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西征路线图走什么路

成吉思汗西征路线是什么?希望详细一点,最好有地图.这是说的成吉思汗第一次派遣哲别西征,哲别是死在了回来的路上吧.
成吉思汗西征发生时间:所属朝代:辽金时代蒙古建国后,于公元1219年至1260年的四十余年时间,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西征,建立起庞大的帝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既深且远.第一次西征()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为了肃清乃蛮部的残余势力,以及消灭西域的强国花剌子模(Khorazm),便藉口花剌子模杀蒙古商队及使者,亲率二十万大军西征.他的四个儿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以及大将速不台、哲别随行.蒙军长驱直入中亚后,于1220年攻占了花剌子模的都城撒马尔干(Samarkand),其国王西逃,成吉思汗令速不台、哲别等穷追之.因此蒙军便西越里海、黑海间的高加索,深入俄罗斯(Russ),于1223年大败钦察(Kipchak)和俄罗斯的联军.另成吉思汗又挥军追击花剌子模的太子札阑丁,在印度河流域打败之.1225年,成吉思汗凯旋东归,将本土及新征服所得的西域土地分封给四个儿子,后来发展为四大汗国.第二次西征()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灭亡西夏前不久死去,后三子窝阔台继任大汗.窝阔台于1235年派遣其兄术赤之次子拔都,率五十万大军再度西征.西征军很快就彻底灭亡花剌子模,杀札阑丁.不久又大举征服俄罗斯,攻陷莫斯科、基辅诸城,并分兵数路向欧洲腹心挺进.1241年,北路蒙军在波兰西南部的利格尼兹(Legnica),大破波兰与日耳曼的联军.拔都亲率蒙军主力由中路进入匈牙利,大获全胜,其前锋直趋意大利的威尼斯,全欧震惊,称为「黄祸」.正当西方各国惶惶不可终日之际,拔都忽接窝阔台驾崩的噩耗,于是急速班师.第三次西征()蒙哥于1251年即大汗位后,令其弟旭烈兀率兵西征.这次西征主要方向是西南亚地区,头等目标是消灭木剌夷国(Mulahida,在今里海南岸的伊朗北部).1257年,蒙军荡平木剌夷之地,并挥师继续西进,攻陷报达(Baghdad,今巴格达),屠杀八十万人,灭亡历时五百余载的黑衣大食(Abbasids).此后旭烈兀又率兵攻陷阿拉伯的圣地麦加,攻占大马士革,其前锋曾渡海收富浪(即今地中海东部的塞浦路斯岛).本来他还要进一步攻打埃及,因得到蒙哥伐宋阵亡的消息,便率主力班师.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从中国打到波斯去了!中途生病了,就回来了!
/Wiki_Map/City1/30015/2/这有图看吧
扫描下载二维码外国小伙重走成吉思汗辉煌路
35岁的蒂姆·科普是一名来自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探险家,他花了3年的时间骑马从蒙古国出发,途径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克兰,最终达到匈牙利。图为Tigon是一只哈萨克斯坦猎犬,6个月大的时候被科普收养,陪伴科普走完整个旅程。整条路线贯穿欧亚大草原,冰雪覆盖的阿尔泰山脉、热气逼人的哈萨克斯坦沙漠,路程达1万公里。科普称,自己完全是通过一种游牧的方式走完全程的。整个旅程中,他骑过3匹马,一匹骆驼,还有一只哈萨克斯坦猎犬衷心地陪伴在身边。途中,他受到了当地人的热情款待。这匹阉割过的马为科普驮了三年的行李,如今依然健在。