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三国演义武力排行榜稳定排?智力排行怎么排

三国志13武将能力值曝光 三国志13武将智力排名及介绍
时间: 16:17:46来源:作者:路西蓝(0)
在电击杂志的最新《三国志13》报道中,除了特别企划介绍了《三国志》游戏系列的发展和三国的百年历史,还曝光了《三国志13》几位著名武将的四维数据,不再是玩家的猜想,而是官方数据。从曝光的数据来看,武力值最高的依旧是吕布,100,张飞98仅次于他;统率曹操最高,99,次位的是诸葛亮的98;知识最高的诸葛亮,100,司马懿以98居于次席;政治最高的是诸葛亮的95,曹操和司马懿以91并列次席。吕布:统 91 武 100 知 26 政 13曹操:统 99 武 72 知 92 政 91赵云:统 92 武 96 知 75 政 65孙策:统 96 武 91 知 76 政 70周瑜:统 95 武 71 知 96 政 86关羽:统 96 武 97 知 73 政 62张飞:统 90 武 98 知 30 政 22诸葛亮:统 98 武 38 知 100 政 95司马懿:统 97 武 63 知 98 政 91张辽:统 94 武 92 知 78 政 58[三国武将武力排名]三国武将武力排名:三国第一武将是谁?三国武将战斗力分析
· · · ·
您当前的位置: → [三国武将武力排名]三国武将武力排名:三国第一武将是谁?三国武将战斗力分析
[三国武将武力排名]三国武将武力排名:三国第一武将是谁?三国武将战斗力分析
篇一 : 三国武将武力排名:三国第一武将是谁?三国武将战斗力分析三国第一武将是谁?在《三国演义》中,谁的武艺是第一,一直是个极有争议的话题,有的说是吕布、有的说是赵云、有的说是马超、有的说是关羽、也还有人说是许褚……,好多人在网上谈说了看法,但也有不同的观点,现仅以《三国演义》书中的事例谈谈:谁是当时武艺最高的“天下第一武人”根据罗贯中先生在《三国演义》中的描述,能争当时天下第一武艺的,只有数人也,即:吕布、关羽、赵云、马超、张飞等人;其余的如许褚、颜良、黄忠、张辽、张合、孙策、太史慈、王双、典韦、庞德等都只能是第一流的武艺高手,均却无资格争“天下第一”的武艺最高荣誉。评选当时的天下第一武艺,只能以《三国演义》书中描写的事件比对,武艺排名,在彼此没有交手或决出胜负的前提下,用被以斩杀大将的武艺级别和击退对手的回合来评判高下,是最客观的。如:谁与战胜过同级高手、谁战胜谁用了多少时间回合、谁在重要时刻能够成功等等。吕布是当时“天下第一”武艺人的当然竞争者,此人在书中历述的征战中,确是武艺高强,所向无敌。但是细看《三国演义》,就会发现,吕布并非如此,吕布所杀的对手中无一人是一等高手,如:在虎牢关会战十八路诸侯时,吕布杀得众诸侯的军队将领们谈虎变色、但文人诸侯孔融的部将武安国却敢与交战,打了十余合,吕一戟杀断了武安国的手、并未将武杀死;武安国受伤残……等,被吕布所杀的将领里,却没有一人是三国里的顶尖一流高手,仅是书中述说是名将而已,但未在书中见此这些人有英雄的壮举;十八路诸侯之一的公孙瓒与之吕布交战,也战有十余回合,才抵不住退走,张飞才迎上去了的。吕布与张飞在小沛城下交战,一对一、大战一百余回合也未能取胜;吕布在被曹操围城时带小女儿突围去袁术处,其事非常重要,若能成功,就可能与袁术连姻,联合抗曹,也就可能改写历史,但吕布未能突围成功、是被杀退回城的。有很多人对此有不少的挽惜,说什么不是吕布的杀不出去、不是武艺不行,是被包围后心情不好,身体被酒色所伤等等,然而,失败就是失败、不行就是不行的。讲任何理由都是无用的。以《三国演义》书中的情节比对、分析,吕布的武功算是第一流的,曾经威不可挡,也有极重要的表现;但,张飞却能与之一对1大战到一百余回合,吕布也不能力胜,夏侯惇也与吕单独大战过(只不过未战到张飞的程度)、吕布所杀对手中,没有一人是书中的顶级高手,而且,吕布都还在极重要的拚战中多次不能成功,所以,不能算不是当时的武艺绝顶的“天下第一”。问三国武艺谁第一人?有“马中赤兔,人中吕布”之说,小儿皆言吕布,成人皆言关羽。果真如此吗!--------为何小儿和成人看问题有如此出入?原因是儿童单纯,看问题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而成人功利,看问题也带有功利的色彩。那么,关羽是不是武艺的天下第一人呢?多看《三国演义》就知道了!关羽在《三国演义》中的表现确实很抢眼,武功超群、战迹卓越,杀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身在曹营心在汉,忠于刘备汉室,很是了不得。但是,关将军却有太多次的打不过、走不脱的事。关羽率军在土山被曹军包围,无法回城,使刘备家小被俘,为保刘大哥的家小,关被迫投降曹操;关羽在与袁术的第一战将纪灵交手,力战三十余回合、却不能取胜;后来,纪灵与张飞交战,仅战十余回合,就被张飞杀死,从此点看,关羽的武艺低于张飞。关羽在长沙城下大战黄忠,大战一百余回合,关羽不能取胜;黄忠此时50多岁(在三国时期已进入老年),关羽约40余岁,相差近10多岁。力量上对比上黄忠已处于下风,但关羽不能取胜、侧面说明黄忠的武艺约高于关将军。后来,关羽不能胜庞德,是因庞德比关年青得多,力远大于关,所以,关将军不能取胜;而关羽与徐晃大战不能取胜,更是因关将军的手臂被庞德射伤后,恢复不到以前的状态、力量不够,在冷兵器时代要靠力量的条件下,力量少了自然无法取胜。如此说来,关羽凭什么横跨天下的,杀死2个一等高手(颜良、文丑)和众多勇将又是如何成功的呢!------仔细看《三国演义》就会知道,关将军有很好的运气:如:杀颜良时,颜良见关羽一人飞奔而来,这般模样,正欲发问,被关一刀宰了;杀文丑时,关将军与文大战,仅战几合,因曹军其它将领夹击文丑的军队,文丑见军队已乱,心怯后退,为关羽马快追上杀死。