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出自哪里?一什么无余意思?

星云大师: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 弘善佛教网
当前位置: >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发表时间:
作者:星云大师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唐.李翱  这首诗偈是唐朝太守李翱的作品。  李翱听说药山禅师是大名鼎鼎的,很想见一见他的庐山真面目,就到处打听,跋山涉水寻访,终于在一个山头的松树下,找到了正在的药山禅师。李翱十分恭敬地请求开示,药山禅师却睬都不睬,一向高傲的李翱,不曾受过如此奚落,终于忍不住讽刺说:「真是闻名不如见面!」意思是说:我久仰您的大名,但见了面后,才知道你是如此不通人情、不达世故的一个人。说完,很地要离开。药山禅师忽然开口迸出一句:「你何必贵耳贱目呢!」意思是说:你为什么耳朵听的就很宝贵,而亲眼见的就认为是低贱呢?为什么你只相信耳朵,不相信眼睛呢?  李翱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就再间:「什么是?」  「我这里没有这些闲杂具!」  「如何呢?」  「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李翱再发问时,药山禅师就一手指天,一手指着身旁瓶子的水,闭起眼睛不再开口了。  李翱因而体悟:禅的道理是不可以分别,不可以臆测的。他回去后,潜心研习,撰写很多禅修的书,后来成为一位了不起的学者。  古来多少文人学士,常与、禅师来往,听闻几句开示就影响了一生。像李翱在见到药山禅师后,写下了这首偈,为禅门留下了一段千古公案!
本周阅读排行榜
本月阅读排行榜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 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弘善法德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Copyrights reserved&&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联系方式:中国?广东?汕头&&联系电话:2&&联系人:黄易&&邮箱:admin@gming.org&&联系QQ:&&工信部ICP备案号:&&浅谈问道: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_问道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754,135贴子:
浅谈问道: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从大学时候开始接触这个游戏,其中由于工作原因,断断续讯的玩了几个区,近来工作比较清闲,就又开始玩了。
有没有人进来交流啊。。...
在过去的一周中,问道吧...
很高兴今天可以跟大家分...
今天万众瞩目的宝宝天书...
这个能镇住楼么?
男神镇楼~
起初是我的发小他父亲玩...
只是说说自己的观点,现...
致敬--这些年来让我为之...
关于内测区组开启全民大...
看看谁是,最大的捡漏王!
2017经典回合制游戏,「巫神归来」今日火爆公测,历时五年,耗资五千万开发,2017全新回合制网游「巫神归来」今日新服火爆开启,成就百万在线,王牌策划,金牌品质!
现在玩这个游戏的大部分都是老玩家,基本都是为了找回当年的回忆来着吧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云在青天水在瓶_新浪佛学_新浪网
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究竟圆满
&&&&&&正文
云在青天水在瓶
  文/李豫川
云在青天水在瓶
  春节大假期间,去“峨嵋第一胜景”―-“双桥清音”游玩。清音阁地处万木深处,空翠欲滴,山花夹道,香气袭人,彩蝶翩跹,轻盈美丽。“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闲步徐行,“绿云深处隐古寺,山径穷时遇老僧”,现出一丛丹楹飞檐的殿宇。抬头一看匾额,是名闻遐迩的白龙洞禅院。进入山门,见殿堂内挂着一副蜀中才子、前四川省文史馆馆员王治平大德(,号园,眉山多悦镇人,擅长诗词书画,尤精雕塑艺术)生前书赠该寺住持演哲法师的一首七律条幅:
  驻锡峨嵋几度春,万松深处听潮音。
  山中甲子忘朝暮,世上风云变古今。
  白鸟鸣秋非有意,苍猿作伴本无心。
  药王座下留何语,云在青天水在瓶。
  细细玩味此诗,不禁想起了禅宗史上一则著名的公案:
  与韩愈有师友亲戚关系的中唐著名思想家李翱(772―841),其学术思想开宋明理学中心学支派的先声。他十分崇尚禅宗九祖药山惟俨(745―828)的德行,在任朗州(今湖南常德市)刺史期间,多次邀请药山惟俨下山参禅论道,但都被禅师婉言谢绝。没办法,李翱只得亲自前往拜访。到时,正碰上禅师在松树下研读佛经,连正眼也没瞧他一下,不理不睬。侍者在旁提醒禅师:“刺史来访。”药山惟俨也只当没听见,依然专注于经卷。
  偏偏李翱是一个性子火爆之人,见禅师这种毫不理睬的态度,按捺不住,忿忿地抛下一句:“见面不如闻名!”正欲拂袖离去,药山惟俨冷冷地回了一句:“刺史何以贵耳贱目?”意思是:你怎么听说我了不起,就想来拜访;亲眼见到了,又觉得不怎么样;重耳朵所闻,而轻视眼睛所见,不觉得矛盾吗?
  李翱闻言,很是吃惊,连忙转身拱手作揖谢罪,并请教什么是“戒定慧”?
  “戒定慧”是北宗神秀倡导的渐修法门,即先戒而后定,再由定而生慧。但药山惟俨是石头希迁的法嗣,属于慧能的南宗,讲究的不是渐修,而是顿悟,所以,禅师便答道:“我这里没有这种闲着无用的家具!”李翱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得问:“大师贵姓?”禅师答:“正是这个时候。”
  李翱更糊涂了,只好悄悄地问站在一旁的寺院总管,刚才禅师说的是什么意思?总管说:“禅师姓韩,韩者寒也。时下正是冬天,可不是‘韩’吗?”
  谁想这话被禅师听到了,不禁冷笑:“胡说八道!若是他夏天来,也如此问答,难道姓‘热’吗?”
