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买27寸5kimac还是21.5imac玩游戏到底发热量有多高

论玩脑子玩花样我只服天朝大国,双12“亲亲节”什么鬼?
这次合作被称为苹果公司史上最大规模的绿色能源项目,在风电行业中也是首开先河。
“任天堂马里奥人气高——人气高不一定就架得住人家索尼出的游戏多啊!”
所以,苹果对于把生产线搬到美国这件事应该慎之又慎。
对于这名作者提出的问题,你有何看法。
Pixel系列旗舰标志着Google正式加入到Android手机的游戏中。
愿我们的世界,可以洋溢更多的微笑,可以拥有更多的微笑天使。
HTC 每一年春季都会发布全新的旗舰智能手机,相信明年春季也不例外。
在这款游戏中,玩家将扮演一名太空矿业站的指挥官,他所要做的就是带领着自己的团队,...
自从 CAVE 走向授权合作开发的道路,《虫姬》系列在移动平台也衍生了一些手游向 STG,...
游戏开发商们自然不会错过外星人这个吸引人的题材。本周,游戏开发商FredBear Games在...
此前的《贪婪洞窟》就已经让玩家领教了地牢寻宝的丧心病狂,而今天小编想要为各位介绍...
在《第二世界:空战》游戏中玩家将代表人类阵营参与到对抗外星人的战争当中,外星人入...
SQUARE ENIX 旗下《星之海洋:追忆》,这次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不仅是游戏评测体验,还献...
《恶霸鲁尼:周年纪念版》作为一款 R 星旗下经典主机游戏的移植版本,属于一款质量上...
Occipital 近日推出了一款 Bridge 头戴设备,专为 iPhone 6、6s 和 iPhone 7 打造。
这款 ZOOM 镜头组件配有一个 iPhone 7 Plus 保护壳和两个双镜头附件,其中包含有一个...
根据John Gruber的消息来源,AirPods 至今没有进入市场是因为生产方面的问题。
《华尔街日报》近日的一篇报道援引匿名知情人士的消息,解释了AirPods迟迟无法出货的...
底座好像说不过去,应该叫边座?
这款 Peel 保护壳虽然很薄,但是能够为 iPhone 7/7 Plus 提供非常出色的保护功能。
市面上的 iPhone 7 配件不在少数,那用户到底应该选择哪一些比较合适呢?
谁都知道 Mophie 肯定会推出适配 iPhone 7 系列的电池保护壳,就看什么时候来而已~
关于选择27寸iMac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在线时间226 小时 UID
主题帖子人气
红苹果, 积分 2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2 积分
请教各位一下,27寸的iMac 5K哪一款性价比高一些,中配还是高配,中高配差了2K***,望解答,谢谢~~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在线时间892 小时 UID
主题帖子人气
不差钱的话,配置越高越好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在线时间226 小时 UID
主题帖子人气
不差钱的话,配置越高越好
呵呵这个当然知道,就是问问这2k 花的值不值,如果不值话不如买中配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在线时间3 小时 UID
主题帖子人气
无论其他怎么配,硬盘全固态。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在线时间16 小时 UID
主题帖子人气
個人覺得是值得的
如果看了別人的非5k的在看自己的才有差
但是買到的優越感~~~無價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在线时间1 小时 UID
主题帖子人气
5K屏,会有很多兼容问题吧,超前的产品
威锋旗下产品
Hi~我是威威!
