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县内送花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说句实话没啥好玩的。。。市区去鼓山三坊七巷。。。。郊外可以去邻近县城看看山啊。。比如青云山 旗山。。。。。
没有的,只有学生半票
第一步去厦门(鼓浪屿);第二步去武夷山;第三步去永定土楼;第四步去福州附近(霞浦);第五步去福州附近(大金湖),根据假期长短、经济消费,决定12345步
福州左海公园哟~
门票说明:全票80元
①儿童1.0米以下免费,1.1-1.2米之间购买儿童票40元
②军人凭证购买40元/人,大中专学生持学生证60元/人
大家还关注福州永泰好玩的地方
福州永泰好玩的地方推荐,要知道福州永泰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来这里随便挑吧~
览原始峡谷,观四季梯田,飞越通天索道,住最萌QQ蛋居!
最高海拔1130米 云雾飘缈,岩奇洞怪泉。
温泉浴、景光浴、森林浴、氧气浴、阳光浴的绝佳场所。
千江月休闲农场,最有特点的是农场内数万平米的大草坪,可供有游人前来放风筝,踢足球,夜晚搭帐...
七叠温泉,是福州海拔最高的山地温泉,温泉出水来源自然山泉孔。景区四周环山,绿树苍翠,鸟语花...
仙洞,其实是一处爬山的休闲去处。仙洞出名在于,山上的大石洞较多,登山木栈道,部分路段需要穿...
誉为“矿泉溪漂流”,两岸风光秀美,漂流水道弯曲起伏。
在福州众多游乐休闲区中,要数大樟溪最受年轻一族欢迎。竹筏漂流,一路撑杆,戏水溪涧;攀岩山崖...
莒溪风景区,是是大樟溪的支流,由于没有收到外界工业的污染,溪水仍然保持的十分清澈。经开发后...
嵩口,是永泰南宋时期形成的古镇,已有1千多年的历史,至今完好保留着上百处古民居,处于青山绿...
方广岩,最初是永泰的四大名胜之一,由于青云山的知名度提高,如今的方广岩显得较为冷清。方广岩...
姬岩,因闽王王审知的妃子埋葬于山中,而得名。姬岩上瀑布,怪石比较多,是一处不错的登山休闲之...
当季热门景点
使用以上合作网站帐号登录/注册TA的帖子:
发表于 15:47:29
查看: 203718
& && &世外桃源是一个大家熟知的名词,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桃花源情节,那里小桥流水,那里青墙黛瓦,那里草长莺飞。
& && &世外桃源今何在?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扒一扒那些藏在福建各处的古村落。这些古村落大都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特色,或古建筑成群,或民族风情浓郁,或居民习俗独特。它们大多都是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村,都堪称现代的世外桃源。
& && &有事儿没事儿可以去这些村子走走,感受下时间沉淀留下的味道,梦一回我们心底的桃花源。
& && &现在眼见着这天儿越来越热,有时间去古村避避暑也真真儿是极好的了。
& && &碎碎念,言归正传,福建古村之旅现在开始。Let's go!
电梯直达↓↓↓↓↓:
18:17 进行了修改小晓瑜
10:11 进行了修改小晓瑜
10:11 进行了修改小晓瑜
09:58 进行了修改小晓瑜
09:56 进行了修改
一、长乐琴江村——清满族“八旗文化”活化石
琴江1.jpg (149.67 KB, 下载次数: 1606)
16:16 上传
& & 距长乐市区4公里,闽江口15公里。流经这一段的闽江宛如一把古琴,故名琴江,为古代控马江卫省城的重要港口。清雍正六年(1728年),镇闽将军阿尔赛奏请朝廷从老四旗中抽调513名官兵携眷进驻琴江,围地筑城,建立“福州三江口水师旗营”。这是当时全国沿海四大水师旗营之一,比马尾的福建水师还早151年。水师旗营布局相似太极八卦,故又称“旗人八卦城”。辛亥革命后,水师旗营逐渐成为一个居民小镇。
琴江3.jpg (153.53 KB, 下载次数: 1596)
16:23 上传
& & 如今的琴江村,是一座历史文化与生态绿色有机结合的美丽乡村。历经近300年的历史变迁,琴江村的整个格局没有变,就连原有的街道阴沟都保存得相当完好。“涨潮时间,潮水还会漫到街道上,把街道冲洗干净,把污秽之物带走。古树、古井、古街、古庙,行走其间,无不诉说着琴江厚重的历史。
琴江2.jpg (153.48 KB, 下载次数: 1545)
16:42 上传
