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道战 电视剧里一般都会有什么机关

帖子主题:真实的地道战(上)(转)
共&1767&个阅读者&
军号:859249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真实的地道战(上)(转)
文章提交者:还要打酱油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73-0-1.html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任何一个大陆30岁以上的人,百分之一万都看过这部片子。电影的介绍写道:1942年,日寇对河北省冀中根据地进行“大扫荡”,根据地人民为了抵御,想出了地道战。冀中地区高家庄人民,在党支部书记高老忠和民兵队长高传宝的带领下,把几家的土洞和地窖挖成相通的地道,留几处出口,用以和日寇周旋。但是在一天夜里,黑风口据点的日寇偷袭高家庄,高老忠敲钟壮烈牺牲,地道遭到了敌人的破坏。高家庄人民总结教训,将仅能容身的地窖改造成既能藏身又能出击的多功能地道。 1943年夏天,高传宝利用地道的翻口击毙了冒充武工队混进高家庄的特务。日军分队长山田纠集了几个据点的兵力进行报复,但却被在地道内神出鬼没的高家庄民兵们狠狠地教训了一顿。高家庄人乘胜前进,把地道从村内沿伸到野外,成为纵横交错的地道网络,变防御为进攻。区长赵平原制订了“围点打援”的战术,想吸引黑风口的日伪军出洞,但是狡猾的山本,却以偷袭高家庄的办法来解西平之围。 最终,高家庄民兵和八路军主力部队及游击队一道并肩作战,一举拔掉了黑风口据点,消灭了进犯高家庄的敌人,取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老萨并不展开说,文章也写简单一点,说几个要点。之前先要说明一点,老萨极为尊敬敌后坚持作战的游击武装。相比正面战场苦战的国军战士,敌后的国军,八路军,新四军等等,其实更为艰苦。尤其是在日军控制区,或者游击区作战,时刻都有生命危险,非常不容易,他们是民族的英雄。但历史不容许夸大和胡编,因为它已经发生过了,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所能做的只是接受它,因为别无他法。只有弱者才需要精神鸦片,我想中国人时至今天已经没有人愿意做弱者。第一,电影中的地道是布景,不是真实存在的地道战原型是河北正定县高平村,但拍摄地却是清苑县冉庄。地道只是简易的地洞,没有坚固支撑结构,一般雨水一冲就会垮掉,所以每年都要重修。电影拍摄是1965年,是10多年之后了,高平村的地道早就基本毁了,冉庄也没有地道。当时的导演回忆:采访中只在焦庄户发现有一条几十米长的地道还保留着原始模样,另外一条在高平村,仅仅有几十米长,看上去不像地道,倒像一条地下排水沟。最初设想是选一块土地,开挖成地道断面,但估算了一下,觉得它工程太浩大,成本太高,只好放弃。所以,实际上银幕上所有地道内的镜头画面都是在厂内搭景拍摄的,并不是真正的地道。大家一起出主意想办法,巧妙运用摄影镜头和剪辑,使得它看起来像是一个真正的地道战斗网。公认的地道战的发源地蠡县,地道也早就塌了。地道战之父王夫回忆:蠡县都是沙土地,没粘土,下雨就塌。为修地道很多民房都塌了,建国后政府经过核对,还给了补贴。冉庄今天已经成为旅游景点,一个精神圣地,但他在电影拍摄时候早已没有地道,换句话说,今天冉庄旅游区的地道全部是后来挖出来的,骗游客的。---------------电影导演任旭东是一个军人,八一电影制片厂原军教片室副主任、导演。1939年2月入伍,当时年仅15岁,历任排长、连长、营长、侦察作战参谋、股长、第二高级步兵学校队长等职。1952年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从事军教片导演工作,曾任军教片室副主任。从事电影导演工作36年。电影其实和任拍的有一定不同,做了很多删减。任回忆:刚开始我觉得电影不能像课堂上课一样“干干巴巴”的,应该有点“调味品”、“水粉色彩”之类的东西,在第一稿剧本中我设计了许多“博观众一笑”的细节,但 是都在审查时被删除了。例如:民兵队长和未婚妻在地道里谈情说爱的细节;民兵大康和妻子在地洞里生孩子的细节;民兵淘气儿和女民兵素云吃烙饼逗乐子的细 节;民兵牛娃从射击孔拽拉伪军腿的细节等等——它们都被认为是没有任何教育价值,多了反而会冲淡主题内容,扭曲革命历史的真实性,脱离《地道战》的主线。第二,地道本来只是上千年前就有的蛤蟆洞,只有微弱的藏身作用在当年参加地道战的老八路和民兵们还是保持一份军人的道德,他们并没有肆意夸大,大体还是实事求是的。最初,地道战根本不存在,甚至不存在地道,只有所谓的蛤蟆洞。解说词这么写道:那是一个青纱帐拼命抽芽的季节,然而,由于日军的扫荡,这个生机勃勃的季节却弥漫起血腥的味道。