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Y对中国电子竞技的贡献贩毒利润到底有多大大

中国电子竞技幕后史 电竞赛事的演变
时间:  编辑:52PK
  今天的这个命题很大,因为中国电竞历史上大大小小的赛事太多了,本文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记流水帐,而是梳理出一个历史发展脉络,并让大家看到未来趋势,所以我会抽几个有代表性的说说。
  中国第一场电子竞技赛事是哪个?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从开始写电竞幕后史,就有很多朋友不断发来参考资料,在此先感谢大家的热情。
  从资料中,我看到了1997年举办《命令与征服》比赛的策划案,还看到了1995年做的《超级玛丽》速通赛(比通关速度),就更不要说之后数不清的KOF、星际、Q3、DF的比赛了。
  从理论上说,早在电子游戏产生后不久,电子竞技赛事就肯定存在了,这是攀比好强的人性决定的。
  中国电子竞技赛事初期的混乱
  1998年到2000年前的中国电子竞技比赛基本上都很混乱,我还记得那时候打CS比赛还有10人打10人,最多到15人打15人,也不会用控制台命令,大家进去了先不许动,等所有人都进了才算开始。
  韩国星际争霸联赛对中国赛事的启蒙
  2000年,CBI电脑商情报主办了《全国星际争霸大赛》就是采用韩国PGL赛制,获得前两名的可以直接去韩国参加WCGC(World cyber game challenge WCG前身)。
  著名星际选手王银雄(kulou.csa)就是以第一名的身份去韩国参加WCGC比赛的,他写了篇游记《 Kulou.csa韩国之旅》,为当时的国内赛事组织者带回很多新概念,有兴趣的可以去搜索看看。
  这里插一句,注意《全国星际争霸大赛》里这个用词“全国”,这是很有讲究的,只有国家举办的活动才能用“中国”,民间活动只能用“全国”。
  不过,韩国电子竞技模式是中国当时的无法做到的。
  韩国电子竞技的核心是数字电视频道的高度发展,电视台出钱支持,专业的电视团队把节目做的很精致,收视率高,用户缴费就多,广告收入也高,这是一个很清晰的良性循环盈利模式,这一模式在中国直到2009年的游戏风云G联赛开始营收持平了,才算是起步。
  美国CPL对中国CS赛事的革新
  1997年一位纽约曼哈顿人Angel Munoz 创立了“职业电子竞技联盟”Cyberathlete Professional League,这就是我们后来熟知的CPL。
  Angel 在1990年之前是一位银行投资家,1995年创立了Adrenaline Vault游戏资讯网站,看,又是一位从媒体先开始的电竞人,1997年创立CPL的初衷是为了自己提高网站的关注度。
  可是,Angel 的银行家经历注定了让CPL变得不一样,这一点从CPL的口号上就可以看出来“GO PRO”(专业化),于是,CPL不但在融资上做的十分专业,Intel、NVIDIA都是CPL的大赞助商,而且在赛事规则上也做的十分细致。
  我们都知道电竞赛事进行中会发生很多意外,但是CPL能做到比赛结果没有争议,这在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
  从1997年到1999年CPL主要的项目是 雷神之锤Quake,从2000年开始CPL加入了CS。
  再来看看中国,从2000年开始,中国的CS媒体完成了从个人网站到半职业化的过渡,一方面是爱好者电子竞技的翻译和编辑人才开始聚集到大的网站,一方面也是核心玩家开始聚集到大的BBS,这2个方面的汇集推动了信息的传播。
  也就是从2000年左右开始,国际上CS比赛的5人对5人模式才普及开,很多人才知道原来时不时碰到 “~” 键弹下来的那个东西叫“命令控制台”。
  CPL的比赛规则不但会详细到什么样的断线到多久就要重赛,还会详细到规范现场观众的衣着和行为。
  这让当时还在摸黑探索的中国CS赛事组织开窍上路了。
  可是,2002年到2003年之间,中国电子竞技赛事因为一些天灾人祸四面受阻。
  先是天灾,2002年的蓝极速网吧失火事件造成大量网吧被关闭,然后是2002年到2003年的非典SAS。
  然后是赛事执行者经验欠缺造成的人祸,比如,第三章所讲的WCG2002的E|Zero 韩国总决赛资格被取消事件,2002的湖南王中王争霸赛事件等等。
  各种原因,让中国电子竞技在2001年到2003年发展十分缓慢。
