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10的风献割双眼皮风险大不大?

风流倜傥、书艺超群、晚年有悔的大令王献之凭什么迷倒后人?(1) - 简书
风流倜傥、书艺超群、晚年有悔的大令王献之凭什么迷倒后人?(1)
按语: 书法时间的《历代楷书名家》专栏,写到王羲之后,就一直没有时间和精力写下去,一是时间无法保证,再一个是前段时间本人周游美国,耽误了一个多月。这两天,沉迷于米芾书艺,对王献之的兴趣又再次提将起来,毕竟米芾也是对王献之非常入迷的。好吧,就利用点滴碎片时间,来完成这篇拖欠已久的文章(考虑到微信公号一推送就无法修改了,我觉得放到书法时间作业筐里,边写边改似乎更好。也期望书友们,边看边给意见。附:今天北京发大水,被困在家里一天,正好可以写写这篇文章。)
我们都知道,一直以来,王献之(344-386)的大名曾经被淹没在其父王羲之的名下(尤其是唐代,曾有过扬羲抑献的时期,而在南朝宋、齐、梁、陈之间,人多崇尚王献之的字),以至于我们说学二王,常常会以大王概括小王。
其实王献之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名是盖过其父的。据说,在王羲之逝世后到南朝梁初这段约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王献之因其媚趣研润、逸气洒脱的书风而曾盛极一时。他那风流倜傥的个性、书艺超人的本领,以及在行草书上的大胆创新,更使得他的书艺具有独立的魅力和价值。宋代米芾的行草造诣尤高,淋漓痛快,隽雅奇变,很多就是得益于王献之的笔法。
为什么人们称王献之为王大令?
王献之有个堂弟叫王珉。在王献之英年早逝(43岁就死在了中书令的任上,下文再表)之后,朝廷就从他的堂弟中选了王珉来继任他。奇怪的是,王珉干了两年,也死在了这个任上,年仅38岁。由于这两位中书令的名声都非常好,颇受当时人们的喜爱,人们就开始把王献之称为王大令、王珉称为王小令。
而这位王珉正是书法家王珣的弟弟。王珣是谁呢?当然也是王献之的堂兄弟,但也是大名鼎鼎的《伯远帖》的作者。据说,王珉的才华远高于他哥王珣。唐代张怀瓘曾为古今书家排过座次,分“神、妙、能”三品,二王自然属于神品,王珉则列于妙品,而王珣连“能”品都没有进入。但是,谁让王珣的作品留下来了呢。此是后话,不表。
这就是王珣的《伯远帖》
上面三幅是晋王珉的字。选自《淳化阁帖》
王献之的代表作欣赏
王献之之所以成为王献之(后人也称之为“小圣”),与其出生有关,但更多的是他后天努力的结果,有关他勤奋学书的传说流传下来的也不少。这里不表,专门梳理一下他的代表作品。
1. 王献之的楷书
王献之的小楷书以《洛神赋十三行》为代表,但自宋代以来,仅残存中间十三行,所以一般人都简称其为《十三行》,真迹已不复存在。
从《洛神赋》(十三行)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楷书笔法隶意渐去,字形也由横势变为纵势。这件被后人誉为“小楷极则”的作品可谓体势秀逸,灵秀流美。清杨宾《铁函斋书号》认为“字之秀劲园润,行世小楷无出其右”。甚至有人戏称,《洛神赋》是中国小楷里的第一美女。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片段,真迹已经没有了。传此为贾似道所刻石本,因石色如碧玉,世称“碧玉十三行”。
从笔法的角度看,王献之的楷书与王羲之的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王羲之的字含蓄,运用用“内擫”笔法(1);而王献之的字神采比较外露,较多地运用了“外拓”的笔法。挥笔、运笔敛放自如,在收敛放收之间,点画更加凝神静气,从而体现出劲美健朗的动人风貌。
注1. 关于“内擫”、“外拓”的笔法说明,可以参看沈尹默先生的《二王法书管窥》一文。沈先生“用形象化的说法来阐明内擫外拓的意义,内擫是骨胜之书,外拓是筋胜之书”。
2. 王献之的“稿行之草”和“一笔书”
王献之的行草书以《鸭头丸帖》最为著名。虽然整幅作品其实只有二行十五字:“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真迹现存于上海博物馆),但其用墨由润到枯的变化,结体妍美质朴的风格以运笔流畅舒张的节奏,都充分体现出了作品体势和气韵的生动变化。吴其贞在《书画记》里称《鸭头丸帖》为“书法雅正,雄秀惊人,得天然妙趣,为无上神品也”。也有后人将王献之的这种行草为“稿行之草”。可惜现在流传下来的是唐摹本。
行草书鸭头丸帖卷,绢本。纵26.1厘米 横26.9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收藏
王献之的贡献和创新并没有停留于此。真正吸引后人膜拜的,我想应该是王献之独创的“一笔书”。所谓一笔书”,是指草书字和字之间自始至终笔画连绵相续,如一笔直下而成。因而又叫“连绵草”。《中秋帖》就是其“一笔书”的代表作。(对于“一笔书”为谁所创,历来有一些争论,有称张芝时就已经有“一笔书”了,究竟为何,只有等史学家加以考证了。)
我们从下图中可以看到,作品以连绵不断的笔势,一泻千里,爽爽而有生气。尤其是“不复不得”这四个字,一笔而就,气势连贯,笔画之间丝牵意连,空间结构变化多端。
遗憾的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也是北宋米芾的临本。米芾是否融合了自己的笔意,小王当年的一笔书风貌到底是否真的原形如此,我们现在都不得而知了。
王献之的行草代表作《中秋帖》(米芾临作), “三希”之一,与《快雪时晴帖》,《伯远帖》 “三希”,意即希世珍宝。
张怀瓘《书议》曾这样评价大令王献之在书艺上的创造:“子敬才高识远,行草之外,更开一门。……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行,草义处其中间。……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
...未完待续... ()
书法时间,变化气质,陶冶性灵。
微信公号:shufa_shijian (书法时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割了双眼皮风险大不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