就在一天夜里,日军突然进了冉庄。光当天打伤致残就有11人,抓走了11人,烧毁房间700多间,抢走大牲畜什么猪啊鸡呀那就是无数了。他们这次偷袭冉庄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对冉庄进行报复,因为它是个抗日堡垒村。第二个是想秘密抓捕抗日志士。当时,日军搜捕最主要目标是一个叫张森林的人。然而,日军冲进房间后却没有抓到任何人,只见到了一床还没有来得及叠好的被褥。当时张森林试是如何逃脱的,据推测它就是钻在地道里头,而逃过一劫。张森林是冉庄的第一位中共党员,自1938年开始,他就是冉庄地方抗日组织领导人之一,1943年在参加一次秘密会议时,受到日军偷袭而被捕牺牲。张森林被认为是冉庄村地道战最早的创始人。其实,张森林最初挖掘的地道十分简单,他只是借用了当地一种农作物的窖藏——红薯窖。在红薯窖的侧壁横向挖掘,人们挖出一个从地面看不见的地洞,这种地道当地叫做蛤蟆蹲。张森林在冉庄挖了蛤蟆蹲后,同村的10余位抗日组织成员相继模仿,他们或者在水井中,或者在自家的菜园里,秘密挖掘了这种简单的地道。他们还把挖出的泥土垫在了自己的院子里,用碾子碾平,以免日军发现动土挖地道的痕迹。蛤蟆蹲是冀中百姓最早挖掘的地道模式。在日军扫荡刚刚开始的时候,它曾经在最紧要的关头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但张本人在1943年一次突袭中牺牲!这种土洞在中国至少上千年的历史,春秋战国的墨子就在书中写到过地道战。大家都知道的汉朝三国志中,袁绍用地道战打垮了公孙瓒,司马懿用地道战打垮了公孙渊,类似的地道战还有很多。类似于蛤蟆洞这种,似乎不登大雅之堂,主要是民间老百姓玩一玩。宋代的水浒传中,宋江杀了阎婆惜以后逃回家,就躲在家里的土洞里面。抓捕的官兵在宋江家寻找多时,却也没有发现这个地洞。宋代庄季裕《鸡肋编》里始有记载:陕西 民众“就田中作窖,开地如井口,深三四尺,下里蓄谷多寡,周围展之……盛谷多至数千石”。这时地窖主要用以储藏粮食,以防盗匪兵患。窖上面掩土种上庄稼, 但有窖处 “叩地有声,雪易消释”,又往往被来犯者发掘。到了明代,地窖有了新的发展,不但挖得很深,藏粮又藏人,而且连通成地道。后来北方辽国,金国部队和宋对峙,经常南下抢劫掠人,很多老百姓在家挖洞,逃避这种灾难。据明代王士性《广志绎》记载:北方游牧民族来犯,当地百姓藏于窖中。来犯者不知深浅底细,不敢贸然入窖,只好用柴草燃烟熏呛。但百姓自有高招,窖内挖有许多分洞,烟从主洞入分洞出,或这 边进那边出,于人无害。他们还协作,使洞洞相连,地道纵横交错,连绵数里,来犯者更不敢轻举妄动。这大概是比较早的专门用于防御的地道战。可以看到,这种避祸的土洞甚至所谓的地道战早已经大面积存在了!所以,这种地洞或者地道如果说是张森林发明,就属于夸大其词。-------------------------------地道里面并没有支撑物,所以他是很脆弱的。下图的支撑物,都是电影的扯谈。第三, 土洞怎么变成地道的?最初蛤蟆洞挖在野外,干部群众都躲到野外去,事实证明这很不行,只好改到了村内。地道战之父王夫回忆:为了恢复遭敌破坏的工作,蠡县县委排出工作团协助和指导村干部继续开展对敌斗争。工作团白天在村里活动,晚上随区、村干部到野外洞里睡觉。不久,他们完成任务回到县里,这种“防范”措施便推广开来。北方冬季温差较大,洞里猫上一夜,早晨洞口便有水蒸汽外溢。逐渐让敌特内奸侦知个中奥妙,有些干部因此被捕甚至牺牲。野外地洞便嘎然废弃,村干部们又将地洞挖到了村里。放到村内后,却土洞发现效果很差,作用极其有限,为了易于隐蔽,又将土洞扩大为防御能力较好的地道。解说词里面写到:咱们有一抗日志士,全家人藏在地洞里,无法转移无法脱身,被日寇抓走,后来不知去向。作为藏身之处,蛤蟆蹲的最大弱点在于它只有一个洞口。在日军严密搜索下,洞口一旦暴露,隐蔽其中的人便无法逃脱。换句话说,土洞钻进去以后,只能期待敌人不发现洞口,一旦发现就没地方跑,只能束手就擒。而土洞当时基本都在农民家里面挖好,而农民小院子里面能有多大地方,日军拿刺刀一寸寸的刺一边也不用多少时间,所以,它的作用是很有限的。所以后来民兵对土洞进行改良,将土洞挖长,在屋外留有另一个出口。抗日分子躲在洞里,一旦发现敌人找到屋中的入口,他们就立即从屋外的洞口逃走,这样生存的概率就大大提高了。但问题又来了,如果洞口放在屋外,岂不是非常惹眼。农村的村子通常不大,村民祖祖辈辈生活在此,对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洞口在屋外根本无法瞒住人。而鬼子出动,很多时候带着当地的伪军,汉奸,随便一找就可以发现出口,看来洞口还是要按在屋内。解说词写道:单口地道被日军发现后,冉庄十余位抗日村民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就在这次会议上,村民们想出了一个改善单口地道弱点的办法,将原有的单口地道全部延伸连接,挖出一条有多个洞口的地下通道。