部队已经抵达德国边境,很多乐观估计认为战争在1944年年终就可结束。
为了实现该目标,盟军发动了「市场花园行动」(Operation Market Garden,日至24日),试图解放荷兰北部地区并进入德国,但是德军的力量比情报中显示要强得多,英国第一空降师几乎全军覆没。
1944年寒冷的冬天以及盟军所遇到的困境令西线战事处於僵局。美军在赫尔根森林战役(日至日)中试图消耗敌人的实力,因为只要德国人还守着这片森林,盟军就无法快速推进。日德军发动了一次反攻,在阿登攻击初期德军成功地包围了一些美军部队,但是盟军最后还是成功地击退德军。
盟军的最后障碍是莱茵河。由於德军的失误,盟军在1945年4月渡过莱茵河,通向德国心脏的大门就此打开。
第二次世界大战 -
日,美国与苏联的部队在易北河会师,将德国划为两半。由苏联红军发起了进攻柏林的战役。希特勒坚决抗拒,宣称誓死保卫柏林,攻克柏林的战斗惨烈开打,苏军在柏林战役中共歼灭德军48万人,自身也付出了30万人的伤亡代价。日,当一切都即将结束时,希特勒在自己的碉堡中与自己的长期情人或新婚妻子爱娃·勃劳恩(Eva Braun)一起自杀。希特勒在遗嘱中任命卡尔·邓尼茨(Karl Donitz)海军元帅为他的继承人,约瑟夫·戈培尔为德国总理。但是戈培尔也在5月1日与家人一起自杀,而只剩下邓尼茨与盟军谈判投降问题。投降文件在5月7日由阿尔弗雷德·约德尔将军(General Alfred Jodl)签字,根据苏联方面的要求,上述情况只能视为投降仪式的预演,正式的投降文件於次日(5月8日)在柏林由苏联的朱可夫元帅主持签署,凯特尔元帅代表德国最高统帅部在文件上签字,该文件於5月9日零时生效,由於时差关系,美英盟军将5月8日称为V-E Day(欧战胜利日)。邓尼茨在日被捕,前第三帝国的领土则被盟军划分为苏联控制的东德与由英国、法国和美国控制的西德。6月24日苏联在莫斯科举行战胜纳粹德国阅兵式,数百面纳粹军旗被苏联士兵抛到列宁墓斯大林脚下。
战争结束后,盟军也发现了多个纳粹集中营,据估计纳粹利用这些集中营囚禁与谋害了大约1200万人,其中受害最重的是欧洲的犹太人,根据纽伦堡审判时的证词,大约有一半的犹太人死於纳粹魔掌之中。除此之外吉普赛人、斯拉夫人、天主教徒、同性恋、残疾人等也遭到残酷迫害与毁灭。在所有的集中营中最着名的是奥斯维辛集中营(Auschwitz),大约有200万人死在这里。虽然在战争期间盟军对纳粹大屠杀的行为所知并不多,这种残酷的行为已经成为二战历史中最重要的一段记录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 -
中国战事之爆发:
二战中国战场在日日本华北驻屯军发动卢沟桥事变时就已经全面展开,比欧洲爆发全面战争早了两年多。事实上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和日本已经分别在中国东北、上海、华北附近爆发过军事冲突,因此有学者认为中日之间的战争在那时就已经开始。但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军力仍然被蒋介石调用去从事「剿共」行动。剿灭共产党的行动在1936年西安事变之后才停止,而中日两国政府间的正式战争状态则在七七事变之后才得以明确。
从1937年到1941年,二战亚洲战场的绝大部分战役发生在中国。日军从华北和上海两个方向向中国腹地发起猛烈攻击,并宣称能「三月亡华」。中国政府组织力量进行顽强的抵抗。在淞沪会战苦战3个月后,1937年12月中国政府的首都南京失守。为了报复中国政府的强力抵抗,和企图通过野蛮手段恫吓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日军在南京以及周边地区组织了大规模的屠杀行动,其中南京大屠杀尤为惨烈,据中国政府官方资料,有30多万人在这次事件中被日军杀害,如果包括从上海到南京一线及其周边地区的话,受害人数更高达上百万。 中国国民政府在撤离南京后,先迁到武汉,然后又退守重庆。在这一过程中,国民政府 继续组织力量反抗,在徐州、河南、江西、湖北、安徽、广州组织过大规模战役。1938年秋,日军虽然占领了中国东部的大片领土(以占领广州、武汉为标志),但是面对国民政府的抵抗,和占领区内人民的自发抵抗,日本已经感觉无力发动进一步的进攻,於是战争进入僵持状态。在战争之初,中国基本上独自与日本作战。英国参与了日军对中国的封锁。美国也未向中国进行任何援助,相反的,不断将&
中途岛海战与跳岛作战此时日军主要目标为夏威夷群岛及澳大利亚,以阻止盟军利用来作为反攻跳板。4月的空袭东京(Doolittle Raid,杜立德空袭)虽然很大程度上是象征性的,却鼓舞了士气;而美国海军在珊瑚海海战(Battle of the Coral Sea)虽失利,却依然挫败了日军进攻莫尔斯比港(Port Moresby)的企图。日军为了避免本土遭受攻击,决定于6月
