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大峡谷的传说20字是什么

四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故事
44538人关注
故事梗概:
、13、14日,感叹号、骑兵、栖逸、阳光海岸和云朵,骑行葫芦岛市建昌县,先后游览了龙潭大峡谷景区和白狼山景区,共骑行450公里。
D1,骑兵、栖逸和云朵早晨6:30从朝阳出发,上午11点在朝阳与建昌交界处遇到在此等候的感叹号。一个小时之前,阳光海岸从叶柏寿出发赶往龙潭大峡谷。感叹号等四人中午12:30到达玲珑塔镇,在此地午餐。下午1点继续骑行,一个半小时后路过云朵的家乡建昌县城。这也是此行路过的最大城市。因为时间关系,四人穿城而过没有停留。下午4点到达喇嘛洞镇,感觉时间尚早体力尚好,继续骑行到要路沟乡住店。时间是下午5:40,天刚黑。全天骑行180公里。阳光海岸因迷路误入建昌城住宿。他全天骑行155公里。
D2,阳光海岸早晨4点从建昌出发,感叹号等四人早晨6点从要路沟出发,上午9点齐聚龙潭大峡谷。五人走景点、坐游船、观瀑布到中午12:25下山,下午一点到达老达杖子午餐。下午2点出发,5:20到达建昌县城住宿。全天骑行100公里。
D3,早晨6点从建昌出发,路上在城郊早餐。出城向东右转往白狼山方向骑行10公里到达山下,爬15公里盘山道于上午9:50到达山顶。中午10:10下山,12点到达石佛乡午餐,酒宴欢送阳光海岸,他于下午6点回到叶柏寿。感叹号骑行到娘娘庙乡与朝阳车友挥手告别,他于下午3点回到瓦房子镇。朝阳三位车友下午6点陆续回到朝阳家中,全部骑行结束。全天骑行170公里。
骑行路线:
朝阳——南双庙——单家店——六家子——娘娘庙——玲珑塔——石佛——(白狼山景区)——建昌——喇嘛洞——碱厂——要路沟——老达杖子——(龙潭大峡谷景区)返回。
主要演员:
时光倒流:
云朵的老家在 建昌县城。建昌县一九五八年划归朝阳行政公署管辖,一九八九年六月划归葫芦岛市管辖,她于一九八二年随父母工作调动来到朝阳。建昌有她的亲人,也留下了她少女的梦。云朵每年都陪伴父母亲回老家看望亲人,只限于乘车回去,骑自行车回家乡成了她多年的愿望。
日,云朵发骑行建昌龙潭大峡谷召集帖:   
天气凉爽了,又到了骑行的好时节,一个多月的休养,那颗贪玩的心又蠢蠢欲动了~远的?没时间,骑不动。近的?没啥意思。前思后想,龙潭大峡谷被俺列为了首选,一个人去吧,倒是能耐得住寂寞,只是这二年只练嘴没练手,车子扎了没人粘,另外路线不详,也没有个计划,不知是否有详细规划的人愿意一同前往并组织,但说明白的~俺骑的不算快,一定要在不远处等着给我哟~时间,最好是周五周六周日的其中二三天。急盼有人回贴
发完贴听说有二百一十公里,我拿着小手绢,左一把右一把的擦汗~
由于发帖时间离出发时间很近,没有时间准备,应征者寥寥无几,骑行大峡谷计划只好取消。
日,天山童子又发骑行建昌龙潭大峡谷召集帖:
因受下雨影响,游建昌龙潭大峡谷的时间改在3日中午1点。六点半,到建昌住宿。3日天气多云转晴,下午西北风。温度稍低。4.5日温度回升有利于骑行。
栖逸的跟帖:
据了解,鉴于近期天山童子发帖即招来吉雨,朝阳市气象局已废除多年来费时费力的干冰火箭催雨方案,改为聘请天山童子为催雨发言人。该气象局领导表示,初步设想在朝阳大旱之年,制做大批量的天山童子吉祥物,投放田间地头,确保我三燕古都风调雨顺
云朵跟帖:
小雨没完没了的下,去趟大峡谷怎么就这么难呢~
明眼人看得出来,此次骑行建昌龙潭大峡谷计划因下雨而泡汤,天山童子差点没给调到气象局去。
转眼两年过去了,这期间也曾多次露过骑行大峡谷的念头,都因各种原因而打消。时间推移到2012年10月长假后,云朵又冒出骑行家乡龙潭大峡谷的念头。这次她吸取了教训,没敢冒然发帖,怕引来连绵秋雨。只是私下里通过QQ征求骑友意见,得到了7、8位男骑友的积极响应。远在沈阳发财的天山童子脱不开身,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上蹿下跳,甚至扬言发帖招来水灾。在众骑友再三劝说下,帖子最终没有发成,只好让他望龙潭大峡谷兴叹了。
日晚,骑兵正在兴致勃勃地整理第二天骑行的装备,突然接到云朵传来不好的消息:原来说好要去的骑友,都因为有事临时取消了行程。云朵悲观地说:“如果凑不够四人,明天骑行大峡谷计划取消。”
骑兵表示:“就算是最后剩下咱俩,也要去。”骑兵大话一出口就后悔了:他那有这个胆量呀,怕是家门好出,再回来就难了,慌忙改口:“仨人就走,不能再少了。”
骑兵整夜都在半梦半醒之间度过,耳边仿佛响起沙沙雨声......