【玩什么】:旗人街(首里街)—三官堂—大士殿—孝友坊—海军世家 贾氏故居—碑亭—八旗军旅园—琴江满族台阁—五炮神—八旗文化研究会(八旗·琴江博物馆)—八旗英烈园。
【怎么走】:
乘车: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自驾: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网友精彩分享】
二、马尾闽安村——戍台文化活化石& & & &
& & 有着1100多年历史、与台湾隔海相望的闽安村,见证了闽台间地缘、物缘、法缘和亲缘关系。闽安重镇自汉唐以来就是大陆拱卫台湾的军事要地,是目前福建涉台文物保存最为丰富、最为集中的古村落。
& & 在闽安村所有的涉台文物中,以虎头山东麓的戍台清军义冢最为闻名。据记载,1874年,日军3500人乘11艘舰船入侵台湾,清船政大臣沈葆桢率闽安左右营将士赴台驱日,共有135名将士为国捐躯,其遗骸用陶罐运回闽安故地安葬。戍台清军义冢是闽台关系的重要见证,“戍台文化活化石”的重要例证。
闽安2.jpg (175.14 KB, 下载次数: 1527)
17:14 上传
【主要景点】虎头山戍台清军义冢、天后宫、迥龙桥、郑爷鼻、清协台衙门、清闽安水师左右营府、闽安古城墙、闽安炮台、闽安古港、清军旗人营兵房等
闽安4.jpg (126.77 KB, 下载次数: 1495)
17:04 上传
闽安是福州市唯一入选的闽台乡村旅游试验基地,政府在积极推进闽安村旅游开发建设。
马尾规划.jpg (72.95 KB, 下载次数: 1500)
17:12 上传
,闽安协台衙门正式开始向公众免费开放。新修缮的协台衙门雕梁画栋、白墙朱门,焕然一新。
闽安1.jpg (135.36 KB, 下载次数: 1539)
17:04 上传
【美食】:福州马尾闽安村盛产蟛蜞,将蟛蜞洗干净,放入盐、福建老酒、味精、生姜,大力摇晃容器,直至蟛蜞动弹不了,再倒入酒糟、高粱酒搅拌即可。蟛蜞酥酒香四溢、香脆可口,是福州人记忆中“家乡味”。
7f18298djw1ds2rjytq20j.jpg (137.14 KB, 下载次数: 1493)
17:23 上传
【乘车指南】: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10:49 进行了修改小晓瑜
17:48 进行了修改小晓瑜
11:30 进行了修改小晓瑜
11:30 进行了修改小晓瑜
11:28 进行了修改
一、晋江福全村——山海深处藏古城& & 福全古城距今有六百二十多年的历史,是晋江市惟一保存相对完整的古城。
& & 宋代时,福全就已是我国东南沿海有名的商贸港口。一日,一艘福船到此避风,海员们因留恋此处风景,便将船停泊在此,无心离开。于是,人们便将此地称为“福船”,因为“船”与“全”发音相似,渐渐地便被传做“福全”,沿用至今。
福全1.jpg (186.51 KB, 下载次数: 1469)
16:18 上传
& & 福全城廓形似葫芦,且街道纵横交错多以丁字连接,因此,自古就有“葫芦城,丁字街”的美誉,时至今日。福全古城的城墙残垣犹存,城内的长街短巷也皆保存旧时格局,村中新房故宅相间而坐,但所见却皆是新旧难辨的红砖厝、青石房,即使是年岁久远的古宅也由于受到主人们的悉心打理而丝毫没有染上岁月的风霜,反而在阳光和海风的抚触下变得别有风韵。& & 群山环城外,名山在城中,东临台湾海峡,环境优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多彩,文化积淀深厚。城内龙山摩崖石刻,城外的无尾塔,洞内摩崖造像和留从效庙都已列为晋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福全2.jpg (158.37 KB, 下载次数: 1457)
16:12 上传
& && &走进依明代原样恢复的福全古城西门,福全村迎接来客的,是一派“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景象:华侨洋楼,“马背”、“燕尾”的闽南大厝,门楣上标明建筑年代的石头洋房次第映入眼帘。村里的老人随手一指,一块砖一片瓦里都是故事。
& && &福全村众多的祠堂、祖厝、古香古色的闽南建筑是福全古城的一大特色。福全不仅名人故事多,技法精湛的手工艺人也不少,至今仍然保留制作各种礼俗需用的花亭、神座、彩灯、纸轿、纸龛及各式各样的花鸟人物、布袋戏、木偶戏、大鼓吹、南音等传统艺术更是村中世代相传的一种雅兴,长盛不衰。
福全.jpg (157.57 KB, 下载次数: 1409)
16:12 上传
“出砖入石”:斑驳的墙面上,石头间整整齐齐插满了红瓦,煞是好看。