同时,他对沿途人们的生活和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也与那里的人与动物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旅途第二年,科普在克里米亚山上俯瞰黑海。在哈萨克斯坦经历过漫长严寒的冬天后,开启新的旅程。2004年秋天,科普看到一个游牧家族从夏季牧场搬下山去。在俄罗斯克里米亚人谢尔盖的帮助下,科普在装载行李。日常的行李装载工作要花去科普3到4个小时。因为天气炎热,科普花了14个月才穿越哈萨克斯坦的中部和西部。科普将沿途的人和动物都看作自己可以依靠的朋友。牧民搬迁到秋季牧场,将孩子放在挂在骆驼身上的篮子里。在黑海的开阔水域里,科普和他的马匹享受春日游泳的快乐时光。科普带领他的旅行队穿过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北部的荒凉之地。在气温降到零下30多度的时候,科普让他的狗躲到帆布包里,他的马可以吃雪解渴。科普陷入麻烦,气温降到零下40度,科普的马蹄子上长了脓包,他不得不去邻近的镇上寻求庇护。与世隔绝的沙漠被冰雪覆盖,使得卡普很难辨认方向。用颜色鲜艳的棉被包裹着的哈萨克斯坦婴儿。大草原上的孩子都肩负着保护羊群和照顾小孩的重大责任。咸海海床附近的一个典型的小村庄。来源:界面责任编辑:丁伟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jainali]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成吉思汗800年 草原英雄路&|&发布日期:&|&nbsp浏览()人次&|&&|&&]  时至今日,美国《华盛顿邮报》选出的“新千年第一人”,仍是成吉思汗。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公元1162年,在荒凉的北亚细亚草原上的蒙古斡难河畔的帖里温孛勒塔黑地方,有个男婴在一顶被风雪吹拂着的蒙古包里呱呱落地。他右手握着血块,“眼神如火,容颜生光”。这个名叫铁木真的婴儿后来以成吉思汗的威名,在中世纪担负了世界大征服者的命运。“天地不尽两重,道路不尽九条,只要敢取,连日月也可抓在手里!”。
  约在12世纪80年代,铁木真称汗,在部落争战中善于利用矛盾,纵横捭阖,逐渐征服了各大势力,成为蒙古高原最大的统治者。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源召开忽里台大会,即蒙古国大汗位,号成吉思汗。他建立并推行千户军政制度,制定颁布了法律“大札撒”,统一了文字,统一了近百个大小不一的游牧部落。命畏兀儿人塔塔统阿借用畏兀儿文字母拼成蒙古文字,从此,蒙古有了自己的通行文字。蒙古统一后,就迅速地强大起来。
  成吉思汗的子孙依然在于自然的对抗中顽强地代代生息着。
  成吉思汗和他的后代,从公元1205年起,先后灭掉了西夏和金朝,然后又征服了中亚、西亚和亚洲西部的许多国家,一直打到欧洲的多瑙河畔,使罗马教庭及整个欧洲一片惊慌。波澜壮阔的“蒙古大帝国成就了第一个全球化的&世界系统&”(孙隆基博士语)。
  时至今日,美国《华盛顿邮报》选出的“新千年第一人”,仍是成吉思汗。虽然对他征服世界的野蛮成性和杀人如麻人们颇有微词,但他和他的子孙缔造了一个广大的自由贸易区,横跨欧亚大陆,大大地促进了东西文明的连接。
  宗教杂蒙古人的生活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