此2大高手被关羽所杀,都不是关与他们的一对一拚战、关的武艺强于对方而取胜;而是胜于出其不意(杀颜良)、而文丑则是与关交战时,其部队它被曹军攻打产生混乱,文见势妙而不心怯后退。被追上杀了。若关将军真的与颜良、文丑单独一对一交战,以书中对关将军武艺的描述,极有可能是打平。而关羽在过五关杀六将时,其六将中除了蔡阳武艺高一点外。其余五将皆是无名小辈、武艺平平。“三国演义”书中写清楚:关羽的武艺为曹军众多将领折服,唯为蔡阳不服,可见蔡也看清了关的“杀颜良诛文丑”有运气好的成份,所以不服关羽,才敢与关叫板,要来追杀关羽。在关羽的江东的单刀赴会中,关羽在危险关头拉住了鲁肃,强拉着鲁陪他到江边,江东诸将是怕伤了鲁肃,才不敢动手,并不是江东诸将惧怕关羽的武功。关羽后在走麦城中失败,力衰被俘,与吕布被部下叛乱趁睡所俘是两码子事了。虽然如此、书中对关将军的记叙,说关羽的武艺是超群绝伦,我们现在看关确实也是第一流的武艺高人,但,真不是“天下第一”。张飞在与袁术首席战将纪灵对抗中,展现了他的武艺,是比关二哥高一截的,那他是不是“天下第一”呢?张飞在虎牢关时勇挡吕布,独自一人与吕布大战五十回合,关羽才出马帮助的,可见张的武艺勇猛,若关羽不出马,张飞也可能与吕布战至一百合,极可能在那一战里一举成名。后来在徐州的小沛城下,张飞果然大战吕布一百多合未见胜负,刘备大概是一次见到张飞如此勇猛(这一战应是张飞武艺的最大极限发挥),刘想及吕布之威名、恐张飞失手,在一百回合后,就收军回城防守。对张飞武艺评价最有利事件,是十余回合戳死袁术的首席大将纪灵。张飞当时32、33岁,正处于武艺巅峰期。关健的是一年前,纪灵曾经与关羽战了三十回合不分胜负!虽然,那时的纪灵已经抵敌不住了,说要歇一会再打,回营后就找了个偏将替死鬼给关羽砍杀,自己躲着不战了。但三十与十多回合相比,张飞的武艺是明显高于关羽的。张飞战马超,张飞是被孔明激将刘备巧安排,鼓勇出战的;而刘备又大玩战术,劝住要张飞休息好,让他以逸待劳。一直到远道而来的超在城外叫骂得人困马乏了,刘备才让飞上阵,张、马二人大战,打几百回合,难解难分,难评高低。张飞的武艺肯定是三国中的第一流的顶级水平,张飞一生征战恶斗无数、杀小将小兵数不胜数、无败绩(在徐州喝醉酒后遇吕布不战而逃不算),但未杀死著名大将的辉煌业绩;但其一百回合战平吕布、战平马超,杀死纪灵、杀伤醉酒的许褚(在汉中的曹军粮道上)、杀退张合、俘虏严颜、一人在长坂桥边独退曹军等,就是武勇的证明。在长坂坡灞桥上,张飞单矛匹马喝退百万曹兵却是1个极大的奇迹,张飞在那里装模作样,而赵云刚从百万曹军的突围出来,曹军兵将们还未从赵云的横冲直闯、所向无敌、斩杀曹军名将50多员的那一幕恐慌中清醒过来,又遇上一位被关羽在曹军时吹神了的张飞。关羽在曹军杀死颜良、文丑时,别人向他庆贺,关将军巧妙地借吹张飞而搞高了自己,说:“这有什么,我弟翼德在百万军中取上将脑袋就象在自己衣包里取东西,我弟弟都如此能耐,当哥哥的自然还要高一截了”。------这一神吹因关羽诛杀颜、文2大顶级高手,变得神乎其神,而当赵云在百万曹军中威武绝伦表演后。曹军中人人都信服了关羽吹的神话,曹军兵将们大概认为:刘备军中名不见经传的赵云都如此神勇,被关羽吹神过的张飞可能真的是不得的,加上张飞的突然大吼如晴天霹雳、吓死了1个被赵云的绝杀表演震憾得惊魂已失的夏侯子弟将,曹操自慌便先行撤逃。但是,张飞在瓦口关交战张合,战至四、五十回合时,张合才败阵退走;从这一点上看,比马超、赵云战胜张合多了十多二十回合,相比而言,张飞的武艺应低于马、赵二人,所以,不能算“天下第一”。而马超与张飞、赵云相比,战胜张合用的回合数最少,看起来很象是“天下第一”。马超17岁出道(公元192年),随父战李催、郭汜,即擒将陷阵,勇冠三军。后反出西凉,与韩遂共伐曹操为父、弟报仇,连败曹营多名上将,后与曹操的卫将许褚大战百余回合,未能退许,许因而被曹操封为虎痴将。马超以二十回合击败名将张合最为世人瞩目。而张合,河间名将,在后三国时期更是达到举世无敌的境界,竟在壮年时仅区区二十合惨败于马超!那差了简直不止1个等级!张合与马超对战时,是马超率大军在潼关与曹军对阵,马超第一次见到曹军阵上的杀害爸爸和弟弟的仇敌曹操,立马冲杀过来,气盛力旺,曹军首先出阵的于禁仅与马超战了七、八回合就大败退阵,而第二个上阵的就是张合,张合与马超战了二十回合就大败下去;曹军第三上阵的是李通,与超战有十合为马超所杀,随后马超招呼西凉军一起冲入曹军阵中,追杀曹操。此战乃是马超超水平发挥的一战。张合与马超对阵时,马超的精力正旺,张合只能抵挡二十回合。但是,马超在精力消耗很大后,就没有这样凶狠了,就在此次战斗中,马超追杀曹操,曹操飞马逃奔、当马超追逼渐渐逼近曹操时,曹洪突然杀出救驾,与马超拚死交战,力战四十多回合、马超也不能取胜,后来夏侯惇又带了几个骑兵来,马超只得回马退走,眼睁睁地看着仇敌曹操逃跑了。曹洪的武艺不如张合,可在同一战中张合与马超交战只有二十回合,而曹洪就能与马超交战四、五十回合呢?这实际上说明了1个问题:在马超精力旺盛时,张合只能与他交战二十回合,而曹洪与马超交战,马超经过战阵上的冲杀,消耗了大量的体力,所以与曹洪才能与马超大战四、五十回合,并挡住马超、救了曹操。马超虽勇,但有几次与曹操临面的机会都无法将曹操杀倒、不能为父、弟报仇,这里有曹操的命大、也有马超的武艺不够、和超最大级限发挥只有这个程度有关。而且,马超对极重要的机会也不能把握,如:马超对韩遂、中了曹操的奸计,使韩遂走向了曹操一方,马超虽发现了此,杀断了韩的手腕、但韩遂却跑掉保住性命。马超对杨阜,马超用杨阜(其它人都劝不要用杨阜),而杨阜心恨马超,后杨阜反叛马超,马超的妻子儿女均死于叛乱之中,马超也因此败失去地盘。而杨阜追杀马超、与马超对战,这是马超复仇的最好机会,马超虽大展神威、杀死与杨阜与共同上阵的杨家几个兄弟,杨阜也被马超刺中五枪,但杨却仍奋力与马超死拚;马超面对有杀妻灭子之恨的仇敌、居然无法杀死杨为妻子儿女报仇。综上所述,马超武艺不能征服同级高手(张飞、许褚),斩杀的战将中无第一流的高手、而且,在关健时的超水平发挥、也不能把握机会杀敌报仇,不能算武艺上“天下第一”。