  ESWC2003意外带起了中国电子竞技的CS节奏
  2003年6月,非典风波宣告结束,这年发生了2件事情:
  1、魔兽争霸3正式入选WCG比赛项目。
  2、ESWC的预选赛因为非典改成了在网上举行,名不见经传的AS战队战胜当时的夺冠热门China.V进军法兰西,并且超出国内玩家期望的与多个国际强队打的有来有回,这使得CS一下成了2003年电子竞技关注的热点。
  正是这2件事情正式结束了星际争霸的时代,并把CS推到了一个新的纪元。
  ESWC也因此开始备受关注,而的ESWC中国区的幕后执行人就是星际争霸时代著名的洪哲夫。    
  从这一章往后,基本上就是大多数人不知道的事情了,也会涉及很多有争议的东西,虽然我会有我的观点和态度,因为写作本身就是一个主观行为,但我不能说我的观点一定是对的,我只是尽量全面的把我当时听到、看到、感受到的东西记录下来,供大家参考。
  浩方平台的兴衰
  说起浩方平台就一定要说下它的创始人——李立均,在互联网上你是搜索不到李立均的背景资料的,我也不方便说(这就是写当代史为难的地方),但是我们可以根据现有资料推测。
  上海浩方科技是一家成立于1998年的高科技民营企业,主营业务是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网络系统应用等领域,年产值稳定在四亿元左右。这是一个可以在1998年到2001年拿到上海电信改造工程的公司。并且浩方平台是2002年能在全中国的电信机房里快速部署服务器的公司, 即使是QQ对战平台也没做到(其中也有腾讯对版权问题的举棋不定),要知道当时QQ棋牌平台可是刚秒杀了联众,所以这不是“背景深厚”这几个字能概括说明的。
  2001年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李立均为了让产品更多元化,在2002年下半年,收购了“游戏上海滩”平台,以此成立上海浩方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当时平台的开发者有2个人,一个是负责服务器端的徐欣(也就是浩方号是01的奔腾,现起凡公司CEO),一个是负责客户端的曾芳飞(老虎),最开始浩方平台的项目就是他们2个人。
  浩方的技术实力本身很强,市场方面拉起的班子也不弱。
  话说在2003年中期,当时最火热的CS中文社区Ccsk团队内部高层发生了一场争吵,一面是网站的所有者DDM和总经理老梦,一面是外联负责人杨晨(后来的浩方市场总监,现自己创业)和负责技术的郭拙(昵称星星,后来的浩方运维主管,现起凡总裁助理)。
  当时,DDM和老梦等人在成都,杨晨和郭拙在上海,所以争吵是在浩方的内部论坛里进行的。
  至于杨晨和郭拙为什么离开?他们当时在论坛里写了大量的文章,写的基本上都是一些以前的矛盾,虽然小矛盾的积累是一个原因,但是真正的主要原因还是当时没人能说的清楚电子竞技未来怎么盈利,这就像赌大小一样,骰盅没有打开前,你说大,他说小,谁都有道理可以说,这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分歧,现在回头看当时是很难下个定论的。
  争吵的结果是Ccsk分成了两拨人,一帮人去了北京,当时一个女投资人打算开一批E开头的公司炒概念上市,于是Ccsk变成了Esai亿赛,而杨晨和郭拙去了上海浩方在线做了市场和技术。
  杨晨的加入把电子竞技记者站的概念带到了CGA,但是毕竟CGA是一个新的东西,在有一段时间里Ccsk的访问量还是高于CGA很多的。
  这里先做个名词解释,很多人把CGA跟浩方平台HF理解成一个东西,其实这是两个品牌,CGA是特指中国游戏联盟网站China Games Association,这是一个专门做电子竞技新闻报道的网站,但是由于连浩方的官网地址都是CGA,所以这两个品牌就混在一起了,本文中的CGA都是指这个媒体。
  2002年到2003年,浩方平台做了很多市场推广工作。
  比如,浩方与中央电视台CCTV5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帮助CCTV5《电子竞技世界》提供一部分内容和人才支持,当时CGA的主编K4,赛事主管飞影等等与当时的节目主持人段暄和编导每期节目都沟通很多。
  2003年CGA还邀请了当时如日中天的瑞典SK战队访华,在上海的美罗城表演赛后,几百粉丝追着大巴车跑的场面让第一次来中国的SK战队激动不已,他们根本意识不到在这个国家竟然有这么多的电子竞技爱好者,回国后他们大力宣传在中国的见闻,中国电子竞技的火热从此开始让世界了解。