从我的家到你的家挖通以后,是不是更好转移呀。这样从西边这个家到东边这个家两家连在一起,它就形成个双口洞。一旦西边这个有敌人袭击,他会从西边这个屋逃到东边这个家里从那脱身。这样,土洞就成为地道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所谓的地道,最初仅仅是为了便于躲避和转移跑路。王夫回忆:1941年春,因中孟村西南三华里就是据点,经常被骚扰。一次敌人从南街进村,游记组急忙出村,而两女青年抗先队员未及随行,便钻进一家宅院上房埋伏起来。敌人闯进村口,她们甩出颗手榴弹使两敌毙命。敌人将房包围时,她们早已钻进地道逃走。还有一次,一名村武委会主任被捉住,敌人向他要枪。他说枪是有,放在洞里了。被缚住双手的武委会主任进洞后谎称洞深该多松一结绳子,见敌人照办他疾速解开从另一个洞口逃脱。经后,每当敌人包围村庄前,均先将百姓送进地道,游击组和青抗则先埋伏在路口及房顶,待敌接近时打他个措手不及,当敌人摆开进攻架式,我已从野外的地道口跃出,朝着敌人屁股又是一阵手榴弹和独撅枪。仗打得干净利落,民兵杀敌信心倍增。-----------这是地道战里面的图纸,其实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问题,也就是这个地道很深,预计最少有4米以上,这早就到水位了,实际是不可能的。第四, 地道战到底是战,还是躲?显然,是躲!从现有资料来看,如上文说到的,地道中的民兵依靠地道的一些枪眼打冷枪造成敌人伤亡,确实是有的,但绝对是零星的偶尔的,绝对没有大的战绩。而即使以我们夸大的资料中,其实地道战的战绩也是不值得一提。说依靠地道将敌人消灭,或者说将敌人歼灭相当一部分,迫使敌人撤退,真的找不到相关的战例。地道的作用显然是防御,因为没有地道,干部群众都在明处,日军炮楼距离村子一般几公里,随时可以来,根本没办法躲。没有地道的时候,村里面抗战很困难。王夫回忆:我的地道被否决,被撤消县委书记和县大队政委职务,自己也被打成投降主义以后,戴着“右倾”和“退却路线”两顶帽子,离开了“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的蠡 县。博野县委书记王进学成为蠡县抗战的领路人,时间是1941年的春夏之交。为了贯彻地委书记吴立人的“抗战”意图和“正确”方略,王书记上任伊始便全部 拆除了“劳民伤财”的地道、地洞,“兢兢业业”的县委书记还召集群众大会,代表县委向百姓道歉承认错误,并要求抗战力量敌人来了就打,到房上去打。子弹打 光就投手榴弹,手榴弹投完就用房上的砖头,万万不能钻地道、地洞,那是“右倾”是“退却路线”。王书记还刻意要求,区县领导机关都集中起来,开展对敌斗争。“积极的抗战路线”推行后,并未收到多大效果,反而使我方更加被动。在日伪 点线密如珠网的蠡县地区,我方唯有频繁转移,有时一夜竟移动三次。当时情况严峻,落脚三天必遭敌人合围,致使一些干部被活活的拖病。大家疲惫不堪,根本无力抗战,首要问题便是奔命。 半年时间内,县委机关三次遇险。前两次侥幸突围损失甚微,第三次在齐家庄除五六个轻伤员在熟悉地形的中队长谷振海的带领下杀出重围外,县大队几乎全军覆 没。副政委陈叔恒战死,大队长丁艳田战死,组织干事保卫干事宣传干事均壮烈牺牲。所有指战员没有一个被俘,枪支弹药和被服等等损失殆尽。随县大队行动的县长王志远、公安局长王勤、交通科长耿亚堂和全体部下悉数阵亡。那位踏踏实实落实领导意图的县委书记王进学,被知人子弹从眼部射进钻出耳朵,结果一只眼睛瞎 了一只耳朵聋了,警卫员也壮烈牺牲。“齐家庄惨案”使奄奄一息的地道战得以恢复生机。但重要的还是北方分局委员、冀中军区政委程子华的拍板定案有了地道以后,也并没有太大的改变现状,只是一定程度的缓解。王夫回忆当年写道:日伪据点日渐增多和封锁线变得稠密,“扫荡”愈加频繁。抗日力量需隐蔽,百姓同样需要躲避抓捕。开始是村干部家属亲友,后来百姓也挖,然而常被敌人搜寻到。1942年的51大扫荡中,号称冀中第一地道村的北疃村,民兵和老百姓们依靠十几里的地道和日伪军作战,结果大败,仅仅被毒死在地道中的军民就高达800多人。日军战报中记载,日方伤亡只战死三人,伤五人,算是毫发无伤。北疃村地道反而成为抗日军民的活棺材,本来在野外至少还能躲一躲,就算躲不了,也可以拼一拼。但进入地道以后,完全陷入光挨打无法还手的地步,用电影中牛娃的话来说:打不能打,走不能走,活活的被鬼子捉住做俘虏。随后虽然我们有零星的地道战记录,但均没有日方资料可以印证,一般认为这都是我们自己的宣传资料,可靠性是很差的。而日军整个华北治安战中,除了写道八路军利用地道躲避,从没有死于什么地道战的记载。而1942年51大扫荡时候,冉庄依靠地道作战,也就是进攻作战根本不存在,只有一些地道用于防御而已。1943年开始修改地道,建筑新的东东,但由于工程量浩大,费时费力,敌人近在咫尺,最终到了1944年才大体搞定,真正使用还是在1944年以后了。