  西方史学家格鲁塞评价成吉思汗西征说:“将环绕禁院的墙垣吹倒,并将树木连根拔起,却将鲜花的种子从一个花园传播到另一个花园。”成吉思汗以其军事家的雄才大略,为后来的继承者结束“安史之乱”以来形成的割据分裂局面打好了基础,最终建立了统一全国的元王朝。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创立的史诗性伟业让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叹为观止。哥伦布看了马可&波罗的游记后,想从大西洋新辟航路到达富庶神秘的中国,无意间发现了新大陆。蒙古军西征也把中国的“高科技”西传。尤其是火药武器来到欧洲,其水平又往上翻了一番。从此,欧洲在这方面领先。至16世纪初,西欧人将最新型的火炮装在战舰上,配合中国发明的罗盘,开始征服海洋。
  今天的蒙古国,依旧是那个遥远的东方。人口只有二百多万,蒙古帝国的衰落曾经令史学家唏嘘不已。但今天的蒙古国在新的时代重又焕发她新的魅力。在其首都乌兰巴托能看见丰田、现代、奔驰、劳斯莱斯在大街上驰骋。西方生活方式深入民心,象征夜生活的酒吧和歌厅生意火爆。蒙餐西吃成为新的饮食模式,乌兰巴托有许多的大饭店、小餐馆,其餐饮环境、饮食餐具和上菜程序完全参照欧洲的标准。
  西化还表现在蒙古国人的精神生活上,这里的电视频道有62个,其中很多是和美国、日本合作的频道,这些都大受当地年轻人的喜爱。90%以上的人都曾走出国门,跑到俄罗斯和中国购物。年轻人更偏爱日本、德国和韩国,现在连偏远的老牧民也能知道世界的另一端发生了什么事。改革开放在蒙古进行得如火如荼。
  蒙古人血液里流淌的是金戈铁马。也许有一日,历史会眷顾他们成为新的草原雄鹰、苍狼之后。
  成吉思汗八白室
  成吉思汗陵,这个称谓始于清代,之前一直被称作“成吉思汗八白室”。现在,鄂尔多斯蒙古民族在蒙语中仍然经常地称“八白室”。
  “八白室”是指八座白色的蒙古包,成吉思汗的灵柩(存放蒙古民族供奉的成吉思汗逝世灵魂出窍的载体和孛儿帖哈敦的英灵)占有一个白室,其余的七个白室分别是忽兰哈敦、古日布勒津高娃哈敦、成吉思汗的弓箭、宝日温都尔(成吉思汗生前祭祀苍天用过的圣奶桶,延续至今仍然在使用)、成吉思汗马鞍(每年春季时仍然鞴乘亮相一次),据国际蒙古学专家考证和鄂尔多斯人的说法证明,该马鞍确实是成吉思汗生前使用过的马鞍。现在供奉在一起的另一个马鞍则是蒙古王统的最后一位大汗——林丹汗在明末到鄂尔多斯时敬献给成吉思汗在天之灵的。成吉思汗是蒙古汗国的开创者,林丹汗是蒙古政权的结尾者,林丹汗当年出于何种原因和心理,为什么要给先祖献上一副贵重的鎏金马鞍,我们今天只能是努力地去猜想了。第七室是成吉思汗溜圆白骏画像,何谓溜圆白骏,就是一匹白色健壮的骏马,这匹马是受过成吉思汗禅封的神马,所以受到供奉,但是供奉的白室里只有一幅画像,而神马按照祖制,是在鄂尔多斯草原上代代转生,延续不断的,其选择标准是在当年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马种中选择二岁小马,其标准也是最初的八白室创建时的数条标准,至今仍沿袭着。溜圆白骏找到后,作为神马,要牧放在鄂尔多斯最好的草原上,即准格尔旗布尔陶亥草原上,没有人敢在马背上骑一下,也没有人从自己的草场或庄稼地中撵它走,一切都是自由的。第八室是珍藏白室,蒙语称作商更翰尔阁,在这一室中珍藏着成吉思汗一生的秘密,甚至是珍藏着蒙古民族至关重要的一些秘密,当然也有八白室近八百年的所有秘密,这些神秘的历史主要是记载在大量的手书的文稿典籍中。然而,最不幸的是“八白室”几经战火匪盗和上个世纪外国考察者的掠取几乎无一留存,当然也包括所珍藏的大量贵重财宝。
  成吉思汗祭奠
  成吉思汗祭奠,应该说是从荒蛮之始,到今天的文明时代,干百万年以来最富有游牧文化特色的祭祀。
  成吉思汗祭奠,每年有大祭四次,分别为农历三月二十一日的查干苏鲁克祭、五月十五日的淖尔祭,九月十二日的禁奶祭,十月初三的皮条祭,这四次大祭各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史称为四时大祭。同时,成吉思汗祭奠每月初一、初三和其他一些特殊的日子里都有固定的传统祭祀,约三十余次,统称为小祭。此外,每年前来拜谒的蒙古贵族和平民的祭祀,通常多达百余次。因此,这些大大小小百余次的祭奠活动,场面隆重盛大、祭祀仪程严格有序,是蒙古民族对成吉思汗这位民族的先祖和英雄最高形式的缅怀,最高规格的祭祀,成为蒙古帝王祭祀文化的核心。
