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地主农民先出怎么赢的地是怎么来的?

大家来说说你所知道的有关地主的故事吧,土改的真相究竟是怎么样的?
6回复 410浏览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前都是农民出生,给地主放牛纺纱干木工啥的,他们印象里对L Z家乡的几个地主印象都不错,不拖欠长工工资,关心农民生活,生活很节省,组织起有生力量防止盗匪进村等等,没有出现周扒皮那样的为非作恶地主,但后来土改一来还是被枪毙了,很多是被冤枉的,爷爷每每说到都是叹息啊,他们才是村里的能人,而且很多子女现在过得都不错,摘去反革命帽子后在新时代创业成功的很多都是地主后代,这真和我们以前学的打倒大地主洗脑宣传不一样啊……
不然怎么宣传?当年就是流氓*河蟹*。还好现在社会稳定,如果也是战争乱世,有文化的流氓一宣传,老板就跟以前的地主一样
引用1楼 @ 发表的:
不然怎么宣传?当年就是流氓*河蟹*。还好现在社会稳定,如果也是战争乱世,有文化的流氓一宣传,老板就跟以前的地主一样
难怪我父母老说富了要低调要低调,看来还是有道理的……
某党宣传跟营销一样厉害发自手机虎扑
这个事情。。。。。。
实际中国历史上就没解决农民的土地的问题,GD提出了口号也确实付诸实施,所以得了天下,不过冤杀几个地主真不算事了
祖上是地主。黑龙江的。中国几乎很早的一批牙医。所以很有钱当年。以前的土地相当之多。
后来日本鬼子来了。彻底被抢没了成赤贫了。
所以后来我爷爷解放战争年代入党的时候成分就成贫农。
别的地方不知道,说下东北的地主。
东北的地主能熬到土改的,绝对都是半匪半民。手里没有枪早就被抢没了。白天是良民,晚上就是打家劫舍的帮凶。
普通老百姓被压迫得非常凶。尤其是山林里面,马场的工人就是奴隶。
所以东北土改是极得民心的。彻底扫清了几百年的匪患的根基,发自手机虎扑
抓鸡=舞阳候?
策马踏阵,单节23分锐不可当。
宣力王室,匪惟厥武。总于鸿门,披闼帝宇。
果党在东北迅速失败,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军队都是什么玩意……
他们把为恶多少代的土匪们全封了官。就这种性质的武装,老百姓没法不反对。
还有缅北来的远征军,云南来的滇军。
比如孙立人的新一军在广州的时候军纪就是出了名得差。
来了东北更差。去哪骚扰到哪。
洪水猛兽一般。发自手机虎扑
抓鸡=舞阳候?
策马踏阵,单节23分锐不可当。
宣力王室,匪惟厥武。总于鸿门,披闼帝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
& 允许多选
32人参加识货团购949.00元61人参加识货团购649.00元15人参加识货团购299.00元10人参加识货团购148.00元16人参加识货团购99.00元4人参加识货团购298.00元4人参加识货团购158.00元21人参加识货团购388.00元16人参加识货团购299.00元37人参加识货团购198.00元24人参加识货团购799.00元14人参加识货团购499.00元推荐到广播
612855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涉谷昴的妻子)
(吃瓜少女)
第三方登录:输入关键字进行搜索
大家可以将解放前的地主和现在的老板,农民和现在的打工者进行一下类比。
将穷国和富国的情况进行对比。
进步在什么地方,退步在什么地方。
结合自己的实际,每个人都有自己观点。
- 80后工科男
本人家族曾是全村首富,让我来告诉你所谓的”万恶的地主“的真实面貌吧!
阶级是怎么划分的呢?我党是这么划分的:
贫下中农——没地没钱,流民闲汉或者租种他人土地者;
富农——有地,自己种;
地主——有地,租给别人种。
我们村有过这么两个事(真实发生):
一、一个地主死后,两个儿子分家,土地和房屋都是一人一半,一样多。其中一个儿子抽大烟,把家产都卖光了,又不务实,成天在村里游手好闲。最后连饭都吃不上,比阿Q还惨。然后运动开始了,他成了光荣的无产阶级,一跃变成了生产队长(你没看错,只论阶级,不论能力!)
