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洛茨基主义和毛主义为什么斗不过斯大林

(隐(TM)[白吃白喝懒骨头加肥猫])
(图宾根木匠)
(三公制国际)
([已注销])
第三方登录:斯大林暗杀托洛茨基的真相    恐怖活动总是给人留下许多令人费解的疑团。在前苏联这个铁幕国家中,曾进行过一系列野蛮而残酷的谋杀。谁曾向勃列日涅夫开枪?谁曾瞄准过戈尔巴乔夫?有人谋杀过叶利钦吗?这些精心策划的政治行动,这种极端的政治手段,目的在于除掉潜在的竞争对手。从谋杀列宁、托洛茨基,到行刺贝利亚、斯大林、叶利钦,作者对这些恐怖事件作了大量详尽的调查。书中鲜为人知的史料和从未公布的前苏联第八档案局的绝密档案,定会引起广大读者猎奇的兴趣。          虚假的报道         日,塔斯社各波段都援引伦敦播出的一则消息,说托洛茨基已在墨西哥一家医院里因颅骨破裂而去世。          过了一天,8月24日,《真理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国际间谍之死》的有分量的评论。一些上了年纪的《真理报》工作人员告诉我,那篇评论是在克里姆林宫高层人士的办公室里炮制出来的。文中断言,         据美国报刊透露(请查查吧,当时有哪家国外期刊能进入我们国家?当然,我指的是公开销售),暗杀托洛茨基的是一个叫让·莫尔坦·范登莱什的人,是死者最贴身的随从和忠实的追随者之一。         这场恐怖活动的内幕并未揭开,暗杀动机也不清楚。报上连篇累牍刊登的都是些描绘死者如何走过叛变出卖、政治上搞两面手腕的漫长道路的文章。         托洛茨基的命运一点也不值得称羡,他的名字如今成了国人诅咒的对象。然而在不久前,这个名字还曾在歌曲中不时响起,托洛茨基的肖像也还同列宁的肖像一起,高高地悬挂在各级党政机关里。老一辈彼得堡的人还记得,当年工人们手上常常捧着托洛茨基的肖像,前去“摩登”杂技场参加群众大会。托洛茨基学识渊博,是一个天才的政论家和极其优秀的演说家。革命就是他的命运,就是他生命的内涵。按当时列宁病情的发展情况,西方各国普遍认为,党和国家的接班人非托洛茨基莫属。可是突然间,除党内职务外,他的其他一切职务均被解除,并把他发配到阿拉木图,然后又逐出苏联,最终暴死在遥远的墨西哥。     密切注视         受命运嘲弄,托洛茨基这位被驱逐者乘“伊里奇”号轮船离开了祖国。当他在距离莫斯科4000公里之遥的阿拉木图时,一刻也没停止过他的政治活动。1928年12月中旬,国家政治保安总局的一名特使专程从莫斯科带了一封信给他,要他停止领导反对派的活动,否则将改变其居留地。托洛茨基复信中央和共产国际执委会,声称要他停止政治活动意味着要他停止为国际无产阶级利益进行斗争,而他,托洛茨基,从事这种斗争已经长达32年。在他全部生命中那些有意识的岁月里,他从来没有间断过这种斗争,因而他不愿意屈从于国家政治保安总局的最后通牒。         一个月后,联共(布)中央政治局以压倒多数通过一项决议:将托洛茨基驱逐出苏联。投反对票的是布哈林、雷科夫和托姆斯基。不久,上次来过的那位国家政治保安总局的特使又来找托洛茨基了。这一次特使向他出示了日国家政治保安总局特别会议所作记录的摘要。这个摘要说,鉴于托洛茨基从事组织非法政党这一反革命活动,决定将其驱逐出苏联。得悉这一文件后,气得发疯的托洛茨基当即向那位特使写下了如下“收据”:         “日向我宣读了日国家政治保安总局特别会议通过的,形式上非法实质上犯罪的决议。托洛茨基。”         
这位前政治局委员、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狂怒地大喊大叫,说根本不能违反他的意愿把他驱逐出境,这是一个未经法庭批准的决定,完全是违法的。    
在托洛茨基大发雷霆12天后,一台押送他的专列终于驶到了库尔斯克州,一个偏僻的林中小站。但是他拒绝前往土耳其——这个当时惟一一个愿意收留他的国家。他要求去德国。这下把国家政治保安总局的工作人员弄得不知所措,赶忙同莫斯科进行无休止的磋商。    
最后终于接到通知:德国拒绝接收这位被驱逐者。托洛茨基对此甚为不满,激烈反对,但是已经毫无意义,专列只好掉头向南开去。         
2月10日,塞满国家政治保安总局特工的专列终于驶达敖德萨。接着,托洛茨基一行又乘坐“伊里奇”号,在黑海上航行了几天。最终,托洛茨基来到土耳其。同他一起的有他的妻子和长子列夫,而陪同这一家人的则是四名保镖。四年间,土耳其成了托洛茨基一家的流亡地。1932年,他在那里得到通知:苏联政府剥夺了他的苏联公民权。         这位鼓吹世界革命的“终身漂泊的船长”,为了变换住处,到过许多国家:土耳其、丹麦、挪威……一段时间还在巴黎呆过,后来才迁到墨西哥。他在各地不停地工作,一天也未间断,撰写了大量的书、文章和抨击性小册子(当然,作品中的主人公均是最终战胜对手的勇士)。         托洛茨基的述评激烈而无情。他是战术家,而不是战略家,对眼前的事物洞察敏锐,但要从历史的高度看问题他却目光短浅。简言之,托洛茨基是个极其平庸之辈。         克里姆林宫的胜利者(这里指斯大林——译注)极其仔细地阅读一切,凡是世界报刊上发表的,受了屈辱而不向凶恶敌人下跪者所写的东西概不放过。一些经过特别挑选的人,常常为斯大林准备一本最新发表的托洛茨基所写论文的译本。对这位流亡者说来,为自己那些矛头直指斯大林的书和文章进行论战是最可宝贵的,然而他那些留在俄罗斯的亲友们却为此付出了生命。    亚历山德拉是托洛茨基19岁时,在布特尔监狱里与他举行婚礼的结发妻子,她以前同孙子们住在列宁格勒,后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集中营里悲惨地死去。第一次婚姻使托洛茨基得到两个女儿——季娜伊达和尼娜。尼娜还在父亲流放阿拉木图时就因患肺结核而去世。季娜伊达则被驱逐出苏联。1933年在德国自杀身亡。姐妹俩的丈夫沃尔科夫和涅维利松都是国内战争的参加者,后都死在集中营里。沃尔科夫是个教师,涅维利松原来是工程师,后来成为红军政委。曾嫁给加米涅夫的托洛茨基的妹妹奥莉加和他的第一任妻子亚历山德拉的妹妹玛丽亚也被关进了集中营。         谢多娃是托洛茨基的第二任妻子。这第二次婚姻给了他两个儿子——列夫和谢尔盖。谢多娃是商人的女儿,曾经结过婚。她在日内瓦学习自然科学时结识了许多“火星报”派革命者。二十世纪初,这些革命者,包括列夫·托洛茨基,当时就在日内瓦。小儿子谢尔盖是工艺学院的教授。当托洛茨基住在克里姆林宫里时,他离家出走,说他厌恶政治,喜爱体操和杂技,甚至想成为一名杂技演员。后来又钻研机械技术,做了许多实际工作,还出版了一本有关发动机的书。他拒绝同父亲一道流亡,这就注定他必遭厄运。1932年1月,《真理报》刊登了一则简讯,题为《托洛茨基的儿子谢尔盖企图毒死工人》。在这之前,他已经被流放到克拉斯诺雅尔斯克边疆区,刊登了这则消息,他更被宣布为人民的敌人,最终死在集中营里。尽管谢尔盖与他的妻子在他被捕前约一年半已经离婚,但是这个不幸的女人依然没有逃脱同样的厄运。         