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动中途岛海战(Battle of Midway),以求歼灭美国太平洋舰队;在这场实力相近的战役中,日本海军因为动作较缓,惨遭四艘航母被毁的决定性打击。中途岛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澳大利亚军队在新几内亚成功地守住了莫尔斯比港,8月日本地面部队在米尔恩湾战役(Battle of Milne Bay)中遭到挫败。同时美国和日本抢占瓜达尔卡纳尔岛(Guadalcanal)。在之后的6个月双方部队发生激烈战斗,最终美国取得了胜利。至此日本不得不开始打一场防御战,盟军变被动为主动。日本海军被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拖累,从此便再也无法恢复元气。日军在其他战场上也丧失了优势,美国开始积极为麦克阿瑟在新几内亚的陆地推进以及尼米兹的太平洋岛屿战争铺平道路。
1944年盟军在一系列越岛登陆作战中,突破了日军在太平洋的内防御圈,日本海军遭到重创,随后盟军发起进攻菲律宾的登陆战役,在莱特湾海战中击溃了残余的日本舰队。盟军在西太平洋获得空中和海上的压倒性优势。在中国战区,日军被拖入了旷日持久的消耗战的泥潭。中华民国国军将领薛岳对攻入长沙的日军采取天炉战法,引诱入长沙,再左右包夹。这缔造了三次长沙会战胜利,大大鼓舞了中国军民的士气。中国共产党在发动了“百团大战”之后,利用游击战术不断的打击日军的后方补给线。 日军为了封锁滇缅公路以封锁中国对外补给,于1942年攻击缅甸英军。国军以史迪威为指挥,杜聿明、孙立人等人率远征军入缅援英。但由于盟军缺乏统一指挥,加上忽略地形险恶及轻敌,最后被日军各各击破。缅甸最后被日本占领,盟军分别撤至印度与云南,滇缅公路中断。1943年10月中英盟军发动滇西缅北战役,于1945年1月收复缅北,并建立中印公路恢复补给。此期间以驼峰航线代替,但效力不大。
在滇缅战争期间日本发动“一号作战”,先击败防御河南的汤恩伯;再率军采取钳型攻势攻下长沙,方先觉死守衡阳,最后仍被攻下;最后日军再联合广州日军攻下广西,并攻至贵州独山,一度威胁重庆。日军打通了平汉铁路、汉粤铁路,完成大陆补给线,却无力保障大陆交通线畅通,也未能阻挡美机空袭日本本土。由于分散了兵力,最后为国军反攻提供了契机。
长崎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在硫磺岛、冲绳岛以及其他地方的苦战使双方都遭受严重的人员伤亡,不过这些战役的成果是日本的缓慢撤退。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深飞行员丧身战场,日本开始实行由神风特攻队直接冲击重要军事目标,试图减缓美国部队的进攻速度。但同时,东京和其他城市还是遭到了美军的轰炸。在中华民国战区,中华民国国军在中美空军支援下牵制日军并轰炸大陆补给线。日军意图反制而发动湘西会战与鄂西会战,中华民国国军皆防卫成功。日,苏联同意介入太平洋战事。日,苏联政府在《苏日中立条约》到期前,宣布《苏日中立条约》不再有效。投机的斯大林选择在8月8日对日宣战,发动八月风暴行动攻入中国华民国东北地区。中华民国国军亦对华南地区发动躁进作战,目标广东及湖南。而同月美国分别在日本的广岛(8月6日)和长崎(8月9日)投下了两颗原子弹,震撼日本。
面对核武器的威胁与中国东北地区的丧失,日本天皇裕仁与内阁开始重新考虑投降。日本帝国在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正式宣布投降。最终的投降书是于日在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签署的,此后麦克阿瑟将军开始负责日本的重建。这段时期在日本被看作是美军的占领期。美国总统杜鲁门于日正式宣布,美日两国已经不处于敌对状态。
第二次世界大战 -
或许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学到的惨痛教训,西方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并没有向战败国要求索赔。相反,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George Marshall)的经济复苏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要求美国国会拨款上百亿美元,用於欧洲的重建。马歇尔计划使西欧恢复了经济繁荣,使西欧成为美国的坚定盟友,从而有效地阻止了苏联势力的扩张。但是被苏联控制的欧洲部分并无法享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在《巴黎和约》中,苏联的敌人匈牙利、芬兰和罗马尼亚必须向苏联及其卫星国支付3亿美元(根据1938年的价值)的赔偿,而意大利则必须赔偿3.6亿美元。意大利的赔款主要在苏联、希腊和南斯拉夫三个国家之间分享。 战争也动员了空前绝后的大规模部队。虽然此后还是爆发了几次大规模部队的肉搏战(如5年后的朝鲜战争以及几次非洲国家的战争),大国开始更注重军事上的科技含量与精良的作战部队。
战争后的纽伦堡审判判处了多名纳粹高级将领死刑,罪名是战争罪与种族大屠杀。同样的,在东京审判中,多名日本的高级官员也因类似的罪名被执行死刑,但由于美国的私心,对日本战争罪行的清算远远不及德国彻底,如美国出於自身战略利益需要保留了天皇制,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犯有严重战争罪行的冈村宁次等未被起诉。在其他一些国家,特别是芬兰,盟军要求将政治上的领导人以战争责任的罪名处决。日本同时与48个国家签定了多边的《旧金山和约》,另与退守台湾的中华民国国民党政府在台北签定《台北和约》,1972年日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1978年,中日两国签定《和平友好条约》作为战争的终点。日本的战败以及之后美国对其的占领导致了日本的现代化,而这可以说是二战最大的影响。日本现在拥有一个十分类似西方民主的政治体制,并且开始非常倚赖美国,无论是政治上、军事上还是经济上。&&