解说词中写道:根据相同的地形地物,冉庄分别在小庙、碾子、烧饼炉、柜台、暗室、墙角或墙根等处,修筑了工事和枪眼。其中高房工事7处,地堡14处,小庙工事6处,碾子工事2处,烧饼炉工事1处,柜台工事1处,暗室及墙角枪眼8处。所有这些工事都和地道相通,既能瞭望,又能射击。这样,地道和地面相配合,各种火力相交叉,构成了密集的火力网,充分发挥地道的威力,痛歼来犯之敌。即使冉庄自己的宣传资料,在1945年之前,并不存在什么稍大的作战,最大的作战居然是抗战结束前2个月,而且对手也只是伪军。具体记载如下:最使冉庄人民引为骄傲的,还是日的那次大战。那天,驻保定的伪绥靖军集团司令齐靖宇和清苑县伪县长丛殿墀,带领两个团1000多兵力进攻冉庄。我民兵分别把守在工事里,准备更有效地消灭敌人。敌军走到离村一、二公里的地方,盲目地向村里轰炸扫射,后见没有动静,就开始向村庄逼近。忽然, “轰”、“轰”几声,村北李登山家坟地、姜庄边梁家坟、村东王老黑房西等处民兵所埋地雷接连炸响。敌人被炸死、炸伤多人后,仍仗着火力优势,拆墙过院,扑 进了村庄。隐蔽在东口双庙工事内的李明贵、李春久和刘景书等人,找准机会,接连射击敌军,敌人东窜西跑,摸不着头脑,气得哇哇直叫。民兵高振峰和李恒木、张丙 奎等人在十字街指挥部里指挥整个战斗,20多名伪军押着民夫背着锨镐过来,想破坏地道,高振峰瞄准一个目标打中头部,张丙奎拉响地雷,把伪军吓得纷纷逃 命。张德林拿着湖北造小马枪,带着五个爆炸组员守在北口学校暗室里。听到近处房上有人说:“集合了,在东北边场口。”过了一会儿,只见敌人从东边向北移 动。张德林用手捅捅组员们小声说:“过来了,准备好。”几个地雷接连在敌群中开了花。张德林又向敌群中打了一阵排子枪。敌人像没头苍蝇般乱撞起来,前头的 往北跑分散着上了房,后边的往南跑、东跑也上了房。敌人在房上支起机枪,干瞪着眼着急,没目标地胡乱扫射。张德林向大家说:“等着,沉住气,等着拉雷。” 不大一会儿,20多个伪军上来拉死尸,民兵们又拉响两个地雷,四五个敌人倒下,其余都撤下去。过了半个多小时,敌人才敢出来收尸,随着大队撤走。这一战斗,我民兵30余人抗击敌伪两个团兵力,从早晨打到下午5点多,持续13个小时,杀伤大批敌人,其中有副团长1名,副官1名,连长1名,排长1名,而我方只有1人臂部受轻伤。通过以上的东西,已经对照其他的资料,可以看出很多问题。全篇对手都是战斗力低下的伪军,而且打了13个小时,算来算去,歼灭伪军总数不会超过40人,这对于1000多人的两个伪军团来说,算得了什么?难道这点伤亡就让伪军撤退吗?显然地道的作用并不是战,而是隐蔽了民兵,伪军没有找到他们,只得走了,并不是说被地道战打走的。所谓地道战,还是躲避,并不是所谓的战。更况且,1945年日军在华北已经只剩下空壳子,其他部队不是南下太平洋,东南亚,就是在华南和国军激战。在1944年,日军对于华北大规模扫荡几乎停止,而集中65万主力南下发动一号作战,在华北各地日军开始大量收缩,放弃次要据点,固守重要的城镇,小规模的扫荡都基本停止了。至于冉庄这种小庄子,根本就没有鬼子会去的。你在敌人投降前几个月搞出这个东西来,有多大用处?大家想一想就知道。-----------杜伦在地道战的经历中有一条,一个妇女为了怕孩子发出声音,被鬼子发现,居然活活捂死了孩子。这。。。这就是地道战吗。。。第五, 地道战不是坑道战抗战冀中的地道战有自己的特殊性,它是以村为单位,由非正规部队和部分正规军,对付敌人日常扫荡的一种方式。它不是坑道战,同别的坑道战有很大不同。志愿军在朝鲜曾经用相对简单的坑道战和联合国军周旋。但要知道,坑道战的关键其实并不在坑道,而是在背后的重武器。志愿军和美军都在使用重武器作为主要攻击火力!坑道作用其实是有限的,仅仅是对美军步兵上来的时候,用轻武器给予一定的拦阻,同时协同后方火炮校正火力点!可以这么说,坑道里面的志愿军,更多是炮兵校对员。如果没有重武器,如果志愿军和美军都不会这样作战。志愿军坑道战的成功,同冀中地道战根本就是两回事。至于日军在硫磺岛使用的坑道战,那又是完全不同的一种打法。日本人将整个硫磺岛的山体和地下全部掏空,巨大人力物力,修建了一个完整的地下要塞。为了防止人员被围困,每个工事都有许多出口,四通八达,通风良好,大的暗堡甚至可以容下300到400人。日军还建成18,000米的地下通道,连接所有的地下工事。到了1944年末,日军仍然成功运送了许多武器到硫磺岛上,包括361门75毫米(或更大)口径的火炮,12门320毫米口径的迫击炮,65门150毫米 中型迫击炮和81毫米口径的轻型迫击炮,33门80毫米口径的海军炮(naval guns),94门75毫米(或更大)口径的高射炮,69门37毫米和47毫米口径的反坦克炮,200架20到25毫米口径的高射机枪,70门火箭炮,带 着从90公斤射程为2-3公里到250公斤射程为7公里以上的火箭弹。驻扎在朝鲜釜山的第26战车联队28辆坦克和600士兵向硫磺岛进发,虽然中途受到美国潜艇USS Cobia(SS-245)的鱼雷袭击,仍然有22辆坦克到达,安置到战略要点,半埋在土中,以防止空袭。