& & 福全古城不仅有众多人造海防工事,且因这里山海交融的独特地理环境,本身就有一种神秘美感,当地民谚将福全独特的地貌总结为是“三山沉、三山现、三山看不见”。“三山沉”,说的是村里的龟池、官厅池、下街池水底各有形状各异的巨石,池水满时看不见,池水干涸时“水落石出”。“三山现”,指的是屹立于古城内的元龙山、三台山、嵋山,元龙山过去是古城制高点,将士们站在山上,可远眺深沪和围头。“三不见”,说的是古城内的三座庙宇建造在山上,山石成为庙中佛像的基座,山中有庙,庙中有山,看上去三座山好像都不见了。在奉祀的神仙中,福全人对城隍爷依然极为虔诚,每年旧历五月十三——城隍爷诞辰之日定为村中“圣节日”,到了这一天,那热闹的景象像过春节。
福全3.jpg (165.58 KB, 下载次数: 1422)
16:12 上传
& & 无尾塔,又称牛尾塔位于金井镇溜江村东北侧,面向台湾海峡,是用花岗岩砌筑的,残高8.6米。据考证,这座塔建于明万历年间,1991年被列为晋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 原本这座塔形似毛笔,左前方有一块形似官印的石头。明代福全村(与溜江村隔壁)人蒋德璟的屋宅位于塔前,后来,他官至相国,溜江村却发展缓慢。村民认为,蒋德璟独占风水,于是拆下了塔尾(指将笔摘掉),并用火将石头烧成两半。有趣的是,90多年前,石塔中间生出了一株榕树,如今枝繁叶茂,将塔紧紧包围住。
【出行指南】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二、泉港土坑村——独具闽南建筑风情& & 远看红砖白石、燕尾脊成片,古建群排列井然有序;近看雕梁画栋、墙上雕刻题材丰富,雕饰技艺精湛……“东亚文化之都”福建泉州的后龙镇土坑村洋溢着浓郁的闽南风,置身这一延续几百年的古村落,依稀可见昔日的繁荣和昌盛。
土坑4.jpeg (198.67 KB, 下载次数: 1390)
10:54 上传
& & 土坑村历史可追溯到600多年前。据载,当时福建莆田贵族刘宗孔因避“靖难之变”,携眷至此定居下来,明朝永乐至清代乾隆年间,刘氏后代以祖祠为中心,南北两侧分四排而筑,共建40多座古大厝,形成绵延数百米长的壮观古厝群。& & 历经数百年发展,土坑村古民居建筑群落现占地26860平方米,尚存明清建筑27座,包含民居、祠堂、宫庙和书院等。
土坑1.jpeg (121.32 KB, 下载次数: 1323)
10:52 上传
& & 穿梭在古村落里,4座建筑为完整的三进五开间,其余均为二进三开间,建筑样式多为穿斗式结构、硬山式或卷棚屋顶,座座屋脊高翘,雕塑种类繁多,图案古朴,令人目不暇接。
土坑3.jpeg (177.23 KB, 下载次数: 942)
10:52 上传
& && & 古厝大门侧、屋脊上,大大小小的石狮子或蹲、或立、或倒卧,镌刻着精致花纹的石柱、石鼓和石花架等石具,随处可见;古厝内,放置着古代陶瓷大缸、铜铸小盆和木制坐垫,独具闽南建筑风情。
土坑6.jpeg (157.41 KB, 下载次数: 630)
10:52 上传
土坑5.jpeg (168.39 KB, 下载次数: 77)
11:34 上传
【主要景点】古建筑群、“刘百万”大厝、凌云斋、选青斋、民俗文化陈列馆、大圣寺、白石宫【民俗风情】&&& & “土坑戏”、北管乐曲、大钵文艺、小鼓队、拍胸舞、妆架、花担及春节期间的“打正鼓”、闹元宵等【出行指南】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10:50 进行了修改小晓瑜
16:09 进行了修改小晓瑜
16:19 进行了修改小晓瑜
16:18 进行了修改小晓瑜
16:16 进行了修改
一、南靖田螺坑村——最诱人的“四菜一汤”
漳州1.jpg (225.2 KB, 下载次数: 0)
15:18 上传
& & 说到“四菜一汤”,那各种国际国内的头衔都是杠杠,据说还曾经被美国中情局误以为是中国的导弹发射地。哈哈,美帝实在是太低估咱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了。对于四菜一汤,我这个外来人口都已经觉得是如雷贯耳了,相信各位福建同胞肯定不会陌生。所以就不再多说啦
漳3.jpg (153.15 KB, 下载次数: 0)
15:18 上传
漳4.jpg (89.6 KB, 下载次数: 0)
15:18 上传
& & 田螺坑的夜景已经让广大摄影爱好者为之疯狂啦。
漳州4.jpg (73.44 KB, 下载次数: 0)
15:18 上传
二、南靖塔下村——依山傍水的“闽南小周庄”& & 塔下村和田螺坑同属南靖县,建筑都以土楼为主,两地相距也不远,是同一旅行线路上的两点。来到南靖,这俩地方一般都会去看看。
塔下1.jpg (138.48 KB, 下载次数: 0)
15:18 上传
