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雷接下来向我们走来的是怎么走

战士扫雷场上得知自己将转业:每次都走最前面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张常德 严浩
原标题:雷场上得知自己将转业,这群老兵如何做?
  云南省军区扫雷指挥部官兵以实际行动拥护支持改革――
  定力强不强,答卷写在排雷战场
  深秋的滇南边陲,依旧闷热难耐。11月1日上午,云南省军区扫雷指挥部扫雷四队官兵又来到雷场,进行排雷作业。一到雷场,教导员陈登泉穿上厚重的防护服,率先进入雷场人工搜排。仅过20分钟,官兵的衣服已被汗水浸透。
  “不论改革进行到哪一步,我们为边疆群众扫除雷障的脚步都不会停歇。”排雷间隙,陈登泉拧着衣服上的汗水对记者说。去年11月,他们受领中越边境第三次大规模排雷任务后,不论是曾执行过边境排雷和国际维和任务的15名排雷老兵,还是初入雷场的排雷新兵,人人都用实际行动拥护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
  不比谁的调门高,就看谁的定力足。这是云南省军区扫雷指挥部400余名官兵给人的印象。去年7月,云南省军区遵照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命令,在原成都军区的领导下,从本单位和其他单位共抽选了400余名官兵,集结中越边境执行排雷任务。行动展开后,官兵们面对随即而来的国防和军队改革心无旁骛,始终不计个人得失认真履行排雷使命。
  “来,再给我来一箱!”6月1日上午,扫雷指挥部副指挥长田奎方到扫雷一队作业点检查工作,一下车,他就与战友一起运送扫雷爆破筒。在背了1箱之后,他硬要战友帮他再加上1箱,背着重达52公斤重的扫雷爆破筒,顶着烈日向雷场慢慢走去。
  今年48岁的田奎方,曾参加过第一、二次中越边境大扫雷。虽然在正团职岗位已经干了8年,也临近军旅生涯尽头,但这次中越边境扫雷行动展开后,每次到雷场他都会与战友一起背运扫雷爆破筒,一同到雷场进行爆破排雷、人工搜排等作业。
  在扫雷指挥部,像田奎方一样接近或达到服役最高年限的干部还有10人,其中7人以前都参加过边境排雷行动。为了彻底排除南疆雷患,军改大考面前他们全都安心尽职,不畏生死冲锋在排雷一线。排雷场上,他们叫响“学我的、跟我上”,将多年的排雷经验悉心传授给每名官兵,并耐心做好讲解示范。不少雷区谷深林密、车路不通,排雷老兵们尽管体力不及年轻人,却仍坚持带头肩扛背驮,将爆破器材运送到各作业点。每次遇到险情,他们都冲在一线处理,站在排头担当,以实际行动为年轻官兵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
  排雷行动体现的是技术,考验的却是忠诚和担当。扫雷四队三分队队长张波是从西藏军区某旅来到扫雷一线的。报到的头一天,结婚刚满一年的妻子正好随军到拉萨,并在当地一家公司找好了工作。从西藏到云南,张波不但与妻子再次两地分居,而且工资也锐减了近一半。“明明可以过得安逸,为何非得到雷场受苦?”面对同学和朋友的奉劝,张波平静地说:“为边疆群众清除雷患,牺牲个人利益不算什么!”
  3月下旬,扫雷二队教导员杜文凯在雷场上得知自己被列为转业对象。今年41岁的他,按规定已达到最高服役年限。为了参加这次排雷行动,去年他主动要求留了下来。来到扫雷队,每次进入雷场他都是走在最前面,撤在最后面,并把最危险的“硬骨头”留给自己。“我的人生在雷场,梦想也在雷场。”填写转业表后,杜文凯接着来到雷场参加排雷。见队长马永信来劝他,他恳请道:“马上就要离开部队了,就让我多排一颗雷吧!”
  生死雷场路,忠诚为和平。从去年11月正式展开扫雷行动至今年6月底雨季休整,云南省军区400余名扫雷官兵用忠诚、血性和担当打通一个个生命通道,扫除雷区面积14平方公里,排除各类爆炸物4万余枚。近期,排雷作业又将在南疆雷场展开,官兵又一次上交请战书,积极要求上排雷一线,在雷场上接受改革浪潮的考验和锤炼。
(责任编辑:张玉)
&&&&&&</div
军事热点推荐
令计划的独生子令谷在车祸中当场死亡…[]
军事历史精品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扫雷是怎么玩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