本文最后说说赵云,赵云在三国上的表现是不是可以冠冕当时的“天下第一”呢?赵云出道是首战文丑、救了公孙瓒,赵云与文战有约四十回合,公孙救军到文退走,两人未见高下。但赵在磐河大战中的显露水平。其战时,公孙瓒的前军败,后赵云率军杀到后,斩杀了袁军一员大将,反击成功公孙瓒军胜,赵云率军直杀到袁绍的中军指挥部前,袁绍指挥所有主力反攻,颜良、文丑等袁军名将们全力攻击,公孙瓒军败阵,赵云保护着公孙瓒退走,并血战杀过磐河。保护主将在强大敌军阵容里突出重围、显露英雄在危险时刻的超一流水平。赵云在长坂坡救少主,几进几出,杀死曹军著名战将五十余员,是他巅峰水平的真实反映。此战的惨烈、艰难,令后世人们不可想象。就在“三国演义”中,当赵云七旬出征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时,曹军都督夏侯琳等晚辈根本不信长坂坡之事,直到亲眼到赵云之神勇后,才信长坂坡之事。刘备在长坂坡大败,事情是必然的,率老百姓如此慢行,曹军追不上才怪,刘备张飞他们趁夜混乱杀出了,而赵云负责保护刘的家小就很难办了,在徐州时,关羽张飞都为保护刘的家小、吃了刘夫人们拖累的亏,这次是赵云背起包袱。在百万虎狼之师的曹军阵中,要想杀出去,谈何容易!是赵云的神勇拚杀,引起了曹操的感慨称,曹见过关羽神勇、听过张飞的神话,但从未见过能在他的百万雄军中横冲直闯、所向无敌的虎将,产生了要生擒来为己所用的爱才心理,也多亏曹丞相爱才,命令不得放箭,必须活捉;也幸马匹耐力不错,赵云才有机会奋力厮杀、透围而出。这一仗,赵云表现堪称完美。但君见否?赵云只遇张合一员虎将,此时,与赵云在汝南交过手的许褚、于禁、李典到哪去了?还有与赵云交过战的夏侯惇、徐晃到哪去了?张辽、夏侯渊、乐进、曹仁等都不上前迎战,而且,曹洪骑马下山到赵云血战的附近处,问了赵的姓名后,只顾回曹操所在的景山回话,也不参加战斗,他们似乎也都极欲成全赵云透围的好事、躲着不战。这就奇怪了。这里有1个“三国演义”书中未说出的话题:“大凡是武功极高的人,对武力拚搏是很精通的,两相交手武艺的高与低,很快就知道了,即是自己不战,看别人战也会知晓其人的武艺高矮”;就如同《水浒传》上的林冲在柴进家,看见洪教头那样的气质举止,就知这洪教头的水平不高,才敢与之比武。赵云在曹军中突来突去的拚命搏杀,其曹军其他未参战的一流高手们,并不是不知,而是都发现赵云此时是拚命搏杀突围,赵此时的武艺发挥到了极致,自己要上去能否挡得住、很难说,万一阵上失误被赵云斩杀或杀伤,丢命受伤名誉俱损不合算,到不如让那此懂不到此理的热血将领去、死伤何该,等到你赵云杀累了,精气神都下降了,自己再来捡落地桃子岂不妙哉。-------“三国演义”就是这样写的,赵云在曹军阵中拚杀时,曹军的许褚、夏侯惇、夏侯渊、张辽、曹洪、徐晃、于禁等等一线高手们全都不敢出战,并是有意成全赵云,而是他们已将自己的武功与赵云作比较对后,认为自己打不赢,只有在赵云累了后,才有机会;当赵云突出重围后,已经很累了,曹军的一线高手们看到机会来了,于是纷纷出场,个个穷追,好捡落地桃子呀!反正你赵云跑不掉。殊不知他们都没有这个机会。那么,赵云与马超的武艺如何呢?谈到赵云与马超的武艺,必须要谈张合。张合生平仅三败:20多岁时(公元200年)在汝南三十余合负于赵云,30多岁时(公元211年)在潼关战前以二十合负于马超。后在刘备出兵争夺汉中的瓦口关前,张合又被张飞击败。从张合对蜀汉3大高手对战中,与马超战二十回合被打败,与赵云战至三十回合被打败,而与张飞则战至四、五十回合才退败。看到这些“明堂”,有不少人就籍此排了一二三,说马超强于赵云。赵云强于张飞。单从对战的回合数上看是这样的,但细看“三国演义”,即可发现,张合与这三人对战时,其张、马、赵三人的情况各有巨大的不同。张飞与张合在瓦口关交战,是张合施的计,苦苦死顶张飞,想等待夹击张飞的两路援军到来,想籍此一举将张飞部队击败,张合时为此战的主将、若夹击援军未来到时,自己被张飞击败,其主将的颜面何在,张合此时不知援军已被魏延等击败,加上张合的武艺本身就与张飞差一截,虽然张合尽全力死打苦挡了四、五十回合(这实际上张合武艺的最大极限发挥)、实在是抵挡不住了,只好撤退;张合与马超对战时,是马超率大军在潼关与曹军对阵,马超第一次见到曹军阵上的杀害爸爸和弟弟的仇敌曹操,立马冲杀过来,气盛力旺,曹军首先出阵的于禁仅与马超战了七、八回合就大败退阵,而第二个上阵的就是张合,张合与马超战了二十回合就大败下去;曹军第三上阵的是李通,与超战有十合为马超所杀,马超是在精力最旺盛时击败张合的。然而,赵云与张合交战则是另一番情景,当时刘备在汝南退兵,被许褚、于禁、李典等军队包围,赵云与许褚、于禁、李典等力战抵挡,掩护刘备突围、待刘备突围走远了,自己才杀出来追赶刘备;而刘备撤军几十里地后又被张郃、高览的两军包围,赵云为救刘备,从高览军队的外面猛烈冲杀进去,将高览军队的部队杀乱,一直杀到高览军的前面,并与高览交战,一枪将高览杀死,赵云才冲向另一方,与挡住刘备去路的张郃交战,这就是说,赵云在与张郃前交战前,已是力战许褚、于禁、李典等众多曹军兵将交战后突出重围,()消耗了很多体力后,又重新杀入曹军高览部队中,一人奋力将高览部杀乱,还将与张郃齐名的高览杀死,在其精力已经消耗极大的情况下,才与张郃交战的,但赵云也只用了三十回合,就将张郃击败,由此可见,赵云与马超、张飞击败张郃情况大不一样。赵云是在精力消耗极大的情况下击败张郃的;而马超几乎是在精力最盛的情况击败张郃的。可见赵云比马超的武艺还是高一些的。之后,在汉中争夺战时,张郃在夏侯渊处为副将,与赵云有过一次照面,张郃根本不敢与赵云交战,只顾逃跑;在汉水边,张郃与徐晃两军包围四更夜去烧曹军粮草的黄忠部队,大战至次日中午,赵云率军来救黄忠,张郃与徐晃大概因围困黄忠作战消耗了体力(可黄忠60多岁,支撑了那么久),在赵云的勇猛冲杀下。吓得胆战心惊、不敢交锋,仓皇撤逃。