& &&&塔下村山环水绕,环境优美,被称为“闽南小”,是一个中国典型客家村落。这里两座自南而北的蜿蜒,如巨臂揽住一道生机勃勃的峡谷,山中古木参天,碧绿如黛;竹林茂密,翠接云天;林阴深处,青气浮浮;淡淡霭雾,划出几道弧线,托出村落恍若蜃楼的起伏檐角。一道弯弯曲曲的山溪从峡谷中穿过,溪水快快活活地流淌,水色清明澄碧。清纯如酿的空气,让人嗅出许多逝去的年代,追寻历史行走的印记。
塔下2.jpg (140.27 KB, 下载次数: 1)
15:18 上传
& & 张氏家庙德远堂座落在塔下村东面山坡上,是目前可见到的最完整的古代姓氏祠堂建筑之一。祠堂前立着23支石龙旗杆,每支高过10米,构成了罕见的景观。石龙旗杆上有姓名、世次、功名、年代科次、官衔品位爵位及立石龙旗杆的年代等文字,按封建制度,古代考举人及第或做官七品以上的或诰赠封爵显贵,经朝廷礼部批准,也可在本 祠堂家庙前竖石龙旗杆。
塔下3.jpg (158.47 KB, 下载次数: 5)
15:58 上传
整个田螺坑景区成人票1张90元,包括田螺坑土楼群、裕昌楼(东倒西歪楼)、塔下村三个景点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福州到南靖动车都通了还坐汽车干嘛?比动车票贵还要坐几个小时&
11:24 进行了修改小晓瑜
10:52 进行了修改小晓瑜
16:10 进行了修改小晓瑜
16:07 进行了修改小晓瑜
17:55 进行了修改
仙游济川村——穿越千年的汉代古村
济川4.png (231.54 KB, 下载次数: 1)
17:13 上传
& & 深山藏古村,世人未曾识。济川,古名“漈坑”,地处仙游、永泰交界,古时仙游入永泰,就经过济川,迄今还留有一条千年古道。这个两千多年历史的汉代古村落处在福建仙游风光秀丽的万山丛中,这里不仅有旖旎的原始风光,还有众多的文物古迹。有南宋乾道年间状元郑侨年轻就读的云顶岩寺,有宋代古寨石鼓山,有明建清修的林宇茂宅等。也因此,我国著名将领叶飞留下了墨宝“济川风光”。
济川村.jpg (155.98 KB, 下载次数: 3)
17:13 上传
梨花搭配古民居,别有风情
济川5.png (313.84 KB, 下载次数: 0)
17:13 上传
& & 儒、释、道在这里交融,耕读传统在这里发挥到极致,使得科第文化兴盛一时。时至今日,这里读书依旧蔚然成风,一个小小山村,走出300多位专家学者,2位博士后,5位博士,22位硕士。
济川1.jpg (135.83 KB, 下载次数: 1)
17:13 上传
【八大景点】东有日出明珠石鼓岩,西有文笔如缘笔架山,南有天坑飞瀑将军城,北有奇观禹文三级浪,东南有高龙溪流生态区,西南有金钟高峡出平湖,东北有十八中营屏山寨,西北有云顶峰前保福寺。这里面有三古宫(天堂宫、清水宫、蕉坑宫),三古亭(观音亭、驿道亭、潘龙亭),三古桥(宋古桥、屏山桥、青龙桥),三古树(樟抱榕树、青松古樟、屏山桥古桂),三秀山(笔架山、石鼓山、鸡冠山),三古寨(屏山寨、石鼓寨、龙头寨),三古井(宋古井、东兴古井、隔头古井),三故居(于茂故居、九哥故居、宋下故居),三土楼(东兴土楼、碗山土楼、下村土楼),三石洞(笔架坑石洞、石鼓岩石洞、将军城石洞),三瀑布(三级浪瀑布、将军城瀑布、尾坑漈瀑布)等,自然、人文景点达100余处。
济川6.png (318.78 KB, 下载次数: 2)
17:13 上传
【交通】从莆田市区出发,沿着濑榜路西行,车进钟山镜内,便在崇山峻岭中穿行。过钟山,进石苍,入济川。
去莆田这个要怎么坐车&
15:42 进行了修改小晓瑜
17:53 进行了修改
一、武夷山市下梅村——古民居群集砖雕、石雕、木雕艺术于一体& & 素有 “文史精品古村落”的美称。商周时期就有了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迹,隋朝有了村落,宋朝有了里坊,清代形成街市。现留有清代古民居建筑30多座,古民居“三雕”景观资源尤其丰富。
下梅村2.jpg (111.03 KB, 下载次数: 20)
17:54 上传
& & 下梅距离武夷山很近,但是常常却被人忽略。& & 来到这里,如果不说,你一定认为自己是身处江南水乡了,那些让人眼熟的风雨亭、廊桥、石拱桥、牌坊、祠堂、、、或许是周庄,或许是西塘,或许是任何一个小桥流水人家的地方,婉约妩媚地矗立在那里。廊桥下斜斜的长椅又被称作“美人靠”,丈夫外出经商,妇人独依廊桥,临水照花,望断秋水,这样的景致很是让人恍惚。
下梅村3.jpg (92.98 KB, 下载次数: 0)
16:39 上传
下梅村6.jpg (134.3 KB, 下载次数: 2)
16:37 上传