第二次世界大战 -
核武器受灾者 1945,日本二战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战争所带来的血腥杀戮,所造成的巨大破坏,长久的反映在战后人类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战争的结果使得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三个极权国家被打倒;两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和法国被削弱;美国大发战争横财,跃居世界头号强国地位,苏联成为唯一可以在军事上抗衡美国的国家,战前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以美苏为中心的雅尔塔体系所取代;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中国等一批欧亚国家相继建立了效法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的范围由一个国家扩展为一个阵营;印度等殖民地利用其宗主国在大战中被削弱的机会实现了独立--战后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很大程度上是战争结果所带来的。在军事领域,战争发展了现代军事技术,并产生了大规模使用装甲部队进行作战的主要方式,同时,战略轰炸也成为一种直接影响战争结局的重要军事手段,战争后期,核武器第一次投入战争并体现了其巨大的杀伤力。二战的结果充分证明,在现代技术条件下,战争的胜负与交战双方的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工业技术水平,人员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二战也对军事武器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雷达,喷气战斗机,火箭及导弹,电子计算机,核武器等高科技武器都在战争中投入使用并发挥了重大作用。而这些军事领域的突破又直接催生了战后人类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总共导致了全球5千万人的死亡。在这场血腥的战争中,无辜平民的伤亡是极其惨重的,其中包括了纳粹德国针对犹太人和其他东欧人种的大屠杀、日本对无数中国与朝鲜平民的屠杀,以及战争末期盟军针对德国与日本境内民用目标的轰炸。
第二次世界大战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直接死于战争及与战争相关原因(如因战争导致的灾害、饥馑、缺医少药、传染病蔓延、征兵、征募劳工、屠杀等)的人约为7000万(欧非战场约占三分之二,欧非战场死亡人员中的三分之一是死于纳粹集中营或是被纳粹集体屠杀、虐杀的,占二战中遭交战各方刻意屠杀、虐杀的平民及战俘总数的80%以上)。在这7000万人中苏联占2660万(1941年-1945年,军人占35%,苏联方面因战争造成的伤病人数也是及其巨大的,仅在册军人的伤病累计数便高达1830多万人次),中国约占1800万人(1937年-1945年,其中军人约占15%,另外因战争造成的伤病者累计约1600万人次,因此伤亡累计约为3500万人。河南省尤其惨重,仅仅两次灾难就导致400万人死亡,1938年的“花园口”,死难的89万人中有32万在河南,1942年大旱引发的饥荒又导致300多万人死亡)。
第二次世界大战 -
日的东京受降仪式在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美国驻日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向全世界人民发表讲话:“今天,枪炮沉没,一场大悲剧结束了,一个伟大的胜利赢得了。天空不再降临死亡,海洋只用于贸易,人们在阳光下可以到处行走。全世界一片安宁和平,神圣的使命已经完成我们体验了失败的痛苦和胜利的喜悦,从中领悟到决不能走回头路。我们必须前进,在和平中维护在战争中赢得的东西”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一次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战争,是人类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危害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参战国最多、波及范围最广的一场战争,给人类世界造成了非常巨大的、深远的影响.