斯大林的报复心无穷无尽!这种报复心态不仅仅在本国疆土上掀起狂澜,还在其他国家里寻找牺牲品。在国内,成千上万的人们,仅仅因为与定名为托洛茨基的追随者相识,而被投入集中营和监狱;在巴黎,托洛茨基的长子列夫神秘地死去。据报刊透露,列夫在被驱逐后成了其父的一名得力助手,这当然会引起斯大林的极端愤恨。         
列夫作了一个粗心大意的决定:他到巴黎米拉勃街上,一家白俄出资开办的诊所做阑尾炎手术。日,他却在这家诊所把命丢了。一位有名的外科医生给他做的手术,手术很成功。第二天,医务人员在诊所走廊上遇到他,当时他披着一件衣服,发着高烧,手术切口处有一大片瘀血。于是马上做了第二次手术,但是这次手术无济于事,病人还是死了。         
托洛茨基立即就儿子的死发表声明。他说他清楚儿子的死,是国家政治保安总局所为。他的孩子在血腥的政治漩涡里一个个全部死去。在他众多的亲人中只剩下妻子和八岁的孙子谢瓦,那是他与第一位妻子的女儿季娜的儿子。         他的妻子比他多活了22年,1962年在法国去世,死后被安葬在墨西哥,同丈夫的骨灰排在一起。    别墅里的血战         不知托洛茨基是否预感到,儿子之死对他本人说来,是敲响了最后一下丧钟——下一个就该轮到他了!这是毫无疑问的。         其实猎犬早就盯上他了,但是不知为什么总没搞成。要么猎犬对围猎场颇感陌生,需要时间来熟悉环境;要么猎犬的主人还不急于催促它们,有意来欣赏一场恶魔般凶残的垂死挣扎。那就是先一个一个地来消灭仇敌的亲属,然后不可阻挡地悄悄走近那只领头羊,以便让它明白:惩罚是不可避免的。还在奥斯陆时,一伙不明身份的人就袭击过托洛茨基的住所。他们企图抢走一些档案材料,也许还想抓走他。在巴黎,有人砸开了他的保险柜,烧毁了70公斤文件。         
到达墨西哥后,托洛茨基起初被安置在画家里维拉家里,后来迁入墨西哥城近郊的姚肯别墅。         
姚肯别墅位于维纳街上,别墅的四周围着高高的墙。这是托洛茨基的最后避难所。这里戒备森严,日夜有人守卫。只有一扇厚厚的大门可以进入别墅,而且事先得按电铃。所有进出的人都得经过里里外外的检查,要想人不知鬼不觉地钻进别墅,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然而在日凌晨,约有20个身着军装和警察制服的人,在一名陆军少校指挥下潜入了别墅。这伙人看来对各个房间的位置了如指掌,他们径直向卧室走去。他们发现一张大床上的被子下面,有两个被枪声惊醒的人,就用自动步枪朝这两个人开了枪。事后有人数了一下:一共射出了约300发子弹。         
这一次托洛茨基算走运,他和他妻子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自动步枪射出的是交叉火力,同时从三个点:孙子谢瓦住的房间、书房和卧室齐射。子弹是从窗外射进来的,要是托洛茨基夫妇留在床上,他们早已体无完肤了。幸好他俩及时躲在屋角里,趴在地板上一动不动。遭难的只有他的孙子,一颗子弹擦伤了他的脚。         
疯狂扫射一通后,这伙人逃得无影无踪。警卫和助手们闻声赶来,一检查房门,每一扇都完好无损。那么这伙暴徒是怎样进来的?人们在卧室门边发现了一枚伪装得很好的炸弹,马上对它进行了安全处理。    
这枚炸弹是干什么用的?赶到现场的警察认为,是为了消灭犯罪的痕迹,但是受害人却另有想法。克里姆林宫的老板知道,托洛茨基正在写关于他的传记,手头掌握足以败坏他斯大林名声的文件资料,必须销毁这些文件,也必须消灭传记作者本人。         
后来终于弄清楚,那伙不明身份的人是怎样潜入别墅的。原来有一名托洛茨基的贴身保镖,25岁的美国人哈特失踪了。大约过了一个月才找到他的尸体。他被葬在一名参与这次刺杀的人的私人花园里。墨西哥警方认为,这个年轻的美国人是那伙恐怖分子的帮手。正是他,打开了别墅的大门,以后又同那伙人一起消失了。过了一阵,那伙人认为这个美国人是一个极危险的证人,就设法灭口。一些保镖支持这一看法,但是托洛茨基不相信,他甚至持完全相反的观点,命令手下人在别墅入口处钉上一块纪念板,上书:“纪念被斯大林杀害的哈特,”。         
与此同时,警方仍然在坚持不懈地寻找恐怖分子的线索。墨西哥总统卡德南斯,亲自掌管这桩谋杀托洛茨基的案件。当初他曾经好客地迎接过这位克里姆林宫流亡者的全家。托洛茨基一家是按苏联政府要求,被迫从奥斯陆迁到墨西哥的。因为苏联政府认为托洛茨基利用挪威作为进行敌对活动的基地。卡德南斯派自己的专列去迎接托洛茨基,在墨西哥的一个港口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并宣布托洛茨基为墨西哥政府贵宾。过了一段时间,墨西哥警方头头向卡德南斯报告,那伙恐怖分子的头目叫西凯罗斯,墨西哥著名画家,世界有名的艺术家,斯大林的忠实信徒。          神话是怎样破灭的         清除托洛茨基的第一次尝试以失败告终,但是谋杀仍然继续进行。遵照斯大林的宣判,这位鼓吹世界革命的“终身漂泊的船长”注定死亡。果然,谋杀终于成功。         过了半个世纪,这桩谋杀案的细节方才大白于天下。原先盛传的谋杀者是范登莱什。随着事实真相的公布,这个神话像肥皂泡一样破灭了。尽管从一开始,这起谋杀案的大体轮廓就没有变动过。除了一些细节,时光的流逝也未能给它添加什么新的内容。然而恰恰是这些细节,成了轰动一时的头号新闻。         日,正当托洛茨基专心致志地阅读别人给他送来的一篇文章时,一名刺客潜入他的书房,躲在他的椅子背后。刺客后退一步,从搭在手臂上的斗篷下取出一把登山用的冰镐,用它那锋利的镐尖,对准托洛茨基的头给了可怕的一击。         
托洛茨基跳了起来,发出一声惨叫,随即向刺客猛扑过去。他用尽全力抓住刺客的手,抵挡这猛烈的袭击。接着,他推开刺客,跳出书房,然而这时他已没有多少力气,只好靠在饭厅和凉台之间的一扇门的门框上。警卫们冲进书房,从那里又传出了叫喊声,这一次是刺客被打得呼天叫地。托洛茨基忍着巨痛,下令让警卫们留下活口,以便让刺客讲出,是谁派他来的。                   暗杀托洛茨基凶器--凿冰斧         
警卫叫来了医生。检查后,医生十分担心,赶忙叫把托洛茨基送往急救诊所。墨西哥最好的医生们进行了会诊,对颅骨做了手术,然而大脑受伤过重,托洛茨基终于在8月21日19点20分去世。         
根据托洛茨基贴身保镖们的证词,他们曾经在书房里用手枪柄痛打刺客,力图以此获知,到底是谁派他来的。刺客却一个劲儿地高声叫道:“就我一个人!我不太认识他!他们……我被捆住了手脚!他们把我母亲抓来当人质!”         