第一天 夜宿要路沟
日,星期五,早晨6点钟,车协领导阿白赶到珠江广场给车友壮行。领导到了,远行的车友们还没有露面。原来是云朵临时有事需要处理,出发时间延后30分钟。骑兵的家就在朝青线旁,去建昌路过家门口,站在路口等骑友,让小东南风吹的是拔凉拔凉滴。几分钟不见人影,浑身打颤挺不住了,又退回到小区门卫里背风。两眼紧盯车来人往的大马路,生怕骑友一眨眼飞了过去。
骑兵等了大约十多分钟,两位骑友果然出现了。那速度像天上腾飞的大雁,也像路上跑的电驴子,眨眼之间没了影。骑兵上车就追,到师专门口大坡下才追上。至此,骑行建昌旅途正式开始了。
三位骑友就像三只刚出笼的小鸟,一小时飞出去25公里,来到南双庙与清风岭岔路口休息。
太阳露出了笑脸,看起来天气不错,骑友们的心情也不错。
人休息坐骑也跟着休息,看倒地的那哥俩没依没靠滴,就是形象差点。公路车或者是山地车,为了减轻车体重量,出厂时都没有安装车梯子。
云朵放松下来就是满脸幸福,岂不知还有多少艰难险阻在后面等着她。
落后就要挨拍,这是骑行界约定俗成的规矩;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世界亘古不变的森林法则。骑行需要平时刻苦磨练,日积月累才会有日行二百公里的实力;保卫钓鱼岛也不是喊几句口号砸几辆车那么简单,那得需要人民团结国家富强做后盾。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忙着在地里采摘玉米。朝阳这几年风调雨顺,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路上风景,远近高低各不同。
车友感叹号是朝阳县瓦房子镇家,在朝阳与建昌交界北30公里处。他原计划骑到两县交界等候朝阳车友。当三人于10:30到达这里,没有见到人,心里顿时觉得空捞捞地。栖逸慌忙致电,原来是哥哥奈不住寂寞,私自下山到对面山头等候去了。
建昌欢迎您
遇到大下坡就像大热天喝一杯冰啤,就是一个字:爽!
云朵虽然不喝冰啤,看到这样的大坡也很开心。
三人下了大坡,刚往对面山坡没爬几步,迎面遇到一位骑山地车的骑友,三人慌忙下车迎接。
骑兵和云朵以为是感叹号,栖逸说不是:这位骑友不是别人,正是栖逸喀左同学小李飞车,从喀左骑行南票途中,与我们不期而遇。老同学相见分外亲热,他乡遇故知也算人生一喜。
英俊潇洒的小李飞车
栖逸再三邀请小李飞车共骑建昌大峡谷,被婉言谢绝了。人生的目标不能轻易更改,骑行的目标也是一样。祝独行侠一路顺风,此行顺利。
栖逸与小李飞车
云朵在骑行中爬坡时的一组镜头
骑兵久闻感叹号大名,但是从未谋面,今日得见乃三生有幸。栖逸与感叹号相熟有过交往,这次出行也是他主动联系的。感叹号过高地估计了朝阳车友的实力,已经在此等候了一个小时。
骑友见面没有过多的客套,简单几句问候就开始一起骑行。
中午11:50到达建昌县玲珑塔镇。骑行5小时20分钟,距离100公里。虽说肚子没感觉饿,体力还能坚持,但是到了吃饭时间还是吃饭为好,过了这村儿就没这店儿了。
骑兵三年前与小梅骑行兴城曾在此吃过午饭,记得站前有一家快餐店。而今再想踏访,已经改做商店了。都说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短短三年就有这样的变化,让骑兵唏嘘不已,叹韶华易逝,人生短暂。