& & 畔村流淌的梅溪常年川流不息,东与下梅村人工运河-当溪衔接,西汇崇阳溪,北到柳永故乡鹅子峰下,一路串起古渡码头。沿溪有古碓房遗址、清代茶园遗址、梅溪岗商周文化、黄泥头隋墓群遗址,还有保留较为完整的具有典型特色的明清古民居建筑38幢,形成了以邹氏祠堂、邹氏大夫第、程氏隐士居、儒学正堂、参军第、闺秀楼等为代表的集砖雕、石雕、木雕、彩绘艺术于一体的古民居建筑群。
下梅村7.jpg (110.21 KB, 下载次数: 0)
16:37 上传
& & 下梅村还是晋商万里茶路的起点。清乾隆二十年春,下梅来了几个操着浓重山西口音的北方人,在当地客栈租了“包间”,一呆就是两个多月。他们无所事事,整天在村庄附近溜达。看得出来,他们对下梅的风土民情、乡间小吃并不注意。似乎对荒山秃岭、河道河滩更感兴趣。其实,这些人就是山西榆次的商帮,为首的是一个叫常万达的。此行是专为茶叶的“供应基地”和“合作伙伴”而来,只是他们谁也不知道,正是这次不经意的“溜达”,却走出了一个连绵万里的茶叶之路,成就了下梅两百多年的辉煌。
下梅村9.jpg (117.36 KB, 下载次数: 1)
16:37 上传
【门票】60元/人,网上订更优惠。【交通】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二、武夷山市城村——昔日王城畔,今时古朴心& &
& & 城村,位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南20公里,城村汉城遗址北侧,傍闽越王城而建,也因王城而得名。
城村1.jpg (71.05 KB, 下载次数: 0)
16:42 上传
& & 村内以家祠为代表的稍有规模的民居,大多为一进式三合院,都高悬堂匾、楹联。形态各异的砖雕门楼,外观古朴,体现着家族的声望和地位。厅堂立柱采用老油杉,屋内不施油漆,保持着原本木色。青石台阶,方砖铺地,天井院落架着高大的石制花坛,上有兰花,下有石水槽。明清时代的桌椅家具,古色古香的装饰布置,围桌而聚的茶友邻居,古朴而沧桑的意境从青瓷茶碗和淡淡茶香中飘散开来。
城村4.jpg (74.68 KB, 下载次数: 0)
16:42 上传
城村3.jpg (73.53 KB, 下载次数: 1)
16:42 上传
& && &城村在以水路交通为主的古代,是闽北的通商大埠,一度出现“白日千过,夜间万盏灯”的繁荣景象。今天,昔日的古渡已被冷落一边,无人问津,惟溪水依旧流淌。
1113.jpg (136.27 KB, 下载次数: 1)
17:00 上传
& & 城村附近著名的埋在地下历千年之久的重见天日的闽越王城的遗址,是中国江南保存最完整的汉代古城遗址,也是追寻神秘的闽越古文明的一扇窗口。王城傍城村而存,城村因王城而名。根据考证,当年汉武帝平定闽越时,古村的原居民越族人后裔被迫迁徙到江淮一带,城村因此荒废数百年。后迁移民的村庄就建在古越人的城邑之上,所以城村又称“古粤城村”。
【门票】进村不要门票,古汉城门票80元&&
【交通】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11:08 进行了修改小晓瑜
10:53 进行了修改小晓瑜
17:16 进行了修改小晓瑜
17:01 进行了修改小晓瑜
17:57 进行了修改
一、周宁县浦源村——人鱼同乐八百年
& && & 浦源村位于福建省周宁县城西五公里处,是一个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曾被评为“福建最美的乡村”。
浦源村.jpg (164.99 KB, 下载次数: 4)
17:41 上传
& && && && & 浦源村最有名气数鲤鱼溪。鲤鱼溪源于海拔1448米的紫云山麓,汇数十条山涧清泉奔流而下,峰回水转,至浦源村口水势顿减,五弯六曲穿村缓流而过。溪流贯村而去,长一华里,宽数米。溪中悠然遨游着七、八千尾彩色斑斓的大鲤鱼,“闻人声而至 见人形而聚”,“竟相觅食 彩鳞翻飞”,温顺如驯,诚如“神鱼”。婀娜之姿,活泼可爱。水深及膝,清可见底,鲤鱼满溪,故而得名“鲤鱼溪”。
浦源村3.jpg (186.1 KB, 下载次数: 11)
17:41 上传
& && && && & 相传南宋嘉定年间,郑氏一支从河南迁到这里,当时喝的是东洋溪的水,为防外人投毒,就在溪里放养了鲤鱼。还制定了禁捕伤害鲤鱼的族规,村民们也严守族规,代代相传,从此,保护鲤鱼便成了这里的乡规民俗。人们不但不捕捞活鲤鱼吃,就是鲤鱼死了,也不吃掉,而是把它埋葬起来,致使小溪成了世界罕见的鲤鱼自然保护区。时至今日,浦源村的村民依然敬鲤如神。
浦源村6.jpg (223.71 KB, 下载次数: 4)
17:41 上传
& && && && & 浦源不但以神奇锦鲤闻名遐迩,且村景幽雅,名胜古迹保护完好。溪两岸民居青瓦粉墙,富有明清水乡建筑特色。溪下游有新建的鲤鱼溪公园,占地近5亩,浅水池塘,澄碧一泓,鲤鱼仙姑塑像及园中亭台楼阁、水榭小桥、鲤鱼喷泉等让人涉目成赏。