沪公网安备 29号 | 沪ICP备号-1
新三板上市公司威锋科技(83655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Powered by Discuz!本文作者雨霖木风,由智能帮推荐这篇文章是近期酝酿要花很多精力来写的,想详细讲讲苹果系统Mac OS的使用体验,想从我的角度来尝试把Mac OS这个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平台给大众讲述一下。我加入智能帮以来,写的关于苹果产品的文章包含了几乎苹果所有产品线,比如iPhone, iPad Pro,Apple Pencil还有Apple Watch等,唯独苹果发家的电脑系统从来没写过。其实以前一直也有念头想写,但一直未能成行。今年末期,契机总算来了。我在十一月底入手了一台27寸5K屏幕的iMac,从开箱到激活再到使用,这整个过程让我觉得可以写点东西。
另外,近期我有幸被选为智囊团成员,为了不辜负组织对我的信任和赏识,也为了证明自己对得起这个称号,我决定倾注大量心血,写一篇详细的体验,介绍Mac的文章,让大家也能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Mac。
诚然,这篇文章从iMac这一产品谈起,可我的目的并不是安利或者单纯的介绍这么一种机型。如果说单纯之谈我买的iMac,是毫无意义,因为硬件是死的,市场竞争激烈,不同品牌,各种配置,比iMac牛逼的硬件配置多了去了。因此硬件更多的只是介绍,而我的重中之重是放在介绍Mac OS系统上。
Mac OS目前可以说是主流桌面电脑平台之一,当然Windows仍然占据大多数人平时的工作和生活时间,但现在随着Mac OS普及率逐步增高,苹果系统也占有一席之地了。那么详细介绍Mac OS的效果就远超单纯介绍我买的iMac,毕竟Mac OS安装在所有Mac上,详细介绍Mac OS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因此,原打算一口气发一篇超长文,涵盖iMac硬件介绍和Mac OS系统平台的我,在详细考虑后,我决定写两篇,今天这第一篇就单独介绍iMac硬件,之后再详细发一篇介绍Mac OS软件的"雨霖年末巨作"来结束自己的2016年吧。
首先我想先不要脸的申精一下,哈哈哈,虽然本来想着用一篇长文拿冲精品,但现在决定写成两部分,所以,厚着脸皮想冲两次精品文。本文虽然只介绍硬件,但也不单纯放些图完事,希望能够达到精品标准吧。言归正传,本篇"iMac 硬件介绍"就正式开始。
我写硬件介绍不单纯只局限于开箱啊,拍照这么简单,本文从物流、包装、外观、配置和购买建议几个方面谈我手上的这台iMac。一、选择iMac原因
实际上我并不是一上来就奔着要买iMac的。回国后打算买一台苹果的MacBook Pro (以下都已MBP简称),因为那时候看到了新的MBP的谍照,就是附带Touch Bar那个键盘,我瞬间动心了。我觉得特别漂亮。于是本打算夏天马上买电脑的当即决定等到秋天。不过可能我这个人比较善变,好不容易等到新的MBP发布后,我却突然对这个Touch Bar不感兴趣了,虽然如果抢着首批入手然后在咱这发布个新品测试的诱惑也蛮吸引人,但我还是得从自己实际需求出发。我改主意的主要原因在于我本人手上有一台Windows的笔电,已经能满足我平时移动使用需要,我对再买一台笔记本电脑的需求并不那么迫切。而且MBP15寸屏幕我仍然不喜欢,我对电脑的要求就是要大屏幕,所以开始考虑入手台式电脑。在苹果系电脑产品线中,台式的选择就剩下iMac 和Mac Pro。对于我来说,感觉Mac Pro有些过于超出我目前需要,性价比基本上没有。因此,iMac自然就是不二选择。而且最初想买的附带Touch Bar的15寸MBP顶配价格在23000元(近似值),而iMac 27寸5K版顶配价格在26000元,我觉得买iMac要更合适些,于是果断下单。二、物流