赵云在精力损耗极大的情况下,能击败张郃;而张郃与徐晃在精力消耗下降时,见了赵云吓得胆战心惊,此二将是曹军中的2大勇猛名将,一流高手,怕什么呢?-------实际上,他们非常明白,在自身体力下降后,根本就不是赵云的对手,大概怕赵云冲杀到他们面前一枪就要了他们的命吧!也就是躲都躲不及,哪里还敢来上前交锋。赵云一生,勇猛无敌,冲锋陷阵、杀将无数、从未受伤,多次在危难时救主成功。并多次与当时的超一流名将、虎将交战,没有输过;在一对一交战的情况下,斩杀与颜良、文丑、张郃、齐名的超一流勇将高览(此人在袁曹大战时、与许褚打成平手);任何与他一对一交战的将军(不论是一流或所谓超一流)都未能与他战到一百回合。而且,很多与他交过战的将军,包括文丑、许褚、徐晃、张郃、夏侯惇、于禁、李典、周仓、姜维等,都对与有敬畏感,不敢对他乱出狂言。所以,本人认为赵云才是“三国演义”中武艺盖顶的“天下第一人”。篇二 : 三国武将排名(新)三国武将排名介绍三国武将排名古来有之,因其分析角度的不同,所以排名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想要真正的给这般大神排出个一二三来确实不易,但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无论谁前谁后,排名前列的人物却是已成定局,这多少为我们排名提供了便利。当然,这其中也不乏标新立异者,但通常也是站不住脚跟。另外,因为历史时期的不同,对人物的评价也不相同,这也造成了排名的混乱。比如说赵云,元代以前是不被看好的,在蜀国排在关张马黄之后,但到了现代却成了高人。笔者爱好三国,曾读过《三国志》、《三国志平话》、《三国演义》等著作,除了历史事迹一样外,对于个别人物及战役的说法则各不相同。如果真要追溯到史实,那在古代战争中就很少有单挑的情况出现。大家都明白一点,再有能力的武将也不可能凭一个人的武力来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败。而能够像关羽这样在万人军中击杀颜良,黄忠在战斗中击杀夏侯渊这样的表现已经算是很不错了。《三国志》的作者生在魏晋,应该说描述的内容会更真实一些,但书中对战场面太少,武将之间也很少有正面冲突,所以很难分出前后。但有一点已经明确指出,那就是“飞雄壮威猛,亚于关羽,魏谋臣程昱等咸称羽、飞万人之敌也”,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两点:一是飞列羽前的事儿以后就可以不再出现了;二是在当时社会关羽和张飞在武将中的领先地位就已经确立了(万人之敌是对武将最高的评价)。另外,《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起初在蜀汉,但并不如意,意见颇多,后为魏晋官员,所以在写书时不免偏向于魏国,这也导致对蜀吴人物的描述不如《三国演义》上说的那么出彩了。- 1 -从《三国志平话》来看,也是很难给出一个完整的排名,真正说到的单打独斗也是不多。书中提供了一部分武将的排名,而且有一些可能会出乎大家的预料,大体如下:1、关羽、张飞占据了前两位,至于具体情况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2、吕布恐怕连第三都保不住,因为他曾多次败于张飞,最好的战绩是和张飞打成三百回合平。甚至还输给夏侯惇一阵。3、书中出现了一名武将叫做张益,此人曾战胜赵云,后来张飞出马和他累计打了上千回合,终以平局收场。4、赵云在蜀国也只能排第五,甚至是第六。而他的单骑救主是被这样评价的“赵云一时之勇,图名于后。”5、黄忠列赵云之前,书中写黄忠和魏延、张飞、关羽均有交手,且都打平,更厉害的是张飞、魏延两个人打黄忠一个而“忠威武转加”。而赵云曾六十回合就败给张飞。6、魏延是个人物,曾和张飞交战打成平手,武力似乎也在赵云之上。张飞甚至跟诸葛亮说过:“倘得此人,愁甚汉天下不立!”7、马超排蜀国第三,曾轻松击败夏侯惇,差点让他送命,其表现不比吕布差。8、颜良是个人物,三十合败夏侯惇,表现的也不比吕布差。9、许褚除了说他力大之外,连提都没提;而典韦甚至连面都没露。曹操在夸奖张飞时曾说过“张飞勇冠天下,吾手下官员皆不似翼德。”10、夏侯渊和黄忠比根本不是一个档次,三回合就被黄忠打败,并送了命。11、庞德在单挑中被关羽杀了,而文丑三回合被关羽杀了。12、张辽更像个谋士,他当过军师。- 2 -至于像京剧等戏曲上所说的人物就更无法进行评价了,因为作者都是根据自己的主观喜好,并根据故事的需要对人物进行了重点刻画。所以才出现了,张飞敌不住典韦,而赵云能够胜之的事。另外,我们知道京剧出现在清末,而且关于三国的剧目大多是根据《三国演义》繁生出来的,它的真实度可想而知。至于“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的说法,大家都知道这是毛主席后期改的,以前的说法是“一吕二马三典韦,四关五赵六张飞”,从字面上也不难看出是为了押韵。但它还是有参考价值的,不管排名是否正确,至少它所说的前八个人物应该就是三国的八强。综上所述,想要通过历史资料给三国武将一个排名不太现实。材料不充分,且真假难辨。另外,作者的立场不一样,难免在评价时加入自己的感情色彩。话又说回来,即便是材料充分,内容真实,我们也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排名,就好比现在我们很难评判到底是贝利厉害,还是马拉多纳厉害一样。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对手,不同的巅峰时期,不同的交战场合,我们不可能真正的让他们来一次循环制的大PK。本篇仅以《三国演义》为依据,选取了三国最具影响力的武将二十余位,通过对交战记录、交战环境、心理状态等诸因素的综合分析,给出了《三国演义》上的人物排名。