一、世界政治局势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峙,并开始分化,形成约半个世纪的“冷战”国际关系1、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影响和鼓舞下,东欧和亚洲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力量不断壮大,越出了一国范围,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运动曲折发展。中苏关系破裂,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出现分化。2、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一枝独秀,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出现了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同时,西欧、日本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受到冲击,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矛盾重重,两大阵营趋向瓦解。3、美国和苏联为了在全球称霸,展开全面斗争。在政治上双方各自拥立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
经济上苏联实行计划主义经济,美国实行自由主义经济;在军事上美国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则成立华约组织。虽然美苏双方没有正面开战,但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都对其它国家发动战争,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战争;文化上苏联推行共产主义,美国推行民主主义。最后以苏联解体为标志结束冷战格局。4、由于双方都有足以摧毁地球的核武器,因此双方都不敢开战,二战结束后几十年没发生新的世界大战。二、客观上推动了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1.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扶持下以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空前发展的情况下,进入了高速发展和空前繁荣的“黄金时期”。2.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3. 日本、联邦德国迅速崛起,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强国,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4. 这一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虽然有所恢复和发展,但是各国照搬了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日益显露,各国纷纷进行改革,未能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道路,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潜伏着各种危机。中国进行改革开放,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三、民族解放运动向纵深发展由于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在二战中受重创,亚非地区的殖民地人民发起了殖民地解放运动。印度的独立给了大英帝国致命一击,越南,埃及都取得了对帝国主义战争的胜利,中东,非洲先后独立数十个国家,最终导致由西方地理大发现后在全球形成的殖民地体系彻底瓦解。四、联合国诞生联合国由中、美、苏、英等国在战后创建,是世界最大、最重要、最具代表性和权威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它在实现全球非殖民化、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据联合国公布的材料,1948年以来,安理会共授权进行了60余项维和行动。另外联合国还先后组织制定了从不扩散核武器到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等数百个国际条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日本没侵占四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