  那达慕的历史可以追随到几百年前,起初的作用与生日、婚礼、凯旋等庆典相似。
  夏日盛会——那达慕
  那达慕是蒙古传统的夏季节日,它的全名是Eriin Gurvan Naadam(它们是蒙古的三种传统游戏)。这三种游戏是指摔跤、射箭、赛马。“那达慕”来自于“naadah”这个词,它的意思是“游戏”或“娱乐”。
  那达慕主要在每年的7月11日和12日举行。每年夏天,全国的那达慕也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不同的举办日期。这一季节是蒙古草原景色最美、牛羊最肥壮、马奶酒口感最醇的季节,是当地居民选择休假的最佳季节,是外国游客最为集中的季节。
  几百年前,那达慕就出现了。一开始,它所起的作用与生日、婚礼、凯旋等庆典相似。但从1922年开始,那达慕的举办在蒙古国就是为了庆祝蒙古独立以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那达慕除了传统的摔跤、射箭、赛马三个项目外,还有些草原特色的竞技项目。
  摔跤比赛是那达慕最吸引人的一个亮点所在,也是蒙古人最热爱的运动项目。蒙古摔跤是强壮的身体与特有技巧、耐力的结合。每年的冠军选手都被视为民族英雄。近年来,正是蒙古的摔跤运动间接培养出了一批在日本长期称雄的相扑选手,如横冈力士朝青龙,还有白鹏、旭天鹏、朝赤龙等等。
  比赛要进行9轮,最好的摔跤手可以自行选择对手。这类比赛并没有“重量级”的区分。9轮中赢得5场比赛的摔跤手被称为“Nachin(鹰)”,赢得7场的被称为“Zaan(象)”,而9场全胜的选手被称为“Arslan(狮)”,而“Avarga(巨人)”头衔只颁发给那些至少赢得两届那达慕冠军的选手。
  射箭比赛的起源也同样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从历史上看,作为蒙古帝国征服世界的法宝,从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到忽必烈建立元朝,都是借助于弓马骑射之长。所以射箭也是蒙古民族非常看重的传统体育项目,但如今却没有以前那么流行了。
  蒙古族射箭比赛分立射、骑射、远射三种,比赛不分男女老少,弓的拉力以及箭的长度和重量均不限。参赛者必须射中那些体积很小的毡靶或是皮靶。比赛的规则是三轮九箭,即每人每轮只许射三支箭,以中靶箭数的多少定前三名。
  赛马选手都是从5岁到10岁不等的少年,有时甚至是更年轻,一些3岁的孩子就可以参加赛马比赛了。
  那达慕的赛马项目是一个古老的传统,马可&波罗早在13世纪所写的那部“蒙古秘史”中就曾经提到过这种比赛。比赛规则至今都没有发生任何改变。比赛在大草原上进行。赛马按照马匹年龄被分成几组:1岁——Daaga,2岁——Shudlen,3岁——Khyazaalan,4岁——Soyolon,5岁——Ikh nas。而赛程的长度也随着马匹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比如Ikh nas的赛程为1 urtuu(相当于30公里)。赛马选手都是从5岁到10岁不等的少年,有时甚至更年轻(一些3岁的孩子就可以参加赛马比赛了)。每次比赛沿途几十公里的路段都会聚满观众,赛马比赛更能展现出“马背上的民族”的特有称谓。比赛中,人们不断为赛马的表现而喝彩,却很少关注骑手。人们常常会为胜利者唱响凯歌,但当1岁大的小马最后一个抵达终点时,人们同样会唱起歌曲,大家把这样的小马称为“Bayan Khodood(大肚汉)”。对于此类失败,最终受到责备的不会是马儿,而是它的训练师。在歌中,人们一般会埋怨骑手过于年轻,赛道过于坎坷。最后,还不忘断言:下届那达慕上,这匹小马的名声必定如太阳那般高升,像金子一样放出光芒&&
