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之城》 有四海的朋友谢谢有你了。

“分手大片”《爱乐之城》,你真要和情人去看吗? --百度百家
“分手大片”《爱乐之城》,你真要和情人去看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它会让现任想起前任,前任怀念自己,自己审视现任。最后的结果就是:成双成对去看戏,劳燕分飞各归去。
作者|谢明宏
编辑|李春晖
在刚过去的2016年,三大电影节不约而同选择了气质相投的开幕片,柏林有《凯撒万岁》,戛纳有《咖啡公社》,威尼斯则选择了《爱乐之城》。三者都企图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暖光去烘烤和软化观众,又无一例外的欲说还休。
这是宣告文艺复古片的趋势将兴,还是“时无英雄,无片可评”?无论怎样,《爱乐之城》都成了2016年电影界的口碑大赢家。不仅金球奖七提七中,奥斯卡十四项提名的成就也追平了《泰坦尼克号》和《彗星美人》的纪录。2月12日晚揭晓的英国电影学院奖,更是包揽最佳影片奖在内的5个奖项。
但《爱乐之城》在内地选择情人节上映,多少郎情妾意的恋人准备明日相携观影。然而,听硬糖君一句劝,这实在是一部分手大片啊!
它会让现任想起前任,前任怀念自己,自己审视现任。最后的结果就是:成双成对去看戏,劳燕分飞各归去。
都说恋爱中的人是傻瓜,当傻瓜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我为何要与前任分开?我又为何要与现任在一起?如果我和前任当初没分开,现在我的人生会不同吗?
关于爱情的过去、未来、现在三个终极问题,都被《爱乐之城》涵盖。如果没有遇见你,我将会是在哪里?不知道会不会,也有爱情甜如蜜?
我为何要与前任分开
《甄嬛传》里有个无敌的人设,纯元皇后。
每段恋情也有神级存在,那是前任。一旦分开的时间久了,无论分手的原因多么狗血淋漓,前任都会变成床前的白月光、心头的朱砂痣。
时间会磨练身心,柔肠肌肤,将旧爱塑造成一个伤心的典故。当人们不能再拥有,唯一所能做的就是不要忘记。永远不要追问现任关于他(她)前任的任何话题:不是现任不想告诉你,而是很多问题他们自己都没有答案。
《爱乐之城》中的男女主,一个是无人赏识的小演员、一个是穷困潦倒的钢琴师。他们因为互相鼓励梦想而走到一起,却最终因为前程而分崩离析。这或许能让很多人,看到过去的自己。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这句话未免过于绝望,但是多少恋人都难逃“可以共loser,不可同winner”的魔咒。
同是天涯沦落人,是最容易掩盖矛盾的状态。男儿,自有抱负。红颜,不安闺阁。于是金风玉露胜却人间无数,畅想着“待你长发及腰,少年娶你可好”的蓝图。
可现实终究残酷,打败爱情的不是柴米油盐的物质基础,就是为梦想各奔东西的上层建筑。
百花还在楼已空,是最恰当的昨日注解。当男儿,才高八斗赋一首《水调歌头》,衣锦还乡再来到姑娘窗外。同桌的她的长发已被别人盘起,终究等不到他许诺的嫁衣。
当女主成为知名演员,事业顺风顺水。当男主实现梦想,登上艺术巅峰。现实就像两条平行线,再也没有相交的一天。
但只要真心爱过,谁不会为前任的成功感到宽慰:那个结结巴巴的小主持,终于登上了卫视;那个一文不名的插画师,终于签了知名的杂志;那个百无一用的小作家,终于获得了名人的推荐词......