我购买苹果产品不是一次两次了,不过大部分订单都是在加拿大完成。正好也能趁这次机会体验一下苹果在中国的购物流程体验。在苹果中国官网下单流程和在苹果加拿大官网流程没有差别,当然语言不一样那是肯定的。区别最大的地方就在于物流送货时间了。我之前也不止一次谈过国外物流的速率问题,苹果加拿大也是一样。在加拿大网上买苹果产品,少则等三周,多则一两个月都是可以的。而这次在中国苹果官网订货,从我下单到拿到我手上总共耗时6天,比起加拿大来说真的是好多了。但我满意度并没有增加很多,因为已经被国内电商的物流速率培养的刁钻了。毕竟在国内电商次日达是很正常的事,苹果中国耗时6天,我个人给打个八十分良好级别吧。不过我这也可能是有些变态要求了,因为我买的iMac并不是基础版本,而是选择了升级配置,有可能因为这个原因苹果方面需要时间来完成订单。
物流方面除了速率方面,我还要谈一个说小不小说大不大的问题,就是包装。首先来看看我拍的收货那天iMac运送包装盒子的样子吧。不知道有没有细心地读者发现一个问题,就是iMac苹果出厂包装上,没有明确标示哪一个方向朝上。我认为这点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物流公司来说,这种产品应该保证正面向上以防止运送途中可能造成的损坏。实际上我收到货的时候,快递员就是把机器侧着在地上推到我家的,显然 快递小哥可能并不知道哪一个方向应该冲上。不过也不排除苹果认为iMac的包装可以无视箱子摆放的方式吧,但我总是倾向于认为正着摆放是最合适也最应该的。
写到这估计有读者会认为我太过于吹毛求疵,实际上我也是多少有依据的。因为我并不是第一次购买iMac。早在2012年,我就买过当时那版iMac。虽然在加拿大买等了将近一个多月,不过外包装侧边是明确有一个冲上的箭头标示表明哪一边是正面的。因此我难免要做一下对比。
不过好在我买的15版iMac并没有因运送出现任何问题,所以吐槽也就到此为止。另外说一下关于外包装的一点就是这个侧面呈梯形的设计。大多数产品包装都会采用立方体,因为这样对库存利用率要高一些。看图上iMac包装用梯形这种几何构型,可能在库存摆放上会浪费不少空间,lol,不过这显然我有些操心过多了,实际上我觉得苹果之所以采用梯形体是从用户角度考量的。
梯形包装对用户体验比较友好的体现就在于开箱。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图解拆开外包装的过程。首先撕开封口的胶条后呢,iMac正品包装初露端倪。和普通立方体包装拆箱不同,梯形包装可以省去用户费劲从箱子里往外拎出来这个动作,我觉得对于iMac这种体积的产品,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如果是立方体包装,一个人需要一只手拎住提手,另一只手按住外包装,再往上提。那么整个动作加上产品重量,可能会出现脱手的事故发生。因此,使用梯形体包装,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里就充分显示了梯形包装的友善度,用户只要把前面版掀开就可以直接把iMac整体轻松取出来,并不会费很大劲,也降低了不小心脱手摔了机器的风险。因此我觉得这可能就是苹果采用梯形体包装的原因吧。三、包装
上面说到了物流上苹果iMac的包装,这里自然就是正品的包装啦,也就是开箱部分。iMac正品包装也是一样,呈梯形体,包装风格基本也符合苹果所有产品的设计风格,白色为主,还是比较简约的。包装盒上印着iMac,这个角度也显示了边缘超薄的造型,苹果在拍照上很能抖机灵,印象中之前那种比较厚的iMac外包装的照片是正面拍的;现在边缘超薄采取这种角度,不知道的用户会以为整个机型都这么薄。正品包装拆封方式和物流包装一样,也是从正面向前把面板掀开:如图所示,撕开封条后,只需要从前面掀开即可,不需要用户小心从上方把机器拎出来。彻底打开后,可以看到虽然是梯形体这种不规则空间,但实际上箱子内部利用率还是很高的。iMac一圈被泡沫塑料包着,这样极大限度的增加其抗冲击力,或许这样包装就可以不在乎运送时方向问题。在泡沫塑料最顶部,嵌入了一个白色纸盒子,实际上那是键盘、鼠标和保修通知等。键盘鼠标包装盒也是典型的苹果设计风格,整体白色没有任何图案,只有那一行标志性的"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不过这里并没有加在中国组装,LOL。取下最上层套着的泡沫塑料后,可以看到在机器后部小格子里放着电源线,而屏幕也是被一层不知道什么材料的套子罩着。实际上吧iMac从泡沫塑料底座取下来有些费劲,因为底座是由一左一右两个小部件卡住,我一个人一手托着电脑一手卸下泡沫塑料组件着实有些费劲,小心翼翼的深怕把机器摔了,然后原封不动的把泡沫塑料再放回包装盒。