事后,所有参加那次成功的暗杀活动的人员都获得了国家最高奖赏。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这是一把有着特殊意义的冰镐,因为它是著名的凶器,因为是它凿死了大人物托洛茨基。         
权利之争的失败者         
作为证据的凶器曾长期失踪。最近有报道说,这把带有托洛茨基血迹的冰镐,当年是墨西哥秘密警察机构的一位大尉偷走的,这位大尉警察的女儿如今说,父亲是想“为后人保留这个物品。”         
托洛茨基在布尔什维克党中原是仅次于列宁的二号人物,红军的奠基人。列宁去世后,党内展开激烈的夺权斗争,斯大林大获全胜。他所有对手几乎都被判处死刑。只有红军的奠基人托洛茨基活了下来,他被驱逐出境。辗转土耳其、法国、挪威,皆不能安身,最后到了远离莫斯科的墨西哥。但斯大林毕竟是斯大林,托洛茨基是逃不出斯大林手掌心的。         
在斯大林政权的敌人中,才华横溢的托洛茨基无疑是最危险的一个,所谓心腹大患是也。1924年1月列宁逝世,在著名的“列宁遗嘱”里,列宁对托洛茨基等战友有很亲切的评价,但列宁已经意识到斯大林这位“只会做辣菜的厨师”是很危险的,所以建议“想个办法把斯大林从这个职位上调开”。由于没有指定接班人,列宁逝世后,民主集中制这锅夹生饭就演变成了你死我活的权力斗争餐,斯大林等组成的“三驾马车”掌控了大权,托洛茨基变成了“反对派”。11月14日,托洛茨基被开除出党;次年1月,托洛茨基被强行押送流放至阿拉木图,托洛茨基一生的命运从此被彻底改变了。         
即使托洛茨基流亡国外,斯大林也无法释然。对于斯大林来讲,托洛茨基确实是“危险”的,这个天资极其聪颖的革命家、思想家。选择了斗争到底。从他50岁流亡国外开始,到61岁被刺身亡为止,托洛茨基都不停地写作,评论、出版、发表。所以斯大林屡派杀手,直到将他刺死才罢休。         
托洛茨基这位十月革命元老之死,是一部悬疑电视连续剧的好材料。为了消灭托洛茨基,斯大林当局曾专门设立一个处,来制订和实施行动计划。1940年5月在墨西哥组织第一次行动,20多个杀手携带各种武器奔向戒备森严的托洛茨基住宅,射出了300多发子弹,但托洛茨基夫妇趴在地板上,幸运地躲过了这次匆忙的暗杀。后来暗杀者学聪明了,那就是利用托洛茨基身边的人。一位名叫梅尔卡德尔的年轻男人,因此就出了名。         
梅尔卡德尔是西班牙人,暗杀事件的幕后指使者是他老娘,因为这个女人是具有极高政治热情而投身西班牙国内革命运动的厉害女人。托洛茨基流亡到墨西哥后,她受委派潜入墨西哥,派出了自己的儿子。梅尔卡德尔能够获得托洛茨基的信任,有赖于托洛茨基的联络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的女大学生西尔维亚。西尔维亚是托洛茨基的崇拜者,1938年在巴黎她为第四国际代表大会作翻译时认识了梅尔卡德尔。日,梅尔卡德尔登门拜访,谦逊地将自己写的一篇文章请托洛茨基过目,托洛茨基埋头看时,后脑瓜就吃了一冰镐。法国人编著的《名人死亡词典》,其中的描述是:“它把脑颅砸出个7厘米深的口子。‘这次他们成功了!’伤者被人送到绿十字诊所时低声说。”         
集权下的死亡         
斯大林自己是日突发脑溢血,4天后在莫斯科郊外的别墅里去世的。二战时的“三巨头”中,罗斯福死在斯大林之前,也是脑溢血去世。罗斯福之死与斯大林的第一反应是有意味的。日上午,美国佐冶亚州温泉镇,罗斯福坐在皮扶手椅上,身边是3位女士,其中一位正给他画像,突然一声“我的头痛得很厉害”,就前仆倒下再也没有醒来。《非常年代———罗斯福夫妇在二战岁月中》一书记载了斯大林听到消息之后的反应:在莫斯科的哈里曼大使得知罗斯福去世的消息大约是在当地时间凌晨3点,他开车去克里姆林宫告诉了斯大林。这位苏联领导人惊呆了,握着大使的手足足30秒才让他坐下来说话;随后斯大林发了一封信给美国国务院要求进行尸检,“鉴定一下罗斯福是否是被毒死的”。在斯大林脑子里,“被毒死的”就是首选的可能。         
迟暮之年的斯大林,其猜忌多疑已登峰造极。他甚至觉得每个医生都是暗藏的敌人和恐怖分子,所以一手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克里姆林宫医生案件”。正是斯大林自己集中了至高无上的权力,所以他时刻想着他人时刻想置自己于死地。这可谓国度权力斗争的独特态势。权力之争,无非“明争”与“暗斗”。民主国度的权利之争是明的,到处演讲游说拉票,电视上你来我往相互攻击,这是公开的、透明的,斗完了也就结束了,下一个回合得四年后再说。         
而集权国度的权力之争是暗的,不仅出现在权力交替的关键时刻,而且贯穿行使权力的全过程。争权双方只要一方“老不死”,那就终止不了“战斗”。与其说托洛茨基是斯大林集团“明争”的牺牲品,不如说是集权体制下“暗斗”的牺牲品。         
死亡,或是不朽的开始,或是遗臭的起点。一把冰镐被藏匿了65年不算什么大事,人的真相、历史的真相被长时间隐蔽藏匿那才是大事。    赫鲁晓夫是一心想为斯大林制造冤假错案的牺牲者恢复名誉的,但他没有把托洛茨基列入视野。    托洛茨基是到了戈尔巴乔夫时代才进入冤案平反序列表中的,不过仍被排在最后一名。    
    托洛茨基
  中国的托派---陈独秀晚年的政治观 (转载)        陈独秀曾是中共中央1-5届总书记,后来又是中国托派中央总书记,他的晚年政治观到底怎样呢?      陈独秀晚年的思想或政治观,成了当今研究陈独秀学术界和史学界的热点问题。问题的答案是众说纷纭,人各有异。当然,众多论者得出的结论,基本上是根据陈独秀晚年的行为以及他的著作和书信。但是,即使是最正统的历史学家,也避免不了有自己的主观因素。否则,同一客观事实,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说法或结论呢?      “圣言量”不可取,陈独秀本人就是反对圣言量的。我们在研究和探讨问题时,尽量少用别人说过的话,多用陈独秀自己的话,特别是提出论者站得住的见解。      首先要明确的是:陈独秀晚年是指什么时期,即从何时开始。陈独秀于日被国民党逮捕下狱,直到日出狱。被捕前,他是中国托派的领袖,是为托洛茨基主义运动而奋斗奔走的,他的政治立场无须多说。狱中五年,开始时,他与狱外托派组织有秘密联系,后来,与个别托派成员仍有联系,秘密联系的渠道是通过刘静贞(郑超麟的夫人)以及其它探监的人。他在狱中与彭述之有所争论,包括理论问题和托派组织问题(可参阅彭述之的《狱内通讯集》)。由此看来,陈独秀在狱内仍然是托派立场,尽管那时上海托派临时中央在国际托派李福仁支持下开除了彭述之、尹宽、陈其昌,也开除了陈独秀;但陈独秀认为李福仁是个外国人,不要去理他,基本立场仍然一致。      现在,我们要讨论陈独秀的晚年思想,只能从他出狱时开始,即从日直到日在江津逝世前为止,前后总共不满五年。  
    重庆市江津区陈独秀旧居     陈独秀旧居石墙院位于重庆江津区几江街道办事处双石村,地处江津城区西南郊鹤山坪北端余脉,原为清江津贡士杨鲁丞的故居。该建筑建于清乾隆、道光年间,复四合院布局,座南向北,土、石、木结构,抬梁式梁架,歇山式屋顶,总面积3300平方米。四周以条石砌成丈余高的围墙,故名石墙院。1938年8月,陈独秀应好友邓仲纯之邀由重庆移居江津,三易其所后,于1939年5月,偕夫人潘兰珍搬到僻远的石墙院,住左边的一个小偏院里,深居简出,潜心著述,清苦自持,日病逝于此,葬于江津城西郊“康庄”,1947年迁葬安徽省安庆市郊。       1997年,江津市政府拨款对陈独秀旧居进行了维修和整理。陈独秀旧居,按原貌恢复了陈独秀当年的卧室、书房和客堂,其余房间大部分用于陈列布展。       1990年9月,陈独秀旧居被列为江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10月,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陈独秀旧居为重庆直辖市级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1月,江津市委委托江津市委党史研究室、江津市文体局与重庆红岩连线合作,共同对陈独秀旧居进行修葺、整理,对外开放。总面积为14680平方米。陈列室是陈独秀一生的真实记录。除展出部分由杨家保留下来并提供的陈独秀用过的遗物外,分六个部分,采用200余张照片展现了陈独秀的伟大功绩和重大失误。第一部分:千年封建专制的叛逆者;第二部分: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第三部分: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建中国共产党;第四部分:在大革命洪流中;第五部分:坚持抗战,身陷囹圄;第六部分:在江津的最后岁月。这个简朴的展览,集中表现了陈独秀跌宕起伏的一生,这在全国首开先河。它生动地揭示了中国革命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是留给后代宝贵的精神财富。       2007年4月,中共重庆市江津区委党史研究室、重庆红岩联线、重庆市江津区文化局、重庆市江津区几江街道办事处共同商议,决定实施陈独秀旧居总体开发二期工程,征地20亩,进一步完善相关设施。目前此项工程已启动。  