另外,《三国演义》现今流行的以罗本、毛本居多,本篇主要以毛本为基础,在有些不太清晰的地方,借鉴了罗本的内容。排名以人物巅峰状态做为评价标准,因为斩颜良诛文丑时候的关羽,显然和战黄忠对庞德时候的关羽不可同日而语。排名不敢言准确,只当是娱乐而已。大名单一、魏国典韦、许诸、庞德、夏侯惇、张辽、徐晃、夏侯渊、张合- 3 -二、蜀国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魏延三、吴国太史慈、甘宁、孙策四、其他吕布、颜良、文丑经典对决:1、关羽VS华雄:温酒斩华雄2、吕布VS张飞:50回合,张飞渐败3、吕布VS夏侯惇:数合,夏侯惇抵敌不住4、赵云VS文丑:60回合,平手,赵云单枪匹马,未做任何防护5、夏侯惇VS张辽:回合数不详,平手6、典韦VS许褚:几百回合,平手7、吕布VS许褚:20回合,平手8、许褚VS徐晃:50余合,平手9、孙策VS太史慈:100回合,平手10、吕布VS张飞:100余合,平手11、关羽VS夏侯惇:10余合,平手,关羽走单骑,臂受伤12、颜良VS徐晃:20回合,颜良胜13、关羽VS颜良:1回合,关羽速斩颜良14、文丑VS张辽、徐晃:射中张辽头盔战马(射正面有提醒),徐晃不几合败15、关羽VS文丑:3回合,文丑心怯,逃走被关羽杀16、张辽VS张合:40~50回合,平手- 4 -17、赵云VS许褚:30回合,平手18、赵云VS许褚、于禁、李典:合数不详,赵云全身而退19、赵云VS张合:30余合,张合败,且是在赵云在连番征战之后20、张飞VS夏侯渊:合数不详,张飞奋力杀退夏侯渊21、赵云VS张合、徐晃:合数不详,平手(云不追赶)22、张飞VS许褚、张辽、徐晃:合数不详,平手(许褚骑无鞍马)23、关羽VS黄忠:100回合,平手24、关羽VS黄忠:50-60回合,关羽用托刀计,黄忠马摔,关羽胜25、关羽VS黄忠:30回合,黄忠以箭胜26、张辽VS太史慈:70~80回合,平手27、马超VS张合:20回合,马超胜28、马超VS曹洪:40~50回合,曹洪败29、马超VS许褚:230回合,平手,许褚处劣势30、张飞VS马超:220回合,平手31、庞德VS许褚:50回合,平手32、张合VS张飞:30~50回合,平手33、张合VS黄忠:20回合,平手34、黄忠VS夏侯渊:20回合,平手35、赵云VS张合、徐晃:张合、徐晃不敢战36、张飞VS许褚:不数合,许褚受伤(醉酒)37、庞德VS魏延:合数不详,庞德奋力战退魏延38、庞德VS关羽:100余合,平手,关羽处下风39、庞德VS关羽:50回合,平手,庞德暗箭取胜- 5 -40、徐晃VS关羽:80回合,平手,关羽处下风(年老,右臂受伤)可以肯定的结论:1、从这20位武将的正面交锋可以看出,徐晃、夏侯渊、张合、魏延四人的战绩最差,通常都排在最末。2、太史慈和孙策、张辽有过长时间交手,三人实力应该接近。太史慈是公认的吴国第一武将,而甘宁紧随其后,孙权也曾说过魏有张辽,孤有甘兴霸,可以确定甘宁也在此档。夏侯惇曾与张辽打平,也可算做此档。另外,张辽曾被文丑轻松取胜,而夏侯惇也曾被吕布轻松战胜,可以看出此档和超一流之间有差距。3、典韦和许褚,马超和许褚,张飞和马超之间均有过长时间交手,实力相当。吕布能在50回合时让张飞渐败,可以看出此四人和吕布有差距。另外,许褚曾50回合战不倒徐晃,马超曾50回合战不倒曹洪,张飞曾30-50回合战不倒张合。4、黄忠和张合、夏侯渊有过短时间交手,均为20回合平,而马超、赵云都曾短时间内速胜张合,可以看出黄忠应在马超、赵云之后。黄忠被困,赵云却能够冲阵将其救出,并令对手胆寒,也可以看出这一点。另外,黄忠曾50回合战不倒李严。5、颜良、文丑齐名,曾轻松取胜张辽、徐晃,但为关羽所杀,所以排在张辽等人之前,关羽之后。大致的档次:第一集团:吕布、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典韦、许褚第二集团:黄忠、庞德、颜良、文丑、太史慈、孙策第三集团:甘宁、夏侯惇、张辽、徐晃、夏侯渊、张合、魏延- 6 -疑问:1、关羽、黄忠、庞德之间的顺序?两场拼刀都是先一日平手,第二日都是关羽败在暗箭之下。与黄忠一战,关羽40多岁,黄忠60多岁,书中说关羽欲用托刀计,黄忠马摔,但可以看出在拼刀时关羽并不吃力,甚至占上峰。与庞德一战关羽56岁,庞德40多岁,拼刀时虽是平手,但关羽已经有些吃力,好在庞德也没有战倒他的绝对实力,从交战后的交谈可以看出,庞德对关羽当时的武力还是相当赞赏的。通过关羽的交战记录可以发现一点,那就是在年轻时,关羽通常都是突击取胜,很少有长时间的对阵,哪怕是对阵文丑这样的高手也只用了三个回合。而到了中年以后对阵有实力的对手时,却往往拿不下来,不得不承认关羽在四十多岁以后状态下滑了。年老的关羽在右臂受伤的情况下与徐晃交手,八十回合虽然平手,但也是处了下风。而我们知道,当初连文丑都可以在短时间内战胜徐晃,而文丑还远在关羽之下。看来年龄和伤病对武将的影响还是不小,甘宁、徐晃等人也均是在年龄偏大时被射杀。由庞德、徐晃分别与关羽的两次对战(时间相距很近)可以看出庞德略胜徐晃,但也只有一个档次的差距,虽然最后暗箭胜了关羽,但可以肯定在关羽巅峰的时候,庞德不是他的对手。而通过对黄忠、庞德与关羽两战的时间和过程的分析来看,黄忠的巅峰实力应该排在庞德之前。2、张飞、马超、典韦、许褚的先后?马超、许褚两人的交手记录将此四人联系到了一起。而通过书上介绍我们知道典韦、许褚两人是绝对的平手,张飞、马超两人也是绝对的平手。那么评价的关键就是马超与许褚的那场大战了。我们来比较一下对阵条件:一是马超远道而来,车马劳顿,而许褚却是主场做战,以逸待劳,并且有曹操率领所有大将压阵,有相当的后防保障;二是在战许褚之前,马超先和于禁、徐晃、李通、 - 7 -曹洪来了一个车轮战,体力上肯定有所消耗;三是两人230合平手后,马超军首先发起冲击,曹军大乱,马超继续追杀,而许褚却是受伤,由这一点可以看出即使是在主场,曹军在心理上也已处了下风。我们知道曹操的谋略,如果说连曹操、诸多谋士以及众多武将在场的情况下依然输给马超的话,那只能证明曹操的武将在马超之下。