浦源村4.jpg (127.64 KB, 下载次数: 1)
17:41 上传
& && & 2008年鲤鱼溪以“三个世界唯一”(鱼冢、鱼葬、鱼祭文),收录吉尼斯——“年代最久的鲤鱼溪”,并于2009年以“周宁鲤鱼溪护鱼习俗”成为福建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浦源村5.jpg (199.63 KB, 下载次数: 7)
17:41 上传
鲤鱼溪.jpg (137.32 KB, 下载次数: 2)
17:41 上传
【门票】免费【交通】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二、屏南漈下村——名人故里今犹在
问起屏南县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多数人会说“白水洋”。你可能不知道的是,离屏南县城15公里的地方,有个颇有江南水乡韵味的古村落。素有闽东“山区水乡”美称的屏南县历史文化古村漈下村,作为影片《为你而来》的主要外景拍摄地,优美的风景,让海峡两岸观众为之倾倒。
48104.gif (151.07 KB, 下载次数: 6)
15:09 上传
& & 漈下村是福建历史文化名人—甘国宝的故乡,漈下村368户,多姓甘,故多称甘漈下,是古代宗法制度及涉台法缘古村落的典型代表。漈下村自甘氏开基后,历代均有记载,至九世而有甘国宝。甘国宝,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出生于甘漈下小梨洋村,以武进士出身,前后为官43载。他一生廉正、勤政爱民、洁己奉公,尤其两度戍台,担任挂印总兵,为保卫和建设台湾作出了突出贡献,成为海峡两岸人民共同敬仰的英雄人物。
ji452.png (214.78 KB, 下载次数: 10)
15:11 上传
& & 村庄内保留有习武之风。整个村庄依山傍水,风景清幽,村的外围是一个个用细竹相隔的菜地,一条溪流至村子里从容流淌而出,经过一座木拱廊桥,又潺潺流向远处。一阵清新的山风从村那头吹来,夹带着村子的灵秀气息,瞬间陶醉行人。
ji.png (208.74 KB, 下载次数: 6)
15:11 上传
ji2.jpg (128.88 KB, 下载次数: 2)
15:05 上传
ji4.jpg (150 KB, 下载次数: 0)
15:05 上传
& & 漈下村现存有96幢保存较好的古民居,这些建筑同属闽东北山地型建筑风格,融合了徽派建筑风格与江南水乡临水而居的情调。走在黄昏的漈下,炊烟袅袅,溪边杨柳依依,黄墙黑瓦的建筑风姿绰约。& & 溪流恰到好处的把村子一分为二,中间或廊桥或石桥,或者干脆是些散落的石墩连接起了两岸。信步踱到一座石桥上,俯身赏溪,溪水清浅,间或有几尾锦鲤曳游其上,可就在说话间,从溪水深处忽然摇摆游出众多锦鲤聚于桥下,来回游动欢腾着,看起来好不兴奋。
1511663.jpg (103.08 KB, 下载次数: 7)
15:07 上传
& & 漈下村尾,保留着一座完好的明朝古城楼。它为两层石木结构,长宽各8米、高10米。块石弧拱的城门上书“云门”,上厅横书“漈水安澜”四个蓝色大字,两边有对联一副。
ji5.jpg (122.77 KB, 下载次数: 0)
15:05 上传
& & 近年来,淳朴的漈下人,大力发展反季节蔬菜和水果,打造以“古村感悟,森林人家,农耕体验”为主题,集体验、观光、休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品牌。
【门票】免费【主要景点】马氏仙宫、峙国亭、甘氏宗祠、碓房、雨廊、飞来庙、合璧堂、甘氏祖墓、跑马场等【交通】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10:51 进行了修改小晓瑜
15:30 进行了修改小晓瑜
15:28 进行了修改小晓瑜
17:21 进行了修改小晓瑜
17:53 进行了修改
一、连城培田村——民间故宫
& & 培田村是位于福建龙岩市连城县宣和乡的客家小山村,距今有八百多年历史。培田原名“赖屋”,据说最早在村中落户的人家姓赖,后改名为培田。其精致的“九厅十八井”建筑;精湛的工艺;浓郁的客家人文气息……堪与永定土楼、梅州围龙屋相媲美,是客家建筑文化的经典之作,人称“福建民居第一村”、“中国南方庄园”,有“民间故宫”之美誉。
pei.jpg (129.59 KB, 下载次数: 10)
16:06 上传
培田6.jpg (128.68 KB, 下载次数: 6)
16:03 上传