  一、在武汉时的公开表态      陈独秀出狱后,先住南京,日由南京赴武昌,直到日乘轮入川。他在武汉约停留10个月左右。这时,他确曾公开发表演说,接受记者采访,与托派同志、老朋友以及社会人士有过探讨性谈话,概括起来,他在武汉时期的基本思想可以归纳成两点:其一,他对抗日战争立场;其二,他的党派观。      现在许多学者、史家的论著及与陈独秀有深切关系的人的回忆录中都谈到这两个问题。在抗日战争问题上,陈独秀认为这是一场具有进步意义的战争。他从民族反帝战争出发,支持国民党领导抗战,支持国共两党抗日统一战线,尽管他批评中共此前的政策过左,此后的政策过右。在党派问题上,陈独秀声明说,我不属于任何党派,我陈独秀只代表我陈独秀自己。因此,有些论者都认定此时的陈独秀在抗战问题上远离了托派立场,已经不是一个托洛茨基主义者了。      笔者所着重说明的恰好与此相反。陈独秀对中国抗日战争的立场与托洛茨基本人的立场是基本一致,都认为这是一场民族反帝战争,是有进步意义的。中国托派领导层对此有好几种看法,彭述之的看法与陈独秀的最为接近。彭述之说“只要蒋介石进行抗战一天,我们就支持他一天,暂时不提出‘推翻国民党政府’的口号。如果蒋介石停止抗战,采取对内镇压手段,我们便要提出推翻国民党政府的口号。”王凡西的“抗战变质论”和郑超麟的“是日本天皇与得到美帝支持的蒋介石之间的帝国主义战争论,”则距离陈、彭的看法远甚了。但这都是托派内部对于抗日战争的不同立场和不同态度。      陈独秀主张支持国共合作的反日统一战线,确实受到了中国托派领导层的批判和抨击。但对此我们需要分析。陈独秀支持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是从当时的抗日战争大局出发,并不等于放弃了他的根本立场,即从本质上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不向斯大林党屈服,也就是“反国而又不阿共。”在陈独秀眼里,中共领导是执行斯大林路线的。在那一段时期内,曾经有过罗汉活动的插曲,要陈独秀到延安去。这只是罗汉的主观愿望,而不是陈独秀的主动建议。根据陈独秀的一贯思想、作风和性格,他是决不会去延安的,即使延安方面没有提出那三个所谓「先决条件」,他同样是不会去的。事实上,不久后,即1938年初康生等便在《解放》周刊等中共刊物上诬称陈独秀是“汉奸”“每月领取三百元津贴的日本侦探”。显然,当时中共主要领导人对此也表示支持的,《毛选》中提到托派汉奸便是左证,历史证明陈独秀不去延安是明智之举。      至于陈独秀那时的党派观,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陈独秀出狱时,已与上海托派组织失去联系。他在武汉期间发表言论,已受到托派其它领导人的严厉批判和抨击。他怎么能表明自己是属于托派呢?再说,他不满其它托派领袖的活动方式,批评他们是“宗派主义”、“闭关自守”、“亭子间里操作。”他说今后如果还想在中国的政治斗争中起若干作用,必须采取新的方法、走新的途径(《双山回忆录》)。而他自己在武汉时曾有过雄心勃勃计划,即除国民党与共产党之外的其它民主组织和民主人士,他希望与他们联合起来结成统一战线。他选派王凡西、濮德治等到何基沣的师部去工作,便是实现他计划的具体措施之一。因此,郑超麟说他声明不属于任何党派是“外交词令,是一种策略。”王凡西说“从他那时的意见中,尚未达到与托派有根本分歧。”我们同样也可从他的实际行动与他的雄心勃勃的计划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他是以这样的声明,在实际上扩大托派影响,壮大托派力量,以达到“在中国的政治斗争中起若干作用。”  
  陈独秀年青时候血气方刚,1905年与吴越等人策划在北京火车站炸清朝五个大臣,事情败露,陈独秀逃脱,吴越被铺,吴越被清政府凌迟处死,这张照片就是吴越受刑图,真实珍贵记录。      http://img.bimg.126.net/photo/X1tB8pJRBpT6H1mjHeX9mA==/1388747.jpg
  陈独秀年青时候血气方刚,1905年与吴越等人策划在北京火车站炸清朝五个大臣,事情败露,陈独秀逃脱,吴越被铺,吴越被清政府凌迟处死,这张照片就是吴越受刑图,真实珍贵记录。    http://img.bimg.126.net/photo/X1tB8pJRBpT6H1mjHeX9mA==/1388747.jpg
  陈独秀年青时候血气方刚,1905年与吴越等人策划在北京火车站炸清朝五个大臣,事情败露,陈独秀逃脱,吴越被铺,吴越被清政府凌迟处死,这张照片就是吴越受刑图,真实珍贵记录。    
  陈独秀当年创办的《新青年》杂志,传播马克思主义,对毛等人走上革命道路有启蒙作用。      
  呵呵,“托洛茨基以及布哈林……”
  陈独秀手书中共中央文件的原件。      
  陈独秀的签名字样,可能中国99%的人都没有见过吧,呵呵      
  陈独秀还签署了中共历史上第一个反腐败文件,这幅图文挂在陈独秀卧室。      
  在江津山坳,陈独秀写了许多抗战论著,还抽空亲手编写了《小学生识字指南》,供石墙院小学教学使用,这所小学现在还是原名,石墙小学,到陈独秀旧居要经过它。      
  陈独秀的书法名气很大,碑帖结合,汪洋闳肆、兼备众体。有则文人佳话:书法家沈尹默早年就是受了陈独秀的一语“刺激”,而发愤练字,终成一代大师的。当时陈与沈还不熟悉,但性格率直、快人快语的陈独秀初次相见,就当面说:“昨在刘三壁上见了你写的诗,诗很好,而字则其俗在骨。可谓诗在天上,字在地下!”刘三则是江南名士刘季平,其时刘三和苏曼殊以及陈独秀、沈尹默等,都是东瀛留学归来常在一起诗酒风流的名士。沈尹默并不因陈的批评为忤,相反后来沈入北大任教,还把陈推荐给了蔡元培校长,并委以文科学长之职,足见旧时学人谦虚宽博之胸怀。图文陈独秀在江津写着玩的两则。      
  陈独秀1937年从国民党监狱出来,到江津山坳隐居前与夫人潘兰珍的合影,陈独秀留个小胡子,挺帅的,挺像某个电影影星。      
  旧居图片的结束语,引用了毛泽东、邓小平著述中对陈独秀中肯的评价。按现在的考证,陈独秀当时被戴上的“右倾机会主义”帽子,也是共产国际斯大林与托洛茨基斗法,把中国大革命失败全部责任推卸在它的中国支部——中共的头上,中共又把主要责任推卸在总书记陈独秀头上,指责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在1927年八·七会议上撤销陈独秀的总书记职务。这个栽赃陷害也是中共党史上最大的冤案。      
  二、陈独秀的最后政治意见      1938年7月,陈独秀到了四川(现在的重庆江津),直到病逝为止,在这段时期内,陈独秀贫病交加,有他的诗为证:      贯休入蜀唯瓶钵,久病山居生事微;     岁暮家家足豚鸭,老馋独羡武荣碑。      他的经济条件,特别是政治处境,已经困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的《最后政治意见》写于。    那时,国民党消极抗战,积极剿共,而中共的机关刊物倾一江的脏水泼在他的头上:什么汉奸、日特、国民党走狗、叛徒、反革命分子等等;    国际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苏联国内早已完成了清洗工作,接着又签订了苏德、苏日协议,出兵芬兰,瓜分波兰。    所有这一切国内国际大事件,却在陈独秀思想上引起了冲击。他在追溯过去,针对现实,瞻望未来的关键时刻,写下了他的《最后的政治意见》。    有人便据此断言,陈独秀临死前几年就放弃了托洛茨基主义思想了。这是否合乎事实,我们要具体分析一下陈独秀最后政治意见的内容,他为什么这样说?  
  @amalfi6
17:10:00   斯大林暗杀托洛茨基的真相  恐怖活动总是给人留下许多令人费解的疑团。在前苏联这个铁幕国家中,曾进行过一系列野蛮而残酷的谋杀。谁曾向勃列日涅夫开枪?谁曾瞄准过戈尔巴乔夫?有人谋杀过叶利钦吗?这些精心策划的政治行动,这种极端的政治手段,目的在于除掉潜在的竞争对手。从谋杀列宁、托洛茨基,到行刺贝利亚、斯大林、叶利钦,作者对这些恐怖事件作了大量详尽的调查。书中鲜为人知的史料和从未公布的前苏联第八档案局的绝...........  -----------------------------  不内斗,怎么锻炼队伍呢~~      算了,苏修是生于不义,死于耻辱。    相比小胡子希特勒,苏修还是内部相互残杀干得更卖力。    
  陈独秀说:“所谓无产阶级独裁(无产阶级专政),根本没有这种东西,他只是党的独裁,结果也只能是领袖独裁,任何独裁都和残暴、蒙蔽、欺骗、腐化的官僚政治是不能分离的。”        他的这段话,把苏维埃独裁与法西斯独裁等同起来看,而在分析斯大林独裁政权时,把责任追溯到列宁,并批判了托洛茨基。这在中国托派内部几乎没有什么人所同意的。  。。。。。。。。。。。。。。。。。。。。。。。。    后来毛掌权后的所作所为 与斯大林如出一辙,完全印证了陈独秀的看法。
  2.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看法      陈独秀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不能采取“失败主义,”他说:“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应以共同攻打法西斯为斗争口号。”又说:“在此次帝国主义大战中,对民主方面采取失败主义……,无论说得如何左,事实上只有帮助纳粹胜利。”在这里,陈独秀事实上站到了“民主反法西斯”这个口号的旗帜下了。这是与当时的托派观点相距甚远的。      至于他说到“在此次大战结束之前,甚至战后短时期中,大众的民主革命就无实现的可能。”在帝国主义世界大战中,采取失败主义,并在各资本帝国主义国家中进行的革命斗争,是托派的一贯立场。托洛茨基曾在他的《新世界大战前夜》一书中断言战争必然带来胜利的革命。但历史已经证明托洛茨基的预言落空了,而陈独秀的估计是完全符合历史事实的。托洛茨基在上述书中还曾经说过:“如果战争不能带来革命,我们就要重新估计国际形势了。”托洛茨基的这一补充说法,可以说明国际形势和革命形势的变化是错综复杂的,须视各方的斗争力量的对比来决定。不能只有一个结论,不能像算命先生那样,而是有几种可能性,这在历史上是不少见的。马克思对巴黎公社的爆发,也是出于他的意料之外的。就以陈独秀对德意日和英美法力量的估计也是错误的,他过高估计了德意日,过低估计了英美法,引起了当时不少人的攻击,指责他是悲观主义者。但总的来说,陈独秀对二次大战的看法,确是与托洛茨基本人以及中国托派其它领导人颇有分歧,但不能就此得出结论他已经背离托洛茨基主义了,难道他在所有问题上,或者主要问题上都背离托派立场了吗?不是的,上文提到在中国抗日立场上,在一般民主问题上,基本上还是相互接近或相似的。我们只能说对二次大战的看法,陈独秀与托派之间看法有分歧,这是事实。  