另外,由张飞、许褚分别与马超的两场对战可以看出,许褚的实力应在张飞之下,因为马超在对阵许褚之后,造成了曹军的失败;而马超在张飞面前显然没讨到任何便宜,打到最后甚至是有些无耐,即使是动用了暗器也终没有结果。分析完四人的对决以后,我们再来看看其他一些信息,许褚曾和很多名将交手,但都是平局收场,而在和张飞的几次交手中都吃了亏,马超在马许大战之后虽然胜出,但对许褚心有顾忌。而张飞却从来没有怕过许褚,即使是在和许褚、张辽、徐晃三人同时交战时,依然打成平手。魏将对张飞的忌惮程度从喝断当阳桥一事便可看出。而赵云的一句“冀德救我”不能说明别的,但至少在赵云心中对张飞的武力是相当肯定的。张飞也是三国唯一一位和吕布交手100回合打平的武将,吕布对张飞相当忌惮,这在书中也有介绍。另外,书中对张飞也有过“英雄过孟起”的评价。综上所述,此四人排名如下:张飞、马超、典韦、许褚。3、两条线如何融合?通过对以上两个问题的分析,关羽、黄忠、庞德,张飞、马超、典韦、许褚这两条线的排名我们已经确定。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如何将这两条线融合。首先,我们知道飞亚于羽,那么关羽的位置我们便确定了,因为即便是对张飞、马超的排名有争议,但至少张马二人的长时间平局可以证明此二人在同一水平,自然而然的我们可以把关羽放在张飞、马超的前面。另外,如果关羽真的实力不行的话,曹操在对阵颜良、文丑时也不会两次用他出战,因为他不想给关羽立 - 8 -功的机会,不到万不得以曹操是不可能用他的。而程昱的话也说明了魏国武将没有哪个有绝对实力排在颜良之上,而关羽显然要比魏国武将武力要高,包括许褚。再看黄忠,前面我们分析过,黄忠应在马超、赵云之后,但他能够和关羽拼刀一日平,并能用箭取胜,可知他的武力与马超、赵云等也不会相差太远,应该和许褚有的一拼。4、颜良、文丑的位置?此二人一直是令三国排名矛盾的地方,最终导致以他们为参考的排名可信度不高,而体现最明显的就是与关羽、徐晃的交战记录。颜良、文丑都曾轻松击败过徐晃,如果以此做为证据的话,那么此二人的排名应在许褚之上,因为我们知道徐晃曾与许褚战至50回合平。但此二人都被关羽轻松击杀,如果说颜良一战可信度不高的话,那么与文丑的一战应该能够算做正常交手(有人曾提出异义,说关羽胜在马快,再加上文丑心怯,将此战排除,笔者不敢认同,按这种逻辑说的话那么关羽单闯万人军中、赵云七进七出、张飞独拒当阳桥以及与吕布交手之时岂不是早被吓死了?为何偏偏他们能够逃脱,甚至是取胜?何况关羽提的是八十二斤的大刀,没有绝对实力他的刀能快得了吗?),从这来看此二人的实力又应在黄忠、庞德之后了。另外,通过他们两人的交战记录也可以看出张辽、徐晃等与关羽有着相当的差距。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考虑:颜良、文丑与徐晃、张辽、赵云的交战可信度较高,可以做为参考依据,并可认为颜良、文丑的武力在张辽、徐晃之上,与赵云的差距也不会太大。与颜良、文丑交战时,关羽处在巅峰时期,那时的关羽除吕布外在三国内应该已经没有对手;而与黄忠、庞德交手时关羽已经过了巅峰期,尤其是战庞德时,关羽当时的水平已经接近徐晃了,如果那时候关羽和马超对阵的话估计也是必输无疑。通过分析可以看出:颜良、文丑的实力不会比关羽、张飞、赵云、马超等人高,至少 - 9 -文丑和关羽交战的记录可以看出他的绝对实力不够,否则也不会心怯逃跑。同时,我们应该看到,颜良、文丑也具备了相当的实力,至少他们在对阵魏军时都表现的相当有大将风范,魏军少有出其右者。所以我们把此二人放在关张等超一流武将之后,而放在张辽等武将之前。5、赵云的位置?赵云为长胜将军,阵前斩将无数,但和绝顶高手之间的对阵较少,所以也给排名带来难度。最好的证据也只能从文丑下手,年轻赵云在未做任何防护的情况下与文丑轻松交战60回合平手,后来文丑撤军,云不追赶。我们知道文丑曾轻松取胜张辽、徐晃,而赵云曾让徐晃、张合不敢出战。从两人表现来看,赵云似乎略胜一筹,至少在对阵文丑时,赵云显得游刃有余。另外,赵云在极其不利的情况下,能够在曹操百万军中七进七出,斩名将50多员,而不被曹操数十员强将所擒也足可看出他的实力应在魏将之上,甚至比马超更胜。6、作者告诉了我们些什么?和《三国志》的作者不同,《三国演义》的作者显然是亲蜀派,所以蜀国的武将显然更被看好一些。而关、张、赵、马的表现更是出神入化,这些显然是其他武将所不具备的。为了突出马超,安排了他与魏军将领的车轮战,迫使曹操割须弃袍;安排了他与张飞的一日大战。为了突出赵云,安排了他便服单战文丑;长坂坡百万军中七进七出。为了突出张飞,安排了他与吕布的百回合大战,而喝断当阳桥的表现显然比赵云的七进七出更出彩,至少抓赵云时曹将敢战,但遇到张飞时却被活活吓死,一个人独拒百万大军谁能做到。为了突出关羽,作者安排了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描写手法都是先让一些名将做陪衬,突出这三员虎将的不可抵挡,然后让关老爷出马轻松搞定,从而确立了关羽武力至尊的地位。说白了,华雄、颜良、文丑这三员上将就是为衬托关羽而准备 - 10 -的。另外,曹军之所以当阳桥怕张飞,也是因为关羽的原因,如果不是关羽在曹操处有过人表现,并对张飞大加赞赏(关羽曾说张飞的实力比自己还要好,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囊中探物,曹操听说后让人将张飞的名字写在衣服上),魏将又怎么会怕张飞到如此地步?由此可见魏军对关羽的害怕程度。而许褚等人虽然表现尚佳,但一旦和蜀国名将交手从来都是处于下风,能够是平手就不错了,不知大家是否发现这一点。除了蜀国几员名将之外,作者也介绍了魏国的典韦、许褚、庞德,吴国的太史慈、甘宁、孙策,其他的吕布、颜良、文丑。从小说的内容可知,其实作者已经给出了部分人物的明确排名。