整体包装利用率还是挺巧妙的,键盘鼠标和电源线都没额外占用太多空间。哈哈,还没完全掀开面纱的iMac登场!取出机器后才发现屏幕机身除了被白色套子套着外,还整体覆盖了一层塑料膜,甚至连这个托着机身的底座都包裹着呢。我已经迫不及待要让iMac见见天日了,哈哈。要是我妈用,她肯定会舍不得把外面这个塑料膜撕了,但是我不行,我受不了产品包着这么一层东西,哈哈!好啦,这就是撕了所有包装后赤裸的27寸5K屏版iMac!四、外观介绍实际上27寸5K版并没有多新鲜,外观设计秉承12版的外观,就是把边缘做的非常薄,造型时尚好看。来两张在我房间桌上入住的照片。可以看到外观设计和12版iMac没有区别,如果大家看苹果官方宣传照,会多少被欺骗,因为官方宣传照片会只显露边缘薄的这一部分;实际上iMac背部是隆起的,毕竟里面元器件那么多是没办法全部都做得那么薄的。至于这个造型好不好看,我个人非常喜欢,越大的做的尽量薄会看着很舒服,我发小家里也有一台联想的一体机,那个厚度当然比较感人咯。
下面介绍一下iMac机身上一些接口这些东西。从这幅背部图可以看到iMac全部接口和背面构造。在iMac背部左下角是各种接口;儿底座托下面是散热孔、内存条卡槽和电源线槽;最右下角是开关机键。电源线是正好从底座托上这个圆孔伸出来,还起到一定程度收线的作用。近距离看下接口部分:最左边是耳机插孔,依次是一个SD卡槽、之后是四个USB3.0接口,两个Thunderbolt 2.0接口,最后是以太网线接口。虽然现在最新的Mac用的是Thunderbolt 3.0了,但个人使用Thunderbolt 2.0速度也还是不错的。
那么除了各种数据接口、散热孔和电源卡槽这些开口外,iMac整体就没有其他开口了。如同MacBook Air一样,把边缘做薄牺牲的就是没有光驱。虽然我不得不承认现在光驱使用频率不高,但一旦有那么一两次哪怕很偶尔的频率,iMac没有光驱也是很蛋疼。逼得用户如果要用就得选购苹果自己的外接光驱或者第三方的USB外接光驱。而且早现版本Mac OS也对于光驱这块有一点不全面,就是对BootCamp安装Windows考虑不周。12版iMac当时是刚去除了光驱,同年的Mac OS可能没有准备好,当时的iMac默认安装Windows就是通过光驱的。我在购入5K版iMac的时候已经做好准备再买一个外接光驱了,因为想写一篇Mac装Windows的东西。然而我后来使用中发现,现在的Mac OS安装Windows已经可以不需要光驱了,直接下载Windows 系统的ISO就可以了,这点还是不错,目前我暂时不需要第三方光驱了就。说完了iMac机身,硬件上面还剩下的就是键盘鼠标了键盘鼠标也是整齐的摆放在这个白色的盒子里。这次键盘鼠标是采用了苹果的新一代无线充电键鼠系列,因此盒子里还送了一条Lighting接线。不过令我意外的是竟然还送了一张擦屏幕布,印象中12年那版是不包含这个的。接着说一下苹果新的Magic keyboard和Magic Mouse 2代。这款键盘没什么好说的,上一代苹果蓝牙键盘用的是五号电池,而新的则直接把电池整合在键盘机身里面,通过Lighting接口充电。和通常的Windows系列键盘不同,苹果自己的键盘是有些自己的用途的。比如可以看到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没有"开始"按钮,底部多了"Command"按钮,alt键更多的在Mac OS里被称作Option键。这几个功能性按键使用频率还是蛮高的。如果是习惯使用Windows键盘的朋友突然换用苹果键盘,初期会有一点点不适应,但很快就会熟悉,大多数情况下键盘功能没有太大区别。另外,苹果Mac OS默认设置下,键盘不是以F1-F12这些案件为首,而是以苹果自己的快捷键为主,如果要用F系,则需要先按下fn键,这个和大多数Windows键盘正好是反着的。此外,这款Magic Keyboard支持边充电边用,不用担心一旦没了电就趴窝。下面说说鼠标,吐槽多一些的则是这个新一代苹果Magic Mouse鼠标,当时刚发布已经被大众狠狠嘲讽了,我一直没有直接接触,所以没有直观感受,现在自己亲自观察后觉得,充电姿势实在逗。可以看到虽然变成不需要换电池的版本方便很多,可是把充电接口放在底部,导致充电时候摆放姿势很奇怪,也没办法连着充电线使用,这点实在不方便。如果用线直接充电,鼠标不得不倒过来放,会不会对玻璃面板造成损伤还是未知数,我决定用我的iPhone充电托来给鼠标充电了只能。