显然这是地下要塞,同冀中农村的地道战根本就不是一回事。日本坑道的成功,不是冀中地道的成功。至于越南,它们的地道多只是运输道路和藏兵洞,阿富汗也是类似,都是两回事。---------抛去真实性不提,这部电影也有一些问题。几个孩子在死尸内嘻嘻哈哈的寻找东西,这可能吗?一般的孩子胆子再大也是孩子,见到尸体早就跑了。这种淡化战争残酷,宣扬所谓的战争浪漫主义的,都是该死。第六, 冀中地道对敌的脆弱冀中地下水位很高,下挖2,3米就是水,那么地道只能在土表下最多半米一米处挖掘,大家可以想象这代表什么意思?冉庄地道战纪念馆馆长闫大森介绍:冀中这一带当年水位比较高,你地道如果离地面太薄容易坍塌,太厚容易接近水位,特别是到了雨季。60多年以前,冀中平原下的地道大多挖掘在距地面一米左右的地方,而有一些甚至还不足一米。馆长还是很不错的一个人,他说的很诚恳,没有胡编乱造,真实的地道战就是这么个深度。区区半米深度,一个成年男性用个锄头最多10分钟就可以挖出来。而根据冉庄什么的介绍,地道是遍布全村的,从一个屋子到一个屋子,那么也就是说地道在全村到处都是。也许宣传者是为了表示地道的强大,但这就出现一个悖论。既然到处都是地道,而地道又只有区区深度,岂不是极容易被发现和破坏。根据资料表示,日军伪军来到村子,基本都带着挖掘工具,有时候甚至有大量民夫,到处挖掘,同时让汉奸指认,用刺刀强迫当地群众交代地道。这样一来,地道还有什么隐蔽性可言,一旦被这样轻易挖开,就完全暴露,还打什么仗!这里不谈挖掘,如果日寇使用集束手榴弹,掷弹筒,九二步兵炮炮弹的引爆,也足可以将这么浅的地道炸塌。老萨的群里面有猩猩这样在煤矿工作的,对于地下作业的危险还是很了解的。现代煤矿有完善的安全措施,到处都是支撑物,钢筋水泥,一旦遇到小规模瓦斯爆炸或者其他外力作用,仍然造成大面积塌方,搞出矿难事故,出人命。通过当年的照片可以看到,冀中地道没有任何支撑物,仅仅是一个土洞而已,所以一场雨水就会塌掉。它距离地表又如此之近,敌人如果有心,随后在村里面搞几个爆破,扔几个集束手榴弹也可以破坏地道,那还打什么仗呢?换句话说,日军如果是没有准备,胡乱跑来瞎搞一通,地道可能有一定作用。但如果鬼子是有备而来,用一些爆炸物,就可以炸毁地道,自己毫发无伤。如果发现地道的位置,随便一挖,也就挖出来了。王夫回忆:鲍虚村村长郝振海家中有洞,住有两位地委负责人。敌特侦知此情,突然将郝宅包围并严刑拷打其弟,经他指出洞口,其弟扛不住便指给了敌人,并亲自领敌人破坏,好在两负责人早以打通地道的一头,悄然转移。地道不具备防毒防水能力。电影中吹得很厉害,其实就算今天,普通人防工事也不具备这两个能力。以当年地道为例,全部是农民业余挖成的,由于没有地下作业经验,大多挖的一塌糊涂。冉庄地道基本都是歪歪斜斜的,主要是农民在地下不能辨别方位。方位都搞不清楚,如何谈得上防毒防水。以防毒为例,地道里面最大的问题就是通风,重庆大惨案里面死的人,很多都是因为缺氧窒息死的。大家也许都有经过地下隧道的经验,在这种隧道里,虽然有现代化的通风设备,仍然感觉很闷。当年就更别说了,土地道里面,通风问题很难解决,只能依靠通风口和地道口。通风口没法搞的多,越多越容易被敌人发现。而且几个小的通风口,其实对地道的缺氧问题没有太大帮助。所以地道主要是靠地道口解决氧气问题。那么问题来说,如果一旦敌人发现地道口或者挖开了某个地道,释放毒气,那要怎么办?有人说,立即堵死地道口,那么通风怎么办?不能通风岂不是闷死。更况且,一瞬间堵死缺口,又谈何容易。一个洞口只要能通过人,直径最小也不能小于0.5米。将一个0.5米直径的土洞堵死,还让让毒气都进不来,要花费多少时间?大家想一想就明白。而,日军使用的催泪性毒气和窒息性毒气都很厉害,即使在空气中有微量,也导致致命或者昏迷,更况且地道里面本来就不通风,毒气威力更大了十倍。这要怎么办?根本没有办法。目前所有地道战的介绍中,除了电影的编造,从没有日军使用毒气,地道可以从容应付的情况。其实除了电影以外,所有的资料,哪怕是我党的宣传资料,从没敢说地道可以防毒。老萨手上有份权威资料,是1945年一个老美军官杜伦在冀中战的经历,这是我党允许发行的东西,是目前最可靠的地道战资料,里面写到:敌人听地道中无声息,也不敢再进洞,又在上面喊叫:"放毒"!"放水"、"挖洞"!为防万一,我们在洞中紧张的准备应付敌人放毒气。大家脱下棉衣展开放在 支洞转弯的口处,用手挖土堵住洞口,同时每个人都把包头的毛巾拿下,并撒上尿,准备敌人放毒时捂在嘴上防毒。皮里村是防御性的蛇形地道,大部分不能站起来 直着走,都得弯腰走,低的地方还得匍匐前进。杜伦是个高个子,也卷屈着腿坐着一言不发,在那儿静待事态的发展。马振武同志紧紧挨着杜伦坐着。地面上敌人不时的喊:"放水!""他们不出来,就灌死他们!"接着一股水从洞口哗哗地流下,我们即用手挖土进行堵截,使水向支洞流去,水多时我们就进行导 引,使敌人灌进来的水沿着主地道流向低处,流入事先设计好的蓄水井中。