二、有户人家家里只有不到一亩地,而且父母都死了,只剩下多病的老太太带着小孙儿,就雇了个人帮着种地,丰年收成勉强糊口,灾年只能饿肚子。猜到结果了吗?划分为地主阶级!
好了,言归正传!让我来科普一下地主是怎么收租子的。
在我老家(河南,很有代表性吧),地主雇人种地,种麦子的话,收成地主佃户一人一半,由佃户收获后处理,把脱粒好的麦粒送一半到地主家。麦秆从中间铡断,上半截归佃户(可以喂牛),下半截归地主。脱下的麦壳归佃户。这就是一年的烧柴和牲口的草食了。玉米什么的也按此惯例。
一年下来不能光种粮食啊!闲的时候还会种菜!怎么分呢?佃户全部收获,卖到集市上,得的钱和地主对半分。肉呢?同志们几家合养一口猪,轮流饲养(今年你家明年我家),过年的时候分肉,饲养的人家可以得到猪头肉,其他平分。平时地主想吃肉了也是要花钱到集市上买的!
灾年没收成怎么办?很简单,不收租子了!收获多少全归佃户!毕竟地主家要比佃户家宽裕得多啊(我们那都是真么做的)。
你说监工什么的?压根儿就没这事儿!那时的人民还是很淳朴的(人品差的也不会租给他啊),足量交租子给地主,地主家根本就没关心过这个事。如果发现缺量了,那只能说明佃户家真的有什么情况,不得已这么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算了(这种情况一般佃户会跟地主说明)。
至于长工短工什么的,包吃住,给工钱。这事先是商量好的,一般不会克扣。
晚清时代,中国地主的收入并不仅仅是土地收入。他们往往还经营着本地的手工作坊。农民在农闲时期,往往以手工业补充家庭收入。
到民国初年,外国商品大量输入中国,农村手工业产品大量被外国商品或本国新兴工厂的商品打垮,于是农村手工业经济基本全军覆没。
如此一来,地主和农民的收入相比于晚清,都有了实质性的降低。
另一方面军阀割据和战乱,使得税收、摊派极其混乱,军队和政治组织横征暴敛,这又加重了地主和农民的负担。
在当时,绝大多数地主其实也是处在贫困的边缘。地主只能把重压转移给农民,而农民因此就完全活不下去了。
我们可以这样想,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没有把别人逼上绝路的必要的。从人性来说,绝大多数人不会从压榨别人(甚至导致他人死亡)的过程中获得快感。地主对农民广泛的压榨和逼迫,并不是地主乐于此道,而是很多地主本身生活拮据,都快活不下去了。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民国时期地主-农民的矛盾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农村不但不是某些人所想象的田园牧歌,大量地区已经进入了你死我活的境地。农村生活和生产关系的崩溃,导致了大量地主子女对国府期望的幻灭,纷纷投共。他们的父母压榨着农民,而他们不能认同这是一种正常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明白父母不得不这样做的原因,因此才致力于打翻当时的政府。还有很多小地主,自己辛辛苦苦,却都要破产了,那就直接假如革命了。这种小地主,往往还是中共基层的骨干。
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局面,那就是越穷的地区,中共越容易发展,而越富庶的地区就越难。在富庶的江浙地区,由于产出较高,农民还没有达到活不下去的程度,而地主也没有必要去过分压榨平民。因此,矛盾就不大。那些地区的农民往往就不觉得有舍命抗争的必要。中共发展也就不容易。
因此,“地主到底坏不坏”这个问题,是要看地域的。越穷困的地区,地主对农民的压榨就越厉害,而越富庶的地区就越轻微。我们今天听说的很多好地主的故事往往出自南方富庶地区。
当然这其中必然存在反例,在贫困的地区大概也有仁慈的地主,而在富庶地区也有心狠手辣的。东北抗联里还颇有几个地主,和日本人以命相搏。但总体上的规律应该不变。
土改,政治斗争的需要!!
- 90后学渣
中共洗脑啊。
要回复问题请先或
浏览: 3963
关注: 4 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民牌怎么赢地主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