另一个和普通鼠标的区别不同是苹果鼠标整合了MultiTouch技术,因此这款鼠标并不是广义的左键右键滚轮那么简单。鼠标前端整体是一个可按下去的按扣,并不是单独的一左一右两个按键。使用中按左边即是左键,按右边即是右键。无论按左边还是按右边鼠标整体都会被按下去,只不过鼠标自己会判断用户是按左或者按右。导致这个设定的原因在于早些版本的Mac OS并没有右键这个逻辑,鼠标只需要一个按键就可以完成Mac OS上操作。到了后来逐步的更新,Mac OS也开始存在右键操作,于是在设置里面提供了开启右键逻辑的选项。意味着当你激活新的一台Mac OS时,初始设定鼠标是没有右键的,需要自己开启。但使用Mac OS其实仍然完全可以做到不用右键菜单,当然如果习惯上受不了,还是建议开启右键。
那么除了实体按键和普通鼠标不同之外呢,Magic Mouse最大的特色就是前端玻璃盖板是MultiTouch 触控屏,用户通过在鼠标上触摸、滑动,单指多指等动作可以实现比滚轮更多操作。不过这些操作只在Mac OS里有完美用户体验。
一个实体按键带来的意想不到的问题就是这款鼠标在玩游戏时候特别恶心,当然是某些特殊操作的游戏。最典型的就是第三人称射击游戏。相信大多数人都打过CS吧,瞄准开枪的操作是按住右键,再按左键开火。但是因为Magic Mouse就只有一个按键,意味着你要么只能不瞄准盲射,要么就只能干瞄准无法开火,因为一旦按了右键另一边是按不动的,因此要玩游戏必须另配备合适的鼠标。Mac OS并不是只支持苹果自己标准的键盘和鼠标,Windows的键鼠也一样可以用,只不过部分功能无法实现,并不影响正常使用。
不过需要赞一个的是,随iMac运来的键盘鼠标在第一次使用时候竟然都是满电,这点我没有想到哈哈。五、配置
硬件介绍的最后一类就是介绍一下我买的这款iMac系统配置。先来看下概况吧:我买的是iMac 27寸5K屏版本,搭载Mac OS最新的Sierra系统;CPU是 4GHz 的英特尔i7,32G内存;显卡为A卡的R9 M395X, 显存为4G。可以看到显示器分辨率为,可以说是非常清晰。我第一次看到这块屏幕的时候就感觉自己以前都是近视眼,一点不夸张,每一处细节都非常清晰。我不是很满意的是这次iMac用了A卡,虽然我也不是什么专业人士,但一直以来就不喜欢A卡,总觉得A卡不靠谱,但是在购买之前做了很多调查,最终还是狠心决定纵使是A卡也买了。实际使用的这几天,这块显卡带5K屏目前并没有太大问题,我尝试以5K分辨率玩古墓丽影,结果是各种闪退,直到调低分辨率后,古墓丽影才能全高特效很顺畅的运行。5K屏清楚是清楚,但是在观看非5K的照片或者电影的时候,如果强行全屏会很明显觉得模糊得不得了,lol,我需要去倒腾一堆5K的照片做壁纸了。这是我用手机直接对着屏幕拍的效果,其中下面这幅图背景非5K,我自己实际看不是5K壁纸就存在很模糊的感觉,但这样展现给大家不知道能不能看出来5K的感觉。我买的这款iMac选择了32G内存,一共四个卡槽,每个8G的内存。实际上Mac OS对硬件优化的还是不错的,实际上用不到这么多内存也一样流畅。配备3TB的Fusion Drive硬盘。Fusion Drive技术是苹果研发的旨在进一步提升系统运行速度的硬盘技术。其实原理比较简单,就是在一块硬盘内同时嵌入普通硬盘和闪存条。然后Mac OS系统会自动采集用户常用软件信息,把常用软件需要的数据放在闪存中,不常用的则放在普通硬盘中。这样一来,因为闪存的特性是读取速度快,外在表现就是用户会感觉更加路畅。以我个人使用体验为例,Mac OS有一个功能就是开机自动打开关机前的应用以及窗口什么的,每次开机完成这些可以说非常迅速,没有加载动画啊什么的,所有程序已经原封不动按照关机前的状态加载好了。以前用的12版iMac没有配Fusion Drive,开机速度就慢很多。以上就是针对我买的这款iMac所有硬件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六、购买建议
这篇文章只涉及我这款iMac硬件,因此本购买建议也是基于此。等我下一篇介绍Mac OS软件的,就是针对全系Mac电脑了。
首先选购苹果产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是性价比。说实话iMac我选的这个纵使是顶配,26000的价格是可以买到更好的更强的Windows系的电脑的。那么我这么干难道是我傻吗?
