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游戏,玩来玩写作的游戏去还是玩宝宝

适合2岁宝宝玩的游戏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适合2岁宝宝玩的游戏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8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还没有开通你的开心账户?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每天和孩子玩来玩去就是老三样,你差的是这一步
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们意识到了玩的重要性,但有不少妈妈留言,觉得自己不知道每天和孩子玩什么,最后玩来玩去的还就是那些老三样。
  这特别正常,玩的规划其实是有学问的,不然为什么有些早教中心或者幼儿园我们觉得特别好,其中好的一方面就是它们提供的课程设计特别合理,我们感觉内容很丰富,当然这样的早教中心收费也就更加高。
  这种“课程设计”听上去特别专业,但只要我们有心,每个父母在家都可以自己完成的。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每天是如何给孩子安排玩的。
  学龄前孩子早期启蒙的关键
  现在早期启蒙这个概念越来越普遍了,但我常常看到身边朋友对孩子的早期启蒙容易跟风、缺少规划。绘本热了每天就只读绘本;孩子喜欢乐高积木就恨不得把整个乐高店搬回家;听说运动有好处就每天只干一件事在户外玩。早期启蒙需要围绕“全脑启蒙”,大脑的不同区域都要照顾到,多元化是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关键词。
  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偏好,有的好动有的好静,有的爱画画有的爱搭积木。我们可以鼓励这样的偏好,但也需要有意识地让孩子接触“多样性”,孩子的大脑有无限可能,不要过早地让大脑区域形成“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情况,更不要因为父母的偏好或者局限而给孩子设限了。
  多元化的“玩耍”有哪些?
  要学会规划,那第一步就要先了解孩子的“玩”有哪些?不同的幼教理论派系可能会有不同的划分,今天分享的是我自己用下来觉得挺不错的一个划分概念,供大家参考。
  运动游戏(Active Play)
  顾名思义,就是走啊、爬啊、跑啊、跳啊,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放电”活动,或者也可以叫“没有规划的玩,让孩子撒开了疯。”这类玩耍最方便发生的地方就是公园、游乐场等,需要注意的是,一定是孩子主动在运动,推着或者抱着孩子逛公园不算的。
  如果冬天天气冷了,或者空气污染严重不能出门,在家可以玩像枕头大战、障碍爬等室内游戏,或者可以买一个隧道在家玩。
  操作性游戏(Manipulative Play)
  这类的玩耍需要孩子专注于一个目标去解决一些问题,比如对于1岁以内的孩子来说,把套圈拿出来套上去;对于1岁后的孩子可能是拼图、搭积木;对于3岁以后的孩子可能就是自己组装一个玩具等。
  这类游戏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都是比较困难的,很多孩子弄了几下完不成就放弃了,有的孩子甚至还会因为沮丧而大发脾气。但正因为难,也说明了这类游戏是孩子需要锻炼的,对于孩子的专注力、情绪控制、自控力培养都是有好处的。
  角色扮演/假装游戏(Pretend play)
  我们俗称“过家家”,但不局限于扮演爸爸妈妈,和娃娃玩,也可以是厨师、医生、消防员等等。甚至根据孩子的想象力,任何一个道具都可以进行这样的玩耍,比如一个闲置的快递盒子,可能就是孩子的城堡,她在里面装修城堡,邀请她的伙伴们来做客等等。
  假装游戏对于孩子的想象力、语言启蒙、认知发展的帮助特别大,如果运用得当,还能帮助孩子调节情绪,比如假扮医生的游戏可以帮助孩子克服打针的恐惧。
  创造力游戏(Creative play)
  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以及早期艺术启蒙,都是属于这一类,比如橡皮泥、画画,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可以是做手工等。尽管这类游戏叫创造力游戏,但这里有个误区,一定要提醒大家避免。
  那些要求孩子一定要按照示范去捏出一模一样的橡皮泥兔子,或者一定要求孩子画出很像的卡车,每个手工作品一定要规定贴这里放那里,这些都是在扼杀孩子的创造力,只会适得其反。这个阶段的孩子就该天马行空,而不该用我们的标准去禁锢。
  学习类游戏(Learning play)
  尽管所有的游戏都是孩子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的“学习”, 但还是有一类游戏是更加偏“学习”的。对于学龄前孩子最多的就是读绘本,等孩子再大一点玩益智类的桌游、数学启蒙游戏等也是属于这一类的。学习类游戏并不指望孩子非要学会什么,关键是要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比如小D读绘本读到一半不要读了,对于她这个年纪的孩子,我理解专注力不可能是半小时以上,所以我是允许的,毕竟让她保持对于“学习”的热情更关键。但我会要求她“有始有终”,就是当不要读时,可以告诉我,“完了/不读了”,然后把书放回书架。不要小看多加这一步,却是未来学习习惯的基础。
  我是如何给孩子规划的?
  有了上面这个大概念以后,我就举例说明自己是如何给小D进行规划的。我基本上是每两周规划一次,每次都会先回顾一下小D上两周的表现,哪些方面发展比较好,哪些方面还要有待进步。比如,最近小D解决问题类游戏玩得不是很好,常常容易“半途而废”,那这就是我接下来陪玩的重点了。
  从下面这张图可以看到,我保证每天都会有运动和读绘本,然后每天给自己定一个陪玩的小目标,剩余时间就都是小D自己主动选择玩任何她感兴趣的(最近一直都是假装游戏)。
  这样的规划一点也不难吧,但千万不要小看。父母的关注就像阳光,照到哪里,孩子的那块土壤就会发芽。孩子的学习能力是非常强的,每天进步一点点,不说长的,就是两周以后他们都会给我们惊喜。这几个月来,小D的操作性游戏就明显进步了。
  自从我开始规划后,我家的玩具也不再灾难了。我绝对是“剁手”妈妈,家里以前游戏垫上的玩具多到脚都无法放。现在,我每两周从每一种“玩耍”类型下面选1~3个玩具,其他的都收起来,两周到一个月再轮换一批,再也没有玩具到处都是了。
  每次剁手之前,我都会根据这个表想一下,孩子缺少什么?哪些方面是她比较弱的,那我可以买些这方面的新玩具来提高她练习的兴趣。
  以前工作时,对于任何一个初入职场的新人,我都会特别看重一点:计划性。英文里有句话说,F plan to fail(不做计划的人,注定要失败)。对我来说,计划性是掌控自己人生的很重要的能力。
  大道至简,育儿也是这个道理,不要光急着往前赶,和标准比,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而是先停下来做个规划。保证自己没有瞎忙,而是在正确的跑道上。
  规划,意味着我们在思考;思考,意味着我们把关注点放在了自己身上。这样,我们就会少了无谓的比较和焦虑,因为我们知道,自己可以掌控自己带娃的节奏。
本转帖分类:&&
&&上一帖:
下一帖:&&
(%)点击发表你的观点
12-25 19:2012-25 19:2712-25 20:0512-25 20:2212-25 23:0312-26 03:3812-26 08:4512-26 09:0012-26 09:0912-26 09:45
热门转帖:
最新专题:
&2016 开心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游戏队友来玩艹我老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