  另一方面浩方平台在中国电信的机房里做了快速的部署。
  浩方当时的机遇非常好,或者说当时的中国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很幸福,2002年左右这个时期,网络运营商缺内容,比如,长城宽带刚起来的时候,铺设网络很快,但是铺起来以后,发现自己的网内没内容,用户还是要跳转到别的网络去看网站玩游戏,可是大家知道,这个跳转对网速很影响,时间长了,用户就不用你的宽带了。
  于是,当时的网络运营商为了抢内容,给网站和游戏运营商们提供大量的免费带宽,浩方的起步就刚好赶上这一波了,再加上浩方当时与电信的合作关系,浩方的服务器端部署就这样快速的完成了。当时就负责电信渠道铺设的也是浩方的元老了黄春雨(Rain,现上海由趣CEO,做手机游戏)。
  浩方对战平台在电子竞技黄金时代的快速崛起有多个因素,1、简化了用户联网的操作,可以自动处理很多复杂的网络情况。2、有资本有条件在中国大江南北快速部署服务器,让众多竞争对手望尘莫及。3、CGA网站有较大的实力派出新闻报道组,去报道国内外新闻,让玩家离新闻更近。4、免费的浩方平台和CGA网站的捆绑式发展相互推动了电子竞技爱好者的聚集。
  这一系列的原因,让浩方平台的客户端几乎是一夜间就出现在了中国各地网吧的桌面上。
  说起CGA的那段时光,真是让人非常自豪,穿着CGA的工作衫出去都是一种骄傲。
  我直到现在都认为CGA新闻组是电子竞技时代最强的,当时新闻组的核心人员有主编K4、JOJO、飞翔的荷兰人、Sfred、百晓生、BBC张宏圣(就是现在的游戏风云BBC,当时他是CGA War3分站的站长)、Jkidd、bigxia、MagiCGoA、treebear、杀不死人、Kevin、mint等等,都是能力很强,能独当一面的人。
  浩方平台和CGA就这样在1999年到2004年的CS时代走到了顶点。
  下面就要说浩方平台的衰落了,什么?你觉得转折太快?
  没办法,历史就是这样,无论我们是否喜欢,衰落就这样从2004年悄然开始了。
  我一直在说中国电子竞技项目的5年论,这有点像迷信的宿命论之类的,但是这是我十多年来观察到的一个规律,CS从1999年开始到2004年,刚好是第五年,就在这一年,CS开始衰落,而2003年面世的暴雪魔兽争霸3(WAR3)经过一年的发展开始兴起。
  在这个新旧更替的关键时刻,2004年盛大启动了对浩方平台的收购计划,在当时看来这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资源整合,但是在现在看来,却有另一段心酸。
  为什么会产生这个收购合作?两方面原因:
  1、浩方平台从2002年到2004年初都是免费运营的,方便、速度快、免费为浩方平台带来了巨大了在线人数,印象里在2004年初浩方平台在线就过90万了,但是不赚钱,当时没有现在的网页游戏,电子竞技玩家也还没有像现在的消费能力,支付手段也不够成熟,广告收入也不稳定,浩方平台很迷茫。
  2、2003年盛大的快速崛起让中国游戏行业看到了出路,到2004年,盛大公司要赴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看中了浩方的在线人数,对于当时的财务报表来说,在线人数是个很重要的衡量数据。
  在这两个原因下,盛大对浩方平台说,快,到碗里来!这事就成了。
  这个收购是从2004年开始经过2年完成的,由于过程太过于内部,我不好说这是不是一份对赌协议,但是我看到的是从2004年开始,浩方平台强行推出了一些盈利功能,比如,会员挤人功能。
  我先解释一下这个功能的需求背景,浩方对战平台是以服务器为单位容纳用户的,但一个服务器的人数也就几百人,而大家都希望能快速匹配到高手,所以有一些服务器总是爆满,不好挤进去。
  付费会员挤人功能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付过钱的会员在进入这个服务器后,系统会随机性的挤出一位非付费会员,虽然这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付费率,但这对于相对较多的非付费用户来说是非常不好的用户体验。
  对此,我当时得到的消息是这是上面下的命令。
  于是我的理解是,这样做是为了提高用户付费率,可以将来卖个更好的好价钱。
  就这样,在很短的时间里,浩方平台的在线人数从接近100万下跌到30万左右,最后略有回升稳定在50万左右。
  关于盛大收购浩方到底花了多少钱?