是否决定买iMac,是基于我本人产品使用习惯的,那么我本身就是深度苹果生态圈使用者,买Windows系对我徒增麻烦。
那么,结合我的经验,我建议大家选购iMac时应遵循如下几条:
1. 是苹果生态圈重度使用者。
这点其实不用赘述,当你拥有从手机到平板再到电脑都是苹果的时候,这一整个圈子带来的便捷,是安卓、Windows根本无法提供的。
2. 想要选一台苹果台式电脑
苹果的台式电脑选择不多,iMac是相对合适的一款,各种配置不是最好,也基本满足了日常工作、生活需求。
3. iMac根据自身需求决定购买配置版本
iMac分为21寸,和27寸两种,这两个屏幕目前都是Retina版本的高清屏幕,配置上也由低到高多种选择,大家大可不必像我这样都追求极致,非得弄成顶配。实际上27寸基本版用不到26000多元,在2万左右(lol,也不算便宜),根据自己需求走才是最稳妥的。以上是我对iMac的购买建议指导,我还想谈几点不算购买建议的购买建议:
1.如果你并非苹果生态圈重度使用者,手边完全没有任何苹果设备,却有想入手苹果电脑的想法
2. 如果你是中、轻度苹果产品使用者,手边只有部分苹果设备的,想成为重度苹果使用者的对于上述两种用户,我的建议是iMac不是最佳选择,你们更多的是先入苹果系这个门,先要体验一下,有个初步了解为上。因为一旦花万把块钱购入iMac,可能是会把自己全部工作、生活压在iMac上,万一觉着不合适,不方便,就比较麻烦了,当然,土豪随意,哈哈。因此我的建议是这类人群选购MacBook系列,价格配置也都有合适的,比iMac便宜,要是觉得不合适,还可能用闲钱回到Windows的怀抱。七、结语
写到这里,雨霖年末巨作系列之一iMac硬件介绍就到此为止了。针对iMac这款单独的产品介绍也就到这里。那么上面购买建议中提到最后两类人群,我也并没有置之不理,因为对于非苹果用户,中轻度苹果用户以及对Mac了解知之甚少的人群来说,我认为你们更需要的不是我给你们介绍各种Mac电脑硬件配置,毕竟硬件在咋样就那么回事;重中之重是软件,是Mac OS哦!敬请期待雨霖年末巨作系列之二Mac OS介绍,我将会经我所能,以不同的角度,为大家揭开Mac系统的面纱,让不了解Mac OS的朋友们能对Mac OS这个独立于Windows之外的系统有更好的认知!感谢阅读,我爱你们。原网页已经由ZAKER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排版多问题。看下这个配置的imac 27寸的,能玩什么高配置的游戏,可以当作显示器连接平常的电脑主机吗
3.4GHz 四核 Intel Core i78GB 1333MHz DDR3 SDRAM - 2x4GB1TB Serial ATA DriveAMD Radeon HD 6970M 1GB GDDR5还有就是装win7的话会不会运行慢分盘是怎么个情况 是不是1TB可以给苹果系统分500 再给win7分500?如果是的话 两边分盘的文件可以在连个系统里共享吗?是不是系统盘越大 运行越快?问题有点多。。我是小白详细的话 再追加啊 哈哈
已有1个回答
[见习专家]
专家星级&:&0.5星
问答堂专家综合评分
问题评分&:&0星
采纳、点赞&:&0星
二次回复率&:&5星
内容为广告/垃圾,我要举报!