看到“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标语,才想起到了一年一度的征兵时间。三十年前俺就是此时征兵体检,十一月底走进了军营。当时与越南战事还没有彻底结束,抱着保家卫国的一腔热血当的兵。现在与日本和菲律宾岛争又起,天下不太平,军人又赋予了新的责任。不知道如今九零后,是否敢担当。
玲珑塔镇政府
四人在站前踅摸了一圈也没有看到一家饭店,正在踌躇不前的时候,遇到一位穿着讲究的先生,栖逸上前便问:“这里有既干净又实惠的饭店吗?”只听这位先生说:“大小饭店价钱一样,去就去大饭店,卫生有保障。前面有一座三层楼,本镇最好的饭店,价格公道菜量实惠。”
骑兵来到三层楼前,感到似曾相识。自行车往墙上一靠突然想起来了,三年前骑行青岛回来的时候,就在这家二楼住的最后一晚。长途骑行都是天黑才住店,天不亮就走,因此印象不深。当骑兵试着自己找到楼后面的厕所,确定就是这家店无疑。
骑兵曾经在感叹号坐的那个位置吃过饭。同桌的有老铁真人、二侠和相文大哥。短短三年多时间过去,文哥已经做了古人。想想日行二百公里的体格,怎么会这样快就被病魔吞噬,无论怎样想都想不通。
感叹号问到哪张桌吃饭,骑兵选择了栖逸坐的这张桌。到感叹号坐的那张桌吃饭怕引起伤感。吃饱喝足还得快马加鞭往前赶。现在白天短,不到下午6点天就黑了。四人爬上一个大坡,又看到这样一条征兵广告:“好男儿志在四方”。好多年都没见到了,一时还感到新鲜。
征兵广告不但中国有,美国也有。下面来一段美国的征兵广告:
“来当兵吧!当兵其实并不可怕。应征入伍后你无非有两种可能:有战争或没战争,没战争有啥可怕的?有战争又有两种可能:上前线或者不上前线,不上前线有啥可怕的?上前线后又有两种可能:受伤或者不受伤,不受伤有啥可怕的?受伤后又有两种可能:轻伤和重伤,轻伤有啥可怕的?重伤后又有两种可能:可治好和治不好,可治好有啥可怕的?治不好更不可怕,因为你已经死了。”
读来让人忍俊不禁,思之却能悟出点道理来。
咱文化水平低,“保国防乐在军营”这句话,冷眼一看还真不能完全理解。“保国防乐”,“保国”咱知道,就是保卫国家;“防乐”就弄不明白了。在这压力大的社会里,想乐都得骑车二百多公里去找,咋能还防止乐哪......后来慢慢捉摸,应该是“保国防、乐在军营”。
骑兵爬这个大坡最累的时候,有一位黑衣女子骑电动车从身边飞过。咱哪受过这样的屈辱,减档提速一阵猛追。该女子见后面有人追,稍微减了一下速度,骑兵吓出一身冷汗:“妹子,你要停车告诉一声,我在你后那。”
“大哥你骑车不累吗?”看着挺聪明的一个人,问了一句这样弱智的话。咱又不是机器人,哪能不累那,累是累,谁让咱们好这一口那......还是不说了,说她也听不懂。情绪不好,速度掉了下来。唉,不追了,看着像傻狗撵飞群似地......一抬头,到坡顶了。
这个标志是骑友的最爱,可惜,俺们是从对面爬上来的。
骑到制高点,才有拍人的资本。蒙着脸就不拍你了,低着头就不拍你了,就像对待闯红灯超速一样,绝不手软。
这个大坡让云朵吃尽了苦头,竟扬言住到这里不走了。“傻孩子长点心吧,这可不是你要去的家呀,凭你这漂亮脸蛋和苗条身材,说啥也要找一城里人嫁出去......”