  有的人从盛大2005年第四季度财报里读出6000万美元,有人说是李立均花了3000万人民币做了浩方,卖了3000万美元。
  这个具体数字是多少,我们不去深究了,因为结果很明显,就是盛大觉得这个买卖做的很疼。
  于是,从盛大收购浩方之后,就放在一边了,浩方在之后的几年里,几乎没有什么大动作,推广和研发都进展不大,而且每年的营收相对于盛大本身网游收入来说也不值一提,就这样,浩方平台开始了原地踏步,给了其它平台崛起的机会。 
  GG平台,GG对战平台现改名Garena,中文名竞舞台。
  GG平台的创始人是现在聚美优品的创始人陈欧,世界很小吧。
  2005年,第二届StarsWar开始前一晚,我见到了来做技术调试的陈欧,那是GG平台开发的GGTV第一次应用到世界级的大赛现场直播中。当时的陈欧,腼腆只是笑,话不多,埋头在笔记本上一直调试到很晚。
  GG平台的技术在当时的对战平台中是非常特别的,陈欧虽然自己说他的技术并不复杂,但是网络连接的速度却非常的好,特别是在中国连国外的比赛中,表现尤为出色。
  2005年是魔兽争霸3(WAR3)开始辉煌的时候,我已经加入了Replays.net,跟创始人ZAX一起在美国虚拟物品交易平台IGE下工作,WE战队也在KING的带领下进入IGE。
  由于IGE中国的负责人许云波个人非常喜欢魔兽争霸3,而且虚拟物品交易当时在国内的宣传走电子竞技更加方便,再加上IGE当时良好的现金流,形成了一个中国电子竞技历史上十分稳定的发展阶段,SKY的WCG双冠王就是在那个时候产生的。
  可是,那个阶段对刚从新加波刚念完书回国的陈欧来说并不是太好,一方面是他希望能继续念书,一方面是他希望GG平台能得到更大的发展。但是在那个时候,CGA平台的盈利模式都不清晰的时代,GG平台的投资洽谈迟迟没有结果。
  于是,ZAX跟陈欧联手,开始了艰难的自力更生,ZAX将当时WAR3玩家关注度最高的Replays.net论坛用户导入到GG平台里,用户可以直接用BBS的帐号进行登录,之后推出的GGTV、战队好友功能、防卡防作弊功能,都吸引了大量用户。
  即使这样,GG平台的发展还是很缓慢,陈欧一度打算将GG平台卖掉,而许云波当时觉得IGE的公司重心并不在此,于是没有接手。
  就这样陈欧带着GG平台去了新加坡,最终被Garena投资,后来因为一些内部矛盾,资本排挤创始人的老套故事再次上演,陈欧抛售了自己拥有的股份,去了美国斯坦福读书,之后回来东山再起,这就是另一个故事聚美优品的前传了。
  VS平台的兴起和衰落
  VS平台以及后来的掌门人等等平台的成功,一方面是平台技术的成熟,另一方面是他们所处的时机已经比浩方平台好太多了。
  在WE.SKY拿到年WCG双冠王后,中国电子竞技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大众接受,我们那时候出去谈合作,已经不用再费力的跟人解释什么是电子竞技了。
  在电子支付手段方面,到2007年左右已经非常成熟了,而且电子竞技第一批玩家已经接近而立之年,消费能力也大幅度提升,电子竞技在那个时候第一次呈现出美好的愿景。
  VS平台在WAR3时代十分聪明的规避掉与浩方平台的正面冲突,选择走高水平职业选手的品牌路线,推出能反映用户水平的VS积分等级概念,迎合了玩家的攀比心理,并且抓住浩方玩家多但是速度慢的特点,走小而快的策略,吸引了很多WAR3的核心用户。
  可是,小众的VS平台在WAR3时代活的并不滋润,但是与浩方平台不同命的是VS撑到了好时候。
  从2005年上线的VS平台,在隐忍了2年后,遇到2007年Dota兴起,在线人数不断上升,到2010年DOTA最火爆的时候VS在线人数曾达到100万,全面超过了浩方平台。
  在营收方面,VS平台更是赶上了好时候,无论是互联网广告热潮,还是网页游戏联运模式,VS平台手中的资源变现方式都趋于成熟。有了钱之后的VS平台开始自己投资研发自己的网页游戏《VS三国》,据说投了一个亿。
  然而《VS三国》的市场反应平淡,VS平台自身的技术也没有什么改变。以及11对战平台DOTA天梯系统的火爆在次印证了那句老话,商场如战场不进则退,VS平台从2010年开始慢慢衰落。
  由于本文主要是写1998年到2010年,所以11对战平台的历史,暂时不去涉及,但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我可以预测一个方向。