  李翱忍俊不禁,笑了起来,气氛顿时轻松了许多。又问禅师:“如何是道?”禅师用手指指天,又指指地,然后问:“理会了吗?”李翱摇摇头:“没有理会。”
  禅师便说:“云在青天水在瓶。”李翱还是不解。此时,突然一道阳光直射下来,照见了瓶中的净水,李翱顿有所悟,随口念出一偈:
  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赞叹老禅师道行之高,如鹤之仙风道骨,超俗绝尘,坐于松树之下研读佛经,意态安闲自在,令人向往钦敬!而我前来问道请益,禅师不是旁征博引,透过有形的经书文字来回答,而是以一句“云在青天水在瓶”开示,道尽所悟之深邃禅理,机锋无限。
  禅师开始故意不理睬李翱,是想挫挫他的傲气和火气,以便投入参禅问道的心境,最后见他心平气和了,才对他说了入道的真谛―“云在青天水在瓶”。
  “云在青天水在瓶”,大约有两层意思。一是说,云在天空,水在瓶中,正如眼横鼻竖一样,都是事物的本来面目,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只要领会了事物的本质,悟见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也就明白什么是道了。二是说,瓶中之水,犹如人的心一样,只要保持清净不染,无论装在什么瓶中,都能随方就圆,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能刚能柔,能大能小,就像青天的白云一样,自由自在。
  “云在青天水在瓶”是禅师们最爱拿来启发学人的一句诗偈,告诫学人要保持一颗荣辱不惊、物我两忘的平常心。因为,在禅宗看来,平常心就是道。
  “平常心是道”,最早是由马祖道一提出来的,在他的语录中赫然写着:
  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只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
  什么是平常心呢?实际上,平常心就是指一种顺其自然,不加强求的心态,也就是要睡觉时就睡觉,要坐立时就坐立,热时纳凉,寒时取暖,没有分别矫饰,是超越染净对待的自然生活。禅宗所说的平常心,是本来清净自性心的一种全然显现,它与今人所说的平常心还是有一些差别的。但无论是禅宗所说的平常心,还是今人所讲的平常心,多半都是指人生的一种良好修养,如果你不具备一定的阅历和胸襟,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比如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平常心的真实写照。
  当今社会,物质文明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阶段,人们竞相追逐声名包装,也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期。按理,在社会允许的范围内,追求一定的物质财富,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这应该是没有什么非议的。但是,正所谓欲壑难填,很多人一味地追逐生活享受,却抛弃了一颗宝贵的平常心,具体的表现就是浮躁、急功近利、背信弃义、过河拆桥、见利忘义……
  当然,执著于物质享受,肆意抛弃平常心的人,只是那些不善于处世的少数人而已。在生活中,还是有许多善于处世的人,他们能够持有一颗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容乃大,无欲则刚;他们相信成败只是过程,努力自有回报,因而看淡成功,追求不止。
  可见,平常心有利于人们清醒地认识社会和自己的人生,有利于保持一种从容淡定的良好心态,更有利于人实现自己的伟大志向。所以,还是尽快地炼就一颗平常心吧,这对于完美处世是大有裨益的!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平常心不单是心胸豁达的表现,更是一种做人的境界。在人的一生中,必然伴随着坎坷、困境,因而要学会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平和的心态能消除偏狭和狂傲之气,舍去浮躁和虚华,以一颗平常心直面人生,人生就会变得平静和淡定。
  常听人怨叹自己家里不如别人家有钱有势,抱怨自己的工作事多待遇少,嫌弃自己的脸蛋与身形,埋怨自己的长辈、伴侣和孩子,不满自己周遭所有的一切,总是羡慕嫉妒着旁人的生活和际遇,整日怨天尤人,愁容满面。
  相反地,另有一些人以为自己是天之骄子,不可一世,狂妄自大,不满周遭的一切,总埋怨自己生不逢时、命运坎坷,终至落得个愤世嫉俗,顾影自怜,悲叹懊恼的境地。
  既生于世,则安于斯。许多时候,生于尘世中的我们受到了世俗杂务的影响,忘了安然处之的道理,心中总是怨恨、不满身旁的一切。在无形中,我们已限制了自己生命的气度与生活的格局,划地自限,让自己成为瓶中的水。
  瓶中的水时常仰望青天的云,羡慕着,也妒忌着,怨叹为何今生的自己只能是瓶中水而不能成为天上云,终日郁郁寡欢。这样的情绪日积月累,尘封了原本清净空明的本心,以至本心难觅。
  今日看到“云在青天水在瓶”这句禅语,思索了许久,豁然开朗――其实浮世万象,若能心念一转,污浊的世界也就成了最美的净土。云和水,若分开论之,则怨念起;若合而论之,则怨念除。瓶中水并不需要悲悯自己只是瓶中水,也不容我们轻蔑和忽视,因为云的本质也是水啊,有一天水终会蒸发成青天的云,而云也终会凝结降下成为瓶中的水。
  “云在青天水在瓶”,人在世间,该努力避免怨念的横起,代之以满足感恩的心。无论遇到何事,身处的境况怎样险恶坎坷、困难重重,都应该告诉自己――去接受、去面对,始能放下;有了放下后的平稳,才能静心、安心、宽心、开心;至此,清净空明的本心很自然地就重现了。
  “云在青天水在瓶”,世事难料,幻海无常,唯有持本心,无怨念,时时以满足感恩的心态努力工作、生活、处世,心灵的视野开阔了,生命的气度就能无限扩展,拥有一个知喜乐、观自在的人生。
  “云在青天水在瓶”,感恩这句禅语,期许自己莫忘本心,以一颗平常心直面人生,人生就会变得更加平静淡定。
  细参“云在青天水在瓶”之句,得一偈:
  云水本是同一物,
  白云无碍水有碍;
  在天在瓶一念间,
  悟与未悟两境界。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佛教万年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览无余的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