  蒙古人无论男女都善于骑术,辽阔的草原成就了他们豪放的性格。
  蒙古族传统歌舞
  蒙古族是有着优良传统的能歌善舞的民族。早在古时,蒙古族就在辽阔的草原上,经常燃起篝火畅饮,高歌欢舞,其舞蹈音乐种类众多,蒙古族舞蹈有群舞、独舞、男女对舞并存,也有随歌伴舞,舞姿各有特色,豪迈大方,处处体现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点。伴奏简单,适合在蒙古包内以及众人围坐的情况下表演,如摇肩舞、顶碗舞等。近几年来也编排了一些大型集体舞蹈。受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蒙古的舞蹈在保留传统歌舞的同时极多地融入了现代歌舞的精髓。
  是一种由喉咙发音的常规口技音乐,蒙古民族独特的民歌演唱方法,世界独有,由人鼓着一口气,但却能营造出有着流水、风声、马蹄等各种音效,那音声似远似近,十分迷人,更带出一种草原般宽广的气势。
  蒙古民歌
  蒙古民歌真可谓是天籁。蒙古民族是音乐的民族,千里草原是民歌的海洋,每一个蒙古包里,每一位蒙古人的口耳之间,永远飘动着不绝如缕的上辈人传给他们的歌。蒙古民歌洋洋洒洒,浩如烟海,其品位之高,数量之巨,令世人叹为观止。这是一个无法估量的音乐宝库,在歌声里,可以闻到马奶酒的浓香,可以看到蒙古包的钻石光彩,在深蓝天空映衬下,草原的月光越发显得皎洁,你会看到羊群如同碧海中流动的云彩,马群好似绿浪中奔腾的浪花,乳白色的蒙古包群像是撒落在绿色翡翠盘里的珍珠。那回荡在辽阔草原的歌声,它把每一位聆听者引入独有的旷美意境,天地相连,浑然一体,构成了异常瑰丽的画卷。除了饱含深情的故乡情结外,蒙古民歌更多地包含了对生活、爱情、亲情的赞美。蒙古长调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长调牧歌是草原文化的代表和蒙古族音乐的结晶,对于“长调”艺术中文化意蕴的认识,永远也不能穷尽,它的价值和魅力是永恒的。
  每当冰雪节来临的时候,所有身处严寒之地的蒙古人都会向神明祈求来年的好光景,
  然后在干旱的寒风中,大家一起送走漫长的严冬,迎来温暖的阳光&&
  除了夏季的几个月之外,库苏古尔湖始终处于封冻的状态下,当地人一直把它视作一条便捷的高速公路。
  库苏古尔湖的冬季庆典
  “驾、驾、驾!”马群在骑手的驱策下奔驰在库苏古尔湖那巨大的冰面上,作为一片长期处于封冻状态下的湖泊,库苏古尔湖显得格外通透幽蓝,那深不见底的湖水上终年漂浮着微微开裂的冰层。在游牧民族达哈人(Dahrat)的传统中,冰雪节是一个用来迎接农历新年的节日,也就是蒙古语中的“白月(Tsagaan Sar)”,或者更确切地说,就是“月亮发出白光的月份”。每当冰雪节来临的时候,所有身处严寒之地的蒙古人都会向神明祈求来年的好光景,然后在干旱的寒风中,大家一起送走漫长的严冬,迎来温暖的阳光&&
  因为可以利用冰雪节拜会各自的朋友,所以他们都不惜架着带有冰撬的马车迎着风雪而来。
  在游牧民看来,这场盛大的聚会就像漫漫冬日的一次暂停,他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拜会各自的朋友。不过,蒙古人最钟爱的聚会地点却是竞技场。众多充满男子汉气概的比赛起源于成吉思汗时代,游牧民通过这些比赛来展示自己的灵活以及马匹的价值。骑术、冰刀、雪橇等比赛都在一种良好的气氛中进行,一时间,一望无垠的湖面成为了人们的竞技场。因此我们可以说,库苏古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溜冰场。
  当地人自制的冰刀绝不比城市大工业生产的专业产品逊色。