经过几个哥哥好言相劝,云朵总算答应一起走了。
这家大门紧锁,看起来也不会有容身之地。四人抖擞精神,又骑上了新的旅程。
这里是石佛乡加油站前,09年骑行青岛返回时,骑兵曾经给文哥、二侠和当地两个小朋友在此拍过照。斯人远去,景物依旧,不胜感慨。
过了石佛乡就是白狼山景区。计划返回时再去,因此穿门而过。到了建昌县城,没有绕外环,直接杀入城中。骑兵多次路过建昌,这是第二次进入繁华街道。感叹号熟悉路,因此省得下车问路,也就省去了借引子休息。既然来到这里,那就介绍一下建昌县的情况。
隶属辽宁葫芦岛市,位于葫芦岛市西北部。东邻连山区、兴城市,南连绥中县,西北接凌源市,西南与河北省的青龙县接壤,北靠喀左、朝阳两县。总土地面积3181平方公里。耕地89万亩。全县人口60万人,有劳动力24.4万人。有汉、满、蒙、回、朝鲜等民族。
地名由来 
 建昌县之名,始称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置县时因曾是建德郡和昌黎郡属地而取其2郡首字命名,象征建设成为繁荣昌盛的县区之意。   1914年改名凌源县,1931年增设凌南县。皆属热河特别区(后改热河省)。1937年两县合并复名建昌县。
民国二十年(一九三一年)归热河省凌南县管辖。   
解放后归热河省建昌县管辖。   
一九五五年划归辽宁省属锦州专员公暑管辖。   
一九五八年,建昌县划归朝阳行政公暑管辖。
一九八九年六月划归锦西市(今葫芦岛市)管辖。
宫山咀水库
宫山咀水库是一座防洪、灌溉、发电、养龟、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Ⅱ型水库,水积蓄量1.2亿立方米,绵延18公里。库区两岸奇峰突兀,怪石嶙峋。琵琶山与蛤蜊山似一对情侣含情脉脉,遥遥相望。站在蛤蜊山上可鸟瞰水库全景,远山近水,满山林木,葱茏碧翠,水中舟船若片片小叶,两山间悬岩处孤石林立,峭壁上有多处山洞是丹顶鹤栖居的地方,真是空中鸟儿飞,水中鱼儿跃,山间野免跑,树上蝉儿鸣。
水库边公路
下午四点半,路过一座桥上休息的时候,云朵想到了住校回家的儿子。虽然已经安排了专人接送,还是不放心打长途电话询问一下。可怜天下父母心,母亲的牵挂更多一些。
骑一路看一路,田野里一片繁忙的收获景象。收获的玉米棒子装进袋子排成行,煞是好看。这是农民一年的希望,看到他们脸上挂着的喜悦,心理就像蜂蜜一样甜。
牛角沟, 看其名字,应该是一个不大的村子,交通也不会发达。凡事要往开想,不能钻进牛角尖里。
太阳绕到山的那一边,把大山的背影留给了路上的骑友。骑行在大山深处,面对陌生的环境,让人产生一种人在旅途的漂泊感:前路茫茫,今晚寄宿何处;白日将尽,要路沟又在何方......
大地失去了白日的喧嚣,最爱黄昏静谧的时刻。
公元日的最后一缕阳光照耀在大山之上,山顶发出耀眼光芒。唐朝李商隐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现代诗人臧克家说: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无论古人还是今人,都对夕阳产生无限眷恋之情。骑友乃凡夫俗子,此情此景,不可能无动于衷。但是能够停下匆忙的脚步,仔细打量一下这耀眼的光芒,人生能有几次,世间又能有几人?
拍完了这张夕阳片,太阳落山了,骑兵也得赶路了。栖逸体力好,一直走在前面。按照骑行长途的规矩,体力好的打前站,于是把安排住店的任务交给了栖逸。
栖逸不辱使命,率先赶到要路沟乡侦察情况。等到大队人马一到,已经把村内情况摸了一个底透:此乡镇共有旅店两家,靠公路的这家去过了,太脏没法住;另一家离得远还没有去看。此处有浴池一家,门票8元。离老达杖子还有15公里,能不能住宿情况不明。
经过集体商议,仔细研判,最后决定再看看另一家旅馆。
离公路稍远的旅店—南街旅店
来到南街旅店是下午5:40,天已经完全黑了。栖逸给阳光海岸打电话,得知他已经流落到建昌县城。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差错,骑了155公里还没有到达目的地。“这个苦命的孩儿”云朵经常私下里这样说。
南街旅店被褥干净,条件相对较好。经过栖逸砍价,两间房6张床50元搞定。四人将自行车搬进屋,赶紧出门找浴池。
要路沟地方不大,没走几步就到了。浴池条件简陋,8元澡票只是洗个淋浴。在这偏远山区,能冲个热水澡也就不错了,还要啥自行车呀......