敌人的水攻完全失败。过了一会儿,敌人又变换了花招,用烟熏。将大量的芦柴抛进洞 口,点燃后冒出滚滚的黑烟,直向洞内灌,大家迅速脱下棉袄、棉袍堵住支地,道口,并用手挖土把棉衣的周围埋好,硝烟便从通气孔、嘹望孔缓慢地排出,敌人的 烟攻又以失败而告终。大家可以看到,防水是极为草率的,仅仅临时脱下衣服,用手挖土,显然敌人的灌水不大,如果大了的话,你几件衣服加上土就能挡得住?至于防毒,根本是没有,他们的方法仅仅是减少烟熏的程度,不会窒息,其实还是吸进去很多烟的。如果是毒气,怕是又一起死了。你说这么简陋的地方,可能是一处不起眼的地道?恰恰相反,他是冀中最好的地道,时间也是1945年。资料中写到:杜伦来冀中九分区一是搜集保定、平、津的敌情。这件事也事先做了布置,军区联络科的空军股负责同志刘绍光,都已通知各地 外勤人员:到九分区司令部集中,汇集情况。计有天津的外线交通梁超,北平的外线交通于西山,十分区的敌工干事王化玉。他们都是一月二十一日那天,先后到边 关和皮里的;二是参观地道,和了解我冀中军民是怎样在广大的平原上坚持与日军作斗争的;三是要到白洋淀去考察,看看白洋淀冬天冻冰时,能否停降飞机。我们走了六、七十里地,下午三点多钟到了九分区的住地--任邱县边关村。因为军区事先给九分区发了电报,故分区有所准备。为了保密起见,我们到了边关村, 立即分别住进了堡垒户(有地洞的可靠的老乡)的家中。这一天是腊月初八,老乡们都做了红豆枣粥,热情的让我们和美国客人吃,腊月天黑的较早,我们下午五点钟就吃完了一顿丰盛的晚饭。因为分区魏洪亮司令员身体不好,参谋长李键同志到军区去开会。所以,我们吃晚饭时分区没有入陪,饭后作战股雷溪股长,带领我们 参观了边关村的地道。该村的地道修得是比较好的,人们可以畅行无阻。冀中七、九分区的地道战,都是开展得早的,构筑的也好,是冀中最早的好典型。从一九四 二年开始,特别"五一"反"扫荡,后,冀中地道斗争广泛的开展起来,浩大的挖掘地道的工程,大都是群众自发完成的。到一九四三年秋,冀中各地区的地道,大 多数已筑成户通户,村连村,村村相通;有通气孔、了望孔、射击孔;有干线、支线;能防毒、防烟、防火、防水;能容纳全村所有人员和几百人的战斗部队,形成 了能攻、能守的"地下长城"。雷溪同志一面领我们参观,一面给杜伦介绍、讲解,杜伦不断地赞扬地道工程巨大!钦佩我广大人民的聪明才智与巨大力量。显然,最好的地道,又是在地道最成熟的1945年,也不过如此,其他也就可想而知了。-------大家可以看到,电影中地道也是很狭窄的,并不容易作战,甚至移动。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真实的地道战(上)(转)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68518 工分:19929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黑完地雷战 改黑地道战了 呵呵 坐等黑麻雀战抛去真实性不提,这部电影也有一些问题。几个孩子在死尸内嘻嘻哈哈的寻找东西,这可能吗?一般的孩子胆子再大也是孩子,见到尸体早就跑了。这种淡化战争残酷,宣扬所谓的战争浪漫主义的,都是该死。------那个年代的孩子比你说的要皮实,好在经过那个年代的人还有活着的,没像你想的那么娇嫩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900390 工分:1719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1、冉庄是老人还活着,你既然要还原历史、要实事求是,还是去采访那些老人吧。2、最早的地道战是在正定,难道正定最早,其他的地方就不能有地道战了吗,难道地道战就只能是正定的专利了吗?3、那张图是日军画的,见于日军为了对付八路的地道战而编写的类似指南样的小册子,难道日军是在宣传八路抗日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128171 工分:913
左箭头-小图标
6楼&建议楼主看看“敌后武工队”这部小说,再来说。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土质,不要拿一处来否认全局是啊河北这边地形最复杂了我们村东是上面一米是沙土西面是胶泥胶泥下面是黄土,但村西往下挖三米才是胶泥上面都是黄土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128171 工分:912
左箭头-小图标