  对游客来说,冬天也可以成为游览蒙古国的好机会。那时,人们可以摒弃陈规,通过许多“另类”方式来领略她的风采。由于蒙古的夏季只能持续两个月,因此每年早在9月或者10月,这个国家就进入了漫长而又严酷的冬季。秋风一起,满目葱茏的大草原逐渐泛出栗色,几天后随着初雪普降,此地又会变得银装素裹。这时,冬季的序幕就被拉开了,当然这也是一场冒险的开端。身处草原就如同身处海洋,一个细微的错误也有可能致命,因为夜晚的温度会陡降到零下40℃。因此,探险者至少需要几个经验丰富的同伴,一辆装备充足的汽车,并且要在夜晚来临之前找到适合安营扎寨的地点。我曾经亲眼看到几个目光如炬的蒙古人扑向几个游客,并把他们卷在被子里,飞快地滚动到安全的地方。当时这些游客已经冻得失去了知觉,如果不对其施以援手,他们就会被冻僵冻死。
  在这个总面积3倍于法兰西的国度中,库苏古尔湖如同天地的尽头。它静静地横亘在西伯利亚地区的贝加尔湖以南,充当着蒙俄之间的最后一道屏障。库苏古尔湖是全球第三大淡水湖,而260米的极端水深更使它成功地跻身于世界最深湖泊的行列。每年除了夏季的几个月之外,库苏古尔湖几乎始终处于封冻的状态下,当地人一直把它视作一条便捷的高速公路,因此在那厚实的冰面上,到处布满了燃油卡车所留下的道道痕迹。一旦掌握了相应的驾驶技术,在冰封的湖面上行车就变得远比在那些光滑无比又危机四伏的冰面上或在崎岖不平的冰块上要容易得多。
  男人们身着节日盛装,甚至装扮成古代的战士,在冰冻的湖面上搭起的帐篷内互展英姿。
  白月节是一种家庭节日,所有的相关庆典都会在蒙古包中举行。而这个位处地球北端的地区,至今萨满教依然非常盛行。一到白月节的夜晚,萨满巫师就会在热闹的帐篷里召唤草原之灵。待到新年的早晨,一场盛大的宗教仪式就正式开始了。人们先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跪拜,然后再向另外三个方位叩首,接下来又将祭品献给神灵。祭品通常是一些马奶制品,从秋天起人们就要开始储藏这些食物。到了白月节,人们登上山顶把这些乳制品放置在一种由石块和木块搭建而成的神坛上祭告神明。在蒙古语中,这种神坛被称为“oboos”。随后的3天里,人们用一种令人惊奇的方式互相致意——那是一种优雅而神秘的舞蹈。男人们身着节日盛装,妇女们则穿上了传统长裙(蒙古语中称之为“deel”)。在庆典上,人们还能品尝到丰富的美食:羊脊、羊尾、乳制品和蒙古包子(蒙语中称之为“buuz”,是一种用肥羊肉制成的包子)。至于饮料,可供选择的有伏特加、马奶酒,以及一种香味浓郁的茶,有时候这种茶的味道竟然是咸的!白月节被所有的蒙古家庭视作带来财富与好运的节日。人们认为如果庆典期间遇到问题的话,那么来年就会遭遇不幸。因此,所有人都会严格按照传统,认真地进行各种活动。剩下的几天里,唱歌、游戏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大家还会互相祝福并交换礼物。
  在蒙古北部的广袤土地上,我们从众多蒙古包旁经过,那里俨然成为了一片欢乐的海洋。晚会上充满了欢歌笑语,伏特加和羊肉的香味也四处飘散,人们全都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中&&次日清晨,大家从宿醉中醒来,踉踉跄跄地难以起身。眼下,帐篷里的温度只有零下10℃,真希望能有人起来生把火&&
  蒙古人如何庆祝白月节
  从本质上讲,白月节其实是一场新年庆典。对于所有的生灵来说,过了白月节就等于又增加了一岁,当然也意味着告别了冬季。同时,白月节也是一个“白色食品节”(白色食品指乳制品及米饭等)。白月象征着人们纯洁的心灵。那天,人们会彻底洗涤自己的躯体和灵魂,将所有不好的东西都从身上赶走,然后开始快乐的新生活。白月节还是蒙古人向老人以及父母致以敬意的日子,通过一番热情的往来,亲友之间的友谊与亲情又再次得到了维系,而所有的家庭也会在白月节那天团聚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白月节前夕或者说冬季的最后一天被称为“Bituun”,意为“最黑暗的时刻”。这个夜晚注定独特,因为几乎没有月光能洒向人间。那天人们一定要吃得“酒足饭饱”,因为在当地人看来,如果这一天不吃饱,那么接下来的一整年里你都得挨饿。所以,当夜幕甫一降临,Bituun盛宴便开始了。