  3.对斯大林统治时期苏联的认识      就笔者来看,这是一个关键性问题。陈独秀对斯大林统治时期苏联的认识,是决定他对民主、独裁(或专政)以及二次大战看法的基础。    陈独秀对这个问题是这样认识的:斯大林统治时期的苏联,并非社会主义国家,而是“世界列强之一。”是与德、意两国一样奉行政治独裁的“反动堡垒之一。”“斯大林的官僚政权……,决不能创造社会主义。”“至于现在的苏俄,不但它的生产力不能胜任领导国,它自身早已离开社会主义了。”“若要硬说他是社会主义,便未免糟蹋了社会主义。”      陈独秀在这里说的有其真实性的一面,也有说过了头的地方。总而言之,这是表示他对斯大林苏联的深恶痛绝。而对于斯大林其人也是深恶痛绝的。    1939年11月他写了《告少年》一诗,五言一句共70句,其中有“伯强今昼出,拍手市上行。”他自己在后批中作了解释,说伯强“古传说中的大疠疫鬼也,比喻斯大林。”可见他对斯大林是何等的痛恨。    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自从1924-27年中国大革命失败以后,斯大林把革命失败责任全部栽在陈独秀一人身上,以此来逃脱他自己本是元凶祸首的罪责。然后又通过他的中国门徒,把汉奸、特务、叛徒、反革命分子的脏水泼到陈独秀的身上。    陈独秀这个坚忍不屈、嫉恶如仇的书生英雄性格能够容忍得了这一大批的莫须有的罪名吗?陈独秀把斯大林比作大疠疫鬼——伯强,就是他对斯大林的切齿之恨。    苏维埃俄罗斯联盟共和国的政坛上,苏联共产党的政治局里,坐着这样一个大独裁者斯大林,这怎么不会使他得出上述提到的结论:苏俄的“所谓无产阶级独裁,根本没有这种东西,它只是党的独裁,结果也只能是(斯大林)领袖独裁……”(见上引)。    他还说过,“没有事实使我们相信,在人类自由之命运上斯大林党徒好过希特勒党徒。”    陈独秀对斯大林的切齿之恨是铁的事实,是不可否认的,这是事情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陈独秀对产生斯大林这个独裁人物也做了分析,他从苏俄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布尔什维克的演变等方面着手。他认为在种种条件凑合下,苏俄无产阶级专政,必然产生斯大林式人物,但他确实说过“不能把一切归罪于斯大林一人,”没有这个斯大林,也有另外一个斯大林;也正像马克思主义者所说的一样,历史上没有这个拿破仑,也必然会有另外一个拿破仑。      陈独秀这里分析评述斯大林大独裁者的产生,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但当他分析斯大林的罪恶时则提出:“斯大林一切罪恶”无不是“凭借苏联自十月以来秘密的政治警察大权,党外无党,党内无派,不容许思想、出版、罢工、选举之自由”等“一大串反民主的独裁制而发生的。”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他没有直接说出斯大林主义就是布尔什维主义,而实质上把斯大林主义与布尔什维主义等同起来了。从这点出发他把斯大林独裁政策和穷凶极恶的官僚主义的根源追溯到十月革命后所实施的无产阶级专政,也因此他批评了列宁和托洛茨基。    
  列宁时代确实推行过一。党。专。政、党外无党,(至于党内有派列宁时代本已存在,而托洛茨基则为党内有派,据理力争)但这是不得已而为之,是过渡性的,是为了保护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免遭内战,国际资本主义势力的包围以及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的破坏。    列宁在临终前已经看到了弊病,他提出三个补救办法  (1)增加党中央委员会人数;  (2)工会应对政府独立;  (3)设置工农监察委员会监督党和政府的官僚主义。    而托洛茨基则公开主张,无产阶级专政下应实行多党制(可参见托氏著作《被背叛了的革命》)。在列宁死后,特别是托洛茨基被放逐出国之后,斯大林及其党徒为了官僚层利益,全盘篡改列宁时代的布尔什维主义,把无产阶级权力集中在自身及其党中央委员会。中央委员会权力集中在政治局,而政治局权力则集中在斯大林一人之手。列宁时代的民主集中制不见了,苏维埃会议名存实亡。苏维埃国家只有一个声音——斯大林的声音。陈独秀由于分不清斯大林主义与布尔什维主义的区别,他凭自己的偏见,终于在独裁或专政问题上偏离了托洛茨基的立场。    但是否据此认为陈独秀在一切问题上都远离了托洛茨基主义呢?笔者认为不是这样的。理由是1939年他在答复托洛茨基信中,明显地把托派组织当作他自己的组织,只是批评了他不满意的中国托派领导人。他写道:“我们不应该幻想着把工作等待收复失地以后再做,应该立即准备在日本继续占领的环境中,在当地狭小范围内从头做起……,这样一个关门主义的极左派小集团(他批评中国托派组织某些领导人的用语),如果仍旧说大话,摆领导者的大架子……,妄想依靠第四国际支部的名义,关起门来自立为王,除了使第四国际的威望在中国丧失外,将无所成就。”这是他病逝前3年写的信,并没有把自己置身于托派组织以外。而且在信中对托洛茨基无限深情。    日,距他逝世前半个月左右,他写了一篇《被压迫民族的前途》,这是最有代表性的最后论文。文章中在主要论点上,仍旧站在托洛茨基主义立场上反对斯大林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反对斯大林民族主义。他写道:“……它(民族问题)的唯一前途,只有和全世界被压迫的劳动者,被压迫的落后民族结合在一起,推翻一切帝国主义,以分工互助的国际社会主义新世界代替商品买卖的国际资本主义旧世界,民族问题便自然解决了……自从苏联的领导者因为西欧革命之顿挫乃中途变节,放弃了以世界革命为中心的政策,代之以俄国民族利益为中心的政策……。”(以上均引自《郑麟超回忆录》)        有些人认为陈独秀已经离开了马克思主义,重新回归民主,是一位民主斗士了。不对,他在给友人的信中非常扼要地说:“有人要我跳出马克思主义圈子,我说这是彼辈一向之偏见,不足为异。”      又有人说他是终身反对派,最后也成了托派的反对派,而陈独秀本人也乐意接受胡适之给他下的这个称谓。“终身反对派”不是一个科学的名词。陈独秀之所以接受,是他个性的反映。陈独秀思维敏捷,政治目光犀利,对客观事物的洞察力很强,他能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前进,随着客观形势的发展而发展,因此他一生中先是反对满清王朝,反对改良派和保皇党,作为五四思潮代表反对一切封建主义卫道士和守旧派;然后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反对假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作为托洛茨基主义者反对斯大林主义;最后在政治认识和组织作风上有不同看法,反对过托派内部某些领导人。像陈独秀这样的政治历程,便称他为终身反对派?如果是这样,那么历史上的终身反对派就不少见了。最典型的例子是德国的倍倍尔,他先是保皇党人,转过来参加1848年德国民主革命成了民主派,之后转过来成了马克思派,岂不也是终身反对派吗?又如苏联杰出布尔什维克党人拉柯夫斯基,他因出身富裕家庭,思想有点守旧,然后转过来参加布尔什维克成了列宁派,列宁死后他加入了左派反对派成为托洛茨基派反对斯大林,岂不也是终身反对派吗?“终身反对派”不能科学地说明问题。如果有人一身逆向而行,从共产党人到国民党特务,又从国民党特务到汉奸,这样的例子实不少见,也是个反字,以后者反前者,这又怎么说呢?      由此可见,陈独秀晚年的政治观,只能是在某些论点上持不同看法的托洛茨基主义者。
  列宁时代确实推行过一。党。专。政、党外无党,(至于党内有派列宁时代本已存在,而托洛茨基则为党内有派,据理力争)但这是不得已而为之,是过渡性的,是为了保护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免遭内战,国际资本主义势力的包围以及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的破坏。        列宁在临终前已经看到了弊病,他提出三个补救办法    (1)增加党中央委员会人数;    (2)工会应对政府独立;    (3)设置工农监察委员会监督党和政府的官僚主义。  。。。。。。。。。。。。。。。。。。。。。。。。。。。。。    原来一。党。专。政、党外无党是列宁发明的
  回到托洛茨基      从法国到挪威,从挪威到墨西哥,这是托洛茨基风雨万里的逃亡之路;与之相对的,则是莫斯科策划的万里跟踪大追杀……     日,从墨西哥城郊外的某监狱大门里,走出一位身材微胖的中年男子---他就是20年前用利斧杀害托洛茨基的凶手。         托洛茨基
  为什么要杀害托洛茨基     1924年,列宁逝世后,在随之而来的党内激烈斗争中,托洛斯基成了斯大林的政敌。1927年11月,托洛茨基被开除出党,并于次年被流放到哈萨克的阿拉木图。然而,托洛茨基并不服输,在流放过程中,他与另外一批被排挤的原苏维埃高层领导人一直保持着秘密联系,以期卷土重来,这就对斯大林造成了严重威胁。     1929年2月,风光旖旎的土耳其普林基岛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他就是被斯大林驱逐出境的托洛茨基。在这里,托氏一住就是4年。     经过艰辛的努力,托洛茨基于1933年以治病为由,获得了进入法国的签证。他带着妻子和几位随行人员,从土耳其乘船到达法国马赛港。法国当局对这位不速之客并无好感,虽同意他暂时居留法国,但却对他的行动自由进行了限制---即要求他只能在法国南部活动,且不能使用真实姓名,而且任何时候都不能去巴黎,同时还必须接受法国警方的监督。     1934年12月,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基洛夫被暗杀。这一重大的政治谋杀案不仅牵涉到了苏联国内的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还波及到了远在法国的托洛茨基。尽管在法期间他一直隐姓埋名,在公开场合也从未暴露过身份,但像他这样声名显赫的政治流亡者,终究难以躲过苏联在世界各国安插的耳目。 到了1935年,法国人民阵线与苏联发生了正式接触,在斯大林的强烈要求下,法国人民阵线答应尽快督促政府将托洛茨基驱逐出境;而欧洲的其他国家,也都在苏联方面的压力下拒绝接受托洛茨基入境。正可谓天大地大,托洛茨基竟连个立足之地也没有了。     同年春,挪威工党组阁。工党政府在一些工党分子的要求下,表示可以为托洛茨基提供政治避难,并允许他居住在挪威首都郊外。托洛茨基因此又看到了一线希望。但好景不长,他刚到挪威,就获悉挪威外交部长已应莫斯科的邀请赴苏访问了,并且受到了斯大林的热情款待。托洛茨基因此敏锐地觉察到,挪威政府与斯大林做了一笔交易,而他本人就是这笔交易中的砝码!     