& & 冠豸山、笔架山、武夷山余脉自北向南直落培田,好像三龙怀抱;村外五个山头,又似五虎雄踞。培田村村内现存有30余幢建于明清时期的高堂华屋、21座祖祠、5个古书院、2座跨街牌坊和一条千米古街,共同组成一个相连成群、布局讲究的建筑群落,总面积达7万平方米。
培田2.jpg (101.36 KB, 下载次数: 0)
16:03 上传
& & 古街并不宽大,一些古老的店面前常挂出一幅“酒”旗或“茶”旗。这里有客家人喜爱的著名的老酒(糯米酒)和当地出产的茶叶。能在这里饮酒和品茶,也是人生一大乐事。
培田4.jpg (117.06 KB, 下载次数: 0)
16:03 上传
& && &&&培田古居民群以“大夫第”、“衍庆堂”、“官厅”等为代表,是著名的客家乡土建筑。 “大夫第”又称“继述堂”,建于1829年,历时11年才建成。因主人吴昌同荣膺奉直大夫、昭武大夫之位而得名。 “衍庆堂”为明代建筑,建筑结构与“大夫第”大体相同,但门外荷塘曲径,门前石狮威镇。一对“门当户对”,喻示着客居异地的中原移民,在聚族而居中对宗族延绵的展望和追求。 “官厅”原称“大屋”,因吴氏接待过往官员而称“官厅”。高墙耸立,四周封闭,墙内特开宽约三尺水圳,专供妇女洗涤。“官厅”布局独特,设计精巧,正厅设置“泰阶”,对不同级别的官员有不同的约束和规定;中厅梁柱间、桎枋间的雕花,全为双面对称镂空雕,工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后厅为宗族议事厅,左右花厅则专供主人休闲会友;楼下厅为学馆,楼上厅为藏书阁,曾藏有万余册古籍。
peizongz.jpg (89.73 KB, 下载次数: 11)
16:05 上传
& &【主要景点】
培田.jpg (129.74 KB, 下载次数: 5)
16:07 上传
【门票】网上订成人票45元,也可以买跟附近其他景点一起的套票。
【交通】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网友精彩分享】连城培田村:一座“可谈风月”的客家古村落
& && && && && && && && && && &&&烟花三月,培田古村
二、连城芷溪村——客家建筑大宅门
芷溪村2.jpg (107.11 KB, 下载次数: 2)
16:24 上传
& & 芷溪村是一个客家古村落,先民先后兴建了68座古祠,138幢古民居,这些明清古建筑除部分专门作祭祖联宗之用外,其余都是祠居合一的复合型建筑,普遍采用客家“九厅十八井”结构布局建造,庭院舒畅,雕梁画栋,飞檐翘角,被誉为客家“大宅门”。
芷溪村.jpg (108.11 KB, 下载次数: 3)
16:24 上传
芷溪村4.jpg (111.67 KB, 下载次数: 1)
16:24 上传
& & 往古村小巷深处走,慎修堂、乔荫堂、乐善堂、宝善堂、澄川公祠……古宗祠、古民居随处可见,每一处均飞檐、斗拱、隔扇、栏窗,精雕细琢,迎霜傲雪的梅,栩栩如生的雀,石刻的,仿佛闻风可动;木雕的,则呼之欲出。其中最著名的有以下几大建筑:集鳣堂,又称渔溪公屋,位于芷溪沿河路竹坑桥头东侧,是连城县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为芷溪杨氏开基祖第十七世裔孙渔溪公开创兴建,始建于清康熙末年,后由其子翥云、润田、腾风续建,前后历时10余年方完工。集鳣堂,为祠居合一的复合式民居建筑,采用抬梁穿斗混合式构造,具有四进四直三开间的“九厅十八井”规模,以上、中、下三厅为主体中轴对称分布大小房间101间,建有内外门楼、雨坪、月池、两口水井、内外文武学堂和后花园,建筑面积达5356平方米,总占地面积13000多平方米。培兰堂,是芷溪小规模民居中的精品,原名叫“倚斗歌薰”,读起来,真是唇齿留香呢,原来这是刻在门楹上的字,这里的百姓只记这四个字,培兰堂可能是近年官方的叫法。其实,这样诗意的题字还有很多:挹爽西山、光依日月、南离辉映、蹑云山房……当年题字的先人,定是有冰清玉洁的心怀,才能有如此清新雅致的名儿来。培兰堂门楼色彩斑斓,砖雕细腻精美,欧式尖拱的屏墙,给庭院增添了独特的韵味。
芷溪村3.jpg (147.06 KB, 下载次数: 1)
16:24 上传
& & 芷溪下神树山的培兰堂 ,为芷溪小规模民居中的建筑装饰精品。门楼色彩斑斓,砖雕精美,庭院风格独特,木雕工艺令人叫绝。
芷溪村1.jpg (77.63 KB, 下载次数: 2)
16:24 上传
芷溪万种风情,如一瓮瓮陈年的客家米酒,芳醇醉人。
走进芷溪,就仿佛走进了明清古老深邃的历史,也走进了绚丽多彩的客家风情之中。
【交通】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10:54 进行了修改小晓瑜
16:41 进行了修改小晓瑜
16:40 进行了修改小晓瑜