第一位:吕布1、书中评价: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人马之中,汉末两绝。2、战绩:(1)王匡回头问曰:“谁敢出战?”后面一将,纵马挺枪而出。匡视之,乃河内名将方悦。两马相交,无五合,被吕布一戟刺于马下,挺戟直冲过来。匡军大败,四散奔走。布东西冲杀,如入无人之境。(2)上党太守张杨部将穆顺,出马挺枪迎战,被吕布手起一戟,刺于马下。(3)北海太守孔融部将武安国,使铁锤飞马而出。吕布挥戟拍马来迎。战到十余合,一戟砍断安国手腕,弃锤于地而走。(4)公孙瓒挥槊亲战吕布。战不数合,瓒败走。吕布纵赤兔马赶来。那马日行千里,飞走如风。看看赶上,布举画戟望瓒后心便刺。(5)傍边一将,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挺丈八蛇矛,飞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吕布见了,弃了公孙瓒,便战张飞。飞抖擞精神,酣战吕布。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云长见了,把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三匹马丁字儿厮杀。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 - 11 -刘玄德掣双股剑,骤黄鬃马,刺斜里也来助战。这三个围住吕布。转灯儿般厮杀。八路人马,都看得呆了。吕布架隔遮拦不定,看着玄德面上,虚刺一戟,玄德急闪。吕布荡开阵角,倒拖画戟,飞马便回。三个那里肯舍,拍马赶来。(6)夏侯惇挺枪跃马,直取吕布。战不数合,李傕引一军,从左边杀来,操急令夏侯渊迎敌。右边喊声又起,郭汜引军杀到,操急令曹仁迎敌。三路军马,势不可当。夏侯惇抵敌吕布不住,飞马回阵。(7)吕布曰:“吾怕谁来?”遂不听宫言,引兵出阵,横戟大骂。许褚便出。斗二十合,不分胜负。操曰:“吕布非一人可胜。”便差典韦助战,两将夹攻;左边夏侯惇、夏侯渊,右边李典、乐进齐到,六员将共攻吕布。布遮拦不住,拨马回城(8)夏侯惇、夏侯渊、许褚、典韦、李典、乐进骤马杀来。吕布料敌不过,落荒而走。从将成廉,被乐进一箭射死。(9)乃回顾纪灵、玄德曰:“辕门离中军一百五十步,吾若一箭射中戟小枝,你两家罢兵,如射不中,你各自回营,安排厮杀。有不从吾言者,并力拒之。”纪灵私忖:“戟在一百五十步之外,安能便中?且落得应允。待其不中,那时凭我厮杀。”便一口许诺。玄德自无不允。布都教坐,再各饮一杯酒。酒毕,布教取弓箭来。玄德暗祝曰:“只愿他射得中便好!”只见吕布挽起袍袖,搭上箭,扯满弓,叫一声:“着!”(10)布怒,挺戟向前。术将李丰挺枪来迎;战不三合,被布刺伤其手,丰弃枪而走。3、分析:“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没有比第一名更好选的了。遍观三国演义,能够战胜吕布的没有,正如曹操所说,吕布非一人可胜,对付他只有一个办法 - 12 -——群殴。第二位:关羽1、书中评价:万人之敌,世之虎臣。功绩过韩耿,声名重马张。2、战绩:(1)程远志见折了邓茂,拍马舞刀,直取张飞。云长舞动大刀,纵马飞迎。程远志见了,早吃一惊,措手不及,被云长刀起处,挥为两段。(2)操曰:“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关公曰:“如不胜,请斩某头。”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3)云长早出,直取管亥。两马相交,众军大喊。量管亥怎敌得云长,数十合之间,青龙刀起,劈管亥于马下。(4)关公大喝曰:“匹夫休得逞强!”出马与纪灵大战。一连三十合,不分胜负。纪灵大叫少歇,关公便拨马回阵,立于阵前候之。(5)关公大怒,直取荀正;交马一合,砍荀正于马下。(6)云长大怒,骤马向前。王忠挺枪来迎。两马相交,云长拨马便走。王忠赶来。转过山坡,云长回马,大叫一声,舞刀直取。王忠拦截不住,恰待骤马奔逃,云长左手倒提宝刀,右手揪住王忠勒甲绦,拖下鞍鞒,横担于马上,回本阵来。(7)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忽地下马,割了颜良首级,拴于马项之下,飞身上马,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境。- 13 -(8)与文丑交马,战不三合,文丑心怯,拨马绕河而走。关公马快,赶上文丑,脑后一刀,将文丑斩下马来。(9)关公约退车仗,纵马提刀,竟不打话,直取孔秀。秀挺枪来迎。两马相交,只一合,钢刀起处,孔秀尸横马下。(10)孟坦出马,轮双刀来取关公。关公约退车仗,拍马来迎。孟坦战不三合,拨回马便走。关公赶来。孟坦只指望引诱关公,不想关公马快,早已赶上,只一刀,砍为两段。(11)韩福闪在门首,尽力放了一箭,正射中关公左臂。公用口拔出箭,血流不住,飞马径奔韩福,冲散众军,韩福急走不迭,关公手起刀落,带头连肩,斩于马下;杀散众军,保护车仗。(12)左右方欲动手,皆被关公拔剑砍之。卞喜下堂绕廊而走,关公弃剑执大刀来赶。卞喜暗取飞锤掷打关公。关公用刀隔开锤,赶将入去,一刀劈卞喜为两段。(13)王植拍马挺枪,径奔关公,被关公拦腰一刀,砍为两段。(14)秦琪大怒,纵马提刀,直取关公。二马相交,只一合,关公刀起,秦琪头落。(15)拍马持刀,直取夏侯惇。惇挺枪来迎。两马相交,战不十合,忽又一骑飞至,大叫:“二将军少歇!”(16)关公更不打话,举刀便砍。张飞亲自擂鼓。只见一通鼓未尽,关公刀起处,蔡阳头已落地。众军士俱走。(17)云长大怒,更不打话,飞马舞刀,直取杨龄。龄挺枪来迎。不三合,云长手起刀落,砍杨龄于马下。(18)云长曰:“特来取汝首级!”言罢,两马交锋。