  电子竞技对战平台起于单机游戏,兴于互联网发展,迎合了玩家对游戏沟通和交流的需求,但是其核心的匹配和交流功能其实属于游戏的一部分,竞技游戏网游化之后,游戏制作商开始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匹配和交流功能开发。
  换句话说,我认为电子竞技对战平台在过渡时期的历史使命快要结束了,对战平台不会消失,但是会趋于边缘化。
Copyright © 2002- 版权所有 52PK游戏网 渝ICP证B2-号 渝网文(-010号新民网移动客户端
您现在的位置: >
把电子竞技当成事业 他们的平均年龄才18岁
为了免受打扰,门窗需要关闭,空气湿度要靠加湿器调节 新文化记者 吴廷 摄
  8点半,小海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勉强从床上爬了起来,跟他一个房间的队友还在睡着。
  这个19岁的小伙子,是电子竞技里的替补队员,起床、打,吃饭、打,开会、打……为了成为职业电子竞技选手,他要付出比其他队友更多的努力。
  以竞技类电子游戏为基础的,虽然早已被正式确定为体育运动项目,可在大多数人观念中,还是与电子游戏画等号。其实,跟其他的体育运动一样,电子竞技也有,也分爱好者和职业选手,也有各种各样的。
  为了成为顶级选手,一些优秀的游戏玩家加入,追寻他们的“梦”。
  22岁的“大龄”经理
  小海所在的名叫“珑英”,地点在长春市临河街与世荣路交会处附近的一个小区里,房子是租的,队员们生活、训练都在一起。
  周健是的经理,也只有22岁,但是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在电子竞技行业里,已经算大龄了。
  “我从小就玩游戏。”周健笑着说,自己最初只是单纯的喜欢,“线上热门的、不热门的游戏,几乎没有没玩过的。”
  随着对电子竞技的了解越来越多,看到国内一些优秀战队在世界上崭露头角,周健有了一个梦想———成为一名职业选手,把作为事业。
  2013年世界电子竞技大师赛(WGT)全国8强、2014年全国英雄联盟城市争霸赛吉林省冠军……在的赛场上,周健的取得了不少成绩。
  “现在年纪大了,操作能力、反应速度都不如从前,就转型做幕后了。”中专毕业的周健继续着事业,跟几个曾经组队打的队友成立了珑英电子竞技,专攻游戏《英雄联盟》。
  用周健的话说,自己从小接触电子游戏,在长春资源也多,由他做经理再合适不过了。
  拉赞助
  一个职业的英雄联盟,基本人员配备为:经理一名、数据分析师一名、教练一名、领队一名、正式队员五名、替补队员一名。为了保证队员们的起居饮食,还聘请了一位阿姨,负责一日三餐、打扫房间。
  作为数据分析师,28岁的尹航是队伍里年纪最大的,也是最冷静的。“分析师的工作主要是整理数据,分析一些细致的战术,包括了解对方战队的作战习惯、风格,针对自己战队的优势劣势制定战术等等。”队员在训练时,他往往在一旁默默注视,把控全局。
  而经理首先要面临的问题,是经济支撑。的收入来源有哪些呢?赞助商的投资、战队出席商业活动的推广费、奖金、广告代言等等。
  周健说,2014年年末成立找赞助商时,遇到了不少挫折。“可能是对电子竞技不了解,还有就是看我年纪小,很多商家根本不听你做太多的介绍。”周健说,“如果一款游戏玩家多、影响力大,尤其是成绩好的队伍。实际上现在招商比以前容易了。”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碰壁,终于从长春一家食品加工企业得到了赞助。
  下午的训练赛
  8点半起床洗漱,9点晨跑,接着是早会,总结队员的训练情况,制定训练计划。
  简单的早餐过后,便开始进行单人排位赛,跟来自各地的游戏高手过招,刷新自己的个人成绩。
  午休后,下午两点开始训练赛。由领队事先在网上跟其他约战,时间一到,队员各就各位,作战开始。
  教练小默是英雄联盟的高手,他为队员们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每天按此执行,并结合队员训练情况进行调整。
  18号下午3点半,训练赛后,队员们聚在客厅打开电视,通过视频回放总结经验。在这场对抗当中,小伙子们没赢下,其中一名队员不认真。尹航和小默商量,在会后找他单独谈谈。
  6个队员中成绩最好的,曾打到服务器的第一名,其他也都是国内顶级玩家。有趣的是,他们没有长春人,最远的来自福建。
  尹航说,这些队员都是他们“挖”来的,“有优秀的玩家,也有其他的选手。”对电子竞技有热情,有职业理想,是招人的前提。此后,还会经历长时间的观察。“包括作战成绩、游戏中的表现等等。”尹航说。