话说洗完澡就研究吃晚饭问题。栖逸问浴池老板这里经济实惠的饭店,老板主动当向导,把四人领进了没有招牌没有幌子的“黑店”。叫黑店,可老板一点不黑,四个人四盘菜,白酒啤酒可劲造,还没用一百元钱。
四位骑友在农家炕上小酌
秋到龙潭大峡谷
日,早晨5;30起床,6点告别了要路沟乡南街旅店,骑上了通往大峡谷的旅程。
深秋时节,早晨6点天还没有大亮。
这条拍油路叫“喇龟线”,就是喇嘛洞至龟山岭。据当地老乡讲,今年10月份刚刚通车,我们四位应该是通车后第一批骑行通过的朝阳车友。
路边结满果实的山楂树的影子尽管很模糊,还是被眼尖的骑兵发现了。
骑行路上,看到晴天就高兴,给点阳光就灿烂。
“红莲披早露,玉貌映朝霞。” ——王枢
骑兵一路上享受着良辰拍着美景好不快活,不知不觉中耽误了时间落在了后面。爬这个大坡的时候,才见到云朵的背影。
这才出发半小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骑出几公里。好不容易爬上了这个大坡,在坡顶休息几分钟。
云朵在寻找自己的影子
漫天彩云哪朵是自己的影子呢......
山顶贫瘠土地上生长的荞麦,它们等不到结子就会被冻死,这也是一生。
早晨的气温还比较低,停下来时间一长就浑身冰凉。等最后上来的骑兵拍了几张照片后,大部队就开拔放坡了。
骑行路上,最喜欢下坡标志,这也是辛苦爬坡的回报。云朵开始的时候也是见坡愁,慢慢也就喜欢上爬坡了。爬坡越艰难,下坡越过瘾,有付出总会有回报。
骑兵为了真实记录骑行过程,总是最后一个下坡。为了拍好这张照片,更是煞费苦心。拍了一张又一张,一直到车友的身影消失在远方。
龙潭大峡谷在老大杖子乡西面,现在已经进入了老达杖子乡地界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一日之计在于寅(凌晨3-5时)。春若不耕,秋无所望;寅若不起,日无所办;少若不勤,老无所归。”
——明无名氏《白兔记 牧牛》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朝阳离建昌不过一百多公里,朝阳是平房,建昌却是红砖大瓦房。不知道是经济、工艺、气候决定这种差异,还是风俗习惯,总之朝阳很少见到瓦房,这里很少见到平房。
骑兵从小在农村长大,最喜欢看这袅袅炊烟,最喜欢听妈妈喊回家吃饭的声音。这炊烟里有温暖,有香甜,有亲情,有爱意,有炊烟就有家。离家越远,对家的理解越深。
这静谧的小山村,就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新修的柏油马路平整宽阔,又很少有机动车与骑友抢道,骑行在这样的道路上真是一种享受。
早晨7点钟,到达老大杖子乡政府所在地。此地处在青龙和凌源交岔路口,离龙潭大峡谷还有7公里。
看到了阳光,就想起了阳光海岸。他昨晚因为迷路而流落到建昌县城,如果不出意外应该在老大杖子等待才对。此时,他正在孤身一人从建昌赶往老大杖子途中。想想他一人一车翻山越岭,一股怜悯之情涌上心头,又想起云朵的那句话:“苦命的孩儿......”
为了等后面追赶的阳光海岸,也为了暖暖身子,决定在燕鑫酒楼吃早餐。云朵怕耽误阳光海岸骑行,给他发了一条短信:“我们在老大杖子等你。”
四人本来想每人要一碗面条再卧俩鸡蛋,老板还要推荐50元一碗的特色菜——酸菜炖排骨。架不住排骨的诱惑,四人乖乖投降就范。边等阳光海岸边等菜,四人玩起了扑克。
几把扑克过后,面条和排骨端了上来。咱放下面条不表,单说那排骨真叫一个香,让骑兵都吃出了鸡肉味。问老板为啥这样香,老板介绍这是溜达猪肉,此猪为散养,长期在山上溜达,饿了吃野菜野果,渴了喝泉水,身上没有赘肉,体格健康。
骑兵听得入了神,忘记了吃排骨,暗自思量:咱们骑友常年骑车,身上的肉也一定很香......