原来,只要前任过得好,我们也会心生欢喜。硬糖君有一个朋友,前任是个插画师。虽然他们分开已经很久,但只要有他前任的插画杂志,他都会买上一本放在家里。尽管为了不再纠缠或者一时任性,我们删掉了前任的一切联系。但只要能偶尔听到他(她)一麟半甲的消息,我们都会紧张得不敢呼吸。
我为何要与前任分开,或许一千对恋人有一万个答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前任成了我们人生的一部分轨迹,无法擦去,只可缅怀。
我为何要与现任在一起
分开的理由很多,在一起的理由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合适。
李碧华有句话总结得妙:爱情,大概是一千万人之中,才有一双梁祝,才可以化蝶。其他的只化为蛾、蟑螂、蚊蚋、苍蝇、金龟子……,就是化不成蝶。并无想象中的美丽。
当枕边人并非人生挚爱,我们可能都成了上面的丑陋虫子。但蝴蝶美丽熬不过寒冬,真正繁衍不息的还是蟑螂臭虫。前者为了诗和远方送了性命,后者选择眼前苟且百年好合。
“二十年后,再一次用爱情感动全世界”——这是《爱乐之城》海报上的宣传语。其实毋宁这样说:这个情人节,再一次让你怀疑现任。
因为前任成了唯美伤心的典故,现任也就成了动辄犯错的俗物。当初我前任对我如何,你看看你?这个句式大概就是恋人发动文革的号角。
现任们固然可以坚定的反问:你前任那么好,不也分开了吗?但和前任直接硬碰,一开始我们就成了输家。
我们和现任尚未分开,就可能被太多非爱情因素捆绑:都在一起好几年了,懒得换;孩子都可以打酱油了,不如添个二胎;财产都绑在一起,离婚比结十次婚还麻烦。又或许,我们已经清楚的喝下“凑合过吧”的滚烫鸡汤。
前任虽好,可深夜给你煲汤的还是天天嫌你体重的他。前任虽好,可清早给你热牛奶的还是菜场斤斤计较的她。我们成为不了梁祝,不是因为吃不了风餐露宿的苦,而是选择了更朴实的油盐酱醋。
前任只在回忆中美好,一旦拉近距离复合在一起,往昔的恩怨又涌上心头:朱砂痣成了恼人的蚊子血,白月光成了讨嫌的饭米粒。
硬糖君的一个朋友,数度和前任分分合合,落得惨淡收场。她清楚的知道前任所有的好与坏,却总在取舍中犹疑不决。破镜重圆有缝,覆水再收无益。当我们聚会时调侃其她前任,伊总以“丧偶”回应。
好的前任,就应该像死了一样。好的现任,绝不能给现任的前任烧香。拿得起,最好放得下。就算不能学陆游、唐婉重逢后做一首逼格高高的《钗头凤》,也能像《爱乐之城》里的男女主一样相逢一笑都随风。
假如我和前任没分开
《爱乐之城》最精巧的一个设计就是,当男女主偶然重逢后,伴随着男主美妙的钢琴,女主幻想了一次“假如他们没分开”的情形。一曲终了,黄粱一梦,女主清醒和丈夫离开。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如果世上有后悔药,多少人会尝试继续和前任走下去?没有机构可以提供这种选择,但现实中因为偶遇旧爱而离婚分手的事却不可胜数。
弗洛斯特的《林中路》大概最符合人们面临的困境:两条路中没有选择的那一条,会不会有更美的风景?我们知道路的尽头延绵无期,一旦选择,没有身后身,只有眼前路。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当泉水干涸,鱼儿困在陆地相互依偎,以唾沫相互湿润求得生存,重逢之后,却不如彼此不相识,各自畅游于江湖。当张无忌和赵敏对镜画眉,周芷若在窗外的似笑非笑足以让人回味。
其实,金庸处理张无忌的前任,内心和我们一样矛盾。
在最初的版本中,周芷若作为张无忌的前任,出家为尼,青灯古佛伴一生。这个结局引起许多读者的抗议甚至是金庸好友的不满;
第二版的结局,周芷若最后浅笑吟吟地询问张无忌“无忌哥哥,你也可曾答允了我做一件事啊。”这个结局极具悬念,或许连金庸也无法取舍前任现任。
而新修版的结局,周芷若要求张无忌不可与赵敏成亲,张无忌应允。他还幻想殷离变漂亮回到他身边,小昭也从波斯归来,被多数读者大呼难以接受。
三个结局,其实暗合了青年、中年、老年对前任的不同态度。青年狂傲,我们恨不得前任去死;中年笃定,我们对前任暧昧犹疑;晚年糊涂,我们希望前任重回身边。
关于重遇前任,或许没有最佳的处理方式。就让那个男孩一生为他画眉,就让那个女孩一世为他妩媚。我们唯一所能做的就是在短暂的时光里,追忆一下那些闪着光的前任。走出电影院,怜取眼前人。
《爱乐之城》以—场成年人纯真童话般的方式开局,中间又混杂着现代洛杉矶式令人无奈的生活琐事。在影片的后半部分,仿佛有一种艺术、金钱与梦想间关系的含混讨论。
沙泽勒导演想要拍摄一部致敬好菜坞经典歌舞片,以及表现完美无瑕爱情的影片。而他又想超越老电影中简单朴素的设定,描绘在这人心渐远的年代背景下的爱情故事。
导演想将这些想法像《红磨坊》那样完全融入一部电影中,但他所选择的艺术形式可能没办法如他预期。
在类型探索上,该片摇移不定。《爱乐之城》中穿插着多场情感强烈的独唱与对唱场景,前半部分是味道纯正的歌舞片,后半部分却又成了音乐电影;在叙事上,影片遵从的"春夏秋冬"四个时间状语的段落设置略显违和,显然最后一章节早已经跳出了时间线索。
由于影片的前半段过于惊艳,后半段中规中矩的表现就难免令人失落。但让《爱乐之城》脱离歌舞片套路的,是导演对男女主人公情感线的处理,尽管略显浮华,但仍能一窥伍迪.艾伦式的智慧——略带无奈的释放,欲说还休的暧昧。
满目山河空念远,不如怜取眼前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热门文章HOT NEWS
著名笑星陈佩斯阔别荧屏这20年,他都经历了什么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谢谢你 我的朋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