  无处藏身     1936年8月,莫斯科公开审理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伊·巴尔卡夫及托洛茨基和他的两个儿子。莫斯科方面指控这些人在列宁格勒组织了一个恐怖主义中心,并受远在    国外的托洛茨基指挥,以从事反革命活动和刺杀以斯大林为首的苏共领导人为手段,试图颠覆现政权。因这些指控,季、加等苏联领导人被枪决,托洛茨基和他的儿子谢多夫被缺席判处死刑。     对于上述判决,托洛茨基异常激愤地持强烈反对立场,并要求在挪威公开出庭,提出反驳,但遭到挪威当局的拒绝。挪威政府还向托洛茨基亮明了立场,为他提供了三条出路,以供其选择:一、自动离开挪威;二、如果在限期内仍未在其他国家找到避难所,则请他移居北冰洋中的冰岛;三、引渡苏联,接受审判。     在这种情况下,托洛茨基被迫移居墨西哥。在墨西哥,托洛茨基的处境并未得到根本的改善。日至30日,莫斯科又开庭审讯皮达柯夫、拉狄克、索柯尼柯夫、穆拉诺夫等17名&罪犯&,其中有13人被判处死刑。这次审判,托洛茨基及其两个儿子再次被缺席判处死刑。1938年2月,墨西哥共产党与莫斯科达成共识,通过了一项驱逐托洛茨基出境的决议,并由墨西哥共产党向墨西哥政府施加压力,以迫使政府取消托洛茨基的政治避难权。     当年2月27日,莫斯科宣布了一项由维辛斯基签署的有关对&右派和托洛茨基分子&的起诉书。3月2日,苏最高法院开庭公审,被告名单中有布哈林、李可夫和托洛茨基的挚友克·拉柯夫斯基和雅戈达。同前几次审判一样,托洛茨基及其儿子仍是被告。这次,他不仅被指控为暗杀基洛夫和试图谋杀斯大林的罪魁祸首,同时还被指控为谋杀高尔基、斯尔德洛夫的元凶!当托洛茨基获悉这一消息后,立即召集其亲信人员开会,商议对策---当时的他越发感觉到来自莫斯科的压力了。     政治攻势与谋杀双管齐下,必欲使托洛茨基无处容身,必欲将其置之死地而后快---这是斯大林的立场,同时也是当时苏联政府大多数领导人的共识,因为托洛茨基不但是反对苏联现政府的巨头,而且是一个极具号召力和煽动性的可怕人物!     事实的确如此,托洛茨基虽然已是一个流亡的政治家,但他那传奇般的经历和超凡的号召力,使他在世界各地仍然拥有着为数不少的崇拜者。在这些崇拜者中,有一位名叫西尔维娅的美国女郎。她出生于纽约,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她涉足社会活动,并因赞同托洛茨基的政治观点而加入了第四国际组织,后成为托洛茨基的通信员,经常来往于美国与欧洲之间,为托洛茨基传递情报,最终成为托洛茨基的挚友。 在得知这一情况后,莫斯科方面决定从西尔维娅入手,进而乘机干掉托洛茨基。     1938年,西尔维娅前往巴黎为第四国际代表大会做翻译工作时,认识了一位美男子。这位美男子,就是莫尔奈尔。       --------------------------------------------------------------------------------    1939年,西尔维娅偕莫尔奈尔回到纽约,并在美国建立了一个家庭,继续过着一种甜蜜温馨的生活。但时隔不久,莫尔奈尔就提出了要去墨西哥经商的要求,并魔术师般地将自己变成了一个实业家型的商人。西尔维娅对此未产生丝毫怀疑,并表示自己也乐意去墨西哥走走。     1939年秋末,莫尔奈尔与西尔维娅来到墨西哥。这时的托洛茨基靠著书度日,并把写《斯大林评传》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他既是斯大林的政敌又曾与斯大林并肩战斗过多年,对斯大林以及克里姆林宫有着旁人无可比拟的了解。因此他写出的《斯大林评传》,其内容的可信性、其言辞的尖刻性就可想而知了。     克里姆林宫的主人自然不允许自己的内幕被披露于世,更不能容忍托洛茨基的攻击。暗杀托洛茨基的工作变得紧迫起来。     在墨西哥城,暗杀托洛茨基的工作是由一位名叫西凯恩露斯的画家负责的,莫尔奈尔的任务是侦察托洛茨基住宅内部的情况。西尔维娅在不知不觉中成了莫尔奈尔的眼线,这就是他一年来不惜血本接近她的原因。     而陷入热恋中的西尔维娅追随莫尔奈尔来到墨西哥后,虽然发现了莫尔奈尔一反常态地对托洛茨基表现出了极大的关心,但她认为这是自己对托洛茨基的崇拜影响了他,并因此感到非常高兴。     当时,在托洛茨基家中住着一对叫罗斯姆的法国夫妇,他们在托洛茨基的儿子塞道夫惨死于巴黎之后,把塞道夫的遗腹子小塞维送到了托洛茨基身边,并应托洛茨基之请,在此住下了。西尔维娅将罗斯姆夫妇介绍给了莫尔奈尔,因&工作&需要,莫尔奈尔很快成了罗斯姆夫妇的好朋友。当罗斯姆偶然生病后,莫尔奈尔非常乐意驾驶着自己的新车接送罗斯姆去医院治疗,并借机了解了托洛茨基住宅的情况,同时与住宅内的卫士熟悉起来。所有这一切,莫尔奈尔做得自然得体,并未引起任何人的怀疑。     1940年5月,西凯恩露斯根据莫尔奈尔提供的情报,制定了一个谋杀计划,并在此前召集了20多名杀手整装待发。5月24日凌晨,20多名身着墨西哥警服,携带着机枪、手枪、炸弹等武器的杀手分乘4辆汽车,直扑戒备森严的托洛茨基住宅。但这次谋杀失败了。     必须完成的丑恶勾当     第一次谋杀失败后,莫尔奈尔没受到任何怀疑。案发后的第四天,西尔维娅把莫尔奈尔正式介绍给了托洛茨基,这是他们之间的第一次会面。此后又通过进一步交往,莫尔奈尔逐渐取得了托洛茨基的信任。     当年6月,也即谋杀事件发生一个月后,莫尔奈尔以去接西尔维娅为借口离开墨西哥,赶到纽约。在那里,暗杀托洛茨基的策划者们制定了新的谋杀计划,莫尔奈尔成为这个计划的惟一执行人。     7月,莫尔奈尔怀着近乎神圣的使命感返回墨西哥。自然,他不会忘记带回各种各样的美国特产取悦托洛茨基夫妇。     8月17日黄昏,莫尔奈尔应邀来到托洛茨基家中。此次来访,他特意带来了一篇论述新闻学的论文,请求托洛茨基就这篇文章提出看法。托洛茨基自然非常乐意借这个机会表现一下自己,因此在书房内单独接见了莫尔奈尔。阅读了论文后,托洛茨基提出了非常中肯而又独到的意见;莫尔奈尔趁机再次表达了一番自己的崇敬和赞叹之情,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因此更进了一步。在一般情况下,几乎从没有任何一个外人能够单独进入托洛茨基的书房,而莫尔奈尔却在那里呆了不下半小时。     日,是托洛茨基生命中的最后时刻。这一天,他把自己长时间关在书房里写作,娜塔娅几次打开房门,几次看到丈夫正陶醉在写作中。下午5时,托洛茨基才走出书房。在和家人共进了一些茶点之后,他弄了些饲草去院子里喂他心爱的兔子。这时大门外传来汽车的鸣笛声,莫尔奈尔翩翩而入并首先向娜塔娅点头致意,然后才问:&西尔维娅来了吗?&     &没来,&娜塔娅回答完后又反问,&她没说要来呀?&     这时,一旁的托洛茨基才回答:&忘了跟你说了,他们夫妇明天又回纽约,我们从此可就寂寞了。唉,今晚咱们为他们举行告别晚宴吧。&     娜塔娅听到这个消息后,微微有点吃惊,便有些不满地说:&这么紧要的事,我怎么一点也不知道呢?要是去纽约,我还有东西要他们带呢。&     &别说这种话了,快去准备晚餐吧。&托洛茨基说。     &不了,我已约好您的卫士长去吃晚餐了。&莫尔奈尔拒绝了托洛茨基的邀请。当时的他内心正发生着激烈的冲突,与这位老人接触得越多,越使他不忍心杀害这位既有学识又有长者风范的老人。但是,他的理智,他对斯大林的无比忠诚不允许他心慈手软。     &那么,至少请进去喝杯茶吧。&娜塔娅近乎请求地说道。