12楼&现在是太缺乏还原历史的客观态度了,这种地道本身就是麻雀战的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主要手段。这电影本身是受到《地雷战》启发后拍摄的,真正发挥大作用的是地雷。地道还是有用的主要用途就是鬼子攻近村子里时民兵丛地道在迂回到村外打击形成群民开花让鬼子不知道这里有多少人至于鬼子的大炮鬼子会用大炮对付民兵吗,鬼子打炮在准也不可能每发炮弹都在一个弹着点炸啊也不可能那么巧就在地道上方爆炸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128171 工分:912
左箭头-小图标
8楼&黑完地雷战 改黑地道战了 呵呵 坐等黑麻雀战抛去真实性不提,这部电影也有一些问题。几个孩子在死尸内嘻嘻哈哈的寻找东西,这可能吗?一般的孩子胆子再大也是孩子,见到尸体早就跑了。这种淡化战争残酷,宣扬所谓的战争浪漫主义的,都是该死。------那个年代的孩子比你说的要皮实,好在经过那个年代的人还有活着的,没像你想的那么娇嫩13楼&萨的资料没有黑地雷战,他提到地雷战在日军史料里是很恐怖的,因为日军很多伤亡都是地雷造成的。日军对地雷的恐惧,就像今天美军士兵对路边炸弹的恐惧一样。有一回八路营救美军飞行员,当时美军飞机迫降在鬼子据点附近,但鬼子就是不敢出去捉人,因为八路良心大大地坏,天黑后经常去鬼子据点门外埋地雷,天亮后鬼子要派工兵出去检查一番才敢出门,现在天还没亮,鬼子工兵也怕出去会被被八路打黑枪,不敢出去检查,硬是坐等八路把美军飞行员救走。而《地道战》这部片子,本身是受《地雷战》启发后拍摄的。我老家就是河北的沙土层只是在地表一米多的地方我以前挖的红薯洞就离地面三米下大雨也没冲塌过至于下大雨能不能冲塌地道答案肯定能的抗战时地道也一直在改进在说河北这也很少有洪水,还有国军在敌后战场有部队吗,有也是伪军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594632 工分:736
左箭头-小图标
就简单的几条村里通村外的地道就足己让任何军队不敢在敌对的村里过夜。特别是缺乏夜战设备的抗战。再者在村中建有可防守性质的地道的村子至少也是游击区,就是日伪军担阁久了会出现带机枪的八路。利用地道进攻袭扰可不是只投手榴弹了。敌占区边缘挖地道就纯奔据点去了。一个战法有优点也有漏洞,剧中比较客观反应,有失败。但如此文就主观过头了。
该帖子发自铁血军事Android手机客户端[]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390697 头衔:水区常驻假渔翁 工分:7608
左箭头-小图标
黑帖!写这篇帖子的算是职业写手了,居然找到了下嘴的地方咬地道战了!唯一没有咬的地方,就是《地道战》《地雷战》拍摄背景就是“民兵教学片”,如果不小心嘴巴再张大一点,用来抹黑八路军,那真的就闹大笑话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68518 工分:19929
左箭头-小图标
8楼&黑完地雷战 改黑地道战了 呵呵 坐等黑麻雀战抛去真实性不提,这部电影也有一些问题。几个孩子在死尸内嘻嘻哈哈的寻找东西,这可能吗?一般的孩子胆子再大也是孩子,见到尸体早就跑了。这种淡化战争残酷,宣扬所谓的战争浪漫主义的,都是该死。------那个年代的孩子比你说的要皮实,好在经过那个年代的人还有活着的,没像你想的那么娇嫩13楼&萨的资料没有黑地雷战,他提到地雷战在日军史料里是很恐怖的,因为日军很多伤亡都是地雷造成的。日军对地雷的恐惧,就像今天美军士兵对路边炸弹的恐惧一样。有一回八路营救美军飞行员,当时美军飞机迫降在鬼子据点附近,但鬼子就是不敢出去捉人,因为八路良心大大地坏,天黑后经常去鬼子据点门外埋地雷,天亮后鬼子要派工兵出去检查一番才敢出门,现在天还没亮,鬼子工兵也怕出去会被被八路打黑枪,不敢出去检查,硬是坐等八路把美军飞行员救走。而《地道战》这部片子,本身是受《地雷战》启发后拍摄的。 你说的哪个是萨苏写的 这个是萨沙 根本不是一个人 萨苏写的地道战还有小日本画得图 地道相当完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501831 工分:142240
/ 排名:789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8楼&黑完地雷战 改黑地道战了 呵呵 坐等黑麻雀战抛去真实性不提,这部电影也有一些问题。几个孩子在死尸内嘻嘻哈哈的寻找东西,这可能吗?一般的孩子胆子再大也是孩子,见到尸体早就跑了。这种淡化战争残酷,宣扬所谓的战争浪漫主义的,都是该死。------那个年代的孩子比你说的要皮实,好在经过那个年代的人还有活着的,没像你想的那么娇嫩萨的资料没有黑地雷战,他提到地雷战在日军史料里是很恐怖的,因为日军很多伤亡都是地雷造成的。日军对地雷的恐惧,就像今天美军士兵对路边炸弹的恐惧一样。有一回八路营救美军飞行员,当时美军飞机迫降在鬼子据点附近,但鬼子就是不敢出去捉人,因为八路良心大大地坏,天黑后经常去鬼子据点门外埋地雷,天亮后鬼子要派工兵出去检查一番才敢出门,现在天还没亮,鬼子工兵也怕出去会被被八路打黑枪,不敢出去检查,硬是坐等八路把美军飞行员救走。而《地道战》这部片子,本身是受《地雷战》启发后拍摄的。