斗一百余合,不分胜负。 - 14 -韩玄恐黄忠有失,鸣金收军。(19)忠引数百骑杀过吊桥,再与云长交马。又斗五六十合,胜负不分,两军齐声喝采。鼓声正急时,云长拨马便走。黄忠赶来。云长方欲用刀砍去,忽听得脑后一声响;急回头看时,见黄忠被战马前失,掀在地下。云长急回马,双手举刀猛喝曰:“我且饶你性命!快换马来厮杀!”(20)云长两日战黄忠不下,十分焦躁,抖擞威风,与忠交马。战不到三十余合,忠诈败,云长赶来。忠想昨日不杀之恩,不忍便射,带住刀,把弓虚拽弦响,云长急闪,却不见箭;云长又赶,忠又虚拽,云长急闪,又无箭;只道黄忠不会射,放心赶来。将近吊桥,黄忠在桥上搭箭开弓,弦响箭到,正射在云长盔缨根上。前面军齐声喊起。云长吃了一惊,带箭回寨,方知黄忠有百步穿杨之能,今日只射盔缨,正是报昨日不杀之恩也。(21)纵马舞刀,来取庞德。德轮刀来迎。二将战有百余合,精神倍长。两军各看得痴呆了。魏军恐庞德有失,急令鸣金收军。关平恐父年老,亦急鸣金。(22)两阵对圆,二将齐出,更不打话,出马交锋。斗至五十余合,庞德拨回马,拖刀而走。关公随后追赶。关平恐有疏失,亦随后赶去。关公口中大骂:“庞贼!欲使拖刀计,吾岂惧汝?”原来庞德虚作拖刀势,却把刀就鞍鞒挂住,偷拽雕弓,搭上箭,射将来。关平眼快,见庞德拽弓,大叫:“贼将休放冷箭!”关公急睁眼看时,弓弦响处,箭早到来;躲闪不及,正中左臂。(23)言讫,挥大斧直取关公。公大怒,亦挥刀迎之。战八十余合,公虽武艺绝伦,终是右臂少力。- 15 -(24)关公骂曰:“吾乃汉将,岂降贼乎!”拍马舞刀,直取蒋钦。不三合,钦败走。(25)公大怒,轮刀相迎,只三合,潘璋败走。(26)车胄绕城而走。云长赶来,手起一刀,砍于马下,割下首级提回,望城上呼曰:“反贼车胄,吾已杀之;众等无罪,投降免死!”诸军倒戈投降,军民皆安。(27)须臾,夏侯存军至,见了云长,大怒,便与云长交锋,只一合,被云长砍死。3、分析:关羽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主要问题集中在与黄忠、庞德两战上,但无论怎么有争议,大家还是把他放在四强之内的居多。偶尔也有将他列在八强之外的,也无非是标新立异而已。关公一生战斗无数,而最具代表性的对手包括华雄、颜良、文丑、夏侯惇、黄忠、庞德、徐晃。要想看出关羽的真正实力,我们不妨先从他的对手加以分析。温酒斩华雄:当时各路诸侯的武将已经无人能敌华雄,袁绍反复强调颜良、文丑的重要性。最终关羽轻松获胜。有人提出关羽是以弓手的身份出战,华雄轻敌的缘故,笔者不敢认同,因为书中明确指出华雄并不知道关羽的身份。而且,这一次关羽骑的也不是赤兔马,由此可见关羽杀人效率高,并不单单是马的问题。斩颜良诛文丑:斩颜良以前,颜良与魏军有过一系列交手,最经典的就是20回合速胜徐晃。这使曹操一下子处于被动,遍观手下竟找不出一个人能应战颜良,最终程昱建议关羽出战。这其实从侧面已经肯定了关羽的实力在魏将之上。文丑在对阵关羽以前表现相当优秀,他曾60回合战平赵云,轻松取胜张辽、徐晃。但和关羽交战只三个回合就心怯了,颜良的实力他很 - 16 -清楚,而关羽在万人军中速斩颜良应该说给文丑在心理上留下了阴影,当自己和关羽亲自对阵时,显然也看出了关羽的实力,所以心怯了。应该说文丑和关羽的差距不会有这么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文丑心里明白自己不是关羽的对手,继续打下去的话,输的肯定是自己,所以打了三个回合就想逃跑。有人提出文丑这是诱敌之计,只不过关羽马快,才杀了文丑,笔者不敢认同,因为书中已经交待他是败走。与文丑一战不但表明了关羽的武力在魏军之上,同时似乎也说明了关羽的实力应略胜赵云。纵观《三国演义》,真正做到在万人军中取上将首级如囊中探物者也只关羽一人。战徐晃:年老受伤的关羽在困境中与徐晃交战,八十回合平手,但处于下风,因为右臂少力。当然这一战关羽起码在三方面吃亏,一是年老,二是受伤,三是处于困境。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如果右臂不少力的话,年老的关羽应该能和徐晃打成平手,条件再好一点的话也许还会占上风。回到二十年前,文丑速胜徐晃,而关羽三回合让文丑心怯,可以想像如果那时的关羽和徐晃交手的话会是怎样的结果(估计那时的徐晃在关羽心中只是一华雄尔)。战黄忠:40多岁的关羽对战60多岁的黄忠,显然关羽在拼刀时占了上风,如果不是黄忠马摔也许就不会有后来中的一箭。书中讲到关羽为两天未能拿下黄忠有些烦燥,从这里可以看出关羽对拿下黄忠其实很有信心,好像一切只是时间问题。后来评五虎大将时,关羽也很反对与黄忠平起平坐,这些也都从侧面说明了关羽在黄忠之上。笔者个人认为,其实这个战例主要的作用是为了突出黄忠的,为了说明他的实力,所以才安排了他与关羽一战,从而提高了他的地位。从这个战例还可以看出一点,那就是张飞、赵云的实力似乎在关羽之下,否则完全没有必要千里迢迢的用赵云把关羽换过来。战庞德:56岁的关羽对阵40多岁的庞德,勉强打平,但处了下风。庞- 17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本文标题:[三国武将武力排名]三国武将武力排名:三国第一武将是谁?三国武将战斗力分析&版权说明
文章标题: 文章地址:
1、《[三国武将武力排名]三国武将武力排名:三国第一武将是谁?三国武将战斗力分析》一文由262阅读网()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网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同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武力排行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