因为她也非常喜欢这位沉默寡言又颇有风度的年轻人。     &好吧,我口渴得难受。&莫尔奈尔犹豫了一下,心一狠,答应了下来---当时的他因紧张的确口渴难挨,面色苍白。托洛茨基注意到了这一点,遂以慈父般的口吻说:&你身体不好吧,年轻人也要注意健康。&莫尔奈尔心头一热,内心里随之产生了一种要狂奔而去的念头,但他强行克制着自己。       --------------------------------------------------------------------------------    娜塔娅也注意到了莫尔奈尔的反常,大晴天里莫尔奈尔居然披着件雨衣,而且还戴着顶雨帽。因此娜塔娅追问:&这么好的天气,您穿雨衣干吗?& 莫尔奈尔心头一震,想起了自己此行的目的,强行克制住内心的纷乱,装作若无其事地回答:&谁知道这天什么时候下雨呢?&其实在他的雨衣里,藏着一把利斧、一把短刀,他的西裤口袋里,还装着一把袖珍手枪!     托洛茨基好像想起了什么,突然问:&那天你修改的论文带来了吗?&     &带来了。&莫尔奈尔边说边从雨衣内取出几页稿纸。     &那就进房间吧。&托洛茨基邀请他。     进入书房后,托洛茨基在写字台前坐定,摊开稿纸将目光专注地移向论文。为别人校阅论文并提出意见,是他平生一大乐趣。莫尔奈尔就站在他身边,一动不动地看着他花白的头顶,看着他全神贯注地读着论文,内心生出一种难言的感动、疚恨与无奈。莫尔奈尔轻轻吐出一口长气之后,眼睛一闭,挥斧而下,内心里却发出一声嚎叫:&上帝啊!&     一声饱含痛苦的怒号之后,托洛茨基一手捂住头顶,一手发疯似的抓住了莫尔奈尔挥斧的手,并狠狠地咬住了他的手背。莫尔奈尔被老人狂怒的形象惊呆了,再也没有出手的力气,只是下意识地猛甩被咬的手,将托洛茨基摔在地上,呆望着托洛茨基艰难地站起来,一步一步向屋外走去。     这时,站在院子里的娜塔娅已听到悲号。她稍稍一愣,旋即向室内冲来,而托洛茨基已手扶门框,站在屋外,汩汩外溢的热血已覆盖了他的面孔和身子。见此情景,娜塔娅目瞪口呆!托洛茨基则断断续续地说:&是他干的!&     卫士已闻讯而来,直扑屋内。屋内莫尔奈尔仍手执利斧,默默发呆。众卫士不顾一切地冲上去,房间里再次发出惨叫,是莫尔奈尔的惨叫。 &别弄死他,口……供。&托洛茨基当时还保持着清醒。     卫士们清醒过来,立刻拉响了警报,在墙外守卫的墨西哥卫队随之冲了进来……不一会儿,救护车也赶到了,托洛茨基被抬上担架,送入医院。紧急手术时,他已处于昏迷状态。利斧深入脑海三寸深,头盖骨破裂。医务人员回天乏术,26小时后,托洛茨基撒手西归。     莫尔奈尔被捕后,警方从他身上搜出一份事先写好的遗书。在这份遗书中,莫尔奈尔首先简述了一下自己的历史,然后详细讲述了自己杀托洛茨基的动机---他说自己是比利时莫氏家族的独生子,在法留学期间,由于受西尔维娅的影响而倾向于托洛茨基主义,并因此来到墨西哥向托洛茨基求教。但托洛茨基却是个伪君子。特别是有一次,托洛茨基竟要求他去谋杀斯大林。因为有西尔维娅这样一位可爱的妻子,他拒绝了托洛茨基的要求,结果被他痛斥了一顿。于是他才决定为了全世界的工人阶级埋葬这个伪君子……     墨西哥警方对莫尔奈尔的遗书内容做了详细调查,结果发现遗书的内容多系捏造。首先,比利时政府断然否认了莫氏家族的存在;其次,当西尔维娅被询问托洛茨基是否曾派莫尔奈尔谋杀斯大林时,西尔维娅不但气得大骂莫尔奈尔&胡说八道&,而且还要求与莫尔奈尔对质。对质中,西尔维娅极其蔑视地说:&无耻……& 尽管遗书内容多被证实是假的,但莫尔奈尔却坚持始终,未吐露出半点真情。在一筹莫展的情况下,墨西哥警方对莫尔奈尔进行了长达900多个小时的心理调查,得出如下结论:&莫尔奈尔头脑清晰,记忆力绝伦,富有勇气,推理敏锐,信仰坚定,身心完全健康……&     这就是说,莫尔奈尔的犯罪是有意识的、目的极其明确的。据此,法庭做出如下判决:以暗杀罪判处莫尔奈尔19年零8个月徒刑,以非法持枪罪判处4个月监禁,数罪并罚,共处以20年监禁--这是最重的刑罚,因为墨西哥没有死刑。     
  谁是幕后元凶     随着时光流逝,莫尔奈尔逐渐被世人淡忘了,但墨西哥警方却一直没有放弃努力。他们认为自己有义务查明莫尔奈尔的真实身份,进而查明究竟谁是暗杀托洛茨基的元凶。     在莫尔奈尔进入监狱的第10个年头,墨西哥警方的调查工作终于有了突破性进展。全权负责调查这一谋杀事件的查罗斯警官,在历经艰辛之后,通过国际组织的协作,从西班牙的巴塞罗那搞到了当年莫尔奈尔留下的指纹,并确认这一指纹与莫尔奈尔的指纹完全一致。通过这一指纹,警方找到了莫尔奈尔的生父--西班牙贵族巴卜罗,并向他提供了莫尔奈尔当年的照片。老人立即认出,这就是他的儿子拉蒙·米尔卡达雅! 至此,案情终于水落石出了。原来莫尔奈尔是西班牙人,他的真实姓名叫拉蒙!       --------------------------------------------------------------------------------    拉蒙,西班牙共产党员,西班牙内战时期曾在共产党军队中任政治教官……随后,通过拉蒙的父亲,警方又查明了拉蒙的幕后指使人---拉蒙的母亲卡莉达雅。 卡莉达雅1892年生于西班牙殖民地古巴,后来与其父母双亲回西班牙巴塞罗那定居,18岁时嫁给巴卜罗·米尔卡达雅。两家门当户对。但年轻貌美又多才多艺的卡莉达雅却不甘心过这种平凡安定的家庭生活,极高的政治热情使她很快投身到西班牙国内革命运动中去了。此后,她又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与家庭决裂,成了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并受到了克里姆林宫方面共产国际的重视。     生长在这样一个充满政治热情的家庭里,拉蒙从小就热爱母亲,嫌弃父亲的守旧。从学生时代起,拉蒙就开始走上革命道路。西班牙内战时,母子二人并肩战斗,并成为反对佛郎哥政府的主要战将。     当托洛茨基来到墨西哥后,卡莉达雅受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委派,秘密潜入墨西哥,负责调查托洛茨基的一举一动。此后,随着苏联国内形势的发展,斯大林决定尽快除掉托洛茨基,并委派苏联内务部考托夫将军负责此事。共同的使命使卡莉达雅与考托夫结成挚友,进而又发展成热恋关系,并公开同居。日对托洛茨基住宅的突袭,就是考托夫和卡莉达雅的一次失败&杰作&。     那次暗杀失败后,斯大林极为震怒。为了向克里姆林宫交一份成功答卷,他们再次进行密谋,并选定了拉蒙去执行这一任务。     按考托夫和卡莉达雅的计划,拉蒙在砍死托洛茨基之后,应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悄悄撤离。当时托洛茨基住宅外正停着两辆引擎已发动的轿车,两辆车内分别坐着卡莉达雅和考托夫。拉蒙出来后,立即就上车飞驰而去。另外,假如拉蒙行刺后被发觉,两辆车则迅速冲进去营救,而拉蒙则持枪外冲---这正是当时拉蒙口袋里放手枪的原因。接应成功之后,他们将立即赶往机场,机场已为他们配备了一架直升机…… 但事态的发展却出乎意料,当卡莉达雅和考托夫听到警报声后,墨西哥警方卫队已立即冲了进去。因此他们得出一个结论,拉蒙肯定是冲不出来了。于是他们才驾车而去。拉蒙在茫然不知所措的状态中被捕的结局,肯定也是他们所料不及的。     整个谋杀事件到此真相大白。拉蒙在狱中一直坚称他是比利时人以及是莫尔奈尔的原因,主要就是因幕后指使人之一就是他亲爱的母亲,他只能咬紧牙关拒不供认实情!   
