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进我军装备的售后维修价值观改进保障

浅谈武器装备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论证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安全管理网 来源:安全管理网 点击:
 评论: 更新日期:日
近年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加速发展,给武器装备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的观念、方式、手段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化,使之展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本文就武器装备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的必要性入手,对其武器装备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要求论证过程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现代战争是一场高科技、高可靠性的战争,要求武器装备具有使用性强、快速机动的作战特性,因此,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以下简称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在武器装备的研制和使用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新研和改进改型武器装备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要求的论证是装备总要求论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武器装备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的必要性
武器装备的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等,主要是在研制和生产阶段确定的,它直接影响和制约着装备使用阶段的维修工作,如果“先天”不足,将会给“后天”的维修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在武器装备的论证研制阶段,使用维修管理部门应与研制部门一道科学地确定“三性”等技术指标,督促设计和生产部门制订装备预防性维修大纲,使装备在使用阶段具有良好的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
1.1.可靠性的必要性
作战部队是各种武器装备使用可靠性的检验者和控制者。武器装备的可靠性如何,归根结底要通过使用来检验。使用部门直接掌握大量的可靠性资料、数据,不仅可以通过可靠性分析来确定维修措施,同时也可以从根本上为改革和提高装备质量提供实践的依据,这对提高装备的可靠性无疑是重要且必要的。
1.2.维修性的必要性
武器装备先天的维修性,对于武器装备战斗性能的保持和恢复至关重要。为适应未来高技术条件下战争的需要,研究装备的维修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现代战争突发性强,毁坏性大,这就要求我军的武器装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战备状态,即使出现故障,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排除,这样才能应付现代战场上瞬息万变的态势。那种仅靠后方来补充战场上的受损装备的方式远不能满足要求,必须大力组织战场抢修和加大备件储备才能应急,但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武器装备先天的维修性。“先天”的维修性如果在设计时未体现到武器中去,不仅会带来修理困难,还会使维修保障工作难以事先通盘计划,结果不得不陷入被动;更为重要的是,维修性差的装备,将影响武器装备的快速反应能力,甚至贻误战机,所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
1.3.保障性的必要性
现代战争的特点是作战规模大、强度高、对抗激烈,要求武器装备系统具有下列特点:交付部队即能形成战斗力;保持和提高装备的战备完好性;出现故障和损伤后能快速恢复。多年来,武器装备的保障工作都是在装备交付部队后才开始的,因而出现很多弊病和不足:一是保障设备不能完成配套,给部队的使用和操作带来困难;二是供应保障先天不足,研制过程中没有明确的供应保障规划,缺乏对装备保障的系统分析和对军方供应体制的了解,一直沿用多年来固定比例的供应模式;三是用于使用和维修的技术资料不能满足部队的需求,存在种类少、内容不全、易读性差等诸多问题,致使装备交付部队后长期不能形成战斗能力,严重地影响了武器装备系统的作战使用。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加强对武器装备保障性的研究,以更好地发挥武器装备的保障设计特性,确保充足、配套的保障资源,使新型武器装备尽快形成战斗力。
2.武器装备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要求论证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鉴于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要求论证过程的特点和型号工程的经验,在武器装备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要求论证过程中,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2.1.强调装备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设计
现如今,发展武器装备仅着眼于战斗性能显然已不能满足高技术战争的需要了,必须全面、系统地考虑其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及其他有关的性能(能力),并预见到这些性能(能力)对寿命周期各阶段所产生的效果与影响。
把装备保障需求前伸到装备的设计研制阶段,装备的“三性”指标和要求是设计出来的,是装备的固有属性,要靠研制生产来实现。据分析,这一部分费用占装备全寿命的2%,却对装备70%的保障费用产生直接影响。
2.2.明确分阶段规定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要求
根据型号研制的经验和国外武器装备研制工作中的做法,为了有效控制装备研制的费用及进度风险,确保达到最终规定的目标值,一般情况如下:①至少应规定一个门限值和一个目标值;②在规定目标值不实现时的情况下则应规定门限值;③规定目标值而不规定门限值;④在必要的情况下,可规定若干个门限值。
例如,F/A-18战斗机的平均故障间隔飞行小时(MFHBF)均规定了目标值与门限值,使用可用度(A0)只规定了目标值没有规定门限值。
2.3.确定验证时机、方法及条件、故障判据及统计试验方案
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目标值应为装备达到成熟状态的外场统计值。由于不同类型装备的复杂性、利用率及部署的数量等因素存在差异,其达到目标值的时间也不同,因此,在论证时可根据不同型号特点和作战使命制定相应的验证时机。
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要求验证应根据产品特点、产品层次、复杂性和重要程度等因素明确验证方法和条件,即采用厂内试验和现场验证,包括接收和拒收判据等。此外,在规定装备的战备完好指标时,应明确装备的利用率。
Tag:相关内容
机械安全热点内容
3929518801150501478310238873186498434
机械安全推荐内容
11-0811-0410-3010-3010-2510-2110-1710-12
安全管理论坛新帖
论坛数据加载中...
 |   |   |   |   |  |   |  |  |  |  
北京东方创想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E-mail:   & & & &
&& 京公网安备浅探装备军地联合维修保障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浅探装备军地联合维修保障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维修工作条例》颁布实施
&&|&&&&|&&&&|&&&&|&&&&|&&&&|&&&&|&&&&|&&
中国广播网 & 首页 & 新闻导读
推荐给朋友Email: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维修工作条例》颁布实施
&&&&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日前签署命令,颁布实施《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维修工作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维修工作条例》是我军装备管理体制调整后,中央军委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我军装备维修工作的第一部基本法规,是我军装备维修工作的基本依据。条例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依据,以提高部队战斗力为标准,按照装备全系统、全寿命管理的要求,坚持以可靠性为中心,贯彻预防为主、科学维修、质量第一、注重效益的方针,遵循统一领导、整体筹划、突出重点、依法管理、平战结合、军民结合的原则,加强装备维修保障现代化建设,提高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装备维修综合保障能力和总体水平。&&&&《装备维修工作条例》共设13章76条,覆盖了我军装备维修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活动,充分体现了新体制下我军装备维修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和新要求。它的颁布和施行,对于科学规范我军装备维修工作,尽快建立整体协调、办事高效、运转顺畅、行为规范的装备维修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具有我军特色的装备维修保障法规体系,提高我军装备建设效能和部队整体战斗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来源:新华社  作者:奚启新  责编:王君
&&&&&&相关链接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电话:90088
京ICP备010162号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如何改进我军装备的维修保障_论文-学网-中国IT综合门户网站-提供健康,养生,留学,移民,创业,汽车等信息
如何改进我军装备的维修保障_论文
来源:互联网 发表时间: 23:38:47 责任编辑:鲁晓倩字体:
相关文章:
最新添加资讯
24小时热门资讯
Copyright ©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学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1 京公网安备02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陆军装备维修保障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