该帖子发自铁血军事Android手机客户端[]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501831 工分:142240
/ 排名:7891
左箭头-小图标
现在是太缺乏还原历史的客观态度了,这种地道本身就是麻雀战的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主要手段。这电影本身是受到《地雷战》启发后拍摄的,真正发挥大作用的是地雷。
该帖子发自铁血军事Android手机客户端[]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45007 工分:1812
左箭头-小图标
8楼&黑完地雷战 改黑地道战了 呵呵 坐等黑麻雀战抛去真实性不提,这部电影也有一些问题。几个孩子在死尸内嘻嘻哈哈的寻找东西,这可能吗?一般的孩子胆子再大也是孩子,见到尸体早就跑了。这种淡化战争残酷,宣扬所谓的战争浪漫主义的,都是该死。------那个年代的孩子比你说的要皮实,好在经过那个年代的人还有活着的,没像你想的那么娇嫩顶你
该帖子发自铁血军事Android手机客户端[]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900390 工分:1719
左箭头-小图标
1、冉庄是老人还活着,你既然要还原历史、要实事求是,还是去采访那些老人吧。2、最早的地道战是在正定,难道正定最早,其他的地方就不能有地道战了吗,难道地道战就只能是正定的专利了吗?3、那张图是日军画的,见于日军为了对付八路的地道战而编写的类似指南样的小册子,难道日军是在宣传八路抗日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900390 工分:1719
左箭头-小图标
2楼&实事求是 现在缺的就是这种精神
这是你承认的实事求是,与真正的实事求是却相去甚远。冉庄是老人还活着,你既然要实事求是,还是去采访那些老人吧。最早的地道战是在正定,难道正定最早,其他的地方就不能有地道战了吗,难道地道战就只能是正定的专利了吗?那张图是日军画的,难道日军是在宣传八路抗日吗?日军傻逼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68518 工分:19929
左箭头-小图标
黑完地雷战 改黑地道战了 呵呵 坐等黑麻雀战抛去真实性不提,这部电影也有一些问题。几个孩子在死尸内嘻嘻哈哈的寻找东西,这可能吗?一般的孩子胆子再大也是孩子,见到尸体早就跑了。这种淡化战争残酷,宣扬所谓的战争浪漫主义的,都是该死。------那个年代的孩子比你说的要皮实,好在经过那个年代的人还有活着的,没像你想的那么娇嫩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056974 工分:77487
左箭头-小图标
最喜欢看被还原了的历史。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188360 工分:3176
左箭头-小图标
建议楼主看看“敌后武工队”这部小说,再来说。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土质,不要拿一处来否认全局
该帖子发自铁血军事Android手机客户端[]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411390 工分:4988
左箭头-小图标
军事教学片
该帖子发自铁血军事Android手机客户端[]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607593 工分:19266
左箭头-小图标
写得挺长,不过没有查阅到当时的资料,对于楼主所发的子,不能予以评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635750 工分:78
左箭头-小图标
实事求是 现在缺的就是这种精神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635750 工分:78
左箭头-小图标
实事求是 现在缺的就是这种精神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9条记录]&分页:
&对真实的地道战(上)(转)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道战 电视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