  这里说一下共产国际的第三国际和第四国际之分。      苏联组织的第三国际在二战时期斯大林被解散。  1919年3月,列宁领导创建的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团体的国际联合组织,总部位于莫斯科。到1943年6月正式解散。    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为适应反法西斯战争的发展,并考虑各国斗争情况的复杂,需要各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处理面临的问题,作出《关于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同年5月22日,向全世界公布了这个决定。同年6月10日,鉴于共产国际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反对协约国而创,而美国此时成为苏联拉拢以反对法西斯德国的非常重要对象,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决定共产国际正式宣告解散。也就是说第三国际早没了,共产国际只是苏联的玩具罢了。         第四国际是托洛茨基创建,虽然因为托洛茨基之死陷入分裂。但是第四国际仍然存在。    2010年2 月,第四国际(第四国际统一书记处)第16 次世界大会在比利时召开。这意味着第四国际在托洛斯基死后的分裂停止了,第四国际重新开始走上政治斗争的前排。
  被尘封的中国托派    此文在《南风窗》杂志社官方网站上的具体地址是:/articles/2372     那一期《南风窗》的目录在它的官方网站上的具体地址是:/magazines/119        左翼文人的党同伐异    托派是不是被妖魔化了?以至于鲁迅一看到陈仲山的来信就联想到日本走狗?在默默忍受几十年骂名的背后,这又是一群怎么样的人?    中国托派多是文人,官方学者对托派的批判,就有所谓的“文人革命者”、“左翼圈子”之类的结论。陈独秀就是典型的文人革命家,他因执行了共产国际的战略(来自莫斯科的决议平均两天半一个)导致大革命失败,结果却被扣上一顶“右倾投降主义”大帽子,在党内名誉扫地。其实,陈独秀当时所谓出格的举动,便是于1926年中山舰事件后,在党报上发表公开信,单方面宣布退出国民党,但导致大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遥控中国的共产国际,恰恰不在于对此提出异议的陈独秀。托洛茨基在会见刘仁静时就说:“中国革命失败了不是陈独秀败于蒋介石,而是共产国际领导失败了。”陈不服气“右倾”帽子,自然在情理之中。结果,陈独秀于1929年11月被开除出党,晚年最终走向托洛茨基,成为中国托派领袖。     陈独秀在贫病交加中去世后,彭述之于1948年筹划成立了第四国际中国支部,但支部生不逢时,彭本人1949年之后流亡越南、日本和美国,始终坚信真理在托洛茨基一边;王凡西在澳门过着寂寞孤单的生活,也没有停止用托派思想思考中国现实的努力;经过那么多年的改造,郑超麟改变了他的立场了吗?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1月在国内出版的托洛茨基三卷本传记《先知三部曲》引起了不小的关注,这套书,正是郑超麟临终前组织翻译者完成的一部大部头翻译工程,可见他对托洛茨基,至死尚不能忘怀。     为什么他们如此相信自己是对的?他们的文章总是在攻击对方,攻击任何一个反对派,甚至在他们的内部同样如此。王凡西批评彭述之:“不过在我的认识中,觉得他有一个最大毛病,那就是接受了被斯大林伪造过的‘列宁主义’,特别是……那个组织观念。”     如果说王凡西对彭述之的批评还多少比较客观理性,那么郑超麟针对彭述之口述回忆录《中国共产主义的发轫》所写的文章《一本给自己涂脂抹粉的回忆录》就毫不留情了。在文中,郑超麟直斥彭为冒牌农民、自封书记、国民党的辩护士、王明以前的王明,甚至说这位老资格托派是“第一个反托分子”、“一尊有害的偶像”。     这是一个内部争斗不休的小团体,为了独立思考而不顾及整个政党的利益,自然难成大器。但在今天看来,托洛茨基反对官僚主义、个人崇拜和独断专行的一些思想,以及晚年关于在议会中开展政党斗争的主张,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如王凡西所说:“‘永远正确’原是罗马教皇的特权,也是近世斯大林式专制独夫们的标记。它与真正革命者的品德绝不相容。一个革命组织的领袖如果想方设法来制造这一种‘正确’,借以造成‘个人崇拜’,其结果只能一方面僵化自己,另一方面毒化组织;万一这个组织仍能因其它有利因素之助而使革命取得胜利的话,它也只会使革命迅速堕落而归于失败。”这种对党内民主的强烈诉求,恰恰是托派的一大特点(也许太民主了,它们难逃分裂的宿命)。2003年2月,第四国际第15次世界大会通过的《第四国际章程》,第一条首先强调的就是:“在尊重民主规则下进行自由讨论。”     托洛茨基生前建立的第四国际虽然分裂为不同的小党派,但它毕竟是世界上唯一 一个现存的国际性共产主义组织,其顽强的生命力,在托洛茨基去世70年之后,几乎到了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地步。  
  往事并不如烟     1952年开始的全国大肃托几乎将留在内地的托派一网打尽。周任辛,原名周仁生,1948年参加托派多数派的建党大会,1952年被捕,判处无期徒刑。同年被捕的还有郑超麟。郑是托派少数派中的重要成员,他早年与周恩来等人在巴黎组建“少年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与陈独秀一起转向托派。1929年8月刘仁静暗访托洛茨基回国后,就与郑超麟一道把托洛茨基口述的《中国现状和中国反对派(列宁主义布尔什维克)的任务》俄文稿翻译成中文,经陈独秀过目后,发表于他们办的刊物《十月》上。1952年郑超麟被判处无期徒刑,于1979年获释,半年后,与他一起在监狱中吃尽苦头的妻子终于不治,郑超麟则落下了终身残疾,在上海度过了他的余生。    但他们的骨头是硬的,或者,如果一定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的话,也许可以用上“顽固不化”这个词。    刘平梅,因加入托派组织解放后被判无期徒刑。1979年,他在监狱里接到一份“宽大释放”的裁定书,但他很平静,说了一番让管理人员震惊的话:“我不是反革命,托派不是反革命,我没有认罪,没有悔改。你们可要想好,如果一定要认罪才释放我,我宁愿回到监狱。”    托派希望在一个更为民主的环境中讨论革命问题,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实在是一种过于理想化的念头。但不可否认,这是一群有着自己独立思想的中国人,为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就像王凡西对彭述之的评价一样,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用这段话来评价整个托派的成员:“这样一位始终不变,为一个政治主张而斗争终生的革命者,不管他的所信正确或者错误,也不管他的事业成功或者失败,他之值得人们悼念,值得后来者的研究,那是完全应该的。”     940年8月21日,托洛茨基在墨西哥被刺客拉蒙•麦卡德用冰镐打破颅骨去世。至今,托洛茨基去世已整整70年。1988年,苏联最高法院先后为1936年8月的“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联合总部”案平反,宣布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等人无罪,由于当年托洛茨基流亡在外,所以苏联政府并未对托洛茨基宣判,但是这一冤案的平反,间接地也正在为托洛茨基平冤昭雪。只是在中国,这段历史仍如冰川雪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托洛茨基    
  才华横溢的红军领导人,我是很佩服他的。
  @ianhwang  20:39:16    才华横溢的红军领导人,我是很佩服他的。  -----------------------------  托现在的声誉远超过斯大胡子。    俩人根本就不是一辈人。    托可是跟列宁平起平坐的元老。    在奥威尔的动物农场里, 黑猪头拿破仑是映射斯大林,被赶走的战斗猪就是影射托。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斯大林与托洛茨基之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