17:59 进行了修改
泰宁大源村——傩舞之乡
大源8.jpg (127.28 KB, 下载次数: 4)
17:29 上传
& && &行走在千年前的古驿道上,遥望青山绿水环抱中的大源村,风格古朴的闽西北民居,炊烟袅袅,宁静安详。山村有静也有动,当密集的鼓点响起,神秘粗犷的傩舞跳起来,首尾相连的赤膊灯也舞了起来。一个村庄,两种气质,灵秀之气和野性之美在这里交汇。
  三明泰宁县新桥乡大源村始建于唐末宋初已有千年村龄。从村口镇安桥而行,走过通京桥,一条古驿道在村中穿行,蜿蜒北去。最迟在五代末期,这里已成为福建通往中原的重要通道之一。
大源2.jpg (126.2 KB, 下载次数: 0)
17:18 上传
大源9.jpg (117.78 KB, 下载次数: 4)
17:28 上传
& &&&大源村落由严、戴两氏先后开基,分别聚居于上大源、下大源两个自然村。因此在上下大源两个村落,逐渐形成了两个古建筑组群,即上大源村的南溪庙、文昌阁、三圣庙组群,以及下大源村的隆兴庙、永安殿、奎星阁组群等,“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古建筑有20多处”。
  村尾的文昌阁跨古道而建,北额“章阁”,南额“文亭”。村里老人告诉我们,这寓意着“文章”两字,“古代赴京考生,走到这里,都要拜一拜”。而距文昌阁不远处,是村中书院,有枫树和柳杉相伴而生。如今家里有人远行,村里人还会像古时一般,在“风(枫)流(柳)树”下的神龛,点上香,祈福远行的人一路平安。古驿道、古树,不知寄托着多少乡愁。
大源77.jpg (146.07 KB, 下载次数: 4)
17:30 上传
【风俗】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五月十五、十月十五等特殊的日子,大源村都跳傩舞祈福。相传距今千年的南唐时期,严氏老祖宗严续在朝廷做官时被人诬陷,只身逃到大源,在这里繁衍生息。之后,严续再度出山,皇上把宫廷里的傩舞赏赐给他带回家乡,傩舞便在山村里代代相传。
大源4.jpg (154.53 KB, 下载次数: 1)
17:28 上传
大源7.jpg (139.56 KB, 下载次数: 8)
17:28 上传
  傩舞产生于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是古代驱邪镇魔的一种巫舞。南方傩舞曾一度消失,直到上世纪90年代泰宁县进行民俗文化调查,在大源村重新发现古傩舞后,村里年轻人才再次组建起傩舞表演队。大源傩舞也被列入首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伴着牛皮鼓声,村民们头戴硬木凿刻的五官凶煞的面具,用粗犷的节奏前后穿梭、跳跃腾挪。舞者从严氏祠堂出发,沿村巷走遍各个角落,然后走古驿道,一路行进山野,宁静的村庄瞬间异常热闹。
  除了傩舞,大源村还拥有传统节日、传统手工艺和特色传统风俗等231种,其中一个省非遗项目是始于宋代的“赤膊龙灯”。据村民介绍,上下大源各一条“龙灯”,“龙头”、“龙尾”精雕而成,“龙身”则是上百块木板,插上特别的蜡烛和线香。正月时节,夜色朦胧中,燃烧着烈火的“长龙”在田野游动,蔚为壮观。
【交通】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食宿】村里有多家家庭宾馆,可以品尝茶树菇、笋干、米酒等原生态美食。
10:54 进行了修改
最后的话:
& & 这些古村的信息都是小编经过长时间在网上搜罗过来的,各位盆友们如果有更了解的,欢迎补充哦;如果有错误信息同样欢迎大家来纠正哦。
& & 小编有点懒,这篇帖子从马年写到羊年,华华丽丽的在管理区默默的跨年了。最后终于新鲜出炉,只希望对大家有用哈。
不错不错,这个真的很 实用&
17:46 进行了修改
福州市,仓山区
福州市,鼓楼区
谢谢你可以分享我的帖子照片。
拍的很漂亮&
福州市,仓山区
谢谢精彩的指点,今年五一出行有方向了
谢谢你可以分享我的帖子照片。
拍的很漂亮
拍的还行,不过你抹标的技术不错。&
谢谢精彩的指点,今年五一出行有方向了
福州市,鼓楼区
拍的很漂亮
拍的还行,不过你抹标的技术不错。
拍的还行,不过你抹标的技术不错。
我觉得你要在我的帖子后面回复一下比较合适。因为引用了我的照片。对吧!&
普通小白领
普通小白领
很期待去看看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Inc.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永泰县订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