吃过了面条卧鸡蛋和酸菜排骨,还没有见到阳光海岸的身影。老大杖子离建昌70公里,阳光海岸如果5:30出发,8点多钟也该到了。等人让人心焦,还是玩几把扑克吧,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刚坐在炕上没玩两把,接到阳光海岸打来的电话,他已经到达大峡谷了门前了。四人闻听不敢怠慢,赶紧收拾行李启程。
远山在召唤,为骑友鼓劲加油。
来到这个岔路口,云朵停下了车轮:左面,龙潭大峡谷新区;右面,牛洞子。
我们牛角尖都不钻,牛洞子就更不去了。左转,快马加鞭向龙潭大峡谷飞奔而去。
这处民居有特色,属于先富裕起来的那部分人。
这副对联很经典,是当今最时髦语言:
家和万事兴
福旺财旺运气旺
家兴人兴事业兴
骑兵拍照落在了后面,费了九驴二虎之力爬到山腰,正赶上云朵在此休息。她反身给骑兵拍了一张骑行中的照片:“兵哥你慢慢骑,我先走了......”
骑兵停下来喘口粗气,顺便给大山留个影。
山里人爱大山,永远都看不够。
每天精选活动平台活动
每天精选徒步活动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早没看到,去建昌我可以当向导的。呵呵呵........看容貌云朵应该知道凌华厂的。俺就是凌华的。
这里原来是1车间(锻造车间)我们搬迁以后修建的。呵呵呵..........
路过一座庙宇,门前小桥上有一位看小孩的妇女问我们,你们是真骑车到山顶上的吗......在她的眼里,白狼 ...
从04年离开朝阳,再也没有见过公司的兄弟了。。。
家乡在游记中,山美水美人更美。。。
是的,你们肯定见过面呀,欢迎来做客。
公路车省力还快,就是上坡累,不能两全呀......长途我还是喜欢骑山地。
公路车跑长途比山地如何,省力还有快很多吧,爬坡会不会比山地差??
公路车跑长途比山地如何,省力还有快很多吧,爬坡会不会比山地差??
Jack Wolfskin 第七届奥斯卡小金驴奖--2012年度8264论坛评选开始了,赶快去看看吧!~~
LZ,真的不是“标题党”,诙谐的文笔,亲切的讲述,好似和你们一起圆了童年梦,身临其境滴你们一起感觉到了快乐,。。。。难以言表!!这里仅祝愿大家健康快乐!!!
辽西十月中旬气温10摄氏度左右,天气已经很凉了。不但要穿内衣,早晚还要加一件风衣。
那穿什么内衣呢?是骑行排汗内衣吗?先谢谢大侠了。
骑了7年车还真没注意到这个问题,感觉有条件的时候擦一擦,不擦也会慢慢干了。也许还有更好的办法,请高人指教。
请教个问题,骑行中身上有汗了怎么办?
多谢鼓励。骑兵一定不辜负版主的厚爱,竭尽全力完成好这次报道任务。
这才看清楚四位的庐山真面目
早没看到,去建昌我可以当向导的。呵呵呵........看容貌云朵应该知道凌华厂的。俺就是凌华的。
这里原来是1车间(锻造车间)我们搬迁以后修建的。呵呵呵..........
路过一座庙宇,门前小桥上有一位看小孩的妇女问我们,你们是真骑车到山顶上的吗......在她的眼里,白狼 ...
206电视台(老的叫法)。
大黑山(白狼山)主峰大猴山高1140.2米,我们爬上了最高处,有了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这样的感觉来之不易 ...
曾经工作过的地方。
辽宁.白狼山
进入汤土沟村。
还没看到白狼山,就在荒郊野外见到这座大门。见到标志物就想照相,这是骑友多年养成的习惯。重的物品背不 ...
几年前去北岸跳墙而入。哈哈哈.......
宫山咀水库
& &栖逸说,前几年路过还能直接骑到大坝上,现在砌上了围墙进不去了。五位骑友在大门外也能 ...
1994年以前,经常钓鱼的水库。
过了石佛乡就是白狼山景区。计划返回时再去,因此穿门而过。到了建昌县城,没有绕外环,直接杀入城中。骑 ...
这个岭叫做“红草沟”岭。
咱文化水平低,“保国防乐在军营”这句话,冷眼一看还真不能完全理解。“保国防乐”,“保国”咱知道, ...
这个岭叫做“红草沟”岭。
四人在站前踅摸了一圈也没有看到一家饭店,正在踌躇不前的时候,遇到一位穿着讲究的先生,栖逸上前便问 ...