  说服家人
  这些队员的平均年龄只有18岁,他们喜欢网游但不沉迷,游戏竞技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事业,何况还能提供一份收入。
  小海的家在哈尔滨,这个瘦高的大男孩,读到高二就休学了。“学习没啥天赋,就喜欢打游戏,觉得只有在游戏里自己才是快乐的。”
  加入,成为一名电子竞技选手,最初小海的父母是不同意的,更希望他回去读书。“书我读不进去,还不如让我快快乐乐的,而且电子竞技也是一种竞技体育项目,我会练出成绩的。”父母终于被他说动了。
  “这里每个队员的情况都差不多。”周健说,在学业和电子竞技之间,队员们选择了后者,家人自然不理解。“我们也会跟每一个队员的家人沟通,争取他们的同意。”
  独自来到长春,融入集体生活,小海挺适应。每天训练间隙,他都会给父母打电话报平安。“最初来的时候,觉得自己挺牛,后来发现这个想法太傻了。”适应了一段时间,发现小海的技术水平还不成熟,只能作为替补队员继续学习。
  每次训练赛,小海在一旁观摩,虽然上不了场,但心里和手指都痒痒的。“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个职业电子竞技选手,像Sky那样。”小海笑得很腼腆。
  坚持下去
  2005年,当中国的电子竞技职业选手Sky夺得世界电子竞技大赛(WCG)冠军时,大家对于这项运动还不是很了解。
  电子竞技不等于电子游戏。“玩游戏是为了娱乐消遣,而电子竞技有对抗性,需要选手快速反应和团队配合,更需要日复一日的训练和琢磨对手的技战术。简单说,是人掌控游戏,而不是游戏掌控人。”周健说。
  对于一名选手而言,其运动生命只有短短的3至5年。“玩游戏快10年了,当年的那些伙伴几乎都结婚生子了。”尹航深有感触。他说,小时候玩游戏不用考虑别的,“长大了”就不一样,要考虑各种问题,“所以,把当做事业坚持下来的人,其实挺不容易。”
  近几年,在中国的发展有了起色,可总体环境仍然不如韩国等强国。“主要是大家的偏见、普及情况以及一些政策支持。”周健说。
  3月21日,在腾讯游戏竞技平台举办的第八届英雄联盟城市争霸赛吉林赛区周赛当中,小伙子们夺得了冠军。周健说,他们的目标是一路战斗下去,在中证明自己。
  (来源:中国吉林网)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微信号:xmwb1929有用、有益、有趣
新民网事由新民网出品微信号:xinminwangshi突发事、新鲜事、有趣事感人事、烦心事等你来爆料!扫一扫,关注有礼!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更多关于的新闻
数据加载中……
某公司占地900平米的创意建筑体验...
苏州河钢结构老桥、历经107年风雨...
小朋友们玩九子游戏、家门口的糖炒栗...
即将开幕的2015上海奉贤菜花节将...
为了迎接今天的世界水日(3月22日...
莹白的雪花,浩瀚的星空,五彩冰面美...
3月20日至4月19日,由市科委主...
【看4D大片,玩科技馆!】 最近,小侬给小朋友们的福利一波接一波。报名时间:5月23日—5月27日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社会监督投诉电话、来信来访地址及电子信箱:
1. 投诉专线电话:021-
2. 社会监督来信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邮编:201199
3. 来访接待:
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4. 投诉电子信箱: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通过社会监督电话、来信来访接待、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受理社会各界对新闻机构及新闻从业人员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举报和投诉,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监督。
受理时间接待时间为:
工作日上午9:30--11:00;下午1:30--4:00
新民网友:
评论成功,谢谢参与!