特聘专家具有协助内容审核的特权
举报后内容将不能在前台展示
错乱举报会导致该权利被剥夺
选择举报原因×
可以当作显示器连接普通电脑,基本配置的游戏都可以玩除了几个超级变态的,装WIN7速度应该很不会慢,双系统应用的只是自己独立的那个盘,比如WIN7装C盘这个盘内的空间他运行,其他的盘都是共享的,进那个系统那就系统就调用,系统盘大小和速度无关,一般理解系统盘少装软件会快些,因为软件装越多运行的过程中产生的碎片就越多影响速度
留下你的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ZOL问答堂
关注微信,随时随地解答您的疑惑
ZOL问答堂官方微博@ZOL问答堂
关注成功!该问题被回答后,将给您发送站内短信。
您也可以通过关注问答堂微信,及时获得您关注问题的回答。
微信关注问题方法“”Pages: 1/3
主题 : 求证 macbook pro 外接27寸普通显示器 会不会太烫?
级别: 精灵王
可可豆: 14072 CB
威望: 14811 点
在线时间: 1449(时)
发自: Web Page
来源于&&分类
求证 macbook pro 外接27寸普通显示器 会不会太烫?&&&
想外接个27寸的普通显示器,唯一担心的就是MBP发热问题,有外接大屏幕经验的说下发热效果呢?
勇敢的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
级别: 精灵王
可可豆: 1082 CB
威望: 982 点
在线时间: 137(时)
发自: Web Page
会烫到死... 温度比不接大概高出 25 度吧...
级别: 骑士
可可豆: 317 CB
威望: 509 点
在线时间: 588(时)
发自: Web Page
回 楼主(blueseaineye) 的帖子
这个应该是跟分辨率有关,跟屏幕大小无关吧。我是11款mbp接27,还好,温度不够把水做开了
Some people want it to happen, some wish it would happen, others make it happen.——米高.佐敦
级别: 骑士
UID: 172342
可可豆: 787 CB
威望: 781 点
在线时间: 444(时)
发自: Web Page
温度会高一点,但没有25度
_(:з」∠)_ 我现在一副作死装
级别: 精灵王
可可豆: 14072 CB
威望: 14811 点
在线时间: 1449(时)
发自: Web Page
回 2楼(youchuxing) 的帖子
分辨率准备开到最高,我还有个Apple的无线键盘,实在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升级成廉价版iMac。
勇敢的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
级别: 精灵王
UID: 206240
可可豆: 570 CB
威望: 1575 点
在线时间: 587(时)
发自: Web Page
回 4楼(blueseaineye) 的帖子
版主你在卖萌么。。。这样算下来都不廉价啊,MBP最便宜的8K多,将近9K,显示器9K+,这样已经1W8了,直接买27寸iMac还便宜呢&&&&&&&&
埃辛诺斯战刃 主手1/1埃辛诺斯战刃 副手1/1逐风者的禁锢之颅 左边1/1逐风者的禁锢之颅 右边1/1完整男人!!
级别: 精灵王
可可豆: 1082 CB
威望: 982 点
在线时间: 137(时)
发自: Web Page
回 4楼(blueseaineye) 的帖子
的 27 inch 显示器不值得买.
级别: 骑士
可可豆: 317 CB
威望: 509 点
在线时间: 588(时)
发自: Web Page
回 4楼(blueseaineye) 的帖子
没啥问题,比不接肯定会热些.这是接分辨率显示器的温度,室温25度。
图片:屏幕快照
下午5.55.04.png
Some people want it to happen, some wish it would happen, others make it happen.——米高.佐敦
级别: 骑士
可可豆: 317 CB
威望: 509 点
在线时间: 588(时)
发自: Web Page
这是系统信息,我是11年SNB架构CPU的15寸mbp
图片:屏幕快照
下午6.01.59.png
Some people want it to happen, some wish it would happen, others make it happen.——米高.佐敦
级别: 精灵王
可可豆: 14072 CB
威望: 14811 点
在线时间: 1449(时)
发自: Web Page
回 6楼(alexrezit) 的帖子
为什么呢?我准备买这款:
勇敢的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
Pages: 1/3
关注本帖(如果有新回复会站内信通知您)
苹果公司现任CEO是谁?2字 正确答案:库克
发帖、回帖都会得到可观的积分奖励。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关注CocoaChina
关注微信 每日推荐
扫一扫 浏览移动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更换27寸imac底座转轴 的文章

 

随机推荐