白狼山在喀左县境内。这里其实是大黑山。
“魏武东征地,魅力白狼山”这才是大门的正面。骑兵第一次看到魏武俩字激动呀,魏武帝就是曹操......看三 ...关于龙潭大峡谷的传说_龙潭大峡谷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02贴子:
关于龙潭大峡谷的传说收藏
1、五龙的传说:传说上古时代,茫茫宇宙本是混沌一团。自盘古开天辟地之后,清淡为气者冉冉升腾,慢慢聚成蓝天、白云、日月星辰;浑浊为物者沉沉下落,慢慢凝成大地,丛生万物。时有黑、白、青、黄、赤五龙,在大地形成之初,因布设山河功业卓著,被玉皇大帝封于黄河岸边、荆紫山下一处极其幽静的山间休养。天长日久,它们化作五条山脉,围清潭而卧,于是这里便有了五龙潭、五龙庙、五龙洞之说。2、五龙庙内黑、白、青、黄、赤五位龙爷中,惟有赤龙(就是人们常说的火龙)脾气最为暴躁,一天兄弟间因点小事发生口角,赤龙一赌气,腾身跃起,一直飞到青要山南畛河上游择地另居,独自生活去了。现在那里还有座火龙庙,就是它的家。赤龙腾身飞走后,在它原来卧伏的身下,留下了一条蜿蜒曲折的深沟,就是--龙潭峡谷。3、走进黄龙峪,我们会发现一种草本植物特别茂盛,那就是城市居民家里阳台上、书案上喜欢摆放的四季海棠。且说五龙庙五位龙爷中数白龙最小,大家都叫它小白龙。它生性活泼,喜欢异想天开,弄奇作怪。一日,它在五龙潭戏耍,突发奇想,一跃而跳上悬崖,摇身化作一个英俊少年,自称“龙娃”,连蹦带跳地走进龙潭峡谷里。他左瞅瞅,右看看,突然发现:满沟的海棠花鲜艳夺目,而峡谷两边的石壁上却是光溜溜的,没有一丝绿意。于是他就把地上的海棠轻轻拔下,趁着根上带的那一点点泥土,一棵一棵地沾在峡谷的石壁上。不知是他龙的神力,还是峡谷里石头有灵气,这海棠一沾上石壁就活了,而且活得那么旺盛,那么有精神,原来光溜溜的石峡,一下变成了锦峡绣谷,充满了生气。龙娃一看,觉得自己为人间办了一桩好事,心里非常高兴。4、走进巷谷,有许多柱形石并排立在崖壁上,高约20-25厘米,形似一排排罗汉像;午后阳光从谷底水面上折射到崖壁上,那一排排罗汉像闪闪发光,好似佛光闪耀,形成着“佛光罗汉崖”的奇观。龙娃在峡谷内一路走过青龙峡、青龙潭、黑龙峡和飞龙峡,如同身在画中游,心里好不自在。当它走进一段窄若胡同,长约百米,宽不过10米,岩壁陡峭,谷底平直的巷谷之中,忽然碰到一群游方和尚,就急忙上前打话,问:“各位师傅不在佛堂念经,来到这深山峡谷干什么?” 和尚答道:“我们周游四方,是为了广布佛事,圆满功德。” 龙娃说:“既然这样,这里风景多好,你们为什么不在这里打坐,为百姓做点功德呢?” 和尚指指峡谷上方道:“那里一片佛光,我们正打算呢。” 龙娃仰脸看看,窄窄的胡同,暗淡无光,便说:“黑洞洞的,哪来的佛光?” 和尚道:“诚心佛事的人,往那里一站,佛光就显现了。” 龙娃摇摇头不信。和尚看他小孩子好玩儿,便逗趣说:“敢打赌么?” 龙娃一想,顺手指指脚下的河水说:“你能在这胡同里发出佛光,我就叫这河水往高处流!” 谁料龙娃的话音刚落,只见这群和尚一跃而上,整整齐齐地站在了高崖上,霎那间金光闪闪,一片辉煌。龙娃愣了一下,拔腿就跑。他顺着巷谷往里跑了好一阵,刚要停下来喘口气,就听到后面远远传来和尚的声音:“小孩童,你跑什么?” 龙娃说:“师傅,是我一时唐突,我哪能叫水往高处流呢!” 那和尚的声音又道:“你不是也在这里做好事么,凡事只要诚心,说出去的话就一定能变成现实。你现在就往你的脚下看看……” 龙娃往脚下一看,果然河水涌涌,却是从低处往高处流的……。5、水往高处流:前面说的只是一段流传民间的神话故事,现实中不会有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仔细观察这“水往高处流”的现象,只是人的一种错觉。