  新年的第一天,人们在太阳升起之间就早早起床了。大家都换上新衣服,揭开“Orkh”(盖在蒙古包顶端的巨大毛毡)然后再生上一堆火。白月节意味着春天的开始。尽管大草原依旧被白雪所覆盖,但是春天的芬芳已经弥漫在空气中了。蒙古人常常通过动物的情绪和表现或者是大自然中的其他迹象来预测第二年的光景。所有人都会带着食物爬上附近的山峰,然后通过献祭仪式将这些食品奉献给自然之灵。接着,大家朝着喇嘛们测算出的方位进发。这种仪式被称作“muruu gargakh”,意为“开始前进”。在新年头一天走对方位被视作好兆头,因为人们坚信新的一年中神灵会引领着走对方向的人们交上好运。
  随着太阳的升起,人们将会在家庭内部进行各类祝愿以及致敬的仪式。家庭中年龄最大的长者端坐在“Hoimor(西炕)”中,然后由年龄最小的人上前行礼,接着再按照长幼尊卑轮流致意。最幼者必须张开双臂,将手举过头顶,抓住长者的双臂行跪拜礼。所有人都要互相行礼,只有夫妇之间不必如此。通常,人们在行礼时还会手持一根“哈达”。
  行礼仪式结束之后,人们都会围坐在桌子旁,开始互赠“Khoorog”(一种由稀有矿石制成的烟管,用来填充研磨成细粉的烟草)。常见的祝福话语是:“Daaga dalantai,byaruu bulchintai,sureg mal targan orov uu?”,我们可以将它翻译成:“您那两岁大的马儿是不是肥得连鞍辔上都淌得出油啊(意味着健康)?您那两岁大的牦牛是不是已经有足够多的肌肉啦(象征着力量)?您家所有的牲口是不是都平安度过了冬天?”。还有一句是:“Sar shinedee saihan orov uu? Nas suuder hed hurev?”,这句话是用于询问长者的健康状况以及他的年龄,因为蒙古人将长寿视作一种骄傲。交换“Khoorog”是一种友情的表现,当然也可以用于陌生人初次相识的场合。这种互相馈赠的行为会在人与人之间营造出一种欢乐的气氛,并且能够帮助陌生人之间很快地交心。蒙古人大都钟情于一种叫做“Booz”的食品(一种蒙古蒸包)和一种叫做“Airag”的饮料(一种发酵后的马奶)。当宴会结束之后,东道主会馈赠给每个客人一件礼品。礼物象征着一种祝愿,它会给客人带去健康、好运、财富,还有权力。之后,人们会按照年龄的排序轮流互访。白月节的庆典可以持续一个月,但前三天是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
  白月节中的饮食
  根据几百年来的习俗,每个蒙古家庭都会准备一桌“白月节菜肴”,它是节日中最基本的装饰物。这桌菜由“Ih Idee(主菜)”和“Baga(配菜)”组成,而“UI boov(蒙古的传统面饼)”一般会被一层层地铺在主菜上面。通常,面饼的层数应该是奇数。根据当地习俗,祖父母可以食用7层面饼,父母有5层,而年轻的夫妇只有3层。还有一道必不可少的美食叫做“Uuts”,那是一种由羊脊和羊尾烹制成的菜肴。一般来说,最长最粗的羊尾被认为是最美味的。“Airag”是白月节庆典上最重要的饮料,然而“Shimiin arkhi”(伏特加加奶)和稻谷伏特加配这些食物也是非常可口的。&(编辑:孙燕)[字号:
]前一则: 后一则: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
电子邮箱: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热点民族文化
推荐民族文化
最新民族文化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吉思汗带什么技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