评论成功,谢谢参与!天朝荣耀 玩家评影响中国电竞的十大世界冠军
在前不久的2015MSI中,EDG成功打败韩国强队夺得冠军,打破了3年以来的“瓶颈”,是我国电子竞技发展崭新的里程碑。其实,中国电子竞技的发展路相当曲折,不过中国人百折不挠,最终突破禁锢登上冠军宝座。今天我们就坐上时光机,回头看看那些影响中国电竞的冠军成长之路。2001年:(MTY)和韦奇迪(DEEP)2001年马天元()
(MTY)和韦奇迪(DEEP)战胜韩国双Z组合,获得WCG()“
()V2”项目冠军,既是中国获得的第一个“星际争霸”项目冠军,也是中国的第一个电子竞技冠军。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块金牌那么简单,更是让中国电子竞技翻开新的编章,并且铸就了中国电子竞技至今也无法超越的那一刻。2004年:孟阳(ABITRocketboy)2004年,孟阳(ABITRocketboy)CPL2004冬季锦标赛Doom3项目的决赛中以2:0完胜德国选手dragon,夺得2004CPL冬季锦标赛Doom3比赛冠军,成为中国夺得该项目冠军的第一人。2005年:中国电竞第一人(WE.Sky()CN)2005年WCG(世界电子竞技大赛)上,Sky获得魔兽争霸组冠军,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站上这个项目的世界最高奖台。WCG在当时是所有电子竞技比赛中规格最高的比赛,所以李晓峰获得冠军后,被称作“中国电竞第一人”。2005年:CS2战队wNv夺冠2005年,除了魔兽争霸项目中国人获得突破。CS的成绩同样获得突破,在北京首钢体育馆中,wNv战队成功翻盘战胜韩国战队Project_kr缔造中国CS的传奇时刻,夺得了第一个CS项目冠军。2007年:Dota战队GL夺冠在2007年的ACG上,中国GL战队战胜马来西亚CT战队夺冠。ACG是WCG的亚洲赛区比赛,也是国内当时比较重要的非本土电子竞技赛事,而这次夺冠是国内的Dota战队第一次走出国门,并取得荣耀。这次比赛也让世界的目光开始聚焦中国Dota。2008年:ACGDOTA项目EHOME战队夺冠在2008年的ACGDota项目中,EHOME强势迎战对手,在小组赛中以第一率先出现,半决赛中打败劲敌进度尼西亚遭遇当届赛事最大的黑马新西兰(新西兰在半决赛中淘汰夺冠热门马来西亚),面对强敌,EHOME稳扎稳打最终成功登顶ACG。这支队伍中,Snoy和DC两位选手都是去年AC07冠军队伍GL的成员。2012年:WE夺得IPL5LOL冠军2012年3月,在IPL5总决赛中,WE以3:1的大比分战胜了Fnatic战队,IPL5总冠军。这是中国LOL战队第一次获得世界重量级的LOL比赛的冠军,也是中国电子竞技发展新的里程碑。2012年:IG战队TI22012年,改写中国DOTA历史的真iG就此诞生:由zhou、430、YYF、chuan、Faith这五人组成的iG战队在2012年Ti2西雅图国际邀请赛上勇夺冠军,把中国DOTA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2014年:NEWBEE问鼎TI4Dota2冠军第三届TI3中国军团全军覆没,成绩最好才第四名。选手赛后失落的背影和眼泪让玩家也十分难受。时过境迁,2014年TI4中国军团强势回归,正赛即包揽八强五个名额,决赛更是包揽冠亚军。而也就是这一年,NEWBEE问鼎TI4Dota2冠军,中国军团再次战在世界的巅峰。2015年:EDG在MSI中击败SKT夺冠今年EDG如愿赢得荣耀。在刚结束的MSI中,他们与SKT的王牌对决受到广泛关注,距离上次中国队问鼎LOL冠军已经过去三年,EDG急需通过本次比赛证明自己不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战队,而SKT也需要通过MSI证明自己“王者”身份。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EDG在残酷的厮杀中终于捧起属于他们的冠军奖杯。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责任编辑:zoroliu]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宇宙到底有多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