原来这段河谷正好垂直于地层的走向,岩层的倾向与水流的方向一致,人们视觉总是会把地层的层面误以为是水平面,并把它作为流水的参照物,在河流的坡度小于地层的倾角时,就会产生这种“水往高处流”的视觉误差。6、天然盆景园:传说当年龙娃从巷谷走进河湾,见林茂草盛,阳光明媚,心里特别高兴,就随手折下一些树枝插在石头上。令人称奇的是,像移栽“幽谷海棠”那样,那些树枝霎那间就变成了一丛绿树,而且枝叶繁茂,青翠欲滴;尤其是那棵高高的青檀树,傲然生长在光亮亮的巨石上,潇洒临风,卓然不群。龙娃有意无意又给我们创造了一个青檀盆景园。 7、无头冤神洞:当年龙娃在龙潭峡谷,任兴致所至,随手创造了幽谷海棠红、佛光罗汉崖、水往高处流、青檀盆景园等离奇景观,受到事事成功的鼓舞,最后竟然冒险到天上为人间偷来了“天书”,因此触怒了玉皇大帝,惹下大祸。玉皇大帝派二郎神来抓他归案,他手拿“天书”和二郎神奋力相争,把天书抖落了一地。二郎神一怒之下杀了小白龙,弃刀于地,把散落的天书收拾起来,提着小白龙的头回天庭复命去了。这块天书石,是二郎神疏忽大意,遗落在人间的。 后来,造人圣母娲皇到各地视察她的子民,来到龙潭峡谷,听说小白龙冒死为她的子民殉难,大为感动。于是,就收了龙娃的无头冤尸,唤回他的冤魂,封它为“无头冤神”,把他安放在山崖下的石洞中。从此,不忘小白龙恩德的人们,常来为他烧香上供,深情怀念地称这个石洞为无头冤神洞。 8、洗冤一线瀑:圣母娲皇为了给小白龙净身洗冤,特意从黄河岸边引来一脉地水,从高崖上泄下,如一条飘逸的飞练,人们叫它洗冤一线瀑。9、擎天刀碑石:无头冤神洞对面,有一块垂直的巨型片石,其形状侧看似刀,正看似碑,高达50米,稳插地下,直刺云天,大有凌空遏云之势,堪称“天下第一刀”、“人间第一碑”。传说,这本是二郎神斩杀小白龙的大刀,圣母娲皇在安置了小白龙神位之后,又把二郎神杀害小白龙后丢下的大刀竖在无头冤神洞的对面,刀背对着无头冤神洞,成为纪念小白龙的无字碑,人们称其为“擎天天碑石”。 10、大皇姑庵:关于皇姑庵,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东汉末年,宦官乱政,董卓专权,朝廷内祸事不断。有一年不知是哪位皇姑,为了逃避权臣的逼婚,逃出洛阳,乘车直奔新安北山通往山西的古道,打算去绛州避难。护送她出逃的是一位宫廷的小银匠和一位马车夫。他们逃难的马车一路狂奔,走进了青河川,刚到红崖寺前,听到后面追杀声越来越近,情急之下,马车夫想出一条让皇姑脱身的计策:他让小银匠扶皇姑下车,顺着荒凉的龙潭沟逃进深山,自己却驾着马车顺山窝河川古道,直奔到黄河岸边,驱车跳下………当追杀的骑兵赶到,只见黄河上漂着一辆宫车,猜想皇姑已身赴黄河殉难,就拨转马头回洛阳复命去了。再说皇姑和小银匠逃进龙潭沟,走进一个小村庄。村民们很同情皇姑的遭遇,就领他们到村后,安身在两个山洞里,前边一个小的住小银匠,后边大一点的住皇姑,村民们习惯地叫这两个山洞为大皇姑庵和小皇姑庵。庵上面的石檐为坚硬的砂岩,洞由软弱的泥质岩风化剥蚀而成。 11、骆家村-- 简介 龙潭峡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的北部,是一个集地质奇观、自然山水为一体的特色旅游景区。景区山水宜人, 潭瀑迷人,峭壁怪石惊人,堪称“黄河山水画廊”。
上海张学友、王菲演唱会一站式购票!票品安全且真票!立即订购!
选一种可以吗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龙潭大峡谷的传说10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